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采购市场考察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供应商履约能力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有些情况下,正是因为供应商恶意违规,致使电力系统很多问题都无法及时解决,而酿成了大事故。值得庆幸的是,各有关企业以及部门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努力建设供应商履约评价机制,并且采取一切方法实现招投标信息联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1 供应商违约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
1.1 供应商违约的主要表现
电力物资都是通过招标的方式来选择物资供应商,这样更有利于电力企业选择质优价廉、履约诚信的物资供应商。但是近些年来,某些供应商却屡屡出现违约的情况,具体表现及其原因如下:
第一,设备材料性能不佳,比如某些物资供应商在没有经过允许的情况下就降低技术标准,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这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非常不利;第二,由于制造商任务比较多,或者是因为配件生产商厂家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时完成物资生产,导致物资不能依照合同规定的时间按时交货;第三,市场价格波动幅度过大,导致供应商违约。比如铜铝等物资价格涨幅幅度都比较大,而一旦这些有色金属出现了明显的涨幅,导地线以及其他设备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这使得中标价和市场价格相比,有着非常大的价格差,由此导致供应商违约,不再愿意履行合同义务;第四,售后服务非常差,供应商并未依照合同中规定的要求及时有效的处理,导致电力方面的某些事故迟迟不能解决,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据有关数据统计,电力生产物资供应商履约率仅为80%,这足以说明供应商违约情况非常常见,有待解决处理。
1.2 供应商违约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供应商经常违约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如下因素:
1.2.1 履约意识不强。现阶段,我国供应商法制意识普遍不强,很多供应商都会故意违约,不讲信用的情况。再加之,供应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时常会选择质量不佳的材料,在其看来“法不责众”,其他参与者都违约,自己违约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另外,由于我国社会信用机制还未建设完全,即便违约供应商也不会受到任何信用影响。上述这些因素均不同程度的造成供应商违约。
1.2.2 供应商在低价中标后难以按照规定履约。某些供应商依照依照标书中最低价格来竞标,并未考虑到自己现有情况,也未对市场进行深度调查,就盲目的报低价。招标结构依照相应的规定,要预先选择最低报价者,因此通常情况下都是最低报价者中标。但是中标之后,由于资金不足,供应商不得不降低技术标准,以次充好,这样就降低了电力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利于电力工程整体质量的把控。
1.2.3 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目前,我国供应商履约评价机制有很多值得商榷的方面,市场本身就缺乏权威性,再加之,监管惩处力度并未达到震慑的作用。此外,供应商不良违约行为整体的发现率、公布率都不是非常高,电力企业无法辨别,而且如果电力企业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发现供应商存在着违约行为,但要纠偏清理则有一定的难度,可能损失会更大。
2 供应商履约评价与招标信息联动实现的具体措施
2.1 提升供应商履约信用意识
有关部门首先要加大诚信教育,让所有的供应商意识到诚信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就是要构建履约评价机制,要让每一个违约的供应商都受到相应的惩罚,尤其是信用惩罚,只有如此,供应商履约意识才会逐渐的提升。有关部门每季度定期召开供应商座谈会,通过不断地交流工作经验和意见,解决履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努力营造电力物资市场领域“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
2.2 不断完善履约评价体系框架
从网省电力公司到地市供电公司、县公司设专人负责,实行月报制,要求基层单位每月填报“供应商履约行为报告书”,每月反馈供应商情况,年终提交供应商年度履约评价报告书,反映所辖范围的供应商情况;有关部门对于确实不良的供应商给予系统内通报批评或纳入黑名单。对被列入“黑名单”的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其参加系统投标。通过对供应商的产品和工程质量、售后服务、廉洁自律等内容进行全过程跟踪,形成供应商评估体系,实行定期评估、动态管理,并作为下一轮评标的重要依据。
2.3 加强供应商管理
对第一次中标或入围,或受到举报的投标人进行实地考察,对其整体实力、产品质量、工艺水平、运行业绩、原材料采购等情况进行比较深入地调查和了解,取得第一手材料,并形成制度,纳入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招投标工作提供依据。并将考察的数据和结果形成考察报告,通过局域网,在行业系统内实现资源共享,规避招投标工作所带来的风险。对供应商的飞行考察报告和每月供应商的不良履约记录都提交给招标机构,作为资格审查和评标的参考依据。
2.4 完善设备监造管理机制
为积极应对低价中标供应商带来的工期和质量风险,杜绝后患,有关部门应该开展供应商设备集中监造,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发现的质量和进度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整改,对不合格、不良履约、不守信用等问题出台相关办法或补充规定给予处罚,并将设备监造中的制造质量、交货进度等履约评价信息与招投标工作联动,作为投标人资格预审和评标的依据之一。通过加强联动机制确保中标人严格履行投标承诺和供货合同,保证设备材料质量与交货进度,真正做到闭环管理和良性循环。
2.5 完善违规违纪惩处体系
在现有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制定过于原则,法制环境建设与经济信用环境适应度不高,依法行政的难度较大的情况下,还制定了适合电力建设市场的《关于供应商违规违纪处理办法》为《供应商履约评价管理办法》的补充内容,健全失信惩戒和守信褒扬机制,严厉惩治失信市场主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供应商履约评价的建设及其实现招投标信息联动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招标信息联动的实现需要做好供应商履约评价工作,因为如不做好相应的评价工作,招投标中会存在着很多虚假信息,信息联动也就毫无意义。目前,国家以及相关企业都在积极推进供应商履约评价机制建设,以期能够为招投标信息联动的实现奠定条件。■
参考文献
[1]王艺蒙.国电东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模式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殷锐.供应链环境下电网物资供应商评价与选择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9.
【中图分类号】G22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6-0751(2015)03-0017-06
作者简介:韩峰,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总公司,高级工程师
在实施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前,通常需要赴境外项目所在国家进行现场考察和市场调研,根据要实施的项目规模、施工内容、工程特点等编写考察提纲,搜集各种有关资料,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最后写出考察报告,调整、完善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实施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因此,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现场考察和市场调研是项目取得成功的极为重要的环节。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国内广电工程项目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项目实施地点在境外不同的国家,这就存在许多特殊性,需要在实地考察当中,一项一项地进行调查了解、分析比对,以便得到正确、可靠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已编制的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订,按序开展项目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境外广播电视工程开工后,施工人员陆续进场,设备、材料、施工机械,按进度计划进入施工现场,根据设计图纸、施工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加强管理,保证质量,安全生产,按计划完成各项施工任务。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的技术考察,需要在当地调查了解的内容类别很多、工作量很大,根据我多年从事境外广播电视工程项目技术考察的工作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考察前的准备工作
1.1人员准备
选派有经验、与项目实施相关的主要专业人员和外语翻译组成考察组,提前对赴现场要进行的考查内容进行准备,熟悉相关内容,做好人员的分工。
1.2文件准备
(1)编制考察提纲和考察日程,使考察有序、按计划进行;(2)编制考察搜资目录,便于在现场开展搜资工作;(3)编制拟在考察地实施的项目初步技术方案,抵达现场后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4)编制需要与对方广电机构签署的项目会谈纪要、备忘录,抵达后据此与对方进行商务、技术会谈,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双方就相关具体问题进行充分深入的探讨,最终达成一致并签署文件;(5)编制本次考察的经费预算并报上级批准。
1.3装备及出国手续
(1)笔记本电脑、自动测距仪、GPS、数码摄像机、照相机等;(2)考察组人员需办理的出国公示、政审、护照、签证、机票、卫生免疫等手续要提前准备。
2现场考察与市场调研
2.1双方政府部门
2.1.1中国驻当地使馆
技术考察组能否圆满完成技术考察和签约任务,除了前期周密策划、细致准备以及考察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外,与中国驻当地使馆和对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密切配合是分不开的。技术考察组抵达后前往使馆,听取使馆领导介绍当地目前政治、经济、社会的具体情况,汇报考察组要开展的工作任务情况,听取使馆领导对考察工作提出的意见、建议。
2.1.2对方国家广播电视主管部门
通常国外主管广播电视的政府机构是新闻部或新闻通讯部等,通过与主管部门官员会见,回顾双方在广电领域的友好合作,了解当地广播电视发展概况,使对方主管机关了解考察组此行的工作任务,有益于考察组顺利开展工作。
2.2技术和商务会谈
根据考察会谈纪要、备忘录或项目实施方案内容,针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对方进行商务、技术会谈,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对涉及的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就项目整体实施设想向对方进行详细解释和说明,反复沟通讨论,对考察会谈纪要、备忘录或项目实施方案内容逐条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达成一致签署文件。
2.3考察搜资
为确定技术方案和投资估算提供依据。
2.3.1所在国基本概况
了解所在国的地理位置、人口、首都、行政区划、官方语言、政治、经济、宗教、社会治安、与中国的关系、与周边国家的关系等有关情况等。
2.3.2当地广播电视机构设置
了解当地广播电视的主管部门和下属机构设置及分工,人员的职责范围,办事程序,广播频率或电视频道的管理及申请程序等。
2.3.3当地广播电视现状
了解当地目前广电系统设施现状,当地现有广播和电视节目播出情况,包括国家、地方和私人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数量、成立日期、使用的播音语言、节目套数、覆盖区域、播出时长、每天播出的主要节目类型、收听效果、机房及设备状况、节目制作能力等。
2.3.4当地广电发射台站情况
了解当地广电发射台站点设施情况,所处位置、地势、海拔高度、交通情况、覆盖区域、距人口聚居区域的距离,发射机的台数和发射功率,天线的类型、数量和发射方向,铁塔的类型和高度,机房状况、供电情况、技术维护状况等。
2.3.5当地气象情况
收集当地有关的气象资料,包括气温(如: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极端温度)、风速(如:月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最大风速)、风向、降水量(如:月平均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时最大降水量,极端降水量)、旱季与雨季的划分等等。在境外不同的国家,由于气候、自然环境的不同,现场施工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措施,如非洲有些国家旱季气温高达50℃,为保证工程质量,浇筑混凝土工程要选择在夜间气温较低的时候施工,对砂石要采取浇水降温,白天要派专人浇水养护混凝土等措施。有的国家雷电很多、很强,所以临时设施、天馈线及铁塔高空作业、电气设备、施工机械等需要采取特别防雷措施。有的国家雨季降雨集中,小时降雨量很大,易造成积水,使施工现场受淹,因此要在现场筑建排水沟,临时设施的布局上要注意防水、采用排水措施等。此外,还有的国家瞬时风速很高,对临时建筑、高空作业带来很大危险,需要事前采取防护措施。
2.3.6施工场地的地貌、地质
施工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情况,地形坡度、倾斜方向、地势,地面下是否有管道,地面上是否有输电高压线、通讯设施,这些可以用照片来加以辅助表述,另外还需将地形图与实地相对照,查看是否一致,有条件时进行一些辅助测量。地质资料是重要的基础资料之一,除可要求当地有关部门提供外,也可在实施场地四周挖4个深1.5至2米的探井,以了解浅层的土质情况和地下水位深度,为施工方案的制定、特别是基础开挖时要采取的措施提供可靠的依据。
2.3.7当地有关施工的质量标准
境外广播电视工程的施工标准,一般执行我国颁布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这些标准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家的标准。但为了尊重当地的习惯,要调查当地采用的、有关的施工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与我国的有关标准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并争取说服当地有关机构在工程质量验收中采用我国的相应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
2.3.8当地税费
了解与广电施工有关的税种和费率,免税手续的办理程序、所需的文件和相关费用。物资的清关程序和费用,物资的进口关税等。
2.3.9当地保险公司的有关保险业务
了解当地对工程、车辆、人员的有关保险规定。当地保险公司的诚信情况、保险品种、赔偿责任、赔偿方式及保险费率等。
2.3.10当地有关法律法规
了解当地有关工程实施方面的法律法规、经济纠纷的仲裁程序等规定,设备材料的进出口规定等。当地外国人的签证期是多长时间,签证期满后是办理签证延期还是办理居留许可证,办理的程序和所需费用。
2.3.11主要建筑材料
在施工中,各种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品质各异,价格也不相同,这些材料的选用,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造价。因此,选用质量好、符合设计要求且价格合理的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工程所需的材料,列出名称、规格、型号,通过现场的调研,确定哪些材料可从当地市场采购,哪些材料应由国内供应,哪些材料需从第三国转口。一些大批量使用的材料,如砂、石子、水泥、木材等,为降低成本费用,当地具有生产能力的,应尽可能在当地市场采购。
2.3.12运输条件
调查当地有信誉、能力强的货运公司,了解物资运输情况,包括公路、铁路、海运、水运、空运等,货物运输佣金,进口物资商检费,免税手续的办理程序、所需的文件、办理的时长。了解港口的吞吐能力,可通行的集装箱规格、装卸能力、港口到施工现场的距离、运输条件及价格、港口运输的有关规定、船期、滞港费及收取的标准、清港费、运杂费等。为便于一些贵重设备或急需物资的空运,还需要了解从机场到施工现场的距离,运输条件及价格,机场运输的有关规定,航班等。
2.3.13施工机械
现场施工所需的各种施工机械,需要调查了解当地的供应能力、供应的方式、运距、租赁台班单价、设备机械的质量等。对境外广播电视工程来说,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一般主要包括面包车、小轿车、卡车、起重机、混泥土搅拌机、夯土机、卷扬机、电焊机、砂轮切断机、小型发电机、钢管脚手架等。对大型施工机械主要依赖在当地租赁,其他施工机械如当地市场没有且无法用其他施工机械替代的,可考虑从邻国租用,但应考虑在需要使用时能否租赁到,进关手续及费用。一些小型机械和工具如当地没有租赁市场时,应当自备。
2.3.14水电燃料的供应
了解当地的供电电压、频率,电力供应情况和电价,供水情况和水价,燃油供应情况和价格。如当地电力供应紧张,经常出现停电现象,为保证项目工期,应考虑自备或租用发电机。当地成品燃油经常发生供应紧张时应自备储油罐。
2.3.15临时设施
在施工现场附近选择一块场地,建设临时设施,包括生产性临时设施和生活临时设施,如仓库、办公室、工棚及职工宿舍。临时供水、临时供电可以利用正式施工工程的水源、电源,要落实接水、接电的具置,具体负责实施的部门及办理手续。对于施工期较短的一些境外工程,通常采用在当地租赁房屋作为宿舍和仓库,需要了解租赁费用和租期。还要考虑交通是否便利、周围治安情况等。
2.3.16试块的当地检测、试验
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除了加强设备、材料的选购外,在施工中还要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加强检查管理,进行必要的检测、试验,如砂石进行颗粒级配、比重、容重、含水率、含泥率、有机物含量等的试验;混泥土试块进行容重、抗压、调整级配比试验等。因此要到当地的检测单位、实验室,调查可进行的检测、试验项目,检测质量和收取的费用。
2.3.17当地劳动力状况
境外广电工程项目的施工中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和壮工。由于国家不同,在劳资关系和社会保障方面有不同的法律规定,需要通过政府有关部门搜集。了解当地劳动力的工种、技术水平、工资标准、每周工作天数和每天工作小时数、加班的规定、当地对雇主雇佣或辞退当地工人的规定、有关劳动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工资增长指数等。
2.3.18当地货币和银行
了解当地流通的货币种类,当地政府对外币的管理办法,是否可自由兑换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当地货币兑换美元或欧元等主要外币的汇率及近1-2年汇率变化情况,当地银行对外币兑换的规定等。
2.3.19当地主要生活物资的市场供应
了解当地主要生活物资的供应情况和相关价格,物价的增长指数。由于当地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等原因,物价水平各异。需对当地物价进行调查。
2.3.20办公用品市场供应情况
了解复印纸的价格,复印文件的价格,有几个电话公司、电话的安装和使用费用是多少,传真的价格,有哪些互联网接入商、网络的安装费和使用费分别是多少。
3考察结束后期工作
对现场考察期间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写出考察报告,提出对本项目实施的建议。考察报告中应包括落实建设场地、合作方式、技术方案的规模、双方的责任与分工、考察收资工作成果、签署的会谈纪要或备忘录等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杨俊杰.工程承包项目案例精选及解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是指由中央财政资金统一采购并免费供应给育龄群众的避孕药品、宫内节育器和。
第三条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目录》的编制,对《目录》实行动态管理。《目录》的编制工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以对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按照自愿、公开、公平、公正和安全、有效、适用、择优的原则进行。
第二章进入《目录》的程序
第四条申请进入《目录》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必须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部门批准注册的准字号产品,且在有效期内;
(二)生产企业具有合法的生产相关产品的资质及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
(三)生产企业资信状况良好,无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反馈意见;
(四)产品符合育龄群众计划生育服务需求,且易于推广应用;
(五)新产品须经过大样本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或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进行的引入性试验,证明适宜基层推广使用。
第五条申请进入《目录》的避孕药品除符合第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必须是符合国家有关市场准入规定的准字号产品,且在有效期内;
(二)生产企业必须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行政部门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且在有效期内。
第六条申请进入《目录》的宫内节育器除符合第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产品第一年末续用率应不低于94/每百妇女;
(二)含铜宫内节育器的铜表面积在200-400mm2之间;
(三)含药宫内节育器的药品必须符合第五条规定的条件。
第七条申请进入《目录》的除符合第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产品质量须连续三年检验合格;
(二)生产企业须具备两条(含两条)以上生产线;
(三)生产企业须获得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3C)证书。
第八条申请进入《目录》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生产企业须向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书面申请,填报《计划生育避孕药具政府采购目录申请表》,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
(二)产品的市场准入注册证;
(三)产品的临床报告;
(四)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证明文件;
(五)产品质量技术标准;
(六)产品使用说明书;
(七)产品上市后情况报告(包括产品的年生产能力;近二年产品生产、销售数量及区域分布;产品上市后使用情况,包括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处理情况;近二年售后服务情况及用户反馈意见等);
(八)要求提交的其它文件或材料。
以上文件、材料须有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第九条国家人口计生委负责组织专家或委托相关部门对申请进入《目录》的避孕药具进行技术评审。专家组成员须具备副高(含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精通业务,作风严谨,客观公正,并不得与相关企业有任何利益关系。
第十条专家组应按照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一)文件审查:对企业提供的证明文件和材料进行函审。
(二)现场考察:现场考察组由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企业所在地省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及有关机构人员共3人以上组成。
现场考察内容包括:
1、验证企业提交的证明文件及材料的原件;
2、了解企业的资信状况;
3、考察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4、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
5、了解企业售后服务状况等。
考察结束后应提交现场考察报告。接受现场考察的企业要按照考察组的要求配合进行现场考察,不得有任何干扰专家考察和评价的活动。违反者取消申请进入《目录》的资格。
(三)抽样检测:国家人口计生委委托具有法定产品检测资格的专业机构承担产品检测工作;专家组依据国家规定的质量技术标准,确定产品抽样检测项目和指标,制定抽样检测方案;专家组协助产品检测机构依据抽样检测方案,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对于不接受抽样检测的企业,将取消申请进入《目录》的资格。
(四)征集意见:国家人口计生委委托专业机构对申请进入《目录》的产品和企业,公开征集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管理和技术服务机构等用户意见。
第十一条专家组对申报企业和产品进行综合技术审查和评审,提出书面评审意见,并作为产品进入《目录》的重要依据。
第十二条专家组建议进入《目录》的产品须报经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会议审定批准后,编入《目录》予以公布。
第三章退出《目录》的程序
第十三条已进入《目录》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在生产经营企业主动要求退出《目录》或发生不再适合政府采购的情形时,按以下程序退出《目录》:
(一)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专家组对拟(应)退出《目录》的产品或企业进行评审确认,并提出专家组书面意见;
(二)专家组退出意见报请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会议审定批准后及时通知生产经营企业,并适时修改《目录》。
第十四条避孕药品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按第十三条规定程序退出《目录》:
(一)生产企业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未能严格按GMP标准规范生产;
(二)避孕药品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等安全问题;
(三)有更安全、有效和更好性价比的替代产品;
(四)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已不符合政府采购条件等。
第十五条宫内节育器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按第十三条规定程序退出《目录》:
(一)避孕效果较差,使用者逐年减少;
(二)产品连续抽检两次不合格;发生隐瞒不良反应;出现重大产品质量事故,并产生严重后果;
(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中国医疗器械质量体系(CMD)认证被注销等。
第十六条出现以下情形之一的,按第十三条规定程序退出《目录》:
(一)产品质量和生产企业资质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有关质量标准要求;
(二)发现企业资质证明和检验报告有弄虚作假行为;
(三)出现产品质量不合格或售后服务纠纷等。
第四章监督指导
第十七条依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各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对进入《目录》的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第十八条各级人口计生行政部门要全面加强对计划生育避孕药具的质量监督管理,加大对计划生育避孕药具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质量监测体系,完善报告制度。
第五章附则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物资管理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的物资管理主要针对于军工企业。二战结束后,物资管理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中物资的采购管理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在现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企业如果想提高自己的利润,已经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降低原料消耗和提高销售量的方法来实现,而要降低采购成本、强化采购管理的方法来实现。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物资的采购已逐渐成为了当今企业提高自身利润的主要方法。通过采购管理,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与供应商的密切联系并增强企业与市场的联系,这就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如果企业建立完善的采购制度,可以使企业实现整体资源的优化,进而使企业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1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
1.1物资采购流程
每个工程项目的采购流程都会因为项目本身的差异而存在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讲,采油厂的物资采购流程如下所述。(1)在项目整体设计完成后,先将整个项目的对应预算和业务需求进行大致计算,然后再结合原有的物料储存和现场实际需求进而综合整理出物资清单。在这之后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的到考察报告,然后将报告和物资清单交给上级部门审批。(2)动力装备部对项目的费用和技术参数进行审核,若审核不通过则采购程序结束;若审核通过,该部则将采购计划单交给招标办。(3)招标办根据采购计划组织相关部门开会制定出最高限价,然后就进入了招标环节。接下来就需要将招标结果递交给动力装备部再由该部下达采购通知单。(4)筹建部按照采购通知单与供应商联系,如果没有异议,则签订合同;如有异议,则再返回修改,直至达成一致。(5)供应商按照采购单提供货物,然后由筹建部签收。在签收时需要检查货物的质量,如有不达标的需要进行退换。(6)最后再由财物处凭借相关单据进行付款,在付款时应核查物资、数量和金额是否匹配等信息。
1.2物资管理现状
(1)一级物资和二级集采物资执集中采购。在采油厂中,对于那些专业性强、采购数量和所需金额都比较大的物资需要通过招标方式集中采购。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将供应商、物资清单和物资价格等信息进行公示,然后进行集中采购。(2)二级非集采物资和三级物资以谈判形式实施委托采购。该类物资在采购过程中采油厂应按照油田公司的相关管理条例与物资供销公司谈判,在谈判过程中需要对物资的价格、采购方案等进行商议,在谈判达成一致后便可委托供销公司进行采购。(3)三级物资以谈判方式进行自主采购。在油田公司中,一般分配全年物资采购金额的百分之五为自主采购的金额。这些金额基本就可以用来自主采购一些小的物资和零件等。
1.3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采购人员。在采油厂中一般都只分配一个物资采购岗位,该位置的人员不但需要处理日常业务,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但其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日常业务的繁重,导致其花费到市场调研上的时间就会少之又少,这就使得采购人员无法对物资的品牌、质量、价格等信息充分了解。(2)采购业务流程多、耗时长。根据上面所提到的物资采购流程,我们可以发现该流程所耗费的时间很长。整个过程需要多次审批,并且需要组织开会讨论且会议涉及多个部门,再经过一些繁琐程序后才能完成对所需物资的采购。(3)供应商无法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在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中,由于采油厂不能与供应商直接沟通,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信息反馈。一方面,所以如果出现工程进度和施工条件的改变,采购很有可能按照原来的方案进行而不能做出及时调整。另一方面,如果供应商的物资突然出现短缺,则需要重新订货,这也会对工程的正常进行带来一些问题。
2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加大集中采购力度。在油田企业集中采购的政策支持下,采油厂的集中采购集中了二级单位集采物资数量,这就避免了小型部门的自主采集。集中采购时可以大幅降低采购物资的价格,并且可以得到生产厂家的优质服务,提高了采购效率,集中采购仍然是今后发展的趋势。(2)建立二级非集采物资和三级物资的电子商务平台。随着目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大量的物资采购业务也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并且可以在平台上可以直接看到所需物资的数量、价格等信息。同时,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使得采购业务变得简单,并使其向着信息化管理方向发展。
3结语
采油厂物资采购管理是油田企业需要探讨的一个关键问题,物资的采购已逐渐成为了企业提高自身利润的主要方法。本文因篇幅有限,只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以后相关研究者可以深入分析,为我国油田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二)检查与监督:供应商管理部对各部门执行供应商管理规定的情况依据表1.物资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矩阵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检查结果与本中心绩效考核挂钩。详见表1
二、完善物资供应处的电子商务平台
1.电子商务所依托的技术平台妥先进适用。物资供应处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既要注重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不能采用已被淘汰或即将被淘汰的技术,更要注重所选技术的适用性,以适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如物资供应处目前所存储的物资种类繁多,除了在采购过程中进行分类管理外,还可以考虑开发物资仓储条码管理系统,将所管物资标上标签,加入条形码技术,从而更清晰的了解仓储动态,降低仓储管理戚本。
2.系统的开发与利用并重。开发电子商务需要对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所以建设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利用。需要建立物资供应处的企业数据库,在数据的采集、提炼、录人、存储、传输、处理、分析、管理、应用及共享乃至二次、三次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同时还要注重企业外部信息资源(如供应商、客户及市场需求信息)的开发利用,不仅要开发出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应用的模块,更要建立起能系统运用各方面信息资源的体系。
3.在决策支持系统下建立的各项数据库,需要保证数据完整、准确、及时。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分析的数据和决策内容,将会强化企业业务过程中的信崽集成和控制,加快决策速度,提高决策质量。可以为管理人员和企业决策人员提供辅助的决策依据帮助决策者迅速、正确的把握市场信息,使企业由事后管理变为事前预测、过程控制。将物资采购需求由原来的人工预测转化为系统科学预测管理,资金流决策分析由原来的计划管理转变为分析决策管理,使物资管理更加科学。
4.事先预测转向适时监控与调整。传统的流通模式通过预测下游通道的资源来进行各项物流作业活动,不幸的是预测很少有准确的,因而浪费了理趋势是强调通道成员的联合机制,成员间可以实现相关信息共事,尤其是内部需求及生产的资料,使得不同供应链环节的企业无需去做不必要的预测,这样就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具有良好的信息监控能力和对供应链管理的开放式的思路与策略。因此物资供应处需要加强供应链上的各个伙伴之间的信息化沟通,建立各个供应商、生产商信息系统数据库,注意整个供应链上的组织、标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2002年1月10日,沃尔玛中国首家社区店在深圳嘉里中心开业,这是在中国的第19家店。
7月18日,沃尔玛购物广场哈尔滨店开业,这是在中国第20家分店。
9月19日,总投资1800万美元、营业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沃尔玛昆明集大店开业,这是沃尔玛在昆明的第三家店,也是在中国开设的第21家分店。
9月下旬,沃尔玛购物广场深圳园岭分店开业,这是沃尔玛在中国的第22家店。
12月12日,沃尔玛长春山姆会员店正式开业,,这是在中国的第23家分店。
12月19日,沃尔玛在中国的第2家社区店深圳南山店开业,这是沃尔玛在深圳的第9家店,也是在中国的第24家店
12月25日,沃尔玛在中国的第25家店长春银座店开业,这是沃尔玛在长春的第二家店,距第一家店开业时间只有10多天。
在今年新开的7家店中,社区店是沃尔玛在中国的首次尝试,另外有四家是购物广场,一家是山姆会员店。至此,到2002年底,沃尔玛已在中国开设了25家分店,在25家店中,其中19家是购物广场(深圳6家、东莞1家、昆明2家、大连2家、汕头1家、福州2家、厦门2家、沈阳1家、哈尔滨1家,长春1家)、4家山姆会员店(深圳、福州、昆明、长春)、2家社区店(深圳2家)。沃尔玛的扩张其实一直显得比较低调,以致笔者在沃尔玛中国网站上竟然无法查找到沃尔玛中国各分店正确的开业时间,有关沃尔玛的新闻也只有十余条。
虽然沃尔玛在今年开店数量只有五家,但传出将开业或在建的或有意向的店却遍及全国各大重点城市,更重要的是携手大连万达,宣称要入驻万达在各地兴建的万达商业广场。沃尔玛高层官员也透露,2003年底在中国的开店数量要达到44家,也就是说在一年内要开20家左右店,相当于自19696年进入中国后过去六年的开店数量。
以下是传出将开业的或在建的或有意向的店:
天津:选址初定,拟开两家
长春:银座店将开业,万达.沃尔玛购物广场在建。
南京:沃尔玛已经和万达签订了相关协议。根据总体规划,南京万达购物广场总面积4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二、三层就是沃尔玛的大型零售店。
北京:石景山山姆会员店明年春季开业,据悉还将再开3家购物广场
常州:沃尔玛商场已在市中心破土动工
上海:10月9日,沃尔玛中国公司与中信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合资组建“华东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同时宣布并成立全球采办上海分部,大连万达在上海的万达商业广场也已动工,但沃尔玛在上海的选址及开店计划却一直扑朔迷离, 据上海市商委一位官员透露,沃尔玛可能在上海会开5家店。,
沈阳:10月30日,沈阳万达商业广场开工,沃尔玛、大洋百货等将入驻。
海口:11月初传来消息,沃尔玛在中国的第31家分店将选择在海口的秀英港开设。
广州:沃尔玛意欲进驻万博中心,预计明年初万博中心将会试营业。
贵阳:7月中旬,沃尔玛实地考察了贵阳,已经正式向总部递交了实地考察报告。
南昌:7月8日,投资3亿元的南昌沃尔玛-万达购物广场正式破土动工。
武汉:据武汉官员证实,全球500强老大“沃尔玛”,已正式签约“武汉万达商业广场”,入驻经营该广场一家8层高的主体店。
长沙:7月27日,长沙万达商业广场举动开工仪式,也传出沃尔玛要入驻。
成都:7月,沃尔玛中国副总裁李成杰考察成都时表示“拟在成都发展两个项目”。
青岛:6月29日,青岛万达购物广场举行奠基仪式,沃尔玛将入驻。
重庆:据重庆媒体报道,沃尔玛将于今年9月在九龙广场开建“山姆会员店”(但到现在为止还没开),另计划在渝中区、九龙坡、沙坪坝开办三家大卖场,明年将陆续开业
济南:万达商业广场在建设中,据称沃尔玛也将入驻。
新疆:4月传出,沃尔玛将与新疆天地集团联合在乌鲁木齐打造“七一超市”。
杭州:也传出沃尔玛要杀入。
另外据悉,沃尔玛还对西安、南宁等西部城市进行了考察和选址。
综合以上消息,沃尔玛在中国将开业或有意向的店达到30多家,沃尔玛开店的区域也已突破以深圳、厦门、福州、东莞等城市为核心的华南市场,以昆明为核心的西南市场逐步扩大到成都、重庆等重点城市,以大连、沈阳、哈尔滨、长春为中心的东北区初具规模,随着北京、天津、武汉、上海等城市的相继布点,华北、华中市场也初显雏形。沃尔玛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已全面展开,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2003年将是沃尔玛这头巨狮真正“发威”的时候。
除了开店外,沃尔玛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与政府的良好合作关系。据悉,2001沃尔玛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在中国采购超过100亿美元的商品并出口,预计今年沃尔玛在华采购额将超过120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沃尔玛每年会采购250亿到300亿美元。巨大的采购蛋糕也诱惑着各地政府,各地政府都极力邀请沃尔玛去开店,希望通过沃尔玛这个渠道能带动当地产品的销售,并因此给予种种优惠政策和条件承诺,“与政府的亲密关系”对沃尔玛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条件。而与此相反,另一大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却不断遭遇“被整改”,继去年开店违规外,今后又被迫转让30%股权,更因收取进场费不断被媒体暴光。
二、与供货商的亲密合作关系,供应链体系的日益完善。在今年,沃尔玛将全球采购办从香港迁到了深圳,10月又在上海成立采购分部,在武汉也传出将建物流中心。同时由于它宣称不收“进场费”,更是在供货商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对于供货商来说,希望能挤进沃尔玛卖场,不仅因为是它不收进场费,也不仅是因为它能带动自身产品的销售,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是因为沃尔玛能帮助供应商改进工艺、提高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分享沃尔玛的信息系统等。鉴于沃尔玛和供货商的良好合作关系,有专家提醒:“国内企业需要引起重视的不是沃尔玛在哪里开店,开设多少门店,来自沃尔玛的最大威胁会出现在供应链上”。搞好与供货商的关系,对于增强沃尔玛的竞争力和其今后进一步发展都奠定了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全球化进程的逐渐加快,企业经营环境和运作模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80%以上的企业经营的产品需要在全国甚至世界市场上销售。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企业物流活动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相应的费用支出也不断增加。中国仓储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45.3%的企业感到面临物流成本过高的压力。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物流成本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领域,重视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并把目光从原来简单的成本消减转到综合物流成本的降低上,以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市场变化使得从供应链的角度研究物流成本成为必要。
一、物流成本的内涵及特点
物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与物流活动有关的各种费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涉及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市场开发、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包括了从需求预测、场地选择、采购、运输、仓储及库存管理、客户服务乃至逆向物流等供应链所有环节。
从物流成本的构成内容来看,企业物流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物流成本的分散性。企业的物流总成本分布在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物流活动之中。由于物流活动是一系列运输和仓储状态的转换过程,使得物流成本既分布在企业内部的不同职能部门,又分布在企业外部的不同合作伙伴之间,物流管理运作的这种跨边界性的特点进一步增加了物流成本测算的难度。
2.物流成本的隐含性。在传统上,物流成本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与物流活动有关的成本费用常常被分解到企业的产品成本(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等中,我们很难看到物流成本费用真实的全貌并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成本做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
3.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物流成本具有效益背反的特征,即改变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会影响其他要素的改变。要使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增益,必将对系统中其他要素产生减损的作用。这种现象在物流各功能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功能成本的削减会使另一种功能的成本增多。因此,在进行物流成本费用筹划时就必须考虑整体的最佳成本费用,试图降低物流活动中的某些特定成本对于整个系统而言并不是最优的,这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总成本。
二、从供应链角度审视物流成本的必要性
上述分析可知,企业的物流成本具有隐含性和效益背反的性质。同时,企业的物流活动与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产品分销商、服务商和客户等众多个经营主体有关,物流成本不仅发生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且还发生在企业与各相关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界面上,因此,必须从各经营主体相互联系的角度来考察物流成本。而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就在于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业务协调战略,整合供应采购、生产制造、分销配送和服务等作业环节,在实现对顾客需求即时响应的同时,实现最少的库存和最低的整体运作成本。
可以从以下方面认识供应链的角度考察物流成本的必要性:
1.全面准确把握企业的物流成本。目前,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在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和物品的实体与价值变化有关的费用,表现为企业会计核算资料中的一些与物流活动相关的费用记录。如果从供应链的角度来考察物流成本,则除了在本企业内发生的上述成本项目外,还要考虑包括原材料供应商、产品分销商、服务商和客户等众多个经营主体为了和本企业共同完成经营对象的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有关支出,包括时间、资源,以及与可持续经营相关的要素投入,例如,外部形象与信誉,与外部客户的良好关系等。这就使得企业的物流成本资料更准确,更全面,把握企业物流成本的全貌。
2.优化供应链伙伴的关系。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评价物流成本,不是仅仅以实际消耗情况作为评价的依据,而是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进行成本的测算、分析和控制。这样就可以将发生的成本费用追溯到产品、顾客或渠道,从而准确地反映各种产品、顾客或渠道对企业发展的贡献,从而优选产品、顾客或渠道,建立良好有效的供应链关系体系。
3.合理分摊费用和效益。分工协作的现代生产使得一些活动的实施成本和效益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配比是不均等的。比如产品的包装和条形码的制作的投资主要由供应链上游企业承担,这些企业虽然也能从中得到一定的收益,但这些收益与供应链下游企业的所提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而下游企业却没有或很少进行这方面的投资。再比如,信息共享可以给整条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带来效益,但由于信息主要来源于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就要耗费一定的人力、时间和资金,投入一定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来采集、传输和处理信息,而上游企业则不需要进行太多的相关投资就可以得到同样的收益。鉴于此,一些企业一般不愿意进行供应链活动的变革,这将会使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受到损失。因此,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来评价物流成本,通过追溯成本的资源消耗和责任人,以及各参与方的收益,为成本和收益在渠道成员之间的合理分摊提供依据。
4.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的竞争力。由于物流成本具有效益背反的性质,单个环节、单一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并不意味着供应链物流活动的高效率。企业要有效地缩短商品周转时间,仅仅本企业的物流效率化是不够的,它需要企业站在系统的角度,关注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水平,通过协调与供应商、分销商、运输业者以及顾客等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对各相关企业物流作业链的无缝管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耕中等: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评价[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宋华: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何谓工程总承包企业?这是发展、培育工程总承包企业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期对我国工程总承包建设拓宽思路。
1 、 顾客(或业主,本文不加区分)需求角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顾客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建筑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必须满足顾客现在和未来的需求,并力求顾客满意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顾客需求不断变化,并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在里丁国际建筑业发展战略论坛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顾客对建筑业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希望建筑业企业能提供形成建筑产品全过程的服务。所谓“形成建筑产品全过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包含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决策、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内容在内的创造项目产品的过程(简称创造过程);二是指上述项目管理过程(简称管理过程)。因此,从满足顾客需求出发,凡是能提供上述全部创造过程或管理过程服务内容的企业应该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当然,总承包范围是否包括上述所有内容,需由顾客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及其风险程度决定和定义。根据顾客需求的不同可以有以下不同的工程总承包方式:
(1)设计、施工总承包(D-B):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2)设计、采购总承包(E-P):承包商对工程的设计和采购进行承包,施工则由其他承包商负责。
(3)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全过程的总承包,并负责试运行服务(由业主进行试运行)。
(4)交钥匙总承包(LSTK):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和试运行服务全过程,向业主交付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
(5)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承包(EPCm):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和采购,并负责施工管理。施工承包商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但接受设计、采购、施工管理承包商的管理。EPCm承包商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全面负责。
(6)设计、采购、施工监理承包(EPCs):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和采购,并监督施工承包商按照设计要求的标准、操作规程等进行施工,并满足进度要求,同时负责物资的管理和试车服务。
(7)设计、采购承包和施工咨询(EPCa):承包商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和采购,并在施工阶段向业主提供咨询服务。
2、建设项目全寿命期角度
建设项目全寿命期是指从建设项目开始构思到建设项目报废的全过程或时间跨度,在此期间,建设项目经历前期策划、设计和计划、施工和运行四个阶段。
当然,寿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前期策划可以分为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等过程,建设过程可以分为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采购、施工、安装、试车等。
传统的承包方式是对各个阶段进行相对独立的承包,且大多集中在建设过程,这种方式将项目全寿命期中相互关联的各项活动和任务作为相互分隔的过程或对象进行实施和管理,会造成管理的不连续、项目信息支离破碎、业主无法得到完整的建筑产品和完备的服务、无法实现全局最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之一是承包商提供高层次综合化的工程总承包服务,即:业务范围涵盖两个及两个以上项目阶段;进入项目的时间向前延伸,甚至将项目构思也纳入承包范围;业务范围向后拓展,不仅完成项目建设任务,而且承担项目的运行管理(物业管理)和维护服务任务;承包商参与项目融资;最理想状况是提供全寿命期总承包服务。因此,与传统企业相比,能够提供上面服务的企业都应该称为工程总承包企业。根据业务范围所涵盖的项目寿命期阶段不同可以划分不同的工程总承包方式,除了上面所述各种方式外,还可以有:
(1)D+D+B(Develop+Design+Build),即承包商负责项目前期决策阶段的策划和管理+设计+施工;
(2)D+B+FM(Design+Build+Facility Management),即设计+施工+物业管理;
(3)F+P+D+B+FM(Finance+Procure+Design+Build+Facility Management),即融资+采购+设计+施工+物业管理;等。从全球范围看,这些工程总承包方式都可以找到案例。
3、虚拟建设角度
虚拟建设的概念来自虚拟企业(或称虚拟组织)以及包括虚拟现实在内的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应用。1996年美国发明者协会提出了虚拟建设的概念,即:Virtual Construction is an aproach to the design-build process incorporateing electronic connectivity and upside-down management techniques.理解要点如下:
(1)工程项目是虚拟建设的对象和载体,项目建设通过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过程来实现,这些过程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条产品供应链;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也是一个价值增值过程,因此也形成一条价值链。图中圆圈既表示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环环相扣的过程,同时也表示实施项目所需的设计、采购、施工等能力。
(2)由于科技进步、社会分工细化、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绝大多数企业不具备项目建设所需的全部专业能力,即只是上述供应链中的一环或几环,如果没有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的协作,根本无法完成全部工程项目建设任务。而建筑市场的顾客对企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希望企业能提供形成建筑产品的全过程。因此,为满足顾客需求,这些企业唯有跨越组织界限,在具有不同核心能力的企业间开展合作,以“虚拟企业”形式来整合和利用外部资源,从而扩展自己快速满足顾客需求的能力。图中核心企业可称为头脑企业,其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起着整合、集成供应链的作用,在供应链中占据核心位置;伙伴企业可称为躯干企业,处于供应链中的其他位置,但能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项目实施过程贡献力量,是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3)在综合运用各种现代科学、管理技术,特别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集成管理,能达到高效实施项目的目的。
核心企业具有下列特点:
(1)拥有为顾客所认可的核心能力,顾客愿意将项目建设的总承包任务委托其实施;
(2)核心企业可能只占据供应链上的一环或数环,而不具备项目建设所需全部能力,但能够通过合伙、合作、组成项目联营(联合)体或形成总分包关系,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整合在一起,迅速形成一条完整的工程总承包供应链。
(3)具备对供应链进行集成管理的能力。
根据上述概念,可以认为核心企业就是工程总承包企业。
虚拟建设方式国内已有应用,如北京建工集团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承诺分别利用自身在工程施工和设计方面的优势,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在与国内外同行竞争中占据主动。
4、国际大承包商的借鉴
每年年中,美国《Engineering News-Record,ENR》都会给出国际最大225家建筑承包商排名。毫无疑问,上榜企业都是活跃在当今国际建筑市场的顶尖企业,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型工程公司及工程总承包企业。分析这些公司的特点,可为界定工程总承包企业提供最为现实的标准。经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这些国际大承包商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都是跨国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国外营业额在其总营业额中占有相当比重,2003年最大225家承包商前20家公司国外营业额平均占其总营业额的50%左右。
(2)专营(或主营)工程项目。企业的经营收入主要靠为业主提供实施工程项目服务,包括工程承包和项目管理服务。
(3)业务领域广阔,涉及包括房屋建筑、交通、工业、石化、制造、能源、水利、电讯、废弃物处理等多个领域,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强。
(4)业务范围涵盖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包括项目前期咨询、设计、采购、施工、开车服务(试运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承包(PMC)、项目管理服务等。
(5)工程总承包方式多样,包括:EPC、EPCm、EPCs、EPCa、LSTK、BOT等。
(6)组织机构和专业设置适应业务发展要求,一般都设有项目管理部、项目控制部、质量管理部、设计部、采购部、施工管理部、开车服务部(试运行)等常设性的组织。
(7)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尤其是掌握项目管理和工程总承包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才,如项目经理、设计经理、采购经理、开车经理、项目控制经理、进度计划工程师、费用控制工程师、项目财务经理、合同管理专家(包括风险管理和索赔专家)、律师等。各层次主要人员除精通业务以外,还具备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工程公司最宝贵的财富,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代表工程公司的素质和水平。
(8)拥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通过包括ISO9000:2000(质量)、ISO14000(环境)、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在内的国际管理体系认证。项目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实施项目管理所必需的资源、项目管理程序文件、项目管理作业指导文件、岗位《工作手册》等。
(9)拥有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具有获得专利技术并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重视技术开发,善于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工艺设计和基础设计,形成自己的技术优势。
(10)具有高水平的信息管理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有强大的基础数据库作支撑,高水平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和集成化的项目管理系统得到普遍采用,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具有与公司业务规模相应的融资能力。国际型工程公司都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包括借贷工程总承包流动资金、开具保函、帮助业主筹措资金等。其中帮助业主筹借资金,通常是工程公司获得项目的关键。
上述特点中,除了特点(1),其余都可用来界定工程总承包企业,因此可以说,具备这些特点的企业都是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我国承包企业而言,这些特点既可看成是界定工程总承包企业的基本标准,同时又可看成是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能力要求。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所谓工程总承包企业应该是具备下列特点的企业:
(1)能以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需求为中心,提供顾客所需全部项目创造过程或管理过程的服务内容;
(2)具备建设项目全寿命期观念,能够承担项目全寿命期中若干阶段的承包任务;
(3)具备核心能力,能通过合伙、合作、联盟等方式将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整合起来,实施高效的虚拟建设。
(4)具备国际大承包商的共同特点:
这些界定标准同时可以看成是对工程总承包企业的能力要求,我国建筑承包商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不断调整经营结构、拓宽业务范围,并着力培养项目各阶段所需能力,特别是多阶段承包的集成管理能力,为最终成为国际型工程公司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汪文忠。打造工程总承包企业[J].建筑,2003(7):30-32
[2] 何清华。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模式的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0
[3] 胡德银。现代EPC工程项目管理讲座第一讲:现代EPC工程项目管理概念[J].化工设计,2003,13(1):44-48
[4] 王 宁,逄宗展,张秀东。美国、加拿大工程公司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考察报告(下)[J].建筑经济,2003(5):13-17
1.2施工招标方式及合同价格体系的选用1)施工招标方式为避免项目的三边建设,施工招标采用图纸总价加后增(变更)让利方式,要求子项施工图至少到80%时进行子项招标,且施工前图纸基本到全。此招标方式在项目招标完成项目投资基本确定,利于投资总额的控制,并规范了前期拆迁和大型项目施工招标文件文本。2)合同价格体系本项目采用《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03年)定额,计价方式为图纸总价加后增(变更)让利。并以工程子项对应的工程级别取费,一是选用有相应资质的队伍,二是不以中标单位资质高而取费高。同时,探讨了清单价适合于投资少的技改项目和维修项目。3)其他(1)实行审计前置方式,避免或减少节点工程量审核虚高带来损失。(2)根据项目规模确定材料供应的有价供料或零售价供料。(3)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材料计划,工程结束材料无剩余对项目组织或专业人员给予奖励。
1.3材料代用、材料余量及材料利旧1)尽量利用项目余料和其他生产线闲置设备。2)以节约工程投资为材料代用的原则,不允许以大代小,可以在质量与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以小代大。3)为保证电气、流体材料无剩余量,原则以施工图报计划,必须以原理图报计划时按60%~70%量提报。
2设计及技术准备
2.1完善设计合同文本,加强设计管理组织编写了总承包项目的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设计招标文件和设计合同文本,非总承包项目子项的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在型材项目中公司首次采用设计招标及签订设计技术协议,为设计方案优化、有效控制设计进度和设计质量提供了可靠依据。
2.2技术准备充分1)在设计招标前与多家设计院进行技术交流,并在交流基础上结合公司情况、市场分析形成具有适宜公司的产品方案和产品大纲,并以此作为设计招标的技术依据。2)加强技术交流与考察管理(1)技术交流设计合同签订后至初步设计审查前集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交流,交流前将我方资料电子版传至对方并给其留出技术准备时间,交流前组织专业组初定交流主题,且涉及的专业人员参加交流与学习,尽快了解和掌握型材知识,并编写交流纪要,找出各厂家的优劣势,为设备招标储备邀请单位。(2)考察初步设计审查后针对前期技术交流和初步审查意见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察,编写考察路线、考察方案,考察后提交考察报告,在考察交流基础上对拟招标邀请单位提出建议。
2.3初步设计审查初步设计审查前设计院先提供电子版由项目主管单位发至专业人员和职能部室,设计审查会参加人员有邀请的专家、公司各专业主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高工、安环部、生产部、保卫部、房产公司等涉及部门参加,做到各专业得到全面审查,优化设计、提出意见,最终形成会议纪要双方执行。
3招标管理
3.1招标准备项目主管单位确定长线设备、关键设备明细,并在设计计划中列明提前提供此类设备的技术规格书,要求规格书到后3天内向物资采购部门提供拟招标邀请单位联络函告知准备招标商务文件,一周内向物资采购部门转招标技术文件,十天内物资采购部门发出招标文件。
3.2招标文件的编制、修订和定稿责任技术人员编制招标技术附件,并以电子版转所涉及的专业审核后汇总形成最终稿,纸质版经专业组长签字、项目经理批准转物资采购部门执行。
3.3招投标程序化管理1)标书的发出为节省时间招标文件原则上以电子版发出,一是有利于投标文件的编制,二是节省时间。2)招标用资料准备项目主管单位编制一套完整的招标所用资料,保证投标、开标、评标的有序进行,同时对于设备招标及重要的施工招标要求投标单位提供投标文件电子版。3)评标机构评委由技术评委、商务评委及监督部门组成,技术评委由项目主管单位拟定、商务评委由物资采购部门拟定,法律事务人员有选择地参与采购和施工招标,监督招标过程是否规避相关法律风险。
3.4招标资料管理1)投标文件正本留存归档,其他转专业技术人员、预算科(或物价岗)、生产单位等,保证相关人员日后查找方便,招标会结束资料齐全按归档要求整理招标资料并具备归档条件。2)招标资料由物资采购以部门归档,设计、施工类招标资料由项目主管单位归档。
4设备管理
1)原公司的项目设备采购与管理为同一部门,沟通与联络较方便。公司为加强采购管理,将设备采购与设备实物管理分两个部门管理,项目主管单位编制了设备采购与实物管理为不同部门管理模式下的设备管理办法,加强设备一生管理中前期管理,理顺设备采购与管理为两个部门情况下设备前期管理程序,提高设备管理效率。2)项目主管单位在技术交流或考察的基础上编制拟招标邀请单位并转物资采购部门补充,如有新户引进走推荐程序,谁推荐谁办理新户入信息库手续。3)设备采购资料到后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技术参数量的准确性,一周内编制完采购计划和招标文件技术附件转物资采购部门进行招标,采购计划分设备采购计划和材料采购计划,便于区分设备或材料走向的不同。4)设备技术协议、合同的签订:项目主管单位划分哪类设备需附技术协议并要求对技术协议进行详细科学的技术要约,技术协议由专业组长、项目经理签字后转物资采购部门。5)设备实物管理:设备实物管理由项目主管单位完成,从设备开箱验收组织与转交、磅单的收集、设备随机资料的归档等环节细化设备实物管理。6)为加强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编制了设备与材料的划分标准,并要求在设备采购单中注明按国标、品牌还是技术协议要约技术要求。
5工程考核
5.1内部考核1)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工作的落实解决要贴近一线、贴近职工、贴近问题,得出的结论才能符合实际,要积极主动,时间观念要强,做一个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必须有一个好的品德,维护企业利益,加强责任感。2)从技术准备,招标管理,质量、进度、安全、投资管理与控制,物资管理,合同管理,经济技术指标目标,创新管理,资料归档,项目评价及工程考核等方面规范了项目内部考核标准。3)制定项目内部经济责任制,抛开以往项目责任制的模式,从项目全程管理涉及到的内容细化考核,主要包括:技术准备(方案论证、考察与交流、设计审查、资料互提),招标(招标组织、技术服务类招标、施工招标、采购招标、议标),合同管理(合同签订、合同传递管理、合同台账管理、合同分类管理、合同考核),施工准备(拆迁与三通一平、施工方案、人员落实、机具进场),工期管理(总体计划管理、月度计划(节点)、分项计划和专项计划控制、节点工期的符合性、计划偏离的调整),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目标、质量标准落实、技术交底、质量追溯、质量异议落实),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安全方案、安全交底、现场安全、安全事故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调试与竣工验收(单机试车、联运试车、竣工验收),投资控制(采购计划管理、项目实施过程控制、投资分析),资料管理(文件管理、过程资料管理、资料归档),工程考核、项目评价等内容。内部考核针对性性强,便于操作。
5.2外部考核以往工程合同考核条款较粗,操作性、针对性不强,对工期、质量、安全约束欠具体。现站在考核角度,规范了对设计、采购、施工的针对性考核,并作为合同专用条款,使其具有法律效力。1)设计考核内容包括设计周期、设计质量、图纸供应、资料互提、设计变更等。2)采购考核包括采购周期、采购质量、供货周期、供货完整性、随机资料等。3)施工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人员协调、施工周期、节点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系统调试与竣工验收、项目评价、运行评价(含质保期评价)、投资控制、付款控制、资产转移、资料归档、农民工使用与工资纠纷等问题的考核。
6创新管理
6.1创新收入为收入增加来源之一工程建设项目不再单列工程奖,增加收入部分来源于创新奖(含方案优化、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及工程利旧)。项目主管单位组织积极创新,引导管理技术人员开拓思路、方案优化、技术优化,并积极利旧。
6.2创新要求1)自主创新,创新前提是有价值的创新,创新项目立项要准确,理由要充分并经得起推敲。2)创新点是创新项目的核心,无论是管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创新点要起到项目亮点的作用。3)项目创新效益计算要经得起推敲,工程期间的创新大多数为计算一次性投资或效益,但经济技术指标等长期效益要经过系统运行验证,此计算必须实事求是。4)验证条件要明确、唯一并可验证,要求项目中列出验证条件。
7项目评价
项目后评价中消化和吸收各专业、各部门提供的资料,站在全面评价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避免项目评价的一般性评价及格式,而是总结、归纳各类问题,主要包括:工程概述、组织机构、招标采购、工程设计、施工组织、物资供应、工程工期、工程质量、安环消防、工程监理、工程投资、工程审计、技术特点和性能指标、系统问题、工程考核、合同执行评价、施工单位评价、供货单位评价、内部人员评价[3]。在项目中将进一步探求项目评价的模式,一要体现项目实施的纪实性;二要体现项目完工后确实有大量可借鉴的做法;三是体现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工程中未遇到过的特殊问题的处理经验。
【中图分类号】TU641【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384-02
一、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虽然得到飞速发展,但建筑市场仍存在着秩序较为混乱的问题,影响到了整个建筑业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必须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市场整体行为,整顿市场秩序,营造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整个建筑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政府与市场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的计划体制曾经对组织全国资源,动员社会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这种无所不包的政府体制也给整个国家和社会带来了难以医治的创伤和许多后遗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渐地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不完善。作为改革主要推动者的政府,在我国目前“市场不全”的情况下,担负着推动市场发育,健全市场体系等方面的历史重任。另一方面,政府的行为方式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计划体制的痕迹和惯性,政府对市场干预仍有一些不合理之处。”具体表现为:
1、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政企不分,政市不分仍未得到彻底改变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我国一直致力于国有企业的改革。“历经了最初的放权让利、利改税、拔改贷、两权分离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到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政企分开,还企业经营自,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明确政府把其作为国家资产的所有者和宏观调控者与企业作为资产经营者和生产经营者的职能分开,改革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日标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然而,日前产权不清,权责不明,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仍有发生。“许多地方政府出于地方利益和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放弃种种权力进行”创租”和”抽租”,对企业的干预仍然过多。”
2、政府自身规模庞大,一些部门职责不清、权力过大仍未得到根本改观
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实行了部分分离和转移,开始引进市场机制和社会化服务,如政府采购、公共工程的招标投标,土地的有偿使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公共(益)事业。政府管理向社会化、市场化迈出可喜的一步。另外,改革政府治理方式、实行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加快电子政府建设,减少政府规制,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政务环境评议评价等等,使我国政府朝着公开透明、责任性、回应性的民主化进程迈进。
但是由于职能过多造成政府权力集中,寻租现象严重,加之我国权力约束监督机制不健全,社会公众监督权力的缺失,难以有效遏制权力腐败,阻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三、建筑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1、建筑市场法律体系不完善
现行法律法规对当前比较突出的拖欠工程款等问题缺乏相关界定和处罚条款,不适应监管和执法的需要。导致建设单位寻找借口肆意拖欠工程款,即使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也以诸如质量有问题、工程签证单过多等借口拖延竣工决算审价,达到拖欠工程款的目的。而施工单位对建设拖欠工程款提起司法诉讼,由于工程建设的复杂性,没有一年半载时间法院根本无法审理判决,哪怕最后法院判决施工单位胜诉,拖欠工程款的事实也己经存在。
2、市场各方主体信用缺失严重,弄虚作假现象比较突出
根据2006年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工作研讨会议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2006年上半年,全国27个省、区、市共查出有违法违规问题的工程项日12451个,投资额886.5亿元;查出10322个单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对7013个单位进行了处罚,责令5552个单位进行改正,责令812个建设单位停止施工;查出有违法违规行为的人员1060人。”违法行为具体表现在:
(1)部分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规避招标或规避公开招标,强行要求垫资承包,强迫建筑业企业签订“阴阳合同”,或搞肢解发包、虚假招标、明招暗定。
(2)有些建筑业企业采取串标、围标等不正当方式承揽工程,或通过“挂靠”越级承包,承接工程后层层转包、违法分包,不依法履行合同。由于此类行为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监管部门有时依照经验明知道企业存在串标、围标等行为,苦于抓不到确凿的证据而无法对相关单位进行处罚,从而无法净化建筑市场。
(3)少数建筑业企业、中介服务机构在申请资质时提供虚假资料、伪造业绩,骗取资质。
3、建筑市场监管体制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监管力量不足,建筑市场监管队伍存在人员、经费不足的问题。
(2)监管方式履待转变,重事前审批轻过程监管的问题依然存在;
(3)监管手段落后,现代化网络技术应用不够,难以做到即时采集、信息和实时监控。
(4)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改革不到位,尚未形成“责权一致、专业管理、制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机制。
4、建筑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1)建筑业企业组织机构有待完善,尚未形成大、中、小企业,综合性与专业型企业互相依存、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
(2)一些国有建筑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重规模、轻效益,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四、加强建筑市场监管的对策思考
1、完善法律体系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是以强制性规则为基础的政府兼国际经济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运用WTO协定及其附件这一套法律规则和法律手段来规范成员的经济行为,实现贸易的自由化、公平性和透明度,这一原则的实现必须要求成员国建立较完整、一致的国内法与之配套。因此,制定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法制环境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首要问题。
(1)制定完善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建筑市场
加入世贸组织后,建筑业首先要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按照国际建筑业的行业规范来管理中国的建筑业市场和建筑企业。同时,对于《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特别是对近年来新出现的代建制、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建设工程担保和反担保,信用体系以及严重制约建筑业产业发展的拖欠工程款等作出法律上的界定并以建设部规章的形式予以单独,以满足建筑业发展的需要。
(2)制定完善技术法规体系
加入WTO后,我国建筑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建立与WTO/TBT相适应,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体系;(2)充分利用”技术援助”制度,争取工程建设技术法规的制高点;(3)合理使用技术性贸易壁泉,促进国内和国际工程承包贸易的发展。
2、加强政府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1)严格建筑市场准入,坚决查处资质申报中弄虚作假行为
当前,企业资质申报中弄虚作假和资质许可后资质条件不达标的现象比较严重。企业资质条件不实的问题,不但干扰资质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而且破坏了诚实信用的市场秩序的基础,己经威胁到建筑市场秩序的进一步规范。监管部门对有弄虚作假嫌疑或存在举报的企业,要组织人员进行严格核查,一旦查清资质申报材料不实的,依法予以严厉处理,在一年内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不再受理其资质申请,并记入企业的不良行为信用档案,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上予以曝光,加大不诚实企业违规成本,坚决遏制这种现象的蔓延。
(2)依法加强法定工程建设程序的监督管理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市场法规的逐步完善,按照工程建设客观规律的要求,己经形成一套法定的工程建设程序和制度,建立了项目法人负责制、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招标投标制、施工许可证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制、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等,这些法定程序和制度,有力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但是,当前仍然存在部分法定的建设程序和制度没有得到切实贯彻执行,造成了恶劣的后果。加强对法定工程建设程序和制度执行的监管,落实市场主体执行法定建设程序和制度的义务,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
(3)进一步发挥有形建筑市场作用,规范工程招标投标活动
①继续完善招标投标制度。
②加强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
③严肃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
④明确地位,拓展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服务作用。
3、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体系
(1)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信用奖惩机制
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也是保证建筑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按照政府启动、市场运作、权威、信息共享的思路,采取措施,逐步实现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统一的信用法规体系、统一的信用奖惩机制的目标。
(2)推行工程担保制度,有效控制工程风险
对担保制度的推行,要解决好如下问题:工程担保的法律地位没有解决,谁为担保公司负责,如何加强对工程担保的监管,目前如何推进工程担保等。针对这些问题,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深入研究相关法律问题,完善担保管理规定,促进工程担保法规建设,依法推行工程担保制度;二是制定办法,明确进入工程担保市场的条件,包括要求银行出具保函和实力证明作为前提条件,根据担保机构的实力,对担保工程规模进行划分限制,控制风险,与相关管理部门加强沟通,加强监管;三是建立对工程担保机构的监管制度,规范工程担保市场,包括对专业担保公司从事工程担保业务的登记和审核制度、保函集中保管和信息统计分析制度、工程担保活动的诚信管理制度;四是积极推进担保试点城市工作,及时总结经验,并根据试点经验提出进一步推进和规范担保的措施;五是加强工程担保制度的宣传、培训和行业自律工作,要研究制定有关工作标准和办法。
(3)强化市场监管体系其他环节建设,促进建筑市场协调发展
目前,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体系和机制建设上发展不平衡、城乡建筑市场的发育程度不平衡、市场中介机构发育不完善等问题还存在,因此也要重视解决建筑市场其他环节的建设问题,促进建筑市场全面协调发展。做好此项工作,第一,要加强对村镇建筑市场的监管。第二,建立完善劳务分包制度,规范劳务分包秩序。第三,强化对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的管理。
4、加强内部建设,创新管理方式
(1)加强层级监督,规范行政许可
要建立行政许可审批的动态评估机制,加强工作协调,强化内部监督,使行政许可流程更加规范化;要加强层级监督检查,认真清理超越法定职权做出的行政许可决定事项,对不符合规定的行政许可决定,应予以撤销,并报符合法定职权要求的行政许可机关重新审查核准。
(2)转变职能、简化办事程序
以便民、规范、高效为原则,从统筹考虑整合资源、服务企业的要求出发,从简政放权和实际工作情况出发,统一规范行政许可的有关程序和要求;进一步明确资质的分级管理办法,明确权责,加强地方权利与责任;继续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将资质受理由过去定期集中受理的方式改为随时受理、限时审批,逐步向随时审批过渡,同时尽快在资质审批中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逐步做到网上受理、审查和审批。
(3)加强职能机构执法联动,推进建筑市场闭合管理
为提高建筑市场监管水平,提高监管的有效性,涉及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的相关职能机构要主动相互配合,监督管理既分工管理又联动执法,既不重复执法又不留下空白,进行全过程、多环节的齐抓共管,并将制度性巡查与日常程序性管理相结合,形成建筑市场监督管理的合力和建筑市场闭合管理体系,共同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
(4)加快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监管现代化水平
实现信息在建筑市场监管职能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充分运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强化政府部门对工程项目实施和建筑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管,并逐步形成全国建筑市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要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方便市场主体,及时全面政策法规、工程信息、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等相关信息,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不断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和服务水平。
(5)加强建筑市场监管队伍建设,提高监管水平
加强建筑市场监督管理,提高建筑市场监管水平,队伍建设是根本。要进一步健全建筑市场监管机构,充实监管力量,利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市场的多种监管手段,为切实履行好监管职能提供有力保障。
5、推进建筑业改革与创新,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结合实际,制定建筑业长期技术创新规划和有关政策,积极引导和促进建筑业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力支持大型工业设计企业或工程公司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大力支持大型土木工程公司提高科研能力和大型现代化机械设备装备能力,大力支持大型施工企业发展施工图纸设计能力,将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建筑业企业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施工工法,不断增加企业的核心技术储备。
(2)大力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
要在以工艺为主导的专业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中,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引导大型设计、施工企业拓展企业功能,鼓励其通过兼并重组等多种形式,发展成为具有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等工程建设全过程服务能力的工程总承包公司或者综合型工程公司,开展工程总承包,对投资效益、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要积极引导工程勘察、设计、咨询、监理、招标、造价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开展项目管理服务,为业主提供全过程的服务;进一步健全工程建设领域专业人员注册执业制度,落实执业人员责任,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注册执业人员的素质。
(3)加快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
要认真做好WTO后过渡期结束后应对措施的研究,学习、借鉴WTO成员国在建筑市场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完善政府投资工程的市场准入机制,在非政府投资工程上,积极吸引国外具有工程项目管理和总承包经验的大型建筑承包商参与竞争;同时要加强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管理,以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为重点,切实提高我国建筑企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积极推动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开展。
五、结语
我国当前仍处于建设高峰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建设规模大、建筑业企业多、从业人员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筑市场的主要特点,监管工作必须要适应这一特点,不断加强监管力度,适应投资不断增长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监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建筑市场监管体制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创新,转变监管方式,健全和完善各项市场机制,努力提高监管水平,形成“法律保障、政府监管、市场调节、经济制衡”的监管模式,更好地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李青.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区域经济竹理模式[M].北京:经济竹理出版社,2001. 97-98.
[2]张可云.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M].北京:民卞与建设出版社,2001. 147
[3]沈立人.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经济行为[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235
[4]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36
[5]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135
[6]建设部.建设部赴德国建筑市场监竹考察报告[R].北京:建设部. 200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多项建设工程的管理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工作不论是从工作内容、管理手段都有了新的内涵。目前,我国的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还属于探讨、实验、改进的阶段,与其他先进国家的管理水平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随着建设筑项目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工程造价和项目管理的预决算人员的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单纯的完工结算被动的反映已完工工程项目的造价、设计、施工所发生的费用,提升到了主动的介入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前期的投资决策、设计、招标、合同、施工过程及后期工程决算,项目实际总投资的全过程,从被动控制造价到主动的控制造价,从事后到事前全程监控,从而真实、有效的控制了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提高了工程建设的投资效果。
1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
项目决策是否正确决定工程造价是否合理,它是工程造价的基础阶段,直接影响着后续各个建设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只有事先保证项目决策的正确性,避免决策失误,才能达到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1.1 项目建议书阶段
项目建议书阶段是对建设项目的初步设想,一般要论证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得效益的可能性,是投资者和建设管理部门决策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的依据。
1.2 可行性研究阶段
建议书批准后还要对拟建项目进行科学细致的分析论证和研究,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如工程所在地的资源勘测、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地形测量、气象、环境保护资料的收集,在此基础上,论证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1.3 方案比选
方案比选应该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则,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用动态方法进行多方案比选,既满足生产的需要,又降低工程造价。
1.4 科学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工程投资估算编制一般控制在±30%,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不利因素及市场情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都应该受到足够重视,使投资估算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
1.5 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理确定工程的规模及建筑标准,通过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编写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切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此阶段是对拟建工程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全面和详尽的安排,是对建设计划的具体化,是建设实施的依据。设计单位应通过招投标选择确定。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重要的阶段,为使造价构成更合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就要认真编制设计概算。建设单位一定要把设计阶段作为控制造价的重点,应积极参与设计的全过程,抓住管理与控制的关口。
2.1 优化设计方案
在建设项目一般初步设计方案完成之后,组织有关专家利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设计优化,最终确定最优方案。最优方案应该既符合安全、环境、功能、标准和经济等标准,又科学、经济。
2.2 实行限额设计
设计过程中采用限额设计,不同专业按照设计程序分阶段层层控制总造价,使其贯穿于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形成纵向控制;同时,各专业进行投资分解,形成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相结合,抓住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从而控制“三超”的发生。
2.3 设计概算审核
编制设计概算要力求不漏项、不留缺口,全面准确,并充分考虑各种市场价格浮动因素。另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入设计招标及监理更是控制工程质量和造价的一种有效手段。
3 招投标阶段造价管理与控制
通过公开招标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市场竞争的公开化、透明化,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合同价款的确定方式,对标书符合性要求、技术性要求、商务标的格式、主要合同条款、施工答疑内容、工程量清单格式、主要材料设备采购等实质性的详细工作内容,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下,倡导诚信竞争、理性竞争,选择一个工程造价成本低,而且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
确定合同价款可以采用以下方式:①固定单价。即工程量允许调整,综合单价在约定的条件内不予调整;在约定的条件外,综合单价(包括措施项目费、总承包服务费、零星工作项目单价)允许调整,调整方式、方法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或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②可调价格。即工程量、综合单价和措施项目费等允许调整。调整方式、方法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或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③固定总价。即承包人针对发包人在招标文件中确定的拟建工程项目实施范围、工程量清单、相关报价要求、风险范围及幅度进行的报价不予调整。当工程项目实施范围发生变化、工程量清单发生偏差、超过约定的风险范围及幅度时应予以调整。调整方式、方法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或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合同工期较短且工程合同总价较低的工程,可以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方式。
4 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4.1 加强监理工作力度
监理单位是受甲方的委托代表甲方行使一定的职能,是协调解决甲乙双方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工期、成本。加强监理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充分发挥监理的职能,最好要求监理单位有专职造价人员驻现场进行造价一审工作,把好造价关,同时在合同中约定奖罚制度。
4.2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从技术、组织、人员、机械配备等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合理安排,注意进度安排上的均衡,保证建设按计划、推行流水作业。用定性、定量、价值工程方法进行施工方案比选,正确处理工期、质量、造价三者关系。
4.3 选材用材,集体考察
在材料设备考察过程中,必须保证 2 人以上参加并有详细考察报告,坚持公平公正,确保选材的主动性和材料的质量。在工程建设中材料费大约占工程造价的 60%~70%,同一种材料不同厂家价格就不同,甚至相差很多。其质量是肉眼难于分辨出来的。
因此建设单位造价人员及现场采购人员应掌握材料信息价格,密切注意市场行情,对一般建筑材料的采购,施工单位需提前 30 个工作日申报业主认可,对加工周期较长的设备或材料,需提前 90 个工作日申报,材料报审表一般在 14 d 内进行审核确定,施工单位提供材料报审表的同时,需提供厂家、品牌合格证、质保书、准用证等资料。采购时应坚持在同等条件下选择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 ISO9002 等资质、生产场地有规模、质量上乘的企业优先原则,建筑材料进入工地后,要及时督促检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收集材料的质保书、送货、收货单、合格证、准用证。检测报告要保管好。最好在合同里约定价格变化的调整幅度范围。
4.4 严格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及时做好隐蔽签证,不得事后补办签证手续
变更洽商对于一项工程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尽量少发生变更,把风险前移,在招标前就要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把一切不确定因素都考虑到。做到有备无患,杜绝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规范设计变更程序。对必须变更的工程要采用集体商议先做出工程造价的预测,经甲方同意,对设计变更还需征得设计部门同意,发出相应的图纸和说明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若遇有重大设计变更,突破原投资估算或设计总概算时,还必须报原审批部门或单位批准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
5 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工程结算是在工程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根据竣工图纸、变更洽商、图纸会审记录等资料编制,为很好的把握造价,建设单位可同时委托两家造价咨询公司背靠背完成,双方进行逐条核对工程量,之后其中一方再与施工单位逐项审查,防止重算漏算。套价时应熟练掌握定额书中的说明、工作内容及单价组成,公正合理地确定符合施工实际的单价。最终根据合同确定正确工程造价,或采用跟踪审计方法控制造价。
6 建设项目竣工决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
竣工决算是指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由建设单位编制的建设项目从筹建到建设投产或使用的全部实际成本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建设投资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项目财务总结,银行对其实行监督的必要手段。是分析和检查设计概算的执行情况,考核投资效果的依据,通过完成竣工决算对项目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制定基建计划,降低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果提供必要的资料。
7 结语
市场经济变化多端,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贯穿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这就需要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既全面又有侧重点。把造价管理与控制前移,以设计阶段为重点,由被动变主动,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时时要有控制造价的意识,做到合理确定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减少或避免建设资金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