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主题学习经验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学前班教育心得经验总结一
本学期我担任学前(2)班的数学老师,我对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特别是极个别差生,我总不放弃对他们的要求,总是耐心辅导,手把手的教。让每个孩子都有很大的进步。他们在刚接触简单的数学知识。怎样让孩子们更快的适应学校生活和数学教学,并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不断的总结和反思。
根据性格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并能掌握数学知识。在对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对故事和游戏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在课堂中增加了以游戏和故事的形式来引入课堂中,并与课文中的知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幼儿进学校时都是兴高采烈,充满奇思异想的,教师提出问题时,他们马上就会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教师要求他们举手回答,他们又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可见孩子都有一定的问题意思和自我表现欲望。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教师问,幼儿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幼儿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我觉得在活动中,教师先要摆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活动的主体,要变“满堂灌”为师生互动。如:我在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数字后,为了帮助幼儿比较数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准备了许多秋天的果实,首先我让小朋友进行分类,然后让孩子比较出谁最多?谁最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等。孩子都能把自己观察到的说出来,最重要的是给每个孩子一个机会,认真对待幼儿的每一个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是对是错,我都要认真对待,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这对他今后敢提问奠定一些基础。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幼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幼儿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让他们自己“跳起来摘自己想要的果子”,尽量多给幼儿一点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余地,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幼儿!
学前班教育心得经验总结二
在开学初,我根据学前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本班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努力钻研教材,并系统地、有目的地制定出各科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准备教具,让学生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一、为人师表树榜样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政治思想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因此,我在政治思想上,一贯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遵守幼儿园的各种规章制度,树立为人师表的形象,并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幼儿园中的教育形式,关注每一个幼儿和幼儿的每一个细节,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幼儿应对。
二、精益求精为保教
在日常教学中,我能根据主题目标、幼儿的发展需求选择适合的活动,制订周计划及日计划,并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严格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活动中让孩子自主地学习,并对孩子的自主学xxx行了研究和实践,努力探索孩子自主学习所需要的条件和因素,总结教师在实践中,促进孩子自主学习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从而切切实实地促进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小组教学和个别教育相结合,让教师和幼儿、幼儿与同伴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对话。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都非常宠爱,养成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为此,我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于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
三、数学教学方面
了解到学生已经基本熟悉数字表示以及一些最基本的加减计算法,根据本学期的课程要求,主要让学生懂得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多少,再进一步学习下数的加减,以及添加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课题,根据这些课题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探索在前讲解在后的教学形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都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学生多动、多说、多看、多问、多表现、多思考,对极个别后进生,也能做到耐心辅导,手把手教。当然,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点,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正视这些缺点,争取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加完善。
学前班教育心得经验总结三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同学们开展丰富的活动来拓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小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打好必要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小同学们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同学们设计多种活动引导他们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分类、数的分解、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内的加减,(20以内的加法、减法、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由于对同学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建议重点讲解暂时不将新课)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如认识钟表)、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二、教学目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小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
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地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由于来园学习时间及入园前的基础存在差异,孟凡越和常心怡两位小同学的数学基础与张零予相比要强些,所以老师准备对张零予同学在教学进度上稍微放慢一点,以便其能跟上前两位小同学,总之老师因材施教带领同学们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来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四、教学措施
学前班数学学习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活动,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准备让数学知识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同学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条件帮助他们合理的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主题线描画,就是教师确立出绘画主题,要求学生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满足儿童爱涂鸦的天性,尽情地享受表达自我感受的乐趣,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观察分析事情的良好习惯,增强洞察力,分析力和想象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又可以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升华情操,获得身心和谐,构成健全完美人格;还可以为日后进行其他形式的美术创作积累广泛丰富的素材。主题线描画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方案都是立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智力发展的细致深入研究,结合岭南版教材以及课外活动小组校本教材的反复教学实践后总结出来的。
二、确立绘画主题,用线描画激发学生经验的重复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美术学习应该从自己内心感悟开始,从内向外发展。主题线描画是儿童内心感悟的最好最直接的表现。从人的成长规律中我们知道,学生由一出生开始,就极力想表达对生存空间的“理解”和“进行经验总结”,以求更好地在这个空间生存发展。而这种“理解”和“经验总结”表现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不断地“重复”成长的喜悦、成长的挫折,以此获取自己成功的体验。而主题线描画就是一种非常好的“重复”方法。所以大多数小学生喜欢选择在画面上“重复”,直至他们找到另一种比这种更好的“重复”方法为止。
美术教育专家研究认为:“线描画的内容是他们画他所知道的最感性体验,而不是画他所看见的最直观、最基本的表现。”这个体验就是小学生的经验积累。
图1、图2、图3是我校低年段学生的课堂主题线描画。
三、开展主题线描画,从低年段开始训练
线描画应该是从学生的幼儿期涂鸦开始,在他们涂鸦期线描中可以看出,他们能借助无意识的一条线或点来运动手的肌肉,体会运动时的愉悦,甚至用抽象的符号来表达自己对生存空间的理解。因此,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刚入小学的学生绘画心理和生理特征,尽可能鼓励低年段学生在涂鸦阶段后期的绘画理解和绘画表现能力,增强敢于表达自己的欲望。这种能力和欲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的绘画学习必须经过涂鸦阶段,才能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就如幼儿必须经过爬站的阶段,才能进入走、跑阶段的道理一样。教师不应该操之过急,更不能用拔苗助长的方法,设计安排一些违反学生成长规律的课程,来掌握一些超越自己身心发展阶段的技能。因为这会让学生无法真正地获取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体验,没有这些生活体验。学生对绘画学习就会产生恐惧和厌恶情绪,原来的表现欲望、涂鸦的乐趣就会荡然无存。
图4、图5、图6是低年段学生的课堂主题线描画。
四、通过主题线描画,记录学生成长的轨迹
随着年龄和知识水平的不断增长,主题线描画的表达也渐渐充实。在低年段出现的杂乱线条、抽象符号会被一些较规则的形状代替。他们可以用圆形来表示头部,眼睛嘴巴能恰如其分地安排好,手和脚也能按经验摆动起来。这些客观事物在纸上的“重复”,在我们看来虽然是可笑的,甚至可以说是丑陋的,毫无美感可言,但对小学生来说,这绝对是宝贵的。因为他们已经“成长”了。作为美术教师,这时绝对不能掉以轻心,随便否定学生的作品,而应该热情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欣赏、鼓励、赞扬……切实让学生感受到被老师认同而受到巨大鼓舞,这样就坚定了“重复”的决心。
图7、图8、图9是高年段学生的课堂主题写生线描画。
五、防微杜渐,让画作展现学生的童真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我们容易将线描主题画变成学生的另一种“课外作业”,要接受教师、家长的监督,批改,打分,非要评出优劣对错不可。这样主题线描画的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不但不能产生良好效果,反而适得其反,造成“马虎应付”“空洞无内容”或半途而废……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这类学生缺乏安全感,害怕动脑筋,害怕动手画新的内容引起变化,害怕变化后的画面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他们会在生活中漫不关心,对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也就无法在画面上重复。这时他们并未真正用心感受生活,从中获取生活体验,只不过是老师或家长监督下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这对学生的绘画兴趣培养以及艺术成长之路是非常不利的。
其实,学生作为个体人,都具有巨大的创造发展潜能,而教师的任务是设计安排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实现。当然,小学生随着年龄的渐长,他们的感知与视觉能力随着时间自然地增长,但如果任由他们自由地发展,那么我们教育的功能就无法体现。笔者相信,绝大多数小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审美判断力、感知能力都是通过教育来得到提升的,笔者更相信通过良好的、科学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手段,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想象创造能力得到更快的提高。
图10、图11是高年段学生的主题线描写生的作品。
六、教师角色转换,确保学生学好主题性线描
在主题性线描的教学中,教师担任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教起着主导作用。角色的混淆非但不可能完成教学目标,甚至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那么教师在主题线描画中应担任何种角色?
1. 以参与者的角色理解学生
主题线描画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体验为主题,是学生把当天的见闻、感受,以最简单的工具,用线描画的形式呈现于纸上。它可以是学生马上享受到随意表达的和乐趣,因此教师必须理解学生各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心理、生理成长的特点,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平等对话,切忌以教导者的姿态去说教。
2. 以启发者的角色来鼓励学生
学生经过长期线描学习的积累,反复的表达,可以养成一种观察、分析事物的良好习惯,增强洞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发掘创作潜能。更重要的是,主题线描画,是他们获取人生经验的一种途径。但在这个过程,学生会碰到许多这样那样的困难。例如,当学生作画时信心不够,会长时间地重复在某一处画面,擦来擦去或画来画去。这个时候,作为教师就应该帮助他们细心回忆,用自己对生活的丰富经验启发他,鼓励学生找出不同以往画面的特点,并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体验。
【中国分类法】:G633.6
一、高中数学模块教学单元构建的价值体现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一直是与课程结构与课程目标协调相关的问题,课程结构如果布置合理,对于课程功能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意义,直接影响到课堂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成果的取得。从细处着眼,在数学模块教学过程中,数学模块的整体设计、价值定位、元素组成都关乎到之后的单元构建各个环节。整体作用的大小与发挥在于各个部分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模块的完美组合和单元的有规律划分对于提高课堂效率,达到预期目标有重要的意义。
在数学整体模块设计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单元划分。将模块划分为各个单元进行教学这一“单元构建”的模式是过去数年来各地的课改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最佳模式,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认知等方面体现出了非凡的价值,在与模块式教学的良性互动和改进模块教学中的一些弊端等方面起到了不小的作用。[1]
一方面,在模块教学基础上的“单元构建”实现了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最大灵活性,为学生的选择提供了便利,也有利于模块整体的实现。另一方面,利用单元构建的方法进行模块教学的实施也解决了模块教学本身一些无法避免的矛盾,协调了二者之间的矛盾。[2]模块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遇到相互分离、学时难以调配、逻辑关系混乱等诸多问题,但如果将数学模块知识都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将各个单元按序排列,分清主次合理分配教学资源,这些问题就得到了妥善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模块教学下的单元构建,要根据学校、课堂的实际情况来因地制宜地确定阶段目标。单元构建的方法将模块教学的总体目标分解为了数个小目标,更具有操作性和可控性,也利于根据课堂形势进行微观调节和引导。但是各个单元的具体目标应该与本单元知识结构和数学模块大环境相契合,既要切合教学实际,也要有机融合,还要注意分清主次,符合逻辑顺序。
二、 数学模块单元主题式的教学内容设计分析
数学模块下的单元划分完成后,对于模块单元教学的实施内容而言,最佳的方式是单元主题式教学。主题教学是教学模块的延展,是教学内容铺开的平台,教学内容的展开要分层次,教学目标要以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分析方法为最终目的。因此,设计数学模块单元主题式的教学内容时,要打破思维定势,不受一种教学模式、一种知识框架的拘束,围绕单元主题进行知识和方法的合理搭配。
“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问题教学的方式是单元主题教学中效率较高的两种方法,能将单元主题的知识内容最大化地渗入课堂各个环节,并在学生反馈中取得良好的评价。具体来说,则是案例的提出,教师引导再到问题提出和解决,最后则是经验的总结和方法的训练的完整过程。这种用数学方法进行问题与条件的假设和解析的过程就是数学模型建构的过程,它地赋予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地位并充分保持了课程的流畅性。[3]
而问题教学的方法,则是单元主题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数学单元教学的主线。在确定数学单元的主题后,首要的问题是及时对主题进行分析,细化为各个问题点,再分配相应课时分步进行,这样就能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完成对单元主题的全面学习和认识深化。此外,虽然问题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但是问题教学并不是教师的一元教学,在进行问题教学的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情况,区分不同的学生进行主题引导,加强他们自身知识体系的主动构建,这样才能达到课堂的最佳预期。
三、高中数学模块单元教学的特点及经验总结
高中数学教学在模块式思维下进行单元划分主题式教学,是对传统模块教学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通过以上对高中数学模块单元教学的价值和内容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运行特点和内在价值。
首先,以问题启发为中心,将知识点分散结合到各个具体问题中,进行知识连串。这种以具体问题来驱动学生进行思考的系统化方式很好地营造了课堂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的氛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养成和数学思维的训练,正是在一个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完成的,通过数学建模使得学生从感性认识达逐步向数学理性思维发展,丰富了学生的认知体验过程。[4]
其次,以积极探究为导向,重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拓展。模块下单元主题式教学的方式不仅使数学学习的过程富有层次,逻辑严整而易于消化,更重要的是整个学习过程并不像传统的数学课堂以教师为唯一中心,单元主题的展开都以教师为起点,而是回归了学生本位,赋予学生选择和主动学习的机会和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极大改善。
最后,以综合分析为核心,强调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单元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单纯地要求学生根据案例解决相应问题,得到答案或结果,而是更强调学生在其后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经验总结和数学知识的归纳。这种即时反思的后续程序很好地补充了传统问题教学在课程后阶段的不足,将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置于综合分析能力培养的背景下,重新回归学生本位而非问题本位,更有利于学生自身数学知识体系的完整建构。
参考文献:
[1]王康.高中数学模块化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0(12)
应用日语专业是宁波教育学院外语与经贸学院根据社会就业需求和小语种发展前景设置的一门注重语言综合素质、打造语言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无论是从基础语音教学到综合语言能力提升,还是从单纯语言能力培养到外贸应用实训设置,都严格遵照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宗旨。在这其中,如何设置和开展语言实训教学对于日语应用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基于基础,超越基础,语言实训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广泛运用
高职应用日语专业学生起点低,绝大部分学生从零起步全新接触日语,专业基础课程在三学年的教学计划中占据很大部分。传统的外语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教师教授语言知识为主,理论分析往往滔滔不绝,课堂操练缺乏应用性,语言的工具性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得不到应用,造成“填鸭式”的教师中心论。针对这种可能出现的局势,应用日语专业教师从一开始就进行了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本着“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的原则,把握“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高职教学尺度,实施语言实训。
(一)《基础日语》课程:夯实语言基础,着重听说技能的培养,强化应用实践
《基础日语》是一门综合培养日语语言素质和语言应用能力的课程,四个学期每周课时分别为八、八、八、六,这充分说明了这门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为加强语言实训,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堂学时,教师分步骤有侧重地展开课堂语言实训环节。
1.突出语音,严格训练
教师设定计划,在前四十课时中要求学生语音过关,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要求专业学生进行每天半小时晨读,任课教师进课堂辅导操练,特别强调语音、语调、停顿、语速、轻重、语气和表情。通过教师引导下的晨读活动,缩小了学生间的差距,整体提高了新生的语音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开口说日语的良好习惯。
2.探求教法,提高实效
日语是以古代中国的吴音为发音基础的,因而日语与江浙地区方言之间有着不少的同音字。根据日语的这一特点,教师采用对比法,结合地方方言的发音特征,使学生更易掌握日语的发音。比如,对于日语中的五个鼻浊音假名的发音,让学生结合体会“外国”的“外”在方言中发音“ηa”;在起步阶段,较多同学R和N不分的情况,可以先体会宁波方言中“六”的发音“ro”等。通过这样的辨析讲解,加深了初学者对语音的分辨和理解。
3.提供舞台,加强实训
“每日演讲”是《基础日语》一个综合的语言实训项目,学生在课外做好准备,利用课堂前五分钟上台表演。教师在开学初把“每日演讲”的展开形式、具体要求、预期目标等向学生进行充分的剖析,要求学生思想重视,责任到人。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现场评论,并要求其他学生参与评价。学生从准备、呈现到吸收评价反馈,是一个积极主动应用日语的过程,不仅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提高了用日语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开放式的演讲主题丰富了教师的授课素材,有些还意外地生成了课堂教学的宝贵资源,通过师生评价,触发了学生对语言学习和应用本质的理解,同时鼓励学生学好和运用日语,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
(二)《日语听力》:以“听”带“说”,以“说”助“听”,增强学生听说能力
“听”和“说”在听力教学中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教师充分利用视听教室齐全的听力设备,开展课堂实训,增强专业学生的听说技能。
首先,教师收集与专业知识匹配的音像资料,利用现代化媒体,带给学生富有时代气息和专业应用性突出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扎实专业基础。其次,教师革新听力教法。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性,分层次教学,根据话题难易程度,分配任务,做到课堂参与度不断扩大,使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课堂学习的成功。再次,鼓励学生建立信心。“说”是学生的薄弱环节,原因之一是学生缺乏信心,在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外教师还在课后联系学生,疏通学生情感障碍,消除畏难情绪,使听力课堂充满生气和活力。
(三)《日语会话》课程:营造语言氛围,创设真实语境,提高表达技能
学以致用是《日语会话》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通过创设现实生活的交际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活学活用书本知识,有效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本课程的实训手段分为表演对话、改编对话、自编对话。
1.表演对话。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录音中的语言、语调,用流畅的语言和自然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再现交际场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表演对话时,需注意纠正初学者容易犯的一个通病,即“背”对话而非“演”对话,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话“说”好。
2.改编对话。借助表演对话的经验,要求学生改编对话,锻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语言能力,使原来书本上的对话转化为属于学生自己的对话。在对话改编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所增强,同时还重温学过的知识要点,从而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3.自编对话。在上述两个步骤的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指导学生自编对话,场景可设置为学生熟悉的校园、超市、广场等符合高职学生发展需求的主题,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思编排情节,确定对话流程。
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可结合商务贸易等专业知识,选择商务活动中的主题设计成不同的场景,使得学生走出校园参加见习实习活动之前提前感受真实的商务环境,有的放矢地练习与今后工作密切相关的商务对话。
二、扎根课堂,走出课堂,语言实训在学生活动中的充分展现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一直来是学生课堂之余锻炼综合能力、展现自我的平台,使学生既扎根课堂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展现自我风采,体现了高职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理念。实例证明,此类应用性专业技能活动,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做后盾,又有灵活的形式为载体,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提炼,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应用日语专业借此加强学生的语言实训。
(一)组织语音语调测试
在专业基础课堂中,学生首先需要过语音关,为此,应用日语组织学生参加日语语音语调测试,以赛促练,通过对参赛者现场朗读的测试,考察学生在语音、语调、停顿、语速、轻重、语气与表情等各方面的综合表现。赛前的准备过程是学生强化正确流畅的语音语调的途径,比赛中的开口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表现能力,督促学生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二)举办日语卡拉OK比赛
日语卡拉OK比赛,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项校园文艺活动,既舒缓了较为紧张枯燥的专业学习生活,又为部分在音乐表演上有能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大舞台,体现了大学生朝气蓬勃、迎接挑战的良好精神面貌,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一批日语发音标准、音乐底蕴上佳的校园歌手脱颖而出,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学生用日语演唱,把语言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紧密了语言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关系,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
(三)创办日语节
秉承“院系搭台、教师指导、学生唱戏”的原则,创办日语节,这是语言实训环节中全面综合的一项活动。全体学生参与了节前的活动方案策划、经费预算、海报宣传、活动用具采购等具体环节,学生通过布置场景、临场组织、设计应急预案、进行节后总结、展示成果,全面地实施了语言实训。
以宁波教育学院外语与经贸学院首届和第二届日语节为例,活动分为“节前演练”、“现场展示”、“经验总结”和“成果展示”四个部分。
1.节前演练。全体同学分组后,每位学生明确角色,投入准备,不断演练,事先进行排演。组长全面负责,将本小组的策划过程及实施步骤以PPT演示和现场示范形式进行讲解,以便互相学习经验,提高组织策划能力。
2.现场展示。充分演练之后,学生们结合实际,将所学的日语知识、日本文化融入到八项贴近实际、形式丰富的展示活动中。“日本世情”以日本传统文化展示为主题,学生身临其境地表现了“日本插花”、“日本茶道”以及其他体育文化的内容,辅以展板和物品的呈列的,带给观众日本的传统文化的视觉冲击;“和风庭苑”以梳丸子头、穿戴日本服饰为主题,使参与者体验到了日本服饰文化;“晴偶屋”和“美味寿司”两个展位,需要学生动手制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到了动手制作日式食物和日式饰品的成就感。其余的展位有,临摹日本名著中的漫画人物、经典中日歌曲翻唱、日本知识趣味问答及姓名翻译“留下真名,带走假名”等展位,日语专业学生在向全校师生的展示中,扮演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呈现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同时增添了专业自豪感,增强了深化专业水平的意识。
3.经验总结。采取各小组总结汇报的形式,由各组负责人对活动开展的具体过程、遇到的实际困难、相对应做出的临时反应等各方面内容进行全面总结。全体同学一起共享成功的经验,共商存在的不足。通过经验总结,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促使专业教师在如何规划实训活动进程方面有所改进、有所创新。经验总结,不单纯是日语节活动的句号,更是对日语专业语言实训操作的阶段总结和概括。
4.成果展示阶段。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生提炼日语节的各项成果,利用展板,向全校师生汇报成果。展板中的各项成果的汇集使学生重温了日语节的各个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日语节作为一个既扎根理论又走出课堂的实训活动,随着不断地上规模、上档次,必将成为应用日语专业学生扩展专业知识、展示日本文化、发挥个人才能的舞台。
三、迈出校园,融入企业,语言实训贴近求职就业
国家对高职教育确立的培养目标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为达到这一目的,高职教育把见习实习作为就业前的一项重要实践环节来抓,应用日语专业的语言实训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巩固。语言实训贯穿见习及实习阶段,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原则,除通过对语言能力的整合提高外,还同时结合专业技能课程的知识,重点培养毕业生的职业关键能力。
(一)模拟日企面试,提高实战能力
日企是应用日语专业毕业生理想的就业单位,为使更多的学生能在日企面试中获得成功,应用日语专业在课堂教学中增设日企面试环节,不仅使学生的日语语言基础得到了训练,而且为学生求职就业作好铺垫。
进行模拟日企就业面试时,教师以企业为中心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察。课前,教师就面试主题,把部分问题分发给学生,组织学生自行讨论;课堂中,师生展开模拟面试;模拟面试之后,教师进行专题辅导,讲解日本的企业制度和文化以及公司对应聘人员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更多地关注企业,增加对企业的感性认识。
(二)实地参观企业,加强专业学习,增重就业砝码
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一个重要的外贸进出跃的经济城市,市区及周边汇集了一批日商独资或中日合资的企业,例如,宁波阿尔卑斯电子有限公司、宁波综研化学有限公司等。宁波经济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积极寻求日本市场的本地企业和公司,例如维科纺织、戈凌蓝服饰等。通过联系这些企业,寻求合适的参观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去实地见习。见习实习时真正检验学生运用语言和专业技能的方式,学生在实地见习中对应用更有感触,对加强专业学习更有深刻的认识。
(三)实习中提高认识,缩短与企业的距离
实习阶段语言实训是日语专业毕业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内容以指导教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查漏补缺为主。学生运用课堂内外吸收的实训技能与实际工作情况相结合,既能用现有知识辅助工作的完成,又能丰富实际操作经验。例如,学生在办公室文秘工作中,灵活运用日语会话和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能更好地迅速掌握办公室工作的要领和宗旨;学生在外贸公司的业务操作中,参照外贸日语会话和外贸操作流程的理论实践,以理论辅导操作,以操作补充理论,更好地过渡到实际工作中。
指导教师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实习动态,辅导学生注重将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语言实训的成效。在实习阶段后期,根据学生反馈的实习心得和实结,制作结合实训和实习环节的问卷表,由全体同学认真填写,再由教师整理形成日语专业实践实训的经验总结,为实训模式研究和环节设计的改进提供素材。
在高职应用日语专业中设置和开展语言实训环节虽然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和设想,但实际操作已经证明多样性的语言实训环节不但加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语言知识,而且极大地培育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练就了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从而实现应用日语专业人才培育目标,推动应用日语专业的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若干意见(节选).
[2]宁波教育学院2008级高职专业教学计划.
[3]许陆华.高校日语听力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大连大学学报,1998,(6).
[4]吴丽娟.关于日语听力教学的几点思考.长春大学学报,2001,(6).
[5]任常毅.谈高职的日语课堂教学.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
1、我校一直坚持让班主任老师除了学校组织的统一学习外,还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加强反思,加强合作,加强交流,让一个人的经验变成多人的财富。我们各班的学期初工作打算,问题交流以及学期末的经验交流给班主任老师很大的帮助,他们可以在做中学,也可以在学中做,使得七小的班级管理水平日日提高,具有创新活力。
2、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而又
劳累的, 特别对于低年级的班主任更是如此,学校领导在严格要求班主任老师的同时,对班主任待遇也给予了适当的调整,按每个月平均100元的标准拨发, 结果按量化成绩按一定的等次进行发放,虽然钱数不多,但是足以说明领导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足以说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也能够有效的调动班主任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为更好的作好班级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方案,及时培训
为了切实作好这项工作,德育办公室制定了培训方案,选择并确定了培训内容或主题,对于确定的主题除了规定的这些以外,根据教学的实际及时机,我们还会随机向班主任老师推荐相关的班主任管理方面的文章或者经验,, ,让老师们学有所依,做有所靠,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三、精选内容,讲求实效
我们选取的培训和学习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的有关内容。
2、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邀请五年级班主任赵敏老师开展了一堂班会示范课。张洪波老师展示了一节晨会课。
3、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主动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 的支持与配合。
4、提高班主任工作中的
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能力。特邀我校法制副校长进行安全法制培训。
四、培训方式,灵活多变
1、我校一直坚持让班主任老师除了学校组织的统一学习外,还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加强反思,加强合作,加强交流,让一个人的经验变成多人的财富。我们各班的学期初工作打算,问题交流以及学期末的经验交流给班主任老师很大的帮助,他们可以在做中学,也可以在学中做,使得七小的班级管理水平日日提高,具有创新活力.
2、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而又劳累的,特别对于低年级的班主任更是如此,学校领导在严格要求班主任老师的同时,对班主任待遇也给予了适当的调整,按每个月平均100元的标准拨发,结果按量化成绩按一定的等次进行发放,虽然钱数不多,但是足以说明领导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足以说明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也能够有效的调动班主任学习工作的积极性,为更好的作好班级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方案,及时培训
为了切实作好这项工作,德育办公室制定了培训方案,选择并确定了培训内容或主题,对于确定的主题除了规定的这些以外,根据教学的实际及时机,我们还会随机向班主任老师推荐相关的班主任管理方面的文章或者经验,,,让老师们学有所依,做有所靠,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三、精选内容,讲求实效
我们选取的培训和学习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的有关内容.
2、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邀请五年级班主任赵敏老师开展了一堂班会示范课.张洪波老师展示了一节晨会课。
3、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主动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4、提高班主任工作中的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能力.特邀我校法制副校长进行安全法制培训.
四、培训方式,灵活多变
2、创新管理“回头看”。为了保证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畅通,我镇落实领导班子成员“1+1+20”工作责任制,即每一位班子成员联系1户重点户和20户挂点村农户,及时帮助群众解决他们反映的突出问题;落实了领导干部下访、约访、接访和包案调处制度,根据问题的总类划分了四类问题,落实了包案领导和责任人;调整充实村级组织的矛盾纠纷调处机构,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成立专人负责的调解委员会,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按照“制定方案、征求意见、分析预测、形成报告、确定意见”的风险评估“五步”工作法,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风险评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社会矛盾;充分发挥了工会、妇联、团委的作用,增强基层组织开展自治、协助社会管理、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
二、目的意义
本次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共筑和谐江城”为主题,动员和组织全市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带领广大青少年共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共筑和谐江城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活动
1、开展“学雷锋月”活动。在全市开展义务劳动、便民服务和访贫问苦活动。注重发挥青年志愿者和各级群团组织的作用,真正贴近群众,将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
2、在广大青少年中积极开展“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主题团、队活动,缅怀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争做新时代的雷锋传人;
3、与新闻媒体联合举办以“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为主题的座谈和专栏活动。
(二)各级团组织、青联组织和少先队组织要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
1、青工系统团组织继续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要通过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开展江城青 nn40.com 年优质文明服务竞赛和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把广大青工系统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引导到立足本职岗位、拼搏奉献和企业振兴行动上来。
2、青农系统团组织要抓好“雷锋社区行”和“雷锋进村社”活动。在城镇,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治安维护、法律法规宣传等活动;在农村,利用备耕时机,组织农业科技志愿者为农民开展送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讲座等活动。
3、学校系统团组织要抓好大中学生敬老、助残和城市环保等活动。大中专院校要重点开展“青春辉映夕阳红”、志愿者“阳光助学”行动;各中学团委要重点动员和组织中学生志愿者广泛参与植绿护绿活动,开展清除白色垃圾、回收废旧电池,促进垃圾分类及城市美化、净化等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活动。
4、各级少先队组织要把学习雷锋活动作为促进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让他们从奉献中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从实际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一是深入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进一步亲切和完善“手拉手”对子,引导少年儿童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二是开展“寻找雷锋传人、弘扬雷锋精神”活动。组织同学们到部队为老英模服务,体会部队大家庭的温暖;组织同学们走入社会,寻找他们心中的雷锋。
(三)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研讨
二、目的意义
本次活动以“弘扬雷锋精神、共筑和谐江城”为主题,动员和组织全市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学习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对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带领广大青少年共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共筑和谐江城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活动
1、开展“学雷锋月”活动。在全市开展义务劳动、便民服务和访贫问苦活动。注重发挥青年志愿者和各级群团组织的作用,真正贴近群众,将学雷锋活动落到实处;
2、在广大青少年中积极开展“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主题团、队活动,缅怀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激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争做新时代的雷锋传人;
3、与新闻媒体联合举办以“寻雷锋足迹、扬志愿精神”为主题的座谈和专栏活动。
(二)各级团组织、青联组织和少先队组织要结合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
1、青工系统团组织继续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要通过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开展江城青 年优质文明服务竞赛和青年创新创效活动,把广大青工系统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引导到立足本职岗位、拼搏奉献和企业振兴行动上来。
2、青农系统团组织要抓好“雷锋社区行”和“雷锋进村社”活动。在城镇,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社区服务、治安维护、法律法规宣传等活动;在农村,利用备耕时机,组织农业科技志愿者为农民开展送科技服务、农业科技知识培训、讲座等活动。
3、学校系统团组织要抓好大中学生敬老、助残和城市环保等活动。大中专院校要重点开展“青春辉映夕阳红”、志愿者“阳光助学”行动;各中学团委要重点动员和组织中学生志愿者广泛参与植绿护绿活动,开展清除白色垃圾、回收废旧电池,促进垃圾分类及城市美化、净化等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活动。
4、各级少先队组织要把学习雷锋活动作为促进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让他们从奉献中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从实际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一是深入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进一步亲切和完善“手拉手”对子,引导少年儿童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二是开展“寻找雷锋传人、弘扬雷锋精神”活动。组织同学们到部队为老英模服务,体会部队大家庭的温暖;组织同学们走入社会,寻找他们心中的雷锋。
(三)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研讨
一、集体教研活动改革的必要性
集体教研作为高校教研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主要包括集体备课、经验交流、教学比赛等形式,它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从当前集体教研活动的实际实施情况来看,由于教师思想认识上的不足,对集体教研还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理解,在实施过程中使集体教研流于形式,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如有些集体备课在组织过程当中将教材的各章节分给了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将参差不齐的个人教案交给集体备课组长权当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还有些集体研讨活动往往挑选一位骨干教师担任组长,研讨往往由组长说了算,使得个人意志代替了集体意见,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这样的组织形式违背了集体教研活动的初衷,没有了教师的共同参与和讨论,更谈不上教师心灵的碰撞和共同智慧的结晶,有形无实。“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教师来说,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长;而对于学生而言,由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每一个年代的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由于师生之间得不到有效交流,因而阻碍了师生在思想上的碰撞,更不用说擦出智慧的火花了。为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教研等方式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碰撞下创造性地运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施教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由于多校区的分布格局等客观原因造成教师住教分离,从而客观上影响了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基层教学单位如系(教研室)难以有效地教研活动,更加迫切地需要创造一个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交流的平台。有的高校虽然以教学反馈等形式综合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这些信息往往滞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将意见反馈到任课教师那里。另外,由于不同的院系(教研室)其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如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师资队伍组成与梯度结构等也存在差异,因而集体教研的组织形式也不应采取固定的模式,而应该结合各个系(教研室)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研活动形式。
二、集体教研活动的改革与实施
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对本系的集体教研活动进行经验总结,倡导让学生参与系的集体教研活动,形成一种合作、反思、共进的研讨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并进行精心组织和策划。通过这种学生参与的集体教研活动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利互惠,相得益彰,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使学生得到了发展,又使教师得到了成长。
(一)明确职责与分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为改变“单兵作业”、“各自为战”的局面,调动教师参与集体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使集体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明确各位老师的职责与分工。系主任主要负责集体教研活动的组织策划、协调和主持等工作。系秘书主要职责为集体教研活动方案的制订,并对教师的参会情况、讨论结果等实施情况进行记录。每个学期初根据教学任务安排确定本学期集体教研活动的方案,每次集体教研活动确定一个活动主题,每一个主题由一位教师负责进行相关材料的准备,并组织该次集体教研活动。
(二)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系(教研室)的集体教研活动。
根据本系所承担的教学任务、师资队伍组成等实际情况,改变过去教与学分离的状态,改革传统的集体教研活动模式,让学生参与到教研室(系)的集体教研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搭建学生和教师交流的平台。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安排由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学习委员协助组织学生代表参加教研室(系)的集体教研活动,就本班同学的学习情况面对面地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学生代表及时通过飞信、QQ群等方式将会议内容传达给学生。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创造性地设计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施教手段和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日常教学中所发现的问题,真正做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教研相长。
(三)根据学期初、期中和期末三个阶段组织实施集体教研活动。
1.学期初:集体教研活动安排的确定。
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召开第一次会议,根据本学期本系教师承担教学任务情况邀请相应班级学生代表介绍本班的整体情况,同时邀请辅导员或上学期承担过该班教学任务的任课老师对该班学风等情况作分析介绍,并针对本学期课程的教学实施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系秘书根据教师的综合意见拟定集体教研活动方案,确定每次集体教研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主题,根据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的不同明确相应的负责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和约束措施,保证集体教研活动能有效地进行。系秘书将本学期集体教研活动安排告知学生,同时提交给二级学院领导,根据相关主题邀请学院领导和学业教学专家参加本系的集体教研活动,接受学院领导进行监督和指导。
2.期中:“三段式”集体教研活动的实施。
第一阶段:课前讨论。根据本学期教学任务情况和教学进程的安排,有教学任务的教师确定一次授课内容参加集体教研活动,并准备好相应的教案、讲稿等材料。由任课教师针对该次授课内容做主题介绍,围绕具体授课内容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展开讨论。
第二阶段:集体听课。组织本系老师对之前讨论的授课内容集体听课。
第三阶段:课后讨论。针对集体听课的授课情况,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充分听取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任课教师对自己的上课情况进行总结,调整教学方法、完善教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任课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的碰撞下创造性地设计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施教手段和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期末:经验总结与交流。
针对本学期的本系教学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由任课教师对自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发言,学生代表和其他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对本学期的教学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我们特别注重集体教研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及之后的实践和反思,以提高和增强交流研讨的效率和实施效果。
三、集体教研活动组织与实施的思考
为了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我们前期针对本系的实际情况在集体教研活动的组织上做了有益的尝试。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研活动的必要性,由于我们主要承担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专业方向的专业建设和教学任务,而生物药物安全性评价是一个新的专业方向,缺乏历史沉淀,需要通过教学经验总结与交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统筹安排,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进行修订和完善。另外,我们的教师都是近几年毕业的博士和硕士,教学经验相对缺乏,再加上教师住教分离,也迫切需要一个交流的平台。鉴于此,综合这些因素需要组织切实有效的集体教研活动,同时根据我们自身的实际情况在集体教研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进行改革和探索,让学生参与本系的集体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以研促教,以教促研、教研相长。通过近年来在集体教研活动的实施与改革方面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逐渐完善与实施了集体教研活动细则,并得到了本系老师和学生的积极支持与配合,使得我们集体教研活动逐渐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当然,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其中的困难所在。如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保持,因为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集体教研活动改革成功的关键,集体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应根据活动的主题不同而精心组织策划、明确分工,如通过主题发言、茶话会等形式,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另外,集体教研活动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建设如何进行,进行一次、两次集体教研活动不难,但要行之有效地长期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定的约束措施,让教师和学生在集体教研活动中能获得成长,而不能让其流于形式,保证集体教研活动能长期有效地进行。
总之,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系(教研室)的集体教研活动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及时地反馈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并与老师面对面地交流沟通,分析与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集体教研活动的实施,让任课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学习状态,进而通过教师间的讨论与交流取长补短,并对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增强系(教研室)的凝聚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专业的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是指用经验总结法开展研究而撰写的论文,是广大教师运用较多的科研方法。特点: 研究是在自然条件下,即不需要考虑对其他因素进行控制的条件下,去研究、总结客观规律,因此是最接近教育教学实际的一种研究方法。 完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研究过程,教师可以对某一选题进行规划,然后按部就班的进行研究。 经验总结的材料都来自亲身经历的实验过程,所以,材料更加充实、取舍更加自如。 经验总结并不是一般性的工作总结,作为科研过程,它必须经过思维加工,找出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经验总结法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创新性,没有新的认识就不能称为科研。格式: 1、题名(题目或标题 )
(三)撰写论文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真实性??例:《关于幼儿环保教育的几点思考》《浅谈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浅谈托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启蒙》《基于地方工业特色的幼儿环保意识培养之教学探索》 (四)存在问题剖析 1、题目较大、内容空洞;不具有实践价值 例1:《浅谈幼儿园教育中“惩罚教育”的合理使用》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什么是“惩罚教育” 三、如何正确使用“惩罚教育”新西兰、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幼儿园事例四则 四、“惩罚教育”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 (二)正确实现惩罚的教育性 应注意的问题: 4、简单化倾向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就必须做好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的工作,也即不仅要照顾幼儿身体发育,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还要对幼儿的心理加以保护,不断增进幼儿的
心理能力。因此进食问题已不能仅从身体健康考虑,必须从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
康的角度来重新认识”
五、建议 5、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
重要生长点,是教师走向成熟、创立自身特色、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是培养教师、造就名师的重要手段。技能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学者型专
家型教师 * * * 漫谈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富阳教育局教研室 谭晓红
一、富阳幼儿园教科研现状 二、教科研的本质和内涵 三、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
的撰写 (目的意义分类内容与结构、格式、基本要求、存在问题剖析) 四、
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价要素 五、建议 六、结束语 -----从幼儿园层面看: 1、
教科研发展不均衡2、教科研意识增强,课题研究的参与面越来越广3、对教
科研的本质认识有偏差,导致教科研功利色彩浓厚 --------从教师个体的教科
研水平、教科研成果看: 纵向比较,与中小学教师的差距悬殊横向比较,与
杭州城区幼儿园的差距巨大本市幼儿园系统内比较,发展极不均衡1、教育
科学研究的本质学校教育科研要为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及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和实践教育教学的科学
有效方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要用教育
教学改革的实践成果充实和丰富教育科学研究的理论成果。 2、对教育科研的倾
向性认识: 教育科研就是课题研究;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学研究就是教育
科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写论文;教学研究≠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研究理论;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研究学科教
学研究课堂教学 研究 写论文 1、有利于提高幼教质量,有利于促进
幼教改革,推进幼教实践的深入。 2、有利于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训练、提高
从事科研的能力水平。3、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最重要、最有效、最直
接的载体之一。 (二)教育教学论文的分类、内容与结构教育科研报
告教育经验论文 教育经验总结的基本流程: 收集经验材料 整理
归纳材料 提炼经验主题 撰写研究论文 *准确得体
例:《尊重儿童 促进健康 》《托班幼儿情感初探》《 幼儿绘画发展的初级阶段――涂鸦期初探 》《让美育贯穿幼儿生活的全部》《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 《倾听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倾听童心---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有效途径》 *简短精炼
例:《从被动到主动――幼儿园自主性家长活动初探》《播撒音乐的种子――托班唱歌教学的反思及探索》《中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心插柳柳成荫―中班“图书角”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谈盲学前教育中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村幼儿园探索性主题活动中环境创设的实践与研究》 《关于某幼儿园幼儿午睡入睡前出现的行为表现的观察研究》《怎样让新生幼儿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新〈纲要〉指导下的幼儿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
*外延和内涵要恰如其分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每一个对象;而所谓内涵,则是指对每一个概念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例:《让幼儿在创造性游戏中培养学习自主性的探索》
*醒目例: 《初探如何在绘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积极贯彻新纲要培养具有良好情感态度的孩子》《托班幼儿情感初探》《幼儿人际智能发展及培养的新视点》《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之我见》 例: 《农村幼儿园孩子游戏情况的研究与思考》《新入园幼儿适应性教育的探讨》《中班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攻击性的相关研究》 《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现状分析及其培养对策》 2、作者姓名和单位
3、摘要
摘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从事这一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
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明完成了哪些工作;
③获得的基本结论和研究成果,突出论文的新见解;
④结论或结果的意义。 例:《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例:《浅谈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提问方式》 4、关键词
纵观全文,选出能表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信息或词汇,可以从论文标题中去找和选,也可以从论文内容中去找和选。5、引言
- 例:《农村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的探索》《幼儿园生成性艺术主题活动构建与实施》
6、正文
例:《让幼儿亲近自然――农村幼儿园乡土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幼儿园科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及反思》2、论文的科学性3、论文的学术性?4、论文的创造性5、论文的可读性例:《合理营养科学育儿》《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音乐欣赏与幼儿情感的链接》《音乐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论幼儿园小班化教育》《儿童<a name=baidusnap0></a>童话</B>欣赏中渗透审美教育》《培养幼儿评价能力 提升幼儿心理品质――对培养幼儿评价能力的探索与研究》《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培养幼儿音乐兴趣从点滴做起》 2、泛泛而谈、不得要领 例:《浅谈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 例2:《开展幼儿园体育工作的思考》3、材料仓库 例:《突发事件中幼儿自我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