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事理说明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在大多数情况下,事理说明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因此,同学们在阅读事理说明文时,一定要密切关注事物内部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应注重其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的特征。
【即学即练】
那些步步紧逼的入侵生物
冉 浩
2012年的7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广西柳州一位市民在柳江边给小狗洗澡时,竟被3条凶猛的鱼攻击,其中一条鱼还突然咬住他的手掌不放。据说,这种鱼很可能就是南美洲大名鼎鼎的“食人鱼”!这南美洲的鱼是如何跑到广西柳江水中的呢?
“食人鱼”入侵
故事的主角“食人鱼”又叫食人鲳或水虎鱼,学名叫红腹锯鲑脂鲤,不算尾巴,可以达到30厘米长。它的腹部带有些许红色,身体带蓝色,看起来很漂亮。可是,在这漂亮的外表下却隐藏着它凶悍的一面。它们拥有高度发达的听觉和极为锐利的牙齿,喜欢成群活动,猎杀水中的鱼和落水动物,号称“水中狼群”。有传言说,它们能在几分钟内将落水的牛羊啃咬成森森白骨,并能在手术刀上咬出牙印。传言或许带有夸张成分,但毫无疑问,它们确非水中善类。
可就是这样一种凶猛的鱼,却偏偏有人喜欢它,把它引入国内当宠物来养:一是看上了它漂亮的外表,二是觉得养它很刺激、很“有面子”。早在2004年,国内就因有人饲养食人鲳而引起有关部门注意,还专门针对饲养食人鲳进行过销毁活动。怎奈爱好者散养屡禁不止,现在仍有人饲养它们,使其流入自然的机会也大大增加。一旦进入水体,它们就可能成为入侵物种,极有可能给河流中的土著鱼类和两栖类动物造成毁灭性打击,也使河流变得不再安全。
步步紧逼的入侵生物
尽管“食人鱼”入侵事件存在诸多疑点,但入侵物种肆虐全球却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100种入侵生物已经有半数入侵我国,以它们为首的入侵物种正步步紧逼,我们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
如2004年前后,我国台湾、广东等地就先后发现红火蚁入侵。它原产自美洲,是一种极凶悍的红色小蚂蚁,带毒的尾刺可以蜇伤人和动物,伤处红肿疼痛,一旦过敏还会危及生命。现在,它们正在我国南方快速扩散,说不定你在什么地方就会看到一个个小土丘,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红色小蚂蚁正耀武扬威呢!
排兵布阵
面对这些面目狰狞的入侵生物,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呢?
“是人,打破了时空限制,缩短了时空距离,使原来物种千百年才能完成的入侵历程,得以在一夜间完成。”入侵生物的进入几乎都和人类的活动有关,它们通过人类身体、行李旅行,通过贸易货物传播,跟随交通工具周游世界等等。只要存在地区间的交流,生物入侵就难以避免,因此,不能指望速胜,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其实,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并在这种观念下进行建设、工作和生活才是最佳策略。比如引入外来动植物前,首先应进行生态评估,坚决不引入对环境有威胁性的物种。政府还应该尽快完善和明确相关立法,并发动群众,人人参与,从根本上消灭它们。同时,高效的海关检查也可以有效缓解目前的压力。
(选自《今日文摘》2012年第24期,有删改)
1.本文主要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解题思路:事理说明文的对象并非指某一具体事物,而是各事物间所存在的客观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事理说明文所用到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等,同学们只需对号入座即可。)
2.仔细阅读“‘食人鱼’入侵”这一节的内容,你认为“食人鱼”尽管凶猛,却依然被某些养鱼爱好者所青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概念阐释】
科学小品,又称文艺性说明文。把抽象、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生动地、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达到普及科学
知识的目的是科学小品的主要特征。科学小品是说明文的一种,这类文章的说明对象多是事物和事理,事理说
明文的观点一般在首段,或是每一段的前边几句话,它起着概括全文或全段的作用。因此要了解其说明的事理及方法,就要从全文着眼,分析文中关键句,理解文章内涵。
【阅读指导】
阅读科学小品要善于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把握说明的主体,明确说明的重点或者作者的写作意图。要善于抽丝剥茧,从一个个看似喜闻乐见的故事、传说中抓住主体,也就是要善于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主要特征。
第二、要理清说明的顺序,搞清作者围绕主体展开说明的基本思路,理解其说明的事理。科学小品尽管比一般说明文显得更为灵活,但同样有着严密的说明层次。阅读中要避免只看局部脱离整体、断章取义的现象,更要善于关照前后文的联系。
第三、要仔细研读说明的语言,特别要在被描写性、叙述性语言所吸引的同时,更多地关注说明性的语言。科学小品常常是叙事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叙事中语言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大量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理,极具文
采,引人入胜;解说事理往往准确严密、表意缜密。解说事理很自然要涉及到一些科学术语,对科学术语的理解更要注意文中限制性词语的作用。
第四、了解说明事理需要掌握及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包括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等。
另外科学小品文主要采用的逻辑顺序,包括由整体到部分、由主要到次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等。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餐厅老鼠的独白
马继惠
这是一家普通的餐馆。厨房里磨刀霍霍,地上大半网袋青蛙正在苦苦挣扎求生。一只青蛙好不容易逃出来,三蹦两跳,躲进了餐厅沙发下的空隙中。“受惊了,老弟!嘻嘻,这里安全。”一个尖细的声音飘进耳朵,死里逃生的青蛙转眼一看,一只肥胖的灰色老鼠蜷伏在身旁跟它说话。
惊魂未定的青蛙没有理会。老鼠伸伸懒腰,自顾自地说下去,“我叫阿灰,
是这儿的老住户。餐馆老板生意忙,不会为难我们的。”阿灰一身肥肉随着说话声起伏耸动,“其实人类好像不再对我辈咬牙切齿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成了历史口号,现在或许只能从陈旧书报中约略寻觅到往昔所谓‘除四害’的
赫赫战绩。现在人类捕杀青蛙的干劲比剿灭老鼠的干劲更大。”阿灰眨了眨圆而发亮的小眼,口水四溅地接着说:“如今科学发达,医药又灵,见到有谁死于鼠疫了?”阿灰扬了扬右爪,扭了扭油光的肥躯,“这里残肴丰盛,美馔充足,子孙兴旺而且饱食终日的我辈不再战战兢兢盗吃乏味的米粮;夜晚到垃圾堆磨磨门牙,不用去咬坏衣物。谢天谢地,猫也不多见啦!我辈的生存空间比以前宽松多了。”阿灰兴奋地摇晃着它那细长的尾巴。犹有余悸的青蛙张大失神的双眼,瞪着扬扬得意的阿灰翕动的嘴唇。
“老弟,我阿灰知道你有天大的委屈,你还在想念你那些屈死的伙伴,”无忧
无虑的阿灰露出几颗门牙干笑两声,谈兴很浓,“人们喜爱地夸你们为‘护谷虫’。嘻嘻,这是你辈昔日的荣耀。我听人讲,一只青蛙一天平均吃掉七十条害虫,一年便可消灭一两万条。这些功绩记录着你的祖先往昔的威风。”阿灰咽下一口唾沫,侃侃而谈,“你辈的儿女——蝌蚪,也是除虫能手,一只蝌蚪一天能吃一百多个蚊子的幼虫,吃了幼虫等于消灭了蚊子。嘿嘿,真乃两代英雄哇!”
青蛙低垂着头,伤感却又做不出声。阿灰不停地卖弄高论:“时过境迁啦!现在还有多少人指望你们一展英姿、成全你继续保持昔年的辉煌呢?你的族类数量锐减,你消灭害虫的事业早被农药所代替。”振振有词的阿灰理了理胡须,拍拍一脸迷惘凄苦的青蛙的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只是遥远时代农夫对你辈的眷恋。厌腻了鸡鸭鱼肉的当代人类转而看重你健硕发达的四肢,你们转而成了酒徒们下酒的美味,小儿们下饭的佳肴。”阿灰转动一下耳朵,探头探脑瞥了一眼餐厅,“不瞒老弟说,这几年我阿灰看得够多了,南方年年刚进入五月份,你辈便开始遭殃,不仅你们这些成年的不能幸免,就连你们未成年的儿孙都不会被放过。”
阿灰见青蛙浑身颤抖,又悲天悯人地感叹不已:“天上飞的、地面走的、水中游的,贪婪之徒不择手段地搜捕,以锻炼厨师的烹调技艺,满足食客不断翻新的对物质生活的需求,置禁令于不顾。你们有什么办法躲过劫难呢?”阿灰缓缓地打了个哈欠,无奈地结束了独白:“老弟,歇着吧!我也要养养神了。”
四周那样静谧。阵阵炒肉香味钻进鼻孔。一言未发的青蛙眼中淌下了悲愤的泪水,身边蜷缩着这只心宽体胖的老鼠阿灰。
(选自《科教新报》2007年3月29日)
1.在说明事理的过程中,作者对老鼠进行了多方面描写。请在文中为下列几项找出例句。
(1)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3)神态描写 (4)外形描写
2.文中的老鼠为什么很得意,青蛙为什么很伤感?
体验式教学首先要创设能激发学生进入情感体验的情境,教师运用情感语言和诗意语言,激发学生迅速进入文本学习领域,产生联想与想象,理解文本精髓,引发学生情感,启发学生体验,感受人文精神,生成领悟能力。当然体验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体验教学的设计者是教师。所以教师要提供有助于学习的情景材料,围绕学习目标,关注学生最近发展,诱发积极感悟。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动力功能,能驱动主体投入学习客体,并对学习客体进行研习和体认,最终把握事物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自身的关系和对自身的意义。
二、解析言语,加深体验
体验式教学还可抓住文本语言形式的解读来最终把握文本内容,感悟其情感之旨向,实现言语内蕴的“意义情感”和学生解读的“感性情感”之对接,以此深化体验。在解读言语形式的时候要促使学生在理解和联想中生成领悟和意义。领悟和生成虽然与灵感和直觉的产生有关,但灵感和直觉的出现要以理解和联想作为基础。
接下来学生自由朗读《落日的幻觉》全文后教师作字词检查:请学生上黑板给加点字注音和听写词语。最后抢答:“夕阳无限好”出自哪首诗歌,请把全诗背诵出来。此时学生积极的参与和表现,课堂气氛很热烈。
三、诵读文本,强化体验
本环节抓住本文文体特点,加强朗读训练,从读中“生情”,从读中“悟情”,以此强化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情感体验,产生真切实在的心理感受。为此教师要依据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或诵读文中描写落日变化的一个段落(即第二段)获得情感体验。并且将男女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个为“文学家”组,一个为“天文学家”组。而且分别推选男女各一名学生主持两个部分的教学,当小老师。
四、对话讨论,丰富体验
本环节要求重视学生情感的内化与丰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动。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它以情感为核心,通过师生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课堂教学成为富有活力、充满激情的一个流程。对话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创新思维的亮点,促使学生感悟和体验走向更高层次。阅读的兴趣在其中得到激发,阅读的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情感通过不断的对话与文本作者的情感达到有机的交融。
1.提问:
改第一句的双重否定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改最后一句的反问句为陈述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请说说这个自然段用的主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第三段在结构上属于过渡段,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下面由“天文学家”毛东宇同学主持教学。
首先他带领大家做了一个视觉小游戏:请欣赏多媒体上两组有关视觉差异的图片。然后请思考:图一中黄色线与蓝色线哪一个更长?(实际一样长)图二中位于中心的绿色球和蓝色球哪一个更大?(实际一样大)
结论: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种种原因对事物产生错觉或幻觉,从而影响到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因此,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谈到龙山文化,人们总会想到那些薄如蛋壳的黑陶高柄杯。实际上,这种蛋壳黑陶器只是发现于山东龙山文化的某些遗址中,潍坊姚官庄遗址出土和复原起来的三件蛋壳黑陶器是第一次见到的完整的蛋壳陶器形;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则都是以灰陶为主,早期多为手制或模制,晚期多为轮制。器形除常见的鬲、鼎等炊器外,还有各种类型的储存器和饮食器等,洛阳王湾遗址出土的一件兰纹大陶瓮可容数百斤粮食。用骨头制作的器物已被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许多方面,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一件残骨梳,是首次见到的新石器时代人们梳头的用具。
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一些新式的生产工具,如木耒和石镰、蚌镰等。石镰是安柄使用的收割工具,其工效比石刀、陶刀高许多倍。与仰韶文化时期多用石斧、石铲等垦植工具不同,龙山文化时期收割工具显著增多,反映了这一时期农作物的收获量已大大提高。在山东胶县三里河、河南临汝煤山、登封王城岗、淮阳平粮台、郑州牛砦等龙山文化晚期遗址中已发现少量的铜器或冶铜遗迹,从而表明龙山文化晚期已经是在向青铜器时代过渡。
龙山文化时期的人们已学会打井,已开始用夯土筑房基,用土坯砌墙,并用石灰抹地面和墙壁。河南汤阴白营遗址发现龙山文化晚期房基46座,大多为圆形,直径2.8至5.2米不等。其分布极有规律,基本是东西成排,南北成行。这些小型的房子可能是与当时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的逐步确立相适应的。这里发现的河南龙山文化早期的一口水井,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一口井字形木结构水井。此外,这里还发现了白灰窑、白灰球、白灰器等,说明当时人们已经能够大量烧制和使用石灰了。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意识涵盖了大部分的心理现象,它既是我们体验到的对心理状态的复杂的内省,又等同于“觉醒”的状态,或者感知状态。因此,在给意识下定义时就会出现困难,它所涉及的分支众多,难以用一个单一的定义将意识所包含的方面全部囊括其中。意识的核心问题是“现象性”,理解意识的关键在于弄清楚现象性本身的本质及其起源。在早期西方哲学历史上,意识问题是以“心身问题”为标志开始的,意识是“心灵”的一个特征。从最早时期开始,意识与死亡相关联,人们希望并且相信,意识是与物质性的身体相区别的东西。因此,对意识的研究首先要回溯到早期历史上的心身问题。
自从笛卡尔提出“心身二元论”,赋予“心灵”以实体地位以来,对于心灵是否存在、怎样存在、如果存在,心灵该如何与身体相互作用等问题的争论延续至今。笛卡尔认为,心灵与物质是独立的两个实体,物质具有广延的属性,却不能思考,心灵能够思考却不占有空间。从对日常经验的内在主义素朴描述出发来看,心灵与身体之间和谐地相互作用,促使人们能够相信,心灵必然有其独特的存在地位。为了说明两者如何互动作用,笛卡尔提出“松果腺”这一概念。但是“松果腺”的提出,却恰恰暴露出笛卡尔的心灵观念存在的矛盾。
从内在主义的角度看,心灵确实与物质相互作用,意愿、欲望能够促成行为的发生,导致行为对象的改变等。但是,由于心灵不具有广延且不占有空间的属性,又导致人们无法运用在经典力学基础之上形成的认知图式,来理解和说明心灵的存在形式,心灵怎样与物质相互作用更成为了一个难题。如果承认心灵的独特实体地位,则有悖于经典力学的科学原则,如果依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心灵与物质等同起来,用大脑内部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说明意识活动,则导致无法说明为什么存在主观体验和感受的问题,这显然又违背了人类体验的直觉。因此,无论是坚持二元论还是唯物主义一元论,心物互动问题都面临着极大的理论困难,坚持内在主义观点,就必须说明心灵有别于物质的本体论地位以及心身互动的作用机制;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就必须说明为什么人会有主观体验和感受。本文认为,除了上述两种对心物关系的说明之外,存在第三种对心物关系的思考,即对经典力学原则在说明心灵问题上是否具有适用性的质疑:经典力学的原则是万能的吗?它是否能够作为评判心灵是否存在以及怎样存在的标准?心物关系问题难以有所进展,是否因为我们用来评判心灵存在的标准出了问题?量子力学能否作为新的研究范式来推进心灵的研究?
随着人们认知程度的提高,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心灵问题的讨论更加如火如荼。古老神秘的“心灵”概念也逐渐以“意识”这一崭新的形式出现在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视域中。本文将以“意识”这一概念来论述笛卡尔心物二元论中所提及的“心灵”。
“有一种古老的观点:自然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包含感觉和思想,另一部分在运动中包含有物质对象。这个观点在笛卡尔的时代复活,并成为经典物理学的基础。”①1687年,牛顿出版了著名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掀起了科学的革命。在这本书中,宇宙被描述成一个遵循严格规律的大机器,依照数学的精密性在空间中运动。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还原成遵循严格规律运动的物质实体,作为因果决定链条上的一环,按照既定的规律运行。因此,经典物理学的世界被冠以具有决定论和客观性的特征。但是在涉及到微观世界的对象时,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原则就失效了。
意识问题是当代哲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交叉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的热点难题。众多学科关注意识的原因在于,它是关乎人的本性根基和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根本性问题。不论是唯物主义立场,还是二元论立场来看待意识,都有不可回避的理论困难。
以上两种立场在说明意识问题的过程中,会遭遇到困难的原因,除了意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唯物主义和二元论均把研究宏观事物低速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作为思考意识问题的理论基础。二元论产生的部分原因是迫于经典力学的还原论和客观性压力,人们无法调和与说明物质活动和意识之间存在形式的不协调,但是却又难以违背自己体验的常识,放弃意识的主观性特征。唯物主义则恰恰相反,它遵循经典力学的客观性、决定论、还原论等根本规律,把物质放在优先地位,试图用经典力学的规律来同化或拒斥意识的主观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二元论与唯物主义这两种相对立的立场都是以经典力学的原则为根本依据,朝着各自相反的方向建构自己的理论,但是,二元论从理论内部割裂了意识与物质的关联,而唯物主义又混淆了意识与物质的差别。
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主要内容的经典力学在20世纪以前被称为最美的物理学,它通过把“意识”排斥在研究范围之外来实现其理论的完备性。它假定时空的绝对性和依据初始值可进行精确预测等特征,为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身的本性描绘了一幅因果封闭、清晰可测的蓝图。世界上的任何物理系统都能够被分解为各个组成元素,各个组成元素只能够与彼此相邻的元素发生相互作用,物理系统遵循着严格的物理因果封闭定律,根据一定的可观测的物理量,能够做出无限精确的预测。经典力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已经否定了意识是有别于物质,具有独立存在地位的实体。大脑是世界上最为精密且复杂的整体系统,它作为意识活动发生的场所已经是毋庸置疑的科学事实。按照经典力学的观点,大脑与意识同样应该遵守经典力学的根本原则,但显然意识的诸多属性以及对应的神经活动的规律都无法用经典力学来说明。
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已经表明,意识活动的发生受到大脑整体活动的控制,它并不是固定发生在大脑的某一个区域。同样,大脑的某一部分神经通路也不是意识发生的场所,完整的意识的出现,需要调动大脑内部不同脑区的神经元进行放电。不同的意识场景所对应的神经元活动的组合也不一样。就目前的神经研究成果而言,神经科学只能够对意识活动的说明进行基于科学经验上的描述,而不能够进行充分的因果说明。经典力学中的整体可以分解成部分的组合的原则,无法说明意识的高度统一性;相邻部分的因果互动原则更加无法解释不同脑区的神经活动,怎样能够作为单一的意识活动的组成部分。发生在个体大脑中的意识转瞬即逝,难以捕捉,甚至毫无规律可循。大脑内部呈现的意识场景为什么具有统一整合性和动态的分化性,归属于不同脑区的神经元为什么能同时放电而形成单一的意识场景,控制这些神经元活动的机制是什么?这些问题,对于研究宏观事物运动规律的经典力学而言存在困难。经典力学中不需要涉及对微观事物的化学过程的说明,而这一点对于大脑研究来说,则非常重要。
如果从大脑内部和大脑外部两个维度,来对意识进行一种描述上的区分,从大脑外部,引入一个“观察者”,那么对意识就可以做出两种不同的描述。这两种维度的描述之间的区别也表明,经典力学难以说明意识。
按照经典力学的原则,每个脑区的神经元只能够与它紧邻的神经元发生互动,并根据所处的大脑区域的定域性而非全局性来表征意识场景。对意识的内在描述不是从外在的“观察者”或者元素集合所体现出的整体功能性角度进行描述,而是对这些独立的神经元描述的组合的描述。“根据经典力学,对物理系统和它的动力学的状态的描述,能够在内在的层次上表达出来。但是人们怎样来理解经验的整体思想的发生呢?”②
外在描述是在引入一个外部“观察者”之后而做出的描述,观察者知道大脑内部描述是由诸多元素所构成,但是,他能够从外在维度对内部元素进行整合,使内部元素组合起来具有整体的表征属性。同时,外部的观察者能够从整体的功能性角度出发来进行整体表征,在观察者的意识中形成的整体性描述,不会受到各个不同脑区神经元活动的区域性限制。总之,这个外在的观察者不仅具备“知道”大脑内部是由多个元素组合的能力,还具备把这些元素集合成整体的能力。因此,在内在描述层次上的独立元素的集合,在外在层次上可以被称为是一个单一的整体。
从功能的角度出发,大脑被看作是一个功能性的整体,但是在经典力学的框架中,功能基本上不具备任何实际的意义,因为大脑的过程受到不同脑区神经活动的控制,然而,大脑部分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可能实现大脑的整体作用。从根本上来说,一个从外在层次所描述的功能性整体,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含义要比逻辑上独立的要素的简单集合要复杂得多,而这一点恰恰是与经典力学的根本原则相悖。因此,意识的整体功能性概念在经典力学框架中也无法得到合理的说明。
依据经典力学的法则,整体可以被分解为独立的局部要素的集合。“功能性”对于物理因果封闭定律而言是无效的,因而不具备任何存在的理由,唯一承认它的理由就是方便我们从外在层次对它进行直接的理解。
灵感与顿悟是经常出现在人类思考过程中的真实存在的心理现象,在艺术和科学研究中表现尤为明显。它们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丰富性、瞬息变化等特征,它们常常会受到当下场景或意识内容的刺激而产生,但是其产生的机制与结果却远远超出了人对当下对意识的研究水平。按照经典力学的可预测性原则,依据一定的可观测的物理量,就能够对事物做出精确的预测,但是在灵感和顿悟这类具有突发性的心理现象上,经典力学的根本原则显然不适用。
根据经典力学的根本原则来解决意识问题面临诸多的理论困难,意识的高度整合性和高度的分化性、主观体验的整体性和动态多样性、从外在的功能角度所描述的大脑的整体功能性特征、灵感和顿悟这类突发性的心理现象都无法从经典力学理论中得到科学合理的说明。
斯塔普(Henry Stapp)认为,对于经典力学而言,意识和行为之间的紧密关系不可能从逻辑上推导出来,相反,这恰恰意味着经典力学的不完整性。经典力学不能够蕴含意识的现象性方面,除非意识是一种副现象。但是,如果意识是副现象,则显然有悖了直觉。如果经典力学控制自然的整个动态过程,那么作为人类大脑高度进化发展结果的意识就是一个令人怀疑的神话。经典力学的动态原则既不蕴含现象实在的存在,也不能够对它们怎样从简单形式进化到高级阶段提供一种自然的动态说明。在经典力学的理论框架当中,人类的体验既没有存在地位,它也无法对大脑的动态作用提供充分合理的自然说明,那么我们就应该放弃用经典力学的整体逻辑结构来研究意识,并转而寻求一种能让我们的体验充分发挥动态作用,且完全不同的逻辑结构的模式,这一模式就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的诞生打破了人类对经典力学关于世界的固有认识,传统的物质观念、物理封闭因果定律、决定论和连续性观点都遭到了破坏。量子力学重新为人类描述了一个新奇的、感官不可知、反常识的世界。量子力学的理论框架内,大脑被看作一个量子系统。
意识与大脑之间的紧密联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科学事实,虽然经典力学在说明意识问题上存在许多的理论困难,但是科学的发展趋势表明,我们始终要在科学的框架内来说明意识。因此,意识研究必须转换一种新的研究范式。目前,最有希望将意识重新纳入到物质世界的科学理论只有量子力学。“冯诺依曼、诺伯特维纳和霍尔丹指出,自然的量子力学方面似乎是为了将意识重新纳入我们现有的物质概念而为意识量身定做。”③
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的不同之处在于,量子力学引入了“观察者”因素,测量结果不再是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尤其是在对意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观察者”本身也作为物理系统的一部分而参与和影响着对意识的测量结果。由于意识具有高度的分化性,各种心理事件瞬息万变,每一次对意识的测量都会取得不同的结果,为了对意识现象做出完备的描述,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彼此之间呈互补关系,这种互补性取消了在经典力学框架内应该具有的严格因果律,意识呈现出非因果性的特征。
当代著名的心灵哲学家查默斯也多次在其著作中谈到意识可能与量子力学有紧密的关系,但是对此他常常又持一种怀疑的态度。作为提出“意识的困难问题”而闻名于世的哲学家来说,他始终关注的是意识的主观经验问题,但是,在他看来,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相比,在意识问题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即便如此,这一范式目前还未能说明为什么会有主观感受的发生。“问题在于物理理论的基本元素都要归结到两点:结构和物理过程的动力学,但是从结构和动力学出发,我们只能获得更多的结构和动力学,而有意识的经验仍然没有被涉及。”④尽管如此,量子力学在意识研究上仍有许多探讨的空间。
注释
张晓明:“文化走出去”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两三年提出来的。但在我看来,“文化走出去”是单向性的表达,一种比较虚的说法。文化更多强调的应该是平等交流,与其说你要用自己的文化去占领别人的市场,不如说提高自身的文化软实力,提升自身文化对别人的吸引力。因为文化的交流并不是单向的,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既是其他文化的接受者,也是影响其他文化的输出者。如果仅仅强调文化走出去,实际上是文化贸易领域的“重商主义”政策。
《创意世界》:那么,文化的软实力或者说文化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晓明:它可以分几个层次:最低的层次就是你的文化产品在国外有人消费,把别人变成你的消费者;第二个层次就是成为国外文化市场的投资者,你的文化投资在国外有很好的回报;最高层次当然是你的文化价值观得到别人的认可,大家都仰慕和喜欢你的文化内容。
《创意世界》:近年来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何?
张晓明:为了鼓励文化贸易的发展和繁荣,近些年国家也出台了不少相关的鼓励政策措施。中国的文化产品出口这些年增长速度非常快,在全世界非常受瞩目。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2008创意经济》和《2010创意经济》提供的数字,中国的文化产品在全世界的市场占比非常高,2005年是19%,2008年是21%。
《创意世界》:真的很高啊!
张晓明:是的。我们出口的文化产品主要包括新媒体产品、设计类产品、工艺品、艺术品、以及出版和广电传媒产品等。总的来说,出版、广电等核心的文化产品我们占的比重非常低,但是我们的设计类产品、工艺品和艺术品占的比重非常高,其中工艺品在国际市场占的比例更是达到40%。近年来新媒体、游戏等占的比例也相当高。
《创意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强的还是文化产品的制造力?
张晓明:在文化产品的制造方面,中国确实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中心。如前所述,按照联合国贸发会议出的《2010创意经济》中的数据,按照传统的有形货物贸易统计数据计算,国际市场上5个制成的文化产品,其中1个就是从中国装船运出去的。我们的生产制造能力是全世界最大的。当然这些产品不都是我们创造的,外国可以把设计图样通过网络发过来,我们把它们制造成产品后“出口”。因此,虽然从文化贸易统计数据看我们是顺差,但是我们的版权贸易是逆差,而现代化先进国家都是版权出口大国。从文化产品的制造到文化产品的创造,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创意世界》:您如何看待国际市场对中国文化产品的需求?
张晓明:国外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肯定是有的。要不好莱坞干嘛老拍跟中国题材相关的片子呢?关键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太低,人家不要啊,满足不了国外市场的需求。
《创意世界》:那怎样才能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
张晓明:首先你得让别人接触到你的文化产品之后能够产生共鸣。现在是信息开放的时代,大家对普世价值观的追求,对时尚和审美的看法,其实基本都是一样的。比如李安拍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谁不喜欢看?所以,别老说中国特色,别老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尽管全球化给多样性的民族文化以更多传播的机会,但是普世价值观才是走出去的第一要义,否则别人怎么能够接受你的东西呢?
《创意世界》:难道文化的差异性不是产品的吸引力所在吗?
张晓明:这就看你如何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了。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好莱坞覆盖的实际上是一个大众消费市场。所谓大众消费产品,是内涵比较稀薄的东西,它里面所蕴含的特性最少。而好莱坞就是要覆盖全世界所有不同文化的消费市场,它的目的性很强。所以,你非要讲“文化走出去”的话,就面临“怎么走”的问题:内容怎么解决?你是要做普遍的人性?还是要做中国的特殊伦理?首先做哪块?在我看来,你要让人家接受你,就得先做普遍人性,你非要先搞所谓的中国特色文化,别人肯定不接受。
《创意世界》: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反倒不走俏?
张晓明:我们可以把国际的文化市场作类别细分,一方面学习好莱坞,把普世的价值观披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去面向世界市场,把它做成大众的文化消费品;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做一些非常民族化、非常中国化的东西,满足小众市场的需求。但是所有文化产品都有折扣。文化贸易最大的问题就是文化折扣,因为文化存在差异性,别人可能只能理解五分。所以,我觉得应该有相关的文化战略去管理和协调这些问题。
《创意世界》:在您看来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比较获得认可的文化产品有哪些?
张晓明:最典型的就是莫言的作品了。早年根据莫言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就成功走进了国际市场,去年莫言又获得世界文学的最高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莫言的作品源于本土,有很好的故事,但是它的表达方式和传播的价值观又有共鸣性,表现的形式又跟国际上流行的文流有关。它是小说,也可以是剧本,还可以是电影,可以变成多种消费形态。这才是典型的可以“走出去”的东西。
《创意世界》:但光有一个莫言显然不够啊。我们的文化产品创造力和吸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难道我会不知道?
2、难道我有这么笨吗?
3、数学真的这么难么?
衡水湖景区对外交流的增加,必然要求其软环境建设逐步走向国际化与正规化,而英文标识与说明的设立,则是应有之意。自衡水湖景区全面敷设英语标识及说明性文字以来,外籍游客享受到充分的便利,景区文化品味也得到了提升。但笔者以为,衡水湖景区英文标识的翻译质量尚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因此本文拟通过指瑕其英文标识现状,来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景区的各类英文标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亟待改进之处:
一、某些英文标识有待于换用更为准确的词语
准确性是英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所谓“信、达、雅”也是以“信”为第一目标的。在景区标识语的翻译中,尤其要注意根据英语的习惯用法来选择能够恰切表述概念的词语。比如景区内随处可见的“Way In”与“Way Out”,作为“入口”、“出口”也不够规范,应换用更为准确的“entrance”与“exit”;而厕所作为最常见的公共设施,其译名也有一些待改进之处。比如“W.C”作为俚语,通常表示卫生条件较差的厕所,故景区内的此类标识应统一更换为“Toilet”,且在路标中应使用其复数形式。而饭店内的厕所,则应翻译为“Restroom”更为合适,因为此词的本义即指饭店内带有盥洗室、较为高级的洗手间。
二、某些英文标识有赘译之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英美等国的用语习惯而务求简练
比如服务台被译为“Information Desk”,在美英只用“Information”便足够了。凸现了英文标识翻译的简练性原则,突出所示设施的功能信息而不应逐字翻译。同“服务台”的译法类似,购票处译为“Ticket”,便足以明确传达相应的功能信息。
三、某些英文标识口气嫌生硬,欠缺人文关怀,应更为柔和的礼貌性用语
对一些限制性提示语的翻译,则应尽量采用肯定句式。比如“禁止喧哗”,标识译为“Don’t make noise”。带有严厉禁止的意味,易令游客产生不适感,如换为肯定句式“Quiet ,Please”,则显得既简练又柔和。“禁止践踏草坪”、“萋萋芳草,踏之何忍”之类的标识语,景区翻译为“Don’t Tread on the Lawn”,语气生硬,在游客心理上造成较大的距离感。应换为“Please Take Care of the Grass”。此句以“take care of”来凸现人文意识,将游客置于关怀者的地位,从而更易于调动他们的自觉性,去爱护景区的一草一木。
四、景区某些英文标识不同程度地存在语用失当的现象
英文标识的翻译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让外国游客一看即懂才能达到无障碍交流的目的。故而标识的翻译须以英语读者为本,来顺应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比如景区的 “至游乐场”,“至洗手间”等提示性标识语不应使用“goto”而应使用“to ”;又如“游客止步”、“闲人免进”一类的标识语,景区译为“Loiterer,Please Stop”。“loiterer”意为“闲逛、混日子的人”,以此词来翻译中文的“闲人”恐怕有望文生义之嫌。其实这种标识在英文中有习惯性的表达方式“Staff Only”,或者是“Visitors Declined。”“declined”有“谢绝,婉拒”之意,用在这里是恰如其分的。
五、景区某些英文标识在词语选用方面尚有改进的空间
比如“老人专用”这句提示性标识语,景区翻译为“For the Old People”或“For the Aged”。在英语中,“old”一词含有“老而无用”的意思,如此译法恐怕会让外籍老年游客心生不悦。其实恰当的做法是选择英语中较为委婉的词汇“Elderly”,意为“上了年纪的”。或采用“senior”,意为“长者,资历较深者”。故而“老人专用”的恰切译法应为“For the Elderly”或“For the Senior”;
六、在书写方面,英文标识忽略了大小写问题
某些警示性的标识应以大写形式来凸显警示效用。如“水深危险,注意安全”,就应打破源语语序,将大写的“注意”一词放在句首,译为“WARNING !Deep Water!”;另外,标识语短语中的首个单词和所有实义单词的首字母均应大写。如“小心落水”应写成“Risk of Falling into Water”。
七、景区某些英文标识尚缺乏对国家标准的遵循意识
英文标识中的设施及功能信息、警示和提示信息,凡在GB/T 10001.1-2006《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二部分《旅游休闲符号》所列范围内的,应遵循少译原则,首先使用标准中的公共信息图形标志。比如景区的温泉,其英文标识应采用《旅游休闲符号》表1第13项所列“温泉浴”符号,标识语为“Hot Spring Bath”,而不是欠规范的“SPA”。
八、景区应增加一些更符合外国游客实际需要、更具人文关怀特点的标识语
如“外币兑换点”“Currency Exchange”;“母婴室”“Nursery”;“残障人士专用”“For Disabled Only”等。
综上,衡水湖景区的英文标识在用词、书写、译法等方面尚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从本文所列几个方面对景区的英文标识及说明进行改进,则有望使衡水湖景区的软环境建设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为外国友人提供便利和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重视;说明文体
说明文体平时练得少,然而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用处却不少。练好说明文体的写作,不仅有利于工作、生活,还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1. 说明文与其它文体思维的区别 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所谓说明,就是要客观地对某种事物或某一事理作解说,使人能够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这就决定了无论在表达方式上或是在思维形式上,说明文都不同于记叙文、文学作品和议论文。 与记叙文、文学作品相比,记叙文和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回想、联想和想象进行形象思维,而说明文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进行抽象思维。可见,二者所运用的不是同一类思维。 与议论文相比,二者同属于抽象思维。无论议论或说明,都要运用抽象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文甚至像议论文那样也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二者的抽象思维又有所不同。议论文的思维,主要在于通过逻辑推理能够一步步地推出结论(观点或论点),从而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而说明文的思维,则主要是通过分析和综合(以及比较、分类、抽象和概括)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议论文和说明文虽然都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但议论文更多地是对抽象道理的分析和综合,而说明文中对实体事物的说明则更多地对事物的实体进行分析和综合。说明文虽然往往也要用到推理,但说明文的推理在于说明客观性的事理,而议论文的推理则在于论证自己的观点。
1 文体上
说明文既然作为一种文体存在,自有其独有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现代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对它又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明代学者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中说:“夫文章之有体裁,犹如宫室之有制度,器皿之有法式也。”这也就是说,文体知识就是篇章的“制度”和“法式”,因此讲授说明文和散文这两种文体时,文体特征还是应该向学生讲明白的。
2 语言上
说明文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即准确、严密。无论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无论它的语言是平实的还是生动的,都必须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文准确的语言是为准确阐明事理或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服务的。如《中国石拱桥》中的“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此句用了打比喻的说明方法,语句优美且形象生动,其目的就是为了形象、生动地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桥洞成弧形”。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明净无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甘冽清澈的山泉”未比拟它;散文教学,品尝语言美是重点。应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揣摩散文语言的生动性和情韵。“比如鲁迅笔下的“百草园”,描写菜畦、石井栏、皂夹树、桑椹四景,分别用碧绿、光滑、高大、紫红四个词修饰,质朴自然,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孩子的视野和知识水平。
一句话,说明文的语言为说明事物的特征或说明事理服务,散文的语言生动、优美,为增加文章的辞采、营造情境的氛围、抒发寓于景的情怀服务。
3 特点上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89-01
按利科的定义:文本是由书写而确定了的话语。与交谈中的话语不同的是,确定化的(书写的)语言与阅读的关系不再是说话——回答的关系。他割裂了作者与读者实时的交流关系,而正是这种阅读关系对对话关系的代替,促成了文本意义的解放,使其摆脱了作者心里的束缚,在文本的理解上给予读者很大的自由。
由于这种割裂导致了在交流中语境的消失,语言作为一种指称符号在书写的文本中变成一种空洞的指称,导致文本成为脱离实际语境和显现行为的语言符号系统。他的指称完全要依靠读者的阅读行为来满足。不仅如此,文本中语言指称的缺席使其容易与其他文本联系构成一个文本的世界。
说明与理解在狄尔泰看来,是两个彼此对立的科学范畴,前者是自然科学的方式,后者则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解释方式。然而,在这种显而易见的对立中,我们似乎也可以看到,由于人文科学越来越重视它的科学特征,因此,在追求科学性的欲望中,自然科学并不比人文科学更加强烈。在人文科学中理解的客观性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它使得“说明”与“解释”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一、文本与结构说明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文本的自主性地位。由于文本“准世界”的形成,作为中介它割裂了读者与作者以及话语环境之间的关系,故而文本作为对事件内容的转述,超越了作者的束缚,成为“封闭性”的语言符号系统,独立存在的体外化文本。这样“根据说明的规则来处理文本是可能的,语言学成功地将他应用于构成了与交谈相对立的语言的简单符号系统中去”。(利科)而读者与作者交流的恢复则在于读者对文本的“解释”过程,即阅读。
语言结构的客体性标志着对于文本的纯符号理解的可能性,而语言与言谈存在着基本的区分,在利科眼里,言谈属于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语言学只考虑没有真正意义的单元系统,每一系统的界定只根据其与其他东西的差异。这样就将实证主义的“说明”以一种语言的简单符号系统的形式应用到了对文本的分析当中去了。
在《写作的零度》中,罗兰巴特认为语言的结构分析应该超出句子,语言才是更大的单元。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基本单位等同于基本话语单位(符号)来分析。在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中,他把语言这种分析单位等同于句子,以与人们谈论音素、词素和义素相同的方式谈论“神话素”。结构主义语言学在文本解释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文本自身能够作为独立的语言体系被我们所理解和分析。
二、新的解释概念
“说明”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文本深度语义学的大门。但是,对于结构分析来说,他只限于叙事中的行为、行为者和叙事三个层次,只是囿于单纯的宣旨了世界和叙事者的“封闭的”文本之中。因此,它无法穷尽个人在阅读过程中对文本的理解。这样就需要我们接纳其他态度,即一种“解释”的态度。
“解释”在狄尔泰的眼中具有一种“占有”的特征,所谓“占有”就是在解释文本的过程中克服与文本建立于其上的价值体系相疏远的关系,使其成为自己的东西,因此“在诠释学的反思中(或在反思的诠释学中),自我的建构与意义的建构是同步的。”这样通过读者对文本价值体系的“占有”,暂停了文本对实在事物的指称的悬置和中断,文本又重新展开了指称运动,走向一个世界和许多主体。因此,在结构的分析中,不单只有语言面上的层次分析,它同样揭示了一种深度的语义学。
因此,利科说:“说明就是导引出结构,也就是引出构成文本静力学的内在的依赖关系。解释就是沿着由文本打开的思想之径,朝向文本的方向,将自己放置于这一路径之上。这一点将使我们去纠正最初的解释概念,去追寻(超越有关文本行为的解释主体化过程)将成为文本行为的解释的客观过程。”,也就是说,通过“说明”,文本的意义得到展开,它为我们解释文本提供了一种可能,“解释”就是建立在“说明”展开的文本的意义之上与读者个体性相结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