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自主阅读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8-17 13:25:4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自主阅读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自主阅读论文

篇(1)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的方法

1.了解课文题目,锻炼学生看到文章题目后,结合题目提出要知道的内容,一般文章题目是整篇文章内容的概括,从文章题目可以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文章题目是学生理解文章的纲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文章题目提出问题。

2.文章内容要预习,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让学生确立一个学习目标,从而解决学生盲目阅读的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学习目标,学习效率和质量就会有明显的提高。

3.让学生在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后提出问题。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提出的问题经常没有办法抓住要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一些鼓励,教师设置的问题要从简单到困难,给学生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自己提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课文、感知课文。

4.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模仿着提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示范。提出的问题要有实际意义,而不是漫无目的地提问。

三、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方式探析

1.注重先学后教的教育方式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自主阅读的教学方式,学生就要有主体意识。改变学生的惰性,在学习中不依赖教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先学后教。教师在课程开始前不要对教学内容做过多介绍,让学生自己阅读,在阅读过程体会作者的感情,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独特的感受,如果教师在课程开始前就对课文内容进行介绍,学生就会有先入为主的心理,在教师的介绍下理解课文,缺少学生自己的理解,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性。

2.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在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活力,在课堂上自主探究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要过于追求答案的一致性,阅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亲身体验阅读的过程,有一套属于自己的阅读方式。

3.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阅读时间在自主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充分理解阅读内容。不能只是大致阅读一遍就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阅读。如果对文章内容没有深刻了解,就没有办法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传达给学生。但是如果对文章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就可以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就会对文章内容有独特的理解。

篇(2)

陶行知先生说:“做是学得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自主“做”的过程,任何缺乏了自主体验的课堂无论如何精彩,都只不过是矫揉造作的秀场。只有在文本间最朴实的行走,最简单的捡拾,才能让学生从中体验真实,发现自我,真正唤醒语文课堂的生命力。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自主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不二法门。然而新课程改革以来,有些教师打课改的旗号,将多媒体、游戏、比赛等多种形式毫无遗漏的应用于阅读课堂,以刺激学生感官,吸引学生注意。然而,经历后才会发现,这样的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实则高耗低效,不能从文本角度出发的课堂又怎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因此,教师必须用心审视新课改的本质,从文本出发,潜心会文,在反复的字词推敲品味中刺激学生的感官,真正激发学生自主阅读。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亚落日》阅读教学中,教师由辨析词语,积淀语感出发,让学生感受真语文的性情。师:请同学朗读第一段,注意文中的关键词换成括号中的词好不好?多媒体出示: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浮)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下落)……学生经过思考,生1:我认为“悬”指太阳与海面还有一段距离;而“浮”表示太阳已经接触到海平面。两者比较,用“悬”更生动,表明太阳置于天与海之间,无所依托,却无比静美。生2:我来比较“下沉”与“下落”,“下沉”是慢慢的靠近,具有势不可挡的力量;而“下落”不仅速度快,而且漫无目的,在这里形容夕阳西下是不准确的……师:同学们体验太精妙了,我们在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边读边想象词语蕴含的意象,就会发现落日风景就在眼前,我们大家不妨一起来一次三亚之旅,好不好?“好!”学生响亮的回答。在接下来平平仄仄的朗读中,学生感受文字之美,收获语文之韵……此时,学生阅读的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文字深处的风景;激发的不仅有兴趣,更有心灵的渴望。

篇(3)

2.让学生发表意见。教学过程中要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成为一个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人。小结课文时,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和收获,正是让学生发表意见的好平台。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学生有的说“:圆明园体现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的说“:圆明园的毁灭是因为侵略者强盗的行径。”有的说“:作者强调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和它的毁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能激起读者强烈的爱憎之情。”有的说:“作者从圆明园布局巧妙、建筑宏伟、收藏珍贵文物三方面来写圆明园的辉煌过去,用词优美,是我们习作的典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

篇(4)

一、合理选择阅读文本

在开展自主讨论教学时,首先要注重对教学所采用阅读文本的选择,保证所选阅读文本的质量。阅读教学中,文本是进行自主讨论的基础,并且其中包含的信息直接与讨论的主体密切相关。教师在进行阅读文本的选择上,必须要注重阅读文本符合学生的年龄水平,并且保证阅读文本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具有优美的语言和文字,文本当中有着深刻的涵义,可以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语文,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与讨论。在文本的选择上,也要注重所选文本的文学素养,在文本中要体现出语文技巧,让学生在阅读当中,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另外,在教师进行阅读文本的选择上,可以扩大选择范围,从报刊、书籍、网络等不同的渠道,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作为阅读文本。

二、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要注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特点,并且以维护学生讨论主体地位,来开展与组织讨论活动。在自主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引导者与提供者的角色,为学生的讨论提出有效的话题进行引导。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要对于学生之间的冲突进行合理的化解,并且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语文教学当中,顺利的完成教学目的,达到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效果。教师是自主讨论的组织者与协助者,并且在特殊的情况下,可以参与到讨论当中,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在学生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题型,并且通过文本来检验自身观点是否正确,更好的对所学问题进行探究,并且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

三、应用辅助工具进行讨论

辅助工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完成讨论过程,并且将自身的阅读体验和感受进行记录,通过文字等形式,进行学习感受的表达。通过辅助工具,可以更好的让学生融入到讨论当中,并且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一般来说,自主讨论中主要应用的辅助工具有几下几种:第一,阅读反映日志。阅读反映日志可以将学生在阅读文本中所产生的问题、感受、思路、想法等进行记录,有效的帮助学生发现在阅读学习中的问题,便于提高自身的学习效果。第二,快速笔记。快速笔记是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文字材料迅速的进行阅读的记录。通过快速笔记,可以将学生的疑问进行第一时间的搜集,让学生更加集中的关注学习中的疑问与重点内容。第三,自读提示单。自读提示单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文本阅读指导材料,对于文本中的难点与重点进行标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中的问题,并且更加清晰并且直观的理解文本,促进学生真正的融入到阅读学习当中。除此之外,

四、利用讨论技巧深化讨论

自主讨论进行的过程中,要对于讨论技巧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的提高讨论的质量,提高讨论的效果。一般来说,讨论技巧的核心内容就是提问、倾听与回应,这也是基础的讨论技巧。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应该对这三方面予以注意。首先,提问是讨论的引导条件,在讨论进行的开始阶段,如果不能保证提问的质量,就会造成讨论开展不顺利,学生相互交流不够活跃,课堂气氛沉闷等现象。在自主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合理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并且也要重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提问。其次,在自主讨论的过程中,要重视倾听,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的倾听习惯进行培养,并且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在讨论中,教师也要认真的对于学生的发言进行倾听,细致的分析学生讨论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可以改进的部分,推动讨论的顺利开展。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回应。在讨论中,只有让学生在倾听之后,进行积极的回应,才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表达自身的观点,通过相互的交流与讨论,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五、巧用讨论规则巩固讨论

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由于讨论成员之间讨论交流出现偏差,发言顺序、多少以及内容之间的矛盾,造成讨论出现偏离正常情况的现象。而要避免这种冲突的发生,讨论规则就必须要得到重视。合理的讨论规则是约束讨论成员行为,确保活动有序的开展的重要基础。总体来说,阅读教学中较为常用的讨论规则主要有分配规则、礼仪规则与内容规则。不同的规则对于学生的角色定位、发言礼仪要求、发言内容等多方面,提供了很多的要求,是有序的开展讨论的基础。因此,通过有效的利用讨论规则,可以更好的巩固讨论。

六、结束语

在自主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素质,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的选择阅读文本,并且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讨论的环境。

篇(5)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269-01

自主性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中学生的主动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自知识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次体会,促使中学生阅读能力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自主阅读教学过程中则应当将学法的指导作为主线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逐渐领悟到自主性阅读的真正内涵所在。使这种语文自主性阅读之法成为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的金钥匙。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正在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冲击,特别是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谁要想在当今语文教学天地中占有一席之地,所教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就必须大胆地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所谓教学改革就是对所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更是语文教学思维理念的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语文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我们所倡导的语文阅读教学会对学生的将来发展要求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法能真正适应藏族地区学生将来的发展要求吗?当前的初中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阅读训练呢?

一、在语文教学的改革浪潮中,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又将何去何从呢?

我们只有适应当前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工作与时代同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适当引进各种时尚的元素,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阅读文章的好习惯。因此,学生自主性阅读顺理成章地成了我们语文自主性阅读教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会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至理名言都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

二、新课程标准也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教学。让课堂上学生自主与创新的精神得到张扬,层出不穷的新的授课方式,使语文阅读课重新出应有的生机。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正在尝试着用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代替过去的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阅读教学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我这里所讲的语文自主阅读方法的精髓在语文自主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文本,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文本,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文本,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文本,在新的语文阅读方法面前,作为教师该如何进行因教材而施教呢?

篇(6)

从阅读主体来说,他每时每刻对自然和社会的感受都在变化着(在某一时段或某一层面上是相对固定的),或因自己的需求(知识或情感)而变化着、重复着、深化着、提高着,而且每位主体的感受和别人都是有差别的。当眼前的阅读材料能触动他自己的某种感受时,就能调动他的兴趣,当他此时需要某种信息时,他对这种刺激特别敏感。每一次阅读都不一样,每一次阅读都有新感悟,目的不同,重点不同,阅读的方式、对材料的解读必然不同,所感所悟也不会一样。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让他们自主地探究课文,在每一次阅读中都有收获。从阅读材料来说,它所表达的是个性的情感思想,所采用的字词句和语法修辞也都是这种个性表达的材料和手段。当阅读主体的个性与作品全部或部分相契合时,个性与个性的碰撞就会闪烁出耀眼的智慧火花。这时,阅读材料与阅读主题便达到了自由和谐的统一。

二、自主性的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原认知的基础上建构有个性特征的理解和感悟

感悟是自主性阅读的灵魂。感悟是由文字所指到能指的升华,是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的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与创新。感悟的两个层面为:对作品内涵、技法、艺术境界的正确理解;对作品的再创作和提高。感悟的内容:意义、技巧以及意义与技巧的有机统一。感悟的方式:局部-整体,整体-局部,整体-局部-整体,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感悟应达到的目的:既能正确感受各部分的意义联系,又能悟到语言、表达方式等的效果,最终能从整体上把握文与质的和谐统一。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人们可以感受到朱自清家境的窘困,悟到世间最真挚的情感,同样也能够感悟到是真实的背景介绍、细致的情节安排才收到了真情流露、感人至深的效果。还会使不同的读者联想到自己的经历,加深对家庭亲情的理解,充满对人生的关爱,这样就拓展了作品的意境,升华了主题。

三、自主性的阅读,教师应引导或帮助学生整理零散知识,使其条理化、系统化

个性自由的整体感悟阅读教学以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基础为底子,发挥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见,能够实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培养发展和创新精神的素质教育目标。但是,这一目标的实现仅靠学生自我是不行的,毕竟学生的知识结构有限,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的自主性阅读,教给他们一些阅读方法,帮助他们把在阅读中的零散感悟进行整理,使其条理化、系统化。让学生亲历信息破解的流程,让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的才华,从而促使学生学会阅读,主动阅读,达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境界。

篇(7)

1 结合学生实际水平,选择有利于学生阅读的内容

教师在学生的阅读课堂上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好适合学生阅读的能容,小学期间,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对事物的看法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所以结合学生实际选择阅读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只有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提高知识面,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打到教室的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生长阶段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挑选一些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书籍,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慢慢的能够自主阅读。另外,还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身边做起,比如街道上的广告牌,超市购物时让孩子自己看物价标签,电脑上的同步学习、儿童故事等等,都可以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久而久之,习惯形成了自然,不知不觉间提高了学生爱观察的好习惯。学生爱观察了,知识积累也多了,那么在阅读时能提高阅读面了。

2.教师在进行讨论教学时,要公平对待每个学生的意见

在阅读讨论课堂上,学生是这一学习的主要参与者,教师起到了引导作用,每个学生意见各不相同,都带有个人的思想在里面,在讨论时难免有观点上的不同和相对立的意见,这时,教师应适当引导学生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正确的思考讨论问题。在讨论问题时,给每一个同学合理的发表意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不足的地方,加以指导。

3.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讨论技巧进行阅读讨论

学生进行讨论时 ,教师要提前整理讨论内容的中心意思,围绕这一中心提出相关讨论点,让学生进行讨论。有趣的观点可以把学生很快的带到讨论氛围中,活跃生动的课堂气氛也可以让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讨论中。在讨论中教师也可以以讨论着的身份参与到讨论中,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带动讨论进入,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篇(8)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自主讨论

现代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以获取知识,但在某些学校,却依旧处在一个陈旧的语文学习模式中,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就像一个盛放教师所教授的知识的容器,其自主能力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而讨论时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激发他们讨论的积极性,在主动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

1.师生关系需要正确处理

在阅读教学的自主讨论中,教师扮演者引导者和提供有效的话题的提供者的角色,而学生则充当着这一学习过程中的主体。首先,教师要选择一些合适的、有效的话题供学生自主讨论,其次,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但众多学生的观点难免会有一些冲突,此时,教师需要进行及时的提醒和合理的化解,并将它们往正确的教学中引导,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合适的契机下,教师也可以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之中,与学生一起交流各自的观点,并对学生的思考方式做一些适当的引导,以培养他们的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2.阅读文本需要科学选择

阅读文本是一堂阅读教学自主讨论课的基础,是学生开展讨论的立足点。因此,在一堂阅读讨论课正式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阅读文本做慎而又慎的选择,以保证阅读文本的质量,在选择阅读文本时,需要从文本内容是否适合当前年龄阶段小学生阅读、文本难度是否适合当前年级的小学生、文本信息是否可以引发讨论、文本信息是否能顾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文本主题是否深刻、文本的文学素养如何等方面考虑。阅读教学的自主讨论课不是单纯的为了讨论而讨论,它更加注重学生在这种讨论活动中提高的学习能力。因此,阅读文本必须具备涵义深刻、文学素养较高、语文技巧明显等要求。但对于文本的选择范围,我们并不做太高要求,这些文本可以来自于报刊、书籍、网络等渠道。

3.讨论工具与技巧需要灵活使用

在进行自主讨论时巧妙的运用一些辅助工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辅助工具有阅读反应日志、快速笔记和自读提示单三种。阅读反映日志记录了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思路和想法以及产生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一方式,进行自主讨论的效率可以被有效提高。快速笔记是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阅读疑问以文字材料的方式进行记录,如此在讨论时,便能对学习中的疑问和重点内容作更加集中的关注。自读提示单由教师提供,是辅助学生进行阅读的指导材料,在自读提示单中,教师会对文本中的一些难点和重点进行标注,让学生在注意到这一问题的同时对文本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三种辅助工具的运用,学生可以将阅读体验和感受进行实时的记录,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并融入发问讨论之中,由此,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得以提高。

通过对讨论技巧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令讨论的质量更上一层。而提问、倾听、和回应是讨论技巧的核心与基础所在。在开展阅读教学自主讨论的过程中,先导条件就是提问环节,提问对于整个讨论过程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一个质量高的提问势必会引起一个课堂气氛活跃而高质量的讨论课。问题一般由教师提出,因此,教师需要选择合理的问题以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但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也会提出一些问题,此时,教师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倾听对于自主讨论也很重要,一般来说,小学生可能会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别的小学生的想法,因此,教师不但要注重在讨论过程中倾听学生的发言,还要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如此,学生们才能在倾听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问题,才能对文本有一个更加立体的认识。最后是回应部分,试想一堂自主讨论课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回应,该是多么失败的一种“讨论”。因此,学生不仅要会倾听,还要有回应,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要求了学生在倾听时要保证高度的精神集中,而高度的精神集中下,学生的思考必然会更加深刻,回应环节也会更加活跃。

4.讨论规则需要精心制定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因此在进行课堂讨论时,很容易在兴趣被引起之后,将有目的的讨论课变成随心所欲的发言,而在出现学生观点不统一的情况下则更是容易由于观点的争执不下而导致课堂的混乱,由此讨论必然会偏离预定轨道。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自主讨论课程时,课堂需要有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对于发言顺序、发言多时间、分配原则、礼仪规范和内容要求等都要有一定的规定,当然,教师在制定规则时,还是要根据阅读文本内容、教学目标以及班级学生状态做合理的安排,一次约束讨论成员的行为,保证讨论活动可以正常有序的完成。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做全程规则和纪律的关注者和约束者。一个合理的讨论规则势必能使一堂阅读讨论课开展的更加顺利,能使教学目标更有效的完成。

5.结语

自主讨论式阅读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但这一教学方式的开展依旧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准备和课堂引导。因此,虽然不同于传统教育,但教师的作用依旧很重要。通过这种自主讨论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都可以得到较为有效的培养,自主讨论式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曾楣媚.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创新阅读教学初探[J].中国文房四宝,2014,21(09):89-90

篇(9)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本身就是语言、语言应用和艺术手法的集合体。小学生语文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使得他们的语文知识水平难以应对综合性很强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更难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小学语言阅读综合素养。受年龄阶段影响,小学生比较倾向于自主讨论教学模式,同时自主讨论教学模式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自主讨论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以便借助于这一教学模式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自主讨论的必要性

一方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是其他语文教学活动的集中表现和高层阶段,它囊括着语言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这就决定了其内容涉猎广泛性和复杂性,其形式多样化和生动化,单一靠常规性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方法。另一个方面,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兴趣倾向来看,小学生对自由发挥余地大的自主讨论教学模式比较感兴趣,这也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成长天性,只有充分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去畅所欲言,小学生才能够感受到自主学习地位得到了尊重和认可,也才会积极地参与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在语文教师的正确性引导下有效增强语文阅读学习技能。因此,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认识到自主讨论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有机引导其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那么,不仅小学生的语言应用实践技能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小学生的综合语言潜在能力也会得到有效挖掘和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强化自主讨论的途径

(一)延伸阅读教材主题以拓展自主讨论

深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主题进行综合性剖析,会发现小学阅读教材的编者重在通过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材内容的研读而深化字里行间隐藏着的人文价值和情感导向,从而给予小学生以一种生动又直观性的人生追求引导,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并富有成效地实现阅读教学情感目标,这就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采用相应性的自主讨论教学模式,特别是通过延伸阅读教材主题以拓展自主讨论教学模式而展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那么,不仅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得以培养,而且小学生内在强大的语言学习天赋会有力挖掘,最终小学生的综合语文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明显提升。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乌鸦喝水》这一阅读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并不引领学生对《乌鸦喝水》这篇阅读教材进行系统而深刻地阅读,而是在黑板上把“乌鸦为什么能够喝水,是否还有其他喝水办法”这一阅读主题标示出来并让学生进行自主性阅读和回答问题,这样的新奇问题就带动了学生想尽快理解阅读内容和寻求答案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进行了一定熟练阅读之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和领悟对这一问题进行自由讨论和回答,学生一改以往疲沓的学习状态,积极进入热烈讨论中,而后教师让学生举手回答阅读问题,小学生争先恐后进行作答,一下子把阅读教材内容背后的作者写作意图挖掘了出来,他们认为“乌鸦之所以能够喝水就在于开动了脑筋根据问题去解决问题”。显然,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深化了阅读教材内容,最为重要的是开拓了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拓展阅读教学第二课堂活动以提升语言应用技能

单一依靠短暂的阅读课堂时间来进行自主讨论教学模式,难以全方位地覆盖全体学生进行全面性阅读学习能力提升。因此,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拓展阅读教学第二课堂活动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从而也便潜在地提升他们的阅读综合素养,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采取自主讨论教学策略,以便于学生在自主讨论中语文学习热情得以提升,进而在浓厚和激烈的学习氛围中使他们的综合阅读能力得到增强。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针对某一阅读文章主题的“某一问题辩论赛、主题研讨会、阅读知识交流会等”活动,以引导学生针对阅读教材内容的某一有争议的问题和内容进行自由讨论和探索交流,从而以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满足学生的身心学习诉求而拉动他们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最终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把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潜能挖掘出来。

三、结语

毋庸置疑,语文教师利用小学生倾向于自主讨论这一学习特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渗透自主讨论教学模式,是顺应小学生学习兴趣特点的个体性诉求,也是有利开发小学生内在语言学习潜力的高标准教育需求,更是符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内在客观规律必要性要求,只有小学语文教师采用自主讨论的教学模式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小学生的综合语言学习能力和技能才能够有效地被挖掘出来,进而小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学习能力才会不断得以培育。

作者:赵建霞 单位:甘肃省临洮县龙门镇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王小锋.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9):106.

篇(10)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96-03

当人类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增多,人们获取信息的种类、范围亦迅速增多,这带来一个后果,即人们更加偏爱生动有趣的碎片化信息。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阅读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1];而且课外阅读时间偏少,阅读结构不合理[2]。同时,大学本科教材体系日益完善,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一般来说,学生只要基本了解教材的内容,就可以通过该门课程考试。总之,在很多课程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只阅读了课本(包括部分课程的学习指导书、习题集);这与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距。应当在充分运用教材的同时,提出明确的课外阅读要求,这是增加和提高学生对于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扩展课堂内容、增加学生获取系统信息的有效手段。

1 基于课程教学的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思路

整个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根据课程特点,确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范围(包括学术著作、一般专业书籍、学术论文等)或者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相关课题,让学生围绕课题展开阅读和研究。二是明确课堂内容与课外阅读的关系,以课堂讲授为基础,以课外阅读来增强教学效果,开阔学生的视野。三是对于教学方式进行必要调整,即将单纯的课堂讲授改为“课堂讲授+课外阅读指导(答疑、讨论)”。四是对于学生课程学习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即将原来的闭(开)卷考试改为“期末闭(开)卷考试+课外阅读内容和效果考核”。

通过上述改革,以期实现如下目标:其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其二,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不再限于课本,将教学内容延伸至相关专业著作、论文和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三,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倾向,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其四,使学生的学习由单纯的课堂的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性、研究性、讨论式的主动学习。

2 学生阅读情况及其分析

2011~2012学年度,笔者在进行《旅游经济学》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每人阅读5篇学术论文(或1本专业著作)的要求,并于学期末逐一进行了考核。从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平均阅读7.08篇(以阅读1本著作折合10篇论文计),总体完成任务要求的141.6%,完成阅读任务最好的班级完成任务的185.2%,完成任务最差的班级完成任务的111.8%;263名学生中,仅有2人未能完成阅读任务(占学生的0.76%)。具体阅读情况如表1所示。

从学生阅读的范围来看,涉及到了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等旅游研究的绝大多数领域,41%的学生成系列地阅读了诸如旅游景区规划、旅游电子商务、酒店管理、会展经济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等自己感兴趣的论文。但对于旅游统计学以及旅游研究中涉及数量研究的论文较少涉猎。

从学生阅读的文献来看,学生阅读了包括《旅游学刊》、《城市规划研究》、《旅游科学》、《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地域研究与开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论坛》、《旅游研究》和《旅游管理》(复印报刊资料)等主要旅游类研究期刊,还阅读了包括《浙江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兰州大学学报》、《金融研究》、《经济评论》、《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东南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等大量的知名学术期刊;部分学生阅读了诸如《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亚当斯密)、《经济学原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选择与成本》(布坎南)等经济学著作和《旅游管理》(尼尔利珀)、《生态旅游》(Weaver)、《中国旅游研究》(戴斌)、《旅游策划创意攻略》(吕志镛)、《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吴必虎)、《旅游项目策划》(杨振之)等旅游研究类著作;甚至还有2名同学阅读了北京联合大学石美玉教授的博士论文。

从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全部学生都按照要求作了读书笔记,从笔记及学生回答相关问题情况来看,总体优良率为65.78%,合格率为99.24%。第二学期期末,笔者对学生阅读意愿和感受进行了调查。发出问卷205份,收回204份,有效问卷203份。统计结果如图1。

图1表明,学生阅读意愿明显增强,明确表示“不会”的学生由69.96%下降到7.39%。虽然明确表示“会”的学生比例也由30.04%下降到25.61%,但67%的学生表示“可能会”在无明确要求的情况下阅读学术论文。实际结果肯定是,67%表示“可能会”的学生分化为“会”、“不会”,即便只有其中50%选择“会”,那么,实际选择阅读论文的学生比例超过50%。有1.48%认为阅读论文收获“大”、4.93%认为阅读论文收获“比较大”的学生,选择了今后在无明确要求的情况下“不会”阅读论文,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为缺乏阅读相关论文应有的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而“读不懂”,产生了对于学术论文的畏惧情绪;二是因为对于理论问题没有兴趣。

学生通过阅读学术论文,感到收获“大”的占59.61%、感到收获“比较大”的占38.92%、感到收获“不大”的占0.98%、感到收获“无”的占0.49%;前两项合计为98.53%,后两项合计为1.47%。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绝大多数感到课外阅读具有较大的收获;少量的学生感到收获“不大”或者没有收获,其实与其自身的学习兴趣不大、习惯不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3 学生的主要收获和阅读存在的主要困难

3.1 学生阅读学术论文的主要收获

1)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第一,使学生了解到自己存在的不足、仅仅学习课本的不足;第二,使学生了解了书本以外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认识,增强了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进一步爱好读书、“爱上图书馆”,进行自主学习;第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消除学术论文的神秘感,让学生意识到依靠自己能够读懂学术论文;第四,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认为“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旅游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基础”;第五,提高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水平,认识到“对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要全面观察、仔细分析,辩证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第六,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了科学的严谨和学习科学所需要的态度。

2)开拓了学生的视野。第一,扩展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了解了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和解决方法”;第二,使学生对于许多特定问题(诸如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海洋旅游、会展经济、国际旅游岛建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看法;并且,学生通过个性化阅读[3]获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利于自身独特知识结构的形成;第三,帮助学生了解了学术论文的结构、数据收集方式、处理方法和写作方法,为今后撰写毕业论文以及学术论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锻炼了学生的能力。第一,增强了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查阅资料的能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最多的问题是不少专业术语不懂,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解决了大部分问题。部分学生学会了通过网络信息识别文献,如有同学通过中国知网()发现石美玉教授论文下载量很大,而引发兴趣,阅读了石美玉教授多篇论文;第二,帮助学生锻炼阅读能力、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对专业性问题从多方面论证的思考方法”,“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找到了理性认识旅游经济发展的途径,“在科学方法、在数据、在事实的帮助下揭示问题的实质所在”。

4)增强了教学、教育效果。通过阅读,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得到了增强,课程学习的内容得到了深化和扩展,且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进一步地,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应该说,学生通过阅读得到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提升,与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阅读要求相比,教学、教育效果要好很多。即便那些自此以后几乎不再自觉阅读学术论文(著作)的学生,其记忆也是深刻的,笔者对于毕业生的回访中显示了这一点;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结合课程学习进行学术论文(著作)的阅读是一个较高水平学习的开始,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会自主学习的有效机会,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特别是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时,对此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学生因此开始大量阅读学术期刊(著作)而十分注重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

3.2 学生阅读学术论文存在的主要困难

1)学生查阅资料中,存在资料不足的问题。第一,尽管图书馆已经拥有一定量的旅游期刊,但复本不足,当较大量的学生需要阅读时,数量不够。部分学生不得不选择较为一般的期刊、甚至个别学生选择非学术期刊进行阅读。第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学术术语不理解,图书馆拥有的相关工具书的品种和数量均不能满足需要。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个经常性的困难是经常遇到各种经济、管理模型不理解,其原因在于学生高等数学知识不够。

3)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缺乏及时的指导。由于未能建立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沟通渠道和机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指导。

4 学生阅读指导的改进

4.1 学生阅读资料不足问题

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使用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来得到很好地解决。目前,从中国知网来看,主要的旅游类期刊基本能够在出版后一个月内上网,学生可以阅读到最新的研究论文;同时,通过中国知网,学生可以十分便捷地查到特定期刊、特定主题的论文,极大地方便学生的阅读。

4.2 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指导问题

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应当及时加以解答或及时与学生进行探讨,需要通过建立一个有效的机制解决,如有条件时建立助教制度。另外,组织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期举行答疑和读书心得交流会或者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些方式,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及时、有效沟通、讨论,解决大部分学生阅读中的疑难。

4.3 学生阅读过程的控制(激励)问题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难的是坚持,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激励),才能使大部分同学进行有效的阅读和研究。应当对于阅读过程进行必要的检查,鼓励先进、督促后进。

5 结论

前述结果及耿春红等、张海燕等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急切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和约束[4,5]。以课程学习为主导,运用课堂教学的约束力,以课堂教学内容的加深和扩展为直接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进行必要的指导、检查与考核,建立起一个学生课外阅读的约束―沟通―激励机制,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改善学生的阅读结构,能够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性、针对性、系统性、丰富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并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更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捷.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5-57.

[2]杨冬梅.关于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6,(3):93-94.

篇(11)

阅读,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文本)的对话和交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以达到构建“新我”的创造过程。阅读的实质和对话教学以及学习方式的优化理解,为我们的阅读课的学习方式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行为准则。目前有的学者根据学生的发展和中学阅读教学两方面需要,把阅读教学活动分为五种类型:即浏览性阅读、理解型阅读、鉴赏性阅读、借鉴性阅读、探究性阅读。根据这五种类型,可以设计出五种对应的阅读课,并且将其与一定的学习方式相结合,使学习方式的优化落实到具体的不同类型的阅读教学活动中。

(1)流览性阅读——泛读课

针对这种阅读类型,我们重点是设计出泛读课,进行浏览性阅读能力训练。可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主查找资料——感知理解——观点交流汇报——价值评判等环节。

(2)理解性阅读——精读课

针对理解性阅读,我们设计出精读课,可以组织学生就文本的重点、难点、特点质疑问难,达到深入把握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目的;与这种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方式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式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组织学习,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读感知——多重对话——质疑问难——自我总结。

(3)鉴赏性阅读——欣赏课

鉴赏性阅读,指为获得审美愉悦而进行的阅读。针对理解性阅读,我们设计了欣赏课,对学生进行鉴赏性阅读能力的训练。可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典型作品和课外的经典名著、精美时文。教师应当加强鉴赏的方法指导,并让学生深入体验,可采用体验式学习方式,具体的实施策略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主预习——诵读涵咏——情境体验——感悟交流——拓展延伸。

(4)借鉴性阅读——读写课

借鉴性阅读,指的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阅读。针对借鉴性阅读,我们设计出读写课,以读促写,读写结合。进行借鉴性阅读训练,可以组织学生揣摩分析范文,选定一个角度进行模仿。与这种阅读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可以这样优化设计:自读指导——集体讨论——作品分析——品读促写。

(5)探究性阅读——研究课

探究性阅读,指为研究特定的问题而进行的阅读。这是一种极有发展价值的阅读。通过精思细审,参照比较,使认识更全面,更深入,以至于产生创造性的见解。它可以锻炼阅读主体的才干。针对探究性阅读,我们设置研究课,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问题展开探究。与这种阅读教学相适应的学习活动实施可以这样优化设计:问题的提出(发现)——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讨论心得——问题解决——书面报告。在此提供笔者的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案例来说明:

研究性阅读设计

研究内容:大秦兴亡之启示

取材范围:(1)文本材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苏洵《六国论》,杜牧《阿房宫赋》

苏教版语文读本二:贾谊《过秦论》,苏轼《六国论》,苏辙《过秦论》

(2)音像材料《复活的军团》

研究步骤:

一、材料解读(1周)

1.学生结合工具书自主解读教材中的有关文章,疏通文意,理解主旨。(对于文言解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在阅读中标划并提出,由教师协助解决。)

2.提出自己的认识与感想,与小组同学一起交流解读心得,通过讨论加深认识。

3.观看音像材料,拓展阅读视野,丰富知识积累。

二、论文选题(2课时)

1.阅读往届学生研究性论文佳作,了解研究性论文的写作方式。教师点拨要点,作出本专题的论文选题及写作指导。

2.分析总结自己的阅读心得,确定研究的方向,报出论文题目。

3.论文选题交流。学生展示自己选定的题目,并简单介绍写作思路(或提纲)。同学共同评议,明确写作方向。

三、材料整理与搜集(1周)

1.根据选题重新阅读指定篇目,搜集整理相关的素材。

2.围绕选题拓展阅读空间,或上网搜索,或阅读相关书籍,摘录素材。

四、论文写作(1周)

整理素材,梳理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