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画蛇添足的文言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小学阶段教材中明确安排了文言文的教学:第十册第10课《杨氏之子》、第十一册第25课《伯牙绝弦》、第十二册第1课《文言文两则》。可是《新课程标准》却没有对文言文的教学提出明确的目标与要求,只是笼统地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使得小学文言文教学成了小学语文改革的“死角”,文言文教学这块“处女地”仍然是一番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当然,教学中的病态百出也就不足为奇了。
1 当前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1.1 见言却把握不当
文言文中的“言”具体来讲有实词与虚词的积累、古汉语的特殊语法、文言文的语感、诵读的方法等。因此,文言文“言”的教学就该有很多涉及的内容和层次。有些教师会在教学中涉及“言”的相关知识,如借助注释了解一些常用实词和虚词的意思;指导学生读出文言文的节奏美、语气美、动态美,从而体会文言文独特的韵味。但对于古汉语的一些特殊语法与文言文的语感这些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最宝贵的能力的载体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1.2 见言却文不现身
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扫清了所有的“言”的障碍后,学生就可绰绰有余地应付考试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教师不管拿到什么类型的文言文,一概先大刀阔斧地剥离出难懂的字词,后滔滔不绝地分析串解。素不知,繁琐的字、词和句的“串讲式”教学,生硬地拉大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学生在索然寡味的学习中,根本无心去体悟文中的人物形象与文中投射的古人的生活、情感、智慧、哲学等。这种忽略了体裁特点的教学我觉得是最要不得的。
1.3 文言两者皆不见
有些文言文的教学,走的是一统天下模式的“讲读课”,与普通现代文的阅读教学没什么异样,自然缺失了文言的感觉,浪费了文本中蕴含的文言文资源,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有点背道而驰,因为文言文中折射出来的文化因素仅从语言的层面是难以了解的。我们只有先整体感悟文本,再细读文本,进而才能与文中的人物对话。
文言文“文”与“言”的统一,体现的就是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出现一些偏颇,主要是对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定位缺乏正确理解的结果,因为在教学目标上认识模糊,甚至误解,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就出现了偏差。
2 对新课程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解读
曾看到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就小学文言文教学如是说:“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旨在体现小学与初中的衔接,主要是让学生见一见,感受一下,以至于到了初中不感到陌生。”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新课标只是泛泛地说“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我认为,教师对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把握是上好文言文的前提,既不能听之任之,以文解文,把学生丢进云里雾里,也不能和初中的文言文教学混为一谈,任意地拔高要求。
3 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
文言文晦涩难懂,如一座巍峨高山,但是如果能讲究策略,也能达到教学的事半功倍作用。
3.1 变仓促上马为相映成趣
学生在五年级初次接触文言文,如果在这之前的学段,没作任何铺垫,仓促上马,势必会有畏难情绪,甚至会沦为学生难以接受甚至拒绝接受的“残羹冷炙”。我认为,在低、中年级,把教材中的故事和相应的文言文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感知文言文作为平时学习的一种调剂,他们就会欣然接受,学得兴趣盎然。换句话说,就是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学习文言文,一点也不难”“学习文言文,真的很有趣。”
3.2 提前起步,升起兴趣之帆
语文教材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这座宝库中有很多文章就来源于古代的故事,于是,我早在学生正式学习文言文之前,就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借助教材中的文本与补充材料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在快乐碰撞中实现古今文化的对话。如《南辕北辙》的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我在教学快结束的时候进行了拓展阅读,大屏幕打出《南辕北辙》的文言文。学生读通后提问:文中出现了几次对话?内容是什么?因为有课本知识作奠基,学生很容易就把在文言文中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当然,此时的教学,只是本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切不可视为文言文的正式教学。在学习中,由于我坚持这一理念,学生不知不觉产生了探究文言文的好奇心。在学完第二则寓言《滥竽充数》时,他们主动请缨:“老师,我们也想看看文言文是怎么写《滥竽充数》的?”在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后,伴随着一声声的质疑,孩子们涌动着无限的学习热情……这下,我内心的窃喜当然无以言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升起学生们的兴趣之帆也。
3.3 随机穿插,鼓吹航行之风
文言文的教学,不能单臂划桨,应随时随机地予以穿插训练。如一次做《白鹅》的阅读练习,一个女孩在回答“《白鹅》里,丰子恺爷爷把白鹅当作人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她本来回答得很正确:这样写使文章更生动、具体,读起来让人感觉更亲切。可后来添上了“这样用比喻来写使文章……”。我让孩子们针对此事,用一个成语来概括,他们自然想到了画蛇添足。于是我呈现画蛇添足这个故事的文言文,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故事内容后,说说体会到了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画蛇添足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又指导了自己的学习生活,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古人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想,只要掌握时机、持之以恒地带领学生了解、积累文言文,学生一定会鼓起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之帆,劈波斩浪,快乐前行!
今天,是暑假结束的第四天,今天早上我们跟随着老师把第二课《寓言两则》学完了。
我觉得《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这两则寓言刚读时很绕嘴,可是当你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文言文很特殊,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在不同,这更说明了现代人的智慧有所提高。不过这两则寓言很搞笑,《自相矛盾》是自己和自己说的话不一致,导致后来很尴尬。《画蛇添足》是主人公明明画好了,却多此一举,最后失去了喝酒的机会。
通过这两则寓言我知道了:说话办事都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赵庄街小学六年级:张珂
今天,是暑假结束的第四天,今天早上我们跟随着老师把第二课《寓言两则》学完了。
我觉得《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这两则寓言刚读时很绕嘴,可是当你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文言文很特殊,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在不同,这更说明了现代人的智慧有所提高。不过这两则寓言很搞笑,《自相矛盾》是自己和自己说的话不一致,导致后来很尴尬。《画蛇添足》是主人公明明画好了,却多此一举,最后失去了喝酒的机会。
通过这两则寓言我知道了:说话办事都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赵庄街小学六年级:张珂
一、“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语文课堂的深度。 一节语文课上完以后,除去“水分”,剩下什么,应该能拿出来“见人”。一教师上《伤仲永》,从春天的美丽景色,引出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据此,引出课文作者,引出课文。课堂上有朗读教学,有课文分析,还有续写训练,环环相扣,环环相生。乍一看,不错。但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不觉有“苍白”之嫌。朗读教学,始于教师范读,继之于分散朗读,终于齐读。文言文语言精练,富有节奏,读来朗朗上口,教师应联系课文把这些特点给学生讲授清楚,以便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语体特点,按规律诵读。如“自是指物作诗立就”用现代文表述应为“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全句按现代文标点,中间要加两个逗号,在文言文中是通过停顿表现出来的。学生明白了这中间的道理,自然会读会用。教学中泛泛而读,不讲,始终在层面上摇摆是难有突破的。分析课文,教师要学生找出文中写方仲永奇才的句子,学生凭直觉也能找出“忽啼求之”等句,仅此而已,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凭直觉,只能粗略感知,老师应设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不妨设问“这些句子能说明方仲永是奇才吗?”深入讨论,落实字词。至于读写课文更有画蛇添足之嫌。由此观之,上课如射箭,“靶子”或硬或软都要用力“射”进去,从“箭入石棱”中显示教学的力度。
二、“塘狭鱼可跃,林展鸟仅飞”———语文课堂的宽度。 课堂教学要深入,训练重点确定以后,就必须设法组织有效的训练。一位都是正在组织学生进行“十二生肖成语运用对抗赛”,他把学生分成男女二组,抽签将十二生肖平分给两组,比赛共四轮,依次名曰:“一长一短”、“说长道短”、“扬长避短”、“长短结合”,其中“长”“短”分别指含有宿相的褒义成语和贬义成语,如“马到成功”、“鼠目寸光”。第一轮每组每人依次说自己组的一长一短,第二轮各组说自己的长,道别人的短,第三轮扬自己的长,补自己的短,第四轮把自己的长和别人的短合起来,编一个富有新意的小故事。纵观活动的全过程,展得开,收得拢,形式活泼多样,训练集中有效。如果活动不安排这样的轮次和形式,训练便无从进行。如果活动完全放开,听其自然,那场面可想而知。我们说宽度恰到好处的语文课就像鱼塘,也像树林。塘虽狭,可供鱼逐跃,林虽阔,仅够鸟练飞。
三、“过江千重浪,入竹万竿斜”———语文课堂的进度。 课堂进度,与课堂宽度和深度息息相关。前面那位老师之所以不很难堪,是因为课堂进度把握得还可以,各环节衔接得紧密,过渡照应得好,推进速度适中,课堂容量足,有宽度。后面这位老师上课时急于求成,推进速度过快,缺乏对学生活动的必要评点,课堂略显草率,影响了课堂深度。好的创意,不能很好的实施。所以只有课堂进度处理得巧妙,全堂课才会疏密有致,有快有慢,有,也才谈得上有课堂深度。进度适中的课堂教学,犹如骤起的疾风,吹过江面,烟波荡漾,美不胜收;吹进竹林,万竹摇曳,幽韵无穷。
“赏赐百千强”之“强”,课文注者释为“有余”,恐非原意,我们认为“强”当通“镪”。
《诗·周颂·载芟》:“侯强侯以。”《汉语大词典》:《毛传》:“强,强力也。”郑玄《笺》:“强,有余力者。”泛指有余。《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杜甫 《春水生》诗之二:“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仇兆鳌注:“强,多也。”今按:有余即多也。课文注释和《汉语大词典》虽训诂有据,但我们认为,“强”不能解为“有余”,理由如下:
(一)古人三、六、九、十、百、千、万在文学作品中一般是虚数,形容量多。“百千”形容多,是不定之数,故后面不能再加“强”、“有余”、“多”之类的词语。如上面的例子“高二尺强”,二尺,是一个实在的数量,不是虚数,此强字是“有余”的意思,无可怀疑之处。
(二)赏赐的宾语应是钱财物质,如果“百千强”解为“百千有余”,不知赏赐何物。强,解为“镪”,指成串的钱。《文选·左思〈蜀都赋〉》:“藏镪巨万,鈲摫兼呈。”刘逵注:“镪,钱贯也。”古文献中多省借现象,如《孟子·告子上》:“无或乎王之不智也。”或,通“惑”,借用惑字声符“或”。也有本无其字,借用某字,如“它”字本义指“蛇”,借用为其它的“它”,后加人旁造他字,加虫旁造蛇字;表示钱贯的“镪”,因与“强”同音,而借用“强”表示,文字是用来记录词的,所以这是很自然的,因为钱贯是金属铸造的。所以,后人为了避免误解又加金旁造区别字“镪”。“百千强”解为“百千贯”、“赏赐百千强”,怡然语顺矣。
又郭必勖、冯济泉选释《历代爱国诗词》第50页注:强,多,有余。一说,“强”通“繈”,古代串钱的绳索。今按:钱为金属制造,一贯钱用绳索串起来,“镪”、“繈”是造字理据不同,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反映的是同一个事物;二字同音,从语言的角度而言,是用一个词来表示,书写符号不同而已。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原建平《文言文全解》第16页注:“扶将,扶着。将:语助词,用于动词后。”“将”解为助词,值得商榷,这是因为缺乏汉语史观而误抄辞书义项所致。“将”作为助词,《汉语大词典》的书证是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匣里雌雄剑,吹毛任选将。”白居易《卖炭翁》诗:“一车炭重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红楼梦》第68回:“(凤姐)说着,便呜呜咽咽,哭将起来。”最早的书证是唐代,如果《木兰诗》中“扶将”之“将”,也如此解,则将“将”的助词用法提前到了南北朝时代,值得商榷。问题在于,“扶将”之“将”不作为助词解,是很通顺的,“将”亦“扶”也,二字同义连文。《说文》:“,扶也”,经传借用将(繁体字写作“將”)字。《诗·周南·樛木》:“乐只君子,福履将之。”郑玄《笺》:“将,犹扶助也。”郭必勖、冯济泉选释《历代爱国诗词》注:“扶将,扶持,搀扶。”古用“扶将”,后世诗词常用“扶持”,也用“扶助”,今曰“搀扶”。语文教育出版社课本“扶将”注释为“互相搀扶”,“互相”有画蛇添足之嫌,搀扶不一定是相互的,故诗曰:“出郭相扶将。”相,相互也,如果“扶将”是互相搀扶的意思,诗句岂非显得累赘?
参考文献:
[1]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2]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Z].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5.
创设动人的情境,是聋校实现语文课成功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和艺术媒介。多媒体的利用为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了可能。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聋生加深理解。学生们在强烈的文化氛围的感染下,产生了学好古文的强烈愿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成为具有吸引力的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
二、介绍作家背景,帮助理解课文
学习古文,需要了解作者、时代背景。在介绍背景时,巧用课件,有助于聋生跨越时空界限,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但是,学生往往容易忽视教师枯燥的没有感染力的介绍。那么运用多媒体,则能使你的教学如鱼得水,使学生深入了解作家、文章背景,为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如教学《小石潭记》这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中,我把柳宗元的基本情况用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来教学,找出哪些是知识点,记住重要内容,并且结合课件作进一步解释,柳宗元写本文时因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用游山玩水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为理解文章中复杂又前后矛盾的心情,利用课件展示故事,能更好地帮助聋生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思想情感。
三、突破字词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文言文生字词数量多,正常学生难以掌握,聋生更是困难。借助多媒体。可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醉翁亭记》时,我把十几个生字词打在幻灯片上,先让学生带拼音读,然后去掉拼音再读,读一个“飞入”一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掌握字词翻译,降低学习难度
学习文言文难点是字词句的翻译,以前无论是自己一字一句的讲解,还是采取让学生先预习翻译,教师再讲解的方法,都没有太好的效果,学生一看到学这部分知识就愁眉苦脸,差一点的学生甚至完全放弃,原因是知识点太多,内容太乏味。怎样解决这一难题?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重点字词句一目了然。例如在教学韩愈的《师说》这篇课文时.我用醒目的图片作幻灯片的背景,把课文每一段的重点字词打在一张幻灯片上,接着把该段的重点句、难翻译的句子打上,在展示字词的时候,美丽的背景也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此时先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及参考书解释大屏幕上的字词。学生目标明确,兴趣盎然,个别难点也能积极讨论。这个方法教学文言文,既省时省力,效果又好。
五、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教学质量
许多聋生认为文言文难学,这不仅与聋生时空观念差的身心特点有关,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不理解文言字、词、句的意思。因此,积累文言词汇、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
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把所学古文内容制作成幻灯片,教师把文中需要积累掌握的重点文言词汇划出来,先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读,然后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句,组内解决不了的班内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在屏幕上把先前划出来的文言词汇的意义一一展示出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复述课文内容。这样,学生看得一目了然,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与单纯的手语讲解评析相比,省时、直观。
六、 化解多媒体文言文教学的弊端
(一)多媒体不能取代文言文个性化教学
文言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教师除了用课件创设课堂美的氛围,同时要用手语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去感染学生,并通过师生的思维互动,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完全取代的。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不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流”所取代,要重视文言文个性化教学。
(二)多媒体滥用会文言文课教学诗意的苍白
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的。试想,《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需要多少画面来言其理?因此,在多媒体文言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绝不能以生动的图像和音乐来替代聋生自己对语言的领悟。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应该让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共同研读与欣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和丰富意蕴等,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从而提高聋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只是一味地赶时髦,不仅不能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反而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成语大都有一定的出处。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 “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都是古代的寓言。如“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星罗棋布”原作“星罗云布”,语出班固《两都赋》, “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等。
在人们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
在成语中也有些是接受外来文化而出现的。如“竭斯底里”“天花乱坠”、“当头棒喝”、“不可思议”、“不二法门”等都是。
二、学习成语语法结构,掌握文言知识
除了以上成语故事来源我们可以理解其意思外,剩下的大部分成语都是ABAB的构词结构,我们甚至可以“望文生义”。
例如:人情世故、惹是生非等,为ABAB格式,两个A意义相近,两个B意义也很相似。这样的成语很多。例如还有“洞幽烛微”,“日积月累”,“星罗棋布”等,前一个AB是什么格式的短语,后边一个AB同样也应该是什么格式的短语。我们只需要理解其中一个AB,另外一个AB的意思也就可以“望文生义”了。例如“仗义执言”,我们知道“仗义”的意思,也知道它是动宾短语,那么我们也就可以判断“执言”也是一个动宾短语,也能大体猜测出其意义(公正主持言论)来。
再如:嬉笑怒骂、神出鬼没,还是ABAB构词法,唯一不同是两个A意义相对,两个B意义相对,但是两个AB的结构依然是一样的,所以,我们也能很快推测出其意义。
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望文生义”,了解我们不熟识成语的意义,也能方便我们做字形辨析和文言文阅读。
三、辨析成语词类活用,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成语大多是文言词汇,如含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宾语前置等的成语,我们要灵活的运用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去辨析了解成语。
1.名词活用做一般动词
例如,成语“一鼓作气”出自《左传》:“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其中”的“鼓”是动词而非做乐器解释的名词。再如出自《荀子》的成语“兵不血刃”中的“血”放在否定词“不”的后面必须做动词“沾上血”。来解释。成语中的名词活用做动词的还有很多,如:不衫不履、先礼后兵等
2.名词直接作状语
①.表比喻:如“虎踞龙盘”、“席卷天下”、“蜂拥而至”、“蚕食鲸吞”、“风驰电掣”、“珠联璧合”、“狼吞虎咽”、“风起云涌”、“土崩瓦解”、“烟消云散”、“神出鬼没”等。
②.表动作所凭借的工具或方式如“管窥蠡测”、“刀耕火种”、“车载斗量”、“言传身教”等。
③.表处所、时间:如“野处穴居”、“南征北战”、“道听途说”、“风餐露宿”、“日积月累”、“日就月将”、“日新月异”等。
但在某些短语中,如“冰消瓦解”中的名词“冰”“瓦”却用在动词“消”“解”前作表示事物特征、状态的状语,这就是文言文汉语中名词直接作状语的现象,例如成语“蝇营狗苟”“蚕食鲸吞”、“风驰电掣”、“星罗棋布”中带点的都属于名词直接作状语的现象。
3.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从现代汉语的语句结构来说,成语中的某个形容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事物时,它就属于文言文汉语中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现象,解释时一般要补上名词中心语,而该形容词只用作定语。例如:“取长补短”、“披坚执锐”、“温故知新”、“摧枯拉朽”中带点的字都属于形容词且处于宾语的位置,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现象,可分别解释为:长处、短处、坚韧的盔甲、锐利的武器、旧的知识、心得体会、枯草、烂叶。
4.意动或使动用法
形容词或名词的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是文言文汉语有的,也在成语中保留下来了。如“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辱;“不远万里”,不把万里之遥看得很远;“生死骨肉”,使死人复生,使白骨长肉;“祸国殃民”,使国家受害,使人民遭殃。再如,意动用法:“贵耳贱目”、“人贵自如”、“兵贵神速”、“是古非今”等;使动用法:“多难兴邦”、“丧志”、“一鸣惊人”、“毁家纤难”、“降龙伏虎”、“惊天动地”等。
5.倒装现象
第一步:左顾右盼明要素
每个句子当中都会有很多要素,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文言文,这里的要素,主要是指句子中出现的人名、字号、国号、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以及表示时间之类的词语,也指句子含义的来龙去脉以及前因后果。因此,翻译句子的时候,第一步一定要“左顾右盼”,“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只有结合语境,才能避免翻译时出现方向性的错误。
①不需要翻译的要素:在翻译文言文时,遇到一些国名、地名、年号、谥号、官职等专有名词时,可不做翻译,将之保留即可。因为这些名词有其固定、特定的指称意义,现代词难以准确表达,强行翻译,难免画蛇添足。
例1: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明史•郑濂传》)
误译:年号永乐的第一年被征入朝,(留下原来担任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答案分析】永乐、元年分别是年号、年号开启的第一年,这都有其特定意义,不必翻译。
正确翻译:永乐一年(或元年)被征入朝。
②结合语境翻译的要素:在古文中,相同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翻译,有些词语在翻译句中,如果脱离了语境,则会完全不知道来龙去脉。
例2:(原平)宅上种少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广施,至使此人颠沛,乃于所植竹处沟上立小桥,令足通行,又采笋置篱外。邻曲惭愧,无复取者。(《宋书•郭原平传》)
误译:原平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致使此人颠沛流离,于是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的脚通行。
【答案分析】选句前的语境是:郭原平在房子旁边种了一些竹子,春季夜里有人来偷竹笋,被郭原平偶尔撞见,偷笋的人奔逃掉进了水沟。于是句中的“颠沛”就应翻译为“跌倒”。另外,句中的“足”,也应译为“足以”,意即郭原平尽量将桥建得宽。
正确翻译:自认为不能广泛地施舍,至使此人跌倒,于是就在种竹处的沟上建起小桥,让人足以通行。
【点拨】养成“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段”的语境意识。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阅读所要翻译的句子的前一句以及后一句,可以了解语境。如果前后句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则要扩大到语段,或者全篇。
第二步:找标志词识句式
一般而言,文言文的句式有二:一是固定句式,二是特殊句式。固定句式有明显的语言标志。如“无乃……乎”、“得无……乎”“孰与”“所以”等;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在第一时间明确所翻句子是否是文言固定句式。如果是,考生应首先提取出固定句式的标志词,调动知识积累明确含义。如遇到像“所以”这样多义的标志词,则需要结合语境思考究竟应是解释为“……的原因”还是“用来……(的东西,的办法)”。如所翻句子不是文言固定句式,就应考虑其是否是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要比固定句式隐蔽,对考生要求也更高。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等),一般考查较多的是倒装句,在翻译时要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语法规范以及语言习惯。
例3: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误译:跟随的穿着华丽衣服侍妾有七十人。
【答案分析】古代常把数量词放在中心词的后面,这是定语后置句的一种,我们翻译时要加以调整。“从”是“使……跟从”之意。
正确翻译:让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侍妾跟随。
【点拨】“烂熟于心,勤记勤看”。
文言文固定句式:可以组合记忆。如把“是以、以是、由是、是故、以此”等解释为“因此”的词语放在一起记忆;把“奈何”“如何”“若何”等解释为“怎么办”的词放在一起记忆,定能事半功倍。此外,还可以辨析记忆。如“所以”,既可解释为“……的原因”,又可解释为“用来……(的东西,的方法)”,在翻译时要小心谨慎,“对症下药”。
文言文特殊句式:对于特殊句式,重点则是要掌握其规律,建议考生在复习句式时,把课内古文中的特殊句式分类汇总,总结各类句式的规律和标志:
句中有“者”字,可能为判断句和定语后置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即判断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即定语后置句。
句中有“于”字,可能为状语后置句或被动句。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即状语后置句,“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即被动句。
句中有“何、胡、曷、盍、奚、焉、乌、安”等疑问代词或“莫、未、不”等否定词,多为宾语前置句,如“何为其然也”“彼且奚适也”皆为宾语前置。
考生可自行总结,最好是从语文教材中提炼总结。语文教材相对较熟悉,而且所有的考点都从中引申出来。
第三步:细看词类补成分
主谓宾定状补,这是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在做文言文翻译时,一定要梳理清楚这些成分,当发现词语功能与所充当的句子成分不相符合的时候,往往为词类活用;有时候又会发现古汉语中常有主语、谓语、宾语及介词成分省略的现象。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必须把词类活用翻译出来,以及补充被省略的成分。
例4:兄为君则君之,己为君则兄之可也。
据语法规律,“君”“兄”二字在代词“之”之前,充当句子的谓语成分,应理解为动词,而“君”“兄”等名词是不可能充当谓语动词的,故应为名词作动词;根据语境,两字可译为“以……为君”“以……为兄”,故“君”“兄”二字是名词意动用法。
例5:(王韶病卒,高祖言甚凄怆)。使有司为之立宅,曰:“往者何用宅为,但以表我深心耳。”(《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误译:逝去的人要住宅有什么用呢,只是表达我的深切哀悼之情罢了。
【答案分析】“但以表我深心耳。”“以”后少了一个“此”,翻译时要补上。
正确翻译:只是以(此)表达我的深切哀悼之情罢了。
【点拨】①掌握词类活用的常见规律:作状语的名词,常由表时间、表地点、表方式、表譬喻等名词充当。如“朝服衣冠,窥镜而自视”中的“朝”表时间,解释为“在早上”;“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兄”表方式,解释为“像对待兄弟一样”;而“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中的“狐”字则是表譬喻,解释为“像狐狸一样”。
名词作动词的名词,既有衣(yì)、食(sì)、饮(yìn)、王(wàng)、雨(yù)等读去声的名词,如“衣锦还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冬雷阵阵夏雨雪”等即是如此;也有活用为动词的方位名词,如“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中的“下”解释为“攻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中的“下”解释为“低于”
。使动、意动和为动的词语,常常紧随宾语后面做其代词。如果没有宾语,则多为省宾语。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一句,整句的意思是说“首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的人使他称王”,即省宾语的情况,在翻译时可先补出“王”的宾语“之”,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②考生漏译省略成分,除了粗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通读整个句子或与译句有关联的前后句,没有形成整体语境意识,故而只能“就词译词”,不能很好地把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平时一定要多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成分,结合语境来进行成分分析,多实践,多分析才会熟能生巧。
第四步:圈圈点点字字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除了表达舒缓语气的语气词,与取消独立性或倒装标志的结构助词之外,还有很多的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等,这些词语都来自教材。考生在翻译的过程中,倘若遇到此类重点词语,一定要先凭语感将其圈画出来,然后仔细回想这些词语曾经在哪些篇章中出现,具体是何用法。这些词语一般都较为特殊,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有“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一句,此句中“行李”一词,凭借语感,我们可以得知其意义和现代汉语的“行李”意义一定有所不同,也许是完全不同(本句中,“行李”一词古义为“外交使臣”)。这就是语感,需要多读,多积累,还要大胆假设,发散联想。再如: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在这个句子中,考生可联想的首先是“无论”这个古今异义词。一看到这个词,考生就应想到《桃花源记》里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马上就能清楚,“无论”是“更不要说”的意思。第二个迁移点是“纵”字,考生应不难想到柳永《雨铃霖》中的诗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即能得出“纵”是“即使”之意。
例6: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聊斋志异•郭生》)
误译:但是(狐狸)用浓墨洒作大墨点,(弄得)满纸都是。郭生对此感到奇怪,拿着纸来告诉王生。
【答案分析】句中的“但”字错译。“但”字在现代汉语中为连词,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而在古代汉语中则为副词,通常译作“只是”。考生在这里错译古今异义词,原因一是不辨古今异义,二是没有结合上下文检验。单就这个句子来看,“但是”也没有影响句子的通顺,考生极容易放松警惕。
【点拨】要能准确圈画重点词汇,并且准确翻译其词意,考生一定要掌握考纲要求的实词与虚词(可参考2011年《求学》文理版04期的《40例容易误解的高考文言文实词》);其次,整理教材中的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
第五步:巧妙猜读译词句
大部分的句子在以上四步之后,已经大致可以翻译成型,但是,也可能有些词汇稍为特别,但是也可以猜测其词意,因为高考考查的词语总会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寻找到来源,换句话说,也就是不会超纲。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大胆猜测,但是猜测也是有根有据的哦。
①掌握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这可以从“成语”中学来。
例7: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孟子•公孙丑》)
误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发愁没柴烧,不能上朝复命。
【答案分析】“采薪之忧”是古代汉语中对疾病的委婉表述。
正确翻译: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又如:古代官职(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擢,提升官职);地理知识(江表,长江以南地区;关东,古代指函谷关以东;朔漠,北方的沙漠)习俗(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又如句子“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中,结合成语“有恃无恐”即可明白“恃”是“依靠”之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高考复习中,考生要留意此类古代文化现象,在教材复习和传记类文章的学习过程中积累一些有关常识。在遇到一些典故成语时,一定要积极查阅词典,以完全理解其意义。这样长期积累,除了能够掌握更多的成语,稳拿成语题之外,还可以帮助理解文言文,解决文言文翻译题等,何乐而不为。
1.掌握各类电教媒体的功能特点
电教媒体总体上来看具有形象、具体的特点,但各种媒体的教学功能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投影利于表现静态的现象,而VCD则利于表现动态的过程。掌握这些差异,对于媒体的正确选择是必要的。
2.明确教学内容的特点
语文教学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电教媒体,不但不会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而且会影响对教学内容的表现。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我会根据课文不同的文体特征选用不同的电教媒体。我在实践中发现,讲授记叙文,散文,戏剧,诗歌单元适合运用录像带、VCD、图片,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声音和图象结合,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可感的画面,配合音乐朗诵,使学生多方位感受所要接触的文字信息,从而享受到文学艺术的美,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在讲授议论文单元时,我将教学软件中的资料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议论思路,结构,以及引入课外精彩短文,使学生对议论文清晰把握。文言文教学就更适应于运用电教媒体,因为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距现在的年代久远,涉及的资料多而杂,知识点多信息量大,教师常为大量的板书所累。如果将现成的教学软件与自制的教学课件组合应用,就会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且提高学生学习文言的积极性。
二、如何合理运用电教媒体
1.学会多媒体课件的综合运用。实现CAI教学,必须借助课件。现在许多课件由计算机专业人士制作,他们缺乏一线的工作经验,只会将教材教参或习题集整合,而成为一堆语文文献光盘化的资料库。因此要运用所购课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直观实用为标准合理利用,不可硬搬进教室,或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去看资料库。最好的方法是教师自己编制课件。可运用所购买课件的有用部分,再加进自己设计的内容,适时适当地调用以辅助教学。
2.语文教师做好对课堂的定位。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们会制作课件,但无论怎么会制作课件,语文教师的定位还是语文教师,不是定位在我这堂课用没用电脑,或是我是多么善于制作课件上。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把握好分寸,不可舍本逐末,忽视了精心构思教学设计、合理使用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激励。要做到合理使用媒体,必须考虑其目的性、必要性、实效性。
俗话说“善始善终”,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好的开头固然重要,但好的结尾同样会使课堂再掀,使一节课显得更加完美。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结课的功能、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结合我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方法和体会。
一、语文教学中结课的作用与功能
课堂结课是新授课结束时,以精炼的语言,通过归纳总结、实践活动、转化升华和设置悬念等方式,对所学知识和技能及时地进行系统巩固和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的认识结构中的过程。完善、精要的结尾,可以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
1.加深印象,增强记忆。
结课可以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画龙点睛”,总结归纳,提纲挈领地加以强调、梳理或浓缩,使学生将学到的新知识技能理解得更加清晰、准确,抓住重难点,记忆更牢固。
2.知识系统,承前启后。
知识间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新旧知识有必然的内在联系。通过结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在总结中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埋下伏笔,使前后内容衔接严密,过渡自然。
3.指导实践,培养能力。
新课结束后,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或提出具体的课外实践活动,对提高知识的运用巩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4.质疑问难,发展智力。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结课时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课后观察思考探讨,既可以扩大知识视野,又发展了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观察力。
5.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教师设计一些练习、实验操作、回答问题、改错评价等活动,从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改进教学。
另外,新颖的结课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沟通师生情感交流,有助于师生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语文教学结课时应注意的问题
1.忌虎头蛇尾
有的教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开端,精心设计导人却不在乎结课。上课是上到哪儿算哪儿,临近结束,看到时间不多了,就紧急刹车,马上结课,草率收尾,既没有梳理总结,也没有回顾练习,更不会留有余地,让人回味。结果,因为结课仓促致使整堂课显得虎头蛇尾。
2.忌画蛇添足
与”虎头蛇尾”相反,有的结课是狗尾续绍、画蛇添足。有的由于课堂教学节奏过快,留给结课的时间过多,结课就信口开河、胡拉乱扯,使结课的精彩性器然失色。有的在结课时小题大做,甚至故弄玄虚。他们或者噪蝶不休地讲个不停,或者无话找话。也有的教师为了结课而结课,本来没有必要再多讲了,却非要再讲上一会儿。这些结课都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产生不良效果。因此,结课要 “画龙点睛”,而不要 “画蛇添足”。
3.忌前后矛盾
有的教师在结课时没有注意所讲授内容的前后联系,结果在结课时出现前后矛盾。这种前后矛盾或者是结课与导人提出的问题相矛盾,或者是结课与讲授内容相矛盾,或者是教师所表达的观点与教材观点相矛盾,等等。结课的前后矛盾会造成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
4.忌延时拖堂
有些教师在已到下课时间时还意犹未尽,行于所不当行,不止于所当止,实施 “拖堂”。具体教学中,教师对某些重点的阐述允许必要的重复,允许不厌其烦,甚至过于追求精练。但结课则不同,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疲劳,如果教师拖堂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事实表明,大部分学生不喜欢教师拖堂,甚至怨恨教师拖堂。可见,拖堂是不符合学生心理的,会造成学生思维惰性、心理疲劳等消极影响。因此,教学结课绝不要拖泥带水,费力不讨好,要当止即止,干净利落。
三、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些结课方法
结课方法有很多种,方式也很灵活,但不论用哪一种方式,都必须调动学生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结课环节上来,使他们能在较好的状态下学习。下面就谈谈语文课结课的一些方法。
一、归纳总结 提炼升华
由于学生自己不善于归纳知识,新授内容结束后,教师要将课堂教学内容有条理地、简明扼要地归纳出来。帮助学生建立一棵“知识树”,如学生在学习了文言文后,要逐步归纳出文言文中繁体字、古今字、通假字及异体字的区别,再了解实词和虚词的分类及主要用法,接着进一步了解句式结构,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理清纷乱的思绪,构建知识网络,又能提炼升华,此法可由教师来做,也可引导学生来做或师生共同归纳。
二、抓住线索 首尾呼应
运用线索法总结,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整理文章线索,好比把知识当成了一条链子,你抓住整条链子,就抓住了教学的主要环节。当然语文课堂教学,应使首尾衔接自然,前后呼应有序,力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从而可使授课主题得到升华,也能给学生较大的收获。另外,还应处理好这堂课尾与下节课首的衔接与呼应。
例如,在学习《雨中登泰山》一文时,要让学生在初步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是以登山顺序为线索的,在结课时就要依据这条线索描绘出作者的登山路线图,这样根据这条线索在下节课分析作者重点所描绘的景物时就有了依据,同时也能使两节课前后衔接起来。
三、讨论比较 加深理解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要将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从内容、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加以分析并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同点,同时找出它们各自的不同点,可使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深刻,记忆更加牢固。
在教学中学习了先秦诸子的散文后,要让学生分析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的文章和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文章在语言风格及结构方面有没有相似点,有没有区别,通过分析加以比较,可以让学生能够加深理解他们作品风格的异同点。
四、布惑置疑 拓展延伸
古人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作为一名现代的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布惑”。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还要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或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这种方法能引起学生阅读和思考的浓厚兴趣,同时可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用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五、设置悬念 引发思考
语文教学的电教媒体选择应立足以下三点:
一、 全面而深刻地掌握各类、各种电教媒体的教学功能特点
电教媒体总体上来看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活泼表从教学内容的特点,但各种媒体的教学功能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例如投影利于表现静态的现象,而VCD对放映则利于表现动态的过程。掌握这些差异,对于媒体的正确选择是必要的。
二、 明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的性质
语文教学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教学的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性质,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用电教媒体;不但不会获得理想的应用效果,而且会影响对教学内容的表现。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我非常注意根据课文不同的文体特征选用不同的电教媒体进行组合,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我在实践中发现,讲授记叙文,散文,戏剧,诗歌单元适合运用录像带;VCD,图片相结合,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声音,图象结合,将抽象的文字演化为形象可感的画面,音乐,朗诵,使学生变观地感受所要接触的文字信息;从而享受到文学艺术的美,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在讲授议论文单元时,上述的组合方法就不适用了。我尝试将制作电脑教学软件当中的资料展示学生,让他们了解课文的创作背景,议论思路,结构,还可将课外精短的议论文移入课堂,使学生获取理性的思考、文言文教学同样可以大大得益于恰当的电教媒体,文言文教学内容距现在的年代久远,涉及的资料多而杂,知识点多信息量大,用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方式。“少慢差费”的弊端很明显,电教媒体的优化组合能使这些现象完全改观、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常为大量的板书所累,文学常识,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等等,无所不用板书,学生还觉得乏味。我在实践中发现,将现成的教学软件与自制的教学软件组合应用,效果相当好。
三、 了解学习者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