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英美文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审美能力。文学作品具有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三大功能。在英美文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阅读原汁原味的英语文本为中心。无论文本难易与否,都要要求学生坚持读下去,不能半途而废。“两个基本点”即在“一个中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作品形式上基本的艺术美以及内容上的基本的自然美、社会美以及生活美等。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皆为英美名家的杰作,教师应教会学生去发现、模仿文本中的音韵美、修辞美、文体美以及文本意外的思想美、生活美等。总之,“美”是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文学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英美文学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对于英语语言和文化的认识能力,更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得英美文学课程担负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
3)研究能力。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可谓相依为命。文学作品一旦问世,文学研究便随即产生。因此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师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上述能力之外,还应注重培养其从事一般文学研究的能力。郑秀恋、吴俊等人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选英美文学的人数最多,分别占30%、39.75%。这表明,作为一个研究方向大类,英美文学研究因容易获取研究资料和研究切入点而备受学生青睐。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加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其研究能力。在注重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研究能力时,首先,告诉学生要注意点面结合。也就是说,做学问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系统地掌握文学史,又要深入研究一两名作家,发展自己的专长。其次,要注重培养其批判精神。学术问题允许有不同意见,学生不必完全接受教师或者其他学者的见解,要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质疑,但不同的看法必须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第三,注意学习经典作家和批评家对英美文学作家作品的论述。这是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极好途径。此外,还要“勤练”,指要求学生必须经常写作小论文,持之以恒,以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写作论文水平。
二、注重文史结合,中西结合,内外结合以及详略结合,即“四个结合”。
1)文史结合。由“文史不分家”可见文学与历史关系紧密。按当今的学科分类,文学和史学,共同构成了人文科学的主体。英美文学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宗教色彩。因此,把英美文学作品欣赏与英美文学史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在美国,文学专业的学生进校不久就得修各历时一年的英国文学史和美国文学史,这两门课不仅有框架,而且有纵向线索。它们帮助学生通晓两国文学的起源、发展、交际和互动,同时也为他们选修以后按时段、区域、文类和流派开设的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课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即使没有开设《英美文学史》,教师也应注重文史结合,相互穿插渗透,这是实现《大纲》规定的目标的必由之路。
2)中西结合。《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传承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毋庸置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和“外语热”浪潮的扑面而来,我国在与外国相互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加强的同时,民族文化主体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现在的挑战就是:在今天的中国,懂得自己民族文化精髓的认识越来越少了。我们怎样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既汲取对方的营养,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文化,维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立性?”不难想象,一个具有深厚本族文化底蕴的人一定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文化主体性和归属感也更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却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人是非常危险而可悲的。笔者曾就英语专业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问题做过一项试验。结果显示,多年的英语学习已造成学生中国文化常识严重缺失,英语专业学生“去中国文化”的趋势日益凸显。这是一个十分令人堪忧的现象。
3)内外结合。根据《大纲》规定,英美文学在高年级开设。但当前许多高校都将大四学年用于毕业论文写作或者实习。这种安排导致专业知识课程的课时被人为压缩。因此,英美文学教学必须注重课堂内外的结合。对于需要在课堂上处理的材料,教师要敦促学生自觉补充相关背景知识以补充理解文本所需的语境和作者的共有知识。课外阅读方面,要求每人每学期都要在老师指导下读一本英国小说,阅读过程中要摘记小说的要点,读后要撰写英文评论。对那些意义重大,但课堂上没有时间处理的重要作家作品,也要通过撰写英文故事梗概、人物形象分析以及作品评价等措施进行监督,促使其课外进行广泛阅读。
4)详略结合。英美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不可能面面俱到,教材内容必须有所取舍。取舍可依照厚今薄古和精中取精两个原则进行。厚今薄古。之所以要采取厚今薄古,一则因为“今”的东西离现实生活更近,书中所述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二则因为“今”的均采用现代标准英语写成,利于学生阅读,理解和模仿。再则学生们对古典文学越来越意兴阑珊,研读文本的能力每况愈下。教师为迎合这种趋势,也常常“薄古厚今”了。精中取精。客观地讲,凡选入文学教材的皆为精品,要再次遴选很难割舍。但是课时所限,必须精中取精,做到有主有次,有线有面有点。“主”即主要内容,“次”即次要内容。“线”是串连整个教学内容的线索,即文学史的发展脉络;“面”是各个时期文学发展一般情况,包括文学发展的历史条件,主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重要作家作品等;“点”指的是重点分析的作家作品。必须抓“主”带“次”,以“线”为纲,抓“点”带“面”。
究其原因,非母语环境下外语学习的内在规律和外语教学的传统模式负有主要责任。学习过程中强调机械记忆吸纳、反复模仿操练,教学中注重准确性高于创造性、流畅性高于内容的丰富性、逻辑性、思辨性,教学模式上强调教师中心、注入式教学为主、学生课堂参与环节薄弱等等,使得学习者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思辨能力得不到激发和锻炼,逐渐形成思维的惰性,也就难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创新的能力。因此,无论从英语专业的整体发展来看,还是从英美文学学科现状而言,都面临着改革的迫切性。而“思辨缺失症”普遍存在的现状更使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应该说,作为知识型专业课程,英美文学不存在要求学生反复机械记忆和模仿操练的问题,其课程的内在特性——审美性、个体感受性、评析性——强调的是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如果能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授课方式,英美文学课程应该可以成为培养、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阵地。
二、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可行性
在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不仅必要而且可行。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无论英国文学还是美国文学,在其发展历史的长河中都孕育出浓厚的批判性传统。这一方面表现在文学家们对社会现实、陈规旧俗的批判,也体现在不同时代的作家之间的传承与批判。例如,在英国文学史上,约翰逊博士写给切斯特菲尔德伯爵的那封著名的书信就颇具批判性特质。信里言辞犀利、不卑不亢,是一位清贫学者敢于傲视权贵、发出独立之声的代表。在美国文学中,马克•吐温则对自己少年时代崇拜的文坛前辈库柏发难,指出在《杀鹿将》中,库柏破了主导浪漫主义小说的19条戒律中的18条。虽然言语中不乏调侃之意,但也传达了年轻作家挑战权威的勇气[1]。再以美国文学为例,19世纪上半叶在新英格兰地区发起的超验主义运动即是一场关于批判传统、反对照搬欧洲传统、呼唤文化革新的思想解放运动。该运动的旗手爱默生直陈美国文化界当时的因循守旧之弊,说道:“我们生活在一个怀旧的时代。它建造父辈的坟墓。它书写传记、历史和评论。先人们面对面地观察上帝和自然,而我们只能通过他们的眼睛看到这些。为什么我们就不能自己去洞悉自己和宇宙之间本来的关系?
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自己的诗篇,有自己体会到的哲学,而不仅仅是历史上留下的?为什么我们没有我们自己创造的宗教和历史?”(《自然》3-4)他强烈反对“在历史的枯骨堆里摸索,穿着前辈已经退色的衣物参加化装舞会”的做法,大声呼吁美国人面对新世界,书写自己的诗篇,描绘“新的土地、新的人、新的思想”。在著名的《论自立》中,他特别强调自信内省、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他说:“天才就是:相信你自己的思想,相信你内心深处认为对你合适的东西对一切人都适用。”又说,“想成为真正的人的,必不随波逐流”(爱默生19,21)。这些思想为美国摆脱对欧洲和英国的文化依赖,实现精神独立和文化独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认真讲解这段历史、把这样的精神传递给学生,无疑会对他们认识自信的重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英美文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讲解、强调这样的批判性精神,展示文学通过批判现实、反思传统所能带来的社会革新和进步,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让学生意识到文学的伟大力量,使他们更加热爱这一学科。二是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中,批判性思维也贯穿始终。首先,每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的出现都是对已有理论的一种修正或颠覆。比如,解构主义消解了结构主义对语言内部规律的过分强调,新历史主义则对新批评将文本视为封闭自足的艺术品的偏执加以修正。女性主义、西方、后殖民主义、生态批评等则批判了文学批评中对女性、弱势群体、少数族裔、自然等的主题的偏见和忽略,是文学研究对现实世界的反哺。此外,文学批评强调文本细读、澄清意义、推理预测、理性分析、逻辑论证、评估判断、得出结论等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中适当地增加对文本的批评研究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有脾益。
此外,文学不是数学,文学解析不是解答方程式。对文本解读的答案并非唯一,大多数情况下是开放性的,允许解读的多样性。这为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拓展了空间。与此同时,以其作为文化载体的丰富内容、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学研究方法的多元性,文学更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所要求的情感特质,即思想开明,心态公正,诚实对待个人偏见,乐于寻求证据,尽可能全面充分地了解,谨慎判断,关注他人的观点及其理由,愿意接受不同意见和修正信念。从这一意义上讲,学习文学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最佳途径。
三、英美文学教学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策略
结合以上讨论,笔者认为,如果能够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授课方式,英美文学课程可以成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阵地。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改革。
第一,文学史与选读相结合,识记性内容与思辨性内容相结合。大体而言,文学史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很多时候需要死记硬背,单纯讲授历史背景、作家生平、写作风格等内容难免显得枯燥单调,而且达不到理想效果。如果在讲史的同时增加相应的文本选读,学生会更感兴趣。而且阅读文本会让学生对文学流派、文学术语以及作家的创作风格、主题思想等内容有更直观的认识,更容易形成深刻理解。笔者不赞同取消文学史的做法,因为英美文学对我们而言是舶来品,我们需要一个有意识地学习、形成系统知识结构的过程,尽管这种系统性并非面面俱到。一个相对完整的文学发展脉络有助于我们更准确、更充分地理解具体的作家、作品。但是,文学史知识的传授方式可以更加灵活,也可以增加思辨性内容。比如,讲课时注意文学发展不同阶段的相互对比、照应,后期作家与文学前辈的互动关系,文学主题的历时性流变等等,这样,即使以教师讲解为主,也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样的内容是在教师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对课本内容的照本宣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第二,引进文学批评理论。虽然我国的教学大纲不要求在本科阶段教授文学理论,但在解读文本时适当增加文学批评理论会使英美文学课程更具挑战性,在感悟性理解的基础上增添理性思维。正如前文所讲,文学批评理论所强调的分析、理解、论证、判断、结论等过程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内容。通过教会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发现字里行间潜在的含义,进行条分缕析、抽丝拨茧般的解析,再佐以旁证,展开逻辑论证,最后得出自圆其说的结论,学生不仅仅可以领略文字的魅力,而且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便是通过文学研究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最有效方法。除了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解析文本,还可通过课后作业或学期论文的形式,由学生独立进行文本研究,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英文写作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可谓一石多鸟。
目前,英美文学课程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现象很普遍。从有效教学的观点加以考量,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的认知态度出现偏差和学习参与度低。近年来,由于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日趋饱和,学生的学习逐渐转向实用性或功利性较强的课程,如翻译、ESP等方面。不少学生自入学之际就关注就业问题,专业课程的学习功利化明显,而对文学这种对于就业没有明显作用的课程兴趣锐减,他们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各种考证、考级的学习中。随着考研的升温,大批学生又加入到浩浩荡荡的考研大军中去,其中,除了部分报考英美文学专业方向的学生,或在考研时必须要涉及到英美文学方面的学生外,很少有人再愿意主动地去学习英美文学。学生对该课程学习越来越被动,他们已经失去了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对他们来说,该课程的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无意义的负担。这些学生中流传着“英美文学无用论”的观点。在课堂中,部分学生厌学思想严重,课堂活动参与度低,参与面小,品质不高。从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来看,课后阅读表现出平面化、肤浅化的特点,阅读数量越来越少,深度越来越浅,功利化越来越明显。
学生认知态度所出现的偏差与学习参与度低,显然难以实现英美文学的教学目标。因为英美文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通过阅读和作品分析,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文化的了解。《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开列了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117部(篇),其中,英国文学部分有49位作家,54部作品,美国文学部分有42位作家,46部作品[6]28-32。然而,笔者曾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相当多的同学阅读量非常小,个别学生甚至到大三还没有完整地阅读一本英美文学原著。这种对英美文学所持有的态度和阅读量,是根本实现不了教学目标的。这种弊端早就有研究者指出:“离开文学的英语学习路线是一种实用主义哲学思想为主导的路线,是近视而无远见的路线,是抄近路而反绕远的路线。”
从师资方面来看,涉及到的问题很多。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缺乏高效课堂教学策略,自身的语言能力弱,文学理论知识欠缺,文本细读能力弱,不注重教学设计,很少考虑内容分量是否适当的问题,教学手段陈旧、滞后,不能充分利用好现代教学手段和课堂外海量的学习资源,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是对作品本身涉及的内涵不能充分挖掘,文本分析不透彻,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方法单调呆板,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难以提升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人文素质,其教学目标达成度也就可想而知。对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提高业务素质。从课程设置来看,目前许多高校英美文学方面的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尽合理之处。依照“大纲”的要求,英美文学的授课内容可包括:1)文学导论;2)英国文学概况;3)美国文学概况;4)文学批评[6]26。而实际上,不少高校并没有充分和合理地开设这些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显得单一,多数院校仅开设了英美文学史、英美文学选读,而“文学导论”或“文学批评”方面的课程只能是忍痛割爱了。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课时量不足,缺乏相关的教师,根据授课老师的专业兴趣开设等。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开设“文学导论”、“文学批评入门”、“英美小说选读”“英语诗歌欣赏”等选修课加以弥补,也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予以解决。
与课程设置问题紧密相关的是课时问题。目前,我国的外语类院校英语专业本科一般都在三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课,时间为一年,每周两课时。但是,由于目前实际的教学内容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读两个方面,每周两课时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再按照“大纲”的要求,将课程全部开设,则课时更为紧张。程爱民等人的调研报告认为,在所参加调查的院校中,“50%的教师认为课时不够用,并建议每周的课时由2节增至4节,总学分增为10学分左右”[8]。为此,必须要适当增加课时量,以满足英美文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影响英美文学课程有效性的因素远不止上述所谈到的几点。例如,像部分教材陈旧、有些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师资缺乏等因素也都存在。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叠加,造成了目前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好。
提高英美文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自己面对教学目标、学情实际、教材内容做出选择。针对英美文学课程的特殊性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要想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英美文学课程教师在教学策略方面应要做好以下几点。
1明确的目标定位是英美文学课程的内在要求
从有效教学的角度看,教学目标对有效教学具有约束性意义。衡量一门课程的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指标应该是该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如果教学目标的达成度高,则可以视为有效教学;如果仅是部分或没有达到这一目标,应该视为低效的、无效的教学,甚至是负效的教学。“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始终把握这一目标,及时反思教学活动与预期教学目标实现的达成度。否则,教学活动就会偏离这一目标,甚至失误。教学目标体系包括学科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大纲”只是规定了英美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将以上目标分解、细化到每节课中,构成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这里,尤其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设计,真正能够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在实施教学行为时,围绕既定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综合考虑多种教学变量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反思性实践,有效教学要求教师要强化教学的反思意识,增强主体意识、经验意识和创造精神。通过不断的反思、创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会呈螺旋式的上升趋势。随着自己的经验、智慧的增加,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增强。如在讲授英国现代主义文学时,应该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演化沿革,主要流派作家的创造特征和作品的意义,发掘代表作家的作品在内容、意义上的认知价值和艺术价值。像学习弗吉尼亚•伍尔芙的《黛洛维夫人》时,教师必须把握该小说的意识流特质,并进行重点分析,围绕这种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学生阅读、教师讲解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完成这位作家作品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延伸阅读、观看电影、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以加深理解,或作进一步研究,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细化后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还应及时地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2以学生为本是英美文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哲学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说,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因为“从教育学的角度讲,有效教学是指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9]。在教学策略选择上,必须以学生为本位。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那样,教师要“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10]。事实上,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指标。这种发展应该是协调性的、整合性的,它体现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不同维度。这是有效教学的内涵所在。大学中各种专业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某类人”,而英美文学作为一门具体的课程,有着特定的目标定位。在上述不同层次的目标中,最高层次是让学生通过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达到审美人生,进而去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张扬人文主义精神。因此,必须从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文学的作用。
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多元主体互动影响的过程。教学有效性是该过程的一个结果。有效程度可分为不同层次,可以高效、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教学有效性实现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它包括行为参与、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成正比。由于学生的广泛参与,使得其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启发、激励,从而优化知识结构,乃至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英美文学基础知识的获得、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的了解都需要积极的参与,而在这种参与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也不断地得到提高。同时,在参与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在一定的情感态度支配下进行的,随着参与程度的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也会有更深的把握与感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教师课堂教学获得有效性的基本保障。而事实是,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学策略的运用上等原因,使得学生难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尤其是那种注入式、满堂灌的四段论教学方法或将文学视为泛读课的教学方法,学生是难以在情感上认同。另外,学生本身对英美文学在认知上的偏差,几种因素所产生的波浪效应,使得教学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由此看来,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位,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整合教学内容是英美文学课程有效教学的价值选择
英语专业学生重视功利性和实用性课程的学习理念,再加上英美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繁多,总课时量不足等客观原因,目前,高校中该课程教学有效性不足的现象比较突出。教师应该主动采取措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塑文学课堂的魅力,优化课堂结构,从教学内容上吸引学生,从教法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第一,追求教学内容的“博”与“精”。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时代的发展来安排教学内容是每位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容量问题。由于英美文学课时有限,教师要在精选授课内容、设计基本框架上下足工夫,同时,还应该适当拓展和加深,使学生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收获。对于英美文学课程而言,教学的内容既来源于教材,又必须高于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忠实于教材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教材进行拓展、深化。由于文学作品本身的包容性,举凡各种学科都可以在文学中有不同的体现,因此,要适当注重从跨学科的角度植入相关内容,并适当结合具体作品引入比较文学的分析视角,让学生跳出就文本而解读文本的窠臼,能够从跨文化、跨学科的视域去感受和体验文学的丰富性、审美性,了解文学文本所蕴藉的人文内涵,增强文化意识。如在分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时,可以对该剧从人物、主题、情节、语言等角度进行文本细读,还可以从心理分析、原型批评、文学伦理学、理论等不同的视角进行文学批评,也可以从宗教、历史、心理学、电影艺术等跨学科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从比较文学的角度去分析《哈姆雷特》在中国的译介、改编演出以及接受情况,就会给学生更深广的认识。再比如,在学习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作品时,可以在对课本所选的诗歌文本进行细读之后,进一步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角度来分析惠特曼的诗歌对中国新诗的影响,举出郭沫若、闻一多、艾青、蒲风等众多现代诗人都深受惠特曼的熏陶的例证。
第二,依据教材内容构建专题。目前,讲授英美文学主要采取作品选读与文学史分开,或将两者合并的两种方式,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教师都可以根据教材蕴涵的文学史和作品的问题,以文学发展史、流派演变史和作家的创作实践为要素,构建若干教学模块群,注重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增强教学选题内容的吸引力。在构筑教学专题时,应该充分注意专题的独立性,突出主题,把不同时期的作家依照一定的主题进行整合,比起依照教材按部就班地讲授效果要大不相同。以“美国文学与诺贝文学奖”等为例。1930年,辛克莱•路易斯以作品《巴比特》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此奖的美国作家[11]。这意味着独立的美国文学开始得到欧洲的认可与接受,美国文学被看作是英国文学附庸的时代不复存在,美国文学从此跨入一个新的时期。从1930-1993年,先后有9位美国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们分别是尤金•奥尼尔(1936)、赛珍珠(1938)、威廉•福克纳(1949)、厄纳斯特•海明威(1954)、约翰•斯坦贝克(1962)、索尔•贝娄(1976)、艾萨克•辛格(1978)、约瑟夫•布罗茨基(1987)和托妮•莫里森(1993)。虽然这些作家不能代表美国文学20世纪时期的全部文学成就,但这一作家群体中的多数是在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界受到重视的作家,从教材的编写可窥一斑。像陶洁主编的《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就入选了福克纳、海明威、尤金•奥尼尔、索尔•贝娄和托妮•莫里森五人的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这些获奖作家作为一个群体,打破原有教材的体例束缚,集中讲授,抓住每个作家及入选课本的代表作进行讲授,重点分析其获奖作品的内容及艺术建树。
比如,在讲解福克纳时,可以把关注点放在他的艺术成就上,分析他是如何创造性地将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结合起来对小说创作进行许多大胆而成功的试验,如何运用“时序颠倒”、“神话结构”、“多角度叙述”和意识流手法等现代派技巧来描绘200多年来美国南方社会的沧桑变迁,表现美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中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另外,针对当代英美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发展态势,教师应该关注学术前沿,了解动态,调整专题内容,将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这就避免了现在许多教材中古典作家偏多,现当代作家偏少;文学作品选读偏多,文学理论偏少;文学史和作品选读分割的问题。
4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实现英美文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力度的逐渐加大,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新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而现实是,不少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讲解作家时,主要涉及到作家生平、思想特点、创作手法和创作作品等问题;讲解具体作品时,往往从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谈起。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僵化、陈旧的方法难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实现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手段必须实行多元化。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提升科研水平,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改善知识结构,尤其是要改变教学方式。
二、基于素质教育的英美文学教学模式探析
(一)多媒体技术运用
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让文学课教学容量有效扩展,还能够提升英语教学质量。具体可以总结如下:一是将传统的不能兼顾文学课选和史的局面进行彻底改善。例如文学课教师可将诸如作家背景、重要选段、作家所属年代等在内的文学史制作成课件,这样就可以在学生面前生动形象地展现作者历史年代背景,压制长篇幅的文学史成生动的录像,使学生获得感性的认识,再加上直白的讲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美文学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了解英美国家社会历史文化。二是能够改善文学课当中缺失文学理论的情况。部分高校教师受到文学理论艰涩难懂与乏味枯燥的影响,通常仅仅是浅尝辄止,甚至还有部分教师只字不提文学理论。这样学生很难评论与理解英美文学作品,最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写不好某篇作品的评论性文章。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够基于有限课时之内条理性地向学生介绍文学作品当中所包含的文学理论。比如教师在讲解美国黑色幽默作家库尔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作品以及作家的背景知识展示给学生。教师在学生深切感悟作品之后,进行文学理论后现代主义的讲解,另外还有碎片拼贴、不确定性、重复、荒诞后现代主义元小说叙述等特征。最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将整篇小说剪切成片段,根据作品当中主人公比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从军经历,借助主人公的眼光看到德累斯顿遭遇的轰炸,另外还有主人公无奈、荒诞、屈从、悲观的人生经历。通过这样的做法,就能够让学生了解后现代主义这种文学术语,并不是模糊地理解后现代主义这一文学理论。教师并不只是局限于向学生“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这才是文学教学的最终目的。这种做法不但可以将英美文学课所拥有的教学密度与容量进行最大限度的扩展,还可以将英美文学课的教学质量有效地提升。三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环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也就是将以往教学中心为课堂、教材、教师逐步转变成以课堂、学习、学生为教学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通常来说,传统英美文学教学采用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填鸭式或者说教式教学方式。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教师指导与组织作用的发挥以及软硬件提供的帮助,教师能够挑选适合自己与学生的教材。教师借助相应的条件创造出多样性课堂,从而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教学内容展现,给予学习者新的内容与多语言输入量。从以往单调古板的文字教材逐步向色、声、图融为一体的教材转变,有效刺激学生全部的器官,学生不是被动听,而是一边听教师讲解,一边观看演示课件。或者是英美文学作品重点片段的阅读,或者是电影光盘的观看,或者是教师讲解,学生各个方面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得学生学会自己进行探索,培养技能,独立思考,获取知识,逐步成为拥有创新精神与分析能力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新型外语人才。
(二)和谐评定方法
传统的闭卷考试是考核学生记忆力与用功程度。这样的命题方式使得学生更加容易形成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应该采取增加主观题以及结合读书报告与学期论文的方式。实施多种形式的考试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独立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潜能。
(三)积极营造良好的英美文学氛围
英美文学课堂上教师布置作业,借助丰富的课外活动,能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增长文学知识,还会减少课堂时间,减轻教师负担,无形中还可以为学生指明正确方向。这不但可以让学生英美文学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极大提升,还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组织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工合作、动手能力等。
(一)原版电影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一方面,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深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已经成为可能。尤其是通过原版电影辅助英美文学教学,更是为作品的深入理解奠定了基础。通过电影这一媒介,使得枯燥、乏味、抽象的道理变得生动、具体、形象。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学校的先进设备日趋增多,教学环境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人们接触外国文学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不再仅仅是借助书本上的内容获取知识。另一方面,一些情况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作品认知的需求,如果单纯依靠教师的课堂讲解,就不能使学生完全掌握和理解英文文学中的深层内涵,有时文学中的这种深层含义是需要学生自己去领会的,此时就需要辅助原版电影加深学生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电影的演示,寻找未知的答案。此外,许多的英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都是典范,具有代表性,这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英美原版电影,可以使学生直接接触到更标准的外国语言,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学生的英语能力就会大大得到提升。而且在观看原版影片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对英美文学的欣赏和鉴赏能力。
(二)原版电影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相关策略
首先,了解原版电影的背景。在观看原版电影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交待影片及作者的相关背景然后提出一些和影片相关的问题。一方面能够增加学生观看影片的目的性,而不是盲目地看个热闹;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这种方式能够增加教学的针对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其次,观看原版电影不是最终目的,只是一种形式,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形式。因此,学生在观看完影片,对相应英美文学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应多多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悟、体会等,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团体活动,如报告会、心得分享会等,让学生对电影和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分享和讨论,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还能提升学生对作品的欣赏、鉴赏以及分析能力。这才是原版电影辅助英美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
二、利用英美原版电影辅助
英美文学教学的策略英美原版电影只是学生提升自身文学作品鉴赏以及理解能力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地用原版电影将文学作品取而代之,最重要的是通过原版电影去引导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原著。首先,要选取最能代表原著精神的影片,利于学生对原著的理解。例如《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影片最能体现出原著的精神,而且无论是影片中的语言还是人物情节都对原著进行了最佳的诠释。学生可以在对影片理解的基础上,对原著进行阅读,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原著有更深的体会。其次,要鼓励学生观看完整的原版电影。一部完整的原版电影能够使学生对原著的理解达到最佳的效果,但是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在课堂上难以将原版影片进行完整播放,这种片段式的影片不利于学生领悟原著所要表达的内容。此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观看完整影片,并给学生布置一些与影片相关的问题以检测学生的观看和理解效果,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增强影片的理解力。最后,对影片进行剪辑,实现对比式教学。无论是何种课程的教学,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最有效的就是采用针对式的教学方式,即结合授课的内容,播放与其相关的部分影片。英美文学作品的教学也是如此。对影片进行合理的剪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与授课内容有关,应该包含作品中内容比较丰富、有着较深的文学意义,以及教师难以向学生讲述或者作品中情感难以表述的内容。以此实现文字与影片的结合。在许多情况下,一部相同的英美文学作品都是由许多不同的影片来诠释的,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剪辑影片实现对比式教学,考察学生对不同影片之间表达情感、思想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王诺认为:“生态批评是在生态整体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之关系的文学批评。它要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生态整体主义强调一种和谐的、整体的、多样化、互蕴共生的关系,是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定位自己的一种方法论。生态批评作为理论是新兴的,但是文学从一开始就是和生态联系在一起的。从神话时代到宗法时代,再到现代时期,人类在世界整体结构中的角色始终是贯穿文学的一个主题。在神话时代,人是渺小的,只不过是宇宙世界最微小的造物而已。而每个民族的创世神话都是以神为本,讲述作为自然象征的神的故事,人对于自然世界不可窥知,不可操纵,只有顶礼膜拜。这个时期的文学样式如祈祷词、颂歌,甚至诗歌和戏剧等都讲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在宗法时代,自然只不过化身为圣人、上帝、耶稣甚至真主等,而人与这种最高秩序之间依然延续下与上的关系。即使人类社会过渡到了以工业文明为主的现代社会,浪漫主义田园精神依然成为人类的理想家园。在我国有“采菊东篱下”的情怀,在英美有梭罗和华兹华斯对朴素田园生活的追求。由此可见,用文学的思想武器来重塑人们的自然观是非常可行,而且势在必行。当代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日新月异却又危机四伏的时代,他们或许无暇顾及那些与生活相去甚远的诸如新批评、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但却不得不正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问题已成为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迫切问题。生态文学可以促使人们重新认识自己的现状,重新发现自然的崇高与瑰丽,修正人类中心主义的虚妄观念,从而实现人类的长远发展。作为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和引导作用的教师,应该将生态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首先,教师要在介绍文学课程的过程中将文学的社会价值、文学作品的生态内涵灌输给学生,并简要介绍关于这门崭新理论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如“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生态文本”“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等概念;其次,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了解生态批评新动态,熟读生态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旁征博引,理论与文本结合,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绿色”思维。再次,为了使文学适应社会,加之文学课时量的削减,教师可以对传统的内容,如作者简介、小说要素分析、文学理论少讲或省略不讲,而应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生态文本,引导学生品味鉴赏,仔细琢磨,用心感悟,从而启发其智性,陶冶其情操。
二、生态文本的挖掘与重读
1.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读当前,英美文学课程普遍面临课时削减、内容压缩的现状,而文学课程的性质决定其必须进行外延的扩展。笔者所任教学校英美文学课每周2课时,且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各开设1学期,实际授课中只能挑选其中一部分作品进行讲解,对于其余作品都要求学校以观看电影或课外阅读的方式进行。比如笔者在讲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时,引导学生重点欣赏总纲里的环境描写:“春雨给大地带来了喜悦,送走了土壤干裂的三月,……美丽的自然撩拨万物的心弦,多情的鸟儿歌唱爱情的欣欢。”自然催生万物复苏(包括人),而万物相互依存,和谐欢快,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由此可见,乔叟是一位具有自觉生态整体观的诗人。莎士比亚作品繁多,思想深刻,但一般只重点讲授《哈姆雷特》,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主人公的“独白”是重中之重,以此认识人文主义者宣扬的虚妄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自视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幻象最终只能导致报复和悲剧。弥尔顿《失乐园》中对地狱丑陋不堪、悲苦绝望的描述难道不是人类失去家园后的预言吗?人类岂不是真正需要敬畏上帝、敬畏自然吗?而鲁滨逊的经历却又一次让我们目睹了人类如何占有土地,挖掘自然,利用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神话。及至最亲近自然的浪漫主义作家,“自然崇拜”被“视觉化和原型化”了,读者通过阅读欣赏以自然为主题和意象的诗作,可以真正体悟自然作为人类向导和保姆的功能,体验自然的瑰丽与伟大,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重续被工业文明割断的本真的关系。从奥斯汀以后的文学主要以小说为主,无论是《傲慢与偏见》还是《简爱》,虽然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审美,但依然可以凸显自然之美对故事发展的重要性。现代主义作家基本都具有反现代文明倾向,劳伦斯笔下的男女主人公都是自然之子,只有在和自然的交融中人才能流露出其本真完美的状态,而工业文明束缚下的人都是畸形扭曲的。美国文学虽然只有400年历史,却因独特的经验,从一开始就呈现出浓郁的生态或反生态气息。在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和梭罗笔下,生命与自然、自然与精神合二为一。
虽然两者审美取向不同,爱默生更倾向于借助自然表达思想,而梭罗却是将自然本身视为生活的本质,视为他的亲人和朋友,他的《瓦尔登湖》不单是为在物质文明中迷失方向的人指明道路,也传递着和谐的生态主义整体观。《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和海斯特只有在森林里、在河边才不需要清教主义的遮羞布,表现的是真实的自我,而代表文明和科学的齐林沃斯却是虚伪、狂妄、灵魂的谋杀犯。《白鲸》和《老人与海》两部小说都可以作为反生态文学中的经典,并且交相呼应,尽管两部作品在最后都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虚妄做了毁灭性的预言,但其立场和主旨却基本是反生态的———人类都企图通过征服生养自己的自然的方式来彰显其价值和尊严(亚哈对白鲸的疯狂报复,圣地亚哥老人与马林鱼和鲨鱼的搏斗归根结底都是为弘扬“人”的价值,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企图主宰世界的妄想)。马克•吐温和维拉•凯瑟都映射了人与自然应该相融相契。《荒原》更是将现代文明的荒芜推到极致,人类面临的不单单是赖以生存的家园的丧失,更是精神世界的支离破碎,艾略特为现代文明奉上一曲挽歌,更为生态破坏后无处依存的人类进行了预言。“文学和批评的功用绝不仅仅是局限在人类内部,它还可以通过人而作用于非人类,作用于整个世界。”文学就是要通过其语言魅力和思想内涵唤醒人类沉睡的灵魂,启迪人们的智慧,实现文学与社会接轨。
(二)学校设施不完善尽管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但是有的学校缺少相应的教学设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难以应用网络工具,从而让英文教学和英美文学相融合的教学很难开展。学生无法通过网络平台了解英美文学的魅力,导致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对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不了解,在学习时不能主动借助网络平台,从而让网络课程的开展受到了阻碍。
(三)考试制度的影响很多高校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在进行学生的成绩评定时,仅仅依靠期末考试一张试卷,考核方式死板。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只注重英语的书面学习,学习目的也仅仅是成绩的提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加上国家英语考试制度的影响,学生在考试中运用越来越多的应试技巧,从而忽视对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时不重视英美文学的赏析和理解,从而对英美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加强网络环境下英文教学和英美文学融合教学的措施
(一)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师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也是进行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适合学习的英语的气氛,创造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从而消除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抵触心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多阅读英美文学有关的文章,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基础上对英美文学产生感悟,通过对英美文学的赏析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教学元素,利用网络视频、图文信息等,进行多形式的教学让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分组讨论教学在进行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相融合的教学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组,给每个组固定讨论的题目,让学生之间自由交流。学生之间的讨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英美文学的理解,能够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英美文学文化。在进行分组讨论时,学生要积极阐述自己的观念,多倾听其他同学的观念,对于不同的意见进行分析,让学生英语水平交流过程得到提升。
2.教材建设落后的问题。如何选用一套合理实用的英美文学课的教材,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而不概念化具有一定难度。虽然英美文学的教材种类繁多,也有很多脉络清晰的优秀教材,但是时间跨度极大,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无从讲起,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望而生畏。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在学习完英美文学课之后,只能记得一些重要的作家及其作品名,而缺乏对作品内容的深刻理解,这就导致无法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二、英美文学课的改革途径
1.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英美文学课的改革必须先打破传统“填鸭式”授课方式。在课堂教学应根据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实现教学设计中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课堂教学应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印象,保证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可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利用一些改编的电影、排演戏剧、诗歌朗诵比赛等方式丰富对文学和作品的理解,从而增强英美文学课的趣味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因材施教。由于生源素质不一,学生对文学爱好程度不同,因此对文学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应具体分析其对文学知识的需要,可对其提供帮助,努力拓展文学深度,推荐作品使其拓展阅读量。而对文学兴趣不浓的同学,应积极鼓励他们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视角,着重培养其文学知识的鉴赏能力。
3.师资的配置与培养。文学教师的师资队伍应合理化,由资深老教师传授经验于年轻教师。同时,为教师提供各种各样培训、深造以及访学机会,提升高校教师的英语文学水平和业务素质,从而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胜任英美文学的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二、英美文学作品对人文素养培养的影响
(一)英美文学有助于大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格
在探讨人文素养的同时,也是需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风尚。大学生可以通过作品的阅读,了解更加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此过程中也会让作品中的内容深远的影响大众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阅读时让大学生的心灵受到更加完美的熏陶和启发,让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显著提升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自我的能力。通过上述的努力,让大众能够更快、更有效率的拓展自身的心理素质、道德品格。
(二)英美文学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文学中蕴含着独特的审美观念、审美思维以及审美意识,这也是文学中的精华内容所现,更是大众阅读过程中的核心感悟。不同的作品会融入不同作者的迥异思想,这也就意味着创作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意识融合到作品中,作者通过自身对生活的了解,运用独具匠心的创作技法,创造特色的内容和形式,在一部部作品中呈现出精彩的文学构思,并可以在品读的过程中,让大众深入的了解作品独具的内涵,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显著的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思维和鉴赏能力,这也是陶冶大学生情操的重要方式,也是显现出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三)英美文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被严重忽视,传统英语教学方式以实用语言学习为主体,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具体的学习效果和应用价值。但是在英美文学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和人文批判意识,始终不间断的探索人性、人生等终极哲学思想,目前各个高校英语教学中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英美文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在此过程中,学习者要高度重视在英美文学作品中所含具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性批判思想和创新思维。
济慈《夜莺颂》的文字解读与影像阐释
英美文学课堂作为二语习得的场所,是文本阅读的一部分,习得环境是一种课堂环境,自然情况下的语言习得和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有鲜明差异,学习内容包含不同的语言风格,认知方式,而诗歌作为语言的精华,这种文学性极强的风格适合于课堂教育环境下的语言习得。同时,诗歌又是情感密度最大的一种文学形式,负载着最大密度的审美,但精炼的语言,纷繁的意象,浓缩的文化象征造成了理解的难度。在我校使用的教材《英国文学作品选读》(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中,笔者按不同文学体裁对作家和作品进行了统计(表1)。从表1看出,教材较为强调诗歌这种文学形式,这也是这门课程与其它英语课程相比有其独特内容之处,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和新奇感延长了对审美的感知,不同于散文类作品。笔者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夜莺颂》为例,阐释诗歌所蕴含的美既体现在对文字的阅读过程中,又在制作精美的课件及坎皮恩导演的电影中直观地展现出来,同时教师讲解相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段落图式强化学生对这首诗歌的认知。
诗人济慈短暂的一生是追求美和把握美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个抒情高手,而且还是创造艺术美的天才。这首诗创作于1819年,当时他生活困窘,健康状况不断恶化,情绪较为悲观低落,这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诗人对痛苦人生的复杂心理。当时他寄寓于友人家中,一天清晨坐在树下,看到一只正在筑巢并发出婉转低呜的夜莺,在灵感的驱使之下,不到3小时诗人就完成了这首英国诗歌史上的不朽之作。诗人试图在想象中忘却现实的烦忧,随着夜莺的美妙歌声进入一个欢乐和理想的世界。然而,随着歌声逐渐隐去,诗人又从美好的幻境回到了痛苦的现实,但思维还萦绕在刚才的幻觉中,他还在困惑于刚才的心理变化:这究竟是幻觉,还是醒着的梦?声音消逝———我究竟是梦,是醒?诗歌在两个问号中结束,但它给读者留下的遐想空间中却充盈着对理想的美的追求。在预习《夜莺颂》时,对诗人济慈生活的时代背景,主流思潮,个人经历,他的哲学思想及写作风格都应有一定了解,同时对一些他擅用的修辞手段也需要提前掌握,如通感(Synaesthesia),典故(Allusion),隐喻(Metaphor)。济慈擅长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来写作,读者要体会到他诗歌的妙处自然也应知晓通感这种手法的精微,如“Tenderisthenight”(夜色温柔)、“Softdark”(柔软的黑暗)等,可对比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通感的使用。典故中,大量引用《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故事,营造出神秘神圣的宗教氛围,也渲染出古典文学的意境。他对形象、意境和音韵的锤炼对后世的唯美主义都有着较大影响,这是语言图式方面的准备。济慈本身贫穷坎坷的经历,多病的人生,短暂生命中对美的热切追求,以及“Beautyistruth,truthbeauty”的美学思想构成了主题方面的内容图式,诗里的夜莺象征着欢乐和幸福,代表一种永恒的原则和崇高的境界。诗人认为诗歌应是美的体现,而美是真实的,诗人应以最完美的艺术手法来描绘世上最美好的事物,因此,他精致的诗句中渗透着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人类崇高思想的敬仰。这首诗歌从想象到现实,又从现实到想象,从历史到当前,迂回循环的结构形成了诗歌的段落图式。学生理解到这三个图式后,便能较好地把握这首诗了。可参考济慈的传记片《明亮的心》,这部传记片视角锐利,从它独特的角度来解读诗人的一生,其中有男主角朗读《夜莺颂》及其它作品的片段,从诗人吟诵的作品中可直观欣赏到诗歌的格律节奏美。如同诗人的作品,这也是一部需要用所有的感官去感觉,也充分带动和满足视听触嗅味觉的电影。影片每一个细节提供的丰富感觉相互牵扯和碰撞,璀璨情诗让全片的浪漫华丽色彩热烈燃烧,男主角细腻温婉的情感唯美又不流于伤感、不陷于欲望,是一部新派文艺剧情片的典范,本片入选了第6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提名第 82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蓝与紫激烈冲撞的画面自有其独到之处。在观看画面时,学生不但从线条、光线、色彩、构图、画面、音乐、音响等因素中捕捉形式美感,还从主题、人物、环境、情节等因素中感受思想美感。多媒体画面艺术是融合了感性与理性、思想与创意、情感和美感等的综合艺术体,其功效是使多媒体教学能产生完美的认知活动,整体提升教学境界。其具体体现在认知与教化、传播与沟通、情感的宣泄和净化等现象或过程中,促进知、情、意的交融,真、善、美的统一。同时,对三个图式的认知也有益于对作家审美精神的理解。
建构主义理论在多媒体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
当然,这门课程的多媒体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果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够,对多媒体使用不当,在课堂上可能就会成为一名电脑操作员和课件播音员,课堂显得单调乏味、缺乏创意。同时,多媒体课件常会流于形式而不重内容,或是内容编排主次不分等。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也起着引导性的作用。在使用多媒体技术的英语课堂中,它的核心观念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人为本,不论教学方式、工具怎样改变,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运用知识为目的,所以不论课堂教学怎样改革,始终应坚持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念。
英美文化;文化差异;文学评论
一.文学评论的内涵
文学评论,顾名思义,评论文学。用专业的术语来讲,是应用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对特定的文学内容,比如说文学作品,文学思想等进行探讨、研究等一系列文学性质的活动,以解释文学发展的内部规律,从而帮助相关的文学家进行文学创造,推动整个文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二.英美文学的相关内容
英美文学是对英、美两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总称。同样的是两个现实生活的生动反应。我认为文学具有很强的表现能力和表述功能,而且英美两国的文化比较多元化,决定了其文学风格的多元化,戏剧、小说、诗歌等类型多样,各具特点:(1)英国文学的特点英国是一个临海国家,不仅气候极具海洋性,其文学也是如此,包容性十足,充满着浪漫主义的气息,再加上英国的经济、历史发展传统,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之后,英国的文学由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开始转向写实主义,这是英国文学发展的一般趋势。(2)美国文学的特点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建国的时间比较短,在19世纪之前,美国文学可以说是依附于英国文学,具有英国文学的一些特征,但是在19世纪末期之后,美国文学开始脱离英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多方面、平民化、自由化等。就像美国的社会一样充满着自由、民主的气息。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内容
各国的文学评论各具特点,但是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需要注意三个问题,首先是文学伦理问题,这是要放在首位进行考虑的问题;其次是道德评论,这是进行文学评论的关键所在;最后是审美评论问题。具体到英美两国来说,文学评论与该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女权主义、殖民主义等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文学评论研究文学和社会的关系,开创了文学研究的新方向。
四.英美文化差异对于英美文学的影响
(1)英美两国的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1.英国的语言英国文化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发展时间较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拿英国的官方语言:英文来讲,许多的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进行评论时,使用语言十分的谨慎,这既能说明文学评论家谨慎的态度,同时也更能说明英文的地位和重要性,可以说英文便是英国的象征,因此出于这样的态度,英国文学评论是相对拘谨的、缺乏新时期的创新与个性;
2.美国的语言美国官方使用的语言也是英文,但是却是美式英文,虽然说在本质上,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就是美式英语的称谓便能很好的说明问题,美式英语是美国的创造,是美国争取独立的体现,众所周知美国发展历史比较短,而且是移民国家,文化发展多元化特征十分显着,在独立之后,美国在政治、历史等方面都没有历史遗留问题,可以说美国的民主革命是十分成功的,相应的在文学评论方面美国的文学评论就彰显个性和创新性。
(2)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人本主义是英美两国共同宣扬与崇拜的,但是英美两国的人本主义又存在着具体的差别:
1.人本主义是英国发展历史上很早便出现的,但是在文学评论领域人本主义是十分保守的,神权和禁欲主义依然处于主导地位,我认为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生动体现,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在文学领域的再现,莎士比亚是英国最为伟大的文学家,我认为没有之一,莎士比亚不仅影响了英国一代人,更影响了整个世界。他的作品可以说是英国文学创作的典型代表,对其作品进行研究之后发现,人文主义在其作品中有很多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