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图书馆人员安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公共图书馆是为市民服务的图书馆,一般由政府税收来支持。与专业图书馆不同,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可以针对儿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居民。提供非专业的图书(包括通俗读物、期刊杂志和参考书籍)、公共信息、互联网的连接及图书馆教育。这类的图书馆也会收集与当地地方特色有关的书籍和资讯,并提供社区活动的场所。(定义来源于网络)
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活动场所,图书馆也就面临了其他公共场所所需面临的,及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当这些问题出现时,不同的危机应对措施能直接导致不同的结果,对此分析、了解图书馆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就成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公共图书馆面临问题
(一)图书馆自身存在问题
1.文献馆藏保护问题
总所周知,图书馆是收集、馆藏各类文献的地方,不管是孤本、绝版的图书还是一般普通的书籍它们都需要依托载体。文献的载体有龟甲(甲壳文)、铜器(如出土的古代青铜鼎)、丝帛、竹片、纸张、胶片、缩微胶片、磁盘、光盘、大容量存储器等。而图书馆经常性接触收藏的文献载体多为纸张及胶片等现代化存储设备。
纸张的发明,使史料的记载得以保存,是我国悠久文明历史得以流传下来的重要因素,可是纸张自身的弱点却也是造成某些重要讯息遗失的关键因素。纸张不耐水火,一旦遇上水火便是付之一炬,无从抢救;纸张更不耐虫蛀,不耐翻阅,久藏的书本总会或多或少损于册虫或是其他蛀虫的危害,也存在读者借阅频率较高而使图书纸张出现缺失或是损坏,不再完整等情况,这便需要工作人员经常对它进行修复,但我国专业的古本、善本等图书维修人员又比较少,难以满足修缮图书的需要。
而现代科技发明的胶片、磁盘等也存在易燃于火,容易折损、数据流失、光盘损坏等缺点。使得文献保存出现了难题,如何做好图书收藏管理,使文献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也就为图书馆的文献馆藏问题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2.网络安全管理问题
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图书馆近年来在图书馆管理中占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重,电子信息化的普及、计算机使用的实用性、及时性、广泛性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数字图书馆进行阅读。而作为一项新型的服务管理模式,图书馆普遍存在制度不够完善、人员技术程度参差不齐的问题,加上系统漏洞、黑客、病毒的不定时侵扰,也为图书馆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蒙上阴影。如何架构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制定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也就成为困扰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的一个难题。
3. 财产安全管理问题
图书馆是面向大众开放的文化活动场所,2011年在文化部关于全国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的精神指导下,我国各级图书馆都已经逐步实现了对外免费开放,读者阅读图书不必再凭证进入,借书也只需支付押金而不必支付其他额外收费。降低准入门槛,不存在经济限制因素后,到馆阅读、参观的市民数量也就大大增加,而图书馆人员编制不变,服务对象的增多同时也就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图书馆内藏书众多,图书所做的防盗措施或是年久失灵或是读者恶意破坏,使其失去防盗的作用,加上一些读者存着“偷书不算偷”或是其他侥幸心理而打算将书占为己有就会出现馆藏图书遗失等问题的出现,积少成多就会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如果被偷盗的图书是珍本的话损失也就翻了多倍。人员少、设备陈旧为做好图书馆财产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二)其他外部因素带来的问题
1.天灾无情难于防范
自古就有“天灾无情”的说法,我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暴雨洪涝灾害、山泥倾泻、台风过境、海啸、地震……不管是任何一项灾难,人类在其面前都显得是否的渺小而无力。一旦爆发这些灾害图书馆建筑、馆藏、其他重要设备就都往往会毁于一旦,其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2.人员疏忽易酿大灾
图书馆馆内收藏的大部分都是易燃的书本、杂志;供读者使用的桌椅也大多是木质材料;分开馆藏区与自习区等部分的各类装饰、隔断也多采用木质结构;年久的电线、新布的电线或许交错在一起……这种种的种种只要工作人员或是入馆借阅的读者一个疏忽大意留下火种或是电线故障引起火灾,火势将迅速通过这些易燃的物品向四周蔓延,不止会对图书馆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是在开馆期间也容易给工作人员及读者带来生命安全的威胁。
3.公共治安安全不容忽视
近年来经常听到各种发生在公共场所的伤人、袭击、盗抢事件。不久前就有看到报到在广州海珠区一图书就发生了一男子向自修的读者喷辣椒水后抢夺手机的事件,而其他图书馆也都或多或少出现过读者将物品随意放置在桌上后遭偷窃的事情。
图书馆现在免费向民众开放,人一多就容易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如何提高安保等级,做好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也就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4.卫生安全问题
图书馆提供免费读者服务能吸引人们前来的同时也带来了卫生方面的问题。部分人的卫生意识比较薄弱,存在随地乱丢垃圾、乱吐痰的习惯,一旦出现流感、霍乱等传染病,对于在图书馆进出的广大读者来说就容易成为一个传染源,扩大了疾病的传播;一些读者,大部分是小读者卫生意识也十分缺失,笔者就曾在少儿图书室中发现被夹在书架上的食品包装袋,饮料瓶子等东西,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食物的味道引来蟑螂、老鼠等动物就容易对书架及图书造成损坏,给馆藏资源带来损失。
为了更好的发展图书馆事业,做好公共图书馆对外服务工作,我们需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需找最合适的对策来解决它。
二、图书馆问题解决对策
(一)因材施法,加强文献保护
文献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它一旦失去便无法找回,保护好它的载体也就成为保护它的唯一方法。笔者粗浅建议,针对各类文献载体进行研究,针对它们的特性来对它们进行保护,而对图书馆来说最需要面对的就是纸张、现代化存储工具的保护,毕竟作为文献收藏的场所,图书馆收藏最多的也就是依附这两种载体的文献。
对纸质文献,需做好防虫、防潮、防火的工作,条件允许的话增加藏本或是制作成数字数据,多备份处理,进行保存;对现代化存储工具如胶片、光盘、硬盘等需做好防火、防潮、做好多份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工作。同时在文献被借阅时工作人员引导读者对文献多加爱护,减少损坏,如出现损坏需及时进行修补,使图书收藏更长久、安全。
(二)提高技术,完善网络安全管理
来自互联网的攻击是无时无刻的,系统自身的漏洞也总会为违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为做好图书馆网络安全管理,使数字图书馆业务更好的开展,需加强工作人员技术培训,使工作人员能对系统进行熟悉、专业的操作;使用防毒软件,提高网络系统反病毒、抗病毒能力;提高网络使用权限,确保用户只能浏览修改复制自己的资料而无法直接取得他人信息,降低数据泄漏风险;做好数据备份,出现数据损坏或是丢失时可以作为重要的后备资源立刻投入使用;及时更新、使用最新的技术手段,最大限度的降低来自网络威胁,确保系统的顺利运行,为数字图书馆业务的开展及提供安全的图书馆网络环境做好坚实的后盾。
(三)提高安防条件,做好安防工作
为了做好图书馆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笔者觉得首先,需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各项素质,对工作人员进行各类灾难、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培训,使工作人员在发生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突发灾害如火灾、治安事件等情况时可以及时做出正确反应,为抢救生命财产争取宝贵的时间;其次,适当增加人手,提高安防条件,更新陈旧系统,加装防盗监控设备,加强巡逻杜绝偷盗、窃书、损毁公物等情况的发生。
与居委或是派出所等居民管理单位合作,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当出现治安危险时馆员能及时反应处理并与法治单位取得联系,在最快的时间内将犯罪嫌疑人或患病人员制服,保证在馆读者、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馆舍设备损坏程度。
在消防安全方面,根据《图书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定,要做到任何人不准在馆内吸烟、不准在馆内然烧物品,不准用明火照明和取暖;书库、资料室走道设专用电闸、线路,电灯与书架应保持三十七公分以上距离,书架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走道要保持整洁,废纸和杂物随时清理,不得存放杂物及易燃物品易爆有毒物品;确保紧急出口、安全通道畅通无阻;灭火器材定点定位,经常检查;馆员下班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切断电源、关窗、锁门,最后,如果条件允许,在馆内加装自动防火设施、监控设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险情、处理险情,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卫生管理方面
做好卫生管理工作,避免传染病扩大的发生,需要从源头做起,馆员应积极对读者进行引导,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才是治本的方法。另外图书馆应多设垃圾桶,引导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有开设供水或食品区域需做好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肠胃疾病、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发生,适当建议读者自带喝水用具,进一步降低出现交叉传染的几率;定期做好灭四害活动,将鼠患等动物威胁消除;做好馆舍清洁卫生工作,保证馆舍的干净卫生,空气清新流通,从而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对安全舒适的阅读环境。
(五)防范未然,减少自然灾害影响
自然灾害的发生都是十分突然的,灾害性或大或小,我们都希望能在灾害来临前尽可能的做好准备,将危害降到最低。作为容纳无数读者的图书馆建筑,其安全性能的要求也就相对要高。为此,对于图书馆的主体建筑,如果出现年久失修的情况,应尽快申请政府相关部门支持,对主体建筑进行维修加固,或是选择在非地震带或不存在山泥倾泻情况等易发灾害的地方重建新馆,防范于未然。作为图书馆的底层或是首层建议作为停车场或是展厅等不需要放置太多东西或是东西可以抗水的场所,使馆藏文献不至于出现因放置地点较低,一发生水涝灾害就出现被浸泡坏的情况。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肩负着文化建设阵地的重大使命,它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持,为了更好的发展图书馆事业,保护好人类文化的传承基地,对于遇到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它做尽可能的努力,去解决它、完善它。
参考文献:
[1] 王丽玲.试探数字图书馆的安全问题.图书与档案,2010(3)
[2] 张新华.信息安全问题的特点和趋势.情报资料工作,2003(2)
[3] 李月明.公共图书馆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图书馆,2006(6)
中图分类号:G252.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普及和深入,自助服务已经在图书馆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正在成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方便快捷的自助服务优化了原有的服务模式,已逐渐演变为图书馆服务体系中的主流模式。
自助服务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的改变是不言而喻的,如:减少管理成本、规范管理模式、延长服务时间、提高服务质量、信息安全管理更加有效、培养读者的自助意识和综合信息素养等。这一系列的改变,使图书馆服务更加符合读者的切身需求,更加符合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方向。
建立良好的图书馆自助服务体系,是自助服务能够在图书馆服务中发挥巨大作用的重要保障,下面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图书馆(以下简称研究生院图书馆)为例,介绍一下在建立图书馆自助服务体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自助服务在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研究生院图书馆一直秉承“读者为中心、服务为主导”的宗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各项优质服务,自助服务在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研究生院图书馆自助服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包括馆内自助服务和网上自助服务。通过图书馆网站将这两方面的服务整合,与校园一卡通服务相连接,合理分配各项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各项服务的最大作用。馆内自助服务包括:自助借还服务,自助文印服务、自助查询服务、自助寄存服务、自助阅报服务等。网上自助服务包括:自助预约图书服务,研讨室及视听室预约服务、资源荐购服务、视频点播服务、失物招领服务、资源共享服务等。
自助借还服务:在图书馆大厅设有自助借还机,并张贴使用说明,方便读者自行完成图书借还操作。
自助文印服务:在各楼层都设有自助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读者只需使用校园一卡通即可享受到复印、打印、扫描等文献加工服务。
自助查询服务:在各阅览室都设有书目查询机,方便读者登录图书馆网站书目查询系统查询所需书目。
自助寄存服务:在各楼层都设有自助寄存柜,读者使用校园一卡通即可临时寄存物品。
自助阅报服务:在各楼层都设有自助阅报机,每天自动从服务器下载当天报纸资源供读者浏览。
自助预约图书服务:读者登录图书馆网站,预约未到馆图书,图书到馆后会以邮件方式提醒读者到图书馆进行借阅;或是管理员将该图书预存到指定的寄存柜,读者使用校园一卡通到指定寄存柜刷卡领取所借图书。
研讨室及视听室预约服务:图书馆设有研讨室和视听室,读者可登录图书馆网站,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预约,预约成功后凭校园一卡通到图书馆刷卡使用。
资源荐购服务:读者登录图书馆网站,向图书馆推荐优秀图书,或对已的选书目录进行投票,确定最终所需订购的图书。
视频点播服务:通过视频点播系统整合图书馆各项音视频资源,读者可登录系统进行点播,欣赏所需资源。
失物招领服务:管理员通过失物招领系统遗失物品信息,读者登录该系统查询后,可到馆领取遗失物品。
资源共享服务:为读者提供资源共享服务器,方便读者之间共享优秀资源。
2建立自助服务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图书馆自助服务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传统模式的图书馆在资源优化、服务创新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建立自助服务体系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图书馆工作人员多方考虑、总结经验,尽可能完善的解决,使自助服务能够良好的运转。
2.1选择优质服务和服务设备
目前,从事研发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的公司层出不穷,自助设备也是良莠不齐,如何选择优质的服务和设备是保障图书馆自助服务良好运转的先决条件。可经过网络、电话调研,实地考察等途径,反复筛选,选择从事自助服务行业时间相对较久,经验丰富,售后服务到位,口碑良好的公司来实施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的部署。
2.2图书馆资源服务整合优化
图书馆资源可分为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纸质资源包括图书、报刊、论文、报告等;数字资源包括非书光盘、网络数据库、音视频资源、电子期刊文献等。
图书馆自助服务给读者带来的是方便、快捷、个性化,资源的有效优化整合可以使自助服务的这一特点充分发挥。如何高效地优化整合图书馆资源,我们首先要从资源根本着手,了解各项资源的载体、内容等方面,通过分类、合并的方法,把相关资源融合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处理。
由于资源种类不同,资源的承载形式也不尽相同,我们优化整合资源服务,应本着统一检索,分类筛选的方法,使读者能够方便、快捷的检索到所需资源。(1)提供尽可能多的检索终端,我们在图书馆大厅、信息检索中心、各阅览室提供了超过一百台可以连接到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的PC机,使读者能够在图书馆随时随地的使用检索设备检索所需资源,让不同的资源在同一平台上统一呈现;(2)基于图书馆资源的不同形式,我们按照设定好的类别,为每一项资源编纂目录,形成多样化但是统一的目录资源,使读者输入一个关键词,就能够检索到多种形式的相关资源,这种方式代替了以往要按资源类别分别检索不同途径的方式,给读者带来了方便;(3)图书馆资源服务不是单一形式的,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使读者能够从多种途径获得图书馆资源,比如开展关于图书馆资源服务的讲座、提供资源服务的咨询途径、购买学术相关数据库、资源使用跟踪服务、新资源邮件通知服务等;(4)为了满足不同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多种需求,我们在读者和服务人员之间建立了特定的联系渠道,图书馆定期把最新资源通过网络传递给读者,读者也可以向图书馆推荐优秀资源,图书馆予以采纳后有偿奖励该读者;(5)图书馆资源毕竟是有限的,为此图书馆向读者提供了资源共享FTP服务器,读者可以通过资源共享FTP自由传递优秀资源,来丰富图书馆资源。
2.3保障网络服务安全、畅通
网络是串联图书馆各项自助服务的桥梁,网络所传输的数据是图书馆自助服务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网络受到不安全因素侵扰后,会造成各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乃至全面瘫痪,严重破坏图书馆工作,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图书馆声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损失。
(1)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项设备、设施的物理安全,避免由于自然原因、人为原因造成的破坏;(2)对网络端口、传输链路进行网络信息加密,保护网络上的传输数据;(3)安装防火墙,做好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安全屏障;(4)采用安全性较高的操作系统、并对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利用安全扫描检查系统漏洞并修复;(5)安装查杀效率高的防病毒软件,降低病毒对网络安全造成的破坏;(6)绑定各自助设备的IP与MAC地址,监测各设备运行情况,便于追根溯源找到问题。
2.4保障服务器数据存储安全
服务器数据存储安全是保障服务器正常运行的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图书馆自助服务建立的核心。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存储在服务器的重要数据,时时关注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的运行情况。各大存储厂商提供的保修条例只针对于存储本身,而对于存储中的数据没保障,所以说我们要正确使用服务器数据存储,合理操作,防止数据丢失。(1)选用Tape Drive配合专业的备份软件,定期、定时的备份存储数据。(2)服务器采用Raid磁盘阵列存储,加强服务器硬盘的容错功能。(3)时刻注意服务器硬盘的运行状况,当指示灯异常时,需采用相关措施,检查硬盘设备是否正常。(4)服务器数据丢失后,不要盲目操作,不要往存储中再次写入数据,减少二次破坏,应聘请专业数据恢复人员对数据进行恢复。
2.5增加技术人员知识储备
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人员是图书馆自助服务系统直接的建立者和后期维护者,掌握必备的相关知识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障,为了能使技术人员掌握相关技术知识,维护自助服务系统良好运行,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
(1)订阅相关技术刊物,购买相关技术书籍,供技术人员阅读学习;(2)不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到各大高校图书馆实地调研,学习系统维护经验,掌握突发问题的解决方法;(3)参加图书馆自助服务相关论坛和研讨会,学习最新的相关知识;(4)定期组织技术人员交流工作经验等。
2.6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图书馆自助服务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改变了图书馆服务人员的工作模式,服务人员更多的是作为引导者引导读者使用各项自助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服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1)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服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对每一位服务人员的知识现状进行了解,做出继续教育计划,对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内容进行安排,做好服务人员继续教育的检查督促工作;(2)加强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服务人员一定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同时还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图书馆自助服务体系的构建不仅是一项综合的方法和技术,更是一种理念。图书馆自助服务构建固然需要一定的技术来实现,也是通过技术载体提供给读者使用的,但是其更重要的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功能设计、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理念。自助服务以提供积极的读者体验为目标,使读者能快速、及时、高效、轻松的获取所需服务,使读者满意。
目前,图书馆自助服务还处于初级阶段,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服务模式,还需要两种模式相结合,共同协作。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需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与技能的培养,转变传统的服务理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建立相对完善的图书馆自助式服务体系,让图书馆自助服务在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靖.图书馆自助式服务的现状与未来[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1(2).
网络信息建设过程中是离不开软件系统和必要硬件设施的,现阶段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本身存在较多的漏洞,这些漏洞为黑客和病毒的入侵提供了便利,如果高校图书馆网络被侵蚀,不但会造成网络堵塞,严重的会使得整个图书馆服务器瘫痪,图书馆内部的数据也会消失,最终给高校图书馆带来严重的后果。而高校图书馆服务器和存储设备等硬件设备的质量以及后期维护的到位与否都会影响高校图书馆的运行。除此之外,主控机房的环境安全,以及配电系统、空调设备等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到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用和稳定。
1.2 运行环境的安全威胁
互联网和计算机等设备都是高精度的电子设备,他们在运行过程中对温度、供电的稳定性以及电磁干扰等都提出了要求,但是这几点要求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没有达到要求,也没有在机房建设过程中考虑到这些因素。由于外在因素的不齐全也就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器、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和稳定等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给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可能产生了影响,例如,地震、火灾、雷电等一些不可控制因素,都可能伤害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所以需要高校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时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伤害。
1.3 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高校图书网络管理人员的管理质量,对于图书馆信息维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现阶段多数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管理人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对于网络信息安全还不够了解,也不了解信息安全的维护技术,对于网络安全问题的处理以及计算机设备应用上都还有所欠缺。更不能及时发现高校图书馆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就算发现了问题,也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都会增加高校图书馆网络系统的不安全性和不稳定性。
2 高校图书馆的网络信息安全建设方案
2.1 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现阶段,部分高校图书馆都忙于数字化和网络化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对于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性兼顾不到,更没有认识到现阶段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的安全,所以从根本上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网络监测水平、防护能力以及抗击能力,就必须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能够在面对图书馆信息安全系统问题时,做出快速和灵敏的反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高校图书馆信息的安全。
2.2 做好高校图书馆内部软硬件设备的完善工作
强化各网络软件硬件设备,加大硬件设备的投入工作,在软件应用时一定要购买正版软件,做好更新工作,从而弥补软件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漏洞。还有就是要确保高校图书馆服务器、存储设备以及工作用机等硬件的稳定性,及时解决发展的问题。还有就是要提升对主机房环境的重视,做好图书馆内配电系统、空调设施和消防系统等工作,避免出现一切不可能的安全隐患。例如,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图书馆内部就是安装了烟雾感应消防系统,并将主机房的位置设在了二楼,在整体机房内安装了ups不间断电源,图书馆内部的管理人员则每天进行空调的切换以及图书馆内部设备的检查和运行状况,确保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系统的高校运行。
2.3 强化高校图书馆网络管理人员的培养
好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的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和控制工作,高校要让更多的图书馆网络管理人员参加专业的培训工作,甚至可以安排他们到网络信息建设较为优秀的行业去学习,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专业能力。此外,还需要高校建立健全有关的管理制度,成立专业的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图书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处理。同时还需要做好用户账号和权限的分级工作,尤其是系统管理员的账号和密码,需要进行特别的设定,并做到定期更改工作。更是要结合不同岗位用户的需求进行权限的设计。提升高校图书馆网络管理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并严格遵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确保高校网络信息的安全。
2.4 提升高校图书馆网络的防火墙技术
首先,要转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提高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经过调查发现,图书馆的大部分安全问题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此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管理认识,能有效提高图书馆计算?C网络安全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大部分图书馆人员有着薄弱的安全意识,网络信息系统则会存在防不胜防的安全管理漏洞。对于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的方式,可以从图书馆的领导干部开始,提高对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视,能积极组织全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网络安全设备与管理人员投入,对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及时地升级,保证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着较强的安全性。
其次,可以组织图书馆全体人员参与到安全法规以及防黑防毒的培训活动中,提高计算机系统的防范能力。图书馆网络的安全建设工作主要内容就是对网络数据与图书馆重要信息的保密工作,具体可以对数据进行备份,或者是对数据进行加密两种方式。图书馆可以培训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掌握最新备份技术,比如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技术,即RAID技术,这种技术就能有效地进行数据备份,使得数据库变得更加安全。而对于数据的加密工作,也可以培养工作人员进行相关进行的培训。比如对传输线路的加密工作,就需要具备对各传输线路情况的分析能力,并能选择出最合适的加密算法与密钥。
二、优化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的安全环境
对于图书馆计算机的运行环境来说,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其软件、硬件设备都影响到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运行环境,也对计算机网络环境有着较高地影响。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需要与系统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并进行严密设计,以此来保证安全设计方案能全面落实,为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提供更加安全、可靠与稳定的运行环境,且避免有安全事故的出现。具体来说,图书馆的服务器、存储设备,又或者是交换机等一些装置,都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出台有关规范文件进行执行。构建图书馆不同位置的运行安全需要有不同的措施。比如图书馆的主机房,可以设置空调降低主机房温度,也要设置防火、供电与安保系统。值得注意的是,空调需要全天候不间断地运行,在机房设置的空调需要是机房专用的空调,还要有备用的空调,避免事故出现。
另外,要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探测以及电话报警设备,避免主机房系统因长期高温运行出现损坏。同时,要配置功率较大、备用时间较长、防雷效果较佳的在线UPS系统。图书馆计算机可以使用七氟丙烷自动化灭火系统,以达到高效、环保的效果。图书馆的主机房的安保系统也是十分重要的,需要进行实时监控,安置防盗报警系统,再安设门禁系统,能掌握机房的出入情况。
三、建立健全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管理的制度
二、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目前,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主要有图书馆工作电脑感染病毒、蠕虫、木马,服务器感染病毒、蠕虫、木马,垃圾邮件,端口扫描攻击,非法用户侵入Web和其他文件服务器,拒绝服务攻击,内部人员滥用网络端口或系统资源等。这些安全事件的攻击源有些来自于图书馆内部,有些来自于外部。具体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环境因素和意外事故。
外部环境对计算机网络系统有着一定的影响,例如数字图书馆网络中心机房的设计和环境,电源的质量,防火、防水、防雷击、防漏电等设备。当外部环境条件不符合有关标准时,会对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此外,地震、火灾、水灾、断电、硬盘老化、被盗等意外事故也会引起信息服务中断,从而造成信息丢失或泄密。
2.人为因素。
①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
高职院校由于本身制度方面的不完善,在数字图书馆的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上相较于本科院校而言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缺乏严格的、科学的管理体制,缺乏细致、有效的安全技术。二是缺乏安全教育培训。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及广大师生安全意识比较薄弱,网络安全知识严重缺乏。三是制度执行力度不够。从调研中得知有些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因不能严格的遵守规章制度,导致不可挽回的一些后果。
②工作人员安全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层度不高,导致管理不充分,使得数字图书馆面临严重威胁。
很多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工作并非由专业的计算机专业人员负责,而是由图书馆内部人员兼任,其对于网络的管理理念仍以传统图书馆封闭式内部局域网安全管理模式为主,并没有认识到开放的网络环境给数字图书馆带来的严重影响,使得对网络信息安全的维护只能处于被动状态。
3.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
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是高职院校数字图书馆来自外部最主要的信息安全威胁。病毒通过自我复制,隐藏在数以万计的信息中,在适当的时机使网络或终端遭到破坏。黑客的攻击往往目的性较强,若图书馆的服务器受到攻击,那么整个数字图书馆就将瘫痪。
4.硬件因素。
大多数校园网络建设的比较早,机器更新换代比较慢,造成许多设备老化、兼容性不好、性能跟不上,易产生设备负荷比较大,使系统出现故障,降低了系统的安全。
三、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安全管理措施
1.创建优良的网络运行环境,做好网络硬件和终端的使用与管理。
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可以增加服务器、路由等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网络安全也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保证。其次,一个标准安全的终端对进入数字化图书馆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安全保证,对使用的终端我们要提倡开启防火墙和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同时有周期性的对终端进行杀毒和系统垃圾文件的清理。此外,应取消共享文件夹,减少信息泄露的概率。最后,要定期进行系统备份,防止因意外或病毒造成的信息丢失,将损失降到最低。
2.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
现代技术可以确保信息安全的实现,先进管理则可以确保信息安全得到落实。高职院校首先应建立数字图书馆安全管理,确立具体的负责人和人员职责。其次,通过组织开展多角度、多形式的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工作,树立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安全责任意识。通过技能培训、岗前培训、现场网络安全教育等形式做好图书馆员和读者的安全教育工作。最后应加大安全管理的检查力度,确保安全理念能落到实处。
0 引言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了,对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网络的出现促进了高校图书馆管理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着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转变。然而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服务高校教育事业,就必须结合网络环境来做好图书馆管理工作,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
1 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1 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管理带来的机遇
网络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快,可以实现信息无时间和空间障碍的传播和交流。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网络的出现给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来开展信息化管理,同时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化服务。同时,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下,图书馆各部门之间处于一个系统下,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有助于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利用。
1.2 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挑战
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信息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校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首先,网络环境下,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需要,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迫在眉睫;其次,网络环境下,对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求更高,不要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管理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服务意识。另外,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突出,给图书馆关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难度。面对信息化的时代,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认识到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积极的应对挑战。
2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即迎来了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基于面前,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而在挑战面前,也促使高校图书馆去管理创新。图书馆是藏书的地方,笼络了各学科、各专业、各领域的资料信息。目前,尽管图书馆得到了规模化发展,但是图书馆只负责收集资料、图书,却忽视了图书馆管理工作,当读者需要借阅相关资料、图书时,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查找起来就会显得比较费时、费劲,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失去图书馆查阅资料的兴趣。而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获取途径更加多样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对其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从而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促进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利用。[1,2]
3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面临的问题
3.1 管理人员问题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也开始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积极的拓展信息管理。然而在推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图书馆管理人员却显露出了他们的不足。一方面是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比较低,难以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图书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较低,难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从而影响到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高。
3.2 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问题是网络时代里核心问题,在网络普及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在其推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图书管理工作人员应当认识到网络安全问题,一旦信息化系统出现安全问题,就会影响到管理系统的运作,对图书馆以及读者带来不利。
4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策略
4.1 加强人员的管理
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能的好坏关系到了图书馆的发展,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要想提高管理效率,就必须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将教育和管理。首先,要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其次,要加强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培养,从而更好地服务图书馆管理工作;再者,要加强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水平,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培养一支专业的队伍。[3]
4.2 网络安全管理
网络安全问题是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在网络环境下,要想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效率,就必须认识到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为网络具备开放性,在高校推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同时,很容易遭受到黑客的恶意攻击,从而造成图书馆管理系统崩溃,影响到信息服务。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安全性,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运用,以技术为依托,降低图书馆管理系统安全风险,保证管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图书馆环境的巡视,网络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先进的设备被投入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而设备的运行需要依靠电来带动,如计算机需要电,通过巡视,可以降低安全隐患,保证图书馆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安全、稳定。[4]
4.3 服务管理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人们对信息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要想想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就必须加大服务创新,强化服务。高校图书馆要加大信息技术的运用,建立功能齐全的信息化服务系统,充分发挥信息化系统的优势,供读者查阅资源,为读者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另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向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如微信、QQ等,向读者提供虚拟咨询,从而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和效率,提高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5]
4.4 管理体制的创新
网络环境下,以往的管理体制逐渐暴露出它的弊端,而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地服务读者,服务社会,应当认识到网络环境带来的挑战,要积极地转变管理理念,加大管理体制的创新,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首先,图书馆必须完善相关管理体制,要摒弃那些旧观念、旧思想,要树立人本管理理念,要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作用,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要落实责任制,要将图书馆管理相关责任全面地落实下去,不仅要落实图书馆管理人员的责任以及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同时也要落实读者的责任,坚决实施“谁损坏、谁负责”,确保图书资料的循环、可再次使用。[6]
5 结语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即迎来了机遇也受到了挑战。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选择途径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而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势在必行。高校图书馆只有结合时代背景,加强管理创新,才能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促使高校图书馆资源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侯文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0):74-77.
[2] 魏宇平.基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创新策略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19):160-161.
[3] 王晓春.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探析[J].亚太教育,2015(15):207.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10604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担负着保障学生学习对文献信息需求的重任,保证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和学生的生命安全是高校图书馆的重大职责。当前各高校图书馆为了方便学生学习,纷纷推行“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模式,读者人数大量增加,馆藏文献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以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该校图书馆自2002年全面推行“藏、借、阅、咨”一体化服务以来,读者到馆人数成倍增加,每日接待读者稳定在10000人次以上[1]。在开放服务模式下,读者可以便捷地进出图书馆,在图书馆内自由阅览,图书馆已经具有众多公共场所的属性,建立这种具有高度动态性特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管理机制是当前各高校图书馆共同面临的问题和严峻挑战。各高校图书馆只有更加重视安全工作,面对新情况,分析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案,从容应对各类突发安全事件,才能有效保障图书馆及广大师生的安全。
一、图书馆突发安全事件的特征及
危害 图书馆突发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害读者健康、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损坏国家财产以及其他产生严重后果的事件。图书馆每日进出读者众多, 保管的各类文献集中而珍贵, 一旦发生灾害, 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将不可估量。
突发安全事件具有高度紧迫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事件在毫无预见的情况下发生,十分偶然,常常是“第一次”,几乎没有规律可循和经验可用,用常规性规则很难判断;事件进展迅速、瞬息万变,在各种诱因综合作用下,会出现次生、衍生、耦合、变异、扩大等变化,蔓延迅速,酿成危害,轻者造成秩序混乱,重者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突发安全事件的破坏性不仅表现在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社会的稳定造成重大影响。
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和读者密集场所,具有较高安全风险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遭受的损失和不良影响将难以估计。2008 年3 月13 日南京东南大学火灾, 10 个实验室被烧毁, 师生积累多年的学术资料付之一炬, 老学者们十分痛心, 泪流满面, 遗憾终生。1994年吉林省吉林市图书馆发生的大火和2004年德国魏玛“安娜.阿玛丽娅公爵夫人图书馆”遭受灭顶之灾所引起的事故教训更需要各高校图书馆深刻汲取[2]。各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分析所处地区发生地震、雷电、冰雹、飓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可能性和疫情、传染病、恐怖袭击、骚乱等形势,进行科学地评价,采取严密的措施进行预防,并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安全事件,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降到最低。
二、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
应急预案是针对要发生的安全事件而制定的应急计划,是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它是在分析、评估图书馆潜在的危险性、突发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造成后果的严重性的基础上,图书馆应急机构对突发安全事件在组织保障、技术保障、设备保障、物资保障、资金保障、人员配备、协调机制等方面做出的具体安排。
应急预案的制定坚持依法编制、科学系统、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分类分级、统一指挥、迅速反应的原则[3]。
(一)依法编制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图书馆应急预案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图书馆内各级组织、工作人员和读者必须严格遵守和服从。
(二)科学系统
应急预案是在对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的,其指导思想、方针、产生程序是科学的,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目标是非常明确、具体的,对人员、物资、设备、技术、信息等进行的系统安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预防为主:应急预案本身就是一个预防计划,其根本目的是预防安全事件发生,或者减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三)以人为本
要求应急预案把保障图书馆内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同时要求通过增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防范能力,依靠图书馆工作人员减少发生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或降低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四)分类分级
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对可能造成图书馆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类安全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危害程度、表现形式等进行分级应对,制定具有很强针对性的分类分级应急预案。
(五)统一指挥
应急预案中明确统一的指挥权限,由于应急的关键在于快,往往不允许进行充分协商,因此应急行动的统一指挥和协调是有效开展应急救援的关键。
(六)迅速反应
应急救援不允许耽误时间,要求一切响应都要快,快能制止危害扩大,快能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快能降低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
制定应急预案的前提是对潜在突发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价,风险评价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环节,如图1所示。风险识别是根据高校所处地区、环境,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和自身安全事件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只有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才会真正采取措施进行防范。风险评价是在对各类安全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发展过程、演变规律、发生概率等进行科学分析,对事件危害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制定风险控制级别标准。高校图书馆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根据突发安全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影响程度和处置难易程度等情况采取四级风险控制机制[4],一级为特别重大安全事件,二级为严重安全事件,三级为较重安全事件,四级为一般安全事件。风险控制就是采取措施对风险进行控制,避免或降低风险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应急预案就是控制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预案行文如同应急操作手册,即按突发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刚结束的几个阶段,规定每一步的操作内容和要求,突出事前预警、事件响应、应急处置和事件善后等各环节的应急工作措施。如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各工作组的职责分配;应急救援中可用的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紧急情况下馆内人员的安全转移、撤离的安排;事故灾害发生时保护人员生命、图书馆财产、设施和环境安全的措施;现场恢复、善后处理等。
图1 风险评价程序示意图高校图书馆的应急预案应针对突发安全事件的类型和风险级别进行专项制定,制定应急预案时,要充分考虑高校图书馆所处的自然条件和空间环境、内部结构、设施情况、工作人员素质和读者安全意识等因素[5]。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程序、准备程序、应急程序和恢复程序。
(一)预防程序
就是对高校图书馆可能发生及衍生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为防止安全事件发生或降低其危害程度所制定的办法和采取的措施。
(二)准备程序
就是做好应对突发安全事件的准备,包括对应急组织、人员队伍、物资器材、设备设施等作出安排,以及组织演练和开展安全知识培训等工作。
应急程序:是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后的响应措施,是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开放服务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应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当班、谁负责”的原则,在突发安全事件时对人员响应、信息传递以及物资、设备调度等方面作出部署和规定,包括警报与报警、指挥与控制、事态检测与评估、读者疏散与安置、贵重物品转移与管理、抢险与救灾、警戒与治安、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处理等各种工作程序。
(三)恢复程序
是在突发安全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和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所采取或者继续实施的必要措施,包括对突发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统计评价;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查明突发事件的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以及对应急救援过程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人员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对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人员进行处罚等作出规定。
以火灾应急预案为例,火灾是对图书馆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种灾害。图书馆被国家列为一级防火单位,其安全重要性非同一般。火灾应急预案应包括馆舍重点部位的布置和人员的位置,初期火灾灭火方案和疏散措施,火灾前、中、后阶段图书资料的抢救转移方案、火灾现场的医护抢救等。一个完善的预案能使馆员在火灾发生时冷静应对,并且按程序实施应急方案,不会造成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无所应对的局面。
四、实施应急预案的保障措施
(一)物质保障
高校图书馆应对突发安全事件,必须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消防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应急通讯系统、应急指挥广播系统是必须建设的;灭火器、破门、破窗工具等器材根据图书馆规模和结构必须配备齐全;图书馆内部分布图、重点部位标识、疏散路线图、应急电话表等必需张贴在醒目位置;对讲机、手提喇叭等通讯设备、器材,安全带(绳)、安全楼梯、毛巾等逃生器材,以及担架、药物等救生物品,根据各高校图书馆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配备。
(二)机制保障
图书馆要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指派专人负责,必要时,还应设置急办公室。定期邀请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综合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对图书馆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建议、专业咨询、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使应急管理军事化、措施科学化、指挥程序化。制定预警报告,发出风险警报,预警报告分为平时状态、警戒状态、战时状态,使常规应急物资与战时应急物资相补充,常规应急设备与战时应急设备相适应,从而构建具有全面性、层次性、集成性、操作性的应急管理体系。
(三)信息保障
应急响应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快和准,快能够保证突发事件得到及时处置,准能够保证突发事件得到正确处置。迅速了解突发事件状况、进展情况,准确把握突发事件本质特征的关键,就是建立突发事件通讯与信息系统。根据突发事件类型、性质、特点,在应急预案中预先对通讯与信息的人员、内容、范围、设备、设施做出安排,在突发事件处置和恢复阶段,必须保障通讯畅通,指派专人或部门进行信息,避免因信息失真耽误突发事件的处置,或因信息错误产生其它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四)宣传教育保障
定期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宣传工作,提高读者的安全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十分必要。在图书馆张贴告示,发放宣传单,让读者正确掌握避灾减灾知识;设立公告栏,各种通告,公示图书馆的布局图,指示逃生线路,让读者熟悉应急疏散路线等,都是重要的宣传教育措施。图书馆员还可以深入院系,以讲座形式逐一讲解图书馆应急预案要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五)应急演练保障
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 提高读者对应急预案的实施能力与实践能力,使读者一旦遭遇紧急情况,可以保持头脑清醒,做到临危不乱。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每周有限的闭馆时间, 分期分批组织应急演练,指挥读者有序疏散,组织读者从各个楼层对应的应急出口逃生,以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五、结语
开放服务模式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阅览的自主性强、流动性大;馆内书籍、设施多属易燃物品,许多图书馆还珍藏了大量文物和古籍等。在社会各种安全事件频况下,各高校图书馆要结合自身情况,做好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件的准备,制定科学、合理、可靠的应急预案,从容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件,尽最大努力降低图书馆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勇,叶艳鸣.高校图书馆“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0.
[2]段小虎.图书馆消防安全:隐患、制度和法律责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4):23-25.
二、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1.安全方面建设存在的问题
网络技术既存在优点,又存在缺点。图书馆应该利用好网络技术中的丰富资源,同时要建设好网络安全,这样就能避免图书馆遭受安全风险,使图书馆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也使图书的管理更加安全。如果图书馆没有建立好网络安全,就可能造成数据库中的数据丢失,被病毒侵袭、被盗的情况出现,使图书馆的损失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形象与整体服务水平。因此,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对网络安全的建设提起重视,这样才能使安全风险的发生得以降低。
2.图书数据资源还相对匮乏
图书馆在收集资源的时候,并没有与读者的需求相结合,采购的资源大致内容上都差不多,致使图书馆没有独特的资源,使图书馆的长远发展受到了限制。图书馆在采购信息资源的时候,要避免引进的信息资源过于单一,要使引进的资源多元化,不仅要引进专业性较强的资源,还应该引进具有民俗特征的资源。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创新图书管理,使个性的数据库得以建立,让读者的事业变得更加丰富,从而使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3.信息化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图书馆的质量与未来的发展情况直接受到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影响,可见,信息化专业人才对图书馆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图书馆中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就使图书的管理工作受到了限制。但是,在很多城市中的图书馆人员并不具备专业技能,并且对专业技能也没有提起相应的重视,这就使信息技术的利用不够充分,使图书馆的完善受到了阻碍,降低了图书馆信息化的进程。
三、信息化图书馆里存在的优势
1.图书管理逐渐趋于网络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图书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图书馆需要建立一个快捷、快速传递以及丰富的数据库,读者能够在图书馆中自动检索需要的图书,并且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信息咨询服务,这就使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被打破,使图书馆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阶段。依据相关人员的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的读者更喜欢信息化下的图书管理模式,并且这种模式满足了众多读者的不同需求,给读者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2.资源能够实现流通与共享
信息资源在图书馆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图书馆能够把网络平台的优势充分利用,就能使数据资源的共享得以实现,使读者的浏览与阅读变的更加方便,能够使读者借阅的时间缩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得以降低,读者之间能够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图书馆中的藏书众多,这些藏书占据的空间资源也比较大,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与流通,就能改变藏书占据空间的问题。很多地区的图书馆设置了电子阅览室,该阅览室能够帮助读者进行资源的下载、查阅以及检索等,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便利,并且使读者的阅读量得以增加,同时使图书馆的结构得以优化,使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四、信息化条件下图书馆创新的方法
1.安全水平建设需要进一步提高
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时,要确保数据库资源的安全性,进而给读者提供了更好的阅读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风险也逐渐增大,网络中存在一些病毒,这些病毒能够使整个信息数据库的信息系统出现丢失、失真以及瘫痪的情况,这不仅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图书管理的效率也被降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图书馆的创新与建设,针对这种情况,图书馆应该对软件进行定期的扫描与检查,如果发现信息数据库中存在漏洞,就要及时的修补漏洞,这样就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
2.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要想使图书馆得到更好的发展,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样才能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可以定期的开展一些培训工作,让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积极参与进来,并给他们提供交流环境,使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得以强化,进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让这些工作人员把这些技能更好的应用在图书馆管理中;同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应该要完善图书馆的考核机制,将服务水平以及专业技能等归纳到考核机制当中,通过这样的方法,促使工作人员不断完善自身能力,管理人员应该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学习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使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得到不断强化,进而为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图书馆管理观念要不断创新
对图书管理人?T的管理观念进行创新,使图书馆能够更好的应对信息化条件下出现的问题。第一点,图书馆的功能需要不断完善,完善时应该依据相关部门的标准,并且要符合信息化的特点,使管理理念得以创新,进而使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第二点,图书馆里面的信息资源需要进行有效管理,引进特色资源,使图书馆的信息化资源得以全面发展,并对使信息资源的配置更加高效。第三点,对于传统封闭的管理观念要摒弃,图书馆管理观念在进行创新时,需要结合时代的形势以及读者的需求,并且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图书馆交流需要加强,图书馆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管理理念,使图书馆内的数据资源得以共享,进而使图书馆实现共同创新。
4.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021-01
一、前言
公共图书馆被看做评估一个地区,城市甚至国家文化,教育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准。图书馆也是审视一所高等院校学风及教育的一个方面。一个注重教育的国家会对图书馆进行大量的投资,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丰富图书资源,改善公共服务。因此,做好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公共图书馆管理策略
首先,加大图书馆的经费支持。我国目前对教育投资比重越来越大,加强图书馆建设力度也是教育投资,公共资源建设投资的一部分。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支持是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基础。在充裕的资金支持下,可以改善图书馆读书环境,丰富图书馆藏书资源,提高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水平,是图书馆管理策略好的服务的前提[1]。
1.图书馆资源管理
图书馆属于公共资源,如果一小部分人占据了较多资源就会导致其他人失去享受共有资源的权利。因此,加强图书馆资源管理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图书馆资源管理包括图书资源和空间资源。图书资源的管理上要限制图书外借时间,对于逾期不还,恶意不归还的现象,进行适当的处罚。比如:制定逾期多少天不归还罚款多少的规则以及在逾期不归还后进行适当的图书馆管理条例教育。对于图书馆的空间资源(主要是座位和书桌),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定时巡视,对于书本,水杯或者书包恶意占座且长期没有人的行为,可以收走占座物品,清理桌面,为其他人提供空间资源。
除了保证图书馆资源为大家所有,还应对图书资源进行便捷的编号,方便大家查找所需要的图书资源。图书馆应定期采购新书和新杂志,帮助大家获得第一手的资讯;图书馆也可以建设网络平台,帮助大家借书还书,还可以让大家享受网络资源带来的便捷。
2.图书馆人员管理
在资金充足的前提下,图书馆可以雇佣充足的人员,比如保安(负责大家的财务安全和进出图书馆的人员身份登记);清洁人员(为大家提供良好的读书环境);咨询台工作人员(在显眼的位置为大家对于图书馆的合理使用提供建议和帮助);图书管理员(帮助借书或者还书,将还来的书归位)。图书馆在进行人员设置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安排人手,为大家提供高效高质量的服务。除了雇佣于图书馆的正式员工,图书馆可以设置一些志愿岗位或者公益岗位。一方面可以缓解图书馆人员不足的状况,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和热爱公益的人提供志愿服务的机会,尤其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锻炼。
3.图书馆安全管理
图书馆安全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书馆易丢失手机,电脑,钱包等贵重物品,给在图书馆阅读学习的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一方面,加强巡视,比如每层楼安排安保人员定期巡视;另一方面,进图书馆一定要有相应的证件,即加强门卫保安对进门人员的监管;另外,还可以对在图书馆阅读的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醒他们看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最后,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在公共区域安装监控设备,可以对小偷起到震慑作用并且在财务丢失寻回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
三、公共图书馆服务策略
提高图书馆服务是提升公共资源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除了常见的服务提升策略,图书馆可以参考一些火爆的私营书店的运作,比如方所,诚品这些书店在服务提升方面的细节,可以适当借鉴。
1.图书馆资源服务
图书馆通过开展相关服务来向用户提供所需信息和知识,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也就是实现信息和知识传递的过程。对于刚到新图书馆的馆员,对资源的获取仍有较大的疑问,即便是长期在某个图书馆读书学习,也很可能对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存在很大疑惑。因此,图书馆可以组织人员分门别类的编辑图书馆资源检索宣传册,并将宣传册至于咨询台等位置,方便大家查阅。另外,图书馆管理员应该对图书摆放非常熟悉,可以每月或者每季度开设相关的资源查找讲座,为大家利用图书馆资源提供便捷的服务[2]。
2.图书馆环境服务
图书馆作为读书学习的地方,应该有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图书馆可以在书桌上摆放标语牌,提醒大家保持安静;也可以安排巡视人员,积极制止不文明行为。图书馆的整洁关乎图书馆形象,因此图书馆应安排充足的清洁人员,为大家提供整洁的环境。
3.图书馆服务软实力
服务只多不少,越是周到细致的服务越会受到大家的喜爱和欢迎。图书馆可以设置茶水间,为大家提供干净的可以加热的饮用水。另外,图书馆可以借鉴一些私营书店,为大家提供沙发可以休息。如果整间图书馆不适合装修的太过文艺,可以开辟相应的区域进行不一样的装修风格(但必须是舒适的),作为图书馆的特点之一。图书馆服务软实力才是图书馆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充分提升服务软实力,会吸引更多的人读书学习,也会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四、总结
近年来,我国人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使得公共图书馆在大众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进行图书馆建设使得图书馆满足大众的需求成为一个问题。我认为政府可以加强图书馆建设的投入,毕竟图书馆可以说是一座城市的标志。在基本资金支持的前提下,图书馆可以丰富图书资源,建设网络图书馆平台,合理进行人员设置,为大家提供一个丰富整洁安静的读书环境。在图书馆基本服务的前提下,图书馆可以从细节提高服务质量,比如茶水间等便民设施的开放。图书馆还可以提供服务软实力,比如设置沙发休息区,为大众提供休息的空间。图书馆安全也是需要加强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安保人员,增加监控设备辅助大众在图书馆阅读时财务安全的保障,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让大家看管好自己的财务,离开座位时,贵重物品随身携带。
提高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质量的方法有很多,需要图书馆管理人员充分考虑,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建设。
二、医院信息化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
1.加强信息化管理团队建设
为满足当前医院信息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求,医院必须配备专业的信息化管理团队,保证管理人员能熟练操作数字图书馆系统,能掌握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禁止为了节省人员开支而出现雇佣非专业类或兼职类的人员,这是不合理的。因此,应精心打造数字图书馆工作团队,选择优质性人才,以满足信息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要求,能实现对电子图书资源的合理配置、管理、分类与归放等,还能对借阅信息、图书归还信息等进行科学的操作,借助计算机操作平台实现对电子数据的合理支配与管理。
2.重视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与创新
为顺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医院图书馆建设上,应遵循创新性、个性化的理念,对多媒体电子出版物、数据库等进行科学的开发与利用,为图书馆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条件。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还必须具备足够的硬件设施,医院必须购置配套的数字化图书馆电子设备与基础设施,这是保证数字化图书馆高效运行的有效途径。应建立电子图书馆网站,使医院内的医务人员可通过账号登录进入系统中,根据需求选择想要查找的模块,在查找项中输入关键词,或者是提供编号,即可快速找到电子图书、期刊等,可大大节约信息查找的时间,利于提高图书馆的运行效率。此外,在图书馆运行上,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主动服务的意识,借助网站或主页的聊天软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及时为医护人员提供高质量的图书服务,便于实现数字图书馆的高效运行。
3.做好数字图书馆系统的维护与升级
信息化背景下,医院为实现D书馆运行质量的不断提高,构建了数字化图书馆,此类图书馆的应用,实现了图书馆系统运行的高效性与稳定性,将传统的纸质图书、期刊等转化为电子版本,利用硬盘进行储存与管理,管理更为方便、快捷,系统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但是,数字图书馆系统运行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若网络系统不稳定,极易导致系统数据面临丢失或被窥探的危险,会让整个系统瘫痪,影响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应成立专门的计算机系统维护团队,定期对医院信息化数字图书馆进行维护与升级,及时做好系统的安全防护,以保证系统高效、安全运行。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信息化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标志着医院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了图书馆运行的电子化,大大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对于医院现代化的发展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医院应打造更为专业化、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团队,完善管理制度,做好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性能完善与升级,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1.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概念
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安全,是指通过技术设备、人员制度等的有机结合,实现数字图书馆系统中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有效性、保密性。所谓完整性,是指数字图书馆中的数据信息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不受随意的编辑、添加删除,即数据信息的编辑、添加删除操作必须是授权的管理人员进行;有效性,是指数字图书馆中的数据信息在内容上是数字图书馆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能为数字图书馆的使用者提供有效信息的数据,在形式上是确保系统连续正常运行的;所谓保密性,是指数字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在非授权的范围外不能随意使用。
2.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的原因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和使用过程中,产生信息安全问题的案例并不少见,如数字图书馆受病毒入侵,造成数字图书馆数据信息的破坏,甚至整个数字图书馆瘫痪而无法正常运行,如数字图书馆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和大意,管理账号泄露,给黑客入侵提供了机会,造成不可预知的损失等等。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归结为两大类:
技防不足。所谓技防,主要是指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设备、技术等,这是保障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客观因素。我们知道,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受到攻击的频率不断提高,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的数字图书馆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因素的困扰。
设备设施不符合要求。数字图书馆在硬件设施设备方面,对于网络控制中心机房设计、建造都有专业的要求,对于工作站安置环境的温度、防尘、防火、防水、防雷击、防漏电、抗静电、抗磁场干扰也有标准。如果数字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没有按照这些要求和标准来,必然造成数字图书馆的脆弱性,很难保证其运行的连续性。
粗陋的系统设计。从系统设计上看是由于数字图书馆网络系统在架设过程中由于数据库类型的选择、程序语言的选择、算法选择等方面“与生俱来”的,如就同一个数字图书馆系统而言,ACCESS数据库或者MYSQL/MSSSQL数据库都能实现,在语言上ASP与PHP或者JSP都能完成,但是一些数字图书馆系统在设计和架设过程中由于使用较为低端的ACCESS数据库系统或者ASP语言等,再加上设计上的简陋,很容易给黑客提供入侵的漏洞。
缺乏应有的安全防护技术。在对网关、内网和主机的安全防护上,没有设置边界防火墙达到访问控制或者没有安装网络入侵监测系统等;在系统层的安全防护上,没有或者未正确使用漏洞扫描技术,不及时给系统打补丁,对于文件、端口的访问控制管理不够,造成文件访问的读写执行权限以及新建、删除、更改、控制等权限的分配比较随意和混乱,给带有入侵意图的进程提供了机会。
人防不够。所谓人防,主要是指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人员、制度、管理等,这是保障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主观因素。相对于“技防”,在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中,人防同样不可忽视。
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在大众心目中,图书馆无非是借书、还书,工作内容简单,对于工作人员能力要求低,在不少的单位,尤其是学校,图书馆成为安置职工家属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若干是真正的“科班出身”,大部分是“安置户”。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配备很大程度上还延续了这种特点。
信息安全意识比较薄弱。在传统的图书馆运作模式下,图书馆的绝大部分数据信息都保存在纸质、胶卷等有形介质上,只要做好了防盗、防损、防毁的工作,这些数据信息也就基本上安全了。但在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已经远远超出了“防盗、防损、防毁”的范围,更多的保护已经从“有形”转到了“无形”。如果在数字图书馆还仅仅停留在这种信息安全意识上,就很容易出问题。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缺乏。数字图书信息安全贯穿设计、建设、维护、使用的整个过程,也涉及设计者、建设者、维护者、使用者(前端用户、后台管理用户)等等,对于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用户,都应该有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3.提高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对策
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加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设备设施投入。符合标准和要求的设施设备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更是确保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的基础。各级财政、发改、教育等部门,对于纳入建设计划的数字图书馆,应在经费上给予充分保障,尤其对于设备设施投入方面应增加投入。
加强对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建设的监督和评估。系统设计的先进与否,直接决定了系统抵抗攻击性能的高低。为防止随意设计和粗陋设计的问题,数字图书馆设计建设的组织部门,应加强对设计建设过程的监督和评估,从源头上防止数字图书馆“先天不足”。
加大数字图书馆安全防护技术的应用。在网络层的安全保护上,通过设置边界防火墙实现对网关的防护,通过安装网络入侵监测系统和内网防火墙实现对内网网络层的防护,通过使用主机防火墙和主机入侵监测产品实现对主机的防护;在系统层的安全防护上,使用漏洞扫描技术,增强对文件、端口、进程访问的控制。
提高人力防范水平。改善和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通过新录用图书馆专业毕业生、对已有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培训、考核等多种方式和渠道,逐步提高和改善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增强工作人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改变数字图书馆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安全停留在“防盗、防损、防毁”层面的认识,从新时期图书馆建设和运营的背景和要求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健全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数字图书馆维护、使用等不同的用户,在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各种环节和操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求员工从自身岗位和工作实际出发,找到做好信息安全防范的关键点重点。
[1]高 玲.谈数字图书馆信息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