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11-01 00:46:0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概念隐喻理论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篇(1)

1 引言

隐喻的理解是翻译的基础,影响隐喻理解的因素有文化、语境等。隐喻与文化之间具有

不可分离性。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不仅可以反映说话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还可以构建一定的观念或现实,影响听话人/读者对于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本论文在George Lakoff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把中国传统文化术语中的隐喻表达作为研究对象,透视出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并揭示了蕴涵的中国文化模式,本论文同时也对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做了进一步的总结和概括。

2 隐喻概念理论研究现状概述

20世纪80年代,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的研究出现了向认知的专项,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概念隐喻理论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提出。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该定义的具体内容是指隐喻是人类对某一领域的知识和他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统一理解;使源域到目的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意象图示结构(invariance hypothesis)。

(1) 国外研究现状概述:在国外,与隐喻翻译相关的研究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规则性限定,即要求隐喻的翻译依据特定的规定性方法进行,Newmark(1980)最先提出的几种隐喻翻译方法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同。它们包括:直译、明喻;对等议、意象重现、解释性翻译等。第二类研究将隐喻翻译方法与文本类型联系起来。Newmark(1995)将隐喻分为死喻、标准隐喻、改喻、新隐喻及创新喻等若干种,译者可依据它们包含的信息量确定在不同文本类型中的处理方法。第三类研究将隐喻翻译与文化联系起来。概括来讲,第一类研究列举了隐喻翻译的处理方法,而后两类研究则涉及隐喻翻译中策略使用的限定性条件。隐喻的翻译既受到语篇的制约,也受到文化差别的限定。

(2) 国内研究现状概述:国内也有较系统的评述,如林书武(1997,2001)的《国外隐喻研究综述》、《隐喻研究的基本现状、焦点及趋势》,束定芳(2000, 2002)的《隐喻学研究》、《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李福印(2000)的《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等。束定芳(2011在《论隐喻的运作机制》一文中谈到:隐喻涉及两个处于不同领域(范畴)的概念,隐喻意义的产生是两个概念之间互相作用的结果。这一互相作用通过映射的方式进行。在映射过程中,属于某一领域的相关概念和结构被转移到另一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经过合成的新的概念结构,即隐喻意义。王斌(2002)在《隐喻系统的整合翻译》中从交织的角度解释翻译中的隐喻结构,通过对隐喻结构源语(域)与目的语(域)的整合分析,论证了隐喻结构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在于泛化个别整合模式;若能发挥其动态整合功能,为翻译的全面解释提供契机。

3 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策略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表达研究中,作者发现隐喻翻译过程中意象的不对称极为明显,时而丢失、时而变换、时而添加,形成一种有趣现象。根据 Newmark(1980)的隐喻翻译理论,下面将结合实例,探讨中国文化术语翻译中的三大策略:即直接对等译法、意象代替翻译法和意象转换法。

(1)直接对等翻译法:直接等喻法是保留相同的隐喻意象,即进行直译,这意味着在目标语中重造一个相同的意象,即在译入语中再现相同的喻体和比喻手法,条件是让译语读者感到自然。例如:“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译为:Four Virtues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green environment)。

(2) 意象代替翻译法:不是所有的隐喻都可直译,毕竟在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中都存在着大量特有的隐喻.隐喻不可避免的被烙上鲜明的民族特色,拥有一些独特的文化特征。当我们遇到这些找不到等同意象的隐喻时,就要用目标语中的常用意象来替代源语中的意象。例如:“红人” 译为:sb’s man of hour;“台柱教授”译为:star professor;“交际明星”译为:our social butterfly “提心吊胆”译为:on pins and needles 等等。

(3)意象转换翻译法:在处理传统文化术语的隐喻翻译时,也会遇到意象转换的情况,会使用意译。意译是直译的一种补充手段.这种译法传递了原文的意思,而未保留原文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段。这种译法多运用于一些文化标记鲜明,某一文化特有的隐喻.例如:“爱吃醋,吃不相干的醋”译为: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4 结束语

隐喻的翻译过程, 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隐喻翻译如果没有深刻而多元的思维,就不可能反映原文的文化意味,也不能真实达意。翻译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我们在翻译隐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语境等因素,根据具体的语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达到最有效的交际,并为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带来一个较大的飞跃。

篇(2)

所在院(系):xxxxxxxxx

专业: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

职称:xxxxxx

论文题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英文题目: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nd english vocabulary acquisition

二、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词汇习得能力是外语学者最重要的语言能力之一。语言研究者提出多种词汇习得理论。从传统的翻译语法教学法到结构主义指导下的词汇习得方法,比如根据构词法学习词汇、组块法学习短语与习语,再到语境理论指导下的词汇习得方法。在这些方法的指导下,国内大多数英语教师只注重词的音、形、义的介绍和分析,却忽视对词语认知理据的考察与讲解,从而导致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词汇,事倍功半。因此只有少数学习者能够恰当的运用所学单词,用地道的英文表达思想。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大部分词汇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获得学习者的单词量有了很大提高。

关于隐喻的研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隐喻这一概念。传统的隐喻理论普遍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主要用在文学作品中。浪漫主义诗人认为隐喻是诗歌的灵魂。长期以来人们主要研究隐喻的诗学功能与修辞功能。lakoff和johnson在1980年发表的隐喻学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隐喻研究的认知论。lakoff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无处不在,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概念系统在本质上基本是隐喻的。lakoff运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来解释隐喻现象。束定芳和汤本庆指出: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蔡龙权认为:隐喻过程中的语义转移为语词的意义扩展提供了平台。隐喻、认知和语言的这一密切关系为词汇学习等外语学习找到了依据,这为我们研究词汇习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关注隐喻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包括隐喻的实际应用研究以及隐喻与语言教学之间关系的研究。隐喻理论研究将继续进行理论探讨,随着隐喻研究与运用的不断深入,人类对隐喻的认识不断加深;结合人类学、神经理论等学科进行隐喻研究。隐喻研究历史的研究;传统文化的隐喻学研究;隐喻的跨文化对比研究;隐喻理论的应用研究。

三、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词汇习得理论及概念隐喻理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及前景的分析,发现以往的词汇习得理论有其不足之处。而概念隐喻理论为我们研究词汇习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鉴于此论文将研究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以期对英语词汇习得与教学有所启示,提高学习效率。

四、研究的理论和依据

本论文以概念隐喻理论为理论根据,以词汇习得理论的历史研究及其不足之处为依据来探讨概念隐喻理论在词汇习得中的应用。

五、选题的特色及创新点

篇(3)

[12] Joly, H.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M ]. Hong Kong: Kelly &Walsh, 1892.

Joly译文的校对也参阅了姜其煌.《好了歌》的七种英译[J]. 中国翻译, 1996 (4).

[13] Hudson, Elfrida. An old, old story [ J ]. China Journal, Shanghai, 1928 (8).

Hudson译文,同上参阅了姜其煌的论文。

[14] Wang, Chi Chen (adapt and trans. ) D ream of the Red Chamber [M ]. London: George Routledge & Sons, 1929. 王1译文,同上参阅了姜其煌的论文。

[15] McHugh, Florence and Isabel ( trans. ) The D ream of the Red Chamber[M ].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1958. Machugh姐妹译文, 同上参阅了姜其煌的论文。

[16] Wang, Chi Chen (adapt and trans. ) D ream of the Red Chamber[M ]. 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 Book s, 1958. 王2译文,同上参阅了姜其煌的论文。

篇(4)

一、引言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学术界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隐喻展开了跨学科的研究,形成一股研究热潮。人们不再仅仅把隐喻看成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把隐喻看成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把它看作是“介乎语言、现实与思维之间的既反映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人类智能工作机制的一种动态过程”。

语法隐喻的提出触及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语法隐喻中主要构成部分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影响,从而揭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是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称为“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Halliday (1995)指出,对人类经验意义的描述在语法层面上有两种方式,即直白式和隐喻式直白式是我们表述经验的典型方式,一般情况下,语义层的实现是和特定的表达层相对应的,这种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称为一致关系。因此,直白式就是一致式。在一致式中,名词表示实体(Thing)或参与者,动词表示事件(Event)动作过程,形容词表示属性(Property),副词表示方式(Manner),连接词表示逻辑关系。

(一)及物性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喻,即“一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过程”。随着过程的变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他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成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每次选择变化都会导致一致的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之分,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便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语法隐喻。例如:

(1)a. On the fifth day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b.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a是物质过程,是表达此种语义的基本式,符合人类认知的表达式。b是心理过程,是隐喻表达式,将物质过程隐喻成了心理过程。

一种语义过程用另外一种过程来体现,该过程的参与者、环境成分等功能成分也发生相应改变。各种语义功能可以相互体现,构成隐喻表达式。再看两例:

(2)a. It lightened and then thundered greatly (物质过程).

b. The lightning was followed by a great crash of thunder (关系过程).

(3)a. The boy cried loudly (行为过程)

b. The boy let out a loud cry (物质过程)

及物喻不是具体事物之间的比喻,而是语法结构之间的隐喻化。本来的物质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心理过程,如例(1);本来的物质过程也可以隐喻化为关系过程,如例(2);本来的行为过程可以隐喻化为物质过程,如例(3)。

(二)名词化概念隐喻

名词化是语言形式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之一,是创造语法隐喻的最强大的资源。名词化主要是指将体现“过程”的动词和体现“特性”的形容词,经过隐喻化变成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实物。在名词化过程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范畴意义不断被转化为名词的范畴意义。例如:

(4)a. If the item is exposed for long, it will rapidly deteriorate.

b. Prolonged exposure will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例(4)a中的动词expose, deteriorate被隐喻化为b中的名词exposure, deterioration; 例(2)a中的动词lighten和thundered被隐喻化为名词lightening和thunder。名词化是构成语法隐喻的有力手段,是雅式文体的重要特征,广泛用于科技语体。

三、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教学中意义

语法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实,教学中仅靠被动感知的词性转换练习或课文内容的体验是难以获得主动的认识和理解的。对语法隐喻加以适当的讲解认识和练习可以加快这种语言现象的掌握。毕竟,我们读的科研文章不大可能是直白式的,我们写科研论文时也要学会合理应用语法隐喻表达方式。就大学英语,乃至研究生英语教学而言,如果要学生今后能阅读或撰写科研论文,语法隐喻表达方式的认识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把语法隐喻循序渐进地引入课堂,对语法隐喻和一致式语言现象进行适当的理性学习,通过直白式和隐喻式的表达方式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对不同的语篇的不同表达方式获得理性的认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理应用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能力,从而提高外语的输入和输出水平。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不单纯是以记住多少单词量而定,是否具备了英语语法隐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也是提高阅读理解水平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篇(5)

 

 一、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方式就是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形成,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结构投射,即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借“它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通常以a is b的形式表现。这里的所说的“该类事物”即a指目标域,一般是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而“它类事物”即b指源域,通常是人们比较熟悉、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概念隐喻具有常规性、任意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前两种特性为隐喻的一般特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为概念隐喻独有的特点。 

 二、概念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词汇的理解与记忆。概念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最容易结合也是应用最广的方面是词汇教学。lakoff认为,我们日常生活在中70%的语言都源于概念隐喻,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历来都是难点和重点,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传统词汇教学认为词语与意义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所以只注重词汇的机械记忆,忽略了词汇间的认知联系。往往出现学生将一个多义词的每个意项分别的、单独的加以记忆的现象,缺乏系统性有效的记忆与理解。隐喻因具有易理解、化难为易、易记忆、易回忆性、生动有趣和具体形象等特点,可以被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改进词汇教学。以单词cool为例,其最初意义为凉的、凉爽的,后来引申出其他相关联的含义:冷色的凉的、凉爽的冷静的冷淡的孤傲冷漠的教师可以借助图示来解释cool的本义与比喻义之间的联系,说明不同词义的扩展和转化是隐喻思维的结果。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推理规则,减轻学习负担,省去了死记硬背和重复记忆的麻烦,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2.语法的习得。传统教学,语法一直被视为中性的或是一套逻辑的形式框(hopper,1998)。大多数人将语法定义为语法书和教科书规定语言的使用规则,从而把学习语法也当作是死被教条和规律的过程。语言作为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成果,是思维的巨大成就,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一种语言的语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且与民族特性联接紧密。举个简单的例子,英语中的词一般在作为句首或专有名词时首字母才大写,但第一人称单数“i”无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都以大写形式出现。如果在这里教师可以把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崇尚个人主义和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加以说明,相信学生对此一定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中,阅读是对词汇和篇章的语义层面和意义层面的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检索和推断,教师的重点放在了对词汇、习语和句子的理解。然而,交互式学习理论将阅读视为一种认知的、发展的和社会建构的任务,远远超越仅对书本词汇的理解。阅读理解应该是一种读者从话语信息中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专家katherine maria对阅读作了以下定义,通过以下三个因素的互动而从书本建构意义的完整过程:(1)读者由语篇激发的知识,如词语辨认能力、世界知识和语言规则;(2)读者对作者用来建构语篇的语言之阐释;(3)语篇阅读的情景。对词汇的隐喻认知方式在大脑中构成了一套信息概念系统,以图式的投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在阅读理解当中要注意词语隐喻形成的系统,帮助更好的形成对篇章结构、内涵的理解。学习者可以通过目标域与源域的不断互动,同过两者之间的相似形形成联想,构建起对篇章文本的生动有效的理解。 

 4.文化理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语言是表达人类思维的方式。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相似性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都找得到共性,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人类的一般思维有进一步的认识。然而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又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相同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往往以不同的隐喻来表达,如:汉语中“爱屋及乌”的意思到了英语中变成了“love me,love my dog”。处于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人可能会发现难以将对方隐喻中的目标域与源域联系起来,因为隐喻思维能力与文化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对隐喻的理解要取决于对该种文化的熟悉和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种文化模式下很常见的隐喻,在非本族语看来却相当难以理解。学习文化的过程与学习该文化的隐喻思维能力不可分割。 

 

参 考 文 献 

[1]dirven,r.&v.marjolijn.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篇(6)

一、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方式就是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形成,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结构投射,即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借“它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通常以A is B的形式表现。这里的所说的“该类事物”即A指目标域,一般是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而“它类事物”即B指源域,通常是人们比较熟悉、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概念隐喻具有常规性、任意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前两种特性为隐喻的一般特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为概念隐喻独有的特点。

二、概念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词汇的理解与记忆。概念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最容易结合也是应用最广的方面是词汇教学。Lakoff认为,我们日常生活在中70%的语言都源于概念隐喻,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历来都是难点和重点,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传统词汇教学认为词语与意义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所以只注重词汇的机械记忆,忽略了词汇间的认知联系。往往出现学生将一个多义词的每个意项分别的、单独的加以记忆的现象,缺乏系统性有效的记忆与理解。隐喻因具有易理解、化难为易、易记忆、易回忆性、生动有趣和具体形象等特点,可以被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改进词汇教学。以单词cool为例,其最初意义为凉的、凉爽的,后来引申出其他相关联的含义:冷色的凉的、凉爽的冷静的冷淡的孤傲冷漠的教师可以借助图示来解释cool的本义与比喻义之间的联系,说明不同词义的扩展和转化是隐喻思维的结果。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推理规则,减轻学习负担,省去了死记硬背和重复记忆的麻烦,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2.语法的习得。传统教学,语法一直被视为中性的或是一套逻辑的形式框(Hopper,1998)。大多数人将语法定义为语法书和教科书规定语言的使用规则,从而把学习语法也当作是死被教条和规律的过程。语言作为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成果,是思维的巨大成就,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一种语言的语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且与民族特性联接紧密。举个简单的例子,英语中的词一般在作为句首或专有名词时首字母才大写,但第一人称单数“I”无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都以大写形式出现。如果在这里教师可以把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崇尚个人主义和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加以说明,相信学生对此一定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中,阅读是对词汇和篇章的语义层面和意义层面的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检索和推断,教师的重点放在了对词汇、习语和句子的理解。然而,交互式学习理论将阅读视为一种认知的、发展的和社会建构的任务,远远超越仅对书本词汇的理解。阅读理解应该是一种读者从话语信息中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专家Katherine Maria对阅读作了以下定义,通过以下三个因素的互动而从书本建构意义的完整过程:(1)读者由语篇激发的知识,如词语辨认能力、世界知识和语言规则;(2)读者对作者用来建构语篇的语言之阐释;(3)语篇阅读的情景。对词汇的隐喻认知方式在大脑中构成了一套信息概念系统,以图式的投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在阅读理解当中要注意词语隐喻形成的系统,帮助更好的形成对篇章结构、内涵的理解。学习者可以通过目标域与源域的不断互动,同过两者之间的相似形形成联想,构建起对篇章文本的生动有效的理解。

4.文化理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语言是表达人类思维的方式。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相似性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都找得到共性,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人类的一般思维有进一步的认识。然而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又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相同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往往以不同的隐喻来表达,如:汉语中“爱屋及乌”的意思到了英语中变成了“love me,love my dog”。处于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人可能会发现难以将对方隐喻中的目标域与源域联系起来,因为隐喻思维能力与文化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对隐喻的理解要取决于对该种文化的熟悉和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种文化模式下很常见的隐喻,在非本族语看来却相当难以理解。学习文化的过程与学习该文化的隐喻思维能力不可分割。

参 考 文 献

[1]Dirven,R.&V.Marjolijn.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篇(7)

一、引言

Halliday在1985年创立了语法隐喻理论。与传统的修辞词汇隐喻不同的是,语法隐喻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这两个类别分别代表了一个给定意义的两种表达变异,即直白式(congruent)和隐喻式(metaphorical)。Halliday(1994)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和人际语法隐喻两类。本文将重点分析概念语法隐喻。

二、研究方法

1.语料来源与收集。本次研究所需的30篇英语专业大三学生的写作样本选自文秋芳、梁茂成(2008)《中国学生口笔语语料库》,体裁议论文,作文题目为“Nowadays,more and more college students rent apartments and live outside.Is it appropriate? State your opinion about it.”。随机选择30篇,然后参考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作文的评判标准对这30篇作文进行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30篇作文分成好作文组和次作文组。

2.概念语法隐喻的认定标准。概念语法隐喻的表现形式和评判标准目前尚无统一定论。Halliday(1994)指出名词化是唯一有效的创造隐喻的方式。但是,胡壮麟认为名词化这种唯一性只存在于词汇层面上。黄国文(2000:27)认为隐喻也可以通过动词化、形容词化和副词化来实现。朱永生(2006)进一步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不仅指的是名词化,也包括形容词名词化和动词名词化。本研究采用朱永生对概念语法隐喻的评判标准,即概念语法隐喻在写作中体现为名词化和动词化。

a.名词化(nominalization)。朱永生(2006:84)认为名词化指的是把某个过程或特征看做事物,具体包括动词名词化(verbal nominalization)和形容词名词化(adjective Nominalization)。

b.动词化(verbalization)。语义层看,动词化指的是把不是过程的成分当做过程处理;形式层看,是通过用动词替代其他词类表达不是由动词表达的意义(朱永生,2006:86)。动词化具体形式包括副词短语(adverbial phrase)和形容词短语(adjectival phrase),这二者指的是用非限定分词短语替代原先的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

每篇作文中语法隐喻数量的统计为人工完成,然后将统计结果输入到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首先,这30篇作文按分数高低划分为好作文组和次作文组,划分标准是将分数在中数之上的划分为好作文组,其余为次作文组,两组均为15篇。通过均值比较,两组在质量上有显著差异(p=.000)。

然后把这两组样本每T单位中所使用的各类概念语法隐喻手段进行对比。

好作文组写作中名词化和动词化出现频率均高于次作文组,SPSS均值比较的结果显示,两组样本在名词化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5),在动词化这一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0.670)。

上述结果表明,好作文组使用概念语法隐喻的频率明显高于次作文组,本研究假设得到验证。二语学习者遵循了从直白式到隐喻式的发展规律,这也体现了个人认知水平的提高。在概念语法隐喻的两种表现形式中,学生使用名词化的频率最高。名词化在直白式向隐喻式转化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唯一最有效创造隐喻的方式(Halliday,1994:352)。

此外,概念语法隐喻还有增加语篇客观性的功能(朱永生、董宏乐,2001)。直白式表达中动词体现过程,有其参与者。转化为隐喻式之后,过程参与者会被省略,语篇客观性增加。

四、结论

本文通过对30篇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法隐喻与写作质量关系的研究分析,发现写作质量高的作文中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频率高于写作质量低的作文。这验证了学生使用语法隐喻的频率与写作水平呈正相关这一假设,说明概念语法隐喻是影响写作质量的重要因素。

英语写作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次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这种语言现象;了解语法隐喻的概念、种类和语篇功能;认识到语法隐喻是提高写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对比分析法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有意识的使用隐喻表达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最后,本次研究只限于议论文体,且抽样样本仅30篇,对于研究结果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1994.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

[2]董宏乐.概念语法隐喻与作文能力的提高[J].国外外语教学.2002(3):30-34.

[3]文秋芳.丁言仁.王文宇.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口语化倾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68-274.

篇(8)

二、研究层面为实现特定的研究目标

跨层面多维的隐喻研究已成为必要。早期的隐喻研究主要限于词汇层面,近年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扩展到了语法、语用、语篇、非语言等不同层面[4]。国内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主要涉及认知层面、文化层面、词汇层面、语法层面、语篇层面,基本跟上了国外隐喻研究的步伐。客观来说,不同的研究层面本质上并无优劣之分,均有其价值所在。隐喻研究层面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条件、研究方法、理论框架等因素。

三、隐喻理论与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

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核心任务是揭示英汉隐喻异同的规律,并对造成异同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隐喻类型研究和跨层面研究为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也离不开相关理论的支撑。因此,有必要理顺近年研究中隐喻理论的应用,探讨其对英汉隐喻“异”和“同”的阐释力。

(一)隐喻理论的应用和探索

近年研究对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主要涉及现代隐喻理论、语法隐喻理论及国内学者的理论探索。1.现代隐喻学理论。具体主要有Lakoff与Johnson(1980)的概念域映射理论,Lakoff(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5],Johnson(1987)的意象图式理论[6],Fauconnier(1994)的心理空间理论[7],Fauconnier与Turner(1998[8];2002[9])的概念合成理论。概念域映射和意象图式理论是用来阐释隐喻语言的常规模式。由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单一的,概念域映射和意象图式理论对隐喻的解释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概念合成理论则从两个心理空间开始,建立跨空间映射,并借助背景框架知识、认知和文化模式、建立层创结构以实现认知运演,弥补了意象图式理论映射单一性的不足。此外,Talmy(2000)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理论[10]在英汉隐喻运动表达的对比研究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2.语法隐喻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Halliday首次提出该理论,极大地扩展了隐喻研究的范围。他认为隐喻不仅出现在词汇层面,也发生在语法层面;当语法形式或语法范畴发生转换时,就产生了语法隐喻。1999年,Halliday和Mathiessen提出新的语法隐喻体系[11],详细地论述了语法隐喻的本质、种类、意义等。从本研究选取的论文看,语法隐喻理论在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中的应用还不多。因此,从语法隐喻角度进行英汉隐喻(类型)对比研究仍有极大的拓展空间。3.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探索——语言世界观。很多学者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认知作了对比研究,但对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哲学基础则很少被论及。陈家旭(2006)[12]认为语言世界观是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的主要哲学基础:语言世界观揭示了语言的本质,反映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能从哲学的高度解释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的许多根本性问题。语言世界观的问题是由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普通语言学的创始人威廉•洪堡特提出来的。概括地讲,语言世界观的主要观点是:思维影响并决定语言;语言影响思维和思维方式,不同语言认识世界的图像和方式不同;语言世界观与语言的民族性是一致的。语言世界观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语言是各个民族的世界观,语言间的对比就意味着世界观的对比。因此,应更加注重从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认知进行对比研究。第二,语言世界观不仅承认语言的共性,更强调语言的个性和民族性。由此可见,英汉语隐喻认知对比研究不仅要注重共性的对比,更要注重个性差异的对比。本研究选取的论文中,约79%采用了现代隐喻学理论,从词汇、语法、语篇、认知,文化等层面探讨了英汉隐喻的构建与作用机制,并阐释了造成异同的动因;约15%的论文采用了语法隐喻理论,主要对英汉情态隐喻、英汉语气隐喻、英汉科技语篇中的名词化隐喻,以及英汉科技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类型进行了对比研究;理论探索方面的论文则仅占6%,可见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理论构建方面略显薄弱。

(二)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

综合上述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的相关理论,近年研究对英汉隐喻异同的阐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语言方面的共性和差异,导致英汉隐喻存在“同”和“异”。例如,汉语中能够被隐喻为名词的动词总数明显低于英语,英语具有“名词优势”,而汉语有“动词中心”的特征,因而英汉学术书评中的语法隐喻存在差异。2.在文化方面,不同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和文化大环境不同。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存在差异,故英汉两族人民在进行隐喻认知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例如,汉语中对情感的概念隐喻化认知深受中国古典哲学、传统文化及中医理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汉语中独特的人类基本情感的隐喻化认知。3.人类的生理构造、客观事物的属性和功能具有相似性,使人类在认识世界中获得类似的身体体验及物质经验。因此,不同民族会有一些相同的文化积累,从而产生共识文化,基于共识文化就产生了语言和认知上相似的隐喻。例如,许多与身体部位相关的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体现出相同的认知策略。4.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趋同倾向,势必造成更多的共识文化语义[13]。人类语言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而是处于开放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同地域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得以迅速发展,某种语言特有的隐喻映射会进入另一种语言,为他国人民所接受[14]。比如,中国人常说的“风水”已经融入英语词汇(fengshui);英语中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superhighway)、“软着陆”(softlanding)、“牛市”(abullmarket)、“熊市”(abearmarket)、“峰会”(summitmeeting)等隐喻已经在多种语言中体现。

四、跨学科视角及研究方法

在当今跨学科研究的大趋势下,英汉隐喻对比研究还应在跨学科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寻求突破。虽然隐喻研究早已成为一门跨学科的学问[15],但是近年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基本属于语言学角度的研究,主要涉及认知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分支。由此可见,跨学科视角的隐喻研究仍有提升的空间,有助于扩充和完善隐喻理论,可为英汉隐喻对比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例如,对隐喻的语用特性及其翻译的研究等。

篇(9)

 

1.引言

隐喻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 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人们对隐喻这一现象的探索和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如今隐喻已发展为多学科研究对象,如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哲学、符号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不同领域。对隐喻的研究也经历了一条由修辞学、语义学,到语用学,再到认知科学的发展道路, 其中产生了对比论、替代论、相互作用论等多种理论。这些关于隐喻的理论分别以不同的角度研究隐喻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 在不同程度上为阐释隐喻作出了贡献。既是语言现象又是思维现象的隐喻,是人类将其在某一领域内的经验或知识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经验或知识的一种认知活动。1986年,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论在阐释交际与认知的同时语境,也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隐喻提供了新解释, 从而使人类对隐喻本质的研究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拟从关联论的框架出发浅谈如何更好地解读隐喻含义, 从整体上把握说话人的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 从而促进言语交际的顺利进行。说明隐喻的理解实际上是寻求隐喻的相似性, 而寻求隐喻相似性的过程是在适当语境下寻求隐喻间的最佳关联。

2.关联论

交际,是人类最普遍的社会现象之一。所谓交际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感情、思想、态度、观点等的一种行为”(关培兰等,1989:262)。言语交际就是“两人或更多人之间的创造意义的过程”(Tubbs&Moss,1991:6&24)。Austin言语行为理论(Speech Act Theory),Searle 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以及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都说明了一个共同又普遍的现象,即人们通常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意图,而是通过某种方式间接地实现。语言学家Sperber和Wilson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出发, 在他们的专著《关联性: 交际与认知》(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中提出了以关联为原则,以演绎推理为理解模式的关联论。它从认知的角度出发,研究言语交际过程中的信息推理过程,描述了人们对话语的认知过程以及话语本身与语境的关联性。

关联论是Sperber和Wilson基于J.A.Ford的认知理论,同时也是针对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的修正和发展。关联论把交际活动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明示推理交际,在交际过程中,人们不需要遵循合作原则,却具有关联的直觉语境,以关联为取向论文开题报告范例。

首先,把交际活动(包括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归属为认知活动,认为言语交际是一种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人们根据人类认知假设去理解话语,而人类认知假设的条件是关联原则,这种关联使得人们对话语的意图做出合理的推理, 达到对话语的理解。其次,言语交际活动涉及两种意图: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说话人说话时不仅表明他有传递某种信息的意图,同时表明他有传递这种信息意图的意图。说话人的目的或意图能够被听话人识别是由于交际双方对认知环境(cognitive environment)具有共识。 另外,言语交际的过程,实质上是明示推理过程。说话人首先在其话语中通过某种能使听话人显映的方式表达意图;所谓“明示”,就是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达意图的一种行为”(Sperber & Wilson,1986:49),这个明示的过程一方面向听话人明示传递的信息,即信息意图, 另一方面又向说话人明示这个传递信息的意图语境,即交际意图。听话人根据说话人的明示和相关认知语境, 努力寻找最佳关联从而推断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的过程,便是“推理”过程。

同时,“每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Sperber & Wilson,1986:158),即认为在正常交际中,听话人总是力图以最小的努力来获得最大的认知效果。因此,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听话人在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话语的关联程度取决于语境效果( contextual effect)和处理努力( processingeffort)两个因素。在同等条件下, 语境效果越大, 关联性就越强; 处理时付出的努力越小, 关联性也越强(何自然, 冉永平: 1998)。听话人付出处理努力就必定会获得语境效果; 付出较大努力, 必然会获得较大语境效果。而理解隐喻这一言语行为, 通常要付出较大努力, 相应地获得的语境效果也较大。

3.隐喻

3.1 隐喻的产生

当原有的旧的概念已不能反映新的世界, 而需要认知和描述未知的或新的概念的时候, 可以用我们已知的概念去阐释新的概念。这就是说, 用我们已知的、熟悉的事物来解释我们未知的、不熟悉的事物, 这个过程正是隐喻产生的核心。它通过把已知的、熟悉的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未知的、不熟悉的事物上, 从而加深了我们对不熟悉事物的认识, 这一过程体现了关联论的根本原则, 即在相关事物或概念间寻找他们之间的最佳关联。隐喻正是人们使用隐含表达的产物, 表达了用语言的字面意义无法表达的意义。

3.2 隐喻的特征

隐喻的构成是在于它本身具有相似性。施喻者根据自己对目标域的认识或为了反映目标域的某一特征或特性, 寻找与之具有相应特征或特性的源域, 最终将源域映射到目标域之上。在此所说的两个域之间的相应特征或特性其实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所以,隐喻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相似性的选择, 源域是相似性一方的载体, 而目标域则是另一方的载体, 彼此发生关联的纽带就是相似性。Ortony指出, 所谓相似性, 就是指两个事物具有共同的属性。相似性原则告诉我们, 人类往往将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看作一个单位。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概念,正是因为不同概念范畴的事物只有具有相似性, 才能够引起人们的类比联想, 从而将两种原本属于不同概念范畴的事物构成隐喻。所以, 相似性是隐喻产生的基础,是隐喻的基本特征。例如:(1)“历史是一条长河,不断又有细流的渗去和汇入。”历史和河流属于不同范畴的概念,但历史与河流间必定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他们具有相似性,正是相似性构成了隐喻。

4.关联论对隐喻的阐释

4.1 认知语境和隐喻认知

关联论认为, 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psychological construct)语境,包括交际时话语的上文,即时的物质环境等具体语境因素,一个人的知识因素。交际者通过经验或思维已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了(Sperber & Wilson,1986:15-16)。关联依赖语境,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 听话人在关联原则指导下进行思辨推理, 从新旧信息提供的前提推导出说话人的交际意图。而隐喻的识别需要语境提供线索,人们通过想象力努力在本体与喻体之间建立统一, 寻找喻底, 如果这种统一或喻底能够适合当下的语境, 与上下文的意义一致, 就可以获得隐喻意义。孤立的词在严格意义上讲不能被称为隐喻,只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判断一个词是否用作隐喻。随着语境的变化, 同样一句话, 可以是非隐喻性话语, 也可以是隐喻性话语;可以理解为不同的隐喻意义论文开题报告范例。比如:

(2)“Jay is atiger.” 这句话是说Jay如老虎那样凶残,还是说Jay很勇猛,处在不同的语境假设下,就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认知语境的关联性是识别和理解隐喻的依据和基础, 在听话人对隐喻进行辨认和选择时,听话人的推理过程就是在多个认知语境中选择对于新信息来说最具关联性的一个。隐喻的理解靠的就是听话人假定说话人的话语具有最佳关联, 在此基础上运用自身关于喻体的百科知识, 构建前提, 推理结论, 从而获得隐含意义。

4.2 最佳关联和隐喻理解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论中提出的最佳关联原则能够有力地对语言中的隐喻现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解释。因为隐喻的理解就是寻找相似性的过程, 从本质来说就是寻找其最佳关联的过程。

Sperber和Wilson 提出的关联原则是: “任何明示性的交际活动都意味着本活动有最佳的关联性”(1986:158)。听话人在理解话语时, 付出适当的处理努力而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在正常的交际中, 听话人总是在追求和遵循着最佳关联的标准, 即在认知过程中力图以适当的投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 而这一原则在隐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因为隐喻的理解是一个寻求其相似性的过程, 实际上就是寻找隐喻的本体和喻体的最佳关联的过程。

根据最佳关联原则, 认知语境要求一定条件下对话双方付出最小努力而获得最佳语境效果。在这个意义上说隐喻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体现了最佳关联原则。隐喻的理解和接受, 就是一个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将接收到的话语建立在新假设基础上进行关联、激活, 选择、推理, 最终获得隐喻含义的过程。

5. 结语

综上所述, 作为言语交际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及人类一种看待和认识事物的视角, 隐喻不可否认是一个认知过程。关联论从认知角度对隐喻做出阐释, 把隐喻过程看作是听话人寻求最佳关联的过程, 同时认知语境在隐喻理解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隐喻的理解和接受就是听话人通过认知语境将接受话语建立的新假设进行关联、激活、选择、推理, 最终获得隐喻含义的过程。关联论以动态的方式来考察隐喻的工作机制, 为隐喻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新视角。但是,隐喻的解读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继续研究, 才能获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 1986.

[2]Ortony, A. Metaphor and Thought.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

[3]李海辉.隐喻的关联性解释[J]. 外语教学, 2000(2) .

[4]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1) .

[5]刘振前.隐喻的传统理论与理解模式[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10) .

[6]匡文涛.隐喻的认知语用学研究[J]. 外语学刊, 2002 (4) .

[7]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8]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J] . 现代外语, 1998(3) .

篇(10)

从20世纪60年代起,西方学术界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出发,对隐喻展开了跨学科的研究,形成一股研究热潮。人们不再仅仅把隐喻看成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把隐喻看成是人类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把它看作是“介乎语言、现实与思维之间的既反映语言的本质又反映人类智能工作机制的一种动态过程”。

语法隐喻的提出触及了语言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命题,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语法隐喻中主要构成部分概念隐喻理论及其对英语教学影响,从而揭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二、概念语法隐喻

语法隐喻是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隐喻是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称为“一致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Halliday (1995)指出,对人类经验意义的描述在语法层面上有两种方式,即直白式和隐喻式直白式是我们表述经验的典型方式,一般情况下,语义层的实现是和特定的表达层相对应的,这种语义和语法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称为一致关系。因此,直白式就是一致式。在一致式中,名词表示实体(Thing)或参与者,动词表示事件(Event)动作过程,形容词表示属性(Property),副词表示方式(Manner),连接词表示逻辑关系。

(一)及物性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主要表现在及物喻,即“一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另一过程”。随着过程的变化,过程中的参与者、环境等功能角色发生相应的变化。随着功能角色的变化,他们在词汇语法层的体现形成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每次选择变化都会导致一致的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之分,而非一致的体现形式便是我们所说的概念语法隐喻。例如:

(1)a. On the fifth day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b.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a是物质过程,是表达此种语义的基本式,符合人类认知的表达式。b是心理过程,是隐喻表达式,将物质过程隐喻成了心理过程。

一种语义过程用另外一种过程来体现,该过程的参与者、环境成分等功能成分也发生相应改变。各种语义功能可以相互体现,构成隐喻表达式。再看两例:

(2)a. It lightened and then thundered greatly (物质过程).

b. The lightning was followed by a great crash of thunder (关系过程).

(3)a. The boy cried loudly (行为过程)

b. The boy let out a loud cry (物质过程)

及物喻不是具体事物之间的比喻,而是语法结构之间的隐喻化。本来的物质过程可以隐喻化为心理过程,如例(1);本来的物质过程也可以隐喻化为关系过程,如例(2);本来的行为过程可以隐喻化为物质过程,如例(3)。

(二)名词化概念隐喻

名词化是语言形式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之一,是创造语法隐喻的最强大的资源。名词化主要是指将体现“过程”的动词和体现“特性”的形容词,经过隐喻化变成以名词形式体现的实物。在名词化过程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范畴意义不断被转化为名词的范畴意义。例如:

(4)a. If the item is exposed for long, it will rapidly deteriorate.

b. Prolonged exposure will result in rapid deterioration of the item.

例(4)a中的动词expose, deteriorate被隐喻化为b中的名词exposure, deterioration; 例(2)a中的动词lighten和thundered被隐喻化为名词lightening和thunder。名词化是构成语法隐喻的有力手段,是雅式文体的重要特征,广泛用于科技语体。

三、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教学中意义

语法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实,教学中仅靠被动感知的词性转换练习或课文内容的体验是难以获得主动的认识和理解的。对语法隐喻加以适当的讲解认识和练习可以加快这种语言现象的掌握。毕竟,我们读的科研文章不大可能是直白式的,我们写科研论文时也要学会合理应用语法隐喻表达方式。就大学英语,乃至研究生英语教学而言,如果要学生今后能阅读或撰写科研论文,语法隐喻表达方式的认识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把语法隐喻循序渐进地引入课堂,对语法隐喻和一致式语言现象进行适当的理性学习,通过直白式和隐喻式的表达方式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对不同的语篇的不同表达方式获得理性的认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理应用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能力,从而提高外语的输入和输出水平。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不单纯是以记住多少单词量而定,是否具备了英语语法隐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也是提高阅读理解水平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篇(11)

概念隐喻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工作概念,它高度概括了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反映了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作为常见的语言现象和重要的认知机制,其理解机制一直是众多学科的研究对象。Lakoff Johnson在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将概念隐喻分成三种基本类型,即: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以及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多义词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多义词是语言中的普遍现象,英语中存在着众多的多义词。多义词是语言学习者在词汇习得中最困难的一部分,也是英语词汇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根据认知语言学当中概念的隐喻理论,范畴成员拥有家族相似性特征。这种家族相似性在多义词上就体现在其不同的词义。词义范畴内的一个成员与其他成员应该至少有一个或几个共同属性,其中拥有最多共享属性者为原型成员。有学者主要以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若干多义词为例,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研究概念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习得,尤其在多义词引申义的短时习得的作用。

为了对多义词引申义的短时习得中概念隐喻进行效能研究,本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证研究法。本研究通过在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一年级选取三个班进行对比教学研究,对以下设问进行研讨:应用概念隐喻理论是否能够促进学生多义词引申义的短时习得效果?

本实验想通过培养隐喻意识的一词多义教学实践检验一个假设:应用概念隐喻理论能够促进学生多义词引申义的短时习得效果;实验设计主要参考Boers在比利时关于应用概念隐喻和学生词汇记忆效果的实验研究,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曹巧珍教授发表的原型范畴理论应用于课堂一词多义教学的实验研究设计而成。在三个班接受了8组多义词的学习后,研究进行了即时测与延时测,实验所得数据都采用SPSS11.5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进行客观的定量分析。研究在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一年级成绩相当的三个平行班学生中进行,这三个班级没有经过特殊的挑选,为随机抽取的自然班,英语成绩都处于各级的平均水平,又是整体参加测试,属于整群抽样。他们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是全新版大学英语,而该大学为全国招生院校,学生来自全国各个省份,因而认为本研究选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按照中考成绩每班抽取25名学生参与实验,(因为前测中T检验需要样本容量小于30)。每组25名学生成绩在组内需呈正态分布,有利于进行方差分析,缩小数据模糊度。

实验组1:应用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多义词各个义项的讲解;

实验组2:应用概念隐喻理论进行多义词各个义项的讲解,并辅以语义网络图;

控制组1:传统教法,对多义词各个义项的讲解,用例句进行阐释;

实验材料来源于三方面:(1)本实验采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2)比利时语言学家Boers和西班牙教育学家Lindsay Clandfield的教学实验;(3)Alice Deignan编著的(Cobuild语料库7:隐喻)(4)南开大学出版社,苏立昌编著的《英汉概念隐喻用法比较词典》该研究中,隐喻意识是自变量,多义词记忆效果是因变量;因变量反映在后测分数上。实验中包括三项测试:前测,即时测和后测,提高隐喻意识以及测试记忆效果的方式基本参照Boers的研究运用中的相关方法。提高隐喻意识方面,将需要记忆的目标词及其例句按其包含的概念隐喻排列;每个概念隐喻以标题的方式展示出来,体现同一标题的多个目标词,其例句排列在该标题下方,同时进行适当的相关讲解。检测记忆效果方面通过检测验受试在一定语境中回忆目标词的效果实现。

及时测效果计算出均分和标准差,然后根据标准差进行方差齐性分析,当显著性水平都大于0.05时,可以用one-wayANOVA(方差分析)来对数据进行分析,三组是否在每个单词上都达到显著差异,假如成立,说明三组中至少有一组和其他两组有显著区别。查实三组两两之间是否都有显著差别,此时用LSD方法进行检验,因其检验具有敏感性高的特点,即水平间的均值只要存在一定程度的微小差异就可能被检验出来。当堂测试三组之间多重比较,当显著性水平小于或者等于0.05时,各单词在每两种教法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反之则无差异。从LSD检验之后的数据,我们就可以就短时记忆而言,比较三组之间的教学效果,实验组的教学效果是否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在实验组内,组2的教学效果又是否强于组1,可以一目了然。

本项目把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本科一年级学生英语多义词习得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给受试阐释多义词义项之间联系的认知理据能促进其多义词的短时习得,并能提高其词汇产出能力。因此,很有必要把认知语言学的多义性理论应用于我们的河南理工类高校的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中,促进学习者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当然,我们在此不是认为该教学范式应完全取代一些传统的词汇学习方式,如记忆。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记忆一系列的词项,所有语言都有“不规则性”,如英语中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需要记忆。另外,所有语言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用法难以系统地得以解释。然而,除了记忆,我们认为了解词汇意义的认知结构有助于词汇的教与学,丰富词汇的教与学方法。但是应该指出本文只是对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英语多义词词汇教学的初步探讨,更为可行和实用的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教学之中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oers F.Metaphor awareness and vocabulary retention.Applied

Linguistics,2000.

[2]Deignan,A.,D.Gabrys&A.Salska.Teaching English meta-phors using cross-linguistic awareness-raising activities.ELT Journal,1997.

[3]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