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实验质量检测中心大全11篇

时间:2022-10-28 08:34:0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实验质量检测中心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实验质量检测中心

篇(1)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各种桥梁的建设也日渐增加.因造价、工期、施工难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桥梁是以预制、吊装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桥为主。在架设前对单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做静载试验,以便捡测是否安全、施工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规范及设计要求,成为控制和确保桥梁质量的重要手段。

1 静载试验理论依据分析

单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静载试验是通过对预制好的空心板梁直接加裁,并利用各种试验仪器来检测梁体的应变和挠度,从而确定梁体在外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和梁体的整体工作状态的试验方法。

首先,根据设计荷载标准,采用桥梁有限元软件 得到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最不利的成桥后的单片空心板梁(简称运营空心板梁)控制截面的活载内力和二期恒载在单片静载试验空心板梁(简称静载空心板梁)控制截面的二期恒载内力。然后采用梁底应变等效的原则,根据现场的加载方式确定加载工况、测点布置等,使检测人员对试验结果有初步的估计。

2 静载试验的加载方式

为了保证试验质量,荷载试验选择在结构温度趋于稳定的时间间隔内进行。为了获取静载试验荷载与变位的相关曲线以及防止结构意外损伤,试验中的加卸载均采取分级的办法进行,在每一加载试验工况中,加载方式为单次逐级加到最大荷载,然后逐级卸到零荷载,并随时观测每级荷载下各控制参数的变化 在实际操作中,可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加载。

2.1均匀堆放沙袋加载

具体布载方式见图1。

图1 堆放沙袋加载布置图

2.2千斤顶反力方式加载

具体布载方式见图2。在静载空心板梁的跨中位置安放千斤顶,然后在千斤顶上设置反力梁,并采取在反力梁上堆放荷载的措施,防止反力梁的上缘出现拉应力。

图2 千斤顶加载布置图

3 单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静载试验检测内容

单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静载试验的内容如下:

1)空心板梁外观检查:试验前对空心板梁外观进行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几何尺寸、梁体表面缺陷(如蜂窝麻面、裂缝等)。

2)测试单片空心板梁跨中截面的挠度: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刚度要求,体现在挠度应小于等于设计计算值或规范规定的允许值。

3)测试单片空心板梁支座的沉降:测定支座沉降量,消除其对挠度的影响。

4)测试单片空心板梁跨中截面的应变:满足正常使用对结构的受力性能要求;满足在设计荷载作用下,梁有足够安全储备能力的要求;从实测应变变化规律反映构件的工作性能。4 工程应用实例

温州市某新建桥梁,为6×20m简支梁桥,全桥下部墩台采用柱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横坡在台帽上调整。桥梁宽度:2*1.0m(人行道)+8.0m(行车道)。设计荷载:汽车: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5KN/m2。上部结构采用6×20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结构,结构简支,桥面连续。根据试验目的及要求,随机选取一片中板进行检测。根据现场场地条件,选取第二种加载方案进行加载。试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基本试验参数见表1。

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计算得本次试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 ,试验采用跨中施加集中荷载,最大试验荷载为126kN,荷载试验效率 。静载试验荷载分级见表2。

表1试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基本试验参数

试件编号 试验日期 成型日期 长(m) 宽(m) 厚(m) 板端与支座接触长度(m)

12# 2011.1.6 2010.9.26 20 0.99 0.80 0.33

表2 空心板加载分级表

项目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极 第四级 第五级 第六级

荷载(kN) 0 25.2 50.4 75.6 100.8 126

根据上述内容,在图3的跨中及两端支座处布置挠度测点。并在跨中下缘布置应变测点。挠度及应变测点布置见图3。

图3 空心板挠度及应变测点布置图

试验梁体在试验前的外观较好,在试验过程中以及试验完毕后,梁体未发现裂缝产生。挠度及应变实测数据见表3、4。

表3 12#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荷载试验挠度结果

荷载 测点位移值/mm

级别 荷载值/kN 百分比 S1(支点) S2(跨中) S3(支点)

1 0 0% 0 0 0

2 25.2 20% 0.04 1.21 0.02

3 50.4 40% 0.14 2.54 0.10

4 75.6 60% 0.34 4.01 0.23

5 100.8 80% 0.56 5.57 0.45

6 126.0 100% 0.83 6.38 0.53

7 100.8 80% 0.82 5.39 0.52

8 75.6 60% 0.80 4.55 0.51

9 50.4 40% 0.78 3.67 0.49

10 25.2 20% 0.76 2.54 0.47

11 0 0% 0.74 1.05 0.45

表4100%加载时实测应变与理论应变

试件编号 荷载等级 测试位置 实测应变 理论应变 校验系数

12# 100% L/2下缘 98 123 0.80

表5100%加载时实测挠度与理论挠度

试件编号 荷载等级 测试位置 实测挠度/mm 理论挠度/mm 校验系数

12# 100% L/2 5.70 6.01 0.95

表6100%加载时实测挠度及残余挠度

试件编号 总挠度(mm) 弹性挠度(mm) 残余挠度(mm) 相对残余挠度/%

12# 5.70 5.24 0.46 8.1

图4 空心板梁加载挠度变化图

据文献[2],把实测挠度进行支点沉降修正可转换为表5。从表4及表5知,在每级荷载作用下,挠度、应变的校验系数都满足文献[3]中 的要求,其中 。说明结构强度和刚度均满足设计要求

由表6可知,相对残余变位也小于文献[2]所规定的容许值0.2的要求。从图4实测挠度值具有较好的线弹性关系,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空心板的荷载-挠度曲线平滑,说明空心板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受力属弹性变化范围,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5 结论

综上所述,单梁静载试验是检验梁体抗裂性及挠度的常规方法,其试验方法的科学性、操作的准确性,判断的合理性,都密切关系到桥梁结构质量是否合格和运输安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论述了单片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静载试验的全过程,并说明了如何对试验结果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和分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04)[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试行)[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篇(2)

中图分类号 TS2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8-0277-02

盐城市工业污染较少,生态环境好,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其农产品不仅提供盐城市800万城乡居民所需,还远销国内外各大城市。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已上升为国家安全高度,其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地方政府公信力和全社会的和谐稳定,盐城市作为江苏省农业大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是领导和百姓关注的头等大事。检测工作的开展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提高该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势在必行[1-2]。

1 盐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

1.1 检测机构逐步设立

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规条例要求,盐城市先后成立了8家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市级(盐城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1 家和县(区)级检测中心7家,其中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于2011年通过了省农委实验室资质认证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认证,并具备定量检测63种农药、3种兽药、5种主要重金属含量的条件,成功跨进“苏北一流、全省先进”的行列,同时建湖、东台、阜宁、盐都等县(市、区)农产品质检中心也先后通过了省级实验室计量认证。

1.2 检测设备逐步配备

盐城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实验室面积约500 m2,在江苏省农委与盐城市政府支持下,逐步配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石墨炉、火焰)、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先进配套仪器逾100台(套)。2012年6月底,盐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组织申报了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 000万元,并于2013年4月批准实施,对盐城市农产品检测体系建设必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展望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项目建设的完成,将进一步提升全市实验室硬件实力,提升检测检验能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工作的开展搭建更高更好的平台[3]。

1.3 检测工作稳步开展

一是市检测中心承担省农检中心委托的全省蔬菜农药残留异地监督抽检任务,主要做好其他县(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贸市场和超市销售的蔬菜的抽样和检测工作,仅2011年至2012年底已完成检测18批次2 160个样品;二是各检测中心开展全市蔬菜农残监督抽检工作,主要对市内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基地蔬菜和食用菌质量安全抽检和突发事件的专项检查,2012年完成蔬菜中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抽检30批(次)、900个样品、6 098项(次),食用菌抽检荧光物质12批(次)、350个样品(项、次)。检测结果报上级有关单位,为其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监管、指导生产提供数据支撑;三是各检测中心督促盐城市2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检测室完成蔬菜农残速测自律性检测31 870个样品,对保障蔬菜安全供应和居民消费安全、推动市场安全有序运行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部分检测中心还承担着农产品风险监测抽样及全市“三品”认证抽样任务,2012年抽取3 240个样品送省检测,样品包括蔬菜、食用菌、稻米、花生、土壤、水等。

1.4 检测人员能力过硬

盐城市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高度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正常进行。2012年举办了多期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人员培训班,培训市级、县级、乡镇级及各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产基地检测人员796人次,对考核合格的检测人员颁发了市级检验员证;先后5次组织县级检测中心技术人员到省中心学习,并多次组织县级检测人员到市中心实验室手把手教做实验。同时,通过技术大比武或业务交流会等形式开展检测人员交流活动,进一步增强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2012年,盐城市选拔5名优秀选手参加了于10月15—17日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技能决赛,盐城市荣获团体及个人双冠军。2013年5月江苏省举办了全省农产品多残留能力考核,盐城市检测中心以定性定量全优的成绩顺利通过考核。

2 盐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存在的问题

2.1 检测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盐城市农产品检测工作有了很大提升,虽已初步构建了市、县(区)、镇、基地和市场5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但检验检测体系尚未完全建成。在县(区)级检测中心中仍有2家未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基层检测站布点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尚未形成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监督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是否强化,部分地区基层领导和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深入的了解,就不能很好地支持和督促农产品检验检测工作[4-5];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商家和农户组织缺乏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与学习,安全意识薄弱,存在操作不合理、制度不完善、流通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同时抱有逃避责任的侥幸心理。

2.2 检测机构人手不足和业务水平亟需提高

虽盐城市已引进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全市8家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共有专职检验检测人员51人,其中具有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10人,中级技术职称18人。无论从市级还是县(区)级检测机构来看,都存在检测人手不足的问题。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好坏,取决于检测人员的操作水平和科学素质,因此检测人员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的关键[1-2]。目前,全市检测人员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员的本职工作不是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对于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方法、检测标准和原理、风险评估、认证等缺乏相应的认识,而新聘请的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存在经验不足、缺少培训学习等问题,致使无法应对检测中的突况,无法保障检测质量。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型的检测设备的引进,加剧了高技术水平、高素质的人才缺乏,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盐城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的步伐。

2.3 检测经费相对短缺和运行成本相对过高

检测中心开展工作的经费主要来自市财政专项资金,业务经费不固定甚至没有,经费缺乏保障性和连续性,随着检测仪器的更新换代加速和检测检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年在设备采购上的投入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设备的增加和人员的增多,每年的设备维护和耗材的需求以及人员薪资等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高。根据国家计量法有关规定,检测机构的计量仪器和计量器皿必须进行计量检定,检定周期一般为1~2年,同时检测机构资质需认定、复审,仪器检定费、资质认定、复审费、抽样费、标品和化学试剂购置费等必需的开支也加剧了经费的短缺,运转经费是仪器总投入的20%~30%。如要开展质谱定量检测还需大量资金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检测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资金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和运转[3]。

3 对策

3.1 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就要建立健全以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为龙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为骨干,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站为依托,乡镇检测点为补充的覆盖全省的检测体系,同时督促好生产基地、大型超市和批发市场也要建立检测机构,利用快速检测设备,做好农产品自检,做到从产地、生产、流通领域3个监控环节上不断提高监督检测的能力。需要政府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重要性及紧迫性的认识,加大对农产品检测体系的投入,同时要加强对农户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的引导和管理,摒弃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观念,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在政府的科学引导和支持下,在市场经济运转下,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成为“舌尖安全”的一道坚固防线[4]。

3.2 加强人才引进与技术培训力度

目前,针对盐城市的检测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应提请市政府进行专题会办,通过将农产品检测机构列入全额事业拨款序列、增加编制人数、提高检测人员收入待遇等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工作任务繁重,一方面要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人员的数量,主要从高校毕业生中择优录用高素质的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和公开选调社会上高水平的一线检测人员,以充实壮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检测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增加同行业之间的学习交流,深入学习及探讨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专业技术知识,使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适应目前愈来愈严重的食品安全新形势[5]。

3.3 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力度

按国务院提出“加快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资料和饲料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明确要求,各级领导要重视并切实加大扶持力度和增加财政投入,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实验室建设、系统运转和人员培训学习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足额的政策支持与经费保障。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撑,无法顺利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检测的工作,无法保障老百姓的饮食安全,这不仅需要政府及领导的重视,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与督促,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来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

4 参考文献

[1] 于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J].现代农业科技,2013(10):288.

[2] 李远.巴中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290-292.

篇(3)

作为高职教育的一种探索,行动导向教学法目前在我国的职业院校里广泛采用。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开设的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按照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相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在真实或模拟的操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以强化学生专业综合技能为目的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整合了专业单项实验实训中的知识和技能,融合了专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是应知、应会、应用的融会贯通。通过该课程的开发,弥补主干核心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不足,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并通过若干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使学生基本完成由自由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1 课程介绍

1.1 课程性质与作用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作为高职食品检测类专业实训实习领域中的核心教学任务,以化学分析、应用有机化学、分析仪器使用与维护、样品处理技术、农产品产地评价、肥料检测、农药检测、粮油检测、微生物检测、饲料检测、果蔬产品检测、畜禽产品检测、水产品检测等课程为前导,对接食品检测类国家职业资格,是该职业工种掌握的核心专业技能之一。

1.2 教学目标

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及锻炼实际的工作能力。即以检测项目为载体,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使学生在真实的检验项目中掌握综合专业技能,以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素质。通过课程的实施,达到食品检验工(高级)、化学分析工(中级)、乳品检验工(中级)以及饲料检验工(中级)的技术技能要求。

1.3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课程内容均来自企业真实检验任务,筛选21项检测模块,形成14个学习情境,按照项目实际占用时间安排学时。本课程共设176学时,分4学期完成。专业综合实训课程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基本上覆盖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常用方法、常用仪器、常见检验项目及检测标准,在任务排序上尽量按照由简到繁进行,按照食品检验工、化学分析工职业发展的自然规律进行。同时考虑学生认知和职业发展规律,力求与国家职业标准接轨。能够保证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应用所学检测技能完成企事业相应检测类岗位下达的任务。

2 行动导向教学课程设计

丰富的课程资源从应用中产生,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先进行企业调查。通过对企业和市场调研了解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各级检验机构典型的企业工艺流程和真实的检验任务,并按照学生职业发展规律和知识技能的复杂程度,结合师资和实训基本条件,对典型工作任务中包含的关键技能点进行分析,做到突出重点、覆盖全面、合理序化,将企业、检验机构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食品检测类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转化为教学内容,形成学校与企业统一,检验数据为产品工艺提供参考,检验结论为品质管理服务的互动教学设计总体框架。

2.1 建立仿真与模拟的质量检测中心

建立若干个仿真与模拟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每个检测中心由4~5名学生组成,每一项检测任务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每个小组在接受任务后,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相应的准备和实施工作。在实施过程中组内成员要积极配合、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以出色完成该任务为最终目标,逐步培养自己化解分歧、、发掘自身潜力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团队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2.2 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学、做、评”一体化

围绕选定的工作任务,设计提升学生能力的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选择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涉及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以实现“知识、技能”一体化,“教、学、做、评”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个人能力的培养集成于任务实施过程中。

2.3 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角色的转变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起、维持、促进”的作用。学生作为“质量检验员”,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起“任务咨询、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等作用。

2.4 用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有效的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据每个检测中心提交的《检验报告书》,评价每个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学生)的工作能力,评出最佳质检员,并对优秀检测中心支付检测费用。检测费用以量化的形式支付,到学期末累计量化后,对获得前3名的小组成员给予免考的奖励,免考的学生占总学生数的20%。

3 行动导向教学课程的实施

3.1 通过跨组交流总结经验

为了有效整合、利用现有实验实训室资源,每两个实训任务捆绑,由两次实训课完成,如还原糖含量测定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捆绑,第一次实训课由模拟检测中心1、2和3完成第一项任务,模拟检测中心4、5和6完成第二项任务。第二次实训课由模拟检测中心4、5和6完成第一项任务,模拟检测中心1、2和3完成第二项任务。为了防止小组之间互相抄袭检验数据,两次实训课各项任务所用待测样品不同。在第二次进行该两项任务前,由上述六个检测中心选派代表,随机到另外一组,交流实施上一次任务中各组所获心得、经验等,以便其他小组作为参考,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心得总结经验教训,本模块检测任务完成情况将更为完善。

3.2 课程实施

3.2.1 任务咨询、制订计划

以每个检测中心(小组)为单位,开展检验任务。工作任务开展前,选出检测中心主任(小组组长)。具体实施前,由教师参照职业岗位需求,策划下达工作任务,小组成员根据工作任务,查阅资料,进行思考分析,完成从明确任务、搜集资料、制订计划、工作实施、整理总结到验收评价全部工作过程。图1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实施设计示意图。

3.2.2 实施计划

经过小组讨论、跨组交流、教师总体评价等进行验收评价后,开展检测任务。试液以及指示剂的配制、样品前处理、分析检测等工作按照各成员的任务分配协作完成。实训后核查返回的仪器设备数量,以降低设备的破损率;实验原料和消耗品的使用也制订领用计划,以减少浪费。

3.2.3 检查控制、评定反馈

检测任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上交详细的实训报告书,经教师审核通过后准许结束检验工作。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让所有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工作”全过程,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4 实施效果与反思

(1)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做到“做中学、做中教、做中评”。通过行动引导教学法,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思维,形成了综合职业能力。

(2)在行动导向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从教授转变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用行动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队中自主地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在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流程。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并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构建自己的职业技能体系,完成教学与工作零对接,使学生毕业无后熟期,可直接服务于社会、企业和行业。

(4)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时,学生自主组织成立临时性的检测中心(检验小组),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团队协作等社会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收集资料和信息,独立工作,自主学习,自己动手掌握知识,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5)通过角色轮换,学生对不同岗位有感性和理性体验。每个检验人员在检测中心工作岗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工作任务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角色轮换,使每一个学生对实验室中的主要岗位均有所体验,全部工作任务完成后,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多次体验。

5 结束语

在探索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改革过程中,把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应用到部分班级的教改试点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综合实训作为综合性的课程,要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要完成任务离不开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包括样品前处理技术、试剂配制、分析仪器的操作等。如果缺少这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就无法优质高效地完成本项目工作。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思考以及完善的部分。

参考文献

篇(4)

2、工程质量检测的有效规范试验检测方法是整个建筑工作流程当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不断提高建筑质量的重要检测资源。试验检测方法对于促进建筑工程的严格规范,促进建筑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促进各项事业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不断推进工程质量检测的有效规范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一项长期需要开展的工作。在具体工作的规范方面,需要强调工作的具体流程。在机器设备的检测方面需要在工作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将准备工作做到充分有效,才能够促进建筑质量的真正保障。在规范工作的开展方面需要将有效的机器设备进行规范操作,只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才能够保障工作开展的便利和顺畅。经过不断的研究分析和比较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建筑检测的规范方法,从理论上为工程质量检测具体工作的有效实施和长期开展提供基础和前提。

3、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对于工程质量的检测工作的开展需要有步骤有方法的进行,将工程检测单位分为多个检测专业科室,对各个检测专业科室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全面的培训,通过工作流程的严格管理,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对于人员素质要求比较高的岗位需要引进高学历和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培训和管理进行各方面能力的检验,筛选出适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各个岗位需要的人才。员工的基本素质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工作能力,工作责任感等等,这就要求工程质量检测人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4、不断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和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从各方面进行规范。不断推进建筑检测的有效规范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一项长期需要开展的工作。在具体工作的规范方面,需要强调工作的具体流程。在机器设备的检测方面需要在工作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只有将准备工作做到充分有效才能够促进建筑质量的真正保障。只有在正确合理的方案的指导下才能够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在建筑质量的检测工作方面也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对各项工作的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检测水平。

篇(5)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26-01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吃”,不只限于数量,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个从农田到餐桌的产业链,涉及面广,中间环节多,需要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我区农委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作出了不懈努力。特别是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颁布,安全监管力度持续加大。“三品一标”农产品稳步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扎实推进,有力地从源头上保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入手,谈谈我们的做法以及思考。

一、我们的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2002年,根据省市各级部门的要求,通州区农委组织筹建了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并于同年9月开始运作,自实验室开展检测以来,已先后四次进行了实验室计量认证,并获得农业部ATCL认证和计量认证CMA资格,同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成立了“肉菜粮食放心工程”协调小组和建立了“区农业标准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几年,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农产品质量检测投入,先后投入20多万元改扩建了区第一集贸市场速测室。投入40万元专款改扩建区综合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自2008年以来每年投入将近20万元用于农产品的例行监测与监督抽检工作。保障了检测的正常开展。

2.加大监管抽检力度,完善追溯应急机制。目前我区已建成了以区检测中心为龙头,镇检测站为骨干,重点生产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三级检测体系,实现了全区检测网络全覆盖。实行的例行检测“周检制”、监督抽检“月检制”,每年检测样品数达到20000个,其中区里定性检测样品5000个以上,定量检测500个以上。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季节性风险监测及专项监督抽检。对抽检不合格的生产基地或企业进行溯源并限期整改,对不合格的产品依法进行处理,严禁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

3.建立高效的检测队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2012年,乡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监督服务所,并配备了检测人员,从事生产过程、基地产品抽检、采样及有关技术推广。近两年来,我区举办了一系列培训班每年都将开展1次检测技能大比武,还选派相关检测人员参加省市相关比武,同时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培训跟学习方式,与设备厂家和上级业务部门接对,通过强化区跟乡镇检测人员的培训,全区检测技能获得大提升,在做好区跟乡镇检测人员的基础上在全区20个重点蔬菜产地准出基地所在村配备1名村干部或聘用干部任基地检测员,与工商部门一起组织30个集贸市场共安排了60名市场检测员,在检测水平与检测人员不断充实完备的过程中,我们逐步建立起了定期送样检测、数据上报制度,有效地提高了样品的广泛性和全面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按照“五有、五统一”的要求建设乡镇检测室,五有是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设备、有试剂,五统一是统一持证上岗、统一专人检测、统一记录台帐、统一检测试剂,统一扎品管理的“五有、五统一”原则,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实行了规范化管理。

4.加大区域内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力度,强化监测工作。为切实保障区域内农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我区农委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继续加大了区域内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严格执行蔬菜等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周检制”与区内监督抽检“月检制”,并在扩大检测范围与检测批次上求突破,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基地市场超市全覆盖。

5.严格设立监测点,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使检测数据具有可比性、连续性、代表性,我们还建立相对固定的监测点,并根据季节的不同,农药用量的不同,农药种类的不同来确定检测样品数量,一般夏季的样品量高于冬天,并且采样量每年都呈上升趋势,为直观表现全区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有效地对全年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将产品分为六大类:叶菜类、甘蓝类、瓜类、茄果类、豆类、根菜类,采样地点也分三大类,生产基地、集贸市场和超市。通过近几年的蔬菜药残检测工作,基本掌握了全区蔬菜的第一手资料,为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必要依据和指导性建议。从不同年份,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合格率来看,年均合格率逐年上升,五月到九月的合格率高于其他月份,超市合格率高于生产基地和集贸市场,根菜类、瓜类和茄果类合格率高于豆类、甘蓝类,叶菜类最低。

二、思考和建议

基于检测数据以及我们的做好,笔者认为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要进一步好转,必须要考虑以下因素

1.在媒体舆论上做好宣传,倡导农产品放心消费。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农兽药管理等法律法规,科学安全使用农业投入品,营造安全生产,放心消费的良好社会氛围。

2.加速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一旦确定农产品“三品”基地后,制定相应的土地流转政策,根据农产品区域特色,制定生产标准,对基层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培训,让其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进行组织生产。

3.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前移。进行乡村环境综合治理,防治工业“三废”污染农田,水源,控制农业自身污染。重点做好监管、检测的“关口”前移,在源头上控制农产品的面源污染。一是强化监管,加强检测。将增加抽检频次,扩大检测范围。各镇实现例行检测周检的常态化。二是推行目标责任考核,将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三是落实产地准出、农田档案管理等相关制度。四是开展一系列联合检查行动。

篇(6)

辉南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自2005年开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产业,全面提高我县农产品质量水平”,要求农业部门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同时县里还成立了辉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农业副县长任副组长,农业、财政、发改、牧业、环保、林业、水利、土地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农业局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管理和日常工作。2005年5月,县委、县政府正式批复成立了辉南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辉编字[2005]37号),为隶属县农业局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8人,人员由农业局系统调剂解决。2009年又针对农业系统检测体系机构重叠、职能交叉、重复检测、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为主体,对农业部门现有的实验室(检测站)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起功能覆盖种植、畜牧、水产的综合性质检机构,为了能保证检测中心建成后能正常运行,2010年又将县农环站从农科站分离出来与检测中心进行合署办公,实行二块牌子一套人马。通过机构整合,不仅理顺了关系,同时也解决了检测中心运行经费紧张问题。

2.高度重视,高质量完成检测体系建设项目

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工作是农业工作中一项新的任务,项目建设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此,县农牧局从项目申报到项目实施都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去做,对项目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严格把关。

2.1深入调研,高质量完成可研报告和初步设计编制工作 可研编制工作是项目第一关,为了能高质量完成可研报告,县农牧局组织农业科、农产品质检中心、绿办、执法大队等4个单位利用15天时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先后走访农业生产基地10个,农贸批发市场2个,走访农户和消费者300余人,农业投入品商户15家,掌握了第一手科学详实的资料,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了可研报告,得到省农委和发改委一致认可。在初步设计上,力求实用高效,把检测中心地点设在县农科总站二楼,为了把实验室设计得实用合理,多次带领检测中心人员前往省检测中心去实地考察学习,同时也经常请省监管处和环保站的领导给予指导把关,听取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请北京惠诺德公司及山东大卫建筑设计院多次到现场进行设计修改。在设备安排上,突出高标准,聘请省环保站检测科专家严格把关,做到了实验室科学合理实用,化验设备高标准,保证了万无一失,达到预期效果。

2.2规范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制度 在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情况中,首先建章建制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管理“四制”。一是建立了项目法人制度,对项目的立项、筹资、建设和工程建设的环境安全建立了全面的监督、管理责任制。二是建立了项目工程财务管理制度,确立了财务执行制度和各项职责。三是建立了项目工程招投标和监理管理制度。2010年5月按照省发改委、省农委的要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建设项目参加了全省统一招标,目前招投标工作已全部完成,招标内容包括实验室改造工程、仪器设备购置等。四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购买档案专柜,安排专人负责,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在文书档案上,根据内容分类归档,粘贴标签,填写相关资料信息,经主管领导审核后归档立卷。

2.3合理安排,高标准完成项目建设土建工程是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在建设之初,县农牧局与辉南建设工程监理事务所签订了监理合同,由监理人和农检中心工作人员共同对工程建设进行了全程监理,严格按照初步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土建工程于2010年6月1日开始建设, 7月30日顺利完成340平方米水电改造及内部装修及配套工程。在土建工程建设期间,根据采购设备合同交付时间,陆续收到中标厂家送到的仪器设备,为合理利用时间,加快工程进度,不影响项目验收,县农牧局借用县农科站会议室对小型仪器设备首先进行了安装调试和学习,为后期设备的安装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到2010年11月30日所有中标公司应提供的74台(套)仪器设备已全部到货,所有设备均安装完成,单位业务人员现场进行了摸拟学习。

篇(7)

2终端销售市场监管难度加大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直销或通过合作社、协会直接把种子销售到农户手中,乡镇一级甚至村一级种子市场已成为种子销售的主要市场,销售人员素质低、储藏场所不符合标准、经济能力不足的问题比较严重,而县级种子管理站没有足够的人员和经费保障对乡村一级种子市场的全面检查,很大一部分无法全程监控,这也给了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虽然各级种子管理机构采取严格准入、加大市场巡查等措施,加强种子市场的监管,但仍有部分企业、经营户采取各种方式偷偷销售未经审定、套牌、侵权品种,甚至一些企业和管理人员玩捉迷藏的游戏,逃避检查。未审先推、套牌侵权、超范围经营的违法行为仍有存在。

3加强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工作的建议

3.1加强种子管理队伍建设

种子管理队伍是种子管理各项措施的执行者和落实者,是种子管理工作的核心,事关种子市场健康发展和农业用种安全。首先,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打造一支业务精通、办案高效、廉洁公正的管理队伍;其次,配置适应管理工作需要的行政管理专用车。由于全市经营户数量多,覆盖面广,一些在交通不便的乡村,无交通工具必然会影响到管理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建议由省级财政部门为市县两级种子管理部门统一配备专用执法车辆,提高市场巡查和执法办案效率,进一步增强防范种子质量安全事件的能力。

3.2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一方面加大市级种子检测中心的改造升级,使其能够承担分子标记和转基因检测。另一方面加大县级检测机构和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强仪器设施购置、标准实验室建设,提高监督检测的硬实力;加强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检测水平,提高监督检测的软实力。全面建成市县联动、相互配合、分工明确的质量检测体系。

3.3严格市场准入和备案管理

按照《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对进入市场销售的品种和商品种子从企业经营许可证及有效区域、检疫证、品种审定及适宜区域、授权情况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查,落实严格的准入制度。对于县级代销种子的企业和经营户,必须到县级种子管理机构备案。严格、规范的准入和备案制度,将不合法、不守法的企业、经营户以及不适宜的品种拒之门外,实现从源头上的治理。

3.4加大种子市场监督抽查力度

加强销售环节的监督抽检,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留死角,市场、门店、品种全覆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相结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严防假劣种子流入市场。

篇(8)

一、常用建筑材料性质与检测

一个建筑工程要想达到合格的建筑要求和目的,首先要对其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保证,选择合格优质的材料然后通过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目前来讲,在建筑项目中通常采取的材料,其基本的性质主要有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工艺性质。所谓力学性质主要是包括材料的抗压、抗弯、抗拉伸以及抗剪切等的强度;物理性质则主要是材料的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吸收率、导热性能以及孔隙率等方面。通过保证建筑材料使用的质量可靠性来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对这些材料比如钢材、沙石、水泥以及沥青等进行检测。

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主要有:(1)钢筋焊接:抗拉的实验;(2)钢筋原材料:进行拉力实验、缩性实验以及冷弯实验;(3)水泥:需要检测其5大指标主要有细度、终凝时间、初凝时间、强度以及安定性;(4)碎石:检测压碎值、针片状含量、含泥量以及级配等指标;(5)沥青:需要检测其三大指标软化点、延度和针入度。

取样量、取样方法以及取样部位要满足要求。在了解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项目之外,便是要进行试样的采取。在试样的选取时必须要使选择的试样具有代表性,通常是在一批材料里随机的对不同部位的样品进行抽取实验。取样的位置和方法也要注重合理性,必须要符合取样要求,不能随意取样。同时,试样数量也是影响取样检测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数量太少由此而来的误差也会相对较大,有时可能会得到相反结果。

掌握好正确的实验方法,避免由于人为原因导致错误。材料在检测时会存在一定误差,比如实验方法不正确、实验的温度和湿度等不合格,以及一些人为原因。通常人为原因是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操作人员不按照正常要求进行实验,这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差错。比如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钢筋出现了缩颈便停止而不是将钢筋完全拉断,这就是一种操作错误,在此基础上得到的伸长率是不准确的,得到的伸长率由于没有拉断钢筋而低于实际值。

数据的处理也是质量检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完成取样以及检测实验之后,便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由于各种原因,在同一组试样的检测结果数据有时分散性会比较大,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具有足够的准确性,所以需要对一些材料的实验结构进行处理。在进行水泥强度测试时,如果一个试样的强度超过了平均值的1.1倍,那么就需要对该数据进行删除,而将别的实验数据作为结果进行处理。同时,一些检测项目因为有固定的检测方法,所以不仅仅是实验数据的简单叠加,需要进行相应的科学处理,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二、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包括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这些材料种类繁多并且性能各不相同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目前我国建筑项目大多是以分包的形式进行,建筑单位中标之后会将整个工程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分包给别的公司,这就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较难的问题,并且一些公司在施工时没有充分认识到施工材料质量的重要性,在使用材料时只对数量进行验收但忽略了质量的检测,就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存在材料供应没有计划性、没有标识牌、堆放不够规范,并且管理措施也跟不上,使得水泥、钢筋等材料变质等问题发生,受到其影响。在材料检测时不及时、不严格,用不合格的材料当做合格的材料来使用。钢筋等施工材料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材料半成品构件也没有及时进行检测就安装,这些都存在严重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做好材料检测与控制的措施

1.要加强管理的规范化,

保证试样具有真实的代表性。首先要对选样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抽样数量和取样方式进行规范化培训,从而避免因为取样不足而造成检测结果的片面性和取样方式的不合理而出现的结果误差。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对选样员进行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其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其次是要严格的执行取样的见证制度,施工地点进行取样时需要有见证人,送样时也需要附加检测委托单,并由检测中心的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防止工地送样造假,将不合格品按照合格品应用于工程中。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得取样的真实性得到保障。

2.进行必要的强制性检测。

为了进一步保障安全,治理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严禁使用伪劣材料,需要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以及规范的要求进行项目的严格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强制性的检测:比如主体结构、钢筋数量、竣工后房屋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钢筋抽样检测、瓷砖性能检测以及铝合金门窗的三性的检测等等,通过这些强制性检测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做好质量控制。

3.建立岗位工作制和资料管理制度。

要建立严格的岗位工作制度以及科学的资料管理制度,从检测开始到检测报告的形成,这一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所有的检测都需要包含送样单位的主要施工人员填写的详细委托单。试样送至检测中心,要有检测中心的人员进行试样数量以及规格的检测,确认无误后再根据项目分送的需要安排人员进行检测,测试人员要不定期的进行轮岗,收样人员和检测人员要相互监督。

4检测设备的管理。

要做好检测设备的管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能够正常运行,获得准确的数据。在日常工作中,先要建立起完整的设备目录,检测中心以及施工现场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应该是处于一种有效的控制状态,方便调配、更新以及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每台设备和仪器都要建立独有的登陆卡,登陆明确其性能和状态,并根据要求要定期进行报送,给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和校准,保证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对于新购置的仪器和设备,要进行合格检定,确定合格之后方可使用,并且要对检定结果进行表明。如果有材料的标准发生了变更,那么需要及时检查设备以确定是否需要根据材料的变更而对设备进行升级或改进,以确保设备的使用性。其次,便是做好仪器和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进行每月定期检查和检测,使得设备能够正常、良好的运行,确保检测工作的开展以及检测结果的正确

5.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的开发利用

目前,工程检测管理软件在单位质量检测上面的应用并不完善,而仅仅是成为代替手工操作的工具而已,所用软件有些系统功能较差、有些功能不全面,严重影响着工程材料的检测效率和结果。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所需软件系统应具备能够准确并及时为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提供准确依据,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传送给相关部门,有效地提高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对所有工程的编号、名称、委托单位、联系人、监理单位、见证单位等信息进行登记,信息将在收样管理、报告编制等子系统得到调用。该系统应实现钢材焊接、钢材力学、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压、混凝土抗折、混凝土配合比、水泥土、砂浆、砂浆配合比、砂、烧结多孔砖、烧结普通砖、石试验、水泥等多种试验类型的收样管理、报告发放管理。对于每种试验项目,系统均有独立的收样窗口,显示各自试验项目的收样信息。

四、结束语

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检测人员必须在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过程中恪守纪律,严格遵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检测的公正性、科学性以及准确性,防止假冒伪劣的不合格建材产品流入建筑工地,为建筑工程的良好质量奠定基础,为国家的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篇(9)

1建筑常用材料性质以及检测

一个建筑工程要想达到合格的建筑要求和目的,首先要对其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保证,选择合格优质的材料然后通过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能,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目前来讲,在建筑项目中通常采取的材料,其基本的性质主要有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和工艺性质。所谓力学性质主要是包括材料的抗压、抗弯、抗拉伸以及抗剪切等的强度;物理性质则主要是材料的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吸收率、导热性能以及孔隙率等方面。通过保证建筑材料使用的质量可靠性来为建筑工程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对这些材料比如钢材、沙石、水泥以及沥青等进行检测。首先要对材料的检测项目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对材料是否合格做出准确而科学的判断。

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主要有:(1)钢筋焊接:抗拉的实验;(2)钢筋原材料:进行拉力实验、缩性实验以及冷弯实验;(3)水泥:需要检测其5大指标主要有细度、终凝时间、初凝时间、强度以及安定性;(4)碎石:检测压碎值、针片状含量、含泥量以及级配等指标;(5)沥青:需要检测其三大指标软化点、延度和针入度。

在了解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项目之外,便是要进行试样的采取。在试样的选取时必须要使选择的试样具有代表性,通常是在一批材料里随机的对不同部位的样品进行抽取实验。取样的位置和方法也要注重合理性,必须要符合取样要求,不能随意取样。同时,试样数量也是影响取样检测结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数量太少由此而来的误差也会相对较大,有时可能会得到相反结果。所以,试样在取样量、取样方法以及取样部位等都需要满足要求。

材料在检测时会存在一定误差,比如实验方法不正确、实验的温度和湿度等不合格,以及一些人为原因。通常人为原因是导致误差的主要原因,操作人员不按照正常要求进行实验,这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差错。比如在进行钢筋拉伸试验时,钢筋出现了缩颈便停止而不是将钢筋完全拉断,这就是一种操作错误,在此基础上得到的伸长率是不准确的,得到的伸长率由于没有拉断钢筋而低于实际值。所以必须要掌握好正确的实验方法,避免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错误。

在完成取样以及检测实验之后,便是对数据进行处理。由于各种原因,在同一组试样的检测结果数据有时分散性会比较大,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具有足够的准确性,所以需要对一些材料的实验结构进行处理。在进行水泥强度测试时,如果一个试样的强度超过了平均值的1.1倍,那么就需要对该数据进行删除,而将别的实验数据作为结果进行处理。同时,一些检测项目因为有固定的检测方法,所以不仅仅是实验数据的简单叠加,需要进行相应的科学处理,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因此,数据的处理也是质量检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2建筑材料检测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使用的材料包括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这些材料种类繁多并且性能各不相同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目前我国建筑项目大多是以分包的形式进行,建筑单位中标之后会将整个工程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分包给别的公司,这就造成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较难的问题,并且一些公司在施工时没有充分认识到施工材料质量的重要性,在使用材料时只对数量进行验收但忽略了质量的检测,就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存在材料供应没有计划性、没有标识牌、堆放不够规范,并且管理措施也跟不上,使得水泥、钢筋等材料变质等问题发生,受到其影响。在材料检测时不及时、不严格,用不合格的材料当做合格的材料来使用。钢筋等施工材料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材料半成品构件也没有及时进行检测就安装,这些都存在严重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3做好材料检测与控制的措施

(1)要加强管理的规范化,保证试样具有真实的代表性。首先要对选样员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对抽样数量和取样方式进行规范化培训,从而避免因为取样不足而造成检测结果的片面性和取样方式的不合理而出现的结果误差。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对选样员进行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同时提高其质量意识和责任感。其次是要严格的执行取样的见证制度,施工地点进行取样时需要有见证人,送样时也需要附加检测委托单,并由检测中心的人员进行不定期的抽样检查,防止工地送样造假,将不合格品按照合格品应用于工程中。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使得取样的真实性得到保障。

(2)进行必要的强制性检测。为了进一步保障安全,治理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严禁使用伪劣材料,需要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要求以及规范的要求进行项目的严格检测。在检测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强制性的检测:比如主体结构、钢筋数量、竣工后房屋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混凝土试块检测、钢筋抽样检测、瓷砖性能检测以及铝合金门窗的三性的检测等等,通过这些强制性检测项目的开展,进一步做好质量控制。

(3)建立岗位工作制和资料管理制度。要建立严格的岗位工作制度以及科学的资料管理制度,从检测开始到检测报告的形成,这一过程中都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所有的检测都需要包含送样单位的主要施工人员填写的详细委托单。试样送至检测中心,要有检测中心的人员进行试样数量以及规格的检测,确认无误后再根据项目分送的需要安排人员进行检测,测试人员要不定期的进行轮岗,收样人员和检测人员要相互监督。

(4)检测设备的管理。要做好检测设备的管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能够正常运行,获得准确的数据。在日常工作中,先要建立起完整的设备目录,检测中心以及施工现场的检测设备和仪器应该是处于一种有效的控制状态,方便调配、更新以及管理工作的进行。同时,每台设备和仪器都要建立独有的登陆卡,登陆明确其性能和状态,并根据要求要定期进行报送,给检定部门进行检定和校准,保证检测的精度和准确度。对于新购置的仪器和设备,要进行合格检定,确定合格之后方可使用,并且要对检定结果进行表明。如果有材料的标准发生了变更,那么需要及时检查设备以确定是否需要根据材料的变更而对设备进行升级或改进,以确保设备的使用性。其次,便是做好仪器和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进行每月定期检查和检测,使得设备能够正常、良好的运行,确保检测工作的开展以及检测结果的正确

(5)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系统的开发利用

目前,工程检测管理软件在单位质量检测上面的应用并不完善,而仅仅是成为代替手工操作的工具而已,所用软件有些系统功能较差、有些功能不全面,严重影响着工程材料的检测效率和结果。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所需软件系统应具备能够准确并及时为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提供准确依据,能够通过网络及时传送给相关部门,有效地提高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更好地实现工程质量控制的目标。对所有工程的编号、名称、委托单位、联系人、监理单位、见证单位等信息进行登记,信息将在收样管理、报告编制等子系统得到调用。该系统应实现钢材焊接、钢材力学、混凝土抗渗、混凝土抗压、混凝土抗折、混凝土配合比、水泥土、砂浆、砂浆配合比、砂、烧结多孔砖、烧结普通砖、石试验、水泥等多种试验类型的收样管理、报告发放管理。对于每种试验项目,系统均有独立的收样窗口,显示各自试验项目的收样信息。

4.结语:

建筑材料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建筑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加强管理,尽一切努力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本项目研究开发一种喷涂后可有效改善和提高混凝土性能、对混凝土具有高渗透和持久保护功能且耐高温灼烫的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高效防水防护剂,阐述它的特点及性能。

1 引 言

我国的建筑物、构筑物主要采用硅酸盐系水泥混凝土浇筑,因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熟料矿物——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的水化反应产生氢氧化钙Ca(OH)2,因此,混凝土中存在较大量的Ca(OH)2;此外,混凝土中还存在较多的毛细孔缝,正是由于这些毛细孔缝和Ca(OH)2的存在,在环境因素(如水、温度循环、干湿循环、CL-、SO42-离子等)和侵蚀性介质(如氯盐、硫酸盐等)扩散进入混凝土体内的作用下,混凝土材料及其构筑物出现劣化与性能衰减等现象,严重影响混凝土构筑物的外观质量与使用寿命。

伴随着城市化进展的加快及工商业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商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桥梁隧道、港口码头、污水处理厂等高等级建筑物及构筑物已经在军事与民用建筑及国家基础设施工程中大量建设。寻求相应的结构防水方案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的紧迫问题,开发高效新型的对混凝土具有持久防水防护作用的材料成为建材领域新的研究课题。

用于混凝土耐久性防护的涂层材料来源虽然很广,但并不都能满足混凝土防护的要求。涂层材料至少应具备以下两个特点:(1)涂层材料自身由于长期暴露在侵蚀环境和有害介质中,经受风吹、雨打、日晒和多种外界破坏作用,必须具有很好的抗侵蚀性和抗老化性。(2)涂层材料能与混凝土表面良好地结合,并对下一道的外装饰工序和工程的整体外观无不利影响。我们通过广泛了解国内外防水材料行情和顺应市场发展趋势需求,总结各种防水材料的性能,深入分析防水机理及相关优缺点后,立项进行了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的研发,以开发出一种各项技术指标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具有良好的防水抗渗、全面防护效果,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海工工程、桥梁工程等基础设施和工业与民用工程建筑防水防护的新型混凝土保护材料。由福建省宁德市建工防水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的研究与开发》科研项目今年4月26日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成果创新性、实用性强,技术居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利用该研究成果技术开发的“混凝土DPS永凝液”,“JG-M1500无机水性渗透型密封防水剂”等系列产品具有性价比高、操作简便,迎水面、背水面均可施工,完全可以替代进口产品,已在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上广泛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深受用户好评。

2 技术路线的选择

如何使混凝土减低腐蚀、磨损、水溶蚀、盐剥蚀、冻融循环等因素的破坏作用,延长使用寿命,使其具有密封防水、抗风蚀碳化、耐酸碱侵蚀、耐高温灼烫等功能是本项目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无机水性渗透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的研究开发需要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基础,同时还穿插了材料结构及表面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基础,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我们确定了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以碱金属硅酸盐溶液及惰性材料为基料,加入催化剂、助剂,混合反应配制的技术路线。它不同于传统有机材料,喷涂后不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涂膜,也不同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它是无机液体,不含水泥粉末;可渗透至混凝土内部结晶形成永久性防护层,具有与混凝土结构的相融性;它以水为载体,随着水对混凝土结构孔隙进行渗透,被流渗到砼结构内部的孔缝中,催化硅酸钙与水泥水化反应过程中析出的Ca(OH)2与硅酸钙交互反应,形成了不溶于水的枝蔓状纤维结晶物,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吸水膨胀,使结构中的毛细孔缝得到充盈密实,从而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水能力,并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致密性,在涂层中起到密实抗渗的作用。随着时间(一般为1~7d)的发展,结晶量递增,在防水涂层中渗透结晶相结合,增强结构整体的抗渗能力。由于活性化学物质多年后还能被水激活,继续起到催化作用,因此混凝土结构即使局部受损渗漏(裂缝小于0.3mm)在结晶作用下,会自行修补愈合并具有多次抗渗能力,具有渗透性、可封闭水泥砂浆与混凝土毛细孔通道和裂纹功能的防水防护材料。从而在本质上改变了普通混凝土结构体积不稳定而再次带来的裂渗。

本研究项目开发的产品的技术指标是结合了混凝土工程对防护剂的要求,参考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技术资料、企业标准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同时在国内外主要生产、经销1500防水剂、DPS永凝液防水剂企业的产品多次反复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而制定设计配方的。

2.1密度

由于防护剂是与砂浆和混凝土内部的碱性物质起反应来封闭毛细孔的,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反应物,促使凝胶体的生成,我们研究了产品的密度。密度不仅反映了产品有效物质的含量,同时密度也与凝胶化时间有直接的关系:密度大,凝胶化时间就短;密度小,凝胶化时间就长。国家行业标准规定了防水剂的密度为:I型产品不小于1.10g/㎝3,Ⅱ型产品不小于1.07g/㎝3。密度检测按照GB/T 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中5.3款精密密度计法进行,直接测试液体样品。经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抽样检测,《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的密度为1.10g/cm3。

2.2 pH值

防护剂是直接用于砂浆、混凝土砂浆和混凝土表面的,产品的pH值须与硅酸盐水泥的pH值基一致。 因为产品只有在该pH值条件下,才能与砂浆和混疑土内部的碱性物质起反应;同时又不腐蚀混凝土、不对钢筋产生锈蚀。国家行业标准规定防水剂pH值I型产品在13±1的范围内,Ⅱ型产品在11±1的范围内。此pH值与硅酸盐水泥的pH值基本一致,能保证防水剂对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的适应性的同时增加建筑物表层的碱度,提高其耐久性。pH值检测按照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第7章规定进行。经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抽样检测,《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的pH值为12。

2.3粘度

粘度是通过控制碱金属硅酸盐溶液基料、添加剂、稀释剂含量来决定的,控制粘度对催化剂的性能及原料之间的匹配性提出了要求,因为粘度越高,防水剂的渗透性越差,渗透所需的时间会增长。在保证有效物质含量的同时,适宜的粘度才能有良好的渗透性。国家行业标准粘度规定在(11.0±1.0 s)范围内,粘度测定按GB 1723-1993《涂料粘度测定法》中5.3款规定进行。经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抽样检测,《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的粘度为11.6s。

2.4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的大小主要由催化剂的性能及加量所决定。在防水剂具有优异的水溶性的情况下,较小的表面张力有利于增加防水剂对水泥砂浆及混凝土的渗透能力,并能提高其与砂浆、混凝土内部物质的反应能力,并能提高其与砂浆、混凝土内部物质的反应能力,因此表面张力是控制防水剂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表面张力检测按照GB/T 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N性试验方法》第8章规定进行。直接测试液体样品,被测溶液的温度为(20±1)℃,被测样品必须清澈,如有沉淀应滤去。国家行业标准提出的表面张力确定控制值:I型产品为不大于26mN/m,Ⅱ型产品为不大于36mN/m。经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抽样检测,《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的表面张力为25.0 mN/m。

2.5凝胶化时间

凝胶化时间是指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与水泥建筑物中碱类物质反应所需的时间。反应过快,过早封闭毛细孔通道,使渗透深度降低;过慢,则延长了施工时间,同时也说明参与反应的活性物质的浓度偏低,两者都会使防水效果减弱。

检测凝胶化时间的方法是在Ca(OH)2溶液中加入离子水,用玻璃棒搅拌2 min,均匀后缓缓注人防水剂试样,随即开始计时,匀速搅拌5 min后静置。将玻璃烧杯左右轻晃,观察其液面波动情况,以试样液面开始产生凝胶并与烧杯壁呈粘附状为初凝时间,以烧杯倾斜45°角试样表面无流动呈完全凝胶状时所需时间为终凝时间。以三次试样测试平均值表示初、终凝胶时间,精确至min。凝胶化时间I型产品初凝:(120±30)min,终凝:(180±30)min;Ⅱ型产品由于初凝不明显,终凝控制在400 min以内。经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抽样检测,《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的凝胶化时间为初凝:105min,终凝:160min。

2.6抗渗性

抗渗性是防水剂性能指标中最重要的指标,能直接反应其渗透结晶效果的好坏。产品应用的抗渗性效果可采用测试渗入高度的方法判断,渗入高度越小,抗渗性越好。但必须指出的是,测试用混凝土试件抗渗能力的提高幅度与基准试件抗渗等级有很大关系,原抗渗等级较低的混凝土,涂刷防水剂后抗渗能力提高的幅度就较大。故有必要确定基准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此配比下,采用混凝土抗渗试验仪,按GBJ 82《抗渗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其指标值为:在水压1.2MPa时渗人高度I型产品不大于30mm,Ⅱ型产品不大于35 mm。经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抽样检测,《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的抗渗性为27mm。

2.7贮存稳定性

贮存稳定性是在一定贮存期内(自产品生产之日起12个月)产品性能的稳定性。通过急冷(-10℃)、急热(50℃)10个冷热循环.观察其外观是否自絮凝、沉淀及色泽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则产品合格.如果有絮凝、沉淀及色泽变化现象,则要再测定其凝胶化时间,以仍符合技术指标规定要求为合格,否则判断产品不合格。经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抽样检测,采用上述方法对《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进行10个冷热循环的贮存稳定性实验,外观无变化,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要求。

3.耐久性、防护性等验证方案

我们通过研究对比,经过反复多次试验研究解决了技术关键和难题,并委托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对产品进行耐久性检测验证,获得了相关重要数据。

3.1试件的成型及养护:

3.1.1混凝土配合比

基准与对比试件混凝土配比为:

3.1.2混凝土采用80℃热水法加速养护24h后放入试验室中放置24h。

3.2标准试验条件

标准试验条件:温度(20±3)℃

3.3试验方法

被检试件迎水面浸入样品中,液面高度为高出迎水面10mm,浸泡24h后放置试验室中24h,另基准样也放置试验室中24h。

3.3.1耐碱性:饱和氢氧化钙168h,对比浸泡后试件和基准试件表面是否有粉化、裂纹;

3.3.2耐酸性:1%盐酸溶液浸泡168h,对比浸泡后试件和基准试件表面是否有粉化、裂纹;

3.3.3氯离子扩散系数参照CECS 01-200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进行,对比浸泡后试件和基准试件的氯离子扩散系数;

3.3.4混凝土碳化试验依据GBJ 82-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进行,对比浸泡后试件和基准试件碳化7d、14d的碳化深度;

3.3.5耐高温性能(135℃):将准各好的试件放置设定为135℃的干燥烘箱中30min后取出放置试验室待冷却后和基准试验一同做抗渗试验,对比浸泡后试件和基准试件的渗透高度。

4.结果与分析

4.1经福建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检测,得出性能指标详见表1、表2。

表1 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产品检测结果

表2 浸涂JG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后对混凝土性能影响检测结果

未浸涂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混凝土性能

浸涂无机水性渗透结晶型混凝土高效防护剂混凝土性能

4.2耐酸碱性

分别使用饱和氢氧化钙和1%盐酸溶液浸泡试件168h,对比发现未浸涂本产品的试件表面有粉化,浸涂本产品的试件无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本产品具有良好的耐酸碱性,对混凝土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4.3耐久性

评价混凝土耐久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对比发现未浸涂本产品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为3.33×10-12 m2/s,大大高于浸涂本产品的氯离子扩散系数1.85×10-12 m2/s。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表面喷涂本产品,可有效抵抗混凝土氯离子渗透的能力,即改善了混凝土耐久性。

4.4抗碳化能力

对比浸泡后试件和基准试件碳化7d、18d的碳化深度,发现未浸涂本产品的试件渗入深度远远高于浸涂本产品的试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表面喷涂本产品,可改善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并起到保护钢筋的作用。

4.5耐高温性能

将准备好的试件放置设定为135℃的干燥烘箱中30min后取出,待冷却后放置实验室和基准试件一同做抗渗试验,对比浸泡后试件和基准试件的渗透高度,发现未浸涂本产品的试件渗透高度明显高于浸涂本产品的试件。试验结果表明,本产品可经受135℃,30min高温灼烫而不影响产品性能,这一创新结果大大拓展了产品的应用范围,特别适用于市政、公路沥青等路面的施工改造。

从上述检测验证数据可以看出,本项目全面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JC/T 1018-2006《水性渗透型无机防水剂》要求,特别是浸涂本产品后的混凝土各项性能有明显提高。经国家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科技查新,证明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5 结 语

篇(11)

郑州市粮食局高度重视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性,不断加强对粮食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把粮食安全监管作为工作重点,由局党委书记、局长任粮食安全监管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同时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由政策法规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处进行执法检查,流通与行业发展处负责业内管理,参加市食安办组织的社会检查和宣传活动,市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加强粮油检验监测,军供中心保证军粮品质,并和各储粮单位层层签订储粮安全责任书。基本形成了上下对应、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协调新机制,为郑州市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二、增添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

近年来,郑州市粮食局大力支持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工作,加强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共协调市财政拨款近700万元,其中大型仪器设备购置款530万元,共购置粉质仪、拉伸仪、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仪、离子色谱仪、近红外谷物分析仪、微波消解仪等仪器设备44台(套),并对化验室进行整修,使之全部达到防尘、防风、防爆、防震等要求。另外,郑州市粮食局积极帮助质检中心争取国家仪器资金230万元,争取市政府出具230万元的仪器购置配套资金承诺,市财政资金如果今年上半年到位,该中心仪器设备总资产将达到1000万元。这些仪器设备的增添、更新和配套,极大提高了检测能力,为各项粮食检验工作和社会化监测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社会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为使广大群众更好地认识粮食质量安全的重要性,郑州市粮食局按照上级文件和有关食品安全会议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利用《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9周年的宣传活动,宣传粮油食品质量检测监管的有关规定;举办粮食科技周活动,在登封市与河南省粮食局联合举办的粮食科技周启动暨农户科学储粮发放仪式中,突出科技与质量的关系,共悬挂标语、横幅20余条,制作展板50多块,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设置了咨询台,为广大市民和农民朋友讲解和传授鉴别各种优质、劣质粮油食品的方法。举办了“放心粮油宣传日”、“粮油质量检测机构实验室开放日”系列活动;联合白象食品集团、兴泰科技、金苑面业等多家放心粮油企业,在全市80多个点同时举行“放心粮油宣传日进社区”活动。活动丰富多彩,展板展示、宣传资料贴近实际,活动当天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300余人次。为提高优质粮油和主食产品的影响力,主动联系河南省电视台、《河南日报》、中原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系列报道。这些活动,提高了群众鉴别粮油食品优劣的能力,提高了群众对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全社会营造了重视质量安全,倡导健康、安全消费,质量安全群众参与、社会关注、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监测平台,构建检测体系

一是建立以郑州市粮油质量监测中心为主体的粮食质量监测平台。重点抓好新收获粮食的品质测报,包括等级、水分和卫生指标;承担辖区内各级储备粮、政策性用粮的质量监测与抽查。二是县级粮食部门配合市级粮油质量监测中心承担检测任务的粮食质量监测平台。各县(市、区)积极配合市粮油质量监测中心做好原粮卫生状况调查,科学布点,规范取样,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和代表性。登封市率先成立质检化验室,为县(市、区)完成质检工作起到了表率作用。三是建立以骨干粮油储备企业和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粮食质量监测平台。强调企业的质量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企业现有质检化验室的作用,逐步完善检测设施,不断增强监测功能,确保库存粮食和加工的成品粮、食品等达到国家质量卫生标准。目前,郑州市积极推进主食产业化,兴泰、思念、三全、白象、云鹤等5家被国家认定的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不但拥有完善的检测设备、具备粮油食品质量检测能力,还具有标准制定、产品研发等科研能力,从而大大提高了郑州市粮食质量检测水平,提升了郑州市在主食产业化方面的优势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