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0 01:35:28

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

篇(1)

一、参加范围

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所有在职党员,都要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登记。在职党员要主动接受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的管理、监督,完成分配的任务,并在居住地社区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二、具体要求

每个在职党员应结合自身的特长,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主动为社区建设管理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始终维护党员的良好形象。具体要做到“八个带头”、“六个一”:

“八个带头”: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倡导社会公德,带头参与社区建设,带头帮扶困难群众,带头协调邻里纠纷,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创建社区文明,带头种花养花美化环境。

“六个一”:

1、当好一名信息员。在职党员应注意倾听居民群众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社区和有关部门反映,成为社区与居民、社区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原则上每名在职党员每年至少向社区提供一条有价值的信息。

2、做好一个表率。要树立党员的文明形象,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以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以一户带动一幢,推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3、参加一支服务队。要结合自己的特长,选择1个以上社区特色服务项目,并服从社区党组织的编组、管理,每年至少参加2次以上志愿服务。

4、帮好一家困难户。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组织领导下,在职党员可组成多个帮扶小组,每个帮扶小组与1家困难户结对,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帮扶活动。

5、提出一条好建议。在职党员应主动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努力为加快社区建设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每年向社区提出1项以上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6、办好一件社区事。根据需要和可能,在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方面,为本社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实事,原则上每名在职党员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一项社区文化活动、一次社区环境整治、一项社区综合治理工作。

三、实施步骤

各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开发区党工委、文教党委和区级机关党工委要及时对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进行深入动员,提出明确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全面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整个活动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一)部署发动阶段(3月下旬-4月上旬):各单位党组织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学习区委组织部关于“在职党员进社区”的通知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下发《在职党员社区服务手册》(在职党员每人一份),并介绍好各社区党组织的分布和设置情况(参见附表1),要求每位在职党员提高思想认识,了解掌握报到的方式方法,明确“八个带头”和“六个一”的具体内容。各社区党组织要认真掌握“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明确自身工作职责,配备好有关设备设施。

(二)集中报到阶段(4月中下旬):各单位党组织指导在职党员填写好《在职党员社区服务手册》,在规定时间内(报到时间最迟不得超过4月31日),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到社区报到,作好表率。各社区党组织要精心组织接受报到工作,通过散发传单、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等多种形式积极渲染气氛、大力营造声势,营造一种亲切热烈浓厚的活动氛围;要安排好工作人员在党员服务站(中心)接受在职党员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并根据《在职党员社区服务手册》的首页内容,认真填写《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登记表》(参考附表2),并将信息录入电脑。要填写好《在职党员社区服务手册》中的《报到回执》,并加盖社区党组织印章,由在职党员带回本单位党组织。

(三)检查汇总阶段(5月上旬):各单位党组织收集好党员《报到回执》,统计汇总在职党员报到情况,并于4月31日前向上级党委(党工委)上报《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情况统计表》(附表3)。对个别党员未报到的,要摸清原因,做好工作,督促迅速报到。各社区党组织根据报到情况,结合本社区实际和党员特长、个人意愿等情况,合理拟定党员编组方案,经征求组内党员意见后,确定各组正副组长1-3名,明确其职责,并通知其所在单位党组织及本人,然后向各党委(党工委)上报《接受在职党员报到情况统计表》(附表4)。

篇(2)

建设局党委原下辖10个支部,党员179名,由于20__年市容局、环卫所支部62名党员转出,目前有8个支部,党员117名,其中在职党员90名,离退休党员21名,流动党员6名。自20__年9月份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溧委办发[20__]133号)《关于加强与改进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以服务社区为出发点,以服务居民为着重点,以支部引导为落脚点,号召党员自觉到社区开展活动,共开展各类帮扶济困活动20多次,捐款2万余元,帮助社区打扫卫生、清理杂草10多次,党员先锋岗受理投诉、求助电话50多次,无偿帮助居委会及社区居民解决各类实际问题50多件,折合款项20多万元,收到《居委会在职党员社区服务情况反馈卡》50多份,实现了“党建共建、资源共享、文明共创”的党建目标,密切了机关党员与社区(联系点)党员、居民的联系,在构建和谐社区、发挥党员作用、创党建工作新路子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建设系统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建立的长效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挥。

(一)完善组织,明确目标,确保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领导,制定方案。局党委专门成立了党员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支部书记、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建立了单位与社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单位所在社区联络员,负责与社区党建共建联络员,各支部定期召开社区支部联席会议。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工作方案,提出了有组织、按计划、分步骤实施的党员进社区思路,按照单位与支部驻地社区共建的要求,明确工作重点为在职党员相对集中和单位驻地所在的社区支部。如局机关支部、房地产开发公司支部、安居公司支部属于中山东路社区,设计院支部、荣昌公司支部属于庆丰社区,房管所支部属于中大街社区,西苑公园支部属于状元坊社区。在职党员可以在支部的组织下集体到社区活动,也可以个人方式进行,每年活动不少于2次。局党委还与支部签订了“党员进社区”责任书,从而确保了这项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是摸清情况,明确职责。选好服务内容是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重要工作环节,局党委十分重视此项工作。首先,按照发挥建设系统职能作用的原则,在征求社区(联系点)意见的基础上选好服务内容。如在社区,发挥党员在政策咨询、住宅建设、小区美化、改建卫生设施、帮助弱势群体、就业培训等方面的作用;在联系点,发挥党员在疏浚河塘、村容整治、中心村规划、环境绿化等方面的作用,充分体现建设系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其次,开展入户调查工作,各支部通过“下基层、进社区”统一要求,利用一个月时间,摸清了所在社区的基本情况,对社区弱势群体特别是处于困境中的党员家庭进行了分类和走访,并根据掌握的情况,积极主动地与县民政局、劳保局等单位沟通,进一步核实,以配合好社区把工作做实做准。经过筛选,目前已有10户社区居民与我们建立了长期的帮扶关系。

三是提高认识,注重引导。20__年,局党委根据县委组织部的要求,组织党员到社区报到,通过一段时间的运作,局党委发现,大部分党员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履行党员义务,为社区建设发挥作用。但也有少数党员因不适应身份、职位和角色的变化,产生盲目感,有的甚至认为党员进社区是“八小时”之外的事,可去可不去,所以对活动缺乏热情。面对这些情况,局党委从巩固党的组织基础、维护党的形象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教育引导他们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党员进社区、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他们配合做好此项工作的自觉性。

(二)加强管理,延伸触角,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机制

一是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的长效机制。根据以往党员时社区活动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活动不规范等现状,局党委结合党建工作要求,制定了“打基础、求发展、见成效”的

“三步走”活动规划:即第一年作为基础年,着重从理顺党员编排、健全组织设置、完善相关制度、规范组织活动等四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第二年作为发展年,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重点突出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管理、强化目标考核等三个方面;第三年作为关键年,大力开展创新活动。由于规划先行、目标明确,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能做到有的放矢、循序渐进、良性互动。 二是扩大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的管理权。为延伸帮扶共建的工作触角,局党委组织支部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面向居民公开身份。在此基础上,各支部帮助所联系的社区建立在职党员档案,使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的管理工作有了新的“婆家”。 为加强单位与社区党建共建,进一步密切单位党员与社区党员、居民的血肉联系,增强党员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制定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制度》,汇编成册发到党员手中。制度明确,每年各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前,先由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评优定等,《居委会在职党员社区服务情况反馈卡》中没有记录、未参与社区建设的,不能评定为优秀和合格党员。每年社区评定为基本合格、不合格的党员,不能在单位评优。

三是根据总的活动规划,制订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制定出台了《关于组织党员开展“融入社区(农村)、永葆先进”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意见》,分四个步骤实施:结合各党支部工作性质和党员队伍的特长,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分队;规范党员示范岗活动记载,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党支部做好与社区(联系点)的沟通协调工作,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局党委每年集中组织两次规模较大的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今年上半年还在白马镇上洋村召开了“融入社区(农村)、永葆先进”联席会议,明确了各党支部和党员的任务。通过这些具体有效的措施,为在职党员在共建和谐社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创新方法,改进方式,丰富在职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

多年来,局党委坚持从社区特点和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教育内容。

一是注重实效,方式灵活,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在职党员有的在单位担任领导职务,有的是业务骨干,平时工作较忙,根据这一特点,局党委有的放矢地安排党员参加社区活动。如在“七一”、“十一”等重大节日组织党员到社区座谈,引导党员回顾个人成长历史,重温入党时的情景,畅谈个人的成绩和贡献,探讨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增强了荣誉感和自豪感,潜移默化受到教育。特别是在去年先进性教育期间,局党委针对社区一些离退休党员居住比较分散、年老体弱、行动不便、不能参加学习活动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上门送书送学活动,及时把精神传达到每家每户,使其在家中也能得到党的教育。

二是创造条件,挖掘潜力,为在职党员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各支部注重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居住多年、熟悉民情且工作认真热情这一优势,因人而异,让那些协调能力较强、敢于管事的党员参与民事调解、治安防范、综合治理等工作,让有文字功底、组织能力强、本职岗位业务精的党员参与社区组宣和小区创建工作,在社区不同的岗位上大力开展各类便民利民服务,收到了教育在职党员和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的双重效果。如县房管所支部组织在职党员走出家门,在中大街社区组建了治安巡逻队,义务看家护院,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各类事件发生。同时还聘请业务精、语言表达能力强、情况熟悉的党员组成房产政策咨询志愿者,参与社区共建活动,接受居民房产政策咨询,并印发了20__份房产政策汇编小册子,发到居民手中,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

(四)强化服务,创新载体,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

紧紧围绕全县争创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探索社区建设工作新载体,努力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塑造全新的城市形象。

一是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大力实施社区“三化”(道路硬化、小区亮化、边角美化)美容工程。按照打造和谐社区的思路,将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心下移到社区,努力塑造新的社区形象。由于历史上的管理原因,城区一些街巷支路、小区出入口路段还是沙土路面,坑洼不平,也没有配套下水道和路灯,下雨天路面积水严重,多年来给这些地方居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局党委把社区街巷道路的改造作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自20__年开始,着手改造了与市民生活紧密联系的财贸北村入口道路,对庆丰路、杨家园路、后巷等路面进行了沥青面层摊铺。20__年,先后改造了革新路、马家园路、施家场路、宝塔巷等 10条道路,总长约3.6公里,总投入超过200万元。20__年,完成了气象巷、西坛新村巷、浪塘路等8条支路共3.3 公里,总投资120余万元。今年1-10月份,就已完成了6条。从道路改造后的情况看,社会反响非常好,社区居民对委和政府关心解决小区居民行路难的老大难问题的做法表示非常感谢。为深入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开展了环境卫生宣传月活动,提高了居民维护社区环境的自觉性,形成了垃圾进袋、装袋入箱的文明意识。为解决社区绿化和管理难问题,从20__年起,开展了帮扶单位“认养一片绿地,新增一片绿地,消灭一处卫生死角”的“三个一”活动,仅20__年新增绿地3.4万平方米,改造绿地5.7万平方米。如针对中山东路社区面积大、人口多、适宜绿化的特点,大力建设园林社区,采取居委会投入一些、支部出一些、党员干部出一份力的方式,实施全方位绿化改造工程,使该社区绿化覆盖面达到了38.7%。县城亮化,是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局党委对城市亮化工作一直十分重视,把亮化工作摆到实践“三个代表”、体现为民宗旨的高度来认识,20__年重点实施亮化工程13项,实施道路总长10多公里。20__年开通琴音新村小区、盐仓巷路灯,恢复了园村小区入口路灯。今年完成了白酒巷、龙山小区、寺桥、县前新村、小东门、龙山桥、财贸北村等小区的亮化,实实在在方便了居民出行。从20__年至今,共新建和改造路灯13.85公里,新建和状况较好的路灯比例由原来的30.8%提高到62.5%。针对通济街社区位于县城老商业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特点,规范并整治步行街和沿河景观,建设一些休闲小品,更新了主干道路灯。

二是树立为民服务意识,创建活动载体,到社区以及联系点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社区建设有机结合,尤其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在社区设立的党员先锋岗,及时受理解决社区居民的困难。如局机关支部先锋岗自公布电话和责任人后,一年时间就接到各类电话26多个,内容涉及下水道清淤、小区规划设计、景观改造、道路不畅等多方面,各科室对这些问题逐一梳理,认真办理。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支部结合公司

物业管理的优势,在社区设立了党员先锋岗,一年时间就受理居民电话22个,主要是自来水漏水、房屋漏水、防盗门锁失灵等芝麻绿豆般小事,但公司负责任人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都亲自抓落实,使社区居民非常满意。从20__年起,局党委在党员中开展了“亮党员身份,树党员形象,建文明社区”为主题的党员进社区活动。如20__年4月份,机关支部、房管所支部、开发公司支部、房改办等党员参加交通路居委会咨询活动;5月份,机关支部部分党员开展“向弱势群体献爱心”活动;7月份,房管所组织在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到中山东路居委会义务劳动并捐款800元;荣昌公司党支部书记董道成在“七一”向希望工程献爱心,向5名特困学生资助1500元;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党员张雷了解到宝塔路社区户主谢全富病死无钱出丧,单独送去1200元解了其燃眉之急;“七一”党的生日这天,党委还组织了机关部分职能科室、有关下属单位的部分党员到东屏镇开展城建知识咨询活动,并上门慰问党员困难户。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党员活动的内容,又使党建工作赋予新的内涵。在20__年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进一步深化“下基层、听呼声、解难题、送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局党委组织支部和广大党员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基层和服务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连续多次组织党员捐款,慰问联系点村困难户和特困学生,慰问居委会困难群众、生命垂危病人,组织党员干部到小区开展打扫卫生活动。 三是加强协调沟通,及时解决共建中的突出问题。随着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社区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社区工作责任越来越大,任务越来越重。况且目前我县绝大多数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任主任或副职,要解决处理大量具体而繁杂的工作,特别是受到资金、人手等条件的限制,有些工作开展起来困难重重。为了帮助他们工作,局党委要求进社区工作的党员要不畏艰辛,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克服困难,积极努力地去开展服务。各支部按照“共建、自愿、互利、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作用,积极主动地与社区开展协调共建。如庆丰社区为了组织开展大型活动,以前不得不四处“化缘”,这次,他们把想法和县建筑设计院支部领导进行交流,得到了设计院的支持和赞助。弯子口市民休闲广场是市民活动的中心,市民在自娱自乐的同时,经常为音响设备无处搭电犯愁。设计院支部得知后,无偿为她们提供电源,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职党员工作量大,活动次数有限,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目前城市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几乎天天是满负荷运转,仅靠目前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从精力和时间上讲,很难达到正常有序开展工作的效果,工作缺乏延续性。

二是社区经费不足,增加了开展活动的难度。目前,各社区办公条件虽有了较大改善,政府财政每年也划拨了一定的办公经费,但还不能满足社区开展各项工作的需求。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的经费,靠党建经费自留部分已是杯水车薪。靠驻区单位的赞助开展活动,十分有限,也不是长久之计。如县房地产开发公司支部为解决东门社区办公难,在20__年专门出资为社区租了一套门面房,但由于社区人手少,且缺少懂经营的人才,最后只好把门面房转租给他人,赚点租金贴补办公经费。由于缺乏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要的大型活动无法开展,电话不敢多打怕超支,连住院慰问、购买表彰奖品都成了犯愁的事。由于活动场地太小,开支部大会坐不下,看党员电教片只能分批次进行。

三是在职党员进社区的责任心不强。对参加社区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够到位,少数支部没有积极组织,常常“一阵风”,部分党员又缺乏自觉性,不能主动参加社区活动。目前大部分在职党员的“单位党员意识”较强,“社区党员意识”较弱,没有意识到自已作为社区居民与社区党建的相关性,没有认识到身居社区参与社区党建是自己应尽的义务。

四是有些社区对“共建”的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少数仍停留在应付上,对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党建缺乏有效的措施。

五是由于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与社区双重管理、监督的制度尚未真正落实,这是在职党员进社区很难推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思考与对策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也是落实中央六中全会和市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率先”和创建“五个好”部门党委以及进一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一年,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大政方针看,抓好在职党员进社区意义十分重大,任务更加紧迫。因此,各级党委必须高度重视,着力推进在职党员融入社区活动,并从以下几方面抓落实:

1、抓认识,营造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氛围。加强和谐社区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建设和谐社区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为此,要强化“四种意识”:一是核心意识。要充分发挥党支部在社区建设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二是主人意识。主要是责任意识,要使共建双方树立起社区责任观念,认识到人是“社区人”,单位也是社区的一个细胞,都应该是社区工作的参与者,都应该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中发挥作用。三是共建意识。要充分发动社区、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党建多级网络格局,最大限度地把辖区内各种力量都调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文明共创、治安共保、服务共抓,逐步形成党建工作的合力。四是服务意识。在职党员及支部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的思想情绪,倾听群众的呼声,带头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篇(3)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37-01

运新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社区所属运新花苑为市级机关人才和专项用房,居住人群主要是市政府在职或离退休人员家庭,分一区、二区、三区和五区,共2053户,目前入住率70%左右。为深化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社区专门作了一些调研。

一、基本情况

自运新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以来,已有571名来自机关、事业单位的在职党员来到社区报到,领取如义务巡逻、法律援助、绿化养护、公益宣传、卫生整治、敬老结对等服务项目1350项,参与各类便民服务活动10余次,充分发挥了党员8小时以外的余热,为人民群众带来服务和奉献。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摸底接洽,把党员“引”进来

1.摸清底数,广泛宣传。社区对辖区在职党员进行了全面摸底,了解掌握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通过《运新社报》、短信平台、社区网站、QQ群等形式,告知居民及在职党员社区办公地点、活动负责人及联系方式等相关内容,方便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

2.热情接洽,做好服务。为了让在职党员能够随到随报,从早8点至晚9点,社区组织责任社工轮流值班,负责为前来报到的党员提供服务项目解答和接洽工作。同时运用短信平台、社区网站、QQ群进行互动交流。以党员选岗、模范带头的原则,根据在职党员所从事职业、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和服务意向等,分级、分类设立各种政策法规宣传岗、绿化美化养护岗、文化娱乐组织岗等公益服务岗位,保证在职党员人人都能找到活动载体,人人都能发挥作用,增强在职党员服务社区的实效。

3.建立服务档案,实施分类服务。社区以居住片区为单位,将在职党员分成四大组,分别由各个片区片长负责建立在职党员基本信息库。对领取服务项目的党员进行数字化管理,创建在职党员进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方式,准确掌握在职党员特长和服务意向,形成志愿者服务档案。同时社区将以自身实际为出发点,大力组织开展“幸福来敲门”系列公益活动,以在职党员领取的服务项目为载体,进行分类管理,将党员的特长和作用体现在小区建设上,服务到居民群众中。

(二)多管齐下,让党员“动”起来

1.开展3个“1+1”联系帮扶活动。以社区在职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影响、带动社区党员和群众共建文明社区,构筑美好家园。

2.成立在职党员社区环卫科文检查及综合治理评审团。社区党组织聘请一批专门从事环保、卫生、科普、文体等条线工作的在职党员专家学者,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请他们对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小区绿化养护、社区科普宣传和文体活动等各项实事进行经常性地检查、指导与帮助,切实引导社区居民提高文明素质,提升文化品位。

3.分类组团,凝聚合力服务社区。社区党支部以片区、楼道为单位组织召开在职党员座谈会,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长等,组建在职党员服务队,发挥集体合力作用,开展服务活动。同时到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很多都是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的,具有服务项目统一、职业特征统一的特点,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将这些在职党员组团,开展服务。截至目前,社区已组建在职党员服务队35支,开展志愿服务10余次,为群众解决各种困难12件。

4.构建活动载体,拓展在职党员作用。社区党支部开展“学雷锋、送温暖”便民服务、“美化家园,党员先行”植树、文明停车劝导、义务除草等为主题的活动,共有300多名在职党员和近百名居民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三、保证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长效对策

(一)增加服务意识,创新工作平台

社区通过社报、宣传栏、楼道连心港、网站等多种形式,将在职党员的身份“亮”出去,树立“身在社区、心系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思想,自觉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尽可能多地创新服务平台,按照“适宜、适时、适度”的原则,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积极倡导和组织在职党员以多种方式参与社区服务。

(二)强化管理机制,增强双重监督

为使在职党员真正融入社区,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和服务,社区应结合实际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健全网络、科学设岗、激励引导、内外联动,让在职党员进社区后感觉有保障、有舞台、有作为,让在职党员认同社区,心系社区,变“要我去”为“我要去”。同时做好与在职党员单位的对接,形成双重监督,社区组织在职党员的考核考评,每半年想其所在单位反馈结果,作为在职党员单位考评、提拔晋级的依据之一,在职党员所在单位也应定期到社区走访,了解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履职的进展情况,掌握在职党员在社区的表现。这样不仅拓展了党建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坚定社区做好此项的工作信心和决心。

(三)加大经费投入,组织保障到位

篇(4)

二是灵活工作方式搭平台。按照“自愿、协商”的原则,积极推行 “工作在单位、服务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双重管理机制,建立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电子和纸质台帐,详细记录在职党员志愿服务和参与活动等情况。各社区广泛设立了“党员先锋岗、环境维护岗、邻里互助岗”等岗位,在职党员根据个人特点、兴趣特长等实际情况,每位在职党员至少认领1项社区服务项目,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便民活动,全年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不少于48小时,在“零距离”接触群众中受到教育,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在职党员每次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后,社区党组织如实在《____县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证》上填写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情况并盖章,城镇6个社区与在职党员和共建党组织签订《服务承诺书》和《共驻共建协议》,并对在职党员所认领的服务岗位、服务事项、完成时限等,积极搭建服务平台,通过社区宣传栏、显示屏进行公示,引导党员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提供民事代办、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政策咨询、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等便捷高效的网上志愿服务,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创造便利条件。

三是丰富活动载体显成效。按照“灵活多样、小型分散、重在实效”的原则,搭建党员服务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妇联党支部开展“关爱社区留守儿童”,卫生局党委开展“免费义诊、下基层、服务居民”,公安局开展“安全防范惠及社区居民”、司法局开展“法制宣传进社区”等主题实践活动,参与在职党员群众856多人(次)。活动开展以来,____食药局党委下辖3个共建党组织,利用星期天时间深入东街社区各条街巷,对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安全整改,初步整改企业门店185余家,发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资料500余份,在食药行业全力推动文明县城创建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联创办党支部张卫仓、支部委员耿晓卉、党员干部任雪婷、____县志愿者协会会长原斌在达仁社区党支部书记魏俊蒲的引导下,分别对达仁社区董福森、冯兆秀、宋亚军、韩孝友、李新民5户社区居民进行了慰问,并与他们拉家常,询问日常生活情况,并嘱咐他们天冷注意保暖、注意家中用火用电安全。为他们每家各送去一袋米、一袋面、一桶油,达仁社区还为他们送去了春联,有力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四是着眼长远建制度。推行双向共管责任制,在职党员既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的主体教育管理,又接受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的协助管理监督。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档案,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定期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定期收集反馈群众反映问题建议,讨论确定阶段性工作重点,增强开展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把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及开展活动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促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让党组织有责,在职党员有为,居民群众受益,取得社区欢迎、群众满意的效果。通过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狠抓落实活动主要内容,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开局良好,目前取得了初步地显著成效,但与省市深入开展红袖章活动的具体精神实质要求,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职党员思想上松懈,积极性不高。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群众活动,涉及到的党员人数多,有些单位主要领导对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职党员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甚至存在有懈怠情绪,一些在职党员认为在单位要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行了,到社区履行奉献义务是多余的,去不去无所谓。

二是驻区单位把支部中心工作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工作联系不紧密。有些单位对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活动与具体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活动主题不明确,载体不新颖,形式过于单一。认为只要开展好支部的相关工作就行了,对于支部在职党员是否积极主动参与社区事务,没有明确要求,缺乏主动与社区党组织协调联系的“共建”意识。

三是缺乏抓好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群众活动的热情和办法。个别党组织负责人对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群众活动不支持,认为这方面工作无足轻重,不足以影响单位其他工作及基层党建工作大局。另外,认为在职党员到社区服务群众活动的这个问题只是普遍,存在有等、靠、应付的消极心态。

四是社区党组织资源有限,支撑活动难度大。组织开展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群众活动,需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更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目前社区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条件十分有限,一时半会有上千名党员进入社区参加活动,如何做好在职党员的报到、管理、考核和服务工作,确保每名在职党员都能够积极地参与社区活动,不仅需要社区做好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更需要社区党组织上级镇党委的支持与配合。

篇(5)

按照“突出主题、因事设岗、自主择岗、就近就便”的原则,结合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根据在职党员的特长和爱好,通过“一人一岗”、“多人一岗”、各种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形式,广泛开展在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使社区在职党员做到“四亮”,即“亮姓名、亮住址、亮职务、亮特长”,充分发挥街道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做法是:

(一)“一人一岗”,设岗定责。以社区党支部为单位,设置社区教育服务、居务管理、社区稳定和组织建设四大类,分设政策宣传员岗、科普知识学习岗、党建工作指导员岗、绿化养护岗、扶贫帮困、再就业工程岗、双拥工作岗、文化娱乐健身活动岗、消防安全监督岗、卫生监督岗、民事调解岗、清理保洁岗、帮教工作岗、计生监督岗、敬老助残岗、干部作风岗等16个岗位。采取一人一岗、多人一岗的方法,将岗位职责落实到位,上岗党员人选采取自荐、民主推荐、党支部考察的方法进行。在落实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位在职党员至少参加一个社区公益岗、一支志愿服务队伍,每年至少向社区党组织提交一条合理化建设并参加4次以上社区活动,切实发挥作用。

(二)立足规范,强化管理。为把街道社区在职党员设岗定责作为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任务,我们采取县、基层党委、社区党组织三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建立“双向联系、双向反馈、双向服务”制度(“双向联系”,即单位党组织督促所属党员按时到社区党组织报到,并定期到社区了解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和综合表现情况,支持社区党组织工作。社区党组织按照党员的职业、服务意愿、休息时间等建立《社区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提出加强监督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双向反馈”,即社区党组织以《社区党员表现情况反馈卡》等形式,每年至少向单位党组织反馈一次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表现情况,单位党组织根据反馈情况,对于长期不参加社区活动、在社区表现差的党员予以批评教育,问题严重的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的结果向社区党组织反馈。“双向服务”,即单位党组织支持参与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及时帮助解决社区党员的实际困难,支持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县委组织部采取每半年与党建工作同步检查一次;基层党委采取每季度自行检查考核一次,社区党支部建立上岗党员基本情况、履行职责工作及考核情况登记表。同时,实行季工作汇报会,上岗党员每季度给社区党支部汇报一次当季度工作情况,社区党组织每季度进行一次总结评比,每半年召集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代表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取党员、居民群众代表对在职党员在社区表现的意见和建议。

(三)增强活力,表彰与激励相结合。县、基层党委、社区党组织把开展社区在职的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的开展情况作为创建、评选优秀社区党支部的重要内容,社区党支部将在职党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主要依据,进行民主测评,对有三分之一以上不称职票的要进行调整下岗,对履行职责好、群众公认的年终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突出的社区在职党员,社区党组织及时地向其所在单位反映。部门、单位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和优秀党员、先进个人,以及民主评议党员、选拔任用干部等,都要先征求社区党组织的意见,需要公示的,除在单位公示外,还要在其居住社区公示,接受社区群众的监督。

通过开展在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推动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扩大了社区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在实际工作中,各驻区单位对在职党员在社区设岗定责活动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社区开展这项活动有声有色,群众反映不错”,“对党员实行双重管理是新时期加强党建工作的一个新举措”,“对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的意义”。活动开展以来,促进了社区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有效地扩大了社区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和工作覆盖面。二是发挥了社区在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实施“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制度,使在职党员利用8小时外的时间,力所能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为驻区群众服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和带动社区“三个文明”建设,使党员与群众关系更密切,使党员成为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成为落实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和落实者,使党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更深,党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更加牢固。三是整合了社区资源,提升了社区服务功能。在开展此项活动前,实行社区在职党员设岗定责,有效地整合了社区在职党员的资源,利用在职党员各种技术专长的专业优势,为社区群众服务,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功能,不断满足了社区不同层次人员的服务要求。四是完善了党员管理制度。以前,许多党员往往8小时内是好党员,8小时外却降低了标准。实行社区在职党员设岗定责后,完善了对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管理,使在职党员由8小时单位管理变为24小时全天候社会管理,树立了在职党员“驻在社区、关心社区、服务社区”的观念,为党员更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舞台和组织保证。

二、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认识到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包括在职党员、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在职党员思想认识不高,对此项工作重视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畏难思想。一些在职党员认为,现在单位任务重,难有精力抓党建,要跳出原有的工作圈,参与社区中各类活动难度很大,工作中往往是怕越权、越位。有的甚至将社区党建活动与单位党建活动对立起来,认为单位党建工作任务已经不少,再腾出精力参与社区党建,怕影响单位党建和单位工作。同时,各社区所开展的各项学习和活动大多限制在八小时以外,往往总是考虑时间、地点、安全和在职党员休息等因素,活动开展困难;二是缺乏有效的指导。有的社区党组织没有把此项工作作为社区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使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是推一推,动一动,消极应付,因而也就直接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全面发展。三是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从实践看,如何引导在职党员从单位走向社区,并有组织地参与社区建设,仍然是当前社区党建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专门下发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并积极开展社区服务。事实表明,这些工作对于增强在职党员的社区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但由于对在职党员实行单位与社区双重管理、监督的制度尚未完善,少部分在职党员出于种种原因,仍然未到社区党组织登记报到,未在社区亮出党员身份,即使已经登记报到的在职党员,在参与社区党建工作中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而这一点在单位对党员进行考评时又难以体现,从而影响了在职党员对社区党建的认同感和参与的积极性。

三、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的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对在职党员实行双重管理工作,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时行完善。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开展在职党员在社区设岗定责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是社区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项全新的、持久的工作。目前我们的工作只是刚刚起步,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其根本原因,是思想、观念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将制约各项工作的发展。因此,各级党组织,特别是主要领导和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同志,要有正确的认识,认清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和潜在的资源优势,自觉主动地动员和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的建设管理与服务,着重从以下二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各级党组织应认真学习和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掌握党的有关政策、法规,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要根据新时期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认识问题,适应工作的发展要求。二是广泛宣传,增强认同感。基层党委、社区党组织应认真总结前阶段工作,查找问题、制定措施,继续发扬好的做法,如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进行新一轮地宣传发动工作,深入到辖区各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家庭,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增强认同感,达成共识,认识到自己在社区中既是社区成员,又是具有先锋性质的双重角色,是社区建设责无旁贷的承担者,激励起他们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继续抓好登记,全面掌握社区在职党员的情况。登记工作是组织好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基础,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所学专长、服务意愿,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目前,我县机关共有在职党员896人,已登记的在职党员人数为769人,登记率约为86%,还有100多名在职党员没有登记,而且已登记的党员资料还有等于完善,因此今后的登记工作还很艰巨,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上门登记,完成全部在职党员的登记工作。在登记过程中,要做到主动亮出社区党组织的身份。理直气壮,不卑不亢,恰当适度;坚持思想先行,讲明道理;坚持自愿参与的原则,主动邀请,不强其所难;要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和所在单位党组织作用,协助做好登记工作。二是要不断完善信息资料的内容。在登记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在职党员的信息资料,根据工作需要增加信息项目和修改信息内容,为下一步建立在职党员信息档案打下基础。三是要加强在职党员的分类管理。就是将在职党员这一宝贵资源,进行重新整合,按照他们的所学专长、服务意愿、所选岗位进行归类、分组,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并在每个小组选出一名联络员,负责本组人员召集、开展活动以及与社区党组织的联系工作,逐步建立起在职党员的管理网络体系。

篇(6)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要求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县直机关、事业单位所有在职党员为主体,以社区党组织为依托,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通过社区党组织的管理、监督,进一步发挥在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起共同参与、共同关心、共同建设的开放型区域性社区大党建格局。

2、原则要求:凡组织关系在县直机关、事业单位的在社区居住的在职党员,本着“八小时之内努力工作在单位,八小时之外无私奉献在社区”的原则,八小时之内接受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八小时之外纳入本人居住地社区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提升我县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各级党组织和在职党员的职责任务

(一)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任务

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要认真组织和保证本单位党员参与、支持社区建设。其主要职责任务是:

1、做好思想发动工作。积极宣传,做好在职党员的思想发动工作。教育在职党员进入社区后,要服从社区党组织的管理,自觉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教育党员在社区中要同在工作单位一样,公开党员身份,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2、积极与社区党组织保持联系。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定期到社区党组织进行走访,了解“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进展情况,掌握本单位党员在社区的表现。

3、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深入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积极为社区办好事、办实事,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4、严格管理。建立本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档案》,详细记录党员在社区活动情况。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在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评选先进、提拔晋级时,要主动征求社区党组织意见。要对在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及时表彰、宣传;对不参加社区活动和在社区中反映不好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

(二)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任务

社区党组织要努力为在职党员在社区发挥作用营造氛围、创造条件。其主要职责是:

1、做好报到接洽工作。要积极配合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认真做好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接洽工作,建立本社区在职党员档案,全面、准确地掌握本社区内在职党员的人数、特长和服务意向,建立本社区在职党员信息库。

2、履行监督职能。要把监督在职党员进社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认真履行对在职党员的协助管理和监督职能。

3、组织开展各项活动。要积极组织在职党员利用节假日等业余时间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根据社区的实际需要,设立环境整治、治安防范、便民服务、帮困助残、法律援助等公益岗位,明确每个岗位职责,并根据党员申报岗位情况搞好编组,引导党员认岗履责。同时,还要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联系户、党员为民服务日等主题活动,服务社区居民。

4、做好信息登记反馈工作。认真填写《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卡》,每半年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一次。

5、选树先进典型。要积极选树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好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整体上水平。

(三)在职党员的主要职责任务

在职党员应结合自身特长,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始终维护党员的良好形象,积极主动为社区建设管理出谋划策、贡献力量。具体要做到“六个带头”、“六个一”:

“六个带头”:

带头宣传党的政策、带头倡导社会公德、带头参与社区建设、带头帮扶困难群众、带头搞好邻里关系、带头维护社会治安。

“六个一”:

1、当好一名信息员。注意倾听居民群众的意见,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社区和有关部门反映,成为社区与居民、社区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2、做好一个表率。要树立党员的文明形象,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以一个人带动一家人,以一户带动一片,推进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3、认领一个公益岗位。在职党员结合自身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特长,到社区党组织认领一个无偿的公益性岗位,并按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履岗。

4、帮好一家困难户。在社区党组织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根据在职党员的实际情况和辖区困难家庭实际,分组成立帮扶小组,结对帮扶生活困难户,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帮扶活动,积极构建和谐社区。

5、提出一条好建议。在职党员应主动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努力为加快社区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力争每名在职党员每年向社区提出1条以上有价值的意见建议。

6、办好一件实事。在职党员要在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等方面,为本社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实事。每名在职党员每年应至少参加一次社区公益活动、一次社区文化活动、一次社区环境整治活动和一次社区社会治安活动。

三、工作方法步骤

(一)部署发动阶段(9月20日—9月30日):各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要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学习县委组织部关于在职党员进社区的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好各社区党组织的分布和设置情况,要求每位在职党员了解掌握报到的方式方法,明确职责任务。各社区党组织要认真掌握“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二)集中报到阶段(10月8日—10月20日):各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指导在职党员填写好《在职党员报到卡》,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在职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到社区报到,作好表率。各社区党组织要安排好工作人员,接待好前来报到的在职党员,认真填写《在职党员社区报到登记表》,并将《报到回执》经社区党组织盖章后,由在职党员及时交所在单位党组织留存。

(三)检查汇总阶段(10月21—10月31日):各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党组织收集好党员《报到回执》,统计汇总在职党员报到情况,并于10月25日前向上级党(工)委上报《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情况统计表》和《在职党员未到社区报到情况统计表》。县直各党(工)委于10月31日前,将《在职党员社区报到情况统计表》和《在职党员未到社区报到情况统计表》上报县委组织部组织科。对个别党员未报到的,要摸清原因,做好工作,督促迅速报到。

(四)日常管理阶段(11月1日以后):社区党组织根据社区需要设立公益岗位,明确职责,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岗位,并将认领同一岗位的在职党员编为一组,任组长一名、副组长两名。各社区党组织要与各组负责人商定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重点内容、方式方法,形成工作计划。各组负责人根据社区活动计划,定期联络、组织成员开展活动。在职党员每半年分别向社区党组织和所在单位党组织上报一份参加社区活动总结。社区党组织每半年如实填写一次《在职党员社区表现反馈卡》,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党员的表现。

篇(7)

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以“在职党员受教育、居民群众得实惠、社区工作上水平”为目标,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根本,鼓励和引导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加社区党组织的有关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基本原则:一是全员参与。组织在社区居住、党的组织关系隶属其所在单位党组织的在职党员全员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8小时以外的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在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群众的联系中发挥作用,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二是简便易行。在职党员原则上以居住地社区为主,就近就便参加活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兴趣、特长、能力、条件,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主动承担任务,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有关活动。三是坚持经常。在职党员进社区要坚持经常、常抓不懈,防止走过场、一阵风。要及时总结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成熟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逐步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党员管理机制。四是注重实效。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确保在职党员俯下身去、沉下心来,体察民情、增进感情、改进作风,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责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在职党员要按照所在单位党组织的统一安排,利用业余时间积极参加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活动,重点围绕以下六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开展政策宣传。通过上党课等形式,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科学发展观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深居民群众对党委、政府决策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反映社情民意。加强与居民群众的沟通交流,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了解党委、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居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居民群众反映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向社区党组织和有关职能部门反馈,成为社区与居民群众、社区与党委及政府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三是维护社区稳定。带头搞好邻里关系,帮助社区党组织健全民意表达、信息通报等制度,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营造平安和谐的社区环境。四是解决群众困难。热心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好事,主动与生活困难的党员、群众结对子、交朋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帮扶活动,力所能及地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五是弘扬先进文化。发挥自身特长,协助社区开展科普展览、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六是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积极为社区工作出点子、想办法,协助社区党组织理清发展思路,抓住工作重点,解决工作难题。推动社区党组织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的沟通协调,促进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人员互动、活动互助,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由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居住地社区党组织共同负责,具体实施。一是抓好思想发动。各单位党组织要广泛宣传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在职党员了解社区、关心社区,增强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要督促本单位党员主动与居住地社区党组织联系,走进社区、走进群众。二是做好报到接洽。组织在职党员凭介绍信等证件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到。社区党组织要明确专人负责做好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接洽工作,建立本社区在职党员信息库,记录在职党员的基本信息和报到情况。三是组织开展活动。社区党组织要根据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实际,根据在职党员的特点,为在职党员领岗履职、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四是加强双向管理。社区党组织要加强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沟通联系,协助做好对在职党员8小时以外的管理,每年底以适当形式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反馈。各单位党组织要及时了解本单位党员在社区表现情况,将社区党组织的反馈意见作为评先选优、晋级晋职的重要条件之一。

2013年以来,辽宁省把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作为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举措,制定了《关于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意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并带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进社区服务,推进城市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有序衔接、深度融合、统筹开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并得到了中央组织部的肯定。前不久,在全国社区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为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中组部将在全国推广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这一做法。

篇(8)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社区建设和管理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基础在基层,社区是载体。社区地位与作用的日益凸现,必然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才能得到体现,才能确保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旨在促进市直单位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是新形势下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建设合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有助于拓宽监督渠道,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树立党员干部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党风、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推动我市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稳定发展。

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重要思想新高潮,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背景下,大力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强调党员如何在社区生活中发挥作用,这对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促进社区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各单位党组织必须从全局的、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落实“党员进社区”活动,探索开展“党员进社区”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参加对象:市直单位党组织管理范围内的在职党员。

2、活动内容:主要是要求市直单位中的党员在所居住的社区亮明党员身份,参与社区活动,由社区党支部将其在社区参与活动的表现情况反馈给所在单位党组织。

3、开展活动的基本方法:在今年3月底以前,市直单位党组织要动员、组织在职党员持《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和《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到居住地社区(居民区)党组织报到。《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由市直单位党组织统一到市直机关工委领取。市直单位的党员向社区党支部报到后,社区党支部要积极组织市直单位的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等活动。如党员居住地搬迁,由本人及时将个人在社区党支部登记的有关资料转交到新居住地社区党支部。

三、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市直单位要积极组织好“党员进社区”活动。市直单位党组织主动向社区党组织介绍在职党员情况,组织好单位在职党员持《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和《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到居住地社区(居民区)党组织报到。同时,市直单位党组织要把《在职党员社区联系册》分社区填写好,送到各社区,报到市直机关工委备案。要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提供条件,经常关心、了解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主动沟通、配合社区党组织做好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工作,干部职工集中居住或工作在社区的单位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尽力为党员参与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1、明确专人负责联络工作。每个社区(居民区)党支部都要建立《在职党员社区联系册》和党员服务站,党员服务站领导成员由各社区在职党员推选,党员服务站负责与在职党员的联络、协调等工作,制定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目标任务、活动计划,具体组织开展活动,担负起活动组织者的责任。

2、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做到适时、适宜、适度,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特长和积极性。一般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或划定党员责任区,组织在职党员参加各类咨询,科普宣传、绿化保洁、医疗服务、义务修理、治安巡逻、广场文化、献计议事、关爱援助、关心青少年等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开展社区活动一般利用“八小时”以外时间,要考虑在职党员的劳动强度。

3、建立在职党员人才资源库。社区党组织要对在职党员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重点掌握联系一批有专业特长、有社会影响、又热心社区公益活动的在职党员,建立相应名册和台帐,定期组织他们开展一些专项活动。

(三)在职党员要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市直机关单位的在职党员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实践“*”重要思想,在社区活动中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做到“八小时以内”与“八小时以外”一个样。要尊重、理解、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合理处理好自身工作与参与社区活动的关系,服从安排,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工作,为社区建设和管理、创建文明社区贡献力量。

四、建立健全的“党员进社区”活动机制

为保证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要建立健全的活动机制。

1、建立在职党员登记报到制度。各社区党组织负责社区在职党员登记工作,加强对在职党员8小时工作之外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名册及档案,掌握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资料。

2、建立在职党员表现情况反馈制度。社区党组织要积极收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工作、生活、做贡献情况,广泛认真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并结合掌握情况,每半年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一次沟通、反馈。社区党组织向在职党员所在党组织发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反馈情况卡”,定期对党员表现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党员所在党组织。

3、建立考察党员干部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制度。市直单位在选先评优、民主评议党员、提拔使用干部等方面涉及考察工作时,注重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将党员8小时工作以外在社区的表现作为重要内容,社区党组织认定不称职的干部不能作为评优、提拔的对象。

4、建立定期走访制度。科级党员干部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到居住地所在社区走访,一般干部由所在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到居住地所在社区走访。走访工作每半年一次。

篇(9)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社区建设和管理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基础在基层,社区是载体。社区地位与作用的日益凸现,必然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才能得到体现,才能确保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旨在促进市直单位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是新形势下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建设合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有助于拓宽监督渠道,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树立党员干部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党风、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推动我市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稳定发展。

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重要思想新高潮,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背景下,大力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强调党员如何在社区生活中发挥作用,这对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促进社区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各单位党组织必须从全局的、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落实“党员进社区”活动,探索开展“党员进社区”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参加对象:市直单位党组织管理范围内的在职党员。

2、活动内容:主要是要求市直单位中的党员在所居住的社区亮明党员身份,参与社区活动,由社区党支部将其在社区参与活动的表现情况反馈给所在单位党组织。

3、开展活动的基本方法:在今年3月底以前,市直单位党组织要动员、组织在职党员持《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和《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到居住地社区(居民区)党组织报到。《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由市直单位党组织统一到市直机关工委领取。市直单位的党员向社区党支部报到后,社区党支部要积极组织市直单位的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等活动。如党员居住地搬迁,由本人及时将个人在社区党支部登记的有关资料转交到新居住地社区党支部。

三、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市直单位要积极组织好“党员进社区”活动。市直单位党组织主动向社区党组织介绍在职党员情况,组织好单位在职党员持《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和《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到居住地社区(居民区)党组织报到。同时,市直单位党组织要把《在职党员社区联系册》分社区填写好,送到各社区,报到市直机关工委备案。要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提供条件,经常关心、了解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主动沟通、配合社区党组织做好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工作,干部职工集中居住或工作在社区的单位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尽力为党员参与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1、明确专人负责联络工作。每个社区(居民区)党支部都要建立《在职党员社区联系册》和党员服务站,党员服务站领导成员由各社区在职党员推选,党员服务站负责与在职党员的联络、协调等工作,制定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目标任务、活动计划,具体组织开展活动,担负起活动组织者的责任。

2、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做到适时、适宜、适度,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特长和积极性。一般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或划定党员责任区,组织在职党员参加各类咨询,科普宣传、绿化保洁、医疗服务、义务修理、治安巡逻、广场文化、献计议事、关爱援助、关心青少年等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开展社区活动一般利用“八小时”以外时间,要考虑在职党员的劳动强度。

3、建立在职党员人才资源库。社区党组织要对在职党员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重点掌握联系一批有专业特长、有社会影响、又热心社区公益活动的在职党员,建立相应名册和台帐,定期组织他们开展一些专项活动。

(三)在职党员要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市直机关单位的在职党员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实践“*”重要思想,在社区活动中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做到“八小时以内”与“八小时以外”一个样。要尊重、理解、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合理处理好自身工作与参与社区活动的关系,服从安排,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工作,为社区建设和管理、创建文明社区贡献力量。

四、建立健全的“党员进社区”活动机制

为保证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要建立健全的活动机制。

1、建立在职党员登记报到制度。各社区党组织负责社区在职党员登记工作,加强对在职党员8小时工作之外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名册及档案,掌握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资料。

2、建立在职党员表现情况反馈制度。社区党组织要积极收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工作、生活、做贡献情况,广泛认真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并结合掌握情况,每半年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一次沟通、反馈。社区党组织向在职党员所在党组织发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反馈情况卡”,定期对党员表现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党员所在党组织。

3、建立考察党员干部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制度。市直单位在选先评优、民主评议党员、提拔使用干部等方面涉及考察工作时,注重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将党员8小时工作以外在社区的表现作为重要内容,社区党组织认定不称职的干部不能作为评优、提拔的对象。

4、建立定期走访制度。科级党员干部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到居住地所在社区走访,一般干部由所在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到居住地所在社区走访。走访工作每半年一次。

篇(10)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社区建设和管理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基础在基层,社区是载体。社区地位与作用的日益凸现,必然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社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才能得到体现,才能确保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旨在促进市直单位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这是新形势下整合社区资源、形成社区建设合力,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有助于拓宽监督渠道,健全干部监督机制,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树立党员干部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密切党群关系,促进党风、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推动我市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稳定发展。

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重要思想新高潮,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背景下,大力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强调党员如何在社区生活中发挥作用,这对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促进社区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各单位党组织必须从全局的、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落实“党员进社区”活动,探索开展“党员进社区”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1、参加对象:市直单位党组织管理范围内的在职党员。

2、活动内容:主要是要求市直单位中的党员在所居住的社区亮明党员身份,参与社区活动,由社区党支部将其在社区参与活动的表现情况反馈给所在单位党组织。

3、开展活动的基本方法:在今年3月底以前,市直单位党组织要动员、组织在职党员持《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和《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到居住地社区(居民区)党组织报到。《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由市直单位党组织统一到市直机关工委领取。市直单位的党员向社区党支部报到后,社区党支部要积极组织市直单位的党员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等活动。如党员居住地搬迁,由本人及时将个人在社区党支部登记的有关资料转交到新居住地社区党支部。

三、在市直单位中开展“党员进社区”活动的基本要求

(一)市直单位要积极组织好“党员进社区”活动。市直单位党组织主动向社区党组织介绍在职党员情况,组织好单位在职党员持《中国共产党党员证明信》和《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到居住地社区(居民区)党组织报到。同时,市直单位党组织要把《在职党员社区联系册》分社区填写好,送到各社区,报到市直机关工委备案。要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提供条件,经常关心、了解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情况,主动沟通、配合社区党组织做好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工作,干部职工集中居住或工作在社区的单位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实现党建资源共享,尽力为党员参与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创造条件,搭建舞台

1、明确专人负责联络工作。每个社区(居民区)党支部都要建立《在职党员社区联系册》和党员服务站,党员服务站领导成员由各社区在职党员推选,党员服务站负责与在职党员的联络、协调等工作,制定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目标任务、活动计划,具体组织开展活动,担负起活动组织者的责任。

2、因人而异地安排工作。做到适时、适宜、适度,形式多样,充分发挥在职党员的特长和积极性。一般可组建志愿者服务队或划定党员责任区,组织在职党员参加各类咨询,科普宣传、绿化保洁、医疗服务、义务修理、治安巡逻、广场文化、献计议事、关爱援助、关心青少年等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开展社区活动一般利用“八小时”以外时间,要考虑在职党员的劳动强度。

3、建立在职党员人才资源库。社区党组织要对在职党员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重点掌握联系一批有专业特长、有社会影响、又热心社区公益活动的在职党员,建立相应名册和台帐,定期组织他们开展一些专项活动。

(三)在职党员要积极参与社区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市直机关单位的在职党员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实践“*”重要思想,在社区活动中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始终做到“八小时以内”与“八小时以外”一个样。要尊重、理解、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合理处理好自身工作与参与社区活动的关系,服从安排,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工作,为社区建设和管理、创建文明社区贡献力量。

四、建立健全的“党员进社区”活动机制

为保证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取得实效,要建立健全的活动机制。

1、建立在职党员登记报到制度。各社区党组织负责社区在职党员登记工作,加强对在职党员8小时工作之外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社区在职党员名册及档案,掌握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资料。

2、建立在职党员表现情况反馈制度。社区党组织要积极收集在职党员在社区的工作、生活、做贡献情况,广泛认真听取社区居民意见,并结合掌握情况,每半年向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进行一次沟通、反馈。社区党组织向在职党员所在党组织发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反馈情况卡”,定期对党员表现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党员所在党组织。

3、建立考察党员干部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制度。市直单位在选先评优、民主评议党员、提拔使用干部等方面涉及考察工作时,注重听取社区党组织意见,将党员8小时工作以外在社区的表现作为重要内容,社区党组织认定不称职的干部不能作为评优、提拔的对象。

4、建立定期走访制度。科级党员干部由市委组织部负责到居住地所在社区走访,一般干部由所在单位党组织主要领导到居住地所在社区走访。走访工作每半年一次。

篇(11)

――单位党组织负责“送进去”。活动开展以来,全区127家区直事业单位党组织第一时间召开“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动员部署大会,由单位党组织负责人组织本单位在职党员在规定期限内集中到所居住社区报到,并将报到回执交由单位党组织统一保存。区委组织部将各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报到情况作为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重要考评内容,进一步促进各单位党组织责任落实到位。

――社区党组织负责“接进来”。整合资源,建立“三级联络机构”,即街道建立在职党员联络中心,社区建立在职党员联络站,楼院(网格)建立在职党员联络点,具体承接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同时,通过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设立公共信箱等方式,详细了解居民需求,梳理居民意愿,分类建立居民动态需求库,每半年为前来报到的在职党员提供一份服务“菜单”。

――做好“岗位衔接”。社区依托“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统一的在职党员报到服务标识,指定专人做好报到接洽工作。针对党员职业特点、个人特长和工作时间,为在职党员“私人定制”理论宣讲、扶贫解难、就业指导等22项7836个服务岗位,楼院党小组长、居民小组长、居民楼长、居民代表、治安巡逻员、民事调解员、政策宣传员、义务辅导员、民情调查员、义务监督员等10种管理性职务,指导在职党员以1+1、N+1等灵活多样的形式领岗履职。

做保障创平台,双向组织活动

――单位党组织做好“后盾”。各单位党组织主动与所在社区结成对子,充分利用单位资源及部门优势,与结对社区开展互助学习、教育培训、扶贫济困等各类主题活动,协助在职党员解决社区热点难点问题,为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提供坚强后盾。同时,区委设立在职党员进社区集中活动日,按季度定期组织在职党员到各社区轮流开展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的落实。

――社区党组织搭好“舞台”。延伸拓展“一街一品、一区一品”创建活动,推动“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党建服务品牌创建。通过以节假日、纪念日、重大活动等为契机,以社区居民实际困难和需求为导向,以生活困难党员群众、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为重点,精心打造“时间银行储蓄卡”“汇聚正能量、点亮微心愿”“8小时外的旗帜”等20多个活动新载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特色主题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整体水平。

――注重发挥在职党员“作用”。以“社区需要”和“党员所能”为前提,组织在职党员开展“五个一、五带头”活动,即开展一次走访,带头进行理论宣讲;认领一个岗位,带头服务居民群众;提出一条建议,带头参与社区建设;做好一个表率,带头遵守社会公德;联系一户居民,带头帮扶困难群众,积极引导在职党员为居民提供集中定点服务、组团服务、网络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目前,已收集整理居民意见3200余条,惠民生建言580多条,志愿解民忧1283件次,结对帮民困1536人次。

建档案设组织,双向加强管理

――建立“活动双档案”。一方面,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为本单位在职党员建立进社区服务档案,安排专人按月定期了解在职党员在社区服务奉献情况,做好活动记录,对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另一方面,结合区委统一印发的《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服务记实手册》,社区党组织建立在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情况台账,及时做好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信息的记录,一月一复核,使在职党员开展“星级”评选有据可依。

――实行“信息双反馈”。一方面,单位党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定期组织座谈交流参加社区活动的感受和体会,听取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表现的意见建议,并以抽查形式,跟踪指导在职党员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依托在职党员联络站,社区党组织与单位党组织定期沟通联系,反馈在职党员有关情况,对长期不参加活动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的,由单位党组织督促其积极参加活动、发挥作用,实现党员管理向社区的拓展延伸。

――推行“管理双组织”。依托原有“网格化”工作机制,社区党组织按在职党员住址、认领项目或特长,结合实际建立在职党员松散型党小组、功能型党小组、楼院党小组,由直管党员通过建立QQ群、短信群等多种方式联系并组织开展服务,在原党组织隶属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将在职党员纳入街道社区党组织中,实现单位社区双向管理的对接。

立机制强激励,双向开展考核

――社区党组织开展“五星级”考评。建立“百分制”积分量化制度,以在职党员“五个一、五带头”职责为主要考评内容,由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群众代表组团按年度对在职党员开展五星级考评,并以书面形式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考评结果,为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开展考评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