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服装品牌推广方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国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
根据我国服装批发市场在流通业中的发展特点将中国服装批发市场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90年代中叶,基础发展期。
这一阶段,商品短缺,流通渠道单一,消费者购买服装基本上是到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购买,还有一些摊档式的小商品市场及农贸市场。随着经济发展,服装批发市场开始萌芽,并呈现地摊式服装批发市场的初级形态,但是尚未形成规模性的批发商圈。
第二阶段,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升级发展期。
这一阶段,商品种类开始丰富,服装批发市场开始第一阶段的升级,并发挥主导性作用。表现为由路边的摊档式转为进入大棚经营,大棚转向大厦式经营,将服装小个体经营集中起来,由政府统一规划引导。到90年代,开始渐趋规模化,出现了以广州白马、东莞虎门富民等为代表的服装批发市场,其四通八达的庞大网络覆盖能力拉动了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阶段,迈入21世纪,发展蜕变期。
这一阶段,商品多样化,并强调个性化,商品生命周期缩短。
随着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型营销渠道的不断渗透、品牌意识的觉醒,服装批发市场经营也日渐艰辛。服装批发市场也开始重新定位,提供差异化服务,打造市场特色。服装批发市场必须要找到新的突破点,每个服装批发市场要根据自我特点进行分析,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差异化模式。
我国服装批发市场现阶段特点:
我国批发市场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的迅猛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有走出国门的趋势。2004年阿联酋的沙迦将建设一个中东最大的批发、仓储与转口服装批发市场——中国(石狮)服装批发市场。但我们还应该看到,市场规模形式发展极度不平衡:有具有全国辐射力、营业额千万元以上的知名批发市场如,虎门富民大厦、辽宁西柳服装市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等,也有濒临关闭的服装市场;有设施齐全、环境一流的大厦式服装批发市场也有脏乱差的地摊大棚式服装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各个发展阶段形态并存,经营形式也各异。
我国服装批发市场也呈现出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马丁贝克曼(Martin Beckman)认为服装产业集群有两种路线:1.专业化集群2.都市化集群。 由此,我国服装批发市场布局特点是“点面结合”,点是指由单个点状辐射服装批发市场所形成的区域,如:河南郑州的银基商贸城、黑龙江哈尔滨的红博广场等,面是指由几个地域相近的服装批发市场形成的面状辐射区域。
服装批发市场不断升级,传统批发市场依旧存在,这就形成了多种经营模式混合化的现状。也就是传统批发、、加盟等经营模式交叉使用。因此,服装批发市场要根据商户不同给予必要的服务。
我国服装批发市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我国服装批发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具有的特点,也相应的暴露了很多问题。我国很多服装批发市场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服装批发市场仍处于自发阶段,市场形象、制度混乱,市场信用度底,缺乏能领导本批发市场的龙头企业、龙头品牌,市场缺少统一的规划和专业化服务。
2.制约因素明显。商户对该市场的意见集中于两个不到位:硬件环境不到位(交通、房地产开发、金融、物流、环境、治安),软件环境不到位(政策支持不力,税费过重,市场混乱,假冒伪劣严重,信息服务差)。
3.很多传统型服装批发市场由街道或地方政府掌控,缺乏市场管理经验,市场运作水平低,只注重税收不注重整个市场的发展规划。
4.市场大部分仍处于现金、现货、现场交易方式的初级阶段。服装的交易、运输、库存成本高。市场的供货与交易方式柔性小。
如何解决:
服装批发市场可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地理环境中,拥有不同的商户,因此,就不可能有统一的解决方案。但应该看到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批发市场,有其大体的发展方向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服装批发市场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硬件升级——营造适合本批发市场的交易环境和市场形象特色;第二步,软件升级——为商户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加强品牌孵化功能、渠道营销功能,形成更具价值的“无形市场”,营造市场的营销服务特色。成功的新型服装批发市场模式也许可以得到很多借鉴意义,如广州海印缤缤广场模式、哈尔滨红博广场模式、麦德龙模式等。
可借鉴的新型模式:
1.产业集群型批发市场
笔者有幸参与了中国濮院毛衫名城“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就以此为例说明产业集群型批发市场的发展模式。
濮院羊毛衫市场特点与现状
濮院现有毛衫针织企业3725家,较大规模的有820家。1988年兴建毛衫交易市场,现有商铺4603家,是全国知名的毛衫交易市场。该市场由濮院市场管理委员会管理,主要还是由地方政府掌控;市场主要依托周围毛衫企业产业,商铺大多为企业的直营点、批发点、贸易门市部等;市场在淡季关门率教高,经营状况良莠差异很大;市场为两层建筑呈长条街道状,由十个交易区组成。
市场规划模式
政府提供有力政策,不在过分干预市场和企业实际运作。政府投入完善毛衫产业链结构,形成产业与市场共同繁荣的局面。打中国濮院的地方牌,形成地区知名度;打明星企业牌,支持优秀企业打造名牌,打造出几个全国毛衫知名品牌,形成以点代面、以产业带动批发市场的局面。对市场交易区重新划分,合理区分经营品类和档次,更加突出每个交易区的经营特色。市场形象重新规划,在主干道设立巨型广告牌,市场内部的宣传广告牌要规范化,导购地图和服务标志醒目明确。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交易流程简洁流畅;提高商户进入门槛,引入高层次的经销商、商和加盟商。
引入专业品牌策划机构、市场营销规划机构,逐步打造集展示、检测、信息平台、品牌孵化、市场开拓等服务为一体的一流毛衫专业批发市场;建立专业毛衫网站,提供信息收集与分析服务,提供电子商务功能。市场逐步加强以下功能:1)产品展示功能2)信息服务与市场预测功能3)国内外贸易功能4)现代物流仓储功能5)标准化权威检测认证功能6)政策服务功能
2. 品牌孵化型批发市场
服装批发从摊铺走入了大厦,具有现代化的商务环境,具有现代化流通业的很多先进元素。批发市场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分销场所,更是一个品牌形象展示平台、一个品牌推广策划中心。此新型批发业态已经显示出其勃勃生机,如广州海印缤缤广场和北京百荣世贸商城等等。
缤缤广场由现货流向品牌流行文化、品牌经营理念、品牌形象经营等信息流的转化,创办成以服饰品牌营销为主的时尚、品牌展示、品牌贸易的中心。无疑创造了全新的服装批发市场经营理念,拉开了以服饰品牌经营为主要内容的营销方式革命。
品牌孵化型批发市场特点
1)集中众多商户优势,集木成林,打造批发市场整体品牌,形成规模与信誉优势
2)具有现代化的交易环境与交易方式
3)提供品牌推广方案,更加注重品牌形象展示,创造各种机会为品牌造势
4)提供品牌策划与维护的解决方案
3.营销渠道开拓型批发市场
以红博广场为代表的服装批发市场专业化的为服装品牌提供快速营销渠道开拓方案,着重于营销网络建设,把服装批发市场经营从“卖”转向了“买”的思维,把服装批发市场经营看作了是对服装品牌专业化的经纪,提出了“红博服装经纪人”营销模式。
营销渠道开拓型批发市场特点
1)“星探”式开发服装品牌,并对其进行转化化包装推广
2)对营销网络掌控有限的服装品牌,提供“倍速经营”方案
3)对营销网络进行深入挖掘,具有多种营销推广网络,具有电子化网络
4)“服装经纪人”式营销总体规划,提供完善的品牌孵化方案,使得企业专注于产品开发,红博专注于营销渠道开拓与品牌推广。
4.现代批发型
现代批发是区别于传统批发的一种形式,它是采购式批发超市,如麦德龙。不过麦德龙不是专做服装业务的,但这种模式对我国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现代批发型服装批发市场特点
1) 采购式、大型连锁批发经营
2) 针对专业顾客,会员式管理客户,适合多品种小规模批发
3) 电脑选题控制物流、交易、结算,单据明细透明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9-0077-02
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互联网经济体逐渐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的新增长极。在中国,这一经济体表现得异常活跃,淘宝网这个于2003年诞生的单纯拍卖网站已发展到一个完整的网络零售平台。在2012年的“双十一”,淘宝和天猫创下了单日交易额191亿元的纪录,同年11月30日,淘宝和天猫宣布当年交易总额突破1万亿元。这两件事对整个社会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这也意味着电子商务经济体正在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以淘宝为代表的中国电子商务经济体,推动了中国经济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型。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趋成熟,数字化营销方式愈演愈烈,应运而生的数据监测软件及系统帮助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对品牌的构建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通过数据指导品牌构建的操作模式成为了新电商这一社会大环境下最为切实有效的手段。本文以新电商时代对网络销售平台带来的差异化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差异化下产生的网络数据指导网络服装品牌构建的新模式,并分析了此种新模式对网络服装品牌带来的优势及对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
1 新电商时代对网络平台带来的差异化分析
从技术―经济―社会的维度看,信息经济正在成为继“金砖五国”之后全球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引擎,互联网经济是信息经济的核心,也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新经济形态。在中国,电子商务成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连接器”,正在从前端营销和零售逐渐渗透到实体产业供应链环节,并形成了包含消费者、零售商、渠道商和服务商等在内的日益复杂的商业生态系统,电子商务经济体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电子商务从工具、渠道、基础设施到经济体的演进,不是简单的新旧替代过程,而是不断进化、扩展和丰富的生态演进过程。每一阶段都对网络平台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推进网络销售模式不断变化发展(见表1)。
基于信息时代下的网络服装品牌构建拥有一项最大的优势,就是快速准确的数据信息反馈。上面所说的关于品牌构建的四个方面也根据相应的网络数据变得更加易于操作。在现阶段,人们总是概念地把网店营销效果等同于网络品牌构建的完善度,对于营销效果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对网站推广效果的评价;对网站访问量指标的评价;对各种网络营销活动反映率指标的评价。但仅仅通过这几项指标很难把网络品牌服装构建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透彻,只有掌握更加有针对性的数据,才能为网络服装品牌构建提供有力的依据,帮助网络服装品牌更加完善。
2 网络数据指导网络服装品牌构建的新模式
2.1 网络数据指导网络服装品牌构建的应用研究思路
网络数据指导网络服装品牌构建的应用研究思路,主要从这几个层面展开:首先,根据研究以新电商时代环境为背景所应运而生的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概况,逐步延伸到网络服装品牌构建中的具体应用研究;其次,针对网络服装品牌构建的网络数据的具体分类研究,以及每类数据对品牌构建各个方面的影响;最后,如何根据网络数据指导网络服装品牌的构建,得出规律及结论。
2.2 网络数据的研究分析
分析网络数据是帮助构建网络服装品牌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依据上述几类软件所能提供的众多分析角度,本文认为,网络数据在网络服装品牌构建中的应用研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全面性。需要关注的网络数据,除了品牌自身数据分析外,还要兼顾整体行业数据分析,从全局把控品牌走向;②差异性。在数据研究中要充分考量所得数据的差异性,如地域性差异、时间段差异等,分门别类进行归类总结;③独特性。由各类不同数据分析软件所提供的特殊分析项目进行独立分析研究,发挥每类软件优势,帮助网络服装品牌的构建更加完善。
本文选择量子恒道分析软件来针对网络服装品牌进行分析。它的主要功能有:流量分析、销售分析、推广分析、客户分析、来源分析、装修分析(见表2)。
2.3 网络数据对网络服装品牌构建的适用度分析
在上述数据分析软件的帮助下,每天都会有至少7GB的数据存入淘宝后台,只有有效地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才能真正发挥数据的作用,帮助完善网络服装品牌的构建。销售额是判断一个品牌是否成功的最直观的数字,对于网络营销有这样一个公式:销售额=访客率(uv)×转化率×客单价。想要帮助品牌构建完善,提升整体销售额,针对上面公式中的三项数据均可提出不同的应对方案。
2.3.1 通过量子统计来提升访客率
分别从时间、地域及访客来源三个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在时间方面,可分别按照以天为单位或以小时为单位来进行访客数据统计,由此可以得出在哪一个时间段内到访的人数较多,针对此现象特别在那一时间段投入广告,以达到最佳的品牌宣传效果;在地域方面,着重分析访客所在地域,针对访客地域人数最多的地域特点相应对品牌的服装产品进行调整,着重注意产品型号、款式的变化,完善品牌产品形象以吸引更多新老客户;在访客来源方面,对访客进入店铺或宝贝页面的来源进行分析比对,从而进行淘宝关键词的调整,店铺会员优惠政策的调整,以提升品牌的服务形象。
2.3.2 通过量子统计来提升转化率
分别从宝贝页面分析、首页分析、分类页面分析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在宝贝页面分析中,主要关注访客从哪个宝贝页面进入店铺或离开店铺,据此调整宝贝页面,通过修饰宝贝照片、更换宝贝描述、突出宝贝关键词,以降低主渠道的跳失率,增加用户访问深度和时间,并有效地通过优秀宝贝页面达到品牌推广效果;在首页分析中,针对首页点击热图进行分析,以调整热门单品宝贝在首页中的位置,并配合店铺首页的整体装修来提升宝贝转化率;在分类页面分析中,分析分类页面的被访排行,调整每一分类页面中的宝贝位置,突出热卖宝贝吸引顾客,达到最优的品牌宣传效果。
3 实现网络数据对网络服装品牌构建的思路规划
2009年12月末,Gucci第五年度“Gucci Campaign to Benefit UNICEF”慈善筹款活动,一如既往以圣诞及新年佳节期间的销售推广为核心,推出由Gucci创作,总监Frida Giannini设计的原创系列产品,于全球逾200间Gucci专门店及独家发售。几乎同样的时间,Prada也发表了2009年全新的圣诞礼物系列,如精致的钥匙环等。显然一线大牌大力宣传的圣诞主题不是打折,不是赠送,而是慈善,是礼物。同时这些大牌在圣诞节期间还会推出优惠的折扣活动,回馈忠实的品牌迷们,这样的机会一年不过几次,有些大牌甚至推出秘密促销(Secret sales)等少量人才能享受的优惠政策。
还有一些中档品牌,多数选择与商场合作,做一些打折的活动。但是也有不少时尚品牌,尤其是拥有自身忠实客户的品牌则选择不参与商场活动,在各终端开展品牌自己统一的买赠活动。但是无论哪种形式,商场品牌店中店和专卖店里纷纷挂出各种显眼的促销POP海报,各种象征节日喜庆的装饰品摆设在货架上,让店铺的购物环境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在此,笔者对国内服装品牌的节日营销提出几条建议供春节促销时参考。
节日营销主线:体现品牌特性
从节日营销方案层面上看,已经建立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企业,节日营销切忌一味采用打折手段,而是要考虑品牌的长远和综合利益。扩大销量虽然是企业节日促销的重要目的,但是,维护品牌的长期、综合利益才是每次节日促销方案的最终意义所在。优秀的品牌商要研究节日消费心理行为、节日市场的现实需求和节日特有的文化,与自身品牌内涵相结合制定出行之有效、颇具节日特色、适应节日的营销组合。这样的营销并不应一再强化价格因素,而应视为品牌和消费者沟通的机会,使消费者在体验中形成品牌认知,反复强化,最后构建对品牌的忠诚度。正如ESPRIT品牌一样,虽然在国内也是以商场店中店作为最主要的零售终端业态,但是往往在活动中自成一格,采用自身折扣或者精美的赠品,维护品牌形象,同样路线的还有Teenie Weenie等等。
节日营销重点:加强终端管控和支持
从节日营销执行层面上看,为了让促销活动能够顺利地在终端展开,品牌商应更加重视对渠道的管控。在当前,服装市场的水平扩张在发达区域已经基本完成,由于市场接近饱和状态,传统的开店模式已经不在确定能够带来利润,品牌商甚至整个行业的未来利润增长将更多依靠垂直提升的方式来完成。各领先的品牌运营商当前均非常重视每个区域的市场深耕,同时开始关注单店的效能问题。这样的盈利方式使得品牌商更加重视与各区域大经销商的关系和合作程度。
企业开发的产品,并非一定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对于服装行业而言,产品除了满足消费者的使用功能需求,还需要满足消费者在品牌文化价值方面的需要,品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产品外显特质以外的隐性资源。企业要进行品牌的宣传,需要重视文化内涵的表达和传播。
一、服装品牌传播的特征
服装品牌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由丰富和多变的信息聚合性决定的。服装是非快速的一般消费品,由于服装具有季节变动和潮流变动的特质,它与快速消费品和特殊消费品的品牌传播有区别。具体而言,服装品牌传播在信息聚合、受众目标、媒介多元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性。
1、信息的聚合性。服装品牌是指用于识别服装产品的某一名称、术语、符号、形象设计或它们的组合。其基本功能是区别不同产品,防止发生混淆,有利于市场竞争中服装销售。它不仅起到与其它同类商品相区别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表达了产品的质量特征,不同品牌代表不同企业的工艺特征和产品质量水平。品牌表层因素的信息含量是有限的,但其背后的“产品的特点”、“利益与服务的允诺”、“品牌认知”、“品牌联想”等品牌深层次的因素,聚合了丰富的信息。而它们构成了品牌传播的信息源,也决定了品牌传播本身信息的聚合性。同时由于不断服装创新的要求,其信息聚合也体现了丰富多彩的组合变化。
2、受众的目标性。从销售角度来看,品牌传播关注的是目标消费者,强调消费者带来消费,期望提高销售量,是一种具有功利性的观念。但从品牌传播角度来看,品牌传播关注的是“受众”,强调的是受众对品牌的认可与接受,体现传播上的信息分享与平等沟通观念,不仅仅是直接带动销售而且还引发各种各样的间接行为,如潜在消费者将转化为知晓消费者。对于“品牌传播”者来说,他所寻找的目标受众,既是目标消费者,又是品牌的关注者,还应是通过特定媒介积极主动的“觅信者”。使受众中那些短期内不买此品牌服装的个体也对该品牌有所耳闻,进而使该服装企业拥有一群潜在消费者。
3、新旧媒介的多元性。正如产品的销售依存于各种渠道一样,品牌的传播依存于各种传媒。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路牌、海报、POP、DM、车体、灯箱等,企业在宣传品牌时,对它们的选择组合本身就具有多元性。放眼望去,各色服装品牌传播画面让人注目三分,如陈道明代言的利郎商务男装、李连杰代言的柒牌男装、张柏芝代言的依纯等。服装杂志、各类特刊报纸等演绎着各种服装的万种风情。而新媒介让人们欣赏到色彩绚烂的产品和动感的、逼真的产品使用场景。在传播技术得到革命性变更的今天,新媒介的诞生与传统媒介的新生,则共同打造出一个传播媒介多元化的新格局。
4、操作的系统性。在服装品牌传播中,其系统的构成主要为服装品牌的拥有者与服装品牌的受众,二者由特定的信息、特定的媒介、特定的传播方式、相应的传播效果(如受众对服装品牌产品的消费、对服装品牌的评价)、相应的传播反馈等信息互动环节构成。由于服装品牌传播追求的不仅是近期传播效果的最佳化,而且追求长远的服装品牌效应,因此服装品牌传播总是在服装品牌拥有者与受众的互动关系中,遵循系统性原则进行操作。其基本程序为:审视服装品牌传播主体--了解并研究目标受众--进行服装品牌市场定位--确立服装品牌表征--附加服装品牌文化--确定服装品牌传播信息--选择并组合服装传播媒介--实施一体化服装传播--服装品牌传播效果测定与价值评估--服装品牌传播的控制与调整。这种程序的本身也就构成了一个系统。
二、服装品牌及传播的文化因子分析
在服装品牌及传播中必须留意文化因素,比如: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消费者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对于服装的款式、风格各有不同的喜好。文化的多定义与无边界使得在服装品牌传播过程中基于文化背景考虑的成分加大。以下分析几个典型文化因子。
1、语言。语言是沟通的基本工具,品牌传播需要掌握不同区域的语言文化,以扫清交流上的障碍。只有跨文化的顾客也理解了服装品牌名称中的文化含义,才容易接受营销者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服装品牌传播者需要考虑翻译后的品牌名称在推广区域的语言文化意义,是否与其固有的文化背景相冲突。服装品牌的广告宣传方面,广告语的表述应该迎合各国人对本国文化的追随。
2、宗教。宗教对世界各国人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价值观决定的社会态度会直接影响国际商务活动。企业要进入某一目标区域市场,就应该尊重当地的,主动去了解和适应当地的教规,使自己的品牌策略与当地的宗教观念能够和谐共存。
3、审美观。对于任何市场来说,服装的样式、颜色及广告商标的选择均以文化美感为基础。审美情趣影响人们对服装的颜色、样式的偏好,进而影响人们对于不同民族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评价,最终影响人们的购买行为。例如,旗袍是我国服装国粹,开发者根据现实的需求开发现代服饰,其中增添旗袍一些复古的元素,符合了消费者对东方文化的追求,促使这样一些服装品牌受消费者青睐。
4、民族习俗。民族习俗是千百年来形成的,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各民族风俗存在很大差异,包括不同的忌讳,这些忌讳对各民族的消费心理都有一定影响。因此我们应对不同的民族风俗给予充分的尊重。
5、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是一定社会文化的基本内涵。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穿衣风格也不同。比如,日本时装兼容并蓄,将东西方的元素融合一体,不仅秉承了精致的传统做工,更讲究色彩与款式的搭配,成为风格颇为独特的东方时装流派。对此,企业跨文化品牌传播必须了解市场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掌握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与行为,方能制定出有效的策略。
三、跨文化的服装品牌传播策略
跨文化品牌传播指的是品牌营销者向异己文化群体的消费者开展一系列可赢利的、创造顾客价值的品牌推广过程。消费者的文化至少在基础文化属性方面,如语言、宗教、社会规则和价值观,教育,以及生活方式中的某一点与品牌营销人员本身的文化有所不同。
在了解服装品牌传播过程中诸多文化因子的基础上,营销者就可以根据这些因素原有的特征,再结合目标市场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些具体的品牌营销传播策略。
1、树立跨文化营销理念。服装品牌传播者必须明白一个道理:在某个特定的文化中有效的传播办法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可能没有效果。比如说一个服装广告在本国播出的效果即便是很好,不能全盘照搬到另一个目标市场,当地的消费者未必就喜欢这种模式、这样的色彩,必须针对目标消费群的心理需求进行传播方案的设计。
2、跨文化调研。根据受众的目标性特征,服装品牌传播特别需要重视不同文化的消费者调研。跨文化营销调研可以帮助品牌传播者把潜在错误减至最低,从而取得异地品牌传播的成功。西班牙人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波兰人喜爱有红色、黄色、蓝色条纹的布料,所有的色彩配合都要求和谐美观。这些调研不仅帮助企业开发产品,同样帮助品牌传播者设计符合消费目标者喜好的品牌信息传递。
3、跨文化信息沟通。沟通是一个循环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信息的发出者,接受者,还有信息本身。对于跨文化沟通而言,信息是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双方传递。传递过程中的三个要素都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而导致信息失真。因此,必须在承认文化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了解、理解和适应。品牌人员在处理文化冲突中要尊重对方的和价值观念,减少轻视对方文化的成见和误解,理解和包容对方的要求。在品牌宣传上,有效的文化沟通都有助于服装品牌的传播。
4、文化创新。在对待外来文化上有三种态度:文化适应、文化融合、文化利用。文化利用就是在文化适应和文化融合的基础上,找到一种全新的能使双方都能满意的文化。中国的“雅戈尔”翻译成Younger,音相近,同时表达品牌青春的定位;Nike――“耐克”,耐力、耐磨,一个“耐”字译出了神韵。
5、逆向翻译。这种策略主要用于跨国公司在制作文字信息时,要确保传播信息的准确性。比如在确定品牌名称在目标市场的称谓时,译者可以将其翻译成目标语言,第二位译者再将译稿译回初始语言,如果译稿内容与原稿一致,则翻译成功,如果存在差异,就必须对文稿进行分析修改,并再次逆向翻译,直到一致为止。需要说明的是服装品牌在翻译过程中要讲求翻译本土化。比如Playboy――“花花公子”;Goldline――“金利来”;Crocodile――“鳄鱼”;红贝――“here be”。这些称谓不仅翻译出本意,而且读来朗朗上口又符合当地人的品位。
6、跨文化培训。事实上,接受了专门培训的员工要比没有受过培训的员工在不同文化的品牌传播中表现更出色。跨文化培训可以使营销人员理解文化的差异性,把握不同文化的特质,从而减轻营销传播中的文化冲突。由于各地区、各国习惯不同,在服装品牌传播沟通中,应尊重各国的礼仪。另外掌握服装品牌传播的细节问题也可以更好开展营销工作。比如德国人不喜欢服装的花哨,但都很注重衣冠的整洁。新加坡视紫色、黑色为不吉利,黑、白、黄为禁忌色。预先了解一些细节习惯问题,对服装品牌的后续传播是十分必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形成,市场营销活动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出地区或国家,服装品牌跨地区跨国营销将面临更多的机会,而掌握了跨文化品牌传播优势的企业,毫无疑问将在众多服装品牌决胜中脱颖而出。
(注:本文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4GH6300)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6021495)资助)
【参考文献】
[1] 孙玮琳、王勇:跨文化营销困惑与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6(1)。
[2] 房小莉:跨文化的营销策略,化工质量,2004(3)。
透过CHIC的舞台,中纺设计中心这一专业化平台被更多人所了解。通过这个展示的平台,设计师与作品走向市场;通过这个汇聚尖端人才的平台,客户获得了有价值的商业服务。游走于设计师与专业客户之问,中纺设计中心成熟的对接与运营模式是值得我们探寻的。
设计中心VS设计师:
多维定位延伸设计平台
古语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好的设计师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好的平台将其推向大众视野,设计师是很可能被埋没的。中纺设计中心作为一个专业的服务性机构,为优秀的设计者们提供了一个成熟的平台,在这里,设计师只需要静下心做纯粹的设计。
中纺设计中心容纳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专业级别的设计师,除了中纺自有的设计师团队外,还有241名签约设计师,其中大多为独立设计师,而且大部分设计师有著名服装品牌的设计经历,包括武学伟、武学凯、顾怡、郝佳等知名的设计师。
谈到与这些设计师的合作模式,张尚南表示,中纺设计中心与设计师的合作属于部分松散型、部分紧密型合作,由中纺设计中心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或设计师产品协议。因为设计师大都相对是独立的,所以除了和中纺合作以外,他们可以接受来自市场的业务。“我们允许并鼓励设计师有自己独立的品牌。设计师进行自有品牌的设计与为其他品牌进行设计并不冲突,中纺设计中心只是为设计师提供一个普通设计师无法企及的更高规格的发展通道而己,并不与设计师自身的发展渠道形成冲突。”
对于中纺设计中心与设计师的合作,张尚南介绍说:“我们针对所有目前签约的设计师的分级是多维度的,如按照设计师设计类别分为:男装、女装、针织、梭织、皮草、羽绒等。按照设计师资历分为:顾问类、合作类、院校类。我们会针对设计师擅长的设计类别以及设计资历与其开展不同层次的合作。而对于所有和中纺设计中心所建立合作关系的设计师,我们提供的机会与服务都是对等的。”
中纺设计中心为设计师提供完善的服务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设计师则为中纺设计中心展示最美的设计,并且新设计师的不断加入为中纺设计中心注入更加新鲜的血液,使设计师和中纺设计中心形成优势互补,打造合作共赢模式。
设计中心VS客户:
整合资源多元化服务
拥有了优秀的设计人才和最新的设计理念,中纺设计中心在宣传和推广上也是不遗余力。从产品研发、商品包装、平台运营、营销推广各环节整合资源,为客户提供多方位、多元化服务。
据张尚南介绍说,中纺设计中心的客户群包含了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公司、外贸出口转型企业、专业市场批发商商)、各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等。中纺设计中心每年定期组织设计师产品订购会、设计师沙龙、设计师推荐会,并通过CHIC等各类行业展会、设计师产品交易平台等活动与客户对接合作。商家可以通过中纺设计中心与设计师合作整季产品的开发,将品牌特色与设计师创意进行结合,共同研发出整季服装产品。企业也可以通过参观现场展示等方式,深入了解研发产品,直接通过中纺设计中心买版或者下订单。对于中纺设计中心的长期合作客户,中心还设置了经纪部来统筹和负责会员服务和会员管理,完善的制度可以让双方的合作更深入、精准。
最近一段日子总是听到我一朋友抱怨:“现在又涨价了,日子怎么过了,客户都造反了,客户对公司无法信任了。”对此言语,我很吃惊:涨价本来是好事情,说明你的品牌在成长,市场在扩大,销量在上升或者是原材料上涨、新品上市等成本问题造成的,是无可厚非的。怎么能造成客护造反,对公司没有同知感呢?通过一段时间了解,我心理上也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感觉这家公司在营销推广方面简直就是在玩“过家家”的游戏,随心所欲的做事。就其公司产品推广现象,谈谈其误区。
首先,产品概念定义模模糊糊。某种系列产品一年之内竟然更换两次概念,产品手册,广告单页,终端物料等无常变化,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可怕。大家都知道,许多名牌产品的推广成功,都来源于产品或品牌的概念炒作,所谓产品概念炒作,就是怎么把自己产品的USP或者说产品的卖点、诉求点,一目了然的告知消费者。像海尔的“双动力”、荣事达“水银行”、小天鹅的“水魔坊”等,都是宣传自己产品的抽象卖点。一个产品出现在市场中,首先要让消费者明白你卖的是什么:质量、服务、价格、时尚、科技、性能等等。产品“卖点”的定义决定是影响消费者重要因素,同时也圈定了产品的消费群体。所以无论是产品推广还是品牌推广,最起码要做的事就是市场分析,根据自身产品特点,比较竞争对手之诉求点,市场发展趋势,整个行业动态,社会敏感方向,消费者意识形态等等整理出一套合理的分析方案,研究其可行性,抓住最合适的诉求点进行定义,使整个推广首先确定了针对性和目标性。万万不可在产品卖点定义上模模糊糊,让消费者不知所云,那怎么又能留有深刻的印象呢?
其次,产品诉求点一旦尘埃落定,就应该常抓不懈,不可能今天突出这个定义明天宣传那个概念,消费者那有那么多心思和兴趣了解你们的乱弹琴呢?况且不谈频繁的更换产品的卖点,可能会误导消费者以为你们在做秀呢?就单讲企业推广资源的浪费,从上到下辛苦耕耘的成效也又付之东流了。所以说自己产品诉求点定义不够完善,也没必要过激转弯,结合实际市场推广运做情况,寻找最佳推广宣传机会,把概念细分到要害,精确到位,再略有创意,让消费者渐渐对该产品积累优势印象,形成偏好,养成购买习惯,也是可以亡羊补牢的。其实想想,推广方案的设计,绝对要排斥闭门造车,空想而为的。一个细微的偏差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不是几次涨价就能解决问题的。姑且不谈,此时的销量下滑,占有率下跌,经销商信心下落,单就品牌自身而言也会因此受到挫伤。
再说,产品推广的诉求点和品牌的定位是否相辅相成,和企业的文化理念是否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打个比方,“秋燕”服装品牌的定位可能是专业于女装,可后来背道而驰致力于男装,即使款式、质量、档次都是一流的,但让人如何接受呢?就算它男装定义为“不一般的感觉”,我想男士们也是从心底深处排斥的,何况又不是“不一般的感觉”。在产品推广方案设计中,绝对不可远离品牌的主导思想,品牌就是第一生产力,必须放在首要位置。产品定义的细分能给品牌的提升带来多大优势,创造的价值点在哪里,都是必须详细的进行列案分析的。万不可一概而论,或着局部考虑问题。企业再有钱也经不起在营销推广这种问题上折腾。营销推广也不是三岁娃娃“过家家”想改嫁就改嫁。
总的来说,一个产品买点的定义、设计、推广离不开考虑此产品面对的顾客是谁,细分的那一块市场,定位的角度是什么,对品牌的拉动有多大,对竞品的威慑有多少,对社会的影响有多深等一系列的问题。虽然,许多公司没有专门的策划服务部门为之工作,但只要一切能从社会、消费者、市场、企业、品牌的角度统筹设计推广方案,也是具有可行性的,何苦朝令夕改呢?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企业越来越重视品牌意识。在商业区,有各种各样的品牌商店,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品牌推广和营销的重要渠道之一,它们将品牌服装与企业形象相结合,形成特殊的视觉形象组合,树立品牌的形象,让顾客对其产品产生兴趣,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因此如何设计适应品牌发展及市场需求的专卖店,更好地为大众服务,是服装专卖店设计行业值得长期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巧妙合理的空间规划设计
品牌服装专卖店能否吸引顾客激发其购买欲望,除商品本身外,专卖店设计的合理性,购物环境的舒适性,都是影响顾客的主要因素。巧妙合理的专卖店空间规划设计,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商业设施的利用率,而且可以促进产品的销售。在进行专卖店整体设计规划时,需要多从功能、审美、消费者心理、人机工程学、色彩、照明、销售等不同专业角度多方面的综合考虑。根据不同品牌的性质,对其空间中导入部分、营业部分、服务部分的进行定位,再进行展具的设计及分布。同时,考虑服装品牌专卖店销售规律,通过对专卖店设计中各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理解,空间展具的简洁、安全的货品管理的考虑,设计出适合商家经营和管理的功能规划设计。在视觉方面,我们应该考虑专卖店的展柜和道具的均匀性和平衡性。根据顾客行走特点和消费心理,在空间规划中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对顾客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习惯的研究,设计出便于顾客进入购物空间,创造适宜的品牌服装购物环境。专卖店设计中布局巧妙合理,艺术美感强,构思新颖,就能为该品牌在众多的同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附加价值。
二、设计元素体现空间环境氛围
色彩的搭配和照明设计是品牌服装专卖店设计表现中主要元素。色彩是任何形式的第一印象,品牌服装专卖店在色彩搭配时需遵循整体统一的原则、突出主题的原则、满足顾客消费心理的原则、富有现代审美情趣的原则。在色彩设计中要从空间的整体性和展示区局部性来考虑,即品牌不同专卖店设计中所使用色彩也不一样,需根据该品牌的消费群体特征及喜好制定其主色调。展示区的色彩设计中需在主色调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区域之间的色彩变化方案,以做到空间的呼应与联系、变化与统一。照明设计在专卖店设计中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环境氛围,可以突出服装展品的重要性,烘托购物的气氛,引导顾客的视线,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在服装专卖店设计中可以采用自然采光相和人工照明结合,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互相搭配的方法。整个照明满足整个空间的照明要求,但照度不应太强;局部照明的目的性更加明确,能突出品牌形象和服装的特性。
三、设计突出品牌企业CI需传达的信息
每个品牌都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特色,品牌形象是提升品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CI是指企业视觉传达系统,将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等概念,统一、整体的将其营销概念进行传达,形成独特的识别系统,使人们认识并熟悉该品牌,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最终将该品牌的服饰推广给大众消费者。品牌形象是服装专卖识别不同品牌的有力因素,企业如果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就不能形成品牌服装专卖店,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之一。品牌形象鲜明突出,识别性强,在市场的竞争力就强,现如今大部分品牌服装都有企业整体的规划,有着凸显其个性的企业形象,品牌价值也在其中进行体现。品牌服装专卖店设计要体现品牌的文化,及品牌传递给顾客的人文精神。空间设计的造型,材质的选用,色彩的搭配都要符合企业形象,以加深顾客在视觉和心理上对该品牌的认知,加深品牌印象,刺激消费。在设计中,要以品牌特点为原则,可以通过强化品牌的视觉冲击力,界面材质选用与品牌CI相符合的材质,装饰风格体现品牌人文精神,设计形式符合顾客的心理需求等特点,来强化品牌形象。品牌服装专卖店设计以品牌为核心,与商业发展趋势相吻合,采用展示设计中相关设计原则、品牌文化、消费者心理等因素,设计出富有视觉冲击力,体现品牌个性的专卖店空间。
四、空间定位需体现商品性质和目标顾客需求
为了体现品牌产品的特性及目标顾客的消费需求设计者首先要把握品牌服装专卖店的设计定位,设计师需在前期资料搜集过程中充分了解商家的信息,再提出空间的设计定位,最后确立设计任务。同时,品牌服装专卖店空间是展示其产品的有效载体,空间次序组织和定位的好坏,是否满足顾客购物心理的需求,直接影响该专卖店的营销效果,及经济效益。顾客在挑选服装过程中,首先通过感知觉,对该服装的认知;然后对其产品情感产生的变化;最后通过个人意志,决定是否消费。不同的服装品牌有着各自不同的产品风格及个性,所针对的消费群体也各不相同,在空间定位中还需要考虑该品牌的服装针对的目标顾客对象,包括其年龄、性别、职业、身份、喜好、观念、消费欲望、文化素质、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在商品陈列中也应考虑是否能有效地展示服装、展品,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使顾客能够有效地实现独立商品,因此,在设计时品牌定位采用不同的风格来展现该服装的品牌个性。空间定位具体实施步骤为:首先,对该品牌服装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全面了解品牌企业及现状,拟定出满足该品牌未来发展的需求定位;其次,构思设计方案,确立空间理念,风格,特征;最后,明确设计任务,设计满足品牌服装商品的性质及目标顾客需求,完成专卖店空间定位。
参考文献: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百姓的着装观念也随之转变,这推动了商务休闲服装行业的发展。据专业机构2005年统计,中国的职业人口约有6.7亿人,而将近九成的白领人士崇尚穿着休闲化的服装,同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服装穿着的舒适度是购买的首要条件。这些数据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休闲化、时尚化,中国男装商务休闲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大量国际成熟品牌的涌入我国市场,这对于我国初步发展的中高档男装产业冲击最为强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进步、经济转型等外在趋势的推动,我国的商务休闲男装行业也加快了发展步伐,涌现了不少优秀的男装品牌。但同时也发现了中国商务休闲男装品牌在发展中遭遇到诸多瓶颈,究其原因主要是品牌产品形象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一、产品形象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缺乏品牌特色
缺乏品牌特色是我国男装产业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特别是如何将民族特色更好的融入到服装中,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务休闲男装品牌,是国内众多男装品牌共同奋斗的目标。而男装市场上同质化现象严重,相似的品牌产品、名称、标识等,导致品牌间不断陷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中,品牌形象缺乏品牌品牌独特独特的特色,这些因素成为影响男装市场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严重阻碍。
而品牌特色化已经早在很多年前就在其他各国成功做到。意大利男装之所以为人称道,因为它具有源自意大利的精良工艺与面料,蕴含了意大利民族悠久的男装历史;而美国男装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风格潇洒随意,并且穿着舒适,代表了美利坚民族的创新与大胆精神。同样,日本男装中有其严谨的日本民族作风;法国男装拥有浪漫的民族本色。任何男装产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都毫无例外的将本民族的文化与精髓植入服装品牌中,将民族特色中蕴含的独特力量和魅力展现给消费者。
(二)设计元素缺乏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市场经济的历程还很短。所以国内商务休闲男装品牌发展往往与市场的变化相脱离。品牌推广大都从轰轰烈烈开始,不惜重金,可是一旦品牌上市,就疏于管理,而且也不知如何继续维护和提升品牌,结果一开始由广告塑造起来的良好品牌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缺乏品牌管理以及市场的蚕食,在市场上销声匿迹,直到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在品牌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设计元素进行系统和规范的管理,对品牌现有设计元素进行整合和提炼,这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工作,并且不断扩充更为适应消费者审美和品位的市场化的设计元素,使之更加符合品牌的整体风格,并且符合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三)相互抄袭现象严重
市场经济衰退和动荡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使我国各个行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严峻的困境。我国的男装产业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当前中国品牌受到的最大伤害和冲击,就是相互抄袭和模仿,这种竞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服装品牌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跨国公司通过合资、合作等形式,用国外的品牌取代国内品牌,也使不少本土服装品牌被挤出市场。
(四)形象建设不受企业重视
国内不少服装品牌很重视产品的研发,认为产品好了就能够得到顾客的亲睐,对特征化视觉元素的不了解、不重视。这种观点主要把品牌价值和商品价值两个概念混同。商品价值是其本身所用的材料、设计、制作等成本的总和,而品牌价值既包括商品的价值也包括整个品牌的文化、服务、视觉感受等诸多因素。[1]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仅靠产品的质量好是远远不够的。特别已经完成初步品牌建设的企业,面临品牌建设的转折点,更应当从视觉系统着手提升和完善企业的品牌形象建设。虽然也有不少企业已意识到特征化视觉元素在品牌形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但对特征化视觉元素这一概念了解的不清晰,这就影响了品牌产品设计的规范性和实际操作,使得品牌风格不能明确的体现在产品中,更谈不上品牌的理念和独特个性了。目前在国内服装业的处境可以说国内大部分服装品牌对特征化视觉元素概念处于不甚清晰的了解状态。
二、提出建议和策略
在品牌的发展建设中常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狭隘地看待品牌,将品牌价值等同于产品价值,但是,从品牌共鸣模型和产品形象等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的时候不仅仅考虑产品属性、品质、使用情况和功能,还会考虑品牌带来价值和感受。一个人拥有罗西诺尔的滑雪设备是为了展现其冒险精神,到GAP店里买服装表明他的嬉皮主张,穿Ralph Lauren时装显得世故,驾林肯的车子表示其成功和权势。每一个优秀的品牌都有深刻而充实的品牌理念和一个强大的设计元素体系,体系中所有的元素都服从于品牌的风格并且致力于得到消费者的精神、心理和情感的认同,进而实现消费者的心理自我表现,特征化视觉元素是品牌理念最精炼的概括和最直接的反映。
(一)将视觉元素系统的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
视觉元素作为品牌的符号载体能够在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品牌形象建设。出色的视觉元素系统能够起到整合品牌产品的作用,使品牌的风格更清晰,更便于消费者识别和记忆。视觉元素将品牌理念和文化符号化,是品牌理念的直接反映,在任何情况下,视觉元素在创造和维持品牌资产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视觉符号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产品设计或传播战术中的一项环节,企业应当将其提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建立强大的品牌设计元素系统,并且将视觉元素系统的规范化作为品牌识别的核心内容。
(二)建立科学的特征化视觉元素系统
品牌形象建设需要建立要建立科学的特征化视觉体系。一方面,我们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根据目标品牌的资料分析推断该品牌的趋势和走向,纵向分析目标品牌,对目标品牌产品设计元素进行分类整理,其数据样本越完整,该品牌的变化规律就越是清晰,就越能够为品牌产品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减少产品投放市场的风险,确保品牌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在品牌建设中也不能一味的模仿国际品牌,中国的商务休闲男装需要在品牌形象建设中需要融入自己的地域特色,坚持品牌独特的风格特征,在进行科学定位与品牌风格塑造的基础上将民族文化、民族特色植入其中,使品牌设计元素的个性特征鲜明,特征化元素也能够从根本上区别于其他品牌,那么品牌就可以逐渐从这样的发展过程中脱胎换骨,形成自己的风格,最终使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经得起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双重检验。
特征化视觉元素系统的操作必须紧扣品牌文化精髓,通过特征化的代表设计元素展现品牌内涵,提升品牌文化,维护品牌风格;在元素的提炼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使品牌特征元素具有辨识性,保证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和记忆度。通过系列化的设计,使品牌特征元素成为完整和规范的设计应用系统,在应用于服装、配饰、包装等各类与品牌相关的视觉表达的过程中传达品牌理念。特征化视觉元素在产品中的运用直接关系到品牌的生命,只有一个重视以设计元素概念、强调特征化元素进行产品设计的服装品牌,才能在日趋正规、激烈的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建立规范的特征化视觉元素管理体系
二、社会化媒体时代的服装企业品牌营销的策略
(一)差异化的品牌营销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服装企业要大力推进差异化的品牌营销,通过差异化的营销策略来提高市场的覆盖面,通过市场的细分,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服装企业品牌营销要着重产品定位,摒弃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方式,要积极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的服装设计领域发展形势,及时抓住机遇。要把服装品牌要做细做精,切忌求速度忽略质量。以信息平台为载体,以顾客为导向,提高产品的市场认知率,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保有老顾客、拓展新顾客。以开发品种、提升质量、创建品牌、改善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例如:七匹狼在品牌营销过程中,提出了“品格男装”的产品定位,设置了“红标”、“绿标”、“黑标”等不同的品牌,通过价位、品质、消费者的细分,来强调消费者的“穿着体验感”,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二)个性化的品牌营销
服装企业要实施差异化的产品设计,为客户量身定制相应的服装产品。如果针对所有的客户采用相同的服务标准,这是完全与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的形势相违背的。当前,由于人们着装的多样化、需求多元化,服装企业也要根据顾客的目的性来进行产品设计。在社会化媒体时代,要突出服装的“私人定制”性,能够根据消费者的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不能再沿用传统服装的“百搭外观设计”,可以由顾客选择不同的颜色、风格、款式。只有选择个性化产品策略,对消费者进行深入研究,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有效的定位,“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挑战中求发展”,寻找与其它品牌服装之间的空白领域,开发自己的特色产品,才能够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以个性化的产品策略取得营销的胜利。例如:德国的服装设计师自主品牌CY在营销运作过程中,把“独立、成熟、含蓄、典雅”的品牌态度根植在消费者心中,通过塑造个性化的巴伐利亚的地标性人物—茜茜公主,来作为营销的主题,通过历史的深度与文化的广度将结合,从而有效的进行市场开拓。
(三)整合化品牌营销
从菲利普•科特勒的整合营销(TotalMarket)理论看,品牌营销不仅仅是服装企业自己的事情,更是要发动整个社会对其进行营销。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服装企业营销要秉承由外而内的理念,积极整合产品在营销传播过程中的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V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系列要素,促进各种传播元素间互相渗透,形成营销合力。一要做好网络营销。依托社会化媒体,做好营销渠道建设,针对当前服装企业渠道分散,营销方式落后的问题,要进一步整合营销资源,推进网络营销。当前,BtoC、CtoC、OtoO等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势如破竹,服装企业要利用好这样的一个机会,加强服装企业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与支付宝、财付通等联合,共同合作进行网络营销。加强广告宣传的广度和深度,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海报、电视、广播电台、DM直邮、广播、宣传册等组合宣传。加强网络广告宣传,加大与国内的百度、新浪、搜狐、网易等大型门户及其它搜索网站的合作力度。建立网络虚拟服装店,利用“所见即所得”开展一站式营销推广。不断挖掘服装品牌的文化资源,树立自己独特品牌,强调服装企业服装技术的专业化。二要做好借势促销。我国服装企业相对于国外的大品牌企业规模小、营销能力弱,在市场的竞争与营销中,使得服装企业没有任何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笔者认为,在社会化媒体时代,服装企业可以采取与其它企业进行“联合”的方式,打造服装企业营销的“联合体”,积极整合营销传播过程中的VI、CI、包装、媒体等资源,促进各种传播元素间互相渗透,形成传播合力,增强整体的营销效果。三要做好公关促销。服装企业要利用公关传播将其品牌推广到消费者心中,提高品牌形象。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将服装企业的促销广告与社会公益事业相结合,通过公益事业的事件传播影响来提高服装企业的促销的能力,提高服装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企业更加“接地气”,获得公众的好感。
(四)关系化品牌营销
在社会化媒体时代,必须处理好客户关系,推进关系化的品牌营销。要建立高效率的客户服务部门,以CRM系统为平台,全面做好客户的服务工作。制定详细的客户关系管理计划和客户关系的解决方案。服装企业要不断推进与顾客的沟通与互动,通过与顾客的互动,不断改进自己的服装企业营销手段。要了解顾客所想,以便于自己的产品改进。广泛利用好互联网,利用好论坛、BLOG、服装企业网站、顾客反馈意见QQ群等形式,利用好俱乐部、会员论坛相关活动,通过与顾客的交流与互动,增强两者间的相互了解,用创新的眼光去审视和分析顾客的服装消费观念,了解顾客的现实需求,建立与顾客间的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服装企业在营销与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改正。通过诸如网络、微博、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信函、访问等多渠道提供服务,在品牌的营销过程中,各个方面要符合顾客的感知和感受,最大限度的使顾客满意,培育顾客的忠诚度。在服装企业的营销过程中,要积极追踪顾客的不满,处理好顾客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产品和服务。积极利用移动手机技术营销,积极利用微信这一新生媒体开展营销,做好“点对点”、“一对一”的手机客户营销服务。
一时间,市场在哪里?如何抓住商机?成为困惑中国服装企业的疑问。对此,阿曼西奥·奥特加给了所有服装人一个清晰的答案——专注。
而2013年3月26日开幕的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服装商贸专业展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也以自身的资源汇聚能力,印证着中国纺织服装梦的再次发力。
激发
品牌内生动力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及产业要素成本增长等因素,中国服装行业发展长期依托的环境和条件已发生了很大改变。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虽然不时表现出“触底”或“转好”的迹象,但对中国服装业发展的负影响仍在持续。而伴随的高库存、高成本等问题显现,中国服装业在历经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进入到调整转型的过渡期。
服装企业如何在新的发展阶段客观定位其在市场和产业中的位置,对于自身发展非常重要。经历过2012年“洗礼”之后,中国服装行业在一片“回归”声中走向理性。
对此,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指出,中国服装行业的从业人已经走过了心浮气躁阶段,清醒并务实地认识到,整个产业的提升,包括一批价值品牌的出现,必须建立在中国制造水平的整体提高这一基础之上,而当务之急就是“请先做好产品”。
作为品牌持续发展与市场开拓所需资源的全面整合平台——CHIC2013直面产业发展拐点,积极提升展会服务,以“力炼”为主题倡导参展品牌通过做好产品、做稳市场、做新模式、做实服务,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力炼”品牌核心价值。
“我们要把温州服装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东西提炼出来加以展示。男装是温州服装业的优势,要进行精准化营销,所以我们提出要打造温州男装的高端制造。与此同时,也希望以高端男装制造带动女装、童装等产业的协同发展。”温州服装商会负责人表示,此次温州展团高举“高端男装看温州”这面旗帜,展示温州高端男装制造商的工艺与制造水平、设计与开发能力,突出温州男装制造商在高端男装的制造优势。
“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要确立全方位的创新体系,以获得价值增长和效益优势。这其中包括品牌经营、时尚创意、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的整合等等,创新无处不在。我相信,CHIC2013将引领全行业在变局中布局,进入更高的价值链层级。”波司登董事长高德康表示。男装企业以品质呼应着“力炼”主题,而CHIC的女装参展品牌则以快速的时尚反应和商业模式创新,展示着其对“力炼”的理解。近年来,时尚界以“快、狠、准”为主要特征的快时尚迅速兴起,带动全球的时尚潮流。除了消费者熟知的ZARA、H&M以外,国内部分品牌也在CHIC上推出“平价快时尚”的概念和定位,以丰富的产品线和更具优势的价格,迅速抢占市场份额。颇具代表性的MJ style、茜雅朵朵、ONE MORE、COOPOOL等品牌纷纷参展CHIC2013,展会期间,MJ STYLE为顾客展示了“时尚穿着的一站式购物平台”。由此可见,中国服装企业已开始面对从以量取胜的外延型发展,向以产品质量和创意取胜、以经营模式创新取胜、以管理优势取胜的重要转变。
对于这一点,市场竞争激烈的童装企业也十分认可,纷纷在品牌塑造上发力。李宁品牌童装在CHIC2013亮相,作为其独立运营商——天津市宽猫咪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欣表示:“本次参展的目的在于展示李宁品牌童装全新品牌形象,李宁品牌童装将扩大运动属性的优势提高产品本身附加值,并用我们的销售新举措,提高单店的盈利能力、提高小李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童装企业中,提升品牌价值显然已成共识。
CHIC2013不仅为来自全球各国的中高端品牌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更为中国服装市场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但如何在新时期找到新方向仍是经营者们必须思考的问题。CHIC同期举行的如意·2013中国服装论坛(第18届)一直肩负这样的使命:为中国服装品牌寻找独特的成长方式和道路,让中国服装品牌在新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商业环境下建立自身的独特模式。
再创
塑造新模式
历经30年积累的中国服装企业与品牌,如何再次出发?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将诞生怎么样划时代的商业模式再创新?这样一个新消费时代,又会催化出怎样的品牌价值体系升级?
“再创”,不是推倒重建,而是返本求源;不是单一构造块的聚焦,而是系统地设计与实施。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次如意·2013中国服装论坛围绕“再创:塑造新模式”主题,贴近成长、关注增长质量,聚焦新生代商业模式,直面新技术、新趋势,探索创新商业模式的方法与工具,打通焕发增长活力的源头活水,致力于引导中国服装企业向外看,借鉴国外的先锋品牌,提升品牌自身的视野和高度:向内思,进行品牌自身的反省与思考;向上长,让自己的品牌永远处于一个成长和向上的生长期;向前进,寻找中国服装品牌正确的道路和方向。重点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全面提升价值创造新优势。
作为一个“生产”思想的地方,中国服装论坛已成为服装企业家每年案头必备的智慧议程。一如既往地,2013中国服装论坛为每位参会者提供有关主题方向的中观战略见解,会议重点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在多方利益相关者背景下探讨创新思想和中国服装企业与品牌问题的解决方案。
飞行采访、新闻会、主题大会、导师论坛、年度对话、颁奖盛典、先锋对话、品牌实验室、国际时尚峰会……中国服装论坛通过一系列兼容并包、多元呈现的会议形式,从社会、人文、科技、设计、艺术、哲学、美学、消费等多维度,对于主题提出挑战和建议,以激发有影响力的思想和培养协作精神。
除了高规模的中国服装论坛,CHIC同期还举行了一系列的配套服务活动,由此看出,经过20余年发展,已进入稳健成长期的CHIC2013致力于影响力提升,而非在规模上求大。
服务
有进步不停步
影响力的提升依赖于软的加强,CHIC首次推出的“品牌常青服务计划”是软内容之一,更是“力炼”主题的深度体现。主办方精选具有发展实力的国内品牌,或新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品牌作为服务对象。为其倾斜更多展会资源,通过展前、展中、展后对品牌的媒介推广,以及组织商场、经销商、商等渠道资源开展商贸对接服务,协助品牌开拓市场。这是品牌培育的过程,也是CHIC服务品牌的一个模式创新。
对于参展企业与专业观众而言,除了在CHIC上达成商贸目标之外,思想相互激发后获得价值信息,更是一种无形收获。
3月26-28日,在CHIC2013现场W201会议室举行的中国服装商业论坛,历年来都是中国服装经销商们思想汇聚的交流平台。在2012年的基础上,CHIC2013中国服装商业论坛汇聚行业、商业、电商、品牌、终端、媒体、产业链等领域多位专家,并通过趋势、零售、买手、电商、产业链五个话题,全维度解读中国服装商业终端运营模式。而包括韩国展团品牌联演、海外品牌联演等多场时尚视觉盛宴——“CHIC2013中国服装汇”在W1海外馆上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与时尚趋势零距离接触,并以此辅助品牌扩大社会影响力。
在信息化时代,品牌推广路径多样化,许多国际知名展会面临转型和方向调整。
占地800平方米位于展览中心南门(主入口)的“时尚与科技体验区”则为时尚品牌使用增强现实感技术来支持他们的品牌建设、零售空间推广和广告投放宣传提供支持。据体验区负责人360Fashion Network CEO和创始人Anina Net女士介绍,体验地带展示了增强现实感(即AR)技术、时尚电影,以及3D增强现实等三个主题,观众可以随意下载360AR应用到手机上,以体验CHIC中的互动项目。
美国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提出:“一个品牌往往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标志,它能表达出六层意思: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使用者。其中价值、文化、个性是品牌的深度内涵。"因此,品牌的精髓在:极高的知名度;好的声誉;市场领先;能够实现持续利润增长。
本土品牌长期以来仅是在“名称、术语、标记、符合”上做文章,而在设计、文化、个性、价值等深度内涵方面严重缺失。致使国内品牌核心价值定位模糊,缺乏灵魂。
2010年棉花价格暴涨,带动了化纤、丝、毛等原料价格的全线上涨,并在2011年传递到服装生产部门,导致上半年服装价格高涨。
但是就在本土服装品牌纷纷“闻风变价”时,曾叫嚣涨价的国际品牌最终非但没涨,反而顺势推出价位更低的二线品牌,使国内品牌一窝蜂涨价现象显得十分被动。
定价机制的不成熟,只是本土品牌竞争力孱弱的表现之一。面对香奈儿、路易威登、爱马仕、古驰、迪奥、普拉达等国际一线品牌,本土品牌的设计、文化、价值、渠道等多方面严重缺失。因此本土服装品牌亟待进行品牌重塑,这不应是句口号,更是潜心修炼、逐鹿世界的发展目标。
Chinese apparel industry has serious drawbacks of “large-scaled but lack of brands” and“substantial but without effectiveness”.
It is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brand strategies. While with the industry-leading and cost-pricing mode, corporations are very sensitive to the raw material, labor, cost and other related elements of industrial cost. Meanwhile, long- time deviation from the brand concepts blocked up vast local brands on advertising and spokesman publicity. They have not really conveyed the brand culture to consumers.
Philip Kotler, an American marketing expert said, “a brand is a complex symbol that can convey up to six levels of meaning: attributes, benefits, values, culture, personality and user. Values,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are the connotations of brands.” Therefore, the essence of brand lies on good reputation, market leading and realizing sustainable increase in profit.
For a long time, local brands have been engaging themselves in “name, terms, marks, coincidence”, but weak on design, culture, personality, values and other deep connotations. It leads to an obscure positioning of local brand core value and a lack of spirits.
In2010, the cotton price increasing brought along other raw materials, and consequently influenced the apparel manufacturing in 2011, resulting in a hasty growth of apparel price within the first half year.
However, when local brands heard the news and changed their prices, the international brands conversely promoted their second-tier brands with cheaper price, and threw the unified price-increasing behavior into passivity.
The immaturity of pricing mechanism cannot show all the local brand’s weakness on competitive power. Compared with Chanel, LV, Hermes, Gucci, Dior, Prada and other international top brands, Chinese brands suffer from a deficiency of design, culture, values and channels. Therefore, local rebranding is very urgent, and it should be more than one slogan but the target to compete in World with a concentrating improvement.
本土:品牌修行刚刚开始
当受了脑白金的启示,“恒源祥”推出十二生肖广告,不厌其烦的用重复的“恒源祥,羊羊羊;恒源祥,猪猪猪;……”来刺激消费者的耳膜时,民众就已经看到,这推广的不是品牌,只是个名称或者标志。因为你永远无法从神经质的重复中看到品牌应有的文化,无法得到愉悦体验。
1996年,中国服装协会提出在我国服装行业实施名师名牌战略。宁波罗蒙集团开始着手品牌的推广和设计,这不仅在国内服装界是领先的,而且在全国其他行业中也是先进的。同年,罗蒙集团在我国服装行业率先推出品牌代言人――知名演员濮存昕。随后几年,服装品牌在代言人模式的推动下,遍地开花。波司登、报喜鸟、安踏、七匹狼、劲霸等品牌在本土市场一路高歌。
然而,从1996年到现在,15年过后,本土品牌发展轨迹几乎没变。大范围的广告投入、明星代言、专卖店、入驻高端百货商场。如果说,在WTO之前,这些品牌推广手段还可以让本土品牌活的很滋润,那么WTO之后,尤其是最近的几年,国际大牌的凶猛入侵一下子映照出本土品牌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力。
高定价不一定是高端品牌
前面说到,今年上半年,因通货膨胀使得国内服装品牌开始集体涨价。
借着物价飞涨的东风,国内服装品牌开始迫不及待的在价格上与国际大牌拉近距离。
“内地品牌的服装价格涨得凶,都快赶上国际一线品牌了。”今年国庆期间,广州多家商场的秋冬装销售区顾客盈门。但一些所谓的名牌价格贵的离谱。一款某品牌长款大衣标价3980元。而标价上千元的衬衫比比皆是,价格直逼国际一线品牌BURBERRY(巴宝莉)。销售人员的解释是“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涨厉害。”但一名业内人士称,服装成本价只占标价的30%不到。
广州一位商场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语道破国内服装品牌涨价原因。“国内服装价格大幅上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近几年国内服装品牌争相走高端路线,价格也开始与国际接轨。”更有一些国内服装企业在国外购买或注册洋品牌,披上洋外衣的国产货随即身价倍增,成为服装行业的“达芬奇”。
然而,高昂的价格并不与产品质量成正比。某些本土品牌价不廉物不美的现象,让消费者甚是恼火。广州消费者吴先生告诉记者,十年前,100多元就可以买到质量很好的衣服,可现在一件上千元的衣服,穿一次口袋就裂了。
不成熟的定价机制和品牌策略,使得中国服装品牌标价偏离正常轨道。记者调查显示,中国的普通品牌标价与出厂价的比率超过10倍的比比皆是,而国际普通品牌的倍率基本为6。国际大众品牌的价格长期来看是比较稳定的,长期看或有上升或下降趋势,但中短期内其定价不会因市场和生产要素的变化而“上蹿下跳”。服装不是资源性产品,对原料价格的依附性更似若即若离的关系,服装的价格是品牌定位和竞争力的重要成分和直接体现,因此也是品牌企业中长期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企业“闻风变价”会造成该品牌无长期规划的躁动印象。
品牌文化不是口号
尽管,现在本土服装品牌多如繁星,而且都在试图与国际一线大牌一较高下。但除了定价机制的不成熟外,品牌文化的缺失,是我国服装企业普遍的软肋。很多国内服装企业认为,品牌文化就是为自己的品牌寻找故事,以口号式罗列出品牌愿景、品牌使命、品牌定位等,比如劲霸男装的品牌愿景是世界茄克第一品牌,中国男装第一品牌;品牌使命是引领中国茄克走向世界;品牌定位是专注茄克品类的中国男装品牌。这些大而空的口号,并不能体现出品牌文化的内涵。
品牌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具体而言是其蕴涵的深刻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也就是品牌所凝炼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位、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品牌文化的塑造是通过创造产品的物质效用与品牌精神达成高度统一的完美境界,能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消费者更多的高层次的满足、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在消费者心灵深处形成潜在的文化认同和情感眷恋。
品牌的核心识别是品牌对外界形成的第一印象、感知和反应。比如我们熟知的NIKE鞋,其90年代中后期的核心识别就是“迈克尔・乔丹、勾状商标、场面精彩的各种赛事、竞争的和一定要买的运动鞋”,它不仅让NIKE的消费者认识了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让消费者感受到了NIKE区别于阿迪达斯、锐步的精神差异。所以说,核心识别的建立意义不仅在于为消费者也为企业组织提供了注目的焦点,而且通过反映企业的战略思想和价值观念,在消费者和竞争对手之间筑起一堵阻止产生共鸣的墙。
而大多国内品牌,核心识别除了品牌的形象代言人,便是“男装”或者“女装”,或者只是品牌的LOGO。而很难联想到一种生活品质或生活方式、或者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这说明我们使用代言人的效果很好,同时也说明我们在品牌核心识别上缺乏广度和深度。试想一下,“漂亮的男模特和歌手”、“富有进取心、成熟自信的白领青年”等不同的品牌联想,会给品牌目标消费者带来怎样不同的注目?比较而言,也就不难理解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力士等品牌在核心标识塑造上,为什么不拘泥一个明星而是主推一种生活方式和爱好的良苦用心了。
定位模糊,同质化削弱设计风格
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就已指出,定位理论是一种使产品、品牌和服务差异化的策略,它可使产品或品牌有效区别于竞争产品且最大限度地提高销售和利润,是产品适应于市场中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的艺术。
虽然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对产品与品牌进行准确定位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试图拥有更多的消费者,目标消费群定得过于宽泛,很多企业在介绍自己的品牌定位时,常常说我们的产品适合于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白领女性,而忽略了满足消费者特殊需求的定位,从而导致在经营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品牌形象不突出, 经济效益欠佳。品牌定位不准导致业绩下滑典型的例子是运动装品牌李宁。李宁作为中国体育品牌的龙头大哥,从质量和信誉来说,一直获得大家的认可。但是2010年,李宁对自己的品牌进行了重新定位,选择“90后”作为品牌主导语,潜意识地意味着放弃非90后群体,这显然是缺少专业度和粗放式的战术安排。在90后李宁的2010年度,李宁公司的年销售增长不及往年的一半,90后李宁并没有实现有效命中新潮族的计划目标。
品牌定位的不准确,影响到产品设计的风格和文化输出。而且,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服装类院校走出的设计人才无论在灵感创意、还是专业素质都差强人意。不能突破传统的思维惯性,便只能在抄袭模仿中寻找出路,因而国内服装品牌设计山寨之风盛行,同质化严重。而一些呼吁传承民族文化,打造民族品牌的服装企业,对民族文化的理解也浮于表面,以为民族文化便是描龙画风,却难以将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
“现在国内服装设计大多处在什么挣钱设计什么的状态。”一位从事服装贸易的老总告诉记者,本土品牌太注重目前利益,对品牌缺乏长远的规划,服装设计也难以系列化、风格化体现,只是什么好卖就设计什么。
而国际服装大牌,其创始人大多是国际性设计大师,而后来的继承者也忠实的继承创始人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如果说西方设计师在环境、理念等方面与中国设计师差距太大,那我们以日本的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为例,解析同在东方的艺术大师三宅一生是如何实现服装设计艺术化。三宅一生似乎一直独立于欧美的高级时装之外,他的设计思想几乎可以与整个西方服装设计界相抗衡,是一种代表着未来新方向的崭新设计风格。
我们一直呼吁传承发扬民族文化,也一直试图将更多的民族文化融入服装设计,但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利益的驱使,使得我国服装设计师很难深入理解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而只是在欧美设计元素中寻找所谓的高端。
服装品牌走进来与走出去
几年前,中国商人要收购皮尔.卡丹的消息,被诸多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虽然最终不了了之,但足见国内服装品牌对走向国际的向往。国外一个世界一流品牌的建设,要花费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但是中国的服装品牌建设精确地说是从90年代才开始的。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时期的影响,使企业并不需要在品牌建设上过多地投入。
时间因素,实际上是我国缺乏国际一线品牌的一个原因。现阶段,我国的服装品牌建设尚不完善,但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有服装品牌的概念,至少比西方国家晚了80年。法国高级时装公会中国事务顾问赵倩认为,中国服装在短短20年左右的时间里已在创牌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依然需要时间。在她看来,中国企业不可能完全复制任何一个法国品牌的成功之路,环境、文化以及地域等因素不同,中国服装品牌要走的是自己的道路。
有业内人士指出,奢侈品的诞生来自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特定的历史原因;二是成熟的消费群体。目前几乎还没有中国品牌具备这两方面特性。甚至有时装界人士认为中国很难出现自己的奢侈品牌,更难走向国际,“中国的商人往往着眼于短期,缺少培育奢侈品品牌的文化涵养。建立一个品牌需要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这和他们短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就在中国品牌迫切希望走出的时候,国际品牌也开始蜂拥而至。相比之下,走出去的面对国外陌生的市场,和自身尚未成熟的营销模式困难重重。而涌进来的利用雄厚的资金、长期积累的品牌文化,以及成熟的营销机制开始在中国市场排兵布阵。
本土服装品牌“出国”之路
2008年,波司登男装与英国百年连锁销售品牌格林伍兹(GREENWOODS)合作,于当年 9月23日,在英国开设两家波司登男装专卖店。自此,波司登开始实施在英国开设百家专卖店计划,并开创了中国自主男装品牌专卖店登陆欧洲市场的先河。
2010年6月,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将曾经是日本第一大成衣运营商的RENOWN公司揽入怀中,因为持有其41.53%股权,山东如意成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这是中国纺织企业第一次收购一家在日本主板上市的日本公司,如意集团相关人士称,此项“并购”正是瞄准了日本企业已经“物美价廉”的契机。据介绍,RENOWN公司曾经是日本第一大服装品牌运营商,运营着日本及欧洲的30多个著名服装品牌,在日本有2000多家服装专卖店。如意入股该企业,意在未来在日本服装市场有所作为。
尽管坐拥13亿人的庞大市场,但希望打造“国际品牌”的中国本土服装企业从未停止走出去的步伐。然而本土品牌的竞争力在国外市场到底有多强?是否能够适应当地的文化、消费习惯?这都是未知数。以近年积极走出去的运动品牌来看,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安踏全年实现销售额74.083亿元,其中国内市场73.26亿元,海外市场仅为0.823亿元,仅占总销售额的1.1%。而李宁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年初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今年计划在美国业务上投资1000万美元,并计划将美国销售额提升至5000万美元。而李宁在2009年,销售额就达到83亿人民币。
中国企业普遍认为品牌国际化发展是必要的,但对国外市场不熟悉,以及品牌竞争力不够,一方面使得进入国外市场手段单一,另一方面进入国外市场后市场占有率并不乐观。而国际服装品牌的不断入侵,却对本土服装品牌造成极大的冲击。
国际大牌涌入中国
目前,几乎知名国际服装品牌都入驻中国市场。国际品牌雄厚的资金实力,完善的营销网络、以及长期的文化渗透,使得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顺风顺水。无论是面向大众的快时尚品牌ZARA、H&M、优衣库,中端的ONLY、JACK & JONES、VERO MODA,还是一线高端品牌阿玛尼、LV、CHANEL、GUCCI,均在中国市场开始迅速扩张。
日本迅销公司拥有的大众零售品牌优衣库利用其SPA模式开始在中国扩张。SPA是Specialty Re―taller of Private Label Apparel的缩写,直译就是“自有品牌服装专业零售商”。SPA的概念是1986年由美国服装巨头GAP最先提出的。是一种从商品策划、制造到零售都整合起来的垂直整合型销售形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力强劲的SPA企业相继登场,使其作为服装领域最强的商业模式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开来。2011年9月14日优衣库公布了其大规模扩张计划,计划在中国每年开设新店100间。与zara、H&M一样,优衣库对大众消费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中端服装品牌方面,1996年,源于丹麦的绫致集团(BESTSELLER)进入中国,到现在绫致集团下属的ONLY、JACK & JONES、VERO MODA和SELECTED四个品牌。2009年数据显示,绫致集团在全球拥有5000多家概念店,而中国就占了2910家,其中,JACK&JONES1030家,ONLY900家,VEROMODA810家,SELECTED170家。目前,在中国的600多个城市中,绫致的品牌已覆盖300多个城市。2009年,四个品牌的销售额达到50亿元人民币。就概念店而言,将近60%的市场份额是在中国。
绫致集团在中国的迅速扩张,除了品牌本身的设计、价值、品质外,产品快速更新、营销网络革新成为其占领市场的关键。绫致集团产品快速更新的速度令人震惊,每周两次补货上架,以这种非常高的速度更换货物,加快了客户回店率。以JACK&JONES为例,每个季度上市的款数在400款,这些都是经过筛选和订货之后上市的款数,很多产品因为不够成熟,在进入市场之前就被淘汰。
绫致集团旗下的品牌渠道开拓还有一个特点是“捆绑”式开店。比如绫致集团想在某个城市进驻某个商场,会以四个品牌的身份与渠道商家洽谈,如果洽谈成功,绫致就以四个品牌的形象进驻该商场,面积和地理位置也是相当具有优势的,这种“捆绑”式开店,也是其他品牌无法比拟的。
高端服装品牌方面,阿玛尼、LV、CHANEL、GUCCI深深吸引着国内的高收入人群。尽管这些奢侈品价值不菲,但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中国人表现出了对这些品牌的极大忠诚。可以看出,中国本土服装品牌,无论是高端、中端、大众都面临着来自国际服装品牌的挑战。而且这种挑战带来的市场竞争将非常残酷。
2010财年,进入本土服装品牌第一梯队的泉州服装品牌中九牧王营业收入为16.75亿元,七匹狼也只有21.98亿元。相比之下,已进入中国一线城市的西班牙服装品牌ZARA,年销售量近1000亿元,且每年仍以10%左右的幅度增长。
我们己经进入了品牌消费阶段。所谓“品牌消费”,就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以选择品牌和品牌满足为第一准则。当一个国家的人均年收入达到10000美元时,90%的消费市场是强调满足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富裕程度的提高,社会消费也趋向于高层次。一个人的生理需求是有限的,而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却永无止境。服装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消费更多地体现精神和心理的需要。根据有关统计,在中国近2亿的城市人口对法国服装品牌有浓厚的兴趣,500~1000万高消费群(公司高层管理人员,高级雇员、私营业主)会直接消费法国品牌,近3000万的各级高级职员会购买中档价位的品牌。在我国境内高消费区,人们以消费“香奈尔“、“HugoBoss“、“芬迪“为荣。
竞争力悬殊表现在品牌差距大
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品牌国际化是中国品牌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品牌与世界品牌的差距值得重点分析和关注。
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差距根据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统计,国际知名品牌在全球品牌中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却高达40%,销售额超过50%。而与此对应的是,目前参与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额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足10%,在全球100个最有价值品牌企业中,大部分企业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占全年销售额的50%以上,在中国即使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海外销售额也不到10亿美金,只占其销售额的10% 左右。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差距据报道,中国遭遇反倾销投诉最多,涉及的行业包括纺织、家电、打火机等。出口的行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商标被抢注、专利被侵权等坏消息不断,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到底与国外知名品牌企业有何差距呢?国际知名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特点:依托自身或联盟资源优势进行大规模技术创新,获得尽可能多的专利。
以知识产权国际化为背景,控制和转让相结合进行专利经营。专利战略与经营战略互相配合,为跨国公司市场战略目标服务。而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由于技术力量薄弱,研发水平低,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意识淡薄,没有建立相应的联盟组织等,导致中国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要交更多的学费。
然而,品牌的生存需要一个环境,一个国家的法制越健全,品牌作为一种知识产权生存的空间就越大。而中国曾经出现123个瓦伦蒂诺,13条鳄鱼,现在还有无数的Boss正在浮现,我们在没有能力保护国外品牌的知识产权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的能力。这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如果离开了良好的法制环境,它的生存将会是非常艰难的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每年的中国品牌评估排名中,服装企业入围了不少,但却听说有的品牌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却被认为该品牌并不具有真正的品牌价值而遭拒绝。
这个现象的出现有两个主导的原因:首先,在中国知识产权的保护刚刚起步,而并没有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准。比如说我们想起美国,就会想到IBM,想到微软,而并不是说到电脑就能够想到美国,并不是我们想到服装、想到香水就能够想起法国。很多品牌直接就成为一个国家的代言人。在中国这种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比如很多外国人知道青岛啤酒、知道海尔。但从大的环境来说,中国政府对品牌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其次,中国的商业银行衡量一家企业的资产价值,更看中的是这家企业拥有多少地产,多少厂房等固定资产,而非无形资产。
在品牌营销和品牌建设方面的差距美国营销专家Larrylight在分析21世纪营销趋势时曾经说过:未来的营销将是品牌的战争――品牌互争长短的竞争。商界与投资者将认清品牌才是公司最珍贵的资产。此一概念极为重要,因为它是有关如何发展、强化、防卫与管理业务的一种远景⋯⋯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多了。而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就是先拥有具有市场优势的品牌。国际知名品牌成功的因素就是做好品牌营销和品牌建设,永远与时俱进,保持着品牌年轻化的状态。中国很多企业认为靠策划方案、靠点子就能发家,只要广告做得好,产品就卖得好,所以比较注重短期的销售行为,而对品牌的长期建设和维护却比较短见。
重塑品牌价值体系
如果非要从本土服装品牌找一个“品牌文化”建设的成功案例,那大众品牌凡客无疑是首选。2010年,凡客诚品的两则广告从单纯的广告宣传,成为一种文化事件迅速传播。“凡客体”加上青年偶像韩寒,使得广告效应迅速波及全社会。凡客诚品选择韩寒作为代言人,非常符合现在年轻人的文化定位,加上文学性很强的“凡客体”,让“凡客”这一大众品牌的品牌文化、品牌价值得以彰显,再加上凡客产品一直以来良好的品质和信誉,使凡客的销售额直线上升。
然而,凡客只是个案。本土服装品牌要想从“纯物质”的高端,走向“精神文化”的高端,需要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
品牌价值体系重塑需要健康环境
首先是建立专业的品牌人才培育机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还没有设立品牌专业,很多品牌人才都是从企业内部或者是半路出家衍生出来的,即使是海归派和国际专业品牌公司的品牌人才,由于对中国企业发展状况和环境并不是十分了解,往往是水土不服。品牌人才的匮乏,阻碍了中国品牌国际化进程的步伐,建议从政府的角度鼓励和在政策上支持高等院校开办品牌专业课程,并同时建立完善的培训机构,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和模式联合办学推动中国品牌人才的培育工作。
其次,制定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环境。重点从知识产权上来保护中国的企业,良好的社会和市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企业要创建世界品牌,必须要受到保护。只有保护了才不会被侵犯,这几年中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化进程中,在知识产权方面落伍,吃了不少哑巴亏,为此交了不菲的学费。从国家的角度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普及工作。首先从国内的市场环境中加大力度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规范市场环境,重点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第二,培育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的辅导和培训;第三,介绍国际知识产权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中国企业提供借鉴。第三,取消以政府为主的评审机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品牌发展模式。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品牌”的认可,以及品牌文化、品牌价值的认可都是来自消费者,而不是政府机构。政府机构无形的手,对于品牌文化的建立没有好处。因此,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公平、公开的评审模式。而政府应该充分发挥监管和为企业提供服务的职能,不能充当裁判的角色,政府可以在产品质量、标准、政策、法规等方面给予监管;在银行贷款、税收、出口方面给予企业奖励,鼓励知名品牌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参与国际竞争,汲取先进经验
国家应建立“品牌应急”机制,西班牙的“烧鞋事件”给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过去中国的产品因为价格低,质量差而成为地摊货的代名词,往往只能在低端市场徘徊。这几年经过市场洗礼,中国企业逐渐成熟起来,中国鞋不仅仅在价格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在质量和款式上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国外同行。这样势必造成中国鞋要进入高端市场,在款式、质量、价格的优势下,当地鞋业难以招架中国鞋的冲击,造成了市场萎靡,从而导致上述“烧鞋事件”。从表面上看可能是因为价格冲击了当地的制鞋行业形成的,但我们认为这是中国在参与国际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
“烧鞋事件”绝不可能是第一次,也绝对不可能是最后一次,市场竞争也许是残酷的,但如果我们在国际化进程中“烧鞋事件”太多,势必将影响更多的中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形象,最终将影响整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因此从国家的角度上应该建立“品牌应急”机制,能够快速反应突发事件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
企业要树立全球品牌战略意识,具体操作与规划同步进行。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树立很强的品牌意识,要从企业的战略发展思路上去认识企业的品牌重要性,在具体操作中不能与当初设立品牌战略规划脱节。我们研究发现多数企业有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制定的东西往往与实际操作脱节,很多企业家在谈品牌建设的时候总是侃侃而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是反反复复、来来回回、走了不少弯路,最终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品牌建设和品牌规划成为空谈。因此建议我们的企业家们认真了解品牌,认识品牌,做好自己的品牌,培育企业的全员品牌意识。
强化企业软实力建设
做好品牌战略规划,慎重进入不熟悉的行业。很多企业面临着多元化品牌的困扰。目前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同等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在国际上更谈不上竞争,包括海尔在技术研发方面的领导性品牌方面都不具有全球竞争优势,因此如何做好多元化的品牌成为我们中国企业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一些企业家们认为东方不亮西方亮,这个行业不行我们在别的行业同样挣钱,短短几年所有的行业都做过,可是到头来没有做大做强,反而把自己做死掉了。因此建议中国企业在走多元化战略的同时要考虑到进入别的行业的高风险系数,是否具有运作品牌的优势。
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研发水平,建立畅通的国际销售渠道。要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领导产品,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目前国内的企业普遍走的是先占领国内市场,进行初级的原始积累和实践经验的沉淀,到一定生产规模的情况下为国际知名厂商贴牌生产(OEM),然后在国际市场上寻找经销商部分销售自己的品牌,再等待时机全面进军国际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这样的弊处在于培养国际品牌的路走得很长。国外品牌的扩张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收购,联合利华、宝洁公司在全世界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牌子,如果都走大多数中国企业的路子,就要走很长的时间,那么他们就不会成为今天的国际知名品牌了。因此建立畅通的销售渠道和合理的品牌运作模式是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步。
加强企业的本土化经营与管理,学习国际品牌公司的运作模式加强企业本土化经营与管理理念。我国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近几年中国确实有很多企业走出去了,但很多企业是前脚出去,后脚跟不上,归根结底是本土战略没有做好。在德国,中国也有不少企业跟进投资,但由于管理方面用人不当,经验不足,没有充分运用当地的人才,导致企业投资血本无归。在本土化研究方面,应该说中国企业接触的最早,每年都有数百亿美元的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性企业都在实行本土化战略,而且运作的非常成功,我们要走出去的企业为什么不借鉴别人的经验呢?说直白一点,在国外发展需要企业家们的勇气和大气,这样我们才能借用本地人才为企业创造奇迹。
中国元素是品牌文化价值的落脚点
品牌价值体系的建立需要企业耐得住寂寞。深层次发掘和挖掘自己独有的精髓,理解自己独有的品牌核心价值。2004/2005年秋冬服装会上,国际著名设计师伊夫・圣洛朗运用了奢华中国风作为主题,整场秀在中国京剧吊嗓加锣鼓点声伴随着充满中国味的花样年华混音版中展开,款式上采用仿旗袍式立领,合体的裙身;色彩上采用鲜艳的中国红。大量采用绸缎和丝制面料,细节上运用蝴蝶系着盘扣旗袍,龙纹、云纹、中国图腾,用提花、织锦、刺绣等各种布料及编织技巧,展现出极度奢艳亮丽的中国风情。2005年D&G春夏会上展现了以中国旗袍为款式的改良式旗袍。无袖连衣裙款式上用了传统旗袍的立领设计和斜开襟设计,下摆处右侧开衩至大腿根部,领子采用了传统的滚边作为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