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水资源管理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1前言
长期以来洪涝灾难一直是威胁人们生存的心腹之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防洪减灾已经成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我国政府在1998年长江发生大洪水后,对防洪工作重新做了战略性的调整,即我国的防洪工作将逐步从控制洪水向体现水资源性的洪水管理转变,以规范人类社会活动,尽最大可能变害为利,充分利用洪水资源,以解决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紧缺新问题。在水资源紧缺的东营市,汛期洪水在造成灾难的同时,其作为资源的特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是值得探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2东营市地理位置及水资源概况
山东省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也是我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全市总面积8053平方公里,当地水资源量为5.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47亿立方米,有70%集中在汛期,大部分汇流后经河道排泄入海。唯一的地下淡水区位于小清河以南的山前冲积平原上,面积为367平方公里,其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0.6亿立方米。由于连年超采,致使地面裂缝、海水入侵。小清河以南地区地下水持续下降,,到2007年已形成以大王镇政府驻地、稻庄镇政府驻地、县城规划区、石村镇辛桥为中心的4个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同时,黄河水是东营市最重要的客水资源,近年来均引提黄河水量为55亿立方米。随着黄河水资源日趋减少,东营市水资源短缺新问题将愈加突出。因此,在有效利用黄河水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东营市位于黄河入海口,濒临渤海湾,属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也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雨量560毫米,受地理位置及气候因素影响,该地区降水量在区域分布及时空分布上均具有较大的不均匀性,主要表现在降水量年际、年内分配变化较大,降水量丰枯相差悬殊,连丰枯时段变化明显。从实测降雨资料可以看出,1964年年降水量达到1133毫米,为系列之最大,而1989年降水量仅为364毫米,为系列之最小值,丰枯极值比达3.1。1961—1967年是明显的丰水时段,平均降水量706毫米;而1980—2004年则是典型的枯水时段,平均降水量仅为476.6毫米,丰枯时段降水量极值比为1.5。同样,降水量年内分布更不均匀,降水量主要集中于汛期6—8月。一般年份汛期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的60%—70%,而有些年份甚至高达80%以上。尤其是7、8月份易产生洪涝灾难,而其它季节降水极少,季节性干旱时常发生。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水量4.47亿立方米,其中汛期3.08亿立方米,实际全市骨干河道建闸25座,拦蓄总量2.4亿立方米,仅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53%,每年汛期均有1.5—2.0亿立方米的洪水被弃,造成极大浪费。目前,水资源短缺已严重影响到城乡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严重制约着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的步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推进传统的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在优化配置现有水资源的同时,不断强化洪水资源的意识,科学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大力推进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
3科学和综合利用洪水资源的办法和办法
3.1加快水库及河道拦河闸建设步伐,提高拦蓄总量和多年调蓄能力
加快水库及河道拦河闸建设步伐,增强水库、河道拦蓄总量,提高多年调蓄能力,是科学利用洪水资源的重要工程办法。在洪水资源利用方面,东营市具有较好的优势,河道、水库众多,分布较合理,需水能力较大。截至2008年,东营市和胜利油田共建成平原水库708座(地方558座,胜利油田150座);总设计库容9.31亿立方米(地方4.40亿立方米,油田4.91亿立方米)。但多数水库未达到设计蓄水标准。相当一部分水库地处低洼地带,或靠近河道,但具有流入水库条件。为从长远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新问题,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洪水水资源,提高水库的蓄水能力。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东营市蓄水工程规划增加蓄水能力2.0亿立方米。蓄水工程本着少占地的原则,采取以下办法摘要:一是利用工程办法对现有水库进行增容,1.5亿立方米。二是新建水库工程,库容2500万立方米。三是新建河道拦河闸,拦蓄库容2655万立方米。
3.2加快“水网”工程建设步伐,尽快实现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加快“水网“工程建设及洪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是科学利用洪水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加快水库衬砌及河道拦河闸建设的同时,组织本市主要骨干河道流域”水网“工程建设的科学统一规划,总的要求是”库库相通、沟沟相连“。按照“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分期组织实施,力争5—10年的时间,建成东营市“六纵六横”的水网体系,以尽快实现洪水资源的科学统一调度。
“水网”工程建设要以现有水利工程为基础,以规划工程作依托,修建引、蓄、排配套工程,构成网络体系,达到引、蓄、排自如。修建拦蓄洪水工程,增强控制洪水和利用洪水资源的能力。另外,要建立水库、河道风险调度机制。随着东营市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以及水利工程的治理,水利工程拦蓄洪水的能力不断提高,水库、河道多级调度变为可能。
3.3加快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尽快改善生态环境
在抓紧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拦蓄及“水网”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加快水保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的力度,结合产业种植结构调整,改进耕作方式,大力种草、植树,增强地表植被,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轻水库、河道淤积,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重点抓好支脉河、沾利河、神仙沟、广利河、溢洪河等流域水保生态工程项目建设,大搞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治理,做到治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十一五”末东营市水土流失严重区得到基本治理,再经过5—10年的奋斗,将东营建成富而强、绿而美的新东营。
3.4加快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决策支持系统建设,加强科学管理和统一调度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洪水资源管理和调度,不仅能提高洪水资源在利用管理和调度上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而且可为逐步建立洪水资源科学利用和调度信息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发挥已建成的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雨情自动测报系统、防潮大堤潮水位自动测报系统、墒情监测及旱情信息管理系统、引黄灌区水信息化管理系统、地下水位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在水文预告、洪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应用。加快东营市大中型水利工程雨水情遥测系统建设,在主要河道流域上合理增补雨量、水情站,及时、准确、快捷、有效地收集雨情、水情等数据资料,用地理信息系统加以处理,利用洪水预告模型对流域上的产汇流情况及河道水库的水位、流量进行预告,用洪水资源优化调度模型对大中型水利工程实施科学统一调度,并做到可靠、平安、快捷、准确,真正实现洪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统一调度。
3.5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尽快建立完善运行机制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1、 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 “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3、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 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1][1]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2][2]。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着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 A. Marino 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1、 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 “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3、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 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1][1]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2][2]。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 A. Marino 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 A. Marino和Slobodan P. 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Miguel A. Marino和Slobodan P. 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 P.Anagnostopolos ,2002 )。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 AL—Rashed 、V. P. Singh和M. M. 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 Datta Ray, R.P. 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 Farooq 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 Kenneth F. Najjar 在VILLANOVA 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 Kenneth F. 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3][3]。 3.2 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4 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西方管理学—工商管理学的思想是“以人治人”,其所指的管理,就是在特定的人群中,使用影响手段,促使人们形成有序的人类共同体,且在此共同体中,规范协调地工作,以实现预定的目标。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管理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我国目前主要是以农业社会管理模式,要在不但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向未来知识社会管理模式发展,而且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利用知识进一步发掘知识和把现有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变为生产力,而进一步发掘和应用知识的管理体系。//html/zongjie/
西方管理理论在水务管理工作的运用,其实就是把“水”当作商品,根据市场需求通过经济杠杆原理来平衡高效用水,发挥有限水资源的最合理的有效配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涉及江河上下游、左右两岸的利益群体,这些利益群体现可包括国与国之间、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的关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管理内涵并不排斥人们为了追求高标准生活质量对水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这种需求应在环境与发展的总框架下进行,需求管理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限制,没有限制就不可能持续,但此限制是有效配置。/
目前我国水务管理工作中,主要是水资源的管理,是人对从事水资源经营——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人施加影响。水资源是指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是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够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缺水、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平衡,水资源污染,以及相应的生态环境等问题非常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首先表现在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2200m3,低于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其次是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长江及以南地区的流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6.5%,但水资源却占全国的80.9%;西北陆地区及额尔齐斯河流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3.5%,但水资源却占全国的4.6%。最后是中国水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水利部门的检测,中国现有河流近二分之一的河段受到污染,十分之一的河长污染严重,仅有的有限水资源都失去了使用价值。//html/jianli/
为此,中国水务管理工作是相当艰巨的,任重而道远,特别表现在城市供水,中国的南水北调,深圳的东水西调就是殷实的例子。所以我们要加强水务管理创新步伐,援引西方的管理经验,以人治人,以人管水,水法自然,人定胜水。加速实现从国家治理向工商管理的转变,走出中国古代****式人治管理的残余影响,解脱****式人治管理的思想钳制,建立依法治水,依法用水的局面,建立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经营运作机制。西方管理理论在水务管理中的运用,根据目前我国水务管理的格局分为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和中国城市水资源管理,中国农村水资源配套改革道路较长,涉及面广,加上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可考虑暂缓进行,在一定时期内给予创造条件,等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再进行深度改革创新。中国城市水资源管理及运用的改革步伐可加快,各城市发展虽有一定程度的不均衡,但是人的素质、收入及思想意识相对较高,水资源利用的人群集中,以人治人,以人治水的管理创新的条件比较成熟,充分发掘人的潜在能力,有效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是水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实现以行政依法管水,市场依法用水,改革水务管理机构中的治理结构不健全、布局分散,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结构矛盾突出,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和创新体系,以上种种问题解决都需要我国加大改革的政策效力和工作力度,建立与发展市场相适应经营运作机制,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就是要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合理和健康地使用,但应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整体、协调、优化与循环思路,应用系统方法和高新技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公平和高效发展。水资源的公共物品和外部特性等特点,仅依靠单纯的市场机制,单纯的政府机制,或者是单纯的产权机制等都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有效的利用,只有政府宏观调控下产权明晰的水资源市场配置,才能充分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这也体现了西方管理理论在我国水务管理工作的具体运用。//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一、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的意义
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由原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演变而来的,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在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当时在房地产专业领域有“五朵金花”之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2001年才开始招收本科生,目前在校生达300多人,已有毕业生近千人。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因此,进一步探索土地资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突出我校的专业特色、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符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委员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非常有必要。现在又面临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该课题的研究将为新一轮教学计划的调整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有力推动我校的教学改革。
二、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60多所高校开设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由于不同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背景不同,各类院校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上各有侧重,但大致可分为偏重技术型人才培养和偏重管理型人才培养两大类。其中农业类、经济类院校多偏重于管理型人才培养;理工类、地质类院校多偏重于技术型人才培养。
(一)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实践必修课―选修课”的分段组合模式,构建了公共基础类课程模块、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和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六大课程模块。
土地资源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资源学、土壤学、景观生态学、土地评价等课程。
信息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信息系统、测量学、土地资源遥感、GIS原理与应用、GPS原理与应用等。
土地经济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经济学、不动产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城市土地经济学、物业管理等。
工程技术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地籍测量、农田水利、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整理复垦等。
土地管理类课程模块课程设置有:土地管理概论、地政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地籍管理和国土资源管理学等。
2.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学、应用经济学。
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政策、城市经济学、城市经营与管理、城市规划、不动产管理概论、不动产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营销、不动产估价、不动产政策与法规、不动产投资分析、不动产金融、不动产市场分析、土地资源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行政学、土地资源评价、土地信息系统、土地政策与评价、地籍管理、统计学、测量学。
3.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师范学院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专业必修课程:土地管理学、土地经济学、土地法学、土地资源学、土地规划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管理、地籍管理学、不动产评估。
专业必选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自然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地籍与房产测量、遥感概论。
专业选修课程分为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评估和资源环境管理四个方向。(1)土地资源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土地行政管理、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数据库技术、地图制图技术、专业软件操作及应用、城镇规划、土地可持续利用;(2)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房地产投资分析、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市场学;(3)不动产评估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基本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实例分析、资产评估学、建筑工程概论;(4)资源环境管理方向的专业选修课程:可持续发展引论、环境学概论、土壤地理学、矿产资源管理、资源环境经济学、区域分析与规划。
实践类课程:测量学实习、地籍与房产测量实习、地图学实习、设计、土地资源学实习、地籍管理实习与设计、土地规划学设计、不动产评估实习、土地信息系统设计、毕业论文、综合实习。
4.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如下:
主干学科:土地资源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规划学、土地经济学。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地学基础、地籍测量、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制图学、土地制图技术、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资源评价、土地管理学、土地政策与法规、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工程、土地规划、水资源与农田水利、不动产评估、测量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英语、应用写作。
(二)启示与借鉴
从各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来看,各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设置课程,没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因此培养方案的修订关键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色。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
经过与专家、教师、已毕业学生及在校学生研讨,我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改革思路确定为: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为首都服务。根据该思路,制定了2008版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点如下: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本专业培养为首都经济服务,掌握城市土地管理、房地产管理等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房地产市场研究、物业管理等相关工作的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修订与改革特点
1.专业特色
以土地管理为专业基础,以房地产经营管理为专业特色,突出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结合房地产业运作结点,将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产业运作体系和就业岗位体系相互贯通。
2.人才培养特色
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设置与就业充分链接;通过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强化专业技能的训练;通过考察、实习、实验课等环节,整合专业知识并与操作实践紧密衔接。
3.课程特色
本专业包含“土地资源管理模块”、“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四大模块都设置了基础性课程和专业性较强的深化课程,既考虑了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三)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2008年起新实施的土地资源主要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通选课、实践教学”组成。
其中,学科基础课有:经济学原理、会计学、公共经济学、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统计学、城市经济学。
专业课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物业管理理论与实务。
专业选修课: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房地产投资分析、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遥感技术概论、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建筑工程概论、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双语)、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房地产估价案例、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智能建筑管理、房地产税收、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房地产策划案例、建筑工程造价。
该课程体系凸显了“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城市经济与管理”和“工程与技术”四大课程模块,既考虑了土地专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要求,同时又强化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专业特色与优势。
“土地资源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城郊土地流转与管理。
“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块的主要课程有:房地产开发经营、住宅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房地产投资分析、不动产制度分析、房地产市场理论与实务、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国外不动产理论与实践、房地产信息管理与应用、房地产税收、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
“城市经济与管理”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城市生态学、北京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城市管理制度与政策、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管理。
“工程与技术”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建筑工程识图与应用、遥感技术概论、建筑工程概论、建筑工程造价、智能建筑管理。
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更加明确了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既贯彻了2004年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会议精神,把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和土地信息系统6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又体现了我校房地产经营管理的鲜明特色;进行了课程体系的优化,使课程的先后顺序更加合理;为学生自由发展提供了较大空间,专业选修课给出了46学分的课程,学生在其中选购30学分即可;重视实践教学,增加了实践环节,增设了实操性很强的一些课程,如房地产企业融资筹划房地产估价案例、房地产策划案例等。
参考文献:
[1]周伟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修订与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4,(4).
[2]王永东等.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7,(3).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随着旱灾发生频率的增多,影响的深入,我国水资源处在一种更加紧迫的局面,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将从现有的2200立方米降到1700至1800立方米,需水量接近水资源可开发利用量。①缺水问题更加突出,这就意味着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尤为重要,但是现实情况却是水资源污染严重,浪费水资源现象比比皆是,这与我国有关水资源管理问题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联系。农村水资源的使用效率低及浪费现象是其中的关键。
二、农村水资源使用现状问题
2002年修改的《水法》中将农村水资源的使用客体从法律上进行了确认,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上,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和有限性,农村水资源的使用现状出现了与当前法律不相符的地方。
(一)农村水资源短缺严重。数据显示,2005年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的存的村庄比例为30%,这也即是说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村庄存在水资源短缺的现象,且在南北方农村水资源的调查研究中,南方水资源短缺村庄的增长率较之北方更高。②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农村水资源呈现出短缺的趋势且将会一直持续。这与我国农业用水效率低下以及村民的节水意识不高都具有很大的联系,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其作用将会更加的突出,但同时也伴随着水污染的加剧,农村可用水资源正在逐渐减少,导致农村缺水现象越发严重。
(二)地下水开采过度所引发的问题。我国农村常用的灌溉方式包括大水漫灌,串灌等,这些灌溉方式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且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很多村庄都有集体修建的机井或者村民自留地自留山中的水井。这导致了大量的村民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局面下,会使用地下水资源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浪费的局面以及水污染的加剧也对地下水资源的生存状态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三)农村水权转让遇到的困境。我国法律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于水资源只享有使用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权交易广泛存在与各个村集体中,村集体在满足村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之后,可以将结余的水卖出去,所得的收益用于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或者村民分红。同样地,村民在自留地等的井,满足自身需要之后将多余的水卖出去,这样不仅缓解了流域地区之间水量分配的不平衡,还提高了水资源的配置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实践操作中,农村地区的水权转让规模较小数量众多,并且我国的《水法》也没有明确规定水权交易,导致实践中水权交易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农民的利益也没有办法很好的维护。
三、现行法律框架下的农村水资源使用
(一)根据新《水法》的规定,农村集体对水资源仅享有使用权。农村水资源的合法使用是根据《水法》中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占有。存在两种情况,需要申请取水可证的及不需要的情形,《水法》第三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农民想要获得额外的取水权就必须申请取水许可证。在我国,水资源配置主要通过政府行政指令实现,致使水资源有偿使用原则贯彻无力,无偿或低费使用水的现象十分普遍。取水许可制度只对相对量大的取水行为有效,少量的取水则免于取水许可申请,而这少量的具体数额由各地政府根据需要规定,因为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各地标准就应该因地制宜。但是农民的取水量以及权限问题法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只是模糊的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因此导致水资源的浪费,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二)水资源归国家所有并不意味着国家对水资源享有私法上的所有权,水资源所有权首先体现为国家及其政府对国家范围的水资源进行管理和以保护生态系统健康完好性的需要,这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如果没有国家的允许,任何人都不能对水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拥有和利用。③如果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一定范围内有权将多余的水卖给需要用水的单位或者个人的话,那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这一行为是水权的转让还是水的买卖呢。所以对于农业水权的创新目标就应该使水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入市场机制。
(三)《水法》中有关水权转让仍未有明确的规定,政府行政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水的所有权,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村水资源的市场流转,有学者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就应该作为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适时调节不适应市场健康发展的现象即可,不可过多干预,这样才符合社会发展的节奏。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存在大量的水权交易,有许多村集体实行用水者协会,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民参与管水,自觉维护工程、提高灌溉效率和设施使用寿命,减少水费收缴中间环节,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是用水者协会很难发展到不同村集体之间,水量分配不均匀的村庄或者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得不到根本性的解决,因此反映了公众参与农村水资源管理资格的获取应该由法律来加以明确,建立更完善的制度来调整诸如用水者协会等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四、农村水资源使用权限合理分配
(一)从我国现有的水权转让实例中分析当前我国农村水资源的权限分配
1、我国有关水权转让第一案,东阳义务水权转让一例充分说明东阳市把无偿弃水和农业节水变成了有偿收入,在总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两市水利基础设施及农业生产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成功的水权转让案例从一些层面告诉我们,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力措施,契合当下节水环保的观念。根据现行法律中的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以及修建的水库是满足农业生产以及农民生活用水的无偿使用资源,政府应该加强监管,对于地下水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取水量幅度中开采,并交纳相应的水资源费。有关农村水资源的经济功能的分配,例如渔业权,养殖权等应该交由市场来调节。
2、水权转让应该交由根据实践性的组织来进行分配。在之前农村水资源的使用现状中提到过有的村集体采用用水者协会来协同管理农村水资源,但是用水者协会的成员需要更为民主的选举,当选者需要具有管理职能与专业的经济常识,提高用水者协会的管理职能,加强村与村特别是邻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在枯水季节可协商用水量的分配,满足各个村集体所需的用水量,减少争水现象的发生,也减轻了行政部门的压力,实现了村民自我管理与自我经营的目的。
(二)水权市场建立的相关建议
1、水资源费的征收应实行分类计价,对使用地表水和客水水源的用户以低于水资源成本的水平征收,低于成本部分由政府财政负担;对自备水井使用地下水源的用户实行惩罚性高价征收,促其减少地下水源的使用。通过经济手段,调节水资源的消费结构。在我国还没有对自备井的水资源费用有一个详细明确的征收标准,因此地下水的使用权遭到滥用,造成环境的破坏以及水资源的浪费,达不到水权转让的目的。
2、建立精确的用水计量体系,农村进行灌溉用水时,相关部门对所管辖地区要进行调查,将农户土地的多少大小进行丈量,数据存档备案,这样村集体在取水量上就有相应的限制,超过水量同时按亩收费,实行高价收费,这样可有效防止水资源的浪费。也可以避免村集体为了水权的交易而出现“偷水”的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其具有的经济属性以及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决定了它的非私人性。农业生产对于国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不明确导致了农村水资源权限不明,发生的水事纠纷逐渐增多,为了维护国家以及村集体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村民的节水意识,提出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成立村民自己管理的水权交易组织,对于地下水的开采以及使用,行政部门除了加强管理之外,还需要建立专业的测量体系。
注解:
① 中国水利部部长:到2030年我国缺水问题将会更加突出
② 李玉敏、王金霞《农村水资源短缺、现状、趋势及其对作物种植结构的影响――基于全国10个省得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自然资源学报第24卷第2期,2009年2月
③ 崔建远,彭诚信,戴孟勇.《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研究》/崔建远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3
参考文献:
[1] 崔建远,彭诚信,戴孟勇.自然资源物权法律制度研究/崔建远主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3
[2] 刘卫先对我国水权的反思与重构[期刊论文]-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2)
[3] 曾玉珊.胡育荣农村水资源权属制度的法律分析[期刊论文]-甘肃社会科学 2013(5)
[4] 黄萍.HUANG Ping 水资源利用市场化下的水权及其类型化探讨[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12(5)
[5] 刘思水权与治权:谁有、谁治与谁享――基于广西省壮村的调查与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14
[6] 覃琼霞 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 310018浙江水权交易实践的效益分析――以东阳- 义乌为例
[7] 全球水资源现状,2013.
[8] 现代水权制度建设研究.李光丽1, 2, 霍有光2.(1.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陕西西安710049; 2.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710049)
[中图分类号]D0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0863(2013)06-0104-06
在大型项目建设中,为了使各子项目以及外部影响因素同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对工程项目集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创新。王国庆和黄钧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群的建设管理问题,提出了“同步达效”的概念。[1]2011年7月29日,河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在郑州组织召开河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又好又快地推进配套工程建设,以确保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同步通水、同步达效”。
“同步达效”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提出的概念,其基本思想可以被整个管理学所借鉴和吸收,在对大型专项行政项目建设或完成某项使命实施绩效管理时,特别是针对社会复杂系统和组织复杂系统进行绩效管理时,很有必要引入这一思想和方法。 “复杂系统”是指通过对一个系统的分量部分(子系统)性能的了解,不能对系统的性能作出完全的解释,这样的系统称为“复杂系统”。用通俗一点的说法,对于复杂系统,整体的性质不等于部分性能之和,即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2]大型专项行政项目可以看作是复杂系统,系统本身及其子系统与周围的环境有物质的交换、能量的交换和信息的转换。系统中子系统的种类繁多,子系统之间有交互作用,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和层次性的特征。[3]大型专项行政项目的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公共服务绩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公众需求满足程度的同步性问题,项目建设中在完成某项使命时各部门、各子项目之间绩效的同步性问题,同一任务在其实施的各阶段衔接的问题等,都存在这方面的要求。本文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项目集为例,把“同步达效”的概念引入大型项目的绩效管理研究中,重点分析同步达效的特征、实现条件等,力求丰富关于绩效管理理论的研究。
一、同步达效的内涵及基本原理
绩效管理是一个包含绩效计划与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等环节的系统过程。Bernardin给绩效做出定义,认为绩效是对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所创造的产出的记录或工作的结果。[4]Bredrup 认为绩效管理由计划、改进和考查三者组成。[5]周志忍从系统工程、动态过程和人力资源开发手段三种意义上界定了绩效管理的概念,认为绩效管理是为实现所期望的结果而实施的由一系列管理机制和技术构成的有机系统,是由战略规划、年度计划、持续性绩效管理、绩效报告和信息利用等环节构成的动态过程,是围绕组织绩效提高这一目标而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技术。[6]陈丽研究了基于共同价值的多维度组织的协同管理问题,分析构建了基于共同价值的多维度组织绩效协同管理体系。[7]高小平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中国绩效管理是一种“通过创新,创造绩效”的创效式绩效管理,主要通过体制性创效、机制性创效、功能性创效和辅创效,还有对这些行为的评价与管理,从而实现绩效管理的创效化和行政管理的高效化。[8]这些研究成果表明,绩效管理内在地存在着“同步达效”所需要的“结果”、“协同”等元素,可以说,绩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同步达效”已经达到了呼之欲出的境地。
(一)同步达效的概念
同步达效是指通过系统的各要素、层次和子系统之间的协同配合,使系统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优的状态。具体到工程或项目而言,是指工程或项目的各个环节和部门都达到了计划要求的目标,实现预期效果。
(二)同步达效的基本原理
1.短板原理。“短板原理”又称“木桶原理”,即木桶的盛水量是由箍成木桶的木板共同决定,并受最短的木板所限制的,最短木板是木桶盛水量的“限制性因素”,起到了支配和决定的作用。在一个系统中,“限制性因素”决定是否能够实现整体功能的最大化。具体到一项工程和项目的管理中,往往效率最低,分配资源最少的部门决定工程是否能够最终按时达标,实现绩效的最优化。因此,同步达效要求注意“限制性因素”的选择,做到资源分配的合理性,部门绩效的同步性,通过互动协作,适当突出对“限制性因素”的管理,使系统各部分均衡发展,实现组织整体的最优绩效。
2.役使原理。役使原理指出,系统演化过程中,在接近状态变化的临界点时,“快变量”由于变化太快,以致未对系统施加影响就消失或变化了,而极少数“慢变量”变化相对缓慢,成为支配和主宰系统演化的序参量。序参量由子系统的竞争与协同产生出来,同时它又支配子系统,子系统伺服于序参量、序参量协同合作形成有序的宏观结构。具体到一个工程而言,进度最慢的部门或项目决定着系统的进度。同步达效力图克服部门间效率的不同步问题,以保证工程整体按照理想状态进展。
3.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统一原理。“囚徒困境”的占优策略均衡揭示出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间的冲突和矛盾。反映在一项工程项目中,各部门按着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导致组织整体绩效的偏离。同步达效重视组织各部门间的相互影响,具体到管理活动中,强调生产、财务、研发、后勤等部门间的互动沟通、协同运作,避免因各自为己而造成部门间的相互制肘,减少因缺乏互动性而产生的内耗,实现甚至倍增整体绩效。
二、同步达效的主要特征
同步达效是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协同学和管理学等理论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研究管理系统中各个对象、要素的活动规律,以达到对其实施协同管理目的的一种理论。目的是通过协调各部分目标达成的效率,以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效应最大化。与传统的部门管理活动相比,同步达效强调协同的思想,具有互动性、协调性、同幅性等特点,在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看待问题的视角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同步达效试图使系统达到“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构造学习型组织,以适应当前知识型社会和迅猛发展的社会经济对现代管理提出的要求。其特征具体表现为:
第一,互动性。随着社会交流与合作的日益频繁,管理环境的日益复杂,管理系统已经不可能按照简单机械的分工活动来运行,或只通过各部门相互独立的工作来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而是需要各种管理要素的互动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消除阻碍目标达成的消极性冲突,形成和谐的分工合作机制、建立起相互促进的目标达成氛围,加强各要素的目标达成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系统效应。
第二,协调性。“同步达效”管理归根到底就是协调组织各部分的行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传统的管理活动注重专业分工、部门分离,因此,各部门之间缺少互动协调。同步达效力图打破僵化的科层界限,加强部门间的互动和协作,达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统一。传统的管理活动只重视对组织所需资源的寻求,却忽视了对动态环境的考虑,从而缺乏对动态环境作出及时反应的能力。同步达效的协调性则包括了系统与环境的互动与协调,更加重视与利益相关者的适应性调整。
第三,同幅性。“同步达效”强调组织运行时系统各部分在时间、空间和速度上的同幅性,即要求各要素遵循共同的时间参照系,在空间里合理布局,在速度和力度上张驰有度、松紧衔接。如准时生产制中要求前后相邻工序在时间上要平行同幅进行,并且前后相邻工序的生产率要相等或接近。具体到工程项目集而言,同幅性要求避免各部门的无序运行,促进了系统形成协调一致的整体运动,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三、同步达效的实现条件
在组织系统的实际管理活动中,时常会存在不注重对组织系统中 “短板”的管理,忽视“快变量”和“慢变量”之间的协同,缺乏对各子系统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等问题,这些都会阻碍整体绩效最大化的实现。因此,要实现同步达效就需要从管理结构、管理过程、加强沟通协调三个方面创造条件。
(一)管理结构上的协同衔接
同步达效强调组织系统中的各要素间、要素与子系统间、各子系统间、系统与环境间的互动与协作,强调通过组织系统各部分的协调合作,最终实现整体绩效最大化。体现在管理结构上,主要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空间横向环节的协同,二是时间纵向层次的衔接。空间上的同步性要求各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就好比交响乐队,必须有弦乐、器乐和打击乐等不同部分协调演奏,才能产生出美妙的乐章。[9]时间上的同步性要求各要素之间的顺次衔接,就好比接力比赛,要求团队的每位成员在依次完成个人负责的一段赛程后,相互合作,配合默契,进行接力棒的传递,获得比赛最终胜利。
(二)管理过程中的同步可控
从管理过程看,同步达效强调各环节的先后协调,控制缝隙和时间差;在同一环节上,要求各子系统同步协调,强调速度的可控性和同步性。速度的可控性主要是指各要素之间保持最合适的进度,就好比在接力比赛中,顺利的交接棒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条件。优秀的接力跑运动员会在交接棒的瞬间,恰好达到在接力区的最高速度,然后跑出接力区,一直到把接力棒交到下一名运动员的手中,这样环环相扣,最终冲刺到终点。所谓同步性,不是时间上的机械统一,而是各子系统协同运作,并且要特别注重起关键作用但在系统中往往占弱势地位的“限制性因素”,就如同在接力比赛的队伍中,如何合理安排速度最慢的那个选手的赛位,对比赛至关重要。同理,在“田忌赛马”这个经典案例里也讲到,先用下等马对上等马,又用上等马对中等马,再用中等马对下等马,这样就以两胜一负取得总体好成绩。
(三)加强协调沟通机制的建设
实现同步达效的协调沟通机制是指可以使各子系统或要素能更好的产生协同作用从而促进系统实现整体绩效最大化的一切交流或沟通方式。这是组织系统实现同步达效的基础,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协调过程中的管理成本和利益分配
从成本角度看,同步达效要求组织系统中各要素和子系统的协同成本要小于实现整体绩效最大化所带来的收益。协调成本过高,则不符合同步达效的内涵和要求。犹如在接力比赛中,过长的交接棒时间或者交接棒时出现失误都会使比赛失利。
组织系统内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技术、信息等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因为资源是稀缺的。从利益分配角度看,同步达效强调按照组织系统中各要素和子系统对实现同步达效所起作用的重要性或“贡献”大小进行利益的合理分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可能导致冲突的产生,从而影响整体绩效最大化的实现。在协调沟通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个体目标和整体目标的统一,凡是不利于整体目标实现的个体行为都应被避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既是持续实现同步达效的必要物质条件。
2.构建信息沟通平台
为了优化信息沟通的内容,解决沟通不畅,反馈不对称等问题,系统与外部环境间、各子系统间、子系统内部可以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如我国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常常启用“工作领导小组”的机制,属于任务性组织的性质,它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一类是常设性领导小组,如“中央财政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等。另一类是临时性领导小组,如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项目集建设中成立的“河南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这类组织一般是为了推动某项重大公共政策而设立。[10]这种机制可以看作是促进系统沟通交流的平台,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作用,增进各方面的协调,指导和监督大型专项行政项目的建设,减少执行摩擦成本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监督指导各子系统和要素的运行,促进同步达效的实现。
四、同步达效的协同分析框架
大型项目绩效管理的同步达效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巨系统,涉及众多部门、众多利益群体、众多领域。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应用WSR(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将大型项目系统进行条理化、层次化,化繁为简,并融入协同的思想,构建同步达效的WSR理论协同分析框架。
(一)WSR系统方法论原理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Wuli-Shili-Renli System Approach,简称WSR方法论)是由顾基发教授与朱志昌博士在1994年提出的一种软系统方法论,在观察分析带复杂特性的系统时,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哲学思辨性,既是一种东方系统方法论,也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工具。[11]
WSR方法论认为,社会事态由物、事、人组成。任何处理这类事态的项目都应从机能整体性的角度考虑物理、事理、人理这三个要素。[12] 物理主要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通常用到科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回答“物”是什么的问题,需要的是真实性。事理是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去安排这些物,通常用到管理方面的知识,主要回答怎样去做的问题。人理是做人的道理,处理任何事物都离不开人去做,以及由人来判断这些事和物是否得当,通常要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主要回答应当如何做的问题。 [13]
(二)同步达效的WSR理论协同分析框架
大型项目建设涉及到规划研究、调查分析、选择方案、建设过程中具体科学技术的运用、运营时各方面关系的协调等。大型项目的同步达效强调整个过程中物、事、人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关系,通过有机地协调系统各部分,进而达到整体绩效最大化的目标。
1.WSR三维分析模型
基于上文阐述的WSR系统方法论的原理,对大型专项行政项目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项目对资金投入的要求,融资进度的规划、施工建设中各风险的评测等方面的数据、数据采集及统计过程看成物理,因为通过具体的数据收集和调查研究,对项目进行成本-收益的可行性分析,回答了该项目的“物”是什么,是否有必要进行建设的问题;具体到工程建设中,运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提高劳动效率,可以看作是事理,即通过管理科学等“硬”技术回答了怎么去做的问题;那么如何保证项目建成后最大化发挥公共服务绩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看成人理,这个层面主要涉及到决策者,执行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问题,需要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软”技术解决最好怎么做的问题。图1为WSR三维分析模型:
图1WSR三维分析模型2.WSR系统分析矩阵
按WSR系统方法论的思想,将大型专项行政项目系统条理化和层次化,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对各子系统和元素进行分析,具体过程可用矩阵加以描述:
(1)划分系统项目集
将大型专项行政项目系统按一定规则划分成n个子系统,如按工程进度顺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划分为规划期,建设期和运营期三个阶段。设项目系统集为A:
A=(a1,a2,a3,……an) ai是系统的第i个子系统
(2)确定维度分析矩阵
根据对大型专项行政项目“物理”、“事理”、“人理”的初步分析,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环境,采用德尔菲法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确定影响子系统的变量,用维度分析矩阵加以描述,用B表示:
B=(bij)3xm=b11b12b13…b1m
b21b22b23…b2m
b31b32b33…b3m
B中的元素bij(i=1,2,3;j=1,2,……,m)表示从“物理”、“事理”、“人理”不同维度着眼,对系统A的子系统ai产生影响的变动因素,比如项目资金量,政策法规的变动,施工设备与技术的改良等。
(3)构建系统分析矩阵
由上述A和B,大型专项行政项目R可以用矩阵的形式表示为:
R=(a1Ba2B…anB)T
其中,aiB表示经过WSR系统分析的大型专项行政项目R的第i个子系统;aibij表示第i个子系统中,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中某个维度着眼分析的第j个元素。
3.同步达效的分析思路和框架
应用WSR(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将大型专项行政项目系统进行条理化、层次化,确定项目R的子系统aiB和第i个子系统中的元素aibij。要实现组织系统的同步达效,需要aiB和ajB之间,aibii和aibij之间,aibij和ajbji之间的互动与协作,提高元素间的协同性,增进信息交流,消除负面冲突。还应针对组织系统层面和子系统层面的“短板”和“慢变量” aiB或者aibij进行管理,以保证管理结构上的协同衔接和管理过程中的同步可控。分析框架如图2:
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项目集同步达效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由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全长1432公里,其中在河南境内731公里,途经南阳、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安阳,总投资776.41亿元。为了使南水北调水资源在水源地之一的河南省充分发挥其效益,更好地促进流域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项目集需要运用同步达效的管理方法。这里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项目集如何实现同步达效进行分析。
(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项目集同步达效的目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项目集同步达效的目标就是按照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协调进度建设要求,主体工程、配套工程及管网工程,各个工程阶段和各个利益相关者有效合作,使建成后的供水负荷与设计供水量、实际用水相当,满足工程设计时的预期要求,水质符合要求,保证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使整体工程效益最大化,充分发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二)同步达效的WSR理论协同分析
1.同步达效的系统性分析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项目集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规划期(Planning period)、建设期(Construction period)、运营期(Operation period)。本文研究认为,该工程项目集划分的三个时期属于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即系统项目集A=(ap,ac,ao)。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各时期中涉及具体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的活动属于“物理”方面,如工程方案的调研,项目可行性分析等;具体工程的开工建设可以看作是“事理”方面,如施工过程中妥善解决让膨胀土遇水不软等技术难题;而建成通水后,保证水资源能卖出去、被利用好,最大限度的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等问题则涉及到“人理”的方面。系统整体绩效与其各时期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函数表示:
f(U)=f(P,C,O)
P,C,O是项目集规划、建设、运营三个时期,各个时期中分属不同维度,发挥作用的职能部门、开工运行的具体项目工程等则可以看作是每个子系统中的元素。从管理结构和管理过程上看,对各时期进行统筹管理时,需要实现子系统间的协调配合,在时间上保证各时期纵向层次的衔接;就单个时期而言,需要充分调动各时期部门的积极性,在空间上保证横向环节的协同,实现每个阶段的预期目标,使子系统内各要素间达到速度的可控性和同步性,最终实现项目集f(U)的最大化。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主要由中线主体工程、分水口门以下至城市水厂以前供水配套工程、城市水厂及管网工程三部分组成(简称为主体、配套及管网三部分工程)。这三部分工程以“项目群”的形态出现,属于复杂的巨系统。其中主体工程由国家负责投资,配套工程由河南省南水北调作为责任主体,配套供水线路总长998.5km,涉及l1个省辖市,57个县,涉及面广,协调量大,工作任务重,而管网工程则是省辖市作为责任主体。[1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项目集要实现同步达效,不仅要求主体工程、配套工程以及管网工程各项目顺利达到预期目标,还要求每部分工程需要按照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协调进度进行建设。配套工程的顺利推进保证了主体工程按时建成通水,管网工程达到工程设计对供水负荷与实际用水的预期要求,确保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工程整体效益最大化。
2.工程中“短板”和“慢变量”的管理
系统中的“短板”和“慢变量”是指决定系统是否能够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的关键因素。同时,往往因为其效用实现的延时性和对主体因素的辅而被人忽略。具体到该工程项目集而言,从宏观层面分析,运营期是整个工程项目集的“短板”和“慢变量”,直接关系到建成通水后水资源能不能被利用好、能不能卖出去、能不能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成有利的功效等问题。这恰恰是工程项目集实现同步达效的内在要求,因此,不能因为建设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而放松对运营期的管理。微观层面的分析,具体以对规划期的“短板”和“慢变量”的管理为例。
(1)运营期的管理。工程建成后,河南省受水区将出现引丹水与当地地表水、地下水等多水并用、联合调度的局面。为保证工程运营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保障供水配套工程良性运行,应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定受水区地下水控制开采管理办法等,形成一个由政府主导、市场调控、用水户参与的供需水管理体系,促进受水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需注意水价控制的问题和建立水权交易市场。
水资源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商品,政府应通过立法,建立合适的体制和提供有效的经济手段,保证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能力。南水北调水资源的成本主要包括3 个部分: 资源水价( 水资源费) 、工程水价、环境水价( 污水处理费) [15]。水价制定时既要考虑成本问题,又要考虑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承受力问题。具体来说,水资源价格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公平性和平等性原则,水资源高效配置性原则,成本回收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性原则 [16]。
水权交易问题是工程建成通水后水资源交易市场的核心问题。由于水资源的所有权是国家的,水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是分离的,在经济活动中,水权更多地是指使用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河南各个地市会被分配大约整个工程的1/3的水量——37.6亿立方米。这些水被分配到沿线的一些县市中。虽然规划时各个县市都上报了用水量,但是考虑到各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情况、水资源的贫富情况等,可能会出现某些时间某些县市不想用引来的水,有些县市可能还缺水。按照目前的管理模式,不论这些县市用水与否、用水多少,都要支付工程水价——大约每吨一元多。这会对不用或用水量比设计水量小的县市造成了经济负担和水资源的浪费。所以建议建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权交易市场,使得工程引水的使用权可以交易——不仅在河南内部,还可以考虑跨省交易,如河北、天津、北京等地。
(2)规划期的管理。在规划期中,需要充分考虑项目资金、设计施工、拆迁移民和政治环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在工程项目的规划管理中,一般假设资金供应是充足的,河南段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20%)、省财政配套资金(20%)、南水北调基金(40%)和商业贷款(20%)。此外,项目设计是规划期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制定工程规划时除充分考虑工程设计施工计划和合理安排融资进度外,还应特别注意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移民拆迁和对政治环境的影响的问题,这是规划期管理的“短板”和序变量,处理不好,不仅影响工程项目集同步达效的实现,还可能会引起。
中线工程于2003年开建,位于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之上的丹江口库区是其水源地,因此库区移民安置成为了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此次移民涉及迁动安置的人员约32.8万人,其中23万人需要外迁。拆迁和移民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相关政策的落实和资金的调配,拆迁过程中冲突的沟通,库区移民与迁入地区居民和环境矛盾的调解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由于拆迁和移民问题的复杂性对工程施工进度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也需要在规划中做出相应解决预案。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影响到供水区和受水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会对相关区域的政治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工程项目规划建设的同时,还要推进配套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通过对各种水源的使用从立法高度加以科学的规划,使其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生态效应最大化。如加快地下水控制开采专项法律法规建设,改变专项法律法规缺位的现状;依法实施统一管理,改变地下水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的现状;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制度,依法加强取用地下水的源头管理;加强节水措施的落实,提高受水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受水区水资源的消耗;加强普法和执法工作,营造学法、用法、严格执法的法律环境;加强对工程附近的工厂排污、城市建设、工业建设、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法律规定,避免对引水的水质造成破坏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14]王国庆,黄钧.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群同步达效研究[A]. “工程管理论坛论2009中国”编委会编.2009中国工程管理论坛论文集[C],2009.
Wang Guoqing,Huang Jun.Research on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Centre-line Project Obtains Group Synchronous effect,Project Management froum,2009 China.Conference Prceeding of China Project Management forum,2009.
[2][3]戴汝为.系统科学及系统复杂性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2(11).
Dai Ruwei. Research On System Science and System Complexity. Acta Simulata Systematica Sinica,2002(11).
[4]Bernardin,H.,Betty,R W,Performance appraisal: Assessing Human Behavior at Work,Boston:Kent Publishers,1984.
[5] Bredup,Performance Management: A Business Process Benchmarking,London: Chapman & Hall Publishers,1995.
[6]周志忍.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公共行政评论,2009(1).
Zhou Zhiren. Study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China:A Historical Review and Critical Assess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9(1).
[7]陈丽.基于共同价值的多维度组织协同机理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2009.
Chen Lin.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the Method of Synergy for the Multi一dimensional Organization Based on the Common Value.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Tianjin University,2005.
[8]高小平,盛明科,刘杰.中国绩效管理的实践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1(6).
Gao Xiaoping,Sheng Mingke,Liu Jie. The Practice and Theory of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n Chi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1(6).
[9]潘开灵.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5.
Pan Kailing.Management Synergy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Research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5.
[10]贺东航,孔繁斌. 公共政策执行的中国经验[J].中国社会科学,2011(5).
He Donghang,Kong Fanbin. China’s Experience in Public Policy Implementatio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1(5).
[11] 顾基发,唐锡晋,朱正祥. 物理-事理-人理系统方法论综述[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12).
Gu Jifa,Tang Xijin,Zhu Zhengxiang. Survey on Wuli-Shili-Renli System Approach.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7(12).
[12]赵丽艳,顾基发. 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及其在评价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7(4).
Zhao Yanli,Gu Jifa. Wuli-Shili-Renli (WSR) System Method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Evaluation. Journal of UEST of China,1997(4).
[13]佟雪铭. WSR方法论在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的应用[J].软科学,2008(1).
Tong Xueming. Application of WSR Methodology i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Soft Science,2008(1).
[15]董文虎.三论水权、水价、水市场——水价形成机制探析[J].水利发展研究,2002(2).
Dong Wenhu.Discuss the Water Right,Water price and Water Market:Water Price Forming Mechanism Analysis,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Research, 2002(2).
[16]孙刚,房岩,刘倩.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制定原则新探[J].工业技术经济,2010(12).
Sun Gang,Fang Yang,Liu Qiang. A Discussion on Principles of Water Price Fix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Industrial technology economy,2010(12).
塔里木河流域是塔里木盆地内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渭干河与库车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等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多年平均径流量312.5亿m3(国外入境水量63亿m3),主要以冰川融雪补给,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30.7亿m3,流域水资源总量为429亿m3。历史上塔里木河流域的九大水系均有水汇入塔里木河干流,但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等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前,车尔臣河、克里雅河、迪那河已相继与干流失去了地表水联系;40年代以后,喀什噶尔河、开都河—孔雀河、渭干河也逐渐脱离干流,目前与塔里木河有天然地表水联系的只有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三条源流,以及通过人工干渠向塔里木河输水的孔雀河。
目前,源流区总面积为24.1万km2,其中山区面积17.12万km2,占71%,平原面积6.98万km2,占29%。源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52.4mm,主要集中在山区,年降水量可达400mm以上,是主要产流区;平原降水量大多在40~70mm之间,产流很少,属干旱地区。在源流区中,阿克苏河由源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库玛拉克河和托什干河两大支流组成,河流全长588km,经依玛帕夏闸汇入塔里木河干流。国内流域面积4.28万km2(境外流域面积1.95万km2)。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喀拉昆仑山北坡,有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支流,河流全长319km,由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后汇入塔里木河干流。流域面积4.93万km2。叶尔羌河发源于喀拉昆仑山北坡,由主流克勒青河和塔什库尔干河、柯克亚河和乌鲁克河等支流组成,河流全长1165km,叶尔羌河出流域灌区流经200km沙漠后到达塔里木河干流。国内流域面积7.70万km2(境外流域面积0.29万km2)。开都河发源于天山中部,全长560km,最终注入博斯腾湖。博斯腾湖是连接开都河和孔雀河的枢纽,它既是开都河的尾闾,又是孔雀河的发源地。随着入湖水量的减少,博斯腾湖的湖水已无法通过自然落差流入孔雀河。1976年以来,借助于所建成的扬水泵站及输水干渠,实现博斯腾湖向孔雀河供水,进而向塔里木河干流供水。
三条源流的水资源总量201.39亿m3,其中地表水196.61亿m3,地下水4.78亿m3。径流量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也有少量的地下水和泉水补给,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表1)。阿克苏河是目前惟一的一条常年有水补给塔里木河的河流,是塔里木河最主要的源流;和田河在每年洪水期有水补给塔里木河,是塔里木河的主要季节性源流;1985年以后,叶尔羌河已无水供给塔里木河,仅在1994年发生特大洪水时,有部分余水输向塔里木河。三条源流河流入干流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87亿m3,其中阿克苏河占73.0%,和田河占23.9%,叶尔羌河占3.1%。此外,从1976年开始,通过博斯腾湖扬水泵站及输水干渠,每年向孔雀河供水约10亿m3,其中约2.5亿m3水量通过库塔干渠输到塔里木河干流的下游灌区,以解决该地区的春季生产生活用水。
2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
塔里木流域在相对长的历史时期里,人口和经济增长缓慢,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塔里木河流域较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弄清塔里木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我们先从历史的角度加以描述,然后从逻辑的角度做一个归纳。
2.1根据水源可利用性建立新的移民点
建国以后,为了国防安全,屯垦戍边的需要,我国一直面临着粮食短缺问题。在当时看来,塔里木河流域地域广袤,是适宜采用外延扩大再生产方式生产粮食的一个好地方,而且认为,这是合理利用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和水资源是当时开发塔里木河流域所面临的两个制约因素。第一个问题是通过扩大建设兵团建制和从东中部移民的办法加以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根据利用水资源的难易程度决定团场配置的做法加以解决的。于是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出现了一批新的居民点和大片新的耕地,塔里木河流域也随之变成了一个粮仓,生产出的粮食为化解当时的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2以提高引水率的做法扩大开垦规模进而粮食生产规模
生产建设兵团为了扩大商品粮产量,不断地开垦耕地从而扩大生产规模。1993年与1949年相比,源流区的灌溉面积从35.12万hm2增加到77.66万hm2,净增42.54万hm2。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耕地对水资源的需求,生产建设兵团采取了增加引水量的做法,引水量占河川径流总量的份额逐步上升到80%以上,叶尔羌河灌区的引水率接近100%,从而导致源流汇入干流水量的逐年减少。据统计,1957─l995年源流区多年平均来水量平均每年增加2000万m3,而源流灌区用水量平均每年增加5000万m3,使汇入干流首阿拉尔站的水量平均每年减少3000万m3。经过几十年的累积,阿拉尔站的径流量由50年代的49.35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42.33亿m3,减少17.5%。
2.3以开辟新水源扩大开垦规模和粮食生产规模
在塔里木河流域,任何一条河的水量都是相当有限的,而且随着引水率的不断提高,引水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所以,随着垦殖规模的继续扩大,先后又采用了打井获取地下水的办法。此外,还在博斯腾湖建起了扬水泵站及输水干渠,实现博斯腾湖向孔雀河供水,其中的库塔干渠则是专门为引孔雀河水济塔里木河下游的恰拉灌区修建的,从1976─1994年平均输水量2.06亿m3,解决了干流下游的一部分用水需求。
2.4减少灌溉系统的输水损失
为了化解下游来水量减少的负面影响,位于干流区的5个团场对干、支、斗渠全部进行了防渗处理,渠系利用系数由原来的50.2%提高到81.2%,提高了31个百分点,在来水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仍能维持1.66万hm2耕地的灌水需求。同时,由于渠道渗漏减少,垦区地下水位有所下降,土壤盐渍化程度也在减轻。
2.5采用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具体措施是通过发展膜上灌,棉花改窄膜为宽膜,推广玉米、冬小麦的膜上灌,水稻改浅水淹灌为旱育稀植,有条件地方试行喷灌、滴灌。根据农一师水利规划和塔里木河流域规划,在不增加引水量的情况,发展节水灌溉。
2.6调整种植结构
在开垦初期,种植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在粮食作物中又以水稻为主,占粮食总产量的70%。到80年代,流域内粮食作物比重仍然很大,占45%,但随着来水量的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趋于下降。进入90年代以来,来水量进一步减少,1991─1995年平均供水量只有4.64亿m3,其中来水量2.38亿m3,引水量2.26亿m3。扣除水库、渠道及河道的蒸发与渗漏造成的水量损失,可用的水量远不能满足灌溉需要。为了解决水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5个团场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00hm2,其中以小麦、大豆和棉花为主,占耕地总面积75%。
2.7弃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3万hm2耕地,因为缺水不得不大面积弃耕,如今耕地已递减到1.2万hm2。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发生了有水文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水荒,断流时间持续时间长达300多天。兵团被迫再次扔掉0.33万hm2耕地。在被称为“风头水尾”的34团、35团,也由于缺水而放弃了近半耕地,当年开垦的上万亩耕地如今仅剩266.67hm2。
在干流下游,由于垦区内水库蓄水严重不足,1993年被迫弃耕棉田3500hm2。20世纪90年代以来,恰拉和铁干里克灌区60年代开垦耕地约2.67万hm2,由于缺水灌溉,被迫放弃了约1万hm2。现有耕地面积1.67万hm2,实际播种面积1994年只有1.33万hm2。
塔里木河流域现在不仅停止了毁林开荒,而且决定在3年时间内压缩20万公顷棉田。退耕后的棉田大部分用来栽种果树及荒漠植被。塔里木河流域的巴音郭楞州2000年已经退耕还林0.75万hm2,今后5年内将退耕还林4.67万hm2,退耕还草2.2万hm2。阿克苏地区将在塔里木河两岸种植6.67万hm2生态林。
2.8实行宏观调控措施
塔里木河下游恰拉至台特马湖段,历史上因水量充足,沿岸胡杨、芦苇、甘草和红柳等植被生长茂密,形成一条宽约1~5km的纵贯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天然“绿色走廊”。近几十年尤其是最近30年,这条“绿色走廊”因水源断绝,日趋衰败,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存在着被风沙淹没的极大可能。为了消除绿色走廊面临的生态威胁,政府采取了调水措施。2000年5月和11月,先后两次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总共调水3.27亿m3,调水距离785km,水流通过断流河道长达215km,使断流将近30年的塔里木河下游得到清流的滋润。2000年第二次输水结束后,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地下水位抬升3m以上,地下水影响宽度达到800m,影响范围约200km2,这对以胡杨林为主的“绿色走廊”起到紧急抢救的作用,延缓了生态系统的急剧蜕变,而且增强了搞好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信心。由于塔里木河尾端台特玛湖以上148km的河道仍处于干涸之中,2001年第三次从博斯腾湖调水输入塔里木河,输水将直至台特玛湖。
从逻辑角度看,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相继经历了4个阶段:(1)单一依靠渠系利用地表水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渠道渗漏严重,加上大水淹灌,水资源的损耗率极大。(2)渠、库配合利用地表水阶段,其实质是利用水库拦蓄的一部分夏洪和冬闲水扩大灌溉面积,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渠、库、井配合,地表水与地下水并用阶段。地下水的适当开发,既能降低地下水位,从而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同时又能减少无效蒸发,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4)提高引水效率与用水效率并举阶段。提高引水效率的措施有渠道衬砌等,提高用水效率的措施包括推广玉米、冬小麦的膜上灌,棉花改窄膜为宽膜,水稻改浅水淹灌为旱育稀植,有条件地方试行喷灌、滴灌,以及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
3近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开发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
3.1资源调查、考察与流域规划
1982─1986年,先后进行了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干流的资源调查和科学考察。1986─1991年又相继完成了叶尔羌河、和田河和阿克苏河的流域规划和塔里木河的干流规划。1999年12月18─30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自治区计委牵头,水利、农业、林业、牧业、气象、中科院新疆分院、巴州、兵团、农二师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塔里木河中下游进行了勘察,并完成了《塔里木河干流水利工程建设与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项目建议书》。2000年1月12日~28日,2月13─29日,在水利部的具体要求和安排下,新疆水利厅组织了38位专家对塔里木河干流进行全程实地踏勘,历时33天,行程11000km;获得了大量的水样、土样、地形断面、GPS定点资料及相应的音像资料,召开了六次座谈会和一次研讨会。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勘察报告、塔里木河规划纲要任务书和规划工作大纲,以及塔里木河生态治理抢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0年4月24日,自治区计委和水利厅通过了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治理抢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现己列人今年国家的基建计划。2000年5月27─28日,由水利部规划总院组织,水利部有关司局参加,审查并通过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任务书。
3.2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近年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清华大学、新疆农业厅、水利厅和塔里木河管理局等单位相继开展了《塔里木河流域自然环境演变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塔里木河流域资源与环境遥感调查和系列图纸编制》、《塔里木河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治》、《阿克苏河¾¾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优化模式及环境保护对策》、《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向干流输水目标管理系统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管理研究》、《塔里木河干流来水平衡研究》、《塔里木河河流形态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等研究项目。上述研究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许多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成果。尤其是1996~1999年,中科院生地所、清华大学和塔里木河管理局承担的“九五”攻关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其研究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经国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3塔里木河干流的整治工作
1992─1996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了《塔里木河治理前期准备项目》,项目总投资3514万元。1994─1996年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实施了《塔里木河向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工程》,项目投资2600万元。1998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塔里木盆地灌溉与环境保护二期工程》,总投资1.128亿元,目前正在实施。上述整治工程的完成使塔里木河流域管理机构和生态综合监测站初具规模,并相继建成了十几座阐、涵、桥。
3.4加强水政水资源管理
1992年1月,成立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颁布了流域管理委员会章程和管理局职责。1994年4月,颁布了《塔里木河流域水政水资源管理暂行规定》。1994年冬至1995年夏,依据《塔里木河水资源管理暂行规定》,利用《塔里木河前期治理项目》和《塔里木河向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工程》中已建成的部分工程,在自治区政府的协调和巴州、农二师的配合下,首次向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绿色走廊泄水2800万m3。1997年12月,颁布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1998年8月,成立了塔里木流域水利委员会常委会和塔里木流域水利委员会、执委会、管理局,并通过了五年工作计划和水利委员会章程。1999年初,下发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各用水单位年度用水总量定额》。2000年2月12日塔里木河流域水利委员会与流域内各地州师局签订了2000年用水协议。2000年4月30日和11月,依靠水利部、自治区政府和兵团的支持和巴州、农二师、塔里木河管理局的共同努力,先后两次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绿色走廊泄水3.27亿m3,对于扭转下游植被衰败的趋势起了积极作用。上述工作的开展使塔里本河流域的管理逐步纳入了法治化管理的轨道。
4水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4.1源流区大量开荒,自用水量急剧增加,导致汇入干流的水量减少
据统计,在1949─1993年期间,尽管源流区的水资源趋于增加,但由于其新增灌溉面积太多,达42.54万hm2,引水率已提高到80%以上,甚至接近100%,导致汇入干流区的水量不断下降。据统计,干流来水量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减少了16.8亿m3。干流来水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即大部分是回归水和农田排水,由此导致了干流河水矿化度的升高。
4.2干流区上游引水过多,下游来水量急剧下降
干流区除了来水量有所减少、质量有所下降外,还出现了上游引水量增多,用水份额加大,下游来水量和用水份额急剧减少的问题。从表2可以看出,最近几十年,干流各区段的耗水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上游耗水量从50年代的14.8亿m3增加到90年代的17.1亿m3,耗水份额由26.4%增加到43.5%;中游耗水量由50年代的25.8亿m3减少至90年代19.2亿m3,但耗水份额相对稳定,维持在46%~50%之间;下游段耗水量减少较多,由50年代的15.6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3.1亿m3,耗水份额由27.7%下降到7.8%。有关资料表明,上游沙雅县境内和中游尉犁县境内的开荒尤为严重,估计每年在1万hm2以上。为了满足新增耕地的用水需求,上游下段和中游乱扒的引水口多达300余处,致使下游来水量由50年代的15.6亿m3剧减为90年代3.1亿m3,减少了80%。由于下游来水量减少,大西海子水库的蓄水量满足不了当地灌区的用水需求,新疆塔里木河管理局准备实施的向“绿洲走廊”应急输水0.8亿m3的目标未能实现。
由于竞相引水,干流来水量愈往下游递减得越快。在阿拉尔至新满渠180km内,每km减少360万m3;新满渠至大坝284km,每km减少400万m3;大坝至恰拉的203km区段内,每km减少1010万m3。下游的总来水量从50年代的14.8亿m3减少到4.64亿m3,减少了69%,铁干里克的来水量由8.5亿m3减少到0.06亿m3,减少了99.3%。阿拉干和罗布庄则分别断流了25年和27年。
4.3流域内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无论是源流区还是干流区,所建的都是引水工程,基本上没有控制性水利工程,加上水利工程严重老化,水毁工程修复缓慢,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很低;基本上没有采用工程治理措施,河道处于自然状态,洪水来时到处漫流,大量水资源被蒸发、渗漏掉了;枯水季节,水质咸化,又不适于灌溉;渠系衬砌率低,输水过程中的渗漏非常严重,损耗率高达60%~65%,以致每hm2耕地的灌溉用水达到16500~22500m3。
4.4缺乏流域总体规划
流域内各地州、各部门各自为政,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源流区和干流中上游随意取水现象比较严重,到达下游的水量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维持农田灌溉和生态需水。
5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5.1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配置
为了有效地协调源流区与干流区的关系,干流区上中下游的关系,以及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的关系,实现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统一管理。1)强化管理、监督,实行干流、源流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按照大流域的概念对分源流、干流所做的流域规划作必要的补充、修改和调整,提高它们之间的耦合性。2)在源流区实行定额限量引水,确保塔里木河干流来水量不低于47.1亿m3,其中,源流区来水量不低于43.6亿m3,“引孔济塔”水量不低于3.5亿m3。为了拯救下游绿色走廊,近期要确保有2亿m3水量泄往大西海子以下,远期达到2.5亿m3。
5.2借助于水价和水权交易等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从供给角度看,水价必须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从需求角度看,水价要反映水资源可带来的边际效益。有了这样的价格信号,就会诱发源流区和干流区开展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创新,实现由增引地表水到转向开发地下水的转变。所谓水权交易,则是为了实现“双赢”。
5.3依靠技术创新和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据业内人士估计,工程措施可挖潜的水资源达7.39亿m3,其中上游段2.46亿m3,中游段4.93亿m3;节水2.79亿m3。其中上游0.82亿m3;中游1.97亿m3。具体措施包括疏通河道,修建控制闸,封堵非法引水口,减少湖区蒸发耗水等。源流区内潜水位在0~2m的面积有7500km2,潜水蒸发量达47.7亿m3。通过开发地下水替代一部分地表水,不仅可利于提高向塔里木河干流输水的保证程度,而且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开发地下水的投资也不会高,一般都低于修建水库的投资,经济效益也是好的。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应实行维护生态与发展生产相结合原则。生态用水按维护现有生长较好的植被面积计算约需31.23亿m3,生产用水可达到9.66亿m3,扣除水库、湖泊、湿地、河流水面蒸发损失6.4亿m3,生态与生产用水比例大体为3:1。干流各区段的水量的分配应按地域相对平衡,上、中游各占源流来水份额的42.5%,即18.5亿m3,下游占15%,达到6.5亿m3。下游再加上孔雀河供水3.5亿m3,合计10.0亿m3,就可满足维护下游绿色走廊用水。
6总结性评论
6.1存在的主要问题
(1)源流区大量开荒,导致用水量急剧增加。据统计,1957─l995年源流区多年平均来水量平均年增加2000万m3,而源流灌区用水量也平均年增加5000万m3,使汇入干流首阿拉尔站的水量平均年减少3000万m3,其结果是阿拉尔站的径流量由50年代的49.35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42.33亿m3,减少17.5%。
(2)干流区上中游大量耗水,致使到达恰拉断面的水量由50年代的l4.6亿m3减少到现在的2.5亿m3,阿拉干地下水位由3~5m下降到11~13m,下游段胡杨林由50年代的5.4万hm2减少到1995年0.733万hm2,减少了86.4%;35年内沙漠化面积增如1.231万hm2,两大沙漠正在靠拢。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无序开发、无序引水、无权威管理机构、无统一治理规划。
6.2治理的基本思路
(1)今后的开发治理中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作保证,建好管好源流,改造治理干流。
(2)水资源首先满足生态需求,同时兼顾生产需求;源流和干流治理应抓紧干流治理;干流的上中下游治理突出上游下段和中游上段的治理;南岸和北岸应当重在南岸;水量水质重在水量,但不忽视水质。
(3)干流治理控制上游、改造中游、挽救下游,下游治理上段保绿洲、中段保生态、下段保通道。
(4)源流治理实现三个转变,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开发利用水资源转变,由片面开发地表水向科学开发地下水转变。由建平原水库向建山区水库取代部分平原水库转变。干流治理实现三个改造,即通过修闸、筑堤、疏浚、封口改造干流通道;通过排水工程和泄洪区建设改造干流水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种植业结构调整改造农业生产系统。
(5)强化流域法治管理,加大监督查处力度,依法治水,依法管理河流。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R].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宋郁东等.中国塔里木河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3]樊自立.塔里木河流域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M].科学出版社,1998.
[4]毛德华.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管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环境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D].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5.王树基,刘兴文.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流域水土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对策[M].气象出版社,1993.
收稿日期:2003-06-02
作者简介:李周,男,1952年9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委员会委员、农村发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村经济》杂志社社长,《中国农村经济》和《中国农村观察》杂志副主编。主要从事环境与资源经济和发展理论与政策的研究。至今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改革》、《管理世界》、《香港社会科学学报》、《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林业科学》、《林业经济》和《美国经济评论》、《牛津经济政策评论》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近300篇。
StudiesontheWaterResourceUtilizationandManagementinTarimWatershed
LIZhou,BAOXiao-bin
环境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旨在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类在经济发展中产生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研究如何利用经济手段解决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与具有超过百年历史的经济学科相比,它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在高校开设环境经济学课程。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环境管理环境中命令-控制型政策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不断显现,以及环境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完善,学术界和管理界逐渐认识到该学科对管理政策制定的重要作用,环境经济学对环境政策制定的影响随之迅速扩大,它逐渐成为环境与资源管理的研究者、决策者和学习者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我国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教学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尽管我国设置“环境经济学系”的高校不多,但是几乎所有设置环境科学系、经济学系及相关专业的高校都开设了环境经济学或者类似的课程。由于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教学对学生经济学背景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而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同于经济学或者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受过经济学的训练。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多、时间紧的特点也不允许他们做这样的知识准备。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环境经济学的教育和教学是一个必须研究的问题。本文对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经济学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等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提供借鉴。
1 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环境经济学概论、环境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学导论、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考虑到环境与资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很多的环境问题是在自然资源利用中产生的,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可以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而且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中,自然资源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对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只重视环境经济学的教育而忽略自然资源经济学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整体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在整个专业的教学体系中,由于总课时的限制,往往很难同时开设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两门课程。所以笔者认为,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需要出发,设置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基础课程为宜。
另外,大多数环境管理专业将环境经济学设为选修课,一些学生因害怕该课程难学而放弃这门课的学习。根据笔者了解,现在很多环境科学/环境管理的研究者和管理者因为没有经过环境经济学的基本训练而造成知识的欠缺,提出的一些政策或者政策建议有背经济学常识而被责难。所以笔者认为应该将本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2 教学目标
如上文所分析环境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它不仅与经济学、环境学有直接的联系,而且与地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以及法学等学科也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总之,其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广。尽管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自然科学的背景较好,但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知识比较欠缺。面对这样的学生背景和有限的计划学时,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知识背景的条件下,必须考虑学生将来实际工作的需要、课程的特殊性,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关系来制定教学目标。根据笔者本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经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应该定位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经济学思维三个方面。具体为:(1)掌握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评价方法,达到“入门”的目的;(2)掌握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特别是掌握环境经济手段的经济学理论基础;(3)培养学生从经济的角度审视环境与资源问题的习惯;(4)为相关的课程(如: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打下必备的基础。
3 教学内容
环境经济学包括了从微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到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和自然资源问题、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绿色GDP核算(涉及宏观经济学知识),以及最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和应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国外高校这门课的课时为54学时(每周2次4课时),并且要求学生有微观经济学基础。即使对非经济学专业开设这门课,课时也为54学时。而我国高校环境科学专业的教学体系中,本课程只安排了36课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显然不可能涵盖环境经济学的全部内容。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目标、课时的限制以及学生的背景来确定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5个模块:
(1)导论。导论模块主要介绍当前主要面临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如污染、资源利用冲突、全球环境问题等),分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联系;由此导入什么是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为什么需要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等问题。
(2)基本经济学概念和理论。这一模块主要是针对没有微观经济学背景的学生建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包括费用和效益、供给和需求、经济效率、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以及环境质量经济学。
(3)分析方法。这一模块主要介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中两种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和成本收益分析方法(Benefit-cost Analysis)。在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部分,侧重向学生灌输这样一个理念:与其他财产一样,环境与资源是有价值的,必须将环境与资源的价值纳入决策过程之中。收益成本分析是将环境资源价值评估得到的结果纳入到决策过程的有用框架。
(4)环境经济政策。这一模块主要介绍国内外现行的和拟议的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及其理论基础、这些手段优劣和对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今后在政策的制定和评价中的经济学思考。
(5)自然资源利用和管理。这一模块主要介绍自然资源(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在时间上最佳配置的理论。重点介绍渔业资源问题、管理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制定和影响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以上的5个模块,首先通过导论让学生对环境与自然经济学有一个总体的了解,然后从基本概念和理论入手,依次过渡到环境经济的分析评价方法、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与政策,自然资源利用及管理政策,从而将各章节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框架,有助于引导学生认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内在的逻辑规律。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下,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技术的进步为我们开发先进的教学手段提供了有利条件。改变传统的黑板板书方式,建立以先进的多媒体手段为依托,课堂讲授课后练习、课堂演讲与讨论、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可以大大提高本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根据笔者的经验,以下几种教学手段特别重要。
(1)启发式教学与案例教学。由于本课程具有文理渗透、交叉性质,初学者对一些经济学知识及其在解释环境科学问题上的运用理解较困难。因此,在讲授过程要尽可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基本概念、理论的叙述注重确切和深入浅出、对关键词的讲解力求准确透彻、对分析评价方法及有关环境管理经济手段的介绍尽量理论结合实际,并通过提问、启发、举例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每个知识点。在启发式教学时配以实际案例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如针对目前我国严重的雾霾问题,配合华北地区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消费增加、重工业布局来分析雾霾产生的原因;启发学生用经济学的思维来分析问题,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权衡,从而提出以成本更低的环境经济手段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制关闭企业这样高成本的命令-控制性手段。
(2)多媒体课件。为了使课堂讲授更加明了、生动,并节省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首先要完成与原版教材相对应的英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在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中,充分利用字体、颜色和动画等功能,并通过插入各种图表、与相关网站链接,力求达到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加深印象、扩大信息量的效果。由于学生在课前课后很容易通过互联网或email等方式获得多媒体课件,故上课时不必将精力用于记课堂笔记,从而让他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积极思维、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3)双语教学。英文教材、英文课件、中英文相结合的阅读材料和讲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和透彻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现有中文教材大都从英文教材翻译或者编译而来,无庸讳言,翻译和编译中存在很多晦涩和谬误之处。因此笔者认为双语教学效果要好于单语教学。而且学生在将来工作中要涉及到大量英文文献,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熟悉本学科的专业词汇,为学生将来工作和学习打下基础。
(4)课堂讨论和现场调查。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除了具有鲜明的交叉性,应用性也是其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授课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定期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讨论,让每一位同学都有上台演讲的机会,师生平等参与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同时尽可能安排现场教学活动(包括观看有关录像),或结合教学组的在研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现场调查。实践证明,这种生动活泼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同学们调动积极思维、发挥潜能、发展个性、展示才华,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学和对环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及其综合素质,同时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5 结论
1塔里木河流域基本情况
塔里木河流域位于新疆南部,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山脉之间,东西长1100km,南北宽600km,面积102万km2(包括境外流域面积2.4万km2),占新疆国土面积的61%。塔里木河流域包括巴音郭楞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州、和田地区5个地州共42个县市和兵团农一师、农二师、农三师、和田农垦管理局共56个农垦团场。据1998年统计,流域人口826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47%;其中少数民族681万人,占流域总人口的82.5%;国内生产总值350亿元,耕地136.3万hm2,分别占新疆全区的31%和44%。
塔里木河流域是塔里木盆地内的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开都河—孔雀河、迪那河、渭干河与库车河、克里雅河和车尔臣河等九大水系144条河流的总称,多年平均径流量312.5亿m3(国外入境水量63亿m3),主要以冰川融雪补给,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30.7亿m3,流域水资源总量为429亿m3。历史上塔里木河流域的九大水系均有水汇入塔里木河干流,但由于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等影响,20世纪40年代以前,车尔臣河、克里雅河、迪那河已相继与干流失去了地表水联系;40年代以后,喀什噶尔河、开都河—孔雀河、渭干河也逐渐脱离干流,目前与塔里木河有天然地表水联系的只有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三条源流,以及通过人工干渠向塔里木河输水的孔雀河。
目前,源流区总面积为24.1万km2,其中山区面积17.12万km2,占71%,平原面积6.98万km2,占29%。源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52.4mm,主要集中在山区,年降水量可达400mm以上,是主要产流区;平原降水量大多在40~70mm之间,产流很少,属干旱地区。在源流区中,阿克苏河由源自吉尔吉斯斯坦的库玛拉克河和托什干河两大支流组成,河流全长588km,经依玛帕夏闸汇入塔里木河干流。国内流域面积4.28万km2(境外流域面积1.95万km2)。和田河发源于昆仑山和喀拉昆仑山北坡,有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支流,河流全长319km,由南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后汇入塔里木河干流。流域面积4.93万km2。叶尔羌河发源于喀拉昆仑山北坡,由主流克勒青河和塔什库尔干河、柯克亚河和乌鲁克河等支流组成,河流全长1165km,叶尔羌河出流域灌区流经200km沙漠后到达塔里木河干流。国内流域面积7.70万km2(境外流域面积0.29万km2)。开都河发源于天山中部,全长560km,最终注入博斯腾湖。博斯腾湖是连接开都河和孔雀河的枢纽,它既是开都河的尾闾,又是孔雀河的发源地。随着入湖水量的减少,博斯腾湖的湖水已无法通过自然落差流入孔雀河。1976年以来,借助于所建成的扬水泵站及输水干渠,实现博斯腾湖向孔雀河供水,进而向塔里木河干流供水。
三条源流的水资源总量201.39亿m3,其中地表水196.61亿m3,地下水4.78亿m3。径流量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也有少量的地下水和泉水补给,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表1)。阿克苏河是目前惟一的一条常年有水补给塔里木河的河流,是塔里木河最主要的源流;和田河在每年洪水期有水补给塔里木河,是塔里木河的主要季节性源流;1985年以后,叶尔羌河已无水供给塔里木河,仅在1994年发生特大洪水时,有部分余水输向塔里木河。三条源流河流入干流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87亿m3,其中阿克苏河占73.0%,和田河占23.9%,叶尔羌河占3.1%。此外,从1976年开始,通过博斯腾湖扬水泵站及输水干渠,每年向孔雀河供水约10亿m3,其中约2.5亿m3水量通过库塔干渠输到塔里木河干流的下游灌区,以解决该地区的春季生产生活用水。
2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
塔里木流域在相对长的历史时期里,人口和经济增长缓慢,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塔里木河流域较大规模的水资源开发与利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为了弄清塔里木河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我们先从历史的角度加以描述,然后从逻辑的角度做一个归纳。
2.1根据水源可利用性建立新的移民点
建国以后,为了国防安全,屯垦戍边的需要,我国一直面临着粮食短缺问题。在当时看来,塔里木河流域地域广袤,是适宜采用外延扩大再生产方式生产粮食的一个好地方,而且认为,这是合理利用塔里木河流域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和水资源是当时开发塔里木河流域所面临的两个制约因素。第一个问题是通过扩大建设兵团建制和从东中部移民的办法加以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则是根据利用水资源的难易程度决定团场配置的做法加以解决的。于是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出现了一批新的居民点和大片新的耕地,塔里木河流域也随之变成了一个粮仓,生产出的粮食为化解当时的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2以提高引水率的做法扩大开垦规模进而粮食生产规模
生产建设兵团为了扩大商品粮产量,不断地开垦耕地从而扩大生产规模。1993年与1949年相比,源流区的灌溉面积从35.12万hm2增加到77.66万hm2,净增42.54万hm2。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耕地对水资源的需求,生产建设兵团采取了增加引水量的做法,引水量占河川径流总量的份额逐步上升到80%以上,叶尔羌河灌区的引水率接近100%,从而导致源流汇入干流水量的逐年减少。据统计,1957─l995年源流区多年平均来水量平均每年增加2000万m3,而源流灌区用水量平均每年增加5000万m3,使汇入干流首阿拉尔站的水量平均每年减少3000万m3。经过几十年的累积,阿拉尔站的径流量由50年代的49.35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42.33亿m3,减少17.5%。
2.3以开辟新水源扩大开垦规模和粮食生产规模
在塔里木河流域,任何一条河的水量都是相当有限的,而且随着引水率的不断提高,引水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所以,随着垦殖规模的继续扩大,先后又采用了打井获取地下水的办法。此外,还在博斯腾湖建起了扬水泵站及输水干渠,实现博斯腾湖向孔雀河供水,其中的库塔干渠则是专门为引孔雀河水济塔里木河下游的恰拉灌区修建的,从1976─1994年平均输水量2.06亿m3,解决了干流下游的一部分用水需求。
2.4减少灌溉系统的输水损失
为了化解下游来水量减少的负面影响,位于干流区的5个团场对干、支、斗渠全部进行了防渗处理,渠系利用系数由原来的50.2%提高到81.2%,提高了31个百分点,在来水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仍能维持1.66万hm2耕地的灌水需求。同时,由于渠道渗漏减少,垦区地下水位有所下降,土壤盐渍化程度也在减轻。
2.5采用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具体措施是通过发展膜上灌,棉花改窄膜为宽膜,推广玉米、冬小麦的膜上灌,水稻改浅水淹灌为旱育稀植,有条件地方试行喷灌、滴灌。根据农一师水利规划和塔里木河流域规划,在不增加引水量的情况,发展节水灌溉。
2.6调整种植结构
在开垦初期,种植业结构以粮食作物为主,在粮食作物中又以水稻为主,占粮食总产量的70%。到80年代,流域内粮食作物比重仍然很大,占45%,但随着来水量的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趋于下降。进入90年代以来,来水量进一步减少,1991─1995年平均供水量只有4.64亿m3,其中来水量2.38亿m3,引水量2.26亿m3。扣除水库、渠道及河道的蒸发与渗漏造成的水量损失,可用的水量远不能满足灌溉需要。为了解决水资源供不应求的问题,5个团场的粮食播种面积减少到100hm2,其中以小麦、大豆和棉花为主,占耕地总面积75%。
2.7弃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3万hm2耕地,因为缺水不得不大面积弃耕,如今耕地已递减到1.2万hm2。2000年,塔里木河下游发生了有水文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水荒,断流时间持续时间长达300多天。兵团被迫再次扔掉0.33万hm2耕地。在被称为“风头水尾”的34团、35团,也由于缺水而放弃了近半耕地,当年开垦的上万亩耕地如今仅剩266.67hm2。
在干流下游,由于垦区内水库蓄水严重不足,1993年被迫弃耕棉田3500hm2。20世纪90年代以来,恰拉和铁干里克灌区60年代开垦耕地约2.67万hm2,由于缺水灌溉,被迫放弃了约1万hm2。现有耕地面积1.67万hm2,实际播种面积1994年只有1.33万hm2。
塔里木河流域现在不仅停止了毁林开荒,而且决定在3年时间内压缩20万公顷棉田。退耕后的棉田大部分用来栽种果树及荒漠植被。塔里木河流域的巴音郭楞州2000年已经退耕还林0.75万hm2,今后5年内将退耕还林4.67万hm2,退耕还草2.2万hm2。阿克苏地区将在塔里木河两岸种植6.67万hm2生态林。
2.8实行宏观调控措施
塔里木河下游恰拉至台特马湖段,历史上因水量充足,沿岸胡杨、芦苇、甘草和红柳等植被生长茂密,形成一条宽约1~5km的纵贯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天然“绿色走廊”。近几十年尤其是最近30年,这条“绿色走廊”因水源断绝,日趋衰败,自然环境急剧恶化,存在着被风沙淹没的极大可能。为了消除绿色走廊面临的生态威胁,政府采取了调水措施。2000年5月和11月,先后两次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总共调水3.27亿m3,调水距离785km,水流通过断流河道长达215km,使断流将近30年的塔里木河下游得到清流的滋润。2000年第二次输水结束后,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地下水位抬升3m以上,地下水影响宽度达到800m,影响范围约200km2,这对以胡杨林为主的“绿色走廊”起到紧急抢救的作用,延缓了生态系统的急剧蜕变,而且增强了搞好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信心。由于塔里木河尾端台特玛湖以上148km的河道仍处于干涸之中,2001年第三次从博斯腾湖调水输入塔里木河,输水将直至台特玛湖。
从逻辑角度看,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相继经历了4个阶段:(1)单一依靠渠系利用地表水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渠道渗漏严重,加上大水淹灌,水资源的损耗率极大。(2)渠、库配合利用地表水阶段,其实质是利用水库拦蓄的一部分夏洪和冬闲水扩大灌溉面积,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渠、库、井配合,地表水与地下水并用阶段。地下水的适当开发,既能降低地下水位,从而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同时又能减少无效蒸发,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4)提高引水效率与用水效率并举阶段。提高引水效率的措施有渠道衬砌等,提高用水效率的措施包括推广玉米、冬小麦的膜上灌,棉花改窄膜为宽膜,水稻改浅水淹灌为旱育稀植,有条件地方试行喷灌、滴灌,以及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
3近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开发治理方面所做的工作
3.1资源调查、考察与流域规划
1982─1986年,先后进行了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和塔里木河干流的资源调查和科学考察。1986─1991年又相继完成了叶尔羌河、和田河和阿克苏河的流域规划和塔里木河的干流规划。1999年12月18─30日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自治区计委牵头,水利、农业、林业、牧业、气象、中科院新疆分院、巴州、兵团、农二师等方面专家组成的考察组对塔里木河中下游进行了勘察,并完成了《塔里木河干流水利工程建设与流域生态环境建设的项目建议书》。2000年1月12日~28日,2月13─29日,在水利部的具体要求和安排下,新疆水利厅组织了38位专家对塔里木河干流进行全程实地踏勘,历时33天,行程11000km;获得了大量的水样、土样、地形断面、gps定点资料及相应的音像资料,召开了六次座谈会和一次研讨会。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勘察报告、塔里木河规划纲要任务书和规划工作大纲,以及塔里木河生态治理抢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0年4月24日,自治区计委和水利厅通过了塔里木河干流生态治理抢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报国家计委和水利部,现己列人今年国家的基建计划。2000年5月27─28日,由水利部规划总院组织,水利部有关司局参加,审查并通过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规划纲要任务书。
3.2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近年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清华大学、新疆农业厅、水利厅和塔里木河管理局等单位相继开展了《塔里木河流域自然环境演变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塔里木河流域资源与环境遥感调查和系列图纸编制》、《塔里木河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治》、《阿克苏河¾¾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优化模式及环境保护对策》、《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向干流输水目标管理系统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管理研究》、《塔里木河干流来水平衡研究》、《塔里木河河流形态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等研究项目。上述研究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许多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成果。尤其是1996~1999年,中科院生地所、清华大学和塔里木河管理局承担的“九五”攻关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其研究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经国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3塔里木河干流的整治工作
1992─1996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了《塔里木河治理前期准备项目》,项目总投资3514万元。1994─1996年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实施了《塔里木河向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工程》,项目投资2600万元。1998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塔里木盆地灌溉与环境保护二期工程》,总投资1.128亿元,目前正在实施。上述整治工程的完成使塔里木河流域管理机构和生态综合监测站初具规模,并相继建成了十几座阐、涵、桥。
3.4加强水政水资源管理
1992年1月,成立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颁布了流域管理委员会章程和管理局职责。1994年4月,颁布了《塔里木河流域水政水资源管理暂行规定》。1994年冬至1995年夏,依据《塔里木河水资源管理暂行规定》,利用《塔里木河前期治理项目》和《塔里木河向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工程》中已建成的部分工程,在自治区政府的协调和巴州、农二师的配合下,首次向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绿色走廊泄水2800万m3。1997年12月,颁布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1998年8月,成立了塔里木流域水利委员会常委会和塔里木流域水利委员会、执委会、管理局,并通过了五年工作计划和水利委员会章程。1999年初,下发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各用水单位年度用水总量定额》。2000年2月12日塔里木河流域水利委员会与流域内各地州师局签订了2000年用水协议。2000年4月30日和11月,依靠水利部、自治区政府和兵团的支持和巴州、农二师、塔里木河管理局的共同努力,先后两次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绿色走廊泄水3.27亿m3,对于扭转下游植被衰败的趋势起了积极作用。上述工作的开展使塔里本河流域的管理逐步纳入了法治化管理的轨道。
4水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4.1源流区大量开荒,自用水量急剧增加,导致汇入干流的水量减少
据统计,在1949─1993年期间,尽管源流区的水资源趋于增加,但由于其新增灌溉面积太多,达42.54万hm2,引水率已提高到80%以上,甚至接近100%,导致汇入干流区的水量不断下降。据统计,干流来水量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减少了16.8亿m3。干流来水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即大部分是回归水和农田排水,由此导致了干流河水矿化度的升高。
4.2干流区上游引水过多,下游来水量急剧下降
干流区除了来水量有所减少、质量有所下降外,还出现了上游引水量增多,用水份额加大,下游来水量和用水份额急剧减少的问题。从表2可以看出,最近几十年,干流各区段的耗水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上游耗水量从50年代的14.8亿m3增加到90年代的17.1亿m3,耗水份额由26.4%增加到43.5%;中游耗水量由50年代的25.8亿m3减少至90年代19.2亿m3,但耗水份额相对稳定,维持在46%~50%之间;下游段耗水量减少较多,由50年代的15.6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3.1亿m3,耗水份额由27.7%下降到7.8%。有关资料表明,上游沙雅县境内和中游尉犁县境内的开荒尤为严重,估计每年在1万hm2以上。为了满足新增耕地的用水需求,上游下段和中游乱扒的引水口多达300余处,致使下游来水量由50年代的15.6亿m3剧减为90年代3.1亿m3,减少了80%。由于下游来水量减少,大西海子水库的蓄水量满足不了当地灌区的用水需求,新疆塔里木河管理局准备实施的向“绿洲走廊”应急输水0.8亿m3的目标未能实现。
由于竞相引水,干流来水量愈往下游递减得越快。在阿拉尔至新满渠180km内,每km减少360万m3;新满渠至大坝284km,每km减少400万m3;大坝至恰拉的203km区段内,每km减少1010万m3。下游的总来水量从50年代的14.8亿m3减少到4.64亿m3,减少了69%,铁干里克的来水量由8.5亿m3减少到0.06亿m3,减少了99.3%。阿拉干和罗布庄则分别断流了25年和27年。
4.3流域内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无论是源流区还是干流区,所建的都是引水工程,基本上没有控制性水利工程,加上水利工程严重老化,水毁工程修复缓慢,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很低;基本上没有采用工程治理措施,河道处于自然状态,洪水来时到处漫流,大量水资源被蒸发、渗漏掉了;枯水季节,水质咸化,又不适于灌溉;渠系衬砌率低,输水过程中的渗漏非常严重,损耗率高达60%~65%,以致每hm2耕地的灌溉用水达到16500~22500m3。
4.4缺乏流域总体规划
3.2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近年来,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清华大学、新疆农业厅、水利厅和塔里木河管理局等单位相继开展了《塔里木河流域自然环境演变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塔里木河流域资源与环境遥感调查和系列图纸编制》、《塔里木河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整治》、《阿克苏河¾¾塔里木河水资源利用优化模式及环境保护对策》、《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向干流输水目标管理系统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及管理研究》、《塔里木河干流来水平衡研究》、《塔里木河河流形态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塔里木河流域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等研究项目。上述研究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许多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成果。尤其是1996~1999年,中科院生地所、清华大学和塔里木河管理局承担的“九五”攻关项目《塔里木河流域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其研究的内容、深度和广度经国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3塔里木河干流的整治工作
1992─1996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施了《塔里木河治理前期准备项目》,项目总投资3514万元。1994─1996年在水利部的支持下实施了《塔里木河向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工程》,项目投资2600万元。1998年开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塔里木盆地灌溉与环境保护二期工程》,总投资1.128亿元,目前正在实施。上述整治工程的完成使塔里木河流域管理机构和生态综合监测站初具规模,并相继建成了十几座阐、涵、桥。
3.4加强水政水资源管理
1992年1月,成立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颁布了流域管理委员会章程和管理局职责。1994年4月,颁布了《塔里木河流域水政水资源管理暂行规定》。1994年冬至1995年夏,依据《塔里木河水资源管理暂行规定》,利用《塔里木河前期治理项目》和《塔里木河向下游绿色走廊应急输水工程》中已建成的部分工程,在自治区政府的协调和巴州、农二师的配合下,首次向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绿色走廊泄水2800万m3。1997年12月,颁布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1998年8月,成立了塔里木流域水利委员会常委会和塔里木流域水利委员会、执委会、管理局,并通过了五年工作计划和水利委员会章程。1999年初,下发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各用水单位年度用水总量定额》。2000年2月12日塔里木河流域水利委员会与流域内各地州师局签订了2000年用水协议。2000年4月30日和11月,依靠水利部、自治区政府和兵团的支持和巴州、农二师、塔里木河管理局的共同努力,先后两次从博斯腾湖向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水库以下绿色走廊泄水3.27亿m3,对于扭转下游植被衰败的趋势起了积极作用。上述工作的开展使塔里本河流域的管理逐步纳入了法治化管理的轨道。
4水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
4.1源流区大量开荒,自用水量急剧增加,导致汇入干流的水量减少
据统计,在1949─1993年期间,尽管源流区的水资源趋于增加,但由于其新增灌溉面积太多,达42.54万hm2,引水率已提高到80%以上,甚至接近100%,导致汇入干流区的水量不断下降。据统计,干流来水量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减少了16.8亿m3。干流来水组成也发生了变化,即大部分是回归水和农田排水,由此导致了干流河水矿化度的升高。
4.2干流区上游引水过多,下游来水量急剧下降
干流区除了来水量有所减少、质量有所下降外,还出现了上游引水量增多,用水份额加大,下游来水量和用水份额急剧减少的问题。从表2可以看出,最近几十年,干流各区段的耗水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上游耗水量从50年代的14.8亿m3增加到90年代的17.1亿m3,耗水份额由26.4%增加到43.5%;中游耗水量由50年代的25.8亿m3减少至90年代19.2亿m3,但耗水份额相对稳定,维持在46%~50%之间;下游段耗水量减少较多,由50年代的15.6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3.1亿m3,耗水份额由27.7%下降到7.8%。有关资料表明,上游沙雅县境内和中游尉犁县境内的开荒尤为严重,估计每年在1万hm2以上。为了满足新增耕地的用水需求,上游下段和中游乱扒的引水口多达300余处,致使下游来水量由50年代的15.6亿m3剧减为90年代3.1亿m3,减少了80%。由于下游来水量减少,大西海子水库的蓄水量满足不了当地灌区的用水需求,新疆塔里木河管理局准备实施的向“绿洲走廊”应急输水0.8亿m3的目标未能实现。
由于竞相引水,干流来水量愈往下游递减得越快。在阿拉尔至新满渠180km内,每km减少360万m3;新满渠至大坝284km,每km减少400万m3;大坝至恰拉的203km区段内,每km减少1010万m3。下游的总来水量从50年代的14.8亿m3减少到4.64亿m3,减少了69%,铁干里克的来水量由8.5亿m3减少到0.06亿m3,减少了99.3%。阿拉干和罗布庄则分别断流了25年和27年。
4.3流域内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无论是源流区还是干流区,所建的都是引水工程,基本上没有控制性水利工程,加上水利工程严重老化,水毁工程修复缓慢,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能力很低;基本上没有采用工程治理措施,河道处于自然状态,洪水来时到处漫流,大量水资源被蒸发、渗漏掉了;枯水季节,水质咸化,又不适于灌溉;渠系衬砌率低,输水过程中的渗漏非常严重,损耗率高达60%~65%,以致每hm2耕地的灌溉用水达到16500~22500m3。
4.4缺乏流域总体规划
流域内各地州、各部门各自为政,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源流区和干流中上游随意取水现象比较严重,到达下游的水量越来越少,越来越难以维持农田灌溉和生态需水。
5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5.1实行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配置
为了有效地协调源流区与干流区的关系,干流区上中下游的关系,以及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的关系,实现塔里木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统一管理。1)强化管理、监督,实行干流、源流水资源一体化管理,按照大流域的概念对分源流、干流所做的流域规划作必要的补充、修改和调整,提高它们之间的耦合性。2)在源流区实行定额限量引水,确保塔里木河干流来水量不低于47.1亿m3,其中,源流区来水量不低于43.6亿m3,“引孔济塔”水量不低于3.5亿m3。为了拯救下游绿色走廊,近期要确保有2亿m3水量泄往大西海子以下,远期达到2.5亿m3。
5.2借助于水价和水权交易等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从供给角度看,水价必须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从需求角度看,水价要反映水资源可带来的边际效益。有了这样的价格信号,就会诱发源流区和干流区开展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创新,实现由增引地表水到转向开发地下水的转变。所谓水权交易,则是为了实现“双赢”。
5.3依靠技术创新和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可利用性
据业内人士估计,工程措施可挖潜的水资源达7.39亿m3,其中上游段2.46亿m3,中游段4.93亿m3;节水2.79亿m3。其中上游0.82亿m3;中游1.97亿m3。具体措施包括疏通河道,修建控制闸,封堵非法引水口,减少湖区蒸发耗水等。源流区内潜水位在0~2m的面积有7500km2,潜水蒸发量达47.7亿m3。通过开发地下水替代一部分地表水,不仅可利于提高向塔里木河干流输水的保证程度,而且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开发地下水的投资也不会高,一般都低于修建水库的投资,经济效益也是好的。
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应实行维护生态与发展生产相结合原则。生态用水按维护现有生长较好的植被面积计算约需31.23亿m3,生产用水可达到9.66亿m3,扣除水库、湖泊、湿地、河流水面蒸发损失6.4亿m3,生态与生产用水比例大体为3:1。干流各区段的水量的分配应按地域相对平衡,上、中游各占源流来水份额的42.5%,即18.5亿m3,下游占15%,达到6.5亿m3。下游再加上孔雀河供水3.5亿m3,合计10.0亿m3,就可满足维护下游绿色走廊用水。
6总结性评论
6.1存在的主要问题
(1)源流区大量开荒,导致用水量急剧增加。据统计,1957─l995年源流区多年平均来水量平均年增加2000万m3,而源流灌区用水量也平均年增加5000万m3,使汇入干流首阿拉尔站的水量平均年减少3000万m3,其结果是阿拉尔站的径流量由50年代的49.35亿m3减少到90年代的42.33亿m3,减少17.5%。
(2)干流区上中游大量耗水,致使到达恰拉断面的水量由50年代的l4.6亿m3减少到现在的2.5亿m3,阿拉干地下水位由3~5m下降到11~13m,下游段胡杨林由50年代的5.4万hm2减少到1995年0.733万hm2,减少了86.4%;35年内沙漠化面积增如1.231万hm2,两大沙漠正在靠拢。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无序开发、无序引水、无权威管理机构、无统一治理规划。
6.2治理的基本思路
(1)今后的开发治理中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作保证,建好管好源流,改造治理干流。
(2)水资源首先满足生态需求,同时兼顾生产需求;源流和干流治理应抓紧干流治理;干流的上中下游治理突出上游下段和中游上段的治理;南岸和北岸应当重在南岸;水量水质重在水量,但不忽视水质。
(3)干流治理控制上游、改造中游、挽救下游,下游治理上段保绿洲、中段保生态、下段保通道。
(4)源流治理实现三个转变,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开发利用水资源转变,由片面开发地表水向科学开发地下水转变。由建平原水库向建山区水库取代部分平原水库转变。干流治理实现三个改造,即通过修闸、筑堤、疏浚、封口改造干流通道;通过排水工程和泄洪区建设改造干流水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种植业结构调整改造农业生产系统。
(5)强化流域法治管理,加大监督查处力度,依法治水,依法管理河流。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r].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宋郁东等.中国塔里木河水资源与生态问题研究[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海口570228)
摘要:为科学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基于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和区域实际建立定量测度指标体系,以海口市2011 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应时点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数据,对海口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组合类型、多样化程度、集中化程度及区位指数等6 个指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指标测度分析结果与区域实际一致,不同测度指标结果相互验证,说明基于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建立的测度指标体系是合理的。研究发现,根据海口市各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各区土地利用组合类型结果,海口市域可以根据土地利用相似情况划分建设用地集中及集约利用区、土地类型多样及适度发展区、土地类型集中区等3 个综合区。
关键词 :海口;土地利用结构;指标测度;分析;评价
中图分类号:U412.1+4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1504001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地利用规划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基础性作用研究”(G031202);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海南省耕地利用效益定量评价及耕地保护模式研究—以海口市为例”(20154186);海南大学青年基金项目“海南省耕地利用效益定量评价及耕地保护模式研究”(qnjj1440)。
第一作者简介:谷秀兰,女,1978 年出生,山东兖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0898-66276763,E-mail:guxiulan2009@qq.com。
通讯作者:黄朝明,男,1973 年出生,广西百色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规划与估价方面教学科研工作。通信地址:570228 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大道58号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土管系,Tel:0898-66276763,E-mail:787560679@qq.com。
收稿日期:2015-04-17,修回日期:2015-05-21。
0 引言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差异性的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利用方式,便形成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结构。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反映了人类在一定时间范围和空间区域内对土地的利用与使用方式的改变[1]。土地利用结构是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质、量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和格局,进而影响到该区域土地利用功能和土地利用效率[2]。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是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的基础[3],在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实现通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引导产业结构转移和协调区域土地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土地资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其质和量进行多指标、多目标的研究[4-8],或从研究方法[9-12]、驱动机制[13-16]等分别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驱动机制、信息熵等方面进行研究。但是针对海南省各市县的研究文献较为少见,尤其是省会海口的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笔者以海口市2011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并基于测度结果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空间聚类和区域土地利用的分析评价,对海口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背景
1.1 自然地理条件
海口市作为省会城市,同时也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琼北组团中心城市,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于海南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华南经济板块连接东南亚地区的重要节点,海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尤其是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海口市社会经济实现了突破式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海口市地处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属琼北地区,北临琼州海峡,东、南、西侧分别与文昌、定安、澄迈相邻。根据2008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海口市面积2284 km2,呈长心型;从东端的大致坡老村到西缘的西秀镇拨南村约60.6 km;最南端的大坡镇五车上村到北侧海岸线约62.5 km。
海口市地处南渡江下游河口地带和琼北火山口地带,地形地貌在西、中、东部分别以熔岩台地、沿江阶地及滨海平原为主,最高海拔为马鞍岭222.2 m,东北部海拔高度在10 m以下,区域内部地势无明显起伏。从纬度位置来看,海口地处北热带,气候属于季风性热带海洋气候,年均温23.8℃,年均降水量1664 mm,年均日照时数2000 h以上,终年无霜,因属季风区,有明显干湿季。地表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南渡江、五源河、美舍河、那博溪、那甲河等,并有地下热矿泉水分布。土壤类型主要是砖红壤、水稻土、菜园土、滨海盐土等,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鸟类和海洋鱼类等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
1.2 社会经济条件
近年来,海口市经济发展迅速,《2014 年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表明,2014 年末海口市常住人口220.07 万人,户籍人口165.31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6.51 万人,非农业人口98.8 万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005.51 亿元,比上年增长9.2%,3 次产业比例为5.5:21.4:73.1,人均GDP 46000 元。
建设国际旅游岛以来,为适应新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要求,海口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海口市旅游业转型升级,获得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2014 年接待国内外过夜游客1130.68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2.02 亿元,相较2013 年的增幅分别为8.3%和18.2%。房地产业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出现调整,全年完成投资298.97 亿元,增幅为16.6%。会展经济快速发展,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品牌会展城市奖。
1.3 土地利用结构基本格局
1.3.1 尚处城市化进程加速期,土地利用结构以农用地为主根据2011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海口市域土地总面积2284.27 km2,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分别为1622.69、485.88、175.70 km2,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1.04%、21.27%和7.69%。其中耕地面积为697.22 km2,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0.52%,是二级地类中占比最大的用地,其次是园地(19.87%)、林地(18.21%)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85%),耕地、园地和林地三类用地面积总计1567.10 km2,占海口市土地总面积的68.60%。
1.3.2 市辖四区土地面积相差大,土地利用结构差异较大 虽然耕地在市辖四区土地利用结构同样是主要用地类型,但在其他地类比重统计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龙华区、秀英区用地结构较为相似,以耕地、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其中耕地所占比重均超过30%,林地比重均超过23%,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比也在20%以上,两者的差异主要在园地方面,龙华区园地占比只有2.42%,而秀英区园地则近10%。市辖四区中园地比重最高的是琼山区,占到全区土地的35.43%,明显高于其他三区,相应的其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所占比例则只有10.88%,是比重最低的区。水域用地则是以美兰区最为突出,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17.21%,而其他三区的比例均不到5%。
1.3.3 土地利用结构与所处区位、社会经济发展及规划定位密切相关 土地利用结构与各区所处区位、发展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确定了海口市“城镇村集聚,田林水和谐”的南北分异土地利用格局,促进建设用地和农用地集聚高效发展。从各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结构中可以看出,秀英区、龙华区以城市用地为主,其中龙华区城市用地占比近50%,而琼山区则主要以村庄用地为主,占全区土地的比例为38.97%,美兰区在四区用地结构中较为平衡,城市、建制镇和村庄用地比例大致相同(表3)。从4 个区的各项社会经济指标(表4)来看,龙华区是海口市的经济重心,琼山区则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相对于其人口数量来讲各项经济占比相对较低。
2 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测度指标分析
2.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通过分析相应时点不同地类之间的数量关系,基于指标测度结构对区域用地状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评价是国内很多学者在分析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时较多采用的方法。测度指标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选择,笔者结合海口市土地利用现状,选择了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组合类型、多样化程度、集中化程度及区位指数等6 个指标进行测度,以海口市2011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及2011、2012 年《海口市统计年鉴》[17]统计数据为基础数据,对其土地利用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2.2 指标体系及测度方法
2.2.1 开发利用程度 土地利用程度是指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即土地利用强度,可以从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土地农业利用率、土地建设利用率、森林覆盖率等进行分析,各指标计算方法见表5。
2.2.2 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 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是从经济的角度衡量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通过单位土地的投入产出情况判断区域土地是否满足集约利用土地的要求和综合效益是否合理。结合土地利用方式分别从人口、投入和产出3 个方面进行指标选择,人口方面选择了人口密度指标,投入方面选择了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2 项指标,产出方面选择了地均GDP和地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 个指标。
2.2.3 多样化程度分析分析区域土地利用地类的齐全程度或是多样化程度可以通过计算该区域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指数作为衡量指标。计算多样化指数的方法较多采用吉布斯-马丁多样化指数公式[3],见公式(1)。
式中,GM为区域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mi是区域内第i 种地类面积。指数越小,说明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性程度越低,反之则说明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性程度越高。
2.2.4 组合类型 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组合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和区域功能,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区域土地组合类型特征和主要类型。通常采用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公式来对土地利用空间结构进行分析[18]。基本步骤为:(1)将区域土地类型按面积相对比例由大到小排列;(2)构建地类假设面积比例矩阵,即按照将全部土地面积分别平均分配给1、2……,7 种类型;(3)计算组合系数即计算每种分配方案的假设分布与实际分布之差的平方再加和;(4)确定区域土地组合类型即找到区域最小组合系数所对应的组合类型。
威弗-托马斯组合系数公式见式(2)。
式中:N表示组合系数,Tij为假设分布百分比,tij为实际土地分布百分比。
2.2.5 集中化程度集中化程度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集中化水平,通常采用集中化指数作为衡量指标,指数越小,说明区域土地利用集中化程度越高,反之亦然。集中化指数的计算见公式(3)[19]。
式中:I 为区域土地集中化指数,A 为区域各种土地类型累计百分比之和,M为土地集中分布时累计百分比之和,R 为上一级区域各种土地类型的累计百分比之和,以R为衡量集中化程度的标准。
2.2.6 区位意义 本层次区域相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土地利用聚集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区位指数进行比较分析,对土地的区位意义进行研究。计算区位指数时,通常采用区域地类面积数据进行统计,一般采用的公式[20]见式(4)。
式中,Qi表示某区域区位指数,mi表示第i 种地类面积,Mi表示高层次区域内第i 种地类面积。Qi>1,则表示该种地类具有区位意义,Qi<1,则表示该种地类不具有区位意义。
2.3 指标测度结果及分析
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定量测度基础数据为2011 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及相应时点社会经济指标统计数据,数据来源海口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与海口市统计局。根据基础数据及测度指标计算得到相应指标数据。
2.3.1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分析 从表6 中数据来看,海口市土地利用率为92.31%,属于较高水平,4 个区中最高值为琼山区(96.11%),最低的为美兰区(81.62%),这是因为琼山区农业用地分布较多,而海口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也为农业生产提供较好的条件,因此其土地农业利用率也最高(81.15%),未利用地所占比例较低,而美兰区因水域用地所占比例为17.21%,为海口市主要的水域用地区。土地垦殖率、森林覆盖率最高的是龙华区,分别为37.60%和27.47%。秀英区、龙华区和美兰区三区的土地建设利用率相近,而琼山的土地建设利用率只有14.97%,这与琼山区81.15%的土地农业利用率是相对应的,琼山区是海口市重要的农业区。
2.3.2 集约程度和综合效益分析 海口市人口密度为918 人/km2,四区中人口密度最高的为龙华区,是海口市人口最为密集的区,最小的为琼山区,前者约为后者的4 倍,市区内人口分布差异明显(表7)。
从经济指标上来看,投资方面的2 个指标即地均固定资产投资和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最高的为龙华区和秀英区,2 个指标最低的均为琼山区。龙华区是海口市重要的商业区,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值最高,秀英区是近年来海口房地产开发和投资最为集中的区域,地均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标值最高;而琼山区作为较为靠近城市边缘的农业区,2 个指标明显低于其他三区,尤其是地均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只相当于龙华区的1/12,差距很大。产出方面的2 个指标即地均GDP和地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最高的均是龙华区,最低的则依旧是琼山区,同样与两者的区域发展地位与发展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反映出来的就是地均GDP琼山区只有不到龙华区的1/16,地均工业产值更是只有龙华区的1/31,区域差异表现的尤其明显。
2.3.3 组合类型分析 根据基础数据和组合系数公式,计算得到海口市各区土地利用结构组合系数及组合类型,见表8。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海口市区土地利用类型组合为5 种组合,秀英区和龙华区为3 种组合类型,各区均有的为耕地和建设用地,美兰区是海口市水域分布最多的区,因此其土地利用类型中水域占较为重要的位置,琼山区是海口市重要的蔬菜种植基地,因此园地是其重要的组合类型。从各区的土地利用组合类型可以看出,区域土地利用与区域发展定位、经济发展等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但总体来说海口市乃至更上层的海南省依然是农业发展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转型。
2.3.4 多样化程度分析 按照计算公式及2011 年海口市土地利用数据,计算出各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根据海口市指数计算结果及其他地域研究成果,将海口市多样化指数划分3 个等级,0.74~0.77 为多样化程度低,0.78~0.81 为多样化程度中,0.82 以上表示多样性程度高。
计算结果及等级划分如表9。
计算结果表明,海口市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为中级水平,多样化程度一般,其中位于市中心的龙华区和位于郊区的琼山区多样化程度较低,而美兰区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最高,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说明该区内土地利用类型最为齐全,这与美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功能定位有一定关系。
2.3.5 集中化程度分析 根据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计算海口市各区集中化指数时,M取值700,海口市土地利用类型累计百分比为540.19,即为R 值。根据集中化指数计算公式,海口市各区土地利用集中化指数见表10。
表中数据表明,海口市集中化指数范围为-0.08~0.25 之间,指数最小的为美兰区,最大的为龙华区,这个结果与2.3.4 所计算的多样化指数正好是对应,两者计算结果是负相关,即土地利用多样化程度高的区,其集中化程度就越低,反之亦然。集中化指数前两位的龙华区和琼山区是多样性等级里面最低等级。从中可以看出多样性指数和集中化指数可以相互验证的关系在海口市四区相应指标中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
2.3.6 区位意义分析 根据区位指数计算公式和研究区域基础数据,计算得出海口市各区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区位指数结果,如表11所示。
从计算出的各区相应地类的区位指数结果可以看出,秀英区、龙华区和美兰区的建设用地具有区位意义,3 个区内建设用地占区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分别是26.54%、23.44%和25.91%;耕地则是在秀英区、龙华区和琼山区具有意义,所占比重均在30%以上;秀英区和龙华区的林地所占比重在23%以上,计算出的区位指数也大于1,说明在这两个区中林地具有区位意义;园地只有琼山区指数大于1,且远大于其他3 个区,说明该地类在琼山区具有明显区位意义,最低的龙华区指数只有0.12,园地在区内的比重也只有2.42%,区位意义较低;草地在秀英区和龙华区具有区位意义,与其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因南渡江等河流主要流经美兰区,因此该区水域所占比重高达17.21%,区位指数也高达2.43,水域用地在美兰区具有极高的区位意义,而在其他三区区位意义则相对较低,区位指数只有0.60 左右,其他土地在龙华区和美兰区具有区位意义,其中美兰区的区位指数为1.91,具有进一步开发的空间。
3 基于指标测度结果的海口市土地利用空间聚类与分区评价
3.1 聚类分析方法及指标选择
上述测度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特征,为了更好的说明海口市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及各区土地利用结构差异性、相似性,这里选择了基于spss 19.0 的聚类分析法来对海口市土地利用分区进行研究。结合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的特征,选取了多样化指数、集中化指数、地均GDP、区位指数等作为海口市土地利用空间聚类分析的基础。相关指标数据见表12。
3.2 计算结果和分析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海口市四区可以初步合并成3 个大的土地利用类似区,第一类为琼山区,第二类为龙华区,第三类为秀英区和美兰区(表13,图1)。根据海口市各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及各区土地利用组合类型结果,海口市域可以根据土地利用相似情况划分3 个综合区,其类型特征见表14。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论如下。
(1)基于测度指标体系所得的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测度结果表明,区内各区在各个指标表现出差异性,单区不同测度指标结果也相互验证,显示出了各区差异性的土地利用结构特征;目前市域土地利用组合类型为耕地+建设用地+园地+林地+水域,土地利用结构还是以农用地为主,显示出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调整;区域内各区用地结构差异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也较为明显,今后还需从发挥各区优势出发,协调区域发展是今后海口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方面,海口市国民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稳步上升发展阶段,相对于省内及环北部湾其他城市,海口呈现出更快的经济发展态势;另一方面,作为省内中心城市,还承担着引导其他市县发展的区域责任,基于其功能定位,海口土地利用结构还会进行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重新调整。研究成果为海口市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政策依据。
(2)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海口市域四区的分析结果充分说明了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同时也是建设用地占比和经济指标较高的,同样指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则明显较低,且差异明显。对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海口来说,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如何通过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而非阻力。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确保在城乡统筹的大背景下,既要实现通过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还要保证农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量的要求,避免因过多的农转用而导致农业发展瓶颈,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利用结构研究重点在于测度指标的选择,与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本文选择的研究区域是省份城市及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心城市之一,因此在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考虑了区域差异型,通过选取与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相关的指标建立测度指标体系,并选择相应的测度方法,尝试通过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数量结构及社会经济指标等相互关联性出发,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和相互验证,充分证明了定量分析的可行性。通过定量分析方法较为全面的揭示了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聚类分析和分区评价,对于研究区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4)土地利用结构的内涵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多变,导致不同研究成果无法比较。考虑到定量研究的需要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的指标都是可以量化的,对指标也进行了筛选。但在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因素中还存在着大量难以量化的指标,如政策因素、环境因素等,这也是本研究所没有涉及的。在后续研究中,将会在此基础上,增加政策类等非量化指标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期更为完整的反映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
参考文献
[1] 郭洪峰,许月卿,田媛.张家口市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及其动态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13(6):259-264.
[2] 方琳娜,宋金平,岳晓燕.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J].生态经济,2009(10):329-333.
[3] 杨东,郑凤娟,潘竟虎,等.改进的TOPSIS 法在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价中的应用[J].土壤通报,2012(2):120-124.
[4] 陈其春,吕成文,李碧成,全斌.县级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定量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9(1):223-231.
[5] 潘竟虎,任浩晨,赵军.甘肃省土地利用状况的计量地理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7(8):377-381.
[6] 张海兵,鞠正山,张凤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7(4):12-17.
[7] 王建英.李江凤.张丽琴.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土地利用结构预测[J].农业工程学报,2012(4):221-226.
[8] 严金明.简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与模型设计[J].中国土地科学,2002(4):20-25.
[9] 罗昀,黄贤金,濮励杰.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例[J].土壤,2003,35(4):286-291.
[10] 张明,朱会义,何书金.典型相关分析在土地利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1,20(6):762-767.
[11] 冯健.杭州城市形态和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化[J].地理学报,2003,58(3):343-353.
[12] 赵锐锋,姜朋辉,陈亚宁,等.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地理科学,2012(2):244-250.
[13] 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2):151-160.
[14] 刘耀彬,刘卫东,谭术魁.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评判研究-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8(3):45-48.
[15] 曾伟瑶,雷军,张小雷.北疆铁路沿线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区域分异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12(1):47-53.
[16] 林珍铭,夏斌,董武娟.基于信息熵的广东省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变化分析[J].热带地理,2011(3):266-271.
[17] 海口市统计局.海口市统计年鉴(2011—2012)[M].海口:海口市统计局:8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