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职业学校毕业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也逐渐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内容已经很难适应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而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要以市场为导向,与时俱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改革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了有关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经验。
一、正确定位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是集管理学、经济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
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其他学科相比,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涉及的方面比较宽泛,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自己什么都学一点,但是又感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学,导致毕业生在找工作时没有正确的定位。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正确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涉及的内容比较广,主要分为传统管理类、市场营销类等,职业学校要根据不同的方向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各专业学生主修的专业课程要有区别,突出重点课程,比如说传统管理方面的学生要以管理学为重点课程,而市场营销管理方面的学生要以市场营销和管理学为重点课程。
二、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要突出重点课程
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方面,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一方面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适当调整专业理论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企业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使该专业的课程内容符合社会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职业学校要时刻关注毕业生发展动态和企业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材内容,改变教材内容老化和滞后的现象。同时,中等职业学校还要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总结任职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进而不断完善课程内容,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三、加强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
随着现代化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毕业生掌握更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导致传统的专业技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是职业学校面临的重大难题。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学校在设置专业技能课程时,要注重以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该专业工作岗位的技能需求进行专业技能课程的设置,突出专业技能教材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及灵活性。同时,为了适应课程改革,学校要相应地更新教学软件,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需求。通过专业技能课程,可以加强
学生的职业技能,增强毕业生自身的优势,达到职业学校的教学目的。
四、加强校内模拟实训,拓宽校外实训基地
中等职业学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加强该专业的实践内容,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实训环节,安排相应的配套练习,通过校内实习,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此外,在专业技能培养时,不仅要利用校内资源进行教学,还需要拓宽校外实训基地,增强校企合作的范围。通过校外实训,能够让学生与社会进行零距离接触,让学生切身感受企业对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要求,学习企业先进的工商管理理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
五、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后,给专业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就要求学校要定期邀请高层次的企业管理人员对职教教师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培训,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的素质。同时,学校可以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锻炼,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切身体验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
总而言之,中等职业学校作为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一定要注重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重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不
断丰富和更新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平台,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教师也要改变教学观念,注重知识的积累,促使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和更高层次的工商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正堂.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定位与课程群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2]李霞.中等职业学校弹性学习制度的构建要突显自身特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06).
[3]黄克孝.论职教课程改革的“多元整合”策略思想[J].职教通讯,2001(02).
[4]张胤.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观及课程实施方式在新时代的转变[J].职教通讯,2001(03).
[5]杨少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模式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6]彭茂清.中职教师课堂教学困惑及其原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毕业生就业机制以及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影响的案例研究》主要探究职业学校学生的“出口”途径、策略和变革,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等深层内涵的反思、改革和创新。本课题以毕业生(技术工人)为研究对象,透视他们的生命历程,探究他们的发展规律,以帮助他们实现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过渡。
就本课题而言,它深入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的发展理念,重点解读学生的就业问题,积极探索符合职教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机制和策略,并以此为突破口,反思职校的内涵建设,加强专业设置的市场论证,侧重研究专业设置与就业机制之间的协调关系。本课题研究以我校的江苏省示范专业和南通市课程改革专业实验点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通过案例实证研究的方法和途径,重点探究就业机制、专业设置、课程改革之间的有机联系,借以解决对职校而言至关重要的学生“出口”问题和专业建设问题,探索职教的内涵发展之路,推进职业学校的深层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在本课题研究中案例研究是主要方法,就业机制及其影响是主要内容,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则是深层次的内涵。这一问题的成功解决,将对整个职业教育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对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国民素质、就业市场也将有重大现实意义。因为就业乃民生之本,它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就业也是职校之魂,它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瓶颈”;就业更是社会之门,它是社会稳定繁荣、和谐进步的首要因素。这既是本课题提出的社会背景,也是它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二、课题研究目的
(一)通过本课题研究,积极探索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机制,了解其就业的途径、方式和策略,优化就业模式,提高就业质量,增加就业渠道,最大可能地解决就业难题,消除职业教育发展最大、最关键的“出口瓶颈”,促进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
(二)在了解毕业生就业机制的基础上,研讨其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等内涵建设有哪些影响,以及是如何影响的。进而加强对职业教育人才市场的调研和就业市场开发,开展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科学论证,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努力建设一套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理论实践一体化、订单培养项目化、具有工学结合特点的试点专业校本课程。
(三)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技能培训、课题研究、业务进修、实践锻炼、教学比武、教研活动等形式和途径,着力打造“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工学结合工程”“专业现代化建设工程”。不仅要建设几个设施先进、装备齐全、质效显著的省市级示范专业或实训基地,使硬件条件能够充分保障学生技能训练和教师教育教学的需求,而且更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术精湛、作风顽强、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教(名)师队伍,使核心软件因素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如此软硬兼施,比翼双飞,才能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确立学校应有的地位和特色。
(四)探索职校学生的就业机制,以及由此引发的内涵建设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对订单式培养、委托培养、联合办学、工学结合、创业教育、对口单招、成人高考等就业形式和途径的探索、总结和反思,谋划构建对职业教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包括“培”“考”“招”“荐”“择”“创”等形式的就业机制的完整体系。同时在此基础上,通过案例研究,大胆构建就业市场开发机制、专业设置论证机制和专业课程改革机制,实现三者有机协调与和谐统一。
三、课题研究准备
(一)专家引领,科学导航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引领。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树立先进理念,形成一定的课题研究能力,学校先后邀请多名专家开展讲座和指导活动。
(二)培训学习,打造科研骨干队伍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和专业部负责人是本课题研究的主力,学校十分重视他们的培训学习。2008年至2011年暑假,学校利用如皋市公修课培训之机,对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培训学习活动,除邀请江苏省教科院、南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江苏理工学院专家、领导做专题报告外,还举办了一些研究沙龙活动。学校还选派课题主持人缪世春校长、课题组核心成员、我校教导处朱仁华主任、实训处邹志勇主任、冯志刚校长赴德国、加拿大进行职业教育考察、交流;选派课题组成员何建平、朱灿明、赵永红、朱仁华等赴南京参加江苏省教育科研培训;组织全体教学人员参加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的培训、学习和考核。
(三)主题活动,营造课题研究氛围
学校十分重视主题活动的创设和开展,积极建构课题研究的平台、阵地和氛围。学校不仅选派课题组核心成员缪世春、冯志刚、朱灿明、朱仁华、邹志勇同志赴扬州、无锡、南京参加了江苏省第四、五、六届职业教育“创意论坛”;选派赵永红、邹志勇等专业负责人赴知名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和调研;邀请南京秦淮河旅游公司副总经理、我校优秀毕业生戴桂香,南京宁青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校优秀毕业生、自主创业成功典型陈新兵等来校讲学;还分别组织课题组、课改组、专业组赴苏州工业园区、上海高新技术开发区、南京江宁经济开发区、山东、河南和天津职校、洋思中学等单位学习、交流。
(四)重视投入,努力改善课题研究环境
在课题研究环境、设施改善方面我校设立了5个“名师工作室”,建设了6个学生创业基地,设立了网络技术等4个技术创新活动室,增建了多个多媒体教室,100个座位的电子阅览室,开发和完善了校园通讯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初步形成了数字化的校园环境。
四、课题研究成果
《毕业生就业机制以及对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影响的案例研究》与全国“十一五”教育技术规划课题《中职网络德育资源的应用与开发研究》南通市“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项目化”课改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策略研究》等课题为该时期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智力支持、理论指导及实践动力。
(一)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与广大职业学校师生的访谈,课题从四方面总结出职业学校毕业生当下比较突出的就业问题:一是学校知识与实践工作脱节,许多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理论知识学习不够扎实,实践经验缺乏,导致毕业生难以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二是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如今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仅注重毕业生专业素养,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全面的素质,而这一方面恰恰是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短板。三是工作经验不足,目前的毕业生严重缺乏工作经验,有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没能抓住机会好好锻炼,专业技能缺乏,竞争力不强。四是信息闭塞,毕业生缺乏社会经验,对用人单位所需职位应具备的能力要求知之甚少,所学专业和岗位工作很难吻合,有些职业学校毕业生即使毕业找到工作也难以胜任。
(二)构建毕业生就业机制的思考
首先,抓好精品专业建设。在招生困难的当下,一些职业学校为了能吸引学生和家长,在专业设置上还是求全、求多,没有根据招生和就业情况来分析判断一些专业是否还需要设置,有些招生人数少、就业率低的专业完全可以停招。所以学校要对现有的学科专业进行相应的改革,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多设立一些市场紧缺或者未来社会需要的、最能发挥学校自身优势的骨干专业、“精品”专业,将企业的“品牌”战略应用于职业学校的专业建设,从而让职业学校的骨干专业产生名牌效应,提高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了突出职业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需要与合作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利用企业先进的生产条件、生产设备,把专业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由课堂延伸到企业,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在企业顶岗训练。使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就能真正接触到生产实际,了解自己在岗位上需要做什么事,提高其实际能力,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角色转换,缩短工作适应期,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
其次,构建基于就业环境的柔性机制。加强政府对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环境的治理与优化,以市场为导向,综合运用多种间接调节与管理手段,大力发展经济,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职业学校发展战略,保持适度、稳定的发展规模;通过制定有效的法律、政策鼓励职业学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与艰苦行业从事艰苦职业;加强对就业的投入与就业市场的管理,建立社会就业指导与服务机构,提供就业信息与培训,提升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同时,要加强学生就业的立法,实现就业市场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职业学校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其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职业学校毕业生只有掌握了娴熟的技能、先进的技术才能在人才市场中显示出自身的优势,提升自我的竞争力。而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获得需要一支专业、优秀的教师队伍。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别于普通教育,“双师型”教师是发展目标。但是,加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师对先进技术的敏感性仅仅呆在学校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让教师“走出去”,让企事业成功人士“走进来”,在双方的相互交流、学习中不断接触先进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五、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策略性措施
本课题研究在学校校长室领导下,在教科室精心组织和运作下,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与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期待、与兄弟学校的科研成效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年轻,科研基础还很薄弱,加之学校缺编较多,在职教师工作压力较大,群众基础薄弱,整体水平不高;随着生源的日趋紧张,职业学校招生形势不容乐观,与国家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宏观形势与政策冲突较大,每年招生,两三天的突击行动,感性认识五味杂陈,但理性思考困惑重重,缺乏冷静、全面、深入的剖析和调研。
为了进一步拓展课题研究思路,深化课题实验,扩大课题研究的成果价值,学校将在今后一段时间采取如下工作举措:
(一)追踪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调研分析我国就业市场的走向,认真学习和解读国家就业政策,从宏观层面加强研究,拓展课题思维。
(二)加强我国人才市场调研,千方百计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调整就业思路,创新就业理念,拓展就业渠道,但绝不降低就业门槛,在夹缝和绝境中通过我们更加勤勉、艰苦的努力,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加优质、完美的契机。
(三)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充分利用历届毕业生的良好基础和资源优势,最大程度释放他们的效能,为学生谋求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渠道和方式。
(四)加强学校内涵发展,狠抓对口高考、成人高考、技能竞赛、工学结合、学生多技能培训,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素质,拓展就业范围。
答:2011年―2014年,省职教学会就业与创业工作委员会组织了4次全省职业学校创业大赛,但比赛项目单一,就是商业计划书比赛,规模小,影响不大。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创业能力大赛是经省教育厅同意并发文,由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省职教学会就业与创业工作委员会协办,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承办。本次大赛在内容、形式上全面创新,包括中、高职组学生分别参加的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挑战赛、毕业生优秀创业成果评选和教师参加的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竞赛。除创业教育教学能力竞赛外,其他三个项目个人或团体均可参加。今年大赛组织化程度更高、覆盖面更广,通过校级初赛、市级复赛、省级决赛三级组织形式,全面动员、层层选拔。初步打算以后每两年举办一届全省职业学校创业能力大赛,总结、展示我省各地各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成果,加大宣传,广泛发动全省职业学校进一步深化创业教育,全面推进职校生创业实践。
问: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总理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今年初全国两会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式写入2015年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上升到国家经济发展引擎的高度。举办创业大赛、深化创业教育,是江苏职业教育主动适应新形势、响应国家号召的积极举措。可否具体谈谈相关情况?
答:可以这么理解,包括创业教育在内的“三创”(创业、创新、创优)教育在江苏职业学校已开展多年,在全国职业教育界形成了品牌。江苏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祥地,也是创业创新创优的热土。早在20多年前,在时任江苏省教委副主任周稽裘先生的领导和倡议下,江苏职业教育在全国率先开始了创业教育的积极探索。1998年,经教育部同意,江苏把“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40学时)纳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2000年,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创业教育工作推进会,时任副省长王珉到会讲话。2006年,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创业行动工程的意见》,将职业学校创业教育以知识为主进一步向以实践为主转化推进。泰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育局先后与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合作,引进美国NFTE创业教育课程,行政推动,全面部署,职业学校创业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7年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专门成立了就业与创业工作委员会,此后与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联合,每年在全省开展创业教育师资培训,定期举办职业学校商业计划书比赛,召开创业教育工作研讨会(现场会),征集职业学校创业典型等。2008年至2015年,江苏职业教育共培养创业教育师资816人次。其中获得美国创业指导基金会和北京光华慈善基金会共同颁发的高级创业认证教师资格证书(高级CET)6人、获得创业认证教师资格证书(CET)204人、获得实习创业认证教师资格证书(实习CET)502人。2008年、2010年、2012年我省先后有泰州机电高职校的纪建伟同学、常州卫生高职校的董坪鑫同学、淮安生物工程高职校的刘婷同学荣获全球创业精神大奖并到美国参加颁奖典礼。根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创业课程班级1080个,参与学生42747人。
问:据了解,这几年江苏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都稳定在95%以上,有的学校、有些专业的学生还没毕业就被预订一空。在中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还不错的情况下,为什么要面向所有职业学校、职校生开展创业教育?目前高等院校也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学历层次相对较低的中职学生有没有自主创业的必要呢?
二、招生对象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为应、往届初中毕业生,也可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大专以上毕业生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人员、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等。不受年龄和学历限制。
三、招生和录取办法
1、积极做好招生政策宣传工作。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简章经市、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备案后,方可对外宣传。各中学要在初三学生填报中考志愿前,集中召开一次家长会,专题宣传、解释中职招生政策,并为中职学校进校宣传做好配合工作。
2、推进招生办法改革。实行注册入学制,允许中等职业学校跨区域招生;放开招生时间的限制,实行一年多次招生,一次备案;允许普通高中毕业生到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学历教育学习,学制一年或一年半;允许普通高中各年级学生转入职业学校学习。
3、实行招生目标管理。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初中在完成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后,要确保其余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市教育局将把城市(城镇)初中95%的毕业生、农村初中85%的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作为评价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初中完成20*年高中阶段招生目标的基本依据,纳入到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初中年度工作考核和评先评优中。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初中完成职业学校招生计划情况进行督导评估,并通报督导评估结果。
4、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对只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按考生填报的第一志愿,由市、县(市)教育局直接录取;对报考普通高中同时兼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按学生中考成绩和报考志愿,在普通高中录取完成后,由市、县(市)教育局录取;对未报考中等职业学校,但确有就读中职学校愿望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以学校自主招生为主,由招生学校在市教育局统一办理注册手续。
5、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要统筹协调。各县(市)区教育局在普通高中招生工作中,要按照普职比例大体为5.5:4.5的要求,严格执行“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规定,一律不得超计划招生。对已被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普通高中不得再录取。否则,不予提取档案,不予建立学籍。
6、新增专业实行审批制度。认真执行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规范专业名称。各中等职业学校新增设专业需报市教育局高职成教科审批、备案。要加强市场调查,根据本校基础条件和专业优势,开发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前景广阔的专业。对不符合我市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年招生人数不足15人的专业(艺术类除外)予以停办;对重复设置、就业困难的专业不再审批新增;对完不成招生计划,且差距较大的学校将削减下一学年度的招生计划。
7、规范招生宣传。对外省市学校来我市进行招生及其宣传的,须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严禁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又没有在我省投放招生计划的外地学校在本市招生,各初中学校不得为其宣传和组织生源。
8、建立奖励机制。市教育局设立专项资金,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专项奖励金,对完成招生任务的初中学校给予奖励。各县(市)区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
四、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在我市经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做大做强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质优量足的留得住、用得上的技能型实用人才,既是丹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教育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招生工作,将其纳入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各初中和中等职业学校要成立职业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指派专人负责职业教育招生工作,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2、大力宣传,正确指导。各县(市)区和各初中要及时向学生和社会公布各类学校招生计划和招生信息,加大职业教育法规和招生政策宣传,指导学生准确分析升学和就业前景,正确填报中考志愿,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升学观、就业观、成才观。市教育局将于五月中旬集中开展20*“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活动方案另发),通过《致全市初中毕业生一封信》、优秀毕业生报告会、举办中职学校招生咨询会、优质职业学校展示、政策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做好招生宣传和学生择业指导,营造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招生良好环境。
3、面向农村,扩大招生。各地要把农村地区初中毕业生作为中等职业教育扩招的主要对象,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和城镇低收入家庭子女作为扩大招生的重点对象,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做好扶困助学工作,使更多的家庭贫困的学生有机会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各学校在向学生发送录取通知书时,要发放《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申请表》。大力开展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合作办学、联合招生。可采取分阶段办学的模式,学生前1至2年在县(市)和农村职业学校学习基础课、理论课,其余时间可在城市职业学校学习技能、实习并就业,实现优势互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为城市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搭建工作平台,为校际间合作提供有效服务。
4、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要充分尊重考生对职业学校招生的知情权,有关人员不得为谋取私利而故意误导学生报考。对于招生工作中出现的无序竞争、地方保护、买卖生源、恶性竞争、虚假广告等违规招生行为,要予以纠正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为维护初中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未经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和组织,任何中等职业学校不得擅自进入初中进行招生宣传。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6-023-0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行业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颁布,以及在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正式颁布,中职学生首次被纳入资助体系,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扶持工作也逐步推进。因此,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大幅扩招,使每年的中职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如何使迅速增长的中职毕业生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如何做好中职学生的实习管理,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下实习管理教师在中职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做好学生职前教育工作
中职实习管理教师在中职学生的职前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由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情况而决定的。
在学生实习前,由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和各专业部长、实习管理教师等组成实习管理小组,并明确职责分工。其中主要由实习管理教师做好学生的职前教育引导工作。首先,通过集中培训,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分管校长的指导下,由实习管理教师协助专业部部长带领各就业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开展学生的实习动员工作。其次,通过分散培训,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引导工作。实习管理教师通过学校专门安排的一些课时对学生进行职前教育。
二、做好实习管理协调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本办法所称学生实习,主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中等职业学校三年级学生要到生产服务一线参加顶岗实习。”因此,实习管理教师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和学校相关实习管理规定做好实习管理协调工作。
首先,做好实习单位与学校的协调工作。学生实习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和管理。实习管理教师在联系实习单位,分配学生到各单位实习的同时,要代表学校协助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实习管理。并且在学生实习期间,做好实习单位与学校的协调工作,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确保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其次,做好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协调工作。在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实习管理教师要代表学校,向学生和家长解释清楚学生实习的相关情况,并代表学校和学生本人及家长签订书面实习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通过实习管理教师做好学校、实习单位、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协调工作为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学生实习管理工作
首先,做好实习单位的稳定工作。“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努力创设良好实习教学环境。”[5]实习管理教师通过走访和考察一些单位,多次与实习单位沟通,并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建立学生实习基地。
其次,做好学生实习的稳定工作。学生到单位面试或者实习报到,一定要实习管理教师带队,亲自将学生交给实习单位的部门负责人,同时详细介绍学生的情况,协助学生尽快熟悉单位环境。学生到单位实习后,实习教师一定要做好单位回访工作,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单位的岗位需求等,做好学生实习的稳定工作。
最后,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养成了娇生惯养的习性,因此,在实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思想问题。这时实习管理教师就要不断与学生沟通,同时争取学生家长的支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等。
通过实习管理教师的稳定作用,做好学生实习管理工作,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竞争优势,从而平衡中职学校招生和实习就业问题,促进学校发展。
四、做好实习资料收集工作
职业教育是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通过实习教师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实习资料,有助于中职学校的发展。
首先,实习管理教师通过实习资料收集,对学生实习作出评价。学生实习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应与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纪律和学习表现挂钩。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北京市政府于2006年底正式启动“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其中包括“教师国内外研修计划”等重要内容。为此,北京市职业院校信息技术类教师培训基地按照市教委的统一部署,组织落实“北京市信息技术类教师德国培训项目”,分别于2008年12月和2009年2月,安排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两个培训团组赴德国培训,并圆满完成培训任务。两个团组的培训均为期4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间紧凑、收获颇丰。下面通过回顾培训工作情况,总结主要收获,并联系国内教育教学改革实际谈几点思考与意见。
一、主要收获
1.理解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拥有非常完备的教育体系,大体上可分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4大类型。按照宪法规定,联邦各州享有文化教育,也就是说,各种类型的学校教育都隶属于州政府的科教部门管理。
就职业教育而言,德国的职教体系非常复杂,其层次与种类众多,各个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都有严格、规范的具体要求。“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最负盛名的一种形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完成“双元制”培训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
除“双元制”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层次和类型的职业教育。例如职业学院,这类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延伸,其专业以经济、技术、社会工作或服务三个领域为主,毕业生主要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和企业的直接需要。职业学院的教师结构包括专业教师、实训教员等。再如专科学校,具体分为企业经济、银行、行政、农业、家政、护理以及手工业和工业师傅学校等,学生部分来自普通中学,部分是已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成人,课程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和职业领域课程。
2.理解“双元制”教育
(1)“双元制”的基本规模
“双元制”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通常在十年义务教育之后,部分初中毕业生可进入“双元制”职业教育,完成3~4年学徒培训进入企业就业;部分初中毕业生进入文理高中,毕业后升入大学;还有较少部分由职业学校毕业就业或进入大学。目前接受“双元制”教育的学徒的规模约为180万人,分布在360余种职业中。但职业分布表现出不平衡性,其中绝大多数学徒集中在零售、装备制造、公共事业、美容美发、餐饮服务等行业。
(2)“双元制”的专业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专业实际上就是职业(德语Berufe)。伴随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许多传统的职业逐渐消失,新兴的职业、交叉的职业不断出现,政府和行业协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所培训的职业进行重新界定。“双元制”的职业是由联邦政府在《职业培训条例》中加以规范的,上世纪50年代“双元制”教育的职业为 770余个,到90年代末期减至370个,目前共有90余个职业大类365种职业。
(3)“双元制”的学徒来源
“双元制”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职业培训教育模式,将其称为“学徒制”更加贴切。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普通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学徒职位,然后再到相应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职业学校的学习资格。
(4)“双元制”的法律基础
“双元制”的成因既有德国传统文化背景,也有德国的法律基础。其中的核心因素还是法律基础。“双元制”的法律基础是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教育法》、《手工业条例》以及联邦各州颁布的学校法。德国是一个在职业准入制度方面管制非常严格的国家,在全德工商协会(IHK)颁布的365种职业中,企业学徒必须取得IHK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上岗。职业教育法规定,企业招收初中毕业的学徒时,必须为其提供为期三年内至三年半的“双元制”教育,即1/3的时间安排到职业学校学习课程,2/3的时间安排在企业实习。
(5)“双元制”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双元制”教育涉及的主体有学徒、企业、学校和政府。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①企业向社会招收学徒工信息;②学生选择企业并参加企业的选拔,被企业录取之后,与企业签定学徒培训协议,双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③企业为学徒安排落实就读的职业学校;④每周1.5~2天在学校学习、3~3.5天在企业实习或培训;⑤学徒在企业实习或培训的费用由企业自己承担,包括少量的学徒工资;⑥学徒免费在职业学校学习,而学校办学经费全部由政府提供。
关于企业和职业学校的隶属关系,前者是市场主体,后者由州政府举办,双方并无直接的产权关系。但在业务关系上,培训企业在“双元制”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州政府则依据职业大类配置若干职业学校,为企业和学徒提供教育服务。
(6)“双元制”课程设置的法规要求
“双元制”的培训教育分为两大部分――在企业的实习培训和在职业学校的课程学习。两个部分的实习培训和课程教学均须遵守政府的相关规定。
学徒在企业进行实习或培训的依据是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其中的《培训框架计划》对学徒在培训企业接受的实习或培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的依据是各州政府文教部长联席会议颁布的《框架教学计划》,对职业学校开设的课程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具体的课程要求称为“学习领域”(Learnfelder)。
(7)行业协会在“双元制”中的地位
全德工商协会(IHK)在“双元制”教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实质性的四大职能:①颁布法规性文件。如学徒培训合同、职业资格考试方案等。②顾问咨询。对企业提供咨询,对学徒提供咨询等。③检查考核。对企业培训条件进行检查,对培训合同进行检查,对企业培训教员情况进行检查,对学徒进行检查等。④监督。对整个“双元制”培训活动进行监督。
(8)“双元制”中的教师队伍情况
“双元制”教育中的教师队伍主要包含企业培训教师与学校教师两方面人员:
①企业培训教师,包括培训顾问与监管人员、培训教员、师傅等,由企业自主聘用。企业培训教师的成长道路大致如下:中学毕业后进入“双元制”教育,毕业后经过4~5年的实践工作,同时通过一定的理论课程学习,参加AEVO教员证书考试、或师傅资格考试,在27岁左右可以取得“双元制”企业培训教师资格。
②学校教师。职业学校的专职教师身份为公务员,由州政府直接聘用。因此,政府通过严格的资质控制来达到其质量要求。学校教师的成长道路大致如下,中学毕业后进入文理高中,然后接受大学教育,大学毕业(取得硕士学位)后,参加两次国家考试(第一次国家统考主要对知识与技能进行鉴定,之后经过两年的预备教师见习,再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在28岁左右可以取得职业教育教师资格。
3.理解“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学习领域”诞生的背景
“行动导向”理论的诞生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中后期“双元制”鼎盛时期,而“学习领域”则是近十余年“双元制”发展的新动向。
上世纪90年代,企业对“双元制”学校课程多有抱怨,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多为“教学材料导向”(而非“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学校教育与企业实际工作存在差距。联邦政府文化教育部(KMK)采纳了企业的意见,对“双元制”职业学校课程进行变革,1996年开始试行“学习领域”课程。
“学习领域”与原有“课程”的特质差异对比如表1中所示:
表1
(2)“学习领域”的文本结构
“学习领域”是联邦政府委托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开发出的课程纲要。因此,可以认为“学习领域”就是课程,但它并非详细的、具体的课程大纲,而只围绕课程的目标与学习内容等提出的原则意见。学习领域的文本非常简洁,篇幅通常只有一页,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学习领域文本
(3)“学习领域”与“教学计划”
“学习领域”仅就课程的目标与学习内容提出原则意见,属于职业课程的顶层概念。以此为准则,州政府组织力量编制“教学计划”。表2为巴符州政府1997年颁布的“信息与通信”专业“专业信息员”方向的教学计划(学习领域一览表)。
表2
(4)“学习情境”与“学习单元”
“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的下一层级的概念,是实现学习领域关于课程教学原则意见的具体教学载体,实质上就是该门课程的具体的学习任务。特殊情况下,一门课程可以仅有一项“学习情境”。“学习单元”是“学习情境”下一层级的概念,它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时间与内容最小单位。如图2所示。
图2 “学习领域”与“学习单元”关系图
自“学习领域”到“教学计划”,再到“学习情境”和“学习单元”,基本上遵循自顶向下的逻辑链路:从学习领域顶层概念出发,州政府组织安排编制教学计划,职业学校执行其教学计划,并组织团队开发学习情境,链路的终端为教师设计并实施的学习单元。如图3所示。
图3 学习逻辑链路图
4.理解“双元制”的毕业标准
(1)“双元制”的毕业考试
“双元制”的培训教育分为两大部分――在企业的实习培训和在职业学校的课程学习。因此,其毕业考试也分为两个部分,即职业学校组织的学术评价考试和全德工商协会(IHK)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
职业学校组织的毕业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试题的基本特征为:①独立性,考察学生独立工作能力;②面向项目,与平时的项目教学法相一致;③整体性,考察整个学习过程的知识与能力。
学徒参加IHK组织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是“双元制”毕业考试的关键所在。考试的形式为项目制作,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的项目任务,并提交书面报告,最后还要进行答辩。
(2)政府与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
在“双元制”教育体制下,政府与行业协会(IHK)发挥着主导作用。“双元制”教育与培训的起点的政府颁布的“学习领域”标准;“双元制”教育与培训的终点是行业协会(IHK)颁布的职业资格考试标准。通过规范起点与终点的标准,“双元制”质量完全置于政府与行业的管控之下。
(3)职业资格考试的导向作用
在“双元制”教育与培训的全过程中,学徒通过IHK的职业资格考试是其终极目标,因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行业协会(IHK)颁布的职业资格考试标准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政府颁布的学习领域标准,前者提供非常详细的《IHK资质证书考试指导意见》,而后者往往仅有一页篇幅,内容过于笼统。
5.理解“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前面谈到,“双元制”的起点与终点均由政府与行业协会(IHK)进行管控,对于职业学校而言,其(享有自的)教学工作便是“学习情境”开发、“学习单元”设计,以及通过“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完成“学习领域”要求的教学内容,实现“学习领域”提出课程目标。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师的工作重心就是开发学习情境、设计学习单元、实施“学做合一”的课程教学。
(1)开发“学习情境”
所谓学习情景,就是一项相对完整的学习任务。它是由学校教学团队基于企业工作任务的要求,并结合学校教学规律的特点,开发出的一项综合性的学习任务。
学习情境的开发应关注以下要素:①与学习领域相关联;②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③确定具体的学习内容;④提出学时的分配方案;⑤给出设施与器材的具体意见。
(2)设计“学习单元”
所谓学习单元,就是一项独立安排的学习活动。它由任课教师自主设计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学习单元的设计重点把握以下原则:①工作过程导向――基于工作任务;②面向问题――以提出问题为起点、解决问题为终点;③结构化――方法与进程的结构化特征;④多样性――兼顾不同的学生需求。
(3)实施“学做合一”教学模式
我们考察的两所职业学校的教师反复强调,学习领域是一种教育哲学,是一个抽象概念,学校和教师必须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
项目教学法是最为普遍的“学做合一”教学模式。项目制作的目的在于:①巩固已有知识;②拓展新知识;③学习职业技能;④学习工作方法;⑤丰富实践体验。
项目任务书的要点包括:①目标;②内容;③分组安排;④进程安排;⑤评分标准。
项目制作完成后,须安排以下考评与反馈:①验收技术指标;②提交书面报告(面向IHK考试标准);③学生口头汇报;④评分;⑤反馈。
二、几点思考
1.职业教育中的政府职能问题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关于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能定位,在认识上一直存在争论。有一种观点认为,职业教育应从过去的政府主导和国家举办,向着社会力量办学转变。
通过考察德国职业教育发现,即便在实行市场体制的德国等欧洲国家,举办教育一直是政府最为重大的职能。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观点,亚当•斯密明确指出作为行使“公共权利”的政府的真正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而教育正是最典型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政府税收应当用于何处?在西方发达国家,国防、教育、公共卫生等领域是政府财政投入最多的领域。德国的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学校办学经费完全由国家财政承担,而且德国的学生是不必缴纳学费的!或许有人会说,德国的“双元制”的费用主要是由企业承担的。这话不假,但需要指明的是,企业之所以承担培训费用,是因为它在为自己的学徒埋单!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并非我们有些人想象的――企业在捐资助学做善事。
2.职业教育中的学生状况问题
由于中国目前实行极为严格的升学选拔制度,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客观上都是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学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这方面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整个国家的教育资源比较充裕,因此,在受教育的机会方面,学生通常拥有较多的选择权。也就是说,由于客观条件较为优越,学生的主观愿望也就具有更多的现实可行性。在这种情况下,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就并非都是被迫无奈的选择。当然,发达国家之间的情形也略有不同。通常而言,社会福利较高的国家如德国及北欧国家,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比例要高一些,而如美国和英国,比例则要低一些。
尽管学生可以有较多的教育选择机会,然而,客观上看,进入普通高校的学生与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例如,反映在学术能力方面的差别,反映在整体心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等。因此,即便像“双元制”这样比较成功的教育模式,德国学者也承认,“双元制”与普通教育事实上还是“不等值”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由此看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的生源相比,在客观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是国内的情况更加突出一些。因此,学生的基本状况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特别有做好“三个深入分析”:深入分析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深入分析学生可能达到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才能寻找到有效对策,改善教学工作的效果,改善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
3.职业教育中的实训基地问题
在国内,“双元制”最受推崇的就是“企业参与办学”和“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基地”。如果我们对“双元制”未做认真的研究,而是用国内的职业院校的办学情况来理解“双元制”的话,往往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德国企业非常支持职业教育,为职业院校提供实训基地。事实上,德国举办“双元制”的企业并非在支持别的职业院校,而是在支持它自己,因为“双元制”培训的主体正是企业自己,而职业学校则是配角。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企业是“利润中心”,如果没有“利益纽带”连接着学校与企业,任何形式的产学结合、企业实训基地建设等都只是水中浮萍,是没有根基的。政府对此也无能为力,学校对此就更难有作为了。
因此,实训基地建设的重点,一要集中力量建设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水平高的校内实训基地。二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积极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可以尝试由学校提供场地、将企业引进学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由企业提供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也可以尝试在企业租用场地、由学校投资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采用企业化运作方式,按照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组织实训。
4.职业教育中的课程建设问题
德国培训的后半段,重点放在课程教学的考察与剖析上。对于骨干教师而言,双元制、行动导向、学习领域这些顶层概念和教育哲学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具体课程的教学实施。
在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与改革中,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
(1)加强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在组织架构日趋扁平化的今天,整合与重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是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的一项全新挑战。
(2)贯彻“在学中做”的课程思想。无论是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还是项目教学,都应当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落实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
(3)改进学生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伴随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必须加以改进。要提高评价标准与教学目标的关联度;要增强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准确性、可观察性和适应性;在评价专业能力的同时,还应评价非专业能力(通用能力)。
三、结束语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对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特别是职业教育,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和作用,已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所证实。世界银行的“教育与社会特别行动组”指出:“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并具备熟练技能的阶层,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中国的职业教育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新的挑战日益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和成功办学经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相信,通过此次德国考察培训,对于加深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启发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寻找教学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新对策,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盟“亚洲联系”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一、职业中学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学生就业期望较高
能否实现就业目标,除了个人能力、机会以外,还取决于一个人的就业期望是否合理。大部分学生普遍倾向于稳定的事业单位、国企、党政机关公务员,认为这样会比较踏实,而且工作也比较轻松、体面。少部分表示能够进乡镇企业或者私营企业也很不错。几乎所有的职中学校毕业生都有着比较理想的就业期望,对今后的工作、生活有较好的构想,但是从实际就业的情况来看,结果与期望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很少有人能够进入到他们所期望的单位中去。受许多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承受着就业期望与现实的较大落差。
(二)学生的就业态度欠积极,自主创业意识薄弱
学生虽然心里也会着急寻求工作机会,但是由于依赖心理较强,往往缺乏实际行动,从而坐等学校的推荐。由学校直接推荐就业对于学生来说既有保证又可以大大减少自己的付出。很多同学解释到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就算去参加招聘会或者主动到用人单位寻找机会,失败的可能性都很大,但是如果是学校推荐到单位的话,只要在工作过程中不出现重大问题,那工作还是相对于比较稳定的。如果学生完全抱着这样的就业心态,很容易丧失主动进取的精神,进而导致失业率的增高。
(三)学生缺乏明确的就业定位
大多数学生选择现在所学专业主要还是因为喜欢此专业和容易就业两方面的原因,有些是为了服从父母的安排,只有极少数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面对就业时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没有良好的就业定位对他们来说在工作的选择与接纳中,很容易陷入被动局面,一方面可能跟学校没有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职中学生在就业问题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完全把就业与否交给了学校,没有认真思考就业对自己的重要意义,特别是第一份工作的好与坏会跟其今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关系,这需要学校以及学生自己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同时还要在行动中有所体现。
二、如何开展职业中学学生就业工作
职中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及就业后的进一步发展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密不可分。良好的、有效的就业指导是能够切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和职业特点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须不断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学校整个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中。
(一)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专门队伍
学校应专门建立从事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队伍,不仅要有本校的专职教师全面负责就业指导工作,还可从校外聘请行业专家、企业主管等具有一定资历的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讲座、与师生交流等,注重提升学校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和整体素质,避免因就业指导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而制约职中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学校专职教师应该对就业指导做好全面部署。宏观上,要拓宽就业信息来源渠道,积极与社会各界沟通,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长期的联系,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并组织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各类招聘会,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内进行宣讲,全方位为学生开辟就业渠道;微观上,要根据本校学生特点设计具体的就业指导课程、成立就业咨询机构等。需要注意的是,就业指导的专门人员不能只疲于应付各用人单位,还应该不断思考和研究,全面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
(二)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目的是系统地、全面地向学生介绍有关职业、就业的内容,提高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能力,帮助其了解现行的就业制度、政策和就业形势,引导其正确认识和理解职业,全面提升其就业竞争力,增强其自信心并激发创造欲望。从学生入学开始,就需要对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首先应该进行的是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我,深入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能力等,为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注意收集并整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成功、失败的案例,分析其中的原因,让学生意识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同时,结合案例向学生介绍职业规划的具体方法。
对于即将面临就业的学生,要进行就业准备的指导,就业准备包括物质准备、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就业指导人员要注意收集历年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研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方法,在就业指导课程的课堂上,与学生分享经验、总结教训,并就具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面试时的着装、自我介绍的方式、简历的设计等等,以期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三)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
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事先设计好的集体的就业指导课程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因而对于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就业咨询机构在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尽管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已进行系统性的教育,但许多学生依然需要接受进一步的具体的指导。就业咨询机构既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需要分别进行指导,又可以以分组咨询的形式对有不同类别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通过就业咨询机构,学生可以获得较高效的、针对性强的建议,使就业指导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等职业学校要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不能仅仅注重就业率,还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追求高质量就业的基础是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因而不能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潮流中忽略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注、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既要肯定并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又要清晰认识到不足,积极地探索、研究,寻求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就业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以人为本。追求高质量就业的基础是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因而不能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潮流中忽略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注、基本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既要肯定并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又要清晰认识到不足,积极地探索、研究,寻求有力的措施,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就业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实践课程教学无保障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课时安排不当,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相比,严格“超时”。教学以课堂理论讲解为主,对学生仍是“一纸定输赢”,注重“满堂灌”“填鸭子”,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求,就连占课时比重不高的实践课堂也往往成为“理论阵地”。而较强的实践能力是毕业生走向市场的砝码,企业选择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标准则更是“召之即来,来之则能战”。然而,传统教学远远达不到用人企业的要求。
(二)校内模拟实训不规范,实践实训教学不理想
多数学校都配有手工和会计电算化会计模拟实训室,安装了各种会计实训软件,但数量不多,使用情况也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以“低投入,高产出”来对待会计专业,导致实训经费短缺和实训场地标准不高,实训设备落后,难以模拟真实工作场景,实训效果不理想;其二,传统教学课时分配,使得具有连贯性和连续性的实训实践课程安排与其他理论课程相冲突,没有充分协调,往往要给理论课让路。
(三)校内模拟实训不真实,校外实训效果不明显
校内模拟实训是目前许多中等职业学校采用的教学方式,但存在模拟实验资料与真实业务有差距的缺点,缺乏多样性、针对性和仿真性,同时基本技能的训练又难以创设真实的工作情景。
校外实训效果不明显,会计顶岗实习难以落到实处,流于形式。因为工厂企业的需求不旺盛,再加上这些单位担心影响正常的生产和商业机密的泄露,所以实习人数,实习时间和实习质量无法保障。
(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突出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实践教学能力不突出。虽然学校也鼓励老师进工厂进行实践,但由于教学任务重,参加的时间有限,很难正规地开展实践,起不到真正的作用,难以保障学到实践技能,影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二、依托会计中介机构的明显优势
针对以上问题,经过多方调查和探索,借鉴成功经验,我认为,中职会计教育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让会计中介机构参与进来。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会计中介机构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会计中介服务行业也繁荣发展起来,大多多家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大,可以满足多数学生的实习、就业。因此开展有效的沟通,加强合作,有助于我们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改进,为学生成才搭建快速立交桥。因此,我认为,充分利用会计中介机构,进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积极效果。
其一,培养学生的综合业务处理能力。在这类企业中,学生实训可以接触多种类型业务。同时在会计实训中,又要参与跟客户的谈判,提升服务,严守客户的商业机密,遵守会计职业操守等,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各方面的素质。
其二,弥补专业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不足。在会计中介机构中,有一大批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专业高级人才,如果能够吸收这些人才到中等职业学校中来,则可以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有效弥补实践教学的缺憾。
其三,实现了 “实训即工作”的积极效果。在会计中介机构中,中职学生所接触的对象,都是真实的,真实的账务和税务问题。通过这样的实训可以让学生尽早的接触到“将来的工作”。
其四,学校与会计中介机构实现双赢。中等职业学校愿意寻求会计中介机构,提升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打造高素质的毕业生,而会计中介机构的合作意愿也比较强,可以解决自身会计人才的需要问题。这样一来,双方可以互惠互利。
三、依托会计中介机构,创新会计实践教学
我们探讨了会计中介机构对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带来的优势。那么我们如何充分利用中介机构,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学校与会计中介机构共同制定学生的技能培养标准
这些培养标准应包括对会计、税收等基本知识的具体应用,熟练操作各种财务软件,准确进行中、小企业的账务处理,能够独立进行纳税申报和相关税务处理,可以进行财税咨询和其他一些会计服务,让目标能够变成现实。
(二)学校与会计中介机构共建课程体系
及时与会计中介机构进行沟通,适时调整课程,增加像《纳税会计》《审计实务》《税收筹划》等课程,加强会计审计、特殊业务纳税处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让课程体系变成现实。
(三)聘请会计中介机构专业人士开展专业性讲座或教学指导
对于一些特殊业务和偏难课程的讲解,如对会计审计业务的处理,可以直接聘请注册会计师到校进行现场传授,这些注册会计师有着丰富的审计业务资料和审计业务经历,可以现身说法,起到积极的教学效果。而对于网上报税的操作,则可以聘请在会计中介机构工作的毕业生进行经验交流。
(四)保证每名学生都能进入会计中介机构进行毕业前顶岗实习要充分利用会计中介机构的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入会计中介机构进行毕业前顶岗实习,做到“人人有人带”,中等职业学校老师要进行跟踪和指导,定期进行总结、交流。实习期不得少于4个月,实习期满要由双方共同给出实习鉴定。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生的成才为核心,以选课为前提,以学分作为学习计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有利于打破统一僵化的教学模式,扩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范围,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分制所要求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模式,比以往的学年制更灵活主动,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更有利于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因材施教;学分制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刺激教师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各职业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学分制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学分制为核心,积极推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深化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构建一套新机制。
二、学分制改革试点的专业及时间
根据潍教字[2012]17号文件规定:“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机电、计算机、财经三大专业从2012年秋季起正式实行学分制教学改革。”因此,凡是开设上述三大专业的学校都要积极稳妥地搞好调整,做好学分制改革试点。对试点专业以外的专业,由学校自行决定是否实行学分制。
三、加强学习,搞好宣传
各学校要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全市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文件,吃透潍教字[2012]17号文件精神,学习学分制改革的理论及外地先进的实践经验,做好人员的培训,采取年级大会、广播、宣传栏,特别是通过班主任的宣讲等形式,向学生大力宣传学分制,让学生真正理解实施学分制的意义。
四、制定方案,搞好试点
为确保2012年秋季学分制改革工作顺利开展,各校要充分认识学分制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建立健全与学分制改革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制度,为学分制改革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和组织保证。各校在做好调查研究的同时,要不断研究教学、社会、生产实际和企业、行业的需要,科学地设置各类课程的学分及考核要求,确定学生毕业的学分规格、培养规格和质量,调整和开发必修和选修课程,制定出适合学分制管理的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和相关配套措施。各学校实施学分制改革方案必须经学校教导处审议后交校长签署,报请县教育局审批后执行。
五、严格成绩考核,实行学分互认
选择到国外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对于留学生未来就业前景十分可观。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对实用技能型人才需求量上升,经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学生正好与社会需求接轨,更加容易就业。专家表示,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的脚步临近,技能类的专业留学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如翻译、护理、汽车修理、空调技师、西餐师、设计等。服务与技能性的留学人才未来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就业前景很可观。
选择到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就读能够成为留学生获得移民资格的有利“跳板”。经过国外职业教育培训后符合实用技能型人才要求的学生未来工作概率大,更加容易获得移民资格。专家说,如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根据澳大利亚的最新移民政策,学生毕业后需要找到相关工作才有机会申请移民。所以,准备出国学习职业教育的学生选择专业的时候需慎重。此外,对当地而言职业教育属于紧缺专业,所以颇受有移民意愿学生的欢迎。
国外职业教育:对于“三校生”是新选择
国外职业教育对于高考落榜生、中专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最适宜。业内人士说,由于留学国外职业教育学校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而且各个国家职业教育学校对学生的语言成绩较之其他类别学校申请要求不高。另外,国外职业学校对学生录取标准宽松。
据相关专家介绍,对于高中、中专以及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选择国外职业学校就读是出国留学的新选择。由于,国外职业学校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尤其对申请者的语言要求不高,如加拿大职业学校施行“双录取”制度,一方面学生有能力通过雅思6.5分考试方可录取,另一方面没有语言成绩也可以被录取,学生将获得预录取通知书。学生可以在申请学校或是学校指定的语言培训机构学习达到所申请专业的语言成绩。
此外,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录取标准是:只要申请人拥有中国政府所承认的相当于高中毕业水平的证书即可,如中专毕业证书、职高毕业证书。
国外职业教育:入学门槛低成为有利优势
由于国外一些企业的重要岗位对实用技能人才需求很大,职业学校成为社会岗位需求与学生就业要求对接的有利桥梁。同时,对于学生最有利的优势在于国外职业教育入学门槛低,便于学生踏入国外职业教育的大门,掌握一技之长在未来拥有更大的发展以及上升空间。
一、进一步提高对推行学分制重要性的认识
在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是进行教育教学制度创新,建立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需要的更加灵活、更加开放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有利于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满足不同学习者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
有利于满足行业、企业订单式用人需要,实现学历教育与证书培训的沟通。有利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沟通与衔接,促进学习的社会化、终身化和个性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促进职业教育树立服务意识,增强办学活力和吸引力,加强教育教学活动与实际需要和劳动就业的联系。近几年来,有的地方已经在一些职业学校试行了学分制,取得了初步成效。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职业学校要进一步提高对实行学分制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组织学分制进行工作。
二、建立与实行学分制相适应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份量、学习成效,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制度。学分是计算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和训练的必要时间和成效的单位,是学生获得学业证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职业学校计算学分应以课程(含实践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教学和训练课时数为主要依据,以16至18个课时为1个学分。公益劳动、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以32至36个课时为1个学分。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现行的三学年制专业实行学分制后的总学分一般不少于170学分,五年制或“三加二”学制专业总学分一般不少于270学分。
(二)推行学分制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职业学校要改革课程结构,设置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合理确定它们的比例。必修课是指为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质量,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包括文化基础课程和主干专业课程。限定选修课是指学生在专业业务范围内,按照规定要求选修的深化、拓宽与专业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课程。任意选修课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要选择的扩大知识面、提高适应能力的课程。学校开设选修课的比例应在总课时的15至20%,学生任意选修课的比例不少于10%。
(三)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文化程度和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按照有利于学习者发展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学习内容和学分。对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允许学习者对文化课进行多次选择。文化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多获得一些专业课的学分来补偿文化课缺失的学分。
数学、外语等部分学科可以实行分层次教学和走班制。
(四)优化专业课程模式,切实加强实践教学。根据职业类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积极探索和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各地、各职业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结合,开发与行业、企业用人要求结合紧密、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对学习者就业有实际帮助的专业课程。要将实践教学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实践课程的权重,提高独立设置实践课程的学分。
(五)大力开发选修课程,增强课程的可选择性。要根据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在专业大类下设置多个专门化方向,开发专门化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作为限选课程;跟踪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趋势,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开发形式多样的任选课程。鼓励学习者跨专业、跨学校选修课程和参加社会培训与认证考试,积极探索开展网络教育和在线学习。允许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六)探索建立选课制和选师制,促进师生共同成长。鼓励有条件的职业学校积极探索和推进选课制和选师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活动、实践素材,指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个人兴趣选择课程或培训项目。鼓励学习者在选择课程的同时,选择任课教师,以引导和激励教师多开课、开好课,满足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的需要。学校应向学生公布实施性教学计划和课程及相应学分,以供学生选择。
三、建立学分互认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一)积极推进区域内学分互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统筹区域内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制定各类职业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制度,指导校际间签订学分互认协议,进行相近课程的学分互认,并将学分互认作为职业教育集团建设的重要内容。应积极探索建立职业学校学分累积和转换信息系统(学分银行),建立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实践经历信息库,逐步推进区域间的学分互认,形成全省职业学校学分互认体系。
(二)对于从高中阶段其它类型学校转入的学习者和具有其它层次学历或职业实践经历的学习者,在出具有效证明或通过测试后,应承认其经历并折合成相应学分。学习者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有效培训证书,可折合成相应学分。学习者获得的表彰和奖励,可承认一定的学分。学生在参加国际、全国或省部级各种知识、技能和文艺、体育等竞赛中受到的表彰和获得的奖励,应酌情承认或奖励一定学分。学校应允许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经历和成绩,或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免修相应课程,通过考核后取得相应学分。
(三)强化职业学校的培训功能,促进具备条件的职业学校面向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在职职工开办夜校或周末学校,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服务。学习者通过学习和培训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四、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保障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一)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根据我省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的要求,逐步扩大职业学校在招生注册、学籍管理、考试考核、学分承认、学制弹性、转专业、转学校、结业毕业等方面的自,建立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各职业学校应加强规范化管理,形成自我拘束、自主发展的运行机制。
(二)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采用适应学分制需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和方法,重视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监测和指导,职业学校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评价的方法,加强对学习者实践技能的考核,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和导向功能。职业学校一般应采用学期(学年)课程成绩来评价学生学习的份量和成效,成绩合格者应取得相应学分。学生所修课程经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
(三)改进和加强学生管理工作。职业学校应制定与实行学分制相适应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习者管理。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考核,增加德育环节的学分,探索建立与智育学分并重的德育学分体系。学生修满本专业要求的学分,并通过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行为规范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后,准予毕业,学校应向其颁发毕业证书。学生在学习一个专业的同时或之后,经学校批准,也可以选修另一个专业的课程,取得相应学分后可获双专业毕业证书。对于跨学校选择课程的学生,其在颁发毕业证书的学校取得的学分原则上不低于总学分的60%。
(四)完善收费办法。实行学分制后,各校可以按学分向学生收取学费,即按国家规定的专业学年收费标准,计算出修完学业所需要的收费数额,然后与专业总学分进行换算,计算出每一学分的收费标准,据此计算向学生收费。但学生完成学业所缴纳学费总额,不得高于实行学年制学费总额。
(五)使用优秀教学管理软件。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职业学校应根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教发〔20*〕27号)要求,按照推行学分制的需要,组织专家对有关教学管理软件进行测试和评议,优先选用优秀软件,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五、加强对推行学分制的组织领导
(一)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是教育教学组织和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职业学校的管理和指导,不断总结经验,认真组织对职业教育管理干部、职业学校校长、教学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的专题培训,积极稳妥地推进此项工作。
(二)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推行学分制的原则意见,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制定与推行学分制相配套的政策与措施,督促检查各地学分制推行情况。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本地推行学分制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本地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制定本地区大类专业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推进区域内学分互认,改革对职业学校的综合评价的标准与办法,督促检查各职业学校学分制推行情况。省、市职教教科研机构要积极开展学分制研究、宣传和专题培训工作,并做好推行学分制的指导和服务。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对职业学校推广学分制的学习和宣传,使更多的学校和教师理解和接受学分制,使更多的企业、学生及家长认可和支持学分制,以利于学分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