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思想教育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3-26 03:29: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思想教育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思想教育论文

篇(1)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1、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数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大纲》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经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推动信心。如初中几何第三册中明确提出“反证法”的教学思想,且揭示了运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但《教学大纲》只是把“反证法”定位在“了解”的层次上,我们在教学中,应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度”,千万不能随意拔高、加深。否则,教学效果将是得不偿失。

2、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关于初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内涵与外延,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其实,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只是方法较具体,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一类的东西,比较抽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是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比如化归思想,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的数学,具体表现为从未知到已知的转化、一般到特殊的转化、局部与整体的转化,课本引入了许多数学方法,比如换元法,消元降次法、图象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等。在教学中,通过对具体数学方法的学习,使学生逐步领略内含于方法的数学思想;同时,数学思想的指导,又深化了数学方法的运用。这样处置,使“方法”与“思想”珠联璧合,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寓于教学之中,教学才能卓有成效。

二、遵循认识规律,把握教学原则,实施创新教育

要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渗透“方法”,了解“思想”。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如初中代数课本第一册《有理数》这一章,与原来部编教材相比,它少了一节——“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而它的要求则贯穿在整章之中。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而两个负数比大小的全过程单独地放在绝对值教学之后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应把握住这个逐级渗透的原则,既使这一章节的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又向学生渗透了形数结合的思想,学生易于接受。

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比如,教学二次不等式解集时结合二次函数图象来理解和记忆,总结归纳出解集在“两根之间”、“两根之外”,利用形数结合方法,从而比较顺利地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

篇(2)

(二)积极要求进步,对改革开放和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持肯定态度,拥护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热情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也存在对社会主义信心不足,对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够,缺乏使命感、责任感。

(三)讲求实际,崇尚实干,追求实效,关心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体利益的实现,热心学习,厌倦空洞的政治说教;但一些文化层次偏低的青年,普遍存在缺乏敬业精神、熟练的业务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政治意识淡薄等问题。

(四)关心社会风气的好转,强烈要求有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但也存在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能力差,经不起挫折,法制和伦理道德观念淡薄,文化和道德素质亟待提高等问题。

(五)对生活要求越来越高,追求物质利益,寻求精神寄托,在岗位奉献、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还要求社会予以重视,以达到个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兼顾,奉献与获取的统一;但求富心过强,容易产生脱离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现状的奢望,艰苦创业作风不强。由此可以看出,当代青年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有他们的弱点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团组织首先要看到青年的优点,满腔热情地支持他们发挥自己的长处,鼓励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同时要客观地看待青年身上的不足和缺点,加强教育和引导,努力促使他们成为企业发展建设的骨干和带头人。

二、煤炭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的现状

(一)就整个社会大环境而言,企业共青团工作淡化的趋势是客观存在的。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企业深层次矛盾日渐凸现。一方面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是大势所趋,企业团组织机构萎缩;其次在企业处于以安全生产为中心的前提下,共青团组织这种群众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也随着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显得渺小,企业高层管理的重视程度很有限;再次是有些企业将团组织合并于其他部门,团干部数量锐减,兼职化已成为基层团工作的一个普遍趋势。

(二)从企业共青团自身的情况来看,团组织没能够很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在引导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等方面的作用和地位下降,凝聚和团结团员青年的作用不够明显;同时企业团员青年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日趋多元化,对团组织的向心力减弱,参与团组织工作和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导致了团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降,难以发挥团组织在企业中应有的作用。此外,煤炭企业团组织面临的问题还有:团员青年基数大,基层团组织分布广,基层团干部大都由生产技术人员或基层职工兼任的,从而使共青团的影响力受到影响;团的组织机构设置简化,主体地位和作用逐渐下降,对基层青年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团员青年团的意识渐趋淡薄,对团的工作热情不够。同时,兼职团干身兼数职,工作精力相对分散,团组织的工作完全靠个人的责任心。

三、对症下药,做好共青团工作

就如何做好企业共青团的工作,增强共青团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使共青团工作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过程中,真正服务青年、服务企业,笔者认为:

(一)要认清当代青年的特点,找准共青团工作的着力点,增强共青团工作的针对性,同时加强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抓好团的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诚然,存在于青工队伍中的新现象和问题,使新形势下的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团的工作紧扣形势的发展和青年全面成长的要求,尊重青年个性的健康发挥,从素质教育入手,加强对团员青年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那么,企业共青团工作还是会大有作为的。首先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坚持不懈地树立企业青年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等,从根本上解决青年干事创业的私心杂念,保持正面积极的人生立场,发挥青春正能量。其次,团组织要改革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注重把系统性教育和针对性教育相结合,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对不同对象分类指导、分层要求。第三,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与青年职工交朋友,谈心事,从日常细微处贴心相处,悉心观察,用心感动,绝对不能有做青年官的思想,不能有居高临下,吆五喝六的作风。

(二)开展深入细致的形势政策教育,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青年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应增多,这就要求各级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工作,既要注意向团员青年宣讲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国家有关国企改革的方针政策,又要向团员青年宣讲本企业面临的形势、改革目标、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以及解决各种困难的政策措施,努力引导他们树立与改革、发展和稳定相一致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投身国有企业大发展的伟大实践。

(三)引导青年发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挑战。青年要跟上时代和社会前进的步伐,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自我更新;坚持终身学习,从学习中吸取前进的动力,在学习中永葆创新的活力。因而,各级团组织要把推动团员青年的全面学习作为自身开展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既组织大家认真学习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社会历史和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等,又要利用各种培训机会、培训阵地,在青年中开展各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新知识培训及新技术推广活动,努力提高团员青年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同时,还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注重针对青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活跃青年的文化生活,挖掘青年的智慧、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逐渐成为企业全面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

篇(3)

作文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以“编文”、“抄文”为捷径,没有做到“我手写我口”。因此,写出来的文章不符合事实,编情节,前后矛盾,没有真情实感。针对这些问题,除了在作文指导中引导学生说真话、说实话外,还要紧紧抓住讲评这关键一环,剖析说假话、说空话的毛病,让学生说老实话,写真情实感。

一次,让学生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要求选材新颖、思想健康。有的学生不观察生活,也不从生活素材中进行选材,而是一味虚构:

当车行至站台时,上来一位手拄拐杖的老奶奶。乘务员阿姨对大家说:“哪位乘客给这位大娘让个座。”只见靠窗户坐着一位打扮入时的女郎,她不仅没有让座的意思,而且将头扭向窗外……忽然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奶奶,您坐我这儿吧!”……

针对学生对这一情节的描写,我在讲评时让学生分析:文章中出现的人物有什么特点?小作者的目的在于反映什么?文中有没有让你感动、深受教育的地方?经过一番讨论,学生认识到:虽然文章也反映了一个中心,但没写出真情实感。通过对此文的剖析还涉及了“我扶盲人过马路”这个材料也不符合本次作文“选材新颖”的要求。那么,在生活中到底有没有“让座”、“扶盲人”的事呢?回答是肯定的。但这些材料许多人已写过,如果你没有扶过盲人,根本就无法写出动作、心理活动以及语言,所虚构的自己为了送盲人而上学迟到就更显失真了。很显然,作者没有进入角色,感情与文章内容脱节。

在讲评中要教育学生实事求是,真实地写出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当学生认识水平提高的同时,思想教育也就蕴含在其中了。

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向上。

讲评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使“作文”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讲评时,我注意选择那些能突出文章中心的段落、思想性较强的语句、突出人物品质的细节描写,激励学生学习他人文章中的好思想。上文提到写“让座”的那个同学重新写了自己这样一段经历:

放学后,当我和大队长王佳月走到十七中校门口时,发现自行车不知为什么倒了一大片。我先是犹豫了片刻,但又马上无所顾及地抬起了腿,两脚踩着空地过了“车阵”。忽然感觉王佳月没有跟上来,回头一看,她正弯着腰将自行车逐一扶起。“嗨!佳月,你管那么多事干什么?”“没什么,扶起来人们走路就方便了。”我听着这简单的话,顿时感到刚才还挂着顽皮劲儿的脸上一阵发热。我赶紧走回去和她一起扶自行车……

比较而言“扶车”要比“让座”在选材上新颖得多,而且写得实实在在。可以说,学生不仅学会了作文,也学会了做人。

再次,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水平。

]作文讲评要发展学生的正确认识,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认识,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作文讲评不能只讲“文”不讲对事物的认识,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的思想认识问题,不断提高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

譬如,我让学生写《我也要献一片爱心》一文,一些学生认识模糊,情感不对头,在文中流露出献爱心行动是“老师让做的”、“集体的行动”、“为班级争光”、“响应号召”、“不甘落后”的情绪或思想苗头。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选择下面的一段例文让学生评析,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认识,激起他们感情的波澜。例文这样写道:

我从小失去父母,是奶奶抚养我长大的。从我上学那天起就得到邻居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关照,使我这棵柔弱的小草变得坚强了,在温暖的雨露中抬起了头、挺直了腰。我真正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他们虽然不是亲人,但对我的关怀却胜似亲人。

篇(4)

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开展以“爱我中华”和“寻根访故”为主题的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留学生长期旅居海外,对祖国的自然风光及社会风俗了解的相对较少,但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很感兴趣。以“爱我中华”和“寻根访故”为主题开展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提高留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使学生在实践中通过亲身感受祖国的山山水水,感知风土人情,探访故人,逐渐培养他们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依恋感,唤起他们的民族意识,增强他们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家乡,认同民族文化的热忱和意识,从而提升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荣耀感。

因此,各涉外高校应高度重视留学生的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积极组织以“爱我中华”和“寻根访故”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比如,创建“爱我中华”、“丝绸之路”、“长江黄河溯源”、“勇攀五岳”、“古都探访”等各类社会实践团队,让留学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不断开阔眼界。开展上述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课余生活,加强师生的联系和沟通,增强留学生对学校的感情,还可以使留学生正确认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增强对中国的理解和热爱。此外,上述正而教育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学生而对有些海外传媒负而报道的免疫力,提升留学生对中国的思想认识高度。

篇(5)

二、以人为本,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而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生产经营的实际工作。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企业的管理观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与手段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彻底摒弃了计划经济时期“等、靠、要”的思想,将市场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起点和归宿,自觉地转变观念,投入到市场竞争的洪流之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但个别企业在整体上表现出的效率不高及竞争力不强,一些企业成本费用上升过快、生产能力闲置、资源占用和浪费严重、资金运用效率低,管理松懈、散乱现象依然存在,使得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和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党的十也强调要全面加强企业管理,这正是企业更新管理思想、提高管理水平的有力依据。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以人为本既是人类历史管理经验的总结,又是实现管理活动时提高效率的客观要求。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和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来开展。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展,以实现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不仅提高了企业利用员工知识资源并且创造财富的能力,以适应国际化经营的基本管理方式,更使其本身成为了建立起企业这个复杂系统中人与其他要素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是企业在激烈竞争的经营环境中得以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篇(6)

在职业院校中,学生的自身素质并不高,也正是这样的原因,使得在职业院校中,以学习技能为目标的学生寥寥无几,这就使得我国职业院校的学习风气不足,思想不正,造成了不和谐的校园氛围。所以,在职业院校中开展思想教育时,我们要能够以“和谐”为核心理念,在全面培养学生技能以及学习能力时全面改善学生的思想以及思维能力,促进和谐校园的建立,从而为我们的学生发展建立一个健康的校园环境。

(二)以培养健康心理为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理念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只是为了能够混得一个毕业证书和技能凭证来进行继续学业的,他们对自身的认知不够充足,对自身的发展没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在很多学生心理都认为自己是没有未来的,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造成了一定的自卑心理,影响了学生健康心理的建立。但是,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具有高技术的专业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要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我们学生的学习潜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要能够围绕着为学生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理为核心理念,帮助学生建设一个健康的心理,让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用一种正确的心态来对待自己身边的人与事。

(三)以校园文化为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理念

一个完善的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一定要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校园文化。只有在一个健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之下才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建立一个正面的、健康的思想,才能够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在职业院校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我们要能够以校园文化的建立为一个核心理念,建设一个完善的、健康的校园文化,为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创建一个有效的环境。

(四)以“服务学生”为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理念

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全面的、具有高效技能的学生,是为了能够为我们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而展开的一项工作。那么,我们要能够重视学生在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中的主体地位,要将“服务学生”为工作开展的核心理念,要能够将学生的自身问题为思想教育开展的中心,从而展开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具有目的性的思想教育工作,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真正从中获益。

(五)以“职业道德”为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核心理念

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工作,学会生活的技能,帮助学生获得一个完整的人生。所以,在职业院校中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要能够以“职业道德”的培养为核心理念,要能够将思想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就业相联系,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职业生涯的需求,了解到自己未来道路的方向,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以及业务水平,让他们能够拥有工作中所需要的务实性以及创新性,为学生开展自己未来的道路打下一个基础,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二、职业院校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意义

职业院校是以为社会提供专业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机构,但面对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以及思想上所存在的问题,为其提供一个有效的、合理的思想教育是必要的。通过在职业院校中展开思想教育工作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对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在职业院校中,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生以及没能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他们认为因为自己的能力太差,进入社会后自然低人一等,使得他们在心里造成了一种不正确的观点,认为自己是没有未来的,即使完成了学业也最终只是去搬砖、去打工。面对这种不正确的人生观,将可能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得他们自暴自弃,毁掉了自己的人生。通过有效的思想教育工作,能够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优越条件,能够提升他们的自我认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潜力,从而能够培养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能够接受自己,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做好准备工作。

(二)培养他们合适的职业精神

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踏入社会的时间较早,这么年轻就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近些年来,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娇生惯养的生活,他们并不具备进入职场的基本要求,例如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奉献的意愿以及合作的意识,这样一来使得他们并不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进入职场后难以适应于职场生活,使得他们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困境。那么,通过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同时还能够为他们安排一些实习机会,让他们能够在进入社会之前就体验到职场的需求,培养他们的职业精神,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三)全面推动职业院校的发展

面对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进步,学生的职业院校的发展进度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也开始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那么,要推动学校的进步,首要的就是要能够提升学生的水平,包括思想水平、学习水平、技能水平以及工作水平。所以,我们要能够做好职业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思想支持,并同时能够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立,从而全面巩固了职业院校的教育职能。

(四)全面提升了教职工的教学素养

通过高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不仅能够提升我们学生的思想素养,同时还能够培养我们教职工的思想水平,提升教职工的教学能力,改善他们的教学理念。通过在职业院校中实施思想教育工作,能够让我们的教职工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教育宣传工作中,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全面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保持自身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他们为我们的学生做好榜样,让他们能够进入到学生当中,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与学生共同保持先进性,推动学校的全面进步。

篇(7)

二、弗洛姆的人生哲学

弗洛姆关注人生存的两个概念:自由和异化。现代社会人自由了,有努力就有机遇。然而人在自身强大过程中日益孤独,迷失自我。比如当代大学生从不自由的高中进入自由的大学,反而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进入社会这批大学生更是感到迷茫、孤独。这就需要孔子的一个词“克己复礼”,这礼不是周礼,以孔子的伟大不会去追寻早已死亡的制度,应理解为人内心的道德自律,人只有内心精神家园牢固,才不会迷失自我。讲到异化,现代人像逆子对待慈母一样过度掠夺自然,对自然失去敬畏,也就失去了仁爱之心。人日益孤独却信奉“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利己哲学,人和人之间缺乏真情,只剩下了交换关系,自然会孤独冷漠。这种状况也许也适于中国的都市,但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尤其重视家庭亲情,也许中国的家庭人情是抵制异化的最坚固的堡垒。弗洛姆认为爱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索取,是强烈肯定他人价值的品质。总之,弗洛姆的学说建立在尊重人、关怀人、希望人类幸福的基础上。

篇(8)

专业认知即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目前医科院校多数非医学新生对被录取专业都存在认识不到位、不明确的问题,难以有效把握所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培养目标和专业当前发展形势,专业认识度比医学专业新生明显要低。根据笔者在安徽某医科大学287名非医学专业新生群体中针对专业思想状况开展的试调查显示,在“进入该专业前,您对该专业的了解程度”这一问题中,选择“了解一些,不多”和“不清楚”的比例分别为56.2%和16.6%。

1.2专业满意度问题

非医学新生对专业的满意度也远不及医学生,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属于学校的“边缘生”,和医学专业相比自己所学专业处于劣势,甚至有一定程度上的自卑感。调查显示,“对所学专业很满意”的仅仅占到4.6%,懵懂的认知对新生的专业思想稳定极为不利,也给新生入学后的教育带来了难题。

1.3专业适应度问题针对

“您觉得周边的同学专业适应度怎么样?”这一问题,选择“多数不适应”达到了36.6%。首先是新生群体中的共性问题,即不能及时掌握大学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跟不上课程进度。其次是非医学专业课程负担较重,课程难度大等让新生压力过大,难以适应。尤其是一些学校新生入学教育过于紧凑,新生在学习上的压力就更大。

2非医学专业新生专业思想问题的原因探析

2.1所学专业并非理想专业

对于报考医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大多怀有学医的梦想,第一志愿和心目中的理想专业基本上为临床医学专业。高考之前由于主要忙于应试,新生对报考专业的内涵了解不足,填报志愿时容易盲目跟风,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志愿填报的意向不够尊重甚至直接包办。[2]最后由于受分数限制,部分同学经过调剂和征集志愿等形式被录取到非医学专业。调查显示,只有12.8%的非医学专业同学目前所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服从调剂的高达50.8%。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处于被动地位,第一志愿的少之又少,造成入学后专业兴趣缺乏。没有进行理性思考以及准备不充分未能被心仪专业录取,是大一新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重要原因之一。多数非医学专业新生被录取后对自己的专业并不了解,仅仅停留于字面意思。他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多是一知半解或者一无所知。来到学校后,又会发现所学专业无论是在规模、学生人数还是师资力量等都和临床医学专业存在较大差距,心理落差就会加大,产生负面情绪甚至出现自卑心理。因此不少非医学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希望有机会能够转换专业。

2.2入学教育不够深入

新生入学教育可以说是进行专业思想教育的最好契机,良好的开头将会为新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助力导航。新生入学后,各个高校都会安排一系列的新生入学教育活动,如校长、书记介绍校史校情,举办学业规划讲座,校风校纪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从学校层面统一要求和引导学生,因此缺乏一定针对性。如学校领导的报告内容大多是针对医学类学生,包括很多学校以“造就良医”为校训,导致非医学新生会存在一定失落感和孤独感。部分二级学院对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够重视,更多的是随大流完成学校下发的任务,做计划、写总结、拍照片的热情反而高过了入学教育活动本身。对新生入学教育方案和计划安排不够科学和深入,仅仅通过新生家长会、开学典礼等对学院概况和专业从面上进行简单的介绍,学生无法深入了解所学专业,无法有效激发他们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兴趣。医科院校在开学初往往会有农村定向生的调剂名额或转到其他专业的机会,一些非医学专业新生在对所学专业认知不清的情况下就很可能会选择转专业。辅导员、班主任自身专业和所带学生专业又往往不一致,不能够给予有效引导,难以满足学生对了解本专业的需求。

2.3非正式交流群体的负功能

一般来说,新生在开学前后与上一年级的学生沟通最多。新生多数在入学教育前就会通过校园贴吧、bbs、QQ群、飞信群等方式与上一年级学生进行接触,从他们那里了解录取专业的大致情况如所学课程、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这样的交流群体信息沟通灵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概况和培养目标,密切了新老生感情,缓解了新生焦虑情绪,有其正功能。然而,这种非正式交流群体也存在一定负功能,会导致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偏差乃至背离。[3]二、三年级的学生有可能因为本来学校存在的专业

思想教育问题等原因无法给新生一个准确和全面的解释,甚至有些学生本身就对所学专业抱有厌学情绪,或者因为学院规模小等原因在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中明显处于劣势等导致负面情绪,他们会将这种不好的情绪传递给新生,带给新生不客观、不准确的信息,这种不稳定、不客观的信息链会误导新生,打击新生的积极性,让新生产生怀疑和退缩心理。少数学生在入学前的暑期在和高年级学生做了交流后,直接放弃了入学机会而选择了复读。即使在开学初的学习经验交流会后新生对所学专业依然迷茫,显然这种交流群体的作用还有待于引导。

2.4非医学专业缺乏实力和特色

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科院校的传统和王牌专业,在课程体系、科研成果、实验平台等都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非医学专业在资金投入、实验室建设、师资力量等都无法和医学专业相比。学生在“学校重视”、“社会认可”的满意度分别只有41.6%和44.8%。一些院系因为缺乏实验场地和器材等硬件设施,学生往往还得借助校外的实验室进行实验。非医学专业名师、博士等数量和质量不够,缺乏学术带头人,往往会从周边院校聘请老师。课程体系方面,医学院校的非医学专业往往在课程设计上是实行交叉模式,学生既要学习医学知识,又要学习专业课程,而这些课程跨距很大。很多非医学专业往往是旧的课程体系不愿抛弃,新的课程体系又未能完全形成起来。[4]非医学新生本来入学录取线要比医学生低得多,学习能力和医学生比起来有一定差异,杂乱的课程体系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学业压力,所以大学一年级往往成为这些学生挂科最多的一年。临到毕业之际,非医学学生的课程往往又很重,也影响了他们的择业和考研深造。软硬件的缺失使得非医学专业逐渐边缘化,缺乏实力和特色,致使他们质疑自己所学的专业。

3加强非医学专业新生专业思想的对策

3.1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起点,是新生了解专业,树立新的奋斗目标的重要一环。良好的开头利于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培养学习兴趣,规划大学学业。这一时期应着重对学生进行专业兴趣培养教育。除了家长见面会、开学典礼外,学院新生入学教育要重点介绍学院各专业的历史、发展概况、未来规划以及师资力量、实验室、教研室等基本情况,使学生了解学院和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体会学院的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增强新生的归属感,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立志成才和以院为荣、以专业为荣的自豪感。通过院长、系主任、学科带头人做专题报告等形式,加强对新生的专业和学科指导,使学生了解专业的概况和发展趋势、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结构和基本的学习方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今后的工作方向以及本专业毕业生去向等,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树立起牢固的专业思想和专业信心。合理引导新老生交流。可以在新生群体中试行“导生制”,通过“以高带低,以老带新”的管理制度,让“导生”协助开展新生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通过这个交流平台,高年级的导生们可以担当新生的学习帮助者、经验传递者和思想引导者,优秀导生针对专业概况、专业课学习等问题谈感悟与经验,帮助新生更快更好的了解专业理论课、实践课的学习方法,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规律,更快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3.2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引领作用

学生平时接触最多的要属自己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因此辅导员和班主任群体要注重专业修养,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学术指导,主动帮助新生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观念。目前对于医科院校非医学专业而言,为数不少的辅导员自身专业与所带学生专业背景不同,这并不利于新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尽管现在的辅导员与学生在日常沟通交流方面不存在代沟问题,但是专业上的代沟却使得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存在障碍。因此,辅导员的研究方向应该尽量与所带学生的专业相匹配,要鼓励辅导员深入课堂一线,听一听专业方面的基础课知识,对学生所学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也有利于掌握授课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情况,从而更合理的在专业上给新生指导。目前多数医科院校均按班级配置了兼职班主任,高校可以利用开学初的班主任聘任契机加强师生交流。班主任在课程教学、专业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技能大赛等方面能起到关键作用。尤其重要的是,班主任可以把专业指导融入在平时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去,让学生对专业领域能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高校在配置班主任时应尽量协调其专业方向与学生所学专业。[5]一个好的班主任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内容和树立专业目标,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能力。

3.3科创实践活动加强专业思想

注重培养新生的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和专业相关的科创赛事如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比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科普大赛等等,以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科创项目能让新生提前接触到科研领域,在项目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科研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再如组织新生赴科研机构进行参观学习,通过交流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先进实验室仪器设备及专业老师设计的作品和各类科研成果,挖掘学生的兴趣点,进一步了解专业知识。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寒暑期社会实践,尤其是利用暑期三下乡契机结合专业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让学生在贴近专业、贴近实际中了解所学专业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态势,巩固专业思想。以笔者所带生物相关专业为例,之前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多从新农村建设入手,如看望留守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给他们送去关怀。虽有一定社会意义但专业契合度不高,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性。今年暑期结合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主题,运用辅导员自身社会学专业和学生所学生物专业特色,组建了一支以大一新生为主体的调研队伍,对当地机场周边秸秆利用状况进行调研并形成调查报告,效果良好。在实践中同学对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应用现状、发展前景有了进一步了解,并分析了秸秆生物质能源应用中的相关技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到所学专业的应用价值,专业自信大大加强。

篇(9)

目前大学生在人格上发展上出现的问题,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1)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时代变迁带来市场经济大繁荣,功利盛行的观念直接表现为“一切向钱看”,导致人们过分追逐物质利益,而忽视了对人性的关注和自我人格的修养。现代大学的开放性注定了这种风气要波及大学校园,学生的人格塑造无不受其潜移默化。此外,对外开放也使西方各种文化思潮不断涌入,泥沙俱下,而大学又是接受新思潮、新文化的前沿阵地。在多元文化面前,学生往往辨错了方向,接受了不良的文化影响,误人歧途。(2)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而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以政治理念的灌输和意识形态的说教为主,内容空泛,流于形式。这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整体学习兴趣的下降,而且由于在人格教育中缺乏人文主义的关注,使他们缺乏精神上的追求,容易出现重利轻义的倾向。(3)儒家思想能够历经两千多年的传承而不衰,在于其以高尚的理想人格为培养目标。而自20世纪以后,经过了五四时代“打倒孔家店”和时期的“批孔”等政治文化运动,以及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思潮的排挤,儒家思想受到了不正常、不公平的对待,儒家理想人格中所蕴含的价值意义也无法受到重视。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幸免,并由此出现了两种极端:对于建构儒家理想人格的忽视和对于政治意识形态教化的固守。这样的结果是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素养,热衷时尚和新潮,没有固定的价值追求,导致了人格力量薄弱,随时都有可能在不断变换的时代中迷失自我,遑论承担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在以上三个原因中,以传统文化传承断裂的影响尤为明显。因为每一个民族的生存和繁衍,不仅要有特定自然地理环境赖以生存,而且还要靠独特的思想文化给予维系。传统儒家所提倡的理想人格,毕竟经过两千多年的沉淀锤炼,并且已深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指引并支撑中华儿女历经劫难却始终不屈服不退缩、不畏,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向上,以自强自立姿势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儒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所在。而自20世纪以后,在传统文化继承上一定程度的断裂,特别是对儒家思想及其人格理想的批评,使得我们顿然失去了母体文化的滋养。而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是从学校的德育开始的。“从德育的宏观教育背景上看,当代教育上实现由传统教育转向现代教育,即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由知识教育转向行为教育。现代教育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型观念与操作,是一种以人为目标的教育,是一种以未来为取向,以学生的人格发展为目标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与行动。”因此,针对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缺陷,对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既要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不断创新,也要继承和发扬儒家理想人格的精髓,着力于矫正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论语》的理想人格及其批判

儒家的理想人格建构主要集中于《论语》中。《论语》里的理想人格内涵丰富,有些已经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依据,而有些即使到了今天,仍然能够显示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对我们民族人格的引导、建构、提升和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儒家的仁爱思想,心怀世人,本质上是一种人世人格。在先秦诸子的人格思想中,孔子的观点是最为现实,最为积极的。,,E11221这里我们仅就《论语》中与目前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有关联的几个重要方面做一番梳理。其一是“仁”。仁是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它的本质是以“爱人”为中心,以克己复礼为目的。“樊迟问仁。子日:‘爱人。”’,所谓“爱人”,即是“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颜渊》)因此,爱既是仁的起点,也是仁的归宿。孑L子认为,作为君子必须时刻以仁来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以仁行事。“子日:‘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滇沛必于是。”(《论语•里仁》)这就是要求坚持不懈地追求并践行仁,无论处于何种艰难险境都不能放弃对仁的信念和实践。其二是“义”。孔子所说的“义”主要是指道义,他要求君子要有主动行义的人格精神。即“见义不为,无勇也。”“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因此义是一种精神存在,在《论语》中,它常常与利相对应,也就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当然孔子并不反对正常物质利益的追求,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其三是“礼”。礼也是理想人格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论语》里,它主要指的是人应该本分、有秩序地处事。孔子重礼,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也”。季孙氏曾经违规而使用周天子的礼仪来演奏,表现舞蹈,这让孔子相当愤慨,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季氏》)在《论语》里,礼常与仁爱相提并论。“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林放问礼之本。子日:‘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可见礼以仁为本,没有仁爱之心,就无法做到礼。此三方面,“仁”为核心,“义”与“礼”为行为规范和准则。若当前大学生能深谙其理,以“仁”来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义”与“礼”来规范自己的求知与为人,那不仅是传统文化经典得以传承之幸,更是大学生自我修养得以提升之幸。为此,大学生还要善于从《论语》的深邃思想中,挖掘出更多有利于自我修养提升的内涵精神,比如“信”和“学”。“信”,首先是诚信、守信,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论语•子路》)也是值得信赖、能够被信赖,“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孔子认为君子必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认为君子无信就无法成事。而“学”,自然是指好学,孔子教育门人弟子应当勤奋好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直接表明,学习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有助于修身养性。同时,学习还要尽量博学多才。“子日:‘君子不器”’,指出了君子不能像只是具备某些特定用途的器具一般,那是狭隘的,而必须是具有多种才艺的,“博学于文”。最后,孔子还要求要成其为君子,应当谦虚求学,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并坚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的原则。从孔子对理想人格的设计上来看,它既涉及了个体在言、行、知、思的自我修养,又强调个人对社会的义务,内涵丰富、层次分明,具有强大的人格精神力量。而目前高校学生的人格结构单一,人格力量较为弱小,难以承担起社会的重任。因此,在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若能以《论语》中的理想人格为标本,对学生的人格精神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塑造,将不失为一种可行的人格教育理念。“人格是一种具有动力性的组织。换言之,个体发出某个行为或从事某种活动需要人格的推动作用。”当然,孔子所建构的儒家理想人格中,也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例如,孔子谈及“己欲”、“己所不欲”、“克己”时,都片面地强调应该如何对待别人,即“利他”,而极少申明个人感望满足的合理性,其仁道原则缺乏人格独立和人道主义的内涵,因而往往被封建专制统治者利用,作为压抑独立人格和桎梏思想的工具。再如“安贫乐道”的品格要求,也容易产生负面效应,成为一些消极避世、安于现状、不图进取、缺乏竞争冒险精神的人的托词。这些需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给以甄别、扬弃。“从儒家思想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一种人格的力量和做人的尊严。正是这种人格的尊严和崇高的气节,造就了中华民族傲然于世的民族性格。儒家认为,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志向,才会有什么样的举止、什么样的气节。因此,对于《论语》中的理想人格,我们应该有批判地继承,善用其中的精华部分来帮助解决目前大学生人格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要担当者,给予正确的人格教育尤为重要,而这需要我们拿出实际行动和具体的解决方案。

篇(10)

二、当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取得的成就及其存在的不足

(一)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取得的成就

1.对专业思想教育比较重视

现在许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都比较重视专业思想教育。从招生阶段就开始向高考生和家长进行专业宣传。学生入校后,进行详细的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和熟悉本专业,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形式多渠道,例如通过专业教育主题班会、专业讲座、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形式对专业思想进行宣传,另外还进行财务管理专业介绍、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发展模式、课程设置、双证书制度、就业与创业等多方面教育,增强学生对专业思想的认识、理解和学习的理念。

2.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有序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第一,入学专业思想教育。新生刚入学时专业学习思想不稳定,对所学的专业不了解,不清楚怎样学,将来能做什么工作。此时通过对财务管理新生进行专业介绍,让大一新生初步了解本专业的特点、历史、发展、现状、前景、师资和就业情况;开展专业讲座;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让学生对职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进行角色定位。热爱财务管理专业,坚定信念,增强专业感情,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专业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树立为我国财务管理事业奋斗终身的远大职业理想。第二,课堂上开展专业思想指导。大二的学生专业思想比较稳定,但进入较难的专业课学习阶段,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一些动摇。通过课堂上开展思想指导,教育学生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正确的专业认同,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税务处理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财务问题的能力。要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财务管理软件操作证书等,能胜任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通过学习,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度,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专业,提升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巩固学生的专业学习心态。第三,专业思想教育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指导学生就业。大三的学生专业思想已表现成熟,此时通过举办各种讲座、企业的宣讲会、就业指导课、往届毕业生见面会、企业文化进校园、创业培训和竞赛等活动,依托浙江东部沿海经济和金融业发达的优势,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和创业准备,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深热爱本专业的思想情感,创造条件实现专业抱负,并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锻炼意志,自我完善。当前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就业选择比较多样化,可以创业,专升本,做会计、出纳、销售等。本专业学生创业成功的例子很多,专升本录取率年年递增,这都可以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

3.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各个院系也通常会借助校园专业类的文化活动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扩展专业思想教育的平台。通过举办财会专业技能竞赛、邀请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召开专业座谈会、外出参观实习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明确和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专业优势、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和应该具备的各项技能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认识,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查找差距,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理念。

(二)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存在的不足

尽管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如何结合学生所学的具体专业,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还有待加强,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1.专业培养方面的困惑导致的专业思想不稳定

由于财务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专业,因此,它在专业建设的许多方面,如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等还很不完善,导致学生职业能力不强,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目前很多学生仍对财务管理专业和会计专业的区别感到困惑。相对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专业的基础没有会计专业的扎实,而如果想涉足投资、证券、金融行业,无疑资历太浅。很多学生毕业后找的工作基本上还是会计工作,投资、财务类的工作相对较少。很多时候,连学校都不知财务管理专业该如何准确定位。并且高职院校财会类证书的考出率、就业专业对口率都比较低。学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为此,要不断深化财务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信心和顺利就业的愿景。

2.对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存在误区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对专业思想教育重视度还不够,认为担任专业思想教育的应该是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专业课教师只负责教学环节,无需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或者认为只需要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和毕业离校时安排专业思想教育内容,其他阶段不再重视教育。即使进行教育,也只是走过场、图形式。专业思想教育只是例行工作应付了事,没有精心安排、有效实施。像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老师较少具备财务管理专业的相关知识;专任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企业实践经验较少,自然无法全面指导学生,专业教育成效甚微。还有的专业思想教育方法单一,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有些学生要专升本;有些打算创业。有些打算从事财务工作,有些不做相关工作。如果一概而论,专业思想教育很难收到预期效果,人才培养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3.专业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比较欠缺

目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受到的专业思想教育大多数都是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通过入学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学习。而真正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较少。教学中实践环节不多,校内外的实训基地也比较少,能提供实习的机会很少。即使一些学生能到地税局、投资公司等单位实习,但所做的都是数据整理录入之类的事务,很难掌握专业技能和提升能力,学生实习的热情也大大降低。学生写论文时很头疼的是没有实际的数据,实习单位很少能把财务报表等数据给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动手能力与社会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实践操作技能低。企业在正式录用毕业生之前通常要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毕业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意识比较弱,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也很淡薄。今后财务管理专业还应在实践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缩小与用人单位的差距。

三、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新的途径和方法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要充分认识到专业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思想教育,采取切实措施抓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财务管理专业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要把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整个过程中。教学线和思政线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牢固树立专业思想教育意识。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制订详细的专业思想教育计划,配备专业的教师进行讲解,通过谈话、调查问卷等形式反馈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专业思想动态,并不断改进方法和调整方案,形成一套有效的专业思想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二)在招生、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整个过程中全面渗透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

为了减少换专业和避免学生对专业无兴趣的问题,专业思想教育应该从招生阶段就开始。对高考考生和家长进行宣传,制作详细的专业介绍小册子、视频等等,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财务管理专业。今后的改革趋势是先选专业再选学校,高职院校对专业的宣传更应该多下功夫,要树立专业良好的口碑,保证优质的生源。这里的专业人才培养是指学生在校阶段的专业学习过程。该阶段的专业思想教育需要全体专任教师和思政人员的重视和参与,要抓好专业带头人、教研室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指导教师等专业思想教育队伍的建设,依据专业培养计划,定期学习和培训,确保专业思想教育的顺利进行。首先,思政人员要经常学习,具备一定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信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专业思想教育。了解学生在专业思想方面的想法、困惑和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巩固专业思想。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使学生把专业学习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自我定位,找出差距,通过努力实现职业奋斗目标。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设置专业导论课程、职业道德课等。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端正专业思想和专业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教师课堂上可以通过项目化教学,增强学生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的热情。同时,要求学生形成行业规范,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求学生具备财务管理专业技能,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要在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双师团队建设等方面改进。实施模块化教学,采取“双证”课程教学模式。做好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产教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吃苦耐劳、团队合作精神,以及财务会计核算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应用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能力、税务筹划能力等等。最后,依托第二课堂,利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平台,结合专业思想教育积极开展活动。经常组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社团活动、校友会、与专业相关的竞赛、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锻炼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实习就业阶段,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增强就业信心,提高就业能力。设置创业培训课,利用浙江沿海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创业培训,提供免息贷款,进行创业。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常担心大专学历低找不到好工作,教师要帮助学生认真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强化专业思想教育。要培养学生就业和创业意识,使其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前途充满信心。还应经常邀请校外的专家、经理人,比如邀请财务咨询管理有限公司、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期货有限公司、太平人寿、建设银行等董事长和财务总监到系里演讲,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增强专业学习的信念。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对财务管理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鼓励学生参加财会技能竞赛、模拟炒股、创业比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举办财务管理专场招聘会,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提高专业对口率和就业率。定期对毕业学生进行跟踪调查,通过学生对专业的评价和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进。通过用人单位的反馈,了解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具备了哪些能力,哪些方面还需要提高,在今后的专业教育中及时调整,加以改进。最终通过学生、用人单位、高职院校的共同合作,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专业思想教育工作。

篇(11)

二、构建事业单位政治思想教育机制的策略

事业单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发展,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发展,也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发展。新时期事业单位呈现的利益观念较强、个性差异明显、思想状态较封闭的特点,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事业单位的政治思想改革要与社会的改革同步,促使工作人员思想的变化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引导其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构建事业单位政治思想教育机制,有效缓解政治思想工作面临的巨大压力。

1.创新事业单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要有总揽全局的能力,及时应对形势的变化。事业单位的政治思想工作内容要与国家的方针政策相一致,与单位的改革发展任务相一致,与工作人员的思想变化相一致。根据不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在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时要综合考虑该单位的现实情况。要以工作人员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不同工作人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政治思想教育方法,不能单纯地给员工讲道理、说教,更应该帮助工作人员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也就是说,政治思想工作不能只是流于形式,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发挥自己独有的才能,根据员工的具体情况确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具体内容。

2.创新事业单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模式较为封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事业单位要做到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进而保证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方式的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利用网络技术。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传统的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事业单位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扩大政治思想教育的影响,扩大宣传,如电台、电视台等途径,深化员工对国家政策的了解。第二,开展理论教育。事业单位可以开展一系列的理论学习活动,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觉悟,教育员工学习科学理论,明确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第三,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单位领导干部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时,要通过单位的实例说服教育,真诚关心工作人员,带着感情做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让大家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应有的责任感。

3.创新事业单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事业单位要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因此,创新事业单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运行机制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健全领导机制。把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责任到人,领导要给予高度重视,督促各部门将工作落实到位,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二要改变思想观念,适应新机制的建立和发展。事业单位要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积极宣传与新机制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促进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三要创新运行机制。事业单位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可以从方式方法上进行改进,积极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理念,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反馈机制,保证事业单位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