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设计一个旅游方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6-09 11:57:2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设计一个旅游方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设计一个旅游方案

篇(1)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项目教学法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一、项目内容的拟定

项目的主要任务:

1.自由组合成立模拟旅行社,并为旅行社命名,采用总经理负责制,每个旅行社人数控制在7-10人。

2.模拟旅行社的基本任务:请为本班的同学设计一条某地一天游的旅游路线,并宣传推荐该旅游路线。班级将选择一条绝大部分同学都同意的路线进行旅游实践,旅游中的一切活动由中标的模拟旅行社安排执行。

二、项目的内容与安排

项目安排可以根据旅游心理学课程的总课时适度调整。一般情况项目教学课时不超过总课时的二分之一。项目可以分为5个阶段:

1、项目的准备阶段。在该阶段,教师负责与同学们说明项目的意义及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兴趣,督促同学们自愿组成模拟旅行社并给旅行社命名。下发旅游实践工作记录表(表见附录1)

2、旅游策划阶段。在该阶段,教师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利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其分析旅游路线的合理性及吸引力,督促每小组完成旅游方案的PPT。

3、旅游沟通宣传阶段。在该阶段,同学们展示自己策划的旅游方案,教师引导同学们对每组方案进行评价,协助同学们选出一个最适合本班的旅游方案

4、旅游实践阶段。确定班级旅游方案后,教师指导协助学生做旅游准备。包括收旅游费用,安排车辆,联系景区,准备活动道具及一些安全保障。出游前布置出游需要观察体验的任务,如在旅游活动中人们个性的表现、体验自己情绪的变化等。

5、项目总结阶段。旅游活动结束后,安排学生进行交流总结。督促其填写旅游实践工作记录表。

三、理论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

在本次教学改革中,采取理论授课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的教学改革,如何让理论教学与项目教学紧密结合成了本次改革的难点与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适度调整旅游心理学的各章节授课顺序,问题也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与项目联系紧密的章节主要有一下几个内容。

1、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在学生制定旅游方案之前帮助同学们理解影响人们的旅游动机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利用旅游动机的原理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

2、旅游知觉、旅游中的沟通、宣传及其他社会。该内容应该在项目沟通与宣传前讲授,帮助同学们学生理解沟通、宣传的基本定义,熟悉宣传的各个环节。达到利用感知觉的规律进行有一定效果的宣传。能够通过对现场的观察解释现场的从众行为、众从行为和服从行为。

3、旅游者的人格与旅游者的情绪与体验。这些内容最好放在出游之前讲解。出游回来引导同学们对该内容进行总结。

四、项目教学的考核

篇(2)

利用多媒体进行地理教学,可以利用地理课件本身具有的特点,模拟显示地理景观,有效地解决学生无法感知地理现象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把知识融于新颖别致的形式中,通过传递大量优质新异的刺激,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如在教授“法国农业”一课时,给学生看了几张法国农庄的图片以及法国地形、法国气候和城市分布图,为学生创设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法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完成“假如我有一个星期去法国,我会去……”的任务。这些任务包括:(1)你们所去的地方有哪些旅游资源?(2)这些旅游资源是怎么形成的?(3)最终你们将带些什么礼物回来给朋友呢?这样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讨论的内容和范围加深、加宽了,成功地营造了传统教学无法营造的教学情境和浓厚的课堂气氛,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地理视野,发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传统地理教学是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材等辅助材料,把地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忽视了学生是否能够获得真正的地理知识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地理多媒体教学则不同,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把计算机网络、教材等辅助资料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探索问题、协作讨论、交流认知的工具,注重学生的自主性、交互性和个性化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仅提供资源,让学生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须确定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进度,二是是要给学生恰当的指导,使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的背景下学习。教师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如在上“澳大利亚”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及各种图书资源,使学生的主动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由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笔者给学生布置了澳大利亚自助游方案设计的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课后分组查找资料设计出一份能够实际应用的旅游方案来。在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去考虑设计旅游方案、不同的旅游目的应该有哪些相应的旅游项目、如何分配好组内成员的任务等。旅游方案的设计能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作用,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运用能力

多媒体地理课件架起了现实生活与地理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为在课堂中学生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所以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所有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运用所得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学到的既是有用的知识,又是自己的知识,知识掌握得非常牢固。另外,在课后学生还可以运用所拥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教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漫长的科学发展史、社会生活中的现代科学新成果等内容引进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在主动探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逐渐形成正确的阅读、分析、运用能力。例如在上“澳大利亚”这一课时,笔者利用了学校多媒体教室的资源,让学生通过阅读某一网站中的信息,完成相应的任务。

四、利用媒体增加教学容量,突出教学重点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传授了课本的知识点,同时要在板书上花费大量时间,这样课堂教学的容量有限,而学生被动学习的效果也不好。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1-008-002

一、旅游地理课程开发背景及其意义

我校是一所乡村初级中学,学生主要来自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学生外出旅游的机会相对较少,本地没有大型的旅游景点,但是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上进行了大量的开发,新建了中央公园、滨河公园等绿色生态公园,沙洲县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的成立更是成了张家港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锦丰――沙洲新城独特的红色旅游资源。我们除了在课堂欣赏世界各地旅游名胜,感知模拟旅行带来的乐趣,还积极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广泛参加以旅游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集体活动。同时,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学生跟随家长外出旅游的频率增加。学生在旅游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保护旅游区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地的旅游资源和环境,如何做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在这方面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旅游地理课堂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熏陶,为学生成为遵纪守法、文明游客提供帮助,并激发其爱我家乡、爱我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旅游地理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校本课程开发正体现了这一方向,它适合时代的特点、学生的需求,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

旅游地理是学生经验与地理学科知识、社会实践与书本知识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

1.通过多媒体采用大量旅游图片、录像和音乐形象直观地展现各地主要自然风景、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民族风土人情等旅游资源。

2.旅游活动常识。如出发前整理行囊的诀窍;野外旅游注意事项;意外受伤后的简单处理办法;旅途中保持身体健康的秘诀;选择合适的旅游线路;随团旅游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等。

3.旅游路线的合理选择。包括随团旅游和自助游,如何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

4.旅游活动的设计方案。如张家港市一日游活动设计方案;邻近地区的旅游活动方案;国内及其他地区的旅游活动方案。鼓励学生用PowerPoint制作,通过多媒体展示并进行交流和评价,根据学生方案中涉及到的比较集中的旅游景点,通过观看音像资料,学生可以对照自己的设计产生一些思考,然后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

三、旅游地理课程实施原则

1.开放性原则

校本课程从起步到开发,不仅是在校内教师独立完成的,它也是由学生、家长、社区代表、专家和领导广泛参与,校内外合作、探究,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学过程的全方位开放,既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要,又符合国家培养目标的需要。

2.自主探究性原则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独立探究能力,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是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理念。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展示自我,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3.合作、交流原则

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营造出良好的合作氛围,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设计的旅游课题的学习讨论,组间比赛等形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其团队合作的精神。

4.趣味性、生活性原则

校本课程知识源于课本,而又有别于课本知识的,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某一问题的深入探讨,能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学习兴趣。例如乡村、城市聚落,教科书的内容主要是讲述了乡村、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城市地域类型的分布及条件等。在学生对此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本市乡村与城市的发展,开展调查本镇城乡规划的情况,让学生尝试设计自己心中理想的家乡规划,再作一次旅游方案设计。这样的课程设计,既运用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又使学生对此知识点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

四、旅游地理课程实施条件

1.场所:地理专用教室。

2.时间:每周一课时。

3.参与成员:旅游地理课程开设年级主要集中在初一、初二年级,本着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的需要自主选择。

4.主要活动项目:旅游名胜视频欣赏、学生PPT旅游地理课件展示、学生景点介绍及交流、旅游线路设计、学生旅游心得及小论文评比、教师对地理知识的分析介绍、走出课堂参观学习本土旅游资源。

五、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分两部分:作品展览和个人学习评价。

1.精品展览:在地理专用教室的板报区域,定期张贴学生制作的世界各地著名景点的PPT课件作品、旅游感悟、地理小论文并作等级评比。

2.采用等级制记录学生学习旅游地理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兴趣、技能、态度等方面),教师、同学、家长参与评价。

六、课程反思

1.在我校实施“健”文化背景下,旅游地理有助于学生认识我国及世界各地的旅游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地理技能,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帮助学生把校本知识与地理学科内容有效结合,理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感受世界和祖国的千姿百态,学会与地球进行终生的“谈话”,努力成为未来活跃的、有爱心、有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2.在旅游地理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应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努力根据学生的需求、建议及时修改和调整课程方案,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环节,以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这样也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在活动过程中,多展示学生设计的旅游方案或者是旅游心得,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更多的机会与条件,同时也能增强学生成功的体验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总之,我校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展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篇(4)

旅游购买决策是指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提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并最终把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的自然和社会资源作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客源市场,针对他们回归自然的旅游需求,满足游客观光、务农娱乐、休闲度假、购物等多种需求而开展的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厚、乡土趣味浓郁的新兴旅游活动。乡村旅游是目前国内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而青年旅游者是参与乡村旅游的重要群体,因此把握青年旅游者的乡村旅游购买决策行为特征,对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营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研究就是在一般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模型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方法,探索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购买决策的行为。

一、理论基础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即认识问题、搜寻信息、方案评价、购买行为、购后行为。认识问题阶段是认识某种欲望(需求)的过程,如果对问题的认识非常强烈的话,就转到搜寻信息阶段。在搜寻信息阶段为找到解决所认识到的消费问题的方法,从记忆里提取信息(内部搜寻),或者从外部搜寻相关信息(外部搜寻)。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后,识别方案,评价各种不同方案,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并可行的方案。在购买阶段按照自己所选择的方案购买产品。购买产品以后消费者在使用或消费产品的过程中又评价自己的欲望或期望的满意程度。

二、研究方法和结果

本文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乡村旅游者购买决策的行为,即探析他们从乡村旅游消费需求、消费动机到购买行为的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将乡村旅游者决策划分为几个阶段不但对于确定旅游决策中的主要任务十分必要,而且是了解乡村旅游者从计划出游到付诸实施,不同阶段所起作用的必不可少的一环。为回答以上问题,研究根据消费者购买决策一般模型设计了一份乡村旅游购买决策过程问卷调查表。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乡村旅游的动机、获取信息的渠道、旅游时间、旅游花费、乡村旅游景点评价、旅游方式和购后评价。本项调查设计比较简单,共计10题,只做选择,不记分。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以直接发放问卷和电子邮件两种形式,在2008年10月对湖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武汉三所高校有过乡村旅游经历的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这是因为针对青年学生的调查比较容易获取数据,回收率也高。总计发出问卷115份,其中有13份问卷均存在关键问题未作答的情况,故视为废卷。共获得有效问卷102份,回收率为88.7%;其中男性52人,女性50人。最后使用Excel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旅游动机

图1中横轴的动机由以下要素构成:1表示增长见识,2表示探亲访友,3表示吃农家菜,4表示住乡村旅馆,5表示欣赏田园风光,6表示回归自然,7表示向往乡村,8表示怀旧,9表示放松、释放压力,10表示观赏乡村景观,11表示民风淳朴,12表示体验乡村民俗,13表示其它。从整体来看,乡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集中程度很高,出于欣赏田园风光、回归自然和释放压力三种目的而表示愿意参与乡村旅游的青年学生分别占67.65%、73.53%和64.71%。这表明由于学习与竞争压力、成长的烦恼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等原因,青年学生也有去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因为在乡村里没有生活在大城市的压力,可以全身心的放松,忘记所有的烦恼,能让人感觉回归到了前工业化时代的文明世界,能使人产生和谐、安宁的生活情境和心境。

(二)信息渠道

青年学生乡村旅游决策所需的信息来自熟人介绍的比例最高,占71.57%,其次是网络,占43.14%,排在第三位的是旅行社,来源于其它渠道的比例最小。其中,通过内部信息渠道获取信息的比例也占到了23.53%,这说明有一部分学生计划出游前或实际旅游之前就对相关的乡村旅游信息有所了解,从而不需要或者说花较少的时间进行外部信息搜集。

(三)预计停留时间

多数学生预计在乡村旅游景点的停留时间不超过4天,有63.72%的人停留3-4天,18.63%的人只愿意停留1-2天,两者合计占到82.35%;另外有12.75%的人表示会停留5-6天,仅有4.90%的人愿意停留7天及其以上。这说明较多学生认为期望乡村旅游时间不要持续太长,以3-4天为佳,其原因主要跟大多数学生消费水平有限以及更多地利用周末时间出游有关。

(四)预期花费

计划在一次乡村旅游中花费200-299元的学生最多,占37.25%;其次是愿意花费100-199元的学生,也到达了31.37%;预期花费300元及其以上的人最少。这可能跟学生每月可自由支配收入不高有关,但从总体上看,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愿意花费100-299元进行一次乡村之旅的,合计占到68.63%。

(五)选择评价标准

在图2中,横轴标准由以下要素构成:1表示持续时间短,2表示花费少,3表示距离近,4表示田园风光好,5表示有乡土气息,6表示景点相对集中,7表示乡村景观具有典型的美学价值,8表示气候宜人,9表示交通便利,10表示食宿干净卫生,11表示基础设施齐全,12表示安全保障,13表示其它。在以上13个选项中,有81.37%的学生选了第4项,所占比例最高,这表明田园风光好的乡村旅游景点能得到最多青年学生的喜欢。值得注意的是,选第2项的人占到61.76%,列第二位,这说明食宿干净卫生这类基本接待设施的标准、质量和档次亟需得到提高。另外分别有48.04%和46.08%的人选第8项和第5项,分列第3位和第4位,意味着气候宜人和有乡土气息也是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乡村旅游景点的标准。选第1项和第13项的人最少,均占3.92%。

(六)出游方式

自助游最受学生青睐,约有51.96%的人表示倾向于选择以自助游的方式体验乡村旅游。令人惊讶的是虽然在学生当中有车一族少之又少,但是居然有30.39%的人表示希望自驾车去乡村游玩。其原因大概跟当前青年学生对自驾车外出旅游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比较向往有关,另外拥有一辆品牌私家车在当今也是个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或许这也透露出青年学生对于声望、地位和自尊的追求与渴望。另外,有25.49%的人表示期望与情侣一起去乡村游玩,这跟大学校园里学生情侣较多有很大的关系。还有21.57%人愿意跟旅游团一同出游,愿加入散客团的也只占1.96%,这表明随团去乡村旅游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表示喜欢个人独游的人最少,仅占1.96%。

(七)购后评价

一次购买决策过程的最后阶段就是购后评价。本次调查将购买乡村旅游购后评价简单的分为两大类:好与不好,但并不是在要调查对象在好与不好中做出一个选择,而是要求他们分别在好与不好两种购后情况下做出今后对于乡村旅游的态度。有94.12%的学生对“好”的选项进行了选择,其中23.96%的人表示如果对乡村旅游感觉好的话会重游;有36.46%的人表示不再去该景点,但会去别的景点旅游;还有47.92%的人表示会向亲朋介绍该景点。另外,有46.08%的学生对“不好”的选项进行了选择,其中85.11%的人表示如果对乡村旅游感觉不好,下回会换别的景点旅游;也有14.89%的人表示以后不再参与乡村旅游。

三、结论与讨论

研究发现,青年学生参与乡村旅游主要出于欣赏田园风光、回归自然和释放压力三种目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于熟人介绍、网络和旅行社;半数以上的人认为停留时间不宜超过4天,预期花费不宜超过300元;选择评价标准明显地集中于田园风光好、食宿干净卫生两项指标;自助游最受学生青睐;部分学生表示,如果对某次乡村旅游感觉不好,下回仍会换别的乡村旅游景点旅游。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象牙塔里的青年学生并非无忧无虑,也面临着学习、生活以及毕业找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需要适当的放松以调整心态和情绪,以便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2)除受所学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外,青年学生也受到传统社会重血缘、重亲缘的文化心理的影响。这便能解释当他们在了解乡村旅游信息时,为何有相当一部分人看重熟人介绍的信息。另外,青年学生群体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网络对于这一群体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获取信息途径。(3)多数青年学生由于没有正式参加工作,能用于旅游的可自由支配收入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参与乡村旅游的停留时间的长短和预期花费的多少。(4)青年学生可能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重视生活质量的缘故,特别青睐田园风光好和食宿干净卫生的乡村旅游地。(5)青年学生头脑活跃,思想开放,喜欢无拘无束,因而自助游最受他们欢迎。wWw.gWyoO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能为营销决策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帮助:(1)开发符合乡村旅游者品味的的旅游产品。根据其购买决策行为中的旅游动机、预计停留时间、选择评价标准等要素的特征,可重点开发适合其偏好的旅游产品;(2)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根据乡村旅游者购买决策行为中的预期花费等要素特征,可制定既有弹性而旅游者又愿意支付的乡村旅游产品的价格;(3)对于青年旅游市场,网络可能是最具针对性的信息传播渠道。

参考文献:

[1]邱扶东,吴明证.认知方式与消极情绪对旅游决策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5):1112-1114.

[2]张丽娜.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0:8-9.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58-66.

[4]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3):8-10.

[5]AntoineZalatan,苗学玲.妻子参与旅游决策的研究[J].人文地理,2003,18(2):65-69.

[6]卢昆.知觉距离对消费者旅游决策的影响[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4(4):48-50.

[7]邱扶东,吴明证.旅游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5):1214-1217.

[8]张安,万绪才.南京国内旅游客流人口学特征及旅游决策行为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82-87.

篇(5)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0.1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10-41-03

世界旅游组织将医疗保健旅游定义为是以旅游者医疗护理、疾病与健康、康复与修养为主题的旅游服务。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旅游资源丰富,开发潜能大。地质多为喀斯特地貌结构,因而溶洞、温泉、峡谷、关隘、原始森林等旅游资源丰富。同时作为最年轻的直辖市,医疗技术发展迅速,先后引进了世界上一流的治疗设备增强了重庆的医疗水平。三大国粹之一的中医中药,针灸、推拿、火罐等技术住入各个著名医院,深得人们的亲。运用SWOT方法,分析重庆医疗保健旅游面临的优势(Strengths)、弱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一、重庆医疗保健旅游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1.森林公园资源充沛。重庆森林覆率高达37%,在西南地区排名第4位,独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红池坝森林公园、黄水森林公园、仙女山森林公园等二十多个森林公园。众多公园内开设休闲健身活动,如歌乐山森林公园的体育健身、茂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打靶体验、东山国家森林的公园滑草滑山道、草地保龄球等。森林公园景观优美,含有较多负氧离子,通过散步、慢跑、打太极等广泛接触森林环境的健身活动来达到疗养保健的目的,是旅游、度假、疗养、避暑的理想胜地。

2.温泉旅游资源独特。重庆共有不同的地热水雾头103处,出水量11.82万m3/d。[1]可以说重庆山山有热水,峡峡有温泉:温泉故里北温泉、抗战遗址南温泉、铜梁文化西温泉、天然桑拿东温泉、自然景观统景地震温泉、热矿泉天赐温泉。温泉水质主要是硫酸盐、氯化钠两种类型,泉水均含有碘、钙、硫等多种有益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有利于皮肤病、神经衰弱、颈椎病的恢复;健身美容、热疗效果明显,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效果。

3.中医文化底蕴深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快节奏、高强度、高效率的现代化生活使辛劳疲乏的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自身保健。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让历史悠久的中医中药,传统的“望、闻、问、切”的医疗手法,保健推拿、针灸、拔罐、重要熏蒸、刮痧深受人们亲睐。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尝试以中医中药为主的旅游路线,在旅游过程中了解、学习医疗保健手法。

4.生物资源十分丰富。重庆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孑遗植物和珍稀植物极为丰富,属国家1~3级保护植物多达50种。[2]重庆有“天然药库”之称,是中国的重要中草药产地之一,大面积的山区野生和人工培植中药材有2000多种。[3]石柱黄连产量居全国第一,主导着全国的黄连市场;酉阳青篙素含量居全国前列。重庆解放路、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君威西南重要的药材集散中心。

5.现代医疗技术完善。重庆是中西部的重要医学研究中心,拥有第三军医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2所规模宏大的医学类研究院校,在急救、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防控等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重庆与瑞典在医疗、药品方面交流合作已久,随着重庆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和配套服务得到完善,医疗技术不断得到发展,是人们急病康复、保健疗养、美容健身的好选所。

(二)弱势分析(Weaknesses)

1.重视程度不够。政府的支持鼓励,也是促进医疗保健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积极的旅游政策将推进旅游经营者采取各种措施满足市场需求,有效的提高扩张速度,减少资金投入,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效益。我国的医疗保健旅游与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印度比起来,起步较晚,人们重视程度低。重庆更是没有以医疗保健旅游为主题的旅游路线,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敢大胆的去开发现存的优秀医疗保健旅游资源。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宣传推广,医疗保健旅游将取得良好发展。

2.自然资源为主。重庆虽然作为中西部重要的医学研究中心,但在现代医疗设施设备,医疗技术上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发达城市相比还较为落后。重庆自然医疗保健旅游丰富,有美容、养身的五方十泉:温泉故里――北温泉、抗战遗址――南温泉、铜梁文化――西温泉、天然桑拿――东温泉、自然景观――统景地震温泉、热矿泉――天赐温泉,天然氧吧森林公园,中药材培植基地等。充分发挥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现代医疗技术为辅的医疗保健旅游。

3.宣传力度不大。对于重庆,目前很多人还不了解甚至没有听说过医疗保健旅游,根据市场调查,他们普遍认为医疗保健旅游就是在参加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购买的保险。导致很多人对开发重庆医疗保健旅游市场持中立态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网络等来加大医疗保健旅游宣传,增加人们对医疗保健旅游的认识,取得人们认可,为形成医良好的疗保健旅游市场打下基础。

4.没有形成市场。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工商业中心和各个相接壤、毗邻的地区都有着经济、政治、商业、工业、文化等密切联系,形成了大规模、稳定的人员市场。但重庆并没有形成医疗保健旅游市场,只是在某些经济、医疗发展较好的地区,如北京、海南三亚、广西桂林、香港台湾等地区有所发展。[4]重庆的多数观光休闲旅游、度假旅游、出差会议旅游中都有医疗保健活动如泡温泉、中药桑拿、足浴等,应逐步分解出来形成以医疗保健旅游为主题的专项旅游路线。

(三)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1.旅游黄金时期。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颁布,人们的旅游权力得到进一步的保护,“十二五”的规划使重庆旅游面临着新的机会。重庆正着力壮大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建筑建材、食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政府把旅游业当作振兴全市经济的工作重点来抓,并给予优惠政策,为重庆医疗保健旅游发展铺平了道路,抓住机会实现有影响力的精品、名品旅游。

2.健康意识增强。当今,随着人们思想素质的提高,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人们的保健意识不断提高,定期做一次全身体检已成了必要。更是有了登山、做早操、晨跑、练太极、跳“坝坝舞”的习惯。重庆大渡口区、渝北区、南岸区、北碚区都自发的组织了登山队,进行登山锻炼。永川2012年茶文化节更是举行了骑单车比赛,促进人们的健康意识。

3.中医备受青睐。中医中药历史悠久,是我国的三大国粹之一。中医、中药、中国传统健身方法和中医新成就在世界上广有影响,每年都有很多外国人和港澳台通宝来华就医、参观考擦、洽谈中药材贸易。针灸、针刺麻醉、气功医疗、治疗脱发、学习太极拳等更是热门项目。[5]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消息,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杭州市中医院、丽水中医院、杭州胡庆堂等多家医院都先后接待了上千名来自加拿大、美国、瑞士、韩国、日本等地的旅客。[6]

4.休闲时间增多。闲暇时间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须条件。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化,人们的劳动时间缩短,闲暇时间越来越多,为人们外出旅游创造了时间上的有利机会。更多的人愿意利用假日时间进行旅游活动。医疗保健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休闲娱乐旅游相比更具特色。比传统旅游方式更有个性,更多的旅游者愿意实践体验。

(四)威胁分析(Threats)

1.竞争压力增强。医疗保健旅游作为一种特色旅游,仅在一些医疗技术完善,经济发达的国家、地区有所发展。随着重庆新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使更多的旅游地开发此类旅游资源,强大的新竞争对手出现。随着竞争对手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旅游产品质量、服务态度要求更高,重庆的市场占有率逐渐下降。

2.游客流量流失。更多的游客愿意选择风景名胜区、文化特色显著区、政治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旅游的首选目的地。北京、桂林、海南三亚等地的医疗保健旅游起步相对较早,已形成一定的市场效益。重庆作为后起者起步晚,没有实践经验,固不能取得人们的大力支持。往往更多的人会选择起步较早的北京、桂林、海南三亚等作为医疗保健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者流量流失。

3.资金难以回收。旅游是一个兴一业旺百业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促进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国民收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但重庆医疗保健旅游处于开发阶段。在市场的投资建设,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没有经验,资金投入大,长时间难以回收成本。处于开发阶段的旅游方式,只有喜欢挑战、开放型的游客敢于体验,吸引游客少。

4.人群针对性强。旅游具有广泛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品种的多样性,类型的复杂性,分布的多域性。医疗保健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具有多样性、复杂性、针对性等特点。最能体现于人群的针对性,现在中、老年人更加注重医疗保健,大多数青年偏向于有挑战性、冒险性的旅游活动。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家庭规模,设计出有针对性的重庆医疗保健旅游路线。

二、开发方案

通过对重庆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威胁分析,做出以下开发方案:

1.特色资源开发。根据人们对疗养保健的逐步重视,抓住人们心理特征,针对潜在旅游资源状况、地理位置、可进入性程度等因素,选择有特色具有个性化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做到在开发过程中速度快、成本低,资源优化配置。开发同时借鉴起步早、经验足的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开发经验,力求投入少、产出多,避免在开发过程中产生资源浪费,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

2.独特旅游路线。重庆医疗保健旅游资源分布广,几乎每个县城、村镇都有可开发资源,深入了解人们对医疗保健旅游的认识深度、市场发展方向。选择最具代表性的资源作为行走线路。根据市场需求,对所开发资源进行设计,由不同的年龄、职业、收入,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医疗保健旅游路线。如中药配置基地参观、中医院保健体验、天然无害温泉旅游等。

3.新产品试营销。将开发所得的医疗保健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向旅游者进行推广,提高人们对将旅游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旅游方式的认识,取得人们的认可,投入市场进行试营销。营销过程中选择消费潜力高、消费意识强的区域,这些区域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做到导入期销售额迅速起飞;成长期销售快速增长;成熟期产品渗透最大化;尽可能维持一定水平的销售额。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旅游者反馈信息。

4.产品成果分析。根据初步营销成果,将旅游者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得出旅游者对医疗保健旅游持有的态度,何为理想的医疗保健旅游方式等信息,提出改进对策。同时根据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改善方案,得出优点、缺点,作为下一次旅游参考,不断提高旅游质量、完善旅游服务,满足客人需求。

5.新产品新定位。根据对医疗保健旅游市场现面临的机遇、挑战,分析旅游者的喜爱程度、市场占有率、成本利润回收比例,明确目标重新定位医疗保健旅游价值。不断创新使医疗保健旅游产品更加个性化、标准化,在旅游者心目中加强和提高自己现在的定位,对竞争品重新定位。深度开发现存资源,形成医疗保健旅游精品、名品,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结束语

旅游是一个高收入、带动性强、劳动密集型,跨地区、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它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发展医疗保健旅游可以促进市场繁荣和稳定,换取外汇、回笼货币,带动重庆的经济发展。带动医疗部门和中医疗养美身馆的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增加医疗人员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饭店、住宿、交通,运输方面。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文化要求,还能增加各个地方之间的医疗文化交流。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 谭见安.温泉旅游之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方成武、王文全.中药资源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何事忠.重庆:神秘三线 魅力重庆[M].重庆:外文出版社,2005.

篇(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广大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重视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就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广大数学教师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

数学活动课是在数学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自愿参加、自由选择的寓娱乐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各种有关数学训练的活动。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既加深了对学科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观察、思维、创造、动手操作等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二、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一)充分利用活动情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展开探索,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

(二)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的内容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如学习了面积、周长的计算后,可安排学生在室内进行实地测量,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得到课桌面、黑板面、教室墙面粉刷的大小等数据;再如学习了有关元、角、分的计算后,可设计一节实践活动课《快乐的一天》,以华华到人民公园去游玩为线索,在游玩时经历了买门票、合理应用手中的钱玩各种游乐活动、帮动物园的饲养员预算既经济又实惠的动物午餐费等一系列的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明确数学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体验到“有价值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这种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生活情境,立足于将学生的生活世界恰当选择为活动的内容,把学科知识加以融合并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自行发表议论,使学生满怀兴趣而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的教学设计正是新课程改革的精髓。

再比如:数学实践活动课《最佳游览方案》,利用网络环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有江苏名胜古迹的详细介绍,有旅游交通的线路地图,有旅游胜地的风景介绍及各种小吃……,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从事着旅游活动的设计方案,根据同组异质的组合原则,各小组的成员分配合理,分工明确,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的学生担当设计计划的总体设计师,以他为主设计经济实惠的旅游路线,数学素质好的学生负责计算旅游经费及统筹安排旅游时间,语言表达能力强或善于表现自我的学生担当导游工作及宣传工作,向同伴宣布旅游方案及设计意图,宣传服务宗旨,俨然是一支像模像样旅行社,本着“服务旅客、方便旅客”宗旨,难免游客为之心动。学生在设计旅游方案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分工协作,学生的个性品质自主、独特、创造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经历了设计的全过程,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了同伴协作的快乐,感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学到了“有价值的数学”。

(三)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着眼于学生生活的实践与创新是实践活动课的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它不受学科体系的控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再根据获得的实践经验将知识拓展延伸,并且得到新的推断、猜测,通过知识的积累及应用,开发其创造力、丰富其想象力。《怎样买票最省钱》这堂课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1)提出问题

出示博物馆的票价:

成人票:20元;学生票:打5折;10人团体票:80元。

师:某班班主任带领58名学生要去科技馆参观,请同学们帮他们算一算,怎样买门票最省钱?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3)互相交流

篇(7)

PDD模式开发校本课程,使综合性学习更具针对性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不管愿不愿意,我们已身处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素养是每个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正因为此,越来越多的学校决定从小学三年级起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经过三至五年级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为用服务,到了六年级,不仅是教师,就是学生自己也希望信息技术课能有一些新的尝试与突破,我校就把这一改变聚焦在综合性学习上。信息技术的综合性学习,既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又要考虑硬件环境的因素,如计算机网络设备配置情况,学生在课外使用智能设备的情况等,然后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于是我们萌生了开发一门数字化课程的想法,来使综合学习更具针对性。

我们给这门课程取名为《K12的数字生活》。该课程以综合应用为主,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展开,依托主题单元进行有指导的自主学习。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逐步完成了电子教材的编写,也收集了不少学生的过程性成果——优秀作业。

1.PDD模式开发校本课程的尝试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是一线老师,但一线老师课务繁重,除了国家课程规定的内容,可能还要教一些校本课,如社团、竞赛辅导等。如果没有课程意识,对所教内容不一定能形成规范的表达,如编写配套教材,形成教学资源库、学生作品库等。

一线老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实践,我们就从实践入手,把原本看似琐碎的日复一日的工作做得更有目的性、更有计划性,即站在课程的角度来思考与实践。为此,我们觉得最适合一线老师的课程开发模式是PDD模式:实践—审议—开发的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创造课堂教学的实践,审议课堂中产生的学习经验,发展教师作为专家的专业能力”来建设课程。

实际操作时,每一课时、每一单元及每个学期的内容都可以通过实践—审议—开发的过程进行反思与重构,并形成规范的表达。首先,由备课组讨论单元主题、课时数、作业呈现方式、评价标准等。接着以执教老师为主完成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并在平行班的教学中对每一课时的教学作随时的反思与调整;其次,备课组的成员在一起反思单元教学的效果,讨论需修改与调整的地方;最后,完成该单元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电子教材、教学方案、教学资源、学生作业。通过一年多的探索,《K12的数字生活》的开发顺利推进,也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依托校本课程开展综合性学习的实践

信息技术课上我们的做法是把每一个单元设计为一个主题活动,每单元3~4课时。设计时主要考虑三个因素:(1)能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2)按需适量增加一些新颖应用;(3)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上册第一单元是“国庆旅游方案制作”,共4课时,第1课时“电子地图及简单应用”,第2课时“认识Google地球”,第3~4课时“制作国庆旅游方案”。由于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进行第一二课时的探究性学习时都能做到积极主动地参与。旅游目的地由学生自己选,有些学生所做的方案就是国庆长假要真正实施的,所以每个学生都认真投入。要完成这样一份旅游方案,不仅要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如Word图文排版、网上信息的搜索下载、电子地图的查询和获取,还要综合考虑交通、住宿、人员、时间、费用等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甚至还要争取旅游伙伴(或家人)的同意,让方案能够实施。

开放课堂创生课程内涵,使综合性学习更富创新性

英国社会创新之父Geoff Mulgan 说:“我们需要将下一代培养成数字技术的创造者,而不仅仅是用户。他们应成为世界的塑造者,而不仅仅是旁观者。”新课程也大力提倡要“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就想让学生在六年级运用学到的信息技术来“做”点什么,并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上册第三单元“PPT微作品的创意设计”,学生可以自己决定制作的主题。本单元以“放飞你的想象,表达你的感悟,凸显你的技术”作为开篇语,来营造一种开放宽松的氛围。该单元共4课时,第一课时讨论什么是微作品、如何突显创意,并归纳出微作品设计的几个要素:聚焦主题、简洁即美、字少且大、色彩点缀、构图新颖……第二课时学习 “如何寻找合适的PPT模板,如何简单编辑后为我所用”,第3~4课时“设计PPT创意作品”。该单元用开放的课堂、自由的表达催生出丰富多彩的PPT微作品:“大人真奇怪”“一滴水的旅行”“小丑鱼历险记”“我想有一对翅膀”“我的明星梦”……虽然有些作品并不精美,技术上还有欠缺,但每个孩子都经过了苦苦的思索:我选什么主题?我找怎样的模板?版面怎样排才漂亮?用什么主色调?……

这样的课非常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新旧知识要贯通起来应用,并能灵活运用。这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但我认为挑战正是激发创新的动力。开放的课堂,常常带来惊喜,还有优秀的创意。实践证明,每个班总有优秀作品诞生,为了进一步激发创作灵感,我们把这些作品放在校园网的分享园中,供全体学生共享。这样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如图1,是“大人真奇怪”作品中的一个画面,童言童趣,赏心又悦目。

开放的主题,可以使学生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

域。思维是主动的、活跃的,所以每个单元都会产生不少有创意的作品。再通过作品分享,再次得到启发,进一步促进思维火花的迸发。如PS创意海报设计的部分作品(图2)。

云存储拓展课程功能,使综合性学习更具灵活性

课堂是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主阵地,没有特殊情况,所有的学习活动及作品制作都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为了增加学习的灵活性,以及为学有余力或学有困难的学生拓展学习的时空,我们把“云存储”引入课堂。在百度上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公用网盘,所有六年级学生都可以访问。学生可以从网盘上下载学习内容、分享优秀作品、补交作业、临时存储素材文件等。

云存储的引入,不仅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是积极投入的。第一学期末,我们利用网上留言板对学生作了一个调查,95%以上的学生很喜欢这学期的学习内容与学习形式。如马同学说:“我觉得这学期的课程非常有意思,课堂上给我们留了充分的时间,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外的知识。”滕同学说:“我最喜欢主题图册,因为很有趣,希望下学期有更好玩的课程。”

篇(8)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际旅游方式趋向多样化,中远程旅游渐趋兴旺。我国悠久的文化及文化遗产以及广袤大地上丰富多样的自然风光本身就是吸引外国游客的优势因素,再加上我国经济实力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发展更是带动了旅华外国游客的逐年增长。作为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秦皇岛也被划入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重点打造的4个休闲城市,秦皇岛的旅游发展成为了京津冀一体化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更应该在发展旅游业时考虑到涉外旅游接待能力的合理提升,而目前关于我市景点的英语介绍主要关注翻译的正确性,缺乏出于提升游客体验的介绍方式的研究。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秦皇岛市各景点处的介绍方式仍以景观简介墙、景观简介石碑、木质或金属材质的景观解说牌为主,对外国游客的介绍就是将简介内容翻译成英语。在涉外旅游日渐兴旺的背景下,这种单调、静止的介绍方式仅仅涉及视觉模态,互动性明显不足,在目前新媒体技术广泛应用的网络时代不能满足游客对景点的交互需求,不利于秦皇岛市涉外旅游接待能力的提升。另外,旅游网站上的景点介绍没有设置单独完整的英文版块。以秦皇岛市旅游委员会官方门户网站为例,其中关于旅行社、酒店、景区和导游等信息的介绍仅有中文信息,完全没有考虑到外国游客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在旅游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形势下,网站上的景点介绍既不利于激发外国游客的旅游动机和旅游期望,也不利于自助游的外国游客规划行程从而降低其前来秦皇岛旅游的积极性。因而,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旅游行业,以丰富、生动、多模态化的介绍方式来提升景点英语介绍的质量,提高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对于秦皇岛的涉外旅游发展意义重大。

二、多模态语篇

在社会符号学视角中伦敦大学学院的Kress明确将模态定义为“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创造意义的符号资源”,文字、图像、动漫、音乐、手势等涉及读者视觉、听觉、感官等的模态都是完整的表意系统,跟语言一样具有形式层、词汇语法层和语篇语义层。[1]Kress 认为所谓“多模态”就是运用几种符号模态,或综合使用若干符号模态来强化同种意义的表达,或行使补充功能,或进行有层次排序。[2]同济大学的张德禄教授指出在多模态信息传递中,关键是选择最适宜的模态或模态组合结构。在选择设计方案时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哪一种模态对于表达相应的意义最有效?哪一种模态在塑造所传播信息时最能符合设计者的兴趣?设计者的听众或他自己最喜爱哪一种媒体?而应用于旅游业的多模态设计同样应该考虑这些问题:哪种模态或者哪些模态的搭配对于提升外国游客的旅游交互体验最有效;哪种或哪些模态的融合在塑造所传播信息时最能符合外国游客的需求及兴趣。

三、秦皇岛市旅游景点英语介绍的多模态构建

在旅游行业应用多模态进行外宣设计时应该将模态的选择和设计与景点实际情形结合起来。例如,山海关作为知名文化景观应该在介绍中强调其历史意义及人文意义,再考虑到中外游客比例及电子屏幕类旅游导视系统布置的现实因素,因而选择视频配以英文字幕加汉语语音介绍更为合适。外国游客没有相关知R储备,因而固定位置的视觉模态(字幕及相应画面)的介绍方式更容易形成直观联系,有助于对景观历史意义的正确了解;而北戴河这样的自然景观则可以选择休闲度假式的短片结合英文语音介绍或者短片结合旋律优美的背景音乐来介绍,因为不需要人文知识的构建,所以以自然风光搭配不受限于地理位置的声音模态来介绍。

(一)融合多种模态的短片介绍景点

目前仅官方门户网址有一个综合性的旅游视频,而各景点处的介绍方式仍以景观简介墙、景观简介石碑、木质或金属材质的景观解说牌为主,对外国游客们的介绍就是将简介内容翻译成英语。中国游客是有地理和历史方面背景知识的,在旅游体验之前就能够对山海关这样的人文景观和北戴河这样的自然景观做正确区分;而外国游客则不然,他们往往是在整个旅游体验之后才能做这样的划分,因而在景点中加入多模态介绍短片能够强化他们的旅游体验。作为景点辅助介绍的英语短片在制作时应该针对景点的特征选取不同模态拍摄不同类型的短片。例如,山海关景区的短片可以选择动态视频配以英文字幕及解说,内容应该侧重历史厚重感和地理特殊性,帮助外国游客更好的理解这一人文景观的文化内涵;北戴河景区的短片可以更为活泼一些,画面中应该强调北戴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及周边建筑营造的休闲度假氛围;乐岛海洋公园应该强调其娱乐休闲功能,可以拍摄一则父母带着子女体验各种游乐项目的短片;燕塞湖景区的短片则展现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唯美的画面配以轻柔悠扬的背景音乐,让游客预先感受北方“小桂林”蕴藏的诗情画意;秦皇求仙入海处则可以选取相关的电影片段进行英文配音,帮助游客了解相关历史及秦皇岛名字的由来。

(二)多模态外宣方式全面渗透旅游服务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国外游客的出游方式带来了不小的变化,过去带着旅游指南出游变成了在网上完成行程规划和预订。但是秦皇岛旅游政务网和秦皇岛旅游网微信公众号上的英语单词寥寥无几,没有单独为外国游客开设的旅游服务版块。为了激发外国游客来秦皇岛旅游的动机,官方网站应该开设专有版块,提供配有图片及文字解释的相关旅游信息,以帮助外国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方便外国游客规划自助游。另外旅游服务应该考虑到游客全程的便利性,因而在火车站或机场出口通道不仅可以设置一些有动态图片滚动介绍景点的电子屏幕或者是交互式触屏一体机,另外也可以设置一些既有图片又有中英双语文字信息的食、住、行方面的信息或广告,让外国游客在刚刚踏足秦皇岛时就能感受到食、住、行、游各方面的便利。

四、结语

多模态话语旨在通过语言、声觉、图觉和感觉在不同媒介上的融合能够达到吸引注意力、帮助理解、强化信息,最终实现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交融,如果应用在涉外旅游方面则能够帮助构建并强化不同景点的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特性。借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契机,相关单位应该将将多模态英语景点介绍融入旅游服务全过程中,以新的介绍方式提升外国游客的旅游体验,构建出秦皇岛在外国游客认知中作为国际旅游名城的整体意象,进一步扩大秦皇岛作为旅游城市在国际上的品牌影响力。

(作者单位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作者简介:薛宏(1986―),女,内蒙古包头人,文学硕士,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语言教学。李冰(1981―),女,辽宁沈阳人,文学硕士,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讲师,研究方向:语言教育。金卓(1981―),男,山东平度人,文学硕士,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语言教学。]

篇(9)

近年来户外旅游发展越来越快,户外旅游者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中,面对如此巨大的消费群体,户外旅游绝对是一个朝阳产业。而大学生作为一个即将迈入社会大门的特殊群体,是当今社会户外旅游市场的巨大参与群体。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大学生户外旅游活动的优势和不足,致力于解决问题,从组织者、参与者双方提出优化措施,使之用于指导河南省大学生户外旅游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户外旅游于19世纪后半期发展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并在20世纪中后期普及。其相关学者的研究为户外旅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如Richard Kraus(1953)认为户外休闲旅游是指在户外展开,置身自然,参与者和自然直接发生直接接触的活动;Join J.Pigram(1999)把户外旅游界定为在乡村户外进行的活动。如今,户外旅游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更成为一种时尚。

(二)国内发展现状

相对国外,国内户外旅游起步晚,发展快。我国有着令人心动的消费人群,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高校大学生数量庞大,拥有着巨大的消费群体,无形中促进河南省的户外旅游快速发展。从地域上看在旅游发达地区对户外旅游的研究相对成熟,例如北京、上海等。目前国内学者对户外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户外旅游的定义、现状,户外旅游安全的立法、专项户外运动等方面。

三、研究方案

(一)研究对象

从河南省的4-6所大学中,随机抽取各年级男女学生共400名以及在高校周边旅行社随机抽取3-6名户外旅游领队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查阅国内外学者研究户外运动和户外旅游的文献的理论及数据,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分析法。编制河南省大学生户外旅游的调查问卷,向抽取的学生发放并回收问卷,然后对调查结果分析整理,从结果中总结出本文的相关数据,理论。

3.访谈法。按照本文研究内容,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从而为该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来源。

四、河南省大学生户外旅游的发展现状

针对河南省大学生户外旅游的现状,我们通过发放、回收问卷,获得调查结果,如下所示。

(一)参与动机选择

对于影响大学生选择户外旅游活动的几点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有49.21%的大学生极其在意安全问题,31.36%的大学生较为在意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而只有17.61%的大学生在意旅行费用的问题。这一数据表明安全问题是大多数大学生所关注和在意的,同时也表明河南省户外旅游相关安全措施仍需有所改进。

(二)旅游形式选择

户外旅游内容丰富,关于几种典型的旅游形式,调查结果表明44.23%的学生选择登山旅游,21.14%的学生选择探险旅游,18.01%的学生选择露营旅游以及16.67%的学生选择自行车旅行。由此可见,河南省大学生户外旅游仍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三)出游方式选择

关于大学生群体中可能存在的几种出游方式,调查结果显示,45.32%的大学生选择无组织自助游,31.25%的大学生选择跟团游以及16.56%的大学生选择有组织自助游。这些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倾向于与同学、朋友结伴的无组织自助游,但仍有部分大学生选择有组织的出游。

五、河南省大学生户外旅游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大学生对户外旅游的了解尚不充分,大多以与同学、朋友同行为主,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都不达标,从而导致意外频频发生;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的户外旅游形式较为单一,旅游目的地特点不够鲜明,景区宣传力度不强,导致户外旅游在河南省大学生群体中吸引力较小,参与到其中的学生数量也较少;组织大学生户外旅游的旅行社在组织上不够严密,外派领队业务水平不高,缺少专业的安全保障措施。

六、河南省大学生户外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参与者

发展大学生市场的户外旅游时,要注重从学生本身的需求出发,设计符合学生要求的项目,改变旅行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的现状,使旅游过程更加融洽和有趣。

篇(10)

温室气体的高排放量不仅不同程度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同时也在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世界各个国家都采取了一定的补救措施,尽量减少国内碳的排放量。中国也是如此,在政府政策的感召下,各行业都在尽量想办法降低生产中的碳排放量。但是为了降低碳的排放量而停止旅游行业也不现实。因此如何寻找一个能够继续旅游但同时也能尽可能不破坏旅游区环境的旅游方式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低碳旅游即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落实低碳旅游不但能够满足人们旅游的需求,拉动旅游城市的经济同时也可以将对旅游城市的环境破坏降至最低。这种环保的旅游方式的推行对北部湾经济区这类具有丰富旅游资源但同时本身生态系统比较薄弱、容易受到影响的旅游景点而言更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其更应当结合自身旅游特点和实际情况将低碳旅游落实到发展实处。

一.低碳旅游的出现和发展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低碳经济下出现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这种新的旅游方式的产生为旅游行业实现永久发展这一目标提供了保证。目前针对低碳旅游已经有学者对其概念进行了界定。邓琳琳和林喜庆认为:低碳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时,具有低碳的意识,把种种旅游消费方式的碳排放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降低碳排放的旅游方式。其中有政府和旅游机构推出的有关环保旅游的路线和交通工具等。富筱琪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过程里计算二氧化碳,尽可能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旅游,还要用自己的行为去补偿行动所排出的“碳”。蔡萌和汪宇明认为: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时,经过利用低碳技术以及提倡低碳旅游消费形式,来获取较高的旅游体验质量与较大的旅游经济和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的一项永久发展形式。

(二)低碳旅游产生的背景

低碳经济是人类为保护地球家园提出的口号,而低碳旅游则是低碳经济的衍生物。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人类的经济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地球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仅仅百年的时间地球的平均气温就发生过两次大波动,且全球气温一直处于整体上升的趋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地球气温的上升趋势更是明显。不断上升的气温不仅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作息,同时冰川的融化、海平面的升高、红树林生态平衡的破坏无一不昭示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坏境正在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境地。马尔代夫是很多人们都梦想去的旅游天堂,但是近年来全球气温的逐渐升高,已经让马尔代夫的海平面不断上升、海水不断被污染,若气候变暖一直不能缓解,这个人们心中向往的天堂最终只能成为回忆。

(三)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外国施行低碳旅游的时间早,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世界自然资金会提倡假日碳足迹工具,并算出游者的碳足迹分数并通过分数引导和教育旅游者改变自己的旅游方式,向着低碳旅游看齐。从这也可出,旅游确实影响旅游景区的环境。而这种碳足迹的发明也正是让人们能够在旅游的同时给当地的环境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哥本哈根是一个低碳旅游建设较好的国家,在其酒店里都是可循环利用的东西,且人们日常旅游也都是以自行车为主。国家为鼓励市民和外来旅者用使用自行车出行,所有交通工具的变化频率都是根据自行车车道与停放位置进行设置的。可见国家本身对居民低碳生活和低碳旅游的支持与鼓励。

对我国而言,低碳旅游观念在旅游也刚刚有一点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市民自己花钱进行的北极低碳旅行。广西北部湾是我国著名的海滨旅游景点同时也是我国实施低碳城市建设中的重点规划目标。作为一个旅游城市,要想发展成为一个低碳城市,城市领导者应当积极引导本地和外来游者落实低碳旅游,从而达到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因旅游而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据笔者统计,当前针对低碳旅游这一领域的内容研究还是较少,在此笔者就低碳旅游的特点和广西北部湾地区的旅游特点对如何实现广西北部湾地区的低碳旅游和如何尽量让旅游者实施低碳旅游这一话题进行论述。

二.北部湾地区进行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广西北部湾地区中有三个海滨城市,一个近海城市,具有着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利用旅游业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充分应用。但是海滨旅游开发前期都是粗放开发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且随着后来交通的发达以及旅游可量的增加,更对当地的旅游环境造成了极严重的破坏,高交通排放量及高数量旅游者带来的高碳化旅游经济在带动了北部湾经济的同时也极大破坏了北部湾的生态环境。为了实现北部湾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尽量减少旅游给该地区造成的伤害,实行低碳化势在必行。

很多研究显示,旅游者旅游时通常都有挥霍倾向,这会导致旅游资源的浪费。且有的旅游人员因道德意识不强,在旅游过程中随地乱扔垃圾,在石壁上刻字,这些行为不仅会影响景区的美观程度更甚者会给景区环境带来无法恢复的影响。在以前一味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可持续生态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观念下,沙滩周围都是接送客车与家庭轿车。虽然交通工具的使用却是提高了人们生活的效率,但是长此以往的高效旅游也会给旅游区的环境造成毁灭性的伤害。

三.北部湾低碳旅游的措施分析

(一)城市的低碳规划

1.旅游行业

旅行社是旅游行业中的一个重压部分,旅行社在低碳旅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旅行社可以研究开发一些低碳旅游产品,研究一些低碳旅游方案,设计旅游路线,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设计一些徒步旅游或者是自行车旅游的线路等等,知道旅游人员亲近自然和热爱自然,降低碳的排放量,进而保护海岛旅游可以持续发展。初次以外,旅行社还可以利用优秀的导游来引领旅游者的活动,使旅游人员的行为符合低碳旅游观念,导游可以向游客们介绍如何才能够实现低碳旅游,将低碳旅游始终与旅游活动相伴。

2.旅游景点

旅游景点是旅游活动中一个重要部分,为降低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在景点开发时,坚持做到提高利用率,尽量较少开发的原则,尽量开发一些低碳旅游资源。海滨景点从规划时,就将低碳的观念贯彻其中,实行低碳评价机制;景点的建筑用料言尽量地使用环保的材料,尽量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一些情节能源;景点的管理也要实行低碳的管理方式,尽可能地降低办公用纸的使用量等等;除此以外,旅游景点还可以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电子门票,环保垃圾桶等,实行低碳旅游卫生设施。

3.旅游交通工具

交通是旅游时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具有很大的减少碳的排放空间。发展与完善城市原有的交通用具,利用低设施污染设施,防止造成海滨周围水体资源的污染。旅游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当鼓励居民或外来游客能够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并在城市建设中提供免费自行车供应点以及固定自行车停车地点和相应的自行车道。让游客能够在旅游中通过这种低碳交通工具感受景区和景区所在城市的风光与特色,同时若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提倡旅游者徒步,这样不仅能够呼吸景区的新鲜空气同时也能够领略沿途美好风光。

(二)成立低碳组织推进低碳理念

从城市的低碳旅游构成来讲,政府部门对其有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不仅控制着碳排放的制造者,还影响碳排放的消费者。企业低碳生产产品设计以及产品宣传需要一定的成本,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旅游者不感兴趣的现象,于是,低碳环保的宣传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需要政府部门以及有关部门在制度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对于近海城市低碳旅游的发展,需要各个部门共同努力,明确分工,制定可行的计划项目和实施内容等。低碳组织将依据各个部门的要求,对海滨旅游区的低碳发展进行监督与落实,并要加大对其的惩罚力度,采用科学的手段完善海滨旅游区的低碳旅游建设。

(三)城市旅游区餐饮低碳化

旅游者与城市居民的日常餐饮也是碳量排放的重要部分,因此城市要能够从低碳旅游这一观念出发,建设低碳餐饮,从用具、原料等各个环节实行低碳安排。第一用耗能比较低的烹饪设施。多多的使用节能减排的灶具,耗能比较低的锅具,感应的水龙头等等。第二,使用可循环利用的餐具。和可循环利用的餐具比较,易拉罐和塑料制品等碳排量就比较高。因此就可以用容易分解的物质来取代那些不容易分解的物资,可以降低碳的排放量;第三,饮食所需要的材料实行低碳采购。第四,用低碳的烹饪方式进行烹饪,比如将武火更改为文火,少一些爆炒菜,多食用一些拌菜等,降低碳的排放量。

四.总结

低碳旅游为低碳经济背景下所出现的一种旅游形式,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状况下,提倡旅游者在旅游过程里降低碳的排放量,保护环境。北部湾是一个具有着丰富旅游自然但同时生态系统也相对薄弱的旅游发展区,而实行低碳旅游则是实现该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旅游对该地区环境破坏降至最低的最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德艳.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变革[J].旅游学刊.2010(03).

[2]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北京社会科学,2008.

[3]王立峰,陈洁,章昌平.低碳旅游理念与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18).

[4]张艳玲,李悦铮,曹威威.基于低碳视角的我国海岛旅游发展初探[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06).

[5]李小明,张兆干,林超丽.基于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旅游社区的构建研究—以江苏省丹阳市飞达村为例[J].河南科学,2010(05).

[6]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

[7]黄玉斌,曾其龙.低碳旅游视野下的桂林旅游企业竞争力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02).

篇(11)

 

0引言

旅游行业向来存在旅游信息数据量大,涉及方面广,信息筛选繁杂,管理决策困难等特点[1],而对处理与空间地理类有关信息有着强大能力的地理信息系统来说,它在旅游业的应用无疑是一个十分方便且实用的工具。GIS在旅游业的应用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管理查询、专题地图制作、旅游线路设计等。同时,GIS与其他高新技术的结合应用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1 GIS的功能及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描述和应用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数据的计算机系统[1]。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分析、决策和管理问题。

2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的应用

TGIS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础上专门为旅游者服务而作的二次开发的系统,专门为旅游者及旅游管理服务的管理系统[2],其主要功能如下:

2.1地理信息的管理、查询、检索

旅游资源信息具有较强的地理空间特性环境保护论文,旅游区的景点分布、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交通信息等都存在地理特性,而发展旅游地理信息系统(TGIS)则可以完全摆脱传统管理手段对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对旅游信息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3]。

TGIS可将各方面的信息整合在电子地图上,完成各种信息的定点查询,以及实现人机交互为游客选择旅游线路,提供途中所涉及的各项服务。

2.2 客源市场分析以及竞争分析

旅游景区设计是以游客的类型、爱好、兴趣为依据的,缺少了对目标游客的研究会使景区规划陷入误区,脱离实际。应用GIS来对客源市场以及景区周围其环境研究分析,可为景区旅游营销策略提供服务,促进景区发展[4]。

对景区内的游客的信息进行统计,例如根据旅游者的分布范围,年龄段,出游时间,出游方式等做出景区的吸引力等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分析结果推出不同的旅游计划来满足其需求[5]。

2.3 旅游线路设计

旅游线路设计是游客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路线的好坏影响到游客游览经历的质量,也影响着景区的经营。TGIS中有强大的网络分析功能(Network Analysis),能够通过游客对其设定的条件为游客找到适合其出游的“最佳路径”[6]。

系统可根据用户选择的交通方式结合景区间的交通情况得到景点间的通达时间,再结合用户事先设定的每个景点的停留时间得到符合用户需求的线路安排[7]。

3 GIS 在生态旅游方面的应用

生态旅游是指是指人们为了了解和观赏自然风景、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环境、地区的文化风貌以及娱乐休养、探险、科研等目的,而到具有较完整生态系统或未扰污染的自然区域的旅行[8]。GIS 在生态旅游方面有以下几点应用:

3.1 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及保护

生态旅游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保持自然环境的原生状态不受人为影响,对环境的监控保护则需要多种技术和GIS技术的结合使用。例如,对遥感数据经对图像的分析、分类处理,得到生态旅游资源数据,再将分类好的图像导入GIS系统结合实地考察获取的其他相关数据作进一步分析。从得到的图中可以明显的观察到景区内植被种类、分布范围等详细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反映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9]。

3.2 环境容量监控及可持续发展

景区环境容量指的是景区内可容纳的最大的游客容量[10]。对于生态保护区开发为景区必须要考虑环境容量问题,如果只注重旅游效益而忽视环境承受力则会对风景区内环境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分析园区内的环境容量环境保护论文,采取相应措施对于园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在GIS应用中,可以将景区内部的各种要素分图层进行缓冲分析,由原先建立的点、线、面图形得到缓冲后拓展而成的多边形,根据各图层叠加运算生成景区的生态敏感区,生态敏感区是生态园区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再将由面积法计算得到的环境容量值与GIS得到的结果结合,对园区的各地块的划分及布置做统筹安排。

4 GIS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4.1 专题地图的制作

专题地图指的是将专题现象或普通地图的某些要素在地理底图上完备的表示出来的地图[10]。将GIS应用于地图的制作可以大大提高制图的精度和效率,能有效避免传统地图制作的缺点。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GIS可以使用矢量处理和栅格处理交替使用,使制图快速精确[5]。不同的专题信息建立不同的图层,分层存储,用户需要哪方面的信息便可以快速的将该图层在同一张地图中叠加观察,方便有效。

4.2 旅游规划模型库的建立

GIS虽然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但在规划中常有众多的规划问题需要将系统结合数学模型解决,对系统的二次开发则显得十分迫切。若将这些以模型的形式开发出来则可以给规划带来很大的方便。例如,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等,不同的情况只要向其输入相应数据便可得到适合该地区的结果[9]。

在建立模型库的基础上,建立专家知识库,将本专业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整理,与规划模型结合使用,使规划智能化,用以解决复杂的规划问题。

5 问题及展望

现阶段对GIS在旅游业上应用的研究趋向于泛化,在各个方面均有学者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案,但真正实现的较少,有些方向已经完全偏离了旅游服务业的主题,只是单纯的地理研究。我国GIS与旅游业结合研究已有十多年的历史,多数研究还停留在介绍专业知识层面,深入钻研环境保护论文,挖掘潜在价值的非常少,多数只起到只是普及的作用[9]。

GIS相关软件种类繁多,通过不同软件建立起来的数字资料门类多样,数据之间实现共享和相关十分困难。例如在旅游规划中,需要从全局着眼,不可避免需要从其他途径获取其他地区的资料,但获取的资料和本地区建立的数据库不相容,对规划工作的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11]。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对于业内数据共享十分重要而迫切。统一数据标准后,可以大大减少因数据不统一引起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也为GIS用于旅游业的宏观规划和调控的实现提供可能[9]。

7 结语

GIS以其在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方面体现的优势在旅游业中独领,无论是在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生态旅游还是旅游规划中均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将深入探讨其与其他高新技术结合,更好的为旅游业,乃至其他行业服务。

参考文献:

[1]王亚民,赵捧未.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M].西安:先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朱炳贵.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J].国土资源遥感,2002,3(5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