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信息对外宣传大全11篇

时间:2022-03-09 20:55:3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信息对外宣传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信息对外宣传

篇(1)

(一)坚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外宣传工作要求,宣传好中、省和市制定的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各个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中心任务开展对外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健康发展。

(二)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主题,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工作实绩,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增进人民群众对人社工作的认知和了解,坚定科学发展信念,增强科学发展信心,推动又好又快地实现工作目标。

(三)坚持树立全局观念,做到对外宣传与业务工作有机协调、高度一致,恪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拓宽宣传渠道,统一宣传口径,保持实事求是、严肃活泼、奋发向上的良好作风。

二、建立完善对外宣传工作机制

(一)对外宣传职责分工

对外宣传工作以业务单位为主体,局政策法规科承担相关组织协调工作,局属各单位、各科室结合具体工作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并根据需要负责提供宣传稿件和相关素材。对外宣传的新闻信息必须符合有关法规、政策和保密的要求,坚决防止发生泄密事件。对外宣传新闻信息必须经局分管领导审核同意,重大宣传内容、重要宣传稿件由局长签发。局政策法规科负责重大宣传新闻信息的初审和报送,研究和拟定对外宣传工作计划、活动方案、工作安排,以及对外宣传工作总结和目标考核。

(二)新闻信息规定

1.举办政务新闻会。新闻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相结合。年初由局政策法规科制定年度新闻会计划,各部门按照计划定期有关信息;遇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报请局主管领导同意后按照《市人民政府新闻办法(试行)》(府办发[]11号)要求和局“政务新闻发言人制度”有针对性地安排,局政策法规科和涉及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新闻信息有关规定。局出台的非重大政策措施,一般由局政策法规科以新闻通稿的形式按程序提供给新闻媒体或网站,在本局网站进行刊载或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闻信息由局办公室按照相关程序办理;各科室其承办的重大调查报告、研究课题或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的重要信息,应明确范围,并经报请相关领导同意后,报局政策法规科联系新闻媒体予以;未经审核批准,不得以局机关名义对外重要信息,如以个人名义对外撰稿、评论等,必须申明属个人学术观点,责任自负。局属各单位也应制定相关的规定。

(三)接受媒体采访规定

1.局政策法规科归口管理新闻媒体采访工作,负责受理和协调媒体的采访要求,各科室或局属单位不直接受理新闻媒体采访申请。

2.新闻媒体申请采访局领导或向局领导约稿,由局政策法规科根据新闻单位的采访要求,报经局领导本人同意后,安排采访及约稿事宜。

3.新闻媒体申请采访局有关科室或局属单位,由局政策法规科根据新闻单位的采访要求及采访提纲,商有关部门并请示分管领导后,安排对有关科室或局属单位的采访事宜。

4.科室或局属单位接受采访任务后,要认真配合采访工作,尽快提供可公开信息资料或协调落实被采访人员和采访时间,并对采访内容进行核稿。对发生变化或确实无法安排的采访要求,应当及时反馈局政策法规科并与媒体沟通,以便调整采访计划。一般情况下,不通过电话接受媒体的采访。

5.除根据需要安排的采访活动外,机关工作人员不以公职身份主动向媒体发表谈话或接受采访。如情况特殊和确实需要,应当征得局分管领导的同意,并及时向局政策法规科通报。禁止以“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等形式向媒体透露不确定信息。

6.国外新闻机构驻中国记者和港澳台地区记者的采访,须经市外宣办同意,由局政策法规科直接受理和安排。

(四)妥善处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由于各种原因被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等新闻媒体曝光的,要及时向局政策法规科通报,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与新闻媒体协调沟通,采取情况说明、召开专题记者会等方式正确引导舆论、妥善解决矛盾、合理处理问题,避免造成负面影响。造成恶劣影响的,按照局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三、加强对外宣传工作的队伍建设

按照“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局属单位分管领导、各科室负责人要亲自抓对外宣传工作,并在本部门落实1-2名写作能力较强的同志作为兼职宣传员具体负责。兼职宣传员是全局宣传工作的骨干力量,局属各单位、科室要为宣传员的工作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要适时召开兼职宣传员会议,专题分析、讨论、研究宣传工作,确定每个时期的宣传工作重点。要建立制度化的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原则上每年对宣传员进行一次业务培训,促进对外宣传队伍提高采写技能、掌握法规政策、掌控网上舆情、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和处理水平。

四、明确对外宣传工作的目标任务

为切实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将对外宣传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绩效考核内容,作为局属各单位、科室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主要考核项目为局属各单位、科室在各类媒体的投稿量、提供新闻线索数量以及处置媒体舆论监督的情况等。年底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部门和兼职宣传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保质保量完成采编的新闻稿件任务

局属各单位、科室按照职责分工,围绕工作重点和特色亮点,及时撰写高质量的新闻宣传稿件,通过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局政策法规科每半年向各部门统计媒体用稿情况,年终集中确认成绩。其中,局属单位每年至少10件,机关科室每年至少5件,计分办法按照中、省级媒体刊物(含党报党刊)每件5分,市级媒体刊物每件1分,网站(不含本局网站)每件1分,开设专题微博并坚持长期2分。另为支持电视台“以案说法”专题节目,提供新闻线索的每件计1分,被节目采编播出的每件计2分。各部门目标任务见附件1。

篇(2)

当前,积极实施交通大部制改革,努力构建现代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全力策应国家沿海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我们要以创新为动力,努力开拓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新局面,这是我们交通系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课题,也正是本文的命题所在。笔者拟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实际,就如何做好新时期对外宣传工作谈点浅见。

1 充分认识对外宣传工作的战略意义

交通对外宣传工作是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事业发展大局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新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战略意义,切实增强做好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是提升交通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全国交通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上,李盛霖部长在讲话中提出“加强交通文化建设,努力增强行业软实力”。而作为交通行业文化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对外宣传能直接反映行业文化、行业风采和行业形象,是提升交通行业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举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不断扩大交通系统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从而不断提升交通行业文化软实力,增强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2)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对外宣传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载体,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精神动力。目前,交通事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使命,对外宣传工作搞好了,就可以对内鼓舞人心,集聚调动和激活各种积极因素;对外可提高交通运输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此,我们在全球经济初步复苏、国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干快上的新形势下,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切实抓好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为交通事业新一轮大发展提供舆论氛围和精神动力。

(3)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是架设交通与社会相互沟通的桥梁纽带。交通系统由于其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强的固有属性,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联系相对密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较多,因而对外宣传的重要作用愈益凸显。我们只有抓住重点、焦点和关注点,切实做好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才能让社会了解交通、理解交通、关心交通、支持交通。

2 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较好的实绩,特别是一批交通交通先进典型的宣传,为树立交通形象,提升交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客观上交通对外宣传工作仍然有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与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的要求相比,差距较大。我们认为主要有如下“五多五少”:一是一般性稿件多,有影响的重大稿件少;二是平铺直叙的多,注重挖掘、研究问题的稿件少;三是文字稿件多,图片、音像稿件少;四是被动应付的多,主动策划的少;五是埋头写稿的多,与媒体沟通的少。

3 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的对策思考

服务交通,宣传交通,是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的立身之本,价值所在。我们要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十六字”要求,创新理念,把握导向,精心策划,努力开创新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对外宣传工作新局面。

(1)狠抓业务培训,建立一支过得硬的交通新闻宣传队伍。要搞好对外宣传工作,必定要有一支素质好、业务精、战斗力强的宣传队伍。交通系统要通过办班培训、送出去代训、定向培养以及引进人才等办法,逐步建立一支懂新闻、会写稿的对外宣传队伍。特别是对现有宣传人才,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他们的新闻敏感和写作水平。

(2)完善考核机制,激发宣传工作者的写稿热情。要重视宣传、关心宣传、支持宣传,要把对外宣传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建章立制,强化引导,督查考核。尤其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表彰激励机制,出台新闻宣传考核奖励办法,定期开展优秀新闻作品、宣传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表彰活动。

(3)注重媒体沟通,搞好对外宣传工作的产销对接。在理念上要由过去的“只做不说,多做少说”转向“既做又说,没做先说”,主动引导舆论。要不避“王婆卖瓜”之嫌,主动与新闻单位搞好对接,特别是要同记者编辑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搞好合作。基层各单位可多送稿,多请记者编辑到基层指导,这样才能提高用稿率。交通单位也可同有关新闻单位联合举办好新闻竞赛,在平面媒体上设立交通专栏等,为交通对外宣传提供平台。

(4)精心策划新闻,推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主题宣传活动。重大主题宣传策划工作是今后交通对外宣传的一个战略重点,我们要围绕重点工程、先进单位、典型人物多层次搞好策划,如:组织“沿海开发”看项目、“政协委员谈交通”、“文明交通一日行”、“重点工程巡礼”等活动,邀请有关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赢得他们理解、支持,并积极主动的交通发展新理念,宣传交通的新成就、新经验、新人新事新风貌。

(5)丰富宣传载体,逐步形成立体式宣传的强大声势。平面媒体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要多投稿,但由于受周期、版面、时间等多方面的制约,在时效上已远远没有网络媒体来得快,在视觉上没有电视新闻来得生动直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创新载体,使对外宣传工作更加多元化、立体化,交通的重大新闻要基本做到“电视有画面,广播有声音,报纸有文字,网络有信息”。舆论也是软实力、对外宣传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已逐步成为行业的共识。因此,交通单位都要在可能的情况下添置摄像器材,这样便于对外宣传报道,又可保留珍贵的影像资料,甚至还可自拍一些专题片、宣传片等。建议结合办公自动化,建好交通门户网站,使之成为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

篇(3)

(一)认识不到位,对外宣传意识不强。今年以来,虽然党组书记、检察长刘文武同志逢会必讲对外宣传工作,多次在党组会、院务会、干警大会上强调对外宣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多次要求政治处加强督促指导,认真抓好落实。分管副检察长张君同志也多次组织召开对外宣传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对外宣传工作。但是一些部门特别是业务部门的领导和同志在对待业务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态度上有区别,认识上有偏差,片面认为宣传工作就是政治处的事,业务部门就应当首先把业务工作作为重点,放在其他工作的前面来思考、来谋划、来推进才是本份,才是“正事”,其他工作就应当为业务工作让路。久而久之,在部分领导干部和干警的心里渐渐地形成了业务工作重要、对外宣传工作次要,甚至可以不要的错误思想,潜意识里就会专注于业务而疏于对外宣传工作,对典型案件、工作业绩、经验做法、先进人物等也没有意识去宣传报道,最终导致对外宣传数量跟不上,质量上不去。

(二)队伍不精干,对外宣传力量薄弱。在我院,对外宣传工作主要由政治处负责。今年初,我院开展竞争上岗后,政治处人员发生较大变化,除1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外,目前政治处只有2名同志,一个是从未接触过对外宣传工作的“新手”,一个是刚进院不久的“新兵”,他们都缺乏抓对外宣传工作的经验和撰写对外宣传稿件的功底。加之政治处既要担负全院干警职级评定、检察官等级评定、劳动工资、教育培训、干部管理等工作,还要负责组织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上报资料多,牵扯了很大部分精力。由于政治处人员少、任务重、宣传人员宣传报道功底薄等因素,他们也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暇顾及对外宣传工作。近年来,我院先后招录了40余名学习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他们虽然法律知识扎实,也具有对外宣传的热情,但由于文字功底相对薄弱和缺乏对外宣传工作的经验,屡投不中也就失去了撰稿的积极性。在我院,没有专职的对外宣传人员,几个稍微能写点稿件的同志分布在几个部门,他们从未受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自身的写作水平也还有待提高,当遇到大型宣传报道及调研任务时,也往往是力不从心。

(三)内容不新颖,对外宣传稿件质量不高。就目前我院的对外宣传稿件内容来看,时代性、针对性、时效性不强,稿件内容古板、简单,文字结构不严谨,套话多,撰稿人对所做工作的提炼、总结未到位、未抓住关键,对稿件中的文字、用语、结构等未进行认真斟酌推敲,内容就事论事,站位不高,切入点不准,导致稿件质量低、采用率不高。

(四)沟通不顺畅,对外宣传协作不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基层检察院的对外宣传素材大多来源于一线、来源于业务部门。由于政治处与反贪、反渎、公诉、侦监、预防、控申等业务部门没有建立定期联系机制,部门间联系少、沟通不畅,有的科室召开重要会议、安排工作、上级领导视察工作时未邀请政治处同志参加,工作亮点、取得的成绩、好的经验做法未向政治处通报。加之撰稿人主动性不强,疏于动腿,懒于动口,造成信息堵塞,使一些好的宣传素材白白浪费。

二、加强基层检察院对外宣传工作的对策建议

要突破基层检察院对外宣传工作中的困境和瓶颈,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原因,找准症结,采取应对之策。

篇(4)

一、引言

随着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对外宣传活动的日益频繁,如何翻译出能迅速吸引考生及兄弟院校注意的对外宣传资料,成为翻译工作人员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类型和翻译策略理论为依据,在对外宣文案分析的基础上,从凸显翻译宣传效果的角度出发,探讨对外宣传汉译英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我们认为,对外宣传汉译英应考虑“感染”文本类型的特点,着眼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的预期效果,从了解的层次、认同的层次和诱动的层次,循序渐进地达到对学校的宣传、推介目的。

二、功能翻译理论中的语言功能、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

德国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布勒将语言的语意功能分为三类,即“再现”功能、“表达”功能和“感染”功能。其中“再现”功能指“语言符号客观地再现事物”,“表达”功能指“语言符号主观地表达发送者的内心状态”,“感染”功能指“语言符号感动、影响接受者内心感受或外在行动”。

在布勒的这种语言功能三分法的基础上,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物莱思分出三种文本类型:“信息(informative)文本”、“表情(expressive)文本”和“感染(operative)文本”。莱思提出,在翻译时要关注文本类型特征,根据不同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对信息文本要“直接、完整地传递源语文本的概念内容”;对表情文本要传达“源语文本内容概念的艺术形式”;对感染文本要“再造文本形式以直接达到预期的(接受者)反映”。

莱思总结出了三种不同的文本类型的语言功能、语言特点和在翻译过程中的译文目的、文本焦点和具体的翻译方法,为我们在翻译实践中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更具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可以看出,在信息文本的翻译中应“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客观事实内容,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直接完整地传递内容,实现译文与原文信息数量的对等。在表情文本的翻译中应“忠实”于源语文本的发送者,通过仿效原作者,突出原文的形式和情感,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艺术形式和表达情感上的对等。在感染文本的翻译中应“忠实”于译文文本的接受者,通过编译、改译等翻译技巧的运用,突出译文的感染效果,实现译文与原文在读者身上产生的效果的对等。

在翻译外宣文本时,一方面要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学校的特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跨越目的语与源语之间存在的语言文化差异,运用变通的翻译方法,拉近与目的语读者的心理距离,使他们最大限度地产生对产品的认同感,达到积极良好的宣传效果,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这应该成为翻译这类文本的指导思想。

三、外宣资料翻译中宣传效果的三个层次

外宣材料翻译的宣传效果一般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了解,即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使读者通过外宣资料译文迅速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这是企业外宣翻译最低层次也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它为更高层次的宣传效果奠定了基础。第二个层次是认同,即译文读者有了心理和文化认同感。为了达到这个层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重视语言中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消除文化信息的排斥和抵触,拉近心理距离,以获得译文读者的心理认同。第三个层次是诱动,即译文读者通过前两个层次的铺垫,被深深吸引。为了达到这个层次,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重视使用多种语言修辞手段,充分发挥语言的效度,达到引导行动的目的。这三个层次是每一个外宣文本都应该同时考虑并力图达到的效果,它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而且层层递进。在实际翻译过程中,这三个层次的联系是同时进行并且交叉重叠的,并不能将它们割裂开,只是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更明晰地解释不同层次的宣传效果和翻译策略,才将它们分开探讨。

(一)了解的层次

对外宣传翻译的“了解”层次就是译者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用客观、真实、准确的信息,消除目的语读者的陌生感,使读者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服务。

(二)认同的层次

对外宣传翻译的“认同”层次就是希望获得外国人的文化认同感,这种文化认同感表现在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在语言上,中外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规则和习惯,充分注意到英语文化中语言的词法、句法和文法特点才能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易于接受。不符合西方文化语言特点的英译外宣材料只会让读者失去兴趣,对外宣传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了。

对外宣传也是一种跨文化言语交际,中西方国家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价值观念、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在相互交际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文化障碍。为了目的语文化中的受众了解、感受、欣赏和接受对外宣传译文中推介的产品,外宣翻译要尽量消除文化障碍,贴近对方文化的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满足目的语文化受众的信息需求,必要时要采取变通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认同层次的宣传效果。

(三)诱动的层次

诺德认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作为企业外宣材料内容之一的广告,是十分典型的“感染文本”,它是要为经济服务的,有着很强的功利性,因此在读者身上产生预期的效果,引发潜在客户购买欲成为翻译的“准绳”。广告文本通常非常简短,或是寥寥几句,或是一个口号,因此在外宣翻译中不应拘泥于原文的语言句法结构,可采用变通的翻译策略,尤其是要充分调动诸如比喻、夸张、排比、重复、仿拟等各种语言修辞手段,翻译出生动的、能迅速吸引眼球、让目的语文化受众一见倾心的材料译文,以达到宣传效果的“诱动”层次,实现广告效应和促销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外宣的作用是“传递信息、展示特点、树立形象、激发需求”,属于“感染”文本类型,因此,实现译文读者的预期宣传效果是翻译作品应重点参照的准则。在翻译中,要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达到宣传效果的三个层次:要用直译的方法、简洁明了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术语突出原文的信息内容,达到宣传效果中的“了解”层次;用增译法、减译法或加注等变通的手段消除语言文化障碍,拉近文化距离,达到宣传效果中的“认同”层次;用改译法和各种修辞手段,迅速吸引读者,达到宣传效果中的“诱动”层次。只有通过三个层次的层层推进,达到宣传效果的最高层次,才能为学院争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实现学院外宣资料翻译所要达到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6-0152-02

随着企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建立健全和谐的企业运营机制,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营造出来。

1 国有企业对外宣传工作问题研究

1.1 没有正确认识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外宣传的重要作用

当前,在国有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对外宣传工作,缺乏合理利用传播媒介的基本技能与基本理论知识。对上级新闻媒体单位和上级宣传单位的采访报道不重视,在态度方面不积极配合相关的宣传工作,这种情况的出现致使企业很难形成对外宣传合力,无法将企业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

某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在对外宣传认识上太过片面性,平时一提到宣传企业文化,个别领导干部就认为与己无关,将宣传企业文化的重任推脱到党委部门,认为宣传企业文化是一项政治工作,应该由宣传部门完成。其实,该现象是企业文化宣传认识上的一种误区,从本质上来说,企业在开展宣传工作时,其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本质区别,对外宣传企业文化,主要是将企业的业务、诉求、发展目标、成就、能够为客户群体提供服务的标准与水平、对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等内容进行宣传,告诉广大受众人群,取得社会各方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承揽货源、争取客户以及开拓市场,对企业的营销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现阶段国有企业文化对外宣传不解放思想、观念束缚等问题都是制约国有企业宣传企业文化的根本性问题。

1.2 没有制定长效的宣传机制

在对外宣传企业文化时,没有制定长效的宣传机制,由于信息渠道闭塞、工作机制陈旧,使得企业很难做好宣传工作。没有制定畅通的新闻资源报送渠道,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企业宣传基础较为薄弱,资源获取渠道闭塞,没有制定对外宣传考核与管理机制。国有企业宣传工作者的工作热情不高,负责宣传企业文化的同志没有资格参加企业领导会议,很难全面了解与掌握企业发展规划目标,影响了宣传企业文化工作的统筹实施、预先知情和提早谋划。

1.3 国有企业宣传设备落后且专业人才不足

因各种原因致使企业宣传干部的职务晋升和人员编制存在乏力现象,企业机构在每次改革与重组时,企业通常最先压缩宣传部门,工作量大、编制少使得企业宣传人员出现浮躁心理,由于这种浮躁心理的制约导致宣传人员经常费时费力地开展工作,却无法将工作做好,很难扩展宣传渠道,严重影响了宣传工作的效果。

企业宣传人员素质过低,缺乏专业技术强的高精尖人才,因对外宣传部门的工作岗位大多由基层人员升迁任职,使得宣传人员的成分较为复杂,很多宣传人员都是先工作再进修,致使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高素质的宣传人才很难引进,再加上缺乏领军人物,使得宣传工作很难突破传统的媒介宣传框架。

对外宣传工作者的老龄化问题十分明显,人才结构与知识结构出现断层,这些问题的制约使得企业宣传工作难以创新。从用人制度来看,宣传人员缺少与企业领导相互交流的机会,没有形成科学的用人机制,重能力、重业绩的用人机制在企业宣传系统中尚未成型。

对外宣传的资金投入量不足,受企业财力限制,企业宣传部门的设备老化现象严重,甚至很多都为淘汰品,不能满足宣传工作的需求。

2 国有企业文化对外宣传策略研究

2.1 提高策划水平,开展针对性强的宣传工作

提高企业宣传工作的策划水平,应对重大课题、主要工作、阶段、年度作出科学的规划,做有计划的宣传工作,明确宣传目标,提前策划企业重要课题、主要工作和重点任务的宣传任务,及时深入地挖掘宣传时机,形成系统的宣传模式。搞好宣传策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应明确了解企业想要说什么、媒体需要报道什么。因此,企业宣传人员应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联系,与媒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媒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这样才可以确保宣传质量。要想做好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宣传人员就必须时时刻刻站在企业高度分析宣传题材,这样才能将有力度、有深度的宣传报道写出来,才能将企业品牌打出去。

2.2 重点宣传企业文化,使宣传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

对外宣传企业文化是企业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将宣传企业文化当成主要的宣传任务。宣传企业文化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广告或新闻等媒体传播形式,使国有企业文化能够被社会所认知,使国有企业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应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就是企业的生产力,宣传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市场软性资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企业不断壮大的途径,在宣传过程中应立足市场需求,使宣传工作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在市场竞争环境愈加激烈的今天,宣传企业形象,推广企业文化是加快企业发展的动力,对产品、对企业的宣传不仅应适应市场需求,同时也应适应企业内在的需求。在新时期企业竞争关系中,单纯的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竞争已经不能满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需求,企业必须明确地认识到,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而一流企业卖的则是企业文化。

2.3 善于总结良好的宣传案例,树立起舆论导向

典型事件与先进人物是企业开展工作的方向与旗帜,是引领员工前进的指示灯,能够使企业工作者有赶超目标。所以,对外宣传工作者必须及时发现典型案例,应通过典型案例与先进人物宣传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内部的良性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创新对外宣传机制,大力宣传企业创新精神,做好党政建设工作,努力营造稳定、和谐的对外宣传氛围。

2.4 探索宣传企业文化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途径变得更加丰富,这就给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契机,就传统的宣传媒介而言,互联网传播媒体有着传播速度快和受众人群广等优势。在宣传企业文化时,必须占领互联网舆论高地,利用好各种传播工具,开拓全新的宣传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企业网站,利用微博等先进的宣传形式推广企业文化,依托网络信息传递快和受众人群广等特点,使更多的人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最新动态。与此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审查监督体系,强化宣传管理力度,防止因传播不良信息而影响企业社会形象的情况发生。应高度重视并用好网络传播媒介,做好互联网宣传工作,除此之外,还应与受众人群广的网站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强企业文化宣传力度。

3 结语

总而言之,应建立健全正确的企业文化宣传模式,将良好的企业文化宣传理念树立起来,建立健全以广告、公关、新闻宣传为一体的宣传格局,坚决破除低调宣传、高调干活的传统观念,树立起既要高调工作,又要高调宣传企业文化的新理念。将企业的特色文化传递出去,使企业文化能够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让社会公众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只有如此,企业文化对外宣传工作才能实现规划目标,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宣传与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张洁,田青.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美)戴维・阿克(David・Aaker),吕一林.创建强势品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篇(6)

一、深化企业对外宣传水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与各国的经贸往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成为促进中外沟通合作的重要渠道,成为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做好国有企业对外宣传,直接关系国家形象的塑造,关系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要充分认识做好国有企业外宣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增强国际意识、开放意识、大局意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国有企业外宣工作。

(二)做好企业对外宣传,关键是发挥好企业的主动性创造性。国有企业地位重要、影响力强要把宣传展示国家形象作为重要职责和光荣使命积极主动地向国际社会展示我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介绍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宣传我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政策主张。要进一步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主动同境外媒体加强联系、建立良好关系,多提供权威信息,多提供报道素材,多举行新闻、媒体联谊等活动,加深媒体对企业的了解。要妥善应对热点难点,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地信息,努力做好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要自觉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树立良好声誉赢得国外民众的尊重。要充分运用中华文化宝贵资源结合所在国的文化特点,培育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树立中国企业、中国产品的文化标识和良好形象。

(三)企业外宣工作涉及许多领域,需要加强统筹协调,运用好各方面资源,形成整体效应。要建立统一高效的协调机制,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推动企业外宣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加强政策扶持,加强人才培养,为企业外宣提供必要保障和有效服务。中央主要媒体要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宣传力度,及时报道我国有企业在海外重大工程、重要项目的进展情况,反映我国有企业诚实守信、合作友善的良好风貌。国有企业的对外宣传是一个新课题要深入研究企业外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推动企业外宣工作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

(四)企业对外宣传工作是企业生产管理、经营业绩、文化建设、制度创新等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外显性的反映和表现,是将企业取得的成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方法和形式告知于社会各界,扩大企业影响力,提高知名度,以配合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对外宣传工作在对外宣传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业绩、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显。

二、开拓思路,不断深化企业对外宣传水平

(一)通力合作,构建大外宣格局。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对外宣传工作,不是企业党委宣传部门单独的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各级各部门的同心协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支持。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工作的制度建设力度,力求使外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资金和政策方面得到有效保障。要加强同经济、外事、文化、旅游等部门的横向联系合作,形成联席制度。重大外宣事项、活动要全盘动员、统筹安排。要充分利用相关联席部门的资源优势,通力合作,借势造势,以经贸展销、外事活动、文化交流、旅游促销等活动为平台,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努力在企业范围内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

(二)切实提高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对任何一个地方的宣传部门而言,每一家新闻媒体都是潜在的资源优势,当然,这个资源是指新闻信息资源,谁争取到了媒体的支持,谁就获得了外宣工作的优先权和主动权。要切实提高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通过举办座谈会、联谊会等活动方式,以情感人,加强与新闻媒体之间的感情联系,打通新闻报道的“绿色通道”。要精心策划,邀请新闻界朋友来高陵采风报道,争取获得新闻媒体的最大支持。

(三)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通常来讲,有多大点钱,就办多大点事。对外宣传工作是一项隐性投入,在经济学上属于长线投资,一时半刻之间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不会有太明显、太直接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谋求更多的社会支持来提升它的“孵化”速度。可以争取企业的赞助,在外宣项目和企业文化建设、形象宣传上找到结合点,通过外宣部门出点子、出技术,企业出资金的方式来实现“双赢”,达到不花钱也能办好外宣的目的。可以积极引导县内文化名人,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组织民族歌舞表演、文艺汇演、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走出去”宣传企业。

(四)加强对通讯员队伍的培训力度。通讯员队伍是企业外宣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要进一步加大对通讯员队伍的培训力度,精心组织邀请新闻传播专家、学者,报纸、电视台“名记”来高陵授课,切实提高通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可以在通讯员队伍中挑选写作能力较强的人员确定为特约通讯员,采取约稿、优先录稿的激励方式,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整个通讯员队伍朝着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良性发展。

篇(7)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最大特点是地处腹心,发展不足发展缓慢。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但扩大开放合作必须要有知名度、吸引力和良好形象,而对外宣传是扩大知名度、增强吸引力、树立良好形象的最佳途径之一,因此,西部大开发,必须辅以西部大外宣,突破空间地域限制,突破发达地区舆论强势重围,突出自身的特色,主动、生动地做好外宣工作。

构建大外宣格局,要求欠发达地区做好外宣工作。近年来,从对外新闻宣传、中外媒体交流到国际公关宣传,从互联网新闻宣传到大奥运外宣,一个由中央统筹协调,各方面外宣力量相互配合,运行有序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逐步形成完善。构建大外宣格局,就是全国上下外宣工作“一盘棋”,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地区是这盘棋上的一枚棋子,只有每一个棋子发挥自己应有作用,棋局才有可能活才有可能赢。因此,每个地方在对外宣传中国的总格局内都有自己的使命,都有大有可为的空间。欠发达地区对外宣传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认识这个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整体外宣的连带效应,主动服从服务于国家经济文化对外合作。抢占对外交流先机。只有这样,欠发达地区才能巧借全国大外宣这艘航船,载自己“出海”。

顺应开放新趋势,需要欠发达地区做好外宣工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加快发展,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区域经济合作层次的不断提升,必然要求内陆与境外、海外的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密切,必然要求欠发达地区尽快地融入对外开放的大潮中。特别要看到,当前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和产业,正面临着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和全球金融危机对出口的严重影响,迫切需要进行战略转移。而且有一大批跨国企业、跨国财团“到中国去”的热情正在向“去中国哪儿”转移,急于寻找新的增长空间。此时,知名度、和良好的形象将决定人们的行为指向,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业转移的总体趋向。而塑造形象的关键,正是主动、积极、有效的对外宣传。

增强自身吸引力,亟待欠发达地区做好外宣工作。当今时代,资金、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经济要素的“逐利”行为,总是向被人注意的地方进行聚集,也就形成时下很热门的词:注意力经济、形象力经济。常识告诉人们,要引起别人注意,就得靠宣传、靠包装、靠形象。欠发达地区的地理劣势并不能掩盖在其区域内的独特资源优势,突出自己的特色,有效开展对外宣传,就一定能引来八方眼球,打造经济“洼地”。曾经不为人知的遂宁市,近年来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战略,以全新的视角和市场的眼光。以拓荒者的勇气和智慧,打破“熟悉的地方无景观”的思维盲点,变隐性资源为显性资源,促进资源全面转型升级,成功推出了“中国死海”、“观音故里”、“中华涪江湿地走廊”等具有中国绝品意义的旅游品牌,并创造了一个品牌一个十亿大单的融资神话。因此,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注重提升自身知名度、吸引力;越是欠发达地区,对外宣传越要超前发展,越要敢出新招、善出奇招。

欠发达地区做好外宣工作,要增强主动性。面对经济发达地区宣传强势,欠发达地区外宣工作必须抢抓机遇,找准重点,主动出击,才能营造于已有利的舆论先发效应。

抓策划。对外宣传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个好的策划对于外宣工作成效起着决定性作用。策划的关键在于提前介入。大到一个地区整个外宣工作的策划,小到一个外宣活动、外宣项目的策划,都需要打好提前量。可以说,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好的策划是成败的关键。

抓重点。经济建设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外宣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中之重。外宣工作要提升地位、扩大影响、增强效果,就要始终围绕经济建设,始终服务经济建设,使外界了解当地的发展成就、发展环境和发展前景。另一方面。抓重点,就是要抓住外宣的重点受众。

抓特色。就是要突出宣传本地区的特色优势,增强对国外、省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谓特色优势,就是“人无我有”的独特优势、“人有我优”的强项优势、“人优我特”的比较优势。越是特色强的东西,越具有潜在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在对外宣传中,我们要抓住这类特色优势做文章。作为欠发达地区,吸引人的特色更多表现为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民族风情,如自贡的恐龙、宜宾的酒业、乐山的大佛等。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抓住了一点并将之放大,外宣工作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欠发达地区做好外宣工作,要把握生动性。在欠发达地区对外传播能力相对较弱的情况下,必须有生动的形式、生动的内容、生动的载体,才能取得“少投入,大影响”的效果。

善借媒体宣传。媒体宣传受众多、传播快、作用直接,是对外宣传的主渠道。作为欠发达地区,应本着由近及远,由低端至高端的原则,力求用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果和最广的影响。具体讲,欠发达地区就是要用好省级、中央、境外、国外四类媒体,面向省内先进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台港澳华人地区及美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宣传本地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成果。如果不做这样的分类,有限的资金就不会达到更好的效果。界限分清了,外宣工作的整个重心便可进行明确的倾斜,只要我们盯住几个制高点,自然而然就会铺开一片。

扩大文化交流。对外文化交流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对于增进内陆与沿海、东部与西部、国内与国外之间的了解、加深友谊、促进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内陆很多地区都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鲜明的文化特色,这便为开展外宣工作提供了优越的文化条件。欠发达地区一定娶善于发掘和利用发掘这些在国内有独特性、在国际上有推广价值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并设计好与外宣的对接点,这样就可以使外宣找到长期可以依托的良好抓手。

开展友城合作。国际友城是一座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资源要素。欠发达地区在国际影响力偏弱的情况下,用好、用活友城资源,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友城问,重点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可开展民间外交,组织市民互访;邀请文艺团体进行交流演出,举办国际性“文化展”和“艺术节”;推动友城学校结好,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推进教育交流与合作。同时,要注重媒体间的交流与合作,如在各自主流媒体和门户网站上优先推介友城,开办“友城视窗”栏目;推进友城媒体合作,组织媒体互访及相互进行实地采风。但如何拓展合作与交流空间,深化合作与交流主题,外宣工作应在这方面作更多的探索与实践。

用好企业资源。虽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但往往并不少一些知名企业,如绵阳绵阳、宜宾、泸州在全国虽然并不很知名,但长虹、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影响很大,全国知晓。欠发达地区的外宣就要很好地借助这些知名的企业,积极主动地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开展强势宣传,以扩大地区的影响力。

做精外宣品。外宣品制作水平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着外宣水平的高低。粗制滥造的外宣品,不仅起不到宣传的目的,反而影响形象。外宣品制作要加强外宣选题的规划和策划,努力提高设计和制作水平。内容上要着眼现实,重视历史,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气息。形式上要内容新、品种多、小而精、专业化、印刷精美,适合不同口味,适应现代人阅读习惯。欠发达地区经费有限,外宣品制作更要在做精做美上下功夫。另外,要加强外宣品的摆放工作。要在旅游景点、涉外宾馆等地摆放外宣品,让来宾能随时随地接触到我们的外宣品,用一句外宣术语,那就叫“灯下亮”。

拓展新阵地。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现代化的今天,互联网因其信息海量、即时互动、天然落地的特点,正在成为备受青睐的对外宣传阵地。特别是在这次抗震救灾宣传中,网络传媒展示了空前的宣传威力。在这种形势下,办好、用好、管好互联网,对欠发达地区扩大自己的声音至关重要。办好互联网,重点是加强主流新闻网站建设。用好互联网,就是要掌握网上舆论宣传的主动权。要加强网上舆情分析,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建立健全网络阅评队伍,加强网上评论引导,积极开展网上舆论斗争。管好互联网,重点是管舆论导向,要完善互联网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组织好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工作,先发制人,加大正面信息发稿量,形成网上舆论强势。

欠发达地区做好外宣工作,要注重联动性。对外宣传涉及面广、资源分散、工作难度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整合外宣力量,建立联动机制,加强统筹协调,从而提高了外宣工作的整体效应和工作水平。

篇(8)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企业已经完全处于全球新闻透明化的包围中。在信息传播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借助媒体力量加强宣传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信誉度、增强品牌美誉度,还能为企业搭建与党委政府沟通的桥梁,拓展让服务对象了解的渠道,帮助企业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巩固树立良好形象。企业支持是媒体生存壮大、加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媒体具有了经营主体的身份,在注重政治效应、社会效应的同时,还要获得经济效应。因此,媒体不仅需要企业通过投放广告、栏目赞助等方式增加收入促进事业发展,还需要借助企业提供的信息选定宣传报道题材,充实宣传报道内容。

二、企业强化新闻宣传的方法与途径

新闻宣传并不像广告宣传那样,只要确定策划思路、投入财力物力就可以实现,新闻宣传需要从新闻报道的规律、新闻报道的特点、新闻报道的角度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这就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人力强化企业新闻宣传工作。

1.强化沟通,真诚与媒体交朋友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新闻媒体的交流沟通,通过举办座谈会、通气会等活动,建立企业与新闻记者的感情纽带,密切企业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关系,争取新闻媒体的最大支持。要努力加强与新闻媒体的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大与各级媒体的合作力度,开通企业新闻宣传报道的“直通车”,主动给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和新闻稿件,并积极邀请、配合新闻采访活动。

2.提高认识,优化新闻宣传的内部环境

企业要引起媒体的经常性关注,就要进一步提高做好新闻宣传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内部不断优化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环境。一是建立宣传领导机构。在企业内部成立新闻宣传领导小组,选配新闻宣传通讯员,切实加强企业新闻宣传工作的统一领导,确保新闻宣传任务责任到点,明确到人。二是严格考核评价制度。企业应将新闻宣传工作纳入单位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与主要负责人业绩考核挂钩,形成有目标、有责任、有落实的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完善宣传策划机制。在年初制定新闻宣传工作方案,确定新闻宣传责任目标的前提下,坚持定期研究新闻宣传工作动态,调整确定新闻宣传阶段任务,统一宣传步调,形成宣传合力。

3.突出重点,吸引新闻媒体的关注目光

伴随着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展开,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产生。企业要选择那些吸引媒体和群众关注的信息作为“卖点”,大力进行宣传。一是瞄准媒体关注的热点。通过加强与各媒体编辑、记者的联系沟通,认真分析各媒体在各个时期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组织指导骨干通讯员“投其所好”进行投稿。二是抢抓最佳宣传时机。例如:各媒体经常在年初报道项目开工情况,在节日聚焦民生改善情况,在年终关注经济运行情况。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有利时机提供鲜活实例,邀请记者到建设现场、生产一线实地采访。同时,还可以抓住各媒体开辟专栏、专题、专版的契机,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对接,提升企业在各媒体的上稿率。针对实施重点工程和建设社会高度关注项目的企业,应采取开工前加强工程成效推介、施工中强化工程进展宣传、竣工后注重品牌形象塑造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工程项目建设情况。

三、构建多层次的企业对外宣传工作格局

针对基层对外宣传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闻工作者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外宣格局贡献力量。社会媒体应高度重视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宣传合作,加强与企业新闻媒体的互动,努力将企业外宣培育成新闻宣传工作的新亮点。

1.筑牢企业外宣的发展平台

第一,要加强对企业外宣的统筹协调。将企业宣传纳入对外宣传工作的统筹规划中,在制定全年对外宣传策划时,将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列入宣传报道策划要点。定期召开策划通气会,邀请企业进行信息通报,更好地了解企业最新信息动态,让企业了解把握各媒体发稿特点和宣传报道重点。第二,要建立企业信息资料库。做好企业新闻宣传必须深入了解企业的定位和发展情况,需要主动搜集各企业信息、介绍、图片和视频,建立企业信息资料库,为开展宣传报道工作准备真实生动、全面细致的素材。第三,要加强对企业内办刊物的指导。通过定期对企业内办刊物进行审阅和指导,不仅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新闻动态、发现有价值的新闻选题,还可以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办报能力和水平,使企业内部刊物更加适应新闻宣传需要,从而促进企业对外宣传工作良好发展。

2.建立企业外宣的长效机制

一要健全企业通讯员机制。引导企业进一步强化对通讯员队伍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热爱新闻工作、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文字功底、熟悉经营业务的企业职工及时充实到通讯员队伍中,通过建立企业通讯员队伍档案,开通企业通讯员QQ群等方式,搭建起企业通讯员相互沟通的平台。同时,要加强企业通讯员培训,定期邀请资深新闻从业人员对企业通讯员进行新闻业务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企业通讯员队伍。二要完善表彰奖励机制。制定推行《企业对外宣传表彰奖励办法》,不断完善考评内容、改进考评形式,明确企业通讯员队伍奖励措施,对通讯员宣传报道稿件采用情况定期统计通报,对各企业稿件完成总量及质量定期进行评比,评选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激发广大通讯员投身新闻工作的热情,调动广大通讯员采写新闻的积极性。

篇(9)

当前,我们应当围绕江苏加快推进“两个率先”的中心工作,不断创新宣传内容,为江苏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要加强和改进经济外宣工作。江苏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区位、资源、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应当通过加强和改进经济外宣工作,让境外的投资商进一步了解江苏,增强他们对江苏投资的信心,为推进江苏的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内外融通的对外开放格局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要加强和改进文化外宣工作。江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几千年的文明史积淀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全省人民又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形成了以“创业、创新、创优”为特色的新江苏精神。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我省历史的以及现代的文化资源,提高世界人民对于中国江苏的文化认同度,为江苏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三要加强和改进富有针对性的外宣工作。了解国外受众关心什么,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是确保宣传效果的前提。这几年,我国举办的全球“财富论坛”,“中国文化”美国行、法国行,“中国文化周”等重大活动,就是抓住了国外受众对中国经济的兴奋点,抓住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点,因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江苏外宣部门在工作中也应当注意做好国外、境外舆情分析,从受众的角度对宣传内容加以甄选并精心策划包装、隆重推出,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坚持“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相结合,拓展外宣工作渠道

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必须充分挖掘、不断扩大对外宣传的渠道。

立足本省,坚持“造船出海”搞宣传。发展对外宣传事业,最优先的切入点,应该是发展对外宣传媒介。必须采取措施,一方面不断提高我省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在境外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我省外宣工作水平,以境外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丰富而有针对性的内容,获取他们的支持,增强自身影响力。其次,要积极借助重大活动开展对外宣传工作。近几年来,通过举办世界华商大会、第十届全国运动会、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江苏国际文化艺术周等重大活动,我省在国际上的影响大大增强。我们应当总结经验,积极争取承办更多、影响更大的全国性、国际性会议以及大型体育赛事、展览会等,把活动本身和外宣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借助外力,善于“借船出海”搞宣传。首先,进一步加强与中央主要外宣载体、港澳媒体、国外主流媒体以及海外华文媒体的交流与合作,采取提供稿件、交换节目、购买股份、租用频道时段和版面、邀请记者团来江苏采访等形式,使关于我省的信息在海外广泛传播。其次,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积极争取将我省有特色的文化项目作为国家重大文化活动的内容,纳入国家文化交流执行计划,推动我省对外文化交流低成本地打入国外主流社会;充分依托友好城市的关系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通过举办“江苏文化展”等形式,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水平;努力拓展商业渠道开展对外文化交流,鼓励有条件的文化经营单位在国外开展商业性文化活动,提高我省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份额。

坚持科学求实,提升外宣工作成效

对外宣传工作是一门科学,提高对外宣传工作的效益,必须有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

一要尊重外宣工作的规律。江苏外宣工作基于其优势和基础,应当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运用规律,努力做到“三贴近”,即贴近我省发展的实际需要、贴近国外受众对我省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来开展对外宣传;致力于更好地把地方外宣工作融入全国外宣工作大局,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江苏,让江苏更好地走向世界;在高新技术条件下特别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有效地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形成网上对外宣传的强势。

篇(10)

在对外宣传工作中,常常有人主张“外宣工作要为经济让路”,认为对外宣传“投入大,产出小”。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既无全面理解外宣工作的内涵,也没有看到外宣工作对经济建设的先导作用。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对外宣传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外宣的经济功能和经济含量将日益明显。尤其是城市电视台更具独特的宣传功能,不仅能很好地提升城市形象。深度报道政府的重点工作,引导舆论和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能够减少突发性事件对城市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作用。同时,它还能整合新闻资源,拓展空间,进一步理顺对外媒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理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上级台与下级台之间的关系以及内宣与外宣的关系。2004年,洛阳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合摄制的《走遍中国――洛阳》大型系列专题片,节目分为《历史中国》、《魅力中国》、《今日中国》三个板块21集,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介绍了洛阳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以及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和国际频道黄金时间播出后,在国内外观众中引起较好的反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眼球经济”时代,哪个城市掌握了对外宣传工作的主动权,哪个城市就会赢得城市发展的先机;谁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谁就获得了成功。

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谋划全面“外宣”工作

作为城市电视台要想真正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就必须根据自己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去谋划选题,把外界需要了解什么和我们需要推介宣传什么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要紧紧围绕和服务城市党委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去宣传。可巧借外力。走出去召开新闻会、推介会、交流会,向媒体和外界信息,招商引资,吸引国内外游客。请进来,邀请国内、国外主流媒体实地采风,让他们来自己的城市参观访问,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把城市的亮点带回去,在媒体上。近年来,洛阳市提出了工业强市、旅游强市、科教兴洛的战略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洛阳电视台先后策划了《洛阳牡丹花20年来首次延长2个月》、《洛阳早期牡丹与游客见面》、《洛阳工业节能降耗科技先行》等工业、旅游、科技重大题材,在河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强势媒体《新闻联播》中播出。通过宣传报道,较好地增强了城市外宣工作的渗透力,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洛阳的了解,拉近了洛阳与外界的距离,扩大了城市对外的影响。

其次,要抓住国内、国外各大主流婊体宣传企业。宣传好企业,就是宣传城市的投资环境和城市形象。可把科技水平先进、经济效益好的重点企业作为典型,向外界推介宣传。例如:2006年,洛阳玻璃厂科技人员经过数十年精心研究。成功生产出了0.7毫米超薄玻璃,打破了我国0.7毫米玻璃市场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生产玻璃的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这一消息经城市电视台推介给了中央电视台,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发这一消息后,第二天,洛阳玻璃厂的股票连续两天涨停。这就是对外宣传的魅力所在。

再次,要注重结合,宣传旅游。比如,洛阳电视台根据洛阳城市历史厚重,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国家级4A、5A级景区多等特点,把外宣与每年洛阳的牡丹花会和旅游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重点地报道“花会搭台。经贸唱戏”的成果,有效地推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届牡丹花会开幕前夕,央视《新闻联播》播发国家牡丹园和洛阳王城公园开园后,使两个公园出现了游客火爆的局面。门票收入每天都突破百万元。据统计,从2007年至2009年连续3年洛阳牡丹花会的旅游收入都以15%、20%、25%向上递增。这充分说明,在当今经济市场激烈竞争的大潮中。哪个城市重视对外宣传工作,“投入大,产出就大”这种对外经济现象,在城市经济建设中也会越来越明显。

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对外形象

城市品牌是城市的名称、标志、象征、风格的综合体现,实施城市品牌战略是城市电视台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城市台对外宣传工作,就是要在城市与城市、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结合自己城市的特点、优势,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城市品牌进行策划、分析、包装,像营销产品一样,对外界营销自己的城市,全方位向外界推介宣传。2009年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电视台投巨资,与中央电视合策划、摄制10集人文大型纪录片《天地洛阳》,每集30分钟,通过对洛阳工业、旅游、科技、历史、文化等资源进行创作、拍摄、包装后,在央视四套黄金时间再现了洛阳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魅力的山水、优雅的民风。使洛阳城一下子“形象”起来、“清晰”起来、“生动”起来、“亲切”起来,让海内外观众对洛阳产生了全新的认识、浓厚的情感,留下了良好的口碑。实践证明,打造城市品牌,全方位向外推介城市形象,可以有效地避免城市台对外宣传工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和“捡到篮子里就是菜”的现象,并通过实施城市品牌战略,让品牌服务于受众,服务于城市经济建设。

篇(11)

关注兵团是我的本能宣传兵团是我的职责

兵团是我人生重要的一部分。我生于斯,长于斯。在那里我经历了人生最艰苦的岁月,也沐浴了人生最幸福的时光。近20年的兵团生活,已使我无法剪断那一丝丝的兵团情结。她总能牵动着我的思绪和情愫,也时常让我触景生情。至今我也能听辨出起床、上班、下班、熄灯睡觉的军号声。小时候,看到司号员昂首挺胸,左手叉腰,右手持号,伫立在高台或屋顶,那不同的号声都是命令,好不威风,让我羡慕,竟萌动出长大也要当司号员的夙愿。后来的号声都从广播中发出,这种念头也渐渐淡漠和消失了。再后来,敲钟声替代了那广播声。

高中毕业后,我在连队当过农工,过文书和小学教师,时间虽然只有一年,但使人刻骨铭心。我就是在那里成为时代的幸运儿――走进了知识的殿堂。大学毕业后的10年,我在自治区机关工作,但每年都要回到我熟悉的团场。在这之后的10余年里,我专司对外宣传工作,有幸与兵团经常联系,自然要对兵团做对外报道工作。可以说,关注兵团是我的本能,宣传兵团当然是我的职责。

兵团的影响力取决于自身的实力

从广义上讲,兵团的对外宣传应当是指对兵团以外的宣传;从狭义上讲,当然是指向海外的宣传。我们承担这项工作虽然感到光荣,但压力却很大,尤其是后者意义上的对外宣传。

我经常听到不少人把内地或是海外不了解兵团、不了解新疆的责任怪罪于我们。这当然有失公允。坦率地说,对此我们新闻工作者有一个努力争取的问题。但主要的还是取决于我们兵团、乃至新疆的实力和魅力。弱势是很难引起重视的,更谈不上引领潮流。相反,强势文化总能向弱势文化覆盖。实力决定一切。

我们可能已经注意到,兵团或是整个新疆,与内地特别是发达省区的信息交流总是非对称的。内地的信息流量远远大于新疆向内地的流量。虽然新疆这些年的信息量大增,但这种差距似乎并未缩小。中国的对外报道亦是如此。据有关资料介绍,中国与欧美在互联网上的信息量90%是进,只有10%是出。应当说,这也是实力不足的表现。这种实力,当然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学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兵团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当然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可以说,新闻只是推介、宣传中的一部分,更多的工作要靠全社会的努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对兵团实行了计划单列,国家支持兵团的力度加大,兵团政治地位大增,无论是影响力还是知名度,与此前的几年相比,都有很大提高,由于国家对兵团的重视,全国乃至海外对兵团的关注度也在提高。这就为宣传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中国新闻社的对外发稿当然也受到重视,稿件的落地率也有明显提高。从经济的影响力来看,新疆24家上市公司中,新疆兵团就占了11家,在新疆的强势产品中,兵团所产的棉花已拥有新疆的半壁江山。应当说,兵团的影响力正在扩大。这为对外宣传和推介兵团创造了新的机遇。一方面,兵团具有体制土的一些优势,便于领导和管理;但另一方面又受到体制的限制,形成了壁垒。兵团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和经济实体,与自治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融合还存在着不少的障碍,因此在这方面的影响力也就相对减弱,因此,兵团除自身需加强实力外,还特别需要与自治区加强沟通。这种沟通一定要彻底打破门户之见,走真正融合之路,惟此才能长期巩固和发展。这样,宣传和推介兵团才更加顺理成章。

宣传、推介兵团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虽然,做好兵团的宣传和推介工作是有条件的,是以兵团的实力和影响力做后盾的,但我们仍然能有自己的作为。

在各种形式的对外宣传和推介工作中,要把握好自身的规律。在对外新闻报道实践中,如果不强调针对性,不能从标题、导语、信息量、背景等写作上下工夫,就很难引起关注,尤其在突发事件中,不仅要快,而且要做得更深。毕竟,海外报纸等载体刊载中国内,容的版面是受限制的,更何况是新疆,更何况兵团。如何有效地宣传兵团,是我们长期思考和探索的一项任务。这些年我们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在报道中也取得了不少成绩。2003年年底,昭苏县境内农四师七十六团发生地震,中新社新疆分社就发了近40条消息和通讯稿,这些稿件通过报道灾情和民众的生活,直接介绍了兵团乃至自治区对灾区的关注和救援,间接地反映出了兵团人健康的生活面貌,巧妙地通过负面新闻,传达了正面的信息。这次报道,获得了总社的好评。

除了重大的新闻事件以外,多通过人来介绍兵团,应当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通过人的故事,了解人的命运,可以引起更多的人文关怀。由此,人们对兵团可以有一个更形象、更具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