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社会主义发展史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连玉明对此的理解是:在发展中国家首都建设世界城市,对世界城市本身的发展轨迹来说就是一种挑战,这需要依赖于中国的加速崛起。因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应该上升到一种国家战略”。
“从大处来说,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所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没有世界城市这样的节点,发展就没有支撑,崛起也会失去依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我们国家走向世界前台后首都工作的一个新的奋斗方向,也是后奥运时代北京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更高层次发展的战略选择。
“本次金融危机中,伦敦、迪拜等城市发展的最大教训就是没有腹地,我们一定吸取。”
对于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城市,连玉明表示他们首要问题是发展问题,而且是那种“通过强化城市中心功能带动一个更大区域的繁荣,甚至引领整个国家的发展”,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建设世界城市需要构建世界城市区域体系。”
对于当前的北京来说,跳出自身限制,将自身发展与环渤海经济圈紧密相连,就显得尤为重要。“世界城市的发展都不可能依靠单个城市的发展,而是整个世界城市区域的繁荣。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以北京为中心,形成一个辐射能力强、开放程度高、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极点;围绕北京、天津两核形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城市区域,并以此构建一个密切互动的京津冀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格局。
大区战略与新城战略
在国家战略的基础上,连玉明表示,北京应着重大区战略和新城战略――“它的战略地位不仅是为了缓解疏散中心城区的人口流出和机构外移,更在于向周边辐射。”
连玉明自问自答了下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有部分群众不愿去新城?这是因为新城的各种配套不够完善,因此政府应该继续大力改善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提升综合功能和承载能力。他认为,加快行政区域资源整合后,行政成本降低了,优势集中了。比如说大兴和亦庄,现在的问题是大兴有空间没产业,亦庄有产业没空间,如果这两个区域进行整合。那么整个南部制造业就有了新的发展机遇。石景山、海淀和昌平也是同样的道理。海淀有中关村科技园,石景山有首钢,如果把几个区县的资源整合起来,设立一个中关村科技新区,将首钢主厂区纳入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石景山打造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特色园,重点引进文化创意企业,重点发展网络游戏、动漫和数字媒体,在昌平园重点发展能源科技和生物制药两大特色产业,这三个区的发展就通了。
“同时,应启动研究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的合并,在条件成熟时整合形成中心城区,重新调整新城建设规划,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新城建设。
金融与创新双驱动
金融危机后,北京的金融业成为回升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金融业也因此具有了更加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般说来,当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将不再以产业经济作为主导,金融业则成为核心。如连玉明就认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核心是建设与我国经济实力、与人民币汇率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通过资金融通、资本运营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与控制力。
持同一观点的段霞认为,作为中央宏观调控部门和金融监管部门所在地,以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总部的聚集地,首都金融业的发展拥有巨大的资本管理优势。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的约40个金融中心中,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中有2/3是首都,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中约1/2是首都,在一国国内金融中心中4/5是首都。
本次金融危机中,北京所受冲击很小,无不和其深厚的科技、人才积淀密切相关。北京集中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科研机构,两百多所高校,这几年跨国企业的研发中心也开始向北京汇聚,目前北京有各类外资研发中心239家,仅中关村就有70余家。
2009年底,中央吹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号角,以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等为主的新兴企业脱颖而出,创新使古老的北京焕发出勃勃生机。再看看其他个世界城市,它们的崛起都是与创新相伴相生的,因此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然离不开创新,必须走创新城市之路,实施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联动的城市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和谐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北京市“两会”上,稍加留意同样可以发现,建设世界城市要实现“和谐发展”可能是最多的声音,记者认为,这或许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界城市”与其他世界城市最大的区别。
具有自觉能动性,具体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自觉地调节生产力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能自觉调节社会生产力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最突出特点之一是宏观调控力度强。
(来源:文章屋网 )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的进步、发展、繁荣和稳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对此,党和国家把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作为安邦定国的大事来抓。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作为精神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体育,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对改善农村精神面貌、抵制愚昧落后文化、繁荣农村经济、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提出并实施的“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活动,给农村体育的发展带来了历史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我国农村体育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与发展,但距离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工作标准的要求还有差距。如何在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农村体育健身活动的实践和规律,加快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步伐,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的发展模式,既是理论开拓的过程,也是实践创新的过程,更是一项现实而有意义的工作。
二、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内涵的界定
社会主义新农村体是针对以往农村体育的改造、开拓与发展的体育,也是以往农村体育内涵的深化、外延和拓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较以前有所改变,农村体育的硬件、软件也日益得到发展、改善和提高,农村体育较以前有了新的发展。新农村体育是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广大农民为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在农闲或劳作休息时开展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的体育娱乐活动。它也是以提高农民身心健康水平,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发展为主要目的群众性体育活动[1]。
三、我国农村体育基本现状分析
(一)农村居民体育意识淡薄
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表明:农民体育意识的淡薄主要表现在对体育的关注度低。根据调查:有40.2%的农民认为没有必要锻炼身体,有32.7%的人认为生产劳动能代替体育锻炼,有37%的人认为体育锻炼影响生产劳动,由此可以发现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依然淡薄。端正农民对体育健身的态度、提高农民对体育健身的认识是当前发展“新农村体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新农村体育”的突破口[2]。
(二)农村体育参与主体不均衡
体育人口是体育发展的主体和核心要素,是体育可持续发展中唯一具有能动性和调控性的因子,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人口流动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流动的方向是大批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从流动人口的性别及年龄结构特点来看,农民工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且男性居多,因而真正长期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则以女性和中老年等弱势群体为主。农村常住人口结构的变化导致开展农村群众体育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是开展农村体育的中坚力量,但这些青壮年劳动力如果长年漂泊在外的话,将势必会削弱新农村体育的主体力量,影响新农村体育的发展。
(三)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体育场地设施是农民组织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不可缺少的载体。而目前农村体育场地的现实情况为:
一是数量较少。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3],我国现有各种体育场地850080个,这些场地中,69.40 % 设在城市市区,10.40 %设在郊区,而占国土面积83.5 %并拥有61%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仅占20.20 %,而这 20.20 %的场所资源大多数又建于乡镇的学校,许多村级小学,甚至连个乒乓球台、 篮球场地都找不到。
二是质量较差。农村的体育场地主要集中在学校且多以室外非标准的篮球场和水泥乒乓球台为主,甚至很多学校连田径场都没有(不是指标准田径场),这种场地状况不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的需求,更不用说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尴尬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使得要健身的农民只能在庭院、路边、空闲场地或利用田间、地头进行。
(四)农村体育经费投入不足
随着“ 全民健身计划” 的开展和体育彩票的发行,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逐步加大了对农村体育的投资力度,但与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要求相比,我国农村体育经费还是严重不足,其原因在于:从国家对体育投入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将有限的体育经费主要投入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比例相对较低,而由于城乡“ 二元制结构” 和城乡经济、文化水平等的差距,使得杯水车薪的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经费又主要投入到城市,农村体育经费囊中羞涩;从村( 镇) 对体育经费的投入和支配的情况来看,由于农村的费税改革,大幅降低或减免了农业费,村( 镇) 一级政府或组织筹集体育经费的渠道变得更为狭窄,因此可支配的、用于发展农村体育的费用就变得少之又少[4]。
(五)农村体育人力资源缺乏
农村体育人力资源是发展农村体育的最重要资源之一,农村体育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体育人才匾乏,使得农村体育的运动缺乏管理和指导。《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5]表明:我国90%的体育指导员在城市或城镇,农村只占10%。按《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全国城市和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配备要求,以现有全国体育人口的比例和乡镇计算,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尚需增加3―5倍,可见农村缺乏的更为严重,这和一些从事基层体育工作的人员因条件差、待遇低而缺乏积极性有着较大关系。另外没有专门的农村体育组织机构和专业的体育人员,农村体育工作边缘化,使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开展起来困难重重。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发展模式的构建
根据上述对我国农村体育工作基本现状的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目标的指引下,建立农村体育科学发展观念,开辟农村体育工作创新改革思路,制定发展农村体育事业总体规划,从我国农村体育的实际发出,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注重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的多种发展模式。
(一)以农为本,促进农村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
农村特色体育,是指农民为满足自身体育锻炼活动的要求,充分利用、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资源潜力,选择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项目,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全民健身活动。河南省地域文化特征比较鲜明,民间体育、风俗习惯等较为突出,为“以农为本”的农村特色体育奠定了基础,形成了农村体育的多元性、个体性、特色性等特征。例如众多的“武术之乡”,喜闻乐见的“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毽球等传统体育项目。首先应以那些群众基础好、又具有地方鲜明特色的项目为龙头,坚持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原则,既要抓好农民的日常体育工作,又要利用传统节日或农闲季节举行多种竞赛活动。体育主管部门要不断加强当地特色体育项目的开发、挖掘和研究,与现代体育紧密结合,实现农村体育的多元化发展。要注重农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尊重地方区域的传统习惯和风俗,积极推进农村体育社会化。另外,农村体育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潜力等待开发,要使体育成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积极研究农村体育消费市场的特点和规律,利用以“体”会友、以“体”会商的形式;大力开发融体育、健身、娱乐、地方民族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景点,充分利用这种交流平台,加强体育与其他行业的紧密联系。坚持“以农为本”的体育带动农村体育产业农展的模式,促进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是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加强城乡联系,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体育资源整合的发展模式
城乡体育资源整合是指城乡间体育文化、人才、理念等的交流、融合,各取所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并最终趋于一体化的双赢过程。农村体育要想取得突破和发展,只有打破城乡界限,加强城乡联系,以城带乡,积极促进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城市体育与农村传统乡土文明为特征的农村体育之间,在竞争、借鉴中进行交流、互补与融合并最终实现体育资源整合。例如将各中、小城市现代体育活动中的跆拳道、健美操、瑜伽、乒乓球、羽毛球等活动扩大发展到城乡结合部的农村去开展,又将城乡结合处的秧歌舞、踩高跷、舞龙、舞狮、毽球等活动去城市开展,最终将城乡共同开展的各项体育健身活动相互交流融合,达到互相促进、互相带动、共同提高的发展目的,形成城乡体育文化的特色。所以,加强城乡之问的联系,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体育资源整合的发展模式是开辟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途径[6]。
(三)发挥农村学校体育的导向作用带动农村体育的发展模式
近几年来,许多社会体育方面的研究都共同得出了“社区体育要以社区附近的学校为中心来开展”这样一个基本理论,充分说明了农村学校体育在农村体育中的基础地位。目前农村学校体育对农村体育的发展可发挥重要作用:(1)农村学校一般建立在乡镇、村落中心或附近,农村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对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农村学校体育的场地设施在日常和课余时间可用来开展农村群众性体育活动;(3)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体育爱好者和学生可以成为农村体育主体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可以起到相互宣传、带动的作用。例如目前在农村常见的一些体育比赛(篮球赛、乒乓球赛)中,通常是以村为单位,村与村之间进行比赛交流,时间主要集中在春节前后,其中的骨干力量就是中小学体育老师和学生,因此,国家和教育部门应该充分重视农村学校体育的建设和发展,可以将其视为农村体育发展的切入点,作为引导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来抓。
(四)建立农村老年人适合体育的发展模式
我国农村老年人口在逐年递增,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农村特殊体育群体。老年人体育是农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事业。在农村大力发展老年体育活动,对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老年体育健身活动发展十分不平衡,农村老年人体育与城市老年人体育相差很远。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方式主要是以传统家庭养老为主,享受多子多孙的快乐、以静养身的方式度过晚年。要努力改变这一传统观念,积极动员老年群体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成立乡(镇)村老年人体育协会,对其开展简便易行、娱乐身心的现代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如慢跑、太极拳、秧歌舞、放风筝等健身项目,同时组织各种形式的讲座,宣传科学的健身知识和科学的健身手段,增加老年群体对参与健身活动的兴趣,了解其必要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养老方式正逐步向社区养老方式发展,农村乡村敬老院、养老院的普及发展,使分散居住的老年群体相对集中,便于老年群体体育的开展,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体育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城乡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开展。另外,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加强农村健身、休闲娱乐的投资建设,给农村老年人一个健身休闲的好环境。
[参考文献]
[1]于莉.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发展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2]崔鹏.社会主义新农村体育开发与管理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4.
[3]
[4]李丽,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J].2008,28(3):117-118.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中图分类号]F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17 — 02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持续繁荣的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如毒奶粉、染色馒头、毒胶囊等事件暴露出来的关于人的道德底线、诚信危机等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深刻思考和反思。当我们在究其原因时,都把市场经济的确立当做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人的束缚,有利于培养独立自主的现代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的大生产,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通过合法劳动获取正当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提升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市场经济是通过价值规律实现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买方和卖方都处于平等地位,双方根据自己的意愿让渡自己的商品,以换取自己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人们只需默默地彼此当作被让渡的物的所有者,从而彼此当作独立的人相对立”。〔1〕65市场经济使人摆脱了各种人身依附解关系,经济上具有自主性,成为相对独立的人。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利于增强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其次,市场经济促进了人的平等意识的培育。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以等价交换为原则,坚持公平竞争、平等交易。市场主体之间、商品交换者双方都处于完全平等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从制度上得到了保证,从而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平等意识。
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能力。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竞争性的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然界,也是人类社会不变的规律。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市场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因此,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客观上要求人不断开发人的潜能,从而使人的主体创造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2〕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人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最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充分的时间条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以及机器化大生产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应用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
自由时间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3〕532人们有了自由时间,才能去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大大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劳动时间减少了,也就等于增加了人们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4〕222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飞跃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二、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消解作用
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同时,也会给人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近年来,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比如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胶囊等,这些都折射出人们道德的缺陷,诚信的缺失。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产生的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是受利益驱动的,市场主体努力在竞争中获取利益,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谋求利益最大化。这就使得一些市场主体不惜违反法律法规,出卖职业道德,通过不法手段赚取高额利润。从而出现了一些道德沦丧、人情冷漠的不良现象。这对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消极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了重物质、轻文明现象的发生,给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带来消极影响。
在市场经济下,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通过商品、货币等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人们逐渐把是否获利、是否赚钱作为评价行为的标准和尺度。人与人的关系变为简单的金钱关系。人成为钱的奴隶,金钱支配人。因此社会上很多人持有“经济至上”、“金钱至上”的错误观点,滋生了拜金主义的倾向,污染了社会风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细化。通过社会分工,大大缩短了平均社会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化,劳动者个体的工作就固定化、单一化。分工束缚了人们的自由,人的活动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人们在有限的空间内,重复着同样的单调的工作,这容易使人丧失劳动的兴趣,把劳动当成了谋生的手段,从而造成人的异化;而且分工使得人们在某一方面专长其它方面相对无知,导致人的能力与个性片面化发展,人成为单向度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本身变成了这个机构的一个简单的零件。”〔5〕320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努力克服其负面影响,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传统经济只重视经济的增长,忽略了人的发展,导致人的异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标不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而是在解放发展生产力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充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把人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经济、社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归宿。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本身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保持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一些列消极影响,比如恶性竞争、非法营利、道德沦丧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健立健全市场经济的相关政策、法规,以此制约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既要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又要对非法营利、谋取暴利等违法现象进行严厉制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的运行、发展。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不良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市场上一些列严重问题,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法制和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双管齐下,避免只重视物质建设,忽略精神建设。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形成文明、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
第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应该是服务者,而不是审批者。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应当是决策者,因此应当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旧观念,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让政府成为“守夜人”。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最后,把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新指标。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只重视经济的增长速度,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人的发展状况。衡量某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为GDP的增长,“以GDP论英雄”,这就导致各个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单纯追求经GDP的增长,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党的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基础上实现经济继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可见,我国在重视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唯一的指标,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建立人民的幸福指数、发展指数等标准,建立衡量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多维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庄江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 (05).
一.功利主义的发展
功利主义伦理学是近代伴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功利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学说,后来经过基督教伦理的不断熏陶,到17、18世纪才初步形成了对资本主义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功利理论。持有功利理论的思想家很多,包括17世纪的哲学家霍布斯、洛克,18世纪的哲学家孟德威尔、哈奇森、休谟、亚当·斯密、卢梭、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但是,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边沁、密尔才整理出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伦理学理论,并将其正式命名为功利主义。
1.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
边沁认为在任何行动中能够导向幸福的趋向性都可以称为功利,而其中的背离幸福的倾向都可以称为祸害。功利主义是以行为的目的和效果来衡量行为价值的学说,被称为“目的论”或者 “效果论”。边沁提出了快乐主义理论,密尔作了修正转化为幸福主义理论,它包含了除简单的快乐体验以外许多其它的追求。他们都把趋乐避苦作为其论证功利主义原理的根据。在边沁、密尔看来,只有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行为才是善和道德的,相反就是恶和不道德的。边沁提出了7个计算快乐数量的标准:强度、持续性、确定性、远近性、繁殖性、纯洁性和广延性。这些因子可以计算出快乐的总量,并作为判断行为的善与恶的标准。密尔不仅从数量上来计算快乐,更指出快乐也存在着质的差别。一种行为带来的快乐比较多它就是道德的行为,带来的完全是快乐而没有痛苦就是最大的幸福,那么最大多数人都追求这种最大幸福就是最大幸福。于是边沁描述说当我们赞成或不赞成任何一种行为时,关键是看这种行为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当事人的幸福。边沁主张用法律来保障人们从善去恶,密尔不反对外在制裁力的效用,但更注重道德的内在制裁力,这主要来源于人们的良心和对社会的感情,既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也离不开后天不断地强化和巩固。
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片面的效果论。他们只重视一种行为所达到的效果,只有效果才是评价行为是否有价值的标准。其次,“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是不能够精确地计算和和衡量一种行为的善的,这必然会导致大家对所谓善的盲目追求和整个社会的不公正。20世纪后,曾经兴旺一时的功利主义逐渐走向衰落。
2.现代功利主义
本世纪中后期,功利主义在英、美、澳等国家悄然兴起。求利是现代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行为的基本动机,而功利主义的功利原则在伦理上为人追求利益提供了理论支持,这为功利主义理论的复兴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现代功利主义的争论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确定一种行动的效用,二是为追求幸福人们应该怎么做。根据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现代功利主义可以分为行为功利主义与准则功利主义。
行为功利主义以澳大利亚的斯马特为代表,他认为应该根据最后的实际效果来评价一种行为的道德价值,而这种判断必须以具体情况下个人行为所达到的效果为标准,而不应以某种道德准则为标准。从总体上看,行为功利主义是对边沁、密尔功利主义的“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功利主义原则的复述与维护。
规则功利主义以美国伦理学家布兰特为代表,他认为,判断人类的一种行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应该以人类的共同特性和共同准则的功利效果为标准。布兰特坚持主张的规则功利主义有着积极的意义,它克服了行为功利主义只顾特殊行为而不顾人类一般行为的弊端,也克服了大家只追求效果而忽略动机和义务的盲目性,同时呼吁大家重视行为复杂多变的过程。
二.功利主义的局限性
功利主义伦理学虽有复兴之势,却无法实现再度辉煌。首先,功利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者虽然不像利己主义者那样一味主张个人利益优先,但是,功利主义并没有改变个人主义的基本立场,因而它并没有真正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能力,因此无论怎样谈论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只要把个人是否快乐作为追求利益的基础,功利主义在本质上仍然是利已主义。其次,功利主义是狭隘的目的论或效果论。功利主义认为只有一种行为取得好的效果,这种行为才是道德的,他们毫不关心人们做事的动机和中间过程,这必然会阻碍人们对真正道德的追求,混淆人们对道德的正确认识,打击人们追求真正道德的积极性,甚至否定所谓的道德。
三.功利主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
Abstract:YiYa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Socialist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Key Words:The paper analyses 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n YiYang;and then offers some suggestions about how to develop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for the socialist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发展特色农业对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特色农业,是指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以独特的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和特殊产品品质的农副产品为核心,经过扶持、培育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对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发展农业经济
发展特色农业可以迅速的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农村现有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发展特色农业要求农业生产现代化,实现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专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1.2扩大农民就业
发展特色农业可以就地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特色农业要求农业生产产业化、规模化深度生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发展特色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人才资源配置效率,释放了一部分劳动力,同时因为产业链的延伸和拉长又增加了不少就业岗位,进而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使农民足不出户便可就地就业。发展特色农业还扩大了劳动密集型的园艺、环艺、畜牧、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的规模,可以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1.3保护农村环境
发展特色农业就是有效保护和利用农业资源,按照“原生态、零破坏、高效益、可持续”的思路,统筹农业产业发展布局,改变农村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一步保护基本农田等自然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就是推行清洁生产,不用或者少用农药、化肥,避免污染耕地,降低土壤质量,从而确保耕地等资源的永续利用;发展特色农业同时也是改善农村生活生产环境。发展特色农业对农村土地、水源、种子、肥料、药物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筹考虑,深度利用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使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得到改善。
2 益阳市发展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
2.1龙头企业带动不明显
虽然益阳市现有克明面业、口口香米业、益华水产、益阳茶厂等一批装备先进、产业关联度大、外向度高的大型农产品加工项目,全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131家,但是这些龙头企业存在生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差等不足。由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关系,农民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市场中介组织和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等一体化服务实体少,导致特色农产品产业化难以形成规模,市场竞争和辐射带动能力差。
2.2规模效应作用不突出
主要表现在特色农副产品优质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集中连片发展规模,没有打破行政界限布局,生产基地、农户与加工企业脱节,其根源在于形成的小生产难以集中优势资源,规模化生产,生产效率无法提高,产量有限,难以形成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第一车间,无法延伸产业链条, 加工能力受到原料的限制,经济效益无法彰显。
2.3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
市场设施落后,市场观念不强,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化交易手段有待完善,另外终端市场网络不健全,竞争仍处于无序状态。除黑茶专业市场外,未建立水产、粮油、竹制品等专业市场,缺乏中小型市场,绝大部分是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对农户和收购网点的带动力不强。
2.4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强
益阳市农副产品的加工主要以粗加工为主,其附加值较低,市场份额重的名优产品不多。比如,黑茶产业的发展链条上已经建立了以白沙溪、中粮、益阳茶厂为首的黑茶制造厂,但总的来说规模不大,未形成强有力的市场影响力,作为中国黑茶之乡,却没有形成远近闻名的核心品牌,精深加工能力有限,且绝大多数黑茶家庭作坊设备简陋、方法原始,生产出的黑茶质量无法保证,市场上的黑茶产品更是鱼目混珠,让消费者无从下手。
3 发展特色农业,推动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编制特色农业发展布局规划, 统筹全市特色农业发展
首先益阳市政府应当依托本地特色优势自然资源,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统筹特色农业发展,编制符合本市市情的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引导各地、各部门和相关行业贯彻实施。其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渠道、多形式收集国内外市场供求情况、价格、技术等优势信息,把握市场供求情况,及时调整发展项目和发展规模。
3.2 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延伸特色农业产业链
特色农业要保持其高效益性和高成长性,就必须大力提高品质,加快成为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近年来广受市场青睐、价格陡增。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另外加强与湖南城市学院等市内外科研院校联合,实行“产学研”对接, 组建特色农副产品研究中心、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研发试验中心、特色农副产品策划中心,大力改进特色农副产品,提高农副产品质量,提升精深加工技术,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再者要提升“ 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层次。以提高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为突破口, 加大技术引进,设备更新,逐步从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
3.3 培育特色农业龙头企业, 发挥规模辐射效应
发展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还可以增加就业和农民收入。目前,益阳市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面粉加工、大米加工、油脂加工等初级领域,今后应着重特色水产品、绿色蔬菜、竹制品等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精深加工产品。龙头企业是家庭经营、生产基地与市场联动的枢纽,是生产经营一体化体系中进行市场交换的核心。企业通过利益联动机制,能够使所合作互助的农户得到实惠,所以培育龙头企业,就是发展农业,帮扶农民。因此,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定要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竞争等方式,整合益阳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将现有的克明面业、口口香米业、益华水产、益阳茶厂做大做强,并着力组建一到两个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品牌知名度高,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特色农业生产,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避免特色农业低水平重复开发和恶性竞争。
3.4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
农业清洁生产是实现农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核心,也是农村环境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农业生产过程的内源性污染己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益阳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将农业生产污染的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与产业化增值结合起来,形成农业生态产业链。同时注意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化肥、农药、农用薄膜而引起的农业污染与积累的问题,以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发展绿色食品。以无公害粮食、蔬菜、水果生产为主导,积极推广和研制先进栽培技术、高效有机肥料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引进推广可降解农用薄膜,控制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的污染与残留。同时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和水污染综合治理,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加快推动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开展农村环境集中连片整治。严格禁止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建设美丽家园。
3.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尊重村民意愿,突出地域和乡土特色,合理安排村庄建设、农田保护、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科学编制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合理引导农村居民点布局,免费提供经济安全美观、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力推进农村集中式供水。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道路通达通畅率。加强农村能源改造,改造升级农村电网,大力发展沼气、作物秸秆及林业废弃物利用等生物能源和风能、太阳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和均衡发展水平,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积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民提供安全廉价的基本医疗服务。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通过发展特色农业来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要发挥特色农业的辐射效应, 使农民在特色农业产业化生产、加工与销售各个环节受益。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积极鼓励农民用土地使用权、农产品、技术、资金等要素入股,采取合作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逐步与龙头企业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改变农民单纯作为原材料提供者的地位,使农民在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环节都能够获得平均利润,才能真正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以特色农业发展带动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世元.从特色农业发展看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甘肃金融,2006,(5).
[2]鹿永华. 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08,(11).
[3] 张强.特色农业布局与发展规划研究—以益阳市为例[J].中外建筑,2011,(12).
作者简介 阎占定,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博士;向夏莹。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4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728(2009)11-0018-04
2005年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且成果颇丰。贺聪志和李玉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中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近年来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对中央政策的解读阶段,研究的焦点集中在新农村建设背景、意义、内涵等方面;二是对新农村建设路径和实践的探索阶段。比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障碍、国外经验的借鉴、途径探索等等。这些研究和探索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政府为农村和农民做了许多的具体有益的事情,比如修公路、架电线、盖房子等等。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如何保证新农村建设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这又成为一个新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从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来综合考量,笔者认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从实践需要来看,都应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阶段,学界的研究应该更多地重视这个研究课题。因此,笔者拟就目前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以便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和关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一、学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现状
如上所述,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十分火热,研究内容和成果十分丰富,从学界、政府部门到媒体都十分关注。相比之下,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冷清,研究成果也不多。已有的研究,或从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因素来研究,或从就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来研究,很少有人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和体系来研究。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搜索1997,2008年之间直接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文章不到10篇,而且文章篇幅很短,论述也不深刻。其研究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解读和体系指标的初探。中国人民大学李院平撰写的“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内涵解析及其促进对策”一文,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经济系统、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社会系统和科学技术系统等因子构成的一个整体的一般原理,结合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字”方针来解读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认为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建立农村循环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杨漾、殷茵撰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初探”一文,基于目前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围绕“二十”字方针,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了数理分析,试图将该指标体系用于实践,深入农村调研,开展农村资源和环境的监侧和评估,发现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高。伍永忠在“保持环境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河南社会科学》,2007(4))一文,从“村容整洁”的一个侧面来解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环境美与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应首先注意保持环境美化,并探讨了保持农村环境美的实现路径。
2,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的研究。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的严法善教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一文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可从以下4个难题来着眼和着手:控制农村人口数量;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减少土地污染;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武俊松的“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和邓芳的“教育――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世界农业》。2006(7))的文章都认为,发展农村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是中国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发展农村教育,必须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马慧景在“构建我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当代经济管理》,2008(9))一文中则认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需要构建内外结合的支撑体系,通过外在正式制度约束建设主体行为,非正式制度激发农村建设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积极性。认为建立严格执法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加强技术投入是完善新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的重要途径。
3,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涂淑珍、阎占定在“关于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思考”(《学术论坛》,2007(7))一文中,通过对可能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实和长远发展的农业资源、农村体制、农民收入、新型农民培养等因素的分析来研究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认为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业资源和农村环境是重要的载体,农村科技是动力,农村体制和机制是保证。因此。要激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不断增强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环境、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与创新、千方百计增加农民的收入、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从研究的角度说,就是要加强对这些方面问题的研究,从理论上为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指导。
其实,在国际学术界,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早有研究,1984年哥尔丹・道格拉斯编辑出版了《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in Changing World
Order》,明确提出了“农业可持续性”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刚提出就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1991年在荷兰丹波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发表了著名的“丹波宣言”,拟定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自此以后,农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新思潮,无论是理论界还是政府管理界均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视,但是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研究并不多。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研究,揭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作用,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化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进行了铺垫,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但是,从各地新农村建设实践要求来看,现在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深入。主要表现在:现有研究工作多从某一领域出发,缺少各学科之间的协同配合,且大多数侧重于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概念、重要性和措施的探讨,其中定性研究多、量化分析少,直接就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研究比较少,对制约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间的全面和系统性的研究欠缺,指标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化研究不仅必要而且任务十分艰巨。
二、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必要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一般的理论研究课题,而且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我国农业大国的国情、农村的特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发展目标以及现实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1,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要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地域广,农业人口多。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繁荣。一方面,农业资源相对不足,耕地面积有18.2亿亩,人均耕地1.2亩,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同时每年土地荒漠化、城市化用地、公共用地都在不断增加,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人地矛盾、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另一方面,我国广大农民比较稳定的收入仍然来自农业,轻工业发展也依靠农业,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农村又是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市场。以湖北省为例,湖北省地处中部、长江中游,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的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十分明显。依据测算,全省国民收入中的38%来自农业。75%的轻工业依赖予农业提供的原料。目前湖北省全省总人口6000多万人,农村人口4294.6万人,农业生产用地面积1228万hm2,耕地面积只有334.25万hm2,人均耕地0.0566hm2,远低于全国人均水平,直逼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目前湖北省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紧张,耕地减少,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全省283座大中型水库中有93座因病险限制蓄水,相当于损失20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田排灌工程老化失修,影响功能的发挥。因此,增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需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研究。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参与,农村各级政府大力支持,采取了许多政策和措施。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农民和地方政府都缺乏实践经验,虽然进行了示范试点,但仍然出现了认识上、工作方法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认识不深,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简单理解为新农村就是新道路、新房子、新村庄,因此重村容整洁,轻生产发展;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工作中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破坏严重,缺乏投入,农业科技水平比较低,科技支撑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低,这些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因素,影响了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三是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农业人才缺乏,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农民培养任务艰巨。此外,农村经济结构单一,质量不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农村支持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这些都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审计局胡正全、华、吴军最近对2005年度农村家园建设项目(试点)进行就地审计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新农村建设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积极响应和广大试点村农民热烈欢迎。试点村基础性设施建设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在审计调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试点村致富门道思路不清晰、主导产业不明晰;涉及农业命脉的水利设施建设、维护投入不够,“早不能灌、涝不能排”还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缺乏长效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其后的期维护、管理得不到有效保证等。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研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涉及面很广的研究课题,其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和基本内容都应该围绕如何保持和增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来确定。
1,研究的基本思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基本的研究思路就是要紧紧围绕如何增强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题,认真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两个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现状、问题人手,从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和小城镇建设、进行村庄环境整治、保护农村环境、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等方面切入,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和实践模式。
2,研究的基本方法。由于本研究的对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就必须采取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个案剖析与一般分析相结合。科学地选择调查区域与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田野调查等形式深入农村,深入田间地头,联系相关部门,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角度收集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形成既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3,研究的基本内容。由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中心和目的在于如何保持和增强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本研究的内容应该从新农村建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评价体系、解决措施等方面,
把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研究的基本内容有:
从经济发展的长过程看,中国前20多年的增长处于一种特殊环境之中:优势因素得到充分发挥,制约因素尚未充分显现,推进改革易于取得共识,开放带来的增长动力强劲。然而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转折性特征:一些重要资源国内不能自给;国内产业某些方面的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改革本身的难度和对改革形成共识的难度都在加大;开放带来的增长动力有可能逐渐减弱;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差距拉大导致保持稳定的压力加大;中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利益关系发生重要变化。这些因素的出现,表明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在未来增长过程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
一、我国经济发展中突出矛盾
应当肯定,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推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高速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不少深层次的、体制性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化的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
社会化的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使结构升级中需要大规模社会化融资的产业和企业发展缓慢。在经济加速的较早时期,多数经济体都缺乏严格的社会化产权保护制度,但这个时期经济活动通常是小规模的。资产结构有两个特点,一是个人、家族投资为主,即内源融资;二是所有者经营者一体化。由于是“自己出钱办自己的事”,即使社会化的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投资者也有足够的动力,发展出一套非正式的办法,尽量保护自己的产权不受侵犯。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新的产业和企业往往需要大规模融资,需要社会化融资体系和资本组织方式,股份制是其典型方式。此时,多数投资者需要将自己的资产交给其他人经营,而且融资组合的链条可能很长,通常存在多层委托-关系,投资者对资金运用状况的直接监督几乎不可能,因为监督的成本太高。此时,只有当社会化的产权保护制度发展良好,投资者相信自己的资产不会被其他人非法侵占时,社会化大规模融资体系才能迅速发展起来。在不少发展中经济体,由于缺乏委托关系充分发展所需要的产权保护制度和信用体系,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缓慢,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制度障碍。
2.金融体系脆弱
经济增长高速时期对资金的需求旺盛,资金价格(例如利率)较高,银行等金融机构大量放贷。当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企业的还款能力下降时,银行贷款开始收紧,导致更多的企业资金链断裂,银企之间的恶性循环开始出现。许多经济体在经济加速二、三十年后,都会有程度不同的金融波动出现,如果实体经济健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有可能稳定下来,否则有可能发展成为全面金融危机。
3.产业层次低,出口商品附加值低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极其不合理,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GDP崇拜的发展观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只看到了经济增长即GDP的增长率,而忽视了社会发展,造成经济增长仅靠数量的扩张,不是质量的提升,走的是典型的粗放型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与我国的国情是严重背离的,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
这种发展模式导致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出口商品附加值低、国际竞争力差、可替代性强。众所周知,低附加值商品的定价能力弱,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从这几年涉及我国的国际贸易争端来看,我国出口的眼镜、打火机、鞋和玩具等等商品屡屡受到反倾销遭遇,国不仅有欧美发达国家,也有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仅此每年中国大约损失100多亿美元。更让人关注的是,这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空间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二、从科学发展观角度解读发展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
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首先是源于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认识误区:
1.在“增长”与“发展”的本质理解上存在误区
应当指出,在相当一个时期,我们曾不同程度地片面理解了发展的本质内涵,甚至以机械的数字“增长”取代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要义。这种“一叶障目”式的发展理念,首先无形地设置了一个前置障碍,把人们的认识局限于低层次“量”的“增长”而非“质”的提高或“质”与“量”的协调发展,进而容易把实践导向以数字评高低、以速度论英雄的政绩观,难以关注“增长”视野以外的问题,难以从深层次上去把握真正的“发展”内涵,同样也不可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去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实质。其最终结果是,当人们把目光都投向“增长”时,当考核的“指挥棒”都指向“增长”时,真正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空白,留下隐患。
2.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上存在误区
由于在“增长”和“发展”的概念理解上存在误区,相应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同样存在认识误区。从科学发展观角度看,在两者的关系认识上似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应予明确,经济必须发展,这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目前强调要高度重视社会发展问题,绝不是要否认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相反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加快经济建设。二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两者关系中,一方面,经济发展既是前提和基础,也是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同样是经济发展的保证条件。三是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都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目的。
3.“社会事业”与“社会发展”范畴划分上误区
“社会发展”在社会学研究领域里向来是一个颇多的概念,这首先是缘于对“社会”定义的不同理解。一般来说,“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不同范畴。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为代表的社会事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社会事业的发展程度影响和制约着整个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因此从一定意义上看它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力推进经济发展
1.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提高效益水平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更深远的战略意义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还不仅仅是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问题。但必须指出的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与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之间不能完全划等号。当前应特别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要把更多的投入投向农村等薄弱环节和农民等弱势群体,让公共财政真正发挥公共效益,以促进全国城乡社会事业的均衡化发展程度;另一方面要加大社会事业系统内部的改革力度,探索更能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让“软实力”也“硬”起来,以不断提高其整体效益和素质水平。
2.着力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结构
一是在统筹规划管理上解放思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动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际各类生产要素顺畅流动和优势资源高效配置,从根本上消除区域合作的瓶颈制约,是推进西咸经济一体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经过两市的共同努力,两地交通路网、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交通运输一体化初具雏形,但一体化之初确定的连接若干条断头路的目标仍未实现,致使一些核心路网至今没有完全连接,一些早期规划路段至今仍无法达到规划目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注重前瞻性,超前把握西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把两市作为一个完整的利益共同体来看待,弱化“行政区划概念”,强化“西咸一体概念”,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着眼整个关中城市群的建设与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土地征用、工程招标等方面协同作战、统筹协调,打通产业开发、资源开发、旅游开发通道。加快接壤地带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控制修编,对西安未央区三桥镇、长安区高桥乡、咸阳沣河新区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开发,同步建设道路、通信以及水、电、气、热等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无缝联接”,达到同城化效应。坚持把交通道路建设作为突破口,整合高速公路、航空、公交等多种资源,加快城市轻轨、地铁等项目建设步伐,合理规划交通运输的规模和布局,促进区域道路同网、地铁同轨、交通同制、乘车同卡,推动形成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西咸经济一体化发展基金,采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民间和企业的作用,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1.国民经济成份多元化从去年底开始,我国试用新的经济类型标准,将经济成份划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和其他经济等9种类型。各种类型的经济有着各自经营方式和特点,不同类型的经济可以用不同方式组合经营。多种经济成份和经营形式的企业都进入市场,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城市经济异常活跃,不仅使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也给城市发展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过去在规划项目上单纯依靠国家投资及计划安排,而现在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因此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以及用地布局、规划实施步骤和措施、规划管理等环节都要充分重视这个因素。
2.城市土地有期有偿使用制度的改革实行土地有期有偿使用就是把土地这一生产要素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利用级差地租和使用价值规律作用,促成城市土地功能的组合与调配及结构的不断完善,发挥土地的最大效益。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与分配,如何运用级差地租原理,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和用地布局,来适应土地有期有偿使用制度的建立,这是摆在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特别在当前城市土地出让转让中,有些城市不按已有的规划来审批土地,或者还没有作出规划就出让土地,出让签约后才指定规划部门进行规划设计。如何加强城市土地出让转让的规划管理,这也是城市规划界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3.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市场体系的完善,促进了城市投资环境的改善,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促进了城市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的房地产开发,促进了城市规划的实施,在实践上突破了旧城改造难、用地结构调整难的关口。城市规划如何加强对房地产经济的研究,开展城市土地分等定级工作,并与有关部门共同进行地价和土地开发投入产出的测算,来适应房地产业和房屋商品化的发展,这也是一个新课题。
4.各类开发区的设立设立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工业园和旅游度假区,在规划布局合理的情况下,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实行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规划指导思想、原则、内容和编制办法等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新问题。一些开发区根本没有经过详细的可行性论证,就盲目“圈地”;有的虽有规划,但未履行报批手续;有的远离市区,既无依托,又无便捷的交通;有的沿公路两侧发展,影响交通;有的选址不当,违背城市规划原则,把不该占用的地段划分为开发区等等。如何加强各类开发区规划审查与管理,这也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间题。
5.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大城市来看,第三产业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重都已分别超过60%与70%。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但也具有很大潜力,因此,在90年代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调整范围最广、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在过去的规划中,对发展第三产业考虑不足,城市服务人口比例偏低,用地偏小,公建的设置靠千人指标定额不仅内容不全,而且这些指标大大落后于实际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对城市人口规模、人口分类以及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等间题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这是城市规划需要认真研究的又一新课题。
6.城市体系的建设市场是市场经济的载体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大力培育市场,健全市场体系。这不仅要发展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而且要培育债券、金融、劳务、技术、信息、保险、房地产等各种要素市场。同时要打破条条块块分割、封锁和垄断,进一步形成与国内、国际市场相结合的开放的市场体系。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提出要建设若干农副产品全国性市场,正在探索建立工业品全国市场,许多省(市)也都提出要建立省(市)级区域大市场。各类市场的建立,对规划布局、用地分类和定额指标影响很大,需要认真探讨,原规划中只考虑农贸市场,显然是不全面的。
7.流动人口的增加在市场经济下,人们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将突破地域、宗族和行政区划的界限,相互交往更加密切,城市流动人口将会越来越多,城市人口构成正发生新变化。现在一般城市一的流动人口都在2。%一30%,县城一般在50%以上。众多的流动人口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规模、数量、标准及其布局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需要引起规划界认真研究。原规划考虑人口规模时,忽视流动人口,这也是不全面的。
8.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和自的逐步落实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生产和经营单位,企业主要按市场要求,作出生产经营的各项决策,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这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特征之一。1992年国务院施行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就明确企业有14项权力。随着这些权力落实,城市中大批原有企业可利用自筹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和品种,自行决定招工人数,有的还大力兴办中外合资合作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贸易公司,商场、旅馆、饭店纷纷建立,城市用地和建设量都大大增加。原来规划按计划经济模式分析研究城市产业结构、产品产量、职工人数及企业用地指标等一套办法显然不适应了。城市规划既要保证企业自的发挥,又要使企业的各项建设活动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轨道,防止各自为政、违法建设的产生。这又是规划界面临的任务之一。
9.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发展战略的转移目前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不断扩大,在继续提高沿释地区开放强度的同时,已向沿边、沿江和内陆省区扩展。对外开放的领域由工业、农业逐步扩大到金融、保险、商业、旅游和房地产等行业。全国开始向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发展。国家在大力发展东部沿海地带的同时,开始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特别是在发展乡镇企业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加决了全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步伐。这些政策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城市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城市规划如何从宏观上指导生产力和城镇的合理布局,以此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巩固和发展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是一项需要统筹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城市规划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一)切实转变城市规划观念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城市规划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城市规划者工作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更新的需要。观念的转变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1.要强化市场经济意识首先要树立市场经济的思想,学习市场经济的有关理论,并运用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来指导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规划事业的发展;其次要扩展城市规划视野,拓宽城市规划领域,积极主动地参与城市各项经济活动,如经济区域规划、城市土地分等定级和地价的制定以及房屋开发和土地开发投入产出的测算等;第三,城市规划和管理本身要充分考虑和利用市场经济的作用,规划的核心内容要研究资金平衡问题,各种规划要有投入产出的估算。
2.要强化区域意识市场经济下的区域经济是一个突破了行政区划界限,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联合与协作。城市是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区域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产生的辐射力影响又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要转变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树立从一定区域范围来研究城市发展的区域观念。城市规划要积极参与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规划,搞好城镇体系的合理布局。
3.要强化开放意识目前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互补化趋势正在加强,我国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城市是改革开放的主要窗口,因此城市规划必须增强开放意识,在研究城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时,不仅要立足本地、立足国内,而且还要面向世界。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而且还要与国际市场接轨,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4.要强化综合意识现代城市是一个多系统、多层次的高度复杂的综合体,城市规划要转变过去那种偏重研究工程技术的单纯物质环境的观念,要重视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间题的研究,规划的内容不仅是用地和建设的规划,还要逐步深入到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
5.要强化动态意识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在于市场经济是一种在变幻不定的市场中有应变能力、伸缩能力的经济,是一种富有弹性和可塑性的经济,城市的发展是以城市的经济发展为依据的。因此要改变过去规划一味追求终极目标最优化,搞得过死、不留余地的静态规划观念,使城市规划成为一种既有长远的战略设想,又有分阶段的实施目标,并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适时进行调整和补充的滚动式的动态规划。对长远的城市发展方向、规模、空间布局等战略布署,宜粗不宜细,要留有余地,增强规划的弹性和应变能力。
6.要强化竞争意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许多城市重要地段的规划设计都是实行招标、投标、择优选定规划设计方案。采用公开竞争的办法可以不断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因此城市规划也要引人竞争机制,增强竞争意识。在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把住资质管理的前提下,应逐少打破各城市一家规划设计单位垄断的局面,逐步放开规划设计市场,允许国有、集体、中外合资、民营等多种所有制规划设计单位并存和平等竞争,逐步建立富有活力的规划设计市场体系。
7.要强化时效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时间就是金钱”二“效率就是生命”的观念在深圳等沿海经济特区得到充分体现。如果没有时效观念,到手的财富也会付之东流。因此城市规划者必须树立强烈的时效观念,各类规划编制和审批都要高效率、快节奏,缩短周期,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快速节奏发展的步伐。
8.要强化超前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投资渠道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建设方式等日趋多样化,要使城市各项建设纳人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轨道,保证城市合理、有序、协调发展,关键是要做好超前性的规划工作。凡是城市准备出让的地块、开发区、城市中心区等都要超前编制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也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或修订。
9.要强化法制意识市场经济是一种以法律为规范的经济。失去法律规范作保证,市场经济就会处于混乱、无序状况,因此,国家需要通过法律、法令、条例等手段进行合理的必要的行政干预和调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些企业或单位(特别是外商)为了单纯追求最大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他们的要求往往与城市规划有矛盾。城市规划代表城市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或一个单位的局部利益。那么城市规划如果仍然采取过去那种以行政的人治管理办法来处理上述问题就不适应了,必须依靠各种行政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法规来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保障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强化法制意识,熟悉和掌握城市规划的各种行政的、技术的和经济的法律法规,并运用这些法规来处理好城市建设的各种矛盾。必须坚持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坚持城市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决不能在金钱面前和在某些行政的压力下,一味迁就一些单位(特别是外商)不合理的要求。
10.要强化服务意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变政府职能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监督检查。城市规划是一项政府职能,要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这种服务是通过规划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来实现的,而规划方案的实施必须通过规划管理这个环节。因此要树立规划管理与规划服务一致的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一切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一切为建设单位服务,并要主动服务,超前服务,以优质的服务强化管理。最后必须强调,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城市的基本原则,城市规划体现城市综合效益,即城市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统一,体现城市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城市规划是政府的职能和行为并应具有权威性、严肃性是毋庸置疑和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
(二)改进和完善城市规划编制内容和方法
1.进一步充实、完善和深化城市规划的内容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首先要重视城市发展战略的研究,研究城市发展战略应从发展市场经济的战略高度,立足长远,立足区域,面向国际。其次确定城市人口规模要考虑流动人口的因素,要留有弹性。城市人口分类要破除以往按照基本人口、服务人口和被抚养人口三种类型的分类方法,建议采用一、二、三类产业人口划分方法,以便和国际通用标准相接轨。第三,城市用地评价不仅要考虑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因素,同时还要做好用地区位优势分析和评价以及分等定级工作,建议补充用价格等高线表示的地价级差图。城市用地分类要划出各类市场用地和商业用地,并要提高其用地比例和标准。城市用地功能分区和布局要运用级差地租原理进行优化,把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物质财富)的土地的产出率高低与地价高低大致对应起来,使用地的区位和使用性质与土地价值高低直接挂钩。各类用地性质也不能太单一,要有一定的互换可能,即要有兼容性。第四,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等都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富有可塑性。
详细规划可参照温州市的做法,重点是要做好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是要改变传统的摆房子的规划方法,依据建设地段的使用功能和接近交通与居民难易程度,来确定不同的房地差价或基础设施费用,进而来确定各类建筑面积的比例和各项经济技术控制指标;二是打破传统规划按千人指标来拟定公建设施、商业用地数量和建筑面积指标的做法,而是依据地段不同功能和土地开发资金平衡的原则来拟定;三是根据建设地段的使用功能、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和绿地率,着重研究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配置要点与设计要求,研究提出各地块的空间景观与环境设计要求。
要把城市新开发区和旧城改建地区的道路、交通、给水、排水、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专项规划超前做好。当前要十分重视市场体系、商业网点等公用设施专项规划的编制,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2.进一步改进城市规划的方法和手段
在规划程序上,既要按总体、分区、详细、修建规划的正规程序进行,又允许几种规划交叉进行。在编制方法上,既要采取领导决策与专家评价相结合,由规划设计单位单独编制,又可采取管理部门与规划设计单位共同编制,还可采取集规划管理与规划设计职能于一体的一些小城市规划部门自己直接编制规划。在技术要求上,既要遵循国家统一的技术规定编制规范化的规划,又可按建设急需,因地制宜,灵活掌握,采取不同标准,编制粗线条规划。在工作手段上,要积极采用微机和遥感等先进技术,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三)强化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
当前,城市规划管理急需重视的问题是:
1.尽快建立健全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并严格执法
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动员会议之后,发改局驻村工作组,按照县委要求,认真学习县委文件和商书记讲话精神,及时到岗到位开展工作,并与镇领导和管区的同志交流情况,基本摸清了该村的现有状况,该村现有总人口1054人,户数270户,5个村民小组,24名党员。耕地面积1300亩,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玉米,无蔬菜大棚。村里没有民办企业,集体收入微薄。村内道路3条,全长1500米,均为砂石路。在80年代,村内曾经打了一口约100米深水井一口,但因水含氟超标而放弃使用。现水源大多为自备沙管井,饮用水含氟量严重超标。有线电视入户数仅为10家左右。根据调查情况,驻村工作组及时向局党组做了汇报,党组书记、局长贾朝凤亲自到村作了调研,并帮助工作组研究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重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充分利用韩岗村毗邻镇政府驻地的有利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引导村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扩大畜禽养殖规模,发展特种养殖,村内蔬菜大棚发展到200个。要充分发挥发改局工作职能,会同村两委做好农业信息服务的推广工作,健全、完善村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确保农产品销路畅通,同时积极配合农业、畜牧部门作好动植物疫病的防治工作,使特色农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非农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二、积极发展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样板村。
首先要彻底解决村民饮用水含氟超标的问题。在县防疫部门对治理方案进行论证后,由发改局出资对原水井进行改造加深,直至井内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然后集中进行供水网的建设工作,使全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以上。二要铺设有线电视网,使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75以上。三要作好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确保全村小学适龄儿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适龄人口的适龄儿童少年都能入学,对于因家庭贫困无法入学的少年儿童,由发改局会同教育、民政部门共同予资助。四要提高村内医疗诊所的服务水平,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占全村人中总数的85以上。五是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搞好试点工作,争取实现“一池三改”户达到总户数的85以上,使农作物秸杆以及人畜粪便利用率有较大提高,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三、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
韩岗村位于济兖路北侧,交通优势十分明显。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吸纳更多农民进入农产品储运、加工、营销等环节,提高非农业收入水平。现村内外出务工人员为200人左右,发改局要密切同县内外大中型企业的联系,加强对村内劳务输出的组织引导工作,同有关部门在村内共同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巩固和扩大村内劳务输出规模,争取外出人员务工人数和务工收入均提高20以上。
四、积极开展文明乡村创建活动,培养一批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