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文化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我国传统文化要素能够在现代文化艺术中心设计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文化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为文化艺术中心设计提供很好的帮助;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对艺术、自然和人性的尊重,是传统文化要素存活的关键。所以,必须要把传统文化要素与人性化设计、艺术化设计完美结合,这样才能得到更好的设计效果。具体的,在遵循现代设计理念与手法的基础上,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要将古代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哲学充分运用其中,形成了较为创新的艺术中心设计模块,也进一步提升了艺术中心之于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在传统设计风格的主导下,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并未失去其最重要的诉求和功能,即满足城市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为城市居民提供高容量、大空间、便捷快速的学习、休闲与体验的场所。也就是说,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满足“人性化”“、实用性”这两个原则,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提升建筑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要知道,新时期的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必须严格遵循人性化的基本原则,必须体现建筑物设计的实用性与务实性,即实用而不浮夸、人性而不浪费,这样才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践行。例如,现代艺术中心的绿化设计与建筑物区域的分割,无论是绿树成荫中的宽阔道路还是垂柳下面的休憩地域,都要考虑该艺术中心在设计中关于行人、游客与参观者的需求,尽可能的为人民、游客、行人提供舒适、便捷与健康的环境。此外,根据现代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物局部设计的传统文化要素的渗透要求,实际的设计工作也要凸显实用性的诉求,将空间充分利用,体现出传统建筑设计的简约理念。再如,我国传统建筑设计要求设计必须体现功能的多元化。因此,建筑物占地面积要基本上集中在中心区域,范围极为有限,这为其他服务型功能的拓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可能。广场区域的设计力求符合行人、游客的需求,与外部空间贴合度较高,绿化的设计围绕整个中心的内部和外部展开,可以确保现代艺术中心的环境质量、空气状况与良好的美化效果。此外,停车场的设计也要十分实用而耐用,要连接文化艺术中心与外部空间,同时开阔的停车场区域规划能够满足海量人群的停车、取车的需要。总体来看,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的功能布局和设计不仅要充分考虑到现代艺术中心的设计品质和规划质量,而且以人性化和实用性为指导原则,以传统文化要素为设计理念,力求发挥出现代艺术中心的最大功能,实现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结合。此外,新时期现代艺术中心设计还要具备一个很大的特色,即设计空间内大量水、湖泊和植物的应用,这也是传统文化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水、湖与植物的大量运用,是设计造景的最佳选择,一方面可以提升设计的品质;另一方面彰显出现代艺术中心的独特吸引力。可以想见,在湖光山色之间,品味鸟语花香与潺潺流水,一定可以将人们带进人山人海的美化境地,从而进一步凸显现代艺术中心的特殊文化气质与艺术内涵。
② 摘自《从埋伏中突围:华语大片的又一次商业运作》,见网址:。
④ 周安华著《多极影像:亚洲的崛起与东方图像时代》,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81页。
⑤ 查尔斯•伽罗安、伊冯•高德留著《视觉文化的奇观》,于载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⑥ 倪震著《想象的权利――从〈无极〉所想到的》,载于《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第76页。
⑦ 王逢振、谢少波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⑧ 陈永国著《互文性》,《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第75页。
⑨ 张首映著《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2页。
⑩ 彭吉象《中国大片向何处去?――兼论电影理论应承担的责任之一》,载于《影视艺术》,2007年第1期,第5页。
B11!吨泄电影仍是小菜一碟》,载于《北京晚报》,2006年9月21日第33版。
B12L锘苋骸丁岸览恰庇搿俺栉铩薄―黑泽明、陈凯歌、张艺谋的商业片策略》,载于《影视艺术》,2007年第1期,第46页。
二、后现代主义中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文化主义中,强调的是“认真”“严肃”,然而在后现代文化中,重视的是“夸张”“创新”“个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主义在广设计中的应用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广告的内容,这就使得广告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后现代文化利用各种混杂的方式展示一种戏谑、讽刺,以此来吸引大众的眼球。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观点正在被冲击。追求创新、个性化、刺激的现代人类已经不满足那种平淡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广告设计应当遵循文化转变的浪潮,不断地创新、改革。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寻找释放压力的方式,后现代文化正是切实地贴近人们的生活,给人以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平衡感。
二、后现代文化传媒特性
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文化裂变使精英主义、唯美主义、犬儒主义等诸多流派都在一个平面上被抹平。无论赞同,还是否定,后现代文化传媒扫荡了无意识的各个角落,一切都在裂变,而裂变的一切,缺失终极意义。人们希望“戈多”出现,但出现的戈多并非是人们所希望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后现代文化传媒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以强大的冲击力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美学观和文化价值评价体系,在逻辑和实践上具有如下特性。
1.商品性和工具性后现代文化传媒的一个首要特点是商品性和工具性。商品性的文化传媒运作与商品社会相适应。在高度发达的西方商品社会,无论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还是作为客体的人工文化和传媒机器,都打上了商品的烙印,充当工具的角色。文化传媒在商品化的过程中,它所遵循的原则不是艺术准则、审美原则,而是商品原则和工具属性,并在这一原则的支配下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西方的文化传媒公司,如出版社、剧院、制片厂、博物馆等,最先运作的不是“如何生产”,而是“生产如何”,即文化产业能否占有市场份额。凡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则不能生产和传播。无论他曾经是现代主义的超凡作家,还是后现代主义的无名小辈,都要经受市场的检验。商品市场决定了作为精神产物的后现代文化传媒的商品性和工具性。商品价值决定文化价值和传媒价值,而通货膨胀不但改变着商品价值,也深刻地改变着文化价值和传媒导向,导致的结果是文化的反常与断裂,使文化丧失了深刻性、超越性和永恒性,文化传媒成了推销商品的工具。资本主义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导致经济的萧条,而是导致了摧毁性的文化断裂,其特点是买进与卖出比生产和投资更重要,知识和产品的更新比以往更为迅速,文化传播促进了文化裂变,助长了非理性主义和消费主义,使文化传播价值远远超过了知识本身的价值,如美国著名文论家查尔斯•纽曼(CharlesNewman)在《后现代氛围:通货膨胀时代的虚构行为》一书中指出的“,它孕育了最具摧毁性特征的文化断裂。”[4]后现代文化传媒的商品化和工具性及其对传统文化的断裂,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与人文困境。
2.游戏性和娱乐性后现代文化传媒所突出的是游戏性和娱乐性。如果说现代主义文化精神具有某种高深宏旨的话,那么后现代文化传媒则解构了这种深度性,现实批判主义被现实游戏主义和娱乐主义所取代。在后现代批评家看来,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彻底丧失了批判的功能,只是为人们提供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松弛大脑神经的游戏和娱乐工具。后现代文化创造者所从事的不是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创作,而是制作,即制作那种能够让人们消遣时光,摆脱孤独和寂寞,消除疲劳和精神焦虑的文化消费品。后现代文化制作者否定一切先验的、纯客观的意义,认为享受传媒消费,享受传媒娱乐就是目的。与之相应,文化制作就是制作游戏,写作就是运用游戏规则虚构故事,打破时间和空间秩序,获得玩文化的。从这个意义看,游戏性和娱乐性是后现代文化传媒的目的之一。客观地说,游戏性和娱乐性既是文化作品本身的属性之一,也是人的多样化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它能够从心理上和生理上调节人的情绪,增强人的活力。无论是高雅文化还是通俗文化,无论是现代主义精英文化还是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突出游戏性和娱乐性是无可厚非的。后现代文化传媒为人们的闲暇提供了必要的消费和娱乐,使人们的身心通过游戏娱乐活动而得到调节与休整,对大众而言是有益的。问题是,如果一切文化作品都单纯地追求“游戏”和“娱乐”,片面地夸大了游戏性和娱乐性而否定思想性和艺术性,这必然使它的文化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而变为单纯的娱乐工具。我们认为,只有把思想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三者统一起来,文化才能朝着健康的方面发展,否则暴力、低级庸俗的作品必然会涌入市场,影响人的心智和灵魂。
3.反文化性和反艺术性后现代文化传媒是以反文化和反艺术的特性表现出来的。所谓反文化(anti-culture)和反艺术(an-ti-art)不是不要文化和艺术,而是要抛弃资产阶级的主流文化和精英主义的艺术观,反对西方传统和现代观念中的那些预设不变的价值标准、审美原则和评价尺度。这种反文化性和反艺术性“包含着旨在对社会各种机制以及对人本身实行全面的变革的大众政治运动。”[3](90)它强有力地“冲击了资产阶级”。[3](90)反文化性和反艺术性填平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消除了艺术的神秘性和神圣化。反文化性和反艺术性,表现在文化传媒中的是无风格的风格,如电子传媒小说的拼贴性、多媒体诗歌句法的破碎性、绘画的无序性、音乐的无调性、建筑的非中心透视性。这种无风格的风格突出了童年的天真性、价值的错位性、视角的不同性、人生的荒诞性。它力图去除文化艺术中的一切清规戒律,取消主体与客体、艺术与生活、高雅与通俗之间的界限,使文化艺术面向大众,从而构成了对文化特权王国的否定。反文化性和反艺术性表现出“任何都行”的观念。写作中多种方法杂糅并用,以模糊体裁界限;绘画中广泛混用各种物质材料,以传播人的各种生存体验;电影中高科技手段同古典艺术并用,杀人的暴力场面让人触目惊心;戏剧中取消了舞台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也取消了演员与观众之间身份的区别,充分体现互涉、参与,从而打破了古典主义的舞台观念。它力图表明一切都是共通的和无戒律的,而流行的一切又都是平面的和短暂的。
4.复制性和仿真性后现代文化传媒载体,都具有极强的复制性和仿真性。后现代文化的复制性和仿真性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最大限度地追求利润,导致其精神生产愈来愈被商品化逻辑渗透的结果。在当代西方社会,运用高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品和仿真品,文化艺术像工业流水线那样可以成批量地生产,生产者实际上把创作过程变成了机械的操作过程,文化艺术大师变成了技术大师,《长胡子的蒙娜丽莎》就是经过技术复制被炮制出来的一例。由于文化传媒领域完全渗透了资本的逻辑,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传播领域已无处不在。它结束了艺术的独立性、神圣性和原作的独一无二性,使一切东西都能够被及时地复制并向全球传播。人们无法分辨真品与赝品,冒牌货占领了整个市场。本雅明认为,即使在最完满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现时现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唯有这种独一无二性构成了艺术品的真实性和历史性,而这恰恰是复制品所不具备的。文化作品的复制性不仅消解了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性”、颠倒了艺术价值和艺术功能,还奴役着消费者。文化工业借大众传媒操纵和规定了一切,人们对此除了接受之外已无能为力“,从根本上看,虽然消费者认为文化工业可以满足他的一切需求,但是从另外方面来看,消费者认为他被满足的这些需求,都是社会预先规定的,他永远只是被规定的需求的消费者,只是文化工业的对象。文化工业不仅说服消费者,相信它的欺骗就是对消费者的满足,而且它要求消费者,不管怎样都应该对他所提供的东西心满意足。”[4](438)文化上的复制性和仿真性宣告了本真性的判断价值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崩溃,一切文化艺术成了非艺术或反艺术,从而取消了距离感、本源性、独创性和超越性。
三、简要评价
1.揭示西方精神危机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文化裂变,反映了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存在着深刻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中的人的精神困境和信仰问题。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中所指出的那样,“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因为这种新生的稳定意识本身充满了空幻,而旧的信念又不复存在了。如此局势将我们带回到虚无。由于既无过去又无将来,我们正面临着一片空白。”[5]亦如纽曼所言,“所有的人都腰缠万贯,然而,所有的人都一无所有。从来没有谁能忘记自己整个精神的突然贬值,因为它的匮乏太令人触目惊心了。”[6]后现代文化传媒力图打破前现代、现代主义的一切清规戒律,把非美学、非艺术和人的多样性的生活从传统的束缚和压抑中解放出来,使之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呼唤着现代化之路的人性解放,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与人的精神危机,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汇集,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的雕琢,最终形成的传统文化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儒家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和道德理性,其思想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众多思想文化成果中,最优秀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儒家文化,可以说儒家思想就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所在。儒家文化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那它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当代文学创作者创作的作品中,总会存在一些儒家思想。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学创作者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心理结构都对儒家思想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他们的作品中都渗透着儒家思想的一点一滴,儒家思想对现代文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如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秦腔》都对儒家文化有深入的刻画,虽然他们的作品中讲述了儒家文化在现代的衰落与困惑,但是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其顽强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以外的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洗礼得到了长存,是中华大家族里的瑰宝。少数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以外,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发展而流传至今。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理所应当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鲜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似乎少数民族文化总是被创作者们所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比主流文化更具特色、更有个性,从这一点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糅合,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来。例如阿来在《尘埃落定》中就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把藏族的土司制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其作品更富有民族气息和民族特色,显得深刻而神秘,越发吸引读者。
(三)民间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民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最大的三个特点就是驳杂性、自由性和发散性。所谓驳杂性是说民间文化多且杂;自由性是指民间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严密的组织,是自由发挥而形成的;发散性是指民间文化在民间的传播速度很快。此外,民间文化还具有轻松、幽默等特点。正因为民间文化有这些特点,才使民众喜闻乐见。既然民间文化有如此多的优势,那么它又是如何影响现代文学的呢?由于民间文化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文学的创作者们捕捉到了民间文化的这些特点,为了使他们的作品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于是就在作品中引入了民间文化。如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故乡》中都充满了对家乡民间文化的眷恋之情;再如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也对民间文化有着大量的呈现。由此可见,现代文学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民间文化的助阵。综上可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抑或是民间文化等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现代文学迸发活力的源泉所在。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发展现代文学
虽然现代文学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它应该如何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的来说,现代文学的发展仍然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启蒙了民众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场运动对传统文化痼疾的批判无疑是深刻彻底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偏激的、片面的,这是当代文化建设时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疑是现代文学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封建糟粕,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思想精华也有很多,这些东西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现代文学中更应如此。只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源头,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就能够繁荣发展。
(二)探寻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探寻。虽然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它可能会不断延伸、逐渐变迁。地域文化将会更加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文学创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去领悟其中的真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可供使用的宝贵资源。另外,民间文化也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文学创作者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民间文化在受到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这成就了民间文化无拘无束、豪放洒脱的特性。但是民间具有复杂性,它既能滋养高尚情操,又可能会隐匿庸俗文化。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对文学素材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把握好作品的道德判断、审美取向和写作技巧等。只有积聚更多积极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向前发展。
(三)重建文学观念中的中国意识
现代文学越是强调“现代”,就越是看重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这会导致现代与传统的断裂。当这种断裂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旋律时,文化与文学血脉相连的关系就会被忽视。因此,重新定义现代文学的内涵与外延,重新认识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性关联已经迫在眉睫。要唤醒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就必须将文学放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钱穆先生认为:“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换言之,若我们能了解得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亦可对于了解此一民族之文化特性有大启示。”因此,现代文学创作者应当在其作品中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树立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积极投身于当代文化建设中,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乃至主流文化的走向做出更多贡献。
[作者简介]闯晓燕,上海政法学院法律系助教,硕士,上海201701
[中图分类号]c,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1-0143-03
一、文化大众化的形成
文化大众化在文化合理化时期就有了萌芽,其根源是文化合理化分化产生的另一特立独行的结果――审美现代性。“审美现代性”虽然产生于文化合理化的母体,但却完全背离并与文化合理化相排斥。它是文化合理化中谋求解放自律的审美价值领域的直接结果,并最终引发了文学领域的文化现代主义运动,其代表人物有波德莱尔、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他们以审美标准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合理化的功利性,充斥着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如果说资本主义文化合理化代表了启蒙的理性精神,那么审美现代性则代表了启蒙的自由精神,而这也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发展的滥觞,而后现代主义文化又是后现代时期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理论根据之一。
文化大众化是西方现代化过程的必然结果。
首先,西方新的工业革命不但带来物质上的大众消费,而且带来了精神文化上的大众消费,带来了大众文化的崛起。现代科学技术的直接成果使电影、广播、出版音响迅速现代化,这类新大众传播工具的诞生,宣告了一个几乎由文字垄断大众传播时代的结束,人们有了一个不借助文字而记录语言,不借助“在场”而感知形象的时代。文化载体的迅速发展,使文化产品的制造和传播走出传统个体小生产的方式,从而把文化领域的主、客体迅速连成一体,并且迅速社会化,这是文化大众化的科学技术基础。 其次,现代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使社会闲暇时间增多,专业和工作之余,人们必然普遍追求文化精神的活动,以消磨时间。因此,消费文化就成为文化大众化产生的客观社会条件。大众娱乐活动,如观赏性体育、大众轻歌剧等娱乐形式便随之诞生。
最后,从文化自身发展趋势来说,文化由少数上层知识分子的特权,越来越表现为普通人群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生活。随布衣子弟一同进人大学的是低层文化的趣味和取向,平民文化或下层文化与主流文化产生某种融合,这动摇了壁垒森严的等级制传统,阶级界限日益淡化,从一种稳固状态变成一种流动性的社会因素,从而为文化大众化提供了社会基础。在信息传媒高度发展的当代,大众的广泛参与提供了文化大众化出现的社会群众基础。
大众文化一诞生就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大众文化需求的反映;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金钱操纵市场的结果。它对传统文化消费结构有着强烈的破坏作用。更为严重的是,传统文化正在丧失知识阶层读者,越来越多能读文学作品的人不读文学作品,特别是不读严肃文学的作品,这意味着文学正在失去它对社会精英的传统影响,而这种影响是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文学蓬勃发展的主要动因。到1954年,统计表明,当时文盲率只有3.2%的全美国人口中只有17%的美国人一年中曾读过书。也就是说,大多数能读书的人已经不读书了。显然,传统文化功能中相当多的一部分是被大众文化取代了,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也被大众文化所代替。
正因为如此,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他们认为大众文化寄生于大众传播技术、家庭和闲暇,把艺术、政治、宗教和哲学与商业溶合起来,是意识形态与社会物质基础的融合,是资本主义商品制度的组成部分。它在闲暇时间操纵广大群众的思想和心理,培植支持统治和维护现状的顺从意识,归结法兰克福学派的相关论述,可以发现他们揭示了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大众文化使文化成为商品,其生产和消费被纳入市场交换的轨道,服从于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从而排除了文化、艺术的自主性。
其次,大众文化生产的标准化、齐一性,导致扼杀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且扼杀了艺术欣赏的想象力。
最后,大众文化是一种支配力量,具有强制性。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文化工业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现实进行辩护,反映着人对他自己本质的误解和歪曲。一方面,大众文化操纵了大众意识,大众文化的非否定性导致了大众意识的非批判性;另一方面,文化工业对劳动者来说,不再是提供娱乐和消遣,而是用来再生产他们的工作能力。
法兰克福学派所说的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是同等的概念,是文化合理化向文化大众化过渡的形态,它也是文化合理化发展极端的典型。但凡事走向极端就必然转向其反面,大众文化即使具有种种缺陷,却仍是文化大众化的主要代表。
二、文化大众化
文化大众化是文化发展日益走向通俗、大众,不再为高雅的贵族所独享的趋势。从奴隶社会开始,文化就一直为剥削阶级所垄断,随之文化大众化的进程也开始了。但从民间文化发展到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又逐步吸收下层文化,从而进一步通俗化,并在当代繁荣昌盛却是近几个世纪的事情。文化大众化在后现代阶段得到了更大规模的张显,因此这里以其主要表现形态――大众文化作为探讨对象。
大众文化有褒贬不同的两种定义。贬义的“大众文化”即mass culture,具有明白无误的贬义,其中的“mass”虽然与“暴民”(mob)不同,但仍包含了愚蠢、嬗变、庸俗、物质等意思,这个术语流行在20世纪30一50年代的文化批判潮流中,用以指商业利益驱动的文化产品,是资本主义文化产业化的必然产物,特别是大众传播产业的典型产品,像电影、广播、电视、音响产品、广告和流行出版物之类的文化。这种早期的大众文化为旧式的民主派所不容,因为它抢夺了“民间文化”的领地,而民间 144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之中自生自发的,与自上而下、庸俗低劣的大众文化不可同日而语。它为宝书派和传统派所厌恶,因为它冲击了“高雅艺术”和“高雅文化”。它同样不讨左派批评家的欢心,因为它是资本、机器的帮凶,是麻痹大众,消磨大众意志的,使大众无法清醒认识到自己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真实地位。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正是奠基在这一定义之上的。
褒义的大众文化即popular culture,它不但为我们带来滚滚商业利润,在精神内涵方面,也早已挺直了腰杆,敢于向高雅文化叫板,而且大有反客为主的趋势。这种文化为社会底层人群、中产阶级所喜爱,并以其势不可挡的趋势普遍流行于社会,它不具有统一的样式,多姿多彩,五花八门,具有了更多肯定的意义。
因大众文化与工业文明存在着因果关系而与
后现代性具有一定亲缘性。它与后现代性本身存在着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渗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大众文化的基本精神与理论内涵具有某种后现代性。
三、后现代文化与大众文化
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一种“后工业社会”,在文化形态上称为“后现代社会”文化。这期间正是西方社会治疗两次战争创伤,全面恢复发展的时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有以下特征:
1.信息和科学技术膨胀和泛滥。科学技术取得了越来越重要地位,通过高科技的力量符号化、信息化、复制化的人为文化因素越来越压倒自然的因素。社会生产不再是前工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斗争”,也不是工业社会中“人同人工化自然的斗争”,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科学技术和知识在整个社会中享有特权地位。各种事物之间的差异界线模糊化,因果性和规律性为偶然性和机遇性所取代,休闲和消费优先于生产,娱乐和游戏取代规则化和组织化的活动,生活形式日益多元化,社会风险性增高。公民个人自由极端化,各种社会组织也逐渐失去其稳定性,各种组织原则不断地受到批判。
2.后现代具有超强的知识性。一切知识都被数字化、符号化及商品化,不能数字化、计算机化的知识,几乎不被看作知识。知识全部商品化,知识的发现和传授变成知识的生产和销售,甚至知识就是为了销售而生产,学习知识成为一种知识的消费过程,完全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以往是现实的物质性产品才能是商品,而如今越来越多的象征性和可能性因素成为了商品。掌握和传递信息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生产和制造各种新的信息,也成为提高社会地位和扩大权力的重要途径。掌握信息成为权力的象征,一个国家控制和占有信息的多少成为国力的一种象征。
3.颠倒文化的原有定义,反对传统标准文化的各种创作原则,抛弃传统的语言、系统和形式为道德原则。文化走向零散化、边缘化、平面化、无深度,通过各种炫目的符号、色彩和光的组合,满足感观的直接需要。
4.后现代的心态和思维模式,表达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模糊”、“偶然”、“不可捉摸”、“不可表达”、“不可设定”及“不可化约”等精神和思想品位。后现代反对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顾忌逻辑思维和反思等严谨的系统理性活动,只注意“当下”立即可以达到的,并直接得到验证而生效的感性活动。同时,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复制性及机遇性,一方面并不要求人们费尽心思进行思考;另一方面复制的高节奏和高效率也加强和突出了“一看就懂”“一看就照着做”的特征。因此,文化快餐,如漫画、卡拉OK等边看边唱、边玩耍边思考的思维方式,迅速地在后现代文化中泛滥、扩散和蔓延。
5.后现代的生活方式是游戏式的。人们醉心于赌注式的游戏活动,不再遵守传统道德和规范所规定的协调祥和的生活,宁愿在不断突破传统规定的叛逆中生活。人们充分利用当代消费社会所提供的休闲生活条件,宁愿过着以消费旅游为基本生活方式的“游牧式”生活。将生活艺术化和美学化,不但使生活充满着艺术的气息,而且是生活本身也成为艺术。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后现代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具有一种相互解释、相互渗透的“互文性”,即构成大众文化文本的每个语言符号皆与后现代主义文本符号相互关联。
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的装饰,其典型的装饰元素有:第一,字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字画是最优秀的艺术载体,包括楷书、魏碑、行书、漆画、壁画、色油画及各种器绘等,将这些元素融合到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并以悬挂的形式出现,则可以达到较好的装饰效果。第二,雕刻,由于中国传统的雕刻艺术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在石头上进行平面剔底浅浮雕,也可以在砖和木板上进行局部的高浮雕和横竖纹衬底浅浮雕,其中,应用最多的则属于平面低浅浮雕、横竖纹衬底浮雕,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一般将雕刻作用作为室内空间的隔断,也有将雕刻作品作为背景墙面的装饰。第三,器皿,主要包括罐、盘等传统工艺之作品,由于器皿的材质比较丰富多样。例如,石器、玉器、陶器等,将这些工艺制作品作为现代建筑室内空间墙面、柜子等部位的悬挂设计,可以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第四,装饰图案,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演进,将原始陶器及青铜上的纹样作为现代建筑空间设计的元素,并应用在现代室内空间的各个角落,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其中,原始社会的装饰纹样种类较多。例如,民族服饰上的图样、各个朝代中神话人物图样等。第五,织物,传统的丝、棉、麻等各种织物材料通过编制、刺绣等多种手段都可以描绘出一些优美、天文形象的内容,将这些织物应用在现代建筑室内设计中。例如,抱枕、窗帘、坐垫等。
1.2现代文化空间设计的策略
针对上海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可以发现大多数现代建筑都比较注重外在设计元素。例如,上海博物馆的设计,其注重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在博物馆内,展示的珍贵文物有青铜器、陶瓷器等,同时也有雕塑、玉器等,但是,却有很少的民族工艺馆,虽然外在的设计元素在现代空间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的民族特色是现代空间设计的关键。因此,在现代文化空间设计中,应将民族文化应用在室内设计中。例如,56个民族服饰上的图样,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要以当地的发展速度和文化来创造出地域风格,将文明的历史气息融入现代建筑空间和室内环境空间中。虽然现代空间设计的发展逐渐向世界流行文化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严重冲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室内空间设计的开展启迪了设计师的创造思维,但其更注重共性化的创造,若片面地开发现代的室内空间设计,而不注重室内空间设计的文化档次,则容易导致室内设计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空间严重脱节。因此,注重民族风格的新发展,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将传统的文化思想与现代的科学技术有效融合,产生新的民族文化和风格,使现代室内空间设计充分体现传统的民族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其内涵博大精深,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究竟是什么呢?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有着几千年来都不曾间断的文明发展史。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上演着一出出华夏子孙不断丰满其文明羽翼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这样绵延不绝的演化中慢慢汇集而成的。此外,传统文化漫长的发展中也不断流入不同民族的智慧结晶和风俗习惯,反映了各民族特质与风貌。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道、佛三足鼎立,互融互补,此外还包括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等。确切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各种习俗、思想、观念、行为的汇总,具体通过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现代文学概述
现代文学是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变革并在外国文学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学形式。虽然这种形式对传统文化有所继承,但它又区别于传统的文学,它不再用文言文来表达思想,而是用现代语言来呈现,表现手法上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建立了属于新时期的文学体裁,如散文诗、新诗、白话文、现代小说等。现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充分接纳与内化外来文化,不但具有非常浓厚的现代气息,而且与世界潮流并行,这显然与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些冲突。然而,现代文学的发展不能脱离传统文化,它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同的思想,这些思想不断汇集,经过时间的考验、人们的雕琢,最终形成的传统文化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必然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文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儒家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儒家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和道德理性,其思想以仁为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众多思想文化成果中,最优秀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儒家文化,可以说儒家思想就是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传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所在。儒家文化具有如此深远的影响,那它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当代文学创作者创作的作品中,总会存在一些儒家思想。究其原因,这是由于文学创作者们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甚至心理结构都对儒家思想有强烈的认同感。因此,他们的作品中都渗透着儒家思想的一点一滴,儒家思想对现代文学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如实的《白鹿原》和贾平凹的《秦腔》都对儒家文化有深入的刻画,虽然他们的作品中讲述了儒家文化在现代的衰落与困惑,但是同时也表达出了对其顽强生命力的敬畏之情。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以外的民族都是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经历了沧海桑田的洗礼得到了长存,是中华大家族里的瑰宝。少数民族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会受到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以外,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发展而流传至今。因此,少数民族文化理所应当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尽管在现代文学发展过程中鲜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存在,似乎少数民族文化总是被创作者们所忽视,但不可否认的是少数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比主流文化更具特色、更有个性,从这一点来说,少数民族文化能够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文学创作者在创作时应该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糅合,更好地将少数民族文化表现出来。例如阿来在《尘埃落定》中就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把藏族的土司制度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其作品更富有民族气息和民族特色,显得深刻而神秘,越发吸引读者。
(三)民间文化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民间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其中最大的三个特点就是驳杂性、自由性和发散性。所谓驳杂性是说民间文化多且杂;自由性是指民间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严密的组织,是自由发挥而形成的;发散性是指民间文化在民间的传播速度很快。此外,民间文化还具有轻松、幽默等特点。正因为民间文化有这些特点,才使民众喜闻乐见。既然民间文化有如此多的优势,那么它又是如何影响现代文学的呢?由于民间文化与人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文学的创作者们捕捉到了民间文化的这些特点,为了使他们的作品能够受到读者的喜爱,于是就在作品中引入了民间文化。如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小说《故乡》中都充满了对家乡民间文化的眷恋之情;再如金庸的很多武侠小说也对民间文化有着大量的呈现。由此可见,现代文学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民间文化的助阵。综上可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抑或是民间文化等都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现代文学迸发活力的源泉所在。
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发展现代文学
虽然现代文学在短短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它应该如何继续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总的来说,现代文学的发展仍然需要立足于传统文化,具体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沉重地打击了传统礼教,启蒙了民众的思想,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场运动对传统文化痼疾的批判无疑是深刻彻底的,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是偏激的、片面的,这是当代文化建设时应当汲取的经验教训。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疑是现代文学继承传统文化的丰富遗产的必由之路。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封建糟粕,但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思想精华也有很多,这些东西至今仍然闪耀着光辉,值得我们去学习,在现代文学中更应如此。只要在传统文化中寻找思想源头,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中国现代文学就能够繁荣发展。
(二)探寻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探寻。虽然在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它可能会不断延伸、逐渐变迁。地域文化将会更加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文学创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去领悟其中的真谛。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给文学创作提供了更多可供使用的宝贵资源。另外,民间文化也有丰富的内容,值得文学创作者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民间文化在受到主流文化影响的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这成就了民间文化无拘无束、豪放洒脱的特性。但是民间具有复杂性,它既能滋养高尚情操,又可能会隐匿庸俗文化。这就要求文学创作者对文学素材的选择上要有所取舍,把握好作品的道德判断、审美取向和写作技巧等。只有积聚更多积极的传统文化资源,才能更好地推动现代文学向前发展。
(三)重建文学观念中的中国意识
现代文学越是强调“现代”,就越是看重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差异,这会导致现代与传统的断裂。当这种断裂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旋律时,文化与文学血脉相连的关系就会被忽视。因此,重新定义现代文学的内涵与外延,重新认识现代文学的特殊性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体性关联已经迫在眉睫。要唤醒文学研究的中国意识,就必须将文学放置于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中。钱穆先生认为:“欲求了解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必于其文化之全体系中求之。换言之,若我们能了解得某一民族之文学特性,亦可对于了解此一民族之文化特性有大启示。”因此,现代文学创作者应当在其作品中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意识,树立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积极投身于当代文化建设中,为现代文学的发展乃至主流文化的走向做出更多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中国现代文学并不推崇文言文,而提倡白话文,是在“五四”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形成的。现代文化的发展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虽然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本源上却十分接近。
一、现代文学的发展是我国民族审美要求的结果
我国文学的发展史是十分丰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特性。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角度,能将我国的民族特色、民族性格、民族语言等内容全面地反映出来。于是,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的进步。我国的现代文学起源于“”时期,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未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现代文学在内容上更加注重展现民生问题,并致力于反映我国的民族前途和命运。而从形式上来看,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都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随着我国民族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促进着我国现代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不忘中华民族的特性,所以其在世界文学界中能够享有盛誉。“五四”以后的现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放弃对文学民族化的追求,还积极吸收外国文学中更加新颖的表现方法。在文学变革形式不断发展变化的同时,民族审美情趣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比如,在鲁迅先生的作品《狂人日记》中,就曾吸收外国文学作品的表现方法,但却没有完全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在《狂人日记》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显著的中华民族特性,所以,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冲破外国文学羁绊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但由于其不注重民族审美情趣,而是更加关注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所以很难在本民族立足。尽管这些表现形式试图在中国有所发展,但由于不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比如,新月派诗群在作品中运用大量华丽的辞藻,将作品的外表装饰得十分美丽,但由于其与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差距甚远,所以最终还是被时代所抛弃。
二、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学中能获得较大的发展
虽然我国现代文学的表达手法是从西方文学中借鉴而来的,但其并没有背离我国的传统文化,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不仅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也是比较重大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发展中能获得较大的发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审视,吸取其中的精华部分,并融入现代文学中,可将其发扬光大。同时,外国文化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国现代文学在借鉴其优势时,能将这些优势充分地利用起来,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使我国的现代文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历经的朝代很多,无论哪个朝代的文学,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之情,并体现出作者强烈的民族尊严。尤其是在两个朝代交替的关键时期,文人们对这种情感的表达更加急切。现代文学起源于“五四”时期,这个时期正是我国社会改朝换代、动荡不安的时候,文人们主要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而文学作品的思想则主要受到作者思想的影响。比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屈原的《离骚》、陆游的《病起书怀》等古代文人作品,都表达了作者的民族情怀和爱国热情。而在谭嗣同的《狱中题壁》、庐隐的《或人的悲哀》等现代文学作品中,也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同时,“五四”运动追求自由平等,所以才会反封建反专制。而自由平等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不是只有西方国家才推崇自由平等。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随处都在贯穿着自由平等的思想,如许地山的《缀网劳蛛》、叶圣陶的《潘先生在难中》等。由此可见,现代文学中所推崇的自由平等,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这一思想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所以在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要继续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且在世界文学中也享有盛誉。我国的现代文学是在“五四”时期发展起来的,在“五四”以后的现代文学发展中,始终与民族的审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将中国传统文化贯穿于现代文学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白璐.深思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的关系[J].南风,2015(29):26.
1.设计要做到实用性和公众审美的高度统一
从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发展的历程可以得知,公共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不同于其它艺术设计的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特性要求设计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实用性和效益性。随着现代文化理念的介入,实用性的设计原则被置于更高的地位,现代人对环境规划的要求是既要满足公共环境设计的功用性也要满足大众审美的需求,这就使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做到实用性和公众审美的高度统一。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从环境艺术设计的作品中,通过调动多种感官细胞,身临其境地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审美体验。
2.设计要在确保经济性的同时关注环保性
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将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经济性特征置于十分显眼的地位,因此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设计目标在满足人们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可忽视其对环境带来的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要求人们在进行设计过程中同时关注经济性与环保性两方面内容。环境公共艺术设计也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现念,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确保生态平衡十分重要。现代文化理念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不能单纯立足于经济效益,更要体现对环境的积极性,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设计要注重文化内涵与自然性的完美结合
公共环境艺术是一项综合性设计工程,其包含较多内容,尤其包含着人们对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的积极处理和相互协调,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质量和精神文化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等问题。公共环境艺术所附带的文化性,无论是从政治性还是商业性层面来看,都应该与公众效应、价值取向、审美需求完美结合,从而将艺术作品的自然性特征完美体现出来,即公共文化设计要注重文化内涵与自然性的完美统一,以不断迎合现代文化理念对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要求。
4.设计要在继承传统性的同时关注时代性
文化发展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而非混沌盲目、僵滞不前,因此,公共环境艺术设计要在充分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关注现代性。目前,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的吸引力有增无减,其表现形式与艺术设计理念或多或少的反映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折射出人们对环境的某些审美需求。由于不同时代人们的自然和社会属性不尽相同,人们的思想文化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异。于是,随着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入和渐进式发展,时代文化的差异性受到越来越多环境设计者的高度重视。更多的设计者也认为,在继承环境设计传统性的同时,要更加关注艺术设计的时代性。近年来,由环境设计时代性催生出的生态性,和长久存在的人文性也成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贾平凹的《秦腔》初入文坛便引起了评论家极大的兴趣,在现今充斥着商业利益与资本角逐的时代,这部现实主义的长篇力作,反映了中国乡村在现代化与传统夹缝中的尴尬生存境地,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探讨与深思的话题。时代的变迁,年轻一代思想的异变,引发了当代人价值观乃至人生观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在与乡土中国传统的对接中与之发生的碰撞与冲突在贾平凹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当然小说的成功更要归功于作者高明的叙事模式和他独特的叙事艺术,他一直是一个叙事的好手。这部小说以反“宏大叙事”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作者曾在《秦腔后记》里写道:“我写的是一堆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1],以“清风街”日常生活的琐碎故事片段连缀结构全篇,根据一个非常态的叙述者——疯子引生可见或不可见的最为日常化的真实传达出当代乡土中国的人性疑难和生存困境。日常生活是一个时代真正的“肉身”,对于表现当代中国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疑惑与焦虑,这种“肉身”的呈现更是极为必要。这种真正触及底层乡土生活、生活化、民间化的写作形式不可避免地为《秦腔》这部小说打上了民俗学的烙印。秦腔这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较量的过程中逐渐走向末路,不仅加深了我们对现代化发展的思考,更加深了我们对于乡土中国民间文化传承及我们日渐失落的赤子情怀的反思。对于积淀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民俗文化的呈现使得小说在主题表达上更有力度,作品中流露出的无奈与焦虑、乡土中国的悲凉都因为民俗文化的没落与消亡而更加让读者触目惊心。
一、秦腔的失落:现代化与传统的碰撞与对接
民间文化与文学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民间文化以各种姿态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或展现风土人情,或寄寓作家的思想,或以某种结构全篇的意象需要出现,极大地丰富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同时,各种民间文化在文学作品的发掘中更好地传承下去,在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层面都有着广泛的意义。
小说中秦腔作为一种民间文化随着夏天智的死而逐渐没落与消亡,秦腔曾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高兴了唱,不高兴了也要喊几句秦腔,它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心灵的洗涤。我们不难发现,通读全篇衰亡已经是秦腔不可更改的命运。可以说,从作者以秦腔命名小说起就已经注定了秦腔的悲凉命运,因为秦腔与乡土中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这是民俗文化之所以存在的关键所在,传承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化对传统的剥夺与残害导致的人们对生存现状的疑虑与焦虑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沉淀已久作为隐形文化存在的秦腔也摆脱不了这种衰颓的厄运。
当现代化的“文明之风”吹醒了清风街的人们,金钱利益的角逐便开始了,这个淳朴、“不拘小节”(街道上随处可见的粪便等)的乡村开始焦虑了。于是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念(物质至上,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夏君亭为代表的一代)必然要与老一辈“视土地如命”的观念(以夏天义与夏天智为代表的一代)发生激烈的冲突,这其实是两种文化冲突最直接最外在的表现。秦腔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言人顺理成章地成为这种矛盾的牺牲品。最明显的标志便是受众对流行歌曲的喜爱,秦腔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经不合时宜,连老一辈的艺术家都被指责:“你咋老成这熊样了?”失去人们对他们应有的尊重。一种具有丰富地域文化色彩的老少皆宜的文化形态如今却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秦腔的酷爱者白雪在某种程度上是这种民间文化的唯一继承人,但她的命运如同秦腔一样,随着这种文化形式的衰亡而愈发凄凉。她的丈夫夏风是在省城工作的知识分子,是清风街的骄傲,她与公公夏天智对秦腔的热爱非但不能感染夏风,反而招致他的反感,这成为他们最终离婚的一个因素。民间文化培养抚育的一代最终成为民间文化的送葬者,现代文明的教育最终战胜了民间文化的启蒙。小说的叙述者“我”是酷爱秦腔,但“我”对秦腔的感情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对白雪的爱慕,所谓爱屋及乌,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秦腔文化的悲哀。
我们可以说,这种来自现代化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较量,作者利用民间文化秦腔作了比较有深度的思考,秦腔的命运作为小说的一条线索,它的呈现是有起伏的。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作者对这种乡土的传统民间文化很有保护意识,秦腔虽然已经沦为喜事丧事的一种活跃氛围的表演,但作者还是让它有了可以翻身的机会。在成立艺术团对秦腔做有力变革的努力中(尽管团长的目的仍然是攫取利益),我似乎看到了作家那潜隐的一丝希望,但是结果可想而知。这些秦腔艺术家及传承者最终无法改写秦腔失落的命运,现代化文明明显占了上风。作者正是背负着这种精神重担寻求着现代文明与传统对接的轨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白雪与夏风的孩子可以理解为这种对接的结果,但作家最终失败了,孩子的先天畸形预示了这种努力的徒劳,秦腔的继承与发扬似乎真的陷入了泥沼中,民间文化衰败景象带来的悲凉感与失落感无疑加深了我们对乡土中国困境的思考。同时,民间文化的传承的断层也不容我们忽视。在现代文明与传统碰撞对接的过程中,秦腔这种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的式微之势无疑加深了整部作品的现实批判力度。
二、民俗文化在书写日常生活中的重大意义
《秦腔》这部小说写的是极为琐碎、密实、日常化的当代生活,其实这是极其不好把握的一种写作形式,容易造成思想的断层,但这种日常生活的写作又极其真实,尤其是乡土民风的书写,能够挖掘人性最原始最天然的一面,还原一种人性的本真状态,引起读者的共鸣。
小说对民间生活的描写无处不体现民俗民风的痕迹,从语言风格到人物塑造,再到故事发展的模式,民间文化潜藏其中。民间文化总是在潜移默化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说,对于民俗的书写作家总是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因为它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骨血。在这种民间文化的浸染下,清风街的淳朴,清风街的原生态,清风街夜晚的静谧或白天的笑骂声,都让我们异常亲切。贾平凹运用最生活化的语言,生活片段的拼接在他笔下变得妙趣横生,充满了幽默感。这里有尚未被现代化的文明之风吹醒的人们,所以所谓的“老顽固”、“倔驴”既惹人发笑又让人感到无比辛酸。正是民间文化在这种夹缝中的生存状态让我们开始思考现代化带给我们的除了物质利益到底还有什么?民俗的阐释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乡土中国的发展现状,对于这种无奈的现实我们感同身受。
小说中民风民俗呈现出一种流失的状态。我们似乎可以预见到清风街的未来:老弱病残,凄清悲凉。小说人物众多,关系比较繁复,但从作者设定的人物姓名到人物性格,都表现出乡土中国恪守传统的一面。夏家四兄弟分别以仁、义、礼、智命名,这种来自民间的传统对其影响可见一斑,但就是最恪守民间传统的夏家出现了大讲改革支持一切手段致富的夏君亭,出现了视秦腔这一民间文化为草芥的夏风,出现了倒卖银元而最终为其所累的夏天义,出现了为金钱利益扎进物欲世界的翠翠,民间所具有的淳朴、仁义、善良的特性被现代文明之风一扫而空。人性异变,欲望蓬生,人们开始寻求并享受物质的,以至于清风街连抬棺的人都找不到,这使得坚守“民间”的一代人越发困惑。夏天义对土地的守护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阻碍,人们对夏天智与白雪对秦腔的一腔热情也无动于衷。面对传统的失落与文化传承的断层,清风街的集体无意识状态无疑成为乡土中国转型的障碍,人们最终迷失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大潮中。小说中大量出现的俗语展示出清风街人们的不拘小节,疯子引生作为叙述者更是对生活本真状态的一种回归,一种原始人性的回归。他是疯子,他不会受到现代化文明的侵蚀,他的思想诡异但是很真实,不虚伪,他是民间文化熏染的一代,在他身上民间文化战胜了现代文明。但同时疯子引生又是睿智的,他预料到白雪与夏风离婚的结局,他也明白夏君亭愚弄清风街人们的把戏,他理解夏天义对土地的感情,他似乎掌握着所有人的结局,他不会占卜看相,作者有意赋予他这种神秘色彩,希冀引生式英雄的出现,可是他又不可避免地被人看作疯子,他最终成不了救世主。民间既有的一种英雄情结似乎无形之中牵引着引生,又牵引着作者,但现代文明的强大力量与民间传统流失的命运是无法逆转的,悲凉的结局最终指向无望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