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大全11篇

时间:2022-05-18 15:29:4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煤矿安全工作思路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煤矿安全工作思路

篇(1)

(1)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推动煤矿安全监察执法工作

使我倍受鼓舞和印象深刻的是此次报告形式的务实,报告的主旨、核心内容和精髓非常简洁和清晰,不念全文,集中讲要点,这是在求真务实上的一种创新,是改变我们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工作方法的务实之举。

报告自始至终贯穿了求真务实的态度,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精神和工作作风同时指引着我们煤矿安全监察战线上的每位监察员:一是要做到始终保持倍加勤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联系安全生产工作实际,不仅要发现隐患、排查隐患、解决隐患、跟踪隐患进度,还要分析形成原因、追根溯源,从源头上遏制住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杜绝重特大事故,按照国家总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在预防和治本上下更大功夫;二是十报告中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总体思路和要求,强调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这便需要我们煤矿监察人员通过认真研究分析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措施,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抓紧抓好抓细抓实,通过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培训教育和宣传引导等切实有效的举措,着力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三是要切实做到学习贯彻十精神与推进当前重点工作紧密结合,坚定不移地抓好“打非治违”、水、火、瓦斯等重点工作,脚踏实地地扎实推进,真正把十精神转化为促进安全发展的新思路,转化为积极有效的保障措施,转化为每名监察员的自觉行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2)以创新实践的工作机制,履职尽责不负煤监光荣使命

报告自始至终还贯穿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十报告中55次出现“创新”,报告把创新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等举措都体现了创新精神。重要的是,这些创新是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丰富经验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实践当中的,是积极大胆而又高度慎重的,是切实可行而又符合科学规律的。

我们每位监察员要将创新精神应用到监察执法工作当中,使监察执法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就必须以十精神为指导,坚持思路创新,与时俱进:一是要时时事事不忘创先争优,努力争创一流,主动思考,转变观念,通过监察思路的创新,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改革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和举措,三是作为党员,更要应该时刻保持努力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才能有条件、有能力、有计划地进行创新改革,推动我们的监察执法工作与时俱进,使创新成为深化监察执法工作的动力,开创监察执法工作的新局面。

篇(2)

持续推进煤矿安全监察规章建设,为矿井有序生产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结合江苏煤矿灾害特点和防治重点,积极探索,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重要部门规章。针对江苏均为国有煤矿的实际,为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考核力度,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印发了《江苏省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及安全目标考核奖罚办法》,由省政府对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实行安全目标考核。

(2)坚持实践,严格执法

不断推进煤矿企业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一是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在监察实践中创立了解剖式监察。二是坚持做好生产系统安全审查制度。三是坚持“三有三察”,始终把消除大隐患、防止大事故、强化源头治理作为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的立足点。

(3)坚持整顿攻坚,关闭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

铲除事故根源。积极开展全省煤矿两个阶段的整顿关闭攻坚战:一是以事故教训推进安全工作。2001年“7.22”事故发生后,煤监局深刻汲取教训,开展乡镇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做到研究关闭方案、制定关闭政策、区别对待给予补偿。2002年果断关闭162处乡镇煤矿,结束了全省乡镇办煤矿的历史,奠定好江苏煤矿安全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二是以根治安全隐患推进安全工作。2011年,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力以赴开展徐矿集团旗山煤矿水害治理工作,积极配合有关市县政府,认真抓好徐州东部矿区6对安全隐患多、治理难度大的国有煤矿的整体关闭工作。深入调查、稳妥推进,积极争取省财政预算外资金1.8亿元,使7600名职工得到较为妥善的安置,没有出现一起群访事件和突发事件,实现了省政府要求的安全平稳关闭。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没有思想的真正解放,就做不到实事求是。

(4)坚持尊重实际

强化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针对全省煤矿基础薄弱现状,大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省所有煤矿实现达标。

(5)坚持办实事

为企业安全生产排忧解难。安全监察执法的最高境界是服务,江苏煤监局做到监察与服务相结合,在严格监察执法的同时,对煤矿安全隐患整改、安全措施的制定和安全技术方案的形成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有的监察员在矿上蹲点过程中,跟小班、下夜班,根治了大隐患。2012年,江苏煤监局主动与省国土厅、经信委沟通,解决了华润天能大刘煤矿的生产接续问题,使该矿1600多名职工摆脱了困境。

(6)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严厉打击非法生产。严厉打击越界开采行为,敢于碰硬,敢于动真,从重从快地查处了违法越界开采煤矿,2008年一年就处罚100万元以上的矿井3处,使全省煤矿采矿秩序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2当前江苏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守摊子、不务实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因循守旧

表现为遇事畏难悲观,无所作为,如贯彻上级文件左顾右盼,制定实施细则忙于观看兄弟单位、兄弟省份煤矿怎么做的,照胡芦画瓢,规避风险。安全生产相关制度顶层设计针对性不强,搬文本、墨守成规,没有担当意识。安全理念不接地气,思想停滞僵化,不能客观面对形势。

(2)经验主义

表现为满足并夸大个人感性经验的作用,有的煤矿技术人员多年不学习,吃老本,用老观念看新问题,有的煤矿领导不重视煤矿新技术的运用,凭过去的经验来处理新问题;有的煤矿干部自负,坐井观天,满足于一孔之见,用片面的经验指导实践,其结果往往是在煤矿重大事故面前,在复杂情况下陷入主观盲目性中,在新的不断变化的实践中碰壁。

(3)急功近利

一些煤矿企业集团投资异地办矿热情高涨,在资金和人力两种资源上、在安全投入与安全管理两种方式上向外地集中倾斜,弱化了本部煤矿安全管理。出现外地战线过长,本部管理短板,外地矿井难以为继,本地矿井难以支撑的发展困局,造成外地事故接二连三,本部事故接连不断。一些煤矿企业不顾所属煤矿安全情况的具体差别和条件差异,建设“井下六大系统”爱搞“一律化”,都是犯把现象当本质、把个性当共性,舍本逐末的错误。

(4)弄虚作假

不是从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出发,而是为了迎合或满足某种主观的需要行事。为了追求煤矿死亡率不超标,有的煤矿出了伤亡事故弄虚作假,20多岁的人说是脑溢血病亡。有的存有“报喜得喜,报忧得忧”心理,安全隐患长期不报,得不到解决。还有企业制定安全生产各项指标重数量、贪多求快,脱离实际需要与可能,逼得煤矿作假蛮干,赶产量,酿成事故。可以看出,无论煤矿安全生产方面不实事求是的具体表现如何,其本质特征都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使企业受损。

3牢固树立践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展煤矿安全监察工作

促进江苏煤矿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地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视煤矿安全监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挑战,可清醒地认识到,影响江苏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任务对煤矿安全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煤矿安全生产要在解放思想中坚持实事求是,关键要立足于江苏煤矿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的状况没有变、开采的技术条件差的实际没有变、煤矿安全的严峻形势没有变。立足于这“三个没有变”来解放思想,探寻江苏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客观规律,江苏煤矿安全发展才有可能做到实事求是。

(1)树立正确的省情观

江苏煤矿虽然只有18个,但埋藏深,是全国著名的深部开采集中区,平均采深-800m以下,最深达-1230m。生产条件恶劣,灾害严重,整体安全度不高,出大事故的风险高,历史上发生过多起重特大事故,2001年徐州岗子五副井煤尘爆炸事故一次就死亡92人,发生塌方式的大事故的风险依然存在。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握江苏煤矿现实情况,认识灾害的规律特点,科学地制定政策规划。认真做好灾害治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和安全管理工作。

(2)树立系统的法治观

要坚定法治精神,强化法治思维,加强煤矿安全监察内部执法权的规范和约束,加快煤矿安全执法监督的法治化进程,推动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监督的制度构建。坚持权责法定,健全与现代治理能力相适应的煤矿安全监察执法监督职能;坚持以公开为常态,建立健全监察执法权的制约和监督机制,根本上杜绝法外权限;坚持法治引导,有效防止和控制执法权力的异化;坚持规范监督,实现监督重点前移;坚持有权必有责,健全执法过错问责机制,既要避免责任追究泛化,也要避免责任追究不当收缩,造成追责不公和放纵违法的后果;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培育法治认同,提升法治化水平。

(3)树立制度化的执法观

要把坚持发扬执法监察的首创精神和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统一起来,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坚决反对煤矿事故方面的弄虚作假,也绝不能提不切实际的安全指标。在执法手段上也要实事求是,要慎用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专项治理”在短期内能够达到执法的效果,然而它往往以短期显著成效掩盖了常态化管理的缺失和安全生产法治化的不足,要从短暂的“专项治理”走向长效的“制度治理”,即做到“集、上、剖、督”。“集”即以集中执法行动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实现场中存在的重大隐蔽致灾因素和客观上可能形成的重大隐患,突出重点,解决突出问题“;上”则是开展对煤矿的上级企业或主管部门进行监察,高层沟通解决深层次问题,使企业安全管理的顶层设计上更加注重深接地气;“剖”即坚持并完善解剖式监察,做到全覆盖,废除管理死角,杜绝监察盲区。“督”即强化对分局的执法监督,建立执法业务水平考核机制,提升执法监督水平。

(4)树立可为的战略观

在煤矿安全发展上坚持统筹兼顾,以淘汰资源萎缩、安全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严重、经济长期扭亏无望的煤矿为重点,加快江苏煤矿收缩力度,尽快制定新一轮煤矿关闭计划。徐矿集团要对徐州东部旗山煤矿、西部夹河、张集、张小楼煤矿实施战略性的关闭方案。与此关联,与上述大矿相邻的煤矿因井下水文联系,应当做好同步关闭的准备。还有的煤矿因煤质差、长期因矿乡问题制约其发展,长痛不如短痛,也应当一并整体关闭。

(5)树立自觉的实践观

在安全监察工作中会经常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对这些问题要运用法律法规、安全制度规范和技术支撑及管理推进来破解,要勇于实践,江苏煤监局创立的解剖式监察就是实践的产物。理论实践创新无止境,分析事物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如冲击地压是江苏煤矿面临的一个重大灾害,同样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预防与治理方法。

(6)树立亲善的为民观

广大矿工是煤矿存在的跋涉者,是安全生产一切制度和措施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用勤劳和责任守护着煤矿的安全,也应当是整个社会值得尊敬的职业。要把为煤矿办实事、为矿工谋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务求实效,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当前,煤炭行业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煤价持续走低,煤矿效益全面下滑,群众迫切需要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带着深厚感情去监察,实实在在地为广大矿工办事。

篇(3)

(三)产煤区群众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无视国家法律、法规,非法开采时有发生。

(四)煤炭资源整合及规范煤炭经营秩序与社会秩序稳定、当地人民群众利益矛盾十分突出、尖锐。

四、下半年工作思路及打算

上半年,尽管我局为推动我县煤炭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苦努力,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在下半年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政府、部门的要求及各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按照“安全生产年”的各项部署,克服一切困难,正视并着力解决存在问题,狠抓落实,扎实工作,确保全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推进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做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

1、强化“两个主体”责任,狠抓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一要认真抓好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继续推行分组负责监管责任制,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督促整改,把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做实、做严、做细。二要抓好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按照目标责任要求和相关规定,督促企业业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地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2、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煤矿企业整体素质。通过省州煤矿安全培训机构,加强对煤矿企业负责人、管理层人员及下井新工人、特员等各类人员的培复训,严格禁止煤矿安排未经培训取得合格证的工人下井作业。

3、加大安全执法力度,督促落实事故隐患整改到位。针对各阶段煤矿安全工作重点,认真开展“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活动,坚持开展不断线的安全大检查。以煤矿现场管理为重点,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多方位、多渠道地督促和推动煤矿企业安全隐患整改工作,把煤矿安全检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4、强化生产技术指导,提高煤矿办矿水平。结合我县实际,选定基本具备条件的煤矿作试点,推行采煤工艺改革和支护方式改革,逐步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大服务力度,做好技术指导,积极组织、协调做好整合技改煤矿矿界、矿权变更等相关后续工作,保障整合工作的顺利推进。按照省州有关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上报*县2009年-2010年关闭整合煤矿矿井的实施方案,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强化组织协调,按计划组织整合谈判,推进全县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有序开展。同时抓紧做好吉田、羊乃箐等技改扩能项目竣工验收等工作,努力做好规划、协调、监管和服务。

5、扎实抓好节后煤矿复产检查验收工作,加快复产进度。到目前,全县春节期间放假及停产整顿的23个煤矿,有18家通过验收合格恢复生产,尚有5家未通过验收。要认真按照复产检查验收工作方案,严格按照标准,做好检查指导工作,坚持“谁检查、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成熟一个验收一个,加快复产进度,严把检查验收关。

6、严格法律依据,坚决打击取缔私拉乱运、无证经营,进一步规范煤炭流通秩序。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贯彻《煤炭法》、《煤炭经营监管办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等国家法律、法规,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坚决取缔非法矿井,严厉惩处非法开采投资人、组织者,继续巩固深化煤炭市场专项整治成果;加大巡查工作力度,严格煤炭票证制度,严厉打击违法拉运、无证经营煤产品的行为,进一步规范县内煤炭流通秩序;做好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经营资格证的日常监管工作,认真抓好三证的年检工作,使煤矿达到合法生产、合法经营。

篇(4)

她是一名矿工的女儿,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对煤矿这片"黑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看到那些因违章作业而导致矿工残疾或死亡的情景,她都会忍不住默默流泪。她总是想,一定要为矿山的安全生产做点有意义的事。现在,她是焦化厂一名普通女工,为了矿工兄弟能够在井下安全作业,也为了他们家庭的幸福,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别人的嘲笑,毅然决然当上了一名神圣而光荣的"安全协管员"。

"矿上很重视女工协管工作,经常组织女工协管员进行安全培训。"**说,"随着矿井生产战线的不断延伸,安全工作压力比较大,我一定要充分发挥安全协管员的作用,让矿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或许是因为安全协管员与矿工家属的双重身份,**对矿工的感情很深,每次参加矿上女工协管各项服务活动,她都不忘叮嘱一句:"师傅,下井注意安全!"

"虽然矿上在安全上抓得很严,但是还有极少数职工违章作业。"**说,看到矿工兄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感到特别痛心。为了让"违章"人员增强安全意识,她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安全帮教,用真情感化他们。有时下班回家,**也会和丈夫说起自己的女工协管工作。丈夫经常对他说:"矿工的生命安全是一个家庭最大的幸福支撑。你把女工协管工作做好了,帮助的不仅是一个矿工,还是一个家庭。"

安全协管工作,看来是项简单的工作,实际上它要求很高,不仅需要了解煤矿安全生产各方面的内容,还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话能以理服人。自XX年从事安全协管员以来,她利用休息时间不断加强安全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协管工作能力,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安全协管员培训,利用闲余时间认真学习《女工协管安全工作条例》和煤矿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对于弄不懂的问题及时虚心向工会女工主任以及有经验的协管员请教,并在每月的安全协管工作例会上和其余协管员探讨交流,为自己更好地干好协管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协管工作中**同志严格落实"三勤"、"五心"、"四坚持"原则。在矿工会女工协管活动室对全矿职工建起了信息卡,推行了分组包片管理办法。同时,她积极参加矿工会女工委组织开展的"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和"我为安全做一事"活动,每月总会与其它协管员们在井口为矿工兄弟缝衣钉扣,送"安全"字样的鞋垫、毛巾、红腰带等。每逢传统佳节,亲手做一些粽子、月饼、油饼等时令食物,送到矿工兄弟手中,夏送西瓜、凉茶,冬送姜汤、奶茶,并利用业余时间自编自排安全小品、快板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到承包单位班前会、学习会和井口进行慰问演出。同时在全矿各连队开展职工家属安全"1+1"趣味活动、职工家庭安全知识对抗赛、有奖安全知识问答等活动。上个月配合党委工作部完成井口"亲情感召安全嘱托教育"专题片的入户采访拍摄。这些零零碎碎的工作凝聚了**同志的心血和汗水,也赢得了领导和工友的赞赏。

篇(5)

2党建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

2.1党建工作能够及时的消除隐患小的疾病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发展成为大的疾病,进而危及生命。相同道理,小的隐患不及时进行排除,可能发展成为大的隐患,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通过党员、党支部收集职工群众意见并进行汇报。收集的范围包括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改造、党建工作、廉政建设、宣传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虚心接受各阶层员工的宝贵意见,并筛选整理其中有力的地方进行彻底的改善,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到内在都要达到令职工满意的程度。同时,关注员工的日常生活,对遇到困难的员工积极深蹙援助之手。做好对群众的工作,调节好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逆反心理。通过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党建工作,来消除员工心理方面的波动,对职工的情绪进行有效的稳定,有效的化解来自于生产以及生活上的种种矛盾,全面的提升职工素质。将对企业安全生产造成影响的不安全因素和行为等扼杀在摇篮,消除在萌芽阶段,有效的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员工不脱离本职工作,并会自觉利用业余时间做好对本职工作外的其他成员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党建工作的积极开展,让企业更加全面、快速的了解到各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对可能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治理。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补救。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将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化解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注入鲜活的动力。

2.2党建工作能够提升职工素质煤矿生产工作具有高强度、长时间、恶劣环境等诸多不利因素,它决定恶劣从事一线生产的职工大部分文化水平偏低,相关的安全知识缺乏,更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出项不按照生产规范的施工、操作等情况。因此,对于员工素质方面的因素也是万万不能忽略的。通过党建工作的开展,用理想和信念感召员工,利用发展前景激励员工,利用矿山文化对员工进行熏陶并例举典型对员工进行引导,此外通过发展成果惠及员工以及和谐环境造福员工等具有正面影响的措施来提高煤矿生产中工人的素质。

3对煤矿安全生产中党建工作的思考

党建工作通过与煤矿安全文化相融合才能发挥其本身的更大作用,要做到在安全工作实践过程中找准切入点和关键点,从基层入手从生产一线入手,创新工作理念,灵活运用工作方法,建立有效的安全体系和监督体系,做到从每个工作环节、每个工作岗位、每个操作过程都将有相应的值班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进行记录,落实责任。找准具有基础的试点单位进行试行总结直到被推广应用。同时,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对党建的工作方法进行创新,丰富党建的工作内容,理建的工作思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实施,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加强建设,提升执行力,创新工作理念,开拓党建工作在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新思路。

篇(6)

认识不到,引起安全事故

随着近年来市场需求的变化,煤炭价格的不断攀升,煤矿企业的利润空间巨大。小煤矿安全状况极差是导致我国煤炭行业死亡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国家对小煤矿采取的“关停并转”措施也实行多年,但受巨大利益的诱惑,死灰复燃的现象层出不穷,包括一些国有大矿在内,超能力生产的问题十分突出。而为了掩盖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打出的是“改扩建”的幌子,却能顺利地通过验收,究其原因,一是利益驱使,二是地方保护。对于煤炭这一不可再生资源,采取的是近乎疯狂的掠夺式开采,而忽视最基本的安全管理,更有甚者,不顾矿井生产核定能力,连所谓的“生产计划”都不制定“,能出多少出多少”,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十分严重,主要原因是煤炭市场过于火爆,根本不存在销路问题。正是因为各级煤矿的管理者重生产轻安全思想和追求短期效益的行为,不但影响矿井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决定着煤矿安全生产的发展趋势,致使安全基础管理薄弱,生产事故频繁,伤亡人数居高不下。

瓦斯治理是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从多年的事故统计分析来看,瓦斯事故是煤矿事故伤亡人数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群死群伤事故的集中点,瓦斯治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最大难点。“先抽后采、监测测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是如何落实的呢?特别是一些高瓦斯矿井是不是真正重视“一通三防”工作,从源头上去落实瓦斯瓦斯治理的先进经验呢?根据调查,事实并不是这样。原因是瓦斯工作是一项艰难的系统工程,费时费力费人费钱,单独以瓦斯抽放系统建设为例,对于高瓦斯矿井来说,抓好抽放工作是治本之策,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重点工作,但是,这项工作牵涉至管路铺设、打抽放钻孔、临时、永久泵站安装,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而在任何一个环节的偷工减料,都会对安全管理造成巨大威胁。另外,由于煤矿科技发展方面对从根本上治理瓦斯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瓦斯抽采利用的技术也不是很完善。所以,在瓦斯治理方面实现煤矿的“本质安全”仍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现场管理不力“,三违”屡禁不止

在煤矿的事故统计和调查分析中,自然事故明显减少,因为“三违”现象直接导致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比例占到80%以上,违反“三大规程”和劳动纪律的行为相当普遍,煤矿内部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现场管理混乱。这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人安全责任制不明确,对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安全规程不了解,对安全工作只是留在“很重要”的认识上,而在意识上没有安全生产的概念,也就是“认识到位、意识不到位”的问题。在一些煤矿,根本没有“以人为本”的概念,对于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的意识不强,仍然存在粗暴管理、随意管理的现象,违章指挥的行为相当严重,完全忽视法律法规的强制约束力和工人的基本权利。

事故应急措施不力,安全欠帐多,装备不到位

从一些事故的报告可以看出,入井人员不随身携带自救器的现象十分普遍,事故应急中,由于工人不能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而造成灾害事故的扩大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矿井,忽视安全投入,对于安全生产最基本的条件认知程度较低,不能按照要求提取安全费用,或者表面上提取了而不能做到专款专用,致使安全欠帐项目多、装备不到位,防灾系统不完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淘汰设备,设备失爆或不防爆现象十分严重,在源头上不能消除重大不安全隐患,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另一方面,忽视应急机制的建立,对于突发事故,没有制定《应急预案》或者对预案不进行实际演练,从业人员缺乏避灾自救训练,没有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

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在开展煤矿安全状况调查中,大中型煤矿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不足8%,中小型煤矿和地方煤矿的人员文化结构组成更加让人担忧,平均每处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不到3人。由于就业选择的多样化和自主化,相对优秀的人在就业选择上侧重于轻工业或商业、副业等行业,绝大多数煤矿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能不高,这与长期以来人们对煤矿工作“脏、苦、累、险”的认识有关,稍有文化和一技之长的人不愿从事煤矿生产工作。

强化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对策

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搞好煤矿安全工作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法律法规、科技进步、行政执法监察、工伤保险、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等多方面管齐下。

强化安监体系,建立安全生产工作体制

从我国目前运行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制来看,需要改进的方面仍然很多,必须在监察的形式上有所变化,改变常规检查的形式,在执行过程中,必须反映出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效抵抗外界干扰,同时加快执法人员的区域轮换对调,从源头上消除瓜葛。在机构完善改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方保护主义对于煤矿安全管理的巨大副作用,使安全监察机构成为直属机构,不隶属于各市、县政府,更利于独立发挥执法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必须自身增强法律意识,对《煤炭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去贯彻落实,严格对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努力做到依法治矿。

强化责任人安全意识和责任

强化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要从根本上改变安全生产现状,从立法和监管上采取措施是势在必行的,但更重要的是煤矿本身的安全管理要更加深入、更加细致。核心是在于解决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问题、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问题,在这一点上必须进行强化。

以科技的手段,攻克安全生产的难点

实施煤矿科技攻关战略,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瓦斯治理等重点难点问题。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另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必须依靠科技的力量,用先进的技术保障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科技兴煤、科技兴安”,从目前正规生产矿井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瓦斯治理方面,抓好抽放钻机设备的技术改造,利用材料改良和电脑控制,实现网络式布孔、立体式抽放,增强抽放效率。二是在入井机电设备的设计、制造上,不但要突出设备的先进性、节能性和实用性,而且要严格按照“本质安全”的要求,从严验收,坚决杜绝非防爆设备入井。三是对顶板离层观测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投入到实际应用,科学分析顶板变化规律和支护强度的可靠性。四是对矿用仪器仪表的误差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进行完善,充分发挥仪器仪表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监测功能,为安全生产运行提供基础保证。

强化现场管理,建立隐患处理机制强化

现场安全管理,反“三违”,反事故,建立“闭环”式隐患处理机制。“三违”行为是安全生产的大敌,是隐患滋生蔓延的诱因,不能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三违”现象,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不可能的。《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炭行业的最高技术法典,是在多年工作实践总结和事故教训中练出的技术规范,是我国生产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行政法规,其本身具有强制的法律效力,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际意义,贯彻落实好《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加强现场安全管理是确保落实《煤矿安全规程》的保证。

强化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实行煤炭从业准入制度

煤炭生产是地下作业,昏暗狭窄,人员集中,安全问题突出,对从业人员必须设定一定的条件,实行准入制度。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单纯的纯体力劳动岗位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有一定技术含量、技能要求的岗位在增多,所以煤矿用人方面,必须考虑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养,不能不加考核地招人用人,从源头上消除不识字,误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特别对各级管理人员的招聘任用,更要慎之又慎,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安全考核和责任落实,签订安全责任状,对忽视员工安全的违章指挥行为从思想和制度上予以根治,确保正常的生产秩序。煤矿日常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基础,要持之一恒地常抓不懈,必须形成制度,结合煤矿自身特点和员工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加大教育投入,创造学习条件,把安全教育工作列入创建学习型企业的一项重点内容,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采取多样形式相结合,正面引导、强制灌输,提高全员安全技术素质,所有入井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而且要把培训工作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大搞岗位培训,技术培训、强制培训,做到全员持证上岗。对于采煤机司机、大绞车司机、安检员、瓦检员、放炮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要经过有培训资质的机构进行培训,取得全国统一的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不能在培训方面偷工减料。此外,必须高度重视“三大规程”的贯彻学习,树立“措施先行”的观念,未进行规程措施学习并亲自签名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确保每名入井人员熟知自己的工作内容、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

篇(7)

潞安集团在2009年的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中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参与了临汾、忻州、晋中等6市13县区的煤炭资源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将101座矿井整合重组为37座,新增煤炭储量达30多亿吨。过技术改造已有11座矿井复工复产,到2010年底,所有符合政策规定的整合矿井将全部投产,新增产能 3100万吨,潞安集团全年总产量将达到7000万吨,到2012年潞安集团煤炭年产量将超过1亿吨。

潞安集团董事长任仁厚同时指出:我们已经把资源整合回来了,同时也把安全责任整合回来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刘克功指出:通过这一次整合,我们基本上达到了原先提出的五个整合,那就是安全整合、效益整合、规范整合、快速整合,最后还有个和谐整合。其实这些当中重中之重是安全,有了安全才可以谈到一切,所以整合后的煤矿如何才能安全、高效、绿色、和谐的投入到生产。

下面我从三方面来论述:

一、从人的角度

作为管理者,面对复杂棘手的问题,首先要对整合后的煤矿进行一次详细的资料收集与整理,了解后,采取正确的做法对其分析,归纳并据此制定相应的对策。煤矿管理要解决煤矿安全问题亦应如此。

煤矿安全管理可以分解为两个问题:一个是环境问题;一个是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又可以分解为素质和意识问题。因此,煤矿只要环境可靠了,人的素质提高了,安全意识强化了,安全意识强化了,就能实现煤矿安全。

煤矿安全的定理:煤矿安全=环境+素质-侥幸。安全环境管理的目标:使环境不危及人身安全。安全行为管理的目标:使行为不危及自身或系统内他人的安全。煤矿管理者的人物:围绕环境管理和行为管理,创建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支撑整个煤炭生产的系统。

高素质的煤矿从业人员是促进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英国要求矿工至少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美国虽没有类似的强制规定,但其大部分矿工也都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以中国的现实情况,不可能对从业矿工的受教育程度做出最低标准限制。但是,如果各煤矿企业能够实实在在地对矿工进行岗前、岗中、岗位轮换等各类培训,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矿工素质和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对于降低事故率是大有好处的。目前,我国对矿工培训没有强制性规定,应该考虑制定煤矿从业人员最低培训标准。政府可以通过立法,确定煤矿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教育和考核标准,并制定良好的煤矿从业人员(包括管理者和矿工)培训制度。

另外,矿难治理中应该加强煤矿企业的高层领导和管理者安全责任意识教育。因为,市场自发产生和政府强力施加的各种外部激励虽然能够促使企业努力改善安全状况,但它们代替不了内部动机的激励作用。煤矿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是一种内在的根本激励,而中国目前之所以矿难频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缺乏这种内部动机。因此,提高煤矿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是抑制煤矿安全事故的一个关键点。

二、从机的角度考虑

关于2009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明确兼并重组整合,目标到2010年底,全省矿井数量控制目标由原来的1500座调整为1000座,兼并重组整合后煤矿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吨/年,矿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年,且全部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

整合后的矿井如何在机电设备,装备方面安全有效、高效率投入运行呢?我们应该从两方面入手:(1)保留原矿井的部分机电设备,更换部分设备;(2)通过技改更换全部机电设备。对于第一种方案缺陷是安全性不高;第二种方案安全性比较高,也便于技术人员的维护。

三、从环境的角度考虑

整合煤矿接管后首先是对矿井水文地质资料的整理与了解熟知、矿井通风能力的测定、矿井生产能力的核定、瓦斯等级的测定,这样才能对整个矿井的大环境有所了解。

我们熟知矿井环境后就应该着手确立矿井的安全管理体系,应从六个方面来考虑:

(1)安全管理对象。安全管理对象就是安全管理所涉及的内容,分别包括环境管理和行为管理所涉及的内容。

(2)煤矿安全问题。有了煤矿安全的构成定义后,依次分析安全上存在的问题。

(3)安全管理途径。面对安全管理的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是环境方面,二是行为方面。

(4)安全管理措施。环境管理措施:优化系统、提升装备、改善条件。优化系统,要科学地设计系统,必须依靠最好的设计专家和人员,设计出最好的系统,再通过投资,构建好这个系统。

(5)安全管理责任。有技术责任和行政责任等。

(6)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指把安全的管理内容,管理标准、管理措施、管理责任、奖惩办法等,纳入制度化管理,实行管理的法制化、标准化、程序化,使安全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有很多,安全投入不足、技术设备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自然是不能忽视的因素,对煤矿安全监管不力、执法不严也确实是重要原因,国有煤矿领导或整合前的私人矿主千方百计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置矿工生命于不顾更是与矿难有着直接关联,但在众多分析中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会的缺席和矿工声音的缺失。目前已有部分专家认为应该加强我国工会组织的力量来治理矿难。

现行工会制度的缺陷和工会职能的缺失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工会制度,使工会不再从属于企业,真正成为维护工人权益的组织。对于尚未建立工会组织的煤矿企业,应鼓励并监督企业允许和帮助矿工建立工会组织。工会一方面要维护矿工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主动从矿工中间收集矿井安全信息以及改善安全的建议,及时传达给煤矿企业管理层,帮助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矿井隐患,改善安全记录。同时,煤矿企业管理者应该鼓励工会和矿工积极参与到制定安全规划和措施的过程中来,共同商议安全问题,激发工人的新想法和合作精神,从而加强双方的对话和沟通,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感,推动劳工和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工会在制止各地存在的隐报、漏报矿难事故事也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整合后的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模式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业务素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建立、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形成一套固定的安全管理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实现企业的安全、持续、高效、绿色和谐发展。

篇(8)

关键词:

“五不伤害”理念;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1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现状

随着各地区、各部门和煤炭企业针对煤矿安全普遍提高了认识、强化了管理,安全投入也有所增加,使得煤矿在产量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实现了安全生产态势的不断改善,然而,煤矿仍然是我国企业中安全生产形势最严峻的工业部门,与国外的差距仍然存在。从煤矿的安全管理角度来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总结,我们建立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与措施,但从整体来看,仍然无法保证系统性与针对性,突出表现在对事故灾害的预控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思路陈旧,仍然过度依靠行政手段推行管理措施。事前控制松弛,一旦发生事故,才针对事故本身去调查原因,追究责任,整改落实。这种事后的“亡羊补牢”,既治标不治本,又盲目被动,是一种典型的事后处理整治的安全管理模式,从长远来看很难从源头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很难真正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无法保证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对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安全管理制度不全面,存在不小的漏洞,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都有待加强;②职工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不到位,人员安全素质亟待提高;③安全管理流程不规范,不闭合,未能做到有效的全程控制,主观随意性较强;④针对矿井危险源的辨识不充分,没有针对相应的风险制定合理准确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没有做到有效的风险超前控制;⑤矿井安全管理意识在安全生产周期延长的情况下有所松懈,存在着看惯了、干惯了的麻痹心理;⑥矿井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一旦出现事故容易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现象。

2“五不伤害”理念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

“五不伤害”理念是从你、我、他三个方面去阐述安全管理中人为因素致人伤害的普遍预防方法,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五不伤害”理念是以潞安集团“从零开始、向零奋斗”,“赢在标准、胜在执行”等安全理念作为理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五不伤害”理念与潞安集团安全理念是密不可分的,是与潞安集团“零安全事故”的目标相契合的。同时,“五不伤害”理念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理论体系,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紧密。其中,“不伤害自己”和“不伤害他人”是对职工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即保护自己的同时且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是对职工提出的较高要求,即职工面临危险时,能够及时规避险境、准确判断隐患,防止自己受伤;“提醒他人不受伤害”和“保护他人不被伤害”是“五不伤害”理念的最高要求,也是职工掌握并熟练运用安全技能保护他人的表现。这五部分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共同构成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

2.1“不伤害自己”提高安全防护意识首先要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坚持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态度,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要强化专业知识学习,熟练工作流程,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和自救措施,不断提高自己的事故预防处置能力。同时,要做好潜在危险分析,主动避开危险。克服侥幸心理,严格按规程作业,避免发生事故从而伤害自己。

2.2“不伤害他人”不伤害他人是指不让同事、进入工作区域的其他人员受到伤害。在工作中要严格按规定操作,工作后要将收尾工作做好,不能留下事故隐患,不让任何人因为自己工作的不到位而遭受伤害。在与他人协作时,要注意沟通与配合,不盲目蛮干。如果在危险作业区域中有无关人员逗留,要及时提醒他们离开或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2.3“不被他人伤害”1)在作业中,如果他人行为存在违章,自己要及时对违章行为给予提醒、纠正。要预判他人行为是否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及时做好防范措施。2)经识别、确认,如果被安排应由自己去实施的行为是不安全的,劳保用品和有关措施难以保障自身安全而涉嫌违章指挥的,应予以拒绝。3)对井下机器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确认符合标准要求才可使用;不合人机适应性的机器设备要提请领导及时对其进行改造或更新。4)对于所在工作区域的建筑物要事先识别其安全状况,发现存在缺陷失修或倾倒危险的,不能在此作业。5)不擅自进入已经加以警示的,严禁任何人员入内的危险警戒区域。在作业时,要时刻保持与别人的信息沟通顺畅,一旦发现作业场地周围存在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加以报告。6)井下一旦发生险情,要确保自身安全并能逃生自救的前提下,再去协助其他人脱险。

2.4“提醒他人不受伤害”1)存在事故隐患的地点或行为,应尽快通知可能受到伤害的人员,提请注意;报告给有关领导,提请尽快消除事故隐患。2)提高个人安全道德修养,关注同事等他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状态等异常变化,及时进行提醒和沟通。

2.5“保护他人不被伤害”1)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与他人分享自己经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为团队贡献安全知识,帮助提高他人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技能。2)做好安全应急预案,进行必需的监督监护,帮助他人观察、检查、确认工作环境状况。3)设置必需的安全设施,安排必需的安全措施,确保现场与过程处于安全状态。4)出现险情,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同时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工友摆脱险境,但要掌握合适方法,不盲目施救。5)建立安全互保、联保、连坐机制,把不让他人受伤害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达到“人人安全、本质安全”的最高境界。总之,“五不伤害”理念是一个严密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如果“我”、“你”、“他”都能做到“不伤害自己”和“不伤害他人”,切实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安全技能,那么“五不伤害”理念就具备了可以落实的基本条件。其余几点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加以引申的,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

3“五不伤害”理念对煤矿安全管理的提升

在“五不伤害”理念的引导下,我们的安全理念得到了升华,安全做法得到了充实,安全系统得到了巩固。目前,“五不伤害”理念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增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提升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有力地促进了“本质安全型”矿井的建设。

3.1“五不伤害”理念增强了职工的自主安全意识职工的身心不受伤害是职工最基本的权益,也是最基础的以人为本。“五不伤害”理念,是从人身安全保障角度出发的安全管理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安全思想理念,一套安全经验和做法。它从“我”、“你”、“他”三种人为因素的角度,对职工在生产行为中可能遭遇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形成了一套防止职工受到人身伤害的严密理论体系。通过实施“五不伤害”理念,有助于职工养成严格按规章制度作业的良好习惯;有助于职工提升自我保安意识,进而掌握并运用好安全技能来保护自己及他人不受伤害;有助于提升职工的自我约束力,做到时时、处处、事事强化自我约束,杜绝“三违”行为;有助于提升职工的自我安保意识,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巨大转变,使每位职工真正成为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的参与者,切实将安全制度落到实处;有助于唤起职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道德本能,从而激发人们保护自我不被伤害的潜能,进而唤醒人们帮助他人不受伤害的良知,将安全“正能量”传递下去。

3.2“五不伤害”理念丰富了煤矿安全理念的内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安全工作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命安全健康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及人的第一位要求。国家对安全事故的处罚十分严重,舆论不会关注哪个企业曾经取得的辉煌业绩,只要发生事故,就是“零容忍”。职工作为安全生产的直接实施者,对作业环境的安全感触最深,对安全的要求也达到了最高程度;作为企业自身,企业面临的外部形势发生了变化,内部形势也在发生巨变,这些都促进了安全理念的与时俱进,而“五不伤害”理念的提出,是煤矿安全管理理念的进一步深化,是对诸如“安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安全是最大的政治、崇高的使命、最大的福利”,“安全远离红线,拒绝借口”,“安全工作想不到就是失职,做不到就要问责”,“只有发现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等安全理念的提升与丰富,体现了安全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3.3“五不伤害”理念有益补充了矿井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要想有效实施,离不开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同时,这些管理制度和措施还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使得职工能够执行好这些制度与措施,管理人员便于进行有效考核,从而受到良好的效果。因此,规章制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作为煤矿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明确安全责任主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做好井下“一通三防”等安全保障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五不伤害”理念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出发,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预防事故的发生,对职工行为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了预判。而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正在于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对职工生命健康的危害。从这个意义上说,“五不伤害”原则对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做了有益的补充,有利于煤矿企业将“五不伤害”理念作为必须尽到的责任去弘扬、去激励,从而将“五不伤害”理念固化于制,以制度条文的形式加以规定,将没做到“五不伤害”理念视为违章行为去批评、去考核,从而有效督促井下一线职工肩负起各自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基层队组的科队级干部做好现场作业的安全监管责任,安监部门落实好整体的安全监督责任,形成人人压担子,个个抓安全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安全管理系统的闭合与完善,从而达到减少伤害、减少事故的目的。

4如何更好地发挥“五不伤害”理念的作用

贯彻“五不伤害”的目的在于不让职工人身受到伤害,保障人身安全。系统化“五不伤害”的提出和实施,有效地促进了人的时时、处处、事事安全,从根本上促进了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我们要继续发扬好的经验,确保“五不伤害”发挥高效的作用。就更好地发挥“五不伤害”理念的作用,需要从四个方面加以深刻把握。

4.1“五不伤害”理念要从整体上加以把握“五不伤害”理念是人身安全保障系统里的五个关键要素,要把各个要素都放在安全保障系统内加以把握,要从系统的全局性和有机性出发,管好整体、管好接口,关注它们之间的交叉与叠加效应,达到综合协调、总体优化的目的。要系统地考察这些过程的整体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要对识别的这些过程和活动进行动态的、连续的、有计划的控制和合适的管理,从组织、管理、技术、经济和信息沟通方面进行控制。将“五不伤害”理念从系统化的层面加以把握,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4.2“五不伤害”理念要从细节上加以落实实现“五不伤害”离不开任何一个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或者一个细节掉链子,都无法完成没有伤害的目标。所以落实“五不伤害”一方面要坚持不懈,不能时紧时松,不能有紧有松,必须一视同仁,坚持抓,一抓到底;另一方面要抓细节。不能因为一个细小的环节而放松,不能因为无关紧要而放弃,而是要时刻牢记小环节发挥大作用,注意小环节放松大环节就会失灵,真正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抓,让“五不伤害”无懈可击。

4.3“五不伤害”理念要从安全监管的层面加以强化“五不伤害”理念同时也是一个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的过程,可通过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五不伤害”控制的各个要素、过程和活动,就发现的问题,对“五不伤害”人身安全保障系统进行改进—标准化—再改进—再标准化……,使“五不伤害”人身安全保障系统开放性发展,不断接收外界的信息和资源,保持系统的持续有效运行。

篇(9)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关于“安全规范化管理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刚刚过去的XX年,全矿广大干群在局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安全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的各项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使安全管理得到了加强,安全态势实现了总体平稳。XX年我矿消灭了重伤事故和“一通三防”伤人事故。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平稳推进,取得了连续26个月消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佳绩,安全工作创造了近十年来的最好成绩。

在创造安全佳绩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安全先进集体和安全先进个人。今天将要受到表彰的回采二区等10个“安全先进区队”、 掘进一区程勇辉班等10个安全先进班组、综合队郑立成等12位安全标兵,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此,我谨代表矿党、政、工,向今天将要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直以来关心、爱护、支持、帮助我矿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矿广大职工、家属表示真诚的谢意!

一年来,我们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严格执行制度,行为得到规范。

根据年初工作部署和上级安全工作指示精神,进一步细化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目标,理清了工作思路,强化了工作责任,规范了员工行为,使我矿的安全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有效实施,增强了员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增强了搞好工程质量、严格使用和维护安全设施、按章作业的自觉性,有效地减少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使矿井安全管理工作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

篇(10)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

学习的过程,是总结的过程、提高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今年以来,我立足单位的实际和煤矿安全工作发展的需要,既注重有关知识学习,又注重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积极参加集团公司组织的有关学习,学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同时还要学习煤矿新的知识,使自己理论学习有了明显的增加,学习内容和质量有了新的拓展和提升。利用下井,到区队、到班组、到职工中去了解问题、研究问题。在此基础上,经常与有关科室探讨,努力在工作实践中思考、总结、提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自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工作上,始终与煤化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了各项政策在自己工作中得到了严格的贯彻落实。

二、树立可控理念,探索安全长效机制

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长治久安为目标,以培育本质安全人为重点,以精心管理为手段,以新型安全管理思路为模式,通过大力推广“双基”建设、三项机制、四大体系和五自管理,安全管理工作呈现了良性发展势头。年公司共生产标煤38万吨;完成掘进进尺3400米,消灭了重伤以上等级事故。

㈠认真践行集团公司安全发展模式

按照煤化独特有效的“012345”管理模式,在日常工作中,公司对标前进、对标落实、对标发展,完善了公司的安全管理模式。

㈡细化安全管理模式,铸造安全发展灵魂。

首先出台了公司安全文化理念体系文件。号召全体员工学习领会文化理念内容,并付诸于各个岗位的实际操作中。利用斜井600余米巷道两侧悬挂安全排版260余幅,版面以赏心悦目的图画和安全标语,让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随时接受安全教育,得到警示;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二是确立“一号工程”意识,把握矿井安全发展关键。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地位。三是加大双基建设力度,筑牢安全发展根基。出台了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标准和考核细则,并强化推进,全面落实。对于基层建设,公司为各工种、各职能部门队伍建设制定出相应要求,实行了层次化、规范化、效能化管理。在安全管理上,形成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业务部门、生产区队、班组、职工的梯次管理网路;在安全检查上,形成分管领导、安监科、信息站、安监员、群众检查队伍构成的监督检查格局。安全管理重在现场,为做好现场安全管理,公司党政创建了“四位一体”安全管理网络。在安全管理网络设置上以生产现场为中心,以安全管理为主线,以党员为骨干,带动同班的长员、网员、岗员相配合,在岗位上创安全、包安全的同时,在责任范围内同目标、同工作、同监督,激励带动工友遵章操作共同努力保安全,班班“四位成一体”,在生产前沿形成了一道安全防线。该管理法在年被焦煤集团评定为管理创新“二等奖”。基础建设上重在完善制度,强化落实。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为抓手的安全生产基本管理制度,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个方面,做到管理精细化、现场标准化、环境人性化。公司的双基建设逐月受到了上级的奖励。质量标准获得了省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四是突出工作重点。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机电、运输5个工作重点和薄弱时间、薄弱地点、薄弱人物等薄弱环节,实施有效监控。

㈢以三项机制为抓手,积储安全发展动力。

一是用人机制。优先启用安全效益好的团队、个人和安全生产条件复杂岗位中的专职安全干部。安全不好的干部不用、安全不好的人员不评先、安全不好的农民工不留转。二是奖惩机制。实行安全结构工资,用安全效果来决定每一名员工的工资收入。三是考核机制。按照“抓系统,横向到边;系统抓,纵向到底”的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区队、班组、个人“三级纵向”考核体系。每月按照动态化、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的“四化”考核原则进行考核。把安全管理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范畴,机关安全奖金的总额分配到各区队,通过查找隐患,解决隐患以买卖市场来获得奖励,区队管理人员以减少隐患和积极处理隐患定奖罚,职工以发现隐患,解决隐患而加分。

㈣完善安全四大体系,提供安全发展保障。

一是构建科技保障体系,公司成立科技市场化领导机构,设立了科技市场化领导小组和科技成果验收评审小组。年,科技立项30项,其中“四位一体安全责任网络管理”、“刮板输送机制动装置”、“乳化液回收”、分别获得焦煤集团20—年度优秀创新成果二等奖、三等奖。通风队副队长研制的“煤矿新型风量开关”还获得国家自主知识产权专利。二是健全职工培训体系,公司制定了《职工全员安全培训体系》,对单位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进行全员培训。年公司开办培训班9期,培训人员886人,复训13期,计981人,管理人员培训26人,复训26人,采煤工取证95人,复训119人,掘进工取证培训75人,复训65人,职业技能鉴定3批,15个工种415人。还开展相关法律培训多期,及时调整了安全管理中出现的偏差,为安全管理奠定了基础。三是强化了安全评价体系,公司建立了强化安全管理为导向的安全评价体系。在瓦斯管理上严格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健全了瓦斯效果评价体系,突出评价效果。开展水害治理效果评价,按照《煤矿防治水规定》,开展水害因素分析、预测预报、隐患排查和水害治理等工作。开展了安全投入效果评价。按照“注重实用、突出效果”的原则,从项目计划、设计、实施过程和投用效果进行全过程评价,本年度共对16项安全投入资金进行了安全评价,确保投入资金的准确到位和效果明显。开展了培训效果评价。每月都采取基础知识考试、基本技能考核、工作现场抽查等多种形式,促进安全培训质量提高。四是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按照“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映灵敏、运转高效”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应急救援机制。重新修订完善了《焦煤集团公司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结合本矿井实际,组织开展的矿井水灾应急实战演练活动,检验了应急功能,健全了应急体系,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篇(11)

企业制度是企业的,是企业的治本之策,也是企业员工的行为准则。它具有规范性,同时,更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完善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可以很好地形成全方位管理、全过程控制和全员性参与的安全管理格局,真正实现从上到下一级抓一级、从下到上一级对一级负责。

按照“安全、安定、提升企业素质,全力打造平安、和谐、精益毛郢”的工作思路,制定全年的安全目标管理规划。制定了安全管理精细化实施细则,分别就安全风险抵押金及联保责任、安全管理责任追究、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安全质量考核、“三违”的定性和管理。停止作业牌管理等共七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成为全年安全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强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科区联席会议制度、班前会责任确认制度、关于加强干部工作作风的管理规定、科(区)长、书记记分考核制度、质量标准化动态检查制度,作为五项制度并严格考核,提高全员的安全质量责任意识。不定期的对地面,井下单位进行抽查,并每月进行通报。真正从源头上确保“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有严谨、规范的制度来约束。相反,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必将在安全管理中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和不足,定会给安全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上半年,全矿井下消灭了重伤以上事故,轻伤1人次,安全形势较为稳定。

二、规范员工作业行为,提高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大力夯实安全基础工作

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当然离不开有严格的检查验收标准、具体的目标管理、完善的考核办法等等。但是,加强员工业务技能培训,规范员工现场作业行为,增强员工质量标准化意识尤为重要。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使每个职工做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加强安全技能培训,增强三个能力,即有计划地抓好文化知识培训,全面提高职工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技能的能力;坚持课堂教育、现场教育相结合,抓好安全基础知识、三大规程、安全技术和典型经验的学习培训,使井下职工人人熟记安全知识,精通安全技术、做到准确判别和预测现场安全隐患,提高自我防护和互保能力;切实抓好质量标准、岗位作业标准、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贯彻培训,做到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提高职工规范化管理和标准化操作的能力。真正把安全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了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载体,在生产一、二线单位利用班前会、周六安全学习日时间,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核”、“每季一评比”的“四个一”活动,严格考核,检查制度。对取得优胜的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了广大员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和安全责任意识,为打造一支“精一、会二、通三”的员工队伍奠定基础。

强化现场安全质量管理,消除临时、突击达标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思想,以井下环境治理为突破口,提高员工按章操作的自觉性。合理优化、量化施工工艺流程,在采掘区队现场悬挂作业流程图板,每一道工序都有具体的规定说明,每一道工序都有规定的时间段并可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进行调整,真正做到细化、量化、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精细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都有章可循、有量可计、有质可考。

在井下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专业实施“亮点”工程培育,采煤可以是两巷、工作面车窝大棚管理等,掘进可以是头面七条线管理,斜巷设施等;机电、运输可以是系统、管线吊挂,硐室设施等;通风可以是风筒管理、通风设施等。通过实施,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矿质量标准化水平。

相反,如果我们不重视提高职工操作水平,不重视规范职工作业行为,不重视增强职工安全质量责任意识,有的职工就会持有经验主义、侥幸心理,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将给安全生产带来各种不安定的因素,最终酿成各种事故。

三、强化现场监督检查,促进安全管理精细化工作深入实施

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现场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干部现场跟班,跟班的时间、汇报的地点均作了明确规定。跟班干部与工人同上同下、跟班到点,做到及时发现并处理现场出现的安全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加大动态检查力度,不定期对井下各生产系统、采掘头面进行动态抽查,查出的问题及时联系到责任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另一方面,安监处与劳动人事部门联合对干部现场跟班、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情况进行检查,与矿工会一起组织职工代表井下巡视安全。另外,安监处还充分利用休息日时间,组织大班安监人员对井下出煤系统进行突击检查,对“三违”行为给予严厉打击。使“三违”和事故均有了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