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传媒技术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词频分析可以归纳出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词汇的出现频率,通过统计高频词可以分析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我们对2010年度传媒经济的312篇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进行了词频分析,剔除无意义的虚词后共筛选出传媒经济研究的50个实词高频词(见表1)。
统计结果表明:
(一)媒介类型:总体上,四大传统媒介仍然是学界研究的重中之重,但新媒体对于学术研究的影响巨大,图书出版业位列第三,手机媒体成为研究新宠。
如果我们从媒介类型的角度将词义意义相近的热词进行进一步的归类合并,我们可以看到,尽管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网络”、“新媒体”、“互联网”、“手机”)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总词频数为218),但是对4大传统媒介的研究依然是学术界研究的重中之重(总词频数为356),是新媒体研究总数的1.63倍。当然,新媒体之于传统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绝大多数对于传统媒体的研究都是在新媒体影响背景下所做的范式转型、规则变化、操作对策等方面的研究。
就单一媒体类别的研究而言,期刊(含科技期刊165)研究占据首位;网络(含互联网)的研究居第二位(114);而出版研究(含图书、出版社、出版业,共计112)则居第三位。传统意义上媒介研究重点的报纸(含报业,112)、电视(79)忝列其后;此外,手机媒体的研究也开始成为学术研究的新宠(49)。
(二)热点议题:出版因改制动作巨大而成为学术界热议的第一议题;其次,传媒产业和传媒市场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级议题。此外,在去年的学界视野中,营销、改革、品牌、广告、管理、竞争也是人们热议的研究主题。
如果我们将媒介类型之外的热词看作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议题的话,在将其按照词频数做三分法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排列在学界热切研究第一阵列的有:出版、产业和市场;第二阵列的研究议题是:营销、改革、品牌、广告、管理、竞争。与人们一般印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些政策上、实践领域大轰大嗡的议题,在学术界的研究视野中热度并不很高,比如:三网融合、转企改制、文化产业 、版权以及产业链等。此外,中国的媒介经济学研究在研究中国传媒经济问题时参照、借鉴最多的是美国的传媒业,同时也较多地借用了经济学的理论或方法。
二、2010年学术界如何研究传媒经济:基于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
本课题组结合内容分析得到的统计数据,对2010年年度传媒经济的研究方法与学科交叉情况进行了客观的描述,以期从宏观的角度整体把握本年度传媒经济研究的总体状况。
(一)定性研究为主,重视个案分析和调查研究
2010年年度的传媒经济实证研究中,定性研究数量是定量研究的2.7倍。有学者曾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比了中国与美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研究结果是“与美国相反,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中定性研究方法处于绝对主导地位(80.8%)而定量研究很少(15.6%)”??。相较而言,传媒经济的定量研究量高于国内新闻传播学的总体水平,更偏重于研究的精确性和可量化性。
在定性研究方面,传媒经济以个案研究法(34%)、文献分析法(16.1%)为主,而新闻传播学则更偏重于文献分析法(38.2% ),这说明传媒经济更加重视对个案和典型的研究。在定量研究方面,传媒经济以调查法(60.4%)、内容分析法(18.9%)为主,此外也有部分研究引入了模型分析(18.8%),而新闻传播学中内容分析法占据显著地位。与新闻传播学相比,传媒经济研究更注重于大量实际数据的收集,研究难度与研究投入较大,但在定量研究的数据处理方面,仍以简单的频数(13.3%)、描述统计(55.6%)为主,数据的深入挖掘和解析有待提高。
(二)产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视角占主流,技术成为关注焦点
2010年年度涉及学科交叉的传媒经济论文有105篇,学科交叉论文比例为34%,与经济学(69%)、管理学(25%)的交叉最多。由于传媒经济构架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之上,因此经济学理论是研究传媒经济问题的基础理论,较常用的研究视角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2010年传媒经济学的产业经济学视角最多(45%),其次为微观经济学(41%),制度经济学(9%)、宏观经济学(2%)、政治经济学(7%)涉及较少。
经济、技术、制度是影响传媒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涉及宏观环境对传媒业影响的论文有143篇。数字化、三网融合、电子书、微博等新的媒介技术和形式的爆发使技术(33.6%)成为对传媒经济研究涉及最多的宏观领域,整体的经济形势(经济29.4%)和政府规制(政治26.6%)也是研究者在研究中涉及的重要因素,而传媒经济对社会因素(10.5%)关注不多。
三、年度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基于社会网络分析
图1是对2010年入选的所有传媒经济学科的论文的关键词、题目和摘要做的社会网络分析,使用的软件为NetDraw2.054版本。
(一)核心层、中间层、边缘地带:传媒经济研究分层明显
结点(node)大小表示的是度数(degree),结点每与另外一个结点发生一次联系(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是流入还是流出)即为1度,结点越大表示与别的结点之间的联系度越高。从图中可以看出,传媒、出版、融合、广告等为今年传媒经济学研究的焦点和重点。每两个结点之间线条的粗细程度表示的是两者的关系密切度,两个结点之间的线条越粗表示两者之间的联系越紧密,从上图可以看出,数字―出版、媒介―融合、三网―融合、科技―期刊、植入―广告等关键词之间的紧密度很高,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年传媒经济学科研究的兴趣和前沿。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对关涉的关键词进行了K-cores分析,不同结点的颜色代表意义不同,可以看出,整个网络有三层构成:核心层、中间层和边缘地带,红色的结点处在整个网络的核心层,主要有以下关键词:传媒、出版、融合、模式、营销、整合、数字、出版、媒介、改革、体制等;蓝色的结点处在整个网络的中间层,主要有以下关键词:广告、报业、手机、集团、转型、三网、竞争力等;黑色的结点处在整个网络的边缘层,包括制度经济学、风险投资、电子阅读、关系社会等,说明传媒经济学研究的议题还主要基于传统议题的基础上,对新的研究议题和对象的扩展度不够。
(二)研究热点:微博客、植入广告、媒介融合
由于2010年年度的论文很难以被引用的次数(一般而言,论文被引率高点发生在发表后的3―4年)来判断其重要性与关注度,但从CNKI的下载频次多少这一指标,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说明某篇传媒经济研究论文及其所代表的研究领域的被关注程度。一般而言,下载频次越高说明其影响力越大,关注程度高,有可能成为未来研究的热点。以下为下载频次在300次以上的论文,共18篇。??(见表2)
结合前文词频分析的结果、社会网络分析结果以及18篇高下载频次论文的研究内容可以发现,本年度传媒经济研究的媒体热点是微博客。表2论文中以微博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3篇,平均下载频次为736次,并且“微博价值:核心功能、延伸功能与附加功能” 下载量超过了千次,此外还有众多论文从微博媒介性质、盈利模式、营销应用等方面对这一新的媒介形式展开了研究。本年度媒介产业的研究热点是媒介融合,3篇有关媒介融合的文章下载频次为352,并且“媒介融合”一词出现的词频也达到了52次,三网融合背景、产业视角和综述性回顾是本年度媒介融合研究的亮点。2010年年度广告方面的研究热点是植入广告,2篇论文的平均下载频次为457次,对新的植入方式的探究和对其广告效果的评价研究使植入广告的研究趋于成熟。此外媒介规制与体制、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及传统媒体的转型研究等传统仍旧是传媒经济研究者持续关注的话题。
注释:
??《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11)》项目组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喻国明主持,本文由宋美杰完成初稿,喻国明修改并定稿。本文中内容分析部分的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由宋美杰、刘佳莹、许子豪、朱尔皓、陈瑾、陈宇完成,李彪对于本文的社会网络分析图的形成也有贡献。
??本文选取了2010年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核心期刊15本,辅助以2008年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G0/G21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期刊15本,30份期刊消除重叠后获得了样本选取期刊:编辑学报、国际新闻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现代传播、编辑之友、编辑学刊、当代传播、出版科学、中国编辑、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出版、广告大观、现代广告、新闻爱好者、新闻界、青年记者、新闻战线、新闻与写作、新闻记者、中国记者、中国报业、电视研究、传媒观察等。选择以上期刊中已经被CNKI收录的(截止日期为2010年12月23日)2010年度全年的与传媒经济研究相关的论文,此外以传媒经济、传媒业等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搜索,获取了未在以上期刊上发表的论文。通过上述途径获得的论文为研究的初步样本,在此基础上剔除了会议消息、研究随笔等性质的文章,共获得有效论文312篇。
南方报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批准的第三家有传媒背景的科研工作站,郭全中有幸成为第一位进站人员,并以优秀的研究成果顺利出站。出站论文答辩时,我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几位指导老师,以及北京大学副校长、指导老师张国有教授,都觉得论文达到了现实性与前瞻性的良好结合。一致给他的论文打了“优秀”的高分。现在他将论文精编之后。交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指导老师我衷心祝愿他取得的丰硕成果。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时,我仍在集团的领导岗位上,人力资源中心的负责人与我商议,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招什么样的人进来研究?我们商议之后取得一致的看法。我们建站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徒有虚名。我们要分析传媒业当前最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传媒业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作为传媒单位采编人才并不缺,缺的是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懂得管理又懂得采编的复合型人才。当前。传媒产业在体制、机制创新以及一系列的改革发展中,碰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这样,集团领导和人力资源中心就确定了第一个进站人员,一定要从有经营管理知识的人员中挑选,并且要联合有经营管理背景的学院共同培养。我们选定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我们南方报业共同联合培养博士后,张国有副校长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在经营管理领域知识渊博、专业水准高。我们便选定他为指导老师。进站人员的专业为工商管理,主要研究领域为传媒经济、传媒管理与企业管理。进站人员为何挑中了郭全中?看中的就是他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的学科背景。他本科就读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硕士就读于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博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管理、集团化管控、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和工业经济。南方报业多年来吸纳了大量有用之才,但像郭全中这样既有理工科背景又有管理背景的人才太少。而且。郭全中在上学的同时就有意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主持和参与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银行项目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等企业咨询项目,还经常在多家杂志上。并出版著作和编著7本。我们看中了他的良好的学科背景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郭全中进站之后,果然不负众望。进站时我对他说,研究要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既要有宽阔的视野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探讨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要研究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由于他的理工科背景,探讨问题时便显示出他的严谨的思维方式;也由于他多年研究管理的背景,因此对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也看得比较清楚。这是他的最大优势。但毕竟他过去接触传媒不是很多,而传媒的管理又有其特殊性,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难题。郭全中是个有心人,也是个肯于下功夫学习的人。他一方面向集团的指导老师请教,另方面认真调查研究,访问了各报、各部门的领导或相关人士,从主报到各系列报的情况他都进行了全面了解。在理论方面也抓紧传媒业务知识的“补课”,掌握了相关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传媒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领悟。这样他很自然地将过去学到的管理知识与传媒的现状对接,在内部管理、资本运作、新媒体发展乃至传媒发展的整体战略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根据集团领导提出的“联系实际”的要求,给集团领导班子做决策提交了许多有价值的报告。
由于他的研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因此他的出站论文报告也就具有较高的价值。我们从他这部以论文为基础写成的专著中可以看出,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解决当前的问题与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结合等方面,思路明晰、分析到位。文章沿着战略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活力决定效益。效益决定发展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当前制约和影响报业传媒集团发展的主要问题――战略和管理体制。他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传媒集团要想进一步快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两个利器:战略和管理体制,即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其次必须在正确战略的指引下,实现从“单体企业”管理向集团化管理的转变。专著还通过分析影响传媒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展趋势和我国传媒业市场的整体情况和特点,设计了传媒集团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传媒集团的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路径。在分析传媒集团的经营管理特点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应新型现代大型传媒集团要求的母子公司体制,并系统地研究了传媒集团的集团化管理。这些都是当前和未来传媒产业发展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有现实意义,也有前瞻性。
当前传媒产业发展存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未来战略发展也不是很清晰。许多地方对传媒产业的改革发展并未真正达到“高度重视”的程度,谈论得多,研究却不深,具体措施办法更是缺失。我们期待郭全中这一专著能成为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共同财富,好的思路和设想自然可以复制过来实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以发展;不足之处,也可以通过探讨加以完善,并不断超越。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来研究传媒产业,不断开拓创新。传媒产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了。
思想解放:激荡30年
经历过思想被严酷禁锢的人更能深深体会到“解放”的含义。中国新闻改革和新闻学研究30年的亲历者之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认为思想解放是中国传媒发展强大的原动力。他在题为《突破体制瓶颈深化新闻改革》的主题演讲中,回顾了1977-1981年启动改革的三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和新闻传播界的三次重要会议,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的5项举措。作为曾直接指挥传媒前行的领军人物,原广电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先生提交的论文《创新是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动力》,回忆了中国电视从电视剧到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变革,认为要注重对“度”的把握,以求扩大正面效应减少负面效应。
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各种动力因素就复杂起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者郑保卫教授在《从激发人的潜能到全方位整合资源》一文中,概括了30年报业改革发展动力体系的丰富与拓展:最初,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谋求发展;后来制度、资本、市场、技术等各种因素逐渐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孙旭培教授的文章《从精英主义新闻观念到无产阶级新闻自由》追溯历史源头,认为新闻观念在两条路线上发展:从弥尔顿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主义认为,言论、新闻自由是人权,应该人人都有;从柏拉图到的精英主义认为,只有部分精英可以享有言论、新闻自由。两条路线的分水岭为是否承认人人平等,于是出现社会自由和阶级自由的分野。多数人自由、实质自由的说法都是用来支撑阶级自由的理论的。
武汉大学单波教授在《西方新闻传播观念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改革》一文中认为,1992年之前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启蒙”,解决了传媒“无新闻”的问题,具有思想“解冻”的味道;1992年之后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开始了向大众传播学的转向,带来了精神空间的拓展,解决了新闻“无业”的问题;从1997年开始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是面向全球化语境下的新闻改革,进一步冲破了“所有制崇拜”。但囿于政治体制,中国传媒寻求本土化生存成了当下一个相对可行的策略;今后新闻改革将不得不直面自由的挑战。
市场化与传媒公共性
市场经济是新闻改革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认为传媒业的市场化转型,是中国新闻改革30年的缩影和最核心的“板块”,它给中国新闻传媒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以及无法回避的挑战与问题。
传媒市场化是促进还是压抑了中国公共空间的发展?两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都讨论了传媒的公共性。来自美国威斯康新-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潘忠党教授在题为《传媒的公共性与传媒改革的再起步》主题演讲中,认为30年的改革依赖并发挥了市场的解放力量,传媒改革步入正题就必须超越市场,以不同的目标思路和价值引导重新起步。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陈韬文教授以“公共空间”为核心概念,发表《传媒市场化、权力结构与公共空间的发展:一个比较视角》的演讲,检视西欧、美国、新加坡、香港、大陆地区的公共空间形态,认为其形态变化受制于权力结构及市场化程度。民主化带来权力结构的开放,是发挥传媒市场化扩大公共空间作用的社会条件之一,也是开拓公共空间最根本的办法。河北大学白贵教授在《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与功能》一文中认为,网络在培养民众的公共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方面功不可没,博客新闻评论的公共性体现在搭建进入公共领域的平台、实现完整的民意记录。
在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视角下,传媒话语实践的变化,体现了公共空间与权力结构之间的互动。复旦大学孙玮教授以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大众化报纸的演变为线索,采用话语分析的路径,认为由大众化报纸建构的社会主体经历了“读者”、“市民”、“公民”、“小资”等不同阶段的变化。但这种话语实践为社会结构中的多重力量所左右,常常出现游移和混乱,充满着很多变数。香港浸会大学郭中实教授与复旦大学陆晔教授合作的论文《报告文学的“事实演绎”: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管窥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之变迁》,认为“报告文学的发展路向,从70年代末期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合法性建构开始,经过80年代中后期与国家政治权力结盟短暂触及政治体制改革,至90年代演变成知识分子将公共利益作为社会现实批判和与国家关系建构的话语基础。通过三个典型文本分析,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经济催生的国家―社会从高度统合到有限疏离的结构性转变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作为起到重要影响”。
30年改革也投影在新闻文体的变化中。复旦大学许燕副教授的文章将新闻文体变化分为四个时期:大转型时期(1978~1982年)――多元化时期(1983~1989年)――分众化时期(1990~1998年)――网络化时期(1999~2008年),文体从新闻报道理念、文体结构布局、语言修辞风格和文体表现方式等方面都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而不断变化。
改革攻坚与传媒重新定位
“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曾经释放了传媒的文化生产力,如今则成为传媒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深圳报业集团党委书记黄扬略的文章《走出误区,正确把握党报集团改革方向》,针对夸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中的企业因素、甚至主张把传媒集团划归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认识“误区”,认为要正确把握党报集团的改革方向,不能轻率地将党报集团归入企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伟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历史价值》一文中认为,“由于事业和企业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组织逻辑集于传媒一身,形成一种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困扼,影响和阻碍了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复旦大学张涛甫副教授在《中国传媒改革的风险考虑》中认为,媒体改革面临着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市场风险,“增量改革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也在积累新的风险;需要在存量改革阶段解决结构性、系统性风险。”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中,中国传媒需要重新定位。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认为,“反映我国传媒社会定位转型的企业化管理和重塑传媒市场主体的探索,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深化。它没有相同的现成经验可以照搬,难点的存在势所必然,曲折乃至彷徨或徘徊或许也在所难免。但是,这种转型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思考传媒重新定位的另一种视角是风险社会理论。天津师范大学殷莉副教授认为“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价值理性,以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兴趣为选择标准”。
公民权利、舆论监督与重构现代新闻制度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三项权利,即言论出版自由、知情权和批评建议权为舆论监督提供了宪法依据。暨南大学董天策教授、林爱B副教授及河北大学乔云霞教授撰文谈到以公民权利为基础、为舆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复旦大学黄旦教授与瞿翌轶合作的论文认为“权力”与“权利”是考察中国语境下舆论监督的两种视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展江教授从公民社会的理论视角梳理了近七年来大陆的舆论监督,认为其表现出了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双重热情。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扩大人民民主与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关系论》一文中认为,改变新闻舆论监督难的境况,要靠扩大人民民主。而从执政党自身建设方面来说,则需要将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新闻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新闻自由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博树和前新闻局长钟沛璋合作的文章认为,中国传媒如今面临着重构现代新闻制度的历史任务,新闻制度的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李瞻教授在《报业制度与政治制度之关联性》一文中认为,报业制度决定于政治制度,当社会政治制度变更时,报业制度亦随之变更。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中国媒介改革的政治限度》一文中认为,现存的政治限度是:不危及社会系统的稳定、不伤害权力系统的合法性、不削弱权力对媒介的管理、不影响主流价值的传承。
数字化、媒介融合与制度整合
数字媒体技术推动了媒介融合,进而提出了制度融合的需求。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发展改革研究中心黄勇主任发表了题为《数字化――中国广播电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演讲。谈到目前推进数字化进程面临的困难是:定位不够清晰、用户认可度不高、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认为推动广电数字化需要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周艳、王薇在《推进、发展、冲突、创新―――解析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中认为,广电产业与其他媒体产业一样,各方利益矛盾冲突的特征是内包、长存、调适的,矛盾各方形成一个无法明言的底线,呈浑浊状态博弈前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在《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媒介制度整合》演讲中谈到,中国传媒面临的问题是内容单一但却渠道多元,他认为媒介制度整合的原则是:保证资源的合理分布与公平利用,信息传播的多样性,保护受众的公共利益。
新媒体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全面而具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吕宇翔、张铮合作的文章认为,新媒体不仅是一种技术生产力,还是一种文化生产力。它在发展中与生产关系不断出现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过程,从而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则通过调查发现了上海市网络视听专业人才紧缺,进而思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面对市场需求。上海大学吴信训教授和王建磊合作的论文则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增值方式:运用数字存储和点播、编辑技术,使原本大多为一次性消费的新闻得到价值的重新开发和利用。
2001年,中国广告产业全面开放。武汉大学张金海教授认为,制度选择与制度安排促进了中国广告产业30年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中国广告产业的市场低集中度、外资主导倾向,以及结构不均衡等许多严重问题。全球化语境下,文章思考自由开放市场模式与产业后发的政策保护及自主发展之间、市场运作机制与以行政为主导的市场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教育
上海大学戴元光教授和郑涵教授合作的论文《建构多元的文化传播体系提高我国文化的传播能力》认为,我国文化传播体系形态进入迅速扩容和分化重组的发展阶段,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公信、多元与经济竞争力。安徽大学姜红教授检视了现代中国新闻学术思想中的进化论观念,发现存在着两种思想脉络:“渐变”式进化论和“突变”式进化论。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9-0038-02
媒介事件是大众传媒的狂欢节。2009年媒介事件的提出者丹尼尔•戴扬受访时谈到新旧媒体间关系[1]:旧媒体展现事件,新媒体作回应。响应中央媒体(包括媒体事件试图制造大规模共识的极端情况),新媒体往往寻求自己的接收空间、响应空间。换言之,新媒体的角色似乎站在公众一边[2]。
在微博、全民记者等作为传媒关键词的2010年,媒介事件呈现方式更加复杂。考察媒介事件研究的变化既有关照实践的现实意义,又是对理论的一种呼应。参阅2010年新闻学界对媒介事件研究发表的论文,笔者对2010年媒介事件研究进行综述和归纳。
一、新媒体对传媒公共性的塑造和公共空间构建的作用
考察媒介(主要是新媒介如网络)事件对传媒公共性的塑造和公共空间构建的作用,探讨新媒介环境下建构与维护政府形象的新挑战,寻求合理的公权力互动模式。赵桂华《新媒体事件与传媒公共性》对典型的新媒体事件进行微观分析,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传媒公共性的新特点。某种程度上传媒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人们实现某些社会需求(民主政治参与)的功能替代物。蒋谢尔[3]《新媒体事件:“网络最优化”倾向于“公共领域”建构》考察网络在新媒体事件中与传统媒体、政府的互动关系,指出网络构建公共领域的优势及可行性。作为大众传媒,公开的话语权及提供一个意见的自由市场是其引导舆论、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保证。无论是媒体传统的议程设置还是受众的主动爆料,只要形成了媒介事件,并以一种规范型公共性实践的理性面貌出现,受众的充分关注都会形成强大的话语权和舆论监督力量,从而促进了传媒公共空间的建构,维护公共利益。“公民超越私人领域通过公共领域与国家、政府意志产生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中的规范化可以被视为建构公共领域的一项尝试。”潘旭、汪青云[4]《基于新媒介事件的网络舆情特征分析》认为:网络舆论多以新媒介事件为对象,以口碑式的讨论为主要形式,并在内容上呈现出以负面口碑为主的特点,在传播效果上具有议程设置的特征,为受众提供收集意见的窗口和表达意见的平台而影响广泛且深远。叶皓[5]《“媒体事件时代”应注重维护公权力形象》分析了新媒体事件时代网络监督对政府公关能力提出的考验及相应的对策,即“政府部门不能将之看作‘敌情’针锋相对,而是要视之为‘民情’虚怀以待”。
二、新媒体参与媒介事件的特点
网络媒体及受众成为媒介事件的参与者。2010年的研究文章都提到了新媒介事件。目前国内对于新媒介事件的研究,大多衍生于“媒介事件”这一理论基础。师曾志[6]《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研究现状和特点》归纳和梳理了网络媒介事件。“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全球某些发达地区急促地‘集体个人化’,这也是乌尔利希•贝克所指的‘制度使然的个人化’。”在高度个人化的现代社会,“媒介事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间歇性地发挥规范的整合作用,常态中较为孤立的个人在媒介事件中重新认同,凝聚成群体。然而新媒体时代,媒介事件的特点和作用都发生了改变。有学者将新媒体事件定义为“由网络、移动媒体等为主的新媒体信息、形成相应舆论进而为民众广泛关注并可能采取相应行动的热点事件。”对于新媒介事件的特征,蒋谢尔在文章中概括到:“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事件经新媒体披露和传播后,在一定条件下,会由孤立的事件发展为可持续的运动,在营造群体氛围的基础上影响主流社会,其传播效果得到放大。它所标志的不仅是媒体形态的变化,或是媒介生态系统的扩展,而更是媒体内容、话语权、主体性的变迁,是网络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这是公民新闻以及群众书写的要点所在,是处于社会边缘的信息中下阶层加入创造历史事件的关键所在,也是新媒体事件最根本的新特征。”周葆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将新媒体事件之新总结为“不仅强调媒介技术之新,更强调事件传播机制之新,强调在特定场景中分析权力关系的变与不变”。刘莎、汪阳[7]《论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事件角色的演变――以“奥巴马女郎”事件为例》,分析了新媒介事件的三种表现即新媒介事件在一个非常基本的层面上引起一个重大的电视仪式的重新组织,用类似黄色新闻的趋向来提高关注度,是对网络传播效果的一种积极回顾。新媒介事件中受众力量的动员和整合、集体认同感的建构、对其它社会力量的影响、以及受众形象的展现等问题。(龙佳《新媒体事件:传播中的受众角色研究》):受众凝聚合力、发挥主体力量始于其叙事的情感动员,新媒体事件凭借着其传播特性,能够迅速的传播一种情感倾向,从而一个有提及认同感的群体就产生了。
三、跨学科视野的媒介事件研究
韩敏[8]:《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对参与公共事务,推动民主进程的新媒体事件进行梳理,探讨在这些事件中“壁垒化论坛”是如何及因何形成的,并讨论其与商议民主精神背离的表现及危害。在一些新媒介事件中,“面临特殊媒介生态环境中的中国新媒体事件塑造的不是社会共识,而是某个阶层或者群落的集体身份的确认与集体意识的塑造。在这种集体情绪的公共表达的新媒体事件中,现实世界的弱势阶层演变为虚拟世界中的舆论强势阶层,现实世界的强势阶层转化为虚拟世界中的舆论弱势阶层”这都造成了信息传播和参与行为的不对称,从而形成舆论暴力。刘菁:《社会学视角的新媒体事件传播研究》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将视野转向如何引导新媒体事件,进行舆论的议程设置,使其产生积极的社会传播效果。
四、典型的媒介事件微观研究
周葆华:《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分析在新媒体事件的舆论生态传播语境下,舆论主体、舆论载体、舆论过程、舆论影响的特点和变化。陈静:《媒体行业的道德困境》,作者探讨媒体事件,社会公益和个人隐私、权利和权力的话语权之争、经济制约与社会责任承担之间的矛盾和困境,反思以网络为代表的传播媒介的传播伦理。媒体所设置的议题是否仅因为事件本身的新闻价值还是存在诸如只是为了提高受众关注度、炒作等嫌疑的复杂问题。媒体涉入如此之深,甚至有可能直接推动事件的进程,不可避免地存在对媒体本身的伦理争议。何文清:《应对媒体的关键是引导媒体》提到了媒体事件中对网络引导的问题。管峥:《浅议新闻自由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平衡》结合典型的媒体事件,探寻当代中国新闻自由的出路。
五、结 语
2010年对于媒体事件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对处于新媒体时代媒体事件――新媒体事件的案例分析,媒体事件本身的理论研究缺乏。研究者关注的如媒体事件中公共领域的构建、政府公权力等问题都在以往的研究中有所体现,缺少创新。从发表的论文数量上来看,与新媒介事件相关的论文200多篇,但核心探讨媒介事件的不足20篇。
参考文献:
[1] (美)丹尼尔•戴扬,(美)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历史的现场直播:媒介事件[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 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
[3] 蒋谢尔.新媒体事件:“网络最优化”倾向于“公共领域”建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0(5).
[4] 潘旭,汪青云.基于新媒介事件的网络舆情特征分析[J].东南传播,2010(2).
[5] 叶皓.媒体事件时代维护公权力形象的应对之策[J].现代传播,2010(2).
[6] 师曾志.网络媒介事件及其近年来研究现状和特点[J].国际新闻界,2010(6).
[7] 刘莎,汪阳.论新媒介环境下媒介事件角色的演变―以“奥巴马女郎”事件为例[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8] 韩敏.商议民主视野下的新媒体事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3).
[9] (英)詹姆斯•卡伦著.安斌,董关鹏译.媒体与权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0] 马杰伟,陈韬文等.新媒体与媒介事件研究新方向[J].传播与社会学刊,2011(14).
[11] 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
[12] 潘祥辉.媒体议程与中国社会变迁D30年来中国媒介推动社会变革的十大事件回顾[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07-27.
[13] 龚秋晨.“神七升空”与“美国大选”:典型媒介事件的对比解读[OL].中华传媒网,2009-01-20.
[14] 董关策.试论“最牛钉子户”媒介事件的新闻传播学意义[OL].中华传媒网,2007-06-20.
[15] 文桦,刘仁圣.媒介事件在农村―新华网腾桥西瓜网上求助案例分析[J].新闻大学,2003(1).
[16] 闵惠泉.我们都在见证历史[OL].中华传媒网,2005-11-28.
[17] 施.《死亡日记》:一个媒介事件的构建和伦理分析[J].现代传播,2005(4).
[18] 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评析九一一事件与中国的媒介事件[OL].中国校园无忧网,2008-08-14.
[19] (美)卡茨•雷•霍夫曼著.刘建伟译.录像艺术:电视能用来做什么?[OL].中国传媒网,2002-10-28.
[20] 韩斯霞.塑造公共领域面相的一起媒介事件―对直播铁路价格听证会的个案分析[OL].中国传媒网,2002-01-01.
[21] 郭小平,王子毅,董朝.贾君鹏事件:媒介事件与社会的集体记忆[J].今传媒,2009(12).
[22] 陈奕.“媒介事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23] 赵鸿燕,徐扬.标出对象的发生―西方媒体外交研究的谱系学分析[J].现代传播,2010(11).
[24] 李岩,李东晓.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8).
[25] 刘自雄.解析“媒介事件”的内涵[J].辽东学院学报,2005(5).
[26] 董乐铄.媒介事件与“假事件”的辨析[J].中国记者,2010(11).
[27] 王云.全球性媒介事件对国家软力量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9).
美术展览是指各类美术作品在一处精心设计空间内的展示,有时附有简略文宁性的解释:如今许多美术展览已成规模,以往我国传统的美术展览大致通过i种传媒方式:一类是官方的、体制文化的,如国家的各届美术作品展等;二类是学术的、々业的,如知名美术家个人展览等;一类是商业的、经济的,如美术作品拍卖展等这种传媒形式的展览构成为r艺术文化的传播平台,已成为r美术家传播艺术思想的盛会,同时也成为了商家的投资新选择但现代的美术展览已有lr很大的融合,大多以:类展览与网络相混合来进行的,体现了今天传媒中美术展览}i社会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展览文化也变得日益丰富繁荣一现今,美术作品展览中的艺术性和现代性作为展览的重辅,对美术展览的发展还承担着引导和指作用。
美术展览并.只足简单的美术作品陈列,若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美术作晶的魅力,除了美术作品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外,传媒展览的艺术性也会给美术作品增加传播作用美术展览作为一种传播艺术语言体系,在展览过程中体现的不仅只有运作方式和操作技巧.还包括选题视角、人文理念、艺术内涵,主爱就足展览的艺术性问题;许多的学术团体、展览机构或美术馆都研拟自己的策展决策模型,使展览信息的传播快速、广泛的送达到接受者,从而使展览的信息得到较好的传播,但,这种展览模式的套用仅是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一种需求,从展览的本质日的h{发,体现艺术魅力,展览还需要奉身艺术价值.规范的、科学的展览流程中加入丰富的艺术元素将使展览更可观、可研存现代传媒中美术展览中加入艺术元素主要有以下具体环节:
选择美术作品的艺术件,举办展览前期需要一份洋细的调查和预测,凋查预测;展览对象其可行性并提出.之后制定详细流程计划全面精心的前期策划至关重要.是美术展会成畋的第一步一前期准备完毕就是选择艺术品,如果是官方展览,这美术作品来a不同的机构;如果是学术展览.主要来自美术专业机构等;如果是商业展览.很多米自、厕廊和收藏机构,美术作品的选择足根据展览的日的而定,确定展览的主题.定位是什么性质的展览来选择所展览的美术作品,但是其中有个协调的过程,无论什么性质的展览,都需要分类进行,所以美术作品的选择就需要考虑到展览目的和作品分类问题,也就是整个展览主题的艺术性统一、和谐:没计展览空间的艺术性展览的具体展现内容包括美术作品、际签、l_f文镶板凳,有时也包括目录根据作品数量、作品风格、作品定位等对建筑环境进行与作品相协调的设计,包括展览柜台、展览框架、照明选择等。掌握展览室内总体设汁风格,设定总体环境色调,在此环节最为重要,除以上因素外,展览的氛同还需要环境的衬托和强调,涉及到色彩和诸方面,定位色彩元素对展览的艺术性有良好的调节视神经作用,所以色彩常被人视为精神上、感情上的重要语言是有道理的,它确实能激发人的各种感情表达。暖色传达给人以兴夼,冷色给人平静、清爽的感觉,而黑色白色则给人以严肃、素朴的感觉,灰色给人以安详、舒适的感觉=不同色彩的搭配、变幻、调和.更加显现风格迥异的感官映像,给人多种媒介汁感觉,它能更深刻的吸引人,达到传媒神经的最高境界,加强造型的效果,它直接地、更好地传递展览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影响。除色彩不仅给人以美的感觉,同时还会带来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展览中色彩的运用在现代传媒中要有穿透力和时空感,要做到传递的感官丰富性、多样性,就不能仅停留在色彩的形式变化,展览空间色彩设计的真正灵魂其实来自于设计师的意设,没有意念的空问色彩传递,无异于一具空有漂亮的色彩躯壳,只有将创作意念配合色彩元素融人卒间设计中,设计才有灵魂,那些颜色就会向观众传情达意,发挥色彩对展览的配合、衬托灵动作用。传媒色彩的单纯、明确有很强的符号性,适合学术性的展览和宣传,这类的色彩设计相比展览在目的l:更加着重传媒本身的价值,它能有效地统一总体特征,突出个体面貌,对作品起到较强的衬托作用;强烈的色彩对比会刺激人的感官,引起某种情绪和心理的变化,这样的色彩应用于集体展览宣传上,可以融合作品的多样性,统一展室视觉;柔和微妙的色彩则含蓄内向,令人细细品味,对民族风格、乡土风格的展览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色彩设计:因此,美术展览的艺术性和现代性在当今的传媒视觉冲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色彩使展览的个性明显,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也强;丰富的色彩能极大满足视觉审美,带给观众更加全面的视觉享受一色彩是展览艺术的完善和补充,通过色与色之问的合理配置.以及色与色之间相互关系的安排,达到色彩的和谐,构建统一的展览,延伸空间影响例如,补色是视觉对立中最具有对抗性的,而在媒体补色中一旦得到调和而形成更加完美统一,并通过今日的上具:相机、电脑、电视电影等来实践三类展览媒体激荡人心的和谐的力体日的。色彩具有不稳定性,色彩的各要素之间又相互依赖。在展览空问色彩设计中,在灵活运用各种形式法则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整体效果的把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审美形态。设计者运用色彩艺术知识与应用表现相结合,完成色彩语意,不管是哪种形式,色彩理论是有章可循,可以把握的,恰恰相反,激发全新的想象,找到突出的个性(潜能的独特的特征),结合色彩表现的创意,将全新的演变转化成展览的个性色彩。前者是凭直觉,后者是熟练掌握了知识后赋予的展览空间色彩的主观表现,即精神的前者是直观的观察和表现色彩。所以,在当今设计思想的进步下,我们要努力打破常规的传统色彩设计方式,从模仿的技术导致的程式化中的转换成创新思维的设计,也是目前的理念j就空间艺术性设计还需要细致到作品位置的摆放,充分考虑到展览参观者实地的参观路线,让作品尽收眼底也是美术展览艺术性的一方面。总之,经过周密考虑而将展览空间设计得富有艺术性,让美术作品在富有吸引力的建筑环境中展出,能够给参观者提供激动人心的环境,激发他们对作品互动的兴趣。
宣传展览的艺术性。利用媒体是当代艺术活动的特色之一,媒体与美术展览便成为不可分的孪生~对,构成美术活动的一体。诸如办展览前的新闻,展览前后的媒体报道和刊登作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行为和追求的目标,所以媒体的宣传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现代传媒如此发达的阶段,很好的运用传媒这个媒介,美术展览的影响力将极大的提高,因此有效地利用媒体发动广告攻势,是抢占宣传策略高起点的必然手段。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得到展开的,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显现出媒体的影响力,如何有效地选择媒体,就需要把握传媒特点,选择恰当的操作方式,根据展览性质、地点、观众的层次有的放矢。作品是基石,传媒是外衣,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在许多不同层面上展开的,一者属于消闲类艺术,在众多人群的支持下,表现出一种主流性的态势,它所反映出的是艺术本体上的问题,对于艺术未来发展的贡献确有限,但是,它已经成为媒体主要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属于少数人群体的艺术另类和新兴艺术,如动画,以其实验性的新奇和感官的刺激,又成为媒体猎奇的目标,艺术成为媒体娱乐大众的素材,是媒体的造势,推进了这一潮流的前进。所以说展览是美术作品借助媒体走向社会的平台,它与媒体的宣传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到美术展览的宣传不可或缺的需要准备是展览相关资料,例如目录、画册、光盘、视频等,方便参观者的快速了解和收藏。同时,展览之余,整理美术作品出版画集,能够进行学术研究、·收藏和延伸扩大展览的影响和典藏。
提高展览的艺术性应注意到的是:制定科学的展览模式,融人艺术的创新。展览的艺术性首先在策展环节中就应提倡,中国美术展览的现代格局已经明显,但是在体制上尚缺一个基本的模型,展览决策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少形成严格的决策模型,由于决策失误的可能也比较大。
因此,要提高美术展览水平和其艺术性进而能与国际同行接轨,加强展览决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决策艺术媒介做衬托。从目前情况来看,美术展览策展决策模型应基于科学的专业学术理论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不仅要充分了解展示与宣传的内容,而且要充分了解国内外专业学术团体和展览机构与之相关的动态和艺术市场状况。在科学展览模式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各个展览的特点,融人创新元素,配合作品内容。进行品味艺术新颖形式的布展,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观众看到作品后,所得到的传媒作用,媒介的影响何等的深入人心并一望可知。
色彩是展览艺术性表现的最直接工具。色彩是装扮展览空间、衬托作品表达、提升展览艺术品味的重要工具。美术展览中色彩的艺术性,最起码要让色彩符合展览的层次定位,表现到作品的特质,这就是说展览在空间色彩上注重了情感,也是以理念为根本、色彩为方式完美体现展览空间设计的表达。
请进展览参观者奉献艺术大餐。作为国家美术机构、学术团体或是美术馆,是最大的传媒传播机构,其所策划或举办的美术展览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无论是主题性展览还是实验性展览,都必须考虑将观众的理解与参与放在首位,调动一切手段、尽一切可能地吸引最多的观众来观看展览,作为学术性的展览,使观者更有理解性的互动,不仅是层面上的观赏,还要切实的理解。另外,展览作品的风格、形式、内容、材料有不同的样式,展览还必须就此考虑作品与观众的交流问题。从美术展览的组成部分说,举办作品展览首先要考虑的是参观者。在分析并确定了参观者数量最多的那类后,按照其身份和分析参观目的进行布展,不仅仅是符合参观者的欣赏口味,应该是对参观者对展览受欢迎程度上将有很大提高体现以人为本,为艺术而展。欣赏美术展览的另一种目的是在休闲享受的同时,媒介的艺术性深人人心,让参观者陶冶在艺术的氛围中。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在某些情况下,对观众进行引导和演讲,会给人们了一顿艺术盛宴,也是增加了展览的艺术性的又一窗口,体现媒介中的新的理念。
美术展览是指各类美术作品在一处精心设计空间内的展示,有时附有简略文宁性的解释:如今许多美术展览已成规模,以往我国传统的美术展览大致通过i种传媒方式:一类是官方的、体制文化的,如国家的各届美术作品展等;二类是学术的、々业的,如知名美术家个人展览等;一类是商业的、经济的,如美术作品拍卖展等这种传媒形式的展览构成为r艺术文化的传播平台,已成为r美术家传播艺术思想的盛会,同时也成为了商家的投资新选择但现代的美术展览已有lr很大的融合,大多以:类展览与网络相混合来进行的,体现了今天传媒中美术展览}i社会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展览文化也变得日益丰富繁荣一现今,美术作品展览中的艺术性和现代性作为展览的重辅,对美术展览的发展还承担着引导和指作用。
美术展览并.只足简单的美术作品陈列,若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美术作晶的魅力,除了美术作品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外,传媒展览的艺术性也会给美术作品增加传播作用美术展览作为一种传播艺术语言体系,在展览过程中体现的不仅只有运作方式和操作技巧.还包括选题视角、人文理念、艺术内涵,主爱就足展览的艺术性问题;许多的学术团体、展览机构或美术馆都研拟自己的策展决策模型,使展览信息的传播快速、广泛的送达到接受者,从而使展览的信息得到较好的传播,但,这种展览模式的套用仅是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一种需求,从展览的本质日的h{发,体现艺术魅力,展览还需要奉身艺术价值.规范的、科学的展览流程中加入丰富的艺术元素将使展览更可观、可研存现代传媒中美术展览中加入艺术元素主要有以下具体环节:
选择美术作品的艺术件,举办展览前期需要一份洋细的调查和预测,凋查预测;展览对象其可行性并提出.之后制定详细流程计划全面精心的前期策划至关重要.是美术展会成畋的第一步一前期准备完毕就是选择艺术品,如果是官方展览,这美术作品来a不同的机构;如果是学术展览.主要来自美术专业机构等;如果是商业展览.很多米自、厕廊和收藏机构,美术作品的选择足根据展览的日的而定,确定展览的主题.定位是什么性质的展览来选择所展览的美术作品,但是其中有个协调的过程,无论什么性质的展览,都需要分类进行,所以美术作品的选择就需要考虑到展览目的和作品分类问题,也就是整个展览主题的艺术性统一、和谐:没计展览空间的艺术性展览的具体展现内容包括美术作品、际签、l_f文镶板凳,有时也包括目录根据作品数量、作品风格、作品定位等对建筑环境进行与作品相协调的设计,包括展览柜台、展览框架、照明选择等。Www.133229.COm掌握展览室内总体设汁风格,设定总体环境色调,在此环节最为重要,除以上因素外,展览的氛同还需要环境的衬托和强调,涉及到色彩和诸方面,定位色彩元素对展览的艺术性有良好的调节视神经作用,所以色彩常被人视为精神上、感情上的重要语言是有道理的,它确实能激发人的各种感情表达。暖色传达给人以兴夼,冷色给人平静、清爽的感觉,而黑色白色则给人以严肃、素朴的感觉,灰色给人以安详、舒适的感觉=不同色彩的搭配、变幻、调和.更加显现风格迥异的感官映像,给人多种媒介汁感觉,它能更深刻的吸引人,达到传媒神经的最高境界,加强造型的效果,它直接地、更好地传递展览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影响。除色彩不仅给人以美的感觉,同时还会带来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展览中色彩的运用在现代传媒中要有穿透力和时空感,要做到传递的感官丰富性、多样性,就不能仅停留在色彩的形式变化,展览空间色彩设计的真正灵魂其实来自于设计师的意设,没有意念的空问色彩传递,无异于一具空有漂亮的色彩躯壳,只有将创作意念配合色彩元素融人卒间设计中,设计才有灵魂,那些颜色就会向观众传情达意,发挥色彩对展览的配合、衬托灵动作用。传媒色彩的单纯、明确有很强的符号性,适合学术性的展览和宣传,这类的色彩设计相比展览在目的l:更加着重传媒本身的价值,它能有效地统一总体特征,突出个体面貌,对作品起到较强的衬托作用;强烈的色彩对比会刺激人的感官,引起某种情绪和心理的变化,这样的色彩应用于集体展览宣传上,可以融合作品的多样性,统一展室视觉;柔和微妙的色彩则含蓄内向,令人细细品味,对民族风格、乡土风格的展览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色彩设计:因此,美术展览的艺术性和现代性在当今的传媒视觉冲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色彩使展览的个性明显,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也强;丰富的色彩能极大满足视觉审美,带给观众更加全面的视觉享受一色彩是展览艺术的完善和补充,通过色与色之问的合理配置.以及色与色之间相互关系的安排,达到色彩的和谐,构建统一的展览,延伸空间影响例如,补色是视觉对立中最具有对抗性的,而在媒体补色中一旦得到调和而形成更加完美统一,并通过今日的上具:相机、电脑、电视电影等来实践三类展览媒体激荡人心的和谐的力体日的。色彩具有不稳定性,色彩的各要素之间又相互依赖。在展览空问色彩设计中,在灵活运用各种形式法则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整体效果的把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审美形态。设计者运用色彩艺术知识与应用表现相结合,完成色彩语意,不管是哪种形式,色彩理论是有章可循,可以把握的,恰恰相反,激发全新的想象,找到突出的个性(潜能的独特的特征),结合色彩表现的创意,将全新的演变转化成展览的个性色彩。前者是凭直觉,后者是熟练掌握了知识后赋予的展览空间色彩的主观表现,即精神的前者是直观的观察和表现色彩。所以,在当今设计思想的进步下,我们要努力打破常规的传统色彩设计方式,从模仿的技术导致的程式化中的转换成创新思维的设计,也是目前的理念j就空间艺术性设计还需要细致到作品位置的摆放,充分考虑到展览参观者实地的参观路线,让作品尽收眼底也是美术展览艺术性的一方面。总之,经过周密考虑而将展览空间设计得富有艺术性,让美术作品在富有吸引力的建筑环境中展出,能够给参观者提供激动人心的环境,激发他们对作品互动的兴趣。
宣传展览的艺术性。利用媒体是当代艺术活动的特色之一,媒体与美术展览便成为不可分的孪生~对,构成美术活动的一体。诸如办展览前的新闻,展览前后的媒体报道和刊登作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行为和追求的目标,所以媒体的宣传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现代传媒如此发达的阶段,很好的运用传媒这个媒介,美术展览的影响力将极大的提高,因此有效地利用媒体发动广告攻势,是抢占宣传策略高起点的必然手段。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得到展开的,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显现出媒体的影响力,如何有效地选择媒体,就需要把握传媒特点,选择恰当的操作方式,根据展览性质、地点、观众的层次有的放矢。作品是基石,传媒是外衣,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在许多不同层面上展开的,一者属于消闲类艺术,在众多人群的支持下,表现出一种主流性的态势,它所反映出的是艺术本体上的问题,对于艺术未来发展的贡献确有限,但是,它已经成为媒体主要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属于少数人群体的艺术另类和新兴艺术,如动画,以其实验性的新奇和感官的刺激,又成为媒体猎奇的目标,艺术成为媒体娱乐大众的素材,是媒体的造势,推进了这一潮流的前进。所以说展览是美术作品借助媒体走向社会的平台,它与媒体的宣传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到美术展览的宣传不可或缺的需要准备是展览相关资料,例如目录、画册、光盘、视频等,方便参观者的快速了解和收藏。同时,展览之余,整理美术作品出版画集,能够进行学术研究、·收藏和延伸扩大展览的影响和典藏。
提高展览的艺术性应注意到的是:制定科学的展览模式,融人艺术的创新。展览的艺术性首先在策展环节中就应提倡,中国美术展览的现代格局已经明显,但是在体制上尚缺一个基本的模型,展览决策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少形成严格的决策模型,由于决策失误的可能也比较大。
因此,要提高美术展览水平和其艺术性进而能与国际同行接轨,加强展览决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决策艺术媒介做衬托。从目前情况来看,美术展览策展决策模型应基于科学的专业学术理论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不仅要充分了解展示与宣传的内容,而且要充分了解国内外专业学术团体和展览机构与之相关的动态和艺术市场状况。在科学展览模式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各个展览的特点,融人创新元素,配合作品内容。进行品味艺术新颖形式的布展,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观众看到作品后,所得到的传媒作用,媒介的影响何等的深入人心并一望可知。
色彩是展览艺术性表现的最直接工具。色彩是装扮展览空间、衬托作品表达、提升展览艺术品味的重要工具。美术展览中色彩的艺术性,最起码要让色彩符合展览的层次定位,表现到作品的特质,这就是说展览在空间色彩上注重了情感,也是以理念为根本、色彩为方式完美体现展览空间设计的表达。
请进展览参观者奉献艺术大餐。作为国家美术机构、学术团体或是美术馆,是最大的传媒传播机构,其所策划或举办的美术展览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无论是主题性展览还是实验性展览,都必须考虑将观众的理解与参与放在首位,调动一切手段、尽一切可能地吸引最多的观众来观看展览,作为学术性的展览,使观者更有理解性的互动,不仅是层面上的观赏,还要切实的理解。另外,展览作品的风格、形式、内容、材料有不同的样式,展览还必须就此考虑作品与观众的交流问题。从美术展览的组成部分说,举办作品展览首先要考虑的是参观者。在分析并确定了参观者数量最多的那类后,按照其身份和分析参观目的进行布展,不仅仅是符合参观者的欣赏口味,应该是对参观者对展览受欢迎程度上将有很大提高体现以人为本,为艺术而展。欣赏美术展览的另一种目的是在休闲享受的同时,媒介的艺术性深人人心,让参观者陶冶在艺术的氛围中。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在某些情况下,对观众进行引导和演讲,会给人们了一顿艺术盛宴,也是增加了展览的艺术性的又一窗口,体现媒介中的新的理念。
1.1确立实验教学的桥梁地位和作用
确立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桥梁地位和作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全面提升。
认真规划设计实验教学课程,编写实验教材,精心组织实验教学,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实验教学课程。有的是专为某一专业开设,如“报刊电子编辑”之于新闻学,“电视摄像”之于广播电视新闻学,“平面广告设计”之于广告学;有的是相关专业共同开设,如“电视广告”之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与广告学,“传播学研究方法”之于所有新闻传播类专业等。当然,凡开设的实验教学课程,传媒类专业都可以选修。到目前为止,已编写各种实验教材、实验讲义近30种。
追踪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创设与媒体技术同步的系列实验教学技术平台,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了技术设备与技术支持。
1.2探索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强调自主学习与实践促进的有机结合。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现有实验教学条件主动学习与开展研究,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等问题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比如广播电视新闻类课程,以媒介调查的结果和业界反馈的意见作为参考来进行自主学习设计、制作网络课程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创设网上学习讨论区,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目的。又如“媒介经营管理”课程,组织学生进行零售报摊调查,学生自行设计问卷,分组调查,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统计,使学生不仅掌握了问卷统计的基本方法,而且对报业市场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实践促进则是:一方面通过讲座和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让经验丰富的传媒工作者到中心来举办讲座,传经送宝,或组织学生到传媒单位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以传媒工作者为师,感受媒体一线的动态,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找出自己的差距;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传媒实践,积极向媒体投稿,参与媒体的节目制作,参与各项传媒技能竞赛,如华人大学生广告金犊奖、校园DV大赛等,或参与学校有关重要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获得经验,实现专业技能的进一步提高。
1.3建立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
开放的实验教学平台,能够促进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媒体实习基地的有机对接,使校内的媒体实验教学与校外的媒体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强化实践操作能力践行“开放式办学”的教学理念,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0寸,积极与广东省各主要媒体、广告公司等传媒机构合作,共建媒体实习基地作为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有机延伸。已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的主要有: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珠海报业集团、广东电视台、广东省广告(集团)公司、21CN网站等18家单位。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媒体实习基地一内一外,形成互补的平台,为全面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设“专业训练营”等项目作为学校实验教学与媒体实践锻炼的桥梁。中心重视与传媒业界合作,为学生举办各种专业训练营,包括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的“暨大准记者南方训练营”,与广东电视台合作的“暨大电视采编特训营”,与广东省广告(集团)公司合作的“暨大。省广'广告兵法’训练营”等。专业训练营采用“系统化的业界讲座+针对性的业界实习”方式,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业界的经验和最新的运作模式,从而使学校实验教学与传媒实践接轨。此外,中心与香教学获得了业界的有力支持。
1.4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深化实验教学的内涵,拓展实验教学的辐射力,把实验教学与校园文化、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激发创新能力。
1.4.1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
支持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策划组织与专业实践有关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一年一次的“新闻传播节”,两年一次的“广告节”,还有DV大赛、摄影大赛、校园公益广告大赛、报刊电子编辑排版大赛等。这些活动巩固和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九并在校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1.4.2与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
中心积极组织学生以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参与“挑战杯”、本科生创新工程项目或其他研究项目。目前我院学生申报的“挑战杯”项目中有7项获得国家级、省级或校级奖励。
中心与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电视收视率的数据分析及广告投放的市场分析研究。学生还可进一步在有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撰写科研论文,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对优秀研究论文进行奖励,以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1.4.3与自主创业实践相结合
鼓励学生借助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立自主创业项目。如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设计就让学生自己联系客户,组成品牌服务小组,为客户提供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制作、媒体投放等服务,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具体的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如下几点。
2.1 实验教学方法
2.1.1案例式教学
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传媒作品作为观摩的案例,在制作节目前提供给学生观看,由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利用投影及时地向学生演示编辑过程,分析案例的设计思想。例如在“电视节目制作实验”的“制作短片”实验项目教学中选取了“欧洲杯足球赛直播”宣传短片作为案例,利用在电视播出节目中录制的相关素材,用现有非线性编辑系统讲述如何实现案例中的“叠画”、“画中画”、3D运动画面、色彩校正、不规则运动字幕等特技效果。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来进行操作,模仿练习,在听课的同时能够得到及港亚洲电视台成功合办“电视主持人,,培训班使实验时强化,而目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匕演示示范,及时解决问题。通过细致入微的制作过程演示和高屋建瓴的技巧点拨,将学生引入专业制作的领域进一步掌握技术的运用。
2.1.2项目式教学
指导学生参与一个真实的传媒实务项目操作,在实战中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例如在‘报刊电子编辑实验”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设计项目,开展项目教学。譬如“要闻版编排设计”实验项目,布置学生利用自己收集的相关素材设计、制作一份要闻简易报刊。又如在“新闻节目直播模拟”实验项目教学中,学生就对当时新闻与传播学院与BBC中文网合作举办的“媒体角色与社会发展”论坛进行现场直播。此外,中心还联系了传媒业界,给学生提供节目的播出平台。近两年联系了凤凰卫视、广东电视台和南方电视台,让学生参与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实验教学直接围绕相关实际项目来展开。
2.1.3 研究式教学
指导学生对传媒实践与传媒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学生可利用媒体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科技创新,参与诸如“挑战杯”等各种竞赛;新闻与传播学院与艾杰比尼尔森媒介研究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生可利用尼尔森的电视收视率调查数据对电视收视规律与广告投放规律进行专门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并更大地激发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2.1.4 互动式教学
已形成多层次的互动:一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提供资源和设计任务,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作,通过媒体创作活动建立互动,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交流;二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通过团队实验项目的设计,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和研讨,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三是实验中心与媒体机构互动,通过与新闻媒体和广告公司建立教学实习基地或合办培训班等方式进行积极互动,引领学生走进传媒业界,实验教学与社会接轨。
2.2 实验教学手段
2.2.1 多媒体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演示功能,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演示各种案例,使实验教学更加直观生动。运用实习拍摄节目、教学软件、教学影片等多种材料的观摩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观摩中学习传媒实务的经验教训。
2.2.2 网络化教学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制作网络课程或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资源,创设网上学习讨论区。例如:为电视实验课程的教学建立了“电视新闻节目系统专题学习网站”,此网站于2007年10月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高教文科组三等奖;为报刊电子编辑实验课程的教学建立了“报刊编辑学习资源库网站”等。
2.2.3 专业训练营
[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信息服务 舆论引导
“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时的描述,几近成为当代传媒生态的写照。互联网浪潮汹涌澎湃,新技术、新介质、新载体层出不穷,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纵横驰骋,但大部分传统主流媒体依然在困惑中苦苦探索转型突围之路。
今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媒体融合发展从媒体自觉探索上升到国家战略,并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系之中。
这份中央文件引发的思想解放热潮方兴未艾,并必将掀起传媒业界一场深刻而伟大的产业革命。本文拟结合一个省级党报集团的实例,就融合发展的路径及商业模式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融合发展:传统媒体蝶变的必然选择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对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来说,努力的方向就在于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唯其如此,方能危中寻机、衰中求兴,进而化蛹成蝶。
监测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报纸订阅零售总量下滑10.83%,广告刊登额下降8.1%。伴随着新兴媒体日新月异的勃兴,传统媒体到底失去了什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宋建武的答案是,失去了社会信息整合平台的地位!从而失去了议题设置功能,也失去了作为商业信息传播主渠道的价值。解决方案只有一个:借力融合发展,重建平台功能。
梳理学术界对“融合发展”的探讨(详见表一),不难发现,媒体融合发展极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的重新布局,并将引领传媒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极大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也深刻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新闻传播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从美国纽约时报推出数字化报纸,到英国金融时报采用“网络+报纸”的捆绑销售:从人民日报客户端隆重上线,到上海澎湃新闻短时间内风生水起,媒体融合发展大势渐成(详见表二、表三)。
就现阶段而言,媒体融合已脱离了以往依靠外部的力量使媒体结合成一个共同体的初级阶段,而迈向全方位融合阶段:1、渠道融合: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整合渠道资源实现内容共享;2、组织的融合,各媒体间人员、管理、文化的互相渗透深度融合:3、资本的融合,传媒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完成对其他媒体资源进行重组并购。总体来讲,融合发展已迈向渠道多元化、市场一体化、组织整合化的深度融合阶段。
二、红糖与火柴:跨界服务催生新兴市场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到供销社凭票去买红糖经常会搭售火柴,因为火柴一旦积压就会受潮报废。在今天看来,可以像卖“火柴”一样去推送新闻,而“红糖”便是稀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能给予营养、滋养和甜头的物品,那就是服务!
媒体融合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要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从而转向现代信息服务业。浙报传媒通过收购游戏公司,将数以千万的游戏玩家转化为传媒受众的做法就是一种尝试。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自主研发的楚天神码功能性新闻客户端,不仅通过跨界服务创建了新的舆论阵地,而且催生了新的信息服务市场。
2012年8月,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访问湖北日报时提示,要特别关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当年11月党的十八期间,湖北日报开设“二维码上看盛会”专栏,使读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观视频新闻,使传统平媒升级为全息媒体。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体验后指示:“湖北日报利用‘二维条码’,通过手机将报纸内容和网络视频联系起来,这是宣传报道上的创新之举,要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提升党报影响力。”
2013年5月16日,楚天神码客户端经过4个多月的技术攻关,完成从报网融合到新闻客户端的跨越,正式在全球两大主流平台苹果、安卓全面上线。
“神码,神一样的码”,神码不仅可扫二维码,而且可以扫所有商品的条形码,一扫就可在手机上查到该商品产地、生产日期和在各大商场的价格,这种“扫码查价”功能一推出就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并因其权威性、准确性一举战胜市场上单一的查价软件。
神码还推出“码上惠生活”,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享受商品优惠打折,目前已与上百个商家合作,推出上千种打折商品,为用户带来实惠。“扫什么,得什么”一度在武汉地区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
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码开发出电动车专用的防盗追踪仪,车主可通过手机上的神码客户端实时追踪电动车,一旦车辆位置异常就会自动报警。神码北斗追踪仪一问世就引起市民的追捧。而仅在湖北,追踪仪的潜在市场空间超过十亿元。
到今年年底,神码用户数量有望突破300万。最令人期待的是,目前神码正进行技术升级和新闻改版,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筹资建设省级食品药品溯源监管平台,这一平台开拓的直接市场高达上百亿元,关联市场达数百亿元。(图1、2)
楚天神码初战告捷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服务+新闻”的产品接连推出,初步构建起一个新产品方阵:
——“去运动”客户端,与湖北省体育局联合开发,2014年7月14日上线运行,每月有超过50万人次免费或低消费享受了政府购买的公共体育服务,这一体育惠民工程,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图3)
——湖北手机报,2013年8月15日上线,快速拓展地方版、行业版、企业版等20多个细分市场,目前订阅用户突破500万。最近,以4G技术为基础的视频手机报已进入测试阶段,有望成为全国第一个正式上线的视频手机报。
——政务微信群,2013年8月8日,武汉交警微信公众号上线,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用微信查询机动车违章、罚款缴纳、驾照扣分、交通路况查询等多种功能,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此后,政务微信群陆续推出,拟在湖北代建2000个政务微信公众号。
“用户即市场,产品即服务”,秉承这一理念,湖北日报创建了基于31(传统互联网Internet、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新媒体新闻信息服务平台,业务形态涵盖新闻网站、手机报、舆情服务、户外媒体、动漫、移动客户端、电子商务、金融信息服务、无人机航拍、大数据服务等,日均受众突破3000万人次。
三、市场倒逼:机制改革释放新闻生产力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王菲在《传奇》所唱的正是我们媒体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喧嚣纷扰的信息时代,要想让人记住新闻的“容颜”,首先要争取让人“多看一眼”。为了这“一眼”,必须要改革传统的体制机制,让融合发展进入化学反应阶段。
2013年,湖北日报自主研发并建设了全媒体指挥中心,集同步视频采访、全媒体编辑、实时、舆情监控等功能于一体,构建了前方采访、后方编发、受众互动的新型采编模式。同时加快研发舆情监测系统,对全省17个地市州进行24小时监测,发现舆情信息及时反馈,并提出处置建议,使舆论引导更加及时有效。
2014年6月10日上午11时许,舆情监测系统监测一条信息:“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教室2楼发生社会人员持刀和疑似爆炸物劫持老师事件”。收到线索后,值班编辑一边与驻当地记者、通讯员联系,获取更为准确的第一手信息,一边安排记者赶往潜江现场采访。
经过认真核实,12点15分,荆楚网首发《潜江浩口三小发生劫持事件歹徒张某当场被击毙》,引起全国媒体的广泛转载,公安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当即做出了批示。但同时,警察果断开枪击毙劫持者的细节,也引起了部分网民的质疑。
通过对舆情系统检测信息的分析研判,舆情小组很快做出处置方案,以重点报道秦开美、王华林接力换下被劫持师生的方式,将舆论关注的焦点从“果断开枪”转移到“接力赴险”上来,配合新闻漫画、网络评论表现方式,通过神码全媒体新闻客户端、湖北手机报、微博微信、社区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生动刻画了两位英雄人物形象,很快赢得了网民的赞许。次日,湖北日报就此以“接力赴险、义勇担当”为主题刊登的深度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短短4个小时内,两位重大典型人物就被推向全国。记得在2009年12月24日,长江大学生手牵手结成“人链”英勇救人事迹,中央地方多家媒体联合报道,花了近7天才在全国引起反响。
全媒体指挥体系只是湖北日报采编一体化机制中的一环。按照“线索共享、采访同行、全媒体互动、多平台呈现”的要求,网媒记者每天参与湖北日报采前会、编前会,通报网络舆情热点和网民爆料线索,并从纸媒选题中挑选适合新媒体呈现的线索予以跟踪报道,重大报道纸媒与网媒记者同步采访,根据各平台需要进行个性化呈现。
早在三年前。湖北日报出台了纸媒向新媒体供稿制度,要求纸媒采编人员第一时间以快讯形式向网媒发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网媒及时发快讯、网民互动看反应、根据热点挖深度、精品报道见纸媒”的传播链条。在今年对刘汉刘维等涉黑案件庭审报道中,湖北日报报道组按照网络特色第一时间采写图文报道在集团旗下所有新媒体载体进行推广,覆盖2000万荆楚网用户、500万湖北手机报用户、700万集团报网官方微博粉丝、80万楚天神码新闻手机客户端用户、1000多块电子阅报栏,实现了庭审信息的全覆盖。#刘汉刘维案庭审#话题多次被网友顶至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刊发的近百篇长篇深度报道,被境内外媒体纷纷转发转播,有效引导了舆论。(图4)
2014年7月1日,整合了湖北日报旗下新媒体方阵的荆楚网成功挂牌全国股转系统,证券代码830836,成为全国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省级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同时也为湖北日报媒体融合发展找到资金杠杆。
媒体融合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实际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资金、技术问题不难解决,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克难攻坚也可取得成功,最大的难题在于推动融合发展所需的骨干型人才、领军型人才。诚如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 Ronald.H.Cose)所指出,“中国日益增加的金融资产盈余与巨大的人才赤字相匹配,这种尴尬而刺眼的不平衡,揭示了目前中式市场经济最严重的缺陷。”
在传统媒体领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记者群、读者群和最丰富的业态:在新兴媒体领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用户群、最丰富的应用和最活跃的市场。媒体融合发展,必将造就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数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让中国声音影响世界,成就梦想。
参考文献:
[1]吴昊天:《以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传媒产业新型发展之路》,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0
[2]方雯:《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现在》,安徽大学学位论文,2011
[3]姜帅:《媒介融合下传统报业的发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4]李兴平:《媒介融合下的报业集团发展》,广西大学学位论文,2008
[5]桑翔:《中国媒体融合的现状、模式和趋势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
[6]黄艳,:《人民网新媒体品牌传播策略研究》,《中国报业》2014年第8期
[7]赵国柱:《太报集团报网互动和新媒体发展的探索》,《城市党报研究》2011年第4期
网站首页>>范文参考>>文学范文>>新闻传播论文>>正文
文化研究的视野:大众传播与接受
当代世界最不引人注目却又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现象是什么?电视.电视观众恐怕是当代世界最广泛的文化研究对象.研究电视,是理解与大众传播中心问题有关的整个社会和文化进程的潜在的关键.因为,电视观众是今天人类日常生活中社会和文化的最主要的实体。
在当代世界,与电视有关的生产者的力量日益强大,而与之相应的消费者的力量也日益强大.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德国接受美学兴起时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其创始人敏锐地感受到了当时大众流行文化的兴起.后来,接受美学又突破了其早期读者中心论的藩篱,向COMMUNICATION转化.COMMUNICATION这个词既是交流,也是传播.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播及其传播媒体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一刻或缺的生存手段.
按照传统的观念,消费的基本要素是其实用性或有效性,也就是说,购买一种产品,一定是于人有用的.而其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的需求奠定了其效用的基础.但是从现代观念来看,人的需求是养成的.现代人的消费也在不断发明着\制造着\涵养着他们自身的需求,特别是人们的精神的和文化的需求.消费本身是一个构筑意义的过程,它"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文化的内化",是文化的生成\漫漶\固化的过程.我们无法想象,30年前中国社会会对当代流行音乐有如此巨大而狂热的需求.10年前有位朋友从西方归来,谈及西方电视观众对某一电视主持人的喜爱和依赖.一位年长的时事政论主持人因度假,节目改由他人主持,竟然有几十万观众写信打电话要求他回来,他们声称无法忍受没有他的日子.当时对此深感不解.几年后我国电视也重演了这一活剧.使我们深骇于电视的力量:电视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技术的发展,现代科技广泛地运用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之中,在文化领域掀起了新科技革命的旋风,已经导致新兴文化形态的崛起和传统文化形态的更新。文化生产方式工业化,实现了从文化手工业到现代文化大工业的深刻变革,直接导致文化工业革命。文化作坊让位于文化工厂,社会化文化大生产取代个人化文化小生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高新技术的产生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不仅导致所有传统艺术形式的升级换代和现代更新,而且创造了大量崭新的艺术形式。
文化传播形式随着现代大众传媒从纸煤质到电媒质的创生变换,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媒体革命。广播、电影、电视、音像、多媒本相继产生,不仅创造了崭新的文化工业--广播工业、电影工业、电视工业。音像文化乃至多媒体文化代替图书文化,成为新兴的主导文化形式,并且在图书的基础上创造了电子报刊,新闻产业、广告产业等等相继诞生,文化不断经历创新扩容。文化的领土前所未有地猛烈扩张。
相对而言,如果说中国二十世纪初叶经历的实现了中国文化的新旧置换,是一场具有中国历史意义的文化本体革命;那么,以电子媒质为代表的现代大众传媒的升级换代和创新发展,使人类具有了崭新的现代文化,实现了文化本体的更新发展和创新扩容,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文化革命。
人类童年时代的文学艺术是通过口耳相传的。古代的游吟诗人就是通过不断的游走吟唱来传播艺术、故事和历史的。诗歌特别是史诗成了那个时代人类最主要的艺术方式。但是口耳相传的艺术是没有原本的艺术,是在传播中创作和加工的艺术。印刷术的发明,使人类的传播有了巨大的进步。阅读成了获得知识,展开想象力,享受艺术,开拓人类精神领域的最佳方式。正是纸媒质确立了文学在诸种艺术形式中的宗主地位。
从纸介质的传播媒体向广播电视等电子介质的传播媒体转化,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飞跃之一。电子传媒比印刷传媒拥有更为强大的力量。
今天科技对文化的渗透,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艺术的媒介化趋向。艺术的媒介化以越来越多的大众文化产品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标志。它表现为艺术的传播越来越受到媒介工业技术和体制的制约。借助媒介,艺术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效率更高。而且,媒介介入了艺术的创作过程,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传播媒介给艺术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作品与艺术创作原初语境的分离,即所谓"取消语境"(decontextualization),在一个虚拟时间虚拟地点重构一个新语境,此所谓"重置语境"(recontextualization),艺术传播和媒介技术带来的语境的分离和重构,也从根本上改变了艺术创作反映生活的传统观念。是媒介手段创造了比现实更真实的"超现实"或"超真实"。
如果说过去的艺术作品只有一个作者的话,现代的电子媒介艺术的作者则是一大群。这只要看看每一部电视剧后面长长的名单就了然了。当代电视艺术作品除了作者(编剧)外,还有导演、制作人、工程师,以及广告公司或传媒公司决策人员的介入。甚至作品的发行人员都可以指手划脚,说三道四。时尚潮流更多地影响艺术创作。
传统的神话已经远去,今天的神话是以电子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而电视就是当代大众文化的神话与象征系统。电视作为技术,为其使用者创造了一个空间,这是一个操作的空间,又是一个能够创造意义的空间,一个有着可能性及不确定性而有待填补有待扩展的空间.虽然没有绝对的分界,电视(以及其他信息与传播技术)区别于非交流性的家用电器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双重连接作用.它本身具有意义,同时,它还是意义的传送者.
先前的媒体研究认为,这一研究的核心论题应当是媒体节目的共同性与观众要求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是媒体的强制性压抑、消弭了观众主体的能动性,使观众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但是,当前高科技传媒的发展告诉我们,今日的媒体是在一个日益复杂日益多样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里运转和发展的,先前某一两种媒体如电视或某一两家电视霸世界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随着媒体种类与数量的急剧增加,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体的传播功能与创造意义的功能逐渐合一,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选择性越来越高,主动性越来越强,某一种媒体或某一家媒体凭借一种行政命令或长官意志完全地直接地影响大众的时代即将过去。如果我们说当今世界媒体的力量在左右着人类的话,那么,媒体的迅速发展也在不断产生着消解其霸权的力量。媒体的多样性和多元性,以及内容的极其丰富性,赋予受众更大的选择的能动性与自由度。竞争使媒体与接受者的关系由原来的教育、指导甚至命令变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收费上网、有线电视使接受者白得免费午餐的受赠意识、传统形成的受教育、听报告的意识大为减弱,而代之以我作为一个消费者的个人购买与消费行为的意识。既然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我就有权要求得到更合乎我的个人意愿的服务;既然可以有多种选择,我当然选择最符合我的个性特征的节目。
但是这些众多的选择,仍然只能在一种任何人也无法逃脱的文化语境和公共空间中展开,在一定的文化与经济的场域中实施。因而民族的、地域的、性别的、阶层的特征就凸现出来,观众由文化所囿定的主观倾向性便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尽管这一显现仍然显得那么随意、漫漶、毫不经意。
[page_break]从媒体来看,其"服务"的多样性也是有条件和受制约的。尽管电视节目千变万化,它众多的表现类型叫人目眩神迷,但它本身实际上是一种"配方式媒介"。西方电视美学家赫拉斯.纽肯默指出,"成功的电视配方被广为模仿……能够存在下来的配方一定是广有观众的。""配方成了组织和界定世界的特殊方式。情景喜剧和电视所创造的其它形式的世界都给人不真实的感觉,但是,我认为情景喜剧和电视却创造了一种特殊的现实感。每种类型都有它自己的价值系统……打破这种现实也就是创造一种新的配方。在某些情况下,这也就创造出一种新的电视艺术形式。"
当然,媒体的伟大与可怕还在于它水滴石穿、有意无意地形塑观众的趣味、喜好之型,欣赏习惯、文化生活之模式乃至深层心理文化结构的功能。
对于观众的研究可以是相当抽象的,但世界上的任何观赏行为都是具体的,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展开的。至今为止的主体媒介电视主要是在家庭中观看的,它更多地带有一种小型的群体性质,观众之间有感应,有共鸣,有交流。正在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其观看行为则更加个人化或私人化。由于动态的互动关系,先前观者之间的感应交流已被网上的互动交流所代替,先前极为重要的此时此地的具体时空场景,现在已相形见绌,不再那么绝对重要了。
摘 要:本文从话语的角度探讨了传媒文化,在现代传播语境下的传媒话语的共同特征基础上,论述了网络话语特征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网络话语的碎片化、可写性及表述的自由化。
关键词:传媒话语;碎片化;可写性;
RonScollon在《Mediated Discourse As Socioal interaction》一书中谈到媒介话语术语使用的三个层面:一是指大众传媒话语即报纸、杂志、期刊、电视、电影话语;二是指以电脑为媒介的网络话语;三是指最为广泛意义上的公共和日常话语,其媒介如信件、笔记、备忘录,以及更多技术媒介如话筒、电话、电脑甚至英语、汉语,或说写和符号语言传播模式[1]。我们这里所谈论的主要是现代社会所公认的大众媒介意义上的传媒话语,即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以及本文的核心——第四媒体网络。
一、现代传播语境下的传媒话语特征
(一)话语的广泛性——政治民主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传媒内部话语关系在新闻价值取向上,由“单一政治维度”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娱乐“多向维度”转变的发展,传媒容纳并呈现政治、经济、科学、宗教、道德、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种话语形式,根据自己的意图与模式给予改造和再组织。
这种话语的广泛性特征,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国家、政治地理范畴以及社会范畴。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话题与话语开放促进了传媒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与渗透,尤其对私人领域生活的渗透。一方面,鸡鸣狗盗的琐碎之事可以成为媒介向公众哗众取宠的工具,另一方面,对公众人物的私人生活的关注也成为以媒介为主导的社会大众的关注焦点。值得注意的是,话语的广泛性与开放在网络中表现更为显着。这是因为传统媒体的话语生产更受到法律、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二)话语的直观性——消费经济下的媒介的“视觉转向”
市场经济严格说来就是消费经济。为了实现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其市场运行及生产行为不能不瞄准公众消费动向,不能不围绕消费旋转。“顾客就是上帝”这一口号就很能说明这一点。正是由于市场经济着眼于消费的运作机制和西方社会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当前我国传媒呈现出一定的消费主义倾向。这种消费主义倾向,即是指传媒着眼于公众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求欲望的创造,对物的符号意义的强调及其所营造的“消费社会”的氛围。
正是在这种消费经济的影响之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媒介的一个显着变化就是视觉形象(包括图像和活动影像)在媒介内容表达和受众吸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印刷媒体的“读图时代”早已来临,电子媒体的“影像时代”也已到来。这表明形象已经取代文字成为媒介传播的强势符号,此即媒介的“视觉转向”。
媒介的视觉转向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特征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大力张扬,在形式上就表现为传播符号的视觉化。形式上的表现主要集中于文本形式的变革。报纸的彩版、大量的图片、耀人眼目的标题,电视技术的更新以及时尚、另类等元素的介入,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和图片专题,都有利于形成视觉冲击力,刺激人们的消费欲。
(三)话语的世俗性——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提出,我国当代传媒开始出现了一大批平民化色彩浓厚、凸现平民意识、表达对平民的关怀的新闻报道和节目,从以《第七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的兴起并形成规模效应,更加凸显了传媒话语的世俗性。这种世俗化的倾向以平民的内容为关注焦点,以娱乐化的手段制造话题,虽然备受争议,却也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
所有的传播行为都有两个指向:一是披露事实,告知情况的指向,一是传受双方相互交流、互动的指向。后一指向认为,传播是相互关系的协调,而非对立。这一指向使传播从权力话语转向身份认同话语,主要是文化身份的认同,而不是阶级身份的认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认同,更强调情感、体验和娱乐。就连党报也从过去强调政党的声音,发展到现在强调与社会生活相关的话题。大多党报都将本地新闻放在了重要位置,本地新闻的数量在所有新闻中所占的比重可以高达40%以上,报道的角度也有了新的解读。如报道城管部门的技术革新,不仅从官方的角度,更是从百姓的视角,看到了各种问题诸如井盖丢失、公共设施损坏、垃圾渣土堆集、占道经营、违章搭盖、油烟扰民等,都可以在短至数十秒内反映给监督和指挥中心。这就切合了城市化、市民化、个性化的需求。正是在关注世俗平民,报道世俗生活,追求世俗价值,表达人文关怀的过程中,当代媒介在价值追求上更强调人在感性上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而实现受众文化身份的认同感。
二、网络话语世界的话语独特性
(一)网络话语的碎片化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超级秘书网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