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现代化进程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4-19 04:25:41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现代化进程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现代化进程论文

篇(1)

在遭遇殖民侵略之前,中国自身是缺乏足够的现代性因素积累的,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手段是创新,而“后发外生型”国家的主要手段是“采借”,因为他们可以在早发型国家的现状中看到自己未来的前景。但中国在“采借”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畸形的表现:以西方的现代化指标为标准,一味追求“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以西方的理论为圭臬,一味的强调民主、人权,将几千年的中国经验化为零,缺少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我觉得,这种将西方价值理念奉若普遍真理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遭遇的深刻危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是不同步的。中国刚进入前工业时期,西方“早发内生型”国家已经步入了后工业时期,而且“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现代化具有“一揽子解决”的特点,因此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西方相比,除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大,腐败滋生,道德失范、环境恶化等,也有一些不同于早发内生型国家的特殊问题.

这种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一方面使中国可以采借西方国家已经积累起来的现代化因素,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现代化造成了不利的国际环境。西方国家虽然鼓吹自由贸易自由市场,但他们无法容忍中国与之自由竞争,他们掌握着全世界的话语权,必然会利用其所谓的道德优势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与经济利益。根据沃勒斯坦的“核心-边缘”理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属于依附型的地位。我们通常只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却没有看到在GDP的快速增长中,中国付出了劳力和血汗,过半的利润是流向外资企业的!另外,中国也存在盲目跟随国际潮流的问题,在实体经济未发展成熟时将注意力转向金融业,其实是将自身置于被动、危险的境地,因为世界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美国利用金融工具向全世界借钱,中国用产品换取了大量外汇,而拿到的只是账单不是货款;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又把“负责任大国”的帽子扣给中国,试图让中国为其危机买单。

篇(2)

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农村城市化在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金融约束,比如,金融供给的总量不充分,金融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支持结构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多样化需要;农业保险不够健全等[1]。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新时期农村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步伐迫切需要有效解决。可以考虑从现代金融角度寻找破解农村城市化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

一、基于金融需求角度,有效整合农村金融需求

(1)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出其重要职能,有效整合农村金融需求,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第一,应该梳理、理顺及明确中央及地方政府间的各种权责关系,进一步扩大地方政府之财权与事权,不断提高地方政府金融的自主性。实践表明,在发展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我们政府相关职责的履行大部分是依靠当地地方各级政府[2]。第二,建立及完善地方政府决策责任的追究制度,有效防止基层地方政府有关官员为了盲目追求政绩或者受到短期经济利益之驱动而重复开发一些农村城市化项目建设或者朝令夕改有关政策以锐减各个投资者参与农村城市化建设的积极性[3]。

(2)规范农村金融需求,引导使其适应新时期正规的商业金融要求。从长远角度来看,新时期农村城市化方面的金融支持会把重心转移在商业性金融方面。而目前农村金融需求之有效性严重不足,跟一些正规的商业金融服务之要求存在矛盾。为正确处理这个矛盾,必须规范农村金融需求,积极引导使其尽快适应正规的金融机构之服务门槛。第一,积极创新投资模式,以政府为主导,引导及鼓励商业性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等其他资金参与合作,以达到少量的政府财政投入有效带动其他各种金融资源,从而缓解涉农有关企业目前融资比较困难之处境。第二,建议运用农户互助的合作模式。鼓励农户自行组织成立互助合作的经济组织或者金融组织,将过去的“农户----银行”这种模式改变为“农户---合作组织---银行”之模式以弥补一些滞后地区的农村商业性金融服务的缺失[4]。

二、基于金融供给角度,打造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1)不断完善农村扶贫金融服务,弥补金融服务缺失。农业银行与农村信用社在商业化的过程中,日益凸显了一些弊端,比如对农村贫困居民的金融服务存在缺失。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下面两种渠道去完善农村扶贫金融服务,处理金融供求的失衡性。第一,采用优惠政策积极吸引一些商业性的金融机构开设农村小额的金融业务。第二,不断发展及完善小额信贷,从而满足一些贫困地区农村弱势群体之各种金融需求。

(2)以政策性保险为主,构建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是当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金融服务。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该以政策性保险为主、商业性保险为辅,积极鼓励各类商业性保险公司支援、占据农村市场,为收入比较高的农户提供财产保险与寿险等业务。

三、基于金融政策角度,完善农村金融政策

(1)进一步明确农村金融支持政策导向,切实完善支农政策。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将农村城市化当作金融机构之信贷政策与资金支持之关键部分。人民银行要出台操作性强的政策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投身到农村城市化建设中来,鼓励其开拓新业务来服务农村建设。政策性银行要进一步明确支农职能。金融机构应该从小城镇开发、农村工业化、农村科技与教育等方面入手强化农村城市化建设资金的投放。

(2)金融政策跟其它政策要相互协调、有机配合大力支持农村城市化。农村金融当前不容乐观,比较复杂,只依赖单一的金融力量是难以应对的。所以,金融部门要有配合意识与服务意识,在政府出台的金融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寻求跟政府其它政策的配合与同步,千方百计支持农村地区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基层地方政府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5]。

四、基于金融生态角度,创建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目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法制环境不够健全、难以监管,地方政府行政力量对各种金融机构所开展的金融业务干预较多;信用担保机制不完善、符合标准的抵押品缺乏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比较低的局面。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这个角度而言,应该推进农村金融法制化的建设,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力度;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尽量减少各类行政干预,从而创建出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综上所述,在推进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与挑战。这需要我们沉着应对,多管齐下,破解金融约束,努力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及机制,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从而为农村城市化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蒋宝珠.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距状况分析[J]. 企业导报, 2013(14).

[2] 曲小刚,罗剑朝.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和对策[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篇(3)

我国的现代化就是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也就是说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一种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的东西。我国的现代化也是如此,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促进现代化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人的眼球,因此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要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一)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根基,这主要是由我国现代化的本质决定的,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要在科技革命的引领下,进行社会的转型与变迁,我国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占有重要的地位,社会变迁受到了农业社会的阻碍,但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却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对我国农业社会的现状进行了真实的反应,能够对我国农业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律有着清楚地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摆脱农业社会的阻力,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铺设道路,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我国现在化进程是不能够脱离社会现实而进行的,必须要充分的结合我国社会的文化背景,对于我国农业社会有着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是也不能够偏x实际,这样就极容易出现文化虚无主义,使我国的现代文化成为半截子文化。

(二)人文主义理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原则

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本主义的基本理念,这是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守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建设“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尤其是在我国,传统文化是有着浓厚的历史的,在商周时代的时候,人类所认知的一切能力的局限性都是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于自然界的万物就会本着敬畏的态度来进行,随着人们认识的程度不断的加深,天命的统治就会逐渐的减弱,人们理念就被人们提出,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以人们理念为主,而且为了人们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不断的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国传统文化对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主要是由我国生态、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全方面的进行的,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是不能够缺少传统文化的支持的,任何一个方面都离不开传统文化,因此必须要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化建设中,是各个民族、地区与国家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三)厚德载物的影响

现代化进行是一个机器庞大的系统,这一系统有着范围广、规模大的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受到内部原则和相关文化理念的影响,而且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外来的一些因素的冲击,尤其是在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着一个清醒的头脑,避免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要辩证的进行对待,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向前人进行学习,通过厚德载物来进行现代化建设,也要辩证来看待,通过博大的胸怀融百家之长,为我国现代化进程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厚德载物在现代化进程中是极为重要的,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从现代化变革的角度来看,现代化的变革就是从一个比较封闭的状态走向社会变迁的过程,这主要体现的是我国物质的不断更新,在很大程度上进行了观念意识的变化,通过相应的实践能够证明开放着的中国强大了、发展了,富有了,安定与幸福才能真正到来。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一点,这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必须背负的历史屈辱。封闭的意识终究看不到世界前进的步伐,聆听不到时代快速发展的号角,更换不来社会的真正进步。现代化进程必须要有开放意识的指引,秉着“厚德载物”与“兼收并蓄”的精神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国现代化进程作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部分,必须主动汇入到现代化的潮流中去,如果与现代化进程的轨道脱轨了,那么结果无疑是“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②因此,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须以开放的意识去借鉴他国的现代化进程的宝贵经验,以“兼容”和“消融”的方式,逐层地理解、选择和扬弃着自身传统的因素和外来的经验教训,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所在。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现代化进程的紧要关头,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固然要发挥今天人们的聪明才智,但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智慧,寻找动力。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克服艰难险阻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它就如同一把钥匙为人们开启智慧之门。所谓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基本精神,亦即为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髓,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在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即天人合一精神、人文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和而不同的辩证精神等,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受过历史巨变和社会变迁的考验而积淀下来的精华,这些精神资源仍然是我们现代化进程的精神动力。

(二)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包容意识

现代化建设不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的发展目标,它己然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世界在无形的变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因此,现代化建设需要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来调节各方关系。其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能够引导人们彼此之间相亲相爱,营造一种“人人亲其亲”的和谐关系其二,在民族关系和国际关系上,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代化进程更是需要这种大度的包容意识,各个国家与民族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其三,在文化问题上,现代化进程中要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就必须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域内外各种思想文化,达到“文化百家”的境界。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必将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包容意识,现代化建设更是离不开这种包容意识的引导。在现代化建设中包容了各方利益,就等于为现代化建设拓宽道路,创造出更非凡的成就。

三、结论

成功的现代化不但善于克服传统因素对革新的阻力,而且善于从传统因素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力,同样,中国传统文化的后续发展也离不开现代化的支持,二者是相通相融,共同发展。在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道路上,将二者有机结合,必将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参考文献:

篇(4)

 

0.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的信息处理已经脱离了手工的操作,在档案管理方面,传统的手工式档案存档、归类、整理以及查询已经远不能满足现在各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各大中专学校也相继在档案管理方面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希望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1.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传统的档案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从建档到存档,以及其中相关信息的收集、编入等等环节,都采取人工的方式亲力亲为,一方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另一方面在存档的过程中,由于档案保管环境要求的不达标也经常会使档案遭到损坏等。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不仅仅是大量电子设备的购入和网络的构建,这些只是档案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技术支持和基础,真正的信息化管理,还要依靠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将硬件设施与新的管理模式相结合,才能发挥档案管理的真正作用。首先档案管理要考虑到档案本身内容的准确性,在建立文件式档案的同时,电子档案的建立为档案的查询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在信息更新方面要始终保证电子档案与文件式档案内容的统一。论文大全。

2.加快档案馆现代化进程的对策2.1提高对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认识通过培训和学习,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充分理解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对其他大中专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察学习,借鉴相关的优化方式结合本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重新审视自身档案管理工作的不足,加快对本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建设。

2.2加大档案馆现代化建设的投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学校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档案管理型人才的引进,现代化管理设备的投入等等都需要校方的大力支持和资金的投入。除此以外,档案保管环境的改善,也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翻新或重建,这一系列的前期投入都是为了实现档案管理的长期长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3.档案馆现代化进程的建立数字档案馆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档案,为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要求。论文大全。在校园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很多校内工作都已经推广到网络化的层面上了,数字图书馆的成功构建,为数字档案馆的建立提供了新的思路导向,也使信息资料的数字化成为可能。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为依托,将档案管理和服务工作数字化。论文大全。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编研、提供利用等,通过以上工作在开展中遇到的问题来反映当下档案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数字化档案馆的建立,不仅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革新,也是档案学研究的新课题。从信息的录入开始,将教职工的全部档案内容编辑整理后,录入计算机,并对相关内容进行分级,按照保密资料与非保密资料的标准进行划分,对于非保密部分可以提供查询服务,涉密级别的档案,只能通过档案的使用权限来开启。电子档案建立的同时,并不等于弃掉纸质的档案文件,相反不但要将纸质档案保存完好,信息同步,而且要确立纸质档案的原始凭据思想,电子档案仅仅是便于服务性的档案副本。与此同时,也对网络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档案内容信息的防盗防窜改,数据的备份等工作也相继成为档案馆数字化推行中要克服的难题。[3]

4.推进档案馆现代化进程应注意的问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给我们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档案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首先是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现代化管理的知识与技能,这为档案管理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其次是档案管理模式改革的决心和投入,数字档案馆的改革变动和投入相对较大,而且在建成后也要定期的进行硬件设备及管理系统软件的维护和更新,以保证数字档案馆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在档案的借阅和查询过程中,因为数字数据的可复制性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要通过强大的计算机技术支撑来解决,因此要给数字档案馆配备专门的计算机技术部门,做到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或排除,第一时间保障档案的信息资料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5.结语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是一个漫长的从观念到技术再到实际应用的转变过程,是中专学校基础建设的一部分,与学校的硬件基础建设一样,是从办公能力和效率上对学校的综合评价之一。在中专学校的横向比较过程中,除了办学的师资力量,现代化的校园管理方式也是学校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无论对档案管理本身还是学校的整体实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务实[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9:12-13.

[2]周毅.全缅准确地认识档案信息化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9,(4):45-46.

篇(5)

1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

1.1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可靠性好

数字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现代工业进程中,有利于提高工业的发展,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革新,新技术的产生,新技术产生促进技术改革,对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起到重要的技术保障。数字技术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改革提供了技术保障,提升了现代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科技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反过来,积极快速发展,也促进科技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保障,促进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我国企业在世界同行业企业中的知名度,有利于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接轨,促进我国贸易发展。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在现代工业中,加快了现代工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力,符合现代工业竞争的基本要求,符合现代数字技术发展在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应用,具有很好的性能,提高其应用的可靠性,符合现代工业发展趋势。

1.2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高性价比

工业发展是提高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工业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别,要提高我国企业发展,必须加快科技水平提升,为我国企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技术保障。数字技术在工业应用领域比较广,并取得一定成绩,数字技术一般与某种技术相结合,促进该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相关企业的工作效率,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工业自动化中使用数字技术,与其它技术进行比较,其性价比最高,因此,其应用的领域也是最广泛。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不断发展与创新,提高其自身的应用能力,是提高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为自动化技术的革新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提高了自动化方面企业的工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符合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进程的发展,数字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性价比很高。

1.3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可操作性强

工业电气自动化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必须与其它技术结合,改善自身缺点,有效的提高相关企业的工作效率,数字技术与工业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可操作性强,符合现代工业发展需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技术应用简洁,逻辑能力强,能增加信息量、模拟量,对信息正误有效识别,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和浪费,安全又轻松。其应用只需要进行命令的传达和指示,操作流程自动进行,且自身具有判断和辨别的功能,经电缆、微波、网络、光纤等传输介质进行传输。外加微电处理器与微电技术的应用,使得数字技术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单位企业所重视。数字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效的提升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可操作性,符合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提升了工业自动化的技术革新,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2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创新

2.1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就地化安装

数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有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实践中,可以采用光纤进行连接,通过智能终端和间隔层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可靠性。此外,工业电气自动化的优良运作还需基于标准化的程序接口上,因此PC平台自动化的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有利于ERP和MES的系统连接,而将TCP/IP作为办公环境通讯的标准,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Internet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数字技术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提高了工业现代化进程发展。

2.2GOOSE虚端了的运用

GOOSE虚端了改良了二次回路,使得工程调试既便于理解,又方便运用;能有效地控制全站线路、母线、开关和主变等,并能开启跳合闸功能,从而保护测控遥控锁的间隔层。GOOSE虚端了的运用,促使数字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引起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对其实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数字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符合现代工业现代化进程。

2.3加强程序化的操作理念

程序化建设强调的是执行力,数字化也亦然。执行力是一种操作理念,提升操作的进程,符合工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在调度命令下达以前,还有部分的前期工作需要完成,例如核实之后的票据需要先存入电脑中,实际操作来临时,还需设置人工的预界面,进行诸如闸刀、开关等设备的确认设计。这有利于不断完善系统的应用功能,更可明朗工业电气自动化信息化、开放化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杨国伟,郭娜.刍议电气自动化现实技术升级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7).

[2]娄宗清.火电厂电气自动化中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18).

[3]诸玫嫣.浅析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9).

[4]宗天成.数字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9).

[5]韩晨霞.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火力发电中的创新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8).

[6]杨济舟.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7).

[7]梁冲锋.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6(18).

[8]陈月玲.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6(18).

篇(6)

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发生急剧变迁的过程,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它包括了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世俗社会到法理社会等多元社会转变,涉及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人口及伦理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由传统性到现代性的全面转变。现代化是一项双向比较运动:一方面现代化面对过去,过去是构成现代化的起点和基础,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对传统进行变革、创新或扬弃的过程;另一方面现代化又指向未来,而这个“未来”的模式是以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即发达国家为原型来描述的,其结果,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向发达国家靠近的过程,是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追赶或超越的过程。现代化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实现现代化的模式和途径是不同的,但目标是一致的,即缩小自身与其他更为先进的社会之间的差距。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人口问题比较突出,在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受到人口因素的制约,对新疆人口现代化实现程度的分析,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人口形势,从而加快人口现代化进程,为全面推进新疆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本文试图从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平均受教育年限两个方面衡量与分析新疆人口的现代化程度。

一、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

1、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的基本情况。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的发达程度和人口的现代化水平,新疆历年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具体资料为:1978年为8.30人/万人,2001年为58.53人/万人、2002年为70.04人/万人、2003年为76.33人/万人、2004年为83.09人/万人、2005年为90.44人/万人、2006年为97.20人/万人,2007年为103.20人/万人。

显然,新疆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由1978年的8.30人/万人上升到2007年的103.20人/万人,提高了 11.43倍。这充分说明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教育事业尤其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从近年来新疆各类文化程度人口增长指数与年增长率来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更呈显著增加的趋势。1990年新疆的文盲人口193.29万人、小学文化程度人口552.5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人口313.52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人口157.42万人;1995年这几个层次的人口分别为:153.52万人、626.36万人、381.17万人、179.79万人和55.49万人;2000年这几个层次的人口分别为:102.64万人、700.66万人、508.25万人、223.19万人和94.91万人。用1990年做基期,2000年新疆文盲人口年增长率为-6.13%,小学文化程度人口年增长率为2.4%,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年增长率为4.95%,高中文化程度人口年增长率为3.5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年增长率为12.99%。

不难看出,新疆1990~2000年文盲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增长,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年均增长12.99%,比其他种类受教育人口年均增长率都明显偏高,这不仅显示出新疆教育的成就,也充分表明了新疆人口素质或现代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2、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现代化标准达标率。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现代化标准达标率分为两种,基本现代化(150人/万人)和完全现代化(1,000人/万人)。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的平均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基本现代化达标率1978年为5.53%,2001年为39.02%,2002年为46.69%,2003年为50.89%,2004年为55.39%,2005年为60.29%,2007年为68.88%。完全现代化达标率1978年为0.83%,2001年为5.85%,2002年为7.00%,2003年为7.63%,2004年为8.31%,2005年为9.04%,2006年为9.72%,2007年为10.32%。

可见,新疆每万人口中大学生人数基本现代化达标率从1978年的5.53%提高到2007年的68.88%,虽有大幅度的提高,但仍有31.12%的距离,距完全现代化标准相距遥远。新疆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多民族、多语种的特点,造就了新疆教育的复杂性。因此,今后必须着眼于新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包括各少数民族教育在内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力量办学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快新疆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平均受教育年限

1、新疆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情况。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反映一个地区整体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一个量化指标,一般说来,受教育年限越长,劳动力素质就越高,劳动生产率就越容易提高并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根据第二至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出的新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新疆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964年为 3.63年,1982年提高到5.69年,1990年提高到6.52年,2000年又进一步提高到7.73年。经过近40年的努力,大幅度地提高了各民族的受教育程度,取得的成绩是令人瞩目的,但总体人口的教育状况仍然较低。

2、平均受教育年限现代化标准达标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现代化标准分为两种,基本现代化(10年)和完全现代化(12年)。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的基本现代化达标率,1964年为36.3%,1982年为56.9%,1990年为65.2%,2000年为77.3%。完全现代化达标率1964年为30.25%,1982年为47.42%,1990年为54.33%,2000年为64.42%。可以看出,新疆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现代化标准由1964年的36.3%提高到2000年的77.3%,完全现代化标准由1964年的30.25%提高到2000年的64.42%。平均受教育年限基本现代化与完全现代化标准2000年达标程度已超过60%。但不难看出,人口受教育年限的提高速度是非常缓慢的,平均受教育年限2000年的7.73年,比1964年3.63年提高4.1年花了36年时间。若要达到基本现代化和完全现代化的标准,任重而道远。

人口文化素质对现代化建设起着根本性、关键性的作用,它决定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决定着国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水平。笔者认为,要提高新疆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必须高度重视新疆边远贫困地区免费义务教育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把推进新疆边远贫困地区免费义务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要从维护稳定、促进民族教育发展、加快“科教兴新”步伐、推进自治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战略高度,切实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国家、自治区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协调组织各方面力量,扎扎实实地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工作,把九年制义务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使边远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不仅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有受教育的机会和能力,确保党和国家对新疆义务教育的倾斜与扶持政策能够完全落实到位,以提高各民族人口的总体素质,为西部大开发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人口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新疆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人口现代化将伴随新疆现代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并与之相适应。同时人口现代化还需要个人与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与创造,更需要政府的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由于人口现代化所涉及到丰富的和多方面的内涵,本文的浅显分析只能涉及新疆人口现代化进程的部分内容,希望能对新疆人口现代化进程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马崇明,《中国现代化进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侯亚非主笔,《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西南财经大学人口研究所,《人口与经济发展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君保云著,《什么是现代化》[M],人民出版社,2001.

篇(7)

扎西当知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三期上发表有关吐蕃时期噶尔家族的研究论文。嘴尔・东赞宇松及其子孙是吐蕃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辅佐两代吐蕃赞普。对吐蕃王朝的统一、疆域的划定、法律的健全、社会的安定以及周边民族政权的关系方面做出过突出贡献。但是,到了吐蕃赞普赤都松芒布杰时期噶尔家族遭到被灭门的悲惨遭遇。文章依据敦煌文献资料和古代汉文史料对噶尔家族被灭门的原因做了探析,认为:位高权重是噶尔世家获罪的客观因素;吐蕃王族的猜疑心理是噶尔家族降罪的主观因素;离间计是噶尔家族降罪的直接因素。得出这些结论的作者认为,据他所调查搜集的敦煌古藏文文献和唐宋有关吐蕃的文献史料中,并未发现噶尔家族背叛或谋反的丝毫痕迹。

关于古藏文写本的研究方法的再探索

巴桑旺堆在《中国藏学》2009年第三期上发表有关古藏文写本研究方法探索的论文。作者在海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研究心得,提出了15种判定古藏文写本年代的方法:1、写本的物质载体纸张,2、书写工具笔墨,3、字体的书写形式,4、字体特殊的书写现象,5、书头符、点符、甸符,6、特殊构词或古语法现象,7、古词语和词汇互为通用现象,8、书写中的特殊符号,9、写本中的图像、绘画,10、写本的装帧形式及页面的设置,11、页码的标属形式,12、文字厘定原则,13、梵文术语的藏文拼写法,14、写本的抄经,校经者、施主署名,15、写本的题记。

班禅大师与民国时期的汉藏文化交流

篇(8)

龚道运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6世纪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来到中国,初着僧袍,后改儒服,援引中学解释天主教,企图融合儒耶两教。在中西文明交流的意义上说,利玛窦的贡献非凡,他不仅带来了依附在基督教上的西方文化,也传播了西方的数学、地理、天文等科学知识。儒耶两教真正的交流自此开始。在利玛窦来华之前,唐代贞元九年有基督教分派景教进入中国,“虽以尊君事父相号召而欲与儒学伦理妥协,但终究谈不上与儒学的会通”。在利玛窦来华后,会通儒耶两教,相互阐释,遂进入了完全不同的格局。直到19世纪,基督教和儒教才达到广泛而深远的接触,中国文明由此跨进现代世界。现代的中国是世俗化的、多元的,甚至文化上有着半是被殖民的趋向。

龚道运先生所著的《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一书由13篇论文组成,集中讨论了儒耶两教的接触及其影响。这种比较研究实际上也是一种会通,以20世纪学人的多元文化观念来体认和重新阐释儒耶两教的相互碰撞,以及中国以其儒教本位文化作出反应,并带来的一系列现代性问题。首篇论文《儒学和天主教在明清的接触和会通》探讨的触因是中国思想文化现代进程的源头,即明清以降,以儒学和基督教的会通为主导,经由中西文化的相互认同和辨异,最终杂糅而产生了现代的中国思想文化。这种有益的探讨,最基本的假设是,不同的文化维度,有着共同真理价值,虽然在其表征和细节方面有着不同的差异。利马窦将基督教一定程度上中国化,制定了“合儒”和“补儒”等的传教策略,“引六经之语,以证天主之实”。这种融合会通,虽然不免流为文化误读,有穿凿比附之嫌,但是实际效用是在天主教和儒学的会通基础上,“加深了儒学重智派的传统,从而扩大了儒学的视野,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龚先生为现代新儒家宗师牟宗三先生的大弟子,新儒家的第三代传人,又是国学巨擘饶宗颐先生的入室弟子。先生学力精深,专力研治中国思想,于孔孟儒学、先秦诸子、宋明理学,以及儒耶两教之比较研究有不少新见。《近世基督教和儒教的接触》一书中大部分章节关注的是19世纪儒耶两教的接触,尤重于对基督教传教先驱言行的讨论。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米怜(William Milne, 1785―1822)、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理雅各(James Legge,1815―1897),这些传教士在中国口岸开放之后,先后来华传教,与口岸的知识分子有着极为密切而频繁的互动。他们用汉语翻译《圣经》和西方科技著作,编纂字典和文法、英译儒教经典、创办学校和报刊。这些举动的目的是为基督教的传入,最终却将中国带进现代世界。

这些来华的传教士跟下层儒士学习汉语,而儒士往往是冒着受辱或生命的危险,这是因为清政府严文禁止,加上儒士有着某种文化上的自我优势感。有趣的是,当时曾有一个儒生去给马礼逊教授汉语,怀里揣着一只鞋子和一瓶毒药。前者表明自己是去买鞋,后者是以防万一自己被人识破,只好服毒自杀。后来,传教士开始雇用儒生配合汉译《圣经》。他们遭遇了不少问题,最关键的是他们使用的汉语本身浸染了太多儒家的理念。其中,关于“God”的译名,尤为争论纷扰。马礼逊和理雅各两人参与了对基督教至高神译名的讨论,并最终将“God”一词定译为“上帝”,而非初译时的各种译名如:“神”、“真神”、“真活神”、“神天上帝”、“真神上帝”等等。在汉语中,“神”、“天”、“上帝”三者,有时通行,而且“神”有时与“鬼”同义,“天”是指“苍天”,一个非人格化的超验的所在,而“上帝”的称法,常见于古经,正可借用。理雅各有趣地盗引孔颖达《周易正义》所云:“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一语,断章取义地证明帝(上帝)是为创生之源;此义正与《圣经》中上帝创世创生之说相同。这种文化误读多数时并非出于语言使用者的本意,但是两种语言使用环境一旦变化,就会难免要发生。从语言的角度看,两种存在于不同文字的文化,无论怎么阅读,都必然要产生转义的现象。传教士们的中西互释产生的种种误读,也正如是。

19世纪来华传教士们的文化误读还表现在他们将基督教视为本位,而在中国占垄断优势的儒家,则被视为头号劲敌,处处被加以贬低,以彰显基督教上帝的荣耀。这与200多年前他们的先驱利玛窦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后者言行谨慎,对中华文明心生由衷的钦佩,他往往是将天主教义夹杂在对儒家经典的阐释中。这或许是因为时世迁移的原因。利氏之所以谦卑好学,或在于势单力薄;近世的传教士之所以那么嚣张批判儒家,或因于近代中国在外交和内政上的失败和受欺。由来固然,一种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是否占据优势,在多数情况下要看它所寄存的国家的力量是否强盛而定。因此,也难怪理雅各在英译《论语》、《大学》等中国经典时,从基督教教义的角度对孔子的儒学有所批评。孔子所讲的诸种德目,如“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直报怨”,在理氏看来,远没有耶教的博爱、赎罪那么精深。米怜同样从基督教义出发,批判了中国的哲学系统,进而是神学系统、法政系统和意识形态。在今天看来,这些批评有着明显的基督教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对一个弱势的国家,施以文化上的强压。

篇(9)

一、项目实施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各类建设活动迭起,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飞速推进。文物建筑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载体越来越被广泛的发掘。1930年产生了中国关于古建筑保护最初的法律《古物保存法》。1980年专门了《关于加强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并批转了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关于加强古建筑和文物古迹保护管理的报告》。我国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正在逐步开展。

某高校体育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长35米,宽21.3米,高15.1米,建筑面积2748平方米,建筑层数两层,上层为球类馆,下层是健身房。屋顶采用三绞拱钢架与钢筋混凝土,大跨度空间和别具一格的山墙、屋顶造型、孔雀蓝琉璃瓦屋顶随三绞拱的弧线轮廓而转折,形成轮舵式的山墙和三重檐歇山顶,四隅设亭。二层内有看台,外有观景台,利用密檐高差采光通风。整个体育馆融使用功能、建筑艺术和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为一体,堪称我国20世纪30年代体育馆建筑经典佳作。

体育馆自建设至今已逾七十年。建筑物已至高寿。由于该建筑当时的设计、施工水平很高,建筑的基础、结构依然十分稳健。主要问题在于:屋面瓦破损严重,普遍性渗漏;内外墙粉刷层酥碱、残损,局部窗鼓、脱落,局部机械性外伤;混凝土及砂浆自然老化,收缩裂缝普遍;墙体受雨水和地下水浸害盐化严重;楼地面部分老化或使用不当引起的开裂、破损;木门窗自然碳化、受潮糟朽、开裂或变形;铁构件腐蚀生锈、机械性受伤变形;长期使用过程中对建筑物的不当干扰和功能性增删;历次修缮中的不科学干预和损害;建筑物供排水系统局部滩痪,供配电、供水系统老旧等等。外墙粉刷层酥碱、残损;混凝土及砂浆自然老化,收缩裂缝普遍;墙体受雨水和地下水浸害盐化严重。基于文物本身的特殊重要性和其面临的生存危机,抢救和保护工程不容懈怠。

二、外墙保护方式

修缮前场馆外墙体因长期受自然环境影响,出现粉刷层酥碱、空鼓;灰尘、大气污染物腐朽锈斑;局部砌体已经开裂;外墙憎水功能衰减。

实施墙体清洗分有物理、化学和物理化学相结合的几类方法,在不损伤历史建筑原有风貌的这一前提之下,选用了高压水枪清洗此物理方法来清除原有外墙涂装的乳胶漆、真石漆等当代漆料和日积月累下来的灰尘及大气污染物的腐朽锈斑。施工中采用高压水枪先进行清洗,而不是采用锐器凿铲方式,几乎没有引起墙体的修缮性伤害。

清洗后,针对现已发黑起霉、酥碱、鼓涨、裂缝等墙体,根据其损坏程度,采取择砌、剔凿挖补等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局部鼓涨部位。先将其剔除干净,掸净杂物,后用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填补,后用水泥砂浆抹面,批平。对于墙体裂缝部位,实际施工当中沿着裂缝走向两边切割,凿除裂缝部位,清理碎杂物,后用改性环氧树脂填补凿除部位,后用水泥砂浆抹面批平。为了取得较好的修复感官和功能效果,反复进行了不同材料和工艺的小样实验,最后选择高分子聚合物混合砂浆,突出砂面粗糙质感,最后用无色透明氟碳漆罩面防水憎水处理,前后用九道工序,既还原了墙面历史时代,又彻底修复墙体病害,增强了今后墙体表面的防水憎水功能。

三、工程小结

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了体育馆的历史信息和艺术、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

(一)能保则保,最小干预;文物建筑的最大价值在于传递历史信息。尽管在修缮中我们难以避免对建筑的干预,但要尽最大努力去保存其真实的历史信息;

(二)谨慎处理文物建筑的修复后可能造成的“失真”问题,工艺方法、表面质感、色彩力求与原物一致;

(三)不得不“干预”的部分尽最大努力减少其影响;历史建筑不仅仅是供人们观赏的收藏品,其本身是为人类提供使用价值的。同时,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和需求水平的提高,老式的场馆设施已经无法满足今天现代化的需要。因此提升功能也是合符时代要求的。

但是,任何增加的设施,都不可避免会对历史建筑产生“干扰”。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要遵循文物保护的基本法则来展开,把影响减小到最低

(四)注重真实历史信息的“辨识”;妥然处理历史建筑审美价值趋向,再现民国时期建筑物的历史风貌。

(五)现代材料和技术运用于文物保护取得较好效果。对实施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分析不同工艺产生的结果,从而决定不能实施的方案,选择最优方案。

参考文献:

篇(10)

潘玉君教授于2000年接受云南师范大学的邀请来此任教,至今,潘教授已在高等院校辛勤耕耘了20余年。在这片沃野千里的大花园中,潘教授不仅精于教学工作,而且在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领域也做出了突出成绩,形成了教学研究与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良性互动。

20年来,潘玉君教授始终从事“地理科学导论”、“可持续发展原理”和“区域研究方法”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提出并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性教学方法的教学研究,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将研究性教学的理念科学地运用在其主持的云南省精品课程和拟申报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地理科学导论”中以及正在主编的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地理科学导论》中。

在科学研究方面,潘玉君教授致力于地理学综合研究和以地理学为基础的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和哲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提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科学概念和初步创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应用理论”。由潘教授主持和承担的科研课题多达30余项,其中,近5年来独立主持和联合主持“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现代化进程研究”、“区域差异与农民增收对策研究――以中国云南省为例”、“中国云南省和谐社会建设与高等教育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云南省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云南省义务教育的区域均衡的系统研究”、“中国云南语言地理的系统研究”、“云南省区域经济系统研究”、“云南省典型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与途径研究”、“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生态安全基础的系统研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范研究”等20余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家教育科学基金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和省软科学基金课题等课题。潘教授在科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地理学基础》、《可持续发展原理》、《区域经济学导论》、《新人文地理学》和《地理学与区域发展》等学术著作10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理论版)》、《自然辨证法研究》、《科学学研究》、《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重要的CCSCI期刊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他学术刊物60余篇。由其完成的科研成果获多项省部级奖励,其中,近5年来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学术著作)一等奖1项、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4项。由潘玉君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国云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现代化进程研究”不仅具有跨学科研究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科学决策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通过《社科通讯》上报给云南省委和省政府等机构和有关领导。

作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师范大学特聘岗位教授、云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云南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潘玉君教授,正带领着他的团队继续从事跨学科综合研究和教学研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

篇(11)

现代汉语的现代性既是一个语言学的问题,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学和文艺学内涵。按照一般的理论理解,除了社会革命、思想解放和艺术转型等其他因素以外,现代汉语现代性的生成过程也就是现代新诗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也可以说,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从一个方面决定了现代新诗的现代化。

关于新诗现代化的主张,较早有朱自清先生1942年2月在西南联大文学刊物《文聚》(一卷一期)上发表的《诗与建国》的文章,明确提出“我们需要中国诗的现代化,新诗的现代化”。稍后有袁可嘉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对新诗现代化的较为全面的阐释。按照袁可嘉当年的看法,所谓具有“现代化”特色的诗,是现实、象征、玄学的新的综合,并且具有文字节奏上的弹性与韧性。袁可嘉在当时先后写了《新诗现代化》、《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新诗戏剧化》、《谈戏剧主义》、《诗与民主》等数篇讨论新诗现代化的文章,较为广泛地谈到新诗现代化的诸多问题。在谈到现代诗与现代文化的正反两方面关系时,袁可嘉还特别强调指出:“我们拒不接受现代文化的动向则已,如果想与世界上的现代国家在各方面并驾齐驱,诗的现代化怕是必须采取的途径。”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诗现代化的历史实践早在现代新诗诞生之时即已发生。但人们过去在对新诗现代化的认识中,一直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按照一种工具论的观点,把新诗现代化看作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某种附带的东西,或者把文学现代化仅仅看作是社会现代化在文学中的反映。二是采用“外因论”的立场,把西方思想文化的冲击看成是中国现代新诗以至整个现代文学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这就难免脱离中国文化的逻辑去理解新诗现代化的进程及其内涵,也难以对文学现代化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作出深入的揭示。在笔者看来,导致新诗现代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外来影响固然重要,但中国社会及文化自身发展的历史逻辑是更为内在的和至关重要的因素。对诗而言,又尤其不应忽视语言的作用。语言并不仅仅只是文化的一种构成因素和文化的一个方面,而是文化的根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才可以据此认为中国语言文字的内在逻辑及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变异,从根本上制约着包括现代新诗在内的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面貌,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从一个方面决定了新诗的现代化。

现代汉语对新诗现代化的决定性作用早在“国语的文学”论中就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一文中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讨论。20世纪40年代废名提出“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命题时,其基本思路仍然是白话语言决定了自由诗。但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局限,20世纪前期的新诗在现代化道路上所呈现出的现代性特征还有一个逐步展开的过程。一直要到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当汉语诗歌的创造性在新的文化基础上得以恢复,当人们突破了传统工具论语言观的局限,现代新诗现代性的丰富内涵才得以真正展开,人们也才真正认识到现代汉语对于现代新诗的根本意义。现代性在诗歌中不再只是表现为题材和主题,而是还涉及到作为现代人的生活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作为符号系统的现代汉语特殊的诗歌语言方式。到了20世纪90年代,无论是所谓“知识分子写作”还是“民间写作”,诗人和评论家关心更多的其实已经不再是思想的问题而是语言的问题。

当前,对于语言的自觉以及有关语言的审美方式和文化意味不仅成为深入讨论的话题,而且已经化为诗人的血肉乃至感觉方式。同时,诗歌现代性的概念还在不断发展。语言、汉语写作、现代汉诗早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诗歌理论批评的关键词。现代汉语不仅从表达方式,而且是从思维方式上深刻地决定了现代新诗以至整个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而一旦把文学的基础建立在语言之上,对现代汉语之于现代新诗的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才会真正摆脱前述工具论的文学语言观,使文学真正成为语言的艺术,同时才能深入到内在逻辑中去理解现代新诗的发生及其演变规律。

以上通过对中国文学汉语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进行阐述和分析,对汉语现代化的发展特点和主要形式进行回顾,对汉语现代化催生的现代新诗的演变历史进行梳理,并且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探讨,可以得出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现代新诗的现代化是历史发展之必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特点和内涵都不同,但是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汉语的现代性为现代新诗的现代化提供了前提和基础,现代新诗的现代化又不断丰富着汉语的现代性。

参考文献

[1]王晓初中国现代文学之“现代性”思考[J].文艺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