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电视台实习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2-05-26 10:37:34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电视台实习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电视台实习总结

篇(1)

万事开头难

实习开始前,老师们就一遍遍给大家鼓励“一定要坚持,万事开头难。”是的,万事开头难!

实习的地方是自己找的,就是家乡市里的小电视台,而且去年就有过一个星期的见习,所以,信心满满的以为,一切可以轻车熟路,实习将会顺利开展,而且发稿也不会太难。然而,现实的结果是:我切切实实坐了一个星期的冷板凳。

来单位的第一个发现是,除了领导,我熟悉的面孔都走了。这对我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打击,因为这意味着我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所有的一切必须从长计议,我必须再一次开始我的小心翼翼,开始和大家慢慢熟识,开始渐渐提出我的“非分”要求……

第一天,我逐个拜访了所有的大小领导,呵呵,所谓的拜访就是和人家打个招呼,告诉人家一声,我要在这里实习了,当然,人家可能只是应付性的简单的点个头,并不会太在意。然而,礼貌问题不容忽视,何况咱还是大学生!收获的感觉是原来说话也很累人,心得体会是自己很渺小,特别渺小!

之后的日子,我开始了无聊而规律的冷板凳生活,每天定时定点的上班下班,打扫卫生,然后积极主动的“讨好”可以讨好的每一个人。累?那倒没觉得,因为咱是来实习的么,这点苦不算啥,没那么矫情。然而,有时候你会冷不丁听到一句“年轻人,就是有动力!”语气似不经意又似乎讽刺,这时候,真是满心的委屈。一整天的时间,我就坐在,不,确切的说是站在制作部里,看编辑们编片子,只能看,机子是碰不得的,因为所有的内容都很重要,出不得一点差错,我确实付不起责,于是我就战战兢兢的站着,小心翼翼的附和着她们有聊没聊的一些生活琐碎,把握着自己说话与笑的分寸,留心着看谁需要什么,那里需要打字,那里需要取东西,谁需要叫人……看别人写得稿子,心慌,虽然感觉他们写得真的很一般很一般,然而却自己连一般都可能写不出。

他们的非编系统整个都换了,不再用premiere,,而是“千宇”,一个主机带着两个显示器,功能增加了不少,我很不习惯,因为不能上手,所以会有很多的问题,因为胆小,总在疑问时欲言又止,痛恨自己的怯弱,给同学发短信,说得最多的莫过于“我真笨”,心里却不得不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

最难熬的时候是每当有记者来制作部里交带子的时候。因为,我想要乘机和他们“攀谈”以便让他们在出去采访的时候带带我,然而,每一次我都以失败而告终,我害怕被拒绝,甚至都不敢问问他们昨天去哪里采访了?我总是把自己的嘴定格为“o”型,仍是欲言又止。我的脸时刻保持微笑,第一时间给人让位子,尽量不露痕迹的“讨好”每一个人,然而,我希望的回报却永远被自己封锁在嘴里,那时侯的心情除了不甘心,就是恨自己!

我总是集中精力却又心不在焉,“集中精力”用尽所有力气注意着身边每个人的需要与动向,“心不在焉”因为要关注每一次可能潜在的“机会”而不能静下心来干一件事。我每天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心里的煎熬大过于身体的劳累,着急着自己的实习任务,却又无可奈何,数着指头过日子,怕来不及,感觉时间真短,然而,分分秒秒耗着、熬着,感觉时间真长!

每天,我都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笑着和门房的阿姨说再见,然后给自己一个“加油”的pose,对自己说:“明天会好的,相信自己!”每一天结束的时候都给自己一个期盼,每一天都在焦灼中等待着机会的出现……

“万事开头难”我一遍遍这样安慰着自己,也一遍遍亲身体会着这句话。呵呵,真的万事开头难!

勇敢的走出第一步

我们总在不断的与“第一次”邂逅,总在每一个“第一次”后慢慢蜕变、成熟。每一次的感觉都是不同的,然而,相同的是,在每一个第一次之前我们总会有许许多多的反复斗争与心里煎熬……尤其是我,每一次无疑都是考验,因为每一次我都会给自己树立很多假象敌,阻挠着自己迈出第一步。

“勇敢的迈出第一步!”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在坐了一个星期冷板凳后,我终于迈出了第一步。那个星期一我一如既往的早起、早去、早打扫,然而,我却做了一件让自己都吃惊的事。正当我准备着又一天的“站看”与“耗神”,有两个记者带着机子准备出去,于是,我心里又开始活动,矛盾、挣扎……“想要出去”与“不敢”来回斗争,一遍遍的对他们笑,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然而真正的意图却总在快要出口的时候,缩了回去。一遍遍的告诉自己“没事的,大不了人家不带你么。”可是鼓起的勇气支撑不到我把想说的话说出去,就泄了下去,恨自己恨得牙痒痒,暗骂自己的不争气,终于,人家要走了,就在他们快要上车的刹那,我的声带起了作用,“你们能不能把我也带上?”这竟然是从我嘴里说出的,我都被自己惊呆了,可能是我太想要出去了(心里着急,不能在这么下去,我已经熬了一个星期了!)所以,语言先于意识发挥了作用,竟然来了个“先斩后奏”。“当然”这是我得到的回答。 共2页,当前第1页1

在去采访的路上,我告诉他们一直都很想跟他们一起出来采访,想学点经验,他们都很吃惊“为什么你不早说呢?我们求之不得呢,又有人陪又有人写稿子。”啊?想想自己连日来的内心挣扎与“惶惶不可终日”,原来是这么的傻,完全的没有必要,不过是自己的胆小与不自信束缚了自己。

“勇敢的迈出第一步”我发现纸老虎多于真老虎。

接下来的每一天,我仍然是最早上班,最快的速度打扫完,最耐心的对待每一次“指挥”,却可以勇敢了说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得到大家的解答,和他们敞开了聊天,也会讲一些自己的故事,然后和每一个来制作部里的每个记者“攀谈”,问询采访的情况,然后不失时机的提出“带我出去”的要求,制作部里的编辑们也会帮忙让记者们有机会就带带我。然后我的手机号开始被存入他们的手机里,我的手机里多了一个新号码组——单位同事:张老师、刘主任、冯姐、名嘴李、红霞、郭姐、昊哥……我第一次采访的是一个能说的局长,写了第一条新闻《迎大庆、讲文明、促和谐专题文艺晚会加紧排练》,跟着做了第一个栏目《李刚的漫漫邮递路》……

虽然在采访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也显得很笨拙,确切的说很稚嫩,我总不能理直气壮提问,有时候也会很唐突……然而,毕竟我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开始了正式的实习生活,又有了许多的第一次,有了许多犯错的机会,有了许多促使我成长的因子,我感觉自己如一个刚爬出小巢的幼鸟一样,浑身上下都是劲,时刻有翻跟头的危险,却浑身都充满着飞翔的力量和勇敢去闯的冲动。承认自己需要学得还有很多,然而,因为走出了第一步,所以以后的每一次前进都充满了可能。

学问无处不在

当实习生活渐渐步入正轨,每天都很忙碌,有时候我会比正式的记者都忙,因为有时候一天我会跟两个记者出去,从这个车子下来再上另外一辆,为此,别人视我痴傻,我却乐此不疲,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

最长跑的是市政府大楼,最害怕的是下乡,最多写的新闻是会议和视察,接触最多的人是治安系统的工作人员,“迎大庆”是最经常的主题,最让我意外的是工业园区,(因为虽然我是丰镇人,却不知道丰镇何时开始有了这么大一个现代化工业园区),最琐碎的新闻是去办事处,最难受的是下乡的路的颠簸而引起的晕车……然而我最不适应的是,无处可逃的饭桌文化。

当记者的常在外面跑逮着啥你就得吃啥,用张老师的话“千万把自己给照顾好了,别在干活之前把自己给饿死了。”所以我记住了一条“埋头苦吃”。然而,饭桌上你还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得防着别人给你灌酒,能不喝就尽量一滴不沾,但也不能太死板,凡事总有变通,要因人因事因地而异。另外,饭桌上的人,个个都“身怀绝技”,谦虚一点,你会学到很多。

有一次,我们和邮政系统的一桌人一起吃饭,有个副局长就特别愿意和我们两个小记者交流,给我们讲他的事业经历,讲教育儿子,讲为人处世,教我们一些生活的“哲学”人生的“艺术”。还别说,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

学问,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一处,实习中的感触尤其深,因为每天接触大量的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他们平凡却不普通,如果用心,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潜藏的“金子”熠熠生辉。

持之以恒

“无论干什么事,坚持会让你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走得时候霍局对我的祝祈,也是我这次实习最大的感悟。

当琐碎代替了新奇,开始时的新鲜感慢慢的消逝,取而代之的是淡淡的“厌烦”,不再有开始的冲劲,也会有了应付差事的心情,甚至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这时候,我跟自己说:“不能这样,杨新华,你要坚持,不要在行走中忘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学无止境,的确。何况自己还差的很远,调整好心态,我必须继续前行。

一、夯实专业知识

虽然看到别人写的稿子很一般,却发现自己连“一般”都写不出,“眼高手低”是我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我找出了学校学过的《优秀新闻作品选读》,于老师给我的建议是,“给自己讲故事,用最家常的语言写电视新闻”,而张老师语录主体是“浓缩的才是精华”,刘主任则强调“动弹”搞新闻最忌懒,只要能动、肯动,就没有你采不到的新闻。

二、向身边的每个人学习

打扫楼道的赵姨是个大吵吵,然而身上的快乐因子却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编辑小郭话不多,干活却如她的手一般精细,一丝不苟的严禁是广电局的定心剂;记者小王有点疯癫,却能以最快的速度和别人打成一片,出去采访,不管男女老少,见了她,纵使木讷也会话语滔滔,因此采访于她很容易;刘主任、张老师、于老师更不用说,他们的阅历本身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身边的每个人,都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坚持,让我静下心来,发现了需要学习的生活,和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的学习。

因为零时决定考研,所以我的实习抽干了干,被压缩到一个半月,虽然时间不长,一路下来却也是充盈着汗水与泪水。走得时候,霍局长说,“小杨,不容易,坚持下来了,同时也相信你一定收获了。”是的,我收获了。

因为播种,所以收获,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收获了成长,收获了……点点滴滴。

篇(2)

1 地方电视台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及问题

就目前而言,地方电视台在农业电视节目的数量、内容、质量方面仍然存在着比较多的问题。针对现有的一些地方电视台农业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可以从农业电视节目的播放现状、节目内容、节目时长和节目反馈等几个方面来总结。

1.1 农业电视节目在地方电视台的播出现状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目前已有很多家地方电视台制作并播放了农业电视节目,有的电视台还开设了农民频道,如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重庆电视台公共农村频道等。但是就农业电视节目被播放的比例上来看,相比较于其他节目还是很低的,在全国近400家已注册的各级电视媒介中,开办有农业电视节目的只占4%,农民群众在收看农业电视节目时也基本没有选择。全国近百套电视节目,也只有20几套涉及到了农业电视节目的播放。就拿农村题材的电视剧来说,数量上也是极少的,近几年被大众广为知道的也就是《乡村爱情》系列,在数量上远远没有其他题材的电视剧多。所以,农业电视节目在地方电视台的播放存在着数量少,比重轻的现状[1]。

1.2 农业电视节目内容的问题

目前的大多数农业电视节目在内容上不是推广种植技术,就是家禽的科学饲养。节目内容单调,表现形式单一,信息更新也不够及时。节目的制作人往往缺乏对现代农业的了解,不能够将现代农业技术深入浅出的介绍给农民群众,难以吸引农民观众的注意。也有一些农业电视节目过于专业,在内容表达上采用了过多的专业术语,导致农民观众无法理解。可以说,现在部分农业电视节目内容根本无法反映出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不具有为农民群众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价值。

1.3 农业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问题

在现在的大部分电视节目的时长达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情况下,农业电视节目的时长仍然在十几分钟。而地方电视台更是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电视剧和广告的播出上,甚至有些电视台在农业电视节目中插播的广告时间都比农业节目播出的时间长,农业电视节目在地方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外,一档农业电视节目在播出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还存在着播出周期较长的现象,更加无法保证农民观众的持续关注。再者,节目的播出时间应该考虑到观众的作息时间,农民群众习惯于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但是一些农业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竟然放在晚上11点左右,节目几乎不存在收视率。所以,农业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问题是值得重新考量的问题[2]。

1.4 农业电视节目的反馈问题

相较于现在大部分的节目来说,农业电视节目仍然没有群众意见反馈的环节。现在的农业电视节目的制作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没有满足农民观众的需求,更没有群众反馈的环节。这使得节目的播出一直没有创新和改进,因此,这样的节目也很难给农民观众提供什么有效的帮助。所以,缺少反馈机制是农业电视节目存在的重要问题。

2 对于如何改善地方电视台农业电视节目现状的

思考

2.1 增加地方电视台农业电视节目的播放数量

无论是从农民观众的数量上考虑,还是从响应国家政策的角度考虑,都应该增加地方电视台的农业电视节目播放数量。增加农业电视节目的数量,可以获得广大的农民观众支持,提高地方台的收视率。再者,随着农业电视节目数量的增多,也会使节目制作人关注到节目质量,形成竞争意识,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农业电视节目。

2.2 丰富地方电视台农业电视节目的内容

在农业电视节目制作上,一方面,应该加入农业文化方面的内容,体现当代的农民精神,拉近与农民观众的距离。另一方面,节目涉及的农业技术要更加新颖,要涉及到农业发展的各个范围。再者,在推广农业技术上,要注意内容的表达形式,使得内容既不失专业性,又能够考虑到农民观众的文化水平,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只有做到以上几点的农业电视节目,才能真正获得农民观众的支持,给予农民群众农业发展上的

帮助[3]。

2.3 调整地方电视台农业电视节目时间

农业电视节目在播出时间上,首先要考虑到农民群众的作息时间,避开农民的睡觉时间和劳作时间。在农忙时节,地方电视台要考虑进行节目的重播,从而保证农民可以在节目收看时间上有所选择,并且可以达到提高节目收视率的效果。再者,农业节目时间需要延伸到半个小时,这样,才能保证每期节目能够包含更多的[dylW.NEt专业提供写作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信息,使节目更具有实用性。最后,节目的周期应该缩小,改周播为一日或两日一播出,这样才能保证节目内容的连贯性。总之,调整农业电视节目时间才能够保证节目的收视率。

2.4 建立地方电视台农业电视节目的反馈机制

农业电视节目应该以满足农民观众的需求为制作目标,所以地方电视台应该建立农业电视节目的反馈机制。首先可以设立节目的热线电话,给农民观众提供信息沟通的渠道。其次,可以开通节目短信留言板,让农民观众通过发短信的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方便农民群众说出对节目的感受和需求。最后,节目制作者应该根据农民群众的反馈,及时的调整节目内容,以满足当地农民群众需要。

3 结论

篇(3)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137-01

《大学生了没》是台湾一档专为大学生所做的谈话综艺节目,由三届金钟奖最佳女主持人陶晶莹、一起合作多年的纳豆与阿ken 共同担任主持人,于2007年在台湾中天电视台首播。该节目每集邀请16位来自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大学兵团”,分享自己对各种话题的看法和见解,每周一至周五23:00―24:00在台湾中天综合台播出。《大学生了没》这档节目自开播以来广受欢迎,备受关注,这与其灵活多样的节目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节目对话形态的处理

(一)话题的设置――紧扣大学生生活、实用性强

从对节目概况的介绍可以得知,《大学生了没》是以话题为中心的节目类型。每一集的主题通过三位主持人的开场白说出:

阿ken: “台湾大学生!”

纳豆:“大学生什么?”

陶子:“大学生XXXX!”(注:“XXXX”视当集主题而定)主题的选取与设定都是与当代大学生紧密相关的,有关于大学生学习类的、才艺类的、生活娱乐类的、人际交往类的话题,如“大学生应考超级补贴”、“解读大学科系迷思”、“爱一个人有征兆么”等。

这些话题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类型丰富,不管是学习类的话题还是娱乐类的话题,都细致地涵盖了大学生活的每一个部分,如此一来,保证了每一位“大学兵团”中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有故事可讲,有观点可表达。

《大学生了没》之所以能够激起观众如此强烈的共鸣,另外一个操作层面的原因是其所选话题的实用性。《大学生了没》中的话题对马上要进入社会的青年朋友们是非常有帮助和指导性的,大到学习的规划,小到职场面试时的妆容,观众都可以通过“大学兵团”里的学生代表身上发生的故事审视自己,也可以从嘉宾和主持人那里获取他们总结的经验和宝贵的建议,这些都体现了该节目主要的受众群是广大青年观众,并且选题是以“大学生的需求”为基础,其节目的实用性也凸显了出来。

另外,从话题的尺度上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了没》这档节目的话题还是比较开放自由的。对于大多数在中国内地传统社会中成长的大学生观众来说,有些话题甚至是难以启齿的,但类似于“大学生中的恋爱心理”、“对两性关系的看法”这种现当代大学生应该面对的问题也不会在内地的节目中讨论。因此,《大学生了没》这样的台湾节目的开放性能吸引观众,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和窥私欲。

(二)谈话节奏的控制与氛围的营造

谈话类节目自然少不了有足够丰富经验和较快临场反应的主持人,《大学生了没》由一位女主持和两位男主持组成,主要由女主持人陶晶莹控制节目的节奏及谈话的走向,主持人阿ken 作为其辅助,而纳豆负责大部分的插科打诨或者搞笑搞怪的内容。倘若一档节中有的嘉宾滔滔不绝,有的嘉宾得不到说话的机会,谈话线索混乱、不着边际,这样的节目就没有节奏性可言。《大学生了没》中的主持人组合既保证了节目内容的条理性,又不失其幽默风趣的一面,贴合了大学生对娱乐节目的需求。

《大学生了没》中良好的谈话氛围和其周到的舞台设计分不开。首先,由16人组成的“大学兵团”呈三排阶梯式分布在舞台中,这种“阶梯式”的设计保证了主持人能看到每一位大学生及其前面的信息牌(上面有该大学生的姓名及学校),以便在节目中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发言。

其次,鲜艳亮丽的布景使整个节目的气氛活泼、热闹,加强了观赏效果;节目在现场设置了乐队,经常在谈话中见根据谈话内容演奏一些相应的幽默曲调,或者制造出一些搞怪的音效,从而构成对谈话内容的补充和评价,也可以制造出某种需要的效果。

二、综艺形态的融入

(一)表演元素

《大学生了没》虽然是以谈话为主的节目,但是每一集都会请明星嘉宾、大学生嘉宾上来表演,主持人、明星、大学生三者的互动表演特别多,这就增加的节目的趣味性,使之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不像纯粹的谈话性节目那样死板,“动静结合”是该节目的一个重要特色,这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了大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

(二)道具的使用和游戏环节

台湾综艺节目中比较擅长运用道具和游戏环节,这些是可以在最小成本的情况下提高趣味性和可看性并拥有搞笑效果的最佳方式。比如在20080325 之“我不喜欢那些星座”这一期,节目安排为大学生兵团和明星嘉宾进行星座分析和塔罗牌占卜,就是一个合理运用道具的例子,这既考虑到了台湾大学生受众对此类活动比较关心的特点,也可以在分析的过程中加入对明星嘉宾个人特点的评价和未来的预测。游戏环节的设计就更加多样,从回答问题到智力测验、心理测验等等,编导都着重挖掘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趣好玩的环节,通过大学生兵团和明星嘉宾在游戏中有意思的形态和神态来吸引受众。

(三)人性化的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对于一档娱乐节目来说十分重要,它是节目二次包装的必要过程,也是能让节目以最精美的形象呈现给观众的重要手段。

虽然有现场乐队,但《大学生了没》在后期制作中对于音效、音乐还是有二次加工,这样是对节目录制期间声音元素有没有到位的一个补充。再有,通过打上卡通的字幕,也能生动地表现节目中人物的心情和想法。另外,节目剪切也要根据谈话的节奏、才艺表演的节奏来切换。后期制作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就是当主持人的话题内容设计到不在场的某个明星或者场面时,制作人在后期制作中,会搜集相关的影像资料和图片出现在画面一角,避免观众费力去搜寻记忆,分散了注意力,同时话题内容的吸引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两组不同形态的嘉宾

(一)大学生兵团――是观众也是嘉宾

娱乐节目分为带观众和不带观众两种形态。《大学生了没》中的观众比较特殊,他们即使观众――坐在“大学生兵团”这个观众席上,当别人发言时他们充当观众的角色聆听并表态或评论;也是嘉宾――和每期三位明星嘉宾、主持人进行互动,并且节目的大部分时间是留给大学生们发言的。主持会照顾到每一位大学生嘉宾让他们发言,让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言论、每个人不同的经历充分的表达出来,以多维多角度的方式阐述每一期的话题。所以这种双重身份的嘉宾安排保证了节目内容的充实饱满。

(二)合理运用嘉宾明星元素

邀请明星参与节目可以增加节目的关注度,提高知名度和权威性。从另一方面来说,明星也可以通过参加娱乐节目达到宣传自己近期活动(比如签唱会)或者产品(比如书籍、CD的出版)的目的。《大学生了没》中邀请的明星嘉宾并不是简单的露个面或者增加曝光度,编导根据每一期的节目内容,重点挖掘明星嘉宾在他们的学生时代的故事,或者让明星以“过来人”的身份给当代的大学生面临的问题答疑、支招。这种参与方式加强了明星身上“平民”的一面,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

四、 结论

篇(4)

一:实习前做好准备

实习前做好准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实习前应做好两手准备。

一是去实习之前,就应该问清楚所实习的单位是需要什么证件或者证明之类的,都要事先准备好。不然,在报到的当天就可能丢三落四的,弄得自己很狼狈。同时也会给对方一个不好的印象,认为你没有做好准备的功夫。

二是在即将实习的时候,花一些时间在网上查看你要实习栏目的大致流程,制作方式,收视情况等等。当栏目的编导在为我介绍他们的节目形式和制作方法时,我已经能够跟他有个比较好的交流了。 在后期方面,我会看一些这方面的书。因为我毕竟还大一,很多专业知识学校还没教,所以自己必须先学习。

二:尽快融入到集体之中

无论是实习还是以后工作,我觉得尽快融入集体是决定你学习进度快慢的一个重要环节。我记得我第一天去时,被分配到《第二直播室》实习记者。当我自我介绍完后,就在那里发呆了半天,办公室里的人都在忙着做自己手中的工作,无心搭理我。我想在那里坐着也不是办法,看着比我早到的实习生和栏目组的人打成了一片,所以当记者们手上有活干的时候,就很自然的把他叫去帮忙。

观察了一天,我得出了两个结论:首先,应逢人就问好,要热情有礼貌。无论是编导,主持人还是清洁的阿姨,我都会主动的问好。第二,我会很用心地记住别人的名字,第二次见面地时候,马上能准确的叫他,并打招呼问好。

第二天,我就顺利地融入了大伙之中。之后,记者们手头上有活干,需要帮忙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的带上我了。

三: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

自己是实习生,即便他们跟自己同龄也是自己的老师。他们的工作经验比我们多,实战经验丰富,而且他们对整个新闻的流程又是那么的熟悉,所以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多学习。

而且对人要有礼貌,不要怕吃亏。

篇(5)

2009年1月12日——2009年1月27日

2009年2月 3 日——2009年2月13日

实习地点:亳州电视台广告中心

跟很多人一样,我在亲戚的带领下,很容易的就进入了市电视台的实习生队伍。可往往对于我们这样的实习生,广告中心的工作人员反而不愿意过多的分配任务,平时无非是打印、复印些材料,接接电话,端茶倒水什么的。不过好在临近春节,中心的每个部门都会有很多临时的工作要做,我就自然而然的被分配到办公室。

其实我是很想去业务部、制作部或者客服部的,因为总觉得在办公室接触到的人很少,能学到的专业知识也是很有限,再加上我只有复印打印资料的工作可做,就私下让亲戚帮忙 “调”我到别的部门。可亲戚对我说办公室是广告中心的中转站,在办公室所能学习的东西,有很多都是无法替代的。就这样,我的实习生活开始了。

每天面对完打印机和复印机,我几乎都坐在电脑前。不是像以往玩游戏,而是认真的阅读市电视台的有关信息,还有一些关于内部情况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的看到了我市广告也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分成了各种形式。

一般性广告:这种广告是电视广告的最基本的形式,一般都是以5、15、30、45秒或者更多为单位,在我市主要是投放在BZ-1和BZ-2两个自办频道中,是根据节目统一的编排和频道的特色开设的广告段位。价格呢一般都是按照收视率和时段而定,白天的价位一般比晚上的价位低,往往白天还实行套餐制的“一拖三”(一个广告在白天三个不同时段播放)。晚上19点~22点为电视的黄金时段,这段时间的价位相对较高。另外BZ-1节目覆盖面广,费用自然也就比BZ-2要高一些,还有就是平播和插播的广告。一般广告以短平快为主要特点,它主要突出播出时间和播出次数,适合于形象广告和一般字幕类的广告。

影视剧赞助广告:电视台要提高收视率必定是以影视剧为依托,在这中投放广告也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我市的两套自办节目,根据频道特色开始了很多不同定位的影视剧场,并引进最新最具影响力的新片、大片创造高的收视率。商家也可对剧场进行冠名、赞助等方式来投放广告,在剧前、剧中、剧后插播广告,收视率和广告效果也非常理想。

栏目性广告:这是一档消费资讯类栏目,是我市电视台广告中心为商家搭建起的一个新型植入式广告平台。栏目时长10分钟,广告时长5分钟,形式多种多样:信息、专题、专访,动漫广告,情景短剧等,而且其中情景短剧系列广告一般都是群众演员,用我们的家乡话演绎自己的故事以达到更好的广告推进效果。

专题广告:和很多电视台一样,我市电视台也播出了由很多单位拍摄的专题广告,一般为3、5、10分钟不等,内容比较全面和具体,对这一单位或着某一事件做出的综合性介绍。

最后一种就是电视剧脚标。其实这是种具有强迫收视的广告类型。在电视剧播放的同时,右下角同时出现动态脚标,通过高频次的出现,观众在收看电视剧的时候无法跳过,间接接受了这个广告,并有可能记住这个广告。

当我把自己总结的这些广告类型拿去给主任看的时候,他对我的总结表示满意,认为我是个比较爱学习的实习生,并建议我有空的时候去其他部门转转,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篇(6)

20xx年1月12日――20xx年1月27日

20xx年2月3日――20xx年2月13日

实习地点:xx电视台广告中心

跟很多人一样,我在亲戚的带领下,很容易的就进入了市电视台的实习生队伍。可往往对于我们这样的实习生,广告中心的工作人员反而不愿意过多的分配任务,平时无非是打印、复印些材料,接接电话,端茶倒水什么的。不过好在临近春节,中心的每个部门都会有很多临时的工作要做,我就自然而然的被分配到办公室。

其实我是很想去业务部、制作部或者客服部的,因为总觉得在办公室接触到的人很少,能学到的专业知识也是很有限,再加上我只有复印打印资料的工作可做,就私下让亲戚帮忙“调”我到别的部门。可亲戚对我说办公室是广告中心的中转站,在办公室所能学习的东西,有很多都是无法替代的。就这样,我的实习生活开始了。

每天面对完打印机和复印机,我几乎都坐在电脑前。不是像以往玩游戏,而是认真的阅读市电视台的有关信息,还有一些关于内部情况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的看到了我市广告也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分成了各种形式。

一般性广告:这种广告是电视广告的最基本的形式,一般都是以5、15、30、45秒或者更多为单位,在我市主要是投放在bz-1和bz-2两个自办频道中,是根据节目统一的编排和频道的特色开设的广告段位。价格呢一般都是按照收视率和时段而定,白天的价位一般比晚上的价位低,往往白天还实行套餐制的“一拖三”(一个广告在白天三个不同时段播放)。晚上19点——22点为电视的黄金时段,这段时间的价位相对较高。另外bz-1节目覆盖面广,费用自然也就比bz-2要高一些,还有就是平播和插播的广告。一般广告以短平快为主要特点,它主要突出播出时间和播出次数,适合于形象广告和一般字幕类的广告。

影视剧赞助广告:电视台要提高收视率必定是以影视剧为依托,在这中投放广告也是一种理想的方式。我市的两套自办节目,根据频道特色开始了很多不同定位的影视剧场,并引进最新最具影响力的新片、大-片创造高的收视率。商家也可对剧场进行冠名、赞助等方式来投放广告,在剧前、剧中、剧后插播广告,收视率和广告效果也非常理想。

栏目性广告:这是一档消费资讯类栏目,是我市电视台广告中心为商家搭建起的一个新型植入式广告平台。栏目时长10分钟,广告时长5分钟,形式多种多样:信息、专题、专访,动漫广告,情景短剧等,而且其中情景短剧系列广告一般都是群众演员,用我们的家乡话演绎自己的故事以达到更好的广告推进效果。

专题广告:和很多电视台一样,我市电视台也播出了由很多单位拍摄的专题广告,一般为3、5、10分钟不等,内容比较全面和具体,对这一单位或着某一事件做出的综合性介绍。

最后一种就是电视剧脚标。其实这是种具有强迫收视的广告类型。在电视剧播放的同时,右下角同时出现动态脚标,通过高频次的出现,观众在收看电视剧的时候无法跳过,间接接受了这个广告,并有可能记住这个广告。

当我把自己总结的这些广告类型拿去给主任看的时候,他对我的总结表示满意,认为我是个比较爱学习的实习生,并建议我有空的时候去其他部门转转,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篇(7)

在这次的实训中我懂得了很多我相信这是对我的一次很大的改造,我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善。以后的道路还要怎么走,我想只有努力了,只有努力才可能做好,我相信自己是能够做好的,不过这需要我很大的努力才行,我相信以后的道路中,我会走好的,我坚信自己能够在最终的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实训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把课本知识和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更明白、更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这样才可以为以后的工作做更好的铺垫,同时也为了能够把自己的专业学得更好,还可以进一步的了解社会,这对我们将来步入社会是非常有帮助的。

实训内容

在实训中还真是收获不浅啊。让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

南平广播电视台的组织机构是复杂的,有办公室(管理日常行为、制度、为台长服务等),总编室(对全台节目的管理、资料管理、节目购买、节目质量的控制等),技术部(管理发射设备),网络部、播出部、新闻部、社交部、新闻评论部等。

传播制度,例如审核制度。一份文件它需要通过编导、部领导、台领导的一级一级审核,才能播出。

对于电视编辑节目需要有预定的对象,选人选对象一般只做简单的调查,而相对于受众,要根据一个电视台所在的地域性、受众的年龄性、性别性、职业性、领域性等不同的方面。

负责人带着我们参观了录播室、影播厅、及编辑机房等重要工作地方,那里真的是一个让人喜欢、羡慕的工作地方,在录播厅我们通过负责人的同意坐到录播的位置上去感受,看到自己在电视的屏幕上就好开心。

在实训期间我们还采访了两位实习生,当中有一位实习生是跨行业的,我们问到对不曾接触的工作是否会有很大压力,而且感觉要融入很难?这位实习生告诉我们压力是不管做什么工作都有的,只要肯学、肯问,肯努力就觉得没有什么难的。在采访的最后,两位实习生告诉我们一定要先学会做人才能做事,在大学里,我们要多发言,多锻炼自己的口语能力,要多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她们说以后真正步入社会实践生活中,就会觉得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就会在实践中无意识、很自然的用到,所以说锻炼是很需要的。

实训总结

篇(8)

  

转眼间,我的实习生活就过去了,四个月原来看起来很长,现在想来不过是一瞬,仿佛刚才还是还是我大四生活的开始,小睡以后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去了。

在这四个月的实习过程中,的确做了很多事情,开始的时候帮老师拿三脚架,帮老师听同期声,每天早早过去,每天很晚回来;慢慢的可以独立采访,独立编辑,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意见,大胆的策划自己的节目。这里面有着无数的艰辛和苦楚,这里面有无数的指导和训斥,这里面有着很多的故事,想记下的,想忘记的。

因为是电视台,所以这里的新闻具有很强的电视特色,首先表现在她的可视性上,电视新闻中的人物我们都可以感觉到他的存在,他们的声音我们可以听到,他们的容貌我们可以看到,借此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内心;其次是她的平民视角,石河子电视台关注的大多是老百姓自己的事情,关注他们的生活,传达他们的心声,尤其是一个叫做《非常关注》节目,更是平民化十足。

新闻本来就是一个崇尚实践的学科,不动手哪怕你满腹的新闻理论也是白搭。记得才开始的时候,我扛起摄象机虽然知道怎么开机,怎么取景,怎么用光,但每当有任务的时候,总是犹豫如何才能拍好,怎样才能符合老师的要求,什么样的光能把新闻人物的特征表现出来,什么样的镜头才最有冲击力。还有新闻写作,虽然电视对写作的要求不是很高,因为有同期声,但是也不可忽视写作。在节目中,主持人的解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是点睛之笔呀,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写好,这些都需要考虑。每每看着带我们的老师驾轻就熟的就把稿子搞定了,我们也总是蠢蠢欲动,但每每都败下阵来,总结一下:经验导致了老师与我们的差别。

新闻的本质在于新,在于变动,新闻的这种品质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必须有探索的心态,有积极的态度,有向上的精神,不然他/她做不了新闻人,至少是做不了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在电视台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我发现带我们的老师,思维是这么的敏捷,言语是如此的严谨,而且不乏幽默,他们每天都很累,但精神却很好,心情很好,他们时刻微笑着除了他们在构思节目的时候。我感受到了新闻事业的那种刺激,那种激情,那种常新的状态。我将热爱这个职业。

呆的久了,也发现了电视台的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比如这里的审查制度太过严格,记者根本独立行动的权利,这样就导致了很多线索的流失,导致了新闻时效的消减;还有这里的设备过与陈旧,而且供不应求,大多数情况下是几个记者共同用一台机子,这样严重的影响了办事效率,造成了很多工作上的麻烦,而且据我观察这种情况多半促生吃“大锅饭”也就是大家一块采访、一块编稿、共同分利,这样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进而会影响电视台的竞争力。再一个就是这里技术相对过硬的人的确很多,但绝对过硬的却很少,在电视台这么多天,我发现,电视台里面有很多人摄象技术很强,他们可以拍出很稳、很美的画面,也可以把这些画面编辑成很好的片子,但总觉得其中缺少些什么,后来想了一下,应该缺少的是那种新闻理念。新闻理念就是渗透在新闻中的观点和想法,具体到电视实务中,我想该是在镜头画面中能提取出的那种“神气”,就是点镜之笔。我看了好几期节目,画面很多,画面很好,但传神的不是很多。

在实习过程中,我终于领会到了新闻理论的重要,新闻理论是新闻实践的指导。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仅有经验的实践也是盲目的,因为经验并不都是正确的。石河子电视台里面的人分两类,一个是经验类的,他们之所以是领导、是主任,是因为他们做的多,积累的多,经验多,他们以前、现在以及将来都将离不开他们的经验;一个是技术类的,他们不是领导,但他们拿的薪水很高,因为电视台离开他们根本就不行,他们可以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比如电脑的问题、摄象机的问题等,惟独缺少的是具有某种理念的管理者。前段时间看凤凰卫视出版的介绍自己电视台发展里程的书籍,上面有很多理念的东西,这些理念与实践的结合铸造了凤凰卫视的辉煌。当然,石河子电视台的各方面都不能与凤凰相比,但如果我们也借鉴一下人家的经验,总不会有什么坏处。

篇(9)

IN 实习

-- 南方电视台实习报告

实习让我成熟,也让我从新认识自己。

一切从《 IN 一派》开始

《 IN 一派》是我实习的开始,永远没有结束之时。

《 IN 一派》是南方电视台都市频道三大品牌栏目之一,它是一个紧跟潮流,追踪时尚的资讯类节目,逢星期六、日晚上 7 点 10 分播出。星期六的节目围绕美丽而展开,以潮流资讯为主,好玩为辅,节目内容包括 IN 速递,美丽大变身和潮流搜店三大部分。而星期天的节目则以真人秀表演为主要形式,在娱乐搞笑的气氛中带出让人思考的社会问题。《 IN 一派》播放的时间并不长,只有 20 分钟,但不要小看这 20 分钟,短短的 20 分钟凝聚了《 IN 一派》所有成员的心血和汗水。

对于我们实习生来说,在短短的实习时间里,了解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流程显得至关重要。与《城市特搜》和《今日一线》等新闻性较强的节目不一样的是,《 IN 一派》很重视前期的策划和准备工作,因为前期工作的策划和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影响到节目出来的效果和质量,但是,在《 IN 一派》里缺乏的恰恰是优秀的前期策划的人才。我想,不仅仅是《 IN 一派》,很多行业和企业,都缺乏优秀的专业策划人才。

我们到《 IN 一派》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二的早上 10 点,都市频道的罗总隆重其事的参加了《 IN 一派》的例会。由于罗总的参与,我的心情莫明的多了几分紧张,也有点拘谨。针对如何改变《 IN 一派》最近的收视低迷局面,大家都各抒己见。显然,罗总最关心的是节目的定位和收视,罗总表示,只要收视好,什么好的 Ideas 她都可以接受、洽谈,她还鼓励我们实习生要多提建议和意见,希望我们的加入能够与整个栏目组擦出新的火花,带出好的创意。

但是因为受到节目的固定思维的限制,《 IN 一派》的同事似乎都没有什么新点子和好的创意,会议的僵局一直都没能打破。大家的沉默和无定向的眼神让我有窒息的感觉,我心里既担心又着急,同时又梦想着如果自己能够想出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主意该多好,可是当时的我对于节目还不怎么了解,什么解救方法都没想到。

后来的例会不断地有些新点子提出,我的紧张和拘谨感也慢慢得到了舒缓,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之中。为了迎合受众的需要,《 IN 一派》慢慢的走上改革创新之路。

通常来说,星期一是都市频道全体人员的例会,《 IN 一派》的同事也要求准时参加,不然会扣钱的喔(扣钱的条款是由《 IN 一派》栏目组自行通过的,主要是督促各同事按时参加每星期一次的重要例会,扣得的钱将用作聚餐费或直接拨入其他没有迟到同事口袋,我觉得这种罚款条例还挺有意思的)。会议虽然简短却非常重要,会议通常由三位总监一同负责,主要是宣读台里的一些要事和人员变动,并且对上星期节目的总结和对下星期节目的要求和期待。也就是说,每星期一早上,都是都市频道人气最旺的时候。第一天正式进入台里实习,我们就参加了例会,会议上,让我备觉亲切的是罗总亲自向频道的同事介绍了我们,自自然然地,我觉得自己就成为了里面的一份子,融入了一个大家庭。

《 IN 一派》的内部会议定在每星期二早上 10 点,内容主要是商讨下星期节目的选题。对于如何突破《 IN 一派》现有的节目形式从而提高收视率依然是会议的重点内容,斌少说过,他比较过 IN 一派多个星期来的收视,发现做的好的几期收视不一定好,但是做得不好的那几期收视一定差。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唯有把节目做好才能保证收视继而提高收视。

选题定下来后,就到了筹备拍摄的工作细节中。一般是负责当期节目(以真人秀节目为例)的编导负责从前期策划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的全过程,时间跨度大概就一个星期。在时间的运用和分配上,各编导也大致相同,通常是星期三定下剧本的具体细节和其他准备工作,例如与广告公司联系演员,准备需要的道具,预订拍摄用的机器和外出用车等。如果星期四有档期,通常会在星期四完成拍摄的工作,已备有更充分的时间做后期制作。接下来的时间一直到下星期五的审稿 Deadline ,编导都会在编辑室工作,完成片子的后期制作。最后通过总监审批一关就可以顺利在星期天的节目里播出。

大致的工作流程就是如此。而我们平常的工作也是围绕着节目展开,从写剧本,外出拍摄,片子的后期制作到抬器材,拿快件,买外卖我们都会涉及。我更多的时候会在编辑室看编导工作,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帮着写解说词和用 Photoshop 处理照片,工作的难度不会很高。

Maybe (一切皆有可能)

还记得第一天进台里工作,对于任何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在一切未知因素的包围之下,我变得有点羞涩却又满怀激动的情绪。曾经在南方都市报实习过的我,心里不免对两者打起算盘,一一比较。

年轻是两个媒体给我最直接的印象。融合在群体里面,我甚至觉得自己老大不小了,突然有种冲动觉得,自己也是应该要快点出来为人民服务啦!

篇(10)

1、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西安翻译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现有专职教师8人,其中副教授1人,讲师4人,助教3人,外聘兼职教师7名。从教师的知识结构来看,大多数任课教师偏重于理论研究,对社会实践和采编技巧的操作相对陌生,这样就出现了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的局面。

2、硬件设施配套相对滞后

由于专业本身具有较强技术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教学应当更加侧重实践操作层面的培养,该专业一般需要专业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教学器材相匹配,且需要专业实训室,目前尚无专业实训室加以配套,导致新闻编辑与制作等课程难以真正走进实践层面。

3、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由于上述师资偏重理论性、硬件配套不完善的主客观原因,导致该专业教学模式偏重于课堂理论教学,而课外实训课程、试验室操作课程难以开展。

4、课程结构设置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和合理。理论课比重偏多,实践课较少。

二、改革方向的探索

1、根据职业化教育的目标,合理分配课程教学比例

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实践性较强,(比如需要具备新闻采访能力、 新闻写作能力、 新闻编辑制作能力、 新闻策划能力、重大新闻直播的能力、口头报道能力)应该根据这一特点和课程性质来合理分配学时和学分,建议将60%-70%的学分放在专业和实践课上,既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又能锻炼和培养培养学生具有动手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扛机器能拍,进机房能编的目标。

2、加强师资配备和教师深造

鉴于西翻院新闻专业师资力量的客观现实,我们首先应当加强现有在职教师的培养与与深造,要求现有专职教师通过自学、参加社会技能培训、购买网络课堂等方式让让老师在现有较强理论水平的基础上,掌握1-2门新闻采编、剪辑制作、摄影摄像等实践专业课程,做到理论和实践有机统一,以适应该专业设置的要求,从而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同时也为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打下基础。另外,可以考虑从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引进几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实践教学,同时要求自有教师参加外聘教师的实践教学,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达到师资力量的提升。

3、增强硬件设施的配套,进一步完善实习基地建设,提高现有教学设施使用效率

针对现有教学设施匮乏的客观现实,学院应当考虑增强摄像机、照相机等教学设备的投入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可以考虑校园广播站、学院电视台对新闻采编专业学生有序开放,至少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平台。让新闻采编专业学生在校内有机会开展采访、编辑、摄影摄像、影片剪辑与制作、录音与播出等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大程度的发挥学院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节省再投入的费用开支,达到一箭双雕的良好效果。

4、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

(1)课堂教学适当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中,对于刚接触专业实践课的新生来说,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期让他们进入专业记者的状态未免有些困难,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简短的电视新闻,新闻奖获奖作品,帮助学生记者的写作角度、写作方法,以此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学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同一新闻事件进行报道。进而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了5分钟现场报道环节,针对当前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学生可以模拟现场报道,然后自己用一到两句话说新闻,并告诉别人这条新闻的价值点体现在哪里。通过这种现场实训的方式,不仅能让课堂更加生动,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教学也能更加精彩,学生实践能力不断提升。

(2)更加重视案例教学加情景模拟教学。①要让案例教学始终贯穿于在《新闻评论》、《电视节目策划学》、《新闻作品评析》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在搜集整理国内外大量的新闻报道、优秀电视作品与电视节目,特别是在讲授《新闻评论》、《新闻作品分析》的时候,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了《新闻调查》、《新闻1+1》、《鲁豫有约》、《艺术人生》等节目以及新闻报道等重大事件的现场报道,让学生学习其中的报道方法、主持特色,节目成功要素等,此外,在讲授新闻写作部分的时候,还结合了大量的平面媒体案例,让学生根据报纸、杂志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比如对《南方周末》上的深度报道进行分析、对本地都市报(如《华商报》)上新闻标题和内容的评价等。②情景模拟教学。在《电视节目策划学中》,我们还尝试让学生模拟电视访谈节目,不是照搬现有节目,鼓励学生根据现有的一些优秀节目,再结合具体情况自主创新。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模式确定节目样式,搜集背景资料,设定选题,拟定采访提纲,扮演角色。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等谈话节目中嘉宾和主持的节目形式,虽然涉及的话题以校园生活占多数,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中既可以让学生了解节目的基本流程,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现场表达和组织协调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后期制作技术,做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很好结合。③外出写生。比如《新闻摄影》、《新闻摄像》这两门课程,到了大二下学期都会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野外拍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主题,拍摄专题片。我们带领学生在南五台、周至沙沙河、熏衣草庄园野外拍摄实践,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既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记录了风景特色,回来制作的DV作品、照片等也可作为期末成绩及学生实习成果的一部分。还要考虑到如何做出一个新闻片或纪录片,突出与人交流的采访报道能力,并最终形成作品。教师要跟学生一起,随时讨论。这样的话,学生的野外拍摄也更加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④学生自办媒体实践。校园电视台、广播站、校报、校刊、简报等各种媒体(如西翻院的《娱乐E坐标》、《新闻时讯》、《西译青年》、《桃李文学报》、广播电台)都提供了学生良好的展现自我,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校报(比如《报纸编辑学》)广电中心以及各级各部创办的各种刊物的相关工作,也能更好的解决人力等问题。同时,还可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使各种刊物更有个性。学生进入新闻单位完成实习前,在校内实习基地进行的有效演练,对于新闻专业学生的新闻敏感力、新闻采编能力的培养都有重要意义。这可以缓和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难以协调的问题。充分利用本校媒体资源(西译广播电台和西译电视台等),让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西译电视台或西译广播电台创办专题节目,每周一期或每月一期,可采访本校知名学者、教授、学校领导、杰出校友等。内容可涉猎时政、焦点新闻、校园文化、学术观点等任意话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采编、主持、摄像等实践能力;新闻专业的教师对此进行专业指导;再次,积极开展校外合作,联络西安电视台、陕西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在这些地方建立新闻教育实践基地。

5、新闻专业实习的调整

对于新闻采编制作专业来说,可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把实习分为小实习、中期实习和毕业实习。而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中期实习或毕业实习,即使有短期的小实习,往往出现时间短,实习仓促,效果不佳的情况。

小实习针对低年级的新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假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如可以将大一大二的学生带去电台、报社、电视台等工作单位参观,让他们能直观地感受新闻工作,了解工作大体流程和情况,不仅可以使他们打下理念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寻找自己的方向。

中期实习就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寒暑假的集中实习。学生可以自主或学校联系当地实习基地,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新闻媒体或者与新闻专业相关的各种工作中,这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跟随老师进行采访、写作、编辑、剪辑等相关工作,这位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同时在毕业实习过程中,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比如新闻改革、节目改版等;了解国家社会的就业情况和政策情况,搜集撰写毕业论文及实习报告,为今后学生奔赴新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篇(11)

学习班上,台领导及各个部门主任的讲话精彩纷呈,深入浅出,就像给我们煲了一锅八宝粥,味道好,营养更好。台长的总结讲话显然成为点睛之笔,“三个珍惜”道出了台领导对我们的希望和要求,让我们深受教育和鼓舞。

珍惜机会。机会是社会给与的,可遇不可求,但如何把握就取决于自身的条件和做人的态度了。电视台这次招聘给与我们一个很好工作机会,这是她自身加快发展的需要,也是电视数字化更迭的需要。那么,我们的现实状态又如何呢,怎样去迎接机遇呢?每个人有不同的想法和对待事物的态度。有人觉得进电视台干技术没前途,想去公司,有人想留在北京等等,而我不以为然。电视行业是充满激情和兴奋的行业,也是年轻人向往的行业,电视工作者涉及知识面广,学习收获也会更加丰富,况且这个时期是我们不断积累的时候。在众多优秀的竞争者中,自己如何去争取,如何抓住这次机会呢,我也曾彷徨过。幸运的是,自身现在的状态加上努力和信心,最后使我踏入了这座大门。

珍惜事业。这是把事业看作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事物去看待,而这种活力的源泉是学习,做一份事业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快乐的过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工作实践的学习,同事之间的学习,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无不能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先进知识。电视事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兴事业,它的鲜明特点是知识更新快,专业涉及面广。对于一名初入电视事业大门的新人,必须做好充分准备,把学习当作干一份事业来做,给与事业一个不断学习的态度。

珍惜责任。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责任不是形同虚设,而是确确实实的,肩上扛着,心里想着的。以前曾经觉得做电视很肤浅,在台里的实习和这次的全面培训,都让我重新思考,重新审视电视工作。电视的影响力巨大且有扩大的趋势,小到民众的生活工作,大到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和气势,无不受着电视这个生动的宣传媒介的影响。电视的工作者,正是电视画面的创造者和传播者,肩负着历史和社会的责任,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通过画面所表达的价值体现才是弥足珍贵的。

踏入电视台的大门,意味着自己的身份转变,责任转变,人生的道路也开始转折。当我们欣喜地看见市电视事业驶入快车道,加速发展的时候,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和平台摆在我们面前。常说,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怎样在这个高平台上去发展,走出自己宽广之路,正是我们要进一步思考的。我想,用“三个珍惜”这把金钥匙去打开思考大门,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才是实现目标的真正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