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会计目标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目标成本是对完工产品的要求,它是一个静态指标;实际成本是在产品完工入库之后计算出来的,它是一个实际结果,也是一个静态指标;两者得出的成本差异是静态差异。这时的计算和分析,并不能消除已形成的不利差异,改变已完结的过程状况,所以静态的成本计算和静态的比较,不能保证目标成本实现。要保证实现目标成本,必须在执行过程中随时消除不利差异,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随时计算出过程的动态差异,其次是及时对差异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而动态差异是根据动态目标成本与动态实际成本相比较得出的,也就必须对生产过程计算出动态实际成本。同时,将静态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成本,只有这样,二者才能比较,得到动态差异。因此,动态实际成本的计算和静态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成本是保证目标成本实现的关键。在目前,会计理论界还未对动态实际成本与动态目标成本的比较进行研究,如果不解决此问题,动态实际成本的计算和静态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成本就成为保证实现目标成本的一个难题。
二、随时掌握实现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
企业能保证生产目标实现,是因为设置了调度人员,调度人员通过建立调度台账和对生产过程实地观察,随时将实际生产进度与目标要求进度相比,就能了解实际状况与目标要求状况的差距。从而采取措施并进行协调,在生产过程中消除不利差距的影响。汽车司机之所以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目的地,是因为装置了里程表,通过里程表,能随时将实际行程与目标要求的行程相比较,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行程状况,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保证达到目标要求状况。
从以上的两个例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管是看得见的状况还是看不见的内涵状况,只要能将实际状况与目标要求状况相比较,就能在执行过程中掌握达到目标的状况。将实际状况和目标状况相比较的关键就是比较装置。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比较也是如此。但由于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会计人员不能像汽车司机那样,只需将实际行驶里程(即实际动态)输入里程表,而目标要求的里程是根据行驶时间和预定车速计算出来的,形成动态目标,然后将目标要求的里程与实际里程相比较,求出二者的差异。而会计需要将动态实际成本和动态目标成本同时输入会计装置。
根据会计核算的特点,随时掌握实际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不能离开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要全面反映每一经济实体的资金运动,都是根据资金运动在经济实体中的特点、形态、作用不同设置了不同的会计科目和相应的账户。账户既然能对同一性质经济内容(如原材料、应付账款等)从增加和减少两方面进行反映,那么账户就能对动态目标成本与动态实际成本进行反映,因为动态目标成本和动态实际成本是成本的两个方面,是同一性质经济内容,它同时也是经济实体的资金运动的组成部分,所以设置会计科目是掌握实现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
三、目标成本的转换
会计部门制定的目标成本,只是观念的产物,不会引起经济活动发生,也就不会发生会计业务,无法将观念的目标成本输入会计科目,登记账户。然而,当我们把目标成本转换成资金后,就从观念的变成现实的,它将引起经济活动发生,使会计必须进行业务处理,设置科目,登记账户。它的转换过程如下:
会计部门为了实现目标成本,必须按目标成本预算出所需资金和投入的总费用,所需资金和投入的总费用不是同一概念,它们的计算方法不同。
生产投入的总费用=单位目标成本×总目标生产量生产总资金=单位目标成本×生产批量×生产周期÷投入时间间隔期一年的生产总量不可能一次投入,而是分期分批地投入,形成不断投入,不断产出。通过产出不断地把资金收回,又形成投入所需要的资金。所以生产所需资金要考虑批量、投入间隔期和生产周期。而生产投入总费用,不因分批投入而减少,只与总生产量有关系。例:某企业年度生产总量为10800件,单位产品目标成本10万元,生产周期2个月,每次投入批量300件,投入的间隔期为10天。
生产总投入费用=10万元×10800件=10.8亿元生产总资金=10万元×300件×60÷10=1.8亿元由此可看出,生产总投入费用不等于生产总资金。生产所需总资金除了与单位目标成本有关系外,还与批量、生产周期、投入间隔期有关系。批量越大生产周期越长所需资金越多;投入间隔期越短,在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批量越小,所需资金就越少。
根据目标成本转化成投入总费用和所需总资金后,它仍然是观念上的,不引起企业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会计也不会做任何经济业务处理,不能输入会计科目。只有当总的投入费用和所需总资主分解到下属生产单位,并要求下属单位按分解的投入费用和资金进行生产时,必须拨入资金,并按此资金进行控制,这时就发生了经济业务。会计人员必须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进入随时掌握实现目标状况的会计装置而设置的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增加方;而分解的投入费用,只是对生产所耗资源总量控制的一个指标,只有在下属单位发生资源耗费时,才发生经济业务,进行业务处理,形成生产过程的实际成本。同时减少下拨控制资金,因此,它与拨入资金进入同一会计科目,登记在同一账户内,只是方向相反而已。
四、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动态比较
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要进行动态比较,有两条途径:一条是随时计算出生产经营过程的单位产品实际成本,然后与单位产品目标成本比较。然而随时计算怎样确认,是一天、一小时、一分钟还是一秒钟计算一次成本?不管隔离多长时间计算一次实际成本;从理论上来说,都有间隔,不是连续地动态成本,只是间隔长短不同而已,这种比较仍然是静态比较,不能随时掌握实际成本实现目标成本的状况。另一条途径是不随时计算出生产经营过程的单位产品实际成本,而是将过程中的实际总成本与目标总成本相比较。由于过程中的实际总成本就是过程的发生额,它是一个动态实际总成本。要使目标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相比较,必须将目标成本转化成动态目标总成本,二者就能比较了。当目标成本转换成资金并输入设置的账户后,要成为控制指令,必须通过产出按目标成本进行内部结算,收回与投入时相等的资金,并与分解下拨的资金记入同一科目的同一方向,形成资金周转与循环,这时的资金周转与循环就是控制指令,它的发生额就是动态目标总成本,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就能比较了。当两者一致时,生产过程的实际成本就已达到目标成本状况;当产出收回的资金大于实际发生的总费用时,说明生产过程的实际成本小于目标成本,此时产生的差异是有利差异;当产出收回的资金不能满足生产所需资金时,说明生产需要投入而没有资金。即实际成本大于目标成本,此时产生的差异是不利差异。对于以上三种情况,会计人员都要随时进行分析。分析已变成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对不利差异,通过分析,找出原因后,一方面采取措施,消除内外环境对目标成本的干扰;一方面进行协调,组织资金,保证生产的需要;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
五、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比较的前提条件
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随时进行动态比较,要求产出回收的金额,一定要与投入费用一致。即产出内部结算价格一定是目标成本。只能按目标成本进行结算,不能按市场销售价分解成内部结算价进行结算。只有这样,资金在周转循环中,才能在过程中掌握动态实际总成本实现动态目标总成本的状况,从而衡量最终单位产品实际成本能否实现目标成本。如果以市场售价分解内部结算价进行结算,里面包含了利润,当实际成本大于目标成本而小于结算价格时,不影响资金周转循环;只有实际成本大于结算价时,才影响资金周转循环。因此两者的比较,不是动态目标总成本与动态实际总成本的比较,而是动态模拟市场价总金额与动态实际总成本的比较,计算出的差异不能反映两者吻合的真实情况,因此不能随时掌握动态实际总成本达到目标成本的状况。同时也不能将目标成本所有因素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给分析带来困难,不能找出有利和不利的真正原因。另外还给考核带来问题。按目标成本进行内部结算,也不影响与市场相联系,因目标成本的确定就是根据市场预测的销量和售价计算出来的,所以目标成本是和环境紧密相连的。
一、会计目标变革的思考会计目标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主要说明为什么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等问题。会计是一定环境下的会计,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物质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会计目标的选择不能脱离现实条件,否则,就会成为毫无希望的梦想。所以,会计目标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美国会计界在20世纪70~80年代形成了关于会计目标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流派。一是受托责任观,认为反映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是会计的基本目标;二是决策有用观,认为向投资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主要目标。受托责任观所认定的两权分离使所有者和经营者都十分明确,没有模糊缺位的现象。如果受托者不能完成既定的目标,所有者可以更换并寻找新的经营管理者。
然而,由于资本市场介入程度的增强,使得委托方变得模糊,不仅包括目前的还包括潜在的信息使用者。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如果不能令人满意,所有者一般不直接更换管理者,而是通过资本市场卖出这部分产权,购入投资者认为有效的产权。特别是股份制已成为现代企业主要组织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纳,使社会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普遍分离成为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人类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得到快速发展,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储存能力等实现了飞跃,以及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如通讯技术,特别是远程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等,使代表资源所有权的证券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交易成为可能,大量潜在的交易买方的存在,使潜在的投资者、潜在的债权人等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求企业提供对他们具有决策有用性的信息成为必然。
二、会计假定和会计原则变革的思考一般而言,会计理论和实践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基础之上的。会计假定是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基础和出发点,传统财务会计理论和实践便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这四项假定基础之上的,而网络公司的出现对会计假定产生了冲击。
1•对会计主体假定变革的思考。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实体,它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组织。这个组织是有形的实体概念,而网络公司是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之中的临时结盟体,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组织。“实体”概念对网络公司而言显然失去意义,然而,存在是客观的,无论以何种方式存在,终将被人们认识。那么,面对这一“虚”的主体,我们如何从会计角度加以理解呢?事实上,可以将会计主体看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这样就能将类似面纱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挑开,清楚地看到网络公司“虚”的会计主体———计算机网络上各独立法人企业组成的临时联盟体。我们的会计就是为这样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服务的。虽然用虚拟会计主体假定替代了传统会计实体假定,但是这一假定的功能仍然是使各经济单位明确其处理各种经济活动的范围和所持的基本立场,从而正确地进行会计资料的日常记录、汇总、结算与报告。
2•对持续经营假定和会计分期假定变革的思考。网络公司是临时性组织,显然,持续经营假定和会计分期假定已不适应网络公司会计,有必要以“项目清算”会计假定取而代之。项目清算会计假定是指在网络化经济环境中会计主体为实现某个或某组合作项目,通过INTERNET手段,将大量的网络资源(技术、资金、人力资本等)迅速组织起来,并按照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开发、创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和最终消费。当合作的某个或某组项目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一旦完成,会计主体就需要对项目收益进行清算。不存在权责发生、历史成本和跨期摊提等会计原则和方法。这种融数字环境和物理环境为一体的商务环境是由交互式数字而不是由生产要素驱动的,即端到端的电子商务模式。网络资源在网络媒介中实现着快速的流动和整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清算”概念,与“实”的物理空间条件下的破产清算不是同一的概念。因为,当一个合作项目完成并进行清算之后,“网络公司”又重新寻找新的投资合作项目。另外,对于货币计量假定,网络公司对该项假定基本上没有大的影响,而币值稳定的假定反而更符合实际,因为网络公司在极短的经营期内币值发生剧烈变动的可能性很小,基本上可以不考虑。但是值得关注的是网络公司的出现对货币计量的要求提高了,将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计量发展成为电子货币计量,使货币出现无纸化趋势。
三、会计业务流程变革的思考会计目标是会计业务流程的设计导向,会计业务流程的一切内容都必须围绕会计目标协调而发挥作用。基于受托责任的会计目标,主要是为了向企业的所有者报告按原始成本计价的资产状况和使用效率,现有会计业务流程基本可以满足要求。然而在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下,潜在投资者的引入和证券交易市场的广泛存在,使所有者通过改变投资方向而不是更换经营者的方式参与投资,证券市场可谓瞬息万变,加上企业融资方式的扩展等原因,使企业的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规模急剧上升。大规模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策略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中,没有充分考虑投资决策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只是较多地考虑了可靠性,而相关性明显不足。
为了在满足可靠性的基础上,满足投资者的多元性信息的需求,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及时性,迫切需要对目前的会计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在现有的会计业务流程中,数据被加工成与财务报告项目相一致的综合性、通用性的主要信息,以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共同需要。然而,实际上信息使用者在使用信息时有自己的偏好,加总的方法也许并无共识可言(有时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往往是不能划分的,主次之间可能会相互转化,特别是决策时可能专用信息比通用信息更重要),而且任何加总一般都会导致信息的丢失。并且随着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迅速提高和计算成本的大幅降低,使得源数据进行加工的成本远远小于找回由于累计数据而丢失信息的成本。所以应将源数据进行呈报,我们所称的源数据并不是指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原始数据,而是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经过了类似于现有会计流程中的统一会计科目的标准编码等简单加工。经过标准编码的源数据信息,可以满足于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所有的信息使用者使用,使数据真正做到同出一源,实现共享。
这种源数据信息应集中在Internet网上的一个数据库中,我们称之为源数据信息库。如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于1983年开始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上市公司会计数据库(ElectronicDataGatheringAnalysisandRetrieval,简称EDGAR)。经过九年的试运行,于1992年正式进入运行阶段。EDGAR是与Internet相连接的一个系统,每个能够进入Internet的人均能搜集、分析和提取EDGAR中的信息。在有了全国性的网上会计信息数据库后,可与之相连设立一个加工模型库,在模型库中主要设立重分类汇总模型、财务报告模型、预测模型、决策模型、财务分析模型等,采用事件驱动的原理,将模型库与源数据信息库相连接。对于特殊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设计一些模型满足自身的需要,如在企业内部设立的成本核算模型(因为成本信息为企业的商业秘密)等。
在平时对源数据信息不进行进一步的顺序性加工处理,当决策者需要某项专用信息时,只要驱动相关专用信息代码进行处理。由于计算机的高速度,随时可以满足要求。在这种事件驱动的方式下,可以把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种事件,为每一种事件设计相应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根据不同事件驱动相应“过程”处理程序,从而得到相应的信息。
四、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变革的思考基于网络的会计信息系统使会计信息在企业公共信息平台上成为开放的信息系统,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别的内部使用者将根据授权调阅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也可能被授权进入系统内部直接调阅会计信息。传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新的条件下已失效,如何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将是网络时代新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面临的最为艰难事情。内部控制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务制度。根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SASNo•78)的定义,内部控制通常由五个要素组成: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管和控制活动。企业控制环境的好坏是企业能否实现有效控制的首要因素。会计如何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呢?超级秘书网
1•交易授权。交易授权的目标就是确保信息系统处理的所有重大交易都是真实有效的,而且符合管理当局的目标。在工业社会的企业组织管理架构下,交易授权通常可分为三类:一是借助于经办人员来实现;二是通过程序(不是计算机程序)控制来实现,如利用最低存货水平对购货的控制;三是通过对非正常交易的个案控制来实现。由于网络环境对信息处理的高度集成性,因此,几乎所有交易授权都可包容到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模块中,从而减少人工的介入。例如采购系统模块可以确定应当在什么时间、向哪个供应商定货,以及定多少等,这些交易都可以在完全没有人工介入的情形下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完成。
2•职责分离。所谓职责分离,简单地讲就是管权的不管事,管账的不管钱,管物的不管账。由于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由不同的人来履行不相容的职务,所以,其岗位设置通常具有某些特定的含义。网络环境中的职责分离与手工环境是有所不同的。正如我们所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使企业生产经营联合化、自动化、网络化,同时也使企业的日常管理信息化。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努力改善企业通讯基础设施,推广应用先进的网络生产方式,使更多的企业与网络公司在谋求网络合作形式的升级,在国际合作方面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此相适应,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研究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这也必然带来我国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又一轮较大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雷光勇,寅斌•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会计研究,1999,(1)•
从会计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来考察,会计依存于特定的环境,并同时反作用于环境;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会计环境不同,会计目标也不同;会计环境的变迁是会计目标进步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因此,离开会计环境而确定会计目标是不切实际的。亨德里克森指出,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即根据逻辑导出的各种会计原则和规则都有直接影响,但并不是社会经济的所有方面都与会计相关。经济因素是影响会计发展的核心因素,它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类型与企业的组织形式、所有制结构、经济管理体制、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公司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不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无不以一定的经济环境为依据。
“受托责任观”的形成、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两权分离并且拥有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和拥有财产经营权的经营者是在确定的经济环境下,委托方关注着受托资源的保值与增值情况,委托方可以向受托方提出各种管理受托资源的要求。受托方如未完成既定的受托责任,委托方可以更换受托方。在“受托责任观”看来,财务会计目标要求财务会计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主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提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以判断管理当局的经营是否有效,因而在会计信息的质量方面强调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在会计计量上,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决策有用观”是在美国证券市场日益发达和规范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有亨德里克森等,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也是“决策有用观”的主要倡导者。“决策有用观”所依托的两权分离,是以资本市场为媒介的,在这种环境下,股东和债权人虽仍关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但他们更关注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与报酬,如果将潜在的投资者纳入信息使用者的范畴,财务报表的信息应能帮助其做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定。这时,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如关于会计主体未来现金流动的时机、金额和不确定的信息,就成为会计报表的主要目标。从这一目标出发,在会计确认上,不仅应确认实际已发生的经济事项,还要确认那些虽然尚未发生但对企业已有影响的经济事项,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在会计计量上,认为会计报表应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变化,主张在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多种计量属性并行;在会计报表方面,认为应尽量满足全面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多样性。
不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都是与一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的。“决策有用观”目前在美国占主导地位,是同美国发达的资本市场和企业运行机制分不开的。我国的经济环境既不同于美国也不同于西欧,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政府在一定的经济领域内仍起主导作用。
基于上述客观环境,决定了我国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应立足我国的经济环境。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环境下,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应以“受托责任观”为主要目标,兼顾“决策有用观”。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和资本市场逐渐成熟,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便以“决策有用观”为主、兼顾“受托责任观”过渡。
摘要:财务会计目标是现代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从财务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会计职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关系看,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会计环境,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范围取决于财务会计的客观职能,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程度取决于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关键词:财务会计目标;会计环境;财务会计职能;财务会计信息二、财务会计目标的确定取决于财务会计的客观环境
从会计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来考察,会计依存于特定的环境,并同时反作用于环境;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会计环境不同,会计目标也不同;会计环境的变迁是会计目标进步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因此,离开会计环境而确定会计目标是不切实际的。亨德里克森指出,会计环境对会计目标即根据逻辑导出的各种会计原则和规则都有直接影响,但并不是社会经济的所有方面都与会计相关。经济因素是影响会计发展的核心因素,它包括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类型与企业的组织形式、所有制结构、经济管理体制、资本市场的发育程度、公司治理结构等诸多方面。不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无不以一定的经济环境为依据。
“受托责任观”的形成、发展与公司制和现代产权理论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在两权分离并且拥有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和拥有财产经营权的经营者是在确定的经济环境下,委托方关注着受托资源的保值与增值情况,委托方可以向受托方提出各种管理受托资源的要求。受托方如未完成既定的受托责任,委托方可以更换受托方。在“受托责任观”看来,财务会计目标要求财务会计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主体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提供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信息,以判断管理当局的经营是否有效,因而在会计信息的质量方面强调客观性;在会计确认上,只确认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事项;在会计计量上,坚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
有关会计目标的定义,在我国会计界可谓见仁见智。葛家澍教授认为:为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而做出一切经济决策所必需的(有用的)财务信息及与之有关的其他经济信息,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会计主要目标,即基本任务。
陈毓圭、杨小舟教授认为:会计的目的或宗旨,是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人们从事会计实践活动所追求和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
孟凡利教授认为:会计目标是指会计系统运行的必然趋势,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表现为预期应达到的目的。
罗勇、李定清教授认为:会计目标是指对会计工作的质和量的要求,不同的会计工作就有不同的会计目标。
魏明海、龚凯颂教授认为:财务报告目标就是人们通过会计实践预期所要达到的境地和标准。它是会计基本理论的中心,也是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起点。
比较分析上述各种观点,不难看出需要在理论上澄清的问题:(1)会计目标是否就是财务会计目标或财务报告目标;(2)会计目标是否等同于会计目的;(3)会计目标与会计任务的关系。
关于第一个问题,笔者的看法是,在现有的中外会计文献中,人们之所以将“会计目标”与“财务会计目标”、“财务报告目标”以及“财务报表目标”等词语混同使用,主要原因是现代会计虽然被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但从它们各自所涉及的利害关系人以及各利害关系人对会计的要求和关注程度来讲,财务会计远高于管理会计。基于实践对理论的需求考虑,会计研究者自然会投入更多的力量,将会计目标的研究聚焦于财务会计的目标,而管理会计在实践中的困惑则更加淡化了人们对其目标的关注。因此,在会计界将财务会计目标视同为会计目标进行研究,甚至在一定环境下将财务会计目标等同于会计目标也就不足为怪。就财务会计而言,其目标实现与否主要通过财务会计报告反映,而财务会计报告的核心内容又是财务会计报表,这就进一步导致了财务报表目标即是财务报告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即是财务会计目标的说法,而彻底忘却了三者之间逻辑上的包容关系和内容上的差别。事实上,不同的会计工作必然有不同的会计目标,如果将财务会计目标界定为提供使用者决策所需要的信息,那么管理会计的目标就是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符合既定方案。这就是说,严格意义上的会计目标绝不等于财务会计目标,更不是财务报告目标和财务报表目标。财务会计目标只不过是会计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核心内容。
关于第二个问题,笔者的看法是,研究者们之所以将会计目的和会计目标混同使用,与国际上权威会计机构对二者不加以区分直接相关。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不同时期的会计文献中,都将财务会计目的和财务会计目标视为同一概念。事实上,会计目的(Accounting purpose)并不等于会计目标(Accounting objective)因为:(1)从词义上讲,目的是指行为的意图,而目标则是指目的的尺度和标准,目标可以测量,但目的无法测量。通俗地讲,目的反映某种行为的原因,目标则是该种行为期望达到的标准,二者之间表现为抽象与具体的关系。(2)从会计角度讲,会计目的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没有明确目的的会计系统将不复存在,而会计目标则是会计行为期望达到的标准,没有明确目标的会计系统将失去运行方向。(3)会计目标作为会计行为的期望标准,既受会计目的决定,又受会计职能制约。因此,会计目标必须反映和服务于会计目的,否则会动摇会计系统的根本,同时绝不能超越会计的职能范围,否则会使期望变成空想。
关于第三个问题,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对任务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或指定担负的责任”的解释。笔者认为,会计任务应当是指定会计担任的工作或担负的责任,其任务的多少和责任的大小,既取决于经济发展对会计的要求和人们对会计的认知程度,也受制于会计自身的发展水平。进一步讲,会计任务的确定不仅取决于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且受到会计职能和会计对象的制约,会计只能完成与其职能和对象相关联的任务,而不能超越这个范围。因此,会计任务与会计目标虽然都是主观愿望见之于客观现实的产物,都是人们基于会计职能和会计对象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都能作为会计工作质量的评价依据,但二者的差别显而易见:一是侧重点不同,会计目标侧重于对会计结果的约束和要求,会计任务更强调对会计过程的约束和要求;二是内容结构不同,会计目标具有层次性,在会计目标体系中基本目标制约具体目标,而会计任务则更多表现为并立性,各项任务之间缺乏制约关系;三是出发点不同,会计目标一般将保护公众利益作为研究和制定的出发点,而会计任务更强调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的保护。
综上所述,应将会计目标定义为:人们在特定会计环境下构建会计模式、从事会计实践、实现会计目的所期望达到的境界和标准,是会计系统运行的导向和归宿。
二、关于会计目标的体系结构
理论界有三种看法:一是将会计目标体系划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二是在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基础上,增加会计信息质量目标,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目标是实现会计具体目标的前提;三是将提供会计信息作为第一层次目标,将提供信息的主体、方式及信息质量作为第二层次的目标。笔者认为:具体目标已经涵盖了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没有必要将会计信息质量目标作为独立的层次。至于第三种观点,明显是站在财务会计目标而不是从会计目标的角度提出的。因此,将会计目标体系划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较为科学合理。
会计总体目标亦称基本目标,它是会计系统运行的终极目标,在会计目标体系中占据统驭地位,具有导向作用,是会计具体目标的抽象与概括,决定会计具体目标的内容并检验其实现程度。会计具体目标是在会计总体目标的制约下,从事会计实践活动所应达到的具体要求。它在会计目标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会计总体目标在会计实践中的具体反映和详细说明,体现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实践活动最直接的要求,是实现会计总体目标的前提和途径。
需要指出,目前国内外一些学者和会计学术机构站在财务会计角度,将会计总体目标界定为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特别是所有者和债权人)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经济决策的数量化的财务信息,与我们所说的总体目标不属于同一级别和层次,准确地讲,它们是会计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会计总体目标的下位概念,类似于我们所讲的具体目标。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就曾经说过:“会计产生于向业主――投资者提供信息,即便在长期演进之后,它仍坚持这种用途。然而,这种对业主――投资者的服务虽然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不会比下列目标――帮助企业发挥经济职能更为重要。”按照我们的理解,这里所说的“发挥经济职能”,实质上就是发挥会计在提高社会经济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可见,西方会计学家也并不都是把会计目标锁定为提供信息,而是充分发挥会计的经济管理职能。换句话讲,西方会计学家也并不都把财务会计目标等同为会计目标。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想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企业必须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自身追求的最高境界。与此相适应,在确立会计总体目标时,也必须同时考虑企业作为经营主体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和作为社会成员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使会计总体目标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目标保持一致,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和持续提高。
三、关于会计目标的定位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会计目标的定位应当考虑五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有助于反映和实现会计目的,将抽象的会计目的加以具体化和度量化;二是能将会计担负的任务作为具体目标内容纳入会计目标体系,把对会计过程的约束和对会计结果的约束统一起来;三是适应会计面临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客观环境,将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保证会计目标的现实可行性;四是能够作为会计模式的最高层次,确立本国会计模式的运行方向;五是能够起到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作用,既作为建立会计理论体系的出发点,又成为从事会计实践活动的归宿点。
基于我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我国的会计目标不应当照搬美国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会计目标模式,而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对会计目标定位的影响,特别要关注会计信息使用主体以及具体需求的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按此思路,笔者认为,应将我国现阶段的会计总体目标界定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在此基础上,将会计具体目标定位于经济责任信息和社会责任信息的提供。
需要指出,我国自1979年第一部环境法规颁布至今,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法律法规,环境法规体系基本形成。与此相适应,中国会计学会于2000年成立了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专门负责环境会计的研究工作;财政部在2003年启动了环境会计核算工作;审计署与中国科学院也于2003年7月联手开展环境审计研究与实践的活动。可见,上述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的定位基本具备了法律基础和政策保证。
四、关于综合效益目标观
传统意义上的效益通常指经济效果和经济利益,合称经济效益。随着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关系认识的深化,“效益”一词的外延不断扩大,逐渐发展为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体。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从古代与近代会计坚持的“量入为出”、“以收抵支”到现代会计要求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源”,无不与效益紧密相关。但必须承认,现代会计所讲的效益已由传统的一元化“经济效益观”发展成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的多元化“综合效益观”。
目前,将“综合效益观”作为会计的总体目标,在我国会计理论界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张文贤(2002)、劳秦汉、徐玉德等会计学者都就这一观点发表过真知灼见。劳秦汉认为:“会计目标应包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与现代会计所具有的对托付的财产、资源进行经管与监控,以期提高经济效益和对职工的福利待遇、消费品的产品质量、政府的税收、社会公众的就业与公益事业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测算与监控,以期提高社会效益的双重受托责任保持一致。”笔者赞同这一观点。因为: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及特征
现代企业可以说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达成的一种契约组合。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者的外延在不断扩大,管理理念和理论在不断丰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打破传统内部会计控制的狭隘性,引入了道德价值观、管理哲学等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手段,拓宽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对整个企业的资源环境和业务流程的全方位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应与企业的管理结构相一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厂长经理是财务部门的主要领导者,财务部门也就成了传统意义上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由财务部门制定一系列规章和程序,保障财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别是查错防弊、堵住财务漏洞,杜绝财务违法事件的发生。
而现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也随之扩展,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权责划分及其管理职能也体现在会计控制中,同时董事会作为企业出资人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主体,将在内部会计控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超大规模的集团公司也不断地涌现,这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应以产权为基础,在不干预子公司正常财务活动的情况下,使子公司在母公司的总体管理框架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各种财务活动,实现集团总体利益最大化。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受政府的任命管理企业,直接对国家负责,他们的经营目标是完成政府下达的经济指标,确保国家法令法规的贯彻和国家财产的安全,这就决定了他们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集中在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和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上。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管理重心也因此转移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战略的实现上。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相制约。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也可按实施者的不同分为企业所有者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企业经营者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股东及股东大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监督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行为,并依据会计信息作出正确的投资、管理决策,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董事及董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利润分配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建立一个真实可靠的基础,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企业经理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内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风险控制系统,查堵漏洞、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各项制度的贯彻;监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日常经营活动和财务工作进行监督,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股东大会目标的实现;企业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规范财务活动,有效地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对财务负责人负责。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手段
回顾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发展的历程,内部会计控制的手段主要有:为防止舞弊发生而建立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控制,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旨在完善本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系统控制,通过定期盘点等手段确保各项财产安全完整的财产保全控制和全面反映内部经济活动、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信息的内部报告控制等。
财务会计专业 姓名
一、题目名称
新形势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
二、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财务管理目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财务管理目标的正确界定对于整个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及财务管理实践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看法并未取得共识,大部分学者赞成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而实务界则更为偏爱利润最大化。这只是问题的表象,实质在于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比如说我们界定财务管理目标是站在所有者的角度,还是站在财务人员的角度?再比如说我们界定财务管理目标的目的是什么?财务管理目标和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对于这些问题,理论界及实务界都没有作出合理的回答。因而笔者认为,对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不应当仅仅停留在利润最大化还是价值最大化的争论上,而应当先对有关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些基本问题作出回答,然后再对财务管理目标作出合理的界定。
三、研究内容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及中国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企业组织集团化、经营多元化的趋势日趋明显,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情况大量出现,多元化经营在理论和实践上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分散经营风险。同时,企业集团化的组织形式,由于其在内部形成多元法人主体结构,分散了财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和股份制的日益成熟,以母子公司制为基本结构的企业集团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一种组织形式。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无论是集团总部本身还是处于不同层次的成员公司,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理财目标,即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具体来说,则是为了实现出资人财富的最大化。因此,满足出资人需要,服从出资人利益,实现出资人财富最大化,就成为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为了这个目标就必须采取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法。而目前我国众多企业集团中存在着财权多层次分割的过度分散与失控、信息不能及时充分共享、利益互不兼容的多级法人治理结构、成员企业目标的逆向选择、竞争力低下等等问题。这与企业集团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悖。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我国实际,从企业集团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必要性、财务集中管理的具体操作思路和解决方案、必需的基本主客观条件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论述。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选择并定位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从而提高集团整体利益以及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主要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来支持论文的研究,其中包括院系图书馆、校级图书馆的藏书和期刊;电子期刊的全文检索;英特网的搜索引擎;各类网站的相关文章等等。
2、案例举证方法
五、论文提纲
(一)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其在现代企业中的核心地位
1.分析我国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①分析我国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的观念。
②分析我国企业的资本制度。
③分析我国企业的外部筹资模式 。
④分析我国企业的收益分配政策 。
⑤分析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选择现状。
2.探讨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
①财务管理是企业最重要的管理。
②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③财务管理是其他各种管理都无法取代的。
④论述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的功能。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概述
1.论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含义及其特征
① 什么是财务管理目标
②财务管理目标的特点
2.影响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因素
④管理决策因素
⑤外部环境因素
(三)比较几种代表性的财务目标观点
1.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2.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3.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4.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优劣。
(四)财务目标选择的标准
1.影响企业财务目标选择的因素
①经济体制
②经济发达程度
③企业经营机制
④资本市场
2.财务管理目标优化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①财务管理目标的历史研究
②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
六、主要结论
新形势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为: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市场竞争为导向,力求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稳步增长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所有者(股东)财富和职工人均收入最大化。首先,它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性。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的经常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由企业来组成,企业由所有者、经营者和广大职工来组成,各企业都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三个经济利益主体的需要,社会主义的基本生产目的就实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企业财务管理终极目标,就是要使组成企业的各个经济利益主体都富起来。其次,它符合统一性特征。它直接明确企业的目标由企业所有者(股东)目标、经营者目标和职工的目标来组成,主张三个利益主体通过协商使各自的目标统一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之下。第三,它符合货币性特征,均可用货币量化,便于分解。第四,它符合明晰性特征,概念清楚、表达准确、没有疑义。第五,它符合可控性特征,如果将所有者(股东)财富量化,可用每股收益、股利支付来表示,所有者财富和人均收入指标都是财务管理可控的指标。综上述,将它作为我国企 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比较恰当的。不仅如此,如果把它作为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还可以有效地建立企业内部的利益制衡机制,解决企业目标与国家目标的统一问题。对于解决我国企业存在的隐性收入问题也会有所帮助。
总之,财务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体现的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割和价值分配关系。从理论概念的角度来考虑,作为目标,必须服从于本质。财务就一般本质来讲,应力求保持以收抵支和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减少破产风险,使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地生存下去,并筹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通过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使企业获利。财务的主体是企业,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企业目标决定财务目标,企业内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决定财务管理目标的趋向与最终选择。
七、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8226;r.爱默瑞,约翰&8226;d.芬尼特.公司财务管理(上、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刘俊彦.财务管理机制论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
3 林景新.《中国式企业危机管理》m. 广东经济出版社,9月.
4宋献中,熊楚熊,《公司理财》m.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5谢剑平.《财务管理——新观念与本土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王庆成.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变革j .财务与会计导刊,,(10).
7彭海颖.略论强化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j.财务与会计导刊,,(12).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马恩选集》),此外莫茨和夏拉夫两位教授(1961)在他们的名著《审计理论结构》一书中提到“假设对任何学科的发展均是不可缺少的,假设是建立任何理论结构的基础,同时假设又将面临着知识更新的挑战”。会计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其研究方法不像自然科学可以通过科学实验的直观手段去对假说进行验证,而只能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从事物的现象和联系中概括出具有共性的、逻辑性的假设,再而回到实践之中接受检验。
会计假设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会计学者W.A.Paton(1922)提出,但是,此时对会计假设在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地位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G.O.May(1932)在《写给美国会计师协会的正与纽约交易所合作建立会计原则的委员会成员的一封信》中,提到了三项会计假设:持续经营、货币计量、销售时点实现;1939年,G.史蒂芬・吉尔曼将会计假设发展到四点:会计主体惯例、会计期间惯例、资产计价惯例和借方贷方惯例;Payton & Littleton(1940)认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基于会计的广泛职能,这样的准则才可能是相关的;通过会计的基本概念或假定制定准则,才能保证准则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要具备相关性,准则必须与会计的基本目标清楚地相关联;要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准则必须以已知和公认的假定为基础”。
195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成立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同时,设立会计研究部(ARD)专门进行理论研究,把会计假设的研究列入了最优先考虑的项目。1961年发表了第1号会计研究文集《会计的基本假设》(ARSNO.1);1962年发表了第3号研究文集《试论广泛适用的企业会计原则》(ARSNO.3);1970年APB了第4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
从1959年起,APB制定准则和原则一直以假设为出发立足点,认为会计假设是客观环境见之于主观推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同时着眼于会计活动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强调会计假设、会计原则等理论范畴。但是,由于会计假设及原则、观念、惯例等概念的混乱导致对会计假设的内容表述不一致,同时社会经济环境日益复杂,使得会计理论明显的落后于会计实务,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现象日益明显,对于公认的四项基本假设发出了巨大的挑战。
美国会计学协会(AAA)下设的企业主体的概念认为“经济主体的范围是可以明确辨认的:(1)确定有利益关系的个体或集团;(2)确定该个体或该集团利益性质。”随着人力资源与无形资产在企业资源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及新兴的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带来企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传统会计主体假设的定义“现实的企业或主体”与实际发生严重的冲突。同时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主体在预见的将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是现代企业经济呈现出发展快速,周期短暂,竞争压力大的特点,企业的破产、重组、合并、兼并、转行频繁,持续经营假设已经变得不太适合现代企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系统普及,企业的财务状况可以根据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做到及时提供,加上资本市场的完善,企业的会计分期假设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再加上计量单位假设认为“会计是企业对可按货币计量的经营活动进行计量和传递的过程。”此假设虽涉及会计的计量功能,但只提及了计量的一面,而不记录和传递其他虽相关但不能用货币计量的信息;同时计量单位假设的局限性还涉及计量单位本身就是一个计量单位的问题。
可见以会计假设为起点来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由于会计假设不能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所有的会计准则,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诸要素逻辑不严密、前后不一致,体系内部缺乏严格的逻辑关系。缺乏明确的会计目标,会计理论很难发挥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造成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脱节。所以,会计假设不能作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出发点,而只能作为前提概念。因此,从70年代初期以后虽然仍有一些会计学者及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研究文献涉及会计基本假设,但是可以明显地看到会计假设理论在会计理论逻辑起点的地位在逐渐弱化,不再像七十年代以前那样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重大的影响,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点开始逐渐地转向会计目标。
美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起点论研究
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会计核算主要靠会计师的执业判断进行。会计理论的研究还不丰富,几乎不涉及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只有很少的会计学者在论著中提到会计目标的概念。simpson(192I)提到“会计的目的”和“会计师的目的”等概念;Canning(1929)也提及到会计目标的概念,但他们的研究并不是针对会计目标,只是将会计目标当作一般性的概念偶尔涉及。此后阶段,美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开始丰富,也开始涉及会计目标的研究,美国的一些会计文献在研究中,都间接或直接(更多地是间接)涉及到目标这一概念。如Payton & Littleton(1940)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认为,会计的目的是“提供关于某一企业的财务数据,加以汇集、整理与提供,以满足管理层、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要求”;直到20世纪50年代,理论界开始有人将会计目标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会计学家G.J.Staubus(1953)的博士论文专门对会计目标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会计目标就是“提供对投资人决策有用的信息”。
直到60年代以后,会计目标的讨论才受到重视。这主要归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变更,美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先后经历了会计程序委员会(CAP)、会计原则委员会(AP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变更历史进程之中APB主要负责对美国会计师的会员所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给予答复,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一套可供参考、借鉴的惯例。但是APB对如何限定备选会计方法的应用经常存在分歧,争辩不休,无暇注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导致APB在没有系统研究会计理论的情况下,采用“补丁式”的工作方式制定“公
认会计原则”,其所发表的“会计研究公报”,基本上只是对现行处理事例加以选择和认可。大部分的研究公报都是就事论事,给非技术因素干预准则制定工作预留了方便之门,造成制定的准则在理论上前后缺乏一贯性,以至引起了混乱,损害了准则制定机构的权威性。迫使会计界必须采取更有效的行动,以改善自身的形象,稳定职业界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会计目标开始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着重点,并成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961年,AICPA下属的会计研究部发表了第1号《会计研究公报》,并附了一份斯朵伯斯的评论,在该评论中提出了应研究会计的目的和目标,在界定了会计的目标后,才确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然后再确定与这些基础相一致的会计原则;1966年,AAA了《基本会计说明书》,正式提出“会计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系统”,会计目标的重要性才为美国会计界所认识并成为会计研究的重点;1971年,AICPA成立的特鲁布莱德委员会报告――《财务报表的目标》对会计目标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六大层次十二项目标组成的会计目标体系;1973年,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在《提出财务报表目标的理论框架》一文中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基本目标,总目标,操作性目标和指令性目标,同年AAA下属的特鲁伯鲁德研究小组发表了著名的“财务报表目的”的研究报告,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就是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1974年,FASB发表关键性论文――《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性结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会计目标为会计理论体系的最高层次;1978年,FASB结合特鲁伯鲁德研究小组发表的“财务报表目的”的研究报告正式发表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第1辑《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此后的时间FASB又先后了6号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报。至此,会计目标从纯粹的理论研究走向了应用,并作为概念框架理论的逻辑起点,基本上形成了以会计目标为核心的概念框架体系,开始承担起指导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使命。
由以上的综述可以看出美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采用了由“假设――原则――准则”到“目标――准则”的转变,但不论准则制定的逻辑起点是“假设”也好还是“目标”也罢,都存在着一些难以弥补的缺陷。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的起点研究水平方面还远远的落后于美国的研究水平,但这也为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之中提供了借鉴。
若干思考及启示
会计学术理论界普遍认为,会计目标是会计系统应当达到的境地。在实践工作中,会计目标是指导会计工作,评价会计准则的指南针;在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中,会计目标既是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起点,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会计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之分, 在这里我们所称的会计目标即指会计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会计基本目标西方形成了两大流派:决策有用学派和受托责任学派。二者对会计目标的争论对后来的会计理论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对会计目标的研究也涉及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个方面。笔者认为无论是决策有用观还是受托责任观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适合作为会计的基本目标。
一、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简述
受托责任观是以“委托”理论为基础,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受托人相关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履行、完成情况等信息,在会计实践中更具有操作性。它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著名会计学家井尻雄士、恩里斯特・帕罗科等。继受托责任观之后,帕特・N.安东尼、亨德里克森等提出了又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决策有用观。该观点认为,会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决策的信息,因此必须关注财务报表的有用性。
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者都以会计信息论为基础,产生于两权分离的经济环境。受托责任观的产生较早,这时的资本市场尚未发展成熟,受托关系明确,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一般可以直接接触,双方都关注受托资源的保值增值情况。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达,决策有用观则在资源优化配置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环境下产生,这使得资本市场成为资源提供者和管理者的中间媒介。两者的产生虽然体现了会计目标受环境的变化而发展,但若作为基本目标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将从以下两方面阐述,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不适合作为会计的基本目标。
二、财务报告目标不等同于会计目标
受托责任观的代表人物美国著名会计学家理查德・M.西尔特和井尻雄士在1973年出版的《财务报表目标论文集》中发表了论文《提出财务报表目标的理论框架》。他们认为财务报表目标可分为基本目标、总目标、操作性目标、指令性目标等四个层次。基本目标是确保经管责任,是财务报表的最终目标。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01年4月采纳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在“财务报表目的”的第14段也指出:“财务报表还反映管理层对交托给它的资源的经管成果或受托责任”。
代表决策有用观的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1970年发表的第4号报告认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向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有助于他们进行经济决策的数量化的财务信息。”1973年10月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成的“财务报表目标研究小组”提出题为“财务报表的目标”的研究报告。列举财务报表的12项目标,其中有一项基本目标: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的信息,其他11项则是从不同角度把基本目标具体化。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表的《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提出“编制财务报告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供对于企业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
综上,可以看出,无论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都是从财务报告(报表)的基本目标的角度提出的,所强调的都是财务报告应达到的目的。虽然两者所侧重的信息和报告使用者等有所不同,经济环境有所不同,但都在特定的环境下对财务报告的编制具有指导性的作用。而笔者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并不能等同于会计的基本目标,财务报告是财务会计对外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是会计的一部分而并不是全部内容,将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与会计的基本目标混同是不合理的。财务报告的基本目标可以作为会计的具体目标之一。
三、对社会环境决定会计基本目标的质疑
许多学者认为会计目标是由环境决定的。“从理论上讲,不论是一般会计目标还是具体会计目标,也不论是宽泛性描述的会计目标还是严密性描述的会计目标,都受会计环境的影响,其定位都是由会计环境决定的”(梁爽,2005)。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都是以一定的环境为前提,对两权分离情况下会计具体目标的阐述。受托责任观所依托的两权分离,其拥有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与拥有财产经营权的经营者是确定的。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经管责任。决策有用观同样依托于两权分离,并且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因此财务报告目标以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为目标取向。相对于这一特定的环境,它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
不可否认,环境对会计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但环境是处于系统之外的,按辩证法,事物的运动发展是由内部矛盾决定。系统论也指出“系统环境是与系统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不包含在系统内的诸事物组成的整体。”可见,会计目标是由环境决定的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葛家澍、余绪缨教授指出:“职能是体现会计本质的功能,而目标则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系统论指出:“系统功能表达系统结构的目的性。”在会计系统中,基本目标受一定的环境影响,但却是由基本职能决定。会计职能与会计目标同属会计理论体系范畴,两者应当协调一致,前后一贯。从会计基本目标是职能的具体化来看,公认的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为控制和反映,而无论在决策有用观或受托责任观中都能强调向使用者提供经济信息,体现出了反映职能而忽略了控制职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李孝林教授也曾提出,对应会计有两种基本职能,提供真实信息和强化经济管理才是由会计本质和基本职能决定的会计基本目标。这种提法既体现反映职能,也体现了控制职能,实现了会计基本职能与基本目标的对应,实现了前后一贯、协调一致,同时也符合系统科学“系统同时具有许多目标或特定功能”的观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财务报告目标不等同于会计基本目标或包含于会计基本目标,会计目标是会计职能的具体化,会计系统具有的两大基本职能具体化为会计目标的两种基本观点。因此,以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作为会计的基本目标不太合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1982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提出:“任何研究领域的起点都是提出研究的界限和确定它的目标。”会计的基本目标作为会计准则概念框架的起点,对于指导会计工作,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概念框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会计基本目标的定位还应考虑建立会计系统的客观需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结合基本职能,综合考虑才能确立合适的会计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 孔庆林,李孝林,蔚世雄.会计目标两论关系探索[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9):61-65.
[2] 李端生.会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93-115.
[3] 吴联生.会计目标:信息需求论[J].财会通讯,2001(8):3-6.
会计环境是左右会计发展的外在因素;而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信息技术等要素变化是推动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今会计环境与20世纪相比,已发生诸多变化。在当今环境中,会计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要求关注会计对象中过去曾经疏漏的具体元素;而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同角度引发了会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诸多问题。所有这些正在推动着会计系统的演变和变革。
会计创新,又称会计再造,是依据当今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信息经济的客观需要,通过对传统会计的扬弃,构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与信息化相匹配的数据处理、存储,以及信息应用机制,以实现会计工作的重心转移和管理工作更进一步的深入和精细化。笔者曾在相关论文中探讨了会计创新的内涵和基本取向[1],而本文则从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信息技术4个方面剖析会计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一、会计环境变化推动会计创新
会计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不仅有自身内在的发展动力和轨迹,而且“遵从”、“趋同”环境的发展变化,以便和所处环境保持“协调”[2]。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处的具体时空的情况和条件”[3]。而这些具体时空下的“情况和条件”又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会计环境具体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影响会计系统的主要因素包括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法规及人文意识等;“微观环境”影响会计的主要因素有企业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组织形式等。
目前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就财务会计而言,其原则、假设、方法,以及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模式成熟于“工业时代”;就管理会计而言,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会计方法与“科学管理”结合的产物,随着“量化管理”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而当今社会已步入“后工业时代”,这种时代背景变迁,使会计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无不发生跨越式的变革。
如今会计的宏观环境与“工业时代”相比,呈现出“知识经济”、“全球经济”和“信息经济”等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变化至少在3个方面推动会计创新。第一,会计与企业以外其他单位进行“资金”和“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变化,如电子商务、电子税务、电子政务等方面的变化,要求改变会计现有的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传递和输出模式,以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第二,当今社会引发了会计对象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对会计提出了更为精准的目标、产生了全新的会计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所有这些,要求突破现有的会计原则、假设,创新会计计量、确认和会计报告模式,构建全新的会计信息机制,以便在经营管理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当今社会会计工作者规模扩大,素质提高,尤其是会计研究工作者的变化,将助推会计创新。
会计微观环境的变化,有两个方面较为突出。首先,由于国际市场的发展,引发企业生存、竞争的模式变化,促使企业不断兼并扩张,刺激了价值链企业同盟及“虚拟企业”的出现。这些新的趋向,给企业组织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情况,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会计问题。其次,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刺激了企业流程再造,推动以部门职能分工为基础的管理转化为面向流程的管理;促使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将流程中各项具体分工集成为有机的系统,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之目的。
二、会计目标变化拉动会计创新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发挥着连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纽带作用。会计目标的变化左右着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协同,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再到“目标体系观”,直至现在,仍然在求索之中[4]。
就“决策有用观”而论,如今对决策的认知和理解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
“决策有用观”研究的出发点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遵循“公认会计原则”向企业外部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会计报表。“公认会计原则”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形成了“死板”的标准化信息提供模式。
标准化的会计报告模式,忽略了不同决策的差异性,反映了在特定技术条件下不能顾及决策个性的思维定式。而如今,决策的非结构性、不同决策的差异性得到更多的关注;为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信息,为不同决策提供不同信息,成为会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传输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分析,有能力也有必要突破现有的标准化会计报告模式,而依据不同决策需要不同会计信息的客观事实来构建全新的会计信息报告机制。
尽管“决策有用观”的理念有所突破,但关于“决策有用观”质疑仍然不断,说明这一观点尚存纰漏,仍然无法准确表达现代会计的目标,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于会计目标认识至少应该从3个方面超越思维定式。
首先,超越会计仅向企业外部提供信息的思维定式,正视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客观现实。关于“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多数是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角度,通过企业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关系来进行探讨的。这一思维定式研究的是财务会计的目标,不包含管理会计的目标,所以,不能称其为完整的会计目标。
其次,在准确把握管理会计的基础上,研究会计目标。管理会计是会计方法和科学管理结合的产物,“是在追求组织机构的目标中辨认、计量、分析、解释和交流信息的过程。管理会计是管理过程的整体组成部分之一”[5],其中“会计”是方法,“管理”是核心。管理会计的管理活动需要企业许多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并非会计部门能够独立完成。这是探讨会计目标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再次,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应超越“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不仅是一个信息系统,更是企业管理中量化管理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无法得到“管理系统论”、“控制系统论”认可的事实,就说明会计信息系统仅是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能涵盖“会计”的全部。
如果能够拓展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会计目标将会使结论更接近客观实际,也将对会计发展、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三、会计对象变化需要会计创新
会计对象与会计学科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发展和演变,不少学者认为会计对象是会计学的理论逻辑起点。人们关于会计对象的认识,由“财产”、“劳动量”,到“资金运动”,以至现在的“资源运动”等各种学说的变化,不仅体现出“认识”的变化和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体现出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变化[6]。
由“会计对象—会计对象要素—会计报表项目”的会计对象观分析,会计对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6方面的要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会计对象要素的变化错综复杂,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知识经济改变了“经济资源”实际意义,对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要素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优劣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先进技术”成为企业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重要手段,“信息资源”的价值备受关注。如此等等的变化不仅对“资产”要素产生影响,而且间接影响其他会计要素。
第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成熟,以及商业信用形式多样化,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缓解了企业的各种责权、债务之间的矛盾,但也使企业与所有者的关系,企业与债权、债务人的关系复杂化,直接引发企业相关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等问题。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使企业的筹资、投资、生产、经营与市场呈多环节、多渠道的复杂连接状态。企业全方位受市场左右,放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使企业经营风险估计成为重要课题。此外企业内部物资存储和生产管理的诸多变化,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会计问题。
尽管从上述3个方面分析,可以认识会计对象的变化。然而这种会计对象研究出发点,仍然仅只是停留在“会计对象—会计对象要素—会计报表项目”思维模式,仍然局限在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的职能范围之内。
关于会计对象的研究至少应作3个方面的超越思维定式。
首先,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统一体的角度研究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实践活动中的完整对象,既包括财务会计处理的业务对象,又包括管理会计处理的业务对象。会计对象应是会计预测、决策、预算、反映、分析、评价整个过程中所涉及对象,而不应只是财务会计的对象,仅局限于当前的“会计要素”。
其次,把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子系统,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研究会计对象,从企业管理需求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来研究会计对象,而不是仅就会计实践活动探讨会计对象。
再次,超越以赢利评价企业经营成败的思维定式,从企业经营所肩负全部责任的角度研究会计对象。企业要向所有者负责,但也应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因此,单以“利润”或“现金净流量”来评判企业经营就很有局限性,因而,会计需要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会计对象”有更丰富的内容。
一旦拓宽了会计对象的研究视野,改变了会计的空间观、时间观,关于会计对象认识将会产生突破性的变化,会计的发展将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逻辑起点,是指展开某种逻辑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性的抽象范畴。它能推动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具有结构的张力的推衍的能力。它对该学科其它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作为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的起点应该具备的条件是:(1)逻辑起点必须具有可知性;(2)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联系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3)逻辑起点必须能够连接会计系统和会计环境;(4)逻辑起点能够推理论证其他理论范畴。
文献回顾
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理论是会计界在现代会计理论体系问题上讨论最多、争议比较大的热点和难点,存在诸多观点,至今未达成共识。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种:会计假设起点论、会计目标起点论、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会计职能起点论、会计目的起点论、会计动因起点论、会计环境起点论、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相结合起点论。
(一)会计假设起点论
它认为会计研究只有以会计假设为起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才具有逻辑严密性和客观性,会计实务才能在一定的规范下得以展开。其逻辑体系是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程度、会计方法、会计要素、财务报告。至今比较统一的会计假设是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及货币计量假设。
张昌仁提出,会计假设是以大量会计事实和惯例为基础所做出的合理推断,是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会计假设尽管在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而丁庭选认为:会计假设并不是最本源的范畴,同会计假设不能自然而然地推导出所有的会计准则;以此为逻辑起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其内部缺乏严格的逻辑关系,并不能构成一个逻辑严密、内容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会计假设不能作为现代会计的逻辑出发点,而只能作为前提概念。从70年代开始,西方会计理论的研究起点开始转向会计目标。
(二)会计目标起点论
会计目标是会计所要达到的境地。在美国会计学会制定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中列出了四大会计目标:(1)对有限资源使用作出决策,包括识别重要的决策领域,并确定目标方向;(2)有效地管理的控制资源;(3)记录与报告资源的受托责任;(4)有利于履行社会职能和社会控制。其逻辑体系是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准则、会计实务。我国从80年代以来就开始对会计目标起点论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我国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以会计目标为出发点也有一定的不足,有很大的主观性,目标是一种假定,目前无法加以证实,缺乏客观依据。也有这样的问题:是针对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而提出的,而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不一定适用于整个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王海龙、宁玉臣指出,西方目标起点论是信息系统理论体系,强调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对业务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旨在建立以公认会计原则为核心的会计理论体系;而现阶段我国会计目标起点论可以说是经济效益理论体系,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会计目标。
(三)会计本质起点论
该观点认为:会计本质对其他会计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构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逻辑关系是会计性质、职能和目标、会计假设和会计原则、会计方法体系等。张兆国主张以会计本质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他认为,在会计学上,会计理论研究所提示的最终成果,是关于会计实践的根本性质,即会计本质。这一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流行我国,并在会计研究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这种观点的提出是建立在对我国会计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不是建立在对西方会计理论借鉴的基础上;会计本质只是会计理论的研究前提,而不是研究的起点。会计本质是脱离会计实践的,更谈不上反映会计实践的需求同时作用于会计实践。
(四)会计对象起点论
会计对象是会计的客体,是会计反映的控制内容。李映照、陈妮娜认为:会计对象是会计理论要素中最本源的抽象范畴,它来自客观环境,反映于会计系统中,决定了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内容,是推理论证其他抽象范畴的基础。劳秦汉指出,理论体系是研究对象自身逻辑的科学反映,因而会计对象(价值)质的特征(时空性)和量的特性决定着所有的会计理论,是构成会计理论体系最本源的范畴。而吴联生否认将会计对象作为逻辑起点,他认为会计对象作为联结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其高度的抽象性无法在实务上给予具体、清楚地反映。与此同时,吴水澎指出,会计对象到底要分成几个会计要素才适当,这要受制于会计目标,服从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是会计对象决定会计目标,而是会计要素是受制于与会计目标的,不同的会计目标会产生不同的会计要素,会计对象不是“起点式”的会计理论范畴,不能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
(五)会计环境起点论
环境是指周围的条件,环境决定一切,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由时间、地点等环境所决定的。无论会计本质、会计对象还是会计目标,都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环境下,人们对会计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会计理论。谢德仁在认为,会计环境是会计内环境与会计外环境有机的总和。会计内环境决定了会计的本质,从而决定了会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会计程序与方法;会计外环境决定了会计目标,从而决定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进一步影响着会计程序与方法。因此,会计本质、职能与会计目标,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也有学者认为会计环境本身并不属于会计理论体系,因为环境是面对整个社会系统而言的,对会计系统并没有特殊的针对性。会计环境不能将自身与会计系统结合起来,更不能联系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也无法推导出其他理论范畴。因此,会计环境虽然对会计系统非常重要,但并不能将其作为逻辑起点研究和构建会计准则理论框架,只能说它是会计概念框架的背景。
(六)双起点理论,是许多学者在研究单一要素逻辑起点中得不到较为满意的答案时,转而创新性的提出双起点论。主要有:(1)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苏新龙认为,环境对会计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从客观上来看,环境对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影响表现在对会计的基本假设上;从主观上看环境对会计的影响表现在信息使用者对会计的要求,即会计目标。因此,会计的起点理论应是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目标。(2)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杨月梅认为,会计环境与会计目标相结合作为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3)会计环境与会计本质。李先富认为,把会计环境和会计本质作为研究起点,更能解释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会计理论创新问题。(4)会计环境与会计动因。牛彦秀认为,会计环境和会计动因反映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容,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但不少学者反对双起点论,认为这种观点违背了人类认识论的科学性中包含的(逻辑起点的单一性和初始性)。潘立生、姚禄仕指出,多重会计核心理论不可取,会计核心理论只能有一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理论体系逻辑一致性,会计准则制定及评价更为明确可行,确保会计政策选择标准的一贯性。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假设起点论和会计目标起点论是西文在研究财务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时提出的,并最终以会计目标起点论为西方流行观点。会计本质起点论、会计对象起点论是我国会计界的首创,而会计环境起点论、双逻辑起点论以至多起点论是中外观点结合的产物。
结论
东财会计学院的牛彦秀在《论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一文中,将会计理论体系分为纯理论范畴和应用范畴两方面。会计本质位于理论范畴的最高层次,会计目标则为应用范畴的最高层次。
借用此会计理论,笔者认为我国与西方从会计逻辑起点的分析角度看,西方注重会计假设、会计目标逻辑起点;而中国则更多的关注会计本质、会计对象,甚至双逻辑起点的研究。笔者认为这与中西方逻辑思维有着必然的联系。
科学的逻辑起点的确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包含复杂整体的一切矛盾胚芽的细胞形态作为逻辑起点,即以构成认识对象最简单的元素作为出发点;另一种是以理论体系的最基本命题作为逻辑起点,作为逻辑起点的基本命题决定、影响其他命题和结论的产生与发展。如果说会计本质、会计对象是构成会计认识对象最简单的元素之一,则会计假设、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的两个基本命题。中国传统思维是前一种逻辑起点形式居多,而西方逻辑思维主要是以理论体系中最基本命题作为逻辑起点形式。
一、引言
公司治理是指连接并规范所有者、支配者、决策者、执行者以及使用者相互关系的权、责、利关系合理匹配的制度安排。从本质上讲,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是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了公司的目标、行为,决定了公司利益相关者中在公司治理关系中的地位。股东、经管阶层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影响最终表现为对其利益实现程度的影响,而公司会计活动的结果,具有直接调节各利益相关主体利益的作用。因此,在公司治理中,会计目标的实现与公司治理目标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一方面,会计功能的发挥与控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具有反映、控制和监督的功能,会计行为可以在公司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维护企业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方面,会计法与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一致的。中国企业股份制改造以来,法学界对会计法律制度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从公司治理的视角研究会计法律制度却明显滞后于我国公司治理的实践,已有的成果也局限于公司治理结构缺陷的角度研究公司的会计行为,这种研究方法由于规范分析方法的缺失,其研究会成果对公司治理与会计立法并无多大助益。本文在分析国外有关会计目标理论的基础上,会计目标模式与公司治理模式之间的互动与对应关系进行了归纳和评析,并对我国会计法律规范的完善进行了初步构想。
二、会计目标的价值基础与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会计目标是公司治理模式选择的基础,也是从法律经济学视角研究会计法律规范的逻辑前提。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背景下,人们对于会计目标的价值基础就有不同的的认识。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两大法系国家关于会计目标价值基础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息,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派学说之中,即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尽管两个学派的观点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关于会计目标价值基础的理论观点,对两大法系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是深远的。
(一)受托责任学派与内部治理为主导的“德日治理模式”
受托责任学派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该学派认为,由于社会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必然造就资本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受托经营者应当对委托者尽忠诚、勤勉的义务,会计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此种理论观点称之为“受托责任观”。在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主导会计目标价值的理论基础即是“受托责任观”。由资本市场的欠发达,德日企业的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银行是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目标的定位必然要倾向于银行。在德日模式下,公司治理主要依靠内部控制机制对管理当局进行监控,会计的基本目标主要是反映经营者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二)决策有用学派与外部治理为主导的“英美治理模式”
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在该学派看来,会计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因此认为会计信息是资源利用决策的基础。在英美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主导会计目标价值的理论基础即是“决策有用学观”。由于英美国家具有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投资者必须通过资本市场以股票或其他证券买卖的方式来决定自己的投资方向,社会资源分配主要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其会计目标必然定位于决策有用观。在英美模式下,公司治理主要依靠外部控制机制对公司经理层进行监控,会计就以为公司经营者的经营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为基本目标。
三、对会计目标与公司治理关系的法律经济学评价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公司的法律经济学价值
如上所述,受托责任学派把会计目标定位于为公司股东的投资决策需要,决策有用学派则把会计目标定位于公司经营者的经营决策需要,两者实际上都只是客观反映了现代公司的产权特点,而对其他利益主体的关注是不充分的。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会计目标如果定位于单一的主体,则构成对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双重拟制,从而在根本上动摇公司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公司不仅仅是股东和经理层的事业,而且需要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这些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交易的契约关系。在这组合约安排中,公司作为他们之间合约的连接点,将这些利益相关者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因此,公司治理在承认和保护股东利益的同时,还要权衡和调节各种利益冲突。
“效率”指资源的有效使用与有效配置,“公平”是指获取收人或积累财产的机会公平。效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没有效率或效率低下,生产力就不可能发展,产品与劳务的供给就不可能充裕,公平也就失去了实现的物质保障。但一个公司为追求效率而不顾公平,它就因无法赢得包括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广大投资者的信赖而维持公司的高效率。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国家是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会计目标的确定也要受制于现行的公法制度框架,满足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
因此,在进行价值选择时,我们不能效率与公平绝对化,而应该在肯定公司治理机制奉行效率优先价值取向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兼顾公平的价值要求。
(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与会计目标定位的路径
1、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征:一是资本市场不发达。企业的经营活动并不是完全以资本市场为导向,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资本市场都不会在企业资本筹集上发挥主要作用,企业大量资本的取得,仍大都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只有少部分资金从资本市场筹集。在我国市场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交易的不规范是普遍的存在的;二是股权高度集中。在资本市场完善的情况下,股东可以“用脚投票”来对公司的经营不善及时作出反映。然而,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还只是企业的融资渠道,通过资本市场对经营者实行外部约束的机制还没有形成;三是内部人控制严重。董事会本应在监督经营者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我国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存在着董事会地位模糊的现象,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发挥应有作用的机制缺乏必要的保障。
2、我国公司会计目标定位与路径选择
根据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和会计立法的现状,我国公司会计目标应该定位为:会计人员在依法享有会计权利的前提下,有效地履行义务,创造出既忠实于会计现象又对社会有着较高利用价值的会计信息。从长期看,“决策有用观”是会计目标的必然选择,但“决策有用观”是建立在完全有效的证券市场假设基础上的。而在中国当前的会计环境下,证券市场刚刚发展还很不完善,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会计信息使用者对真实的会计信息需求严重不足,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障碍,会计信息失真是当前我国会计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应更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即定位于“受托责任观”为主。随着中国会计环境的健全,资本市场发育成熟,并在社会经济中具有全面影响时,再逐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再定位于“决策有用观”。
四、完善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基本构想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会计立法也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随着公司股份制改造和公司治理实践的逐步深人,会计立法的滞后与不足也逐渐显露出来。为规范公司治理,我国会计法律制度急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会计监管体系
会计监管模式可分为行业自律、政府主导以及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三种模式。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我国的会计监管体系应该包括会计监管立法体系和会计监管执法体系。会计监管的立法体系解决的是会计监管的法律建设问题,它是实现会计监管的手段和工具;会计监管的执法体系需要从会计监管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来体现,它主要包括会计监管主体、会计监管对象以及会计监管范围等问题。如上所述,这种“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管体系框架是由我国公司的会计目标与公司治理模式决定的。
(二)会计监管体制
由于我国现行会计法确立的是政府主导型监管模式,因而会计监管体制主要涉及到会计监管权的设定和分配。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多头监管体制,会计法律规范之间冲突严重,极不利于公司会计目标的实现,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笔者认为,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明确会计主体的法律责任,建立诉讼机制,实行民事赔偿责任追究制度;统一会计立法,加强会计法律规范之间的协调性;明确监管主体之间的权责,建立责任追究机制等。
(三)法律责任制度
目前的法律对于会计、会计监管中的法律责任虽然已经有了许多规定,但是无论从立法上还是从实践上看,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会计人员的民事责任缺位是立法上的一大缺陷;二是司法会计制度不适应改革的需要;三是有关监管者的法律责任规定不够明确。这些问题,应成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立法的重要内容。
(四)会计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