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党性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进入新世纪,教育也随之迅速发展和普及,教学手段和教育的投入今非昔比。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无论老师亦或家长都感觉到似乎当前的教育不能足够的“给力”,其结果远远不能令人满意,甚至有些教师发出一代不如一代的埋怨和感慨。为何高投入下反而低产出,这其中固然有着多种原因,包括学校的教育本身、社会风气与社会教育以及家长思想和家庭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制和教育精神。但最根本的,还是文化教育的缺失。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褪色和中空
英国人类学家E B 泰勒为文化下了如下定义,“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习性”。[1]1由此可见,文化所涵盖的范围甚广,甚至可以说,“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生活方式”。[2]93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与文化教育结构。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汉代时期的独尊儒术,唐朝的儒释道三教并举,宋明的理学,以及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中国历来都是通过文化一统天下。中国传统教育向来注重主体性和内在道德性,体现出对生命价值的尊重和对和谐理想的追求。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和谐,其主导思想为“天人合一”,并由此生发出人定胜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积极的思想主张。这一主导思想也被应用到教育上。《中庸》第一章就言简意赅地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便给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指导思想,即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发扬这种善良的本性需要教育。以伦理为本位的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我国以道德为核心的人文教育传统。传统文化注重“修身”的价值追求,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传统文化崇尚“和为贵”的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有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传统文化“以民为本”的观念,有利于巩固社会和谐的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正是中国传统大同社会理想在现代的延续和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智慧和精神动力。
然而,自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统的人文教育受到了以进化论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育的挑战,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不断繁荣,人类进入信息与知识的速食时代,兴盛了数千年的人文主义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尤其在青少年群落中,传统文化已经出现了中空地带。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等传统艺术,大多数同学只学过一点皮毛或者根本就不懂;网络小说盛行,诗歌被束之高阁,文字被表情符号所代替;从淘宝体,“咆哮体”到“蓝精灵体”,“TVB体”,一群群集体喷发的网络流行语体上演了一场场你方唱罢我登场般短暂喧嚣的语言时尚秀;而经历了游戏控”、“苹果控”、“微博控”、“穿越控”、“宫斗控”后的Y一代们,却在期末考试的卷中,闹出了桃花扇是讲述京城名妓西施的故事,这样让即使非中文专业老师都摇头叹息的笑话。
当然,传统文化有其弊端,并非医百病的良药,但不可否认,它可以制约惟科学主义教育的发展势头,弥补现代教育的不足,减少消费文化将人和社会引入歧途的可能性。而在忍受着人们对人文主义教育不断的蔑视和嘲笑中,传统文化可谓举步维艰。
二.当代学习指令的黄金分割
在人的文化指令中,可以把直接影响人类行为的精神财富称为指令,如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财富------学习指令就是原始人从模仿中发展出来的。如果把精神财富生成的历程划分为天真,理智,科学三个时期,那么与之对应,可以把直接影响人们行为的精神财富分为三类,即天真指令,理智指令和科学指令。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无疑科学指令的比重较大。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08-0006-01
孝道作为道德的一种形式,其产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而重视孝道教育在当今儿童启蒙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孝道的起源,孝道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孝道缺失的现状以及孝道缺失的原因分析这五个方面来论述孝道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复归的必要性及其在当今儿童启蒙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 孝道的起源
文化学家认为,人类社会的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是其他各种文化现象共同影响和作用的结果,因此它的成因、功能以及规律还得从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去加以寻找。孝道的发生发展最早起源于先秦,这与当时那个时代的文化结构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先秦家庭组织为父系制家庭类型,而且规模庞大,在社会及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这是孝道发生发展的基础。而宗教、法律在史前时期长期处于欠发达状态,相反礼仪风俗却得到了充分发展,这决定了庞大的家庭组织只有依赖于道德的力量才能得以维持和巩固,正是在当时社会家庭组织类型、结构、地位,以及社会组织力等方面共同影响下,以父亲为一家之主,后辈无条件尽孝的孝道文化便得以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
二 孝道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20世纪早期的许多学者都将孝道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这正是比较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后得出的正确结论。国学大师钱穆曾指出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古典童蒙读物中孝道的内容占据了重要组成部分。孝道哲学之父谢幼伟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梁漱溟则将“孝”列为中国文化的第十三项特征,并指出中国人的孝道不仅闻名于世,色彩最显,而且堪称为中国文化的“根荄所在”,所以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自是没错”。
三 孝道缺失的现状
然而,当今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十分丰富的今天,青少年秉承孝道现状却不容乐观,孝道的缺失,说到底是文化底蕴的缺失。当下的父母对孩子可谓是疼爱有加,竭尽所能,把一切最好的事物都给孩子。伴随着房奴,卡奴的出现,网络新词孩奴也应运而生。孩奴是对当今许多独生子女父母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生活状态的一种形象的概括。很多时候父母的付出却并未换来子女的孝顺。在我国城乡不同的家庭结构中,青少年存在着不同情况的孝道缺失。在城市里“421”家庭结构较为普遍。6个大人爱着一个“小皇帝”,可谓是“爱幼有加”,有的已属溺爱。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对孝道文化的灌输。青少年因此很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淡化亲情回报,对人冷漠,缺少社会责任感的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孝道的缺失就成为了必然。现在许多年轻人关心父母,尊敬老人的意识相对较差,究其根源,则是由于童蒙时期孝道教育的缺失。这也是为什么,社会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仅在城市,农村也普遍存在着孝道缺失的现状。我国的农村地区,存在着家庭子女多的现状,父母对子女的孝道教育相对滞后,家庭中子女多因家产之争出现矛盾,导致老人得不到很好赡养的情况举不胜数。
四 孝道缺失的原因分析
当今我国出现城乡孝道缺失的现状,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孩子儿童启蒙时期的孝道教育。童蒙时期是每个孩子孝道观念的萌芽和养成时期,是孝道教育的关键时期。童蒙孝道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重视。当今社会孝道缺失的现状正是由于这三方面的忽视所导致的结果。
1.家庭孝道教育的忽视
21世纪这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导致了当今社会的父母把关注的绝大多数注意力投入到孩子的升学和就业问题上,只要考试过关,只要能拿高分,只要课业成绩优秀,并不太重视孩子的孝道教育问题。当今社会的现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只要孩子愿意学习,愿意去上培训班,愿意完成作业,绝大多数家长会迁就孩子的一切也许不合理的要求。而且,家长们,为了迎合所谓的高分教育,大多数给孩子买一些教辅书籍或是培优书籍,以期孩子的成绩能有一个快速提升,而忽视了对孩子传统孝道文化的熏陶,树立孩子的重孝意识。
2.校孝道教育的边缘化
在中小学校当中,虽然也提倡尊师重道,但人文道德教育之师和其所传之道,在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占统治地位的大环境下和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已经不知不觉地被边缘化,使学生难以树立道德养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儿童学校教育中孝道这一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学校教育中以书本教育为主,而当今最普遍的儿童教育人教版书籍中则主要是以识字认字为主。对于孝道知识的传授只有寥寥可数的几篇文章谈及与之有关的知识。小学一二年级孩子的课本中有关孝道的知识几乎没有。这就给儿童最关键的孝道文化习得时期造成了巨大的教育空洞,不利于中华孝道文化的传扬。
3.来文化的冲击
穿“耐克”鞋、吃肯德基、看日本动漫……时下,从众多孩子的言谈举止、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中,可以窥察到外来文化的熏染力度。而在儿童的课外阅读方面,卡通片、口袋书、漫画书……众多舶来品涌进孩子们的生活,而在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中中华经典的比重几乎很少。据一项不完全调查统计,在各地的书店里,孩子们扎堆的多是日韩、欧美以及国内的快餐化图书,中华经典乏人问津,更别提受到古代经典文化孝道方面的培养和熏陶了。文化的开放是件好事,它让我们在一个更加开阔的环境中交流思想,但一个民族脱离自己的文化基因而丢失主导性格,怎能从容应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呢?不仅如此,当代童蒙读物中大部分灌输给孩子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只是,忽视了对中华孝道文化的传播,这也是孝道缺失的重要原因。
五 结语
孝道是中化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足以证明孝道对于人类道德品行培养的重要性,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孝道灌输的重要性。
然而不幸的是孝道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并没有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而不断深华扩展,发扬光大,而是在社会演变的潮流中,外来文化的冲击下渐渐变得黯淡无光,失了曾经的风采。现代教育,偏重技能灌输、功利和考试,以至于在世界文化讯息的冲击下,新生代渐渐远离了独立思考能力、评价能力和深度思想,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孝道是中华文化的经典。经典是我国民族文化、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启蒙时期是儿童道德养成最关键的时期,在当今儿童启蒙教育中复归中华孝道文化,重读中华经典童蒙读物,加强孝道方面的熏陶,使孩子从小就树立重孝意识,并在成长中一步步实践孝的德行显得意义深远而迫在眉睫。我们要及时采取措施,不能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
参考文献
[1] 孔子.孝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杨伯峻,吴树平今译.论语今译[M].齐鲁书社,2009
[3] 张云风.二十四孝[M]. 三秦出版社,2000
[4] 夏初,惠玲校释. 蒙学十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关键词:感恩道德价值大学
一、感恩的道德价值
感恩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方便和恩惠由衷认可,并试图加以回报的行为。我们能得到他人的恩惠与帮助是出自他人的仁慈与爱心,“恩者仁也”…。。斯宾诺莎说的更具体,“感恩或谢忱是基于爱的欲望或努力,努力以恩德去报答那曾经基于同样的爱的情绪,以恩德施诸我们的人。”可见,“恩”是人类之爱,感恩是对爱心的回报。所以,古人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极为推崇。这些格言不仅对人们的感恩行为提出要求,同时给人们的道德修养指明了方向,具有深刻的道德内涵。
首先,感恩益于修德。感恩是对恩惠的敬意与感激。儒家对“恩”的解释是“仁”,“仁”始见于《尚书·金滕》:“予仁若考”,诗经则有“洵美且仁”,意义做“仁爱”“仁慈”解。到了孔子那里,“仁”的意义进一步深化具体,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对象则有不同的意思,形成了一套知仁、行仁的道德体系。如何实现仁呢?儒家指出两条路径:一是由里及外、推己及人的情感类推法。儒家所讲的仁爱是有差等的,仁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悌”是仁的出发点,人首先要感恩父母、亲敬兄弟。在此基础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把别人看成是同自己一样的人,将心比心,把血缘亲情之爱由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向外推延,从而从爱父兄到爱他人,从爱个体的人到爱群体的人和社会,最终成为道德的圣人。二是自外向内、克己复礼的修德之道。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就是要克制一己的欲望,用礼(道德)来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而达到仁。为什么要尊礼克己呢?因为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准则,如果内心没有对礼的敬畏与感恩情感,礼的形式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要求人以这种方式和规范来培养内在的道德情感。两条途径殊途同归,其共同点是要求都具有感恩的情感,并不断与负恩心理做斗争,不断克服并超越之,从而实现仁。可见,一个人对父母兄弟、他人社会乃至道德规范心存敬意、心怀感恩,就能成为道德完善的人。
其次,感恩益于为学。一个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老师的教诲,长者的提携,“片言之赐,皆吾师也”。所以,君子当“隆师而亲友”“事师之犹事父也”。为何尊师感恩如此重要,甚至葛洪指出“明师之恩,诚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无非说明尊师感恩益于为学。尊师感恩益于为学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益于学问之源的获得,“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荀子说:“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二是能淳朴学风,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师道既尊,学风自善”¨。相反,“师道之不传”必然导致“欲人之无惑也难”。可贵的是,古人强调尊师感恩是坚持“师道”而非“师人”的标准:只要能增进道德学问的皆可以为师,而不必在意对方年龄的长幼,社会地位的贵贱;相反,不利于道德学问的即使为师我们也应加以批判。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韩愈也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亚里士多德则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再次,感恩益于敬业、成业。只有心怀感恩的人才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诸葛亮原本“布衣”,只因心感刘备三顾茅庐之恩,才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就一番事业,留下千古佳话。
我们普通人虽无诸葛亮的知遇之恩,但我们也应感谢衣食之恩、机遇之恩。我们不但要感恩顺境,还要对所遭遇的挫折和失败心存感激。挫折与人如影相随,“逆境是常态,顺利是意外”。感恩挫折就是要明白挫折在人生走向成功时所扮演的角色,激励我们以“失败是成功之母”屡败屡战的精神。孟子亦曾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弗乱其所为。”只有经历过心智之苦、筋骨之劳、体肤之饿,才能认识到生活之不易、事业之艰巨,才会感恩已有之条件并转化为事业之动力。
第四,感恩益于社会和谐。感恩有益于修德,而人类道德的提高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可见,和谐社会是一个道德化的社会。因为:“民主法制”的基础是道德,道德不但为人们的守法执法提供内在的保障,还可减少社会的控制成本;“公平正义”则取决于对责任意识和行为效果的正确把握;“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则体现了社会交往的和谐,它是人们对交往理念和交往价值的取向的把握及其践行;“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社会意义上来说就是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人与他人、人与社会良好道德关系的延伸。
和谐社会不一定要求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却必然要求人们的道德水平普遍提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志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和谐社会要求道德,而道德建设则呼唤我们感恩。
二、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
在中国历史上,感恩作为一种美德,有着悠久的传统,但传统的感恩教育又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局限。从总体上看,传统感恩教育的局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感恩教育缺乏对“恩”的伦理反省,对“恩”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认识不够。恩德与其他传统道德一样建立在主体身份不平等的基础之上,君臣、父子和夫妇其政治地位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君主对臣民之恩并非都是(有时也可能)出自仁爱,更多的时候是基于一种笼络民心的治国之术。所谓的“皇恩浩荡”、“每饭必思君恩”等“恩惠”就成了子虚乌有的恩德,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不过是“人质爱上绑匪”的幻觉,其道德具有一定的虚伪性。此外,统治者一方面指出恩是“仁慈”、“仁爱”,提出“受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统治者自身奉行的却是“施恩图报”、“受恩不报”的非道德原则。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说:“惠则足以使人”就统治阶级而言,“施恩图报”才是其施恩的真正动机与动力;“受恩不报”反而成了其行为常态,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清官”情结正是对统治阶级受人民供养而“知恩不报”的反证。这里,统治阶级自身对恩惠的理解与践行同他对被统治阶级的说教与要求是不一致的,道德的虚伪性与欺骗性暴露无遗。
其次,从教育方法来看,传统感恩教育重灌输轻讲理,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特征。在三纲五常的道德框架下,既无“君臣、父子、夫妇”的平等,也无“臣、子、妻”的独立人格,这种不平等的地位造就了强者的“主人”道德心理和弱者的“奴仆”道德心理。在强者看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弱势一方则视一切所得为统治者的恩赐,时刻“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与此道德模式对应的感恩教育则是强制性的灌输和绝对的服从。教育者把被教育者视为“道德之洞”(杜威语)或“美德之袋”(柯尔伯格语),道德教育采用的是“讲大道理、靠思想灌输,靠榜样引路等基础性方法,缺少较为具体的操作性程序和启发性机制,它常常是对某种思想观念的笼统式灌输和规导,缺少对受教育者微观心理、情感和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主体因素的科学把握”。灌输的教育方法对一个有正常判断能力的人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妨碍或阻止了任何个人都有权自由地或自主地进行理智思考的过程。”纠表现出鲜明的道德强制性。这种灌输的教育方法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育方法。说它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应考虑到处于冲突中的价值审判;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育要考虑到被教育者的推理能力和他们对教育内容的评价能力。
再次,从教育结果来看,自觉自为的感恩演变为强制要求的报恩,感恩的道德价值发生了变异,偏离了感恩教育的德性目的。感恩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人在生活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感恩道德观,形成一种稳定的德性品质,过一种高尚的德性生活。而强制的感恩扼杀了被教育者的理性认识,使得感恩的心理层面被,感恩成了简单的“报恩”要求。应该说,报恩是对他人施恩的道德回应,体现了应有的道德责任,这也是我们今天依然强调报恩的原因。但中国传统的“报恩”和“报仇”,其本质是基于“情仇”的报文化,这种报文化具有封闭循环的特点,有其自身的道德局限性。中国人早有对“循环仇报”问题的批判,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就是对这种“循环仇报”的质疑,却对“循环报恩”的局限性缺乏清醒认识。在我们看来,循环报恩存在着三方面的道德局限性:一是循环的报恩容易扭曲施恩者的施恩动机,偏离恩惠的真正价值。二是循环报恩容易对报恩者形成巨大的压力,产生各种极端的报恩行为。如“公报私恩”——即以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来偿还私人之恩——就是以道德的之名行不道德(违法)之实。三是循环报恩抑制了主体道德完善的需要,难以形成无私的“慈善”行为¨。正是由于传统感恩教育的失误,感恩的道德价值被遮蔽甚至被扭曲,如何开展感恩教育就成为今天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当代大学感恩教育的路径
传统感恩教育由于忽视了被教育者的主体性,背离了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被教育者独立自主的精神和健全的人格,从而在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的结果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当代大学的感恩教育,在吸取传统感恩道德之精华的同时,还应有新的思路。
首先,要从理论上说明恩惠的道德本质,奠定感恩教育的理性基础,避免感恩教育的庸俗化倾向。大学生不同于其他学生群体,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初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不能把大学生看成是道德接收的容器来进行灌输,而应引导学生科学地看待恩惠,弄清楚恩惠的本质,为大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前文已述恩惠的本质是仁慈与爱,“仁慈”与“爱”是判断和接受“恩惠”的指导原则。开展感恩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知恩”,即要认识和鉴别施惠者是否出自仁慈而施惠,或者说施惠者是否为了道德而行善,符合道德的恩惠加以接受,不合道德的予以抵制。只有做到“知恩”,才可以避免一切以“恩惠”形式表现出来的伪道德和反道德行为,如封建社会的“皇恩”,以及由这种皇恩演化而来的“权恩”,其本质不过是基于权力的交易,是一种虚伪的恩惠。可以说,封建统治阶级要求的感恩多数属于这种庸俗的感恩。只有通过深入地分析和揭示恩惠的本质,才能保障感恩教育不至于陷入庸俗化的传统误区。
其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避免感恩教育的形式化和简单化倾向。感恩是一种美德,而美德学习“属于一种特殊类型的学习,其核心或根本是态度学习”。所谓态度学习就是指在教育中形成某种稳定的处事方式或信念。可见,感恩德性的形成需要巨大的耐心与爱心,感恩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学生美德的获取需要相关道德知识的传授,却又不能仅仅依靠道德知识的教授。道德品质是在他人的榜样、表情、言语、劝诫和约束的影响下,通过天长日久的潜移默化,对各种行为规范学习、接受并逐渐沉淀下来而形成的。所以,感恩教育就要采用多种手段、运用多种方法。目前多数论者提出的吸取传统感恩资源,营造感恩氛围,开展感恩实践等办法,正是基于道德教育的特殊性和长期性而提出的。利用传统感恩资源就在于为我们树立感恩的道德榜样,树立道德学习的标杆;营造感恩氛围则在于创造道德教育的环境,引导并形成道德态度;开展感恩实践是为了强化道德品质,形成稳定的道德德性。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而不拘泥于形式。过度拘泥于形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教育感染力只能让学生感动一时而不能具有深沉的感恩情怀。
目前,随着各种价值观和许多不良风气的影响,遵循主流价值观的人也越来越容易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动摇。因此,随着社会风气的不断变化,应该注重对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工作的加强,争取提高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建设完善、有效的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体系,不仅为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中坚力量,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1.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内容概况
1.1加强党员思想基础建设,注重党员的思想教育
关于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总书记在关于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报告会上曾经明确指出:第一,必须要坚定不移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第二,则是要不断的加强自身学习以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三,坚持我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1.2依据党员类型,实施特色教育
我国的党员依据其自身所在的领域和具体岗位的不同,也有着类型各异的区别。因此在党员的教育上,国有企业也采取了分类施教的相应方法。首先在国有企业内的党员具体可以划分为高级管理层的党员、行政机关层的党员、生产线的党员和离退休性质的党员等,因此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党员应该注重在党性教育培训中实施不同的方法。
1.3不断探索党员教育培训的完善机制建设
国有企业首先注重的是本企业的生产发展,因此在对企业内部党员培训时应该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育方法,应该注重把党性教育和企业内部的文化观念相结合,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以党性教育来有力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
2.我国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也在不断的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当今经济竞争不断加大的今天,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在改革中不断的获得活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可是在国有企业的飞速发展中,其自身并不是方方面面都兼顾的很好,由于其生产经营发展不断加快的同时,给其企业内部的党员培训工作也带来了较大的改革。国有企业现今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培训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也有许多的新考验等待解决。
2.1国有企业的党员多且分散,组织其接受培训有一定的难度
我国国有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且部门类别较多。各个部门间各司其职,党员比较多且流动性相对来说就比较大,若不能够获得较连贯的党员培训教育,其效果也是不好的。而党员的教育培训需要相对固定和连续的时间安排,这就给国有企业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造成的一定的困难。
2.2国有企业内部党员的自身学历有高低,其接受能力也不一而同
由于国有企业规模就决定了国有企业的员工数量较多,这就造成了国有企业的党员年龄和学历不同,因此在进行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时,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年龄和不同学历的党员进行分类培训。保证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力。
2.3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模式较单一,党员培训师资有限
我国很多国有企业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使用的还是以往上党课、学习党的文件和看看党员教育的录像带等老方法,这些教育方法在基础阶段是有必要的,但是长期这样的培训教育,就难以满足党员学习的需求,而且由于企业内部党员培训的师资相对比较匮乏,这就造成培训内容不够新颖,实用性也比较差,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对实用党性知识培训不足的后果。
3.国有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创新性的途径探索
3.1注重党员教育培训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国有企业内部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中,无论其方式多么灵活多变,其教育和培训的内容才是重中之重。一些比较偏向于书本知识的理论往往对参与培训者是没有吸引力的,因此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应该注重培训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
3.2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随着现代科技和媒体的发展进步,这些优质资源都可以利用到党员的培训教育中。这些迥异于以往的培训方法不仅能够加强党员培训的影响力,而且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党员能够获得更多有用的资讯,并且互动性也能够大大的得以提高,这就可以使党员的培训不仅仅局限于现实,还可以通过相关的党员教育论坛或者博客来进行学习,这种灵活且多样化的网上学习法,不仅能够改善时间难统一的难点,还能够使更多党员干部积极的参与互动。
3.3注重企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长期连贯性
在国有企业内部应该注重建设完善的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机制,才能保障党员培训的连续性和获得知识的完善性,所以国有企业应该完善健全的学习培训机制,并且加强党务培训者的学习能力,以保证国有企业内部党员培训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要想在当今激烈的各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注重对国有企业内部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国有企业内部员工的党性建设,最大化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而带动整个企业的党风党纪建设,并成为整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