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城市社会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改进加强我国职业院校社会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措施
通过养成教育体系激发学生的社会实践积极性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存在着自身控制能力较差,本身的社会实践知识基础不牢固的问题,需要专业的社会实践教师来引领学习,激发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自觉克服解决实践岗位上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养成教育体系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习,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形成良性的社会实践学习竞争,增强学习效果。积极进行职业院校社会实践岗位养成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尝试在职业院校社会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进行养成教育系统的方法探究与尝试,完善从养成出发的社会实践教学体系。教师教学中要及时根据自己班级的整体社会实践能力与社会实践水平调整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提升社会实践教学的水平。通过养成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制订与调整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社会实践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而养成教育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最好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考察每个学生不同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其擅长的实践方式,将相似的学生分到一组,并在准备社会实践计划的时候按照不同的组别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社会实践阶段,根据学生的差异情况和教学目标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使不同实践能力的学生相互学习,互帮互助,协作学习,优化社会实践教学效果。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终生学习思潮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教学生长期受到社会的漠视与责难,时到今日从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改观。随着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人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中,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蔓延与增长之势,严重影响了成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危及到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甚至成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迫切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概述
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社会对成人教育的漠视,对成人学生的淡然,已逐渐成为阻碍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成人教育对象的成人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心理问题愈发严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与研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颇多,但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冷漠的人际关系、消极的人生态度三个方面。
1.强烈的自卑感
成人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落榜生,与考入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说是出于无奈才接受成人教育的。为此,他们普遍存在着自卑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自信。加上家庭的责难、社会的歧视,让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一无是处,于是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2.冷漠的人际关系
成人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其家庭背景存在很大差异,家庭条件不同。在与别人交往时不主动、过于羞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言行极端压抑。同时,很多学生与网络为伴,沉迷于网络游戏,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与现实中的同学交流甚少。
3.消极的人生态度
成人学生由于强烈的自卑感,失去了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缺乏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意志。在现实生活中意志消沉,缺乏上进心,对未来一片茫然。不仅在学习上不努力,在人际关系上也缺乏主动与人沟通,在业余时间更是无所事事,生活单一且无任何意义,总而言之,成人学生消极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激情,更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
二、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溯源
探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不难发现,影响成人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成因。但就具体而言,主要有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大因素。
1.自我认知的偏离
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可以得知,人们对他们的能力水平和态度做出正确的准确评估需基于两点。其一,在缺乏直接的自然标准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其二,人们应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然而成人学生的自卑感源于同普通高校学生的比较,甚至是普通重点高校的学生比较,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寻求的比较对象就是错误的,同时社会比较理论的比较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准确的自我评价,更是获得自我强化、自我进步的一种途径。因此成人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比较的目的应该是认清自己缺点,吸取别人的优点,而不是自卑、消极的逃避。
2.学校关怀的缺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很多普通高校把成人教育学院仅仅当着一种创收的手段,忽视了对成人学生的细心呵护。缺少了学校的人文关怀,成人学生就像没爹没的孩子,成人学生至进学校后,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一切由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几乎不予过问。由此可以看出:在成人学生与全日制统招学生之间,学校给予学生的关怀存在极大反差,这种差距体现出的是教育的不公平、学生的不平等。学校关怀的缺失让成人学生难以找到归属感,在一个缺乏温暖的集体中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便产生了。
3.社会偏见的误导
偏见是对一个群体或个人的一种评价,它包括对圈外群体的负面态度和对圈内群体过于积极的正面态度。同时,偏见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如:人们对一个人所属群体的偏见会影响他们对这个人的评价。在社会的大家庭中,许多人认为成人教育是不正规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是汇集为拿文凭的在职人员、学习成绩较差的落榜生的场所,于是在社会中时常听到对成人教育的质疑声和披露声,一系列关于成人教育替代论、消亡论的陈词滥调甚至在学术文章中也经常可见。社会的偏见导致的不仅是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对成人学生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伤害。诚然,成人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成绩要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但是绝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全面否定成人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成人学生中也有相当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具有个性特长的有上进心的学生。
三、成人学生心理问题解码
相关实践证明,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
1.学生正确认识,重塑自信心态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让学生彻底走出心理阴影,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全面地剖析自己,正确认识现状,重塑学习、生活的信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途径走向成功。
围绕培养学生自身的信心,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自我定位,树立学习专业的信心。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审视自己,了解其优劣势,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从而依据“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的原则学自己喜欢的课程,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这样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优势,保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其二,自我表扬,树立实现价值的信心。人自身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只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审视自我,了解自我,接受每一次的挑战。在经历每一次挑战时,给足自己信心与掌声,让自己充满激情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三,自我规划,奠定实现成功的信心。美好的憧憬、百般的无聊、无奈的悔恨、极度的茫然是大学生们一般都要经历的情感变化,是对大学生活感知的结果。刚进大学时的好奇心让其对大学生活有了美好的想象,熟知大学生活后的他们开始欣然接受自由大学给他们带来的无聊与空虚,一直到后来的悔恨和茫然。不妨追问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丧失了原有的斗志?不难发现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为学习制定计划,为生活设计颜色,为人生设定目标,是当今学生们逃脱落入俗套的重要方法,更是成人学生实现成功的必然选择。
2.学校倾力关注,构建平衡心理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培育了众多人才,更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难以衡量的贡献。然而,受社会传统偏见和思想误区的影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受到了国家的“特殊待遇”,成人学生遭受了严重的不公平对待。在一定程度上,成人高等教育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学籍管理、班级管理和课程设置等,针对成人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并未对此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很多学校就算制订了规章制度,但都是形同虚设,没有严格执行。同时,对成人学生更是缺乏人文关怀,学生没有安全感,没有体验到家的感觉。然而,再放眼看看学校对统招学生的态度,这种两重天的待遇不得不让成人学生感到失望,由此产生心理的极度不平衡。为此,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导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人学生。具体做法为:第一,将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统一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成人教育不是学校创收的手段,而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场所,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应列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第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成人学生可以选择统招学生所学课程并和他们一起上课,经考试合格者学校承认其所修学分。第三,成人学生享有与统招学生相同的参加学校课外活动的权利。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成人学生同样有权利参加。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更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更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公平与公正。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终生学习思潮逐渐深入人心,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成教学生长期受到社会的漠视与责难,时到今日从未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改观。随着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成人学生数量日渐增多,在社会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中,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更有蔓延与增长之势,严重影响了成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危及到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甚至成教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关注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已成为迫切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概述
成人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社会对成人教育的漠视,对成人学生的淡然,已逐渐成为阻碍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成人教育对象的成人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社会群体,其心理问题愈发严重,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与研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颇多,但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冷漠的人际关系、消极的人生态度三个方面。
1.强烈的自卑感
成人学生大部分都是高考落榜生,与考入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说是出于无奈才接受成人教育的。为此,他们普遍存在着自卑感,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缺乏自信。加上家庭的责难、社会的歧视,让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他人,一无是处,于是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2.冷漠的人际关系
成人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其家庭背景存在很大差异,家庭条件不同。在与别人交往时不主动、过于羞怯,过多地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言行极端压抑。同时,很多学生与网络为伴,沉迷于网络游戏,生活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中,与现实中的同学交流甚少。
3.消极的人生态度
成人学生由于强烈的自卑感,失去了敢于面对困难的勇气与决心,缺乏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意志。在现实生活中意志消沉,缺乏上进心,对未来一片茫然。不仅在学习上不努力,在人际关系上也缺乏主动与人沟通,在业余时间更是无所事事,生活单一且无任何意义,总而言之,成人学生消极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情,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激情,更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
二、成人学生心理问题溯源
探究成人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缘由不难发现,影响成人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多,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成因。但就具体而言,主要有学生自身、学校和社会三大因素。
1.自我认知的偏离
根据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可以得知,人们对他们的能力水平和态度做出正确的准确评估需基于两点。其一,在缺乏直接的自然标准时,人们通过与他人比较进行自我评价;其二,人们应将自己与相同水平的人进行比较。然而成人学生的自卑感源于同普通高校学生的比较,甚至是普通重点高校的学生比较,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寻求的比较对象就是错误的,同时社会比较理论的比较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准确的自我评价,更是获得自我强化、自我进步的一种途径。因此成人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比较的目的应该是认清自己缺点,吸取别人的优点,而不是自卑、消极的逃避。
2.学校关怀的缺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目前,很多普通高校把成人教育学院仅仅当着一种创收的手段,忽视了对成人学生的细心呵护。缺少了学校的人文关怀,成人学生就像没爹没的孩子,成人学生至进学校后,学生的日常管理、教学管理等一切由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学校几乎不予过问。由此可以看出:在成人学生与全日制统招学生之间,学校给予学生的关怀存在极大反差,这种差距体现出的是教育的不公平、学生的不平等。学校关怀的缺失让成人学生难以找到归属感,在一个缺乏温暖的集体中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便产生了。
3.社会偏见的误导
偏见是对一个群体或个人的一种评价,它包括对圈外群体的负面态度和对圈内群体过于积极的正面态度。同时,偏见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如:人们对一个人所属群体的偏见会影响他们对这个人的评价。在社会的大家庭中,许多人认为成人教育是不正规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补充,是汇集为拿文凭的在职人员、学习成绩较差的落榜生的场所,于是在社会中时常听到对成人教育的质疑声和披露声,一系列关于成人教育替代论、消亡论的陈词滥调甚至在学术文章中也经常可见。社会的偏见导致的不仅是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难以抹去的阴影,对成人学生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伤害。诚然,成人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比普通高校的学生成绩要差,综合素质相对较低,但是绝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全面否定成人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成人学生中也有相当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具有个性特长的有上进心的学生。
三、成人学生心理问题解码
相关实践证明,成人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学生自身、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顺利完成。 转贴于
1.学生正确认识,重塑自信心态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让学生彻底走出心理阴影,还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全面地剖析自己,正确认识现状,重塑学习、生活的信心,引导他们从不同的途径走向成功。
围绕培养学生自身的信心,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自我定位,树立学习专业的信心。要让学生充分认识、了解、审视自己,了解其优劣势,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喜欢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从而依据“克己之短,扬己之长”的原则学自己喜欢的课程,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这样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优势,保持乐观的心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其二,自我表扬,树立实现价值的信心。人自身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因此要想获得成功,只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审视自我,了解自我,接受每一次的挑战。在经历每一次挑战时,给足自己信心与掌声,让自己充满激情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其三,自我规划,奠定实现成功的信心。美好的憧憬、百般的无聊、无奈的悔恨、极度的茫然是大学生们一般都要经历的情感变化,是对大学生活感知的结果。刚进大学时的好奇心让其对大学生活有了美好的想象,熟知大学生活后的他们开始欣然接受自由大学给他们带来的无聊与空虚,一直到后来的悔恨和茫然。不妨追问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丧失了原有的斗志?不难发现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此,为学习制定计划,为生活设计颜色,为人生设定目标,是当今学生们逃脱落入俗套的重要方法,更是成人学生实现成功的必然选择。
2.学校倾力关注,构建平衡心理
成人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建设培育了众多人才,更为社会发展作出了难以衡量的贡献。然而,受社会传统偏见和思想误区的影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受到了国家的“特殊待遇”,成人学生遭受了严重的不公平对待。在一定程度上,成人高等教育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学籍管理、班级管理和课程设置等,针对成人学生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学校并未对此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制订相应的管理措施,很多学校就算制订了规章制度,但都是形同虚设,没有严格执行。同时,对成人学生更是缺乏人文关怀,学生没有安全感,没有体验到家的感觉。然而,再放眼看看学校对统招学生的态度,这种两重天的待遇不得不让成人学生感到失望,由此产生心理的极度不平衡。为此,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导向,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人学生。具体做法为:第一,将成人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统一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成人教育不是学校创收的手段,而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场所,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此,成人教育的发展应列为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第二,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成人学生可以选择统招学生所学课程并和他们一起上课,经考试合格者学校承认其所修学分。第三,成人学生享有与统招学生相同的参加学校课外活动的权利。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成人学生同样有权利参加。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更为他们提供了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更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公平与公正。
(二)摇滚在传播方式、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说是非音乐类学科上的研究。主要包括像从人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比如,1、新闻传播学类的有:《邂逅、共生与回归――身体景观中的MTV与浪漫“摇滚”》作者郑建丽,本文解释了摇滚和MTV结合后的传播效果。摇滚自己的个性和摇滚乐带动的歌迷市场还有它所独有的摇滚精神,和MTV这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与偶像制造能力相结合,也就是文中所提到的邂逅、共生、回归,在这过程中产生的很多有意思的现象。那么这类型的文章还有2、文艺学方面的《消费时代的音乐文化症候:中国流行音乐研究》、《摇滚时代》作者王辉;3、社会学方面有《伤花怒放:摇滚的被缚与抗争》作者郝舫,这篇文章谈到了很多摇滚乐存在的社会价值,研究了很多一谈到摇滚乐就要涉及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反叛、摇滚精神、独立、理想、希望等等,以此来展开全文。《灰飞烟灭:一个人懂得摇滚乐观察》作者颜峻,本书的特点非常鲜明,是以研究和市场调查为互补,既有理论研究,又有社会深入的调查体会,包括了21世纪以来不长的中国的小众音乐发展历史,追求标新立异,和填充学术空白。4、心理学方面有《摇滚乐的传播心理学分析》作者崔茜,从心里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对于摇滚乐之所以受到年轻人尤其青少年的狂热追捧,除了音乐本身,在青少年心理特殊性方面进行研究和阐释。
(三)音乐人类学角度对中国摇滚乐研究。这一类主要从社会学、人文关怀、音乐美学等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其中比较有开阔视野,具有较强预见性的文章包括:付菠益的音乐人类学博士论文《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谢力荣的课题论文《南京“地下乐队”寻踪》、屠金梅的近代音乐史硕士论文《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周华生的音乐美学硕士论文《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等等。其中《宣泄的仪式――中国摇滚乐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一文中以崔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崔健的采访、对中国摇滚演唱会现场的观察、大陆摇滚市场的调查阐述了大陆摇滚乐的文化内涵,文章的创新点在于把摇滚的演出描述成一种“准宗教”的仪式现场,把构成整场演出的舞台效果、乐器演奏、歌迷现场呐喊等等看成是仪式现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象征符号”,把这种狂热的表演解释成为了一种宣泄仪式。《论中国摇滚乐的反叛性缺失》一文中对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大陆自己的摇滚乐诞生至今30年的演变与发展做了梳理,并从摇滚精神中的反叛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歌曲谱例与歌词的研究,阐释了中国大陆早期摇滚乐作品中反叛是什么,在多年的发展中,反叛一词的含义的变化又是什么,以及这样的变化带来的问题又是什么。《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摇滚(乐)的存在及其声音感觉的逻辑》一文通过对摇滚乐作为个案研究得出,摇滚乐相对于主流音乐甚至是主流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狂飙喧嚣的感性叙事”这种叙事是纯感性的,与其他民族音乐、西方古典音乐等都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塑造了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欣赏族群。(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 萧梅、齐琨:《音乐人类学的实地考察》,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 参见张钟汝等,《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第二页。
[3] 参见汤亚汀的《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载《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
[4] 洛秦:《‘新史学’视野的下的音乐人类学与历史研究》,载《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导论》(洛秦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5] 洛秦:《摇滚乐的缘起及其社会、文化价值》,载《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
对城市的研究对当代中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国内伦理学界还没有对城市伦理的专门研究。是城市研究不需要伦理学,还是伦理学无法与城市研究相结合呢?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城市研究与伦理学的结合有无可能,如果可能的话,又提出了如何可能以及研究城市伦理有何意义的问题。
(一)城市的伦理本质
从解释学的视角来看,城市伦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城市社会和城市生活中的道德理论、道德现象、道德问题等等,属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应用伦理的一种。在这个意义上,城市伦理学是“应用伦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社会问题,研究在城市生活、城市发展、城市管理中所遇到的社会道德问题的学科”。另一种含义是指城市本质的伦理蕴涵,即作为人类聚集形式的城市的伦理意义。在这个意义上,城市伦理是对城市的伦理学解释,即从伦理学的视角解读城市。从学理上说,两种解释都是成立的,但显然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和根据,而且后一种解释更能体现出城市伦理的理论价值。因此,本文更多地是从后一种意义上来阐述城市伦理。
城市作为人类居住地或人类的聚集形式,是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历史地生成的。而城市一旦形成之后,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的是城市的历史发展。从目前学者们对城市研究的众多成果中,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伦理作为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道德之维,存在于每一个人类集聚之所,城市也不例外。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内在地包含有伦理因素,或者说,城市先天地具有伦理的属性,城市伦理是城市本质的体现,城市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城市伦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城市的产生过程或者称之为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城市共同体由于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交往方式等等方面与生活在农村的社会群体有所不同,因而具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从不同的学科视野来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社会学强调城市社会独特的建构方式和运动规律,经济学强调城市经济体系的独特性,管理学关注的是城市管理活动的特殊性,人类学则从人口的数量分布以及居民的流动性和异质性方面来界定城市共同体,而在伦理学的视野中,城市共同体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城市伦理。首先,城市伦理决定了城市生活的基本样态;其次,城市伦理是城市交往的基础;第三,城市伦理决定了城市共同体的变迁。
从学理的层面来看,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与城市文化的研究都与城市伦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社会学主要研究城市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方面,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探讨城市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涵盖了城市的历史变迁以及城市的各种历史形态,阐述了城市社会的各种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为城市伦理和城市道德的理论分析提供了社会学的基础和依据。城市管理学主要是从公共管理的视角,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行为目标,以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管理等活动进行研究。城市管理活动本身就是城市管理主体(包括城市政府、非政府组织及市民)与城市管理客体(包括各种城市管理活动和行为)的交往和互动,城市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城市管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对城市管理活动和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决定着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对城市伦理的形成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内在联系。包括了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在内的城市文化是城市精神面貌的代表性标志,一个城市的文化,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和这个城市所在的人口、工业、商业、交通、旅游、生活等方面发生互动,并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行为模式中去,从而形成城市文化的不同层面,从各个侧面展现城市的文化形象,体现城市的伦理精神,而城市文化的变迁也与城市伦理的变化息息相关。
(二)研究城市伦理的意义
1.研究城市伦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城市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本质。
城市伦理是伴随着城市而产生和发展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城市本身就是在人类文明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历史地生成的,“城市是一个动态体,城市存在的本身就是社会变迁的集中地,抑或可以说,城市从产生的那天起,从来没有停止过流动、运动和变迁。人在流动,物在流动,货币在流动,旧的街区在老化,新的街区在生成……。”城市的流动性决定了城市伦理也有一个历史的变迁。
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也就是说,城市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人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城市市民是城市的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伦理的产生与发展也是如此:要在这个人工环境中保持城市主体之间的正常交往,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交往规则或游戏规则——城市伦理。
2.研究城市伦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城市社会生活方式及其交往结构。
城市伦理是城市交往的前提和规则。所谓交往就是指“人与人或与人群共同体之间为了实现变革世界和生存环境的目的,通过媒体中介而开展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改造的各种实践活动和所形成的普遍性的社会关系。”“交往行为从动态上看产生出人的各种交往实践活动,从静态上看则形成了人们之间的种种交往关系状态,它是人的社会化的根源和动力之所在。”城市交往就是建立在城市社会生活方式和城市生态系统之上的交往活动,除了具有一般的人类交往具有的特点(如主体间性、语言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物质性和历史性等)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如大众文化的影响、市民社会的结构、工业文明的历史、公共领域的变动等等,都与城市交往的规则即城市伦理在现实的城市生活中产生互动。
3.研究城市伦理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城市化的过程及其意义。
城市化的过程包括了人口集中、地域转化、产业转型、生活方式变革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几个方面,而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的核心应该是人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断地对自然空间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文明产物,城市化研究的出发点是人,……注重城市化中人的主体性和自为性,”而人的城市化的关键是全面提升人的综合素质,而不只是简单地把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这样的一个地理学意义上的迁移过程。因此,城市伦理显然占据了城市化过程的重要位置,是保持城市秩序,开创城市新面貌的关键因素。
(一)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远见的学科
学科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发生了本质性变化。根植于建筑学科的城市规划学不断兼收并蓄经济地理、环境生态、园林景观等周边学科理论与方法,随着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和政府公共治理进程的推进,依附于城市空间的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政治属性凸显,使得城市规划管理由极度重视物质空间转向关注居住在物质空间的居民和政府城市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基于远见的城市规划管理学科人才培养首要的是正确的趋势判断和价值选择,而趋势判断的基础则需要经济投入产出的分析、社会伦理和政府公共治理等经济学、社会学和管理学基本知识的支撑。
(二)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制度的学科
国外现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是为了解决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而诞生的,由公共部门组织的城市规划具有深厚的公共政策传统。与此相悖,我国的现代城市规划是建立在制度影响为零的假设之上,因此制度是与城市规划技术无关的变量。事实上城市规划管理处于高度不确定的变化过程中,制度的忽略使得规划远离了现实。2011年我国的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城市规划管理由管理增量转向管理存量,由管理空间转向空间与社会并重,因此城市规划管理重心、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需要不断调整,使得传统的空间设计、工程设计退到次要地位,城市制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城市规划管理需要掌握制度和政策设计的技巧。
(三)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门基于责任的学科
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大部分历史性失误并非由于具体规划技术方案、手法出现错误,而是规划目标和理念导致偏差。城乡规划管理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任务,促进土地科学使用为基础,促进人居环境根本改善为目的。当前城市和谐社会关系构建的平衡基础是公共利益,协调公共利益成为城市规划管理的本质核心。城市规划管理的前提首先是责任和人本精神,社会责任感是城市规划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责任意味着需要具有提供“诗意栖居环境”的技术能力、秉承“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捍卫“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二、教学体系特征
人民大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经过近10年的探索,克服了一系列教学难题,初步构建了具有人民大学特色、符合时展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
(一)构建适合学科发展方向的课程体系
从2005年本科培养开始,每年的课程设置不断调整,调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择教学最好、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讲授公共基础课,针对学生反映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二是开设教师擅长的又符合培养计划的课程;三是研究其他院校规划专业的课程设计,征求毕业学生和用人单位及专职委的意见,逐步建立具有人民大学自身特点的培养体系。
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哲学与方法论、法律、计量分析、计算机应用与价值取向教育,设置社会学、公共政策、社区建设、社会福利、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并将经济学作为必修的核心课程。根据城市管理前沿的需要,充分发挥人民大学学科优势,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形成与工学互补的城市管理本科教学体系,构建了“4+2”课程结构:即4个学科的理论知识主线:公共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2类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包括GIS分析、CAD等规划制图方法)和数量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公共管理学主要开设管理学基础、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原理、市政管理学、城市土地与不动产管理、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城市社区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概论;社会学主要开设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城市就业与社会保障;规划学主要开设城乡发展与规划导论、中外城市发展史、建筑学基础、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研究、城市地理学、城市更新与旧城保护、城乡规划法律与法规等;经济学主要开设经济学基础、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土地经济学等。
这套城市管理本科教学课程体系符合时代需求、特色鲜明、脉络清晰,在强化通识教育的前提下,拓展规划学和管理学的深度,既弥补了传统的部门化管理重技术轻理念、重微观问题解决轻城市系统优化之不足,又弥补了传统行政管理重理念轻方法、重政府内部管理轻城市经济社会运行管理之不足,因此广受学生和用人单位欢迎。城市规划是综合配置城市土地资源和城市公共资源的手段,城市规划管理是宏观层面的城市管理。人民大学城市管理本科学科建设突出城市规划学的教学,同时突破中国传统的技术性规划教学,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教学体系,构建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城市规划教学,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将城市规划引申到公共政策领域的教学体系,符合公共管理学专业化、城市规划学管理化趋势,为国家培养转型期需要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
(二)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体系的指引下,为突出特色,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特别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科有4门专业课开展了课外体验和实践。课程考核采用“大作业”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术手段,解决该课程领域所涉及的具体问题。在大学的四年时间设置了三次递进的实习:2年级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初步认识城市管理;3年级暑期在实习基地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实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城市问题,学习与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4年级最后一学期根据自愿的原则在相关城市管理与规划部门实习,或者参与系里教师的学术研究,锻炼提升学生解决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能力。
跟踪前沿实践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教学。一流的学术研究是一流教学的保障。城市规划与管理系的学术研究围绕学科建设展开,并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带上课堂,60%的老师申请到国家基金项目,每个老师都围绕学科建设需要开展研究并撰写论文;实证研究项目和规划编制项目选择也都以符合学科建设方向为主要原则。为此我院规划与管理系根据区域特征先后建立了北京朝阳区、扬州市、安庆市、成都温江区、自贡市等5个教学科研实习基地。3年级学生暑假集体在实习基地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地方需求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民大学师生为实践单位带去了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理论和方法,受到实践单位欢迎。实践基地则为师生跟踪最前沿的城市管理实践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师长期耕耘于城市管理学术前沿,实现教学相长。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组织的社会调查竞赛。为增加本科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微信、公共邮箱等途径,挂出课题题目和需要的人数以及各种专业会议的信息,鼓励学生进行申请。
城市规划管理学科还处于探索阶段,结合课程设置,规范教学内容,我系根据教学培养方案,积极进行相应的教材建设,其中按照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签订的系列本科教材协议,出版了《城市管理学》、《城市总体规划原理》等教材。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签订的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规划系列教材包括:城市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城市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城市发展的政治学分析、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原理、乡村规划基本原理、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等,近几年将陆续出版。
(三)探索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培养手段
好的教师支撑好的教育。由于我系教师数量少,结构趋向于多元化、年轻化,为弥补前沿问题研究的不足和拓宽学生视野,一方面采用聘任兼职教授的形式弥补目前师资结构的不足,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聘请政府机构、研究机构、企业等的实践工作一线的资深专家进行专题研讨,保证学生有机会聆听全国一流的教授、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实证案例,为学生拓宽国内视野提供条件。
我们一直坚持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导向,通过鼓励教师出国进修、为学生出国交流创造条件、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等方式提升国际化水平。平均2年举办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为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国际一流学者的机会,并与国外大学形成长期稳定、制度化的教学合作关系,包括与墨尔本大学和剑桥大学签订学生互访协议,与奥克兰大学联合举办“国际城市研究与规划实践”联合课程;每年多次邀请包括剑桥大学Elisabete、墨尔本大学韩笋生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Gates、UPENN的John Landis教授和Eugenie Birch教授、旧金山州立大学的Richard LeGates教授、格罗宁根大学的Gert de Roo教授、UIC大学张庭伟教授等国外知名教授为学生授课,建立与国外大学的联合研究渠道,共同展开国际研究,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
(四)树立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
人民大学城市规划管理专业以“人文、人本、人民”为核心理念,培养具有综合分析能力和人文精神的城市规划人才,明确公共政策导向的城市规划管理的“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把德育培养作为课程体系之中贯穿始终的关键。为此,教学团队每月至少开一次讨论教学相关事宜的会议,向学生推荐必读文献,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与实践,强调人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我系师生秉承“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精神赶赴灾区,在前沿事件中锻炼成长,援建3年时间里共有30名学生到过灾区,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国家责任感。
三、教学体系创新
(一)树立城市管理专业的基本理念
传统城市管理专业设置多基于部门化管理的需要,侧重本部门的技术管理,或者是直接针对政府管理需要的行政管理。城市是具有自身发生发展规律的复杂巨系统,中国转型发展极大地增强了城市各领域之间的互动性,几乎所有城市的重大管理难题都是跨部门的复杂问题。我系创新城市管理学科建设理念,以城市发生发展规律的教学与研究为起点,赋予学生认识和解决中国转型期综合性重大问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二)重构城市管理学学科体系
经过多年对城市问题的跟踪研究和教学实践,我系逐步建立了能够面对和解决重大综合性城市管理问题的专业教育体系,拓展和丰富了公共管理学的学科架构,增强了公共管理学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同时也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中国传统规划学的经济社会内涵,为工学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专业向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转型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三)完善教学体系的逻辑脉络
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2年级分专业,1年级的公共基础课由学院统一安排,包括管理学、经济学基础课程,从2年级学生开始接受专业训练,规划专业课程本着从微观到宏观、从历史到现代的教学逻辑在两年内进行安排,同时按照2年级开设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课,3年级开设社会学专业课的基本原则,方法课程安排从1年级开始开设,遵循从数据到图形空间的教学逻辑,同类课程前后具有逻辑连续性,不同类课程具有互补性,形成目前相对合理、均衡的教学时序体系。
[论文关键词]女性学 课程建设 社会性别 女性
随着女性(妇女)问题研究、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高校新开设的课程中,女性学类课程(包括社会性别学类课程)开始得到关注。近二十年来,开设女性社会学相关课程的高校日益增多,以其“女性内容、女性视角、社会性别视角”等三大特征,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女性社会学正在成长之中。“到2003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开设与女性社会学相关的本科生课程和设立硕士生专业方向的大专院校已达十六所左右”(王金玲)。现在的统计,将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女性学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由课程的开设期发展到建设期。那么,如何进行女性学课程建设,使女性学课程主流化、具有生命力,是每个开设女性学课程者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仅以女性学课程一个样本的本土经验,即笔者所开设的女性学课程为例,对女性学课程建设予以解读和思考。
一、从女性到社会性别
(一)开设一门讲女性的课程
每一个从事社会性别研究的人都知道行动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开设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传播知识理念。那么,女性学课程讲什么,在女性研究边缘化的背景下,既是一个内容框架问题,也是一个方法策略问题,更是一个课程自身发展的过程。同许多高校一样,我们的女性学课程也是以讲“女性是什么,女性什么样,女性怎么样,女性如何发展”为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的“女性学概论”为起点。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定位于:掌握女性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平等意识和性别敏感,主要是一种女性的性别敏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人的生存与发展、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从法律、政策和制度等多层面解决现实中的女性问题。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女性”为指向,力求“使学生知道女性由于共同的生理特征,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在社会演进中又面临着共同的议题;了解女性社会学的内容、研究对象与意义;认识女性的本质与特征,掌握研究女性社会学的方法,并探寻女性生存与发展的特殊性,展望女性的未来与发展”。这样的课程内容给大学讲坛带来了“新鲜”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初期,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带着疑惑和好奇来听课的。授课中,虽然也涉及社会性别,但仅仅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现在回头看,当时讲得还很肤浅,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是开创性的一步。
(二)引入社会性别理论与方法
随着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笔者参加了美国密西根大学一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社会性别博士课程班的学习,系统学习了社会性别理论方法,社会性别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社会性别的自觉在逐渐养成,使女性学课程具有了社会性别意识。授课的关注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和社会性别理论方法的传授。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起关于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社会性别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个人经验,阅读,理解、分析和反思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反思和批判社会中社会性别现象,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社会性别研究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使课程对学生具有普适性,具有吸引力,并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课程中来,在开设两轮“女性学”之后,将课程名称改为“女性与城市发展”。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和分析社会性别,了解社会性别的基本方法、社会性别的基本理论;从身体和认同的角度分析社会性别构建的过程,分析社会性别视角中的性别问题等。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定位于: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视角,并能运用社会性别的方法和视角认识女性,观察和思考城市社会、城市发展;了解和认识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了解和认识女性在城市发展中的状况、作用、地位以及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社会性别的理论和视角分析和阐释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能够反映在城市发展中“女性群体”的特征和具有典型性、规律性的事件;能够将与课程讲授所涉及领域的最新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随之带来的效果是,不仅是学生的听课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听课学生的性别比也发生很大变化,从男生寥寥无几,到男女生基本持平。另外,人数有了翻倍增长,从最初的三四十人,到现在的近二百人,来自学校多个专业,获得了普遍认同。
从讲女性到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与方法,不仅仅是内容的变化。更主要的是一种跨越,找到了女性学支撑的根基与本质、根本价值取向与意义。
二、从个人到团队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三大要素,其中,课程建设是前提,教材建设是基础,队伍建设是关键,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女性学亦然。特别是对于女性学这样一个非“应用”性的、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加强学科建设、整合资源显得特别重要。
课程建设,需要一个课程群的支撑,而这个课程群的后面是一群人,是一个团队,需要有足够的人在讲这门课,一批人进入这个领域。悉数那些成熟、发展的课程,都有一个团队在支撑和经营,全国女性学课程建设发展的实践也是如此。女性学课程开设过程不仅仅是女性知识传播过程,更是女性学的探索创新过程,其中包括课程团队的建设,女性学课程建设需要团队的力量去推动。
从宏观上讲,一方面女性学团队建设应是跨国界的学科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女性学课程的发展已从中受益;另一方面是本土团队的构建,省际、校际间的合作,组织、形成合力进行整体推进。当然所有这些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学校之中。如前所述,由于女性学还是一个新兴专业,在学科目录中还没有被列入,女性学师资还寥寥无几,要建设女性学的课程团队,需要加强校内各专业间的资源整合。 转贴于
笔者做法是,首先在2003年初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当时我校还是一个单一法学专业的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缺少专业学科基础,通过组建女性研究中心,将我校热心于女性研究的人员组织起来,通过开展讲座、课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进行社会性别的熏陶和培训,形成了我校最早的女性研究骨干队伍,为以后课程的开设做了铺垫。在成立女性研究中心之初,就将“女性研究的团队建设,推动女性学学科建设”作为本中心的一个主旨。不久,便申请开设了“女性学”公共选修课。当时讲授这门课的只有我一个人,女性学在校园中的知者也为寥寥。随着我校社会学系的建立,使女性研究队伍得到了扩大,形成了以社会学专业为依托的女性研究中心。为了使更多的教师进入女性学课程中,使女性学课程具有开放性、容纳性特点,将原“女性学”课程名称改为“女性与城市发展”。这样,一个以社会学系教师为主,包括城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犯罪学等多种专业背景构成的课程团队基本形成。课程以专题的形式,以女性、城市发展为主题、为链接,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讲授和探讨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各具特色的专题产生了:“城市女性发展新空间”、“大众传媒构建中的城市女性”、“海派文化中的城市女性”、“城市女性心理调适”、“城市女性犯罪问题研究”、“西方女性与城市发展”、“女性成才与女性发展”等,讲授这些课程的都是具有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是各个专业中的精英。在发挥每个人优势和特长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在每一个专题中,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把自己最有研究的部分在“女性与城市社会”这个主题下展现出来,内容丰富,知识含量高,视野开阔,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广泛的适应性,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同。在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中声誉极佳,也使授课教师备受鼓舞。
目前,这门课程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高质量的女性学教学团队。
三、从知识传授到价值认同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Urban Community Culture
――Take Hohhot Huimin District as an example
HE Wenjun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Sociology Folklore,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22)
Abstract Building community culture is inseparable from cultural theory to guide the community. This paper aims to use functional theory of Parsons, Merton and others to explore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function, heart function cohesion, value-oriented features, functions and conduct educational function the community has. To examine the actual meaning of community cultures created by the residents, and provide reference to enhance the community culture.
Key words Hohhot Huimin District; community culture; function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为例,通过运用帕森斯、默顿等人的功能理论,探讨社区所具有的社会沟通功能、心理凝聚功能价值导向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和教化功能。
呼市回民区作为首府城区,位于呼市西北部,是一个回族聚居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辖区面积200平方公里,有回、蒙、汉、满等23个民族,总人口40万,其中回族人口2万余人,约占全市回族总人口的70%。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结合无结构访谈法和实地调查法,文献方法主要是根据研究目的,搜集与分析各种书面文献资料以及其他资料,包括图书、论文、研究报告等。
2 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所发挥的功能
2.1 社区文化的社会沟通功能
社区的文化建设通过各种有益健康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人们走出封闭的自我空间,让社区居民在功利色彩较少的社区文化活动中,交流感情、缔结友谊,从而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快乐和温暖,使人际关系和谐融洽。
一个社区的社会沟通主要体现在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上,我们以回民区的社区参与状况为例,在问及是什么力量将社区内的居民凝聚在一起时,61%的居民一致认为是社区文化活动将社区内的居民凝聚在一起,使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增多,为他们互相认识互相帮助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一方面是由于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互相沟通的时间少了;另一方面,目前平房逐渐被楼房取代,街坊邻里之间的来往就明显少了。所以,社区文化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像一个纽带将社区内的居民连在一块,共同活动,共同学习,共同了解。于是我们就将问题转向“通过什么途径参加社区文化活动”,78%的居民主张通过社区居委会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只有17%的居民同意自发组织,5%的人觉得诸如学校企业等机构组织也很合理。这充分体现了社区文化建设及社区组织的重要性。
2.2 社区文化的心理凝聚功能
社区文化建设通过建立各种服务居民的文化设施,开展各种有益于居民身心的文化活动, 通过组织老年、青年、少年、残疾人等不同年龄段的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居民参加社区的文化生活,可以有效从心理和文化层面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使他们能从社区的文化特质中,认识自己生活的社区,认同自己生活的社区。如老年趣味运动会,不但锻炼了他们的身体,而且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协作能力。
2.3 社区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根据笔者问卷调查的统计,通过对回族居民和非回族居民的择偶观进行对比得出:70%的回族居民在为自己或子女选择配偶时,首先考虑是否为同一民族,而相近比例的汉族和蒙族居民则认为感情至上,其他因素居其次,只有8%的居民会考虑民族相同与否;经济因素在回族与蒙、汉族中所占比例都不是很高,在回族中占13%,蒙、汉族中占25%,这就可以明显地看出不同民族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不再只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更多地追求精神享受。
一回族的访问对象指出,他们的配偶必须从回族中选择,而且像她们这种在外地工作生活的人,还必须回原籍地寻找配偶。这说明他们受传统价值观念的制约,在潜意识里已经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认为只有在回族这一群体中才能实现个体的价值,才能使各种需要得到满足。
2.4 社区文化的行为规范功能
T.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文化是社会结构体系的工具,文化功能的发挥受各种社会结构层次的制约,文化体系不仅决定人的价值观念,也构成人的行为准则。①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
正如调查结果表明的:回族居民的婚姻由于受传统习俗的制约,行动取向也被约束,从而形成了统一的“社区精神”,即将择偶取向仅仅局限在本族群内,引导居民遵循共同的群体规范。
另外在社区秩序问题上,70%的居民认为社区井然有序是因为有共同的民族信仰和生活方式,20%的居民认为是大家都遵守规章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在社区管理问题上,法定的条文即硬约束的效力逐渐降低,而那些内在的习俗,共有的民族信仰和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软约束,内化着人们的价值倾向,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成为社区有效管理的关键。
2.5 社区文化的教化功能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具有教化的功能,而社区文化的教化功能尤为突出。社区文化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例如,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开设培训班,这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水平,而且还可以使其在活动中学到各种技能。另外,社区的医疗、卫生保健等知识宣传、服务活动有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卫生保健意识,有助于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
具体到呼市回民区,回教起到了净化人的心灵以及道德教化的功能。它通过特定的信念和信仰,一方面使信徒的精神升华到超凡脱俗的境界,一方面对信徒乃至社会成员提供心灵的慰藉,使之心态平和,确保社会的和谐安宁。
3 结语
社区文化的状态,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文化素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并且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从一定角度而言,优良的社区文化是现代社会的粘合剂、剂,它可以使社区群体保持安定、祥和、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并由此对经济、政治产生积极的影响。
注释
① 拉德克利夫-布朗.现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1935.
参考文献
[1]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 蔡禾.社区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生态规划的加入,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体现需要进行重新的定位、思考,对城市的功能也需要进行调整。城市要满足人们的生产、管理、生活、防御等功能外,还需要有生态服务能力,这里的生态服务能力是自由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和支持人类生命活动的过程。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融合在一个理论系统下,对城市规划的生态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几年来,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当前在一些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还被简单理解为传统城市规划的一个章节,生态规划没有和城市规划享用一样的法定地位,没有国家的规范,导致了生态规划不能和城市规划很好的进行融合。下面先讲一讲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理论的起源。
1 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理论的起源
新的理论出现,都是建立在批判现有理论基础上的。生态规划就是批判与否定了传统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研究大师黄光宇指出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构建了新型的城市生态规划,它从生态价值观点着眼,综合规划方法理论。传统的城市规划在哲学观上倡导主宰自然,在规划价值观上要进行扩张型的自然掠夺。而基于传统城市规划观念的生态城市规划在哲学观赏倡导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在规划价值观赏要进行平衡型的和谐融合发展。冯向东的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是根据区域规划、国土整治的指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对生态要素的程序、方法、内容、成果、整治目标、实施过程等进行人工的城市规划生态化融合,城市规划
同生态规划属于上下级的关系,城市规划类似于总体、生态规划类似于部门。栗德祥认为对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要从规划出发点、规划依据、研究方法、规划内容上进行区分,生态规划要从城市规划前就开始,生态规划也要通过城市规划的的指导工作,生态规划的专项规划要同城市规划同时进行。
2 生态规划同城市规划的融合
城市规划有着很长的成长历程,从理论构建来看,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还处在起步阶段,仅仅将城市规划理论分成两个部分,不足以独立出城市规划理论。这是因为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和城市社会学,这些理论不应属于城市规划理论的范畴。城市规划理论不光要有横向的分类坐标,还要有纵向的分层坐标,纵向分层坐标就是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以上海的城市规划布局为例,上海市在城市规划方面逐渐形成了明确的南北轴和东西轴的布局,这种城市布局与长江发展轴和沿海发展轴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在城市规划的同时,对于上海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也始终坚持建设一流的生态环境。上海市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对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逐渐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实现天更蓝、水更清的环境目标。下面是利于城市规划理论构建的方面。
2.1 可以区分开一般的城市理论
规划作为有价值的社会实践,不管使城市的构想,还是程序的理论,城市规划理论都可以有很大的价值观痕迹。它可以把城市规划该怎样做、如何做划分清楚。把城市规划理论和一般的城市理论区别开来,比如城市经济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社会学等。城市学要根据城市的客观探索,对城市的现状、未来情况进行预测和描述,解答城市将来的情况等问题。城市规划也会借鉴参考城市科学的研究成果,但不会简单的借用这些城市研究成果,这就是城市规划存在的必要性。
2.2 价值观成为城市规划理论的核心
价值观受人类世界观影响,成为了研究城市理论的核心。通过分析人类世界观的发展得出城市规划的形成和发展,生态学对以人为中心的观念提出挑战。生态学通过与环境间的关系来分析生物个体的发展情况,生态规划不单单是一门科学,也是了解世界的新视角,它把研究对象放到更大的关系网络中,和现代的科学发展不谋而合。当生态学对人类进行研究时,作为主体的人只是众多环境的一份子,不再独立于客体而存在。人们把城市规划当成分配管理资源的过程,城市规划要保持正当性,进行公共平台的搭建,使所有利益有关系的成员都可以通过公共平台获得妥协。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关注没有发言能力的群体,不发言不代表没有享受利益的权利或者没有利益的需要。考虑到生态价值观,生命体作为规划过程中的主体,只有人类具有发言、决策权力,其他生命体没有发言、决策权利而导致利益得不到保障,造成生态的破坏,生态多样性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丧失,生态价值的下降。
3 生态规划和城市规划融合的意义
3.1 在城市规划方面的影响
城市可以服务于所有的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它是价值观变得生态化的体现。同社会经济能力一样,城市的生态服务能力也需要有专门的设施和空间载体,这里专门的设施为生态基础设施。对城市生态服务能力的关注加大,同传统的城市建设一样,城市生态基础设备也将成为城市结构的组成要素。传统的城市基础建设也没有放弃绿地系统,但传统城市基础里的绿地建设,不管从结构上看,还是从规模上看,都把人类的需求作为中心而设置,这就和生态城市基础建设不同,生态城市基础建设则是把各个生命以及非生命的过程当成核心。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的融合不单单要改变传统规划的价值观、空间结构、功能设备,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还要对传统规划过程进行改变,例如在预测城市的规模时可以采用生态容量和生态足迹的模型,公共生态位来进行城市区域中的定位,在用地评价时可以采用千层饼模式以及头格局理论。
3.2 在城市生态规划方面的影响
生态规划同城市规划的融合,还可以使城市生态规划成为一个专项规划,可以一个生态专家的领域,显示出倡导性、联络性、代表性的特征,从各个利益方面进行法规性、政策性的妥协。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后的倡导性,指城市规划师通过倡导生态价值观,对生态中的弱势群体进行关怀,这里的弱势群体不同于一般社会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它们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比较容易受到侵害的生态利益主体,例如人类对环境的侵害造成自然界中的物种变的越来越少。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后的代言性,指城市规划师要代表这些生态利益主体中的弱势群体说话,这不单单要靠城市规划师的力量,还需要生态有好人士的力量支持。使这些弱势全体可以积极加入到城市规划中,对城市规划的未来产生影响。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后的联络性,指城市生态规划要成为各个利益主体联络的使者。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1] 苏建忠.生态规划的探索与思考——以深圳的生态规划探索实践为例[A].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C],2010.
[2] 赵淑玲.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观及其对城市规划的影响[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11,(05).
[3] 李王鸣,应云仙.生态伦理——城市规划视角纳新[J].城市规划,200,9,(06).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引言
地方感(sense of place)是用来表述对于特定地理位置的认知与情感的概念。从最简单的形式来说,地方感经常被定义为空间与感知的集合。 这一概念包括了地方的客观存在以及人们的主观认识。空间指的是某一特定地方所具有的地理特征;感知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体验过程中,对地方所产生的深切的联系。这一概念被用于地理空间,描述某个地方对于个人的意义,而不是其本身意义。
Steele(1981)认为地方感是人与地方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地方产生的并由人赋予的一种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创造了地方,地方不能脱离人独立存在。他认为地方感是一个人在特别自然环境中的特殊体验,是一个相互作用概念,当一个人来到某个环境并与环境相接触,他就会对环境产生反应。他提出地方感产生的二维结构:人(心理因素)和环境(自然+社会基础),两者共同作用,形成地方感,如下图:[1]
图1 地方感中环境与个体的互动关系
二、旅游社区与旅游目的地
1.旅游社区
社区一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共同的东西和亲密伙伴的关系。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将社区定义为:社区是由自然意志形成的,以熟悉、同情、信任、相互依赖和社会粘着为特征的社会共同体组织。社区范围可大可小,一个村庄,或者一个城市, 甚至一个国家,整个地球都可以看作一个社区。[2]旅游社区是学科间的交叉概念,是一种社会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的集合体。时间上,旅游社区强调“过程”: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化(唐顺铁1998)。空间上,“社会是由许多在空间上彼此分隔、在分布上却又统一的地区联系、而且能以独立移动的个人所组成。”[3]
2.地方感对旅游社区的影响
地方感可以在个人层面通过年龄、性别的相互影响而发生作用,这些是激励人们参与到活动中,最终强化他们的地方联系的内在动因个人的感情。地方感对旅游社区的影响从个人与群体两个层面实现。
(1)个人层面。①社区居民。社区居民的地方感受环境与个体两个维度的因素影响。环境维度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因子,个体维度包括情感与功能因子。旅游社区的自然环境、建筑景观、社会文化等因素对居民的地方感造成影响。社区居民在社区之中创造的越多,他们就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身技能、结交他人以及更清楚了解自身所处的环境。旅游社区居民的地方感会促使他们参与到社区的各项活动中,推动社区的发展。②旅游者。旅游者对旅游社区的认知与体验是从做出旅游决定开始的。在履行之前,旅游者通过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获得关于旅游目的地的相关信息,做出旅游决定;在旅行过程中,通过对旅游目的地中的旅游社区的游览,形成直接认知并与旅行之前产生的认知进行对照;在旅行结束后,旅游者会通过重新记录旅游过程、分享旅游体验等方式再次组织关于旅游目的地、旅游社区的认知。
(2)群体层面。①社区文化。“文化,作为人群的一种社会遗产,既是指这一文化的具体所在地,又是指一种比较恒久的而不是变动不定的社会环境而言。”对于每一个社区,它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也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文化特点。[4]地方感有利于旅游社区文化形成与发展,对社区居民的行为进行指导与控制,同时能够使旅游社区各层级组织结构更合理,加强相互间的联系。②构建品牌旅游社区。品牌旅游社区的形成与发展,需要通过旅游者与旅游社区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地方感通过社区文化、社区景观的建筑等因素对旅游者造成影响。旅游者在社区停留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社区的文化以及社区景观。这些因素影响着旅游者对社区的印象,积极的印象有利于品牌旅游社区形成与发展,消极的印象将对旅游社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③社区一体化。地方感可以加强旅游社区居民之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联系,催进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的发展与建设中来。社区一体化(Community Integration)可以理解为授权社区自主地决定社区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对一体化水平较高的旅游社区而言,它具有几个方面的重要特征:社区形成了一种广泛而开放的民主制度;决策过程是平等而有效的;决策过程中社区居民具有较高的参与程度;社区居民控制的旅游企业在数量上占优势。[5]
三、地方感与旅游社区发展
1.旅游社区景观设计。关于旅游者地方感的研究,可以了解旅游社区景观与旅游社区形象与旅游者感知的形成。在旅游社区的保护与建设过程中,地方感可以成为指导,使得旅游社区的景观建设与旅游发展方向趋于一致。同时对社区居民地方的研究,可以使旅游景观建设符合社区居民对于社区的认知,强化居民与社区之间联系。
2.旅游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地方感能够促进旅游社区的一体化,有利于社区的体制建设。在旅游社区的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居民参与的决策机制使居民参与到社区决策的制定与监督中,提高决策的合理性。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使社区居民享受旅游资源的分配以及旅游经济效益的分享,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缓解社区居民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冲突。
3.旅游社区营销管理。旅游者的地方感受到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旅游地的文化背景与主体景观类别;以及旅游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自身因素。分析旅游者的地方感,了解旅游者的社区体验,可以使旅游社区有效地进行社区保护与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旅游营销。同时,旅游者的地方感会使旅游者对旅游社区产生依恋,会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在营销的过程中应该进行有效准确的自我地位与宣传,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与游览时间。
参考文献:
[1]顾宋华.休闲者的地方感研究——以环西湖休闲街区为力[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方淳.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J].2005,11.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城市形象、特色的概念
城市是在特定时间、空间背景下形成的,主要由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城市环境要素三类组成。由于每个城市经历的时期不同、外部环境各异,因此城市要素也各不一样。在各类型要素之中,最突出、最典型的要素即为城市特色。城市形象指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在空间上所形成的城市空间格局、整体风貌、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等。
二、现阶段我国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
(一)从外在看,城市风貌趋于雷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建筑多采用简洁、实用、现成的样式和技术,而这些样式和技术多来自于我们已有或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模式,筑日趋标准化,导致建筑风貌急剧趋同,同时由于对欧式建筑、商务中心区的追捧,导致抄袭、模仿、复制的现象极为普遍,风格相似的建筑越来越多,面貌雷同的街区也越来越多,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却越来越少。
(二)从内在看,城市特色在遗失
随着经济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也面临失传的濒危境地,传统手工技艺也逐渐衰落,历史文化载体灭失,历史文脉也逐渐消失,一些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在被人们淡忘。
三、现阶段我国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自身资源认识不足,对城市既有本底缺乏深入的认识和思考,对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或历史底蕴的认识出现偏差或片面放大。
(二)规划定位不准,对城市特色进行不切实际的定位,导致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难于操作,造成城市特色定位模糊,难以凸显。
(三)规划实施不利,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宏观形势下,地方政府热衷于攀比、跟风,在城市建设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导致了城市特色塑造不可逆的损失,不同程度地扼杀了城市的个性。
四、如何加强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
(一)城市特色、城市形象塑造应该与城市的品牌建设有机融合到一起
城市特色、城市形象与品牌城市(城市品牌)是现代城市建设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元素,是现代城市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现代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资源性要素,也是现代城市竞争的重要载体,也就是说,城市特色有文化品牌与文化价值,城市形象有形象品牌与形象价值,品牌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品牌价值,城市特色通过赋予城市形象、品牌城市以丰厚的文化内涵来提升其品牌价值,城市特色是连接城市形象与品牌城市的重要纽带和载体;城市形象通过再现城市特色内涵来提升自身价值和构建自己的品牌,增强城市形象的美誉度和感召力;品牌城市则通过增强品牌的文化品味和形象价值来提升品牌价值。
(二)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城市特色与形象塑造的作用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不仅仅是柏油马路、高楼大厦、党政机关云集、学校布局等现象的简单罗列,它更是丰富的建设艺术、优美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人的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与城市现代文明和谐统一。所以,对城市而言,布局是城市的骨架,经济发展是城市的血肉,特色、形象则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形象也代表了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新形式,并且成为当代的民族文化存在的基本单位。其中市民文化又是城市特色和形象的基础和核心,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的生命力存在于它广大的普通市民之中,通过市民来传播。通过增加城市魄力、提升城市品味、丰富城市居民生活、扩大城市外界影响、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等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城市建设与发展。由此可见,城市特色与形象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通过城市经济持续与健康发展来促进城市特色与形象塑造
城市特色与形象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而且各种形态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彼此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那城市形象通过城市吸引游客来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让外部公众更好地了解城市及其发展;另一方面一通过引领精神力量如理想、道德、信念、价值观、求实创新、奉献精神等,来体现城市形象特色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体现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如良好的城市形象,有助于城市居民形成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样可以减少犯罪,从而减少安全的成本。
(四)因地制宜、结合实际进行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塑造
城市是人类文化集聚的地方,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建设文明城市,应该更直接得利于城市特色与形象这个内部力量的推动。城市特色与形象是城市的灵魂,它涉及到市民素质、社会风气、民俗风情、新闻传播等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城市文化设施。良好的城市形象会使人觉得这座城市有种独特的意象和亲和力,使人在精神上产生共鸣感。因此,加强城市特色与形象建设,有利于城市居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广大市民文明习惯的形成;有利于社会文明风气的巩固;有利于文明城市的建设,塑造美好的城市形象,从而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社会与人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各地在进行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塑造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调研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到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塑造符合本地实际情况又带有本地特色的城市形象,切忌不假思索的生搬硬套。
五、结束语
人与城市之间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得福曾说“城市应当是一个爱的器官,而城市最好的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一般而言,城市叙说的故事是人的故事、人的历史,表现的是人的情感、人的魅力。因此,人与城市是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人与城市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中不断向前发展,人在生存与发展中直接与间接地改变着城市的外在表现形式,并创造出一个个城市发展奇迹,城市则通过人所施加影响的反作用方式对人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作为现代城市研究的新领域,是现代城市竞争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内容,己得到了经济学界、社会学界、城市科学界、地理学界及政界等的广泛关注,这也是促使本人选择该主题作为硕士论文的原始动因。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工程,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密切合作、准确定位、科学规划、科学设计、突出个性,把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工作做好、做实;加强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工作的实践与理论二环节的研究,进一步拓展宏观管理视野,丰富和发展现代城市设计与管理理念,使城市形象塑造与城市特色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凯文・林奇〔美l著.林床怡等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4
[3] 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