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要点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6 19:10:2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要点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共资源交易工作要点

篇(1)

(一)细化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部门。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对2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考核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通知对今年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进行部署后,我市结合实际,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年**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梳理出十七条主要工作任务,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整体推进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方向。

(二)规范信息,落实保密审查。重申严格执行谁公开、谁审查、谁负责、先审查、后公开、一事一审等保密审查规定,要求各单位把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程序与公文运转程序、信息程序有机结合,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由承办单位提出具体意见,经信息公开操作人员审查后,报信息公开负责领导审批,从源头上落实了保密审查。结合日常工作指导,对部分单位进行了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落实情况检查,重点围绕保密审查制度建设、信息流程、公开平台管理等方面,既查台帐资料,又通过技术手段检查公开平台,杜绝失泄密事件发生。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人员素质。为促使行政机关领导及工作人员了解、掌握行政诉讼及政府信息公开领域必要的业务知识,进一步提高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水平和技能,推进全市依法行政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9月份举办的一次行政诉讼应诉及政府信息公开专题业务培训,使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进一步拓宽了视野,掌握了相关政策,理清了工作思路,提升了业务水平。

二、加强公开平台建设,着力打造多渠道公开载体

坚持以政府网站为主平台,以政府公报、现场查阅点、新闻会以及政务微博等为辅助手段,着力搭建高效便捷、渠道多元的公开载体,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一)拓展提升平台功能。今年着重对公开平台页面进行了调整美化,将公众所关心的各类特色专栏如企业政策查询平台、阳光工程网、新闻会等链接集聚整合至首页,方便公众访问。同时进一步优化了规范性公众平台,新增了公告栏以及整合了规范性文件意见征集栏目。

(三)借助政府公报信息。20**年市政府公报《**政务》共出版20期,均在**市政府网站公布,每期印发近2000份,全部免费赠阅,发行范围包括:市级各部门、乡镇、街道、各行政村和社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产值3000万以上规模企业及档案馆、图书馆等主要公共场所。

(四)精心组织新闻会。完善新闻会制度,制定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闻工作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推进新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新闻工作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整合民生问题面对面网络访谈推出**网络新闻会版块,为各镇(街道)、各单位定期进行网络新闻和网络访谈,开展网络新闻会6次,领导干部网络访谈6次,主动新闻,解读政策,回应公众,引导舆论。

(五)建立政务微博等新平台。建成了由**引领,各镇(街道)、各部门等101家单位入驻的**政务微博厅,合计收听人数超过30万,全年合计信息超过8万条次。**发表博文3198条,网民评论4793条、转发**988条,粉丝量19万。建设运行了民e通**网络民生服务平台,实施了《**市网络民生服务工作监督考核办法》,平台已有用户注册数463个,网民总发帖量**63条,帖文总回复1095条,接受网友投诉、咨询、建议共355条,部门回复343条。

三、突出重点领域,着力深化公开内容

据初步统计,至今我市在信息公开平台上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7694条,其中市本级主动公开3876条。在重点领域主动公开方面,突出抓了以下五方面:

(三)推进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一是深化征地拆迁信息,重点公开土地征收审批结果,方便公众查询征地批复、范围、补偿、安置等相关信息。进一步将房屋征收补偿方案、补偿标准、补偿结果信息公开,在征收范围内公开房屋征收决定、补助奖励政策和标准,向被征收人公开征收房屋调查结果、初步评估结果、补偿情况,实行阳光征收。二是继续推进保障性住房信息公开,及时全面向社会公开住房保障年度目标任务、开竣工项目情况、房源分配情况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监督电话等,方便群众监督和查询。加强房源分配阳光操作,实行保障房源、分配过程、分配结果三公开。强化后续跟踪监管,对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及时予以清退。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和环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公开,所有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均在**市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公布,充分保证所有愿意参加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潜在供应商都能及时的、机会均等的获取信息。切实保证所有程序、环节公开,使每个参加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供应商都清楚如何获取采购文件,明白文件编制要求、开标、评标的程序,所有中标结果也均都在网上公告,接受全社会监督。

(四)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重点推进中小学校招生信息公开,涉及中小学、高中招生入学政策文件在7月底前全部出台并向社会公布,并做好政策解读,将有关政策文件和解读内容及时在网站、媒体上公布。针对中小学招生工作,市教育局组织了一期在线访谈,教育局领导与市民进行面对面交流,为进一步做好招生咨询服务工作,积极回应广大网友关心的招生入学热点问题,让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及时准确地了解我市中小学招生政策。

四、进一步加强依申请公开工作

(二)规范依申请公开。一是加强教育培训。通过举办行政诉讼应诉及政府信息公开专题业务培训,提高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二是制定依申请公开答复格式标准文本。针对依申请公开答复不规范、不及时以及信息公开类复议诉讼案件败诉率高的情况,于今年初在**大市范围内率先制定了依申请公开答复文本格式并下发执行,进一步规范了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程序,降低了败诉风险。三是重视协调会商制度。对依申请公开中存在的情况复杂或者可能涉及三安全一稳定、二秘密一隐私等疑难问题,建立由受理行政机关牵头,政府办公室、法制办及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商制度,并邀请法院提前介入,对申请内容是否明确、信息是否应当公开和如何公开、公开后可能带来的影响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确保答复依法有据、严谨规范、慎重稳妥。

回顾过去一年,我市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的要求,对照人民群众的期望,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单位领导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意识尚未真正确立,公开政府信息的紧迫感、主动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主动公开信息的质量还不够高。各单位公开信息主要还是集中在政务动态类信息,政策解读、办事服务类信息更新数量明显偏少;三是信息公开人员力量不足。各单位虽然指定了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但人员变动过于频繁,工作交接中欠缺沟通,严重削弱了政府信息公开队伍的稳定性,信息公开工作缺乏延续性。

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针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市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抓手,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篇(2)

2015年,市公管局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及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学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紧紧围绕深化招标采购改革中心工作,提高文明单位、文明科室的创建质量,为我局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二、主要目标

争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市文明单位。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以主题实践活动为引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围绕正本清源、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新常态,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1、运用多种载体、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推动、持续叫响“三个倡导”24个字,广泛开展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核心价值宣传教育进机关活动,弘扬传统美德、时代新风、主流价值。精心组织“友善季”“敬业季”“诚信季”“爱国季”核心价值观“主题季”系列活动。深化“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主题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地落地生根。

2、认真参与和组织开展“好人”评选工作,树立好身边的先进典型,力争更多的“身边好人”成为“好人”、“好人”和“中国好人”;做好第四届省道德模范、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推荐评选工作。探索建立道德模范、好人嘉许制度,在全社会形成“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

3、深化“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餐桌”三大文明行动。深化文明出行活动。重点推广礼让斑马线做法,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争做“守交通法规,做文明骑士”活动,倡导非机动车驾驶人员文明骑车,规范行驶。深化文明旅游活动。开展“文明旅游我最美”、“文明旅游美上加美”等主题宣传活动,展示文明有礼的良好形象。深化文明餐桌行动。加强勤俭节约的宣传教育,倡导“光盘”行动,把一日三餐的事做成常态。

4、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传承家庭美德。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运用经典诵读、全民阅读、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市直机关组织开展的道德讲坛活动,推进弘扬典型的道德讲堂工作常态化。

5、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生态文明等重点,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公益广告征集活动,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创作公益广告作品,向相关媒体推送,深化公益广告宣传。

6、持续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认真落实《市“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完善“红黑榜”制度,加大市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设力度,以诚信促规范,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体系,完善投标人、中介机构和个人等信用评价数据库,总结推广公共资源交易诚信评价做法,整合各方力量依法惩戒失信行为,逐步形成上下联动、条块联动的诚信建设体制机制。

(二)认真开展“践行文明承诺、争做文明市民”签名活动

1、做好宣传发动。积极宣传开展“践行文明承诺、争做文明市民”干部职工签名活动的意义,调动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争取做到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全员在市文明办统一制定的《承诺书》上签名,并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制定出体现行业和单位特色及个人服务岗位特点的承诺内容,组织干部职工签名。

2、认真组织落实。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承诺书签名活动仪式,宣传栏和机关网站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努力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全面开展承诺书签名活动。同时,做好对承诺人落实承诺内容情况的督察,促进“文明承诺”的践行。

(三)组建“文明行动”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在局机关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积极组建“文明行动”志愿服务队伍,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1、加强志愿者服务的精神。一是按照有组织机构、有基本队员、有服务场所(对象)、有经常活动、有管理制度的“五有”标准,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并划分若干小组。二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凡热爱志愿服务工作、具有奉献精神,具备与所参加的志愿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遵纪守法的局机关和交易中心工作的干部职工,都可以成为“文明行动”志愿服务队伍成员。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结合本系统工作性质及服务功能,成立不少于干部职工人数20%的志愿服务队伍。三是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特点,在城区各主干道、交通拥堵路段、棚户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地,在社区、商业区、各景区景点,在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所有选择的建立长期性和阶段相结合的志愿者服务站点,并通过签订协议的形式,确定和创建志愿者服务基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四是集中注册登记。我局成立志愿服务队,并按要求将志愿服务队名称和志愿者队员、志愿者人数等向市文明办和市直机关上报,进行集中注册登记,注册登记后,举行集中宣誓仪式,以增强志愿者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2、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开展重大赛会、重大活动志愿服务工作。在“运动会”、“科博会”等全市性重大赛事、重大活动期间,积极主动地组织开展赛会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志愿者以团队或个人的形式为大型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2)开展扶危济困志愿者服务活动。把服务生活贫困群众、空巢老人、残疾人、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等困难群体作为重点,按照“一助一”“多助一”等方式,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通过提供定时走访、精神慰藉、技能培训等形式的服务,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3)开展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休息日走上街头,在主要交通路口、路段、车站广场,开展交通违法劝导,发放文明交通宣传单或交通安全知识手册等宣传材料,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引导市民群众践行文明交通行为方式,自觉摒弃交通陋习,逐步养成文明行车、文明行路、文明乘车的交通行为习惯。

(4)开展美化社区环境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搞好所帮扶社区的街道、广场、绿地、游园等的卫生保洁,清洁公共设施,清理乱贴乱画、清理脏乱差卫生死角,维护好公共绿地、草木草坪和树木。

3、精心组织,提高实效。结合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实际,发挥我们的专业优势和组织优势,坚持一手抓队伍建设,一手抓活动开展,经常集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经常性活动由各小组自行组织安排;集中性活动围绕三月份“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植树月”、“践行志愿服务承诺”签名和全市性活动等开展志愿服务。

(四)做好“双联系”社区(村)结对帮扶工作,大力提升整体文明程度

结合“双联系”工作开展,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改善社区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大力提升社区(村)整体文明程度,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1、明确结对帮扶单位,抓好工作落实。根据市“双联系”工作和文明创建工作要求,以提高社区居民(村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以搞好环境卫生,改善环境面貌;完善宣传设施,营造教育氛围,关爱未成年人教育;开展各类创评活动,引领文明风尚;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等为主要内容的结对帮扶工作,大力提升社区(村)整体文明程度。

篇(3)

2.注重沟通及时妥善处理各类提案和质疑。通过走访、面谈等方法主动对接提案委员,查找问题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完成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7号建议《关于加强对招投标项目的监督,严格控制中标项目的转包、分包的建议》和区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__3号提案《关于解决欠薪的建议》的协办工作。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秩序,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主动出击,认真把关项目招标前期过程,主动化解投诉源点,妥善处理招投标过程中的投诉质疑事项30余起。

3.主动服务化解管理难题。针对区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活动提出的整改要求,我办全力配合区政府,实地调研问题部门和单位,主动沟通协调区财政、戚家山街道、城管局、审计局、控股公司等单位和部门,提出解决开发区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相关的历史遗留问题的有效措施,既理顺了关系,又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

4.多措施落实监管职责。加大科技监管力度,启用政府投资项目智慧监管系统,将全区333个项目267亿元资金的项目纳入系统,对项目审批、招投标、施工、投资等九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管控,已对25个预警进行检查。加大项目监管力度,今年牵头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对街道乡镇582个项目进行检查,抽查了76个项目,涉及决策程序、发包、施工管理造价控制等建设全过程,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向各建设单位和管理单位进行了通报。加大项目查处力度,今年对__路西延工程投标单位弄虚作假、__公交公司未按招标程序签订合同等各类突出问题进行了处理。

1.“红名单”诚信激励取得持续进展。会同区建筑工务局、住建局等相关单位,完成区20__年度政府投资项目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预选承包商工作,分别择优产生35家和50家。会同区绿网办,完成11家20__、20__年度__区(开发区)绿化造林工程施工企业名录。会同区生活污水领导小组,完成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采购材料预选供应商工作,择优预选玻璃钢化粪池、pvc-u 管材等20家企业27种产品。会同区农污办,调整了10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单位入围企业名单。会同区交警大队,完成20__、20__年度“交通科技”和“交通设施”工程施工预选承包商录取工作。到目前为止,我区已经在房建、市政、水利、园林绿化、交通设施、交通科技、中介服务等16类建立了预选承包商名录,共有200多家优质企业入选,为推进我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为规范我区建筑市场发挥了重要作用。

2.“黑名单”失信惩戒得到有效落实。会同区检察院继续完善我区黑名单体系,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工程建设领域和政府采购活动中开展非罪行贿行为查询的实施办法》,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查询通道,全面应用非罪行为查询制度,充分发挥了黑名单制度的震慑力,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广受市级检察系统好评,着手全大市全面推广__模式。为深化落实《建设领域和政府采购市场主体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办法(试行)》,构建全区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体系信用信息查询应用平台,完善不良行为信息分类管理制度,草拟完成了《不良行为积分制管理细则(试行)》,进一步细化不良行为信息公示和应用,提

高信用信息整合力度,加大对不良行为的打击力度。3.管理制度体系得到规范和提升。会同区住建局、监察局、发改局等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和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的相关制度体系的优化完善,印发《关于修改<__区(开发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投标资格审查办法(试行)>和<__区(开发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评标办法(试行)>的通知》,及时有效的解决了办法施行后出现的相关矛盾点,确保了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的公平和公正。为破解我区政府投资项目由于暂估价多导致的招标发包难、现场管理难、投资控制难等问题,区监管办(交管办)会同区发改局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暂估价”管理的通知》,严格控制暂估价设置,压缩资金比例,从源头上根治暂估价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会同交易中心研究制订《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由区府办印发。实施方案从制度设计的实效性、执行的可操作性、各方职责的明确性等方面推出十多项创新举措。根据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我区将推行预选承包商诚信约谈与告知制度;试行随机抽取定标、报价低者中标、质优价廉者得标、企强人优者获标等四类新型评标办法;优化评标办法中的资信标、技术标、商务标评标规则;组建区直评标专家库;构筑多路径抽取评标专家网络系统;建设远程电子评标系统,从招投标各环节入手,全面推动优化革新,实现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制度的跃进。

1. 区级交易平台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今年,会同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动对接并妥善解决了非罪行贿查询应用事宜、指导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善网上交易管理服务系统,开发预选承包商系统、远程评标系统以及电子评标专用模块,进一步提高了我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机构的管理服务标准化水平。指导区交易平台规范中介行为,推行机构评价制度。深化网上电子交易平台建设,有效提高了场内串标、围标治理能力,提高了项目进场交易效率。截止10月份,全区公共资源交易共进场1170宗,成交金额53.93亿元,增效节资3.__亿元,增效节资率5.52%。

2. 街道(乡镇)小型平台管理指导进一步到位。一是针对街道(乡镇)公共资源交易市场遇到的困难和暴露的问题,制定出台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街道(乡镇)小型公共资源交易和项目管理办法》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街道(乡镇)公共资源交易和项目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完善交易程序和办法,强化各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加大不良行为打击力度,进一步提高了街道(乡镇)工程项目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二是进一步加强对街道(乡镇)小型项目的检查。采取事前交易项目方案审查备案,事中项目实地情况抽查督察,事后工程款项专项审查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着重强化对街道(乡镇)小型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和项目建设的决策审批、公共资源交易、施工过程和竣工结算验收等环节的全程监督。三是进一步提高小型平台的专业化程度。多次组织基层平台工作人员参加市、区各级培训。7月份,邀请市交管办和区住建局的专家,召集全区九个街道(乡镇)交易中心分管领导和具体负责同志,就当前街道(乡镇)平台操作常见的实际问题和政策法规知识,开展专题培训。采取“两上两下”的方式全面深入调研小型平台,解决实际问题10余项,并着手推动建立小型平台网上招标平台,目前新碶、大碶两个街道已经开始建设。截止10月份,街道(乡镇)平台进场交易363宗,交易总额3.51亿元,增效节资2567万元。

3. 继续拓展区公共资源交易范围。在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出让、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四大类全面进场公开交易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国有企业水处理药剂、重大生产设施设备、卫生保洁服务等其他公共资源交易项目。今年,共拓展其他公共资源类项目22类59项,交易总额达8562万元。继续挖掘潜力,开展全区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拓展情况及计划大调查,共收到50余家单位报送的统计报表,涉及交易项目共200余条,为部署我区下阶段公共资源交易拓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和保障。

1. 创新方式,学习教育求实效。精心研究制定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真学真思真用”学习计划,创新学习方式克服了人员少、集中上课氛围不浓厚等问题,通过合并教育、党员互动教育、现场警示教育、自主学习教育等多元化教育模式,强化学习效果。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项禁令”、市委“20条措施”等30余项学习内容;与区交易中心、人口计生局合并,邀请区领导吕焕忠书记和区委党校丁秉副校长分别作专题讲座。观看焦裕禄、朱彦夫、牛玉儒等先进事迹;参观__区检察院警示教育基地,观看教育片,接受廉政教育;祭扫革命烈士,缅怀革命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学习先烈事迹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全面提升了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素养。

2. 重心下沉,开门纳谏接地气。有机融合“问需问智问症”群众谈和“认亲联亲走亲”走访活动,真心实意征求意见和建议,以高频率和常态化的联系,密切党群关系,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开展了“街道(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新规执行情况”、“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等5个课题的调研活动,走访了包括街道(乡镇)、建设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等共17个单位,召开了3次服务对象座谈会,发放了60多份意见征求表,党群沟通渠道进一步拓宽。

3. 端正态度,即知即改转作风。积极开展征求意见活动,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集体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广泛征求干部职工、服务对象、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先后2次进行集体分析“会诊”,并研究拟定解决措施,以积极的态度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此外,我办在党员干部中提出“

3个找”活动, 即找自己的党性观念是否确立,担责意识是否增加;找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自觉意识是否加强,监管交管的手段是否得到创新;找反“”是否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行动上。研究制定《__区交管办、监管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要点》,开展办党组主要负责同志与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相互之间、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主要负责人之间等共计5次谈心谈话活动,党组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对照“”问题种种表现,完成“”问题对照检查材料,同时根据查找出来的问题,多次召开班子会议,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做到边查找边整改,并按预定计划全面完成整改工作。我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按规定召开班子成员述职述廉会、班子民主生活会等,坚持和落实民主集中制,强化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作用。制定《监管办(交管办)20__年反腐倡廉建设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将全年11项重点工作进行逐条分解,层层落实目标责任。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和经费管理,严控“三公”经费开支,今年公务接待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__%,会议经费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2%,无市外考察情况。认真做好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增加工作的公开透明性,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群众监督。深化落实干部管理制度。实施中层负责人评价机制,完成20__年集中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工作。

今年,还组织了志愿者服务、慈善一日捐、无偿献血、普法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使支部、普法、工会、档案等各项工作也有了新的进步。

20__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办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完善职责,创新制度,强化监管,构建工程建设领域诚信市场,推进交易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水平。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落实:

一是创新监管手段。我办于今年初建立了政府投资项目智慧监管系统,8月份完成验收,目前已将全区发改立项的政府投资项目都纳入系统中,涉及333个项目267亿元。明年将充分发挥智慧监管系统的分析和预警功能,对项目的审批、招投标、施工管理、造价、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实现对我区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制定实施《政府投资项目智慧监管系统管理办法》,明确相关单位的主体责任,确保系统的生命力。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通报,将项目建设管理中发生的问题解决在苗头上,推进项目规范运作。对分析结果进行梳理,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

二是创新招投标办法。20__年要抓好今年10月__日出台的《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实工作。首先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对区直机关、街道乡镇、国企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让涉及招投标工作的相关人员能够掌握各类评标办法,深刻领会实施方案的精神实质。其次推动相关部门组建区直评标专家库、构筑多路径抽取评标专家网络系统、建设远程电子评标系统等各项具体工作。推行小型工程简易招标方式。对选用区级各类预选承包商限额以下的项目,通过公开固定价格的方式直接对名录库内的投标人采用抽签等简易方法选择中标人。由各行业主管部门出台项目投标控制价浮动区间的参考标准,招标人可根据各小型工程的特点进行选择。

(四)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和交易环境整治。一是要继续落实《__区(开发区)政府投资项目违规问题举报暂行办法》,认真受理各类政府投资项目各类投诉举报,落实政府投资项目问责制度,对存在问题进行严肃查处,重点查处一批典型、影响力大的借资质挂靠、串标、围标案件。二是要继续推行红黑名单制度。拓展预选承包商实施范围,建立招标、造价咨询、监理等中介服务机构预选承包商名录,规范中介市场,探索研究区直机关限额以下小型工程和街道(乡镇)小型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落实《工程建设领域市场主体及政府采购供应商不良行为记录和公示实施办法》,研究制订《不良行为积分制》,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真正落到实处,着力提升工程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净化我区建筑市场环境。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工程质量为重点”的原则,探索研究提升业主管理工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保障项目的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和安全。

(五)进一步拓展市场化配置范围。继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意见》和市监察局、财政局、国资委、交管办联合发文的《关于印发宁波市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拓展目录的通知》两个文件要求。今年拓展目录24类中有22类进场,明年要在今年拓展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对前期梳理出的200多个项目进行研究分析,重点以公共空间户外广告使用权转让、废旧物资处理为突破口,稳步拓展各类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范围。

(六)进一步加大对重大项目重点环节的监管力度。积极参与“五水共治”、“梅山水道”等重大项目、民生工程招投标环节的现场监督。借助审计、评审报告等载体,及时发现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年继续主动出击,联合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和发改等部门开展对交通、水利、安置房三类项目,对施工监理、竣工验收两个环节进行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严肃查处,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行为,提高项目建设管理水平,促进项目顺利建设。

篇(4)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发〔2011〕22号和湘办发〔2012〕16号文件精神,我们赴县政务中心学习成功经验,市中心领导也两次来给予现场指导。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实际,形成了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工作的专题报告,分别向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做了工作汇报,解决了县政务中心场地维修、窗口工作人员制服配备、村级便民服务平台建设等一揽子问题。5月31日在全县政务公开工作会议上,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总结了去年全县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部署了2014年工作。会议还表彰了2012年度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年初,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县各窗口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乡镇政务公开工作分管领导会议,全面部署了平台管理、政务服务、电子政务、作风建设等今年各项重点工作;会同县优化办组织召开了今年被纳入优化经济环境测评范畴的,十个县直部门重点股室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其在深化政务公开强化政务服务工作方面的职责与义务。

为切实落实全县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县政府办制定并下发了《2014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考核细则》,县优化环境领导小组下发了《2014年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综合测评方案》、《2014年县县直单位重点股室民主测评实施方案》,县政务公开办下发了《2014年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分中心、公共办事大厅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县政务中心下发了《2014年县政务服务中心机关工作人员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等文件,为做好全年工作提供了组织机制保障。

二、加强平台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我们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坚持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县政务中心继续实行一日四巡查、朝九晚五、“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讲评”等管理模式,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定期对各服务窗口进行量化评估,开展月度工作讲评、季度工作通报。上半年,共评比表彰了红旗窗口12个,服务明星25名,党员先锋岗12名,通过模范带动,激发了工作活力。为营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我们投入4万多元维修了办公楼外墙、停车坪等设施,中心面貌焕然一新;继续开展了“生日祝福、快乐假日、病情探望”等人性化关怀活动,激发了工作热情;组织了窗口工作人员赴绶宁县政务中心考察学习,全面感受了其标准化的服务模式。

全县各级服务窗口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强化规范管理。县地税局完善服务评价系统,开展窗口队伍业务技能培训;县农合办利用网络摄像对各乡镇农合办工作人员进行定时查岗,方便了基层群众;江口镇、高沙镇等便民服务中心完善了奖罚激励措施,确保平台规范运行。

我们不断拓展咨询、投诉和监督渠道,方便和满足群众表达各种利益诉求。继续扎实推行社会监督评议机制,促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通过组织政务服务监督评议员座谈会,收集到各类建议和意见26条,经过认真梳理,给予了及时答复。上半年,中心大厅的现场答复群众咨询10362件,电话咨询3620件,妥善处理政务投诉6起,赢得了群众一致认可。

三、加强电子政务应用,提升审批效率

我们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依托公示栏、网站、媒体等各种公开载体,积极推行“阳光政府”建设。以县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更新工作为重点,我们会同县信息办进一步健全18项重点信息公开栏,开辟了领导信箱、建言献策等政民互动栏。为规范党群系统各单位的信息公开工作,6月19日,我们会同县信息办召开了15家党群系统单位的工作协调会,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篇(5)

【正文】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政务公开办的精心指导下,黄山区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2020〕17号)及《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2020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皖政办秘〔2020〕66号)要求,持续健全公开制度机制,进一步加强公开平台建设管理,不断夯实公开保障基础,全区政务公开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围绕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加强信息。设立专题专栏,集中展示“六稳”“六保”工作。以文字、图片等形式解读政策文件及各部门落实工作取得的成效,全面展示我区工作开展的实时动态。截至目前,区本级“六稳”“六保”专栏共相关信息96条。保障及时公开。为加强“六稳”“六保”相关信息保障,要求发改、人社、财政、科信、商务等部门集中上线信息;及时组织各单位对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分类整理,梳理出涉及“六稳”“六保”政策文件及解读信息,对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核编辑、持续。

二是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做好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公开。在信息公开网“放管服改革”栏目增设“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二级栏目,集中展示现行有效监管规则、标准内容,以公开促进公正监管。融合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统筹推进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相结合,不断扩大服务公开范围。主动政务服务场所、关联政务服务事项;添置自助设备、关联“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事项等,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持续优化全区营商环境。注重对基层一线政策执行人员开展政策解读和培训,确保经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区直主要职能部门先后组织开展针对一线工作人员的政策解读培训会,现场普及政策知识,为一线人员答疑解惑。

三是围绕疫情防控加强公共卫生信息公开。及时准确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信息。依托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平台,在信息公开网同步开设专栏、专题,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黄山区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方面的政策措施、推进情况,累计相关信息200余条。加强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公开和公共卫生知识普及。指导区卫健委、应急局 等部门做好应急预案动态更新与公开,当前我区安全生产、防汛抗旱、护林防火等应急预案均已上网。

四是围绕 “三大攻坚战”深化信息公开。加强脱贫攻坚信息公开。累计脱贫攻坚动态信息和相关政策举措及执行落实情况信息30余条。推进污染防治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力度,通过信息公开网累计水资源、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河(湖)长制落实等领域相关信息40多条。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信息公开。明确责任分工,部署有关职能部门做好非法金融活动、政府债务风险防控、房地产市场风险控制等信息公开,全年累计相关信息20多条。

五是围绕民生改善深化信息公开。继续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征地、住房、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进一步聚焦社会群众关切;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领域信息公开工作,今年以来,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网累计全区政府采购信息200余条,工程建设项目合同信息80余条。

六是落实用权公开制度。加强权力配置信息公开。指导区直和乡镇依法公开工作职能、机构设置等信息向社会公开,全面展示所有区直部门及乡镇政府权力配置情况。二是加强权力运行过程信息公开。决策预公开方面,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通过听证会、意见征集、会议开放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区政府第43、48次常务会议均邀请了市民群众代表列席,充分保障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涉企意见征集方面,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制度。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涉企意见征集8条,召开涉企政策座谈会3场。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方面,按季度公开2020年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要求审计部门加强督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落实情况公开,积极开展决策执行效果评估,切实增强政府执行力。

七是建立健全政务信息管理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全生命周期管理,定期开展清理,优化平台功能,对规范性文件文号、成文日期、日期、有效性等要素进行规范标注,同时上传word版本附件,最大限度方便公众搜索、下载、查阅。公开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汇编。要求区司法局对现行有效及2019年12月31日以前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全面完成现行有效的文件目录及文件汇编梳理工作。

八是健全完善政策解读机制。用好区信息公开网、微博、微信等官方媒体平台,创新形式、丰富内容,让政策文件融入千家万户,切实保障政策的落实落地。按照“决策背景和依据、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研判和起草过程、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创新举措、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等8项内容,对解读信息格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围绕文字、照片、图表、元素等下功夫,加强内容梳理、要点挖掘和图解策划,进一步提升图片解读质量,增强阅读体验。截至目前,共制作2020年以来的政策文字解读79条、图片解读、媒体解读63条、视频动漫解读5条,实现对所有规范性文件和其他重要文件的文字解读和图片解读。

九是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关注国内、省内等先进城市“两化”工作最新进展和成效,学习研究优秀经验做法,为我区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参考借鉴。加强对全区“两化”工作的指导,明确要求把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情况作为评价政务公开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区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助力工作开展。召开2020年全区政务公开重点工作推进暨培训会,针对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进行详细培训,全面指导和布置工作;结合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召集部分重点领域单位开展研讨交流,及时解决遇到的难题。固定线上工作阵地,利用政务公开QQ群实现“零距离”交流;常态化开展跟踪调度,对进度偏慢、质量较低的单位,加强督促和指导。坚持需求导向,目录内容全面贴近实际,根据市级主管部门意见删除不符合区情实际的公开事项,将整理后的目录上传至报送系统,并信息。将26个重点领域的内容分解到22个区直部门,要求承担指导责任的区直部门对乡镇涉及本领域事项目录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标准目录编制完成后,由区政务公开办和对应区直部门共同审核研究,重点审核公开事项有无缺漏,公开内容、公开依据、公开时限、公开渠道、公开对象和公开方式等是否合理、完整;目录报送上线后,区政务公开办第一时间组织检查区直、乡镇目录信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督促整改。

十是扎实办好政府公报。进一步推进政府公报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条例时限要求,确保以区政府、区政府办名义印发的文件自形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在公报公开。建立健全区直部门文件报送和审查机制,将各部门制发的规范性文件纳入区政府公报。推进政府公报数字化管理,实现公报电子化,并上网公开。优化“政府公报”专题功能,实现政府公报电子版查询下载的同时,提供目录导航、内容检索、文件检索等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上线电子政府公报11期,包含各类文件27份,极大便捷了社会公众查阅信息。

十一是规范信息公开申请办理。认真贯彻落实国办、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依申请公开答复规范,建立“登记—初审—分办—答复稿审核—法律顾问把关—领导审签—答复—归档”的闭环工作机制。建立完善统一的网上受理平台,加强对全区依申请公开办理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监督检查,不定期开展办理情况测评。2020年以来,共依法依规办理依申请公开14件,实现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零诉讼。

十二是办好12345市长热线。全面加强热线平台管理和办理工作考核评价,努力提高办结率、回复率、满意率。今年以来,热线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3252件,同比增长42.6%;办结率100%,满意率99.96%,群众关心关注的一大批“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得到了解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6)

紧密结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以发现问题、纠正问题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认真做好自查、重点抽查和检查等工作,坚决防止敷衍应付、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确

保排查工作扎实有效。

(一)继续搞好自查自纠。按照“谁建设、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排查责任。建设单位要以工程项目为重点,对履行有关手续的情况进行自查;负有项目审批

、监管职能的部门要以自身履行职责情况为主线,对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监管的情况进行自查。要通过建立项目台账、填报统计表等方式,逐个项目、逐个环节抓好自查,既要摸清项目底数,更要

查找存在的问题。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切实把问题查深、查透。自查任务较重的县区和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自查时间,但最晚不超过5月底。下阶段主要是认真梳理各地各部门排查出来的问题

,做好统计汇总,5月底将自查情况报告市工程治理领导小组。(责任单位:市、县区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直有关部门)

(二)组织重点抽查和检查。在各单位自查的同时,各县区工程治理领导小组要组织重点抽查。着重抽点项目、民生工程、投诉较多的建设项目和严重超工期、超概算建设项目,抽查的覆盖面原则

上不少于项目总数的20%。抽查工作要吸收相关业务部门和专家参加,并形成统计分析报告。市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印发《工程建设项目专项治理检查情况表》,规范检查标准、内容和程序等。县

区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选择本地区3个重大项目开展剖析式检查。(责任单位:市、县区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直有关部门)

(三)搞好分类处理。要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政策界限,做出分类处理。按照中办发〔2011〕27号文件精神,对主动认识和纠正问题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从轻、减轻或免予处分;对拒不自查

、掩盖问题或弄虚作假的,要严肃处理。对一般程序性违规问题,要运用教育、规范的办法,以批评教育、吸取教训、督促整改为主,但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追究责任;对违纪违法、的腐败问

题,必须从严处理。对工程治理工作开展以来,边查边犯、顶风违纪的,要从严处理,绝不姑息。各地各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对政策界限不清、标准难以把握的一些重要问题要及时反映,市工程治理

领导小组将及时报请省工程治理领导小组提出意见,明确政策界限及统一处理的标准。(责任单位:市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直牵头部门、县区工程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治理在项目决策中未批先建、违规审批等问题

(一)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审批监管。严格履行审批、审核职责,促使政府投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遵循有关建设程序,符合土地、环评、节能等管理要求。查处未批先建、违规审批等行为。(

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环保局)

(二)切实改进投资工作。根据国家《中央预算内资本金注入项目管理办法》、《中央预算内直接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试行)和责任追究制度工作推进情况,开展调查研究

,出台我市相关配套投资管理办法,规范和改进相关工作。(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政府法制办)

(三)加快工程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建设。结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行政服务中心为载体,将涉及工程建设领域的所有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集中办理,建立并联审批的工作机制,简化程序,提高

效率。(责任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

三、治理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规避招标、围标串标等问题

(一)开展招标投标规范性文件清理。按照法制统一原则和谁制定、谁负责的原则,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其制定的有关招标投标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并将清理结果向社会公布。(责任单位:市发改

委、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

(二)规范招标投标活动。国家拟于上半年出台《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我市拟在《条例》出台后,制定出台治理围标、串标等问题相关措施,进一步规范招标投标活动。(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

住建委、市财政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办)

(三)推进统一规范有形市场建设。根据国家关于建立统一规范工程建设有形市场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指导意见精神,深入调研,把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出让等交易

行为集中于一个平台,推动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有形市场。(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经委、市交运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监察局、市政府法制

办、市工商局)

四、治理在土地、矿产资源管理中未报即用、违法审批等问题

(一)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专项清理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专项清理工作方案》要求,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专项清理工作,5月底

前完成专项清理自查自纠工作;6月底前上报专项清理工作报告;9月底前上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建议。(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监察局)

(二)开展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审批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清理工作。按照《省开展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审批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清理实施方案》要求,梳理2006年以来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审批情况和存在问题,重

点检查2011年4月以来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执行情况。5月份完成专项清理自查自纠工作;9月底前完成整改工作,并提出进一步完善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审批制度的建议,形成书面材料报市

工程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监察局)

(三)清理未报即用违法用地问题。按照国土资源部、监察部《关于严肃查处未报即用违法用地的通知》要求,对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发现的违法用地问题进行清查,按时完成并上报整改情况专题

报告。(责任单位:市国土局、市监察局)

五、治理在城乡规划管理中违规调整容积率等问题

(一)对违规调整容积率清理工作“回头看”。对各县区违规变更规划调整容积率清理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零问题”和“零案件”的地区,督促整改到位、处理到位。(责任单位:市住建委

、市监察局)

(二)检查调整容积率指标、改变土地用途的情况。对2011年4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领取规划许可的房地产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对涉及提高容积率的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逐一清理检查,作出相应处

理。(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监察局)

(三)加快有关法规制度建设。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即将出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违反城乡规划规定行为行政处分办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办法。(责任单位:市住建委、

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局)

六、治理在工程建设实施中质量低劣等问题

(一)落实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关于加强重大工程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的通知》要求,开展工程安全质量大检查,查处工程安全质量事故,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处罚

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经委、市安监局、市国资委、供电公司)

(二)抓好重点领域工程质量监管。强化公共设施、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监管,全面实施保障性住房分户验收制度。探索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工程建设质量监

督机构财政保障机制。(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财政局、市监察局)

(三)建立工程实施和工程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管理专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将有效措施和经验转化为法规制度,建立健全

长效机制。(责任单位:市住建委、市政府法制办)

七、推进工程建设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一)推进项目信息公开。抓好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研究制定项目信息公开实施意见,分行业制定信用管理办法,重点做好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不良信用信息公开,健全统一的诚信

奖惩机制,实现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信息共建共享。(责任单位:市经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交运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市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务公开办)

(二)推进诚信体系建设。1、建立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目录,梳理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和个人相关信用信息,包括信誉评价、项目考核、合同履约、个人执业信息、不诚信“黑名单”等,加

快建立健全诚信信息体系平台建设。(责任单位:市发改委、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经委、市住建委、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工商局、市监察局、市检察院、市政府法制办、市交运局、市水务局、市商务

局)2、利用各部门现有系统和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等资源,整合相关信息,形成互联互通的工程建设领域企业和个人信用共享机制。(责任单位: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经委、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市

行政服务中心、市工商局、市监察局、市检察院、市政府法制办、市交运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3、研究制定《市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管理办法》,确定各相关单位在信用信息提供、信息管理、

平台建设和维护等方面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制定工程建设领域企业诚信和个人信用综合评价办法,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制度。(责任单位:市经委、市政府法制办、市发改委、人民银行中

心支行、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工商局、市监察局、市检察院、市交运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局)

八、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

(一)开展案件线索清理摸排、移送工作。各地各部门执纪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及主管(监管)部门对以往各自掌握的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线索进行全面清理摸排,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

案件线索按照职责分工,及时移送有管辖权的部门查处。(责任单位: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审计局)

(二)健全办案协调配合机制。每季度召开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公安、审计等执纪执法机关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安排办案工作,通报重要案件线索办理情况、协调重要案件查办等。要形成整体

合力,集中力量突破一批重大案件。(责任单位: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审计局)

(三)加强对案件查处情况的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要通过案件批办、督办等方式,加强对案件查处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严格落实办案责任制、重点案件督办制和查办案件情况季报制度。(责任单位:

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监察局、市公安局)

(四)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各地各部门要对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件认真剖析研究,推进体制机制制度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监督。适时向社会公布典型案件,开展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警示教育。

(责任单位: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监察局、市公安局、市委宣传部)

九、工作要求

(一)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各地各部门要突出重点,抓住难点进行治理,力争在治理招标投标、土地利用、规划变更、工程质量、信息公开等突出问题和推进查办案件工作等方面取得突破。

(二)深化改革,创新思路。各地各部门要以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路推进工程治理工作,坚持边查、边纠、边建,着力解决影响工程建设领域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大力推进,敢于动真碰硬。

篇(7)

政府采购具法制性和强制性,采购组织管理必须遵循《政府采购法》,买什么、怎么买,都有严格的法律规定。《政府采购法》规定了六种采购组织形式,分别是: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单一来源、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2014年12月31日,财政部又了竞争性磋商政府采购组织形式。政府采购电子商城作为协议供货和批量采购的补充,完全可以代替协议供货。2015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也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电子交易,推进中央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建设。”这里所说的电子卖场其实就是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于2014年9月1日上线的中央政府采购网上商城,这表明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是政府采购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采购方式,是符合政府采购法律规定的采购方式。

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是通过公开招标,选择合格的大型电商、代、生产厂商,打通电商平台底层数据库和商厂商维护商品信息,厂、电同招,共同参与竞争的模式,电子商城采用标准化的接口与多家电商连接,接口商品信息与电商官网实时更新,并通过动态监控技术和手段,保证接口商品信息与电商官网信息一致。政府采购电子商城通过读取接口商品信息和厂商维护的信息,采购人用已有政府采购帐号登录电子商城,直接向电商平台和商下订单交易,并完成配送、验收、支付全过程。

发展现状

从实践看,政府采购电子商城还处在试点或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名称叫法不一,包括电子商城、网上商城、电子卖场、电子超市等等,目前可参考的最佳建设模式是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网上商城和广东省政府采购中心的网上商城(17地市联动采购),它们很好地借用了电商的资源优势和属地的小电商、传统商的优势,让电商与传统协议供货商共同参与竞争,这个形式基本解决了传统的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的不足,体现了效率和效益的统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政府采购电子商城的积极效果

价格动态管理,电商、厂商实时调整,与市场同步。电子商城的商品信息是通过接口与电商数据库直接连接,商品信息、价格信息与电商一致。电商是完全市场化的交易平台,竞争激烈、价格调整频繁、促销活动多,通过底层数据库直接同步电子商城、同步市场,政府采购的商品不再与市场脱节,价格动态调整,不再虚高,采购人可“网淘”满意的政府采购目录内的商品。

商品价格较电商更优惠。对电商而言,政府采购是一个庞大的具政府信用的“团购”市场,均不敢小视,因此,他们对建设政府采购电子商城给予了极大支持,给予政府采购电子商城的商品价格不高于其电商平台的价格,尽管有些地方要求商品必须比电商平台至少优惠2%,但在电子商城多家电商参与的情况下,很多电商给予电子商城更大的优惠,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电商商品价格平均优惠率达13%,充分证明政府可以买到比市场更优惠的商品,“政府采购的八成商品高于市场均价,56.1%的商品高于市场平均价1.5倍”的情况将不存在。

配送高效、快捷,采购效率提高。大型电商要么自建物流体系,要么与固定的第三方物流合作,可以确保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均可以48小时到达(西部少数县市除外),大型城市可能限速达、隔日达等,较之前传统协议供货3至20天的周期,采购效率大大提高,切实解决机关办公急需的零星采购。

全流程在线交易,有利自身防腐。电子商城通过接口对接,全流程在线完成,商品价格对过比价后,可以根据要求选择最低价或市场平均价成交,订单直接发送给电商的订单系统或厂的管理后台,供应商根据订单直接发货、验收、结算,采购过程中,大大降低了采购人与供应商接触的机率,有利于采购人自身防腐。

政府采购电子商城的局限

从实施的效果看,虽然基本解决了过去政府采购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的弊端,但也存在较多的障碍和局限,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商品品目限制。一是政府采购的政策体现,要求部分商品,如计算机、显示器等必须是经有关部门认证的节能环保产品;二是财政部对使频繁的商品如计算机、打印机等规定必须用批量集中的方式采购;三是出于安全或保密要求的商品、需要定制的商品,如不能采购win8及以上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

结算限制。政府采购以后结算为主,电子商务平台以预付款或货到付款为主。政府采购协议供货长期以来形成的付款习惯,一直是供应商把货送到采购人,采购人拿到发票和合同后,按单位内部流程申请付款,财务部门根据付款要求付款给供应商。而电子商务平台由于商品价格较低,需要通过资金的快速周转来获取合理的利润,一般是通过第三方支付预付款或货到付款。为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电子商务平台公司为适应政府采购的需要,一般给予14天左右的结算周期;同时,部分地方也要求采购人在货到验收的同时,通过公务卡结算。但这两种解决方式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给政府采购电子商城用户带来不便。

标准商品库限制。优秀的政府采购电子商城要求必须建设商品库,商品具可视化、参数化,且与市场保持一致;分类标准应与政府采购目录一致,并符合财政部2012年的《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的规范要求。只有实现了商品参数化管理,商品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同型号产品比较,还可以对相同配置、不同型号品牌商品进行比较,而这一点也正是目前政府采购特需要的,尤其是长期以来存在的“政府特供、专供”更新需要通过商品参数管理来进行性价比较。

应对措施

综合各地电子商城建设及运行情况,笔者认为,建设政府采购电子商城是现代电子商务发展和政府采购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政府采购的电子商城技术基本成熟,可以由财政部门或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制定统一的电商平台接口标准和交易流程,制定统一的政府采购电子商城规范。最好建设全国统一的政府采购电子商城,供各级政府采购中心分别部署或统一使用”。

强制采购节能环保产品应做为一项国家强制生产标准,而不仅是政府采购优先采购

国家相关政策要求部分品目必须采购节能环保产品,从实际效果看这项政策某种程度上为“政府定制、特供、专供”提供了理由,大部分节能环保产品都是专门针对政府采购销售,由于价格相对较高,面向公众市场的电商平台几乎没有销售,特别是像计算机、显示器等产品。电子商城一方面要执行国家有关政策,具备对强制节能环保产品自动筛查功能,另一方面国家出台这个政策的初衷是通过政府采购的政策倡导节能环保消费,但这项政策正被部分生产厂商利用成为变相卖高价的理由,建议国家应对这项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只有节能环保认证作为一项国家标准,非节能环保退出市场,让社会大众都能购买,这项政策才有积极意义和效果。

通过推行电子商城,普及和提高公务卡、采购卡的应用

电商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服务也高效,电商要求的结算方式是预付或货到付款,如果延期支付势必增加电商的成本。因此,在推广电子商城的同时,积极倡导和要求使用公务卡结算,对一些分管采购的部门甚至可以发行专用的采购卡,采用货到、验收后刷公务卡采购卡支付。同时,可以协商电商公司给予一定的帐期,按帐期集中支付,目前已经有部分电商支持至多30天的帐期,结算更高效。

创造条件让地方中小电商、商参与平台的竞争

电子商城不仅仅是由大型主流电商参与,还应该让数量众多的地方电商、传统协议供应商参与竞争,一方面可以弥补大型电商平台商品在对特定地区时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电子商城竞争更加激烈、充分。要求电子商城要必须具备传统协议供货商入驻技术实现方式,这一点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网上商城已经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实现的方式也是可以借鉴的。

篇(8)

具体要着力做好以下八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要按照“稳定优化一产、主攻调整二产、提升扩展三产”的要求,充分运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力求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要按照生产性与生活业并重、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并重,突出重点产业、区域、平台、企业和重大项目,不断提升服务业总量和质量的思路,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快重点行业发展。组织编制服务业10大重点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突出抓好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加快发展金融、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产业。二是积极培育服务业集聚区。实施服务业集聚区总体布局规划,加强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大力培育30个具有较强资源整合和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尤其要加快构建产业集群区域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生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三是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编制实施2010年服务业重大项目计划,积极推进一批规模大、带动性强的服务业项目建设,切实发挥重大项目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力争限额以上服务业投资增速达到18%左右。四是加快重点服务企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重点服务业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服务业品牌建设,力争新增40个省级以上服务业品牌,培育100家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服务业企业。五是积极做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申报和争取工作。

大力推动工业结构调整升级。要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拓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努力提高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继续推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的实施。抓紧制订各个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明确今年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努力把规划实施的重点放在调整优化产品、技术、组织结构上,放在强化集聚、集群发展上,放在通过优化投资增量促进存量的调整提升上。二是大力支持大项目大企业。编制实施2010年重大工业项目计划,推进千亿产业提升项目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146家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强做大,深化第一批21个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试点工作,推进第二批示范区试点建设。三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引导中小企业走“精、专、特、新”之路,着力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四是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加快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能耗高、污染重、安全生产没有保障的产能、产品和工艺技术,抑制部分新兴产业的重复建设倾向。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省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一是要认真研究和选择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类型和优先领域。国家提出了生物科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动汽车、生物育种、信息产业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我省实际,要突出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信息网络、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二是制定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会同相关部门和单位抓紧研究起草《关于大力培育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培育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行动计划》。三是研究制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性,引导我省具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兴办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基地建设。

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要坚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走精品农业的路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以规划和政策引导推动农业转型发展。及时编制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新增5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和农业综合开发等规划。认真落实国家强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直接增加农民源自政策支持的收入。积极推进“千万亩标准农田提升工程”,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着力提升单产水平。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积极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多种形式的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推动设施农业、精深加工业等资本密集型现代农业发展。二是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和中央资金补助,重点支持农村沼气、沿海防护林、粮食工程、标准海塘、农村安全饮用水等工程项目建设,加快改善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三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和“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努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着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二)着力加强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等工作,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必须紧抓不放。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要围绕提升产业竞争力,突出抓好构筑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业投资管理几个重点,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一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密切配合有关部门,深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健全区域创新体系。积极扶持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提高自主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能力。加大对重点项目、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合作,提升创新平台服务功能。二是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和资金,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抓好一批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支柱产业重大项目,推进一批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三是推进创业投资发展。有效利用政府引导基金,加强省市联动,通过参股、融资担保等方式扶持股权投资企业的设立与发展。运作好浙商产业投资基金,使之成为吸引金融人才和境外资金的重要平台。四是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完善激励机制,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配合做好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工作。

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今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决战之年,要突出重点,加大攻坚力度,确保任务如期完成。一是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分解节能减排目标,严格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考核。二是支持重点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积极有序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大对“上大压小”、热电联产改造和能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淘汰小火电等落后产能。

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一是大力实施《浙江省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加快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全面启动25个循环经济试点基地建设,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100项重点项目。二是尽早启动《浙江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的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推动国家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项目建设,推进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三是认真做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总体方案》和我省《实施方案》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实施《浙江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项目2010年度实施计划》。加快推进我省太湖治理“三大清水环境工程”前期工作。

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组织实施《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强化工作推进机制,共同推进我省方案的实施。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进一步研究“十二五”时期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任务。加快研究我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法规,积极宣传和大力引导发展低碳经济。

(三)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积极扩投资,促消费,有效化解外贸依存度过高的风险,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努力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一是大力推动社会投资。认真落实国家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抓紧出台我省的配套措施,进一步消除限制民间投资进入的不合理障碍。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导企业投向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力争今年民间投资总额达6000亿元,增长15%以上。二是确保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持续较快增长。编制实施2010年度全省重大建设项目行动计划、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计划、全省重点建设计划、政府投资项目年度计划等重点计划。加快以“七线两枢纽”为重点的铁路项目和一批公路、航道项目建设,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发展。积极推进风电、核电等电源项目和电网建设。三是加强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工作。积极争取各类国家专项资金,继续抓好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编报衔接工作,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加强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管理,完善项目监督检查工作机制。提高建设效率,保证建设质量,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稽察制度和监管工作,继续做好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相关工作。同时,抓好浙江省对口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及援疆、年度援建计划的实施工作。四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编制实施2010年上报国家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前期计划和2010年省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前期计划。尽早编制出台 “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不断完善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五是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要求,继续推出一批重大对外招商项目,开展一批重大引资活动,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高新技术、服务业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等领域,努力稳定利用外资规模和优化外资结构。努力用好国外优惠贷款,积极引进国际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支持我省主导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进一步做好与央企的对接工作,扩大合作签约,推动签约项目落地。

努力促进消费持续较快增长。一是全面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二是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完善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公用设施三大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消除居民后顾之忧,努力稳定居民消费预期。三是完善城乡消费设施,加快农村商业便利连锁和商品配送中心建设,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优化消费环境。四是认真落实国家扩大居民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五是加强住房市场分类管理,加快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度,有效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支持和鼓励普通自住住房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抑制投机性购房,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四)努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推动浙江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战略举措。抓紧完善海洋经济发展带规划,加强与国家层面的沟通衔接,努力争取将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带规划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重点。

大力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编制并实施宁波―舟山港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将宁波―舟山港打造成我国重要的大宗散货物流枢纽港,大力发展以港口物流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重点构筑大宗散货交易平台、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金融支撑系统“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抓紧研究提出组织运作模式和推进机制,建设一批港口物流园区、集装箱和大型油品、矿石、粮油、LNG等大宗商品及战略物资储运基地以及若干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促进港口物流业发展上新水平。

有序发展临港工业。一是依托环杭州湾产业带、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的基础,编制宁波石化、台州医药化工园区发展规划,着力建设国家级宁波石化产业基地和台州医药化工园区。二是支持开展船舶生产设计、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人才培训等服务,推动船舶工业整合提升,控制低水平造船,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大型船舶,努力做强特种船舶。扶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设备等海洋装备业。三是大力发展海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大力发展海洋旅游业。以争取建设舟山国家级海洋旅游发展试验区为契机,重点开发海洋运动休闲、海岛度假体验、海鲜饮食等特色产品,探索开发邮轮、游艇俱乐部等高端产品,引进、培育国际知名酒店连锁管理集团、国际旅游商和旅游资讯集成商,建成我国海洋旅游高端产品先发地。

加强海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一批涉海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港口、航道及锚地等建设,大力发展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公用码头。优化港口集疏运通道,加大疏港高速公路、铁路、内河航道、油气管道等项目建设和统筹力度,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网络化综合运输体系。加快梅山保税港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在2010年上半年按计划闭关运行。

(五)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要着眼长远,统筹城乡发展,着力优化产业、城镇空间布局,努力构筑一批空间开发新平台,加速城市化进程,切实提高集约、集聚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科学规划建设空间开发新平台。要突出抓好规划编制、平台建设、政策支撑三个关键环节。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抓紧编制空间开发新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总体规划,选择一批区位基础设施较好、土地资源和环境容量优势明显、产业和项目支撑能力较强,具有创新、集约、绿色、协调发展潜力的区域,纳入省级层面统筹规划。二是扎实推进新平台建设。协调相关部门,充分保障新平台建设的土地、资金、人才、环境容量等要素需求,并做好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工作。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省级政策性投资公司参与新平台建设。借鉴天津滨海科技生态城等建设经验,大力吸引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财团参与我省新平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具有产业集聚效应、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空间开发新平台。三是强化政策支撑。按照统分结合,以所在地方为主的原则,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新平台建设的重大问题,形成跨行政区的联合开发机制、投融资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省级新平台的评价、统计机制。加强政企联动,形成开放互动、良性发展的新格局。

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一是加大对中心镇的扶持力度。抓紧出台加快中心镇发展提升的相关政策,公布第二批中心镇名单。组织实施公共设施、产业集聚等重点项目,全面提升中心镇城镇功能,增强中心镇集聚集约发展水平。二是积极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选择20个人口数量多、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区位条件优、带动能力强的中心镇,通过设定目标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出台政策文件,深入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快中心镇向小城市发展。三是提高中心镇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完善中心镇社会管理职能。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加快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把农村住房改造建设与中心镇、中心村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支持农民饮用水、农村污水处理、村内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二是进一步落实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扶持力度。做好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

深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长三角《指导意见》和《区域规划》,按照“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三级运作”的新合作机制,着力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10个重点专题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全面提升长三角地区开发开放水平,加快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尽快研究出台2010年改革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制定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安排年度重点任务,在各设区市及义乌市全面启动实施11个方面的改革试点,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积极争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列为国家试点。

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推进工业用地分阶段出让改革试点,建立健全建设用地退出机制。积极推进宅基地换住房、生产生活用房相分离等改革试点。研究制定我省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建立阶梯式水价和水权交易制度,推进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改革,全面推进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四减少”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制定出台加快中心镇培育的政策意见,探索开展中心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健全行政效能和行政监督机制。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全省医改工作会议精神和三年实施计划。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努力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开展医保异地结算制度改革试点。分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积极推进30个县(市、区)的改革试点,加快探索基本药物生产、定价、招标等七个环节的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23个县的改革试点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稳步推进嘉兴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新启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项目”、“村卫生室建设项目”和“公共气象服务项目”等10大均等化项目。继续推进联系点工作,建立基本公共服务评估监测报告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强化工作机制,形成合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改革。实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工程,启动县乡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试点工程,深入开展基层卫生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项目建设。牵头组织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大对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国家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意见,扎实推进红色旅游等旅游业发展。加大对中职教育、基层医疗卫生等中央专项资金的争取力度,努力改善职业教育、农村卫生、民政计生等基础服务设施条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开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课题研究。

突出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和再就业政策。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出台适合我省农民工特点的参保方式。健全社会救助体系,努力扩大社会救助范围。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安定。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落实市场价格监督调查巡视制度,深入开展“十小行业”整治,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切实落实重点项目风险评估制度,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重点工程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

(八)坚持抓当前与谋长远相结合,认真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和“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篇(9)

着力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建立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完善土地流转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纠纷调处机制,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和完善宅基地收储、宅基地有偿选位、超占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户宅基地置换和流转机制改革。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权管理、林权交易平台建设,规范流转行为。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建立引导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的激励机制,探索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建立健全农民住房抵押、林权抵押贷款机制,逐步构建多层次、广覆盖、防风险、可持续的新农村建设投融资体系。完善“四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县“三农”综合服务中心,加大对示范性、龙头性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新增专业合作社5家以上。继续实施“以奖代补”办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整合多方力量,积极投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改善农村面貌。抓紧修编龙北、龙中、龙南三个分区规划和镇(乡)域体系规划,深化中心镇(村)培育工作,促进农民“集聚集中、分工分业”,努力把一批中心镇(村)率先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实施美好家园创建行动计划,重点推进“秀美龙南”建设工程,积极转化*民居特色与应用研究成果,加快建设一批特色文化村。巩固提升“雅塘—姚西塘、合坑源—晓溪”两条线和一批整治村的整治成果,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绿化、村内道路建设、生活污水治理和卫生厕所改建,努力提升村庄整治的实际效果。加快实施农民饮用水工程,突出重点、有序推进龙北片及“城郊村”、“园郊村”的农民饮用水工程,力争尽快基本解决我县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加大林区道路建设力度,加快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毁坏道路的重建工作。扎实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千万亩十亿方、堤防加固、农村联网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三类坝”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继续开展农村环境“三整治”,完善垃圾有偿清运、村容卫生、村道维护等长效管护机制,完成200家规模养殖场排泄物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实施农业产业提升工程,以产业发展促进增收。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结构调整,编制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启动横山镇上向徐肉鸡生态养殖示范园区、半爿月村生猪生态养殖园区、志棠富硒农产品基地、溪口现代竹子科技示范园区、溪东高效生态渔业养殖休闲基地等五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引进优良品种,大力实施柑桔产业转型提升“334”工程,加快改造提升茶叶、黄花梨等传统产业。强化农产品品牌整合和保护,积极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做大做强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引进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二是实施农民创业就业工程,以扩大就业促进增收。继续加强农民素质培训,以低收入农民、农村预备劳动力等为主要对象,重点围绕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突出紧缺工种和实用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转产转业,增加农民劳务性收入。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快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来料加工、家庭工业,努力培育千名种植大户、千名养殖大户和来料加工经纪人队伍。三是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以结对帮扶促进增收。深化部门和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推广“扶贫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扶贫模式,增强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下山脱贫与退宅还耕相结合,重点建好县级、中心镇和中心村三级下山脱贫安置小区(集聚点),完成晨东小区一期工程。加快特色专业村建设,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健全农业补贴机制,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认真落实沐尘水库等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确保库区移民安居乐业。

(二)突出借力提升,扩大有效投入,努力实现保增长目标

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资。坚持“突破上游、占领高端”的理念,突出产业招商,突出引进“大、好、高”项目,充分发挥五个产业发展局的主力军作用,关注分析跨国公司、国内大企业及产业上下游企业的投资意向,全力引进一批基地型、引领型、补链型的重大项目。有效整合招商力量,形成各方联动共赢运作模式。积极创新和改进招商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切实提升招商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化项目前景、预期回报、扶持政策等研究,力争市场化项目招商取得实质性突破。扎实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关注杭州、宁波等地“退二进三”外迁企业,力争产业成链整体引进、成群落户。开展投资软环境问题集中整治,落实招商引资企业“终身服务”、工业投资项目“全程”等制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坚定不移推进项目建设。深化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导向,谋划一批产业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点项目,确保项目动态储备不少于300个,争取有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扩大投资计划。科学安排“六个一批”项目计划,做深做细500千伏变电站、国家成品油储备库、21省道至17省道连接线*段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全力深化西气东输二线、杭长客运专线、金村水库等重大战略性项目;继续加强*核电项目对接工作,谋划建设通场道路等一批配套工程;启动建设衢江航道开发、21省道模环—会泽里段“白改黑”、红船头电站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维达纸业二期、华飞色纺一期、捷马化工、錩泰机械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城北污水处理厂、畜禽产品深加工、城市管道燃气、沙田湖区块专业市场等一批市场化项目。完善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激励机制。认真落实“五步工作法”,强化项目进度动态跟踪和督查通报,增强项目考核的刚性。

持之以恒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海关、商检驻龙办事机构筹建步伐,构建信息服务、预警预测、参展参会等外贸平台,引导企业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拓展新兴市场。健全外经贸人才培育机制,加快本地人才培育基地建设,积极引进复合型外经贸人才。继续深化利用外资“410”促进活动,以外资突破带动外向型经济发展,确保全县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2亿美元,增长12%;协议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力争2000万美元。

(三)突出政企联动,强化扶持服务,全力推进企业帮扶工程

优化帮扶措施,减轻企业负担。严格执行上级关于降低和规范涉企收费的相关措施,全面落实我县《关于加强企业政策帮扶的若干意见》。开展企业减负专项治理工作,积极整合和优化配置外贸发展、技术创新改造、欠发达地区扶持等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建立健全财政奖励、担保贴息、风险补偿等机制。全面推进增值税转型改革,继续减征社会保险缴费企业统筹部分1个月额度,适当降低职工养老保险企业缴费费率,加快兑现出口企业退税政策,降低项目保证金标准,暂缓或减免部分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各项帮扶措施,预计可为企业减轻负担4000多万元。

优化服务环境,提振企业信心。深入开展“工业服务月”活动,健全帮扶企业组织领导体系,采取政策宣讲、形势分析、具体服务等方式,鼓励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挑战。建立“企业服务110”,派驻企业服务员,深化“一企一策一干部”帮扶机制,变等服务为送服务,着力解决一批影响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完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部门联系制,推行联合审批和限时办结制,严格规范和控制各种涉企评比、检查活动,营造合力扶企的浓厚氛围。加强经济监测预警,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引导企业相互帮扶,加强内部管理,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优化要素供给,突破瓶颈制约。进一步发挥上市办、金融服务中心作用,积极引进县外商业银行,创造条件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规范担保公司运作,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强化政银沟通、银企对接,发挥“金融服务110”作用,调动银行投放积极性,最大限度满足企业运转资金需求,切实做到不惜贷、不抽贷、不增加费用和尽量降低利率上浮水平。完善企业信贷周转金运作机制,县财政安排3000万元用于企业贷款周转,努力化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帮助企业谋划项目,争取更多的上级补助资金支持。大力实施“人才强龙”工程,认真落实“1+5”人才政策,重点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引导树立发展经济、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继续搭建劳务交流平台,积极引导职校毕业生本地就业,保障企业用工需求。继续做好土地、煤炭、电力、成品油等要素保障工作。

(四)突出优化升级,壮大产业规模,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围绕自主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提升、高新产业扶持、知识产权激励、科技人才培育、创新平台建设”五大工程,加快实施百家企业信息化示范、重大科技创新等计划,形成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运行机制。组织实施一批技改项目,推动企业二次创业,力争研发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1.2%以上,创建省市级区域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4个,培育省级专利示范企业1-2家。完善科技孵化园综合配套设施,做好创业辅导、技术攻关等工作,提高入孵成功率和成果转化率。举办第二届全国特种纸产业论坛,通过“科工会”、网上科技合作等途径,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加快推进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重点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严格执行节能降耗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加强污染监控和环境治理。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抓好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创建工作,推行企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确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围绕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按照工业总量“三年翻一番、五年增两倍”的目标,大力实施产业提升“221”工程,完善特种纸、笋竹、纺织服装、机械电子等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同行业企业在空间上相对集聚,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高端主导产业,加快打造全国特种纸生产基地、中国竹板材加工基地和浙江重要的机电生产基地,特种纸产业产值力争达到30亿元。加强对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中试项目的关注和对接,有选择地引进新兴产业,积极培育光伏、交通器材、汽摩配等后续支柱产业。落实重点企业培育行动纲领,扎实推进“551”龙头培育工程,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引导骨干企业采取兼并收购、资产重组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和实力提升,力争全县规模企业达到245家,其中亿元企业30家、上市企业1家。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重点扶持一批成长型、配套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围绕平台建设,加快空间拓展。按照“一区三块”的功能定位,引导产业合理集聚,逐步构建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定位明晰、功能设施完善的园区体系。坚持园区开发与城市化推进相结合,完善部门为园区办实事长效机制,按项目落地需要有序推进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施园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等工程,加快企业服务中心、园区工业水厂、印染电镀、污水处理等公建设施和金融网点、超市商场、职工公寓等生活设施配套,改善园区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园区综合配套水平,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围绕“丰满繁荣一期、拓展建设二期”的目标,扎实推进园区二期建设,模环工业功能区、城南开发区二期分别力争形成可供熟地1000亩和1500亩。抓紧“激活”湖镇沙田湖区块,稳步拓展溪口工业功能区。严格项目决策咨询,发挥政策导向功能,继续推进项目清理工作,实施“腾笼换鸟”,鼓励引导“零土地”技改,倡导建设多层厂房,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五)突出优势打造,促进融合联动,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强化品牌培育,扎实推进旅游“创强”。以创建省级旅游经济强县为抓手,深入实施旅游“十百千”工程,培育特色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旅游经济实力。按照“建精品、造亮点、创特色”的思路,启动浙江省自助游营地建设,做好沐尘水库旅游开发、民居苑拓展、汽车赛道开发等市场化项目招商工作,加快构筑“一心两线”旅游发展格局。科学设计旅游线路,促进*石窟与周边景区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建立旅游咨询服务系统,加强基础设施和功能配套,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大区域旅游合作和品牌营销力度,完善以交通、接待、购物为主的旅游服务体系,拉长旅游产业链条,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41.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3.3亿元。

强化载体建设,加快发展生产业。按照“一基地两中心”的布局,加快中石化油库迁扩建、柳丰物流等项目进度,扎实推进综合物流基地建设。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引导企业将内部物流业务剥离、外包,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做好“*-罗家”城乡客运一体化线路试点工作,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大力推进由粮食批发市场、农资配送中心、成品油贮转运中心等组成的城东专业市场群建设,改造提升一批城乡菜市场,形成上档次、跨区域、广辐射的特色市场体系。引导本地建筑企业提升资质,创建品牌,加快建筑业发展步伐。引进和扶持产权交易、质量检测、咨询设计和创业策划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业,探索培育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基地。

强化服务功能,积极提升生活业。完善城乡商业网点规划,推进专业商圈、特色街区建设,促进交易城、香溢市场等市场繁荣,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打造“名品特色街”,逐步形成“一轴三心六街”的商业网络。出台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政策意见,优化开发结构,引导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整合农村现有商业资源,扩大“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覆盖网络,进一步繁荣农村消费市场。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进一步整合社区资源,完善各类服务设施,积极引导体育健身、休闲娱乐、家政服务等产业的发展,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

(六)突出功能完善,提升品质品位,稳步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完善城市规划。按照“两规融合”的要求,深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县域总体规划,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城市特色研究,促进“城景文游”互动融合。编制完成铁路老线土地利用规划、城东片城市设计规划、民居苑拓展规划、森林公园开发详规和河西街等街区详规,适时实施龙北、城南、城西区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进一步完善区块功能。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深入实施“阳光规划”,强化规划空间管制和引导,依法查处违章建筑,健全规划实施的监督机制。

推进城市建设。继续完善城市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推进燃气管道、排水管网、市政道路等配套工程,增强城市居住、商业、休闲、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推进疏港公路建设,完成27号道路景观带建设,为城市东拓奠定基础。加快方门街区块开发,推进*书城、城区地块配套、城区自来水管网延伸、城区雨污分流改造、中立交改造和青龙山垃圾填埋场(三期)等工程。坚持“堵疏结合”原则,有序推进“城中村”、“城郊村”改造。积极探索“退二进三”工作,引导城市工业企业逐步向园区集中。

改善城市环境。以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复评为契机,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提升工程,注重城市景观地区、重要节点、临街立面的布局设计,彰显城市个性魅力。加强“数字城管”建设,完善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治理城市“牛皮癣”,有序规范流动摊贩,切实解决占道经营、乱停乱放等问题。深入开展“争创和谐社区、建设幸福家园”活动,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推进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创建平安型、生态型、文明型新社区。

(七)突出惠民利民,加强社会保障,积极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服务民生大计,完善社会保障。把推动就业再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完善停产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大中专毕业生、城镇零就业家庭和特困群体等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全面推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非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农村危旧房救助力度,扩大廉租房覆盖面和受益面,切实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做好公积金的缴存、放贷和扩面工作。积极发展慈善事业,整合部门救助资源,推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服务群众生活,发展社会事业。实施龙三中整体迁建、农村中小学教师集体宿舍改造、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等工程,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构建服务型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农村教师激励和城乡教师合理流动机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健全学生接送车管理协调会议制度,落实乡镇(街道)管理责任,积极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完善预案和信息体系,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快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深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创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繁荣发展体育事业,办好亚太汽车拉力锦标赛、市第三届运动会等重大赛事。深化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加强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石窟、*民居苑等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基础工作。积极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优化基层管理服务网络,稳定低生育水平。推进广电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广播“村村响”建设,加强广电数字化整体平移工作。加快发展国防、统计、审计、监察、民族、宗教、气象、档案、外事、侨务、人防、妇女、儿童等各项事业。

服务稳定大局,维护社会和谐。建立健全经济金融风险预警和处置联动机制,加大企业恶意欠薪逃匿行为打击力度,完善企业正常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妥善解决企业停产、关闭和破产过程中的劳资纠纷特别是工资拖欠问题。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筑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的安全防控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坚决从源头上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积极推广试点经验,扎实推进“十小”行业规范整治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一体化工作,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和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县。强化价格监督检查和预警监测,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深入推行村务公开,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工作,充分发挥“县长信箱”、“81890”市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健全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及时排查调处和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做事,受人民监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一)注重务实勤政,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倡导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多办暖民心、稳民心、得民心的实事和好事,认真解决好看病上学、就业安置、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适应社会转型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认真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努力满足广大群众改善民生的新期待。

(二)深化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法治水平。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与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沟通。实施重大决策专家咨询、重大事项社会公示、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制度,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和网上审批系统,规范电子监察系统运作,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健全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层级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行为,加强行政复议工作,确保行政规范、政令畅通。

(三)推进高效施政,完善政府运行机制。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务实负责的态度结合起来,倡导求真务实之风,倡导勇于负责之风,倡导服从大局之风,使各项工作更加扎实、更富成效,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切实精简会议和文件,把精力用在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上,用在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的紧迫问题上。全面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健全狠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工作落实项目化、具体化。推进行政审批职能整合,推行行政问责制,建立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以责任明确的硬任务、真督实查的硬措施、奖罚分明的硬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形成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强大合力,营造人人高效率、事事快节奏、件件求实效的优良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