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资本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发展需要注重无形资产特别是商标、品牌价值的保护和提升,而企业中所有人力资本的存量是影响无形资产价值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的发展过程离不开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应充分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一、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现实意义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下去,最离不开的就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即—创新型人力资本,而人才的获得和利用同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的投资是密不可分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具有社会稀缺的创新能力,即发现市场非均衡,使市场恢复均衡的能力。他们的创新活动往往会突破既定技术或制度瓶颈和约束,引起企业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外移或生产函数的上移。从企业家、管理创新人员到技术创新人员,都是企业的人力资本,这些资本使企业在发展中明确了发展的轨道,整合了企业的生产要素,提高了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因此,企业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投资的资本存量,在各种投资中,对人本身的投资是最有价值和富有远见的。舒尔茨列举出五种主要的人力投资形式:1.医疗和保健,从广义上讲,它包括影响一个人的寿命、力量强度、耐久力、精力和生命力的所有费用;2.在职人员的培训;3.正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4.厂商组织的为成年人举办的学习项目(包括那些多见之于农业的技术推广项目);5.劳动力适应于就业机会的迁移。后来又增添了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及提高企业能力方面的投资。舒尔茨把教育投资看作是整个人力投资最主要的一部分,指出:人们自我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而学校教育乃是人力资本的最大投资。教育的作用远远超过被看作是实际价值的建筑、设施、库存物资等物力的资本。对企业而言,企业不应该将对人力资本管理看成一项成本,而是一项创造价值的活动。由于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本视为由投资而形成的,因此,就要考虑人力投资的效益,计算不同程度不同种类人力投资的收益,并与物质资本投资相比较。在企业的信息和价值创造的循环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人。在一个循环中,一个阶段的信息可以返回影响前一阶段或几个阶段。价值增值是企业的战略目标,这个目标分解到各单元并最终落实到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活动——人力资本管理。(见表1)
在循环第一阶段,人力资源部门的组织效率会导致费用降低和循环时间减少,报酬激励计划和培训项目也能影响收入薪酬支出。在第二阶段,人力资本在不同业务单元被运用于各种任务和过程,产出表现为客户服务,产品或服务质量以及生产力的提升,这些都是以单位成本加以衡量。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确定这些收益在多大程度上归因于人的活动。第三阶段,侧重于改进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导致企业目标的实现。透过这个持续循环过程,发现很多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的地方可以得到改进。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及其产生的价值,在实际运用中就可以得到考察。
(二)目前,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1.对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越来越关键的决定作用认识不够,对人才的重视不够。如山东省锅炉工刘宝敬,取得了30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其中25项获得国家专利,可是应得的待遇却迟迟没有落实,家居危房,债台高筑。2.企业中缺乏合理的机制,对于优秀的人才培养出来后难以留住。一位大学老师感叹道:“清华大学培养了大量芯片专业的研究生,百分之八九十跑到国外去了,于是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逻辑,中国花高代价培养的人才流失到国外,给国外企业搞科研,然后这些外国企业再来到中国利用其创造的知识产权大发其财。3.根据表2的调查结果来看,难于找到受过良好教育和培训的合格劳动力是生产经营中的又一个重要问题。
(三)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中的对策
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依靠创新,必须将核心竞争力保留在企业中,人力资本只有存在于企业之中才能够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先留住人才。所以,针对前面讲的企业存在的问题,1.应当解决对人力资本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人本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2.解决好如何把培养的人才留住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人力资本发挥作用,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留住人才:(1)目标激励。要求企业各级主管让员工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明确职责权利,帮员工制定个人目标,重点使他们理解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在目标实施过程中,对员工进行适度的授权以便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通过实现目标,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2)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完善专利制度。诺斯对专利制度给予高度评价,“一套鼓励技术变化、使从事创新个人的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系统的激励机制,随着专利制度的建立终于被确立起来”。历史学者研究发现,中国在明朝中后期,欧洲在14、15世纪,大体一致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而我国却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其原因之一是西欧在资本主义初期颁布了一部保护发明者权利的法规,刺激了当时人们的创造力。(3)提高凝聚力,树立企业理念。这需要企业更多地关注:目标的共识度、明确的责任、领导者的影响力和威望、严明的纪律、员工的参与度、对人的责任与尊重、利益共同体的形成状况、企业绩效的增长、员工的理想追求和思想境界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企业可以通过企业理念的贯彻实施,提高凝聚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姚树荣.论创新型人力资本[J].经济科学,2001(5).
[2]安妮·布鲁金,赵洁平.智力资本应用与管理[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第105页.
l、完善资本市场环境。资本市场的高效运作,必须具备合理的市场结构和良好的监管机制。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存在着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1)国家对资本市场管理仍有行政干预的现象;(2)市场割据,流动性不足;(3)市场价格机制尚未健全;(4)监督不力。对此,应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减少行政计划因素;二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市场结构;三是增进市场流动性;四是完善市场的价格机制;五是建立与整个经济开放程度相适应的高度权威的管理体制。
2.完善法律制度。(l)完善证券法律制度,规范证券机构、发行公司和上市公司;(2)扩展金融市场容量,完善金融法规体系;(3)完善公司法律制度,规范公司的合并、分立和破产等行为;(4)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规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国有企业产权界定、国有资产评估以及国有资产产权登记行为。
3、改善政治环境。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卸下企业的包袱,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增加就业。这要具体做好下列工作:(1)打破社会保险分散管理格局,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的管理制度。
4、净化社会中介环境。资本运营是一项系统性、操作性极强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各个环节,均需中介机构参与运作,中介机构的行为直接关系到资本运营的成败。要建立并规范包括信息网络、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在内的中介机构。
二、营造必备的企业内部环境
首先,要提高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素质。管理者应做到:(1)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用现代知识武装自己;(2)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运用于实践;(3)提高创新能力,不拘泥于现状;(4)牢固树立风险观念和竞争观念。
其次是重视对人的管理。做到:(1)强化职工培训,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2)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和优势;(3)弘扬先进,培育职工的团队精神;(4)关心职工生活,不断理顺职工思想情绪;(5)不断增强职工“主人翁”地位,加强民主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三是要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能力。(1)要立足现有基础,积极盘活存量资产;(2)对外拓宽融资渠道,对内抓好产品生产,降低产品成本,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3)应不断优化内部资本结构,扩大直接融资的渠道和比例,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4)完善企业的科学决策体系,无论进行投资、扩大经营规模、拓宽经营项目或是兼并其他企业,都要在科学决策的基础上进行;(5)建立对资本运营项目的考核制度。
三、加强企业结构调整,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的优化配置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资本的产业结构关系。企业通过多个产业的投资,既可以避免单一行业经营的风险,又可实现资本的优化组合。二是资本的产品结构关系。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将资本投放在不同的产品上,使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三是资本的空间结构关系。企业应考虑不同地域的资源条件、自然条件、投资环境和市场需求,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四是资本的风险结构关系。资本收益总是和一定的风险相关的。因此,要注意投资的安全性。首先,要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合资、合作等办法吸引多个投资者联合进行项目投资,共同分享利益,分担损失风险;其次,要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再次,进行投资的风险组合。投资要在不同的产业,不同风险的项目间进行组合,既保证资本的安全性,又保证资本的增值性。使之做到:运行协调、供求平衡、资产流动和风险适度。
四、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多元化资本经营
筹资已成为企业一项重要而经常的活动,那种靠企业自我积累或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已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在资本市场,企业可以自身的法人财产权实现直接融资,也可以股权出让和转让的形式以及以存量资产出让、土地置换、发行债券等形式筹资。
五、理顺国有企业产权关系,培育资本运营动力机制
一是要重塑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增强所有权虚拟化程度。将有竞争性、经营性的国有资产折成股份,组成一批国有控股公司,建立法人产权,代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成为国有资产所有权的主体和一级企业法人,行使资产收益权和处置权,成为资本市场的主体。二是要改革国有资产管辖权制度,将管辖权由政府部门让渡给作为企业法人的国有控股公司,政府的资产管理方式则相应由收益权、处置权直接行使过渡到政策法律的制定,为企业资本运营营造法制化、规范化的市场氛围。三是要广泛建立法人产权制度,架构以企业法人产权为核心的企业资本运营体系。
六、理顺商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建立企业资本运营的联动机制
国有企业资本运营的根本目标是为了扩大主导产品或主营业务的规模,使企业商品生产经营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企业的资本运营应该有利于剥离企业非经营生产,提高企业资本质量,使商品经营成果直接转换成资本经营成果,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商品经营效率。资本运营要在有关联的企业之间进行,尽量减少无关联企业的兼并,以合理的市场结构,形成企业适度的竞争状态。抛弃或防止资本运营中一哄而上的做法,将资本运营行为和商品生产经营的切实需要紧密结合,规划出有序的、渐进的资本运营轨道。
七、正确认识市场规模与资本规模的比例关系,建立有序的资本扩张机制
处理好国有企业资本运营中资本规模与市场规模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资本扩张不能依靠行政命令搞外延式的扩张,而要着重培育国有企业通过资本的运营和相关生产能力的配置增强竞争力,占领市场份额所引起资本利润率的提高来转增资本的机制。二是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过程中资本扩张必须重在存量盘活,而不是铺摊子,搞重复建设,通过存量重组,扩大相对市场份额。三是国有企业的资本运营必须注重无形资产的运营,通过创立品牌,运用品牌的市场渗透力来达到资本规模和市场规模的统一发展。四是国有企业目前资产状况是固定资产大于流动资产,存量大于流量,资产负债比率和净资产比率都相当低。要有效的达到规模经济即资本规模和市场规模的统一,还需依靠政府制定兼并政策、产业化政策和市场容量扩张政策来扶助和指导,以加速国有企业资本运营扩张机制的培育。
八、处理好国有资产管理与企业法人治理的关系,完善资本运营的决策机制
企业资本运营必须正确定位,明确决策的权限和管理责任,形成良好、快捷、有效的决策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企业资本运营决策的分权模式,明确划分决策权限。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控股公司的决策权,应限于当企业资本运营涉及资产所有权在不同性质的主体之间重组或变更时作出明确的选择;而当资本运营在相同所有权主体之间发生,则只需企业法人批准;至于企业的资本运营只涉及所有权的派生权能如经营权、占用权,则其决策权利属于法人。二是明晰企业资产决策的责任,构建资本运营决策的风险约束机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国有控股公司资产运营决策的任务是促进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价值保值和有利于提高资本的生产配置效率,降低资本运营风险。王是建立资产运营决策的价值实物协同机制,促进国有企业资本运营
决策的回馈循环。资产运营决策必须将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对经营性资产的运营决策确定价值量化指标,企业法人则根据这些指标运营法人财产,完成价值量化指标与资本运营协同,使国有资产运营决策形成回馈循环。
九、加强资产评估管理,力求评估结果正确公平
资本运营离不开资产评估。只有准确、完整、合法地评估目标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合理确定转让价格,才能保证国有资产不被侵蚀。
1、制定统一的资产评估标准。对同一资产用不同的评估方法,评估的结果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但不同方法共存是与资产评估对象、评估要达到的目的及评估的经济环境相关的,即这三者的结合状态是决定采用哪种评估方法的内在依据。对企业整体分析时应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对企业以某项固定资产投资入股时,则主要采用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在外部条件允许时,也可以考虑使用收益现值法,非特殊情况时,一般不采用清算价格法。
2、加强对评估结果的确认工作。资产评估结果是否合法、真实,标准和方法是否正确、科学,资料是否完整等都需要进行审核和鉴定,以保证评估结果正确无误、公平合理。
3、加强对评估机构的管理。资产评估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并非任何组织和机构都可以从事该项业务。对资产评估的从业人员,应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十、强化企业财会工作,促使企业资本有效运营
1、只要是两家或两家以上企业的经济资源和经营活动因资金纽带关系而置于一个管理机构或集团控制之下,就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产品运作中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通过简单扩大再生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不再是有效的手段了。从资本积聚到资本集中,从实业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几乎是所有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途径。通过资本运营,企业资产规模有可能以几何级数膨胀,从而实现企业的超前发展,奠定其产业基础和资本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因此在中国经济的近10年之中,我们看见了众多民营企业试水资本市场,渐渐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
德隆这个昔日的新疆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如此庞大的企业帝国,公司从原来单一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涉及农业、加工业等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农业及相关产业、汽车领配件、旅游以及资本经营四大支柱产业,投资领域扩展到房地产开发、仓储货运、物业与酒店业、文化娱乐、新技术等多种行业。通过企业兼并和资本扩张,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形成多产业融合、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控股集团公司体制,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与统分结合高效管理的集团组织制度,创造了大集团规模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
(1)其通过“借壳”的途径,即通过受让已经上市的公司的国家股或法人股的方式,介入股市。在连续的资本运作中,开始控制多家上市公司,逐步形成所谓的德隆“系”。凭借这种方式,德隆公司的产品结构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融资能力不断加强,公司总市值高速增长。
(2)德隆系斥资非上市公司,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IPO融资——出台系列方案、措施——增资扩股融资收购。或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无法IPO融资,置换进现有上市公司——作为现有上市公司增资扩股融资的因素。这也就是“三驾马车”接连能够实现增资扩股的原因。
(3)其参股金融业,利用金融机构集资的功能,一方面大量集资为其主营业务扩大市场规模及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利用金融优势提高集团业务和产品竞争力。
无论是在1997年到1999年的大熊市,还是从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中,素有“股市第一庄”、“中国第一强庄”等美誉的德隆一直以常青树的形象支撑着庄股在市场上的一方天地。然而,在股市回暖的2004年,德隆“三驾马车”却逆市下跌,直至跳水,毫无疑问,其资金链完全断裂。
分析德隆帝国崩溃之原因,固然有宏观大背景下的一系列原因,比如:国家融资政策一惯向国有企业倾斜,以致于民营企业融资难;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完善,相关运作规则还未成体系,致使民营企业资本运作难以进行;资本运营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相对滞后,难以解决了出现的新问题;金融、证券等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民营企业整体信用缺失,再加上2004年初,由于中央政府担心投资过热,在金融政策上采取收缩银根政策,直接减少对企业的贷款。国家限制几大过热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房地产和煤炭等。德隆涉及的几个主要行业,恰恰名列其中。由于这一系列外因的出现,促进了德隆资金链断裂,使德隆的一张张多米诺骨牌被。
但进一步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德隆内部的原因。首先,德隆系涉足实业和金融两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德隆进一步细分,实业方面,包括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种子、矿业等;金融方面,则信托、证券、商业银行、租赁等兼收并蓄。所谓是场面铺得过宽过大,各产业之间又相关系数甚小,并且还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产业整合也只是做到了貌合神离,这些导致了德隆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没有核心产业迟早将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应该认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想继续壮大就要进行资本经营,不能仅靠自身的积累,基金融资上市融资等各渠道的拓宽,为资本运作提供了基础。融资完成是前提,但资本如何利用更成为企业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应该慎防多元化陷阱和谨慎对待产业整合。世界经济500强中,没有几个企业是靠多元化经营立身安命的。统计数据表明,70年代美国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是4.3个,而到了90年代,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只有1.2个。一些企业之所以产生多元化的想法,主要是对于自已赖以起家的主业产生“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虑。巨人如是,太阳神亦如是。太阳神成立于1988年,在1988年至1993年期间,他们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年产值由1988年的750万,一路攀升至1993年的13亿。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企业内部对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前途产生了动摇,提出了寻找“多角支撑点”的方针,结果集团内部搞了近20个项目公司,广泛涉足酒店、饮食、汔车、化妆品、边贸等行业。太阳神不仅在多元化经营上颗粒未收,而且错失了主业稳固建设的良机,其后果最终在近年反映出来。次之,根据监管部门自2002年末以来的调查,德隆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额高达200亿-300亿元。如果加上股权抵押、委托理财、证券公司三方委托贷款等,德隆占压的银行资金更多。这些贷款大量被用于德隆的股权收购,其收购公司的做法粗糙而简单,大小好烂通吃,对被收购公司质量把关松懈,在收购时没有仔细考虑现金回报的时间安排,在投资节奏方面的安排,即长、中、短期投资的比例上也不合理,长期投资比重过大,影响资产流动性,更多看到富有“利润”的投资机会和产业整合机遇,不管公司高速成长带来的潜在风险。德隆大量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但这些项目投资没有配合短期项目,以理顺资金回流,这是第一个风险。对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也没有拉开投资时间,不能保证资金顺利回收,以免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是第二个风险。短融长投最终拉断了德隆的资金链,把高速扩张形成的庞大资产建立在高负债的沙堆上,德隆的脆弱由此注定。德隆的产业整合是以资本运作为基础的,少量的初始资本几经变化控制了巨量的产业资本,而新整合的产业大多数不能实现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只好依赖银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贷款越来越多。一旦产业整合不利,银行紧缩贷款,那么德隆的一切产业规划就成为空中楼阁,股价崩溃是其必然。
再者,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缺失,这么一个庞大的德隆仍然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这显然不能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必然会导致决策性失误。同时,德隆多元化战略目标与其内部实力不符,即公司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能支撑其硕大的战略梦想,以致于到了后期,德隆的违规操作与资金紧张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状态,越是资金紧张越违规操作融资,而越违规操作融资,其资金缺口就越大,直至资金链完全断裂,昔日帝国灰飞烟灭。
我们应该意识到,市场经济要求资源和要素实现最佳组合,而资本是市场上最活跃的要素之一。资本运营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如何进行,应该从宏观环境和自身两个方面着手。
在宏观条件上,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突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再之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应该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起到规范民营企业行为的作用;第三,金融、证券等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和加大执法力度,并且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并建立相应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同时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自身整体素质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誉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控制各管理层人员违法违纪操作;应该建立其核心产业,并以产业经营为目的,资本运营为手段。同时还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1)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民营企业都是从产业经营起步的,这是立足市场的前提和必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单一的产业经营将会束缚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本经营就成为必经之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资源融入更大范围的资源之中,进行优化重组,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本运营,充分发挥资源的最佳运营效益,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这点说,企业从产业经营到资本经营的结合,是创业期之后的深化和飞跃。
(2)要弄清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关键。资本运营应该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灵活的体制和创新能力,而并非资本运营的能力,因此企业不能像“投资控股”型企业那样,先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再去整合企业或相关产业,谋取回报。应当围绕企业已有的产品和企业将来发展的方向,有意识地选择目标公司。换句话说,民营企业是为了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进行资本运营,而不是为了资本运营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应从企业的实力出发进行资本运营。这里所指的实力包括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等。固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进行资本运营是必然之路,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进行资本运营,却会让企业“噎死”。
成功的资本运营必须以成功的产品运作为基础。有人讲产品运作是加法,资本运营是乘法,资本运营是比产品运作更高级的形式。但是进行资本运营,没有成功的产品运作是不可能取得长远效果的,如果离开产品运作而大搞资本运营,会使企业陷入危险的“资本泡沫”中,最终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3)必须强调企业文化在整合中的作用。资本运营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资本更快、更好地增值。因此收购、兼并、重组之后的整合,是决定资本运营效果的关键。而整合的效果又往往取决于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能否兼容,应该培养具有企业凝聚力、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
(4)不断发现培养专业人才。
从一些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并不缺乏资本运营的意识,羁绊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人才缺乏,尤其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中高级管理人才,这是民营企业最致命的弱点,人力资源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应该从内部培训为主、外部招聘为辅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建立合理的工资报酬激励机制,来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
对我国民营企业来说,如何引入智力资本,完成产权制度改造,建立现代公司制,并通过运用资本等工具实现更高层次的规模经济,还是个需要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实践的领域。关键词:市场经济;民营企业;资本运营;产业整合
论文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中国民营企业要想迅速发展壮大,资本运营可谓是必然选择。然而资本运营有其内在规律,中国民营企业只有真正认识它、并遵循其规律运作,才能通过资本运营拓宽融资渠道和合理利用,促进产业升级,最终实现以产带融、以融促产的发展道路。目前中国民营企业纷纷试水资本市场,同时各种问题不断浮出水面,其中德隆集团可谓是典型,从德隆案例剖析中国民营企业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之间如何进行的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能给中国民营企业资本运作一些启示。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民营企业在产品运作中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之后,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仅通过简单扩大再生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已经不再是有效的手段了。从资本积聚到资本集中,从实业经营转向资本经营,几乎是所有民营企业迅速做“大”做“强”的途径。通过资本运营,企业资产规模有可能以几何级数膨胀,从而实现企业的超前发展,奠定其产业基础和资本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因此在中国经济的近10年之中,我们看见了众多民营企业试水资本市场,渐渐成为资本经营的主体。
德隆这个昔日的新疆的小企业发展成为如此庞大的企业帝国,公司从原来单一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涉及农业、加工业等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农业及相关产业、汽车领配件、旅游以及资本经营四大支柱产业,投资领域扩展到房地产开发、仓储货运、物业与酒店业、文化娱乐、新技术等多种行业。通过企业兼并和资本扩张,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形成多产业融合、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控股集团公司体制,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与统分结合高效管理的集团组织制度,创造了大集团规模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
(1)其通过“借壳”的途径,即通过受让已经上市的公司的国家股或法人股的方式,介入股市。在连续的资本运作中,开始控制多家上市公司,逐步形成所谓的德隆“系”。凭借这种方式,德隆公司的产品结构实现了多元化发展,资产规模不断壮大,融资能力不断加强,公司总市值高速增长。
(2)德隆系斥资非上市公司,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IPO融资——出台系列方案、措施——增资扩股融资收购。或利用自己资源进行产业整合——无法IPO融资,置换进现有上市公司——作为现有上市公司增资扩股融资的因素。这也就是“三驾马车”接连能够实现增资扩股的原因。
(3)其参股金融业,利用金融机构集资的功能,一方面大量集资为其主营业务扩大市场规模及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发挥协同效应,利用金融优势提高集团业务和产品竞争力。
无论是在1997年到1999年的大熊市,还是从2001年开始的大熊市中,素有“股市第一庄”、“中国第一强庄”等美誉的德隆一直以常青树的形象支撑着庄股在市场上的一方天地。然而,在股市回暖的2004年,德隆“三驾马车”却逆市下跌,直至跳水,毫无疑问,其资金链完全断裂。
分析德隆帝国崩溃之原因,固然有宏观大背景下的一系列原因,比如:国家融资政策一惯向国有企业倾斜,以致于民营企业融资难;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健全、完善,相关运作规则还未成体系,致使民营企业资本运作难以进行;资本运营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相对滞后,难以解决了出现的新问题;金融、证券等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民营企业整体信用缺失,再加上2004年初,由于中央政府担心投资过热,在金融政策上采取收缩银根政策,直接减少对企业的贷款。国家限制几大过热行业,包括钢铁、水泥、电解铝、汽车、房地产和煤炭等。德隆涉及的几个主要行业,恰恰名列其中。由于这一系列外因的出现,促进了德隆资金链断裂,使德隆的一张张多米诺骨牌被。
但进一步探究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还是德隆内部的原因。首先,德隆系涉足实业和金融两个领域,在此基础上,德隆进一步细分,实业方面,包括番茄酱、水泥、汽车零配件、电动工具、重型卡车、种子、矿业等;金融方面,则信托、证券、商业银行、租赁等兼收并蓄。所谓是场面铺得过宽过大,各产业之间又相关系数甚小,并且还没有自己的核心产业,产业整合也只是做到了貌合神离,这些导致了德隆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没有核心产业迟早将被市场无情的淘汰。
应该认识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想继续壮大就要进行资本经营,不能仅靠自身的积累,基金融资上市融资等各渠道的拓宽,为资本运作提供了基础。融资完成是前提,但资本如何利用更成为企业家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应该慎防多元化陷阱和谨慎对待产业整合。世界经济500强中,没有几个企业是靠多元化经营立身安命的。统计数据表明,70年代美国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是4.3个,而到了90年代,一个大企业进入的行业只有1.2个。一些企业之所以产生多元化的想法,主要是对于自已赖以起家的主业产生“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虑。巨人如是,太阳神亦如是。太阳神成立于1988年,在1988年至1993年期间,他们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年产值由1988年的750万,一路攀升至1993年的13亿。但是,就是在这个时候,企业内部对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前途产生了动摇,提出了寻找“多角支撑点”的方针,结果集团内部搞了近20个项目公司,广泛涉足酒店、饮食、汔车、化妆品、边贸等行业。太阳神不仅在多元化经营上颗粒未收,而且错失了主业稳固建设的良机,其后果最终在近年反映出来。次之,根据监管部门自2002年末以来的调查,德隆在整个银行体系的贷款额高达200亿-300亿元。如果加上股权抵押、委托理财、证券公司三方委托贷款等,德隆占压的银行资金更多。这些贷款大量被用于德隆的股权收购,其收购公司的做法粗糙而简单,大小好烂通吃,对被收购公司质量把关松懈,在收购时没有仔细考虑现金回报的时间安排,在投资节奏方面的安排,即长、中、短期投资的比例上也不合理,长期投资比重过大,影响资产流动性,更多看到富有“利润”的投资机会和产业整合机遇,不管公司高速成长带来的潜在风险。德隆大量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但这些项目投资没有配合短期项目,以理顺资金回流,这是第一个风险。对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也没有拉开投资时间,不能保证资金顺利回收,以免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这是第二个风险。短融长投最终拉断了德隆的资金链,把高速扩张形成的庞大资产建立在高负债的沙堆上,德隆的脆弱由此注定。德隆的产业整合是以资本运作为基础的,少量的初始资本几经变化控制了巨量的产业资本,而新整合的产业大多数不能实现现金流的正常运转,只好依赖银行,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贷款越来越多。一旦产业整合不利,银行紧缩贷款,那么德隆的一切产业规划就成为空中楼阁,股价崩溃是其必然。
再者,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缺失,这么一个庞大的德隆仍然是家长式的管理方式,这显然不能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必然会导致决策性失误。同时,德隆多元化战略目标与其内部实力不符,即公司人力、物力、财力都不能支撑其硕大的战略梦想,以致于到了后期,德隆的违规操作与资金紧张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状态,越是资金紧张越违规操作融资,而越违规操作融资,其资金缺口就越大,直至资金链完全断裂,昔日帝国灰飞烟灭。
我们应该意识到,市场经济要求资源和要素实现最佳组合,而资本是市场上最活跃的要素之一。资本运营是企业继生产经营、商品经营之后,以所拥有的资本为对象,通过资本更大范围的流动,实现内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经营活动,它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层次。民营企业的资本运营和产业整合如何进行,应该从宏观环境和自身两个方面着手。
在宏观条件上,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突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再之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配套政策应该鼓励、支持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起到规范民营企业行为的作用;第三,金融、证券等市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自身建设和加大执法力度,并且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并建立相应的资源信息共享机制。
同时民营企业也要加强自身整体素质建设,提高民营企业的信誉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监督、控制各管理层人员违法违纪操作;应该建立其核心产业,并以产业经营为目的,资本运营为手段。同时还应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设:
(1)要高度重视资本运营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民营企业都是从产业经营起步的,这是立足市场的前提和必要。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种单一的产业经营将会束缚企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资本经营就成为必经之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资源融入更大范围的资源之中,进行优化重组,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资本运营,充分发挥资源的最佳运营效益,实现企业规模效益的提高。从这点说,企业从产业经营到资本经营的结合,是创业期之后的深化和飞跃。
(2)要弄清民营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关键。资本运营应该为企业整体战略服务。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灵活的体制和创新能力,而并非资本运营的能力,因此企业不能像“投资控股”型企业那样,先取得目标公司的控制权,然后再去整合企业或相关产业,谋取回报。应当围绕企业已有的产品和企业将来发展的方向,有意识地选择目标公司。换句话说,民营企业是为了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而进行资本运营,而不是为了资本运营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因此,应从企业的实力出发进行资本运营。这里所指的实力包括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等。固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进行资本运营是必然之路,但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进行资本运营,却会让企业“噎死”。
成功的资本运营必须以成功的产品运作为基础。有人讲产品运作是加法,资本运营是乘法,资本运营是比产品运作更高级的形式。但是进行资本运营,没有成功的产品运作是不可能取得长远效果的,如果离开产品运作而大搞资本运营,会使企业陷入危险的“资本泡沫”中,最终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
(3)必须强调企业文化在整合中的作用。资本运营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使资本更快、更好地增值。因此收购、兼并、重组之后的整合,是决定资本运营效果的关键。而整合的效果又往往取决于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能否兼容,应该培养具有企业凝聚力、创新意识的企业文化。
但是债务筹资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债务筹资的比例越大,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企业应在利益和风险之间做出合理选择,这是资本结构决策的关键所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什么样的资本结构才是最好的呢?
本文试图以具体投资项目为对象,通过对资本结构理论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找出正确确定资本结构的方法,建立一个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资本结构决策模型,以利于企业资本结构决策。
一、什么是最佳资本结构
关于资本结构理论,国外的一些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人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主要是围绕资本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提出的。
⑴净利法认为,利用债务可以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这是因为债务成本一般较低,负债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越大,综合资本成本越低,企业价值越大。当负债比率达到100%时,企业价值将达到最大。
⑵营业净利法认为,如果企业增加债务资本,即使债务成本本身不变,但由于加大了企业风险,也会导致权益资本成本的提高。这一升一降,刚好抵消,企业综合资本成本仍保持不变。由此导出"企业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的结论。
⑶传统法认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尽管会导致权益成本上升,但在一定限度内并不会完全抵消利用成本较低的债务所带来的好处,因此会使综合资本成本下降、企业价值上升。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权益成本的上升就不再能为债务的低成本所抵消,而且债务成本也会上升,从而导致了综合资本成本的上升。综合资本成本由下降变为上升的转折点,便是其最低点,此时,资本结构达到最佳。
⑷MM理论认为,在没有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权益成本会随着负债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这样,增加负债所带来的利益完全被上涨的权益成本所抵消。因此,风险相同的企业,其价值不受有无负债及负债程度的影响。但MM理论认为在考虑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存在节税利益,企业价值会随负债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股东也可获得更多好处。而且,负债越多,企业价值也会越大。
⑸权衡理论以MM理论为基础,又引入财务危机成本概念。它认为,当负债程度较低时,不会产生财务危机成本,于是,企业价值因节税利益的存在会随负债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当风险加大,潜在的财务危机成本提高,当负债达到一定界限时,负债节税利益开始为财务危机成本所抵消。当边际负债节税利益等于边际财务危机成本时,企业价值最大,资本结构实现最佳;此后,若企业继续追加负债,企业价值因财务危机成本大于负债节税利益而下降,负债越多,企业价值下降越快。
那么到底什么是最佳资本结构呢?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净利法和营业净利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当债务资本多到无法偿还的情况下,企业将会破产,企业已无价值可言,更谈不上资本结构最佳。营业净利法仅强调了资本结构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却忽视了资本结构变化产生的财务杠杆作用,片面地认定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后三种观点相对比较接近,都认为当债务资本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时,企业收益和风险处于最佳平衡关系状态,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此时的资本结构是最佳的。当债务资本超过一定比例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将会上升,债权人在这种情况下会要求较高的回报率来平衡,同时,股东对投资回报的要求也会相应上升,最终导致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提高。
是不是资本结构最佳时企业价值最大呢?综合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资本结构是不是最佳的呢?
我们知道,企业价值就是企业未来各年现金流量按反映一定风险程度的贴现率计算的总现值。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风险条件下净现金流量的大小,是对企业全部资产获利能力的一种反映。
所谓资本结构最优化,是从股东(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对企业经营者提出来的要求,最佳资本结构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所要求的。在一定风险范围内,两个同样现金流量的生产经营项目,当资本结构不同时,股东的回报率是不同的。这主要通过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反映出来。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股东获取的利润相对于股东权益的程度,是对股东投入资本获利能力的一种反映,净资产收益率大,说明企业对股东的回报率高。
我们认为资本结构最佳时企业价值未必一定最大。大家知道,影响企业价值的最主要因素是企业营业项目的获利能力和项目的风险程度,一般来说,在企业规模相同、财务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获利能力大的项目,其现金流量也大,企业价值就大,反之,企业价值就小。
企业价值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反映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反映在项目的财务风险上。当总资本中债务资本所占比例过大时,由于财务风险加大会导致企业价值下降;其二是由于资本结构变化引起付现成本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进而影响企业价值。此时,债务资本比例越大,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而企业价值反而越小。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债务资本加大带来的节税利益不足以抵偿债务利息这一付现成本的增加,导致了现金流量减小。另一方面由于风险加大,同样也会引起企业价值变小。因此,认为资本成本最佳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综合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资本结构最佳的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那样的话,就意味着债务资本比例越高,资本结构就越好,因为债务资本成本低于权益资本成本。尽量降低综合资金成本是企业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和满足资金需要双重目标所要求的,但企业追求的应该是在一定风险范围内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
按期偿还债务应该是优化资本结构的前提条件,如果到期不能偿还债务,企业是否能够存在下去都是一个未知数,无论怎样的资本结构都不可能是好的,更不可能是最佳的。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确定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最主要标准是:
1.确保企业可以按期偿还债务,资金能够顺畅周转,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2.企业净资产收益率最大。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扩大所有者收益。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力求使负债经营所获收益尽可能多地超过负债经营成本,进而提高所有者的资本收益率。
二、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很多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分为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
(一)宏观因素
(1)行业因素。不同行业的企业资本结构是不相同的。一般来说,高风险行业的企业负债率不高。高经营风险与高财务风险的组合必然加大企业的总风险,而企业不会盲目追求高收益却不考虑风险,因此企业就会适当减少负债以降低企业的风险;资产流动性强的行业的企业负债率普遍高于其它行业。这些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强,周转快,流动性资产就可以应付随时到期的债务,降低财务风险,此时企业就能以较高的债务比例经营。
(2)利息率。众所周知,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合理的运用债务筹资,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如果运用不当,相应的也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我们知道,在会计期末企业是否缴纳所得税要看企业当期是否有税前利润,企业在盈利(税前利润大于零)或亏损的状况下,自有资本收益率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当企业盈利时,
当企业亏损时,
其中:iS—资本金利润率
EBIT—税息前利润
I—利息率
D—债务筹资额
S—权益筹资额
T—所得税率
假设自有资本收益率iS、税息前利润和所得税率保持不变,若提高利息率I,会导致债务筹资额D减少;若利息率I下降,则会使债务筹资额D增加。换句话说,低利息率会促进企业举债,反之高利息率会阻碍企业举债。从上面的公式中可以看出,在亏损的情况下企业自有资本收益率iS是负值,这种情况下企业举债是无益的,举债产生的利息反而会冲抵企业的利润甚至是自有资本,此时企业应当尽可能的避免举债。显然,利息率是影响债务筹资和资本结构决策的关键因素。
(3)所得税率。按照税法规定,债务利息可以在税前支付,而股利则必须在税后支付。从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的角度,债务筹资与股权筹资相比,债务筹资具有明显的节税效应。由于节税效应的存在,使企业在一定情况下会倾向于债务筹资。
(4)通货膨胀。通常人们认为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企业举债经营是有益的,因为货币存在时间价值,企业偿还的是更廉价的货币。但实践证明,只有当资产报酬率大于利息率时,企业才会随着通货膨胀的增加而增加债务比例。有些企业盲目举债,希望获得通货膨胀带来的利益,但当资产报酬率小于利息率时,通货膨胀反而会加大企业的债务风险并损害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不能盲目的利用通货膨胀调整资本结构。
(二)微观因素
(1)企业规模。一般来说,规模较大的企业所需的资本较多,不可能也无需全部是权益筹资,而且适当的债务筹资不仅可以降低资本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收益,此时大企业的债务比例要更高一些。另外,大企业的信用要好于小企业,其抗风险的能力也强于小企业,因此大企业更有可能获得债权人的支持。
(2)企业获利能力。前文提到,当企业资产报酬率大于利息率时,企业不仅可以获得节税收益,还能通过财务杠杆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当资产报酬率较高时,企业会选择较高的债务比例,以求获得更多的财务杠杆利益和节税利益。但若资产报酬率小于利息率,企业不仅得不到任何利益,还会面临很大的财务风险。因此企业的获利能力直接影响资本结构决策。有很多企业乐观估计自己的获利能力,盲目增加企业的债务比例,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可见,企业能否正确估计自身的获利能力,对资本结构决策是很重要的。
(3)决策者的风险喜好程度。对于同一个项目,不同的决策者会做出不同的筹资方案,这是由于他们对风险的喜好程度不同。喜欢冒险的决策者会尽量增加债务比例,以求获得更高的收益;而厌恶风险的决策者自然会规避风险,做出稳妥的决策,进而减少债务筹资的比例。在资本结构决策前,企业决策者应当综合各个因素,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此前提下决策者适当的偏好就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4)债务偿还期限。如果债务偿还期限较长,企业就可以有充裕的时间积累用于偿还债务的资金,这种情况下会适当提高债务资本比例,以获得更高的杠杆利益。反之,则会降低债务资本比例,以降低财务风险。
我们认为,要想对所有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着重研究那些关键的、重要的因素,其它次要因素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三、资本结构决策方法
我们认为,最佳资本结构是存在的。所谓最佳资本结构,就是在保证企业资金运行的前提下,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并且使净资产收益率和股东权益达到最大化的资本结构。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主要应该考虑以下因素:⑴投资项目的资产报酬率;⑵债务资本利息率;⑶债务偿还期限;⑷所得税率。
下面我们结合实例分析总结资本结构的决策方法。假设A、B两个项目资金需要量均为1000万元,资产报酬率分别为20%和10%,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两个项目都需要一定数量贷款支持,贷款利率为5%。假设两个项目贷款的还款期限都是5年,所得税率为30%,年折旧额均为60万元(假定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比重为60%,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10年)。问两个项目的最佳资本结构分别是多少?
首先计算A项目可以按期还款的最高贷款额(暂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根据下式计算:
贷款期限=贷款额÷(净利润+年折旧额)
=贷款额÷〔(资金总额×资产报酬率-贷款额×利息率)
×(1-所得税率)+年折旧额〕
代入有关数据,
5=贷款额÷{〔(1000×20%)-贷款额×5%〕×(1-30%)+60}
贷款额=850(万元)
资本金利润率=净利润÷自有资本
=〔(资金总额×资产报酬率)-贷款额×利息率〕
×(1-所得税率)÷(资金总额-贷款额)
=(1000×20%-850×5%)×(1-30%)÷(1000-850)
=73.5%
此时的资本金利润率达到最高,财务杠杆利益最大。
如果减少贷款额,则资本金利润率会有所下降。因此,最佳资本结构就是债务资本比例占85%。
同理可以计算B项目的最高贷款额为553万元,最高资本金利润率为11.33%。最佳资本结构为债务资本比例占55.3%。
本例说明了在保证债务按期偿还的前提下,即在一定风险范围内,资本结构最佳时,其综合资本成本也是最低的(假设在一定风险范围内,股利支付水平不变)。
此时的企业价值是不是最大呢?我们现在以B项目为例,考察债务资本比例分别为45%和55%时的企业价值情况。
债务资本比例为45%时的营业净现金流量为:
〔(1000×10%)-45×5%〕×(1-30%)+60=114.25(万元)
债务资本比例为55%时的营业净现金流量为:
〔(1000×10%)-55×5%〕×(1-30%)+60=110.75(万元)
计算结果表明营业净现金流量随着债务资本比例的加大而减小。同时由于财务风险的增加,企业价值肯定会变小,也就是说资本结构最佳时企业价值并不是最大的。
根据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导出计算最佳资本结构的公式。设资本总额为Z,资产报酬率为K,债务利息率为I,所得税率为T,债务偿还年限为n,年折旧额为E,债务资本比例为W,则:
据此可以导出最佳资本结构W(债务资本比例)的计算公式。
式中的为年折旧额与资本总额之比,它决定于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和折旧年限,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条件确定相应的折旧系数。设折旧系数为e,总资产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为g,折旧年限N,则:e==
如果这两个条件不变的话,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常数。如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为60%,折旧年限为10年时,e为0.06。因此,最佳资本结构W可以用下式计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总额只影响折旧系数,对资本结构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在折旧系数一定的情况下,影响最佳资本结构的因素主要有资产报酬率、债务利息率、债务偿还期限和所得税率。
下面,我们对公式进行一下验算。假定企业所得税率为30%,折旧系数为0.06,对资产报酬率、债务利息率和债务偿还期限分别给出3个不同数据,测算不同情况下的最佳资本结构(见表3-1)。
表中的数据告诉我们,在其他条件不变,并且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的情况下,债务资本比例会有所提高。
以上资本结构决策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计算公式中没有考虑企业经营风险等因素。针对这一点,如果用概率结合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是计算过程相对复杂一些。另外,企业有很多筹集借入资本的方式,每种方式还本付息的方法都不同,这些问题在决策方法中也未述及,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解决,以期更加完善。
【内容提要】
资本结构是企业筹资决策的核心问题。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适当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的成败。
企业的筹资方式可分为债务筹资和权益筹资两大类。一般意义上的资本结构就是指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自有资本)的比例关系。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什么样的资本结构才是最好的呢?比较普遍的观点是这样的,使综合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是最佳的。在实践中,这样的标准是否可行是值得怀疑的。很明显,通常情况下,债务资本比例越高,综合资本成本就会越低,而当债务资本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资本结构理论和具有可操作性的资本结构决策方法。本文通过对资本结构理论和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找出评价资本结构的标准,建立一个可以进行量化分析的资本结构决策数学公式,使其能够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资本结构决策。
【关键词】资本结构决策
参考文献
(1)伍中信:《资本经营财务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潘敏:《资本结构,金融契约与公司管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7
(3)郭元晞:《资本运营》,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4)王勇海:《资产定价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
现代企业制度所具有的经营权与所有权“两权分离”的特征促进了经济与的发展,但正是由于“两权分离”,导致了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缺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要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即企业经营者为实现企业所有者的目标而努力,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按经营者达到的业绩水平给予恰当的奖励。行为者期望理论认为,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方式是因为人们相信这种行为方式将产生他们期望得到的回报。根据行为者期望理论,企业激励机制的作用就在于当行为者的行为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目标时,企业就向他们提供他们期望得到的回报。企业激励机制有助于协调企业委托人与人的矛盾,从而减少问题。同时,由于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不同,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天然属于经营者个人,因此企业激励机制实质上是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对经营者的激励问题存在的基本前提是经营者作为经济人,他们有自己的利益偏好和目标函数,他们不会而然地把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作为自己的行为目标,否则对其进行激励就是多余的。
二、企业人力资本的特点
1.企业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专有性。专用性是指资产在用于特定用途以后,很难再移作他用的性质。经营者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来自于经营者在特定企业中的实践,是专门为支持某一特定团队的生产而进行的持久性知识和技能的投资,它强调了经营者与企业这一环境之间形成的在知识或技能上的依赖性。一个具有某种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的人若退出企业,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而且会给自己造成损失,因为这种专用性形成的价值在企业外部将得不到充分体现。专有性是指一种资源一旦从企业或组织中脱离,将给企业或组织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说,专有性资源是一个企业或组织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参与状况直接到企业或组织规模的大小以及团队其他成员价值的高低。
2.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人力资本是一种无形的潜藏在其所依附的个体身上的资本,其作用的发挥受个体心理意识的影响。也就是说,作为主体的个人来讲,他有做出努力和不做出努力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其选择的过程和结果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这种选择又会影响其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
3.人力资本具有能动作用。人力资本是活的资本,而世间其他物力资本和自然资源都是死的资源,其本身并不会自行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必须要有人力资本的投入才能获得效益。因此,人力资本的能动性是最大的生产力和社会财富,是技术得以不断进步的动力和源泉。人力资本的能动性使得人力资本不但具有发挥自身能力的功能,而且具有吸收、消化等功能。比如那些具有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企业,不但具有巨大的内在创造力,而且具有强烈的吸收和消化外来技术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地改造自身技术和推进其发展,形成企业强大的竞争力。三、人力资本的激励模式
现代企业产权理论认为,企业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经过博弈后达成的一系列契约的组合,是各种要素的联合体,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本质上是一种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市场合约。在企业中,明晰界定的产权及其规则就可以保证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自谋求权利水平的最大化而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包括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其中收益权是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并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随着人力资本在企业生产要素中的比重提高,人力资本的产权化已经到了不能被忽略的地步,如果人力资本的个人所有权完全被否定或低估,使用权、处置权被限制,收益权被剥夺,就会挫伤人力资本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人力资本的产权化对传统会计提出了改革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地位并驾齐驱,企业的产权构成从单纯的财务资本逐步转向一种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存,这个产权基础的变化迫使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这样才能真正记录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变化,满足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要求。
一、企业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途径
关于企业中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处于摸索阶段,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者提出“人力资本股权化”概念,即并不一定要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将人力资本以精确的数额确认为企业的股本和资产,而可以在一定经验或协议基础上,以激励合约的方式使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以促使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活动或经济行为的长期化,达到收入激励的目的。有的学者提出“量化经营责任”观点,即经营者、员工拥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明确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产权;二是先明确物质资本投资者所享有的企业剩余,再推算出人力资本所有者享有的剩余。
本文认为,由于企业中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不同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程度、风险承担情况程度及产生的边际报酬各不相同,因此对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本必须赋予其不同产权。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本,根据重要性程度不同,可以采用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产权。其一,对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人员一般具有较强的谈判能力,可以直接以其自身所拥有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入股,所持有股份的多少则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谈判确定,并依据股份比例对企业剩余进行分配。其二,对非核心人员但对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这些人员在进入企业时还不具备足够的谈判能力,在最初不能取得股份,但是为了激励和约束这部分员工,使其在企业的行为长期化,可以约定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逐步取得一定股份,股份的多少依据其在企业的贡献价值和发展潜力来确定,股份的来源则在形式上是由物质资本所有者“让渡”,实质上是“归还”,这些员工通过对企业的贡献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理所当然应该取得对企业剩余的分配权。
二、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对会计核算改革的思考
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对传统会计是一次大的挑战,本文认为,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产权化是必然的,会计核算体系也必须对此有相应变化,但是目前阶段来说,完全摒弃传统的体系也是不现实的,然而可以在传统会计核算体系中的内容上作一些改变或扩展,以满足决策者的信息需求。(一)关于会计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的内涵在体现人力资本上应该做出这样的扩展:人力资本将会长期在所服务的企业工作,并且企业将会永久持续经营下去。人力资本对于这一假设的依赖性较物力资本更为明显,人的知识、技能的作用发挥受到精神因素等影响,或者说其价值增值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和波动性,在一个相对长期稳定的工作环境中,能更好地对其进行观察和记录。作为企业主体,在持续经营的假设下,才会对员工进行有目的的培训、再教育,使他们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另外,应该增加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影响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会计假设。人力资本产权无法得到保护或者力度不够,都会使人力资本的内在效应和外在效应不能释放,其自身所具有的配置功能、增值性都无法得到发挥。只有人力资本的产权得到实现,作为私有性质的产权能够得到关键的剩余索取权,才能受到有力的激励,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其使用效率。
(二)关于会计计量
计量的指标有定量和定性两种。货币计量假设是传统会计的一个重要假设,用货币对物的价值进行计量并记录就可以使各种不同的物在会计核算中具备了必要的可比性,但人与物不同,人的价值比物的价值更全面、更复杂。有许多与人力资本定价紧密相关的因素,如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协作能力、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组织方面的禀赋等这些都是劳动者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货币与非货币两者的结合使用才能尽可能地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到客观而全面的测算。非货币计量方法则包括工作成绩总结、技术熟练程度评估、工作态度评估等,这些方法可以从定性的角度对劳动者的心理素质、合作精神、对企业的忠诚等这些不能忽视的资源因素进行计量。
(三)关于会计等式
传统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左边是企业所有资产,右边是债权人和物质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在这个等式中没有反映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因此应将其扩展为“资产=负债+物质资本所有者权益+人力资本所有者权益”,体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博弈后形成的产权关系。
(四)关于会计处理
1、资本进入。在人力资本进入企业时,按协议给予的股份,贷记“股本-人力资本投入”,按市场评估借记“人力资产”,协议价与市场评估价之间的差额可以记入“资本公积-人力资本股本溢价”。
2、人力投资。企业对持有股份员工进行的培训、再教育发生的支出,应视为对员工的一种事前分配,借记“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贷记“银行存款”,如果金额不大,也可以根据重要性原则直接记入当期费用。对于并未取得股份的员工,其培训和再教育支出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借记“人力资本投资成本”,贷记“银行存款”,并在期末视投资效果分期转入“人力资产”或者在一定期限内进行摊销,即如果投资取得了预期效果,员工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则应借记“人力资产”,贷记“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反之则应将“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在一定期限内摊销至各期损益。
3、人力资产的期末价值。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产应定期进行评估,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系统地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发展潜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真实反映企业拥有的人力资产价值,并由市场评估机构进行认定,据此对“人力资产”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当期末企业人力资产的价值低于账面余额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人力资产减值损失”,贷记“人力资产减值准备”,当期末企业人力资产的价值高于账面余额时,按照谨慎性原则,不应调整账面价值,但应在人力资源情况变动表中予以反映。
4、会计报表。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中增加“人力资产”项目,所有者权益的“股本”下分设“人力资本投入”、“非人力资本投入”。另在主表外增设“人力资源情况变动表”,用以定期反映企业拥有的人力资产的变化情况,该表在货币和非货币计量结合下全面提供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情况。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其根本目的就在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资本运营就是以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对资本及其运动所进行的运筹和经营活动。因此,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是企业资本运营的根本动因。而资本运营的直接动因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资本的本质属性
一方面,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而这个“剩余价值”则产生于资本的生产经营运作过程(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的精辟论述)。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社会资本的集中。中小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不仅可以为中小企业筹集到一大笔资金,还可以为中小企业打开一条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通道,使中小企业获得大规模的发展机遇,得以超常规发展。
1.2市场竞争的需要
生存与发展是任何性质企业经营的永恒主题。由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企业不断地通过并购行为实现资本的迅速集中,完成资本扩张的目的,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方面来自于市场供给主体的增多与市场供给主体效益的增强;另一方面来自市场态势的变化,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对企业的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技术与管理创新
先进技术的采用可以降低成本,创造需求,扩大市场,为资本所有者创造出高于一般水平的利润。创新的结果,必然会出现更高效率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从而使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利润率上升,最终使资本不断增值。因此,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而除了技术创新外,企业还应有管理创新,管理与技术是企业腾飞的两翼,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前提。每一个中小企业,都会尽可能地运用其手中的资本,通过创新活动和其他有效方式,追求资本盈利的最大化。
1.4历史性发展机遇的推动
新经济形态与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我国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与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新配置资源的良好机遇;中国加入WTO所承诺的产业与市场的更大开放为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法律保障的新机遇;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战略国策为中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性机遇;金融市场的发育及金融政策的调整为中小企业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外部动力。
2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模式
目前我国有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困难,其中不少还处于亏损之中。这些企业出现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缺少资金周转,有的是负债过重,有的是难以打开市场,有的是经营管理不善等。上述面临困难的企业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只要稍加扶持,就可以改变困难局面;而另一种则是无法挽救的,只有让其破产清算。对于前一种企业,可以通过资产重组、企业托管、融资租赁等方法使企业走出困境,扭亏增盈。
2.1破产重组
一般的,破产并不是企业唯一的选择,而在破产前进行资产重组是使企业走出困境的一条出路。法律意义上的破产又叫破产重组,是指债务人无力偿付到期债务时,由全体债权人共同分担损失的一种法律程序。它是企业在法律保护下最后一次资产重组的机会。如果企业在限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既定的调整目标,企业即被宣布真正意义上的破产。在重组整顿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构建新的资本结构。主要方法是将现有负债逐步转为收益债券、优先股和普通股,由此减少负债总额。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可降低固定的利息费用,缓解资金供需矛盾,使企业的安全边际增大。
2.2企业兼并
目前我国新兴起一大批效益较好的中小企业,其中主要是民营企业以及乡镇企业。这些企业都迫切需要资金,扩大生产,把企业做大。那么对于前面提到的亏损企业、停产半停产企业来说,采用兼并的方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经营策略。这是因为优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一种内在的动力,促使它去兼并;而劣势企业认为被兼并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自然愿意被兼并。
企业兼并的形式有多种,其中包括:①入股式。即被兼并方将其净资产以股金的形式投入兼并方,兼并方不再承担其原有债务。这种方式适用于被兼并企业的债权债务比较简单的情况;②承担债务式。即被兼并方的企业债务过重,但产品有发展前途,兼并方以承担该企业债务为条件接收其资产,或弥补流动资本;③重新组合式。即将两个企业的资产整体合并,形成由一方控股,另一方为子公司。将较大企业的厂、公司业务相近者重组,形成集团化经营。此外,对于资金较雄厚的企业来说,还可以将被兼并的企业购买下来,同时承担其债权债务。
2.3融资租赁
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我国的直接资本市场不发达,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讲,通过直接资本市场融资的成本太高。中小企业所需要的资金是经常性的、零散的,大银行又不愿意为其提供贷款;同时我国也没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企业要想从银行这个间接融资渠道获得贷款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要改革我国现行信用制度的单一化格局,采取多元化的信用方式,那么融资租赁就是与银行信贷并存的一种方式。因此中小企业应把这一方式作为一种资本筹措的渠道。
融资租赁有多种实现方式。由于中小企业资金有限,可以采用出售回租的办法。它是指企业向租赁公司出售既有的固定资产,取得价款,同时又租回使用,使之继续产生效益,并通过逐期支付现金的方式最后又赎回该资产的一种资本经营方式。采用这种方法是为了在完全不改变对实物资产运用的条件下,靠它取得金融资产。实际这是一种盘活资本存量的方式,并不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融资租赁与抵押贷款不同,它属于非银行业务,可以不通过银行作为中介,也不需要他人进行信用担保,是一种直接利用社会资本的有利方式。对于企业来说,它避免了从直接资本市场和银行筹资的困难,从而是可以操作的。
3中小企业资本运营的战略选择
3.1优势企业的战略选择
对于那些“技术先进,市场潜力较大,在资本市场上吸引力大”的优势企业,可以采用“优优联合”、收购兼并等方式实施资本运营,扩大规模。待具备一定条件后再公开发行股票。所谓“优优联合”是指同等水平的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相互竞争,但它们的竞争力与大企业比较,相对较弱。因而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两个或几个优势中小企业转“对手”为合作“对象”,优势互补,组建较大规模的企业,以实现规模经济;而收购兼并是指采用购买式、吸收式、控股式和承担债务式等并购那些优而无势、劣势企业(包括大型企业),发展新产品。特别是控股式,运用较少的资本支配控制那些具有优势资产、广阔销售网络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对促进兼并、盘活资本存量、调整经济结构具有重大意义。但并购应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为基础,谨防忽视成本与风险的盲目并购计划。通过上述资本运营策略的实施,待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这类优势企业便可以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吸收社会资金,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目标。
3.2优而无势企业的战略选择
对于那些“产品适销对路、技术设备较好,而规模小、负担重、债务多、资本短缺”的优而无势的企业,可以采用参股联合、利用外资嫁接改造、二级市场产权转让、无形资产资本化等方式增强企业实力。所谓“参股联合”是指企业法人共同出资参股,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在企业内部实行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的有机组合,成立股份合作制企业;“利用外资嫁接改造”是资本运营的重要形式。吸引外商共办合资企业不仅可以引来外商资本,同时还可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二级市场产权转让”是指对那些暂时不具备直接上市的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二级市场买“壳”上市或者通过自动报价系统向社会公开募集资本,实现规模扩张;“无形资产资本化”是指利用本企业的无形资产优势,通过营运无形资产为契机来盘活资本、筹措资本。
3.3劣势企业的战略选择
对于那些“资产状况不良,生产经营不死不活,处于休眠期”的劣势企业,它们在作为资本运营主体的时候应采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租赁、托管、债务重组、转让闲置厂房和设备、房地产置换等形式摆脱困境。所谓“租赁”是指利用特殊的方式充分利用其他企业的经营优势及灵活多变的经营机制,带动本企业不良资本的盘活;“投靠联合”是指出让部分产权或全部产权投靠大企业集团,以换取接收主体更大规模的资本投放;“债务重组”是指冲销无法归还的债务,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和债权债务关系,如债转股。对于哪些“扭亏无望、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应及时采取拍卖出售、破产重组等明智的策略,以防止“血本无归”。
主要参考文献
[1]倪培兵.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资本运营的动因与障碍[J].西北大学学报,2005,(5).
[2]程振峰.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山东行政学院、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1).
由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主要由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组成,因此,本文拟主要运用现代审计理论,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入手,试对环境风险、预测风险、决策风险、招聘培训风险、配置使用风险、风险、流失风险等方面的审计展开探讨。
一、内控制度评审
对内控制度测试和评价,确定审计的重点是现代审计的重要特征。因此,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审计也应先以人力资本投资内控制度评审为突破口。所谓人力资本投资内控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持续经营的需要,保护人力资本投资的安全完整,确保投资信息正确、可靠,协调投资经济行为,控制投资活动等而制定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组织、措施、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内控制度评审时,应首先取得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本投资内控制度,并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健全性评审应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
1.审查人力资本投资管理部门是否健全;责权利是否明确;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分工能否起到应有的相互制约作用。
2.审查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会计信息及相关的经济信息、簿记、报告制度是否健全;其信息记录、传递程序是否都有明确的规定;有无审核和定期核对制度。
3.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严格的人力资本投资经济责任制;责任是否落实;是否严格执行了奖惩制度。
4.审查企业是否对各项人力资本投资活动的程序作出明确规定;有无清晰的流程图交由有关人员严格执行。
5.审查企业各项人力资本投资业务循环中的各关键控制点是否都设有控制措施;各项控制措施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是否经济;是否切实可行。
6.审查企业是否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内部审计监控制度;内部审计监控对查错揭弊、改进投资管理、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是否发挥了作用。
通过上述几方面评审,评审人员应发现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是否齐全,每项制度的内容是否完善,有无较强的内部控制功能等,并对其作出总括性评价。
然后,根据健全性评审结果进行有效性评审,如果决定全部或部分的信赖内部控制,审计人员还必须对有关的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详细审查,确定每项具体控制程序是否被严格执行,执行是否有效。
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和有效性的评审,审计人员就可以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潜存的风险有一大概认识,并确定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实际业务是采用抽样审计还是采用详细审计。
二、环境风险审计
企业环境变动会导致风险。如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转变、科技重大突破、行业前景、行业竞争性、突发灾害事故等,都会使原来投资形成的人力资本贬值和过时。审计人员针对该种风险应主要进行如下几方面审查:
1.审查企业是否对宏观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和本行业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的最新变化进行识别和跟踪;是否根据这些最新变化对人力资本投资活动进行适当调整。
2.审查企业是否对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以及相关产品的最新技术进步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识别和跟踪;是否根据跟踪结果对人力资本投资活动作出适当调整。
3.审查企业是否识别、计量和跟踪本企业产品的衰退和过时风险;研发部门是否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及时采取措施排除该风险;该措施是否有效。
4.审查企业是否对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以及相关产品的消费需求变化进行识别和跟踪;是否了解现有产品的销售趋势;是否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针对消费需求变化和现有的销售趋势而适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该措施是否有效。
三、投资预测风险审计
人力资本投资预测风险对企业影响巨大。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人力资本投资需求预测是否建立在现有人力资本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是否充分考虑了企业未来发展中内外环境变化和总体战略要求;企业是否满足预测模型的假定条件;预测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根据预测的对象、任务、内容和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预测方法和技术。
四、投资决策风险审计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失误所致的风险同样不容忽视。审计人员可主要进行如下几方面审计:
1.审查人力资本投资目标是否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
2.审查投资决策所使用的假定是否合理;所使用的基本数据是否是最新的、完整的,其来源是否可靠。
3.审查人力资本投资对象的决策标准是否客观。
4.审查人力资本回报和成本数据是否真实。
5.审查人力资本投资对象的决策是否客观和理由充分。
6.审查所放弃的人力资本投资方案是否可行。
鉴于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与物质资本投资决策基本相似,因此,审计中也可借鉴物质资本投资决策风险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五、招聘、培训风险审计
在进行人力资本招聘风险审计时,要重点审查:企业是否具有全面的职务(工作)分析报告;是否有合理的招聘计划;招聘计划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划;是否对应聘者的背景进行调查;有无科学的人力资本评价制度和试用制度;新增的人力资本是否符合该评价制度和试用制度;是否与被录用人员签订“对履历真实性保证协议”、“服务期限约定”等,被录用人员是否适合企业文化和具体工作岗位的要求。
对于人力资本培训风险,应重点审查:企业是否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目标;培训计划是否健全,短期和长期计划是否有效衔接;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是否按时对申请培训员工的条件进行摸底,培训对象的选择是否有客观公正的资格认证标准、制度,并能予以严格执行;是否与将要参加培训的员工签订培训合同,合同中是否对培训期间培训费用的承担和担保、接受培训员工的工资、福利、培训后的服务期限以及违约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培训项目是否实行专人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在选聘专家或教师前是否对其以前的施教情况、个人业绩以及在原单位的表现有所了解;培训方法和途径是否灵活多样而有效;是否针对不同层次人力资本的特点建立多层次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确定是否既符合企业技术、管理技能的全面要求,又符合市场化需要和企业未来发展的要求;培训经费有无保障;培训效果是否有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或方法,并能利用该评价指标或办法予以严格的考核和评价;对考核合格的是否给予恰当的安排,不合格的又如何处理;培训前签订的合同是否有效执行;培训后的员工能否严格地按规定的职级、任务、责任和权利履行其职责。
六、配置使用风险审计
人力资本配置不当、使用不充分也会带来风险。审计时,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审查员工能力与岗位要求是否匹配
员工能力与岗位要求匹配是企业人力资本配置的首要环节。审计时,审计人员应从了解岗位的具体要求,应完成的任务,以及岗位处理的问题所涉及的范围和复杂程度入手,审查员工能力是否适应岗位的要求。具体审查时应主要审查:本岗位工作是否适合员工的技能和专长爱好,岗位人员是否了解所在岗位的工作条件,是否掌握本岗位所需的资料和知识。对于员工能力低于岗位要求的,应审查对这些员工是否有调整计划和培训计划;对于员工能力超过岗位要求的,应审查对这些员工是否有扩充职务、加重担子的计划。
(二)审查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
员工能力与岗位要求匹配审查工作完成后,应接着进行人力资本配置的核心环节-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的审计。审计时,应重点审查:企业人事部门制定的定员计划是否按劳动效率、设备和生产岗位等依据正确计划和编制;超计划的增员是否经主管部门审批,有无导致人力资本的闲置和浪费;超计划减员是否确实是实际生产需要,有无导致生产设备的闲置。审查劳动定额是否处于正常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多数员工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或超过的水平;定额水平是否随生产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对于超额完成定额的员工,是否及时给予适当的激励;而对于没有完成定额的员工,有否进行相应的处罚。
(三)审查人力资本结构和分布
合理安排人力资本结构和分布也是人力资本配置的重要环节。人力资本结构的审查可按不同的标志进行。根据工作性质的不同,人力资本分为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五类。对此应重点审查非直接生产人员,如后勤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等是否存在超编过剩,人浮于事的情况;生产工人配备是否齐全;管理人员分工是否明确,责任是否清楚(陈思危,2002)。生产工人内部各种工人的人数、比例是否符合生产要求;技术人员内部各专业人数比例是否合理;管理人员内部经营、营销、政工人员的比例是否恰当。同时,还要将各类人员的实际结构与计划结构,与上期和历史某一时期结构或与同类企业结构比较,审查其变动是否合理。就年龄结构而言,应重点审查企业员工年龄结构是否老化,有无后继乏人的倾向;有无因徒工或新招收人员过多而出现员工素质低下,急需大量培训的现象。除此之外,还应按员工的技术级别或技术职称结构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人员配备是否称职,是否有高级或高职人员从事较简单的工作而造成人力资源浪费,低级或低职称人员从事难以胜任的复杂工作而影响工作质量的现象(陈思危,2002)。
一个企业,即使各类、各年龄段、各专业、各级员工结构合理,但分布不合理,也会导致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因此,还应对人力资本分布进行审计。审计人员应审查生产、管理、服务部门、各车间、各科室的员工人数占员工总数的比例是否合理,有无某些部门人浮于事,而另一些部门人手不足的情况;另外,还应重点审查科技人员、高层次员工在各部门、各单位的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部门对此类关键人员不需要但却抓住不放的情况。
(四)审查员工工作时间的利用情况
员工工作时间利用情况,主要包括工作日利用情况、工时利用情况、工作效率等。审计时,应重点审查员工有无非正常缺勤、计划外停工和在班内从事不必要的非生产性活动;对此,企业是否制订过相应的监督和惩罚措施;对于工作效率的审查,应主要审查员工是否完成了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审查影响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的各种人为的因素以及企业对该因素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将本期劳动生产率与上期(过去某时期或历史最高时期)、与同类企业先进水平进行对比,审查它们之间的差距以及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降低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途径。
七、风险审计
对于经营者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行为、员工偷懒行为所致的风险是最难控制的风险。审计人员对此风险应予以充分的重视。应重点审查企业是否建立健全员工考核标准和制度,考核制度内容是否科学、完整,考核方法是否科学,是否根据员工考核结果设计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设计的激励机制是否体现多劳多得和按能力分配原则,是否建立了明确的员工报酬制度和人力资本利润分配制度,不同等级、不同岗位、不同情况、不同贡献的员工报酬和人力资本利润分配差距是否合理,分配政策、程序、要求和内容是否公开透明;激励机制是否体现未来原则,是否把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直接挂起钩来;激励机制是否体现市场化原则,员工特别是企业高层次人才的激励率是否高于同行业市场平均激励率;是否设计能激发员工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事业心、社会地位与价值、个人荣誉等非物质性激励;激励机制的设计能否达到员工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员工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的理想境界;员工有无偷懒行为,经营者有无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行为,其程度如何?企业是否对此设计了一套完善的内外部约束机制,该约束机制是否带来良好的效果;对于效果不理想的是否及时予以改进。
一、人力资本的界定及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
1.人力资本的内涵界定
人力资本(HumanCapita1)的涵义可从内容和形成两个方面去界定。从内容角度去界定人力资本涵义的学者比较关注人力资本所包涵内容,认为人力资本是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体力、健康及其所表现出的劳动能力等的总和。其主要代表是舒尔茨(Shuhz,1990),他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从形成角度去界定人力资本涵义的学者比较关注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教育、职业培训、卫生保健和劳动力流动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而其中的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其主要代表是贝克尔(Becker,1993),他指出:“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影响未来的货币和消费能力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人力资本是指特定行为主体通过有意识地投资活动所形成的,由知识、技能、体力或健康及其所表现出的劳动能力等组成的,能实现价值增值的,依附于某个人身上的存量资本。
2.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就是以人为投资对象、以获得未来收益为目的的企业投资行为。人力资本投资主要通过教育、培训、劳动力流动、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投资实现。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中最主要的一部分,这部分投资往往是由政府支持的,其投资的效果与政府教育政策、教育重点有关。在进行教育投资时,企业主要是支持员工进行在职的继续教育。培训投资是直接服务于现实的人力资源,增加人力资源的技能存量的投资,包括就业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两种。劳动力流动投资指劳动力流动是现代经济社会普遍现象,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动态中不断地组合,形成最优配置,实现人力资本的增值。卫生保健投资主要是为了改善员工的健康状况,使员工保持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
二、基于人力资本特性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产生的原因
所谓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指企业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或完成特定的任务而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开发人力资源,但由于被开发主体的原因而导致企业经营后果与经营目标相偏离的潜在可能性,即经营后果的不确定性。
1.人力资本与其承载者的不可分性及其流动性
人力资本是无形的,主要表现为蕴藏在人体内的一种劳动能力,其投资形成的资本形态与其承载的主体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作为生物形态的人力资本主体由于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会出现年老、疾病、死亡等生物现象,因而所投资的人力资本会因为被投资者的年龄、健康、意外伤害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人力资本的损失,从而使投资者减少或丧失投资收益。既然人力资本依附在人身上,那么它必然会随着人的流动而流动。人的自利性决定着他时时刻刻要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一旦在一个国家或一个组织(单位)内不能实现该目的,他就会在流动中寻找自身价值转换以及匹配环境和机遇。近几年落后地区人才向发达地区,落后企业向发达企业转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3.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和主观能动性
一是人力资本具有异质性,不同的主体,由于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差异,同样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使相同性别、年龄和身体素质相同的人,在进行同样的投资时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结果。若外部环境条件比较差,激励机制不健全不合理,则很难调动人力资本载体的积极性,其努力程度就很低。二是人力资本具有主观能动性,即人力资本在受到激励的时候能够做出积极的反应,从而为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收益;而在受到不利环境和负面影响时,又能够减少或者丧失投资的收益。同时投资是面向未来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其产出成果如产品研发及管理改革成效的取得都有一个时间差,同时,其成果也不可能像其他物质产品那样可通过市场调查来判断其销售情况及相应的绩效。衡量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时,很难把其它要素的贡献剥离出来,因此我们很难从最终产出中判断出具体某个人的贡献是多少,这就存在“偷懒”或“搭便车”的现象。因此人力资本产出成果质量和数量及其产出时间是很难确定的。
4.人力资本形成的长期性和投资者主体的多元性
一般来说,一方面人力资本的形成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在短期内难以收回;另一方面,企业人力资本的收益期限也较长,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可以在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内为企业创造财富。人力资本是多方面、长时期投资的结果,投资各方都要得到收益。企业所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也是这样,员工作为人力资本的主要承载者和投资参与者,享有所有权、使用权和一定的收益权;企业投资只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享有一定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人力资本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多元化,导致人力资本在使用和收益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
三、基于人力资本特性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规避
1.确立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产权
确立员工的人力资本产权,就是一方面承认职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当期收入,另一方面更要承认广大职工在利润积累中的贡献,这实质上触及了收入分配的问题。职工参与企业分配的方式,一是依据按劳分配分得一定的工资和奖金,二是职工作为企业价值增值的创造者之一应当按比例形成他们在本企业的股份。职工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事实上就是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回报的一种方式,而这个风险是企业和职工双方承担的。比如我国的内部职工股,“持股人”既不是单纯的股东持有,又不是单纯的“管理者”持有,而是包含工人在内的“员工”持有。资本所有者让渡一定比例的剩余索取权,消除“持股人”、“管理者”、“工人”在所有权上严格的鸿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之间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这样,“资本”、“管理”和“劳动”这三者之间,存在的是交融、协作关系。而这种关系就是企业形成长期人力资本投资的保征。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忠诚感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一旦形成之后,则会对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使企业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客体是人,而人又是一种复杂的生物,所有影响人力行为的因素都可能影响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作为社会人,人力资本投资的客体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和人格特性,在思想、感情、经历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这时,在投资角度来看是最佳的投资项目时,也可能由于个人的偏好认为该项投资不符合其个人意愿,所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文化建设使得员工与企业的目标、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相一致,从而尽量地缩小企业与员工之间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分歧,进而使投资收益能达到最大化。企业文化的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长期目标之一,应当渗透到每一次个体的投资过程之中。同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增强劳动者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率,进而减少人力资投资风险。
3.实施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企业通过一定的投入,增加与企业工作有关的人力资本投资客体的各种技能水平的一种投资活动。过去企业是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一种成本来计量,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人力资本所创造的价值,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能带来比物质投资更高的收益。在此前提下,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模式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并适应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是众多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有关现代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已表明,增强企业人力资本存量是塑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灵活应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关键,而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则是增强企业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
企业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究竟应采取何种方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呢?笔者认为,根据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原则要求,应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和混合投资模型,科学而经济地选择投资方式,将会有助于企业形成独特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
二、企业人力资本的分类
人力资本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并不是所有的员工对企业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对组织内不同人力资本进行划分将有利于企业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进而对不同的人力资本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考虑到可能影响投资决策的因素,组织中的人力资本可以根据“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人力资本的独特性”的双重纬度来进行划分。
人力资本的价值可定义为“相对于人力资本的雇佣成本,该人力资本通过其技能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与顾客价值相关的战略利益。”在该纬度上,我们可以将企业的人力资本分为高价值和低价值。若员工能帮企业降低成本或创造具有更多客户价值的产品,那他就具有高价值;反之,只有低价值。
人力资本的独特性是指其技能的不可复制和不可模仿性。人力资本的独特性将影响到交易成本,并直接影响该人力资本能否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因而独特性因素将影响投资模式的选择。由于独特技能更多的是一种适用于某一特定环境的技能,换句话说,企业不可能在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这样的技能,对这些人力资本实行外部化将是不可行的或者将导致更多的成本,所以独特的人力资本需要进行内部开发。相反,适用于广大企业的普通技能,很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依赖于外部劳动力市场将是一种有效机制。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将企业内的人力资本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人力资本具有高价值并且是独特的。即这些员工拥有特定于企业的技能,这些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难以获得,并且员工为企业带来的战略性利益远远超过雇佣和开发他们的管理成本,也就是说,该类人力资本拥有企业竞争优势所必需的核心技能。第二类人力资本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员工拥有的技能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也就是说,其拥有的技能是低独特性的。第三类人力资本拥有普通的技能,具有有限的战略价值。第四类人力资本在某种程度上是独一无二的,但他们对创造客户价值并不具有直接作用。
三、企业人力资本组合投资模式
1.一般投资模式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形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企业与员工之间为追求各自效用最大化的一种博弈。一般认为,高价值、高独特性的人力资本要经过特殊培训方能形成;低价值、低特性的人力资本只需一般培训就可形成。员工是人力资本的天然承载者。
假定有两个参与人:企业和员工。博弈有三个阶段。在博弈的初始阶段,企业首先对进行一般培训还是特殊培训作出选择。在博弈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培训形式既定的情况下,员工决定是否对此种培训进行投资。假定企业选择一般培训后,员工可选择接受培训而进行投资,也可以选择不投资。同样,若企业选择特殊培训后,员工也有投资或不投资两种选择。在博弈的第三阶段,也就是员工已对一定的培训形式做出投资与否的选择后,企业根据员工的选择,相机再次做出自己的选择,即对一定的培训形式做出投资与否的最终决策。
在博弈的均衡路径上,企业选择对特殊培训进行投资,而员工选择不投资,这是符合实际而令人置信的。贝克尔认为,接受特殊培训的员工之所以得到企业支付的培训费用和较高的工资,是因为企业为了降低受过特殊培训的员工的流动性和害怕该员工离去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事实上,受过特殊培训的员工具有较多的人力资本,这种人力资本投入生产可以给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所以企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愿意支付较高的工资以及部分或全部的特殊培训费用。同时,对接受特殊培训的员工而言,特殊培训产生的人力资本具有专用性且成本较一般培训要高得多,一旦员工陷入失业,再次就业的机会很小,因此,员工从自身利益考虑不会对特殊培训进行投资。
从非均衡路径的分析发现,一般培训形成的“双低”人力资本具有通用性,也就是说承载“双低”人力资本的员工不仅使本企业的生产效率能提高1000元,而且他在其他企业中工作,生产效率也同样能够提高1000元。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企业不会对无法获利的培训进行投资。员工反客为主,成了在职培训的投资者,企业成为此项投资的最大受益者,无需投资即可增加所需要的人力资本,而且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员工会变得更加乐此不疲,企业的挑选余地将大大拓展。至此,企业发现了一个更为有利的博弈均衡解:当在职培训为一般培训时,员工必须通过接受较低工资的方式自我承担培训的成本。以较低起薪为代价提供培训的工作,最有可能会被较为年轻的员工以及计划在劳动力市场上停留较长时间的员工所接受。
2.组合投资模式
上述分析中,我们对“双高”和“双低”人力资本作了详细分析,结论是企业投资“双高”人力资本,员工则选择后者进行投资。但就企业自身而言,往往选择的是投资的组合形式,至于何种组合更为适合企业,要通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实际中的具体表现而定。对于第一类与第三类,前面已通过博弈论做了较详细的分析说明,对此我们将不再赘述。对于第二类和第四类人力资本,我们认为,投资的方式多数应该是企业与员工的组合投资。
对于第二类人力资本,一方面,企业有动力进行内部培养,但另一方面,企业又担心员工离去而降低他们的投资回报,甚至收益的是竞争对手。因为,尽管此类员工的技能具有低独特性,但价值高。在双方博弈过程中,企业可能面临较大的威胁,为了得到员工的长期合作,企业将与员工达成一种协议,企业与员工共同承担培训费用,从而降低员工威胁度。
第四类人力资本,通常指那些从事基础研究,不直接从事产品和服务活动的工程师、程序员和科研人员等。由于他们的雇佣成本高,其相对价值偏低。这类人力资本往往使组织处于两难境地,其独特性决定了完全外部资源化难以得到适用的技能,而如果内部化则成本收益比较高,为此建立战略联盟式的投资组合将能兼取两者之长。校企联合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范式。为了提高有效的信任和共享,培训的投资重点将集中于沟通机制、交换程序、工作轮换等旨在促进信息共享和知识转化的活动。有时对以此类人员为核心的小组,进行有特定目的的培训投资,以增强双方的合作力度。至于此类人员的特有技能,则依赖于合作单位或个人自我培训投资。
基于以上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本组合投资模型如图所示,横轴表示双低人力资本,1表示完全的“双低”的人力资本投资;纵轴表示“双高”人力资本,1表示完全的“双高”人力资本投资。某一投资组合可能是图中的组合曲线上的一点,即有一定比例的“双高”人力资本和一定比例的“双低”人力资本所组成。这意味着,一项组合投资可能是“双高”人力资本多于“双低”人力资本,也可能后者多于前者,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预算约束要求企业在决定人力资本投资时,必须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了解,因为一定的效用总是要有相应的投资水平作保证。对于第一类与第三类,前面已通过博弈论做了较详细的分析说明,对此我们将不再赘述。对于第二类和第四类人力资本,我们认为,投资的方式多数应该是企业与员工的组合投资。
2企业大学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分析
企业大学如今突飞猛进的成因离不开现代化竞争、新事物发展及交替的推动,更离不开企业大学带来稳定、合理的收益,具体从个人动因、企业层面和社会层面三个方面分析:第一,个人动因。首先,人力资本的不断投资影响个人收入的增加。其次,培养广泛技能可提升个人终身任职能力。最后,技能提升充分发挥潜能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第二,企业层面。首先,一线人员掌握新技术运用于生产经营实践中,为企业提高生产力,实现效益增长。其次,在人力资本的不断投资中可提升整个组织的素质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增长。最后,员工通过培训加强对企业的认知度,传播企业文化,强化组织凝聚力。第三,社会层面。各行各业人员在深造的过程中可通过企业大学吸纳综合的教学知识和技术技能,增加了就业和晋升的机会,同时也为收入的提高带来重要的影响,物质方面的满足也大大支持着精神层面的成就感,对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
3浅析企业大学中人力资本投资如何产生收益
一般情况下,人的知识、技能和努力程度不同,产生的效益也是不同的。正如素质能力强的销售人员和普通的销售人员所创造的销售业绩也是大相径庭,作为接受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普通员工和管理者,他们两者之间投资的成本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两者之间素质能力、技能知识提高的程度,因而对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大不相同。
4如何提高企业大学投资收益
4.1转变观念的个人动因
个人对教育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投资人力资本的收益。这就要求每个学员意识到自身的兴趣点来学习新的技能技术,充分利用企业大学的学习资源进行自身的强化武装,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跟进创新的步伐,接受新知识的同时,通过新知识进行创新制造,对工作岗位的程序优化、简化等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贡献,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主动性。
4.2企业投资方的严格把控
企业作为企业大学的投资方,希望把企业大学承办为对企业有利的主体,想要进一步实现企业大学在优化人力资源、提高经营效益的优势,就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应该采用自主创新,符合企业文化、经营目标、时展、科学化管理的教学内容,开发满足不同人员部门、职位、特征的开放性课程,满足公司人员的不同需要,开展跨部门帮扶教学等特殊课程,以满足不同人员的兴趣。②通过内、外讲师相结合的师资力量来实现课程专业度,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自发应聘上岗或指定上岗的原则进行系统性授课,企业内部高管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现状都比较熟悉,可以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进行授课,采用工作、培训的激励措施,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对企业的认同感。而具备丰富授课经验及理论基础的外聘教授、专业培训讲师,为开阔员工理论知识视野及轻松接收课程精华提供了帮助。所以,采用内、外聘讲师的形式,可以让教学、教育形式相辅相成、互动互补。③电子视频教学和面授课程相结合,可以丰富教学形式,把重点面授课程录制视频或现场播放,可满足因工作或不同需求而不能参与面授课程的学员,也可以降低企业投资成本,并通过需求随时更新课程,保持课程的专业度和前瞻性,并时刻方便学员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最后通过适当的面授课程进行实战强化。④企业大学课程专业化提升,通过相关认证认可教育机构对现有的企业大学适当引入全日制教学模式,规定课程学分,修满颁发学位的方式,在企业内部为学员颁发学位或者资格认证证书,降低企业员工离职率的同时,也发挥了企业内部激励机制,进而对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得以保障。
4.3政府职能的大力支持
首先,政府从经费上给予保证。1990年以来,美国政府在培训企业员工方面提供的预算每年超过70亿美元。其次,从政府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上强调企业作为投资方应该承担的教育责任。根据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国内企业应该把员工每年工资总额的1.5%作为培训预算经费,也称之为“教育基金”。在我国税法制度中明确:教育基金可列支在企业减免税费的渠道中,以激励企业提高对员工培训的力度。最后,政府需大力促进企业大学与全日制大学之间的联盟合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