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浮力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能力。
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都受到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2.会用弹簧秤法测浮力。
3.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4.知道物体的浮沉是由重力和浮力决定的。会判断物体浮沉。
5.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并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大小等于物重。
【教学器材】
弹簧测力计、墨水瓶、烧杯、水、乒乓球(3个)、溶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力?
2.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测力计)
3.出示弹簧测力计下挂空墨水瓶。墨水瓶受几个力?(两个)
4.两个力是什么关系?(一对平衡力)
5.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一)演示实验
1.用手托住空墨水瓶。分析受力情况,看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2.分析变化原因,手对空墨水瓶的托力多大?如何求得?
学生实验:
将弹簧测力计吊着空墨水瓶,放入水中浸没,观察到什么现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问: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现象?(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对它向上托的力。)物体在其他液体中是否也受到向上托的力呢?
演示实验:
将吊着的空墨水瓶放入溶液中,看到什么现象?分析变化原因。
问:漂浮的物体是否也受到向上的托力呢?
学生实验:
将乒乓球投入水中,设法将它按入水中,有何感受?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就是浮力。)
(二)板书
一、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
(受力物体)(施力物体)(方向)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任何一个都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液体,受力物体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另外对浸入的理解,它包含两种情况:①部分浸入;②浸没。
讨论:
1.给你弹簧测力计、水、烧杯、钩码,如何测出钩码浸入水中的浮力?
(1)先测钩码在空气中的重力G。
(2)物体浸入水中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
(3)求浮力
2.浸在液体中物体一定受到浮力吗?(有各种意见)
演示实验:
图1
(1)取一只去底的矿泉水透明塑料瓶,瓶口朝下,瓶口略小于乒乓球。放入乒乓球。
问:如果我往里面注水,乒乓球会浮起吗?(会。因为要受到水的浮力)
(2)往塑料瓶里面注水。现象:乒乓球被水压在瓶底,同时有水从塑料瓶口漏出。
(说明浸在水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为什么呢?)
板书: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3)用瓶塞(或手)堵住漏水的瓶口,注意观察乒乓球下面积满水时有何现象发生?
(现象:乒乓球下积满水时乒乓球会上浮。)
(4)将水倒回烧杯,分析原因。
第一次乒乓球只受到水给它向下的压力。
第二次乒乓球下积满了水,即受到水对它向下的压力,而且受到水对它向上的压力。乒乓球上浮说明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这就是压力产生的原因。>
图2
我们举特例来分析:立方体浸没在液体中的受力情况
立方体浸没在水中,其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和面积相等,并且对应部位距水面的深度相同。
问:水给它们的压强是否相等?(相等)
问:水给它们的压力是否相等?(让学生讨论)(压力相等并且方向相反)
分析:(p=ρghp=F/SS一定,F=p•S)但是,上下两表面处的深度不同,下表面处的深度更深,压强更大,而上下两表面的表面积相同,据p=F/SF=P•S,所以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压力比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更大。即>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板书:原因:>
而根据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这就是浮力。
板书:实质:=-,方向竖直向上。
总结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就是浮力。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问:既然一切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要受浮力,那么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在水中上浮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
板书:三、物体的浮沉
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分析讨论。
图3
问: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重力、浮力)它们的施力物体是谁?(地球、水)
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它们共同决定。
(1)当=G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悬浮)
(2)当>G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上升)(上浮)
(3)当
板书:
问:沉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为什么?(另外受到容器底对它的支持力。)()
问:那么上浮的物体最终处于什么状态?(静止)我们就说物体漂浮在液面上,那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三、总结扩展
(一)本书主要学习三个知识点:
1.什么是浮力,浮力的方向如何,以及如何用实验法测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我们要理解、记忆,并且借助实验,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实验反思;策略;物体的浮与沉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6-0064-4
自从“反思”的相关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界,教学反思已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者的青睐。心理学家林崇德曾提出“优秀教师 = 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不过实践发现,不少中学老师虽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反思,但是反思的质量值得商榷。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师成长,有必要探讨和研究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品质,尤其是如何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对教学进行更加有效的反思。我们通过课题研究发现,使用“五部曲反思策略”,反思的效果不错。现以《物体的浮与沉》教学反思为例,简介如下:
1 第一部曲――上课老师整理实验教学过程,做好课堂实录
《物体的浮与沉》这节内容是“苏科版”八年级初二物理第十章第五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实验较多。现在把几个典型的实验教学片断整理如下:
片段1 引入
师:老师这里有个金属片,我把它按入水中会沉下去,那怎么让这个金属片不沉下去呢?
生:把它做成船的形状轻轻地放在水面上。
让学生来进行操作,很轻松地就完成了实验。
师:同样一片金属片,为什么放入水中后有沉有浮,物体的浮与沉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片段2 物体下沉条件的教学
师:老师这里有这些器材:空的小药瓶(可以加小石子)、小的饮料瓶、两用气筒、装了水的塑料透明水筒。把两个瓶子都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大家看看这两个瓶会怎么样?(都漂上来了)大家思考下怎么让这两个瓶子沉下去。
生1:在小药瓶里面装石子。
师:你来操作下试试看。(学生很容易就成功了)你改变了什么物理量,从而让它下沉?
其他学生一起答道:增加了物体的重力。
师:这个实验还有什么思想方法?
生:控制了排水体积不变,也就是浮力不变。
师:所以我们完善一下结论,哪位同学来讲一下?
生:浮力不变,增大重力,物体下沉。
师:饮料瓶怎么让它沉下去呢?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抽气,我来。(很容易就成功了)
师:大家说说看这是什么原因,把结论完整地说出来。
生:重力不变,减小浮力,物体下沉。
师:大家猜测下,物体下沉时,浮力与重力需要满足什么关系?
生:浮力小于重力。
师:以小药瓶为例,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
生: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装有小石子时候的总重力,然后浸没在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浮力等于重力减去拉力(其实就是简单的称重法,学生测得重力0.8 N,拉力为0.2 N,所以浮力为0.6 N,小于重力)。
师:(板书,物体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最终会沉底)
片段3 物体上浮条件的教学
师:怎么让这两个瓶子又浮起来呢?讨论一下。
生:饮料瓶可以再充气进去。(学生实验操作,很容易就成功了)
师:说说看,改变了什么物理量?并把结论完整地说出来。
生:在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浮力。
师:那另一个瓶子怎么才能浮起来呢?
生:小药瓶的话只要把东西拿出来,就可以浮起来。(学生上来操作也很容易就成功了)
生:在浮力不变的情况下,重力减小就会上浮。
师:浮力不变的条件为什么能加上去了呢?(学生疑惑了)大家讨论一下。(大约讨论了两分钟)
生:因为如果浸没在液体中,那么物体的体积就是排水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ρ液V排g,浮力应该不变。
师:请同学们猜测下物体上浮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并设计实验来证明,还是用小药瓶来研究。
生:(先测重力为0.2 N,然后测浮力,疑惑,发现浮力不能用称重法了,下面有学生提醒道还是0.6 N)
师:为什么还是0.6 N?
生:上次浸没的时候已经测过了是0.8 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没有发生变化还是0.6 N,刚才不是已经推导过了吗?
师:好,那我们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上浮时的条件是浮力大于重力(板书)。
上浮至漂浮的教学片断此处省略。
片断4 物体悬浮条件的教学
师:老师这里有个鸡蛋,放在清水中沉下去了,有同学知道怎么让它能够静止在液体中既不碰到容器底部,又不露出水面?
生:加盐。(学生一股脑地把盐撒到水里,一下子鸡蛋就浮了起来)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加盐呢?
生:原来沉底浮力比重力小,加盐增加浮力。
师:那你怎么加得蛋都漂起来了?
生:盐太多,浮力比重力大了,上浮后漂浮了。
师:(拿出一个已经调成悬浮的鸡蛋)鸡蛋静止在液体中,既不露出水面,也不沉底,这就是悬浮状态,大家思考下悬浮状态鸡蛋的受力情况如何?
生:二力平衡,浮力等于重力。(板书,悬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片段5 物体浮与沉的应用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潜水艇的模型,可以通过抽气和吸气来控制沉与浮,现在它肚子里装满了水,沉下去了,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请一位同学先让它浮起来。
生:打气!我来。(很容易就成功了)
师:大家思考下为什么打气进去就浮起来了,怎么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
生:打气进去把水挤出来,重力变小,小于浮力,上浮。
师:这里浮力变化吗?
生:不变!
师:这里其实要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浸没,第二个阶段露出水面,大家再思考下。
生:先不变后变小,一开始浸没时,V排是物体体积,后来漂浮,露出部分,所以V排变小,所以浮力变小。
师:那现在漂起来了,老师把它按到液面以下,(一松手还是会上浮)怎么让它下沉呢?
生:抽气!增大重力,让浮力小于重力。(很容易就成功了)
片段6 呼应开头的那个问题情境
师:我们学习了物体的浮与沉,能用今天的知识来解释金属片做成船是漂浮的吗?做成船漂浮和直接扔到水中,浮力哪个大呢?同学们互相讨论下。
生1:直接扔下去大,理由很简单,直接扔进去V物等于V排,而漂浮时V排小于V物,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直接可以做出判断。(大部分同学都比较赞同)
师:好的,你们是比排水的体积,老师这里准备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加的红墨水高度也一样,如果我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片一个直接放进去,另一个做成船放进去,分别记录放入后的液面高度,V排是不是就可以比了?(学生有点晕,笔者直接出示器材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漂浮金属片的那个烧杯中液面明显升高了一段)
图1 排水实验
师:你们现在看到了吧,是漂浮的那个V排更大呀。学了今天的知识能解释吗?(学生疑惑了,但是实验现象很明显)回忆下我们一开始的实验,小药瓶排开水的体积是整个容积加外壳还是只有外壳那么大的体积排开了水,空心部分算在里面吗?
生:应该算,船舱的很大部分都是空的。但也排开了水,水没有进船舱。
师:那能用今天的浮沉条件来解释吗?老师先做个示范,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漂浮呢?
生:浮力等于重力?
师:那重力变了吗?生:没有。
师:所以,金属块漂浮时浮力比沉底时要――
生:大!
师:那能用来解释这个实验现象了吗?
生:浮力大就是排水重力大,那么排水体积也就大,所以液面升高多。
2 第二部曲――上课老师利用课题组研究的实验反思策略,独立反思
为了提升反思的品质,我们课题组研究了一套供教师实验反思的策略:
①反思教学者的目标;②反思能否更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③反思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复习;④反思如何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⑤反思如何更好地提供学习指导;⑥反思教师的引导行为是否合理;⑦反思如何提供更好的反馈;⑧反思如何更好地评价学生行为;⑨反思如何增强学生记忆与促进迁移。
执教老师根据上文的实验反思策略,首先独立反思。现摘录部分反思内容如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的实验引入应该简洁直观,切入主题,还要做到首尾呼应,联系生活实际。
2)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教师创设课堂的出发点应该基于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分析。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较好,所以在设计测量浸没上浮情况下液体对物体的浮力时,通过引导让学生能够从阿基米德原理得出结论,但在课后作业中也发现有不少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不是理解得很深刻。另外,在对呼应开头的理解:为什么做成船能浮起来,也就是证明做成船型浮力大,虽然用了实验证明,但是学生在作业中的理解仍不深刻,在遇到西瓜皮漂浮和沉底时浮力进行比较有同学会与阿基米德原理混淆。这里设计成学生实验让他们进行讨论,多思考些可能会更好。
3)可以再布置课后作业:同学如何测量当物体上浮时的浮力。
3 第三部曲――组内、外其他老师参与评议,百花齐放
3.1 教师A
整个课虽然教师的演示实验很多,很精彩,但是应该要有学生实验。例如,在探究物体上浮时所受浮力与物体重力关系时,应当放有测力计,细绳和敞口大容器,让学生自己去测,因为有学生会倒过来使用测力计,理论上也是可以的,只是实际操作会比较困难,然后再按照案例去处理,这样相对比较顺畅些。
3.2 教师B
在教学内容的预设和执行时,有一些问题值得注意,特别是实验显现是否明显,是否震撼,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等。从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实验看得出老师动了一番脑筋,力求能够让课显得完整和丰满。但是,最后的这个实验现象不是特别明显,在实验器材的处理上,还应该多动动脑筋。比如,这里可以适当的让小铁片质量大些,排开体积大些,或者找出类似于密度计的物体放入量筒中做实验,为了让实验效果更明显、更震撼,可以用实物投影体现出来。
3.3 教师C
这节课整体思路清晰完整,但是由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学生的弱项,这里的演示实验很多,但是应当让学生观察、感知、体会、猜想上浮下沉悬浮各种情况下物体浮力与重力关系,适当放慢脚步,让学生做一做,想一想,再进行总结。最后的例子很好,但是还是要让学生学会从分析浮沉状态,再分析受力情况,防止学生只使用阿基米德原理判断,这里感觉课的节奏还是快了些,有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思考。
4 第四部曲――执教老师集思广益,进行二次反思,形成认识飞跃
为了更深入地进行反思,更好地促进教师成长,执教教师借鉴其他老师的评(下转第72页)(上接第66页)议,再进行二次反思,便于今后优化教学:
一节课要想好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哪些知识点在四十分钟内要做到吃得透。当然,为了课的完整性,那些比较难的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呈现和讲解,如果是理论推导,一定要让学生信服,如果是实验现象,则一定要震撼,让学生难忘。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上,这节课是做得不足的,虽然有引导,但是没有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进来,也就使整个课打了折扣。在前五个片段中都应该做得丰满些,甚至留有一定的课堂针对性练习,在最后呼应开头的实验时应当让学生多猜想多说说,然后再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留下问题让学生课后讨论,这样既完善了整个教学的环节,又留出了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课后去思考。
5 第五部曲――整理出教师反思案例,促进交流,供今后循环使用
由执教教师把前四部曲中内容整理好,形成案例,生成资源,供教师间交流。
叶澜教授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科学、有效的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五部曲反思”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教师个人的反思、分析和其他教师的“会诊”,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了教师反思的广度和深度。“五部曲反思”揭示的是教师真实的“课堂故事”,它的方法和步骤容易被一线教师所接受,既提高了执教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促进其他参与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陈海涛.关于实验反思的实践与研究[J].物理实验,2006,(7):23.
[3]刘成华.对物理教学反思的探索与实践[J].物理教师,2006,(12):4.
[4]赵国忠.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陈海涛,岳敏瑜.巧用策略 提升教学反思的品质[J].物理教学探讨,2013,(2):19.
一、背景
在素质教育稳步推进的今天,重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关注的热点,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我们对五六年级四百多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测试,结果发现有86.12%的学生为心理健康,9.92%的学生为心理状态欠佳或有心理问题倾向,3.96%的学生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之后对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的学生(学生陈某就是其中之一)进行个别访谈和心理辅导。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华东师大心理系周步诚教授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也是目前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个测试量表,该问卷共100个项目,含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八个内容量表为: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内容量表总分反映个体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根据各分量表统计结果,可诊断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心理问题倾向与严重程度。心理健康总体水平焦虑倾向的标准分即由八个内容量表的标准分相加而成,以此来衡量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总体标准分三个等级:分数在1—49分为心理健康;在50—59分为心理状态欠佳或有心理问题倾向;在60分以上为心理问题倾向较严重,需要进一步分析并及早咨询或治疗。
二、一般资料
陈某,女,13岁,出生于安徽,现在福鼎市××小学六年级就读。家中有父母和一个弟弟,姐弟俩经常随父母四处迁居。小学一至三年级在浙江龙港就读,四年级随父母到福鼎市,在属于现在中心小学管辖的村小校就读,撤点并校后,五年级到现在的中心校上学。平时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一点,语文、数学一般在六十到七十分左右,技能科呈中等,爱好美术。平时较少与同学交流,不善言辞,感到学习压力大,责怪自己成绩不好。
三、主诉与个人陈述
1.主诉
自感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不好;与同学交流困难,经常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2.个人陈述
我从村小校转到中心校后每次考试时都自信心不足,很紧张,平时自己感觉挺用功的,考试总是考不好。我担心考不好,每次在考试前都很认真地准备、学习,经常学习到晚上十一点多。毕业班质量检测快要到了,老师说,可能会有课外的知识,我就准备了很多课外书来看,要是再考不好就完了。我总感觉其他同学在笑话我,他们在一起说话时好像会用眼睛看着我笑,在嘲笑我。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基本都会完成,偶尔不会做,到了学校也会问老师,但很少问同学。老师选我参加文艺活动如学校书画比赛,我获得二等奖;朗诵比赛就是不敢去,怕上台后搞砸了。
3.观察和他人反映
该同学口齿清晰,自行陈述,表达内容条理比较清楚。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焦虑不安、自卑、敏感,为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而自责和忧虑。科任老师反映陈某上课经常开小差,不爱发言,但老师安排的工作她完成得不错,其他内容基本一致。
三、测验与诊断
我们针对测试中的A、D两项(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进行研究,单项测试结果解释如下。
学习焦虑(由第1,2,3,4,5,6,7,8,9,10,11,12,13,14,15项组成):
高分(8分以上):对考试怀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分数。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订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学习焦虑低,学习不会受到困扰,能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自责倾向(由第36,37,38,39,40,41,42,43,44,45项组成)。
高分(8分以上):自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这类人必须接受为他制订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低分(3分以下):自信,能正确看待失败。
1.心理测验结果。
陈某,八项总分65分,其中A项(学习焦虑)11分,D项(自责倾向)9分。
2.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属焦虑情绪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自责倾向。
3.诊断依据。
(1)无器质性病变。
(2)陈某同学知、情、意统一,有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排除。
(3)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思维有条理性,没有出现泛化和回避现象,对社会功能没有严重影响,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4.辅导目标与方案。
(1)目标
①近期目标:改善不良认知观念,减轻焦虑情绪,克服自卑,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上课、学习。
②远期目标:完善个性,实现心理问题的彻底解决,实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自我满意。
(2)方案
①采用认知改变与行为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辅导。
②协助陈某找出这些不合理的、负性想法和假设,以及其中的逻辑错误,使其明朗化、意识化,并对其挑战,得出合理的,能产生共鸣的做法和结论。
③辅以行为治疗(如放松训练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让陈某充满自信,完善个性,实现心理问题的彻底解决。
④咨询时间安排: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左右;初步计划7次。
四、辅导过程
一、让学生观察
众所周知:听过的印象不深,读到的容易忘记,只有学生亲身经历的才刻骨铭心.等差数列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一些具体的数列,从第二项起,后项减前项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一规律,有的学生进步得出:每隔两个数取一个数排成一列仍是等差数列,从而感悟到每隔一个数取一个数排成一列仍是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倒序写仍是等差数列,但是公差变为相反数;am与an之间相差(n-m)个公差d,即an=am+(n-m)d等.教学中坚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精心呵护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
二、让学生思考
学习不能只满足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教学中,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能”和“会”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心智.教学中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独立思考时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其达到“真会”和“真能”.譬如,在过圆外一点求圆的切线方程的教学中,笔者并没有照本喧科,将例2的解答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直线方程由哪些量决定,当学生提出用点斜式写直线方程时,我没有急于表态,学生思考片刻后很快意识到,用这种方法还需要讨论斜率是否存在.接下来,在讨论如何求斜率时,学生各抒己见,有的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建立方程,有的用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利用Δ=0建立方程等.继续耐心等待,学生又找到利用两点式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让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适时适当点拨,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让学生表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让他们在交流讨论中,提出问题,并思考解决的方法,让他们陈述解决问题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这时,教师应耐心地倾听,适时点评,尤其倡导对教师观点的合理“反叛”,引起师生之间的争鸣.这样既能培养学生“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索精神,又能真正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畅所欲言的民主氛围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两种表达.1.口头表达.适时抓住机会让学生作口头表达,陈述自己的思维过程、结晶;2.书面表达.学生上黑板板书时,要求他们分三步完成:①写姓名.这个做法看似很平常,主要是这样可展示某某同学参与了课堂学习;某某同学在教师和同学面前解题成功,使其内心产生无比的喜悦;若不能答出,他将感受到无形的压力,促使他认真学习,这是符合心理规律的.②解题过程.过程的展示有利于暴露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便于在比较中学习,在整合中提高.③写解题心得体会.表白自己的解题体会,其他同学作必要的补充,最后再作二次提炼得到众人智慧的结晶.真正实现我参与,我快乐,大家快乐!
四、让学生作结论
[活动目的]
1. 通过活动,发现和叙述自己的优点,提高自己的自尊和自信。
2. 通过叙述和倾听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同伴,增进对同伴的了解和感情。
3. 给所有的优点分类,找到自己欠缺的类型进行巩固。
[活动形式] 游戏、讨论、评论。
[重点难点]
1. 重点:了解自身优点,树立自信心。
2. 难点:创设和谐课堂氛围,充分感受自身优点。
[活动准备] 小红花若干,秒表一只。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1. 游戏:“找出优点来集合”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出优点来集合”。
(1) 游戏方法:全班小朋友思考在你周围看到的那些是优点,想得越多越好。
(2) 游戏规则:仔细听,做到不插嘴,认真数优点的个数。
(3) 秒表计时,开始。
2. 全班交流.
(1)数一数,你讲了几条优点?
(2)小结:通过刚才的总结和书写,我们知道要在短暂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的很多的优点不容易,可是大家通过合作找到的优点就很多。其实每个人身上的优点都很多,只是有些你没有发现。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个优点轰炸的学习。
二. 活动与训练(4人小组)
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的优点,但是还有很多优点还没有找到,比如:品德方面、待人接物方面、劳动方面、在家行为方面等等。接下来我们请你的同伴来帮你找一找,你还有那些优点。
1. 分组:
(1) 规则:成员发言有序,不发言的认真的听取别人意见,积极思考;
(2) 在别人讲述你的优点的时候,仔细听,不必表示感谢;也不因为别人没有说到而生气。
(3) 数一数你的同伴为你找到了多少条优点。
2. 全班游戏。
三. 反馈信息
1. 你的同伴为你找到了几条优点?你最喜欢那一条,理由是什么?
2.过程目标:通过探究与分析、交流与合作,得到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阅读,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在科学探究和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并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二、教材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物体的浮沉条件,教学难点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为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可引导学生自己实验探究、分析现象、归纳结论。
三、教具准备
教师演示用:多媒体、自制浮沉子、自制潜水艇模型、鸡蛋、盐、大烧杯、水槽。学生实验用:苹果、蜡烛、带盖小玻璃瓶(内有重物)、螺帽、气球、铁皮、鸡蛋、盐、大烧杯、水槽。
四、教学程序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魔术表演“浮沉子”:念“下沉”小瓶听话地下沉,念“上浮”小瓶听话地上浮。
这一表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学习留下悬念。
2.学生活动:怎样使物体上浮或下沉
(1)先让学生试一试:将桌上的小物品浸没在水中,松手后,看它们将如何运动?然后汇报实验现象。
(2)引导学生议一议,做一做:能不能使沉下的物体浮上来?或者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以空瓶、带铁夹的气球、铝皮为例,让学生讨论,比比谁的方法好,再做一做。学生做好后,汇报方法,并上台演示。对成功的给予表扬,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设计的方法可能有:瓶中加水,下沉,改变了重力;气球吹气,上浮,改变了浮力;将铁皮做成空心,浮在水面上,改变了浮力。
出示沉在杯底的鸡蛋,提问:谁能将它浮起来呢?学生实验,加盐,改变了液体的密度,从而改变了浮力。由此学生归纳得出:物体的浮沉是由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共同决定的。
3.指导学生演示
由前面鸡蛋浮在盐水上引导学生分析受力情况,并画鸡蛋的受力示意图。我们把这样的平衡位置叫做什么呢?学生肯定会说出漂浮。
教师演示加水后,鸡蛋由漂浮变为悬浮(因为此处学生实验难把握,所以由教师演示),当出现悬浮时,学生感到很惊讶,此时让学生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并画受力示意图,引导其他学生评判、讨论更正。此时要注意与漂浮对比,鸡蛋仍处于平衡位置,浮力=重力,重力不变,浮力不变。
教师边说边投影: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悬浮。接着引导学生自己找出悬浮和漂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受平衡力,浮力=重力。
不同点:漂浮V排
接着再让学生猜想:若再加水,蛋会怎样?教师演示鸡蛋下沉,学生画受力图。
最后让学生回顾,刚才加盐是鸡蛋上浮,鸡蛋在水中的受力情况如何?学生画图。
4.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出示轮船图片
教师举起做成空心的铝皮提问,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学生回答:轮船是采用空心法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从而增大浮力,从而漂浮在液面上的。例题巩固。
(2)出示浮筒打捞沉船图片
刚才的轮船如果真的沉入水底,那就得打捞沉船。你知道浮筒是如何把沉船打捞上来的吗?播放打捞沉船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打捞沉船的原理。
(3)出示潜水艇图片
‘案例“一词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认同,它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很多老师对于教育案例以及具体写法都还存在着比较模糊的认识,本文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什么是教育案例
虽然“案例”一词已被不同领域的人所关注,但对于何谓案例、案例的规范格式等,远未达成共识。汇总相关的研究,在教育案例的理解上,我们可以试着这样理解,教育案例就是对一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个实际事件或情境的描述再加上作者的看法。为了更好地让老师们了解什么是教育案例,以下从两方面进行介绍:
(一)案例与其它教育文体的区别:
教学理念
1.回归生活,利用生活资源,激发真实情感。
2.关注学生,走进学生内心,提升心灵体验。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课程承担着孩子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任务,课程资源不能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而要使孩子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生活,教师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本课我在开发课程资源方面实施了如下举措。
教学目标
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感受父母的爱是世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抱有感激之情,并在生活中学会关心和了解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学结构
1.欣赏歌曲,营造充满爱的温馨气氛。
2.回忆再现生活中的镜头,讲述爱的故事,感受父母温柔的爱。
3.听周杰伦的成长故事,读来信,感悟父母严厉的爱。
4.小记者采访,体会父母充满希望的爱。
5.听故事,感受父母平凡伟大的爱。
6.小调查:我了解父母多少?回报父母的疼爱从心开始。
实施过程
一、揭题
(出示照片)师:同学们看这个宝宝可爱吗?漂亮吗?猜一猜,他是谁呢?你们想不想看看他现在长成什么样儿了?(出示对比照片)他的变化大吧!其实,我们每个小朋友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你知道在这个过程中谁为我们付出最多吗?对,就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是我们的父母!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聊聊父母对我们的关心,体会父母对我们的疼爱!(出示课题)
二、找一找,父母的爱无处不在
1.说到爸爸妈妈,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从小到大,爸爸妈妈为你做过哪些事呢?简单地说一说。
2.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的爱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一张张照片记载了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课件呈现)他们用爱培育我们健康成长。现在,即使父母不在我们身边,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们那浓浓的情谊。
3.请同学们想一想,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找一找自己或者同学身上父母的爱的印记吧!
三、算一算,父母的爱无时不有
1.我们现在就来做个有心人,算一算,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多少爱!爸爸妈妈每天都为我们精心准备可口的饭菜吧,今天我们就拿做饭这一件事为例,丈量一下父母对我们的疼爱。你知道做饭需要哪几道程序吗?如果说洗菜、切菜需要10分钟,炒一个菜需要5分钟,那么做一道菜需要多少时间?一顿饭如果做4个菜的话,需要的时间是多少呢?那么,一天爸爸妈妈花在做饭上的时间是多少?一年是多少?你现在几岁?你的爸爸妈妈仅仅是做饭这一件事就为你花了多长时间?(用课件演示)
2.大家看到这一串长长的数字都惊叹不已了,你们为什么这么吃惊啊?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如果再算上洗衣服,教你们说话、走路,接送你们上学、辅导你们学习……爸爸妈妈付出的心血真是难以计数!这一切能算得清吗?
四、辨一辨,父母的爱无可挑剔
1.就这样,我们在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呵护下健康、幸福地成长。幸福快乐是每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但再幸福的家庭也会有不愉快的时候。你们看他是谁?(出示周杰伦照片)喜欢他吗?为什么?今天周杰伦也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2.同学们,周杰伦讲的可是被妈妈批评的事情啊!你们也有被父母批评的经历吗?谁能像大明星周杰伦一样勇敢地说出来?(学生讲被批评的经历)
3.看来大明星和我们一样,都有同样的经历。长大后的周杰伦慢慢体会到了妈妈的苦心,他还写了一首歌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想法。想听吗?歌的名字叫《听妈妈的话》,大家要特别注意这首歌的歌词。
4.(播放歌曲)周杰伦体会到了小时候妈妈之所以让他做自己不想做的事,对他严厉地管教,甚至打骂,都是为了他长大后能比别人飞得更高,走得更远。同学们,听了周杰伦的故事和歌曲,再回忆爸爸妈妈批评管教你们的事,想说些什么呢?
五、听一听,父母的爱无与伦比
1.是啊,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一样罢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是一种爱,严厉的批评教育也是一种爱。我们要学会理解、体谅父母。因为,无论我们开心、难过、成功、失败,父母总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为了我们,他们甘愿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宝贵的生命!让我们静静地看吧――(出示报刊中的感人事例)
2.很多同学都被深深地感动了,说说看,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六、了解父母,回报父母
1.现在,你最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些什么?
2.让我们做个孝顺的孩子,尽可能多的去关心和了解自己的爸爸妈妈,并把他们牢牢记在自己的心中,好吗?我们要知道,孝敬父母长辈不需要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做好自己的事,在可能的情况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是对他们的回报。例如,递一杯暖暖的茶,说一句贴心的话,做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对父母来说就是最好的安慰,最好的回报!
1.在师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地读、写负数。
2.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经历数学化、符号化的过程,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3.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探新知:
(一)请你说出它的反义词来:
上―( ) 高―( ) 大―( )
前―( ) 左―( )
师:下面换一种方式,不说词,说一件事。
飞机起飞―飞机降落
飞船升空―飞船着陆(返回)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词语或相反意义的事件,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相反意义的量,如我班一个同学上课表现好,老师给他加了3分,一个同学午休课的时候在大吵大闹,被扣了3分,你认为这两个3分一样吗?
生:不一样,一个是加,一个是减。
师:我们可不可以说这两个量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板书课题:正负数)
(二)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1、把听到的数清楚地记录在表格中。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
1足球比赛,中国队上半场进了3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2学校四年级转来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3名同学。
3小刚的妈妈做生意,五月份赚了7000元,六月份亏了1000元。
2、收集学生的记录单展示交流:
第一种:用文字表示(如赢3、输2)
第二种: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如:笑7000元、哭1000元)
第三种:用带方向的箭头表示(如:5、3)
第四种:用加号、减号表示(如:+3、-2)
师:你用的符号意思你明白,我用的符号意思我明白的,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要让大家都能看明白,怎么办?
生:要统一。
师:在同学们所用的符号中,哪个更具数学味?
生:用加号和减号数学味更浓一点。
师:这种表达有什么好处?
生:简明、清楚.
师:对。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数学家提出这种表示方法,并得到大家认可,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3、认识正、负数。
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3怎么读?
生:读加三。
师导读:正三
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2怎么读?
生:负二
4、读上面各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师:加号和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抢读。+200、+5.8、-2.7、26(同时贴于黑板相应位置)
师:26是什么数?在写数时,为了简便,可以去掉正数前面的正号,去掉正号后仍然是正数。这些数你们熟悉吗?(是我们过去学的数)
二、自主探究,发现交流正、负数的秘密
(1)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条数轴,然后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在数轴上去发现:正数、负数也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正数、负数是无限的;所有的正数比0大,所有的负数比0小;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生:独立观察、思考后交流各自的发现。(教师走进学生倾听学生的发现)
(2)汇报交流内容
师:下面请各小组交流你们的精彩发现。
生1:我们组发现了正数有无穷多个、负数是也一样;
生2:我们组发现了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生3:我们组发现了越往左边的正数越大,越往右边的负数越小......
师:引导学生小结《适当板书》
同学们发现了正负数中这么多的秘密: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负数是...(无限的);所有的正数比0...(大),所有的负数比0...(小);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3)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填空
(1)比0大的数用()表示,比0小的数用()表示。
(2)0既不是()数,也不是()数。
2、判断
(1)+15可以写作15。( )
(2)―2,―5,―10,―100,都是负数。( )
(3)0表示什么也没有,0比负数小。( )
(4)+5和―5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 )
3、在里填上“>”“
0―3 0―6 ―3―2
8―80 9―9 +77
三、结合生活、交流分享、运用新知。
师:那负数在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请把你课前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最简洁的记录并交流。
1、整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生1:答对得10分,记+10分答错扣10分,记-10分;
生2:助民超市,三月份赚了16900元,记+16900元四月份亏了127元,记-127元。
生3:我听写时写对了5个,写错了5个。记录成听写时,+5个,―5个。
生4:我在妈妈的工资本上发现每月5号好发1560元,妈妈每次取钱后工资本上记录的是―200、―100
生5、我妈妈记账本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这个月水、电的支出200元应记作-200元。
生6、足球队进了3个球记作+3,失2个球记作-2。....
师:同学们表现真出色,收集了这么的信息,原来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都在运用正负数作记录。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生1:可以节约记录时间。
生2:可以让别人快速明白........
师:对,省时、省力。老师也收集了些信息想与大家一起分享。(课件出示)1、电梯中的正、负数。
叔叔上五楼开会,阿姨到地下二楼取车,应按哪两个键?
2、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43米,记作“+8844.43米”;
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记作 米。
3、方向中的正负数。
下图中,每个小格代表1米,小华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米;(2)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米,说明他是向()行()米。(3)如果小华的位置是-8米,说明他是向()行()米。
4、运动中的正负数
刘翔在第十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半决赛中,110米栏的成绩是13.42秒,当时赛场风速为每秒-0.4米。(1)小组讨论:风速怎么还有负的?(2)反馈并组织学生进行简要表演。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只是初步的认识了正、负数,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负数等着同学们去探索、发现,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一定会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希望同学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去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知识。
反思:
这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进行应用的过程。“负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但学生对此并不是一无所知。上课时我将“生活化”和“数学化”融合在一起。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感受正负数的意义,借助相反意义的量理解了抽象的负数,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把相反的量表示出来。通过尝试,学生逐渐体会到了数学符号的优越――简捷明了。同时也让学生经历了一种数学化的再创造的过程:由繁到简、由文字叙述到符号表达,充分感悟了负数产生的必要性。课后的巩固提高,我大胆的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鼓励他们从身边的生活场景中寻找负数,结合相反意义的量自己创造一些正负数,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学生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整节课我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让学生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力求做到“动静结合,张驰有序”,使学生愉快地学习。
检查分析:接车后,维修人员连、接故障诊断仪对车辆进行检测,设备显示相关系统内无故障码,进行大致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鉴于此车是偶发故障,且在高速行驶时才会出现,于是带着故障诊断仪IDS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与用户去高速公路试车。在行驶一段时间后,车辆突然出现了加速不良随后熄火的问题。将车停在路边,利用故障诊断仪IDS读取故障码,设备依然显示相关系统没有故障码。将供油管的接头断开,来回开点火开关发现没有汽油流出,打开油箱盖,油泵也没有工作的声音。由于无法把油箱抬下来,笔者决定测量通用电子模块GEM油泵控制端子是否正常。根据电路图(图1)提示,笔者用探针刺破中央继电器盒CJB的C100插头17号脚线束,用万用表测量没有电压输出,检查F51(15 A)熔丝,正常;检查继电器,也正常;再次测量17号脚,发现供电恢复,此时车辆也能起动。回站后,测量油泵的线路及油泵阻值均正常,看来问题出在GEM上。
故障排除:在更换GEM后,试车故障排除。
维修总结:此车因为高速或负荷较大时,GEM内部断电,致使油泵供电中断造成油泵不工作导致熄火。对于部分偶发性故障,在故障出现时要快速测量及分析,直接检查关键点,有时很快就能找到故障点。
故障2
故障现象:一辆2008年产长安福特福克斯1.8轿车,搭载手动变速器,行驶里程5.4万km,用户反映该车突然出现了起动车辆时起动机运转无力的现象。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接车后,试车发现故障确如用户所述。对于这类故障,一般故障原因在于蓄电池、发动机或起动机,以及动力控制单元或相关线路。连接故障诊断仪对车辆进行检测,设备显示了“P2122――节气门踏板位置传感器开关D电路,P2121――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开关回路范围(性能APPS故障),及P1450――风扇系统部件错误A(冷却风扇设置无效)”。以上故障码与该车故障关系不大。
维修人员检查蓄电池,蓄电池的健康值为185,根据该车的行驶里程和使用年限,蓄电池已经接近使用期限,于是更换了蓄电池。之后检查发电机的发电电压为接近14V,没有问题,于是清除故障码交车。但车辆在使用2天后因相同故障再次返厂。维修人员检查后,发现问题和上次一样。连接故障诊断仪IDS对车辆进行检测,发现充电电压为12.46V;若把发动机转速提升至2000r/rain。充电电压为13.1V。该车为发电量偏低,并不是不发电,可是充电指示灯没有亮起,难道是发电机故障?继续利用故障诊断仪IDS观察相关数据流,正常的蓄电池电压应为13.7V,该车的蓄电池正极电压为12.6V;正常车辆发电机监视器值为31%~34%,该车的发电机监视器值为25%~27%:正常车所欲发电机电压为13.79V,该车所欲发电机电压为12.62V,负载及转速与正常车比较相差不大。此时可以看出动力控制单元所期望的发电量较低,维修人员怀疑PCM损坏。
一、编写体例向国外高校案例化教学看齐
传播学是理论与实操并重的学科。在传播学领域诞生了许多传播理论,这些都是学生所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这一领域也非常强调实际操作。案例教学是联系理论与实际的一个很好方式,既能让理论知识容易被理解,增加内容的可读性,又能增加理论的说服力,辅助学生学习。
在国外,以案例分析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探讨的教材十分流行。国外高校各类教材都追求案例化教学,其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理论知识的介绍和案例分析的比例比较均衡,并且时常用经典的或典型的案例来说明或者印证有关理论观点。但是,在国内,这类教材在传播学研究领域比较少见。就目前而言,国内教材一贯的体例是在每一章前,以导入阅读的方式,提出本章所要讲述的问题,即“学习要点”和“学习要求”,或者总结每一章的学习目的和框架,然后以分节的方式,依次对问题展开讨论,以达到辅助学生学习的目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比较直接地传递理论知识,但是阅读起来比较枯燥,并且不易理解。
本套新媒体系列丛书在编写体例上向国外高校案例化教学看齐。每章的开篇导入新媒体案例,由此引发出本章的相关内容和话题,然后再进入理论前沿,展开问题探讨,最后是知识的实际应用。如此,案例导入、理论探讨与知识的实际应用三者由浅入深,又深入浅出,并相得益彰。比如周茂君的《新媒体概论》、周丽玲的《新媒体营销》、张玲的《新媒体广告》和杨的《新媒体内容生产与编辑》等,在每一章前都导入了新媒体案例,再结合案例引出理论问题,进而进一步阐释。而李明海的《网络视频拍摄与制作》、洪杰文的《新媒体技术》以及何明贵的《Web技术原理与操作技巧》也在各章中引入大量的案例,试图通过案例来引导读者思考问题。
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同类新媒体图书编写中存在的问题――要么全是枯燥的理论表述,要么全是一个个的案例堆砌,缺少理论与案例的结合,也缺少知识的实际应用环节。这种由案例导入理论知识,再由理论探讨进入知识的实际运用的体例,是对国际先进的教学方式的学习与借鉴,顺应了案例化教学发展的潮流,是与国际接轨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二、由案例导入引出理论话题
通过导入与本章内容相关的新媒体案例,提出问题,引出本章要讨论的理论话题,以小见大,由浅入深,能让读者以最快的速度对本章内容有所感知,同时能够根据案例指引,主动思考问题,增加读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套新媒体系列丛书所选案例具有趣味性、新鲜性和代表性三个特点:
第一,趣味性。首先,作为案例,相较于枯燥的理论知识,本身就具有极强的阅读性。其次,作者选用独特的视角呈现案例。最后,为了更好的阐释显现内容,作者在案例中加入了许多配图,便于读者理解文字内容。
第二,新鲜性。本套新媒体系列丛书以近5年案例为主,尤其是2013年、2014年和2015年。
第三,代表性。本套系列丛书所选的案例,从选题方向和传播广度来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本套丛书的内容覆盖技术、传播和营销三个方面,符合学科发展方向,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新媒体学科。导入案例的目的是为了引出理论话题,那么案例与理论的相关性就显得非常重要。理论知识学起来比较枯燥乏味,而案例能够从浅层次触及理论知识,并且吸引读者深入探究。比如在关于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介绍上,李明海在《网络视频拍摄与制作》第1章“网络视频概述”中,为了介绍什么是网络视频,作者在这一章末以“拓展阅读”的方式分享网络视频的案例,在案例中以国内各大视频网站如爱奇艺、优酷、土豆、腾讯、乐视等为主体,分析它们的生产状态,提到了网络视频的兴起、网络视频的版权问题、视频网站上市以及视频网站在新的竞争形态下如何生存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引入到与网络视频相关的理论知识,让读者能够直接理解网络视频的含义,并对网络视频产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案例导入引出理论知识典型范例。对于一些难以区分和辨析的概念,引入案例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周茂君在《新媒体概论》第5章“传播参与者:从受众到网众”中,列举了Twitter和新浪微博的案例,并且提出新媒体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转变:作为传播活动的一个构成部分,我们由当初被动的受众,变成了现在主动的网众,我们的角色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中,并影响着传播效果。这个案例从人们生活出发,选择了人们所熟悉的社交平台――微博,从微博的兴起和发展说起,让人们感知到自己作为传播者在角色转换上所发生的变化,然后引出理论知识部分――受众和网众。这样,读者对于受众和网众就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也知道受众和网众最基本的区别,对于接下来的理论学习是非常具有帮助的。周丽玲在《新媒体营销》第6章“搜索引擎营销”中,为了更好的阐述搜索引擎营销的概念和特征,概括搜索引擎营销的基本方法,在本章前引入了伊利的搜索引擎广告作为案例分析:在伦敦奥运会期间,伊利集团与搜狗输入法进行合作,用户可以定制伦敦大巴元素的搜狗输入法皮肤,为了配合线上“伊利搜狗大巴”互动活动,搜狐《奥运早新闻》主持人带队到伦敦街头,寻找伊利的红色大巴,呼应线上互动。在本次活动期间,伊利奥运大巴皮肤的总体下载量达到2496803次,线上互动参与量为3990163,《奥运早新闻》播放次数为4500000次。案例一方面展示了搜索引擎营销的市场潜力,另一方面初步呈现了搜索引擎营销的一种基本形式,在案例的驱动下,读者对于搜索引擎营销有初步的印象,这样有利于后期理论知识的学习。
三、从理论探讨到知识的实际运用
对于理论知识的探讨,只是停留在认识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知识的实际运用,也就是“深入”以后还要“浅出”。本套新媒体系列丛书,非常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