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新乡村建设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农民致富提供了宽阔的道路旅游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产业之一,旅游产业开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乡村旅游又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凤溪就以独具特色的瑶族风情晚会闻名遐迩,吸引了八方的游客,开创了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的先河。在以后的发展中,以富川瑶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为贺州的旅游文化品牌,并与山水风光、古镇文化品牌并驾齐驱。2009年,贺州市政府把发展乡村旅游摆在实现旅游业突破发展的重要位置,凤溪村成为规划中富川瑶族风情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努力建设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近几年,富川提出打造“中国瑶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凤溪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受瞩目。目前,凤溪瑶寨民俗风情旅游已成为贺州乃至广西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每年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直接吸纳就业人员38人,带动和瑶家土特产柑橙等销售百万元以上。[1]乡村旅游的发展改变了以农业生产为主要方式的发展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走多元化方向发展的道路,开拓了非农业增收渠道,有利于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2.深入挖掘旅游文化资源,加强了乡村的文化建设随着旅游开发,为了满足游客观赏瑶族文化的需求,凤溪通过戏剧团表演的形式,使逢年过节才有的瑶族蝴蝶歌、芦笙长鼓舞等民间文化成了常态化。凤溪的瑶民自古就能歌善舞,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嘉庆年间,凤溪村有了自己的戏班子,二百余年里村里业余剧团的演出从未间断过。1993年,越来越多的旅游者来到瑶乡,村里以陈永楣为首的文艺骨干和乡亲们合计后,决定在原来的凤溪村业余彩调团的基础上,建立凤溪戏剧团。戏剧团的成员白天务农、做工,晚上排练戏剧和歌舞,这样一来,不但外面的游客们也能欣赏到这些传承了几百年的民族艺术,村民们的业余生活也更加丰富。蒋明娥是戏剧团的元老,她自己曾外出打工,但在外面没呆两年,就回到了凤溪村,她直言还是家里舒服,来剧团演出,也不为了赚钱,就为了图个乐子。而对于戏剧团团长陈永楣来说,他更希望剧团能够吸纳更多的年轻人进来,让瑶族的山歌、舞蹈永远地传承下去。[2]借着乡村旅游这一载体,那些充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保留着古老淳朴的艺术风格和散发强烈的泥土芳香的民族文化成为村民的精神家园。3.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凤溪旅游业的发展增进了当地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外来的现代文化使当地的农民思想观念不断得到更新。游客们把现代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农村,使农民不用外出就能接受现代化意识观念和生活习俗。乡村旅游活动的开展成为城乡和谐发展的纽带,有利于开展文明生态富裕村创建活动,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村民们在旅游开发中市场经济意识与商品意识不断增强,也有助于新农村文明乡风的形成,“特别是当地居民通过参与旅游开发,市场经济意识和商品意识得到增强,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奠定了实现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基础。”[3]乡村旅游的发展,使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在2013年开展的清洁城镇乡村中,全村踊跃投入到这场运动中,百年瑶寨焕然一新。此外,凤溪戏剧团上演的一幕幕戏剧,村民们演唱的一曲曲山歌,如清泉浇灌着心灵。以民族文化为吸引物发展旅游,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并使得村民重视本民族文化,深刻体会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弘扬缅怀祖先、尊老爱幼的精神,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4.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实现民主管理作为旅游社区中的成员,当地村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极大地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有利于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随着乡村旅游开发,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改善,新观念、新思想传播,特别是居民的法律意识在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被激活,居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识和管理意识逐渐增强,认识和体会到先进管理能够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3]2006年的新农村建设中,富川县引导村民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村民选举产生的,主张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由凤溪村“两委”干部、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18人组成的新农村建设理事会,专门协调处理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农业产业管理等新农村建设事宜。“新农村建设理事会”成为民众进行民主管理的有效组织。此外,凤溪村还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实施“两强”党员带富工程和“支部+协会+农户”新体制,促进“五村、两规范”建设。
(二)倚重新农村建设,凤溪村乡村旅游发展稳步向前
凤溪以新农村建设为平台,利用乡村日渐完善的经济文化条件及基础设施,满足来乡村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需求,为乡村旅游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实现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的共赢。1.推广生态农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凤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以“打造一个民俗文化旅游村、成立一个理事会、推广五位一体生态农业”三个一为重点,充分发挥农民主动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整合政策、科技、人才、资金、产业等有利因素,大力推广“猪-沼-果(稻、菜、烟)-灯-鱼”五位一体生态农业,发展高效农业。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调整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2006年,凤溪村共投入资金176万元用于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新种脐橙250亩、春烤烟450亩、香芋400亩,养殖瘦肉型母猪300头、猪花1000余头,菜牛200头,在建养殖野生塘角鱼小鱼池30座,沼气池50座,在农田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0多盏。[4]新农村建设一起步,循环经济的有序发展就为凤溪村积累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不绝的源泉深厚、旖旎的瑶族文化是凤溪旅游开发的基础。1993年改建的凤溪戏剧团,为旅游者提供了观赏乡风民俗的平台。如今,戏剧团每个月都在村里的戏台演出,次数多达7、8次,接待了很多国内外游客。实景演出《印象凤溪》,有蝴蝶歌、芦笙长鼓舞、竹竿舞,甚至连日常的织布、刺绣,也被搬上了舞台,原汁原味令游客惊叹。凤溪着力打造贺州市“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文艺村,全国首创的“千村万户文艺惠民工程”以广大农村为阵地,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原有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创建、命名一批文艺村、文艺户,广泛组织开展公益演出、艺术培训和专业指导,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农民群众文化艺术需求、繁荣农村文化。陈永楣认为凤溪村经常开展文艺活动,村民们像种庄稼一样“种文化”,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乡土文化艺术成为旅游发展不绝的源泉。[1]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接待水平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凤溪村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接待水平。2006年,凤溪村依托瑶族刺绣、土纺、文物古迹等独特民族风情旅游资源,按照“打造凤溪瑶寨社会主义民俗新村”的定位要求,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塑造民俗新村新面貌。拆除并清理杂房55处1600平方米,观光道路两旁房屋外墙勾缝3600平方米,安装路灯10盏,主干道两旁房屋屋外墙瓷砖亮化5600平方米,建瑶族特色围墙250米,新建1564米的通村水泥路,新建1个标准化篮球场,修缮打造了2栋瑶族民俗新居。近年来,在县、乡镇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凤溪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投入200多万元实施城乡风貌改造工程,先后建设了宣传文化长廊、休闲文化广场、标准篮球场,400平方米的停车场;休闲娱乐的荷花塘、九曲桥、八角凉亭;3栋总面积600多平方米的瑶族民俗新居,瑶族特色的村大门,修复山门两座、门楼两座等,一大批设施的改造建设,使凤溪村面貌焕然一新。[5]4.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整治,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村貌的绿化与美化,是提升乡村旅游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2007年,凤溪村通过对水、路、厕、圈、厨的五改建设,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用水困难问题;修通乡村公路、硬化入户路;住房和畜圈相对隔离,开发推广沼气等洁净能源,使厨房整洁、卫生、明亮。瑶村的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但凤溪1000多瑶胞世代聚居在西岭山脚的山坳里,“垃圾围村”现象长期存在且较为严重。为了彻底改变这一乱象,2013年城北镇出台了“联合保洁”制。即将凤溪村划分成6个责任小区,每个小区配备一名保洁员和一名卫生督查员。小区实施每月动态考评,自6月1日这一制度正式挂牌实施以来,全村已经开展3次评比,评选出优秀小区3个,清洁示范户18户,近20吨的垃圾一扫而光,百年瑶寨重现了往日的光鲜与明亮。此外,城北镇团委、妇联组织18名城北籍大学生志愿者在凤溪开展的为期1个月的清洁城镇乡村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联合凤溪民间艺术团、城北桂剧团在印象凤溪实景舞台举办了一场净村洁屯主题文艺汇演,也使清洁城镇乡村的理念深入人心。
二、加强凤溪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路径
凤溪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凤溪初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然而,二者之间的关系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更加紧密,乡村发展趋势也必然对它们进一步结合的路径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统筹部署,形成互动并进格局
当地政府应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出台相关政策,进行统筹部署。从目前来说,凤溪主要还是以乡村旅游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并以此带动相关经济的发展。因此,每年应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方案,选择更适于凤溪旅游发展的模式,加大乡村旅游的投入,巩固“中国瑶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另一方面,也要拟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方案,在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方面推陈出新。通过对两方的合理部署,达到既推进乡村旅游,也使新农村建设阔步向前的目的。
(二)坚持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相结合,打造两位一体的新亮点
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示范点的积极效应,以推进内涵发展,提高档次,扩大知名度。凤溪的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应始终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做到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也是乡村旅游示范点,并着力提升档次,力争建成全国知名的示范片点。2006年凤溪成为广西第二批农业旅游示范单位。目前,贺州市只有黄姚古镇获批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极具民族文化气息的凤溪如能获此殊荣,并力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当地旅游业才能迎来新的突破,新农村建设也才能上新台阶。
乡镇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问题突出,县级政府以及乡镇政府双重管理部门较多,这导致各个组织部门各自为政,各项工作开展的立足点不是为了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而是追逐自身的利益,结果就导致乡镇管理协调难度大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经济、文化、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需要工商、税务、农推、文化等机构之间通力合作,这样才能够有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反之则会拖累新农村建设。
2.乡镇政绩考核模式比较落后。
政绩考核模式存在误区也是乡镇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政绩考核的目的在于发现乡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进,但是反观目前乡镇绩效考核基本上陷入了一个为了考核而考核的误区,数字出干部、数字出优秀成为了绩效考核的直接表现。在具体的绩效考核内容层面,新农村建设相关指标没有被纳入到乡镇管理范畴之内,乡镇考核基本上就是以经济考核为主,考核内容单一,考核方法落后,考核结构使用不足,对于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
二、乡镇管理改革中的困难分析
乡镇管理改革的必然性不言而喻,但是我国历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却无一不遭遇了巨大的困难以及阻力,要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乡镇管理改革同样会遭遇到很多困难。
1.改革遭遇巨大阻力。
面对新农村建设给乡镇管理提出的更多要求,乡镇政府改革势在必行,但是也必然会遭遇到预料之内的巨大阻力,这些阻力处理利益阻力之外,还包括文化、理念等方面的阻力。利益阻碍是指在乡镇管理改革中可能受到利益损害的工作人员对于改革会进行的阻挠,文化以及理念层面的阻碍是指乡镇行政文化非常落后,带有严重的官本位、人治色彩,乡镇政府官员都是高高在上,没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政府服务理念,而新农村建设要求行政文化的重塑,这意味着对文化阻碍必然乡镇管理改革。
2.改革遭遇动力不足困难。
从改革动力来看,乡镇管理改革缺少足够的动力,首先就是乡镇上级政府动力不够,在乡镇管理改革动力方面,基本上从中央政府到基层政府存在动力层层递减的问题,出于种种考虑乡镇管理改革总是踯躅不前。其次是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滞后,其对于乡镇政府改革的推动力比较弱,经济发展是推动乡镇管理改革的重要动力,经济落后自然就会影响到改革动力。最后是农村公民社会尚不成熟,广大农村居民在公民意识、法制意识等方面都比较落后,村民自治水平比较低,这也影响到了乡镇管理改革的推进。
3.改革基础条件不够充分。
从乡镇管理改革基础条件来看,相关配套制度、措施的不具备同样给乡镇管理改革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乡镇政府改革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的孤立的工作,需要全面的做好的配套制度的改革,这样才能够为乡镇政府改革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反之在配套制度改革不到位的情况下,乡镇政府改革的难度会大大增加,很难达到预期改革效果。乡镇管理改革基础条件不够主要表现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社保制度等方面的不健全或者缺失,从而成为了乡镇管理改革的拖累。
三、乡镇管理改革的具体路径
在乡镇管理的改革的具体路径方面,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既是乡镇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乡镇管理改革的路径,乡镇政府在具体职能定位方面,要加快转变步伐,利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利契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具体要求与内涵,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前提下,针对职能定位方面存在的越位以及缺位问题,有计划的制定职能转变路径。
2.完善管理考核模式。
在管理模式方面,需要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打破各个职能部门的割据情况,统一到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之下。在考核模式方面,则要将新农村建设内容纳入到乡镇管理考核中去,完善考核方法,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在继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如果农业生态环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存在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那么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初衷将无法实现。如何解决农业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件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在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重新挖掘和梳理生态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基于“五山模式”的生态农业
谷城县五山镇地处武当山南麓,五山镇素有“湖北名茶之乡”和“山水园林小城镇”的美誉,2005年五山镇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镇”称号。那么五山镇凭借着什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建设的大潮中脱颖而出呢?笔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将其归纳为以下五点,即科学规划布局、完善村镇配套设施、净化农村环境、壮大支柱产业和增强农民的文化素质。此后,笔者又进一步对五山镇的生态农业进行了跟踪考察,旨在透析新农村发展之道。
五山镇的生态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其支柱产业——茶叶的产业化发展上。近些年来,五山镇以生产茶叶为龙头,不断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小小茶叶带来了茶叶产业化道路,也撑起了五山山区经济的半壁河山。在全镇,茶叶产业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80%,农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的90%均来自于茶叶产业。五山镇生产的“五山玉皇剑”茶,自1995年以来屡获国家级、省级金奖,1999年和2001年两度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1年五山玉皇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被湖北省旅游局定为“全省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如今五山镇茶园面积3万亩,年产茶叶300万斤,产值5000万元。五山镇已成为“湖北茶叶第一大镇”。
(一)以茶叶产业为依托发展生态型经济
五山镇坚持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特色产业之路,五山镇地处鄂西北,种茶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由此,五山镇委、镇政府提出,以茶叶产业为主导,夯实物质文明建设基础。
1.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设施建设
五山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因地制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品种。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建大基地”的建设思路,五山镇茶园由1990年的3500亩发展到2006年的3万亩。五山镇采取集中组织劳力开挖、开发高质量基地、建高标准茶场等措施建基地,发展新茶园1.5万亩,构筑了茶叶产业新优势,实现了新跨越。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从上世纪90年代末起,五山人外引内联,兴办了茶叶包装厂、精加工厂、袋泡保健茶厂、茶叶交易大市场,不断加粗、延长茶叶产业链条。五山镇先后投资500余万元兴建了民营工业园区,目前已引进10余家民营企业投资2000多万元办厂,年实现利税1900万元。宽松的发展环境激活了群众经商的热情,全镇兴起300多个体工商户,年销售收入达2100万元。这些又进一步促进了五山镇茶叶产业的发展。
2.壮大投资规模,靠科技提高品质
五山镇在争取到省里和国家投入资金的同时,茶农们还自己发展股份制,共吸引入股资金5000多万元。同时,他们以优惠条件吸引外地资金,几年来,温州等地有经济实力的投资商在五山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兴建了年产100多万套的茶叶包装厂,新颖别致的包装又大大增加了茶叶的附加值。当地政府还采取了多项措施避免采茶工的短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五山镇坚持年年对茶叶生产、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多个环节进行技术培训,采取专家授课,送农民到大专院校深造等措施,成立茶叶科研所,让科技指导生产是五山镇的又一举措。几年来,全镇共培训出1000多名茶叶技术人才,并分别从浙江、福建引进特早高产优质茶“龙井43号”、“乌扣早”、“大白毫”等新品种,发展有机茶,引进扦插繁育、无性繁殖种植新技术,使原有劣质低产茶园得到改造。
3.依托茶叶产业,发展生态旅游
依托茶叶产业的生态旅游业也为乡村的经济画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
五山镇依托800亩茶园,投资80余万元,修建了集制茶、品茶、茶艺表演、食宿、娱乐于一体的天艺茶庄,年接待游客近万人次。五山镇以生态茶园为面,以天艺茶庄、百日山景、堰河奇观为点,以通组水泥路为线,围绕特色建筑、民风民俗、山光水色和“农家乐”开展的生态旅游已初见成效。
伴随着茶叶经济的兴旺,镇上涌现出一大批茶叶经营点和茶叶配套企业,构筑了五山镇建设的基本框架。而“玉皇剑”茶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又赋予小城镇文明创建特有的茶乡神韵。
(二)名牌战略——五山镇开发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茶叶竞争力的核心是品牌,而品牌竞争的实质是名优茶。找准这一市场导向后,五山镇加大了名优茶的生产力度。从茶树栽培管护、茶青采摘、加工制作、后期包装等实施全程“精耕细作”。在茶叶产业化建设中,五山镇县充分认识到,要想使茶叶成为永久性产业,必须建立生产与市场对接通道。为此,他们以五山镇为依托,建起茶叶批发市场;以紫金镇为销售窗口,建起茶叶销售一条街。五山镇茶叶产业由此形成了“公司+基地+茶场+农户”紧密型链条。五山镇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也应运而生。
1.项目背景
“五山玉皇剑”茶远销到北京、广东、河南、陕西等二十多个省市,国外新加坡、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加粗延长茶叶产业化链条,适应国内外市的需求,五山镇根据自身实际,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
2.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茶的饮用方式出现了多样化,各种包装的茶饮料应运而生。五山镇提出开发五山玉皇剑速溶绿茶项目的有利条件是:一是环境优越。五山镇远离城市和工业区,空气净化,无污染,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1999年2001年连续两年捧回湖北省城镇建设管理“楚天杯”,并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先进单位”,2002年又被命名为“全国文明乡镇”。二是有过硬的种植、生产、加工技术和高素质技术管理人员。现有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十名高级农艺师作技术指导,并与华中农业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培训、辅导等业务联系,2001年“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教学实验基地”落户五山。三是茶叶质量过硬。“五山玉皇剑”茶1999年在国家质检中心检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授予“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四是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电话电信设备完善,运输通讯十分方便。五是有充足的茶叶来源。五山镇现有茶园3万亩,年产鲜茶2000万斤,日产鲜叶6万斤,年生产茶300万斤。
三、“五山模式”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发
五山镇成功的关键更在于,以茶业产业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而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长效且持续的机制。从“五山模式”的发展,我们总结出,要发展生态农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完善政策,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发展生态经济,要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激励机制,维护协调,切实做好组织、引导、服务和推动工作。加强同各部门协作配合的同时,加大推进技术创新。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产业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有机交织。只有产业内部和彼此之间的结构得到优化,建立与发展与生态经济模式相适应的产业支撑体系,才能保证生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三是加快技术进步,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涉及环节多,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改变现有生产方式,实现从注重数量和规模的粗放式外延发展,向数质并举的集约型发展转变。各级有关部门要以提升生态经济各配套产业的科技水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整合力量、优化结构,转变机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新平台,用于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全面提升引进、创新应用科技能力和转化效力,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用科技支撑生态经济的持续稳步发展。四是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带动生态经济全面发展。龙头企业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是拉动生产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经营进程,是我国当前乃至更长时期重点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接轨这一问题,提升综合效益。要积极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在农村建立配套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并以参股、租赁的办法向基地投入资本,使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相互融合、互为支撑、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和谐经营机制,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促龙头,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一体化经营,培育发展一批规模效益好、市场覆盖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发展生态经济的龙头企业群,切实解决好农户发展生产中产销脱节等问题,促进生态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五山镇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王如松,蒋菊生.从生态农业到生态产业——论中国农业的生态转型[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05).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建立路径选择
十七大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行动;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必然途径。在实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基本职责和服务宗旨。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我国进行政府改革,提高政府绩效,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个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量近70%的农业大国来说,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滞后日益突出并成为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因素的客观现实下,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1公共服务体制的内涵
所谓公共服务体制,主要是指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是由一系列彼此相互联系的关于公共产品与服务生产和供给方面的制度所构成的完整体系,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即公共产品与服务应该和可以由谁来提供。实践证明,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并不总是能将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公共服务多中心供给的制度安排,是公共服务改革的必然选择。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即应当向社会成员提供哪些公共产品与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需求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必须依据公共需求内容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调整。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即怎样向社会成员提供其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公共服务供给对象,即不同类型公共产品与服务主要和应当向哪些人提供。其中有面向所有社会成员,让所有人都受益的全国性公共产品,也有面向某一地区或社区成员,仅使部分人受益的地方性公共产品,还有仅针对某类特殊人群的。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体制,必须明确公共服务的受益对象公共服务监管机制,即如何确保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有效提供。尤其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情况下,政府的监管职能更要加强。
农村公共服务是指满足农村公共需要,市场不能提供或不能完全由市场提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社会产品,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公共福利、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既包括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2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发展现状
公共服务是国家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具体指为社会提供的各项公共产品和服务。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多年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虽不断增加,但与城市相比,特别是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实际需要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网络传媒的发展,经济性公共服务是相对比较公平的,主要差距体现在社会性公共服务上。和谐社会旨在和谐,缩小城乡差距是其根本目的之一。公共服务体制主要包含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供给结构、供给方式、供给对象、供给监管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由于政府转型的滞后,各级政府对公共服务职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紧迫感,使得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而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严重不足、公共服务不到位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矛盾,因此,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为全体公民提供充足有效的公共产品与服务,是新阶段解决社会矛盾的迫切要求。
(一)城乡财政投入的差距
公共财政的投入直接决定公共服务的质量。据相关资料统计,1990-1998年期间,国家用于农村的各项支出总和占全国财政支出比重为15%。而占全国总人口30%的城镇人口却使用了政府财政支出的50%。
(二)公共教育投入的差距
第一,城镇中小学生生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5倍,城镇中小学生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的1.3倍。第二,减免农村中小学学杂费政策未出台之前,从学杂费占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看,农村普通小学生是城镇学生的2.5-2.6倍,普通中学生是城镇学生的1.2-1.3倍,高等教育农村负担更重。第三,从办学条件上看,无论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还是学校的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农村与城镇都有很大的差距。第四,农村从国家教育投入中的受益比城镇少,全国绝大部分的高校都设在城区,绝大多数国家重点中学、小学都在城镇,绝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在城镇工作。
(三)城乡公共卫生医疗的差距
与城市和发达地区相比,广大农村及中西部偏远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不健全,人民面临着巨大的疾病风险和经济负担。从卫生支出绝对额看,城镇是农村的2.2倍;从医疗条件看,城镇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医疗病床数是农村的6.19倍,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是农村的1.85倍。农村的医院基础设施与城镇相比有很大差距。
(四)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比城市低;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完善,造成大病致贫返贫现象;养老保险几乎没有,造成普通农民负担过重,不仅要负担儿女的教育费用,而且要负担老人的疾病治疗和赡养费用。
(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的差距
农村与城市、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集中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的差距过大。长期以来,中央财政对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投入了大量资金,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设施服务基本上靠农民自己投入,这就造成了城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方面差距拉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落后的状况。在基础设施投入上,城镇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农村的近6.89倍,政府预算内投资城乡差距是11.11倍。在基础设施和文化产品使用上,农村的公路建设,家庭拥有电视、电话、冰箱、电脑,以及文化法律保障等方面等与城镇相比差距巨大。
3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选择
农村地区公共产品匮乏、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因此,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就应以向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与服务,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基本目标。在服务型政府的执政理念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方针指导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下,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此时是不断完善我国各项社会制度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缓和矛盾,协调发展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基本要求。要解决当前农村的相对落后状况,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的路径如下:
(一)构建公共服务相关法律体系
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理念,是有限政府,必然也是法治政府。一切事物的执行以法律为准绳,构建相关的关于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可以从法律的层面为公共服务提供法律保障。加大公共服务的相关立法,可以让人民具体了解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以及范围,避免拥有公共服务权力的政府利用公共服务权有选择性的提供服务,进而产生不公正、不公平后果,同时滋生腐败,也可以让人民对政府的公共服务形成一个评价体系。目前城乡公共服务的差距,部分原因是由于公共服务不公造成的。相关法律体系包括相关法律问责制,公民代表参与公共政策(尤其是与公共服务有关的政策)的咨询建议制度等。
(二)推进行政管理改革且强化公共服务职能
我国在乡村实行乡村自治管理,村民委员会负责村民各项事务的管理和服务,并设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等职,在一般农民心中他们是“官”。我国的行政升迁制度对村的基层干部不起作用,乡村干部虽由村民直选,但受乡镇政府影响极大。村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能是提供乡村的公共服务,办理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上传下达中央政策,处理村民纠纷等。但事实偏重“下达”功能,缺少公共服务功能。主要原因在于村干部升迁机制缺失,公共财政上自上而下转到村级手中,按照经济学的假设,人的自私性会导致村干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行为。因此在推进行政改革过程中,建立健全村民监督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完善村干部管理制度,是促使村干部做好公共服务的关键。
(三)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制
提出的“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请人民评判,让人民满意”,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服务的本质,公共财政是用来提供公共服务的,但必须做到公平公正,这样人民才会满意。缩小城乡差距有赖于公共财政向弱势群体倾斜。主要措施有:进一步进行税费改革,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应更依靠政府,加大对农村信贷投入,调整农民土地的征用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等。
(四)完善农村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卫生体制
强调:要加快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和卫生队伍建设。在谈到教育时,他说:要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这突出了中央对农村问题的重视,完善农村教育制度关键在于调整农村教育结构,进一步免除农村中小学教育学杂费,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公共教育财政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加大扶贫力度,健全农村养老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卫生体制的关键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理顺农村卫生管理体制,实施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加大农村卫生投入力度,扶持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活动;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等。
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要通过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加强优秀文化宣传、增加乡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等,积极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没有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就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x特色文明乡风是我省农村精神风貌的总体体现,凝聚着x大地的乡土之美、人文之美,是x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我省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重要价值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生态宜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文明乡风与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互促共进的孪生体。农村的生态宜居既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也离不开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乡风文明蕴含着尊老爱幼、守望相助、勤劳朴实、诚实守信、邻里和睦等优秀传统,是乡村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生态宜居”的重要保障,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强大动力。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村“治理有效”创造有利条件。乡风文明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且积极的引领作用,乡村治理的全过程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全景式呈现。如村民通过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等,实现邻里互助、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不仅彰显了乡风文明,还为农村“治理有效”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可以为农民“生活富裕”提供更加丰富的内涵。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能够赋予农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从而有效提升农产品文化品牌效应,提高农业和农产品品质及附加值,实现文化禀赋和生态资源的深度有机融合,有效促进农民增收。x特色文明乡风的培育还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转变农民的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达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效果。
培育x特色文明乡风的路径选择
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力度。一是开展x乡村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明确牵头单位,并会同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等对全省乡村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和现状进行登记造册。二是立足全省,制定保护和传承规划,研究制定分类保护、分级管理方案和相关政策,同时对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进行相应划定,构建高效的联动机制。三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文化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宣传教育、资金支持、荣誉奖励、建立乡村博物馆等形式,让村民认识到文化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惠及当代,造福子孙”的工作,增强人们对乡村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保护意识。
加强x优秀文化宣传。一是在农村地区大力弘扬主旋律,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深入挖掘x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二是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载体。利用各种新媒体工具,把乡风文明宣传融入农民生活。积极组织开展体现x特色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鲜明的舆论导向。三是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激励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对标先进,反思错误或落后的思想观念,形成学先进、赶先进、做先进的浓厚氛围。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 view of the present our country villages and towns and backward area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made a more detailed discussion, first of all is the villages and towns in china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asons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more in-depth analysis, and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domestic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 serious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in china.
key words: rural environment pollution; problem analysis; strategy to explore
中图分类号:x5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国内乡镇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
目前,我国乡镇由于环保投入比较少,尤其是在一些硬件设施的投入是十分少的,由于最基础的设施的建设没有能够跟得上乡镇的发展,难免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基层政府提供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薄弱,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农村乡镇的环保设施和环保队伍没有能够给出一个比较合理科学的建设制度和规范。具体表现在没有乡镇配备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乡镇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农民实现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基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乡镇经济不断的发展,乡村不再是像以往那样的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经济迅猛增长和乡镇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乡镇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了,不过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污染成为乡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乡镇生态环境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威胁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经济几十年来的迅猛增长已经对中国的城市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如果再任由中国的乡镇环境被环境污染所污染和破坏,可以想象经过一些时间之后,也许我们赖以生存和繁衍中华大地,可能真的会没有一片净土。因此,发掘乡镇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探讨相应的治理对策,将有助于新乡镇建设的顺利进行、“村容整洁”一、环境污染污染环境的现状。
乡镇环境污染污染环境的原因
1、一个典型个案——某乡镇的环境污染处理
笔者在河北某镇工作时,镇政府所在地叫长寿,处于河北省会的北面。长寿的工商业尽管不是很旺盛,但仍然是46万多人口的政治、经济中心,只有少数的外地人口。由此而来的环境污染处理,面对的现实问题是需要镇政府解决的。在漫长的一段日子里,环境污染的处理就是抛入河里。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垃圾相应增多,在镇政府的要求下,镇里的人们集中的把垃圾丢在一个大的空地上;然后由乡政府承包给一个有小货车的农民:每周运一次,每次100元,把垃圾运到离长寿2公里的沙坑中倒掉。由于镇政府管理不好,财政收不抵支,曾经想在各行政单位中分担些垃圾费用的办法没有得到实施,倒至拖了半年之久的垃圾没有转运。由于该镇处于交通要道,堆积如山的垃圾发出难闻的臭味,不仅引来了漫天飞舞的苍蝇,而且引起了居民对镇政府的抱怨和上级领导的重视。镇政府在无奈之下,只得承担运垃圾运费的支付责任。
2、从城市到乡镇——环境污染污染环境的整体情况
城市转移垃圾的首选是乡镇。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加快,带来了城市环境污染的迅猛增长,由于城市处理垃圾能力有限,城市环境污染开始“上山下乡”,直接漫延至郊区和乡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我国城市环境污染清运量为15576.8万吨,环境污染无害化处理率仅为51.7%。[2]大量未经无
害化处理的环境污染转移到了乡镇!一些郊区和乡镇已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存放地,使得土地减少,道路被占用,水资源和空气也受到了严重污染。
1、政府资金投入少
目前,乡镇环保投入严重溃乏。基层政府在环保这块投入的比较少,更不用提环保设施上的建设了,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几乎没有乡镇配备专门的环保机构和队伍,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覆盖广大乡镇地区。
2、乡镇环境污染普遍化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市场主导着乡镇生产、生活消费的各个方面都是被市场主导着。市场上的消费品越来越多,尤其是一次使有产品,由于一次性使用的包装商品均是廉价物品,因为乡镇是贫困群体最多的地方,所以消费群体最广,因而,现代化的市场消费给乡镇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
乡镇环境保护责任出现缺位
新乡镇建设,对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相当重视,但保护农民身体的健康,以及改善乡镇环境卫生等方面,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乡镇环境保护意识不够,使得保护环境的能力大大的减弱,这是不好的一个现象。建设新乡镇,即是要加快乡镇的发展。
4、乡镇环保治理措施缺位
由于受传统城乡两者结构的影响,城市往往成了环境保护的重点,乡镇的环境保护成了空白,这是当前乡镇环境治理上的典型病症。显然,乡镇环境污染污染问题的关键是环境治理措施的滞后,环保投入不足,基础建设溃乏,也使得相应的治理措施跟不上,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环境污染的根源问题。
三、乡镇环境污染污染的治理对策
(一)政府部门的强力监管
要严格地建立治理乡镇环境污染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针对乡镇环境污染的处理作为公共品的属性这一特点,需要从制度安排上做,建立乡镇环境污染的处理系统,加快设立各级环保机构,提高环境检测站的监控能力。
(二)县市指导、乡镇负责、村级执行——规划协调环境污染的处理
对乡镇垃圾的要处理方法和放置地点,要采用科学的合理的环保方式。政府要倡导群众和企业对垃圾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回收利用,扶植或帮助建设废品回收处理中心,增加垃圾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垃圾资源化。
(三)政府加大投入,完善环境保护的基本设施
乡镇环境既要从思想上得到重视,更要落实在行动上,但首要的问题是资金的投入和设施建设的事项。对于资金投入这块来说的话,因为绝大多数乡镇的财政债务很重,在“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新乡镇建设的战略中,更多的责任还是要有上级政府来承担的。
(四)通过制度和教育培养干部和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改变传统的政绩观念,就是要发展当地的经济,同样环境保护也是其政绩的范畴,干部考核也把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列入了其中。对环保工作进行了大力的宣传,号召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地参与新乡镇环境保护工作,引导农民群众关注、理解与支持环保工作,提升乡镇整体环境质量。
结论:本论文主要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环境污染处理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这是属于环境工程中的一个焦点所在,论文主要针对目前我国乡镇和落后地区环境污染的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论述,首先是详细介绍了我国目前乡镇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其次根据乡镇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最后根据目前国内乡镇环境污染的严重现状和原因分析后,提出解决我国乡镇环境污染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高永宏;王志科;姜守君;胡小耕;兰州市城市环境污染监测调查及分析[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暨第九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许晓毅,杜永林;对照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浅析我国环境管理现状[j];云南财贸学院报;2001年s2期
[3] ;浅议我国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问题及主要对策[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一是实行师范生提前批次招生录取,加强录取过程中的面试环节,录取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对部分边远、贫困地区实行本土化招生、定向培养,毕业后回乡从教的办法。
二是建立乡村教师特殊岗位津贴制度。乡村教师的特殊岗位津贴应列入财政预算,津贴的标准要结合各地实际,达到稳定乡村师资队伍和吸引人才到乡村学校工作的目的。对长期在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
三是完善乡村教师带薪进修制度。完善各地乡村教师带薪进修制度,使教师通过带薪进修参与交流、观摩、讲评、研讨等活动,推进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教育家发展。
四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在招收乡村小学教师时适当提高英语、音乐、体育、美术教师的招录(名额)比例,对成建制的小学逐步配齐专业的学科教师。对于有寄宿生的学校,要配置专职的思想老师和生活老师,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
五是建立新型的乡村教师激励与管理机制。设立奖励基金,对长期从教、贡献突出的予以奖励,解决乡村教师“留得住”的问题。
二、加大乡村教育经费支持力度
一是不断加大乡村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加大对乡村教育事业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各级政府乡村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乡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建立起稳定和规范的乡村教育资金转移支付制度,使教育经费得到切实保障。针对乡(镇)一级财政收入困难的实际,要积极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进行乡村教育投资,加大力度吸引社会资金。
二是创造良好的乡村教师生活、工作环境,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实施乡镇工作生活补贴制度,实现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全覆盖,依法为教师缴纳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费;强化乡村教师生活保障,改善现行的医疗制度,关注乡村教师身心健康;每年为乡村教师组织一次体检,设立乡村贫困教师帮扶基金,加快乡村学校教师宿舍建设等。
三是实行对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的倾斜政策。降低乡村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提高乡村学校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长期在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根据从教时间长短,分别由省市县颁发荣誉证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乡村教师,由省政府给予奖励。
三、加强乡村后备教师培养
一是把师德表现作为乡村教师资格认证和聘任的首要依据。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前师德教育,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融入职前培养。加强乡村教师文化建设,建立乡村教师宣誓制度,加大优秀师德典型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梳理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以及毕业要求等,加快融入基础教育、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支持高校教师进行乡村教育教学改革试验,担任教育类课程的教师要有中小学教育工作研究经历;聘任中小学和幼儿园名师为高师院校兼职教师。
三是探索建立高校、地方政府和乡村学校合作培养定向师范生的新机制。调整师范教育类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推动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落实定向师范生普遍到乡村学校教育实习一学期制度。探索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和高师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建设一批乡村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基地。
四、推进城乡教师轮岗任教
一是地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建立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促进区域内的教师流动,建立城镇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和乡村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的“双向交流”机制,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同时,要建立城镇学校校长向乡村小学、教学点交流轮岗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推进城镇教师下乡支教制度,对下乡支教教师的工作构建一个完善的制度,对支教老师作出的贡献量化为教师评定和职务晋升相挂钩的指标,既能对乡村教师队伍进行一定的改善,同时也能锻炼城镇优秀教师的能力。实施大学毕业生服务乡村教育和大学毕业生青年志愿者行动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任教、支教。
三是对现有的各类支教和交流活动进行有效性评估,增强支教活动效果。建立支教活动的评估体系,派出学校和受援学校要定期沟通信息,掌握支教教师的工作情况,量化一些考核指标,科学评价支教活动。
五、创新乡村教师培训模式
一是树立乡村教师终身发展观。重视发挥乡村教师以德化人、言传身教的作用,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融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
二是改革乡村教师培训体制。要大胆改革乡村教师培训模式,实现乡村教师培训的多样化。以指导教师实际教学为重要目标,由训练指导方式向实践活动方式转换,通过参与交流、观摩、讲评、研讨等活动,让教师通过个人体验的方式把教育教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行为。
三是创新乡村教师培训内容。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创新培训内容既要按照国家颁布的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标准执行,也要积极开发河南的地方课程和教材。同时,要大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保证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首先,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的整治,同时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对乡村旅游加大投入不失为当前政府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良策;二是要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
其次,乡村旅游点本身应抓住契机,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接,本项目组认为目前应充分利用农民工资源。金融危机下,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阶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农村与城市的连接者,对农村非常了解,对城市生活也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如果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行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培训,不仅对推动乡村旅游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旅游市场:实现“开门红”,经济日报2009-2-1
最近,国家旅游局对外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月份我国入境旅游人数为1033.19万人次,同比下降4.42%;过夜旅游人数392.44万人次,同比下降10.82%;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27.69亿美元,同比下降18.99%。作为弹性消费品,旅游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比较密切,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时期,旅游消费较为旺盛。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全球旅游市场正进入寒冬时期。但是,整个旅游市场并非铁板一块,根据《经济日报》2009年2月1日的报道,乡村旅游正成为居民欢度春节的重要选择。许多乡村旅游点、温泉度假地、滑雪度假村等预订爆满。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角色。
乡村旅游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发展契机并非偶然。黄洁根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 gustavjung) 的情结理论,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其实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贴近自然、贴近泥土的渴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下来了,人的心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疑、犹豫之后会变得从容、淡定。在这种时候人们开始有时间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过去的生活,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乡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独特的农家情调都在吸引着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外围、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首先,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的整治,同时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对乡村旅游加大投入不失为当前政府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良策;二是要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
其次,乡村旅游点本身应抓住契机,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接,本项目组认为目前应充分利用农民工资源。金融危机下,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阶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农村与城市的连接者,对农村非常了解,对城市生活也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如果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行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培训,不仅对推动乡村旅游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引言
人口素质作为人口总体状况的一个基本因素,从根本上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中心。
二、河南省人口素质的分析
(一)河南省概况
河南是全国人口第一大省,2010年底常住人口9403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651万人,占总人口的38.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754万人,占总人口的61.2%;男性人口为4749万人,占50.51%;女性人口为4653万人,占49.49%;014岁人口为1975万人,占21.00%;1564岁人口为6642万人,占70.64%;65岁及以上人口为786万人,占8.36%。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等17个省辖市,济源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1878个乡镇。
(二)指标建立
针对河南省本身的特点,在劳动能力素质方面,选取以下两个指标:劳动生产率(X1)、人均GDP(X2)。在身体素质方面,选取以下两个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X3)、拥有卫生事业机构数(X4)。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方面,选取以下四个指标:在校生人数(X5)、教育经费(X6)、发表科技论文篇数(X7)、每十万人专利申请数(X8)。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由于它难以量化,因此不予计量。
利用《河南2011年统计年鉴》资料,得到河南省18个地市人口素质指标的样本数据。
(三)数据处理
考虑到各指标数据的差异以及使得分析结果更加有效,首先将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
zi=xi-1s,其中:x为算术平均值;s为标准差(样本方差)
s=(xi-)21n-1经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消除了量纲之间的差异。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此次选取的8个指标中存在极大的相关性,证明信息有所重叠,故需要对其进行因子分析。
(四)提取公共因子
以主成分方法作为因子提取方法,选定的因子提取标准是特征值大于l。从特征值和各成分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有两个满足条件的特征值,分别为3.643,2.157和1.194。第一个特征值解释的方差即贡献率为45.535%,第二个特征值的贡献率26.958%,第三个特征值的贡献率为14.928%。前三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7422%。可以说,前三个变量已经概括了大部分信息,故提取3个公共因子。
(五)因子载荷矩阵
从因子载荷矩阵和建立的因子模型看到,各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除个别变量外)并不突出,故选择方差最大化方法进行因子旋转。可以看出,第一因子主要由变量X5(在校生人数),X6(教育经费),X7(发表科技论文数),X8(专利申请数)决定;第二因子则主要由变量X2(人均GDP),X1(劳动生产率)决定;第三因子则主要由变量X3(人口自然增长率),X4(拥有卫生事业机构数)决定。
(六)因子得分
为了综合反映各地区的人口素质状况,本文以第一个特征值的贡献0.45535作为第一主因子的权重,以第二个特征值的贡献率0.26958作为第二主因子的权重,第三个特征值的贡献率0.14929得出各地区的人口素质综合指标。从而得到每一地区的总因子得分,F=045535F1+026958fF2+014929F3即各地区的人口素质综合指标。
三、结果评价与建议
(一)河南省人口素质评价
对于河南省各地市来说,人口素质的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从综合指标的排序情况看,郑州市的人口素质水平最高,驻马店市的最低。排名在前六位的地市分别为:郑州市、洛阳市、平顶山市、济源市、新乡市、许昌市。主要集中在河南省中西部。排名在后六位的地市分别是:南阳市、开封市、三门峡市、漯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南部。排在中间的六个城市为:焦作市、安阳市、濮阳市、鹤壁市、信阳市、商丘市。主要集中在河南省北部。
按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因子排名来看,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排在前三;按劳动技能因子排名来看,济源市、三门峡市、郑州市排名前三;按身体素质因子排名来看,濮阳市、安阳市、平顶山市排名前三。
(二)提高河南省人口素质建议
人口素质是发展经济和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条件,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本。针对河南的具体情况,在人口身体素质方面,应该增加医疗卫生经费投入,改善医疗服务设施,提高人均医疗卫生资源占有量。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建立新型的医疗救助体制,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以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同时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营造全民健身氛围。人们进行自觉的锻炼和保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口的身体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由于教育是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一个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与该地区人口素质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应该加大科教投入,努力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出类拔萃的创新人才。积极擂宽教育投资渠道,为各级教育发展积累充足的资金,提升整体的科技实力,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B97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督教在中国乡村地区的迅速发展,乡村基督教的本土化趋势日益显著。基督教的本土化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对于“本土化”(indigenization)一词的理解,学界看法不一,①但都强调基督教应跟随时代的步伐,适应相关的地域和文化环境,并融入本土文化,获得两者在本质上的双向契合,即卓新平先生提出的“文化披戴”与“文化融入”。[1]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结合传入国国情与文化,“基督教必须深深根植于它所处的文化的土壤,不然,它便只会成为与众隔离的狭小的群居点”。[2]陕西省三原县东片教区的发展体现出当今基督教在乡村地区传播的本土化趋势。这一进程不仅是普世基督教融入中国社会的表现,也是基督教对于特定时代环境的反映,契合了乡村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三原东片教区简介
以福音村教会为中心的东片教区最具代表性,堪称陕西关中基督教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清光绪十年(1884)基督教传入本县。当是由山东移民中的部分教民先在阎家滩、太和村、福音村建立宗教居民点”。[3]982“一八山东又遭庄稼歉收。青州神学生多系贫寒子弟,迁陕糊口的有彭思温、张同道、刘丹芝、聂凌汉四人,又有教友十数家。传教师仲均安特派传道人孙万春护送数十教友,并调查陕西布道情景。后来又有教友数家迁陕。他们同其他鲁省人一样,花了四十天光景,用手推车载着妇孺前往。但抵达陕西后,他们不愿住在非基督徒村中,决定聚居于三原县乡下。”[4]411 1890年至1895年间,英国浸礼会相继派传教士邵涤源(A. G. Shorrock)、敦崇礼(Moir Duncan)、莫安仁(Evan Morgan)等来到三原。邵、敦二人在福音村建立了近代关中地区第一座基督教教堂。1915年,在三原县城东关兴建了“救世堂”,即今天的三原县油坊道东关教堂。英国浸礼会在陕西的传教工作初具规模后,在西安设立了差会办事处,下辖渭南公会和渭北公会。三原救世堂为渭北公会会址,管辖三原、泾阳、高陵、临潼、富平、耀县等地的传教活动。1933年,英国浸礼会倡导“本色教会”,主张建立教会合一的中华基督教会。中华基督教会陕西大会成立,下设西京、渭北、陕北三个区会,“救世堂”成为渭北区会的会址。
建国以后,基督教在三原地区的发展几度起落,中当地教会受到极大冲击,宗教活动全面停滞。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调整,三原基督教会迎来了新的发展,其信徒比例远远高于陕西省其他县市,三原县的传教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陕西省许多基督教神职人员都来自三原,其影响力可见一斑。目前,三原全县下辖堂点24个,神职人员12人,其中牧师2人、教师1人、长老2人、传道员7人。县城关教会是渭北地区的重要堂点,每逢复活节、圣诞节等重大节日,堂内都是座无虚席。三原东片教区已由原来的福音村教会、太和村教会发展到现在的9个教会(下辖聚会点1个),分布在徐木、大程、独李三个乡(镇),信徒逾千人。福音村教会是东片教区的核心,可自行组织重大的聚会活动,也是该县唯一一个能与城关教会相提并论的堂点。在对三原县东片教区9个堂点的实地调研中,我们获得了108名信徒的基本信息,本文旨在结合这些数据系统地阐述基督教在三原县东片教区的传播情况。
二、信仰基础的本土化
(一)信徒结构
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了中国乡村社会,在城市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劳力选择了进城务工,乡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妇女和老人,社会结构渐趋单一化。福音村几乎所有50岁以下的男性村民都外出务工,乡村教会的信徒比例严重失调,出现了传统的“三多”现象,即妇女多、老人多、文化程度低者多。近年来,这一现象在中国内陆广大的乡村地区并未得以改观。②在调查统计的108名信徒中,仅有6名男性,约占总数的5.6%,剩余女性信徒102名,达总人数的90%以上。60岁以上的老年信徒则占调查总数的2/3以上,较中青年信徒总数高出一倍多,参见下图。
女性信徒及老年信徒在乡村教会中所占比重之高与城市化带来的空巢现象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的妇女与老人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阶层,流动性较小。他们逐渐成为乡村基督教会的主力军,在三原东片教区,老年妇女所占比例更达信徒总人数的七成左右,信徒结构渐趋固化。相对于男性信徒和中青年信徒,乡村地区的女性信徒和老年信徒囿于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及自身认识的缺陷,更多地通过宗教来寻求帮助,对于信仰的诉求也更为虔诚与保守。
(二)信仰归因
1.家庭因素:传统家庭伦理的制约
与城市相比,乡村信徒入教的原因较为单一,家庭因素占据较大比例,凭借血缘传递的也更为虔诚。三原东乡就有许多基督教世家,他们从小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宗教教义的理解更胜一筹,自身信仰也更为坚定,逐渐成为了信徒的中坚力量。
承袭家庭传统信仰基督教的现象在中国乡村地区非常普遍,这与中国人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紧密相连。中国农民的传统价值观主要体现在种田养家、传宗接代等方面,传统中国社会强调传承香火是每一个家庭安身立命之本。当今的中国农村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乡土社会”,传统的差序格局渐被打破,但仍受到血缘与地缘关系的双重影响,形成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乡土社会”向“新乡土社会”的转变。③转型过程绝非一蹴而就,乡村地区也不能迅速摆脱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影响,信仰的传承就是最好的体现。但随着自由政策的推行,本因家庭入教的信徒受到社会大环境等非宗教因素的影响会愈来愈多。
2.因病入教:中国人的实用理性主义宗教观
马克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一书中认为“中国缺乏中世纪后期的以及完全与科学相结合的欧洲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理性形式”[5]272,并将儒学与清教相比较,强调儒学是一种“实践理性主义”,即“实用理性主义”(practical reasonlism)[5]177。李泽厚在《漫说“西体中用”》一文中强调“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主要特征,即“关注于现实社会生活,不作纯粹抽象的思辨,也不让非理性的横行,事事强调‘实用’、‘实际’和‘实行’,满足于解决问题的经验论的思维水平,主张以理节情的行为模式,对人生世事采取一种既乐观进取又清醒冷静的生活态度”。[6]
这种实用理性主义思想也常见于中国人的宗教态度与宗教行为之中,他们对于宗教的神学教义关注较少,更多地着眼于所带来的现实意义。“从基督教神学的观点来看,中国民众对于宗教的信仰与实践所持的态度简直不可思议。因为中国民众参加的许多宗教活动和对宗教义务的履行,多是为遵守传统习俗的规定和要求,受到世俗功利的心理和欲望的支配。大多数人参加宗教活动的动机往往不是出自对于宗教的真挚信奉,而是希望通过宗教仪式来获得个人幸福和某些社会效益。”[7]
这一现象在乡村地区尤为显著,在三原县东片教区的实地调研中,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是因病入教,在被访的108名信徒中,有36名信徒表示入教的初衷是希望疾病得到医治,这也体现了当地信仰的功利色彩。当下,乡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缺失严重,这为基督教在乡村地区的传播提供了契机。
3.其他归因:社会性价值的凸显
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地区公共产品的供给日益匮乏,精神文化建设严重不足,原本引以为傲的小农价值观也随之失落,“传宗接代”不再成为农民安身立命的基本前提。当农民的本体性价值失落之后,社会性价值对于农民的重要性就会凸现出来,所谓社会性价值,就是农民可以从邻里、朋友等人际关系中获得的社会承认与社会评价及他们对这种承认和评价的自我感受。[8]当前,越来越多的乡村信徒将注意力从家庭生活转移到了外部世界,基督教信仰就满足了他们对于社会性价值的需求。
多年以来,三原东片教区的信徒多采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平时聚会、礼拜、务农都在一起。在长期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一种非常亲密的社会关系,邻近教会间的聚会、互访如同邻里间串门一样频繁。乡村信徒也在平时的聚会祷告和日常接触中获得了一种积极的自我评价,填补了他们的精神空虚和不适。基督教在乡村地区的传播给许多信徒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基督教关注现实社会的发展与人生的内在价值,积极引导信徒向善,并带来相应的社会关怀与社会福利。
三、传教方式的本土化
任继愈先生在谈到佛教传入中国时说:“一种新的宗教思想信仰,传到一个陌生的民族中间,要求取得当地的群众的信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传教者要善于迎合当地群众的思想和要求,并且采取一些办法以满足他们的要求。”[9]5基督教在中国乡村地区的传播也契合了本土文化的地域色彩。
(一)方言传道
传道者是联系普通信众与乡村教会之间的纽带,他们在基督教入乡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方言传教在乡村地区非常普遍,由于农民的文化程度有限,通俗易懂的方言对信徒而言更为亲切,也加深了他们对教义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和上帝之间的沟通。方言传教基于相同的文化语言背景,乡村教会若脱离了这个背景易形成独立的信徒社会,阻碍相互交流与往来。不像城市教会,即使彼此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互相往来还是非常密切的。由于乡村地区教牧体系薄弱,牧师、长老及基层的传道员往往要奔波于各个教堂之间,其讲道内容也大同小异,但都与乡村生活密切相关,所举例子也是农民常见之事,具有“乡土”色彩,这使得信徒对听道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笔者曾在2011年复活节期间走访三原城关教会与福音村教会(基督教重大节日时两个较大的聚会点),听过不少牧师、长老的讲道。当时正值菜花收获季节,传道者在讲道期间多以菜花为例。
(二)神迹现象突出
基督教神迹(miracle)特指信仰真神(上帝)在自然与历史上完成的事迹。在乡村基督教的传播进程中,人们传说着许多奇特事迹,被传道人用来传播福音,神迹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宗教现象。
在三原东片教区,因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农民享有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很有限,祛病消灾成为许多农民的诉求。据三原当地一教会负责人描述,“我们这里原来没有(基督教信仰),我婆婆七十多岁生病了,她信教,我妹妹家那里也有人信教。我们那时候还偷着信,白天干活,晚上偷着祷告。后来我婆婆好了,有病的人多得很,都因病信教了”。
神迹现象成为吸引许多农民信仰基督教的一大重要因素,也是基督教在乡村地区传播所惯用的方式,它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基督教信仰本身,其传播效果立竿见影。神迹现象不仅仅对信徒个人影响极大,在口耳相传中,越来越多的信众受到神迹现象的感染而愈发坚定其信仰。这其中不乏盲目的非理性选择,目前仍有许多乡村信徒得病后拒绝看病就医,一味地祷告上帝寻求神迹,这也直接导致了神迹现象的迷信化。基督教在乡村地区的传播既要迎合当地信众的需求,又要坚持其本身的信仰与仪式,因此,其传播方式的本土化就是必然选择。
四、宗教仪式的本土化
“真正的总是某个特定集体的共同信仰,这个集体不仅宣称效忠于这些信仰,而且还要奉行与这些信仰有关的各种仪式。”[10]50基督教在中国乡村地区传播的本土化不仅与信仰基础、传播方式有关,其宗教仪式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地方色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宗教的一种影响与改造,也是基督教为了更好地在中国发展所作出的让步。
(一)节庆方式
1.基督教对联
三原东片教区下辖的九个堂点无一例外地贴有对联。以福音村教会为例,2011年复活节之前,其教堂侧门两旁原本贴有“举世信徒庆圣诞,各族同道贺佳节”的对联(前一年庆祝圣诞节时所贴),为庆祝复活节,将其换成了“苦尽甜来是古语,黄金试炼更宝贵”的新对联。教堂大门外侧的对联则为“众信徒欢度复活节,祈祷主与我们显现”。村子里大部分信徒家门外也贴有内容相似的对联。目前,基督教对联在全国各地的乡村非常普遍,其内容多与乔迁、建房、婚丧、祝寿有关,愿主引导自己的家庭和睦恩爱,多侧重神与人、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些对联巧妙地利用了传统儒家伦理的方式,重申了基督教的信仰。[11]78何世民先生曾提出过“融贯神学”,将基督教信仰与传统儒家习俗相结合,以中国人熟悉的方式传递给中国人。张贴基督教对联便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宗教尝试。
改革开放后,本土传教士逐渐代替外国传教士,教会采取了与之前不一样的传教策略,以乡村社会原有的信仰方式为基础,逐渐形成民间基督教。在神学教义、宗教活动、组织结构等各方面,新兴的民间基督教适应了中国的国情与民情,不断迎合乡村信徒的需要,得到其在乡村社会的普遍认同。
2.秧歌表演
秧歌在北方汉族地区颇为流行,是人们自娱自乐的一种歌舞形式。时期,延安根据地就曾掀起“新秧歌运动”,秧歌逐渐成为了一种大众文化。逢年过节,农民都要表演秧歌,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三原的基督徒是从来不庆祝农历新年的,对他们而言,一年中只有三个重要节日,复活节、感恩节和圣诞节。信徒们巧妙地把秧歌表演融入宗教节日及宗教活动之中,借助地方文化的影响传播福音。与福音村毗邻的太和村在2006年修建了新堂,新堂落成的庆祝仪式上,女性教徒在教会乐队的伴奏之下表演了秧歌舞,深受围观群众的喜爱,增添了当时的喜庆色彩。教会负责人也认为他们自己组织的秧歌舞反响热烈,之前一直惆怅该采用何种形式来庆祝新堂落成的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教会表演的秧歌舞与传统民间秧歌几无差异,正是这样一种传统地方习俗进一步促进了福音的传播,契合了乡村信徒爱热闹、善表现的心理状态,这也是基督教在乡村地区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本土色彩。
(二)丧葬仪式
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激烈冲突的问题之一便是丧葬。出于原始的祖先崇拜,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认为人死后灵魂不死,转世投胎后还有来世。本着“入土为安”的古训,祭奠仪式通常分为停尸、报丧、吊唁、入殓、出丧、哭丧、下葬等,较为繁复,带有一定的民间信仰色彩。很多信徒死后,家属们不愿遵循教义为其举办基督教葬礼,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孝的表现,而“孝”则是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督教教义则强调对死者的灵魂救赎,葬礼是亡者与神的对话,众信徒则聚在一起,同声赞颂上帝的全能、奇妙,以赐给基督徒永生的盼望。[12] 2011年8月,我们走访了三原县当地教会的负责人,对于基督徒的丧葬事宜做了如下笔录。
笔录1:
问:有个情况想向您了解一下,教友过世以后都怎么办?
答:教友过世以后我们去做礼拜,看望看望。
问:现在还给他们修坟立碑吗?
答:不,这都是他们自己家里的事情。
问:有的碑上不是有十字架吗?
答:这都是自己做的,基本上都有十字架。
问:不上坟、不烧香?
答:那当然。前两天,我亲家母过世了,她走的时候很坦然。我也去了,有个童工带我们去转了一圈,站在那儿做个祷告,不由得就流下眼泪。而不是跪在那里磕头,控制不住的情况下,可以鞠躬,这是生死分离嘛,那没有事。我没给她磕头、鞠躬,就是心里很不舒服,虽然肉体在这里,灵魂被神接走了,暂时的分别,我们也很舍不得。
笔录2:
问:像咱这边信徒家里有人过世了,是咋操办的啊?
答:过世的啊。基督教家庭按照教会的办。我们北边的村子好几家老人过世,都是按照教会的形式办的。
问:仪式大概是啥样子的啊?能不能给我们说一说?
答:你们了解到的其他的地方是啥样子的啊?
问:其他的地方了解到,弟兄姊妹去祷告,祷告完了不烧香、不烧纸,如果信的也不让抬饭,剩下的也就没啥了。咱这边是这样么?
答:我们去做完祷告以后,操办丧事,人家那儿有总管嘛,我们就按照自己的信仰来办这个丧事,请县里的乐队,出殡的头一天下午做丧事礼拜,做完礼拜以后晚上有一些活动,目的是传福音。而且我们村子做的这几件丧事还特别成功,比过去的好。
其实,基督教葬礼并不是完全抛弃传统葬俗另起炉灶,它坚持一些最基本的原则,不烧纸、不磕头、不抬饭、不上供,并破除了一些迷信成分。除此之外的一些礼仪则是对传统葬礼的改进,带有一定的地域色彩。盖棺布以白色为底,印有红色十字架;基督徒所穿寿衣是仿造传统寿衣所制,帽子前沿有十字架;教会的乐队及唱诗班会来参加追思会,表演节目,而一些世俗的响器班则未受邀请(基督教葬礼非常肃穆,远没有世俗葬礼那般热闹);信徒的墓碑上刻有红色十字架,以区别于其他墓碑。目前,基督教葬礼在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范式,多是信徒及其家属的个人行为,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基督教葬礼沿用了传统葬礼的习俗,并进行了有限的革新,防止了乡村基督徒的自我边缘化,使他们在乡村社会中占有一定的地位。[13]而中国乡村社会对基督教也表现出了相当的宽容与谅解,为基督教在当地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综上所述,通过对三原县东片教区的考察研究,不难发现乡村教会的发展体现出当今基督教传播的本土化趋势。基督教本土化是基督教与中国社会碰撞、交流、融合的一个过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逐步拉大。在城市高速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地区却显示出一种滞后的“乡土性”,经济文化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现代化进程缓慢,农民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情绪不断增长,信仰危机与道德缺失现象日益严重。而宗教对人群观念的转变和文化的转型具有较强的冲击作用。[14]在此背景下,基督教大举进入乡村地区,并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最终实现了前四次在华传播过程中没有实现的目标,成为增长速度最为惊人的外来宗教。基督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适应和改造是其本土化的核心,因而它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乡土色彩,契合中国乡村社会的基本特点。从西方传入的基督教在重塑中国社会的道德观念与价值体系的同时,亦深受中国的本土文化和传统观念的冲击,最终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信仰之道。
注释:
①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本土化、本色化、处境化三个词的涵义差别甚小,只是语境不同。早在20世纪20年代,应元道提出本色的基督教会应当是:中华国民的教会;根据中国基督教徒自己的经验而设立;富有中国文化的质素;要把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合而为一;能适合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心理;能使中国基督徒的宗教生活和经验合乎中国风土。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山本澄子《二十年代中国基督教的自立运动》对本色化作了更为具体的概括:以中国人为教会的构成;教会的行政与运作等方面的中国化;容纳中国人的祭祀与习俗,并且基督教化;教会要置身于中国国家与社会的现实问题之内;教会要除去欧美教会的传统与色彩;教会要能自治、自养、自传。段琦在《奋进的历程――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一书中认为“一种外来宗教要在某地生根,必须与当地的社会与文化相适应,否则必然被淘汰;对于中国基督教来说,‘本色化’就是跟随时代,调整自己,以适应中国的社会与文化的客观现实”。卓新平认为基督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本色化或处境化,就是要求其“中国化”,使之融入中国文化、成为中国宗教,而中国化更强调宏观意义上的背景,本土化更侧重具体的地域和文化环境。吴梓明在《边际的共融》一书中赞同多数学者的观点,即“本土化”并不是复古和效法传统的风俗习惯,也不是拒绝与西方合作的盲目排外和仇外主义,也不是简单地抛弃西方基督教悠长的属灵传统,勉强把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图谋建立一种非驴非马的新。
②有学者认为农村信徒的基本特征已经由原来的“三多”(妇女多、老人多、文化程度低者多)逐渐演变为目前的“一多”(妇女多),老人和文盲的比例明显下降。但在广大的内陆乡村地区,这一变化极为缓慢,这与内陆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精神文化建设匮乏有必然关系。
③这里的“乡土社会”指先生20世纪30年代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的概念,而“新乡土社会”的定义参见贺雪峰.新乡土中国 [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页。
参考文献:
[1]卓新平.全球化与当代宗教[J].世界宗教研究,2002,(3).
[2](美)J.B.科布.基督教本色化的必要和困惑[J].金陵神学志,2005,(4).
[3]三原县志编撰委员会.三原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4]汤清.中国基督教百年史[M].香港道声出版社,1987.
[5](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6]李泽厚.漫说“西体中用”[J].孔子研究,1987,(1).
[7]中国农村教会的危机[EB/OL].资料来源:梁家麟.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建道神学院,1999..
[9]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0](法)爱弥儿・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12]陈玉明.浅思基督教的殡葬礼仪[J].金陵神学志,2011,(1).
[13]王莹.基督教本土化与地方传统文化――对豫北地区乡村基督教的实证调查[J].宗教学研究,2011,(1).
[14]刘海涛.透视中国乡村基督教――河北乡村基督教的调查与思考[D].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