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数学导论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3-01-10 23:13:06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数学导论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数学导论论文

篇(1)

一、课堂“五注意”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要注意集中精力,注意抓重点听,注意五个结合,注意大胆发言,注意思维与老师同步

1.注意集中精力.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是学习成功的关键.教育家把注意力比作“通向知识宝库的门户”.上课时要自觉排除一切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专心致志地听课.2.注意抓重点听.要知道本节课的重点在哪里,听课时一定要注意.哪些是重点呢?从教学程序上讲,概念课的开头和结尾是老师讲课的重点.概念课的开头,往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老师常常采用先概括上节课内容或提出问题,或布置做练习等方式来引出本节课要学的新概念,而在结尾处,老师往往是对本节所讲概念的小结或注意事项,从而把概念贯穿于首尾.从内容上讲,就是老师对概念的剖析和对概念体系的串联.从形式上讲,就是老师上课时突出强调,或者用彩色粉笔书写,或直截了当地提醒同学注意的地方是重点.3.注意五个结合.是指把听、看、想、练、记较好地结合起来,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听:学生听课一是要听老师对本节概念课的学习要求;二是要听老师讲课的思路,听老师怎样引入数学概念和讲解概念的产生、形成过程;三是要听老师从不同角度对概念的解释或用不同术语的叙述;四是要听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句子及它们的真实含义;(比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中,“元”,“次”,“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关键的字和词,“一元二次方程”就是关键的句子)五是要听老师的提问及同学的回答.看:就是观察.学生的观察一是对照课本看老师的板书,看语句是否有所不同(增加或删减);二是看老师的演示,有的抽象概念可以演示出来,如立体几何中的概念.在看老师用教具演示时,注意老师的演示步骤,以增强感性认识.想:就是思考问题.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说学习如果不思考,就处于一种迷茫状态,不会有所收获.如在学习绝对值概念时,有的同学通过思考,提出这样的问题:“刚刚学了负数,为什么要用绝对值把它们搞成正的?”这一问题的提出,说明了同学的思维不是停留在概念的表面,而是进一步去思考建立这一概念的原因和它所要反映的数学对象的本质,对概念的理解就不再是机械的接受了.练:就是做课堂练习.要掌握一个数学概念,除了听、看、想外,还必须通过对概念的应用来实现.这反映在课堂学习中,就是做课堂练习.每一位学生要认真对待课堂练习,通过做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发现问题还可及时弥补.记:就是记课堂笔记和记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养成坚持记数学笔记的习惯,记下老师的板书,记下重点.对重要概念的叙述最好在当堂记住.但要注意不能死记硬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例如,立体几何中大量使用符号表示点A、直线a与平面α的关系,许多同学常常搅混在一起,分不清,记不住.实际上,只要这样理解:“∈”表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表示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把点看成元素,直线和平面看成集合,那么A∈a,A∈α,aα就容易理解了,也就记下来了.4.注意大胆发言.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要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这对学好概念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自己听不懂或不理解、有疑问的地方,应及时向老师提出来,以求得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如果有与老师或课本上不同的见解,比如不同的结论,或发现课本上的结论不完备,老师的讲解有错等问题,更要大胆提出,以便与老师、同学共同研讨.5.注意思维与老师同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思路要与老师同步.上课时要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紧紧跟上老师的思路,积极思考,相信“此处无通途,自有奔流处”,保持思维的畅通.

二、课后“三环节”是指复习和整理笔记、做课外练习、小结三个环节

1.复习和整理笔记.课后要对照课本,复习并整理笔记.这样做有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利于查缺补漏.复习时还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设想问题,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2.做课外练习.学习概念是为了应用,要用好用活概念,必须通过做练习来完成.只靠课堂45分钟的练习是不够的,课后还需要做一定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概念,以达到深刻理解、熟练运用数学概念的目的.课外练习可按老师布置的做,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挑选一些课本以外的习题来做.3.小结.一般说,学完一个概念以后,应作一个小结,达到深刻理解每一概念本质特性的目的.学生的学习小结要针对自己课堂学习和课后练习的情况来作.如概念的描述方法有几种,如何简洁叙述它,概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等等.例如“交集”的概念中,式子“A∩B={x∣x∈A且x∈B}”不易理解,将其描述为:“由集合A与集合B的公共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交集.”这样是很容易理解和应用的.小结除了对所学概念作系统归纳,还可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思想、思维方面的得失作记录.对于概念的教学除了有以上的体会外,我想更重要的是通过概念教学使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作者:王志刚 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浮桥中学

篇(2)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教学创设情景建构新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导入教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当,那就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下面,笔者就初一代数课的导入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造思维的火花。

课堂实录一:正数与负数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6日

师:时间: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晨

地点:哈尔滨的一个村落

事件:小张戴着帽子、围巾,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正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大片大片的雪花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停留数秒,让学生感受此时创设的情境)

师:如果你是天气预报员,请问,此时此刻的温度是多少?

生1:零度以下10摄氏度

生2:零下15摄氏度

……

虽然“天气预报员”的误差较大,但在同学的模仿中,用了“零度以下”或“零下”的字眼,这就比较自然地引出负数的概念。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吸引学生的参与,变“苦学”为“乐学”。

二、学生活动,建构新知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建构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因势利导,帮助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实录二:初一代数同类项

授课时间:2002年10月22日

教师拿出一小袋硬币。

师:哪位同学能帮我数一下这一共有多少钱?

(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生1)把硬币一个一个从口袋拿出来,边拿边数。5角,1.5元,2元,……

三分钟后。

生1:一共8.3元

(还有学生在举手)

(生2)把1角的硬币10个10个地拿出来,把5角的硬币2个2个地拿出来。

二分钟后。

生2:一共8.3元

(生3)把桌上的硬币分堆。一堆全是1元的,一堆全是5角的,一堆全是1角的。然后分别数出每一堆的数量。

一分二十秒。

生3:8.3元。

师:请问,如果这满满的一罐,你会怎样数,选择哪位同学的数法?

下面很多声音在说会选择第三位同学的数法。

师:为什么?

又有声音在说是因为分类。

师:很好。在数学中,对整式也有一种类似的分类。这就是——同类项。

……

课后,有同学说:原来合并同类项和数钱是一个道理。

不错,数学就是从实际生活中来的,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数学教育,源于现实,富于现实,应用于现实”。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让学生意识、体会到这一点,让学生对数学有“源头”意识。

三、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存在。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要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巧妙设置情境。

课堂实录三:初一代数有理数的加法

授课时间:2002年9月25日

出示投影:“(-3)+(+2)=?能否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探索结果?”

(学生讨论)

生1:(-3)+(+2)=-1。如:以正东为正。向西走3米,记作-3,再向东走2米,记作+2米。整个过程向西走了1米,记作-1。因此,(-3)+(+2)=-1。

生2:我欠小王3元钱,记作-3。第二天,小王向我借了2元钱,记作+2。结果我还欠小王1元钱,记作-1。因此,(-3)+(+2)=-1。

师:刚才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探索出(-3)+(+2)=-1。同理,我们也可以探索其它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结果。

由此枯燥的法则引出课题,一则学生有兴趣,二则让学生觉得数学公式也是有来历的,三则让学生自信,因为自己也可以推导法则,过一把探索、创新的瘾。

四、设障导入,引起重视

教师在导入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障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实录四:初一代数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

授课时间:2002年9月12日

师:我们初一(5)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有多少同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

学生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如果只有两位同学,握多少次手?

“1次。”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师:如果增加1位同学,是3个同学呢?增加几次?

“增加2次。”

师:再增加1个,是4个呢?增加几次?

“增加3次。”

师:能找出规律吗?

几乎所有的同学同时开始在作业本上兴奋地比划着。

……

由同学们的书写速度可以知道,他们逐渐接受了将一道“难题”一点一点“啃”下来的思维方式,化难为易,效果很好。这样,不仅教给了学生数学知识,而且还揭示了整个思维过程。如果仅仅用由易到难的教学模式,学生当时掌握的程度可能没有区别。但下次遇上同类的问题,设置障碍再化难为易、深入浅出会让学生回忆此时的情景,这样解答自然不在话下,思维能力由此也逐步提高。

类似地,还可由天平的平衡问题导入等式性质的教学,由对温度计构造的观察导入数轴的教学,由银行存款、借贷问题导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等。总之,数学教学的开场白是为了整个数学课堂教学服务的,为整个课堂教学做铺垫,是为了让学生“收心”,为了解决问题而来的。因此,导入教学不是“孤立”的,整个课堂教学应该前后呼应。

在导入教学的设计中,还应注意:1.自然合理。导入既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续知识的开端,以一定的积累为基础。2.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聚精会神地投入进来,在情感上与教师、教材贴得更近。3.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无论在操作层面上,还是在思维层面上,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4.教师情感的投入。只有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才能带动学生,引起学生对整个课堂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美]梅里尔·哈明:《教学的革命》,宇航出版社。

篇(3)

一、“读”中的学

以前我们往往很强调语文中的读,而认为数学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读出来的,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要求人们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会学”的基础当是会“读。”

首先是读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材料,它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质量、数学学科特点等众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读教材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材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材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分析相关的问题,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材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是读除读教材外的书刊,学生应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即如读报也不仅能使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也能使学生关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的动态。

最后是读生活,有人说生活是一本很好的书,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也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原型,新课标非常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读数学,找数学,在生活中读到的数学知识有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对他们自身来说往往是印象最深的,而且是最感兴趣的。数学学习中的“读”,不同于读小说,常需纸笔演算推理来“架桥铺路”,还需大脑建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二、“听”中的学

数学学习中的“听”,主要指听课,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而严密的学科,所以,数学中的听相当重要。可能只有一字之差,然而意思却截然相反。数学中的听课不仅指听老师上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发言。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即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既要听老师讲解、分析时的每一句话,更要抓住重点,听好关键性的步骤,概括性的叙述。特别是自己读教材时发现或产生的疑难问题。

听同学发言,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因此,我们的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特别提倡小组交流,博采众长,在组内活动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学习数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自己开阔思路、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学会倾听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反思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养成与人交流的习惯,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增强群体凝聚力。

三、“讲”中的学

新课标提出了综合课程的概念,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的任务,也是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是数学学习的任务之一。数学学习中的“讲”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包括讲体会、讲思路等。

首先谈讲体会,学生通过读教材、读书刊,听上课、听发言后,通过自己的反思,再将自己“读、听”的体会讲出来,可以加深“读、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如讲教材内容,讲报刊杂志中的数学,讲课外读物上的内容概要,讲对老师上课、同学发言的看法,甚至讲自己存在的疑问等。在讲同学发言看法的同时,拓宽了评价的渠道和方式,也对知识进行了再学习和思考。

再谈讲思路,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但不能为解题而解题,应在解题过程中重视解题思路的讲解,哪怕是错误的思路从中也能吸取经验教训,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以学生的作业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唯一通道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完整过程,是不全面的。通过学生大胆地讲,才能全面反应学生的思想,暴露学生思维的过程,以利于教师掌握准确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四、“写”中的学

数学学习中的“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形式。它是对“读”、“听”的检验,对“讲”的深化。除通常要完成的书面写(做)作业外,还应包括写数学日记等。

写数学日记通过阅读教材,以及报刊杂志、课外读物和生活中的的有关数学内容,把自己的感想或者内容概要写下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日积月累,培养兴趣,提高文字表达能力。

篇(4)

(一)运用与小学生产生共鸣的方式来进行导入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选择一道与本节课有关的简单的题,然后与小学生一起分析。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然后按照小学生的思维来思考,这样就很容易与小学生产生共鸣。只要产生共鸣,数学教师再循序渐进,就把小学生真正地带入到数学的课堂中去了。

(二)运用诗歌导入法来进行课堂导入小学生的思维比较简单,太复杂的知识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一节课的最开始,数学教师就去讲重点难点的话,那小学生就会听得云里雾里,渐渐地就会对数学失去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难点都简单化,打个比方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数学教材上的公式都编成一个一个短小、押韵、朗朗上口的小儿歌,然后利用这些小儿歌来进行课堂导入。这样就很容易让小学生眼前一亮,发现数学还可以这样学。这样的课堂导入,就激发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提高了小学生的积极性。

(三)运用随机导入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小学生每天的学习状态都是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就要仔细观察小学生的状态,然后学会随机应变,快速地找到适合小学生现在这种状态的课堂导入方法。就算在备课时都准备好了课堂导入,在发现与小学生状态不符的时候,也要及时更正,否则就达不到任何的效果,做了也等于没做。

(四)运用趣味导入法进行课堂导入趣味导入法就是给小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没有太多的顾虑,也没有太大的压力,非常轻松愉悦积极的学习状态。这样的趣味导入法可以让小学生意识到数学这一学科并非想象中那么枯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严肃,只有学生放松了心理,消除了畏惧的心理,才能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才能真正地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去。

(五)运用复习导入法来进行课堂导入所谓的“复习导入法”,就是指数学教师在讲解新的课程时,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利用复习上节课的旧知识来引出新的知识。因为在一节课的开始,老师都要讲一些简单的、容易理解的知识,利用这些简单的知识再去引出重点难点,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才有助于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才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

篇(5)

1.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就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把学法研究的着眼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2.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3.更好地体现学生为主体的需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美国心理学家罗斯也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一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强调了学法指导中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只是为学生的认识的发展提供种种有利的条件,即帮助、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习惯.

二、数学学法指导的内容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形成的指导.

2.学习方法体系的指导

(1)指导学生形成拟定自学计划的能力.

(2)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边做好预习笔记,从而能带着问题听课.

(3)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

(4)指导学生做笔记、写心得、绘图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5)指导学生有效的记忆方法和温习教材的方法.

3.学习能力的指导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4.应考方法的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要把题目先看一遍,然后按先易后难的次序作答;要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不漏做、多做;要仔细检查修改.

5.良好学习心理的指导

教育学生学习时要专注,不受外界的干扰;要耐心仔细,独立思考,不抄袭他人作业;要学会分析学习的困难,克服自卑感和骄傲情绪.

三、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

数学学法指导的原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学习规律和学习经验,对学生数学学习提出的基本法则.它是用来指导和改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质量的准则.

就目前数学教学研究情况和学生学习经验来看,笔者以为有以下几条原则.

1.系统化原则

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和学中,要把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系统化有机联系起来,加强各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内部和相互之间,以及数学与物理、化学、生物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从宏观到微观揭示其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系统化工作,使所学知识先成为小系统、大结构,达到系统化的要求.

2.针对性原则

就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征及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原则.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指导.一般来说,初中生知识面较窄,思维能力较差,注意力不持久,学习技能不很熟练,因此,对初中生的指导要具体、生动、形象,多举典型事例,侧重于具体学习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生则不同,知识面较广,理解力较强,因此,可向学生介绍一些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开设学法课.其次,要针对学生的类型差异进行指导.学生的类型大致有四种:第一种,优秀型.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第二种,松散型.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第三种,认真型.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第四种,低劣型.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处于“学习脱轨”和“恶性循环”状态.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要不同.对第一种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种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种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种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3.实践性原则

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指导中切忌单纯传授知识,满堂灌,学而不用.进行方法训练时,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

4.实用性原则

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用较少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改正不良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应以常规方法为重点,指导时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增强可读性,便于学生接受.注意穿插某些重要的单项学习法,如怎样记笔记,怎样积累资料,怎样使用工具书,怎样阅读,等等.

5.自主性原则

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贯彻学生自主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余地进行自学,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6.及时巩固原则

及时巩固原是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例如,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公式等是数学特有的表现形式.教学实践表明,数学符号、概念、定理、公式没有学会和记住,是造成学生学习质量不高、学习发生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及时巩固,才能迁移应用.

四、数学学法指导的实施

数学学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以指导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和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特点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为其内容及范围.

1.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指导

非智力因素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我们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放在首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首先,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其次,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再次,挖掘数学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内容,选用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还可以安排既严谨又活泼的教学结构,形成热烈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锻炼学习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因此,数学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独立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反复训练,持之以恒;第三,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第四,评价表扬,鼓励发展;第五,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第六,创造良好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2.数学学习方法内化的指导

(1)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如,结合教材内容,讲述一些运用科学学习方法获得成功的例子,召开数学学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等等.

(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①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②相机点拨.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③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④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3)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学法最好安排在起始年级(高一、初一)开设,时间一般是每周或每两周一课时,开设一学期或一学年,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要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例如,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或对反面典型进行剖析;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精讲数学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等等.当然学法课有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上,或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或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还可以采用讨论式.

(4)数学学法的矫正指导.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总要暴露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善于发现问题的症结,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密切注意学情,加强调查与观察,最好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建立个人档案,随时记载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针对性矫正,从而使学生改进学法,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篇(6)

作者:张严 单位:北京卫生学校培训中心

要求药学继续教育的内容要有多层次性、广泛性,难易程度要有区别,便于不同层次的人学习,参加药学继续教育的人员一般都是在职的成年人员,意味着容易使学习与工作在时间上产生冲突,学习者居住地分布很广,短时间内集中起来很难。同时考虑到参加继续教育的人数很大,如果集中进行继续教育的话,占用的教育资源会非常多,这样就大大增加继续教育的成本。有文献报道指出传统的课堂教学使得受教育者提出许多意见:比如时间冲突导致不能参加学习或者不能参加全部学习;授课内容与所从事的工作相差太远,没有兴趣学习;课堂环境及授课条件太差,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听课等等[4]。就以上的问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接受教育者为什么会对继续教育产生如此大的意见,追其原因是传统的课堂授课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药学继续教育的需要。因此随着执业药师制度的逐步完善,执业药师的队伍还会迅速增加,如果再沿用传统的继续教育方法,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继续教育的效果会更差。那么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可以采用计算机远程教育模式。

实现药学远程继续教育也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只要建立一个网站,搭建一个药学继续教育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进行一系列的课程培训以及相应的课程考核。而目前药学远程继续教育势在必行。第一,远程继续教育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首先我们清楚继续教育所面对的学生是社会所有成员,而药学继续教育同样涵盖了中专、大专、大学本科甚至研究生的药学人员。中等专业学历或者相当于中专毕业的药学人员已经满足不了当前飞速发展的医院药学。这部分人迫在眉睫的问题就是进行药学继续教育,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以适应当前药学的发展。另外在职称上有药师、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主任药师等,知识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也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弥补差异共同提高。因此医院药学继续教育是全员的教育和提高的问题,无论是高级,中级或初级药学人员,都需要接受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继续教育。而远程教育可以整合各种层次优质的教育资源,以丰富的资源,个性化的学习材料设计和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和多媒体技术,打破时空的局限,使全球的学习资源共享,较好地适应了学习者个人随处流动和到互联网上学习的需求。第二,药学远程继续教育可以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教育活动特别是学历教育活动是有标准的,达不到标准的教育活动就构不成学历教育,质量无法保证。因此建议药学远程教育采用网上远程教育与集中考试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最佳。网上远程教育是指建立一个药学继续教育网上系统,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根据自身教育背景、工作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同时可以通过在线自测系统检测自己学习效果等等。努力将远程药学继续教育建立成为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系统。同时完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材料、考试、评分标准的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过程控制、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运作等一体化的运行机制,从而有效保证终身学习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质量。第三,药学远程教育可以满足学员随时随地学习。传统的集中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时间都是固定的,不管你喜欢与否,也不管你的接受程度如何,教学活动都必须进行。远程继续教育能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全体社会成员要学习,就不可能都到校园内来学习,必须把教学资源通过各种方式送到他们的身边。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远程继续教育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传播媒介,尤其是通过延伸到基层的办学网络把教育资源输送到千家万户,这样才能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使他们能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学习更加方便、更加灵活。任何人只要有学习需求,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学习资料。同时,远程继续教育通过反馈的信息,还能使学习者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不断修订学习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进度,帮助学习者培养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这不仅满足了学习者学习个别化和个性化的愿望,也使学习者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确立,使学习过程达到整体的最优化。药学工作者在经过远程化的继续教育后,其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是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只有在实际的工作中才能考量和体现出来[5]。因此,对药学工作者采用网上远程教育后,最好再相应建立评价体系。最终使药学继续教育能够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篇(7)

(附图{图})

对这道题,“教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师教学用书》)给的答案(下称“参考答案”)是:

“通过3个钉子: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其中可能有等腰三角形,但不可能围出等边三角形。)

通过4个钉子:四边形(一般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

以上每种图形,由于大小不同,可能会有很多,只要学生围出即可。”

下面谈一谈,笔者对上述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的几点思考。

思考一参考答案对不对?

笔者认为,参考答案是有毛病的。因为:第一,小学三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直(锐、钝)角三角形”和“等腰(等边)三角形”等概念(这些概念是四年级的学习内容)。因此他们是看不懂上述参考答案的。第二、参考答案对“不同的形状”的含义有曲解之嫌。我们知道,形状相同(或不同)的图形一般是指相似(或不相似)的图形,因此,对思考题所提“可以围几种不同的形状”的问题,就应该理解为“可以围几种不相似的图形”。而不应该理解为“可以围几种不同类别的图形”(因为同类别的图形不一定同形状。例如,图1中的3个三角形是同属“钝角三角形”这一类图形的,但却不相似即不同形状)。容易看出,参考答案就是这后一种理解的产物,这样的答案是难以令人置信的。第三、对思考题所提“可以围几种不同的形状”的问题,理当以确切的数据给予回答,但参考答案最后却以“可能会有很多”一言以蔽之,这也是不妥的。

思考二不同形状知多少?

前述思考题是一个颇为复杂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通过3个钉子可以围几种不同形状即不相似的三角形。

为叙述方便,我们把钉子板上的钉子记为点A[,ij](下标i和j分别为行序号和列序号,i=1,2,…6,j=1,2,…,6。如点A[,32]即表示位于第三行第二列的那个钉子),并把同行(列)相邻两点间距离设为“1”。

可以看出,所围三角形可分为下列几类:

(Ⅰ)短边长为1的三角形

(附图{图})

这类三角形为数甚多是显然的。我们关心的是:它们共有几种不同的形状?这可以通过寻找“代表”(每一种形状找一个三角形充当“代表”)的途径来解决。这个寻找“代表”的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且设计性很强的工作(要保证所寻“代表”不漏不重)。此处,我们可以取以线段A[,11]A[,21]为边、图2中的任一加圈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为“代表”。容易看出,这样的代表共有10个,它们是互不相似即形状互不相同的。并且,在短边长为1的这一类三角形中,已不再存在形状不同于这10个“代表”的其它三角形了。由此可知,这类三角形共有10种不同的形状。

(附图{图})

在这类三角形中,不同形状的“代表”一共也能找到10个(以线段A[,21]A[,12]为边、图3中任一加圈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以及A[,22]A[,41]A[,13]、A[,22]A[,61]A[,13]、A[,23]A[,51]A[,14]、A[,24]A[,61]A[,15])。因此,这类三角形也有10种不同的形状。

(附图{图})

在这类三角形中,不同形状的“代表”一共有12个(以线段A[,21]A[,13]为边、图4中任一加圈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以及A[,14]A[,22]A[,51]、A[,14]A[,22]A[,61]、A[,16]A[,31]A[,24]、A[,24]A[,41]A[,16])。因此,这类三角形共有12种不同的形状。

(附图{图})

在这类三角形中,不同形状的“代表”一共有7个(以线段A[,21]A[,14]为边、图5中任一加圈点“”为顶点的三角形以及A[,15]A[,22]A[,61]、A[,16]A[,23]A[,51])。因此,这类三角形共有7种不同的形状。

(附图{图})

在这类三角形中,不同形状的“代表”一共有3个(以线段)A[,31]A[,14]为边、图6中任一加圈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因此,这类三角形共3种不同的形状。

(附图{图})

在这类三角形中,不同形状的“代表”一共也有3个(以线段A[,21]A[,15]为边、图7中任一加圈点“”为顶点的三角形)。

(Ⅶ)短边长为5的三角形

(附图{图})

这类三角形只有一种形状,图8中的三角形是它们的“代表”。

容易看出,通过3个钉子的三角形只有上述七类。在这七类三角形中,我们一共找到了(10+10+12+7+3+3+1)即46个“代表”。现在的问题是:在这46个代表中,尽管“同类代表”(产生于上述某一类三角形中的代表)的形状是互异的,但那些“不同类代表”(产生于上述某几类三角形中的代表)的形状是否互异呢?细细审察可以发现:上述(Ⅲ)中的代表A[,13]A[,21]A[,42]、A[,14]A[,22]A[,51]分别与(Ⅰ)中的代表A[,11]A[,21]A[,22]、A[,11]A[,21]A[,32]相似;(Ⅴ)中的代表A[,11]A[,31]A[,63]和(Ⅵ)中的代表A[,15]A[,21]A[,62]均与(Ⅰ)中的代表A[,11]A[,21]A[,22]相似。因此,就上述七类三角形之总体而言,不同形状的代表应该是(46—4)即42个。

至此即知,通过3个钉子一共可以围42种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通过4个钉子围图形,情况会更复杂一些,此处就不细述了。

思考三如何处置这道题

由上述讨论显而易见,将前述思考题编排在小学三年级课本中是绝对不合适的。那么,这道题究竟如何处置为宜呢?笔者觉得,下列几点意见是值得考虑的。

篇(8)

作者:刘必春 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党委委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专业学习和应付考级、考证上,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1.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客观需求。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出现“国学热”现象,但事实上传统文化教育已逐步显现出弱化、扭曲等趋势。一方面,很多高校所推行的专业化、精英化教育模式,极大地误导和限制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从学生群体来看,大家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比较狭隘:容易将文艺汇演、主题教育、周末文化等校园活动片面地冠以传统文化之名并加以推广宣传,同时在活动中注重活动内容的即时效应、活动形式的感染力,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倡导的儒家思想,忽视了思想的渗透应该是逐步引导、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因此,在传统文化教育“弱化”、“扭曲化”的现状下,高校只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广大青年学生,才能使他们在情感上和理性上自觉接受、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已处于一个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互相渗透的时代,传统文化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此时,只有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抵御各种错误的文化思潮,为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保证。在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等为人处事标准中,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自信和自豪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P12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动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们是引领中华文明传承五千年而不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已经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高校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激励他们进一步焕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教育广大学生珍惜和重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传统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导向,积极发掘传统文化中具有世界普遍意义的基本特性,并以此为基础,在的进一步指导下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在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的同时,吸收借鉴一些西方优秀文化中的互补性内容,真正做到取长补短,熔铸出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先进性的新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文化发展的指明灯,指引我们既着眼于传统文化纵向生长与融合,不断推陈出新,又注重全球文化的横向杂糅,克服外来文化冲击,实现“传统、现代、外来”三者的有机融合,产生出真正的本民族的现代文化,服务我国乃至全世界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为前提。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减少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二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实用性,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儒家文化强调的“天人合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的内在修养和外在的经世治国达到完美的统一,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激励广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积极、主动去打造健康、健全的人格魅力。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以课程教学为基础。首先要将传统文化的教育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和教学中要有机的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学中着重以引导、感染为主。其次要多开设有关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现在的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传统文化底蕴不足,要改变这种现状,重要的举措是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多开设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2](P64)可以通过规定大学生必须阅读的人文科学书目,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一些经典的人文科学知识,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校散发着民族文化教育的气息,让学生时时能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着力以传统文化元素构造校园文化的环境氛围。如组织开展讲坛、报告会、学术探讨等第二课堂来推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利用校园网络和教育功能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时时处处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校园文化深入人心,从而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3](P6)4.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保证。高校可以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示范与辐射作用,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利用团日活动、周末文化活动、主题教育活动、民族节日等适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课堂上枯燥的说教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还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学生围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溯源、发展、创新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可定期举办学生宿舍文化节活动、文明公约践行评比、学习技能竞赛活动,大力推行“免检宿舍”、“党员示范宿舍”,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引入学生宿舍、融入学生生活、进入学生大脑,使学生在自身的体验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篇(9)

2.体育舞蹈教学中艺术感染力的培养

2.1体育舞蹈的兴趣培养若是学生对体育舞蹈没有浓烈的兴趣,那么艺术感染力培养就是空谈。想要培养兴趣,首先需要建立的就是良好的师生关系。若想让学生喜欢你,就必须做到主动了解与迎合学生心理,知其所好,对症下药。另外需要增强学生体育舞蹈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体育舞蹈的学习动力就是学生对其的学习动机与认识程度。教师可以抓住新时期学生对美的追求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让其认识到体育舞蹈是集合音乐美、动作美以及服装美为一体的体育竞赛与文化娱乐内涵的运动。常练习能够让其身心愉悦获得阳光健康美,从而引导学生由心理上主动自觉的学习体育舞蹈,逐渐热爱这门艺术。首先在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年龄等实际情况选择与实际相符合的教学方法。动作教授需要做到由简单到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并且突出重点难点。其次对学生主体进行强调,将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出来,尊重其体验与情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更好的缓解学习压力,加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

2.2加强身体姿态与表演技能在体育舞蹈动作中,姿态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其能够给予受众直观的情绪感染与视觉感受。人类的肢体语言是表达其节奏感以及舞姿造型是否具有感染力的主要渠道。目前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其由于接触体育舞蹈时间较少,因此无法准确的把握整个舞蹈的感觉,尤其是表演技能与身体姿态,因此,需要根据不同舞种的特殊点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如在拉丁舞教学中,由于其实拉美民族在生活中衍生出来的舞蹈,其具有舞姿活泼欢快,动作奔放刚柔并济,柔美抒情的特点,在教学时则需要注重表现腿部和脚步的爆发力以及肩、胯等部位的柔韧性、手臂挥摆的相关练习。另外,头部的面部表情、眼神等与身体其余环节的配合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在学习中,眼神是最容易忽略的地方。在体育表演中,眼神不仅是舞伴双方情感交流的纽带,更是整个表演的灵魂所在。因此可以说,若是学生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展现出标志着美感、健康、和谐、礼貌的身体姿势和表演技能,其舞蹈也就具有了艺术感染力。

2.3加强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俗话说,舞为乐之容。不难看出,舞蹈的灵魂就是音乐,一旦离开了音乐,舞蹈就成了体操。体育舞蹈的音乐风格不同,节奏鲜明,在旋律优美的音乐伴奏下,舞者能够自如的舒展动作,尽情的抒感,从而使得音乐、情感与动作达到完美统一,提高艺术感染力。在教学中,常常能够看见音乐节奏感稍差的学生不如音乐节奏感较好的学生表现出的情感语言,舞蹈动作以及表情的流转性与感染力强。这就充分说明了表演者艺术感染力水平高低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实际操作与讲解结合,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音乐节拍才能够全面掌握,并强化对音乐理解能力的训练,分析节奏类型,从而培养并且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

篇(10)

1教学内容繁多而教学时数有限:西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等12门课程,教学内容多,跨度大,医学专业性相对较强。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相互衔接,避免重复内容的出现,同时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对西医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用得上,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重视程度不够:由于高校扩招,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生源具有多样性,如文理兼收,有的学生没有化学和生物学知识背景,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行,对医学专业课程带有排斥情绪。面对课时少、其他功课压力大以及将来就业等问题,有些学生不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复杂而精细的医学知识。部分学生经常不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或者上课时学习其他专业的教材,仅在考试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

3师资队伍薄弱:基础医学概论设置时间短,基础薄弱,未能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受财力有限和学术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新兴非医学专业的发展出现后劲乏力和生存空间萎缩现象。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措施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由于专业特点和师资情况不同,各医学院校所用的基础医学概论的教材存在明显差异:一种是分系统编写,即把西医学基础课程的内容整合在一起按器官系统进行编写;另一种是分学科进行编写。

我校组织教师编写的《西医学概论》是采用把几门主要西医学基础课程(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人体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学)分学科进行编写,这有利于非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医学专业基本同步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述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力求内容少而精,概念准确清楚,突出重点,语言简练易懂,便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西医学基本知识。

2优化备课:西医学基础课程存在着知识上的相依、相承和某些内容上的相似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加强教学过程的沟通,对教学内容有大致和全面的了解。任课教师不但要精通自身专业和所授部分内容,还要熟悉和掌握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要有更全面、更丰富、更系统的知识。备课时所有授课教师同时参加,大家从总体和细节上深入沟通,如授课内容的先后、内容取舍,相互之间如何协调,减少授课内容重复或脱节等问题。例如生理学的体温调节,微循环,组织液等教学内容与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发热,休克,水肿等章节关系比较密切,为避免重复,可以安排病理生理学的老师统一讲解。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把教学内容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讲清楚,讲明白。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任课教师积极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如讲解病理学部分“血栓形成”的内容时,我会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术后患者(或产后妇女)不宜长时间卧床休息,以临床和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带着问题听课,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加深对“血栓形成的条件”这一医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把抽象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案例、生活现象等相联系,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学的东西容易接受,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这不但激发非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的浓厚兴趣,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希望做医学专业学生的想法。

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和图书馆等多种途径,从课本外获得更多的相关医学知识。学生积极性很高,收集了大量资料和图片,有几位学生还做了精美的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将收集的内容展示给老师和同学。这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开阔思路,加深印象。

篇(11)

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单元复习,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复习,复习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尤其是对每个单元知识的复习更是搞好教学的前提。通过单元复习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单元复习,从而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学生通过全局把握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收到很好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课教学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点较多,彼此之间相互交叉的知识点也很多,学生掌握起来具有很大的难度,很容易出现混淆现象。尤其是求面积和体积等问题,学生经常在求面积时用体积公式,或者是求体积时用面积公式,造成实际运用时不得要领。教师在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法进行复习,帮相学生梳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关知识点,如概念、特征、表面积、体积、容积等。导图设计如下。这样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自己梳理每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以便在解决问题时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