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医院三大中心创建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IBM希望通过‘软’实力表达出,IBM的软件一点都不软,而是很硬。” 计世资讯咨询总监、资深高级分析师曹宇杰表示,“软”实力既体现了IBM对于市场需求的理解,也结合了自身的业务特点,“诠释得很到位”。
1993年,郭士纳将IBM从亏损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带领IBM完成了从硬件向软件和服务的转型。如今,软件已成为IBM的主要利润驱动力。IBM软件集团已成为IBM内部增长最快、利润最高的部门,十年中业务收入翻了一番,利润增加了两倍,为IBM贡献了44%的利润。
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强调:“IBM软件集团力推的智慧‘软’实力策略契合了IBM软件围绕云计算、业务分析洞察、智慧商务、智慧城市以及移动互联等一系列新技术趋势的路线图。”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信息都是最重要的,客户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等,都需要采集数据、管理数据,洞察力决定着能否成功,比竞争对手更早一步看到未来的趋势。”王阳表示,协作力实现了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息交互;敏捷力则体现了企业的数据、人员和流程,能否随外界的变化而变;移动力使企业和员工之间自如地应用移动设备;优化力将以后的资源管理好并应用最大化。
2012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要围绕“一个目标”,实施“三大工程”,打造“四大平台”,创建“四大中心”。即:围绕“全省首批优秀司法局”的目标定位,按照一线实战单位要求,实施全民法律素养培育工程、司法行政系统能力提升工程、创新创优开拓工程;积极打造大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服务、法制宣传“四大平台”;加快建设阳光社工服务中心,社区矫正对象集中教育中心、心理咨询指导中心,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技能培训中心。(一)以提升全市法治化水平为目标,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在法治通州建设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强”字当头抓创新,提高法制宣传教育针对性。一要创新普法理念。要把教育群众与培养群众、塑造群众结合起来,把对群众单纯的法律知识普及与培养广大群众的法律素养、法律信仰结合起来,把解决群众法律缺失问题与解决群众实际涉法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能力水平。二要创新普法方式。要切实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新时期推进普法工作的“倍增器”,运用文化的特有功效,使群众的法治素质和群众的道德素质、思想素质同步提升。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网络媒体等现代传媒,开展普法宣传。要继续办好《平安法治通州》电视专栏,使之成为普法特色品牌栏目。要充分利用童子戏、通剧等传统特色剧种开展法制宣传,开发通州法治文化地方特色。要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探索建立法治文化展览馆。要加强法制文艺团(队)的建设,引导基层创作出富有乡村特色,喜闻乐见,农民想看、爱看的法制文艺节目,继续组织文艺下乡活动。要组织开展通州民俗法治论坛活动,挖掘通州法治文化特色。8月份,开展优秀法治书画评选。三要创新普法手段。要在完善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宣传媒体的基础上,努力适应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积极依托普法网站、法制短信、车载电视、法制动漫等形式开展普法工作,扩大覆盖面,增强渗透力。
“深”字当头抓落实,提高法治通州创建实效性。要深入开展创建“法治县(市、区)”活动,扎实推进法治通州建设。要严格依法行政,推行“权力阳光工程”。要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健全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有力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要丰富法治建设载体,进一步巩固基层民主法治村(社区)建设成果。要认真组织参加省、南通市第五批民主法治村(社区)评选活动,不断提升我市法治建设的整体水平。要结合法治镇(区)、法治学校、法治医院、诚信守法企业、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等创建工作,深化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培育一批机关、村(居)、学校、企业法制宣传的典型示范单位。要继续开展“法律六进”、“一学三讲”等主题普法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到基层民主法治实践中来,进一步增强维权意识和履行义务的理念,不断提升法律素质,促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不断深化。
(二)以维护社会治安持续安全稳定为重点,不断深化平安通州建设成效
坚持调解优先原则,不断放大大调解工作的效能,努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一要加强调解组织建设。要按照“六有”(有牌子、有章子、有调解庭(室)、有档案柜、有四薄两表、有工作台帐)、“四规范”(规范组织网络、规范调解程序、规范调解卷宗、规范工作制度)、“三化”(场所固定化、队伍职业化、业务专业化)的要求,加强市、镇、村三级调解组织建设。上半年,各镇(区)专职调解员的配备要达到“三个二”的要求。二要做强品牌特色。各地要以提高化解矛盾纠纷能力为中心,进一步规范运行机制,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努力发挥好调处中心的实战功能。要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多解决一些党委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重大疑难纠纷,树立司法行政部门的权威,赢得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认可。要以“三站一中心”建设为载体,发挥优势,做强品牌,进一步拓宽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等衔接渠道,不断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3月上旬,在市人民法院设立人民调解窗口。三要提高调解工作实效。要切实加强对矛盾纠纷的研判分析,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制度。要重点做好因金融危机和农村改革发展引发的新型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加大对事关民生的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劳动争议、医患纠纷等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及时发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努力促进群众关心问题的解决,做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解决,切实防止矛盾积聚、风险叠加、局面失控。
福州总医院领导班子始终把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医院建设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应用创新,瞄准世界医学数字化发展前沿,围绕就医流程最优化、医疗质量最佳化、工作效率最高化、绩效评价自动化、决策方法科学化的建设目标,积极构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数字化医院,实践探索一条从“军字一号”到数字化医院升级换代的平稳发展之路。
数字化院内诊疗
电子病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医疗过程的数据记录,是建立在医嘱、检验、医学影像、心电、手术麻醉、护理等各类临床信息系统基础上,满足临床诊疗现场的信息需求,改善医生临床决策的综合信息平台,其发展应用最大程度上代表了数字化医院建设水平。
福州总医院围绕“无纸化存储、一体化展现、智能化应用”的建设目标,研发了以病人为中心的电子病历系统,创建院内诊疗新模式。
1.建立临床数据中心,实现患者信息全要素记录。福州总医院在全面实施医学影像、病理、超声、胃镜、心电、检验、监护、麻醉、医嘱、护理等20多个临床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标准规范的临床数据中心,实现了患者信息全要素记录和融合。
2.建立集成展现系统,实现诊疗信息全视图浏览。福州总医院在医生、护士工作站中广泛应用电子病历集成展现功能,实现诊疗信息全视图浏览。
比如,科室综合浏览界面突显病情变化、新入、手术、危重病人等关键信息,便于医生及时掌握全科诊疗情况和特殊病人信息。患者综合浏览界面,以事件和时间为坐标组成二维空间,能够快速、准确地浏览患者入院以来主要诊疗事件、病情变化情况,可按图形展示各类检查、检验内容,并按颜色显示阳性记录,病人诊疗信息一目了然。在患者体征浏览界面,生命体征、医嘱、检查检验等重要临床信息,快速、准确地进行浏览。
3.采用智能质控方法,实现诊疗活动全环节监控。
福州总医院在电子病历中集成知识库和临床路径功能,对诊疗活动实现全程管控,有效提升了智能化水平。临床路径按照最佳的医疗方案,制定诊疗计划,自动生成并下达医嘱,有效规范了诊疗行为。
闭环医嘱对医嘱下达、校对、执行、作废、完成,实现全流程闭环管理,通过颜色区分医嘱执行的不同状态,对医嘱执行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纠正和信息反馈,可辅助医务人员实现对诊疗全程的总体把握。
智能化医疗文档编辑系统具有医学专用输入法、医学表达式、医学矢量图、修订痕迹保留、客观数据自动导入、控制复制等功能,质控系统自动对病历缺陷进行审核,实现了对病历质量的实时有效监控。
临床辅助支持功能可以实时为临床医生的诊疗活动提供各种信息支持,通过智能、主动的提醒,实现降低医疗差错、提高医疗质量的目标。
4.建立临床应用模型,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优化。福州总医院通过电子病历应用,建立门诊就医“一卡通”、病区移动医疗“全时通”,实现医疗全流程的再造与优化。
诊室挂号、检查点扣费、后台摆药优化了就医流程,有效缓解门诊“三长一短”看病难问题。移动护士工作站自动生成护理路径。现在看到的是移动护士工作站主界面,按病人、时间、护理事件为坐标构建护理路径综合浏览,执行护士可在床旁全面了解医嘱执行状态,跟踪医嘱实际执行过程。
护士采集病人检验标本,刷病人腕带和容器上的条码,校对无误后即可进行标本采集,降低差错,提高效率。PDA护士工作站,床旁采集生命体征,浏览检查报告、检验结果。
数字化区域医疗
建立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系统,实现各类医疗机构健康数据整合,满足医疗服务需要,是国家医改的重要目标,也是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方向。
近年来,福州总医院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地方卫生信息化建设,构建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医疗新模式,在建设思路上,把握三个关键。
一是始终贯穿 “一卡通”就诊这条主线,拓展“持卡就医”功能,通过就诊卡这条主线,为军人、老干部和地方老百姓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
二是充分利用“多网络”传输这个载体,采用帮带和托管方式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了各种临床信息系统,利用综合信息网等多种网络实现与临床部、体系内部队、干休所及地方卫生部门的互联互通,实时传输诊疗信息。
三是努力实现“零距离”服务这一目标,把持卡就医、双向转诊、远程诊疗融为一体,诊疗数据远程实时调阅,实现健康“零距离”服务。
数字化医院管理
数据仓库是实现数据共享与利用、消除信息孤岛、提高数据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福州总医院以军区推行全成本核算和综合绩效评价为契机,先后成立人力资源管理、物资采购和财经管理“三大中心”,应用“人财物”三个管理信息平台,加强数据挖掘和应用,创建了基于数据仓库的数字化医院管理新模式。
1.以数字化系统为依托,实现全对象管理。
福州总医院全面建成了包括医疗、护理、教学、科研、人力资源、财经、资产以及办公自动化等在内的面向管理业务的信息系统,实现对病人、工作人员、资产、科室、成果、论文等所有对象的有效管理。
2.以综合绩效评价为抓手,实现全过程管控。
福州总医院全面优化工作流程,构建闭环的管理数据链和面向管理的数据中心。充分发挥综合绩效管理的评价和引导作用,实施医疗全周期全过程环节控制,提高床位周转率、设备使用率和医疗收益率。
不寻常人物到来,自有不寻常举动。本次会上,IBM软件集团不仅披露了2010年策略,更密集宣布了多项针对西部市场的重要举措: 成立IBM大中华区软件集团华西区、在西安建立IBM中国开发中心(中国西部)、成立IBM全球分析软件实验室和IBM区域软件成长中心。
抢滩西部开发下一个十年
2010年,西部大开发已经走过了第一个十年,新的十年计划即将启动。IBM瞄准的正是这样一个新契机。
对于IBM软件集团的举动,陕西省方面予以了积极回应。陕西省副省长景俊海在当天的新闻会上谈道:“我们连续3年经济增速超过13.6%,去年我们的经济总量提升到了全国的第17位,达到了8185.6亿元,增速处在全国的前6位。”景俊海说,这主要是因为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丰富的能源和资源、领先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雄厚的工业基础,以及明显的区位优势。他表示,今年开始将要开启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十年,而陕西这十年的目的就是发展新兴产业。为此,“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和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包括各个部门都要支持IBM在陕西的发展。”
“我非常高兴来到西安,见证我们在这里创建新的开发中心。IBM从1994年开始在中国投入研发,当时只有200人在中国,现在我们已经有超过5000名软件工程师了。我们非常高兴SPSS作为我们近期并购的系列软件的一部分,能够进一步扩大我们在业务预测分析领域的优势。” Steve Mills说。他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软件在构建智慧地球当中的重要作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从智慧城市的项目角度来说,我们有些领先的投入都是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问题,涉及交通、通信、公共安全、医疗、能源、水资源等。创建智慧的地球,很显然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涉及到IBM,还有大量的合作伙伴。”
“IBM在中国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紧跟时代步伐,配合国家、城市政府的发展战略。IBM公司正致力于通过打造智慧的交通、智慧的医疗,共建智慧的中国、智慧的地球。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建设智慧陕西、智慧西安。”范宇说。
2010软件三大策略
当天,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Bete Demeke宣布了IBM软件集团在2010年的三大策略: 行业为要、区域拓展、合作共赢。
首先,行业信息化是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的基础。有效响应行业需求,是构建智慧地球的重要切入点。Bete Demeke介绍,IBM为此研发制定了10个基于SOA的面向中国市场的行业解决方案框架,其流程可以支持13个不同行业。同时,IBM还发展了100多个ISV,作为开发行业应用的业务合作伙伴。通过与他们的合作,2009年,IBM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全球铁路创新中心、第一个能源与公用事业解决方案中心、以及医疗行业解决方案实验室、电信行业解决方案中心等。“我们在中国所做的这些努力,就是希望将IBM的专业知识及全球的优秀资源,借助不同的实验室整合在一起,让中国各行各业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10个行业解决方案框架,就集合了IBM的最佳实践,包括如何加速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提高产品服务的交付效率等。此外,我们会更加关注主要合作伙伴的项目,帮助其为客户提供价值,了解行业需求。”
其次,IBM软件集团制定了支持合作伙伴成长的渠道计划。“作为IBM的合作伙伴,他们有能力了解特定业务需求,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我们通过他们进入到具体的行业领域。IBM将专注于合作伙伴,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行业应用。同时,要帮助合作伙伴迎接全新的技术,积极开展一些新的应用服务交付模式。”Bete Demeke说。
IBM能够提供软件增值,就是带给客户所需的技能、价值。IBM将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对合作伙伴的支持和承诺: 一是向合作伙伴提供授权的产品组合。从2010年开始,IBM会将一些产品组合技术提供给合作伙伴,帮助他们投资开发解决方案; 另外一个方式是“激励”措施,就是针对各种类型的合作伙伴,包括增值分销商、经销商,还有系统集成商,分别制定相应的激励体系。
第三,加速区域拓展,尤其是要更深层次地参与到二、三线城市的发展。“此次新设立的华西区,是IBM在中国第五个业务部门。这意味着IBM将专注于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在2010年,我们还计划增加西安、石家庄两大区域软件成长中心。本次大会宣布了IBM在西安设立第7个区域软件成长中心,它们将与客户、合作伙伴一起提供解决方案,把IBM的能力带给二、三线城市的客户。” Bete Demeke说。
一年多来,智慧的地球在中国从概念到落地,其实质是行业应用的巨大需求。当记者问Bete Demeke什么是他面临的最大压力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就是时间不够用!”
布局业务分析市场
2009年7月,IBM宣布以12亿美元收购了拥有42年历史的业务分析软件SPSS,包括其在西安的研发实验室。IBM认为,智慧的地球离不开分析软件。业务分析软件重点解决的是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建模分析、决策管理方面的问题,提供各行业所需的“智慧”。该实验室目前拥有超过200名数学统计人才和软件研发人员。IBM正是在原有的SPSS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西部开发中心和业务分析中心。
IBM认为,业务分析是行业信息化的重大趋势。对业务分析的需求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新经济刺激投资带来的,如电子病历、保险欺诈检测、对政府经济刺激资金的管理责任和透明性的需求、智慧电网等。值得关注的是,IBM宣称其正在重新定义市场,将预测性分析作为下一阶段行业应用的总体发展趋势,在实际情况发生前预见未来趋势并解决其中独有的行业挑战。自2005年以来,IBM实施了多起战略收购,包括Cognos和SPSS在内多达1/4的收购集中在业务分析领域,以提升自身业务分析能力。在过去的一年多,IBM在全球已经设立了7个分析中心,汇集了4000名行业分析顾问。这7个分析中心分别位于纽约、华盛顿、伦敦、东京、北京、达拉斯和柏林。
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说: “我们要立足西部,要服务全球,而不只是中国,因为我们中国的开发中心是IBM全球开发中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数字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城市化这一主题,以抓好乾州新区开发为主线,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品味不断提升,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18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增加到109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3平方米,城市化率达56。在城市建设上,我市主要作法是:一、突出规划龙头效应,用新规划推动发展。一是抓规划定位的前瞻性。为有效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的集聚,打造形成规模发展效应,我市围绕创建“区域经济龙头”、“教育文化中心”和“生态旅游城市”三大主体功能城市目标,多方筹资400多万元,高起点编制完成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绿地系统、乾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老城区控规、环城森林公园规划、城市道路网竖向控制性规划等,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我市创建成综合型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了新的定位。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打造建成中等城市。二是抓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在总体规划加以规划的大前提下,我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将乾州新区规划为市级行政、经济、商贸中心,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新材料工业等高科技产业,并配套规划了中心商务区、南区、仓储区、小庄工业区、乾州古城工业区。新区发展规划的完善,为我市展开产业项目布局搭建了平台,确保了项目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协调发展。三是抓规划管理的严肃性。严格控制“四线”,即城市建设红线、生态保护绿线、自然水体保护蓝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紫线,坚持把好规划选址关。同时,坚持推行城市规划会审和建设方案专家评审制度,对临街建设项目、重要地段的建设工程、乾州新区新建项目以及规模较大的工程坚决进行规划会审,尽力避免规划审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规划在指导建起中真正发挥了作用。
二、突出城市扩容提质,用新机制推动发展。为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步伐,我市引入了市场运作机制,全方位推进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项目的实施。一是抓外引内联,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我市每年都精心筛选和申报了一批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政策性投资。20__年以来,全市先后有城市道路工程、城市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城市供水二期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等15个基础设施项目挤进了国家、省计划笼子,争取到位政策性资金近4亿元;城市供水管网、国道209我市绕城过境线建设、人民南道复线建设等4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开行贷款;乾州农贸市场迁建、市医院异地扩建等3个项目争取到了日本的援助资金,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争取到德国政策贷款1000万美元。在吸引外资方面,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加强银企合作,采取公司化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利用新区路网建设沿线土地的升值效应,以土地质押贷款的方式实行滚动开发,先后共从商业银行融资4亿多元用于城市道路工程等项目建设,使城市开发规模得以迅速扩大。与此同时,积极运用市场规则对城市资产进行盘活,将一些公共事业项目推向市场,争取社会投资。先后成功组织了城市出租车经营权竞标拍卖、公交灯箱广告经营权拍卖和城市弱电管线产权出让等一系列城市资产经营活动,累计实现经营收入20__多万元。城市建设走出了以城建城、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新路。二是抓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乾州新区开发。到目前为止,乾州新区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8亿多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入5.5亿元,机关迁建、房地产开发建设等项目投入2.5亿多元。现乾州新区中心区“一纵五横”全长5.5公里的道路工程已竣工,南区“二纵三横”全长9.43公里和东区长10.8公里的道路工程进展顺利。原预计10年时间完成的新区道路工程可望在3年左右基本完工。随着城市道路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全面铺开,新区房地产开发及工业项目发展来势强劲,现已引进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和新材料工业项目12个,投资总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有6个。三是抓协调发展,稳步推进老城改造。近年来,已先后投资7500万元,全面实施了人民北路、团结路、武陵路、光明路和新桥路整体改造工程,重新整铺人行道和车行道;采取“民间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完成城区12条小街小巷的道路硬化改造工程;投资近200万元,在城区交通主干道及重要路口按国际标准设置了74套交通标志和标牌;投资850万元,完成人民北路、武陵路、团结路、西环路四条主干道沿线的路灯更换。目前,我市老城区的路网改造及亮化工程已完成80,城市的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服务功能日益健全。
三、突出城市综合 管理,用新理念推动发展。在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城市居住质量和城市品位,强化了城市资源的管理。一是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认真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制度,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工作,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同时积极推行“以地生财”的融资模式,使土地资源实现有效开发和利用。20__年全市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24亿元,今年1-9月全市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104亿元。二是强化城市交通管理。通过组织交通专项整治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狠抓了城区车辆的规范停靠和机动车辆的清理整顿,加强了城区人力板车的营运管理,强力维护了城市交通的安全秩序,城区车辆通行能力大为改善。三是强化城市卫生管理。大力推行“门前四包”责任制,对城区主干道实行全天“两清两运两保洁”,城市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严格建筑渣土运输和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了渣土污染,进一步规范了户外广告的行为。同时,大力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活动,城市卫生工作得到巩固提高。四是强化环境综合治理。狠抓以峒河污染治理为重点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基本杜绝在城区水源保护区内洗澡、饲养家禽、野炊和乱倒垃圾等现象。在巩固大中型燃煤锅炉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区0.5吨以下的小型燃煤锅炉分行业进行整治,确保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为Ⅱ级良好以上。同时,狠抓生活噪音的治理,进一步规范了城区采石行为。20__年来,全市共关闭个体采石场38家,拆除石灰窑72座[!],对城区10余家违章采石业主实行了停业整顿。五是强化城市绿化管理。依托退耕还林、世行贷款造林等工程,狠抓城郊20万亩环城生态圈,以及德夯、镇溪、芙蓉岗、五龙、红枫、西郊、东郊“七个万亩”森林公园的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得到提升,现已达到40.2。同时,狠抓城区道路沿线、河流沿岸及其它重点地段的绿化和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城区绿化成效明显。目前,我市共有省、州、市级园林式单位128家,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达262.4公顷。
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加快推进城市化这一主题,以抓好**新区开发为主线,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品味不断提升,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明显增强。目前,我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展到18平方公里,城区道路增加到109公里,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3平方米,城市化率达56%。在城市建设上,我市主要作法是:
一、突出规划龙头效应,用新规划推动发展。一是抓规划定位的前瞻性。为有效促进城镇第二、三产业的集聚,打造形成规模发展效应,我市围绕创建“区域经济龙头”、“教育文化中心”和“生态旅游城市”三大主体功能城市目标,多方筹资400多万元,高起点编制完成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绿地系统、**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老城区控规、环城森林公园规划、城市道路网竖向控制性规划等,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我市创建成综合型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作出了新的定位。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打造建成中等城市。二是抓规划布局的合理性。在总体规划加以规划的大前提下,我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的要求,将**新区规划为市级行政、经济、商贸中心,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绿色食品、新材料工业等高科技产业,并配套规划了中心商务区、南区、仓储区、小庄工业区、**古城工业区。新区发展规划的完善,为我市展开产业项目布局搭建了平台,确保了项目建设更加科学合理、更加协调发展。三是抓规划管理的严肃性。严格控制“四线”,即城市建设红线、生态保护绿线、自然水体保护蓝线、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紫线,坚持把好规划选址关。同时,坚持推行城市规划会审和建设方案专家评审制度,对临街建设项目、重要地段的建设工程、**新区新建项目以及规模较大的工程坚决进行规划会审,尽力避免规划审批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规划在指导建起中真正发挥了作用。
二、突出城市扩容提质,用新机制推动发展。为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步伐,我市引入了市场运作机制,全方位推进新区开发和老城改造项目的实施。一是抓外引内联,多渠道筹集城市建设资金。我市每年都精心筛选和申报了一批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政策性投资。20**年以来,全市先后有城市道路工程、城市垃圾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城市供水二期工程、城市防洪工程等15个基础设施项目挤进了国家、省计划笼子,争取到位政策性资金近4亿元;城市供水管网、国道209我市绕城过境线建设、人民南道复线建设等4个项目获得了国家开行贷款;**农贸市场迁建、市医院异地扩建等3个项目争取到了日本的援助资金,城市污水处理项目争取到德国政策贷款1000万美元。在吸引外资方面,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加强银企合作,采取公司化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利用新区路网建设沿线土地的升值效应,以土地质押贷款的方式实行滚动开发,先后共从商业银行融资4亿多元用于城市道路工程等项目建设,使城市开发规模得以迅速扩大。与此同时,积极运用市场规则对城市资产进行盘活,将一些公共事业项目推向市场,争取社会投资。先后成功组织了城市出租车经营权竞标拍卖、公交灯箱广告经营权拍卖和城市弱电管线产权出让等一系列城市资产经营活动,累计实现经营收入2000多万元。城市建设走出了以城建城、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新路。二是抓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新区开发。到目前为止,**新区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8亿多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投入5.5亿元,机关迁建、房地产开发建设等项目投入2.5亿多元。现**新区中心区“一纵五横”全长5.5公里的道路工程已竣工,南区“二纵三横”全长9.43公里和东区长10.8公里的道路工程进展顺利。原预计10年时间完成的新区道路工程可望在3年左右基本完工。随着城市道路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全面铺开,新区房地产开发及工业项目发展来势强劲,现已引进生物制药、绿色食品和新材料工业项目12个,投资总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正在开工建设的项目有6个。三是抓协调发展,稳步推进老城改造。近年来,已先后投资7500万元,全面实施了人民北路、团结路、武陵路、光明路和新桥路整体改造工程,重新整铺人行道和车行道;采取“民间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完成城区12条小街小巷的道路硬化改造工程;投资近200万元,在城区交通主干道及重要路口按国际标准设置了74套交通标志和标牌;投资850万元,完成人民北路、武陵路、团结路、西环路四条主干道沿线的路灯更换。目前,我市老城区的路网改造及亮化工程已完成80%,城市的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服务功能日益健全。
三、突出城市综合管理,用新理念推动发展。在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城市居住质量和城市品位,强化了城市资源的管理。一是强化国土资源管理。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用地总量,认真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制度,大力推进土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工作,实现了耕地的“占补平衡”,同时积极推行“以地生财”的融资模式,使土地资源实现有效开发和利用。20**年全市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24亿元,今年1-9月全市实现土地出让收入1.104亿元。二是强化城市交通管理。通过组织交通专项整治和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狠抓了城区车辆的规范停靠和机动车辆的清理整顿,加强了城区人力板车的营运管理,强力维护了城市交通的安全秩序,城区车辆通行能力大为改善。三是强化城市卫生管理。大力推行“门前四包”责任制,对城区主干道实行全天“两清两运两保洁”,城市垃圾做到日产日清。严格建筑渣土运输和城区户外广告设置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了渣土污染,进一步规范了户外广告的行为。同时,大力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活动,城市卫生工作得到巩固提高。四是强化环境综合治理。狠抓以峒河污染治理为重点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基本杜绝在城区水源保护区内洗澡、饲养家禽、野炊和乱倒垃圾等现象。在巩固大中型燃煤锅炉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对城区0.5吨以下的小型燃煤锅炉分行业进行整治,确保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为Ⅱ级良好以上。同时,狠抓生活噪音的治理,进一步规范了城区采石行为。20**年来,全市共关闭个体采石场38家,拆除石灰窑72座,对城区10余家违章采石业主实行了停业整顿。五是强化城市绿化管理。依托退耕还林、世行贷款造林等工程,狠抓城郊20万亩环城生态圈,以及德夯、镇溪、芙蓉岗、五龙、红枫、西郊、东郊“七个万亩”森林公园的建设,全市森林覆盖率得到提升,现已达到40.2%。同时,狠抓城区道路沿线、河流沿岸及其它重点地段的绿化和园林式单位创建活动的开展,城区绿化成效明显。目前,我市共有省、州、市级园林式单位128家,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达262.4公顷。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战略部总经理谢恩伟表示:“微软致力于提供随时、随地、随需的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与其他厂商不同,微软的云平台和服务,从基础设施到数据平台,从端到云应用平台,跨越公有云和私有云,是业界最全面的云平台和服务。微软希望借助全新的企业级平台帮助企业重塑IT,带来云优化的业务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微软私有云超越虚拟化
提起私有云,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虚拟化,但实际上在微软看来,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微软(中国)市场战略部服务器产品业务群产品市场经理李琳向记者介绍,私有云可帮助IT部门把各种IT业务功能作为服务进行交付,同时赋予其快速随需而动的能力,而虚拟化则是对各种计算资源进行池化以支持将来向私有云迈进。“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处于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私有云的内涵和外延远大于虚拟化,虚拟化并不是私有云。微软私有云将IT作为服务的方式,让业务用户可以通过门户进行自助服务请求,可根据业务的需要进行资源的动态调整,并根据用量付费,以此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更专注于自身的应用。”
微软的私有云是一套全面提供云计算收益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当下的成长,更能让企业在未来从公有云中获益。谢恩伟强调,同其他厂商不同,微软的私有云平台以应用为中心,注重了解并交付业务应用程序,而不只是虚拟化。同时微软私有云具有跨平台兼容性,对于多虚拟机监控程序环境、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框架提供跨平台支持,并可使用多种应用工具集开发应用程序。此外微软还可以基于客户对云的定义和需求,为企业提供混合云模型的选择和灵活性。
为迅速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提升对业务的响应速度,最大化IT资源利用率和降低IT成本,凡客诚品引入了基于微软Hyper-V和SystemCenter2012的私有云平台解决方案。“这一平台所包含的以应用为中心、多租户及安全隔离、池化资源管理以及自动服务门户等特性,让我们超越虚拟化,大大增强了现有的IT基础架构,获得了更好的IT资源控制能力以及跨平台的兼容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IT系统对业务的响应速度,保证了业务的连续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部门间的合作效率与用户体验,让IT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凡客诚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高晓磊说。
随着SystemCenter2012的推出,微软的新一代私有云平台正获得越来越多客户的认可,包括T.RowePrice、LufthansaSystems、联合利华以及国内以青岛齐耀瓦锡兰菱重麟山船用柴油机有限公司、锦江酒店、北京搜狐新媒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等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开始了SystemCenter2012私有云之旅。
SQLServer2012更好用
(二)坚持开放招商
开放招商是一举求多效、一招应多变的战略举措。一要更加注重环境招商。持续打造软硬环境,形成投资“洼地”。二要更加突出本土企业招商。坚持以商招商、以企招商、亲情招商,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品牌。三要更加注重全面招商。不仅要招工业,更要招农业、基础设施、城镇化、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证券等项目,以及新兴业态项目,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全面招商。四要更加注重集群招商。推进产业链招商,注重引进家居、服饰、五金、锁具等有成长潜力、有消费市场、有集聚特点的企业,形成“小企业、大产业,小园区、大集聚”的新格局。五要更加注重精准招商。充分发挥招商小分队作用,精准招商,专人、专业、专区、专项目去招商,形成氛围。六要更加注重向园区招商。每个乡镇至少引进1个工业项目,入驻产业集聚区或专业园区。七要更加注重招商实效。不搞“大轰大隆”,不搞“数字游戏”,做到实实在在。
(三)着力抓好“三农”工作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大县,按照“三区两环一带”布局,集中建设以东部6个乡镇为核心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永和镇国家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区、河南省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持续提升环小南海库区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环市北部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区,着力打造东部横跨永和、吕村、辛村、北郭的农业大道现代农业示范带。一是提升高标准粮田建设。巩固提升瓦店5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整合涉农资金1.53亿元,建设辛村、北郭1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其中,实施土地整治第三年度工程,整治土地5.6万亩;实施北郭农业综合开发和国家千亿斤粮食生产项目,整理土地3.4万亩。二是加快都市生态农业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农业基础,规划建设洪河屯睿祥都市农业产业园、崔家桥正德现代农业园、北郭台湾高效农业园;实施曲沟纳川三农扩建项目,建成年产3万吨珍稀食用菌基地。依托永和镇全国现代生态农业创新示范基地,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5座;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大棚蔬菜聚集区,分期建设200栋蔬菜温棚;加快市农科院科研基地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在辛村、吕村、瓦店建成5000亩名优苗木供应基地,总面积力争达到1—2万亩,形成新的产业。三是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着力发展粮食面品、瓜菌菜、肉食动物三大农业产业化集群,走深加工、高端化、延链条的路子,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增强冷链物流配套能力,积极培育自主品牌,确保食品安全。农业、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建、扩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30家。四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年内完成60%以上行政村的土地确权任务。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程序,鼓励支持适度规模经营,提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水平。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万亩,新建家庭农场50家,打造20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30家达标社。五是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年度总投资1.37亿元,实施国家水保重点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平方公里;实施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改善灌溉面积3.2万亩;实施洹南、洹东灌区节水配套技改项目,改造6条干支渠,受益面积达到7.5万亩;积极争取跃进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再解决8.9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六是加快生态建设。实施省道219、农业大道、曹操高陵旅游专线等通道绿化46公里;完成营造林1.7万亩。逐步实施西部矿区生态修复工程。七是深入实施精准扶贫。完成8个村的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实施好善应库区移民避险解困扶贫项目。
(四)持续三产突破
一是拓展提升服务业层次。认真研究国家确定的养老健康、信息、旅游、住房、教育文化体育、绿色消费等6大工程,有重点地发展相关服务业。依托县行政中心、水冶特色商业区、柏庄国际商贸城,培育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发展广告、创意、设计、会计、审计等现代服务业。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争取安西物流园有实质性进展,支持睿祥、利源物流园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快湖波、沙钢永兴、安化等物流园建设进度,鼓励支持有实力的大企业成立商贸物流公司。三是加速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快国家“两权”抵押试点工作。完善县政府与市建行、工行等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加强政策衔接和项目对接。加大证券、保险机构引进力度,再引进一批金融机构在我县布点。新设助农取款点500个左右,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深入持久创建金融生态县,打造“诚信县”。四是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力度。加快曹操高陵文化旅游园区、西南文化旅游园区规划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和融资力度。完成曹操高陵本体保护展示工程规划设计,争取开工建设;加快长春观五进院落建设进度,建成西门豹祠复建主体工程,加快漳河国家湿地公园、马鞍山森林公园开发,着力打造以曹操高陵、马氏庄园、西门豹祠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漳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马鞍山、塔山森林公园为代表的山水风光游,以长春观、灵泉寺、定国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游三大品牌。五是持续推进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和建筑服务业发展。重点培育拥有300辆车以上的大型运输企业。再新回归建筑企业12家,支持本土建筑企业资质晋升。
(五)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牵一发而动全身”。要重点打造水冶、柏庄两个城市组团。一是精心打造水冶。首先要明确定位和目标。围绕建设“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充满活力、生态宜居”新水冶,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立新城”的时间表,精心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第二要搞好顶层设计。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抓紧编制大水冶控制性详规和专项规划,按照“净、绿、亮、美、畅”的标准打造。第三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施城建项目19个,总投资29.87亿元。启动人民路、铁东路、辅岩路、姬蒋路改造工程。特色商业区一期开疆时代广场“五一”节前开业,开工建设特色商业区二期中央公园、城市休闲广场;实施棚户区茶棚片区改造工程。东博凤凰城、隆之广场等6个续建项目要尽快完工。第四要探索便民利民新举措。创新建设综合便民利民服务平台,年内建成“百姓之家”。第五要加快经济转型。大力推进“退城进园”,水冶主镇区域内的工业企业,要争取在年底前全部签约入驻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或“退二进三”。第六要简政放权。按照能放尽放的原则,加大权力下放力度,创新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二是着力打造柏庄特色城市组团。国际商贸城要在“五一”节前开业。重点实施青春大道、平原路等工程,形成骨干框架路网;建设中华路、万金大道配套管网5公里;推进综合信息、供水、燃气等公用设施建设,融入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网络,打造国内重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三是支持中心城镇特色化发展。善应镇要围绕建成全省区域性养老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按照祥和小镇规划推进项目建设。铜冶镇要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从修复生态、改善人居环境入手,规划建设生态宜居新铜冶。曲沟镇要尽快贯通世纪大道,加快完成曲沟新城商务区、世纪新城等片区改造任务,提升形象和作用。永和、吕村、瓦店等乡镇要发挥交通优势、区位优势,科学规划产业布局,重点建设专业市场,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促进功能互补融合,打造东部城镇化中心板块。伦掌、韩陵、辛村、北郭、都里、安丰、马家、崔家桥等中心乡镇都要统筹安排好城镇规划建设。支持许家沟、洪河屯、瓦店撤乡建镇。搞好铜冶、伦掌、辛村总体规划修编。
(六)狠抓项目建设
谋划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筑牢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一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以县产业聚集区、特色商业区、各专业园区为载体,重点在先进制造业、高成长业、高效农业、重大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民生改善等六个方面,推进100个左右重大项目,争取完成年度投资90亿元。实施好9个省重点项目、21个市重点项目。二是提升载体平台功能。以完善功能为重点,突出加强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长宁大道、园一路等13个道路续建项目,对路网进行高标准绿化、亮化。适时开工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园二期工程。启动双泉水库引水工程,建设聚集区水厂。新开工建设集聚区、水冶组团雨污管网10公里。建成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省级质检中心。进一步完善全县电网,建成产业集聚区110千伏变电站和高压走廊,新建安丰110千伏变电站,改造35千伏吕村、北郭变电站,改造农村电网116公里。三是加快完善全县路网。全县要新建、续建道路139公里。着力改善群众出行,总投资2.43亿元,实施“一桥十三路”工程,新建道路42.3公里,重点开工建设马氏庄园大道、善应祥和大道两条旅游快速通道。卡住时间节点,确保产业集聚区中轴线、省道301改线年底建成。适时实施安姚路改造工程。服务好西北绕城高速、安内快速通道、新东北外环、安李铁路连接线等重大工程。四是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完善和落实好人才引进政策,重点引进金融、现代物流、技术研发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推进校企、校乡、校村对接,培养新型高素质农民,满足企业对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加强土地优化配置,着力解决土地批而未供、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的问题,提高用地效率。盘活水冶、柏庄、县行政中心等地的存量土地资产,加快处置昌泰公司总部地块。五是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强化争取意识,做好做足功课,紧盯重点部门、重点项目,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发改、工信、水务、林业、交通、住建、国土、矿管等部门,以及水冶、柏庄等乡镇,要专人负责、大员上阵,研究政策、掌握信息,确保今年项目资金争取有大的突破。
(七)持续发展大民生
重点推进“三大工程”。一是“蓝天工程”。壮士断腕、自断后路,把“蓝天工程”进行到底,还人民群众蓝天白云。坚持大气污染防治常态化,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坚持标本兼治,加强“两镇三路”重点区域整治,巩固治理成果,长期坚守,久久为功;完成石料企业整合,全部淘汰5吨以下冲天炉,全面推进石灰竖炉企业整合,进一步优化铁合金、耐火材料、印染、铸造等小企业群治理方案;强化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乡镇属地责任,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取缔企业坚决不准死灰复燃,停产企业不达标排放坚决不准复工,复工企业坚决不准偷排漏排。同时,要继续加强河、珠泉河、御路沟治理,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二是农村“清洁工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长效机制,做到有钱办事、有人管事、有人干事、有章理事。县财政每年列入预算1000万元,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年内全县所有村庄实现保洁常态化,构建安楚路、安林路等8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带,每个乡镇都要高标准打造自己的示范村。三是“天眼工程”。总投资6000万元,在全县所有村庄、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探头3856个,在进出我县的主要交通路口建设49个智能卡口,新建县、乡两级监控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联网,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高压态势,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八)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因此,如何客观分析急救网络发展现状,调整组织管理和监督运行机制,如何依据资阳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实力整合急救资源、合理设置资金保障机制,以及如何促进资阳市八个城区急救事业的均衡发展、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急救网络布局等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依据国内外急救网络运行机制的现状,积极研究和探讨资阳市急救网络运行机制,实现急救"行政分级管理科学化、院前急救网络运行规范化、院前院内救治系统一体化、急救技术标准国际化"的最终目标。作者结合国内外急救网络的现状,对当前二级城市院前急救网络建设问题探讨如下。
1 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急救网络运行机制现状
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作为整个急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其在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上都与本国的医疗制度相适应,据世界卫生组织近年介绍,发达国家都已建立起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在美国、英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急救管理由政府最高卫生行政部门、最高长官直接负责,因此,急救管理网络体系层次分明、监督有力、资金到位,指挥调动的权限有保障。在具体急救过程管理中,求救电话按照区域由电信部门直接划转到相应的急救指挥中心,能及时统筹调用区域急救医疗资源,并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指派中心急救车辆、转运车辆、或私人急救车辆和红十字急救车辆等,也能直接指派相应的急救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接受急救患者,或指派私人医生前往患者身边。如美国,其急救体系按照划区负责和区间合作协调的原则,全国划分成303个急救医疗服务区,每个地区都有一个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接受急救服务公司的拨款。发达国家急救体系的运行以政府为主体,消防、交通等各支救援力量相互补充、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红十字会、志愿者和私人诊所的救援力量,建立资金运行的管理和监督组织,最大程度地节约国家资金。如欧盟国家,其急救系统的运行经费均由国家政府承担。非国家公职人员承担的急救任务,如私人或红十字急救站等采取协议形式付费,其费用由政府按协议购买服务。美国急救医疗服务的资金支持大部分来自当地(城市和州)政府和联邦医疗保险,每年将近数十亿美元。在日本,急救医疗服务是完全公共资金支持的服务,患者个体不需要支付救护车费用[1]。
2 国内其他城市院前急救网络运行机制现状
国内各城市在经过2003年SARS后,地方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均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尤其是院前急救事业的重视,也加快了院前急救事业建设的步伐,院前急救工作得到了很大力度的支持,且大部分城市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政府全额拨款单位。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来看,国内一些城市的院前急救体系形成了各自的特色。目前院前急救管理模式主要分为6种:独立型的北京模式,院前型的上海模式,行政型的广州模式,依托型的重庆模式,与消防相结合的香港模式,联动型的苏州模式。广州为独立指挥调度型,他们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急救通讯指挥中心,院前从业人员和救护车辆不隶属于中心。上海、杭州急救中心目前的模式一样,设有一个急救中心,各县、区建有分站,一般分站设在协作医院内或附近,协作医院大多是区、县中心医院。重庆是以大中城市内的一所综合性的大医院为依托建立的急救中心,它隶属于医院,由120 报警中心、院前救护系统、急诊科、服务部和病区专科治疗组成绿色通道。苏州调度指挥中心隶属于城市应急联动中心,可缩短突发事件的急救反应时间,有利于减少重复投资。
3 资阳市院前急救网络运行机制现状
院前急救业务除了来自120指挥平台的调配外,还有来自各医院、卫生院另外设的急救电话呼叫业务。院前急救由通讯、运输和医疗三大要素组成。每个单位从事院前急救业务的医务人员则各由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护士兼任,各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院前急救经验高低不一。
3.1 存在的问题
(1)各医院均从事院前急救业务,病人家属往往因求医心切,除拨打120电话外,还同时拨打各医院的急救电话,这容易造成一个院前急救业务有两台或两台以上救护车,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急救人员同时赶赴现场,而病人最终选择一家医院,这造成院急前救资源浪费。(2)除市区医院外,乡镇级医院的救护车内配置缺少铲式担架、心电图机、简易呼吸机、电动吸引器等必需的设备。乡镇急救网站发展不平衡,致使服务半径过大,院前出诊反应时间过长,难达到院前急救要求。(3)存在多个院前急救系统(EMS),每个医院各做各的,院前急救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调配,122和有的医院由于利益的驱使联盟,经常造成一个车祸两套或两套以上的急救人员同时赶赴现场,而病人最终选择一家医院,这造成院急前救资源浪费。(4)单一时段内出现突发意外灾害事故,由单一医院完成某一区域的院前急救业务同时将病人收住院处理,这会人为地导致该医院这一时段内急诊科、病房各科工作、资源较大的压力。由于资阳市的院前急救现状,无法进行指挥接近求救现场的医院进行就近救助,也无法根据各医院的专科特长、各医院某一时段病床使用情况等进行统一、科学、高效地分流病人。(5)市120调度室切入电话机少。有2个呼入电话,呼出只有1个电话。受理呼叫电话后还需要通知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再呼叫医生、护士、司机出诊,耽误不少宝贵时间,影响出诊速度及救治质量。(6)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无规范,医疗风险加大。目前,乡镇级医院院前医务人员转运患者到市级医院,只是与院内医生口头交接患者的病情,双方没有统一的书面交接记录材料。(7)对于危重患者的急救,目前,缺乏院前提前告知院内患者的病情,院内提前做好接诊准备的相关职责规定。加上利益的驱使,部分急救单位转运不规范,使急救医疗风险加大、患者生命风险加大。
4 思考和展望
4.1 建立、完善院前急救网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应该因地制宜、广泛动员、政府重视、全民参与,发展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院前急救系统。缩小管理幅度、落实管理责任,减少二次调度。从整个急救网络的发展来说,如何减少二次调度的时间耽搁,缩短呼叫反应时间,提高急救效率,同时与辖区应急指挥系统有效衔接,适应各区急救、救援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
4.2 加强网络的组织领导,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院前急救网络工作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急”时间就是生命,急救就是命令。如何去赢得时间,提高院前急救网络的运转效率,围绕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为重点。不断强化网络内单位的急救意识,提高院前病人救治反应速度和保障力,在积极开展急诊医疗服务的同时,不断强化急救意识,确保在遇有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能做到“拉得出,展得开,救得快,治得好”。
4.3 建立并完善各种预案
在急救工作实践中,根据区域性急救网络必须具备快速机动能力的要求,制订各类网络单位各种抢救程序及预案和急救人员的职责,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修改方案,使之更加符合急救网络运行的要求,定期演练和实践,在制度上保证了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4.4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完善急救通讯网络
急救网络通讯必须现代化。现代急救医疗已把通讯、运输、技术称为院前急救的三大要素。通讯是其中重要的最先的一环[2]。院前急救时现代通讯系统是院前急救的中枢神经。应设置呼救受理平台,使用专用数字化电话,装备无线电对讲系统,车内配备GPS定位系统。呼叫电话数字录音,呼叫信息电脑记录。实现了调度网络化,中心调度室、救护车、急救现场三者形成一个动态网络,保持信息敏捷、畅通的传递,为院前急救提供了信息保障[3]。急救中心与现场医疗进行数据、图象传递,实时监控。中心与现场医务人员分享信息,共同分析处理病人。从而形成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安全可靠的指挥调度系统
4.5 强化急救通讯指挥调度功能
急救通讯指挥调度系统是日常院前急救的反应中枢。它不但是急救医疗调度、指挥与协调的工具,而且还担负着急救信息的接受、存储、传递和整理的任务,是急救中心管理的重要信息来源[4,5]。形成了科学、合理、快速、有效的急救调度方式。院前急救的目的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发病初期给予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治,并快速护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实现这一目的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急救调度,网络化通讯指挥调度系统准确记录急救资料信息。显示急救地点数字地理图形,急救车位置及动态。并自动生成科学急救派车单。做到国际上普遍规定的受理呼救电话后一分钟内出车。
4.6 完善急救车内配置和驾驶员的管理
急救车既是运输患者的工具,也是现场。运送途中的抢救场所。因此急救车内必须配备齐必须的急救、药品和急救设备。如氧气、吸痰装置、心电监护、除颤仪、心电图机等。需要专人定时检查,补充、维修、保养。由于资阳地处丘陵地带,急救半径长,路况较差。要求驾驶员不仅技术过硬,并加强救护车的维护和保养。随时保证急救车的良好状况,以保证接到呼救后及时到达急救现场。
4.7 完善急救网络监督管理机制
4.7.1 首先建立统一指挥全市院前急救三级网络
无论是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是国内地级以上的城市,急救网络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已经成为促进或制约城市急救事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1]。资阳市必须建立和完善一个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卫生局主管的120指挥调度系统和通讯网络。同时将乡镇医院作为二级急救网纳入市级急救网络,接受市级平台指挥运行,将整个城乡建成一张功能齐全、行动统一的急救网。市、镇二级急救网建立后发挥各自优势,大大缩短抢救半径。无论是平时还是突发灾难事故发生时都能迅速反应,及时有效抢救急、危、重病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急救医疗需求。现代救援医学已不是传统的单一的医疗专业工作,它包括许多社会性、协调性、组织性等工作,所涉及的部门也是多方面的。急诊医学不单是卫生部门的事,需要消防、公安、航空、航海、通讯、气象、保险等部门的参与,将110、120、119、122组成社会联合行动体系,实施联动机制,一方面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另一方面医院解除了患者拖欠医疗费用的后顾之忧,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明显下降[6]。四警合一将是我市院前急救网络的建设方向。任何一个紧急救援中心必须建立健全可覆盖全体人群的急救网络。原则上城市各网点半径不超过2~3公里。调度指挥除接收政府信息做出反应外,还要接受其它的各种信息(如院外危重病人呼叫),科学合理的做出适当反应,为使反应准确、合理、有效,就要求调度人员必须训练有素,具备医学知识。
4.7.2 缩短院前伤员送院平均应急反应时间,加快院前急救
严重创伤后的“黄金60min”[7]尤其是伤后最初10min即展开的现场急救措施,对伤员救治的成功和成功率和预后有决定性的作用,若在“白金10min”时间内将必要的救命治疗前伸至现场。对伤员的致命伤或并发症如窒息等被处置和预防。则可能避免伤者的早期死亡。发达国家院前“平均应急反应时间”大多在5~7min,我国现阶段大多在10min分钟以上,由于受到通讯、值班车辆和布局、急救人员的素质、交通状况等因素的影响,达到大现场的时间还会明显延长[8]。
资阳市的院前急救多面临广大农村地区,地广路险,医疗资源匮乏,急救半径大,若单一依靠市急救网络医院的救护力量会延误疾病救治及一些重大灾害事故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导致事态扩散,故应将各级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作为急救分站)纳入急救网络,定期组织培训各级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医护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若遇到偏远地区的呼救或重大灾害事故可先通知当地急救分站赶赴现场处理并及时反馈信息,同时县急救中心出动救护力量,这样能缩短病人的等待时间,减少伤残和死亡。
4.7.3 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大势所趋
信息化的急救通讯指挥系统通过网络实现全市卫生系统内部联动和医疗急救资源共享,来解决突发、灾难性、重大事故的院前急救抢救[9]。为创建基本现代化急救中心,市级120应为市全额拨款的市级卫生事业单位,下设区级120属市120的二级指挥平台,人员应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急救中心具体工作应是负责院前初步处理、抢救、运送病人,根据各医院专科特长、距离现场远近、病床使用情况、病人家属的意见等综合分析,科学分流到各医院内,再由各医院进一步的院内抢救、诊疗。除日常院外危重症的救治外,更要强调各种突发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强化应对突发灾害事故的训练:①人员组织;②通讯联络;③现场指挥;④现场救治;⑤灾难种类的医疗技术救援水平。
4.7.4 合理规划院前急救网络布局
目前资阳市的日常院前急救任务由加入120急救网络单位的四家医院共同承担,120中心挂在一家医院,由于急救半径规划不明确,不能很好的利用急救资源。在站点建设方面缺乏市、区两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协调规划,造成急救资源的浪费与不足并存。同时,有的医疗机构的急救站的运行目的存在自身利益的驱动,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院前急救的有序运行。建议卫生行政部门对现有急救网络站点的布局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规划,采用以距离定半径、以社区定半径,或以时间定半径的形式,合理布局,保证每一个网络站点充分发挥急救功能,避免资源浪费。
4.7.5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急救培训计划
市急救中心要承担全市院前急救行业的管理,负责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以及各种关系的协调。目前中国院前急救主要问题不是模式之争,而是急救网络及急救专业化队伍建设问题。各片区医院在“三基”培训基础上,强化专业技能培训,如基础生命支持、创伤急救、中毒处理、早期心肺复苏培训和各种抢救操作(气管插管术、环甲膜穿术、各种穿刺术以及除颤仪、呼吸机等使用技术)。以病人为中心,以时间为标尺,在最短时间内给病人以及时、有效、全面的救治,从真正意义上为急危重症患者开辟了生命的“绿色通道”。
参考文献
[1]陈开红,关金宝,陶丽丽.对北京院前急救网络运行的思考[J]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53.
[2]丁涵章,马骏,陈沽,等.现代医院管理全书[M].杭州:杭州出版社,1999.86~87.
[3]徐芳.网络化通讯指挥调度系统提高城市院前急救功能[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0),695~69.
[4]陈明玉.现代化通讯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及其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3,(3):42~45.
[5]陈明玉,刘林成,唐剑星.院前急救学[M].武汉:湖北科技出版社,1998.
[6]吕旺盛,刘婷婕,张克明,等.联动机制在意外伤害事故中临床急救效果的评估[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15(4):380~382.
1、进一步强化科普联席会议制度。
一是要继续完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加强科普政策和《科普法》的落实,组织协调好重大科普活动,探索科普工作新做法。二是联席会议继续实行例会制度。每年召开1-2次全体会议,总结交流工作情况,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协调解决全市科普工作的重大问题,负责成员单位的联络和协调工作。三是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为中心,完善科普,以机制创新推进科普管理再上新台阶。
2、进一步推进科普惠民实效。
一是通过开展2014年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科学分析数据值,为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指标提供参考,二是大力推进五大人群科学素质行动,打造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中国科协会员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普惠民”乡镇行等品牌活动,力争全年开展各类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150项,普惠百万市民。三是继续深入推进惠民惠农服务站和科普场馆建设,成立市科普志愿者总队和市科普讲师团,开展“社区科普大学”试点工作,年内新增科普惠民服务站22个、科普惠农服务站10个,新建基层科普场馆2处,打造“科普惠民”升级版,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科学技术的恩惠。
3、推进民生科技普及。加快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开展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规划的研究论证。围绕社会热点,重点支持资源环境、人口健康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及示范应用,在争取国家科技惠民示范工程上实现新突破。发挥南京大学生态研究院资源优势,以首家省级湿地修复工程实验室为平台,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建设。深入推进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广泛开展全民科技素质培训,加快提升人民群众的科技素养。
4、组织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集中精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办好几项重大科普活动,集中宣传党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集中展示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和风采,集中反映公众对科技的实际要求,包括科普宣传周、科技下乡、科教进社区、特色科普展、青少年科技节等活动,力求在内容、形式和机制上不断创新,办出特色,造成效应。
二、重点工作安排:
(一)科普管理重在制度化。
充分发挥科普联席会议制度在加强科普工作规划和组织重大科普活动中的作用,协调有关方面各自做好职能范围内的科普工作。
1、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普工作联席会议例会制度和汇报交流制度,全年召开联席会议二次,传达上级精神,交流工作情况,商议部署科普工作。
2、认真分析市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十二五”规划中科技事业的内容,继续做好省级工程中心,国家和省重大产业、科技专项等的申报工作
3、加强组织协调,总结经验,将科普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考核和镇场科技工作年度目标工作之中。
4、继续开展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市的创建工作,以此建为契机,提高科普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营造创造生态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做好相关工作。
5、加强队伍和阵地建设,健全完善各级科普工作网络,发展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完善和新建一批科普教育基地。继续发挥新闻单位的阵地资源优势,结合日报小记者班开展一系列科普教育活动,打响小记者班的科普品牌。发挥报社青年骨干力量,把科普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团总支全年任务中,开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动。
6、积极筹措落实科普专项经费,按照人均5元,全市530万元安排科普事业经费;确保全市科普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二)科普宣传力求长效化。
以发挥媒体优势,创建精品栏目为目标,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
7、按照省、市科普基地管理规范,提高各级科普基地宣传普及的效果。进一步做好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统计工作。
8、发挥电视、广播的宣传优势,办好“田”、“专家零距离”、“新农村”、“卫生天地”、“科技之窗”、“环保新视野”等科普专题专栏。
9、组织环保讲师团到各开发区、镇(场)开展各类环保科普培训;报网互动,丰富媒体的宣传手段。依托我局自办刊物《环境保护》、环保网站、世纪以及零距离等地方门户网站动态性的宣传环保科普工作;组织环保志愿者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开展各类环保科普的宣传活动。
10、发挥《日报》的党报宣传喉舌作用,及时报道我市科普工作动态,适时登载科技知识;结合《民生新闻》、《民生服务》、《卫生园地》等栏目,宣传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教育工作的典型事迹;办好“科技”、“环保”、“卫生园地”、“科技创新”等科技、卫生、农业、环保等专版和专题科普栏目。做精科普工作专题报道。结合科普宣传周、科普行动日和其他重大科普活动,精心谋划,改被动报道为主动策划,在加强报道数量的同时提升报道质量。做细科普新闻报道。在继续加大对企业和产业科技创新的报道外,要把视角更多地投入到市民日常生活中,扩大科普教育面。
11、建设和更新改版“科普网”、“虞城科普网”、“文化网”、“农业信息网”、“非遗网、文博网”、“公众环境信息网站-环保”等一批精品科普网站。
12、继续办好部门自办的《生态》、《科普新视窗》、《现代农业特刊》、《环境保护》等刊物,增加科普内容的比例。充分发挥“虞城科普网”、《科普新视窗》宣传载体和信息平台作用,年内,上报党政信息不少于10条,科协网站信息不少于1500条,不断激发科协组织正能量和社会影响力,推动科普事业在高平台上实现新发展。
(三)科普活动通俗化、社会化。
以形式生动活泼、内容通俗易懂的活动为重点,提升科普活动效果,加强社会影响。
13、通过低碳社区的创建,充分调动街道办事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居民代表委员会、驻街单位以及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全民参与共同保护美丽的家园,建设一批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低碳社区。在全省率先开展创建低碳社区活动的基础上,继续举办好“共建生态文明,同创低碳社区”的巡回公益活动。
14、依托南京农业大学和扬州大学等农业高等院校,对基层年轻农技推广人员进行中长期、纯专业的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实施农技推广体系内人员全员继续教育计划,年参加各类知识更新培训及实践不少于15天;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实体化运作为契机,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继续在各县市中保持领先地位。加强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扬州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涉农研究院建设,与农业科技型企业、农业科技型合作社等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继续推进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新产品展示、农业物联网技术展示等途径,示范推广一批新技术、新品种、新农艺。
15、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发展,深化科普工作方法改革,加强科普资源建设,鼓励团组织建立科普工作阵地;大力开展青年科学素质培训,以各级各类青年培训为抓手,提升青年科学素质,采取“独立办、联合办、参与办”相结合的形式,提高青年科学素质;全面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通过技能比武、导师带徒、创新创效等途径,依托创建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等活动,营造技术创新的氛围,带动青年提高职业技能。
16、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作用,持续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200项。支持科技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创建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水平。着力加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积极探索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新办法、新举措。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引进、建设与管理,注重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和转化率,着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2件。继续开展科技进步奖、优秀专利奖等奖项的评选,激励科技人员、企业家创新创业,促进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继续实施“百名工程硕士”培养计划,为企业培养、输送一批科技人才。
17、继续加强对我市各级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科技特色学校)的指导和管理,培育新的科学教育特色学校,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市的科技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是青少年活动中心、蒋巷村、沙家浜等科普教育基地作用,落实各项科技活动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活动中心在全市科技教育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提升我市科技教育档次。组织开展青少年科技节、第八届科技创新大赛等竞赛活动,营造青少年学科学、爱科普、重创新的浓厚氛围。
18、围绕创建健康城市,开办健康教育学校、孕妇学校、健康俱乐部,开展专题健康教育;加强卫生新技术的普及和卫技人员的技术培训;与中医院合作的“中医药博物馆”,积极申报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提升中医药文化,
19、继续科普文艺宣传:文化惠民村村演、组织参与第十二届科普创作文艺汇演、开展全市数字电影免费巡映活动。做好图书馆免费开放、数字化管理、数据库建设、情报咨询等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四位一体”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共享工程和党员远程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继续办好图书馆市民课堂,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并做好延伸服务工作。继续做好图书馆与理工学院图书馆的校地合作建成的三大中心,对外开放“市科技文献信息查询中心、地方文献阅览研究中心、公共图书流转服务中心”。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126-02
2001年,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确定了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合法地位。在改革开放、医疗逐步走向市场的大环境下,民营医院应运而生。这些医院在办院思路、模式以及合法参与医疗市场方面有许多值得公立医院借鉴的经验与做法。民营医院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有利于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卫生服务体系。但是,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依然是弱势群体。在公立医院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环境下,民营医院要想很好地生存和发展,有效的战略规划与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我国的民营医院越来越关注这种现代管理模式――战略管理。
1 我国民营医院的理论界定及其发展历程
1.1 民营医院的理论界定
民营是与官营(政府经营)相对应的概念。“民”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可作人民、公民、市民解,既可以是一个集合范畴,也可以是个体概念。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法律上平等的个人成为社会经济的基本要素,“民”的概念便进一步延伸而泛指与政府机构相适应的,具有法律人格的个人或由这种个人构成的整体。因此,民营医院的基本含义可表述为:由非官方的民间个人或个人联合体投资兴办的医院。
1.2 民营医院的发展历程
民营医院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但民营医院真正得到大规模的发展是在2001年9月中国开放医疗市场之后。
2003年,由于公立医院资金不足,许多地方政府改革卫生医疗机制,允许公立医院通过委托经营、股份合作、股份制等形式,或整体出让的办法,引进社会资本,并对民营医院实行免除3年营业税制度。这一措施,使得大量民间资本投入到了医疗行业。2003年,民营医院已超过2000家,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医院并存发展的局面。
2004年4月9日,中国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在天津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医疗服务事业,对于社会资金投入医疗事业的,允许出资人取得合理回报,民营医院又一次成为热点投资话题。
目前民营医院产生的主要模式包括:由个体诊所逐渐发展成的医院;一些企业和个人通过兼并、注资改制发展起来的自主经营或股份合作医院;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公立医院专制等。经营特征一般以类专科、中医和民族医院为主,综合性医院、西医类医院较少。它们机制灵活、重视宣传、价格低、服务优的特色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多层次的就医需求,已成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国民营医院现阶段实施战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没有整体战略和长远规划
没有战略是大多数民营医院难以长大的最根本性的问题。目前民营医院大多数是家族式管理,所谓战略也只是一个仅存在于最高决策人自己脑子里的很模糊的概念,没有经过管理层的集体努力和系统分析,往往是见机行事,说变就变了。有的医院倒是有所谓的战略规划文书,但却没有为实施战略的内部诸要素作任何相应的部署和调整,结果根本进入不了执行层面或者在执行过程中逐渐就无声无息了。有的医院则把具体的一些计划当作了战略,这种情况总是多出现于综合性医院,所以不少综合性民营医院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夭折的命运。大多数突出专科特色的民营医院也只是在医疗范围上做出了定位,没有整体战略思考,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和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不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把自己的特色充分发挥出来。
2.2 管理滞后,运营效率较低
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从整体上讲还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方面明显不足,多为家族式和经验式管理。因此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组织结构过于简化,责权不明,一人多职、职权交叉现象较普遍;业务流程较乱,缺乏作业标准及相关管理制度,特别是在医疗质量方面;管理政策变动性大;医院发展过分依赖领导者;资源使用不合理导致成本较高。虽然民营医院机制灵活,在医院发展初期可能效益较高,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和规模后,管理滞后必然会成为医院进一步壮大的束缚。
2.3 科研技术力量薄弱
民营医院普遍规模小,设备简单、技术力量薄弱。虽然其中也有拥有先进检测治疗设备和高技术水平医疗人才的,但不少民营医院开设的多是短线科目,与公立医院的技术含量极高的项目相比,在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因此,科研水平和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才是民营医院获得永续发展的基石和长久立身之本。民营医院不可能永远只靠一两个特效民间药方过下去,但事实是极少有民营医院舍得把资金投入这个具有核心战略地位的领域。
2.4 忽视人才培养,难以形成人才梯队
民营医院依赖外聘人员而忽视自有人才队伍的培养。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多是公立医院退下来的,年事高,坚持下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年轻医技人员中高素质的少,加上民营医院的薪酬分配政策常常与年轻人关系不大,所以年轻人流动性较大。这样就形成一个人才怪圈:骨干层的交接总是在一拨又一拨的退休者中进行,不能形成人才梯队,这些都限制了医院医疗质量的提高。管理人才、营销人才也同样存在这种问题。
2.5 行业自律性差
众多民营医院纷纷出现的情况下,民营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某些民营医院只顾眼前利益,进行虚假宣传,损害了民营医院的整体公信度,“成也广告,败也广告”便是民营医院兴衰的写照。还有少数民营医院甚至把全部或部分科室承包给“江湖游医”,更破坏了民营医院的整体形象。
3 民营医院实施战略管理的对策建议
3.1 转变观念,医院管理者应具备战略管理的理念与意识
在现代管理理论和技术发展以及所在地域竞争态势的指引下,有预见地解决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比如调整医院服务功能,规划科室设置,确定医院发展规模,进行人力资源预测和匹配规划,引入内部绩效竞争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有策略地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问题,医院在区域横向发展关系建设的联合问题,纵向渠道发展分销的市场占有策略决策,以及医院品牌建设、规划、管理的持续市场资产积累的决策。医院领导者应不断地根据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医院未来的发展与医院内部变革的协调问题,如管理机制、管理指导原则、管理方法和组织运营流程等新的举措,在战略决策时要发挥群体智慧、引进专家意见等使医院的投资决策、经营决策、管理决策,得到良性运行,以高品质、高水平的医疗品质为社会、为人民更好地服务。
3.2 设计与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战略目标的实施需要一个匹配的和高效的平台,这就是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医院要建立内部管理框架和制度,要遵循 “与战略相匹配原则”及“高效原则”。把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提到战略的高度,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发展战略,还要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把现代企业制度优秀管理经验嫁接过来。从绩效管理入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要加强成本核算,大力创建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地提出挑战性的战略目标。要随机而不断的变革管理的方式方法,向管理要效率,使医院永保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3.3 努力加大科研投入
最能体现医院作为医疗性质的核心竞争力的有两点:一个是医疗技术的创新能力,一个是产品研发能力。世界著名的成功公司在科研上的投入都约占到收入的10%以上。民营医院肯在聘请高水平医疗专家、购买医疗设备上投入,却不舍得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所需的资金设备上投入。医院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医疗水平是生存的基石,只有科技含量高,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特色和优势,而其他当前的优势都是暂时的。所以民营医院必须要把提高科研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对待。
3.4 建立可持续化的人才培养机制
管理、医疗、营销是现代医院经营立足的三大支柱。所谓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也主要来自这三大块业务水平的提升。但在民营医院里,人才构成极不平衡,管理弱,营销更弱,即使最受重视的医疗机构,也多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人才结构,只注重从外面挖人,不注重自有人才的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包括综合业务水平的提升,也包括医术、医德、以及品牌、文化的传承。所以既要三类人才并重,又要舍得在培训方面投入,更要舍得聘用高素质的年轻人进行培养作为后备骨干力量。建立可持续化的人才机制,可以形成不断积累和提升的惯性效应,推动医疗、管理、营销等各项业务水平的稳健发展。
3.5 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相关的政策法规
政府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相关的政策法规,使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证其健康发展。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要对民营经济实行国民待遇,消除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对各类医院应一视同仁。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的医疗机构分类改革,必须要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卫生服务体系,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才能形成良性竞争、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局面。
总之,民营医院未来的、长远的发展方向,必须以战略化管理为基础,医院的一切活动也都要以战略化管理为指导。现代医院的高层管理者应该从认识上突破传统意识形态的狭隘界限,以一种全新的理念、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迎接现代医院管理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崭新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景录先,王会玲,高扬.将战略管理引入医院管理的重要意义[J].医院管理,2004,(5):25-27.
[2]赵世文,刘丽霞.“战略管理”,医院必须的新能力[J].当代医学,2005,(1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