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大全11篇

时间:2022-04-01 20:10:4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自然的启示资料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

篇(1)

人类的生存依赖大自然,人类的发展是建立在大自然的启示中,没有大自然的启示就没有人类现如今发达的科技。

有一次,我和姥爷在看《动物世界》。看着看着,就出现了夜间活动的响尾蛇如何捕田鼠。田鼠就在地里爬着,响尾蛇突然冲过去,就把田鼠吃了。我正纳闷呢,怎么这么快就吃了呢?电视里说,响尾蛇有热定位功能,可以很快地找到攻击对象,我被这一奇特功能惊呆了,立刻跑进书房,查阅起资料来,书上说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它们本身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都能感知并敏捷地前往捕捉。再往下看,科学家已经根据响尾蛇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蛇仪,以及仿生红外线探测仪。

我也想利用响尾蛇的热定义功能发明一种定位发射“响尾蛇”导弹,发射出去之后,能百分之百击中目标。响尾蛇导弹借着响尾蛇鼻子上的热定位功能而产生的,即使是隐形战斗机也逃脱不了响尾蛇导弹的攻击。

让我们共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让它为我们开辟辉煌、光明的道路。

四年级:猫女王

篇(2)

小学中年段共有32次口语交际。其中,三年级的“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能做点什么”“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四年级的“保护文物”“成长的故事”“大自然的启示”“乡村生活”这几个口语交际,都是以综合性学习活动为依托,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其他的口语交际则是结合单元专题内容,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比如夸夸我的同学、策划春游、说说我自己、介绍家乡等,都是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有话可说,能够彼此交际。

课前,教师要根据交际需要明确本册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准备交际资料。如“大自然的启示”,结合单元教学,让学生有意识收集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了解清楚是从谁身上得到什么启示,或从此研制出、改进了什么东西,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

二、创设情境, 引发互动交际

口语交际产生于特定的情境,因此,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是口语交际的“灵魂”,对于生活性、实践性强的话题,从生动、直观的形象思维入手创设情境作榻萄Ч程的启动契机,更适合让学生在不同的交际情境中逐步提高交际能力。如教学“说说我自己”,结合当下最热的选秀活动,预设“全明星大赛活动”,课前发给学生参赛报名表,课上配以隆重的参赛音乐渲染气氛,每个出来交流的孩子都要郑重其事递交报名表,然后开始演说;“大自然的启示”则可以设计成“信息交流会”和“科技小发明会”的形式;“小小新闻会”和“成长故事”等综合性强的口语交际活动,都可以结合学生特点,创设情境,营造自主参与的交际氛围。

口语交际课还要注重开放时空,拓宽交际渠道,重视学生的交际过程,为每个学生提供交际的机会。在明确目的的基础上,让学生练说、小组讨论互说、小组代表汇报、师生点评。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的,一定要人人练说,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这样才能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篇(3)

一、内联——建构“展示”的整体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展示台”的内容是丰富的。如果教师能把“展示台”的内容和教材中的单元内容适当整合,会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一节语文课,如果学生没有完全走进文本,就说明教师没有给学生创设恰当的情境。如果教师在整堂课上都能给学生创设一个个与文本内容相符的情境,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专注,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对“展示台”的内容,我们可以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展开,这也是对文本的拓展与延伸。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借助课文或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对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有一定的了解。然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家长的带领下,寻找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并用手中的相机或笔记录下来。为了能更清楚地了解这些“自然的启示,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每一张图片下面用一两句话加以概述。最后,围绕这个主题,在年级宣传橱窗里展示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大自然的启示图片展”、“大自然的印象”等。同时,结合单元习作,选择一两个“我眼中的大自然”写一写,让学生的情感在文字中自然流露。这样环环相扣、有的放矢的教学,使容易被忽略的“展示台”整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情感、智力双丰收的效果。

二、外引——感悟“展示”的人文意蕴

教材中“展示台”所展示的内容是有限的,有的内容不一定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时,不要拘泥于这些示例与范文,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学生开展活动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给足时间,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展综合实践,充分交流,享受学习的乐趣。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的“展示台”主题为——“农村生活”。如果是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身边的人、事、物的感情便会在表达中自然流露。而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很难有这样的感受。如果单凭课堂上的几篇范文来作情感抒发,不仅十分单薄而且肤浅。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因势利导地“补充”——让他们通过自身体验来丰富对农村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可以结合综合性活动,开展“走进农村”的体验活动:利用双休日,由家长带领学生去感受农村的美丽风光,呼吸农村的新鲜空气;让他们真正地走进农家,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生活。这样的体验式补充,既激活了枯燥的课堂,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在生活中”的乐趣。

三、寻根——激活“展示”的独特张力

篇(4)

近年来,随着生态困境的频现,生态思潮日益波澜壮阔,英国及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威廉·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及其对现代生态学、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贡献被逐渐认识并受到肯定,但遗憾的是对华兹华斯生态观的理解与研究却多流于文学表面,缺乏从生态伦理学范式的角度对其生态前瞻性以及维系其诗学理念内在统一和逻辑性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剖析与探究。本文拟从当代生态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自然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人类的生态责任等层面切人,从生态伦理建构的角度探究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以期对今天社会良性生态伦理建构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生态危机呼唤生态伦理思想建构

人类社会步人二十一世纪,物质文明取得极大发展,但同时人类对自己唯一的家园——地球却也负债累累。工业化进程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面对生态困境,人们不得不反省“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

什么是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人类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以自然的毁灭作为代价?自然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显然西方传统的伦理学给予了人们错误的指导,“它从未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它在强调人与自然、科学与伦理学的分割时,发展了一种自然界没有价值的科学和伦理学。在这一框架下,人成为唯一得到道德待遇的物种:他只需依照自己的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对待其他事物。这种伦理观念鼓励了一种对自然不加约束的行为,是造成人对自然界的掠夺,形成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

生态危机呼唤着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的建构。正如历史学家唐纳德·武斯特在其《自然财富》(thewealthofnature)中所述:“今天,我们正面临生态危机,不是生态系统作用的结果,而是我们的伦理系统作用的结果。为了尽可能地度过危机,要求我们准确地认识我们对自然的影响;而且要求我们认识那些伦理系统并运用这种认识去变革伦理系统。”

倘若我们打算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层的自我意识,构建一种新的伦理范式,用道德甚至法律的力量来维护它。显然,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必须基于生态规律,吸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成果,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并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革命性地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提出挑战,把道德义务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即生态伦理学范式。

二、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华兹华斯一生隐居英国中西部湖区的自然山水中长达五十几年.他以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的文笔热忱地讴歌大自然.创作了大量歌咏自然的作品,被称为“大自然的诗人”。而今在生态危机重重的现实语境下存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追溯过程中,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发现这位“大自然的诗人”追求精神生态.肯定自然的价值,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肆意掠夺.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及精神生态的摧残和损害.呼唤人类担负起生态责任,其理念折射出当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奕奕光芒,其生态伦理智慧显示出了超越时代的、被后世社会发展所证实的远见,对于当今社会建构良性生态伦理范式不乏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1.自然的价值

欧洲人对自然的理解往往是多种涵义的,就其根本意义来讲,自然是为人类发展提供必要物质资料的场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征服与服务的关系。另外。于宗教的情怀,在他们眼中自然的样式也是神的安排.自然之中无不体现着神性。而在华兹华斯眼中.自然既不是超验的,也不是泛神论的.而是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精神之所。

华兹华斯在诗作中描述了大量的自然美景:《早春命笔中大地网春时的百鸟争鸣、百花斗艳,威斯敏斯特桥》清晨的宁静、太阳的华美初照,太阳早已下山中皎洁的月光.《廷腾寺》旁的流泉瀑布、丛林果闶。如果说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只是生态学描述,屁然美景诱发诗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山中有欢愉.泉中有生趣”’。大自然的美丽使诗人炊欣鼓舞。明月艳阳、山川河流、花木鸟虫都是欢乐的触发刹.即便是在孤独忧伤时。美丽的自然也予人安慰和喜悦。

美是生态伦理学的基础。美不是一个可推论出伦理标准的范畴,但是人类对美的直觉产生了能激起伦理行为的某种关系。伦理学家斯蒂文森认为:生态学描述和伦理学的规定之间是能够通融转换的.中情感是关键的转换器一。自然美景带来的强烈的情感为诗人的生态伦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诗人诗中所述,“生命力散发出天然智慧,欢愉示真理”。大自然所带来的快乐情感使诗人认识到了真理自然的伟大价值,它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工具价值,也不仅只停留在审美的层面。华兹华斯认为自然是“最纯真信念的牢固依托.心灵的乳母、导师、家长。全部精神生活的灵魂”。自然界支撑着一切生命。它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给人希望,净化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2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当我们考察人类作为生物的自然性时。我们就会发现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有着共同的特征、相似的进化过程并与它们共有一个生态环境。如生态伦理学者泰勒所说,“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要素。因此人类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与其他物种的地位是一样的”。只关注人类一个物种福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肤浅片面的,每一个物种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平等的道德权利.应当同样得到道德关怀。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会发现诗人早已建构了基于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道德准则.深深悲哀于狭隘的人类巾心主义带来的伤害。

《宪跳泉》集中体现了华兹华斯对人类巾心主义的抨击。在爵士的疯狂追赶下,美丽的公鹿走投无路纵身跳下山崖,死在清泉边。爵士并不同情公鹿的死亡,为了炫耀反而在鹿死的地方修造华屋继续作乐。肆意改造自然最后带来可怕的灾难.鹿跳泉一带变成最荒凉的地方。在诗人看来.鹿的痛苦是一个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问题。“如果一个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它们有理由和人类一样获得道德权利.也拥有人类应予关心的权益”。诗人呼吁:“我们的欢情豪兴里。万万不可/羼入任何微贱生灵的不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华兹华斯批判了认为只有人类关系才涉及道德范畴的“人类中心主义”话语,更预期了20世纪末深层生态伦理学理论的许多重要思想,尤其是今天的“动物权利”思想。诗人描述公鹿死后自然彻底异化则体现出自然界持续生存的权利遭受破坏之后其对所受侵犯的挑战.暗示了大自然的权力。从这个意义来讲,诗人的道德境界又已超越了动物福利这一层次,他肯定自然的权力与利益,并暗示生命是同时并存、相互依赖的。大自然的稳定和生机取决于生命形态的丰富,而不取决于是否有一种物种能够轻而易举地战胜和统治其他物种。因此,《鹿跳泉》的故事实际上体现了华兹华斯的道德准则: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而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3.工业文明批判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工商业的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人类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凭借着新生的科技力量无所顾忌地进行着破坏性和掠夺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无情的机械文明使人们丧失了固有的悠闲生活与美好的本能,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原本和谐共存的关系被破坏,最下层的劳动者生活艰辛。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描述《塌毁的茅舍》《西蒙·李》《女游民》的悲惨命运,农夫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最后一头羊》。这些作品直接表达着诗人对工业文明和人类无尽贪欲伤害自然以至伤害人类自己的不满与悲哀。

同时,华兹华斯也批判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活导致人的身心疲惫和精神枯萎。华兹华斯这样描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英格兰成了“死水污池”,“自然之美和典籍已无人赞赏”,“淳风尽废,美德沦亡”。“我们在人类的愚昧与罪恶中耽搁已久,被迫观看那些悲苦的情景,哀伤、失望、恼人的杂思、混淆的是非、衰竭的热情、最后是尽失希望的本身以及希望的对象——所有这些都折磨着我的内心!”。在他看来,人类是如此冥顽不灵,不能吸取大自然的教益,不敬畏自然。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歧视、侵犯大自然及与人类相互依存的自然界的生灵,这是可悲的人类自身的道德精神的堕落。

4.生态责任呼唤

生态责任即人类对自然整体的责任,也就是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它是人类基于对生态规律及生态知识的了解与认同而衍发的。在从对生态学描述的理解到对伦理学规定的认同与执行的转换过程中,情感促使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使人领会在自然生态规律中蕴含着的人类责任。显然,自然的美好带来的欢愉情感及工业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伤害自然而带来的悲哀促使华兹华斯感悟到了人类的责任,诗人以众多作品抨击自然与人截然对立的传统观念,呼吁人类承担生态责任。

在《责任颂》中,华兹华斯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责任是“指路的明灯”,“防范或惩罚过错的荆条”。只有责任“律令威严”,能够“伸张了正气”“叫世间昧昧众生终止无谓的争斗”。诗人请求责任女神赐予人类“自我牺牲的意志”,使人类“谦恭而又明智”,呼吁人类“竭力尽心,将你(自然)侍奉”。华兹华斯呼唤人类承担责任,保护、回馈自然,在《泉水》中,诗人指出对于大自然千万不要“做无谓的争斗”“;在《劝诫》中他又告诫人们:不要从“大自然的书上把这珍贵之页撕下”,因为“凡现在使你着迷的一切,从你插手的日子起就消失”。为了保护和回馈自然,诗人也呼唤物质生活简单化,他赞美简朴的生活,反对过度的物质欲望。在《伦敦,1802年》中,诗人就抨击简朴生活、高尚思想和心灵的平和等在当时都消失了,而“侵吞掠夺,贪婪,挥霍无度”成了“崇奉的偶像”。诗人呼吁遵从自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物质的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限度内,追求简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家们认为人类应尽的生态责任。

“生态伦理思想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使之和谐统一。因此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是守护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回归自然、融人自然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最终吁请。华兹华斯在许多作品中赞颂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勾画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在《两个懒散的牧童——地牢峡瀑布》中,少年在山岩下的草地上、阳光里,欢快地吹奏着风笛,山中的鹿角草和狗尾草装点着他们的帽子,林中的鸟儿不停地高歌,千万只出生不久的小羊都在山坡上。诗人推崇这世间最为安详的理想美景:自然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人类和其他生命共存于这个呈现着美丽、稳定与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甚至在诗人看来,人类也完全可以如同《序曲》第五卷中温德尔湖畔的小男孩一般,与大自然神交;或者象住在鸽子泉边人迹罕至地方的姑娘露西,摆脱尘世纷扰、摒弃社会赞许需要,直至生命停息,“天天和岩石树木一起,随地球旋转运行”。显然诗人认为:当人真正融入自然之后,人的灵魂就永驻天地之间,无论他的肉体是否存在,人都将永远与自然朝夕相伴。而这正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也履行了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

三、华兹华斯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5)

诗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关于诗词欣赏的要求,主要有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评价;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方式过多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使学生逐步走进诗歌,使学生独立阅读诗歌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阅读教学方法,总结出“三读三问”阅读教学模式,对于引导学生学习诗歌,达到了良好的效果。“三读”是指激趣读、品味读、感情读;“三问”是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下面,我结合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谈谈体会。

一、激趣读

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根据诗歌教学的需要,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完成对诗歌的初读。例如:教学《蝈蝈与蛐蛐》时,我设计的教学导入是: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看看英国诗人济慈从大自然中获得了怎样的灵感,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写出了怎样美妙的诗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文本,和文本对话。初读诗歌时学生会查找资料、扫除字词障碍,达到了解诗歌基本信息的目的。学生读完后,教师了解学情,以学定教。了解学情时检查学生:通过初读诗歌,你了解到了什么(关于诗歌、关于作者)?能否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你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你?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学生了解到诗人济慈面对大自然,敏锐地捕捉到两种极为平常的叫声,发出了“大自然的歌声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学生实现了正确、流利朗读诗歌的目标。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作者说“大自然的歌声从来不会死亡”?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品味读”。

二、品味读

在这一环节,学生围绕“三问”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这首诗写了什么(主要解决理解作品内容方面的问题。整体把握作品主要内容、理清作品的思路)?怎么写的(主要解决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表达方式方面的问题)?为什么写(主要解决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即主旨问题,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一边学习理解,一边列出阅读提纲,完成自读笔记。师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并板书。例如:教学《蝈蝈与蛐蛐》时,交流及板书如下:

蝈蝈和蛐蛐

写了什么

主要内容:

《蝈蝈与蛐蛐》是济慈早期创作的一首富于哲理性的小诗,洋溢明朗欢乐的情调。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

理清思路:

首句总领――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分写/盛夏――蝈蝈的乐音

严冬――蛐蛐的歌儿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鸣叫。

怎么写的:

十四行诗田园诗总分展开想象和联想写出冬夏两幅小景以动衬静明写冬夏,暗示春秋含蓄、精炼、优美的诗歌语言。

为什么写:

教师点拨:诗人济慈有“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他的思想”的创作思想。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在这首诗中,诗人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

师生达成共识: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三、感情读

完成了激趣读、品味读后,学生逐步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形式及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诗人,发挥想象再现诗中的情境,体会当时诗人的思想感情,设身处地将诗歌的韵味读出来。站在诗人的角度设想当时的环境、人物、事件,体会彼情彼景,再像当时的作者一样吟诵一遍诗歌,这样就能读出诗歌的感情。鼓励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根据诗歌的写作思路背诵,完成语言材料的积累,培养语感,为日后阅读和写作做好知识储备。

四、拓展作业

篇(6)

考生姓名:张桓源

备 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单元习作

入档理由:描写细致,层次清晰

精彩程度:4星

范斯尼教授有唠叨:

1.叔叔送的孔雀鱼居然要当妈妈啦,这真是一件稀奇事,也是探索大自然孕育生命奥妙的难得机会。 选材新颖奇特,耳目一新。

2.从描写孔雀鱼的妈妈,到描绘小孔雀鱼的外形,可以看出小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入微,完整全面,既有形有色,又层次清楚,既有动态的美感,也有静态的妙处。

3.恰当地运用生动的词汇,熟练地使用各种修辞的手法,孔雀鱼的可爱形象才会栩栩如生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4.通过上网查资料的方式,弄清楚孔雀鱼的繁殖方式与其他鱼的不同之处,看似不起眼的闲笔,扩充了内容,开阔了视野,升华了主题。

王叔叔送给我好几条孔雀鱼,他们身上有天蓝、金黄、翠绿、淡粉、艳红等多种鲜艳的颜色。王叔叔还告诉我,孔雀鱼也叫彩虹鱼,因为他们的颜色就像天上的彩虹一样绚丽。孔雀鱼的寿命只有一年,是美丽又生命短暂的水中小精灵。

我站在鱼缸前欣赏这美丽的孔雀鱼时,忽然发现其中两条鱼的肚子鼓鼓的,难道它们生病了?我赶紧叫来爸爸。爸爸仔细看了看,高兴地说:“放心吧,不是病了,这是她们要当妈妈啦。从现在开始,你要给它们增加营养,吃孕妇餐。”“是!”我认真地答道。照顾怀孕的孔雀鱼就成了我当前最重要的任务。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放学回家后,我马上去喂孔雀鱼。正要投鱼食,我突然发现两个“孕妇”原来那大大的肚子变小了。我定睛一看,鱼缸里飘荡着许多小鱼仔。我想起爸爸说过,大孔雀鱼会吃掉小孔雀鱼,于是赶快用杯子把小鱼捞了出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小鱼缸里。小鱼们长得可不像它们的爸爸妈妈那么雍容华丽,背上是灰暗色的,身长还不足1厘米,全身几乎完全透明,连骨头和内脏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亮亮的小尾巴,差不多就占了他们身体的一半。我往水面吹一口气,它们就活蹦乱跳。喂食时,我刚一靠近鱼缸它们马上就聚集过来。

大概过了两个月,小孔雀鱼终于长大了。这下可以分辨出雌雄了,一共有6条雌鱼,其余的都是雄鱼。雄鱼个个像它们的爸爸,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裙子,真的像花孔雀一样,在水中炫耀;而雌鱼则像它们的妈妈,穿得朴朴素素,安安静静地在水中徜徉。

篇(7)

西部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西部人特有的生存样态与人文情感,而置身于既定环境中的西部作家,当然不可能不在其创作中把这种特殊性加以反映,而这又深层规范着西部作家的文化心理及美学准则。正如研究者所言,“没有哪块地方像这里一样,自然的参与、自然的色彩对历史文化发展进程的影响和制约如此直截了当地突现在历史生活的表象和深层”②。西部几乎汇聚了中国内地所有恶:劣的地质地貌与气候条件,大自然对西部人表现得格外吝啬而残忍,资源匮乏,天灾不断,似乎到处是草原的荒凉沙化、大漠的死寂无边、冰川雪山的阴冷森寒、黄土高原的干枯贫瘠,从而给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涂上了一层浓重的魅性色彩。大自然的无时无处不“在场”,对西部人而言,更多的时候只是作为一种强制性的压迫的力量而存在的,因此,虽然西部人更经常地意识到大自然的存在,却难以感受到某种“天人合一”的和谐。正是在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的巨大反差中,西部人对大自然形成了那种既敬畏又亲和,既谦卑又力图在自然面前证实人的本质力量的矛盾的情感结构。在人与自然的复杂的双向运动中,“人的问题”被凸显出来,人必须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发现人,发现自己,并且只有在与自然的不断对话中,西部人才能更好地完成其对自我的追问与确认,而关于这些活动的书写便构成了西部叙事中考察人性变迁的主要参照系之一。有人指出,“本初形态的西部自然为现代人的朦胧灵魂的栖息和对于生命本相的追问保留了可贵的空间,同时也为文学提供了‘美’的生成的资源和环境”⑧。基于这种人与自然既冲突又和谐的复调,西部叙事便极有可能跨越历史的、社会的和美学的羁绊,而跃居当代文学的某种高地。

在邵振国、冯苓植、柏原和王家达等西部乡土作家那里,人与自然的紧张和冲突是生存的常态,对这种生存状态的高度关注一度形成了他们的叙事母题。主人公的痛苦或快乐、期待或绝望都维系于大自然,这里的大自然却不是冷冰冰的一种客观存在物,而是作为人物主要的对立面而出现的,直接参与到人物的命运演变中。柏原的《天桥崾岘》,从表象上看,讲述的是三代女人“被换”的婚姻悲剧,是男权文化对女性人性的压制,但更深刻的原因却是人与自然的冲突。因为贫穷,生命中所有的尊严都消失殆尽,人的全部努力只是为了活着,只是为了延续生命,所谓“换”与“被换”也不过是延续生命的常见方式。为什么会如此贫穷?不是乡民们不勤劳,也不是他们不节俭,根本原因是黄土地的贫瘠与严酷,这里十年九旱,自然资源匮乏,大自然在以无声的方式惩罚着黄土地上的每一个生灵,无始无终。冯苓植的笔触有时驰骋于茫茫的内蒙古大草原,他笔下的骆驼、马、牛、羊,沙柳、沙蒿、骆驼刺、芨芨草,野兔、狐狸、老鼠、蜥蜴,都在彰显腾格里沙漠抑或是阿拉善草原的生命景观,但作家不厌其烦地书写这些自然的生命景观却是为了反衬人性之善或人性之恶。张弛的《甲光》、《童子魂》、《汗血马》讲述的是自然神秘而邪恶的力量,以及人的抗争而无果的悲剧。《甲光》中的自然,以瘟疫遍地、猛兽出洞、赤霞千里、战马克勤克厮咬等异常现象暗示着种种战争命定的趋势,但又漠然旁观,无意去挽救悲剧的出场,而人性之恶便成了作家拷问的核心对象。《汗血马》中的自然更是惊险奇特,置身于这种自然的人也处在无限循环的怪圈之中,为了生存,人必须向自然发起挑战,但人难免又都败在严寒、干旱、瘟疫等自然的惩罚面前,自然给人造成了一幕幕的悲剧,而又无动于衷地冷眼旁观。

80年代的西部军旅作家,如李本深、唐栋、李镜、李斌奎等也致力于传达人与自然相冲突的主题形态,同样备受文坛关注。他们在这个阶段推出了一批反映西部边陲哨卡生活的作品,这些叙事着重从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中彰显人性的探索。尽管它们起步于“十七年”主流文学的传统,如不时显现出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的模式化的痕迹,但因为着眼点在于表述“英雄也是人”的命题,故它们往往将视野投放于西部自然给人造成的复杂感受,诸如因为大自然的迫压而形成的某种苦难、孤独或崇高的审美体验。在主人公同大自然持续不断的搏斗和对“苦难”勇敢的担当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某种崇高的“精神存在”的况味,诚如黑格尔所言,“自然的联系似乎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得不把它看作是‘精神’所从而表演的场地,它也就是一种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因此,军旅作家对西部的冰山、大漠、高原等自然景观的书写就显得意义突出,它们不仅构成了人物活动的特殊背景,而且对于叙事的人性观照与诗意化的审美把握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边防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军人的特殊使命,使主人公的一切活动似乎都处于大自然的包围之中,无论在巍巍昆仑的群山之巅,还是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大自然总是使人感到生命的艰辛与苦难,以及人的渺小与孤独。在人与自然的持续冲突中,冰山大漠成了主人公发现和塑造自我的最佳机缘,它们以其严酷性与强制性,持续强化着人的坚韧的意志和进取的品格。杨志军80年代末推出的长篇力作《海昨天退去》,是展现西部人与酷烈的西部自然以及异化的现代社会之1司相冲突的一部有着强烈悲剧色彩的叙事。主人公华老岳是一位极富传奇性的铁汉人物,作为西部军人,他敢于挑战,率领部下向青藏高原的生命绝地进发,他们的任务是穿越西部的五大山系,建成一条通往内地的输油管线。但大自然不仅通过残暴的力量在考验着人们身体机能所能承受的极限,而且像高高在上的神,在冷酷地注视着这些经历着悲剧的人们的心理负载能力,终于有十多个士兵,因为忍受不了无边的悲剧的威胁,用刀片割断了自己的喉咙,悲哀地将生命留在了威严而无声的唐古拉山。也是在大自然的极度暴虐中,人的意志力量的出场才显得如此的动人。西部军人表现出的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表现出的那些忠贞、韧性和无私,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使大自然的所有、暴虐和残忍都相形见绌,人的本质力量像一轮不可阻挡的旭阳冉冉升腾。在当代文学史上,像《海昨天退去》这样将人与自然的冲突和搏杀书写得如此Ig心动魄的还不多见,其文学史意义尤其体现在将自然的“在场”以角色的身份进行了叙写。回荡在这个叙事文本中的,始终是海明威《老人与海》式的苍凉而悲壮的旋律,是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式的高亢而沉雄的音符,它的1司世,给80年代渐趋弱化的文坛送来了气贯长虹的浩荡长风。

二、“绝域产生大美”:心灵的震颤根于对大自然的深层解读

大自然乃是一个既有丰富活力、又有严整秩序和规则的运动着的生命整体,人作为自然的一个构成部分,是存在于自然的整体生命链当中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㈢。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与人类的关系如此紧密,决定了人不能从自然当中独立出来而存在,更由于大自然将人类也涵养其中,人与自然万物实际具有同构性与同质性。原始宗教神学常常把自然看做是人的同类自有其道理,它们以拟人化的方式来解读自然,认为“万物皆有灵”,其导致的结果是将自然巫魅化与人格化,“自然原来是一种模糊而神秘的东西,充满了各种藏身于树中水下的神明和精灵”。原始宗教神学对人类的童年影响深远,故远古时期的人对自然皆心存敬畏,并虔诚地从大自然的运行中领悟“人的存在”的真知,如伏羲创立的先天八卦,就是对自然万象的概括却无不适应于人事。从自然出发并回到人自身,使古代的诗人不断获得心灵的和谐,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传达的就是人与自然深层的精神交流与情感体验。但当历史进入近现代,人类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对大自然加以“祛魅”,大自然与人类走向了形神分离的道路,几乎在一夜之间,大自然便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大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也从“主体一客体”而蜕变为“客体一主体”,这其实是人与自然走向冲突的开始。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人类感觉自己俨然是大自然的主人,不再敬畏大自然,不再顺应自然而生活,也不屑于再怀着谦卑之心从自然的运行中感悟什么,自然之神死了,人的欲望活了,这是人类的幸运还是不幸?而作为作家,离不开对大自然的美学观照,但想从静默的大自然获得有质量的审美感知,就必须将已经“祛魅”的大自然恢复本原的魅性色彩与人格化力量,唤回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心灵的震颤,这也就是“复魅”。海德格尔曾说,“自然在场于人类劳作和民族命运中,在日月星辰和诸神中,但也在岩石、植物和动物中,也在河流和气候中。自然之无所不在‘令人惊叹”~。海德格尔所描述的“在场”的自然,即作家眼中的自然,它既无所不在,更可能激起作家的某种“惊叹”,因为在作家与大自然相遇的那个瞬1司,大自然已经被复魅,恢复了失落的“神性”。

在2O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对自然的神性与魅性的双重观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自然文化叙述,这种叙述既是对人与自然冲突的主题形态的延伸或颠覆,也是对人的自然属性的回归,显示着别样的现代性追求。自然文化是一种富于生命力的世界性文化思潮,其渊源极深,如中国的道家文化,古希腊的犬儒哲学、斯多阿学派,法国启蒙运动中卢梭的哲学与文学,德国19世纪末期尼采的哲学和20世纪初期海德格尔的哲学等,都属于自然文化的范畴。自然文化对文学的深层渗透,使20世纪的中国文学成就了与世界文学对话的可能性。从鲁迅的“狂人”到沈从文的“野人”,再到莫言的“土匪”和张承志的“回民”,无不张扬着尼采“酒神”式的生命强力。从创造社作家如郁达夫的欲望言说到新时期女性作家的情感倾诉,又回荡着卢梭式的对自然生命感悟的声音。周作人更是在美文中尽情挥洒道家清静无为的况味,林语堂在晚期的创作中一如周作人,追慕道家文化的底蕴。回视新时期西部文学,无论张贤亮、张承志、杨志军、王家达,也无论扎西达娃、杨争光、雪漠、红柯,尽管都有凸显人与自然冲突的一面,但他们更有复归自然的趋势,而这一趋势的发生,基于西部作家对大自然的深层解读,其典范的美学特征,用一句话来讲,即“绝域产生大美”。

张承志对西部的钟爱,使他能够从常见的自然景观中升华出令人流连忘返的意象,如广袤的草原,无涯的大漠,奔腾不羁的烈马,碧血染就的晚霞,以及雪岭冰峰、黄土梁峁、河流戈壁、静夜荒滩、春阳残月、寒风雪路,但这些自然意象却都能与人的情绪或命运融为一体,从而生成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他笔下的自然更像一个场域,一头连接着俗世,一头连接着神性,却无不弥散着神性的启示与召唤的力量,大自然在尽情展示着神性与魅性。他眼中的自然真切而又神秘,浩大而又具象,他的心是静的,充满了对自然的虔诚与谦卑,他甚至能够从大自然最轻微的声响中听辨出某种灵魂的启示。张承志自然书写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的灵感大多来自于自然那些狰狞而严酷的形象,也是在自然的直接参与下,他完成了人生蜕变的仪式,从《黑骏马》到《北方的河》、《黄泥小屋》、《金牧场》、《心灵史》,都是这样。他的叙事文本清晰地记录着其“在路上”的情感变迁与心路历程,那让人望而生畏的自然不仅是他放飞心灵、释放情感的场所与对象,更重要的是,自然以其自在自为的方式影响或改变了这个不顾一切闯入它腹地的人,并使其产生人生境界的某种飞跃。红柯的西部书写同样尽情展示着自然的神性与魅性,阅读红柯的小说,总能感觉到作家对自然的复杂感受,其中“敬畏”与“谦卑”是最常见的两种情感样态。在红柯所描述的自然世界里,似乎大自然的一切生命都有了灵性,它们已经超越了物性而成为人的精神价值的构成部分,一只羊、一匹马、一棵树,甚至于一块看似平凡的石头,都拥有一种神秘的使人敬畏的力量。红柯对西部这块大地上人的生命活动尤为关注,他以悲悯的眼光打量着人的艰难而又倔强的生命活动,往往通过展现那种近乎原始、近乎蛮荒的自然意象来升华生命,让生命酣畅并且飞扬,从而实现人的生命的某种超越。但红柯叙事讲述更多的则是自然的神性与魅性的统一,其人物在敬畏自然中生活着,而自然的神秘力量又是一种超越性价值的化身,人物对自然的真诚膜拜,使他_们恢复了自然的感觉,发现了自然的本相,并在自然镜像中看到了人自身真正的生命力量。红柯也是从人的内在生命力与自然的同构关系中,将人的生命本质与自然的原始状态融为一体,从而也就实现了自然哲学与生命哲学的统一。如《树桩》中的那个男人,《莫合烟》中的父亲,都是一种自然化的人,自然性已渗透到了人物的身心内外,而人物身上的社会性与价值观念已大为淡化,人性消融在自然性之中。正因为人物与自然的高度融和,所以,红柯叙事中的人物大多没有名字,只是自然场景中的一种角色,或者是一个男人,一个女人,一个儿子,一个父亲,如此而已,就像那些没有名字的高山、荒原、河流,或森林,人只不过是自然的必要构成。从金色的阿尔泰到神秘的哈那斯湖,从手指间的大河到黄金草原,红柯总是这样不厌其烦地给人们展示着雄奇苍凉的西部自然,他深情的目光总是能够发现西部自然的绝俗之美,这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深层次的解读,来自于心灵的震颤。诚如他自己所言,“我曾为新特的自然景观所震撼。大戈壁、大沙漠、大草原必然产生生命的大气象,绝域产生大美”⑧。

三、寻根的路还在继续:西部生态文学的崛起

篇(8)

c类学生这几个学生在学习时处于消极接受,被动理解的状态,或接受能力差,或反应缓慢,难以融入课堂,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他们不善于观察、分析、思考问题,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信心与兴趣,造成成绩偏差,成为学习困难生。

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应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教育,并抓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分层管理,在做好优生优培和学习困难生转化的基础上,抓两头带中间,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做到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进措施

a类学生:在课堂中要及时闪现他们的独特的感受。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在写作上要加强用词指导,内容的节选及说话写作的连贯性和条理性。培养各方能力、学会常用工具书。训练他们能在小组合作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训练独立处理事件的能力。加强课外书阅读,并能写好较详细的读后感。

b类学生:加强篇章句段的理解,掌握学习阅读方法——默读,养成不懂就问,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课堂中要及时闪现他们的独特的感受。在写作上要加强用词指导,朗读指导,日记、小练笔指导。培养各方能力、学会常用工具书。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习惯。增强合作意识,也能起到辅助小组长共同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加强课外书阅读,并能写好较具体的读后感。

c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写作业的态度,指导日记、作文以语句通顺为主,多参照作文范例,树立写作的信心。扎实抓好他们的基础知识辅导,加强朗读指导,培养语感,为阅读理解作基础。培养学习兴趣,学会常用工具书。多看一些简单的课外书,也能简单的写一写读后感。

三、教材分析

1、教材基本结构

篇(9)

二、设计吸引人的导语

导语具有简洁地概括文章的核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导语教学应当与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导语是提示作用,而多媒体的图片等内容是对导语的进一步解释,也是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引导。教师在课前对这些内容进行创作,在课堂上,首先给学生播放这样的内容来辅助学生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一文,教师可以将统一六国的治国皇帝作为导语,将嬴政、兵马俑的图片作为辅助内容,增加在课件上,让学生在“统一六国”、“嬴政”、“兵马俑”之间去找到他们的结合点,引发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阅读文章,去探索文章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的阅读学习。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的引导作用

只有将教师的引导作用进行充分的发挥,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各方面的意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不是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是以正确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教师就要饱含深情地朗读诗歌,将作者对故土和故人的思念表达出来。再让学生对诗歌进行赏析,最后让学生来有感情地朗读,最后让学生选取朗读最好的学生,让他谈谈是怎么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又是怎么表达出来的。这个过程教师先是示范,后来再指出步骤,让学生自己参与,这样的教学就有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

四、逐步地渗透的教学方式

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主要的作用就是为点题,即指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一步步的深入的引导,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也充分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一步步的思索中去打?_阅读的思路,进而进行有效的阅读。比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教师就问学生,作者在钓到大鲈鱼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然后学生回答喜悦的心情,教师又问,当父亲要求将鱼放生的时候,作者又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回答,当然不开心,沮丧。再到多年后作者的感受又是什么?因为那此钓鱼的启示,他在人生中也放弃了很多的“鱼”。这就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教师的一步步引导,对通过层层理会,对中心思想进行把握。

五、把握不同的文体进行教学

1、景状物阅读内容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例如,在学习《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时,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老师在利用多媒体中的教学中,要将影视作品与音乐相结合来创造学习情境。可以在正式的阅读前为学生放映一段关于三亚的90年代的影像资料,将文章中描写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等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同时配上教师精心选择的海洋乐曲,为学生建立丰富的情感体验的情景,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那个时候三亚的美丽和宁静。这样再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度的阅读时,学生就能贴切地领悟作者的情感,在情感上更容易产生共鸣,从而让景状物阅读内容在教学中活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寓言类阅读内容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例如,在《纪昌学射》这篇寓言的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更有利地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展开。当然,在问题的创设上,教师必须根据阅读阶段的情况,再结合学生学习思维和方式,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比如,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像学生提问:“同学们,古时候的射箭你们觉得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提高技能呢?”一些学生在电视等媒体上学到过相关知识,就能说出答案,但有的学生就答不上来。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再对大家说:“同学们不知道也不要紧,课文中会告诉大家。”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将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内容学习了。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再次进行提问,学生有的能回答上来,有的不能。教师就更明确地指导学生,让大家找出纪昌的师傅是怎么要求他的,这样就找出了答案。学生的思维跟着问题走,在问题中探索阅读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提升阅读效果。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2

基础教育在不断加快信息化的进程中,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所有教育者的共识。多媒体网络具有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强、可控性强的优势,它可以还原并创设出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实物情境、艺术情境、语言描述情境等,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习作活动。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作文教学为例,本单元习作的训练内容是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一专题,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笔者在进行本单元的作文教学时,通过实践充分感受到了多媒体网络环境作为作文辅助工具的有效性。

一、多媒体网络环境有效还原学生观察的原生态。

作为一名城市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城市的孩子,他们生活在一个钢筋水泥的城市里,高楼大厦正逐渐占领城市,大自然、原生态应有的一些常见的动植物正渐渐远离城市,更加远离学生的视野。作为七八十年代的小学生,我们常见到的蚂蚁、蜘蛛、壁虎、狗尾巴草、猪笼草等动植物已渐渐在城市难觅踪影,有的甚至销声匿迹。学生生活的快捷及单调直接导致作文题材的狭窄,如何让孩子笔下能重现丰富多彩的自然之物呢?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我们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教学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首先我设计制作了一个“素材仓库”,运用超文本的方式把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信息链接在一起,构成一个超媒体系统。在这个素材仓库里,许多动植物都将呈现出在自然界中最原生态的状况,这些生活画面是城市所不可能见到的。学生可按照作文教学内容及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素材欣赏,从而获得所需的信息。比如,有的学生对蚂蚁搬食物感兴趣,有的同学对壁虎趴在墙上捕捉蚊虫感兴趣,而有的同学对老虎、大象的生活习性或是对某种植物的生活方式感兴趣,就可以点击相关的图片、文字和视频资料,亲眼目睹它们的生活习性、生活技能等,对它们的本领有一个更为直观和形象的认识。解决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常常“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状,让学生近距离、原生态地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为学生的作文引来了“源头活水”。

二、多媒体网络环境有效促进学生观察的细致化。

生活是写作材料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观察是整个作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大纲指出“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的密切结合”,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观察是说话的前提,思维的基础。没有细致的观察,学生是不能把话说清楚,把文章写具体的。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可生活中的一些精彩画面却常常是一闪而过、稍瞬即逝,作为我们的教育对象,四年级的孩子才九岁,生活中不常出现的画面很难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孩子可能会有针对性地认真观察过,而有的孩子可能只是无意识的一种观察,回忆起来这些动植物的画面大多数只给孩子留下一些记忆碎片。

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满足了学生观察的个性差异需求,多媒体网络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特有优势,缩短了时空距离,把自然的、原生态的动植物呈现在城市学生的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促进了学生多种感官直接参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教学过程,从而缩短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过程。

在本单元的作文教学中,学生选取的观察对象不同,观察的进度各异,作为教师要求学生在进行观察时,可以运用视频中的慢镜头、截图等功能对感兴趣的动植物进行反复观察,细致了解,对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功能都了然于心,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这样的观察才是深层次的观察,有质量的观察,学生通过这样的观察才能不断地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积累生活素材,真正让学生定位于作文的发现者、参与者、探究者。也只有观察得细致才能更好地为作文打好基础,为创造积累更多的发现。

三、多媒体网络环境有效激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丰富的想象能力是习作中学生应具有的能力。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小学教师,我们的教育对像是六至十二岁的儿童,他们往往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而多媒体网络就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景象这样的特点,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从形、声、境三个方面入手,能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教学设计中,学生观察完动、植物后,我在素材库又选取了大量人类仿生学的作品,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汽车、建筑、医学仪器、救援仪器等,让学生在仿生学的世界中自由翱翔,去汲取科学家们的智慧源泉,借以发散自己的思维,让想象插上翅膀,自由飞翔。一人千般想,十人万种思。学生的想象空间一旦真正的开启后,其想象的丰富多彩是成人难以想象的,踏一叶舟能闯荡大海,驾一片云敢翱翔太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就会在学生篇篇习作中表现无遗。

而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我们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而要保护学生的创造勇气和创新精神,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的设想和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到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在不断的探索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四、多媒体网络环境让创造有效植根于生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我们的教育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把大脑中各种信息,综合运用各种思维要素和思维形式、思维类型等,在已有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思路,进行想象、推理、概括、拓展、再创造,进而形成新知识的心理过程。作文的最基本属性,就是创造性思维,文章,不是抄袭、模仿来的仿制品,不能套写、套用,而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创造品,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想象思维,激发与捕捉写作灵感,进行创造性思维就必须掌握与储存新的信息,带领学生进入思维状态。

在教师作文教学中,网络为我们提供了相当的便利,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互联网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知识或图片、声音,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写作素材,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捕捉写作灵感,积极主动地去思索,去创造。

经过学生的吸收――储存――探索――转化――创造,写出具有不同风格,彰显不同个性的文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学生打破了思维定势,使之逐渐养成灵活的、具有跳跃性思维习惯,大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关注到,许多学生一听到想象、创新,便漫无边际地开始创造、发明,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作文中的创造发明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根本无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这种无边无际的瞎想就是想象。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能够让学生的创新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更科学,更实际。

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作文教学中,我设计的一个环节,让学生在创造发明前,利用网络搜索一下相关的发明与创造,凡是已有的发明创造让学生避开,不要雷同,凡是感兴趣的发明创造,可以利用网络探寻一下相关领域,了解生活中最需要的是解决哪些问题,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的发明创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植根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使自己的发明、创造更实际、更生活化。

五、多媒体网络环境让交流互动便捷有效。

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变革传统写作教学“学生写,教师改”的评议方式,提倡学生间的交流与评论,在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中分别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等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等具体要求。

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与传统作文相比具有更加多维的评价、修改互动方式。传统作文教学一般有这样几个步骤: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学生誊写。

这种方式的弊端是互动性单向且封闭,学生只能从老师这儿得到单方面的评价信息,教师的评语也常常是寥寥几十字的短评,信息量有限。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则打破了传统作文封闭式与单项式的互动方式。其操作流程如下:教师将作文命题上传至网页,学生根命题进行写作,完成习作后上传至网页发表,先由班级网友点评,点评后学生进行修改,修改后再次上传,接着,由老师进行点评并修改,最后学生根据老师的点评进行修改,并上传至班级主页。从流程上看,学生作文被修改与评点的可能性由原来的一次或者两次被扩展到无限多次。教师与学生封闭式的交流互动方式被打破,学生对信息的获取也由原来的一维变为多维。

在“大自然的启示”这一网络作文教学中,我采用的流程是:

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任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教师已由作文的讲授者成为作文信息的编辑者、组织者、导航者;另一方面,学生已由生搬硬套地去写到带着任务解决问题去写,师生双方通过一定的反馈系统,搜集与传递数据,各取所需,共同发展。

今天,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作为城市的学生,渐渐远离乡村,远离原生态,对自然的认知将要凭借更多的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作文教学让城市儿童的双眼回归自然,让更多的创新植根实际,同时它也强调教师应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了新思路、新途径。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篇(11)

培养出优秀、成功的儿女是每一名家长的愿望,孩子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关注幼儿教育,提高幼儿教育水平,从小培养幼儿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思想、坚强的性格和强健的体魄,将对他们一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幼儿园要重点加强亲子活动设计,实现幼儿与家长之间的积极沟通、有效配合,使双方通过亲子活动增进感情,建立和谐、友好、融洽的家庭关系,促使幼儿健康成长。

一、“宝贝去哪儿”,亲子互动

一曲《爸爸去哪儿》红遍了大江南北,赢得了广大幼儿与家长的广泛好评,这不仅因为有明星子女参与其中,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节目中融入了生活元素,节目策划人通过策划多种爸爸与宝贝之间的互动活动,塑造宝贝的各种品德,培养他们的多种能力。这一节目可以为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设计与实践提供广泛的借鉴,幼儿园不妨在节假日时,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组织一场主题为“宝贝去哪儿”的旅行活动,要求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背上行李走出市区、走向大自然,在欣赏自然绮丽风光的同时展开亲子活动。

例如:春和景明的日子,要求宝贝和父母在公园的荒草垫上挖野菜、找食材,宝贝负责将挖到的野菜及其他食材洗洗涮涮,然后由家长进行加工,宝贝同样负责为父母打下手,在一旁跑跑跳跳、递送做饭材料等,密切双方配合,有效互动,家长利用有限的食材资料为宝贝提供无限的美味,宝贝会倍加珍惜,感受到父母的付出和对自己浓浓的爱。同时,做饭的过程就是劳动的过程,宝贝会感受到每一顿午餐的来之不易,从而更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经过课外旅行的亲子互动,增添幼儿的学习乐趣,自觉培育幼儿对父母的喜爱和热爱,培养幼儿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能力,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二、亲子合作,游戏互动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离不开游戏活动,因为玩耍、玩乐是孩子的天性,亲子活动的开展也要以游戏为基础,然而游戏活动的设计要本着亲子互动、幼儿乐于参与、幼儿健康成长的原则,并尽量使课堂生动活泼,游戏活动引人入胜,这样才能体现亲子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如组织“二人三足”活动,将幼儿与其家长的腿缠在一起,二人并排站立,亲子二人三足共同朝向一个装满彩色气球的篮子目标前进,组成多个比赛小组,共同参与比拼,看谁的速度最快,谁获得的彩色气球最多,两人三足前进的过程就是幼儿与家长配合的过程,双方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最高效地完成任务,这能锻炼亲子之间心心相印、积极配合的能力,增进亲子之间的相互感知,有效改善亲子关系,提高幼儿的感知与感受能力,而且因为游戏的过程就是比赛的过程,所以能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与配合水平。同时,为了提高幼儿的前进动力,可以为活动配上一些童真的背景音乐,最好是幼儿熟悉且能够激起他们运动激情的曲目,如《两只老虎》、《蜗牛与黄鹂鸟》等,曲目旋律的播放可以由慢到快,并注重节奏感的加入,这样幼儿就会在曲目节奏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行动,不知疲倦地朝着目标前进。

三、走向大自然,乐趣竞赛

幼儿园亲子活动的开展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因为有限的课堂空间会影响幼儿的成长与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很多幼儿对枯燥、呆板的课堂环境易产生厌烦心理,挫伤幼儿的创作积极性,不利于幼儿积极健康地成长。因此,要试着将幼儿及其家长引入大自然环境中,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让他们尽情拥抱大自然,采用乐趣比赛、激情参与的活动模式增添幼儿活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在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后健康成长,而且在大自然中组织亲子活动,能丰富幼儿家长的知识,增长幼儿的见识,使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可以在周末组织幼儿及其家长走向城市郊区,如蔬菜种植基地、苗圃培育基地或者农博园等,幼儿教师与农业生产基地的工作人员负责先向家长介绍各种农业植物、绿色蔬菜等名称、生长特点、生活习性等。家长在听了这些绿色植物的基本属性知识后,负责教授给自己的孩子,再由孩子向大众陈述各种植物的基本属性和知识。幼儿可以一边看着娇嫩、绿色的植物,一边凭借父母的指导教育表达自己对农作物的理解。

这一活动能够有效锻炼幼儿家长的记忆力与教育、指导能力,同时能够培养幼儿获取知识、记忆及理解等能力,更重要的是双方深入大自然获得全新的感受,得到锻炼,拓展家长知识面,为日后的家庭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结语

幼儿园亲子活动是一种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它不仅能够增添课堂活动的乐趣,使幼儿在玩乐中收获知识,而且能够加强亲子互动,加深父母与孩子间的理解,密切双方感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