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火烧云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案例描述
因为本课写的是傍晚的火烧云,所以我也以云引入课题。
师:"春暖花开,东风徐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的云美吗?"
生:"非常漂亮,像棉花一样白的云彩在天空中悠闲的飘着"
生:"天空中千姿百态,有的像树叶,有的像小动物,有的像一支枪。" 师:"是呀,白白的云彩在天空中千姿百态。"随机板书颜色、形状。
师:"你见过热情似火的火烧云吗?"
师:"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中出现的赤色红霞。"出示几张火烧云的图片(目的为了激发学生的探求欲)。
师:"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 "简直太美了。"
生:"太让我吃惊了,还有这么美的云呀!"
生:"没想到云还会有这么多的颜色"
(随机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作家萧红写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
生: "第一、二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颜色,第三、四、五、六、七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形状"交流读书成果。
师:"你喜欢哪一部分?"
生: "我喜欢颜色这一部分。"
师:"你给大家读读好吗?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我是从梨黄,葡萄灰,茄子紫,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知道的。"
生:"我还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我是从四个一会儿和变化极多看出来的。"
师:"火烧云的颜色非常多,而且变化多端。该怎样读呢?谁给大家读读?"
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一遍
师:"我们还可以想用什么方式来读呢?"
生:"接读。"
生:"齐读。"
生:"合作读。"
师: "怎么合作读,你当老师给大家分配一下吧。"
生: "老师你读第一句,男生读四个一会儿,女生读剩下的部分。"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以为这样更能听出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多和变化快。"
(小结这一部分。)
师: "火烧云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这一部分,一会儿把你们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生: "我们小组通过读的方式知道了火烧云的形状非常多,变化也非常快。我们抓住了几个重点的字词,,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
生:"我们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知道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和变化快…"
生:"我们通过接读课文的方式知道了火烧云形状的特点…"
(教师总结)
师: "天空中出现了这么美的云彩,我们也赶快用彩纸撕一撕,让老师们看到你们心目中火烧云吧!"
生:自由发言,说所自己撕得是什么,然后自己贴到黑板上。
师:"这么多云朵,开始还是红彤彤的,像一朵娇艳的牡丹,过了一会儿,牡丹渐渐枯萎了,一眨眼不见了,你也学着我的样子用"一会儿…(什么样的),过了一会儿…"说说天空中的火烧云吧"
师:以第七自然段为过渡段结束课文的学习。
师:小结"大自然的景色多么神奇呀!幽蓝的夜空中,云朵悠闲的飘着,你观察过晚上的云吗?今晚我们一起去看看,让夜晚的云在我们的笔下绽放吧!"
一、鼓励质疑,主动探究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鼓励质疑,其实是在“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而只有能想,才能创新。知识是在思考中增长的,要在疑问时创造和更新的。上课时,教师如果按事先准备好的教案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对学生的质疑不理不睬,甚至“当头一棒”,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积极设问。要耐心地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使其懂得只有经过深入思考,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学生在提问中表现出的心态一般有四种类型:1.胆小型――心中有疑惑,就是胆子小,怕说错,不敢举手质疑;2.自卑型――认为自己成绩较差,提不出好问题,因此,坐在那里低着头,不发言;3.大胆型――只要有疑,不管是否有价值,就举手发言;4.沉着型――沉着稳重,提出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无论哪种类型,教师都要鼓励学生“敢问”的勇气,要爱护、扶持学生的热情,不要泼冷水,以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尤其是对自卑型的学生要热情鼓励,优先给其质疑的机会;对胆小型的给其鼓励,增其勇气,使他能大胆地把心中的疑讲出来。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学深究、质疑问难、主动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变教为引、变灌为帮,才能促使学生发表不同寻常的见解,在众多假设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探究性。
二、发散思维,标新立异
善于从新的角度运用原有的知识,善于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善于发现事实、现象与问题间隐蔽的联系,是创新性思维的特征。阅读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求同思维的培养,又要注重求异思维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中往往重前者轻后者,无意中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和主动性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办法来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思善辨,注重对其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即求异思维,是指一种不依常规,常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设想、探索不同的答案。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瑞普说:“发散思维促使人们改变对生活中种种视而不见的事物的认识,以自我特别的方式来加以重新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集中一个目标,沿着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探求多种答案,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于发散思维能以问题的关键为发散点,重新组合和应用以往的经验,结合有关信息来思考问题,因此,经过这一过程后,往往会得到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可能的途径。教学中,要从每一课的结构特点出发,努力为学生创造发散思维的机会,鼓励他们打破常规,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学中,教师不满足于让学生直接找出问题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进行思维发散,分别从时间、原因、顺序、目的等方面来解决这一问题,使学生能从各个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进行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三、放飞想象,激发创新
想象是创新的源泉,世界上一切创新都伴随着想象。正如波德莱亚所说:“想象力是大脑一切功能中的皇后。”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由教师主宰着课堂,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课堂提问、统一的标准答案使学生只能被动应答,主体地位失落,学生的想象力变得苍白、贫乏,严重影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文中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自由驰骋在想象的空间中,进行再造性和创造性想象。
“望”,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观色察微,从学生的表情发现学生上课的思想精神状态,并及时纠正学生不良情绪,始终以一种兴致勃勃的劲头进行学习。这是因为小学生以随性注意为主,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即是从上课到思想开始开小差的时间大概是15分钟,之后的时间学生就处于注意力涣散、思想不集中的状态中了。此时,教师若还只顾自己的教学,不能从学生的表情、动作察觉学生的异常,或者忽视了学生上课精神状态逐步涣散的变化,就会造成你教你的、我玩我的“井水不犯河水”的局面,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教师的“望”,就是要求教师带着一双慧眼,及时觉察学生上课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阶段性时间,想方设法把这学生学习的“神”重新激活,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激情,提升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专注和兴趣。
在《枫桥夜泊》一诗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已按照教学设计自主合作学习了《望洞庭》和《》两首古诗,临到学这首诗时学生已对学习诗的教学模式产生了疲劳感,学习兴趣已淡了许多,走神等上课疲劳症逐渐凸显出来。我见此情此景,临时中断教学,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我们遇到忧愁的时候,用什么办法才能让我们快乐起来呢?”学生听到诗外的问题,精神一振,小眼睛又闪亮起来,纷纷举手回答:“到野外跑步”“听歌”“玩游戏”……顺着学生的回答,我又引导学生重新接驳到临时中断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氛围又活跃起来。
由此可见,教师的“望”,是一个以生本为主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过程,望得准,望得及时,调节得到位,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与兴趣就能提振起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就会凸显出来。
二、“闻”,善抓学生思维火花
“闻”在这里指的是听。在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同样,作为教师,我们自己更要注意倾听,要在学生时不时的七嘴八舌的语言和无序的回答中,善于倾听出学生思维的“火花”,及时抓住这“火花”,引导学生说出“火花”的思考思路,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一只贝》的课文中,我问学生:“在你的心目中,这只贝是一只怎样的贝?”学生七嘴八舌回答“可敬的贝”“无私奉献的贝”“坚强的贝”,这时有一个小声音说“英雄的贝”,我觉着这个学生的思维与众不同,就立刻示意学生静下来,指名这个学生说说为什么说是“英雄的贝”。这个学生回答说:“这只贝不只用自己顽强的意志和不懈的恒心,更是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人们奉献了罕见的大珍珠,她不就是一个英雄吗?”是呀,这就是一只英雄的贝!这个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让全班同学耳目一新,也开启了大家的思维之门,学生们接着说出了“不朽的贝”……
你看,“闻”起来简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是司空见惯,一问一答都有“闻”,但从中“闻”到学生智慧的火花,确是需要我们教师及时捕捉到学生言语中的思维闪光点,由此引领学生更好地领悟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问”,启导学生善思敢问
在教学中“问”就是质疑提问。问的根基是疑,疑的前提是思,尤其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只有对所接触的事物、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反思,再思考,在把知识转化为自己能力的过程中产生的不解、疑惑,以问的形式表达出来时,问才有所值有所获。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自己要善于提问,更要启发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鼓励学生敢问、善问,并且鼓励学生自问自答。这样做,学生才能在学习上抱有浓厚的兴趣且激发探索精神。
《麻雀》这篇课文,内容看似简单,可其中包含的信息量却不少。在完成内容教学后,我留了时间让学生再次体悟课文,并要求学生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很多学生都是按已知的问题进行自问自答,只不过是再次巩固已掌握的知识,但有一个学生的提问,问题在意料之中,答案却出乎意料,但又是这个理儿。这个学生问:“老师,你知道老麻雀为什么扎煞起全身的羽毛吗?”我心想:这个问题不是已经有答案了吗?但为了鼓励学生的敢问,我又把问题抛给全班学生,再次引发学生思考讨论。学生的回答大同小异,但这个学生却说:“老师,老麻雀把翅膀张开,全身的羽毛都竖起来,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大、更强壮,希望更好地吓走猎狗,保护幼儿。你说是不是?”我细细一想,对,于是带头鼓起掌来。
因此,教师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勤思善思,敢问善问,学生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进行再深入的第二次自主学习,可以在学生的心田种上勇于探索未知的种子,有待时日,这颗种子生根发芽破土而出,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撑起一片美好的天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56-02
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习作的最好典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课文为范文,探索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优点;精心设计,寻找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策略,读写结合,充分利用小练笔这一独特的形式,让学生比较迅捷地练习表达,使学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阅读习作的能力。
一 积极实践,探索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优点
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效果好等特点。课堂小练笔安排得合理,落实得有效,不仅能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灵动和亮丽,更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能激发学生写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进行作文的动力源泉。传统的作文,往往是教师进行命题,学生根据命题作文。这样做,极大地限制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而随课堂阅读进行的小练笔,就改变了这一现象。小练笔的题目大多是学生自己出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都可尽情抒发。这样做,切切实实地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2.能让学生积累写的素材
文章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材料永远是文章的根基。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没有可写的东西,找不到下手之处,即使写出来了,也往往是三言两语,非常空洞。而语文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文本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开辟练笔天地,读写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感悟中学到“怎样写”的方法,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了习作能力。
3.能让学生品尝写的成功
写作文往往是一单元一次,学生从审题开始,继而选材、打草稿、修改,直至誊写,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从教师方面来看,批阅一次作文,也需要很长的时间,采取的大多是延时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就很难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快乐。随阅读进行的小练笔,因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作文成功带来的快乐。
二 精心设计,寻找阅读教学中小练笔的策略
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无论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还是在修辞手法、遣词造句上,都是值得学习的。小练笔作为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方法很多。我们应根据每篇课文的个性化构思、鲜明的语言风格、独具一格的写作技艺,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小练笔。
1.句式仿写
片断的描写,是作文的一个重点,可以从仿笔起步。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片断用了特殊句式,学生完全可以仿写。学习模仿言语形式,可以是词语、句子、段落,也可以是篇章。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
师:同学们,荷花池中的白荷花会有哪些不同的姿势呢?(学生思考)你们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出尘。还有哪些姿势?你们能用“有的……好像……”说说吗?(课件播放荷花情境图)
生: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
生: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
生:有的荷花舒展着自己的双臂,好像在享受着太阳的温暖。
师:能不能用“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有的……有的……”连起来说说。
生:……
又如《黄山奇松》一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文中既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又有“或……或……或……”和“有的……有的……有的……”的特殊句式,不妨让学生仿写一段,描写校园花坛里的海棠花。
2.填补空白
如《草原》一文第一自然段,作者描写了草原美景后,又写了自己的感受,“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通过学习,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草原的辽阔与美丽。此时乘兴问学生:“如果此刻你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学生的兴趣立即被调动了起来,都想尝试着当一回“小诗人”。这种新颖别致的填补练习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欣赏和领悟能力,更进一步地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理解。
3.看图想象
小学课本图文并茂,但有些图画的配文只是一笔带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利用课文插图,给插图配文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利用插图或启发学生绘声绘色地叙事,或栩栩如生地状景,或神形兼备地写人,或身临其境地谈感受,使用得当,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习作材料。《自然之道》一文中,配了游客们为了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纷纷帮助小海龟回巢的插图,让学生用一段话把这一场面描写下来,要求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绘出来。让学生在看图说话的练习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关键词句
现在的语文课过多地得了“肥胖症”,老师逐节讲解,似乎少讲一节课堂教学就不完整。其实语文教学要有效,关键之一就是围绕重点词句深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魅力,以点带面,从而达成三维目标。在《荷花》第二节中“冒”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大家看,这就是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喜气洋洋、生机勃勃地冒出来的白荷花。(课件播放荷花情境图)你们想啊,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呢。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写后组织全班交流。例如: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深深地吸一口新鲜的空气。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
师: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也使白荷花变得更美、更灵动了。
5.迁移运用
学是为了运用,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迁移运用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而定。
可迁移运用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文后,可设计练写排比段落:天上的云真白啊,____________;天上的云真厚啊,____________;天上的云变化真丰富啊,____________。
可迁移运用文本中的结构段落进行练笔。如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第六自然段都是围绕一句话来写的段落后,可以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来写一段话,可写课间活动丰富、天上的风筝五彩缤纷、公园里的花朵争奇斗艳、饭桌上的小菜无比丰盛等。
可迁移运用文本的描写顺序进行练笔。如《火烧云》一课,写火烧云变化的三个自然段,它的写作思路是一样的,先总写出现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具体对它进行描写,最后写它是怎样消失的。抓住火烧云变化速度快的特点,让学生也来写一种火烧云的变化情况。
6.小结抒情
如学习了《桂林山水》一课后,我引导学生说:“如果你是这次到桂林旅游的‘导游’,你将怎样介绍桂林山水呢?请你动笔写篇导游词吧!”一个学生写道:亲爱的游客朋友,你们好!现在展现在你们面前的是美丽的桂林山水。这里的天空明朗、空气清新;这里的水碧波荡漾、静如明镜;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这里的山具有奇、秀、险的特点;真有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让我们赶快走进这奇山异水中尽情地享受吧!
三 反思实践,留心阅读教学中小练笔应注意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中,由于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对新课程理念一定要深刻理解、勇于实践。但由于个体的差异,致使现今的一部分课堂走入误区,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小练笔,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练笔切入点,有效地启发学生的练笔欲望。就教材而言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情感喷发处练笔
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感悟和积蓄的情感,若没有凝结成文字,过不了多久,便会消解、淡散。捕捉这种情感的蓄积点,及时练笔,能将这种情感、感悟沉淀下来,久而久之凝结成学生的思想。
2.要在空白补充处练笔
在教材中,有的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教师要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悟性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让学生的练笔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
3.要在文本拓展处练笔
教材中许多内容留有发挥的余地,存在文本的空白召唤力,在言而未尽之处拓展练笔,既充实了文本,也表达了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4.要在技能迁移处练笔
运用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迁移文本中的精彩表达方式,结合文本创设一种富有情感意味的真实情境进行练笔,能让语文运用鲜活起来。
总之,现行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小练笔训练内容,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鲜明的画面、生动的材料、可以延伸的思维空间。阅读既是披文入情的过程,又是缘情捂文的过程。在农村小学的自主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小练笔,利用信手拈来的课堂小练笔,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师生共同努力,让课堂练笔真正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先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自由、轻松自在时,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才可能有丰富自由的想象。为了保护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教师要采取一些有助于营造宽松民主氛围的措施。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态度和蔼、亲切、平易近人,不让学生产生畏惧感;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不随意否定学生的言行;经常和学生讨论商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倡导具有平等权利的师生对话,鼓励学生质疑、反驳教师……只有这样,创新教学才能够顺利开展。
二、启发学生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早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良好的教育有助于开发和扩展人的创新思维,有利于个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尊重学生自主学习与活动的需要,努力创建平等合作、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新发现,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为学生营造敢想、敢问、敢说的教学氛围。比如在教学《火烧云》时,我是这样进行的:1.思考、领悟、找规律。学习第4~6节时,先让学生默读,说出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引读思考:天空出现了什么?怎么样?后来怎样了?看的人怎样表现?进而领悟写法:先写某种动物出现,接着写样子,又写变模糊、不见了,最后写看的人的表现。2.模仿、练说、巧内化。学生领悟写法规律后,可仿照这种方法进行说话训练,做到仿有对象、学有目标,还要有创新,鼓励学生用其他动物和静物来比拟火烧云的形状。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营造质疑问难的气氛,有目的地创设问题情境,诱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找出疑点,大胆推测和想象,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交流、练笔、勤积累。要求学生把练说、练笔结合起来,让学生争相发言,获得信息,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描摹,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通过“悟法――练说――练写”,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创新,鼓励求异,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无弊。
所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没有想象力,就谈不上创造力,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应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让学生以课文为依托进行联想和想象,这不仅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课文情境,而且还能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能为学生创造性的表述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例如教学《少年王勃》时,为了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当时王勃只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情景吗?如果你是王勃,还会看到什么呢?问题提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最后让学生把所想的写下来。
三、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堂上有了民主、积极、健康、和谐的氛围后,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如何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呢?
第一,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大胆地怀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及时予以表扬,然后再帮其分析原因;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对于提出好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地探索,大胆创新。
第二,应教给学生一些质疑问难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在教学之前预习所学内容,进行独立思考,找出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师有意识设计一些疑问留给学生,启发学生去探索,从而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即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语文的眼光去感受生活、领悟生活,然后概括提炼成语文问题。
四、衔接课内课外,拓宽学生创新空间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科的这种特点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必须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因此,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仅立足于课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课外延伸。美国教育学家华特曾说过:教师完全不必“照本宣科”,而要活用教材,突破单篇课文的束缚,不断从课文延伸辐射开来,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使学生获得创新的源泉。
首先教师要钻研教材,熟悉文本,努力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四年级学生易模仿,如果加上教师的指导,很容易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其次,训练学生形成语感。如果听过于永正老师的课,便可以感受到他的朗读技巧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难过时低沉地读,兴奋时激昂地读,环境、事情、人物的不同体现在对应的语速缓慢、抑扬顿挫等方面。实践证明,教师高超的朗读能力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第三是平时课堂中要有尽量多的“朗读时间”,做到“人人有事做”,达到大多数学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二、确定好阅读课老师的角色
首先是做好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服务者。其次是做一个聪明的语文教师,把学习自还给学生。老师挤出时间干什么?是观察与思考、准备与设计好教学。比如在执教《白鹅》时,若能把鹅的姿态用课件播放出来,结合课文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飞回蓝天的恐龙》时,若能引导学生事先查找《恐龙图鉴》,再根据课文的内容筛选出有效的信息,也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三、培养概括能力
第二学期的“段落训练”是连续了低年级字、词、句训练与高年级篇章训练的桥梁,所以在第二学段要提高“段落”的实效,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首先要根据课文特点,突出训练重点。如《长城》一课自然段不多,可按自然段教学;《颐和园》一课则可抓重点词句,如美丽的大公园长廊排五殿万寿山昆明湖美丽的景色;《鸟的天堂》可抓两个重点段教学:一是描写大榕树,二是写鸟飞起时的状态;《爬山虎的脚》可引导学生注意段与段之间、句与句子之间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其次,从段落的概括入手,让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二学段阅读目标),因此,根据不同的课文,教会并引导学生如何分段,归纳段意的方法。怎么教会学生比较准确归纳出段落大意呢?一是合并段意法。比如《观潮》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壮观景象。《颐和园》一文主要介绍了长廊、排云殿、万寿山、昆明湖的美丽景色。二是揭示学生抓中心句、中心词,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白鹅》第二自然段,“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是中心句。而写鹅的吃相一段,“三眼一板”是中心词,可引导学生找出并归纳。
再就是扩充题目设问法。如总结写动物的《猫》一课主要写了猫的哪些特点?第一段又围绕着什么来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如写静物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是指谁跨越海峡,生命桥是怎么回事?再如写人的文章用三句话设问:谁为什么做事?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记事的文章可用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归纳,对于较长的文章可启发学生用此方法。
四、抓住重点,注意细节
到了第二学段,学生已接触不少较长的课文,抓住重点来教便显得很重要了,如《鸟的天堂》一课,文中出现了五次“鸟的天堂”,则应重点抓住静态的榕树动态分析文章。
有些长文如《巨人的花园》注意细节描写,“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就可以围绕“会说话的眼睛”、“凝视”启发学生从前后文的内容思考这个小男孩要告诉巨人什么,从而点明文章的思想感情。
许多名师常会“同课异构”。不同的教师针对不同的课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方法并优化教学流程上好每一堂阅读课,让每一堂阅读课有鲜味,“色彩纷呈”。怎样优化教学流程呢?课前充分做好教学设计,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好板书、主次分明、不被学生牵着走,课堂上把握大局,随机应变。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237-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这个字,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和提高阅读能力。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不断提高语文素质.
一、朗读示范,技巧指导
我们提倡“多读”,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并且教师在教学生正确朗读必须做到:用普通话进行朗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朗读字句。我们要提供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书的时候语速要略慢一些,多读几遍。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为学生今后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关于朗读技巧(如重音、速度、语调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而朗读,最重要的是个体独特的感受。对于同一句话,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含义。因而,我们应通过让学生不断的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该怎样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重音是用声音来突出重点;朗读的速度应根据文体和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分;朗读的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的。我经常和孩子们做这样的游戏:出示一个句子,请不同的学生来读,看谁猜得准他要表达的意思。比如“你过来”这个句子就有很多种方式读,分别表达着不同的含义。有高兴时的语气,伤心时的语气,着急时的语气等等。通过不断的练习,孩子们知道了在什么时候该采用什么样的语气,这样读出来的效果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感情等等。
二、引导读中领悟
读书要做到“读进去”和“读出来”。“读进去”就是读中有思考,“读出来”就是读中有感悟。如教学《火烧云》中的一段:“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我引导学生注意阅读的体验:哪一个字用的好?为什么?有的认为“红”字用得特别好,有的认为是“火”字,有的认为是“烧”字。学生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议,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烧”字。接着学生大胆发表了各自的意见:“烧”字让我们感觉颜色特别美;“烧”字让我们看出火烧云在变化;“烧”字让我们有天空的云从西到东移动的感,这种自悟自得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把微笑带进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爱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它能引发出人内心珍藏的天真和优良品质。老师只有热爱学生、信赖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热爱、信任,学生才能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亲其师,信其道”。因而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总是倾注着爱,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学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师的不同情感表现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课堂气氛形成的重要渠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高度健康与稳定的情绪。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绪使学生产生一种良好的心理优势,创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以教师的乐教促学生的乐学。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而且也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老师满腔热情地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必使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而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也将给教师以精神慰藉并使教学更富有情趣。如此双向情感交流、反馈,师生间就会逐渐形成融洽、默契、宽容和谐的心理环境,学生也敢于接近老师,并在愉悦中学到知识。如《木兰诗》辞亲赴战是一种依恋之情,而还家团聚则要洋溢着一种欢庆喜悦气氛。总之,教学内容是创造教学艺术氛围的凭借和依据,教师要努力使课堂气氛与教学内容的情调一致,让学生读出两种不同的感觉。
四、“读后评议”是朗读的良方
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评,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如:西师版小学语文《那只松鼠》最后一段,“我望着它,尽力体验着它的心情,它也直盯盯地望着我……”学生通过读,最后互相评议“我”和“松鼠”的心理在想些什么。
五、多种练习,在读中提高
朗读技巧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在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准读好文章,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用良好的课堂气氛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材中的美育阅读材料十分丰富,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情感之美,应有尽有。我们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发现美。
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一种雄壮之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一种游子思乡之美。《黄山奇石》中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仙女弹琴”、“仙人指路”这些关于奇石的描述表现了自然造物的神奇之美。《妈妈的爱》通过叙述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表现了母爱之美。叶圣陶老先生的《荷花》一文中关于荷花的描写:“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不只赞美了荷花的美丽,还表现了作者对美妙神奇的大自然的由衷赞美。
总之,教材内容所包含的美是丰富而广泛的,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善加运用,就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美育功能,使学生在审美体验中加强对学科知识内容的理解。随着理解程度的加深,学生的审美领悟能力也会提高。
二、创设情景感受美
所谓“触景生情”,从开卷有益的角度来说,不同的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使人产生不同的情感,而这不同的情感,也正是语言教学中达到教学目的的手段。因为认识的深入,有待于情感认识的支持,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借助音乐、美术、电教手段创设情境是感受美的必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应针对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对于感彩浓、语言优美的课文,如《再见了,亲人》、《十里长街送总理》、《凡卡》等,在教新课前应采用播放录音的方法引入新课。对于形象鲜明、描写逼真、宛如美丽图画的课文,如《桂林山水》、《颐和园》、《趵突泉》等,可采用展示挂图,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把学生带入情境。对于感染力强、写作技巧高的散文,如《海上日出》、《白杨》等,教学时可以通过分析作品表现技巧,勾勒出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在耳听、口诵、心想之中,心驰神往。对于情节复杂、时间变换多的课文,如《舍身炸碉堡》、《飞夺泸定桥》等可以自制幻灯片,通过电化手段,使学生设身处地,有身临其境之感。对于诗歌抒彩的散文,如《冬夜杂咏》可以采用朗读配乐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美的语言中入情入境,使学生感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美”也就寓于其中了。
课文表演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游戏。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参与到课文创设的情境中去,扮演课文中描写的人物、动物,可以感受课文中的美,同时可以通过语言、行为展现自己所理解的美。如在教学《司马光》时,教师让学生扮演“司马光”、“与司马光玩的小朋友”,让四个小朋友手拉手成一个圆圈当“水缸”。这样,学生通过表演,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展现了司马光的机智,展现了对课文的理解。音乐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如在教学《妈妈的爱》时,教师让学生欣赏一下《妈妈的眼睛》,学唱一唱《小乌鸦爱妈妈》,可以让学生在优美抒情的旋律中感受到妈妈的爱,而后懂得应对妈妈予以回报的赤子之心。
三、朗读课文体验美
关于朗读课文,有人曾打过一个有趣的比方:课文像台机器,默读只是看到了它的外形,朗读才是把它转动起来,才能真正看到它的妙处。那么,怎样才能朗读好课文呢?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欣赏到课文的美呢?
(一)范读
教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能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可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中:“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中会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画面。朗读“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可诱发学生去观察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自由朗读
初学课文自由读,更能体现“听作者当面说一番话”这一特点,而且便于发现问题。学完课文,对重点段落、语句有所侧重,安排自由读,重在感受揣摩其中的美。读熟了,不待翻书也可以随时温习,得到新的体会,得到很大的乐趣,达到“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境界。
(三)有感情地读
朗读能把课文中的语句变为有声语言,对文字信息进行再创作。这就要深入体会课文,只有对课文内容有正确的理解,才能产生相应的感情,才能从读中受到美的感染。要做到读得有感情,教师首先要读出不同的语调,把各种年龄的人的语调读出来,把不同的情绪和性格,如快乐、痛苦、希望、开朗等,都通过语气、语调形象地表现出来,还要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如同情、讽刺、批判、赞扬等表达出来。其次,要读出词语、句子、段落间的停顿。通过停顿,体现出标点符号来;通过停顿,把文章中表现的快乐、悲痛、庄严、沉重等各种不同的情绪表现出来。再次,要读出重音,把句子中应强调的词语读得重一些,响一些。如:“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句对表现小女孩的可怜是很重要的,就要读成重音,强调小女孩的悲惨,表达出作者对她的同情。最后,还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等等。
通过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激发对美好情境的向往,对自然和生命的关心,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感受课文内容的美,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四、写作实践创造美
学生从课文中发现了美,感受了美,体验了美,我们更应教会学生创造美。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所学课文的反思,运用语言文字,把自己的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完课文之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提出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了使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更好地流露美、表现美,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指导学生翻阅观察日记,重温生活中的趣事、乐事、要事,以求在重温中勾起审美回忆,再现审美体验,触发审美想象。同时,可以结合生活要闻会、生活趣事交流会、同学朋友谈心会等形式,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互相碰撞,互相引发审美想象。
(二)引导学生走入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如小记者采访活动,参加英雄事迹报告会,美化校园环境,等等)或者特意创设的情境(如演话剧、小品等),让生活或情境中的真人真事、真情真意,扣动学生情感之弦,以求他们在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中勾起审美回忆,触发审美想象。
一、提示型导航,让学生有据可依
在课题实验的初期,由于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语文学习能力。为了给学生一个强有力的“抓手”。我通常选用提示型的阅读导航。比如在教五年级的《月光曲》一课时。我先是深入地研究了教材。此文讲述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重点是兄妹二人的情感变化,以及他们听到贝多芬精彩的演奏时候的联想画面。本文的训练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这个要求我设计了这样的阅读导航:
提示一:一定要认真读全文,找出课文中描绘《月光曲》内容的段落?
提示二:该曲的创作灵感来自哪里?画出相关的词句读读品品。
思考:在创作过程中贝多芬对兄妹俩的情感如何变化的?
研讨:你认为《月光曲》是反映月光和大海变化的吗?
拓展思维: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
练笔:想到了( )想到了( )想到了( )
这样的导航对学生有了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做到了先“扶”后“放”。
二、结构型导航,巧学诗歌更高效
由于诗歌内容较短,学生容易读通。因此在诗歌的教学中我都是重点指导第一小节,并在学习中鼓励学生提炼出学习方法。再引导他们按照自己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自学后面的内容。因此在这种文体教学时候,我设计的导航就有所不同。比如《乡愁》的导航:
提示:搜集有关余光中的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阅读诗歌三部曲:
1.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从语速、节奏、感情等方面揣摩朗读技巧。
2.咬文嚼字――体会诗歌语言美
边读边思考:(1)四个时间词分别代表作者的什么时期? (2)反复读叠词,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3)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联想画面――欣赏诗歌的画面美
诗歌中用四种事物,分别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乡愁?
想象四幅画面体会。
有了这样清晰明确的阅读导航,学生们将会在轻松的氛围下,自主感悟出了诗歌的语言美、结构美、意境美。同时形成了一定的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写作型导航,善用练笔形成能力
经过两年的课题实验,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他们基本能抓住重点,分析难点,主动学习了。这个时候我的阅读导航如果过于简单就不会有引领的作用了,甚至是流于形式了。于是我就增加阅读导航的难度。让学生独立完成资料的查阅和整理。完成对文本的分析和理解。还要提炼出要研讨的重点问题。甚至有的导航会根据本单元的写作训练重点,有写作的要求。如:在教学《颁奖词三则》一课是我设计了这样的阅读导航:
1.熟练朗读颁奖词,说说颁奖词与平时学习的课文有什么区别?
2.思考课文讲述的三个人物有哪些优秀的事迹?
3.学法指导:学习颁奖词你有高招吗?
4.小练笔:给身边的感动人物写一段颁奖词。
有了这样的阅读导航,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相互学习,课堂不仅是学生知识的分享过程,也是学习方法交流的过程,更是语文素养提高的过程。
四、激励型导航,抓住心理挖掘潜能
每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再优秀的学生也有学习的疲劳期。所以正当我的实验初见成效的时候。备受学生喜爱的阅读导航,有时候也会遭到学生们的“冷遇”。孩子们表现的不以为然,老师提前一天布置的导航内容,第二天完成情况不好,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多阻力。甚至有时候不得不按照另一套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反思后我得出了结论:学生厌烦了老套的阅读导航模式,每天都是字词的要求,阅读的训练,写作的指导等。主要是我设计导航的时候语言变化过少。于是我改变了设计阅读导航时所用的表达方式。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比如“聪明的你不妨想一想。”“我是自学小能手。”“开动脑筋”等。比如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我设计的导航中就有这样的内容:开动脑筋:“我”为什么不愿意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还有在教学《火烧云》一课时候为了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我设计的阅读导航中就有一点儿这样的内容:我是自学小能手:查找有关火烧云的资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又上来了。而且他们的动力十足,学习效果不言而喻了。
五、趣味型导航,妙用儿童语言创设情境
这种形式的导航适用于低年级的语文课堂。由于孩子小,他们的识字量少,理解能力也不强。我就尽量把阅读导航的内容设计的少一些,词语生动有趣一些,多用儿童喜欢的语言来描述阅读导航的要求。如一年级下册《风》一课的阅读导航:
找风:让我们自由读课文,投入到寻找“风娃娃”的行动中吧!在诗人的眼里,风都在哪里出现了?
我是识字高手:把课文中不认识的“生字宝宝”圈出来,借助拼音读一读,同桌间互相帮助。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9―0095―01
翻阅小学语文教材,发现它是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辑排版的,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而“单元整组教学”这一思想的运用,可以达到使小学语文单元整体知识相融合的目标。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联系人教版语文教材知识,探究“单元整组教学”应用的形式,希望同行指教。
一、重视对单元整体性的设计工作,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改革以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在编排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重点体现在教学单元的编排具有整合化的特征,而“单元整组”教学的宗旨是教师通过围绕单元教学的主题达到强化语文课文知识关联性的目标,同时实施拓展性的教学手段。此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单元教学内容视为教学的起始点,在整体单元主题内的共同点、知识点、思考点等课程要素的配合下,运用“同理可证”的教学原理,达到主题性的教学目标,最后落实单元整组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五单元的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为了使本单元语文课文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进而落实单元整组的教学目标,利用情景教学的方法,巧妙地将《乡下人家》《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整合在一起。具体教学流程如下:首先,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下d与乡村生活有关的资料,例如乡下人喜迎春节的图片、春耕秋收的农田忙碌景象图片,继而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提供的资料,你对乡村生活有了怎样的体验?”此时教师发现小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的兴致是极为浓烈的,他们通过交流,总结了淳朴、乐观、勤奋等词汇。最后,教师回归课本知识,小学生又新学会了“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由此可见,单元整组教学思想引领的语文课程所取得的教学成效是非常不错的。
二、采用点面结合的教学方法,升华情感体验
“课标”中提出如下观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化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单元知识进行整合之时,应该认识到语文课程知识对学生思想情感所产生的导向作用是巨大的,所以,教师在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组设计之时,应该紧紧把握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或弘扬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或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例如,语文教师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以及《火烧云》四篇课文的教学中心思想进行梳理,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此时语文教师应用单元整组的教学思想,总结本单元的教学主旨――热爱自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单元知识进行整合之时一定要紧扣主题,使其根植于课文中,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健康人格培养的教学目标。
三、 对课程单元内容进行整体的回顾
“学而不思则罔”,阐述了在学习过程中反思与回顾存在的重要意义,“整体回顾 ”教学环节的启用一般是在“语文园地”模板的辅助下,学生总结学习本单元语文知识的规律,同时强化自身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能力,也就是说“整体回顾 ”的过程就是小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展示学习成效的过程。
一、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
新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学生在课程学习方式上由过去的以接受性为主向 “ 自主、探究与合作 ” 的方式上转变。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自由地去探索,主动去合作,自己获取?例如《火烧云》一课的结尾处用了省略号,这给读者留下了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也给学生提供了尽显个性的好机会。我引导学生回顾全文,根据文中作者的思维变化过程,选择自己的认知情感,推测想象还会有哪些形状和颜色呢?这样学生自主探求,千姿百态的答案应有尽有。课堂顿时丰富多彩起来。这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二、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课本外那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
在课堂教学中应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学生头脑中已储备的与学习新知有关的材料充分地挖掘出来,优化组合,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教材,开放课堂,给学生提供 “ 飞跃” 的机会,实行大语文教学观念,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沟通,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各学科教学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课堂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相沟通,扩展外延,丰富内涵。
(1)向课外开放。课前可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开放学习,让学生事先了解课堂学习内容的背景材料,作好学习的铺垫;课堂学习结束后,可凭借 “ 例子 ” ,尽力拓展,把学生知识的触角引向广阔的知识领域。如语文课学习了《灯光》后,可让学生去阅读书籍,收集英雄人物的资料,然后为英雄人物建立小档案,内容可以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生活年代、主要事迹、精神品质等等。建好后再引导学生写出自己的读后感赞美的小诗。
(2)向学科开放。如语文课可向科学课开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写好观察日记;向数学课开放,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建立一个思维的立体空间;向美术课开放,可让学生画一画、写写小诗,或诗配画;向音乐课开放,让学生听一听、唱一唱可以把诗加上曲来唱,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来加上自己喜欢的曲子来唱。这样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整体前进,学生学得有趣、学得生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易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