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监控中心方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广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控系统的好坏,因为监控系统的各种必要设备决定着广播的质量,尤其重要的是监控中心,建好一个监控系统重要的是其核心部位——监控中心。目前大型监控系统的监控中心面临着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本文就如何建好一个大型监控系统,对在广播发射机的控制,附属设备的控制,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中央空调、室内循环通风),消防报警,节目传输控制和安全保卫监控等方面进行技术方案探讨,以求提出解决相关常见技术问题的使用方法及方案,同时监控中心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自我现有知识水平上的展望,希望本人的论述能对解决一些相关监控中心技术问题起到切实的作用。
1、对广播发射机的控制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1 广播发射机控制常见问题
广播发射机常见问题主要是广播发射站在检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频率受干扰,干扰排查,广播发射站台资料信息库冗杂,发射功率超标,残波辐射不合格,调制频偏严重超标,任意变更台址,增设同播发射点较为普遍等问题。
1.2 广播发射机的控制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1.2.1 以广播发射机标准为理论基础,做好解决问题的基础工作
调频广播的行业标准规范中,gy/t169-2001《米波调频广波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gb/t4311-2000《米波调频广播技术规范》是现行的两个有效的基本标准。深入学习规范为解决问题打好理论基础,而且使用最多的是立体声的调频广播发射机。
1.2.2 联系生产厂家了解产品生产工艺
为了能正确并更加全面地检测调频广播发射机的性能,只是掌握一般的检测方法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不同的广播发射机的生产工艺和制造技巧不同,因此,必须深入了解广播发射机的构造,生产工艺流程等才能在进行检测时得到正确的检测结果,为解决广播发射机故障提供可靠的依据。
1.2.3 常见问题的解决建议
(1)高频无线电波的传播在一个区域内能否有良好的覆盖,要根据其视距传播规律,选择合适的发射点是关键,相反,盲目的加大发射功率,以及在应用系统中攀比发射功率,都是错误的做法。
(2)过大的施加音频调制信号幅度以及发射机基准状态的过度调整,都会导致过大的调制频偏,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主频的有效辐射功率电平被牺牲了,其次,这将使得互调产物增加,接收语音质量下降以及主频辐射电平降低和邻道被侵占干扰,更严重的结果就是它将直接影响发射机工作寿命。
(3)重要的专用通信网络往往会被超标的上边带残波辐射所影响。与三、四、五倍频的谐波辐射相比较起来,一倍频信号更能引起多个常规无线通信频道的干扰原因就是由于一倍频的信号带宽度较大。
(4)把广播电视行业的无线电发射机纳入须申领核准代码的过程中。
2、对监控中心设备的控制
控制中心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系统的各项功能,如: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中央空调、室内循环通风)、消防报警 、节目传输控制 、安全保卫监控等各项功能,它们的实现均是依靠监控中心的各种设备实现控制的。控制中心的设备接收各个终端传输设备传送的音频,数据,视频,温度,感光和报警等各种信号,再对其接收的信号进行各种操作,处理和整合,然后以各种系统信号的形式发出命令,操纵者整个监控系统的各种功能。
2.1 节目传输的控制
节目传输的控制可以通过画面处理器以及视频和音频切换器来实现。
画面处理器目前使用的最多的是四画面分割器,当然目前市场上还有多画面处理器。通过四画面处理器可以把四个画面经过压缩组合,然后在同一个画面上显示,节省了视频设备的同时更能直观的反应实时图像,同时支持放大回放现场记录以及记录效果都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多画面处理器 是一种更高级的视频图像处理设备,它能在更短的时间间隔内对现场实况进行监督和画面记录,更能体现监控现场的真实性。除了在画面处理方面的功能外,它还具有单画面显示、画中画显示、多画面任意组合分割显示、图像数码变焦放大、视频信号丢失检测、时间发生、图像通道名称标题编辑和报警处理功能。
视频和音频切换器主要指摄像机接驳录像机或监视器等设备。目前许多场合都使用的是监视器设备在终端进行现场资料采集工作。
通过以上这些终端数据影像声音采集设备把监控区域内的现场资料传输给系统监控中心,经过系统监控中心判断,对数据存储以及相应命令,来实现监控。其中数据影像和声音的传输大多是通过网络无线电技术和光纤技术来实现的。
目前这个系统分支的问题很少,一般只要安装了相关的影音图像声控采集监控器,除了人为地恶意破坏,都不会出现问题,当然,如果有美国大片里的高级犯罪,问题就不可避免了,毕竟机器装置是人为设置的,存在自身缺陷是必然的。
2.2 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
室内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室内的采暖和通风环境,目前控制中心的工作环境控制主要通过暖通系统控制,暖通系统主要有中央空调系统控制,通过中央空调的终端温度控制采集器可以时刻掌握监控区域各个工作环境内的温度,从而由终端将温度和通风信息反馈给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反馈信息发出命令,升高或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提高或降低风速。
室内工作环境的控制一般情况下也很少出现问题,除了火灾情况下温度失控外,室内工作环境都有控制中心电脑的自动程序控制室内环境的暖通。
2.3 消防报警控制
消防报警控制通过报警处理器来控制,报警处理器采集终端报警信号,然后传输到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的电脑控制系统中心发出报警信号,通知人们有紧急情况,让人们注意安全,抓紧时间撤离安全现场。
报警处理器按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总线式和多线式。总线式报警处理器是终端探头的信号由一根双线传输到控制中心,特点是费用低但是结构复杂,目前仍大量应用。多线式是指各个终端探头互不干扰的将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特点是信号互不干扰传输自由速度快,但是费用高。
报警处理器收集所有的前端报警信号,同时把发生报警通道的信号处理,并输出多个开关量控制灯光,录像机等设备的自动启动,同时输出报警通道编码并传送至控制中心的主控器。
常见问题是系统的线路易老化,传输的信号有干扰现象。解决办法就是定期进行相关报警装置性能测试,以防患于未然。同时还可以训练人员在危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
2.4 安全保卫监控
安全保卫监控系统通常是多媒体监控系统,对监控区的全貌可以通过电子图进行全面的掌握,但是它对不同的系统使用人员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止系统被非法使用,对系统造成破坏。
其特点是可以不受人为控制的为监控区域提供突发事件和灾害防御,这是通过特定的电脑控制程序来完成的。它还具有灵活的计算机模块设计能力,以及信息化网络化的操作平台,为安全保卫监控提供网络信息化奠定基础。
其存在的问题就是信息接口处理难度大,操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高,责任感要强,而且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心里素质要好,所以安全保卫监控系统的工作人员要精挑细选,经过层层严格考核才能上岗工作。
3、对未来监控中心的展望
在全文的论述中重点注重的是监控中心的各个分支的功能及工作的描述,对其常见问题的提出及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总的看来,其中所有的控制都通过主计算机控制程序、服务器和光缆及各种采集终端信息汇集器来实现自动化管控的,最终通过人机界面实现交互控制来实现监控的目的。
目前监控中心监控系统的设计主要面临着解决计算机程序编程安全化,反馈信号发射兼容和系统稳定控制的问题。在未来的监控中心发展方向主要是面向计算机信息技术,面向网络化发展。通过计算机编程把各个监控系统之间的通信有条理的细分统筹管理控制,通过网络实现远程监控。在二十一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和计算机技术将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未来的监控中心就像今天的计算机芯片cpu一样处在监控系统的中心,指挥着各个分支监控系统,为人民的精神生活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帮助人们了解时事政治等,让人民眼界开阔。
参考文献:
[1]刘宏英,张宜,王改红 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方案之一--城市视频监控系统整体构成篇[j].ib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6,(9).
一、背景综述
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旦数据中心机房的设备出现丝毫的故障,就会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鉴于这样情况,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既能保证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又能够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①机房的设备经常被盗窃,导致计算机系统没有办法正常的工作,另一方面,报警和监控以及记录功能的缺失,也导致了犯罪分子的作案活动更加猖獗;②维修人员在巡检的过程中,并没有良好的进行规范化管理措施,导致很多的工作出现了较大的漏洞;③供电系统有时候没有监控,一旦发生停电或者市电异常的情况,就没有办法及时的掌握数据中心机房的情况,更严重的情况就是,停电后若未及时切换到油机供电,后备电池也会因为过度放电而出现较大的损坏。
二、解决方案
2.1系统组成
从严格的角度来说,数据中心机房的综合监控系统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数据中心机房周围环境和动力监控系统;另一个就是数据中心机房的IT监测系统,这两个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绝对不能发生人为加强某一系统,忽略另一个系统的情况。
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监控的主要内容为:①UPS设备监控,此项设备监控对数据中心机房环境而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柴油发电机组设备监控,柴油发电机作为设备的核心部分,一旦发生问题,必须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否则会影响供电,在根本上对数据中心机房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②空调设备监控,空调设备能够良好的调节数据中心机房环境的温度,对每一个设备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任何一个季节,都需要对温度有一个良好的掌控,否则会影响设备的运行,在硬件方面造成很大的损害,为以后设备的正常运行埋下隐患;③温湿度监测,温湿度是考量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温度和湿度都必须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证数据中心机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数据中心机房IT监测系统监控的主要内容为:①硬件方面―――网络设备以及服务器的监测,两项设备都是数据中心机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客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②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数据库的软件以及中间软件等等,在日常的工作中,这些软件能够及时的处理数据,同时提供客户最优质的服务,因此需要得到有效的监测。
2.2系统实现方式
2.2.1数据中心机房环境动力监控系统监控的实施方式
UPS设备监控的实施方法:UPS电源是UPS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监控当中,需要通过智能协议转换器来进行监控,科研人员经过研究发现,如果用软件的方式和通信数据集中器进行通信,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并且能够有效的实现UPS状态的全面诊断以及对UPS各项参数的监视。
如果机房的网络设备出现了异常的情况,那么监测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几种管理功能,有效的控制异常情况:①能够对告警事件进行详细的记录,同时由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每一种事件进行详细的分类,良好的实现对事件的过滤,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及时的找到事件的原因,制定处理办法的时候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②能够通过不同的定义,比方说事件的来源或者类型等等,实现对事件的分析,在实际的工作中按照实践的关联设置功能,自动、高效的区分重复事件,如此一来,就能大幅度的减少系统负载,提升系统的性能。
2.2.2服务器监测的实施方法以及服务器监测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
(1)监测服务器能否有效的运行,监测的系统需要广泛一些,虽然现阶段应用windows系统较多,但仍然需要对UNIX一类的主流系统进行有效的监测;(2)监测主流系统的平台上运行的相关进程以及服务的运行状况,这样有助于系统上的各种进程减少冲突,提高性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完善的数据中心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应该具备三大特点:能够实现从设备运行情况到机柜微环境,再到机房整体环境的多层次监控;有丰富的阈值设置以便监测出危机的存在,且有丰富的预警方式和预警流程以保证相关人员能够收到警讯。
中图分类号:TP38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6)12-0114-01
现阶段各企事业单位往往已对信息化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在增强核心竞争力、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信息化系统也变得愈加庞大,这种变化可以归纳为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增长。
内部增长体现在信息化系统横向和纵向扩展,横向扩展主要是指新建的专业信息化系统,如某单位已有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因为效果良好计划再上一套财务管理系统;纵向扩展则是对已有信息化系统功能模块的不断扩充,如已有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有组织规划、招聘管理、培训管理等模块,计划二期继续扩展自助平台和报表平台等功能。外部增长主要体现在异地多数据中心的需求,如某些核心信息化系统无法接受数据丢失或业务中断,就需要根据业务的重要程度建立不同级别的两点或多点分布式异地容灾系统;再如某些企事业单位组织机构分布广泛,除总部外的分支机构设立在其他地市甚至其他省市,需要使用多点部署的分布式信息化系统。
信息化系统的这类变化必然导致作为其载体的数据中心也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转变,从本地单中心到异地分布式中心不断扩张。这样不但增加了企事业单位维护的成本,还加大了维护人员的管理难度,如何能够对这类大型分布式数据中心进行有效的集中化监控管理就成为企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大型数据中心内部集中监控管理
一般而言,单一大型数据中心内部主要可以分为机房环境、供配电系统、网络设备、服务器硬件、虚拟化系统、存储系统、操作系统、中间件和数据库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有不同的对接方式来实现数据采集,通过设立一个集中监控主机来实现数据中心内部不同模块的统一监控。
1.1 机房环境
机房环境主要包括温湿度、精密空调、空调防水和视频监控等,温湿度和空调防水通过监控探头直接数据收集并记录历史数据;精密空调通过RS485卡利用modbus协议收集数据并对空调温湿度设定、多级集群运行模式调整、远程开关机等进行操作;视频监控可通过摄像探头直接进行图像采集,也可利用专用视频录像机对图像数据进行分级存储并对摄像云台进行各项参数调整。
1.2 供配电系统
机房供配电系统主要包括UPS、电池、输入输出配电柜等,整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可以通过对UPS的通信来完成,UPS对外接口通常有RS232接口、AS400接口、SNMP接口和USB接口,通过接口提供的SNMP、UPS-link等协议能够实现对供配电系统历史状况进行记录,分析UPS、电池、各路供电线路电流电压状态,并对UPS设备进行远程配置。
1.3 网络设备
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主要包含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流量控制、负载均衡等设备,通常这类设备都支持SNMP,通过SNMP可以统一进行资源使用率、端口状态、设备配置等方面的监控,对中心整体网络拓扑、设备互联状态、配置属性、实时告警、历史告警、设备实体关系等进行展示。
1.4 服务器硬件
因操作系统功能的不断强大,服务器硬件的监控在日常运维管理中经常会被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服务器硬件监控还是有一些无法替代的作用。如x86平台利用IPMI标准接入服务器硬件,可以对服务器内部主板温度、风扇转速、本地硬盘RAID状态进行监控,便于提前预判问题,同时还可以展现控制台界面,对服务器设备进行冷启动等远程操作。
1.5 虚拟化系统
随着虚拟化技术在数据中心内部的广泛使用,针对虚拟化系统的运维管理也变得愈加重要。市场上主流的虚拟化系统都有相应的监控API提供,利用这些接口可以开发不同类别的监控功能,集中监控虚拟主机和虚拟机的健康状况和性能,有效规划容量,合理为虚拟设备分配资源。
1.6 存储系统
使用SNMP、Cli、SNIA's、SMI-S和厂商指定规则自动发现存储设备、监控诸如RAID、磁带库、磁带驱动器、光纤交换机等存储设备。显示设备及其互连拓扑图,显示链路名、源和目标用不同颜色表示设备并对互连的状态和流量利用趋势深入分析,帮助管理人员定位存储系统性能瓶颈。
1.7 操作系统
目前对操作系统的监控已经较为成熟,不论是Windows、Linux还是AIX、HP-UX等UNIX系统都支持非常完备监控方式,如Agent、SNMP等方式。SNMP方式的优势在于不用在O控的操作系统系统商额外安装程序,不会对业务系统产生影响,对主机资源的占用也较低。通过SNMP方式同样能对CPU、磁盘使内存使用量、使用率,网卡连接、流量,特定进程状态等进行监测,并可对相应指标设定相应阀值及时报警。
1.8 中间件
中间件主要包括交易中间件(TPM)、应用服务器(WAS)、消息中间件(MOM)、数据访问中间件(UDA)、安全中间件等。主流的Java中间件主要通过JMX技术进行监控,实现请求数量、请求状态、响应时间、部署应用状态等参数实时监控和历史数据分析。
1.9 数据库
数据库主要通过建立只读用户,通过查询系统表相应字段,对数据库的用户连接数、执行等待时间、表空间、死锁、查询命中率、缓冲池等多种数据库性能参数进行监控告警,并自动记录导致异常运行或资源消耗很大的SQL语句以便开发人员对优化升级应用程序。
2 分布式数据中心之间的集中监控管理
分布式数据中心的集中监控管理的工作主要体现在监控数据的传输整合上,而数据的传输取决与分布式数据中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果中心之间采用的是专线连接则可以让各数据中心内部的集中监控主机通过普通的路由交换协议传输数据;如果中心之间是通过公网连接则需要在内部的集中监控主机之外设置边缘服务器,放置于防火墙构建的DMZ,专用于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如果需在公网传输的数据安全等级较高,还可以考虑在传输和接收之间进行加解密操作。
基础的大型分布式数据中心集中监控,可以选择一个有人职守数据中心作为集中监控主中心,设置主中心内的集中监控主机为整体集成监控主机,除收集本中心内各模块的监控数据外,还用于接受其他中心监控主机传来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也可在监控主中心内独立设置集成监控主机,只接收本中心和其他中心集中监控主机传来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形成集中监控至集成监控的两级数据收集模式。若集中监控对于企事业单位的重要程度较高,还可选择多个有条件的数据中心设立多个集成监控主机,分别收集,集中管理,处理结果根据重要程度在各集成监控主机之间进行同步或异步的数据复制。
3 结语
随着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承载信息化系统的数据中心规模也不断增长,本文所讨论的集中监控管理方案既能将大型数据中心内部涉及的大多数模块进行集中监控处理,又能对各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集成监控管理。这种方式有利于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人员提前发现预判隐患,及时定位处理故障,同时还能存储历史数据用于后期的分析学习,降低了运维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幅提高工作效率,能够为企事业单位节约数据中心整体维护成本,同时为后期扩展至基于移动终端的集中监控管理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锡红,吴建德,何湘宁.UPS监控技术综述[J].通信电源技术,2003,02:18-20.
[2]薛斌,房敬敬,刘昊.机房精密空调环境监控模块设计与实现[J].软件研发与应用,2015,11:27-32.
一、餐饮建设的研究意义和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一)餐饮建设的研究意义
目的:本方案是以市中心繁华阶段的某层商铺做的一个新中式餐饮空间的设计, 是将中式元素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一次尝试。选择设计新中式餐饮空间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考虑到本人以后的就业方向与室内有关,也与本人对室内设计的兴趣爱好有关,同时也想在新中式风格设计这方面多做一些思考和研究;二是想通过毕业设计对本科四年的学习做一个系统的总结,让自己的设计能力得到锻炼以及充分展现这四年所学习到的知识,同时查漏补缺,为以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意义:为了更好地将中式元素融入到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去,就需要深入地了解中式元素与现代元素在餐饮空间中都得到了那些运用。一个是极具审美功能的传统风格,一个是视功能主义为第一性的极简风格,怎样将审美主义与功能主义完美地结合在餐饮空间设计中,对这一点的思考始终贯穿在本方案设计中。
(二)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在当前社会,国内的餐饮建设已经从最初的解决温饱问题逐步地向注重精神文化需求的方向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品位的追求意识也在逐渐提高,消费者越来越看重餐饮空间的环境及风格设计,在中小城市,餐饮空间的风格形式存在雷同的问题,但受到沿海发达地区的影响,餐饮建设已经开始逐步向具有自己明显的个性特征以及文化氛围的方向发展,部分商家的设计让人耳目一亲。例如杭州的青藤茶馆,内部装修大胆地将中国古典园林以及中国古典建筑的处理手法与较为现代的设计观念相结合,以传达中国古典园林般的空间美学理念,致力于创造一个新的中国特点的文化空间。国外的餐饮空间不同中式的传统餐饮空间。国外的餐饮空间上灵活多变,不会只均布餐桌在大厅就餐,那样会使人乏味。他们往往会在单一的空间内用一些实体来进行围合或分割,将其划分为若干个形态各异,相互流通、相互因借的空间,从而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二、当前中式餐饮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中华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饮食文化,就是一种时代进步。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有了一定的内涵,再通过装饰装修来点缀,这才是好的中式设计。而对于装修装饰,我的理解是:装修是指对建筑界面的修饰、美化,而装饰则是指用家具、陈设品对建筑空间进行美化。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几乎没有什么装饰装潢公司,经常谈的是“装修”二字,实际上它是指对界面的维护、修饰。80年代以后,我国的装饰业得以迅速发展,但大多不是装饰,而是装修。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大多在界面上大做文章,因此有人戏称是“贴一张皮的工作”。如果根据“简装修,重装饰”的原则,把界面做得较为简单,风格和个性却通过后者的陈设品来表现,这是非常明智的。在这些建筑空间中,界面是表现风格和个性的重要内容,界面上的装修对于烘托室内的气氛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即装饰与装修并重。
三、新中式餐饮空间设计
(一)设计理念的由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综合国力开始一步步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包括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另世人向往,《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作品足以说明国外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但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人却开始崇洋,例如对情人节、圣诞节的追捧,现如今更是连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也被韩国捷足先登、横刀夺爱,这令我感到惋惜,却又无可奈何。
(二)设计理念分析
餐厅的设计定位是基于上述理论,加上本人深入考究而定下来的一个设计方案。在现代都市化进程中高楼林立,楼体大多采用更加适应现代建筑形式要求的框架结构,在这些建筑群体已成定式的情况下,要传承发展中国传统以木结构的建筑形式是不可能的事,必然只能从内部着手。在内部空间中,本方案运用了花样屏风隔断、中式圆扇、瓷器、木质门窗、中国红等经典中式元素,但并没有照搬到空间中,而是通过二次设计,将这些元素糅合到了空间里。
四、设计方法及内容
(一)设计方法
首先从餐厅环境和建筑空间的基本特征着手,先解决建筑空间的流线组织、功能区域的划分等基本问题,然后在满足商业需求的同时强调空间氛围、突出个性与品位的表达。以大厅南北走向为主轴线贯穿整体,分层次、节奏性地东西展开;以此同时,东西方向也形成了几条次轴线。阡陌交通,往来自如,既解决了顾客分流及人流交叉的问题,又增添了景致。
(二)设计风格
设计风格变化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过程:对任何一种风格不必彻底否定,在本餐厅的设计中,设计风格、理念相互融合加上借鉴场景设计的手法,对有关的设计元素比如荷花图案的各种不同形式的使用,在本设计中就大量的运用到,整合并融合自然及各种设计元素,将其打散后重新优化组合,这就可以将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体验带入室内,实现空间在不同场景中的多功能化。在古典中国风的风格中加入现代元素,让整个空间更有活力,成就更加舒适的现代中式餐饮空间。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涵盖了各种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疾病、计划免疫、卫生检验、学校卫生、食品卫生等各类公共卫生的档案信息。疾控中心档案是历经长期收集、积累、整理而逐渐形成的,是各类传染病逐步绝迹的历史见证,能够为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随着社会经济朝着自动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加强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对预防已灭疫情再次爆发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提升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快速普及,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不断增强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解决传统档案管理方式易损坏、难查找的不良问题,从而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工作人员查找和使用档案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其次,促使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朝着开放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的方向转变,大幅度地提升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毋庸置疑,疾控中心档案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对提升疾病预防工作的水平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疾病预防的逐步重视,增强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其在疾病预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是疾控中心业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一)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将纸质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信息,提升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信息化基础设施是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档案数字化装置和信息网络系统,涵盖了计算机、数据库管理系统、服务器、交换机、信息安全系统、存储器和路由器等硬件和软件设施,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计算机网络。因此,疾控中心要不断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置,建立并不断完善先进的档案信息系统,努力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的各个部门,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提升疾控中心的档案管理水平,为疾病预防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帮助。
(二) 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档案信息资源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环节,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程。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涵盖档案资料的数字化以及电子文件的采集和接收,其建设的工作主要有档案资料目录中心的数据库建设、电子档案和专门数据库的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直接决定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效果,是衡量档案信息化水平的关键要素。因此,疾控中心要不断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加快目录数据库的建立进程,确保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提升数字信息资料的采集和整合水平,为全面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支持。
(三)提升档案人员职业素养。档案人员是推动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力量。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努力提升档案人员的职业素养已经逐步成为疾控中心推进疾控中心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疾控中心要重视档案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工作,定期对其开展职业培训活动,努力提升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和职业素养。与此同时,疾控中心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加强档案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
(四)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疾控中心要深刻理解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不断增强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疾控中心要严格依据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充分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和疾控中心的工作特点,建立并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并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特别要对电子文件的采集、整合、保存等工作,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考核这一方式的积极作用,努力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强化安全管理水平。疾控中心要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利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安装保密性较高的系统软件,及时检测操作系统的软件的安全漏洞,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升级和安装补丁程序,确保疾控中心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此外,疾控中心要在档案管理系统中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有效地将各种计算机病毒抵御在档案管理系统之外,提升档案管理系统的防护水平,避免未授权系统的入侵和电子文件的篡改,切实有效地保障疾控档案的安全性,从而为疾控中心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安全可靠的参考资料,提升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水平。
三、结语
在新形势下,疾控中心要不断增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努力提升档案人员职业素养,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体制和不断强化安全管理的水平,这对提升疾控中心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x,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疾控中心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水平,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明涛.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黑龙江档案.2016(03).
[2]吴桂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探究[J].经营管理者.2014(32).
医院是人员成分非常复杂的公共场所,综合考虑医院本身的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掀起一股强大的数字化、网络化浪潮,医院监控系统主要是对出入医院的人员及病人的情况进行监控。医院科室多,出入人员复杂,为了保证医院及病人的安全,为医院建立一套智能数字监控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监控系统在医院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小到肠胃疾病的内窥镜成像检查,大到疾病多种影像的综合诊断,以及异地的远程专家会诊和手术示教,对手术室而言,由于受室内面积限制和手术规程要求,不可能容纳很多人员,特别是窄小的手术部位,此时通过专用摄像系统,在辅之以手术室四周墙面上多角度的摄像机,将可以对手术细节一览无遗,这对于培养医学院学生和医护人员的技能均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新型医院安防数字网络监控系统”其功能除传统安防监控外,还保障的是患者不受外界感染带来的安全,因此是广义上的保安。
因此“新型医院安防数字网络监控系统”对设备的网络化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视频在前端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传输,采用分布式存储系统,模块化结构,完成视频监控任务。本文就“新型医院安防数字网络监控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同大家进行探讨。
1 医院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医院的安防监控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课题,同时,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发展也为现代医院数字化的网络监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和条件,建设一套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经济实用,方便管理的医院安防数字化网络监控系统,成为医院维护秩序、打击防范违法犯罪、促进医院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医院监控系统对医院的重要部位进行重点监控 , 如:对医院各个大门口、各个主要出入口、门诊部、楼道、重要科室、电梯出入口等进行 24 h全实时监控。
前端一体化、视频数字化、监控网络化、系统集成化是视频监控系统行业公认的发展方向,而数字化是网络化的前提,网络化又是系统集成化的基础,所以,视频监控发展的最大两个特点就是数字化和网络化。
1.1数字化
数字化是21世纪的特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数字化是迈向成长的通行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将变得越来越数字化。
视频监控系统的数字化首先应该是系统中信息流(包括视频、音频、控制等)从模拟状态转为数字状态,这将彻底打破经典闭路电视系统以摄像机成像技术为中心的结构,根本上改变视频监控系统从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传输、系统控制等的方式和结构形式。信息流的数字化、编码压缩、开放式的协议,使视频监控系统与安防系统中其他各子系统间实现无缝连接,并在统一的操作平台上实现管理和控制,这也是系统集成化的含义。
1.2网络化
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将意味着系统的结构将由集总式向集散式系统过渡。集散式系统采用多层分级的结构形式,具有微内核技术的实时多任务、多用户、分布式操作系统以实现抢先任务调度算法的快速响应。组成集散式监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系统设备的配置具有通用性强、开放性好、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人机界面友好以及系统安装、调试和维修简单化,系统运行互为热备份,容错可靠等优点。系统的网络化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布控区域和设备扩展的地域和数量界限。安防系统网络化将使整个安防网络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以及任务和负载的共享,这也是安防系统集成的一个重要概念。
2 “新型医院安防数字网络监控系统”的技术特点
该系统功能完备,综合运用了多媒体视音频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存储更加安全、可靠,具有冗余容错功能的磁盘阵列技术及多媒体投影仪、多服务器等先进设备,实现了视频、音频的数字化、系统的网络化、应用的多媒体化以及使用的灵活化、管理的智能化和存储的高度安全化。该系统将传统的视频、音频及控制信号数字化,以IP包的形式在网络上传输,实现了扩容简单、多点监控、集中管理、控制灵活、语音对讲、画面清晰的新型安防监控功能。系统通过设置在各监控点的前端摄像机、云台、音视频网络服务器等设备将监控点的画面及声音进行采集,使用经过授权后的医院网络上的任意计算机就可随时进行远程的摄像机变焦、云台全方位、雨刷、红外灯开关等的控制,彻底改变了以往传统监控系统必须在固定的总控中心操作的弊端,可使各级领导及现场指挥人员和保安灵活机动、随时随地使用计算机清晰的观看监控点画面,完全摆脱了传统监控模式在地点、空间和人数上的限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监控系统的可用性、灵活性。该系统凭借新技术,还利用了医院原有的计算机网络线路,舍弃了按传统监控施工办法需重新铺设大量视频线的老工艺,避免了重复布设线缆的费用,保护了医院原有的投资,节约了大量资金;该系统还可在任意监控点加装声音及对讲系统,而无需对现有线路及设备进行任何的改动,这对传统监控来说是无法完成的。该监控系统还可自由增加手术示教系统,手术示教系统由音视频实时采集子系统、播出控制子系统、示教室播出子系统构成。其中音视频实时采集子系统由设置在各手术室的前端摄像机、拾音器、前端数字音视频网络服务器构成;播出控制子系统由设置在总控中心及授权终端的控制主机及视频存储服务器组成;示教室播出控制子系统由设置在各演示教室的示教工作站、多媒体投影仪、电动投影屏幕等组成,可以在示教室调用需要观看的手术室现场情况。
“新型医院安防数字网络监控系统”的画面效果及技术的先进性处于省内领先地位,适合新形势下医院安防监控系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符合医院实施“科技防范”战略的要求,该方案将最新的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全面应用到医院监控系统中,为提高医院监控的现代化水平,提高保安和医疗教学工作的水平,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威慑和打击犯罪,推动医院教学研究模式改革,提升医院医疗教学管理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采用成熟技术的同时,充分考虑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保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系统设备立足于用户对整个系统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的效益,充分考虑软件/硬件技术的成熟性和性能价格比,注重实用性;系统标准化模快化易于升级和扩展。
整个系统分为多个单元,功能完备,管理灵活,主要功能结构包括:
2.1视频管理
视频数据的实时解压播放,视频数据的录像存储,历史视频录像的回放,各监控区域的视频显示管理:分屏显示、轮跳显示、字幕显示、显示位置管理。
2.2控制
摄像头控制:控制光圈、焦距;图像控制:控制亮度、对比度、色度、饱和度、压缩质量、帧速率;云台控制:控制云台转动。
2.3前端各外接设备控制
如红外灯、雨刷、继电器开关等。
2.4系统查询
如录像查询。
2.5现场声音同步采集、对讲、互动系统
3 系统特点
(1) 以ETHERNET局域网为现场总线,10/100BASE-T,光纤传输,可充分利用医院原有的网络接口,节约资金。
(2) 跨越空间限制,可在全球任何地方实时监测。
(3) 硬件实时压缩动态视频数据,高质量解码显示。远距离传输无衰减,图像清晰。
(4) 支持多画面分割显示或自动轮跳显示,任意设定显示位置、显示模式、字幕提示等。
(5)智能化的影像动态检测,具有任意指定区域移动探测功能。
(6) 高倍清晰压缩, 24 h录像占用硬盘空间3~7 G,可以按地点、时间等查询条件方便、快速地进行查询。
(7) 图形化操作界面,多种浏览操作方式,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8) 系统可实现自动摄录、自动传送。
(9) 数字监控数据的安全性,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计算机磁盘阵列冗余、容错技术,具有传统的监控系统无法比拟的优点,它不受各种人为的干扰,甚至存储数据的硬盘在使用中损坏了,计算机还会自动计算还原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完整。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中心领导干部和中心干部群众通过学习要明确认识,统一思想,要切实认识到:中心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心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市委一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有力保障。中心领导干部和中心干部群众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实现解放思想有新突破、转变职能有新举措、服务水平有新提高,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在活动中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组织学习勤政为民的先进典型,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二)创新载体,扎实开展好中心作风建设年活动
中心作风建设年活动历时一年。为使活动真正取得实效,必须要讲求科学性和实效性,要积极探索学习和工作机制。重点是要坚持不懈地做好以下工作:
1、创新活动载体。一是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节约型、服务型“四型中心”为载体,广泛开展“四型中心”创建活动,开展中心优化经济环境先进集体和个人、文明单位等评选活动,以此推进中心作风建设年活动。二是搞好“四个结合”,即把中心作风建设同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结合起来,同中心效能监察结合起来,不断研究探索适合中心作风建设的有效方法和有效载体,以优良的工作作风推动活动不断深入开展。
2、积极探索建立中心作风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促进中心作风转变的新型管理制度,形成既有近期打算又有长远目标,指标量化、激励手段到位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便于监督、科学合理”的中心作风建设规划和检查考评体系。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中心作风建设真正形成长效机制。
(三)精心组织,认真开展中心作风集中整顿活动
3——5月的中心作风集中整顿活动,是中心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监督。一是中心从离退休或其他社会服务对象中聘任社会监督员2人,对中心作风进行明查暗访。二是成立内部检查小组不定期检查中心作风情况。对由于中心作风不实、办事不力、拖拉推诿、行政不作为等方面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对严重顶风违纪的中心工作人员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2、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开展中心作风建设活动,要营造一个好的学习舆论氛围。中心全体职工要坚持每个星期开展集中学习讨论一次,学习要有详实的笔记,并由支部组织开展学习笔记竞赛评比活动,以致形成良好的学习舆论氛围。要通过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把中心作风集中整顿和中心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推向深入。
3、切实加强对活动的领导。这次活动在中心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科室负责人具体负责组织。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苏铁克亲自抓,负总责。并以良好的作风带动中心作风建设深入开展。
附:市疾控中心加强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市疾控中心加强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根据加强机关作风建设需要,现成立市疾控中心机关工作作风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中图分类号:TM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29-0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国防科技行业对于国家秘密的保密要求进一步严格,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民用高新技术产业对于商业秘密的进一步重视,近年来,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建设及改造项目数量逐步攀升,随着屏蔽机房以及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新技术应用的同时,势必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项目设计、施工等环节存在与国家相应标准、规范差距,在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安全验收评价现场勘查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安全问题,需要企业积极落实整改。本文重点从安全评价的角度对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对使用物质的危害特性进行分析,结合辨识与分析,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对照相应标准、规范,对常见问题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火灾
机房配套相关各种高低压变配电装置、电气设备、电器、照明设施、电缆、电气线路等,如果外部火源移近、过负荷、短路等,均有可能产生电气火花、电弧或者过热,可能发生电气火灾或引燃周围的可燃物质,造成火灾事故。
机房的电气线路、设备多而复杂,若违反规定安装使用电气设备,随意乱接临时线、计算机长时间工作、空调长期开启等,容易造成用电负荷超载,机内电路故障、元件过热等。机房内为了保持恒温、洁净环境有可能大量使用木材、胶合板及塑料等可燃易燃材料进行装修,还有设备安装后大量纸箱、塑料等包装、填充易燃材料未及时清理,一旦遇到明火、高温热源容易引起火灾。
2.触电
(1)用电设备触电
机房新增设备均为用电设备,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引发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有:用电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或维修不良导致防触电装置失效,如设备无保护接地(零)或接地不规范,接线端子而无防护罩,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等老化、绝缘层损坏、失效等原因造成触电事故。作业人员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如设备维修时未确认是否已切断电源,私接、乱拉临时用电线路等可造成触电事故。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非电工人员或无证维修、接装电气装置,电工作业时违反电工安全操作规程,不按安全要求穿戴劳动防护用具等可造成触电危害。
(2)雷电
建筑物若防雷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规范要求,则雷电过电压在雷电波及范围内会严重破坏建筑物及设备设施,并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乃至有致命的危险。建筑物内导体遭受雷电感应时,金属部件之间会出现电位差,使人身遭受电击。雷电波沿输电线路、管道及电缆线路侵入建筑物时,电气设备可能因高冲击电压被击穿烧坏,还可能引起短路、反击而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机房信息系统等弱电系统遭受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时,电源线路、信息线路等均会产生过电流或过电压,损坏电子设备,导致系统的瘫痪。
(3)静电
计算机网络长时间运行过程中积累的静电,可产生静电放电火花,可使作业人员遭受静电放电的电击而引起坠落、摔倒等二次事故;或造成电子设备损坏,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3.容器爆炸
屏蔽机房或重要机房消防系统大多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需使用灭火剂气瓶,气瓶属于压力容器。气瓶使用时可能发生爆炸,主要原因有气瓶的材质或加工的缺陷导致气瓶爆炸;由于保管不善,气瓶瓶体受腐蚀破坏,造成机械性能降低、承载能力不足而导致气瓶爆炸,在七氟丙烷检修、检测过程,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国内也有发生气瓶爆炸事故的相关报道。
4.中毒、窒息
消防系统使用的七氟丙烷遇高温时会产生毒性气体,气体灭火系统启动后,七氟丙烷气短时间内迅速充满整个机房,若气体灭火系统因系统故障、操作失误、火灾触发等原因启动时,机房内作业人员未及时撤离或发生火灾时抢险人员闯入且未佩戴呼吸器等防护用品,都有发生中毒、窒息的危险。
5.噪声
机房设备(大多为空调系统)运行时存在一定的噪声,在以上作业场所若无良好的降噪和防护措施,工作人员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有可能引发噪声职业危害。
二、物质危害特性分析
七氟丙烷(HFC-227ea、FM-200)是无色、无味、不导电、无二次污染的气体,具有清洁、低毒、电绝缘性好,灭火效率高的特点,其环保性能明显优于卤代烷,是目前为止研究开发比较成功的一种洁净气体灭火剂。七氟丙烷灭火是采用全淹没灭火设计,施放灭火时,以化学灭火方式为主。在设计浓度的范围无火情的状态下内对人体没有损害(标准一般是9%,七氟丙烷无毒性反应浓度:NOAEL浓度为9%)。当浓度达到10.5%(七氟丙烷有毒性反应浓度:LOAEL浓度为10.5%)以上时,不适的感觉就会出现,时间长了,还会有生命危险。火灾时,七氟丙烷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分解物主要是灭火剂中的氟,在有氢元素存在的情况下会产生具有辛辣气味的氟化氢(HF),即使其浓度很小,也会给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适和伤害。这种分解产物的多少取决于火势的大小和七氟丙烷接触到火或受热面的时间长短,若灭火剂浓度积累很快达到灭火浓度,那么火很快被扑灭,分解物也就很少,也会很大程度减少对人员的危害。
三、安全评价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控制措施分析
结合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七氟丙烷灭火剂危害特性分析,并参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等标准、规范要求,列举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在安全评价中常见的问题,并对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1)建筑结构方面
在评价中,部分项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低于二级,且装修采用易燃、可燃材料。根据标准要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它建筑物内时,在主机房和其他部位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主机房的顶棚、壁板(包括夹芯材料)和隔断应为不燃烧体,且不得采用有机复合材料。
在屏蔽机房建设项目中,由于对屏蔽性能的技术要求,部分项目屏蔽门未向疏散方向开启,或者屏蔽门过重,门安装后发生变形,使作业人员在屏蔽室内手动开启屏蔽门非常困难,一旦发生事故,无法保证人员有效撤离。标准要求,机房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应自动关闭,并应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从机房内开启,对于设置屏蔽门的机房,定期对门状况进行检查,发生变形及时调整,并定期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演练,确保熟练屏蔽门开启方式,对于特殊开启方式的应在门上张贴开启屏蔽门操作方法,确保应急逃生。
(2)防雷、防触电方面
根据资料显示,在各种灾害中,雷击对机房的危害最大,雷击造成的过电压会致计算机系统设备损坏甚至系统瘫痪。危害主要两种形式:直击雷、感应雷。部分项目未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为:在电源系统设置按层层防护、分级泄流的原则设置3级电涌过电压保护器;在各种设备的信号线进线端口和信号线外引端口应设置信号电涌保护器;为防止雷电电磁脉冲,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的金属件,包括走线架、机架、金属通信管道、金属门窗等,都应与接地系统相连,形成等电位连接。一般防雷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0Ω,电气接地电阻小于4Ω,当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接地电阻小于1Ω。对于防触电主要应对措施为设置漏电保护器及做好系统接地。
(3)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方面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应用带来两项新的危险有害因素,七氟丙烷气瓶的爆炸及作业场所中毒、窒息。
现场检查中,较常见的问题为采用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时,未同时设置两种火灾灭火探测器,火灾报警系统未与灭火系统联动,在消防控制室无相应信号控制面板,且无法对灭火系统的启动、停止进行控制。预防控制措施为:为防止误喷并及时采取措施,采用管网式洁净气体灭火系统和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的主机房,应同时设置两种火灾灭火探测器,且火灾报警系统应与灭火系统联动;灭火系统控制器应在灭火设备动作之前,联动控制关闭机房内的风门、风阀,并应停止空调机和排风机、切断非消防电源等。
另一问题为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未经消防检测部门定期检测,国内关于七氟丙烷气瓶爆炸的案例很多,为确保系统灭火性能的可靠性及气瓶使用的安全性,机房设置的七氟丙烷灭火剂及设施应采用经消防检测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在机房预防中毒、窒息事故方面,通常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为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机房内未设置排风系统;二为未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排风系统主要考虑到事故排风,即发生火灾灭火后排出七氟丙烷及分解产生的有毒的少量氟化氢,排风系统建议按规范设置并在机房防护区外设置手动控制开关,便于人员进入前事故排风。
对于设置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机房是否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的问题,《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要求为宜,《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要求为应。根据标准要求,机房防护区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应大于灭火设计浓度的1.1倍,设计喷放时间不应大于8s。若为正常设计设置,防护区实际应用的浓度不会大于9%,即不超过七氟丙烷无毒性反应浓度9%,在这种浓度设计下及火情较小瞬时灭火不产生高温情况下,误喷或应急灭火时,机房内的七氟丙烷的浓度均不会高于9%,七氟丙烷不会因高温发生分解,原理上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意义不大。但有时为确保灭火效果,可能超过标准要求设置灭火设计浓度,会导致机房浓度超过七氟丙烷有毒性反应浓度10.5%,同时,火情较大时,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释放控制火情后,应急抢运重要设备或储存装置时,进入机房内时,也应考虑七氟丙烷分解产生一定量氟化氢的危害,所以综合来看,配置专用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是一种比较保险的技术预防控制措施。
(4)噪声预防控制措施方面
由于一般机房为无人值守,巡视值班,巡视人员接噪时间较短,一般噪声问题不是很突出。但在机房设计及设备采购时,仍应优先设计及选用低噪声设备,最大限度的降低噪声职业危害。
中图分类号:TN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3-0076-02
甚高频通信是目前民航地空通信中最主要的通信手段。确保甚高频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是空管技术保障部门的日常要务之一。而由于各种原因,各地甚高频机房的位置都比较分散乃至偏远,对这些甚高频设备进行集中监视和管理,能有助于技术保障部门及时掌握各地甚高频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及时分析各个甚高频通信信道的可用性,才能对甚高频信道的主备用设备做出迅速的调整,避免通信盲区的出现。
德国罗德施瓦茨公司生产的RS甚高频收发信机在国内有广泛的使用,是国内甚高频通信的主流设备之一。我们开发了一套RS甚高频收发信机集中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多个台点的RS甚高频收发信机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本文对该系统针对某些地区RS台点数目较多的情况以及RS厂家GV201数据交换速率高的特点而作出的优化方案进行了阐述。
1 RS状态监控信号采集的基本原理及难点
1.1 RS状态监控信号采集的基本原理
RS甚高频系统本身自带有厂家监控软件,其原理是单个台点的若干台RS收发信机和本地的RS监控器GV201相连,各台点的GV201能够监视所连接的收发信机的运行状态,并且通过通信链路汇集到监控机房,通过RS系统的RCMS软件将收发信机的运行状态显示出来。
而我们开发的RS收发信机集中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就是在GV201信号进入RCMS软件的入口处加入分路器,将每路GV201信号一分为二,一路仍进入厂家RCMS,另一路则进入集中监控采集终端。我们采集到GV201信号之后,对其进行解码分析,然后通过自主设计的界面和其余雷达、导航等设备状态监控信息显示在一起,并且还能实现向上级空管局乃至北京空管总局转发的功能。单个台点的RS收发信机监控信号采集原理如图1所示。
1.2 RS台点数目增加带来的难题
从1.1的描述我们不难看出,RS收发信机监控信号采集的基本切入点就在于将GV201信号“一分为二”,最常用而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分路器。而随着RS台点数目,也就是GV201数目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分路器数目的增加,集中监控采集终端所需串口数目的增加,以及GV201和分路器、分路器和集中监控采集终端之间线缆的增加。对于有限的机房、机柜空间来说,这会增加空间分配和布线的难度,使整个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加;同时,也不利于技术保障人员对系统的维护,使用分路器的多RS台点监控信号采集方案如图2所示。
1.3 RS监控信号高速传输带来的难题
RS监控信号和其他空管设备的监控信号相比,例如PAE监控信号和雷神雷达监控信号,它的数据交互速率很高。使用串口调试器观察各个GV201发送到厂家RCMS的数据,每秒钟大概有50条左右的数据,换言之,集中监控服务器每隔20 ms也要进行一次读取串口的操作。而这20 ms里面服务器还得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码操作,并且每次使用平台读取串口的API之后还必须睡眠一小段时间,在如此短时间内同时进行读取串口、解码分析和睡眠,系统很有可能出现缓冲区溢出或者线程阻塞之类的问题。
2 硬件优化方案
针对上述两个难题,我们对串口通信领域的一些转换设备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发现串口服务器能比较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串口服务器的工作原理,是把若干串口信号转换成UDP信号传输。以我们使用的串口服务器MOXA5610为例,它有16个串口,通过对串口服务器的配置,1口~16口之间能相互通信,16个串口的信号都能转换成UDP信号,通过LAN口传输出去。
我们通过对串口服务器的合理配置,设计出图3方案,能比较好地解决台点增多和信号高速率传输带来的问题。
以8个RS台站为例,台站x的GV201的信号从x口进入,(x+8)口输出,进入厂家RCMS;1~8口的信号同时也转换成UDP信号从LAN口输出至集中监控采集终端。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使用串口服务器和使用分路器的方案相比,减少了硬件数目,降低了工程造价,减小了系统建设和维护的难度,使用UDP协议进行信号采集也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平台读取UDP数据不需要睡眠,这样也减少了程序运行的时间。
当然,当台站数目比较多,且接近于8的整数倍的时候(如7,8,15,16等),比较适合使用本方案,因为能比较充分的利用串口服务器的端口数目;而当台站数目稍多于8的整数倍时(如9,10,17,18等),为了多出的一两个台站就必须多配备一个串口服务器,方案在经济效益上的优势就弱化了。当然,此时的若干个串口服务器,相对于十数个分路器来说,物理空间上的优势还是凸显的。
3 软件优化方案
如上文所述,各台站GV201的信号高速传输进入集中监控采集终端,采集终端在读取数据的同时,还要进行数据解码的操作。如果这些操作都能堆积在一起顺序进行,很可能上一条数据的解码操作还未进行完,下一条数据又已经到达,程序无法及时处理所有数据,最终导致缓冲区里数据越积越多,最后溢出。我们采用多线程编程以及循环队列缓冲区来提高程序运行的效率以及计算机空间的使用效率,软件优化方案如图4所示。
线程是指一个程序里独立运行的程序片段。由于从LAN口读取UDP数据和对数据进行解码这两项工作在逻辑上是互不相关的,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两项工作划分为不同的线程同步执行。进一步来说,不同台站的GV201的数据进入串口服务器后,可以使用不同的端口号标识,再一起通过LAN口发送出去。因而,对于串口服务器上每一个端口的数据,我们都可以使用一个单独的线程来对它进行读取。这样程序并行操作的效率大大提升,程序运行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同时还能减小对系统资源的占用。
4 结 语
本文结合RS甚高频收发信机集中监控系统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台点数多和传输速率高的两个问题,对串口服务器的使用以及多线程编程进行了研究,分别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对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方案上的优化,提高整个集中监控系统的性能。本文所设计的方案已在新疆空管局集中监控项目中进行了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当地技术保障人员反映系统可维护性良好。
参考文献:
1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结构
在通信行业中,人们通常把电源设备比喻为通信系统的“心脏”,通信电源系统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通信网的运行质量和通信安全。根据原邮电部1996年颁布的《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YDN023-1996),以及1997年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电网综[1997]472号文《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的规定。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应以电信局(站)为基本单位,通过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逐步建成区/县监控系统和本地网(城市级)监控系统。由图1可以看到,一般来说,整个监控系统是由多个监控级自下而上逐级汇接的方式组成的一个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对应通信局(站)、区县、地市三级电信管理体制。从网络结构角度出发,监控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拓扑结构,由监控中心SC、监控站SS、监控单元SU和监控模块SM构成。每个上级监控级均呈辐射状与若干下级监控级形成一点对多点的网络连接,最后通过监控模块与被监控的若干设备相连。
■
图1 监控系统结构
在通信局(站)内,电源和空调设备分散安装在不同机房,这些设备运行参数和告警信息需要由SM采集后实时传送至SU,所以局(站)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可以采用星形结构或总线结构。在区/县监控系统中,SU将SM传送来的监控数据加以处理后向SS传送,SS向SU下达控制命令,SU之间不需要相互传送数据。所以,区/县监控系统网络结构也应为星形结构。同样,区/县监控系统至本地网络监控中心这一层的网络拓扑结构也应为星形结构。
1.1 监控中心SC 监控中心SC是整个本地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的监控和管理中心,主要完成全网的监控信息的统计处理及分析。监控中心SC一般由数据库服务器、监控业务台、打印机及相关附属设备所组成。
1.2 监控站SS 监控站SS是联接监控端局和监控中心的桥梁,是整个监控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其主要功能是对端局采集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给监控业务台和数据服务器,同时接受业务台的控制命令对端局设备实施控制。
1.3 监控单元SU 监控单元SU是各通信局(站)监控数据采集处理中心,配置有工业控制PC机,SU通过RS485总线与各种监控模块SM相连。
1.4 监控模块SM 监控模块SM用于完成各种数据的采集和上传工作,与上述三级不同的是,SC,SS,SU均为管理级,而监控模块SM是数据采集级。对于智能设备,监控模块就是智能设备自备的监控模块,完成各种参数的采集和上传工作,对于非智能设备,通过监控模块完成对各种电量或非电量的采集和上传工作。
1.5 监控系统的网络连接 监控单元(SU)与监控站(SS)之间以及监控站(SS)与监控中心(SC)之间的连接目前可采用的传输手段较多,有El线路等。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可根据实际的通信条件和要求来具体选择,但为了保证安全,应采用主、备用两种传输方式,并能自动切换。
电源监控系统是一个集底端采集、远程传输、中心处理为一体的一个综合管理平台,因此传输方式直接关系到监控的稳定可靠。随着各种监控系统的运用发展,其传输通道及方式随着电信业的发展而随之变化。
电源监控系统以监控主机为界限,监控主机以下为计算机间的直接通信,或专用总线方式通信;而监控主机以上部分,含SU、SS、SC各部分是基于TCP/IP协议的广域网,兼容和扩展能力较强,可以直接利用现有网络,做到多网合一。在SS、SC内部为局域网形式。
2 常用通信资源的比较分析
2.1 电话线(PSTN) 电话线是PSTN(公用电话网)中的一部分,指从程控交换机用户框经DDF配线架至电话用户的电缆,一根电话线承载一路电话,电话线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语音信号)。
监控系统中的设备均采用数字通信,因此不能直接通过电话线传输数据,而需要使用Modem(调制解调器)。Modem能实现数字/模拟(A/D)信号转换功能,通过Modem,电话线能提供不大于64kbps的通信速率。
为了监控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建立了一条PSTN电话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1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PSTN传输方案简便易行,在简单系统中投入较低,但稳定性差,存在较严重的时延,系统复杂时维护成本急剧上升。而且传输线路的实时连通和数据的传输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告警的动态响应时间更是无从谈起。但是根据西安电信网络的实际情况,在2M资源有限的局点,仍然采用此种传输方案。
2.2 DDN传输方式(指
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开通一条DDN传输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2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DDN传输方式优点是稳定性高,实时性强,技术成熟,缺点是系统成本较高,而且DDN传输网络在西安市的总体传输网络中已处于逐渐退网的阶段,若采取此种传输方式,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电源监控系统所采用的传输线路将面临着全部更换的局面,鉴于此种考虑,本系统没有大面积采用此种传输方式。
2.3 2M/El传输方式 2M/E1是电信行业一个非常通用的传输资源,基本所有局站都具备该传输资源,无论是采用SDH,还是PDH,或是接入网内置SDH方式,均具备2M/E1端口。监控系统采用了2M抽取时隙方式提供透明通道给监控用。
2.3.1 “一对一”传输方式:该传输方式主要用于有图像监控的端局,由于视频信号数据量较大,因此在局端与中心提供一条2M链路,两端采用相同或相似的2M抽时隙设备抽取一个时隙提供一条透明串口通道给电源监控用,其它时隙则用于机房图像监控。中心的2M抽时隙设备将电源监控数据通道提取出来送往监控主机、同时将视频数据经解码器解码后送监视器显示。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3个局点安装了SM,并在每个局点与SU之间开通一条E1传输线路,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3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传输方式进行传输,稳定性和实时性都很高,且传输速率很高(2Mbit/s),对于本监控系统所需的数据传输量而言绰绰有余。每一条E1只能在局站SM与SU之间传输数据,一条E1线路无法在几个局站间公用,于是每一个局站的交换设备到监控中心的传输都需要1条E1线路,而监控系统的数据传输量其实只需E1中的一个时隙即64Kbit/s就可以满足,这就造成了传输资源和传输设备的大量浪费,故此方案虽然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实现起来有一定困难。
2.3.2 “一对多”传输方式:对于2M资源很丰富的局站,提供一条独立2M给监控系统用,监控系统仍只需要一个时隙而采用2M抽隙方式,在传输汇接点可采用成熟的DXC时隙收敛设备,将各个局站送来的2M进行时隙分插复用将多个独立2M中时隙收敛到1条2M中来达到节省主干2M传输和节省监控中心的传输投资成本。再通过数据上网器,将监控数据从2M中分离出来直接送到监控中心的监控主机进行处理。
为了监测此种方案的可行性,选择了部分局点与母局,设置了交叉连接与时隙提取,经过试验,得到平均测试数据如表4所示。
试验结果表明:利用E1抽取时隙的传输方式进行传输,具有稳定性好,实时性好,合理地使用传输资源和使用少量传输设备的优点,为本监控系统从理论到实现都可以采用的最佳方式。
3 传输组网方案的设计
端局与监控中心的连接方式称为组网方案。
3.1 路由器方案 如果端局有监控主机,采用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端局需要安装一台路由器,该路由器的广域网口与中心的路由器相连。通信资源采用E1或DDN,传输速率为64kbps。在端局内监控主机与路由器构成局域网,而与中心一起构成广域网。路由器方案如图2所示。
3.2 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 当端局采用采集器直连上报的方案时,采用多端局监控主机组网方案。端局的采集器和智能设备连接至串行总线后,通过异步通信线路远程连接到多端局监控主机的串口上;或使用数据上网器,将各端局送来的采集数据打包上网,多端局监控主机通过网络采集局端数据。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如图3所示。监控中心与监控站的连接均采用路由器方案。由于位于监控站的本地端局设备和测点较多,多采用监控主机采集方案。利用专网进行监控数据传输时,是基于路由器的组网方案。目前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使用的传输方式有:DCN,2M/E1,DDN等几种。在西安本地监控中心(SC)与龙首等6个二级监控站(SS)之间采用DCN网进行数据传输,如图4所示,在二级监控站(SS)与各局点(SU)之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M/E1,DDN 或PSTN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如图5所示。
4 结论
本论文以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工程为背景,通过对几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测试比较,确定了监控系统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并依据现有的通信与组网设备,对路由器方案与多端局监控主机方案进行分析,设计并实现了本地监控中心与二级监控站、二级监控站与监控单元之间的传输组网方案。
参考文献:
[1]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S].1996.
[2]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S].1997.
[3]Edward B.Magrab.通信系统工程(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Carlos A.Alegria.Current Trends in Access and Transport
中标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机房项目
来自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网站的消息称,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在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打造的地标性建筑,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总投资达6亿元。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后,46个国际、国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将进驻,使之成为集科技创新、人才交流、成果孵化、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国际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的智谷。国际农业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当前的实际应用需求和长远规划需要,该中心将设立多个技术先进、高效节能的数据中心机房,包括通信主机房、消防安保中心机房等。
科华恒盛数据中心专家经过与客户多次的深入交流,决定采用端到端的智能供配电解决方案,包括高可靠UPS、电池柜等核心部件,通过双总线、双备份供电系统,确保数据中心从前端动力输入到末端核心负载的电源可靠供应和合理分配,并通过智能检测模块实时监测各路用电动态,实现安全、稳定、智能、易于管理的客户需求。同时,随着该中心业务的不断发展,科华恒盛还可提供在线升级或扩容的方案和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迄今为止,科华恒盛“云动力”绿色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洛阳景安IDC、雅安城市云计算IDC、鲁南中印(国际)软件园IDC、华北油田IDC、中国移动国际信息港IDC、上海电信IDC、泰安云计算IDC、国富瑞(福建)灾备IDC、江苏凤凰数据IDC等多个大型IDC数据中心项目,并为百度、腾讯、奇虎360等知名互联网用户的设备提供IDC基础保障,获得了业界专家和客户的肯定。
提供高可靠电源保障
助力延安市“平安城市”建设
延安市是国家公安主管部门在全国确定的22个试点平安城市之一,为此延安市公安部门一直大力推进平安城市建设。近年来,在公安系统信息化和高清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动态监控系统的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了不断完善视频监控系统,推动平安城市的建设,延安市公安部门决定在全市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和“三台合一”指挥系统的基础上,打造涵盖交通、水利、林业等多个政府部门应用的数字延安平安城市高清视频监控指挥系统。
根据该监控指挥系统建设项目的机房环境和技术需求,科华恒盛提供了个性化的高端电源产品解决方案,包括高端UPS系列和相关核心部件共十多套,为数字延安平安城市高清视频监控指挥系统的布控系统和监控系统提供高可靠的电源保障。
科华恒盛依靠高集成技术,设计了超宽电压输出值和灵活的组网监控方案,以及自主专有技术MMBM智能电池管理功能系统组成的产品解决方案,可极大地降低故障,提升整体抗负载和保护能力,减少占地空间,方便维护和管理,凭借其高可靠和智能特性,满足安全、稳定、智能、易于管理的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