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乡愁教案大全11篇

时间:2022-04-21 10:33:32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乡愁教案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乡愁教案

篇(1)

学情分析: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对抽象画已经有了简单的认识,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怎样创作一幅抽象画仍然是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因此本课要把重点放在点、线、面、色彩这些形式语言所构成的美感上,这样学生在创作时才能避免盲目创作,胡乱涂抹并摆脱传统绘画的束缚,大胆创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美国抽象画家波洛克,欣赏其艺术作品,并能从中感知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和创作方法,理解抽象艺术作品内涵,并尝试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创作抽象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和体验活动,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学会欣赏抽象画,并能运用丰富的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进行抽象画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包容、理解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感受能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抽象画的艺术形式,理解抽象艺术的形式语言,能用点、线、色彩组织花弥漫,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教学难点:能用抽象画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创作一幅有形式美感的抽象画。

教法学法:谈话法、示范法、独立探究、交流讨论、对比观察等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视频、板贴、桌布等一次性卫生工具。

2.学生准备:画纸、颜料、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 准备教具、学具

2. 安抚情绪,为上课做准备

【示范导入,感知技法】

1.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思考:我在创作中用了那些方法?

教师创作作品:(音乐响起)用泼的方法在画面上方泼出厚重的、大块的红色、黄色、黑色(丙烯颜料需要提前调好放在纸杯中),将颜料厚重的点在画布上,用玻璃刷刮成大的色面作为画面打底。甩出线条和点。使画面有深浅、疏密的变化。

2.交流谈话:你发现陈老师用的方法了吗?(生:刮、甩、点)用这些方法表现的这幅作品是哪种类型的绘画?(生:抽象画)

教师总结抽象画特点:画面并没有具体的物象,而是以泼洒出的形状、刮出的面、甩出的线、和点,以及丰富的色彩这来表达情感。

3.交流谈话:这幅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请你为它起个名字吧!

今天就让这幅作品带我们走进抽象画,一起来《学画抽象画》!

设计意图:已教师示范的方法导入新课,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创作技法,表达感受,与上节课紧密联系,为之后解决重难点做铺垫。

【目标精准,核心推进】

一、致敬大师,初步体验

1.初识波洛克:在七十多年前的美国,有一位抽象画大师,被誉为开辟了美国新抽象画时代第一人,这位大师就是杰克逊·波洛克。他用了一种前无古人的方法进行创作,其老师在刚刚的创作中也借鉴了他的方法。现在让咱们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他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创作的。(播放波洛克采访视频)。

2.谈话交流创作方法:你看出他的创作方法了吗?(将颜料滴、泼、甩、印··)

教师总结:波洛克在创作时都是将巨大无比的画布平铺在地上,然后围着画布边走动边用沾满颜料的棍子、画笔滴甩,需要色彩浓重的地方,他甚至直接让颜料泼洒上去,形成不同效果的点、线,因此这种创作手法也被成为“滴流法”。

3.交流谈话,感知画面语言:滴流法呈现出的画面语言主要是什么?(大小不同的线、撒泼溅的大小不一的点)

谈话深入:用什么方法表现出的粗线,哪些地方表现出的细线?点的大小又是如何变化的?(中间的大点是很用力、快速泼出来的,还飞溅出了很多小点。长长的线条是甩出来的,如果多甩几遍或者用力大点就会变成粗点的线条)。

4.组内交流,持续深入:画面中同时有粗细不同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富有层次,这种对比使画面更丰富)

教师总结:抽象画虽然没有具体的物象,但是画面中看似随意的点、自由自在线、其实都是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

我们从波洛克的作品中学习了滴流等方法,感受到了点线等画面元素的形式美感。今天咱们也来做

一把小小波洛克,请你选择喜欢的颜色,尝试1-2种方法进行体验,看谁的画面更好看。

在尝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卫生,尤其是在甩的时候,要拿一张纸挡住前面,不要将颜料喷溅到其他同学的身上。开始动手尝试吧。(绘画过程两分钟)

4.音乐停,你也停。你都用哪些方法进行尝试了?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画面吧!

此过程,首先在再次巩固技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点、线、面、色彩的对比,再次感受混乱的画面形的原因,引导学生感受和谐之美。

教师总结,情感升华:同学们创作出的这么多不同形式的点、线,色彩、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

却又在互相衬托使画面丰富多彩。正如咱们学校的校训一样: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当这些元素跃然纸上,他们就有了自己的个性或张扬、或内敛、或奔放、或有有序带给人无线的遐想。

设计意图:在感受大师的创举后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和体验,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尝

试中关注不同方法呈现出的画面元素的不同,深层解决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增强自信心。

二、巩固重点,突破难点

1.波洛克的作品就是这样,每一幅作品都是纯粹的点线面色彩交响乐,接下来让咱们走近波洛克美术馆,看看他的作品上呈现出了怎样的乐章。

(1)请找一幅你最喜欢的作品,谈谈你在画面中感受到对比与和谐了吗?(线的粗细长短、点的大小、画面的疏密、色彩的冷暖、深浅)

(2)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将画面中的大的点遮盖,画面呈现出什么感觉?(单调)将差不多大的小点复制增多,形成的画面又有什么感觉?(乱)

(3)交流谈论:怎样修改画面会使画面不乱?(同一色彩,加入大的面···)

2.欣赏《蓝棒No.11》

(1)动画直击难点:其实波洛克在创作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看看他是怎样解决的?(播放蓝棒小动画)

(2)交流讨论:你找到答案了吗?(前方的蓝黑色直线)

教师总结:这幅作品中这些暖色的色线热烈、自由,好像要冲出画面一样,波洛克灵机一动,拿起散落在身边的木棍,涂上了蓝黑色,印在了画面上,好像妈妈拥抱住了调皮的孩子,使画面稳定了下来。

设计意图:深入了解大师作品,感受形式美法则,在对比观察、探究发现、交流讨论中突破难点。

三、综合所学,创作实践

(1)今天咱们学习了巴洛克的创作方法,领略了他的艺术魅力,如果你来创作一幅抽象画来表达你现在的心情,你想用哪些方法进行创作?(学生自由回答)

提出创作要求:请你以组为单位完成一幅抽象画,表达现在的心情。

(2)学生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在指导中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创作方法,关注作品的形式美感以及情感表达。强调卫生习惯与坐姿,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在创作中再次巩固重难点,在亲身体验中加强印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展示评价

举办小小巴洛克画展,将学生的作品有秩序的摆放在展台中,请同学们用自评、互评的方法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设计意图:在评价中导向以下目标:方法、形式美感、色彩运用、情感升华)

【课堂小结】

篇(2)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8-0011-03

李安源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近40载,擅长治疗儿科疑难杂症,尤其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颇有效验。现将其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1 学术思想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起病于儿童时期,以多种不自主的、快速的运动性抽动和不自主发声及猥亵言语为主要表现,常伴强迫、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中医无此病名,但有相同症状的文献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风盛则动”,《张氏医通》云:“瘛者,筋脉拘急也;者,筋脉弛纵也,俗谓之抽”,《温病条辨•痉病瘛总论》曰:“痉者,强直之谓,后人所谓角弓反张,古人所谓痉也。瘛者,蠕动引缩之谓,后人所谓抽掣、搐搦,古人所谓瘛也”等。李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小儿多发性抽动症属中医“肝风”、“瘛”、“慢惊风”等范畴,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肾、脾等脏,治宜从“虚、风、痰、火”辨证施治。

1.1 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肾、脾等脏,以心肝亏虚、虚风内动为主

1.1.1 心肝亏虚、虚风内动 李教授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衣被过暖等均可生热化燥,伤及脏腑之阴,阴不制阳,风气内动,诸证俱现。究其本源,实为阴虚阳亢,尤以心肝阴虚为多见;心主血脉而藏神,为精神之所舍。《灵枢•本神》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人的一切精神活动皆归于心。禀赋不足,精神怯弱,因外感热病或病后汗下太过均可累及于心。另外,心属火为阳脏,以动为患,小儿生机旺盛,阳常有余,心火易亢,临床易出现心阴不足、心火有余、心神不守的病理改变。心虚不能任物,故虽常有所忆,但忆不能存,是以恍惚错谬,忽忽喜忘;血不营心,心失所养,则神不安舍,睡眠不宁而多梦,甚或出现夜惊;心阴不敛,则神思涣散,语多易动,同时虚烦少寐、咽干口渴、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小儿心智未足,自我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烦躁易怒、肝为刚脏,体阴用阳,主筋藏魂,其志怒,其气急,为人体罢极之本。“肝常有余,肾常虚,肝阳易亢”,正常情况下,肝肾之阴阳相互制约,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肾阴常虚,无以制约肝阳,肝肾之阴阳失衡,而致阴虚阳亢,虚风内动,则可见性情执拗、冲动任性、秽语失聪、烦躁不安等肝气有余之象。肝主筋,开窍于目,肝风亢动,则出现眨眼努嘴、摇头、扭颈等肝风内动的表现;足厥阴肝经循喉咙、入颃颡,肝阴不足,颃颡失濡,则见喉中出声;肝藏血,血舍魂,阴血不足,筋脉失养,则四肢抽搐;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而出现梦呓、梦游等兼症。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1.1.2 痰浊阻窍、痰火扰心 脾为后天之本,小儿脏腑娇嫩,有“脾常虚”的生理特点。中医认为,“怪病多责之于痰”、“百病皆由痰作祟”。脾虚则易聚湿生痰,痰与风邪相携,易阻滞脏腑孔窍之经络,若风痰鼓动,上犯清窍,则挤眉弄眼;横窜经络,则发生头颈、四肢肌肉抽搐;痰阻气道则胸闷痰鸣;上壅咽喉则咽痒不适、怪声连连,或语声不断;流窜经络则肢体抽动。李教授认为,脾虚痰浊阻滞心窍也是多发性抽动症的重要病机。心在五脏中五行属火,主神明。《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曰:“心属火,旺于夏,所谓壮火之气也”,小儿为“纯阳之体”,脏腑经络之气柔弱,感邪后易化火伤阴,引动肝风,如刘完素《宣明论方》中说:“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也”,故小儿有“心常有余”之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本神》又云:“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详细论述了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心的关系,故李教授认为,当痰火扰动心神,心神不宁,神明失志,便可见患儿出现猥亵言语、强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

1.2 治从“虚、风、痰、火”辨证施治

1.2.1 心肝亏虚、虚风内动证 治以养心柔肝,熄风止痉。以《医宗金鉴》之钩藤饮(人参、全蝎、羚羊角、天麻、甘草、钩藤)为基础,创制了宁动颗粒。方以党参易原方中人参以防温补太过,加用麦冬、白芍、生龙骨、生牡蛎、地龙等。宁动颗粒方中以天麻熄风镇惊为君,臣以党参、麦冬养心气、益心阴、安心神,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佐以龙骨、牡蛎镇静安神,地龙解痉利咽,化痰通瘀,与天麻、白芍、龙骨、牡蛎合用加强熄风止痉之功;使以甘草以助麦冬、白芍养心之功,与白芍同行可缓解肌肉、筋脉挛急,并能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养心柔肝、熄风止痉、扶正祛邪之功。

1.2.2 痰浊阻窍、痰火扰心证 痰浊阻窍为主者,治以健脾祛湿,化痰熄风。常在《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蔓荆子、生姜、大枣、甘草)基础上化裁。

痰火扰心为主者,治以清心化痰,熄风止痉,以《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之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甘草)为基础随症加减。临证常加石菖蒲、郁金、胆南星豁痰通窍,加钩藤、全蝎、蜈蚣祛风止痉,肢体抽动加桑枝、木瓜、伸筋草以舒筋通络;情绪不稳者加柴胡、白芍以疏肝解郁;心神不宁者加炙远志、五味子等养心安神;咽部发声不适者常加蝉蜕、僵蚕、射干疏风利咽;眨眼频繁者加、木贼清热疏风。

1.3 重视情志调摄,注意饮食起居,病愈防复 由于多发性抽动症,强迫、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行为和情绪障碍,加之家长不适当的干预,患儿常有轻度自卑或焦虑等表现。故李老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非常注意对患儿的心理治疗和情志的疏导,解决儿童的情绪问题与其它伴随症状。要求家长和老师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避免指责或强行制止抽动的发生,合理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帮助其由于疾病带来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不便,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李老师亦重视饮食起居的重要性。认为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常常诱发或使抽动症状加重,要求家长注意患儿冬春季节避寒保暖,预防感冒,避免过度劳累和看过于刺激性的电影或电视剧;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平衡膳食,忌食辛辣或肥甘厚腻的食物,少食或少饮添加色素的零食或饮料。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的饮食起居,对提高疗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发性抽动症易于反复,在临床症状消失后,应继续服药3~6个月,以防复发。

2 典型病例

篇(3)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快速城镇化使得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城市郊区的遗址,同时也给遗址区域村民生活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此,学者们将大遗址保护结合区域社会经济背景重新进行了考量与探索。权东计[1]、李晓玲[2]分别对汉杜陵和大明宫遗址周边地区现状调查分析,发现出保护遗址的同时严重制约了居民的生产生活发展。为了遗址保护与经济、民生的和谐共生,在探究遗址分布概况、构成要素及特征的基础上,借鉴汉长安城规划思想和布局手法,力求利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振兴。从自身资源察赋与区域社会需求两方面分别论证了保护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充分性与必要性,并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因地制宜,设计出多种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以促进居民生活的改良。同时陕西也探索出了适合于不同类型大遗址保护的运作模式:国家遗址公园模式,退耕还林模式,集团运作模式,城市公园模式,民营建设模式,西安市委、市政府创新性地提出“政府意志+科学规划+资本运营”的保护模式。

二、文化传承创新视角下西安城乡统筹的发展现状

西安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从周丰镐开始,历经秦、汉、隋、唐,有着3100多年的建城史、1100多年的建都史,汉长安城和隋唐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典型。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囊括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内容,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6处,登记在册的文物点2944处、其中秦始皇陵和兵马俑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一部古迹遗址的保护史与开发史。在保护与开发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比如曲江文化产业运营模式、大明宫遗址公园模式、临潼绿色城乡统筹模式等。与此同时,西安和其他城市一样面临着遗址保护和民生、经济发展相矛盾的一系列问题:遗址保护区村庄和城镇区域发展不均衡。遗址多位于于城郊的村庄,遗址区出于文物保护需要,对保护区内村庄的建设提出了诸多要求:例如不能发展污染工业,限高限挖,部分道路因为遗址保护需改道等。这些要求给遗址区村庄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同时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遗址所在村子的产业一般较为单一、且规模较小,村民收入很低,而遗址区域的受限较少,发展速度较快,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例如汉长安城遗址区,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受访家庭平均有4.86口人,上班(从事非农工作)的人数2人,就业率仅41.2%,遗址区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主要是个体经营者、临时工、工厂工人等,家庭平均每月收入7540元,按人口平均下来人均月收入仅1551.6元,而西安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49.7元,由此产生的城乡发展不均衡,严重影响了西安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步伐的推进。另一方面,遗址保护的管理比较混乱,各部门权责划分不清,对区内非法建设、挖掘、破坏遗址等的违法行为没有及时制止或处罚。同时由于享受不到利益,村民对于区域内的遗址也漠不关心,很多村民不知道当地有什么遗址,并且对遗址保护的内涵及相关规定很模糊。

三、文化传承创新视角下西安城乡统筹发展模式的探索

模式一:专业人员主导和村民参与相协调

在解决遗址保护与城乡统筹的过程中,首先是解决人的问题。对于未来遗址区人员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政府管理人员+企业经营人员+文化艺术人员+村民,要协调处理好这四部分人员的关系,由他们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良好的融合起来。政府专门委派管理人员,如特区办人员、遗址鉴定与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重点负责遗址管理工作;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相关文化产业,这些人员主要负责企业运营和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引入文学作者、画家、艺术表演者在该区域工作,增加遗址区域整体的文化艺术氛围;将遗址保护核心区村民迁出,留下一部分区域村民在此生活,传承他们的乡土文化,并加强教育和宣传,让村民接受教育培训,了解所在区域的遗址及相关保护条例,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遗址保护管理、环境治理、旅游服务、餐饮服务等相关工作,增加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并拓宽他们的收入渠道。

模式二: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

由于距离遗址核心保护区远近位置的不同,以及自身资源禀赋的不同,因而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引导各个村庄良性发展。占压在遗迹本体和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内的村庄要尽快整村迁出;位于保护区或边缘区域的村子,逐步搬迁,减轻遗址区的环境压力;在遗址周边的村庄要严格控制规模,以符合该村庄人口承载力为原则,迁出一部分村民,适度保留一部分村民,对于拆迁的村民,可以通过货币安置、住房安置、留地安置、社保安置等灵活多元的安置方式,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对于有集体企业的村庄可以通过集体企业公司化转型、村民入股等方式增加收入;对于安置点要选择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地方,并集中安排公共服务及商业设施;对于不搬迁的村落,通过土地调整和置换对遗址区内的村落进行合理规划,根据遗址景观保护的要求对村落布局和房屋建筑形式进行改造,并加大村庄污染治理力度,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和绿色家园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相融合的城乡和谐发展新格局。

模式三:农业园区与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

遗址区改造完成后将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去处,促进农业园区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可以使人们在感受历史痕迹的同时,欣赏自然田园风光。对遗址区周边的基本农田,按照其历史生态环境和基本形态,按照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保护基本农田的要求建设农业园区,还原田园景观并加以合理的综合利用。发展花卉庄园、水果蔬菜种植基地、生态观光农业,如建立周至猕猴桃产业基地、户县葡萄产业基地、薰衣草庄园等,建成后的整个园区,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生态农业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引导传统农业转变为集农业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可以开发农家乐旅游,为游客提供多种形式、多个角度的旅游体验方式,保留特色产业,带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和特色手工业加工产业的发展,如三兆村的花灯、户县的农民画、蓝田的玉石等。由此增加村民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让遗址保护真正惠及民生。

参考文献

[1]权东计,朱海霞.大遗址保护与遗址文化产业发展一以汉杜陵(雁塔)区域发展为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102-103.

[2]李晓玲.大明宫遗址周边地区现状调查分析[J].城市问题,2006 (2):97-99.大明宫遗址周边地区现状调查分析

基金项目

篇(4)

许多教师认为,上每一节课都应完成备课时所预设的任务和目标。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有些教师为了教学流程的顺畅、顺利生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就牵着学生沿着自己预设的流程和目标直接奔去,而不重视学生自身的独特体验,从而常常熄灭学生课堂上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这是很煞风景的。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是违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师应树立全新的课堂理念,正确处理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

[公开课片断1]

一位教师在教《乡愁》一诗时,要求学生用一种颜色来描绘乡愁,学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有的说“乡愁是银白色的,因为明月千里寄相思,月亮是银白色的”;有的说“乡愁是黄色的,因为故乡就在那片黄土地上”;有的说“乡愁是灰色的,因为乡愁是孤独的”。授课教师对这些精彩回答都不置可否,只是不停地追问:到底应该是哪种颜色?到最后,教师把电脑键盘一敲:多媒体屏幕上显示着深蓝色的画面,硬生生地弹出了一行文字:“乡愁是深蓝色的,因为大海是蓝色的。”如此裁决后,教师带着一脸疑惑的学生进入到了下一环节的教学中。

[公开课片断2]

一位教师在执教《钱塘湖春行》一诗时,说这首诗其实就是一幅画,要求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出优美的画面,并说说诗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带学生回答后,教师正准备进入下一教学环节,突然有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画,它还是一首动听的歌。”教师一怔,似乎课前没有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认识。但教师马上意识到这个问题提得有价值,于是顺势让学生继续想象,说说听到了哪些声音?学生立刻说开了:“我听到了春水上涨的声音”“莺是自然界最出色的歌手,我听到莺的歌声”“燕是报春的使者,我听到燕子说‘春天来了’的报春声”“我听到了草长花开的声音”“我听到了蜂蝶绕花飞舞的声音”“我听到了马儿轻快跳跃发出的清脆的马蹄声”“我听到游人对钱塘湖春景的赞叹声”……这时,教师脸带笑意地说:“同学们的想像力真丰富。是呀,这么多自然界的声响组合在一起该是一首多么动听的歌啊!”

[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师生交流活动,课前预设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但语文教学是围绕语言而展开的师生活动,存在着很多不定因素,超出既定框架的教学事件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两节公开课的课堂上都出现了这种“意外情况”,[片断1]中教师以课前预设为准,硬性地控制课堂教学进度,为完成预设任务、实现既定目标而追求所谓的“统一性”,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没有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而[片断2]中,教师十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和个性感受,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将课堂教学所产生的学习资源作为了学习内容,并将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引向深入。

两位教师对课堂生成的不同处理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认为教师的备课应该只是搭建了“房屋”的框架,“精装修”的过程应留在课上,预设不应过于细致,主要应考虑实施过程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与目标指向,为他们提供学习与活动的框架,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预设只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点,它不是僵化的、固定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变化的。因此,课前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求知需求。新课程标准中课堂教学设计最核心的一点是把教师“教”的过程变为学生“学”的过程。以学生的“学”为主线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设计教学的内容、情境、步骤和方式等,尽可能多地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阅读经验和感受,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可能”,切忌把教师的意志强加于学生。

其次,预设应具有灵活性与弹性空间。许多教师的教案往往设计得很细致,就连课堂上要说些什么话、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等,都要精细安排。这是因为教师首先考虑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去“学”,这样就很难应对课堂上因学生思维活跃而出现的“意外情况”。

那么,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出现“意外情况”时,语文教师应如何引导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生成呢?

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创设新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使其不断产生新的需求,促进课堂教学的不断生成。

其次,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堂理念,要认识到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充满变化的、富有个性的情景化的场所。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主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篇(5)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是对只用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好书的陈旧观念的挑战。《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它所承载的信息是有限的。过去我们备课,仅限于备教材、备学生,写教案,写导学案。撰写的教案也只能从教学参考书上汲取,因而知识面窄、内容匮乏。更有甚者贪图省事,直接将教案集上的东西照抄照搬到自己的教案中,这样的教案怎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充分融入自己的经验和智慧,要有较强的信息资源意识,积极利用优质的网络资源,努力开发出有生命力的、个性化的教案和导学案。

如今,我们可以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站上查到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远教资源信息量大、素材多、传递速度快,查阅资料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我们备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让我们语文教师更是大开眼界,充分体会到网络资源的优势:方便、快捷、高质量。通过整合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我们将查到的材料经过精心的筛选、增删、修改,形成备课材料,再整合语文教材形成图文、声像并荗、美观整洁的电子教案,既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更符合农村学生学情,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网络资源库中的各类习题精选、探究活动、扩展资料以及学习指导等栏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便于形成优质的导学案。

二、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教学情境,优化课堂授课方式

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的飞速发展,改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与信息容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树立一种大语文的观念,通过整合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辅助创设贴近生活的问题情境,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并巧妙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中,跳出课堂,加强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拓展学习的视野,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外再回到课内,为学生打开一片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广阔天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首先,课前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学习《散步》时,课前采用多媒体创设法导入,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公益广告:《爱心传递:洗脚篇》(播放视频),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浓浓的亲情氛围,老师再通过语言引导:“看到这样的动人情景,同学们一定很有感触!广告里的一家人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沐浴着亲情。纵然是一次极为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亲情的温馨。《散步》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已经被激发起来。再次,课中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情感体验共鸣。例如,在学习《背影》时,单从文本阅读中,还很难让初一学生真正理解父亲的背影为何让作者如此感动与难忘。借助多媒体创设再现父亲拖着臃肿、肥胖的身体攀上月台的那一幕感人情境,再以腾格尔的《父亲》的音乐作背景,以此为“动情点”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这一感人的情境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他们父子之间的深情。最后,课终创设情境,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技巧与写作方法的指导。在学《春酒》时,课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刘绍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余光中的《乡愁》,进行阅读鉴赏比较与写作方法指导。在体味不同的故乡风俗之美、人情之美中,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利用不同的写作方法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篇(6)

一节成功的公开课,教者在课前需进行大量精心的准备,学生在被告知有人听课后,其心理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波动比平时上课要强烈得多,他们在老师的循循引导下,渐入状态,思维的火花强烈碰撞,创造的欲望蠢蠢欲动。师生共同陶醉于充实的课堂活动中,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目标。

而如果我们奉行“拿来主义”,一味照搬,结果只会是“一头热”、“图片展”。动情细致的引导学生似乎并不领情,反而有些人会惊诧老师今天怎么啦?漂亮的PPT播放了一张又一张,引来学生极大兴趣。可等到相关的问题提出来时,能跟着老师思路转的仍是那么几个人,本来应该水到渠成的归纳总结,最后依然成了老师的“独家专利”。有的学生干脆就等着老师报出那最关键的语句,赶紧写下来,当作标准答案,好完成作业。这样的课堂又是一个“填鸭式”教学,别人的精彩到了自己这里却成了平淡无奇的花式。所以,笔者觉得:语文教学需要充分的“预设”。

一、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完成教学目标

关于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这就是说,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实现每节课、每阶段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构建一个或一系列可行的优化方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预设”。江苏省特级教师朱国桢老师在谈到语文课堂教学时也指出,教师在课前要做到“四定”:定向、定度、定要(即、亮点)、定序。而这“四定”,如果教者不深入文本、深入实际,充分预设,就很难到位。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语文课进行价值判断的核心也正是教学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教者的预设必不可少。预设,不仅包括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计,还包括对教学环境的预设,对教学对象情况的考虑,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包括备课前的预习,课后的辅导等等。而对于自己随手拿来,顺便搬来的东西怎么会有如此周全的考虑呢?预设不充分,势必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深入,不能有精彩的课堂,又何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呢?

另外,如果教者对教学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课堂的随意生成上,课堂教学极易偏离教材的实际,去进行毫无价值的活动。

有教师在上《塞翁失马》一课时,一学生问:“老师,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于是,这位教师放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抓住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一节语文课,师生就在这种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的讨论中过去了。课后这位老师说:“我不愿意扼杀学生提问的兴趣,我的斥责、冷漠也许会让学生失去学语文的快乐。”[1]

《塞翁失马》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这篇寓言的寓意,至于塞翁丢失的是公马还是母马与寓意的理解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教者如果要保护这样的“语文兴趣”,那语文学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教师希望并想方设法促进与学生各种不同形式的互动,生成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学生的生成并不都是有效的,他们如果缺少教师的引领,往往会迷失目标,疏于思考,而真正有效地生成,应该是有明确目标的生命旅程。在这一旅程中,我们应该时刻受到预设目标的关照和发展目标的引领。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激发、培养和唤醒,而不能任凭学生盲目生成。如果长期的重视生成,淡化预设,势必掉入“学生中心”的泥潭,影响教育质量,甚至影响学生的终生发展。所以,预设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行为。

二、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有精彩的生成

笔者曾经参加过一次市级会教比赛活动,讲的是《乡愁》一课。课前当然是反复研究、修改教案,用尽气力。上完之后,总体感觉还不错,但又总觉得有所欠缺,就是少了那么一点得心应手、水到渠成的感觉,总有一点儿作秀的味道。可是因为当时时间、能力所限,也只能如此,于是得了一个二等奖。后来又教到这篇课文,笔者用的还是那一次的教案,但却有了意外的惊喜。在笔者的精心启发和言语感染下,学生的情绪格外饱满,一步步的程序走下来,完全按照笔者当年的设想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从教学预设的角度看,这种情况也是有原因的:备课不是简单地写一份教案,它其实是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做了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这种设计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线性预定,而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种网状的、弹性的课前准备。如给学生创设一个怎样的情境,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教学媒介,学生可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如何做好引导和疏通等。这些都需要教者尽可能地考虑充分。只有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及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等思维火花,生成课堂精彩的瞬间。第一次上《乡愁》时,虽然教案较为周密详细,但对学生生成的东西并没有充分地预设,所以当生成出现时,把握不住,挖掘提升的价值也就降低了。第二次由于有了前车之鉴,对可能会生成的情况有所准备,就能顺着学生走,并迅速地引领他们走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状态中。这样,看似相同的课堂,其实后者包含了教师更多的投入,更多的智慧。

所以,我们往往照搬别人的公开课,甚至搬用名家的教案,总是很难取得成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原因也在此。我们只看到露出水面的一部分,没有看到水面之下庞大的基础。没有精心的解读,没有达到“其意皆出吾心,其言皆出吾口”的境地,没有充分的预设,课堂上只能捉襟见肘,左右为难。只有预设充分了,才能对课堂上的种种细节捕捉处理,游刃有余,达到心随我动的境界。

三、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真正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也有人认为预设过多,会约束学生的“主体地位”,遏制了他们的创造性。有一段时期,出现了很多热闹的课堂:学生七嘴八舌,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的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否则,就是违背了新课改精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深入到这样的课堂里去看看,就会发现,热闹的是气氛,是形式。盲目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变得犹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混乱而随意。学生漫无边际地谈感悟,老师一个劲地点头,对学生的生成资源既不做梳理,亦不做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构处于一种苍白而紊乱的状态。学生的发言、讨论只是游离在教学内容的表面,思维还停留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没有更深、更高地挖掘和发展。这样的课堂怎么能称得上是体现课改精神呢?虽然新课标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但并不是要教师不作为,放任学生在低水平中停滞甚至走向歧途。如果学生的思维只是停留在教学内容的表面,那么,无论他在课堂上表现多精彩,都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课堂,说得不客气,就是“放羊”而已。

教学是双边活动,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与关注学生,这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从这一点来说,更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出充足的准备:除了教师课前对教学过程的预先设计,以及专业、业务知识的储备,对课堂动态变量的预先思考,还有对学生的了解。教师既要了解学生的共同特征,也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共同特征有利于班级授课的整体设计,了解个体差异有利于调整教学方法从而适应个体学习的需要。了解个体,除了要了解学生的天性特点和生活背景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的语文知识与技能的起点状况。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教学才具有了真正的实际意义,我们在课堂上也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课前对学生充分了解,才能更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可能。

当然,我们还有些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按照预先的设计,亦步亦趋,不敢越案半步。有的甚至不仅是备课,而是“背课”。这样的行为,不值得提倡。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工作的状态还不够积极,不够投入,另一方面还是因为没有深刻把握文本,预设不够,生怕课堂上学生打乱思维,突然发难,自己不好应对,出洋相,所以,教者还是要多练内功,充分预设了,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指点江山。

篇(7)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217-02

一、应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1.开发和利用本地的文物古迹作为特色语文课程资源。如语文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的《桃花源记》,在备课时发现文中注释提到“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武陵”是指今湖南常德一带,因此,正好可以利用我们家乡本地优势—常德桃源县的桃花源引入课堂教学,于是在课前,我动员学生把曾在桃花源拍摄的风景图片和抄写的桃花源诗歌、传说,经整理后编入了教案和课件中,通过我的穿插讲授让学生在学习这篇古文时身临其境,兴趣大增,也为自己身在桃花源故里深感自豪,结果在课堂吟诵比赛时更是争先恐后,气氛热烈。吃惊的是,一堂课下来,已有多数同学基本能够背诵全文。

2.开发和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作为特色语文课程资源。又如讲授语文版教材《语文》七年级下册的《乡愁》,备课时我发现作者余光中的晚年经历与我们家乡常德竟然有不少渊源。作为“惟楚有才”的楚国领地,我们常德以市城区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自1991年开始历时10年修建大型文化工程——中国常德诗墙。诗墙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被称为世界上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载入世界文化工程史册。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首次来常德,惊叹后称其为“诗国长城”“半部中国文学史”。余光中第二次来常德是参加中国常德石门茶文化节活动,他彻底感受了来自桃花源故里的禅茶文化的魅力,并欣然题诗留念。我于是根据这些资料图片整理成一个专题《余光中的常德解愁之旅》写入教案,并编入课件中。在讲授这首诗时,我有意加入了这段课程资源,顿时让整堂课耳目一新,拉近了学生与这位台湾爱国诗人的心理距离,尤其是我还加入了当前的时事材料,随着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连战、宋楚瑜的破冰之旅,大陆与台湾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这样的乡愁将会越来越淡,祖国和平统一的愿望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适合本地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既能促进课本与生活的融合,更能拉近语文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应开发和利用适合本校的特色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学科本身和课堂学习的范围上,还要在学习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整合,以体现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

1.开发课程资源可从课堂走向家庭,争取得到广大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如在语文版教材《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献给教师节的特殊礼物”中,学生需要自己制作礼物。由于我校是市级示范性家长学校,每个班级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集体,也是各学生家长定期培训学习提高的基地,是家长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老师与家长经常沟通、交流、互动。如果能利用这一学校优势特色,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贺卡礼物,这既是一种亲子教育,也是一种感恩教育,于是我动员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此项活动,结果“献给教师节的特殊礼物”活动得到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很多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亲自参与了祝福贺卡的制作,最后一张张美轮美奂而又寓意深刻的贺卡作品展现在班级的文化墙上,成为鲜活的极富教育意义的语文课程资源。又如在学校开展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诵读感受”征文活动中,我校语文教师也充分利用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征文,评出优秀作品,在学校文学刊物和网站上刊登发表,这既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可以说,让家长参与到孩子们的活动中来,和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搜集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能激发孩子们的表现欲和参与热情,无形中又收获一笔丰厚的语文课程资源。

2.开发课程资源可从课堂内走向校园内,拓展语文课程的容量和空间。如我校在2004年曾发动所有语文教师编了一套校本教材《德育》,其中的“文化篇”涵盖了我们语文版教材《语文》中熟知的成语典故,分别从出处、释义、感悟三个方面再加工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并每年进行班级或年级识记诵读比赛,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反过来,这套校本教材又成为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知识的新途径和窗口,成为具有我们十一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受到广大师生、家长们的欢迎。又如语文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属于新闻单元,其中的篇目《北京喜获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别了,“不列颠尼亚”》等按新闻时效性来看,明显过时,学生已毫无兴趣。当时正值我校每年一届的体育艺术节,于是我动员学生按照新闻的写法,以体育艺术节为内容自行编写此单元教材篇目,同学们竟然真的仿写出了较高质量的消息、特写、人物通讯,自然又形成了具有我们十一色的语文单元课程资源。

其实,全国各地区都各有特点和优势,也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只要我们语文教师有强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形成和运用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就能逐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好语文、用好语文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篇(8)

    进行板书设计一般在备课时完成,可以多设计一些草稿,比较出好的使用。以下简要谈一谈板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板书重点内容要突出

    首先要抓住重点板书内容必须是课堂内容的精华,它必须体现出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板书的内容就是一堂课的关键词,通过它能让学生迅速领会课堂内容。因此,教师的板书设计必须深入教材,认真研究,务必抓到重点。

    其次要力求简洁。根据板书的简约性原则,课堂教学的板书应力求简洁。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设计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力求做到语言简洁、言简意赅;板书语言,力求字字千钧、画龙点睛。

    再次要条理系统板书内容,要按一定的层次和顺序组织起来。有条理的板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成系统的内容,便于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记忆网络,提高记忆的效率。

    二、板面布局要合理

    合理的布局可以使教学内容在黑板上更清晰,使学生一目了然。教学内容是有结构、有逻辑的,而合理设计可以使之具体化、可视化;教学内容是有主次的,主要的应放在突出位置,次要的应放在陪衬位置。这样布局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教学内容是有先后顺序的,根据内容顺序的不同,布局可选用相应的方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中间到两边等。布局合理的板书设计要注意构图美。合理的结构布局,是板书艺术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条理清晰;板书的主板、副板要搭配得当;构图上下左右要边距合理、大小匀称、协调美观。如此,教学内容才能连贯一体。

    例如教授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时,可选用以下板书:

    乡愁系列片

    远(低)         近(高)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该板书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独特,将人生四个时期最富有特征、最能积聚离愁别恨的“客观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设置成四个圆形,使抽象的情感可见了。

    2、主次分明,该板书通过圆形的大小,突出了海峡一节,使全诗主题陡然升华,其所抒发的悲愁是民族的、国家的,是亿万人民的!

    3、线索明晰,同时突出了三个线索:时间线索,从小时候到现在;空间线索,由远及近;情感线索,由淡至浓。

    布局合理有利于学生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由于结构清楚,易于理解,很快进入了学生的经验范畴,并和以往经验建立联系,迅速有效地识记和牢固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三、板面色彩配置要得当

    板面色彩配置得当,可以丰富板面的表情,增加美感。根据研究表明,色彩和人的潜意识有直接关系,不同的色彩组合会引起人的不同情感,好的组合会使人产生满意、愉快、喜爱、赞叹等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板书时如选用不同色彩的粉笔,使板面形成一定的色彩配置,增加板面生机,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

    板面色彩配置得当,可以对教学内容关键处起到强调作用。色彩差异,会引起人的关注,差异越大,越吸引人。对于一些重点板书内容,可以用色差大的粉笔来强调。如白色粉笔板书的内容中,重点部分用红色粉笔书写就起到了强调作用;在大块蓝色板书中,出现几个红色或黄色的字,立刻会凸显出来。根据板书设计的形象性原则,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注意的选择性原理,在板书时使用不同的色彩,加强学生对板书的注意力,提高板书的利用效率。

    四、板书字体要漂亮工整

篇(9)

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有欲望地学习语文

有句话叫读好书不如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是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第一条学习方法。学习语文也是同样的道理。假如学生从内心就排斥学习语文,那他怎么会主动走进语文的世界呢?对于一些枯燥的科普说明文和文言文,学生更是淡然,甚至还有些学生想在上课时希望老师不讲这些课文,直接略过去。所以教师只能在讲台上无奈地把这些课文讲完,学生也会认为这是浪费时间。失去学习语文的欲望,怎么能体会到庄子大鹏的逍遥,怎么能感悟到“曲径通幽”的通灵之妙,怎么能理解司马迁的个人心酸?为了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我们可以在上课时间利用信息技术,上网搜集到与文章相关的音乐、新闻材料、视频等。课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这种图文并茂的优美氛围中从内心产生一种“渴望”的感性,自己潜意识地想去学习。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想去学,喜欢去学,而非赶鸭子上架,逼着去学。信息技术的应用给我们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资源让我们每位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在这样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有欲望地去学,教师才能有激情地去教。

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思索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学科,特别是语文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这两块。它们都是一种创造性体验。因此千万别把语文当标本图解,生搬硬套以及模式化。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审视语文,语文是美丽的;用创造性的眼光去品读语文,语文是个性的;用创造性的眼光去感悟语文,语文是有灵性的。因此要放心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创造性地思索和感悟。

四、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

语文学习需要感悟,同时感悟也是语文阅读的灵魂。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需要学生有诗意地感悟,通过他们的一言一行来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的高尚灵魂。典型的有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苏轼的《定风波》。在上这两篇课文时可以用多媒体呈现画面,让学生有诗意地感悟到一个漂泊浪子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深深的乡愁,感悟到苏轼对待人生“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这不仅容易让学生被文中的人物形象所感动,甚至震撼,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课文中也有许多优美的自然美景需要学生去感悟和欣赏,让学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读出那一份甜美的遐想。如在上郁达夫《故都的秋》之前上网下载好秋景图片:蓝水晶一样的长空,人字形的雁阵,静静的湖泊,沉静的秋山,堆满枯叶的小径,透过白桦林的斜阳,还有金灿灿的,红艳艳的高粱,缀满果实的柿子树,红色的枫树林……在导入的第一个环节就可以播放这些醉人的美景,唤起学生们对秋天的情怀。还有些老师把信息技术应用的更灵活。他们在上作文课时从网上下载一段关人乔丹打球的场面来播放,播完这段视频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画面的过程配上解说词。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不再因为写作文而去挤牙膏了。

篇(10)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发现者,决定了有关教学内容的识别、选取、积累、整合与利用,使知识学习更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但这不仅仅局限教材资源,正如叶圣陶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跳出教材束缚,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重新审视语文内容,多渠道、多途径,有机整合课本素材、校内外资源,跨领域构建广阔的学习平台,突破封闭状态,建设多元、开放、生动、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语文课程。

如教学《雷雨》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戏剧,深刻理解文本深意,教师可通过互联网参考有关文章,整合课内课外有关教学资源。比如分析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时,补充作者对周朴园的评价以及李健吾、茅盾、巴金等人对《雷雨》的评价,再引导学生结合他人评价与文本内容课文,谈谈自己的见解;分析个性化语言时,引导学生结合《守财奴》的内容加以分析、探索;探讨人物的潜台词时,指导同学们参照《荷花淀》;探索文本主旨与思想时,结合学生原有经验与知识,准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孔雀东南飞》等文章,比较分析,深化理解文本主旨。

二.学生学习的设计师――弹性预设

在语文备课环节,教师需考虑多方因素,进行发展性学习设计,弹性预设。因为课堂是动态变化的,教案仅仅是规划,还需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哪一环节必须花多长时间,哪一时段该怎样说话等等,均设计得丝丝入扣,如此可能会事与愿违,毕竟高中生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不会完全照教师思路走,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中可能就蕴含着宝贵的生成性资源。倘若教师忽视这些情况,只是对学生进行生拉硬拽,将其往课前设计的条条框框中引,或强输猛灌,这又怎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设计师,为学生学习而服务,并不是单纯灌输知识,教学预设需留出弹性空间,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课堂突然事件进行灵活调整,让语文教学具有现场生成性。

如教学《声声慢》前,明确教学重点:把握意象,领悟词人“愁情”。同时,准备了几篇类似文章,打算利用课后几分钟,引导学生比较学习。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思维活跃,不满足于教师分析,于是重新调整思路,提前对比阅读,重点引导,对比《声声慢》和《如梦令》,认识李清照不同创作阶段的风格特点,理解文章情感基调;比较《声声慢》和《乡愁》,认识意象与情感表达的关系;对比《声声慢》和《醉花阴》,探索“愁”的不同层面。由于所选比较点是基于学生原有知识上的,多数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与讨论,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表达发言,达到预设效果。

三.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引导启发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自身的主导地位,认识到自己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能够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置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思维意境;能捕捉学生的有效信息,顺势而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发挥潜能与智慧,自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当学生走入思维岔路,及时点拨,使之豁然开朗;当学生偏离目标,秩序略显混乱,灵活调控,保证有效教学;营造平等民主氛围,师生对话交流,一起“行走”,去发掘语文王国的美丽景色,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篇(11)

一、课堂教学中的缺憾美有时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但对于低中段孩子来说,识字和个性化阅读始终是重点。每上一课,总是奢望能将识字和阅读及其他的一些教学任务完美结合,顺利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实现于公开课上,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似乎这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过少地去考虑这堂课是否收到了实效,这种课型是否易于操作、推广。然而让听课者看到的往往是前者多于后者。例如《秋天的雨》第一课时,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实施教学时,发现孩子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引导孩子阅读第二段时,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孩子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试图将孩子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孩子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孩子们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固然是一堂课的精彩,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不遵重孩子的意愿,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如果为了内容、结构与预设的丝丝入扣而不去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这种精彩怎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呢,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呢?还不如让内容的有缺来成就孩子的精彩。语文课堂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允许“有缺”,但不是说不要任务、不要目标。因此,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排课时内容,真正让这些内容能对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2.新课程提供的语文教材给教师带来广泛的用材的理念。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对提供的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裁减和重组,较好地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

二、语文课堂教学有时也可适当地“拖堂”

现行的评课标准有许多,而这些标准中,有一条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能否在“法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成则“完美”, 完不成则要打折扣。于是在公开课时掐着时间进行,将每个环节设定好所用的时间,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学环节刚好能结束则大功告成,对于这种“完美”的划定,下意识里已默认了、习惯了。如果说能在规定的时间真正达成了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这种真正的完美的确是成功的。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在完成教学环节时,总要去面临孩子不断新生成的课堂问题。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设定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的臻美,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节,牵着孩子走,而颠覆了“以孩子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例如,学完了《古诗两首》后,孩子们有些提议:一学生说我读过许多描写乡愁的古诗和文章;一学生说我还知道好几首王维和叶绍翁写的古诗,老师说:“你们能去搜集一下吗?”孩子们一致同意,于是在下节课里,孩子们汇报背诵、朗读了许多有关“秋景”“乡愁”的古诗,还呈例了许多王维和叶绍翁的诗。在上述课例中,如果上到搜集古诗这一层次,也已经按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堂课还会是让他们难忘吗?是十分“完美”的吗?不!课堂知识包括课本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在课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课外知识很容易灌输进课堂,这就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后续性学习。

三、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成的

推荐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