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医疗调查报告大全11篇

时间:2022-11-19 22:18:2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疗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医疗调查报告

篇(1)

到**年底,有9人因企业和个人相当困难无力支付养老保险,应退休但是有办不了退休

月收入状况

在岗的每月只能领400元的收入,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人,长期有重病并无生活来源有2人。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省**市国有商贸困难企业的部分职工,包含特困企业的市民贸公司,市进出口公司等。资料的收集以访谈为主,主要是在企业和极少数职工家里等地随机访谈调查。从表列出的基本情况看,此次调查情况基本符合困难企业职工的整体状况。因此,本文将通过对此次调查所获的资料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以期反映困难企业的医疗保障现状,并试图提出一些个人的

想法和建议。

二.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市委、市政府也对我市的医疗保障状况引起了高度重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这几年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好广大职工最为突出的“看病难”问题,整合公共卫生资源,推进基本医疗保障进企业,逐步扩大职工参保面,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等。由此可见,从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改革过程可以看出党和政府对改善人民健康状况方面的努力。但是,效果如何呢?从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却发现困难企业的职工对现行医疗保障制度抱怨的多,满意的少,

可见,目前我市医疗保障制度面临着现实的困难,尤其是在基本医疗保险方面

困难企业方面更是问题难上加难。

㈠城市困难职工的医疗保险不到位。如今农村农民医疗保险,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得到了解决。但是城市困难企业的职工的医疗保险,成为老大难问题。比如**市民贸公司因仅靠少有门面租金免强维持,自**年7月起到至今已经脱保养老,失业两大保险;由于企业特别困难,职工的医疗保险一直没办理。这种种原因说明,对新的医疗保险制度不够完善,有些政策措施没有考虑城市困难企业的职工。医疗保险是关系城市广大职工的最直接的利益问题,职工对参加医疗保险有着强烈的愿望和期盼。首先是部分企业领导同志对医保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基金的缴纳上延缓滞后;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做到应保尽保,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职工利益。二是部分困难企业职工因为长期没参加医疗保险,便对医保产生很多不满和抱怨情绪。三是医保没有真正覆盖到困难企业职工,这一不到位给困难企业职工个别出现生病无法无处治疗的现象。

㈡困难企业中的40-50人员对医疗需求的愿望强烈,而现实却让他们无法享受应得的医疗保障。调查发现,由于企业困难,职工生活受到影响,几乎所有40-50人都强烈希望政府能提供必要的医疗保险,这样他们就医的生存才有保障。且40-50人员多患有各种疾病,他们更希望就医有政府的关心等,但事实却与他们的愿望相差甚远,一旦生病,出现“小病扛,大病挺”的现况,特大病,

只有得死。

㈢“扩面”难度大。大部分困难企业效益较差,无力为职工缴纳医疗保险费,加之对医疗保险认识不足,认为缴纳医保费给企业增加负担,不愿缴纳医保费,导致了医保工作进展不平衡。要“逐步扩大参保面,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实现,这是我们此次调查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仅以市属国有困难商贸企业的市进出口公司原有的另三家企业为例,该公司属于国企,仅限少有租金收入维持,从**年以来已有51人未办养老保险,然而职工办理医疗保险一直未办理,这些职工大部分现在都属于“4050”人员,1997年以来没有一人办理最低生活保险,这些人员重新就业相当困难,而且也没有任何医疗保障,于是生活变得艰辛,对很多政策、措施都充满了抵触情绪。当然,其中也不乏认为“社会整

体上还是在不断进步的”有识之士。

(四)攀比心态

劳保、公费医疗与现行医疗保险制度共存,导致困难企业职工与其它人员之间的攀比和不平衡心理,影响医疗保障的公平性。与一个效益相对好企业的职工相比,其各方面都要强上很多倍,本以为这个企业的矛盾会相对少一点,殊不知也有不易缓和的矛盾。主要是劳保、公费医疗和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并存的现状造成的。该企业的医疗保障水平普遍较高,按理来说应该比较满意,可令人意外的是,当问到他们医疗保障方面的问题时,他们就变得很敏感,因为那些享受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的人可以报销的比例很大,有的甚至可以全额报销,相比之下,那些按现行医疗保险的标准报销的人就感到不公平,于是不满情绪更甚。

三.对策

医疗保障进困难企业,实质上忽略了与更多群体切身利益关系紧密的医疗保障,的确让人看到了**市在建设和谐社区方面的突出成果,但不可否认,在“基本医疗进困难企业”方面的投入和努力明显不足,在其他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的同时,困难企业医疗保障建设却相对逊色很多,然而,困难企业医疗保障确是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此,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对发展我市困难企业医疗保障事业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㈠提高思想认识。

有些人对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意识到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保障困难职工基本医疗需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而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心存疑虑,认为参加医疗保险是“国家甩包袱”“劫富济贫”等的。对此,医疗保险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改革的宗旨、政策内容、管理办法等家喻户晓,城市困难职工医疗保险制度,保护的是广大困难职工的根本利益,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福利补贴,关键是要建立国家为困难职工合理负担的机制和约束机制,依法实施,全部参加,让每个困难参保职工遇大病

以后都能有可靠的保障。

(二)国家应出台特殊政策

作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商贸企业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是为国家作出过贡献的,国企职工是负出过巨大贡献的。由此,在市场经济时期,国家对这些困难企业应当出台对《国有困难企业职工无偿参加医疗保险的规定》,实行对全部困

难职工免费参加医疗保险,让他们老有所养。

(三)高度关注特殊人员

鼓励和发展以困难职工为中心的40-50人员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将困难企业40-50人员纳入职工医疗保险支付范畴,保证40-50人员得到就近、及时、便捷、价廉质优的医疗保障服务。还应建立困难企业医疗救助制度,对特困40-50人员给予医疗救助,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由此建立起一个围绕40-50人员基本医疗需求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和针对慢性病,大病的补充医疗保险所组成的

40-50人员医疗保障体系。

(四)发挥社区医保的作用

要解决医疗保险“扩面难”问题,首先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失岗人员医疗保险方面的作用,因为多数失岗人员与原单位关系已经不太紧密,且居住分散,不太便于以企业为单位进行管理,而居住地区则是他们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因此,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管理不仅方便,快捷、成本低,而且还不容易造成遗漏现象。而且,社区工作人员由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等多种便利条件而更容易深入失岗人员的日常生活,与失岗人员关系相对密切一些,他们也愿意向是失岗人员反映一些问题和实际的困难,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交流沟通氛围,这种氛围一旦形

成,必将有助于更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

(五)推行全民医保

取消现行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合并为统一的新的医疗保险制度,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公平地享受医疗保险待遇。不管是国家干部,企业职工,农村农民还是普通民众,还是外地的农民工,只要按规定交费了的,都同等看待,真正让参保人员放心、舒心。医疗保险应该是一种带有风险性的社会保障模式,每个人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完全太过忽略其风险性。但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却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医疗保障的风险性,结果导致诸多诸如滥用医疗资源,忽视日常健康等不良现象,要杜绝这些现象,保证医疗资源的公平性和高效性,

必须取消尚存的公费、劳保医疗,建立统一的全民的新的医疗保障制度。

必须取消尚存的公费、劳保医疗,建立统一的全民的新的医疗保障制度。

篇(2)

国家对本该大力扶持的医疗福利事业投入太少,医疗机构为了生存,医生为了生活,把追求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这分几个层面:

1、医疗机构给科室、医生下指标。

经济指标、检查指标等。如某医疗机构为提高大型设备的利用率,规定某某科室每月必须提供人做CT、人做MRI、_人做ECT等等。更有甚者,某中医疗机构因为住院病人太少,竟然给医疗机构职工下住院指标,每一位职工必须介绍收住院位病人,否则扣发当月工资。这样就有许多本不该住院的人住了进来。

2、医疗机构的分配机制。

现在国内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分配机制都是和科室的效益挂钩的。如某医疗机构规定,药品收入的_%是科室的奖金。你想那科室不拼命用药才怪呢!_、医生是个高风险、低收入的行业,大部分医生的待遇还是太低,和这个行业的高风险、高付出相比,严重的不成比例。于是一部分医生在利益的驱动下,在药商的"引诱"下,铤而走险,违规拿回扣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紧张的医患关系以及"举证倒置"措施的出台使医疗机构、医生的压力更大了。

为了减轻医生的压力,特别是将来真的需要举证的时候,医生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证据,使得医生在处理病人的时候更加"谨小慎微"。于是一些可查可不查的项目、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在临床上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现在的新闻舆论导向对医生极为不利,医患关系也空前紧张,许多医生在这种逼迫下,有意无意地在加重过度医疗。比如,再轻的脑外伤,也要让他做个CT,万一要是漏诊了,既便没有任何后果,医生也承担不起这责任。

三、病家的原因也是产生过度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有些病人是花别人的钱治病的,比如:车祸、打架、工伤、保险等病人,一入院就要做全身检查、用高档药品。我本人就曾因不给一个被人用拳头打中头面部的病人用高档抗生素,而遭到病人家属的攻击和投诉。其实那人的头面部连一点皮损都没有,根本不听你任何解释。

篇(3)

报告分析认为,排队时间长,与外地来沪就医人数过多、部分民众喜欢去大医院好医院有关,这反映出分级诊疗制度的必要性;多做检查、开贵药,可能与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利益挂钩,这反映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落实医药分离制度的必要性。

篇(4)

官方数字表明,××乡年平均温度是-4℃,1月平均温度为-14℃到~-16℃,7月平均温度是8℃~10℃。平均年日照2600~2

800小时。平均年降水量是300~400mm(david,2002),

比可可西里降雨量丰富(郭柯,1993)。牧草的生长期为100~120天,降雨期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季节。光照条件好,年日照时数2700~2

800。植被类型主要是高寒草甸,占75%,除此之外,还有高山草原、湿地、灌丛和高山荒漠等类型(david,

2002)。总人口3945人,人口密度小于0.2人/平方公里。

“热爱家园”社区志愿者行动网络为注册在上海市闸北区的社会团体,以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热衷于环境保护行动为主要宗旨。他们非常关注三江源地区的环境保护和医疗、教育发展状况。青藏高原生态经济促进会(uyo)是1998年5月经玉树州××县民政局正式批准成立的长江源地区环境与发展民间组织,主体会员是当地藏族牧民。该会宗旨是促进青藏高原腹地民众认识自己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并自觉地实际行动起来;促进国内外社会各界关注青藏高原腹地的环境与发展问题;探寻青藏高原腹地环境与发展和谐之路。

两者于2003年初合作拟定了“高原绿洲”的项目,项目的远期设想是通过长期宣传、教育、调查和援助,提高××地区当地牧民的环境意识,寻求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但限于时间、经验和经费,本次调研仅选择了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具有代表性的××村作为调点,并通过访谈和索取文献资料,掌握和分析××地区的生态和社会经济问题,可能,仅仅如此,很难深入和全面地掌握和分析这些问题,但是通过我们的调查的确能够对当地初步了解,发现许多问题,这可能引发对该地区的进一步的研究和关注。

2调查方法。

2.1时间:2003年8月22日到9月10日

2.2调查地区:主要调查××乡××村,但也通过个别访谈和查阅文献记载的方法了解整个××乡的状况

2.3

调查人员:调查工作主要有上海的八名志愿者完成,uyo的文扎等人和××村帐篷小学的教师作为向导和翻译参与。所有调查内容和线路设计均进行事先的设定。所有调查人员经短期培训。

2.4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牧民调查,以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调查他们的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状况以及野生动物情况,平均访谈时间为60分钟。

文献资料查询,即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县民族中学(对口互助点)和uyo获取当地的教育、文化资料。

2.5样本数:问卷调查的牧民有38户,调查人口占全村人口的25.7%。访谈对象包括牧委会干部,××乡前两任党委书记,uyo工作人员等。

3基本状况调查结果

据××乡的资料,××在建政之前,仅是众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偶有临近部落的游散牧民前来狩猎和游牧。1966年,在××与勘界争执的背景和开发西部草场发展畜牧业的政策诱导下,首次设立××乡政府行政机构,并从××县东部地区迁来大批牧户从事畜牧业。至今有4个牧委会,分别是××、君曲、牙曲和当曲,分别以境内的4条主要河流命名,它们又各自分设4个牧民小组。××村位于西南部,全部牧民均信奉藏传佛教。

3.1人口特征

根据官方数字,××乡有856户人家4377人,其中15岁上有2400多人(2002年)。××村(2002年)人口有774人,其中一队164人,二队234人,三队207人,三队169人,每户平均人口5.1人。(人口统计,2001)。据本次对38户牧民抽样调查,总人口199人,户均人口5.24人。

家庭成员特征如下:

表1家庭成员组成(n=38).

人平均/户

总人口1995.24

男孩子591.55

女孩子381

妻子370.97

丈夫381

父30.08

母60.16

其他亲戚180.47

在这38户居民(除其他亲戚)之中,家庭内男性(100人,占55.2%)的比女性(81人,占44.8%)的要多,卡方检验(x2=1.994,

p>0.05)并未达到显著差异,但家庭孩子中男孩(59)显著高于女孩(38)(x2=4.546,

p=0.033<0.05),对此,尚不知道确切的原因,也可能是调查的牧民中大龄的女孩子已经出嫁,而不在统计之列,也可能是男女出生率和成活率上有偏差,这有待进一步的调查。

在调查的牧民家庭中,平均每户有2.71个劳动力,占总调查人口51.7%。意味着在当地牧民中,一个牧民养活两个人。版权所有

(查××省,全国平均每户人口,男女比例等,劳动力比例等,与之比较,从而进行评价)

3.2收入状况:

当地为自给自足的牧业自然经济。97.4%的牧民(n=38,37人)的主要收入来自牧业。村干部提供的2002年人均年现金收入为53.7元(2002年村最高和最低收入各2户的平均数)。

本次调查显示(n=38)人均年收入小于153元。××省平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1490元,全国平均为2253元。可见当地收入水平明显低于××省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而××县也是全国特等穷困县。

4教育部分

4.1教育设施和教育经费。

××地区有学校3所,均为3年制寄宿初级小学。其中乡校一所,村校为2所。无完全小学和中学。

××村有村校1所,是1998年由uyo和国外基金会共同援助建立一所寄宿制初级小学。2001年有适龄儿童(7-12岁)156名,学生总数为61人。

目前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县教育文化局提供部分,不足部分由村民募集。其费用主要用于帮助完成三年义务教育和支付2名教师的工资(420元/月,每年以10月计)。

学生的杂费和伙食费由学校自办的牧场提供,而牧场的家畜则来自学生入学提供一头奶牛和每年提供两只羊。

4.2文化程度

由于当地的居民全部是藏民,对汉语的认知程度极低,按照对县和乡的干部的访谈结果显示,无法用汉语水平衡量当地人群的文化程度,因此所有的文化程度的调查均以藏文水平作为评判标准。

根据入户访谈的结果(n=38)。完全不认识藏文(文盲)的占21.05%(8人);能认识几个藏文,但不能完全读写的(半文盲)占73.68%(28人)。两项合计为

94.74%(36人)。另小学和中学文化程度的各占2.63%(各1人)。

而接受访谈的4名女性全部为文盲。男女性文盲数比较发现:x2=14.79,p<0.001。两者有极显著差异,可以认为女性的文盲率大大高于男性。

4.3儿童入学率和辍学率

调查发现,当地7-15岁儿童的入学率为46%(27名)。官方资料表明2001年××乡的儿童入学率为39.11%,略低于××村,但检验发现:x2

=0.96,p>0.05。显示出××村与××乡的儿童入学率无显著差别。

××省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为84.15%(98年,218466名)。x2=65.15,p<

0.001。显示有极显著差异。可以认为该地区的儿童入学率远远低于××省少数民族儿童的平均水平。

该地的学生辍学率为19.04%(n=21)。其主要原因为疾病和家务劳动的需要和读书无用的观点,这两条原因各占50%。全国小学生的辍学率为0.55%(2000年)

4.4儿童入学动机

从送儿童入学的动机来看(n=36),其主动要求的意愿极高,达到90%(34名),而被动入学的为10%(2名),见图2。能够看出家长对子女教育需求的渴望,也同时反映了对自身文化教育现状的不满。

从已入学儿童对学校的认知来看。儿童对学校的教育满意度极高(n=21)。满意度达到100%。他们能认同现在的教育模式并喜爱学习。对家长的调查也有同样的结果(n=21),见图3。

4.5学费的看法

虽然当地实行了“普及三年义务教育”的方法,学校也采取了以物(牛、羊)代替现金收取其他费用的手段,但牧民仍觉得学费负担较重。

对学费的负担问题中,认为能负担学费的仅为10%(2名)。这也是造成辍学的重要原因。见图4。

对于儿童在家的时间干什么的访问,(n=21)76.2%儿童(16人)只是帮家里干活;80.9%的儿童(17人)在家仍进行学习,只有4.8%的儿童(1人)只在家玩。这也反映了当地生活的艰辛。

5医疗卫生部分

此次所进行的医疗卫生状况调查为访问者对医疗卫生现状的满意度的调查。(n=38)100%的被调查者对目前的医疗状况不满意。94.7%(36人)认为看病不方便。而看病不方便的重要原因是离医疗点的距离远。户均距离(n=26)为3

800米。

牧民的所有医药费用均由自己承担。

5.1医疗资源与医疗设施。

××县最好的医院是位于××乡194公里的县医院。从××乡到医院正常车程为14个小时,无固定班车。因县城无正常的电力供应,该医院仅能进行切开引流等小手术。

××乡有固定医疗点和固定医疗卫生人员。××村有兼职卫生服务人员,该人员曾进行短期卫生培训(1998年,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整个××县无大型医疗设备。乡、村医疗点基本无医疗设备,不能开展无菌手术。

××县城有兼售药品的商店,能提供基本药品和简单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但未实行otc(非处方药)分售制度。当地药品普遍较上海贵15%~20%。

5.2患病率和疾病谱。

患病率:(n=38)近3月(90天)有病的家庭为100%。此状况与其他组织所进行的调查结果相似。(起步高原,02年。12户,92%)

其中,主观症状最为突出的为关节炎(腰腿痛)占访问数的76.3%(29例),感冒(包括单纯性的头痛)占57.9%(22例)和胃肠病(腹泻)47.36%(18例),见图4。

从中可以看出传染病仍是该地区的主要病种,与沿海地区以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为主的疾病谱截然不同。此项结论也和其他组织的调查结论类似。

5.3就医习惯。

从牧民的就医习惯来看,对于常见病他们首选为自行服药治疗占总访问数的63.16%(24人,n=38),其次为依靠自身抵抗力的放弃治疗的方法占18.42%(7人)。具体如图6。

而对于重大疾病的就医选择中63.16%的人(24人)首选为县医院,但有15.79%(6人)选择活佛帮助。还有7.89%(3人)选择放弃治疗,理由是没有钱治疗,而同时在场的家人并没有表示不同意见。具体如图7。

从中可以看出,当地牧民的就医观念尚处于较为原始的医学观中。这可能与当地的交通闭塞,经济极不发达有关。

5.4生育和围产期的健康。

所有被调查家庭,100%的妇女在家中分娩。5.26%的婴儿死于围产期(2户)。××省平均住院分娩率为38%(2002年)。两者有极大差别。同时村干部也认同当地的婴儿死亡率高于其他地区(全国平均水平)。

6讨论和总结

适龄儿童入学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也大大低于××省的少数民族平均水平,我们认为此主要是是当地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以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教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和教育经费不足为重要原因。

一般认为加强以学校的建设为主要手段的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将提高儿童的入学率。但同时也因鼓励和保持当地良好的求学氛围。

儿童辍学的原因较为复杂,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医疗健康水平的低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还有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在藏语区推行的全国汉语统编教材不适应当地的语言环境,造成的学习困难,使儿童放弃上学的因素。

医疗卫生水平极低下,这既是医疗器材的因素,更是缺乏医学专业人才的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当地落后的经济的制约。

从当地的卫生实际水平来看,尚未完成第一次卫生革命(对传染病的控制),尚未解决传染病的防治问题。牧民既需要合格的医生和好的医疗机构,也需要科学的卫生理念。从疾病谱中可以发现,许多疾病是由于不合理的劳作引起的,我们认为加强医疗卫生常识的宣传是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捷径。

母婴保健问题极为突出。在道路条件无法得到充分的改善的条件下,加强母婴保健更是困难重重。唯有通过定期的巡回医疗和加强母婴保健的宣传是目前可行的方法。但此项工作必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其更本的改善需要经济水平的极大提高。

参考文献:

全国基础教育发展统计公报(1990~2000)(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省××自治州“起步高原组织”健康工作××县社区健康工作报告。

篇(5)

现行的《湖南省公费医疗药品报销范围》(以下简称《报销范围》)是医保用药报销的依据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参保后自负金额的多寡。

1、个人自负比例较低的甲类药品范围较窄报销范围将药品划分为不同报销比例的甲、乙类,看门诊,甲类能报销70%,乙类要在扣除10%之后才能报销70%,实际上只能报销63%。列入《报销范围》的甲、乙类药共个品种,其中甲类药店436个,乙类药1006个,甲类药品比例仅占30%。如果把非常用药和滋补保健药剔除后,甲类药所占比例还不到25%。

2、甲、乙类药品划分不尽合理。比如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乙酰螺旋霉素等是医生最常用的常规退热、消炎药,却都划为乙类药品。

3、《报销范围》中少数品种偏离实际。如:青霉素甲类药中的凯德林、舒氨新、凯兰欣、优普林并不是大多数医生的常规用药,有的医生对此药还闻所未闻。相反,医生对划入乙类的苄星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情有独钟,病人也乐用这类常规药。价格便宜、纯属国产的也分出了甲、乙类,不利于医生因人施药,及时治疗。

二、具体操作有诸多不便

1、报账、转院手续烦琐。报账要经过初审、复审、核审、审批四关,有的是同一部门几人分别审,有的是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审。对因无法确诊的患者要求转院的,还要求本人提出申请后经主治医生、医务科、医保科、医保中心批准后方可转出。

2、结账程序不便于快捷操作。现有的医保出院费结算程序让操作人员无法做到快捷方便。

一、公费医疗药品报销范围不够合理

二、具体操作有诸多不便

三、医疗单位工作难度加大

篇(6)

一、基本情况:

我县于2003年起开始施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截止2008年6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6023人,其中在职职工11536人,退休职工4487人。2008年7月,我县启动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正在参保过程中,估计参保人数共计33万人(其中城镇居民4万人,农村居民29万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压力很大(为便于分析,我们将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分为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因为个人账户基金实际上不能用于统筹支付,所以只分析可以统筹支付的基金,在本报告中称为统筹基金)。

我县基金收入的基本稳定与基金支出的大幅度上升的矛盾十分尖锐。从2003年至2007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6%,而基金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3%。

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的突出矛盾从2005年开始表现出来,2005年全年统筹基金收入446.29万元,支出423.93万元,当年余额仅为22.36万元,表示当年收支已经达到失衡的边缘。2006年,统筹基金收入597万元,支出667万元,当期余额-70万元。2007年,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入577万元,支出465万元,当年结余112万元,结余数额很小。按此趋势发展,预测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到2008年,收支平衡压力将很大。从全国、全市、全县的基本医疗保险运行情况看,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这种趋势发生逆转的可能性甚微,除非进行政策的有效调整。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通过对运行以来的各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出现这一突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我县特殊政策形成的特殊原因。以下是我县与其他区县相比较具有的特殊政策形成的风险,属于个性原因。

(1)参保规模和征缴基数的影响,使基金收入总量小。

①参保规模小,形成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固有风险。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数只有1.6万人,比其他许多县都少。保险这个特殊的行业遵循其固有的“大数法则”,即规模越大,风险越小,所以,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风险本身较大。

②基金征缴基数使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风险进一步扩大。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实行的是单基数征缴,即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征收基数为在职职工工资,退休职工工资不计入缴费基数;同时在职职工个人要缴纳一定费用,退休职工个人不缴费(除大额医疗基金人月均缴2元外)。与其他一些区县有所不同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单基数与双基数的问题,南川、梁平等县实行双基数缴费,就是退休职工个人虽不缴费,但所在单位要以退休职工的工资为基数缴费。如果按双基数征收,以我县目前6.5%的比例,每年应对退休职工征收基金约230万元。二是工资基数的不高。我县参保职工平均工资较低。

以上两个原因,致使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收入总量不足以支撑支出的增长。

(2)报销政策的影响,使基金支出增大。

我县基本医疗保险的费用报销政策较为优惠。我县2007年平均报销率为医疗总费用的78.1%(包括医疗补助),在全市处于高位。据考察,其他区县在65%左右,主要原因是其他区县均未实行医疗补助政策。我县优惠的报销政策对参保职工是有利的。但是,部分政策在实践中被参保职工“过分合理化”运用,增加了基金平衡的难度。

①基本医疗补助政策影响。(按政策,只有公务员才实行医疗补助,但我县的作法是将医疗补助政策扩大到所有参保人员,参保单位按工资基数的一定比例筹集医疗补助资金,目前按2%左右,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由财政解决;补助办法是对报销比例较低的情况进行补助,提高总体报销水平)。我县基本医疗补助政策在提高职工医疗保险待遇的同时,也减弱了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政策(暂行办法)中对住院“门槛费”和转外就医的控制,使职工普遍小病住院,住院人次大幅度上升,转外就医成风。可以说,对起付线和转院自付部分的补助促进了小病住院和盲目转院的发生。

a、小病住院使住院人次率陡增。我县2003年住院人次率6.6%、2004年13.65%、2005年20.1%、2006年19.7%、2007年17.8%。2004年小病住院(此处指一次住院医疗费用总额在800元以下的;此种情况在医疗补助政策实行前由于个人支付比重高,一般情况不住院治疗)159人次,2005年小病住院478人次,比2004年增加319人次。2006年小病住院607人次,2007年687次。2007年小病住院占同期总住院人次的20%左右。据了解,其他区县的住院人次率在10%——15%。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医疗补助是重要因素之一。实行医疗补助政策后,住院费用报销的起付点实际上大幅度下降(我县暂行办法中设置的起付线为一级医院509元、二级医院727.4元、三级医院872.88元;实行补助后,实际支付的起付线仅有设置起付线的20%左右)。设置起付线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控制小病住院,进行补助后的起付线基本上失去了控制小病住院的作用。几年来,住院一次的最低费用为141.29元,远远低于起付线,但由于有补助,职工仍去住院,这不仅浪费了医疗基金,同时这种经常性的小病住院,对职工个人身体状况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我县住院人次增长快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报销比例高,部分职工生病后首选住院。

b、转往统筹区外的高级医疗机构就医的人次增加、费用大增。由于交通方便,再加上医疗补助政策的实施,使转外就医的自付部分由10%降低为实际自付2%左右,根本起不到控制一般疾病转往大医院就医的问题。2003年、2004年、2005年三年分别为转外就医分别为74人次、159人次、267人次,转外就医医疗费用总额分别为56.2万元、147.1万元、383.4万元,两项指标均逐年大幅上升。2006年、2007年转外就医人次占总住院人次分别达到20.7%和22%。县外医疗机构住院医疗费用发生额占总住院费用比重06年为55.8%,07年为57.5%。这在医疗补助政策出台以前多数参保职工是不会选择转外就医的,因为首先要自付10%的医疗费。从其他区县的情况看,为控制盲目转外,转院自付的实际负担比例均在10%左右,其中梁平县高达15%。

②特殊疾病报销政策的影响。2004、2005年、2006、2007年全县特殊疾病人数分别达到为540人、675人、755人、909人。2007年特殊疾病辩证门诊费用支出83.5万元,为当年统筹基金支出的170%。通过与其他区县政策的比较,我们认为主要问题出在我县对特殊疾病门诊费用没有实行最高限额报账。我县特殊疾病一人最高己报至1.3万元。同时,我县医疗补助政策对特殊疾病取消了“门槛”费,这样,特殊疾病的报销平均比例很高,这是其他区县无法望我之项背的。特殊疾病门诊就医管理比住院就医管理更难,所以费用控制更加困难,一人持卡、全家吃药的情况难免发生。特殊疾病门诊费用的增长成了我县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最凸出的增长点。

③个人账户政策的影响。按现行政策,我县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占用了基金总额近一半。2003年1月至2007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收入3866.99万元,累计划入个入账户1867.76万元,占总额的48.3%,主要原因是退休职工不缴费,但要按较高的比例为其划入个人账户。南川、梁平等区县由于实行了双基数,退休职工个人账户的来源并不占用或者不完全占用在职职工的基金收入,个人账户(退休和在职工)占统筹基金的比例比我县低。

④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政策的影响。我县统筹基金的支付最高限额为2.8万元,在全市比较居高。南川等县的平均最高限额为2.5万元,其中万州为2.2万元。由于我县的最高限额偏高,在统筹基金中支付额度相对就较大。

(3)医疗管理需要加强。为了加强医疗保险管理,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通知》、《××县基本医疗保险违规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修改了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办法。今年以来更是加大力度,先后查处了多起违规事件,并严处了违规医疗机构,一定程度上遏了违规行为。但由于医疗保险管理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小病大养、弄虚作假等行为仍然是基金流失的重要原因。仍需要进一步切实加强管理。

2、共性原因。以下情况是全市乃至全国都存在的,属于共性原因。

(1)药品及诊疗项目的更新、滥用好药等因素导致医药费的增长。这是每个县都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县基本医疗保险从纵向比较费用增长的重要原因。医疗保险施行以为,xx市多次调整了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扩大了可报销药品范围和新增了先进的可报销医疗项目,使医疗费用呈自然增长。同时,也有个别医疗机构蓄意推荐、部分参保职工盲目选择费用昂贵的进口材料、先进诊疗技术。医务人员随意使用好药贵药也是费用增长的原因,例如,以前医生治病总是用价格比较低廉的药物,如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等价格较低廉的药物,而现在,或是受效益的驱动或是为求速效,医生治病普遍采用头孢他定、左氧氟沙星等瓶价格昂贵的药物。

(2)还有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原因。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基本政策是基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的目的出发的,因此对退休职工、大龄下岗职工等特殊群体的缴费问题作了特殊的优惠的规定,对这部分人群参加医疗保险的风险,从政策出台的时候起就已经暗示由政府来承担。换句话说,基本医疗保险政策从一出台就隐含着特殊人群不缴纳或者少缴纳费用给基金运行带来的风险,这个风险由于是政府没有从该部分人群就业之日起就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原因而形成的,所以其确定的但目前尚属潜在的风险应该由政府承担。这个风险表现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就是基金的支出缺乏相应的收入来源。我县大龄下岗出“中心”的参保职工120人,“干”参保职工42人,其医疗费用由财政兜底。

综上,我县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大政策体系的原因,也有本县政策上的原因,还有管理上的原因。是否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我县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的报销水平是建立在高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财力水平和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之上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深得民心,但基金运行压力很大。

(三)解体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一是目前医疗保险除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外,均以用人单位为参保单位,企业解体后,职工的医疗保险接续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二是医疗保险运行前的破产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按以前的政策,我县于1993年开始运行车有企业大病统筹。按相关文件,国有企业改制时,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进行了余命医疗费用清算,但未达到退休年龄的职工没有解决好医疗保险的接续问题。

(四)医疗保险信息建设的全市化没有解决。由于各地医疗保险政策不同,大多数以区县为单位统筹的医疗保险进行了与县内医疗机构进行了联网,但与市级医疗机构没有联网,不利于医疗费用的监管,也增大了县外医疗费用报销的工作量。

(五)医疗保险统筹区域过小,基金运行风险较大。

三、建议

(一)医疗保险报销水平提高需要小步进行。

(二)建议通过调整政策,减少个人账户的比例。

篇(7)

二、造成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镇医疗卫生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和建设滞后于外来人员无序化,迅猛增长的速度(因为规划需要申报批准,建设需要手续和时间);二是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服务价位较高(使得低成本的非法行医有市场,适合低消费群体承担医疗费用的心理价位);三是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不正常现象,造成非法行医猖獗;四是居民一味追求房租金,不问租房人是否从事违法活动而镇级执法力量薄弱顾及不到造成非法行医禁而不绝。

三、**年医疗卫生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1、建立和完善镇级公共医疗卫生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情况,能够做到迅速处置和有效控制。

篇(8)

1.1地区分布

被调查者分布在××市甘树区和平乡和小满镇所在的部分村(户),调查农户500户,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88份,有效率97.6%.

1.2性别比例

在有效问卷统计的488人中,男性319人,占被调查者的65.4%,女性169人,占被调查者的34.6%.

1.3人户情况

在500户中,1人户12户,2人户81户,3人户111户,4人户118户,5人户129户,5人以上户49户,调查总人口2000亲人.

1.4年龄分布

被调查的488人中,30岁以下者,131人,占26.8%,31~50岁者171人,占35.0%,50岁以上者186人,占38.2%,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12岁,平均年龄43.86岁.

1.5文化程度

被调查的488人中,文盲102人,占20.9%,小学文化68人,占13.9%,初中文化187人,占37.3%,高中文化117人,占24.9%,大学文化者19人,占3.9%.

1.6饮用水

被调查的488户中,饮用自来水者413户,占84.6%,饮用井水者75户,占5.4%.

1.7家庭纯收入(近几年)

在调查的488户中年负债在5000元以上者为5户,占1.0%,负债在0~4999元的为8户,占1.6%,纯收入在0~4999元为259户,占53.1%,纯收入在5000~10000元者为159户,占32.6%,纯收入大于10000元者为57户,占11.7%.

2.医疗现状及相关问题

2.1患重病情况

在被调查的488户中,患过心血管疾病的67户,占13.7%,居第一线,患过肺部疾病的40户,占8.1%,居第二位.(详见表1)

表1被调查户所患重病情况表

所患疾病

户数(户)

百分比(%)

心血管病

67

13.7

肺部疾病

40

8.1

消化系统疾病

34

7.0

意外伤害

18

3.7

骨骼系统疾病

17

3.5

传染病

5

1.0

其它

307

62.9

2.2生病后处理

在被调查的488户家庭中,小病自己治,大病去医院者占第一位,民上去医院者占第二位.(详见表2)

表2患病后处理情况表

处理方式

户数(户)

百分比(%)

小病自己治,大病去医院

351

71.9

马上去医院

85

17.4

病情严重时才去医院

19

3.9

硬抗

11

2.3

其它

22

4.5

2.3处理的选择

在被调查者中,有340户选择去镇卫生院,占69.7%,有91户选择村卫生所,占18.7%.(详见表3)

表3患病后选择处理情况表

处所

户数(户)

百分比(%)

个体诊所

38

7.8

村卫生所

91

18.7

乡镇卫生院

340

69.7

县(市)级医院

10

2.0

市级及市级以上医院

9

1.8

2.4不肯就诊的原因

在被调查者中,不肯就诊主要是由于自己买药治疗,其次为经济困难,病情不重.(详见表4)

原因

户数(户)

百分比(%)

自己买药

260

53.3

经济困难

92

18.9

病情不重

87

17.8

路途遥远

20

4.0

其他

29

6.0

2.5收入不高的原因

在被调查中,有240户认为自然条件是影响收入的主要原因,居第一位,认为疾病困扰的有106户,认为无技术影响收入者有79户,分居第二,三位.详见表5

收入不高原因

户数(户)

百分比(%)

自然条件

240版权所有

49.2

疾病困扰

106

21.7

无技术

79

16.2

年老无劳动力

34

7.0

意外事故

27

5.5

2.6对所在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的评价

在被调查者中,有61户认为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高,有579户认为一般,有48户认为医疗水平较低,分别占12.5%,77.7%和9.8%.

2.7对所在乡(镇)卫生院卫生条件的评价

在被调查者中,有183户认为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条件好,257户认为中等,有48户认为差,分别占37.5%,52.7%和9.8%.

2.8以所在乡(镇)卫生院收费的评价

在被调查者中,有227户认为收费高,有176户认为收费合理(不太高),有45户认为收费较低,分别占46.5%,36.1%和9.2%.

3.农村合作医疗的有关情况

3.1参加合作医疗情况

在被调查的488户中,参加合作医疗的有237户,占48.6%,在参加合作医疗危险的户中,每户参保1人者145户,占61.2%,每户参保2人者74户,占31.2%,每户参保3人者20户占4.0%,每户参保3人以上者8户,占1.6%.

3.2保险金额

保险金额最高者为50元/人/年,最低者为20元/人/年,平均金额为24.65%元/人/年.

3.3对合作医疗的态度

3.3.1对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了解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有67户知道合作医疗政策,有148户知道一些,有273户不知道,分别占13.7%,30.3%和55.9%.

3.3.2对农村合作医疗的信任度

在被调查者中有264户认为可信,有173户持半信半疑态度,有51户则认为不可信,分别占54.1,35.5和10.4%.

3.3.3对今后办合作医疗的态度

在被调查者中,有269户认为有必要继续办下去,有197户认为有条件可以办,有22户则认为没必要办下去,分别占55.1%,40.4%和4.4%.

3.4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原因

未参加原因

户数(户)

百分比(%)

经济困难

205

42.1%

村来办

62

12.7%

不可信

46

9.1%

不知道

30

6.4%

其他

145

29.7%

3.5合作医疗的选择方式

在被调查者中,有168户(34.4%)的家庭认为每人每年缴10~20元,只按比例报销住院医药费用合适,而310户(65.6%)的家庭认为每人每年缴20~40元,按比例报销门诊和住院医药费用更合适.

3.6医疗机构分布情况

在对医疗机构的调查中,几乎所有的村都有卫生所医疗机构,而且将其统归到乡(镇)卫生院的下属机构.

4.结果分析

4.1农村医疗消费行为分析

从表2我们可以看出,有71.9%的农户选择小病自己治,大病去医院的医疗方式,病情严重时才去医院,硬抗的分别占3.9%,马上去医院者只占17.4%,这说明农村中农民对疾病后果严重性的认识不够,致使小病拖成大病,得大病后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而治疗不彻底,致使劳动能力丢失,造成因病贫困和因病返贫的后果.在调查中发现居民医疗消费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小病大医"和"一病多医"的浪费现象,同一种疾病既看中医,又看西医,其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知识的贫乏而自己买药医治.二是一些农民出于多疑和自信等原因,没能认真遵循医嘱,或不坚持必要的疗程或服用过多的药物,或没有改变有利健康的行为,结果导致病情的反复或恶化.三是农民固执于个体偏好,长期使用某些(种)药物而不愿意更换,结果药不对症,造成无效治疗,致使病情迁延.四是由于一些人或出于害怕病情隐私暴露,或贪图就近方便,或因担心费用过高,不愿去正规医院而是求医于小巷游医的行为.

4.2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

在对生病后处理方式与其它因素相关分析时,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均对处理方式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在地处所的选择与其它因素投点分析时,家庭与医疗机构的整理(即方便程度)则是选择医疗机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另外,与家庭收入,文化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在对参加合作医疗与其它因素相关分析时,户主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患病情况均对参加合作医疗有明显促进作用影响;对合作医疗的不了解和不信任则对合作医疗起着明显的负面影响作用.

对合作医疗不了解和不信任是明显影响合作医疗的关键因素,而合作医疗制度本来的规范执行情况,补偿机制实施的严格性,又将影响广大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在本次调查中,只有13.7%的农民对合作和医疗政策了解,不知道者占55.9%,在这一方面应加大对合作医疗的急转力度,使他们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走近政策,最终参与政策.对合作医疗持半信半疑态度和不信任态度者竟占45.9%,这使得合作医疗的参与率只占48.6%,并且参与了的几乎所有是在孩子上学时,由学校统组织收取医疗危险费用.可见,很大一部分农户不能享受合作医疗的减免,这更使政策的落实情况不太良好,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农民群众办的一件好事,我们有责任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我们要在工作中紧紧围绕农民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强对基金筹集,对使用情况的审计和检查,定期向群众出示财务帐目,接受群众监督.

篇(9)

我县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启动“新农合”工作,全县共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11家,其中县级医疗机构4家,乡镇卫生院7家,私立医院1家,村级卫生室140家。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和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把推行“新农合”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来抓,坚持把保障和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动群众,严格执行政策,强化规范管理,有效推动了“新农合”工作在我县的全面贯彻和落实,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积极参合。一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过程中,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县合管办、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坚持每年召开高规格的动员会议,按照“六个百分之百”(宣传发动率达100%,群众政策知晓率达100%,进村入户率达100%,协议签字率达100%,基金征收率达100%,遗留处理率达100%)的工作要求进行安排部署,为“新农合”健康运行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二是广泛动员,采用会议、新闻媒体、印发公开信和宣传资料、宣传车、刷写标语、典型事例宣传等多种形式宣传新型合作医疗政策,并及时调整补偿比例及住院封顶线,完善新生儿补偿制度,让参合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激发农民参合热情,增强“新农合”的吸引力,2006年全县共有14217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自愿参合率为90.76%,到2010年全县共有154458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愿参合率为99.29%,提高8个百分点,并且远远高于全省平均参合率。

(二)健全医疗体系,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建立了县级、各乡镇“新农合”的管理机构。“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畅通,不断强化服务功能,方便快捷地为参合农民服务。二是严格“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制度,对各级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资格审核,动态管理,对考核合格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承担参合农民的医疗服务。三是陆续出台并相继完善了实施“新农合”工作的意见、实施办法,科学制定了参合农民入院身份和外伤病人受伤原因核定制度、查房制度、就诊程序和医药费用报销制度、定点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制度、健康体检制度、大额门诊费用补偿制度、三级审核制度、医疗服务收费和报销补偿公示制度等管理制度。目前,又继续出台了“新农合”门诊统筹补偿制度,抗生素及大型耗材限价管理制度和单病种定额付费制度,进一步维护了参合农民的权益,简化了补偿程序,优化了补偿办法,创新了“新农合”的运行机制。

(三)强化规范管理,确保基金安全。一是强化费用控制。对定点医疗机构的例均住院费用、目录外用药比例及药品占总住院费用比例等指标作了硬性规定,超支的由医疗机构承担。实行单病种定额费付制度。全县共实施了30个单病种定额付费,凡参合农民发生符合规定病种目录的疾病住院,无论患者实际医疗费用高于或低于定额标准,均按定额标准结算。实行抗生素(注射剂)和大型耗材限价管理。二是加强监管力度。对定点医疗机构医药价格和服务行为的进行监管,加大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治疗、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收费的查处力度。2010年共核减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费用3.75万元,所核减费用全部转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专户。三是对“新农合”各项运行指标进行分析,加强“新农合”基金监测、分析,对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存在的原因,及时整改,将“新农合”各项运行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合作医疗基金安全。

(四)搭建信息平台,推进事业发展。以“新农合”信息化为基础,扎实推进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公共卫生服务共一体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一是实现农民健康卡管理。全县2010年已发放合作医疗卡5万张,全面实施参和农户“一卡通”服务管理,运用读卡器刷卡确认参合信息、实施网上即时结报。“一卡通”将诊疗项目、药品目录及价格在信息系统中进行固化,报销比例自动计算,“一卡通”的广泛应用不仅便利农民报销,而且对就医费用报销进行全程有效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二是科学整合利用网络资源。全县11家医疗机构都建立了医院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并与“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对接,实行了“新农合”病人的网上即时结算,全县140家村级卫生室全部配备了电脑、读卡器等硬件设施,安装了新农合村级管理系统,连通了电信网络,基本实现了参合农民门诊统筹的网络即时报销。三是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管理全面启动。各乡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内居民健康信息采集工作,建立纸质档案,通过培训专业人员安装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管理系统,对居民健康情况实行电子监控,全面推进了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化建设进程。

二、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我县“新农合”的建立、运行,对推动农民身体健康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克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工作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仍然存在差距。极少数群众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推行“新农合”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优越性,疾病防治意识不强,缺乏互助共济思想和自愿参加合作医疗的主动性。二是基层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设施和技术欠缺。乡镇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医疗设备、就医环境、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与农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优化定点医疗服务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譬如在给参合农民医治中还存在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不合理检查、不合理收费现象,导致参合农民住院治疗费用增加。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相关定点医疗机构由于人员匮乏,造成软件操作人员队伍不稳定;少部分村不通宽带,无线上网增加了村卫生室经济负担等,不利于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健康、有序、稳妥地推进“新农合”在全县运行,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篇(10)

近年来,市政府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公共医疗的公益性质,加强对医疗卫生资源的宏观调控,不断改进和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努力为群众提供良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三级服务网络趋于完善。2011年,市政府全额出资重新组建了乡镇卫生院,使每个乡镇都有一所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目前,全市有市级医疗机构2家,乡镇级卫生院30家,村级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235家。以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范围不断延伸,群众的就医保健需求得到基本保障。

(二)医疗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市政府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的就医环境和条件。2011年以来,投入517.4万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外部环境整修,添置更新必备的医疗设备;投入32万元用于村卫生室基础建设和设施设备配备。目前,市级医院拥有的先进诊疗设备居市前列,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有所改善,村卫生室普遍配备了基本的诊疗器械。

(三)医卫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一是充实工作力量。通过放宽年龄、学历、专业等限制,吸引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2011年以来,组织多场招聘活动,共引进了1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委托高校举办卫生系统干部培训班、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活动、推行市级医疗单位与基层卫生院对口帮扶制度等,不断提升医卫人员工作水平。目前,全市共有医卫人员3334人,拥有中高级职称的占49%。

二、主要问题

我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虽然不断健全和改进,但离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预防保健需求,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医疗卫生机构布点不尽合理。从全市看,高等级医院集中在城区和西南部地区。如城区有3家二级以上的医院,1家二级医院位于镇,1家正在创建二级的医院在悦来镇,而东北部地区缺乏一家二级以上的医院。调查中发现,东北部地区部分群众就医距离最近的二级医疗机构20公里左右,给辖区内群众重特大疾病医治带来诸多不便。从城区看,医疗机构布局相对集中,2家市级医院都在老城区,而常住人口约8万人的新城区仅有1家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满足辖区内群众就近就医的需求。从农村看,按照乡镇卫生院布局和资源整合方案,现有乡镇卫生院将被合并成14家,另设14个门诊部作为补充。因门诊部只能进行普通常规检查和配药、挂水等服务,无法施行乡镇卫生院的急诊救治、预防接种等功能,部分区域的群众就医保健将面临新困难。如万年镇卫生院并入悦来镇卫生院后,当地群众到悦来镇卫生院的路程长约14公里,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均衡。总体而言,全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市级医疗卫生机构,而我市73.8%人口在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不匹配。硬件配置方面:48.2%的床位集中在市级医院,城区每千人拥有床位数达5.53张,而农村每千人拥有床位数仅为1.55张。高精尖医疗仪器设备基本集中在市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简陋,设备配备落后。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由于收归公有前长期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虽在重新收归公有后进行了改造,但整体形象提升不明显。如正余镇卫生院屋顶渗漏,室内墙面潮湿且霉斑丛生,医疗仪器严重老化,无法满足临床工作需要。三阳镇卫生院门诊、住院部条件简陋,无呼叫系统、无中心吸氧、无无障碍设施,与省级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的要求相差甚远。软件配置方面:全市50%以上的医卫人员在市级医疗机构,中高级职称人员60%以上在市级医院,城乡每千人拥有医生数分别为3.74人和1.18人,城区明显高于农村。基层医卫队伍呈现“三低”:一是学历低。乡镇卫生院医卫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38.4%;村卫生室队伍中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有6.3%,小学毕业的占38.3%。二是职称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卫队伍中拥有中高级职称只有36.7%。三是能力低。村卫生室队伍中,41.7%的村医年龄在60岁以上,大部分乡村医生不会使用电脑,无法进行新农合现场结算,难以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大量工作。

(三)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差异较大。因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服务水平较低,群众更倾向于到市级医院就诊,导致市级医院人满为患,而大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清淡,大量资源处于闲置状态。据统计,市级医院诊疗人次和入院人数占了全市诊疗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床位使用率达到了111.4%,医疗卫生资源利用处于满负荷状态,影响了市级医院对疑难复杂病种研究和建设“名院”、“名科”工作,难以向“高、精、尖”方向发展。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床位使用率仅为26.5%和22.9%,个别医院业务收入不断萎缩,运转艰难。

三、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便捷、技术优良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提出如下建议:

(一)立足长远,科学编制医疗卫生资源整合规划。市政府要顺应人民群众追求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根据全市行政区划调整的实际,尽快编制完善医疗卫生资源整合规划,全方位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要针对全市优质卫生资源过度集中,农村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按照区域覆盖、方便就医、资源共享、高效利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增量、调整存量,重点要谋划好乡镇卫生院资源整合工作,科学确定二级以上等级医院的布点,确保每个建制镇建设一所省级示范卫生院,并根据群众的就医习惯,保留部分原乡镇卫生院作为其分院进行建设,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二)发挥优势,放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效应。市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做强龙头医院,做精专科医院”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优势,保障人民群众能享受高端的医疗服务。一要建立市级综合医疗中心。加快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步伐,建设一个集医、教、研于一体,专科特色突出、功能配套齐全、服务水平一流、集聚辐射作用明显的发展平台,打造全省一流的区域医疗中心。二要建立中医药诊治中心。大力推进市中医院特色专科建设,使其成为全市的中医药诊治中心。要在各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中医药专科,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提升中医药服务的辐射能力。

篇(11)

我镇于xxxx年xxx月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xxx年xx月全面推开。xxx年来,在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组织领导不断加强,进一步完善了运行机制。新农合制度自试点以来,镇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成立了由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新农合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日常业务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办公室,配备了专用设备,配齐了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了报销管理、新农合基金预决算、内部审计、财务会计、医药费用公示及基金超支预警报告等各项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初步步入了制度完善、管理科学、运行规范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群众的参合积极性比较高。镇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加强宣传发动,提高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认知度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积极进行宣传。各村设置固定标语、举办培训班、召开会议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尤其在收取新农合基金时,镇村干部全部参与,广泛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医疗卫生部门也利用送医下乡、健康查体等机会,进一步向农民群众宣传新农合制度。通过宣传,提高了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了解和参合积极性,参合人数和参合率总体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参合群众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县政府及主管部门坚持对镇村医护人员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医疗设备和服务设施的投入,改善了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疗护理条件。对村级卫生室进行了合理的合并,并强化监督管理,在村卫生室实行了定点医疗报销,方便了群众就医。逐步完善医疗报销和监管制度,简化手续,实行参合农民自主选择就医点制度,县内就医不再办理转院手续,进一步方便了群众。

二、存在问题

(一)新农合普及率还不够高。2008年我镇农民参合率为xxxx%,与普及新农合制度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从全鹅观草县来看,我镇的农民参合率低于其他冲部分乡镇。现有的宣传多集中在介绍新农合给农民带来的表面好处上,部分群众并不真正了解新农合制度的意义,没有树立起风险意识、救助意识,一些青壮年家庭由于自己身体好,生病住院的概率低,仅从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虑,参合积极性不高。在宣传过程中没有把具体的补偿标准发给农民,报销时期望值与实际情况有时不相符合,容易产生怀疑、抵触情绪,影响了继续参合的积极性。另外,我县外出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较多,影响了参合率的提高。

(二)基层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多数镇卫生院存在科室设置不全、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不高、设施落后、环境条件差的现状。村卫生室经过合并后,几个村共用一个卫生室,群众就医不方便。部分村卫生室条件简陋、卫生差、医疗水平低、管理不规范。镇村定点医疗机构存在的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参合积极性。

(三)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完善。由于地方财力紧张,县财政垫付款较低,镇定点卫生院新农合周转资金不足,周转期长,运转困难。镇卫生院还没有实行上划管理,县卫生行政部门对镇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业务、经费等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以药养医”的现象依然存在,参合农民在治疗过程中被动使用新农合药品目录之外的高价药、新药,增加了医疗负担。

三、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