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薪酬管理岗位工作计划大全11篇

时间:2022-05-05 21:07:13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薪酬管理岗位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薪酬管理岗位工作计划

篇(1)

中图分类号:C93-0

前 言

薪酬管理,就是企业管理者对员工报酬的支付标准、发放水平、要素结构进行确定、分配和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就薪酬水平、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薪酬形势以及特殊员工群体的薪酬做出决策。同时,作为一种持续的组织过程,企业还要持续不断地制订薪酬计划、拟定薪酬预算、就薪酬管理问题与员工进行沟通,同时对薪酬系统本身的有效性做出评价而后不断予以完善。薪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也是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全新的、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体系,对于企业获得生存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在油田企业制度改革中,薪酬制度改革明显落后于企业其他制度改革,从而存在着很多与企业制度不相适应的地方,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可见,建立与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合理而公正的薪酬分配制度,进一步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职能,使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计划及岗位职责中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也是当前油田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企业薪酬管理状况与问题

1、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的现象普遍存在

存在着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的现象,难以把薪酬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联系起来,致使素质低的员工不愿离开,高素质的员工不安心工作,企业整体生产效率不高,薪酬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了激励作用。如果不能把薪酬与绩效评价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使辛勤工作的员工无法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降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薪酬设计缺乏有效性

薪酬设计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员工而言,是否有效、是否能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从企业或组织的角度来看,薪酬制度的绩效标准就是要以最小薪酬成本达到企业最大目标或企业的最大效益。当前,在企业的薪酬设计缺乏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第二,企业的工资成本还未真正市场化。一般职位的员工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关键、重要职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

3、存在思想误区

国有企业虽然对计划经济下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企业在薪酬管理中仍然遗留有平均主义的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按劳分配,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资分配上的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在企业技能工资的作用超过了岗位工资,形成事实上的工龄越久工资就越高,造成了低职高薪的不合理现象。第二,工资上涨存在同步性。不管企业效益如何,自己作的贡献多少,工资奖金都是固定的收入,养成了员工的惰性思想。此外,在企业尚未认识到非物质报酬的重要性,对内在薪酬较为忽略,还存在着单纯依靠工资等物质手段来进行薪酬管理,缺乏对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造成人才的浪费和企业的损失。

二、加强企业薪酬管理对策

1、充分重视薪酬激励的重要作用

薪酬既不是单一的工作,也不是纯粹的货币形式的报酬,它还包括精神方面的激励,比如优越的工作条件、良好的工作氛围、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这些方面也应该很好地融入到薪酬体系中去。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制度应该完美结合,偏重任何一方都不利于企业的薪酬管理。

2、树立科学的薪酬管理理念

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理念。首先要树立激励性理念。薪酬管理要充分体现激励性。其次,要树立公平理念。薪酬的公平性分为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薪酬分配要合理拉开差距,促进员工不断培育,开发自己的能力,做到相对内部公平。此外,要使企业的薪酬水平相当于或略高于市场水平,以确保企业能吸引并留住所需的核心员工,具有外部竞争力。

3、提高企业薪酬的内外部竞争力

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能留住员工而且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第一,注重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首先进行工作分析,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的职责、工作关系、任职资格及考核标准。其次,进行岗位评价,合理确定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相对价值。最后,建立公平的级别体系。可以根据员工个人能力水平高低不同进入该薪酬等级的不同档次,并可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逐年调整。第二,注重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需要参考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制定与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相匹配的薪酬方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4、把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把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企业要进行薪酬结构设计。薪酬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员工获得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企业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首先,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其次,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企业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系统,针对不同岗位的性质特点、职责权限大小及承担责任风险程度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人员使用及薪酬挂钩。根据考评结果确定员工应获得的实际报酬,充分体现薪酬的客观、公正,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结束语

篇(2)

一、引言

薪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也是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全新的、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生存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在油田企业制度改革中,薪酬制度改革明显落后于企业其他制度改革,从而存在着很多与企业制度不相适应的地方,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可见,建立与油田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合理而公正的薪酬分配制度,进一步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职能,使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计划及岗位职责中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也是当前油田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油田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油田企业的薪酬管理中存在思想误区

油田企业虽然已经对计划经济下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油田企业在薪酬管理中仍然遗留有平均主义的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按劳分配。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资分配上的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在油田企业技能工资的作用超过了岗位工资,形成事实上的工龄越久工资就越高,造成了低职高薪的不合理现象,起到了奖懒罚勤的负面作用。第二,工资上涨存在同步性。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薪酬制度给大家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涨工资齐步走。不管企业效益如何,自己作的贡献多少,工资奖金都是固定的收入,造成了员工对企业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养成了员工的惰性思想。此外,在油田企业尚未认识到非物质报酬的重要性,对内在薪酬更是较为忽略,还存在着单纯依靠工资等物质手段来进行薪酬管理,缺乏对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从而造成人才的浪费和企业的损失。

2,薪酬管理和绩效评价联系不紧密

目前在油田企业存在着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的现象,难以把薪酬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联系起来,致使素质低的员工不愿离开,高素质的员工不安心工作,企业整体生产效率不高,薪酬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了激励作用。由于薪酬管理不能与绩效评价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不仅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甚至连企业急需的人才也留不住。低素质的员工在薪酬水平较高的前提下死死固守着这块阵地,而高素质的员工、战略性员工却渐渐地对企业失去了兴趣,造成了现有人才流失和企业招聘不到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使企业产生供血不足和失血过多的双重压力。如果不能把薪酬与绩效评价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使辛勤工作的员工无法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降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薪酬设计缺乏有效性

薪酬设计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员工而言,是否有效、是否能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从企业或组织的角度来看,薪酬制度的绩效标准就是要以最小薪酬成本达到企业最大目标或企业的最大效益。当前,在油田企业的薪酬设计缺乏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在薪酬设计中存在着以品位而非职位分类,以资历而非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现象,使员工的个人收入与贡献大小和能力高低联系不紧密,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主义,忽视了对有能力者和工作绩效突出者的激励。第二,企业的工资成本还未真正市场化。当前企业的工资水平方面存在“一高一低”的现象,即一般职位的员工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关键、重要职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这种状况对不利于油田企业是向企业最大目标或最大效益。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科学的薪酬管理理念

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理念。首先要树立激励性理念。薪酬管理要充分体现激励性。要在企业内部各类、各级职务的薪酬水准上,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按劳和按贡献的分配原则,彻底屏弃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其次,要树立公平理念。薪酬的公平性分为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薪酬分配要合理拉开差距,将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与工作能力相关的能力,知识与薪酬挂钩,以促进员工不断培育,开发自己的能力,做到相对内部公平。此外,要使企业的薪酬水平相当于或略高于市场水平,以确保企业能吸引并留住所需的核心员工,具有外部竞争力。最后,要树立经济合理理念。提高企业薪酬水准毋容置疑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人工成本,所以薪酬制度还要受企业的经济性制约,在建立新型薪酬制度时要考虑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综合运用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2,把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把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企业要进行薪酬结构设计。薪酬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员工获得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企业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这样才能较好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首先,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一个合理薪酬结构应该是既有外在薪酬如基本薪资、津贴、加班补助、奖金以及利润分享、股票认购权、保健计划、非工作时间的给付等,又有内在薪酬如参与决策、承担较大的责任、个人成长的机会以及较大的工作自由、活动的多元化、丰富化等等。其次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企业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系统,针对不同岗位的性质特点、职责权限大、及承担责任风险程度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人员使用及薪酬挂钩。根据考评结果确定员工应获得的实际报酬,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充分体现薪酬的客观、公正,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提高油田企业薪酬的内外部竞争力

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能留住员工而且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国外一项调查表明,当薪酬制度不具有外部优势时,人们往往倾向于辞掉工作。当内部无竞争优势、产生不公平时,人们会倾向于留下来工作,但会减少他们的投入。所以,薪酬制度有效性要充分形成合理的内外竞争优势,用合理的薪酬留住员工,且能激发工作士气和创新精神。第一,注重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首先进行工作分析,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的职责、工作关系、任职资格及考核标准。其次,进行岗位评价,合理确定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相对价值,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岗位标准,使不同岗位之间具有可比性,为确保工资的公平性奠定基础。最后,建立公平的级别体系。为了反映在同一岗位级别上的员工在能力上的差别,可以根据员工个人能力水平高低不同进入该薪酬等级的不同档次,并可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逐年调整。第二,注重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需要参考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篇(3)

一、引言

薪酬是企业必须付出的人力成本,也是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全新的、科学的、系统的薪酬管理体系,对于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得生存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在油田企业制度改革中,薪酬制度改革明显落后于企业其他制度改革,从而存在着很多与企业制度不相适应的地方,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可见,建立与油田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合理而公正的薪酬分配制度,进一步发挥薪酬分配的激励职能,使各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计划及岗位职责中所规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也是当前油田企业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油田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油田企业的薪酬管理中存在思想误区

油田企业虽然已经对计划经济下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油田企业在薪酬管理中仍然遗留有平均主义的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按劳分配,争先创优的竞争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资分配上的存在着平均主义倾向。在油田企业技能工资的作用超过了岗位工资,形成事实上的工龄越久工资就越高,造成了低职高薪的不合理现象,起到了奖懒罚勤的负面作用。第二,工资上涨存在同步性。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薪酬制度给大家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涨工资齐步走。不管企业效益如何,自己作的贡献多少,工资奖金都是固定的收入,造成了员工对企业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养成了员工的惰性思想。此外,在油田企业尚未认识到非物质报酬的重要性,对内在薪酬更是较为忽略,还存在着单纯依靠工资等物质手段来进行薪酬管理,缺乏对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从而造成人才的浪费和企业的损失。

2.薪酬管理和绩效评价联系不紧密

目前在油田企业存在着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的现象,难以把薪酬同员工对企业的贡献联系起来,致使素质低的员工不愿离开,高素质的员工不安心工作,企业整体生产效率不高,薪酬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了激励作用。由于薪酬管理不能与绩效评价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不仅不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甚至连企业急需的人才也留不住。低素质的员工在薪酬水平较高的前提下死死固守着这块阵地,而高素质的员工、战略性员工却渐渐地对企业失去了兴趣,造成了现有人才流失和企业招聘不到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使企业产生供血不足和失血过多的双重压力。如果不能把薪酬与绩效评价紧密联系起来,就会使辛勤工作的员工无法获得相应的报酬,从而降低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薪酬设计缺乏有效性

薪酬设计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员工而言,是否有效、是否能起到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从企业或组织的角度来看,薪酬制度的绩效标准就是要以最小薪酬成本达到企业最大目标或企业的最大效益。当前,在油田企业的薪酬设计缺乏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在薪酬设计中存在着以品位而非职位分类,以资历而非能力和绩效为导向的现象,使员工的个人收入与贡献大小和能力高低联系不紧密,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主义,忽视了对有能力者和工作绩效突出者的激励。第二,企业的工资成本还未真正市场化。当前企业的工资水平方面存在“一高一低”的现象,即一般职位的员工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关键、重要职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这种状况对不利于油田企业是向企业最大目标或最大效益。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1.树立科学的薪酬管理理念

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体系,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理念。首先要树立激励性理念。薪酬管理要充分体现激励性。要在企业内部各类、各级职务的薪酬水准上,适当拉开差距,真正体现按劳和按贡献的分配原则,彻底屏弃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其次,要树立公平理念。薪酬的公平性分为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薪酬分配要合理拉开差距,将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与工作能力相关的能力、知识与薪酬挂钩,以促进员工不断培育,开发自己的能力,做到相对内部公平。此外,要使企业的薪酬水平相当于或略高于市场水平,以确保企业能吸引并留住所需的核心员工,具有外部竞争力。最后,要树立经济合理理念。提高企业薪酬水准毋容置疑会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人工成本,所以薪酬制度还要受企业的经济性制约,在建立新型薪酬制度时要考虑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综合运用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2.把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把薪酬管理与绩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企业要进行薪酬结构设计。薪酬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员工获得薪酬额与其贡献成正比,企业通过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使岗位之间的晋升或降级有了量化的考核数据,使员工的精力集中到努力工作、提高工作业绩上来,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这样才能较好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首先,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一个合理薪酬结构应该是既有外在薪酬如基本薪资、津贴、加班补助、奖金以及利润分享、股票认购权、保健计划、非工作时间的给付等,又有内在薪酬如参与决策、承担较大的责任、个人成长的机会以及较大的工作自由、活动的多元化、丰富化等等。其次,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为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企业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系统,针对不同岗位的性质特点、职责权限大小及承担责任风险程度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员工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人员使用及薪酬挂钩。根据考评结果确定员工应获得的实际报酬,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充分体现薪酬的客观、公正,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提高油田企业薪酬的内外部竞争力

合理的薪酬制度不仅能留住员工而且能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国外一项调查表明,当薪酬制度不具有外部优势时,人们往往倾向于辞掉工作。当内部无竞争优势、产生不公平时,人们会倾向于留下来工作,但会减少他们的投入。所以,薪酬制度有效性要充分形成合理的内外竞争优势,用合理的薪酬留住员工,且能激发工作士气和创新精神。第一,注重薪酬的内部公平性。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首先进行工作分析,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的职责、工作关系、任职资格及考核标准。其次,进行岗位评价,合理确定企业内部各岗位的相对价值,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岗位标准,使不同岗位之间具有可比性,为确保工资的公平性奠定基础。 最后,建立公平的级别体系。为了反映在同一岗位级别上的员工在能力上的差别,可以根据员工个人能力水平高低不同进入该薪酬等级的不同档次,并可以根据绩效考核结果逐年调整。第二,注重薪酬的外部公平性。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需要参考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公司可以委托比较专业的咨询公司调查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同行业的类似公司,重点考虑本公司员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来源。薪酬调查的数据要有上年度的薪资增长状况、不同薪酬结构对比、不同岗位和级别的职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可对原有薪酬制度进行调整,制定与企业战略和组织架构相匹配的薪酬方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的发展才能保持外部竞争力,维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结语

薪酬管理是油田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油田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设计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在充分体现激励性、公平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以能力和绩效为导向,全面提高薪酬的内外部竞争力,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促进企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此外,油田企业在薪酬管理中还要注重对员工非物质因素的激励,鼓励员工参与决策,提高薪酬分配的公开性,为分配公平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冬梅 陈福军: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探析[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80~83

[2]戚明亮:构建激励性薪酬体系的思考[J].山东劳动保障,2006,10:12~13

[3]华文健:从员工工作幸福指数看薪酬管理机制设计[J].商业时代,2006,28:54~55

[4]魏建新 王杰勇:河南油田:建立分类动态薪酬体系[J].中国劳动,2005,3:47~48

篇(4)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1. 030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1- 0049- 02

企业运行的情况不仅与绩效管理有关,还和薪酬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直接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人才的流动情况往往受企业与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以及薪酬制度影响,因此要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优秀的人才,就需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综合企业自身的特征,通过激励等方式完善绩效与薪酬体系之间的关系,发挥绩效考评在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上的重要作用,并且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公平合理并且有弹性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

1 企业薪酬体系的现状

人才的市场价格是影响人才流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的薪酬制度也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起着核心的作用。就目前薪酬制度的管理和发展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的经营战略主要以提高经济建设为主要目的,在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并没有注意人力资源的培养以及人才的培养,在管理层上还缺乏阶段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在制定企业的绩效考核主要是以经营业绩以及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为重点的,缺乏系统的规划和整理,没有将员工的绩效与薪酬综合考虑。

(2)企业的薪酬管理缺乏连贯性和战略性,企业的薪酬管理大多是沿袭传统,主要由人事管理部门负责,在企业有重大变革时并没有做出及时调整,在管理上显得相对混乱。

(3)是在员工的激励上明显力度不够,员工的绩效与个人工资水平的不相适应就让员工对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

2 构建绩效管理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逐渐意识到了员工素质和绩效提高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构建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难免面临着许多难题和矛盾,这些矛盾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何协调不同时期的绩效的关系,主要是指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绩效关系的管理。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平衡财务绩效的问题,主要分为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平衡问题。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应该从战略绩效、经营绩效、部门绩效以及员工绩效4个方面来加强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

①从战略绩效来看,主要是指以企业发展的长期绩效为主要考察对象,主要是通过对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的综合把握,平衡企业的发展与经营绩效之间的矛盾;②经营绩效更加注重企业企业发展的年度计划目标以及年度发展计划,通过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将企业的经营目标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的协调统一起来,实现战略资源的优化以及经营的发展;③从部门绩效来看,主要是按照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和职责,根据部门的绩效进行考察制定工作目标;最后,员工绩效主要是指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在考察员工个人业绩以及职责执行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激励等手段,以绩效考核将个人行动与企业整体发展结合起来。

3 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体系的构建

优秀的薪酬管理体系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的科学规范管理。它能够将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具体的行动计划紧密地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在进行薪酬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①要通过薪酬体系的利益动力机制与企业发展的长期、中期以及短期目标相适应;②要通过薪酬管理制度的规范来引导企业内部的发展战略的实现和对员工行为的驱动,在员工与企业整体发展之间建立纽带实现绩效一致。基于绩效管理,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岗位的工资体系、绩效奖金体系、薪酬调整体系以及长期激励体系来实现薪酬管理体系的构建。

3.1 完善岗位工资体系

薪酬管理的第一要务就是要明确工作岗位的工资体系。首先需要分析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区分在不同工作环境下的工作内容,以及不同岗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岗位分析的前提下,对岗位的价值做出科学评价,并且以企业的薪酬等级体系为参照,确定岗位的薪酬。岗位的工资体系的确立是一个经验总结和计划完善的过程,对岗位的评级也是要从客观具体工作情况来定的,不可单纯依靠主观判断,尤其是在对岗位的操作难度的确定上要从认知、技能以及能力要求上综合考虑,最终确立岗位的工资水平。在进行岗位工资水平的过程中,要使员工信服就需要营造出公平公开的评价氛围,在透明化的岗位权责与工资绩效水平考核过程中体现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2 绩效奖金体系的构建

绩效奖金是指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能力和在工作中取得的工作业绩和成果的肯定。绩效奖金在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增强企业归属感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绩效奖金体系的建立和构成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了对奖金的时间、奖金的层级以及奖金的模式的确定。针对基层员工,笔者认为应该主要以短期的业绩和短期的成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及时肯定员工的个人成就,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以奖金激励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同时能够起到稳定员工工作情绪和留住员工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奖金形式可以将绩效奖金划分为不同内容,绩效奖金是在基本工资的基础上基于绩效的奖励,不同岗位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指绩效奖金的增幅会因为绩效的不同而有所变动,而绩效奖金的增幅是与员工的绩效评价等级相适应的,并且具有不同的奖金等级。绩效奖金中还需要处理好团队奖励与个人绩效奖励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结合团队、部门以及整个企业的绩效来确定个人绩效的奖金。其中部门绩效需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效益,也就是说当企业的收益明显下降时,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员工的奖金水平。

3.3 薪酬调整体系

薪酬调整体系是指企业员工的薪酬不是独立调整的,而是与岗位工资水平以及业绩评价体系和职工的任职资格等紧密联系起来的,只有综合了各部分因素才能实现工资调整的有效实施。比如企业内部的甲乙两名员工,两名员工的绩效评级相同,但是两人的岗位级别不同,如果甲的岗位比乙的岗位低,那么甲工资调薪幅度会明显大于乙。这是因为乙的岗位工资在调薪前就明显比甲要高,所以为了体现薪酬管理中的公平性,就应该加强对甲的绩效的激励,鼓励基层员工更好地进行工作,尤其是更需要通过薪酬调整来鼓励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防止他们止步不前,安于现状。就笔者所在的企业来看,本企业的薪酬制度主要是以工资发放和绩效奖金以及节日奖金和其他奖金共同组成。这种薪酬体制在每个月都进行全员绩效考核,主要体现到绩效奖金分配上,这充分调动全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节日奖金又能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上给广大员工以关怀。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管理,笔者所在企业今年实施了一体化绩效管理薪酬体系,该体系在原有薪酬制度的基础上对于企业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建立岗位能力业绩为导向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加强教育培训都具有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

3.4 长期激励体系

薪酬管理中有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建立长期的激励体系和激励来强化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信任感,一方面能够引导他们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能力和竞争水平,另一方面又提高了他们参与企业发展以及在岗位上辛勤劳动的积极性。长期激励体系的构建可以引入以员工的绩效和能力的培训为长期激励体系,通过与经济利益挂钩来保障企业的长期绩效和短期绩效,同时做好企业的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的平衡发展。长期的激励体系中还包括了对员工个人能力的培训,以企业的形式组织员工的职业培训,帮助员工提高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同时要注意与时俱进,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提高个人综合水平。关于激励体系的建立,在企业内部实行年终业绩考核以及年终奖励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良好的激励效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企业合理避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企业的发展如果能够将其战略目标深入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员工的工作计划中,并且内化为他们的行动动力,被员工接受和认可。在企业薪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其发展的经营策略,针对具体的市场情况以及内部机构设置情况,综合考虑薪酬与其他部分的协调关系,综合岗位工资体系以及薪酬调解体系以及绩效奖金体系,多维度激励员工参与工作的积极性。在岗位评价以及绩效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公平公正和公开。实现企业的战略绩效、经营绩效、部门绩效以及员工绩效之间的有效衔接,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有效分解,并且在内化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员工的核心动力,以完善基于绩效的薪酬管理,激励员工工作动机的形成。通过建立外部竞争性与内部公平的薪酬体系,促进企业薪酬管理制度的公平、公正与公开。

主要参考文献

[1]蒋永国.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企业家,2002(4).

[2]马谦.施工企业内部组织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质量,2005(6).

[3]雷玉霞.浅谈建立科学高效的绩效管理体系[J].科技创业月刊,2004(7).

篇(5)

首先从工作量效能内涵方面来看,工作量效能管理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伦理的手段、制度和载体,以增量与增效为两大基本点,坚持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并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员工的效率和能力,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院目标计划的实现。考核的内容以工作质量为主,考核内容强调公益性、患者满意度和工作效率,考核导向关注员工个体发展和价值,让员工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上来,最终目标是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其次是工作量效能薪酬管理流程。工作量效能薪酬管理流程包括价值评价、动态定编定岗、薪酬预算管理、工作量积分、绩效考核积分、绩效核算、科室二次分配。以下从四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第一是价值评价。工作量效能薪酬管理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做好科室价值评价、岗位价值评价、医疗项目评价等。科室价值评价因素包括科室风险、科室责任、科室业务性质、病种风险、自身风险、业务量价值(包括门诊人次、占床日、成本率等)、劳动强度等,评价和测算科室价值系数。岗位价值评价主要因素包括岗位责任、岗位知识技能、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岗位风险等,作为岗位价值系数。医疗项目评价主要针对重要医疗技术服务技术风险和劳动当量。

动态定编定岗。按照医院门诊量和住院量,本着精简高效、满足需求为原则,结合医院实际业务量的工作负荷的变化动态定编定岗,为薪酬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薪酬预算管理。工作量效能薪酬管理模式,参考上一年实际薪酬,根据医院计划期工作计划服务能力与服务量、床位情况、人事编制、岗位情况与医院管控阈值以及上级文件确定总额标准,根据国家规定标准和地区薪酬水平及行业平均水平确定,合理预测全年工资总额预算。

结合门诊业务量和出院工作量标化,合理划分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预算分配比例。一般情况下薪酬工资总额控制在总支出的一定比例范围内,医务人员的工资总额可以参照当地人均收入3倍左右为宜,基础工资部分应占薪酬工资总额的50%?60%,绩效工资部分应占薪酬工资总额的40%?50%。

医生科室、护理单元、医技科室、医辅科室、行政科室、工勤科室,薪酬预算分配比例=(问卷调查结果系数×本序列人数×20%+科室价值评价系数×岗位价值评价系数×本序列人数×80%)/2

绩效工资总额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占40%,直接体现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倾斜,实现激励效果;第二部分占60%,作为科室综合考核后二次分配基数。

效能积分法

一是工作量积分。工作量最具代表性的门诊人次、出院患者数、手术例数、实际占用床日数等,按照工作量设置积分,根据上年实际完成工作量指标,确定绩效工资预算分配额度,测算绩效点值。这部分绩效工资向个人倾斜,体现效率优先。

成本控制重点关注以患者费用控制为切入点,在患者费用可控的前提下,强化变动成本的控制,努力降低药占比、卫生耗材比,切断个人收入与业务收系,强化科室成本控制与核算,加强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加收入含金量。 成本控制绩效工资向团队倾斜,体现兼顾公平。

二是绩效考核积分。日常管理缺陷绩效考核,主要体现过程管理,各专业管理部门切实加强日常过程管理,推动管理者下基层,强化走动管理,及时发现缺陷和不足,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纠正管理部门把监督当成服务的错误工作方式,实行奖励和扣分办法,慎用百分制考核。

平衡积分卡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主要体现的是向结果倾斜,与医院战略目标相结合,例如:业务量增长率、次均费用、药占比、检查收入比、平均住院日、抗菌素使用率、基药使用率、患者满意度等医改目标关联。根据不同岗位类别分别设定医疗服务、行政部门以及后勤服务的关键指标,绩效考核结果以积分点数体现,其中应得绩效积分点数是医院根据岗位目标管理给不同的工作内容按照权重赋予相应的点值,即目标点数,是各岗位按照目标要求应达到的预定点数。经过考评,以实得点数占应得点数的百分比作为评价员工绩效优劣和岗位胜任情况的判断标准。

单项奖惩积分,在常规绩效考核的基础上,建立适当的单项奖惩措施,以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升工作质量。单项奖惩倡导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补。正向激励主要侧重获得表彰、学术科研、新项目开展等采取加分,负激励主要侧重行风投诉、重患满意度、组织纪律、医保超标等采取扣分。

篇(6)

一、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价值

1.激发员工潜能。世界上只有放错位置的垃圾,没有无用的资源,人亦是如此。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在招聘时都会选择与事业单位核心价值观相同的员工,这样的员工的确能够为事业单位发展创造价值,但是在最初的岗位上,有些人可能表现非常平庸,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价值,只是说明其价值没有得到体现。绩效考核能够正确评估一个人的能力及潜力,再综合员工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以及个人意向为依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合理分配工作岗位,让员工的长处得到发挥,帮助其找到一个合适的岗位,在自身主观能动性的趋势下,不断进步成长,创造自身价值。2.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绩效考核制度非常准确地评估了一个人作出的贡献,让员工脱离群体庇护,产生个体差异,从而更加积极地工作②。一般来说,员工只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没有失业的风险,但是这种不思进取的思想,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对于事业单位而言,不思进取,不与时俱进,其实就是在落后。员工长期从事同一项工作,难免产生懈怠、厌倦的心理,工作积极性不高,刚上班就想着下班,周末刚过完就等着下一个周末,这样的思想会极大程度地降低工作效率和质量。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一定的竞争压力,明白自己只要更加努力地付出,就能够得到物质上的奖励,以及更快的晋升速度,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3.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绩效考核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是薪酬管理的依据,也是衡量一个员工是否有利于事业单位发展的标准。绩效考核制度包括潜能测评、能力考核、业绩考核、适用性考核及态度考核等多项内容,通过考核结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掌握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从而判断员工能否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是否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是否站在事业单位利益角度上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进行岗位分配,并适度提拔人才。而员工通过绩效考核结果,也能够了解自己在上一工作阶段的成果,享受付出得到认可的快乐,同时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通过学习和培训,通过更多地投入时间与精力,去成长,去提升,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二、绩效考核制度的构建

1.确立多维绩效管理流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流程,能够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事业单位可通过绩效考核结果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而员工可根据考核结果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从而完善自身。在确立多维绩效管理流程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根据事业单位长期发展战略,包括下一阶段事业单位各个部门的发展目标、工作计划、考核体系等,确立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个阶段应该创造的年度关键指标数,然后再制定绩效考核计划,完善工作过程中的绩效跟踪制度,以及事后的绩效考核制度,构建绩效考核反馈与辅导体系,充分体现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价值③。2.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有以下两个部分组成:(1)关键业绩指标。根据事业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各个部门在不同节点的工作计划,每个岗位甚至每个员工都应该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准确评估员工在关键业绩指标上的完成情况,并综合其他工作指标的完成情况,评价个人绩效。(2)内部管理项目。部门绩效考核的重点在于其能否准确把握部门关键职能,把握部门工作核心,能否根据工作计划统筹调配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让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创造最大的工作效益。3.制定员工岗位工作标准。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时,应该将绩效的定义具体到岗位,让员工明白,自己在这一岗位上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标准,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④。清晰的岗位工作目标,准确的工作岗位职责界定,以及严谨的岗位质量标准,才能够让员工明晰自身工作考核指标,从而积极地投入工作。事业单位在聘用了新员工后,首先就应该向其阐述岗位的基本信息及协调关系,让新员工认真阅读岗位说明书,明确相关岗位的工作标准、薪酬管理制度,鼓励员工通过自身努力来提升自己的薪酬。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制度的应用

篇(7)

首先,非常感谢公司给予我们这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公司实行公平、公正、公开地竞争上岗,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有益尝试,我非常拥护、非常支持,也非常珍惜这次提高、锻炼自己的机会。我此次竞聘的是组织人事岗。下面,向各位领导和同事报告我的工作简历、自身优势、任职思考,请大家指正。

一、工作简历

我叫张晓霞,党员、研究生学历,先后从事过一线操作工、劳资员、招聘专员、职称评定、退管员,2018年11月进入公司薪酬社保岗工作,在这期间学习了很多,感谢公司能包容我的平庸,我也会加倍珍惜,用勤奋和努力来回报公司为我提供的平台和机会。

二、我此次竞聘的是房地产公司综合办公室组织人事岗,竞聘组织人事岗的优势:

1、具备该岗位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忠于自己的企业,忠于自己的岗位、诚实守信、并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

2、具有胜任该岗位应有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在大学和研究生学习中曾学过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课程,并参加了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训,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和劳动关系协调师相关资格证书,能快速地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用。

3、具备胜任该岗位的工作能力。我在工作中会不断地将所学化为实际行动,全力以赴,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地汲取更多的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改进自己的工作水平。

如果此次竞聘组织人事岗成功,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展开工作:

一、加强对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及房地产相关知识的学习,做到全面深入的掌握本职工作的专业知识,以便结合实际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以实践带学习全方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各项保险福利等方面的理论政策学习,工作方法的学习,在注重学习的同时也需要抓实践,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知识,用知识指导实践全方位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篇(8)

2) 建立内部 人才 引进的激励措施。

3) 根据市场拓展责任, 2007 年 1 月编制完成人员 招聘 计划实施,通过 招聘会 ,网上招聘,员工推荐等途径对缺岗人员实施部分招聘。积极鼓励员工推荐优秀 人才 进入公司,每月将各门店 / 区域向公司推荐 人才 的情况予以公布。

4) 完成 2007 年应届生招聘工作, 6 月中旬前往**农业学校、**农业学校等**院校就关于毕业生就业协议签署,进入公司实习安排。

5) 加强门店的招聘,及时将招聘信息反馈给予公司人力资源部存档备案。

6) 截止 6 月份实施员工招聘计划为: 30 人。 年度计划: 80 人。

7) **: 10 人,**: 5 人,**, 5 人,**: 10 人。

2. 考评管理 :

1) 建立考核评议相关工作的程序,并配合实施监督、检查、考核。

2) 加强考核评议结果的沟通, 5 月底前建立员工考核评议沟通程序。

3) 员工满意度调查,相应措施的落实。

3. 薪酬管理

对现执行的薪酬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完善方案

4. 培训管理

篇(9)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键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薪酬是给劳动者劳动的报酬,是对企业员工所付出劳动力的各种形式的支付和回报,能够极大地影响员工行为和工作绩效。薪酬管理是一个组织针对所有员工所提供的服务来确定他们应当得到的报酬总额以及报酬结构和报酬形式的过程。优厚的薪酬福利待遇能够吸引杰出的人才,科学有效的薪酬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薪酬福利的竞争性,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做贡献。

一、薪酬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

1.经济学领域的经典工资理论。

最早出现的薪酬理论是最低工资理论,由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配第和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提出,认为工资有一个自然的价值水平,即最低生活资料的价值。以斯密和李嘉图为著名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基于劳动价值论,认为工资是由劳动者及其家属所必需的最低生活费用决定,同时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2.近代薪酬决定理论。

边际生产力工资理论:由19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等人提出,认为工资取决于劳动边际生产率。就是说,雇主雇用的最后那个工人所增加的产量的价值等于该工人的工资。只有在工人所增加的产量等于付给他的工资时,雇主才既不增加也不减少工人。均衡价格工资理论:1890年英国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以均衡价格论为基础,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假设前提下,从劳动要素的需求与供给两方面来说明工资水平的市场决定机制。从劳动的需求方面看,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从劳动的供给方面看,工资由劳动力的生产成本和闲暇的效用决定。劳资谈判工资理论:以集体谈判为背景而发展,集体谈判工资学说认为,由于工会的作用,工资不再由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来确定,而是由工会组织代表劳动者和资本家通过集体交涉的方式来确定。

3.现代薪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由舒尔茨提出,认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投资必然影响到工资收入。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培训)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移居)支出等多种形式,这些投资都希望未来获得投资报酬。只有未来得到的工资现值等于或大于现在的教育投资等支出的现值,人们才愿意投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工人的生产率取决于工资率,以高于劳动力市场出清水平的工资,激励工人努力工作,提高生产率,有效劳动的单位成本反而可能下降。所以,企业降低工资,不一定会增加利润,提高工资也不一定会减少利润。分享经济理论:认为政府应当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推行利润分享制,废除传统的固定薪酬制度。利润分享制是把工人的薪酬与能够恰当反映厂商经营的指数相联系,如与工厂利润挂钩。由此相继产生了现代利润分享理论,雇员长期激励政策、员工持股计划等分配制度。

二、薪酬管理对企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薪酬问题是企业员工最关心,且与其自身利益最为紧密的问题,对于提升个人地位,改善生活质量,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的薪酬管理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力的源泉,在当今强调“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时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科学的薪酬管理可以有效发挥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劳动效率。

薪酬是企业激励员工最直接的方式,现代薪酬理论强调薪酬的激励杠杆作用,通过改善薪酬福利待遇,物质报酬和精神奖励相结合,以满足员工多层次的需求。员工在各种需求的驱动下,工作积极性会被全面调动起来,通过自身高效的劳动,有助于提高薪酬水平,并可能获得企业认可和肯定,使他们得到成就感、满足感。有效发挥薪酬的激励机制,促使员工努力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相对可能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企业成本,进而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

2.科学的薪酬管理可以吸引优秀人才,提升企业行业地位。

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离不开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而优秀人才更是极为稀缺的资源。合理又科学的薪酬管理使得企业在招募人才过程中具有竞争优势,间接展现企业实力,更能吸引优秀人才。通过对优秀人才资源配置的整合,充分发挥他们的功效,为企业创造价值,提升企业行业地位和竞争力。

3.科学的薪酬管理可以减少企业人员流失,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企业人员流动性过大,会使得企业付出较高的隐形成本。比如,招聘新人的成本,训练新人对企业业务熟悉的成本,新人入职培训成本,离职员工带来在职员工的士气低落的成本,离职员工带走企业内部信息到竞争对手的成本等等,非常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企业员工流动性大,将会一定程度的增加劳动力市场中待业或失业人员数量,可能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不利于社会和谐,影响企业发展宏观环境。健全的薪酬管理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减少人员流失,保障企业稳定发展,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企业通过各岗位员工的工作运行着,不同的企业有着各种不同的岗位设置。薪酬管理涉及企业所有员工的切身利益,具有普遍性。然而,针对不同岗位的薪酬福利待遇应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薪酬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财务工作岗位是所有企业都必不可少的,薪酬对财务人员,尤其是基层财务人员的激励,能够使之充分发挥财会作用和职能,对促进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企业基层财务人员的薪酬福利现状

财务工作是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财务信息是企业制定政策和计划的主要依据。随着企业改革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财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已日益显现。财务工作的任务,已从单纯的信息咨询、监督、服务等职能进一步向预测、监测和参与企业决策职能发展。财务部门掌握着企业最全面、最核心的内部信息,财务人员通过资金运营、税务筹划、成本控制、内部监督等方面创造的价值不可估量。企业的财务总监、经理、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薪酬通常比较可观,然而基层财务人员这一群体的薪酬福利待遇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薪资水平较低。基层财务人员主要指企业中的出纳和会计人员,他们的工作几乎占据企业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的全部。比如,日常资金支付、票据审核、会计核算、财务分析、财务凭证账簿整理存档、资产监督管理、税务申报等等。这些基础管理工作看似简单琐碎,但若没有严格把控,对内将可能会造成企业资源浪费,影响管理层的决策,阻碍企业运营发展;对外则可能带来审计和税务风险。因此,激励基层财务人员更好的完成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企业对于基层财务人员的薪酬管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薪酬标准单一,薪资水平低。

传统观念认为,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流程职责较标准化,对应的薪酬结构也相对固定单一。在一些国有等大型企业中,通常按照岗位和职称给基层财务人员定薪,同岗位的员工,如会计核算员,其薪酬标准基本一致,而没有考虑不同岗位具体的工作负荷和工作难度。而在民营等中小型企业中,基层财务人员似乎没有“讲价”的余地,薪水可能是由老板“拍脑袋”决定的。基层财务人员往往被认为仅是个记账先生或者收银的角色,其工作不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利益,企业容易忽视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考虑节约人力成本的情况下,基层财务人员的薪酬福利水平通常较低,且很少有浮动,其难以享受到企业业绩提升引致的薪资水平的提高。

2.薪酬福利与工作压力不成正比。

财务工作涉及面广、业务量大,企业运作的各个板块都离不开财务部门。基层财务人员在完成资金支付,会计核算,纳税申报等工作的同时,还要负责对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监督和控制,并从财务角度对经营情况进行分析。除了完成企业内部繁多的工作任务,还要配合外部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督的工作,如大型国有企业的管理机构设置较复杂,其财务人员通常要应对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审计局等各级别的多种审查工作。中小型企业则要应对政府机关、税务和审计等的核查,薪酬水平的制定往往只考虑了企业内部工作的任务量。当出现财务人员流失时,由于不能得到立即补充,流失人员的工作将由剩余人员分担,工作压力持续增加,但薪资却没有相应提升。另外,带薪年假福利很难在基层财务人员身上落实,企业是持续运营的,财务工作也就连续不断。由每月日常资金核算工作的进行,至月末结账工作,再到结账后一系列财务报表和分析的出具,接着更新相关台账或统计表信息,整理凭证装订等等。再加上领导安排的其他临时工作,以及配合其他部门的工作。这样看来,基层财务人员似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休假,否则将会影响工作进度。甚至由于上级对运营管理数据的紧迫需求,常常要靠月初月末大量的加班来完成,年假对于他们来讲几乎是无法实现了。而企业对年假的规定又可能设置时限,过期作废,这让基层财务人员根本无法享受此福利,工作压力不减,而薪酬福利却不能保障,压力和薪酬福利不成正比,容易造成员工对企业的不满意,直至离职。

3.绩效考核流于形式,与薪酬管理脱钩。

国有等大型企业一般都是一个年度或者半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但是由于没有有效的考评组织,大多时候只是财务人员简单地进行自我工作鉴定,走一下形式,在缺乏量化指标的情况下,每个人只能凭直觉、印象和简单的成绩记录对被考评者的工作情况做出评定,很容易造成考核结果的不公正甚至失误。同时,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又没有直接挂钩,无法达到“多劳多得”、“奖优罚劣”的作用。而中小型民营企业里除了会出现同国有企业类似的问题,甚至可能都没有对于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管理。

四、改善企业基层财务人员薪酬福利的建议

如果没有出纳的资金支付,企业的经济交易无法完成;如果没有会计的审核把控,企业的经济业务运行将会杂乱无章;如果没有会计的基础核算,企业无法掌控自身的成本费用开支,更难以获取经营的盈亏状况,也就无法做出针对企业健康运营的正确决策。企业基层财务人员薪酬福利的改善有助于减少其的流失,降低人员流动性,对企业的稳步持久发展有重要意义。

1.调整薪酬结构,使基层财务人员的薪酬福利有所“浮动”。

薪酬结构可由基本工资、职称技能补贴和绩效奖金组成。前两项为固定薪酬,绩效奖金为浮动薪酬。基本工资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及工作量的大小设置不同等级;职称技能补贴则由员工所考评的职称等其他技能为依据,分别设置补贴额。一方面可以激励基层财务人员不断的学习进取,提高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也是对职称技能较高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绩效奖金则可以针对不同岗位制定不同的业绩要求,如奖金与融资额或融资比例、节税额、会计核算的准确率和及时性等指标挂钩。甚至可以设定专项奖励,对在投融资决策、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税务筹划、内控监测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嘉奖。另外,绩效奖金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企业销售业绩或盈利的提成奖励,因为企业业绩的提升,必然要增加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只给销售员以佣金或提成激励,难免会导致基层财务人员心里不平衡而失去工作热情。完善的薪酬结构,既能极大地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间接为企业创造价值,又能促进整个财务团队业务能力的提升。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参考员工具体需求,可以设立弹性的福利制度,让员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福利方案。如果员工在特定的工作时间和薪酬范围内,可以自己灵活得搭配组合福利项,那么在不同的时期,其当前最迫切的需求将能够得到满足,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将大幅增加。比如,目前绝大多数财务工作已高度电子信息化,使得移动办公成为可能,企业可设定部分在家办公日的福利,只要员工能够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即可。刚参加工作的员工对培训和进修方面较为关注,企业可以给予他们报销报考职称专业考试费用的福利;年纪大的员工对医疗保险等方面比较关注,可以考虑增加他们这方面的福利,同时减少培训或其他福利,以实现福利水平的总体提升及平衡。

2.减轻财务工作压力,使财务管理人性化。

梳理各基层财务岗位工作内容,将其面临的企业内外的工作状况考虑周全,合理分工,避免各岗位工作负荷偏差过大,有失公平。改进工作方法,大力推行财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将原本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业务,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加以简化,用计算机运转代替人工运转,并能够通过信息化平台共享工作成果,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压力。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财务管理也需要增添人性化色彩。如企业根据法定节假日的情况适当顺延关账和报表出具的时间,不仅能够减少基层财务人员在假期内加班加点,而且可降低企业加班费和办公用电等费用的支出。针对财务工作的特殊性,依企业实际业务需求,保留基层财务人员的带薪年假不被无情作废。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特别关怀,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激励其做好企业基础财务管理工作。

3.完善财务人员绩效考核机制,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要加强基层财务岗位分析,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使得员工都能明确各自工作范围,权责分明。其次,完善财务考核指标的设计,根据岗位职责说明书,编制关键工作任务明细表,制定与之相关的量化和非量化的考核指标,以及考核数据来源和评分标准。对于不同质和量的工作岗位设置不同的权重,使承担任务重的岗位能更多的享受绩效考核带来的薪酬福利改善,增强考核的实际操作性。再次,加强日常沟通及考核结果的面谈反馈。如每周例会制度,每位财务人员在周例会上汇报本周完成工作情况及下周工作计划,使部门领导及各财务人员都能较清楚地了解到其他人员的工作情况,为考核提供参照。另外,需及时进行考核结果的反馈面谈,可让员工核对考评结论,了解上级对自己工作的评判,并为其指明努力方向,增强上下级之间的信任度。最后,落实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双方要共同研究考核结果,针对绩效结果中的不足,查找原因,并在分析原因的同时,制定绩效改进目标和个人发展计划。考核结果要作为薪酬调整,岗位晋升等方面的主要参考依据。

五、结语

基层财务人员是企业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从资金支付、成本费用管控、资产监督管理、会计核算、税务筹划等方面,间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价值。如果忽视了他们的利益,导致这个群体享受不到企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那么企业很可能会孕育财务人事危机,可能无法持续稳定地经营。关注企业基层财务人员的薪酬福利状况,建立适应这一群体的薪酬管理体系,改善基层财务人员福利状况,激励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宝元.现代组织薪酬管理演化的历史脉络及前沿走势[J].财经问题研究,2012,(7):3-10.

[2]叶小玲,叶晓倩,杨卫燕.中小民营企业薪酬管理探析[J].特区经济,2009,(6):113-116.

[3]韩红梅.我国民营企业薪酬管理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4]杨瑜.试论国有企业财务中心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J].会计改革与创新,2014,(10):111-112.

[5]赵晓丽.企业财务人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6):186.

篇(10)

按照经典的营销理论,通常电子商务企业也可以套用典型的三种差异化战略:首先是廉价型竞争策略,通过较低的价格吸引潜在顾客购买商品;其次是优质型竞争策略,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吸引较高端客户群消费;第三是创新竞争策略,推出市场上所没有的创新型的服务、产品等体验来吸引客户。三种差异化战略,对薪酬绩效的管理提出了不同的侧重和要求。

一、W电商公司的竞争策略

在目前激烈竞争的电子商务环境下中,W电商公司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市场定位:“食品网购专家”,这一定位的内涵是:“专业、权威、快捷、放心”。通过此定位,我们能看出W电商公司主要是以产品和服务的高品质赢得消费者的喜爱,走的是优质型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二、差异化经营对人力资源工作的要求

在差异化竞争策略下,人力资源战略如何有效地配合协同,甚至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对我们当前的人力资源工作提出了挑战。

在优质型的差异化竞争策略下,企业立足于销售高品质的产品,提供其他电商企业所不能提供的优质服务。要做到这一点,快速发展的电商企业应注重管理规范化、流程再造、组织内部的协调等。同时,要求企业员工做到以下几点:把企业的目标转化为自身的目标,以客户为导向,精益求精等。

这些对人力资源工作的要求是:在企业文化上,要打造和谐共赢的企业文化和氛围,给员工归属感;招聘上注重内部招聘;注重培训和学习型组织的打造;薪酬激励以绩效为导向,关注内部公平性;绩效管理要以客户为导向、体现差异化。

三、差异化对薪酬管理工作的要求、现行做法及后续改进

(一)差异化对薪酬管理工作的要求

在薪酬管理上,优质差异化经营的价值分配强调的是绩效导向、对内公平。具体如下:

在薪酬策略上,可以采用追随型策略;

相对更注重薪酬的对内公平性,避免薪酬的不和谐因素;

在薪酬理念上,注重薪酬的绩效导向;

采用宽带薪酬,为有能力高绩效的员工确定薪酬“晋升”通道;

可采用多样化的薪酬福利体系,通过长期激励、福利等留人。

(二)W电商公司及其他电商公司在薪酬管理上的现行做法

W电商公司已经运营了几年时间,在薪酬上已经有了一整套薪酬体系和薪酬制度。如:搭建了以3P1M理念为核心的岗位评价体系;采取宽带薪酬;兼顾了内外公平性;为不同岗位员工设计不同的固浮比;注重绩效导向薪酬等等。

但还有一些问题及不少改进空间:电商行业发展较快,薪酬数据与市场值对标不及时;薪酬的绩效导向仍不够明显;在薪酬体系上,缺少电商行业普遍施行的长期激励机制;福利体系不够完善;物流薪酬体系有待完善等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不足,不利于稳定流畅的内部管理,有悖于优质差异化战略的管理内涵。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其他电商企业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1、1号店:客户体验与薪酬直接挂钩:“为了让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意识到他们做的所有事情都直接地影响到顾客体验,1号店把顾客体验指标和薪资挂钩,从而把“顾客体验”具体化、可视化。把所有员工的薪资提升、奖金都和顾客体验指标KPI挂钩起来。”

2、卓越亚马逊―长期激励:“亚马逊全球奉行“全员持股”的文化,无论是新老员工,每一位4级及以上的员工可享有限制性股票计划,大约90%以上的员工都直接持有亚马逊企业的股票。”[1号店和卓越亚马逊的薪酬做法来自于网络。]

(三)改进建议

基于差异化经营战略对薪酬管理的要求,W电商公司的薪酬管理应在以下方面做改进:

1、全面构建和完善薪酬福利体系,包括以3P1M理念为核心的岗位评价体系,仓储配送人员的计件薪酬体系,引入长期激励机制、搭建福利体系等;

2、在薪酬结构上,根据岗位性质差异及同行做法,设计不同的薪酬结构。如,加大营销相关部门的浮动薪酬比例,所有员工的年终奖金都与企业整体绩效挂钩等等;

3、注重战略导向、绩效导向,把公司战略目标内化为员工的行动目标,并紧密与员工薪酬挂钩。如仓储基层员工进一步采取计件工资制,配送员的薪酬与客户服务质量挂钩等;

4、引入长期激励机制,对中层管理以上人员、关键核心员工及优秀基层员工给予不同比例的股票期权,并把工作绩效作为期权实现的条件,以达到激励和保留优秀员工的目的;

5、建立系统的福利体系,设计多样化的福利项目,员工可以在固定的额度内自主选择组合。从福利的角度增强对员工的吸引力,增强内部认同和团队凝聚力;

6、注重物质激励外的精神激励,如优秀员工、先进班组评比等。

四、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要求、现行做法及后续改进

(一)差异化对绩效管理工作的要求

优质差异化经营下的绩效管理强调的是:

1、建立全方位、透明化的、有差异性的绩效管理体系;

2、注重战略导向,使个人的努力目标与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

3、强调客户导向,在任务分解及指标设置上,注重客户满意度指标;

4、要注意个人绩效和团体绩效的结合;

5、不仅关注企业经营业绩,也关注员工绩效能力的提升。

(二)W电商公司及其他电商公司在薪酬管理上的现行做法

W电商公司已经在全司范围内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如有一套从管理者到基层操作人员的绩效评价和管理体系;把企业的目标层层分解到员工;同时设置过程和结果指标;个人绩效与部门绩效及企业绩效挂钩;以员工业绩为核心,同时关注员工的能力和态度指标等。

但也有不足:企业目标分解至基层员工的过程中,有失偏颇或宣贯不到位,员工对指标不理解;未能很好的灌输客户满意度指标;对员工绩效能力的提升关注不足;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仍比较注重评价,而对绩效沟通、反馈和改进机制的管理不足。

让我们看看其他电商企业的做法:

1号店―关注客户体验指标。“1号店一直把顾客体验这个指标,和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挂钩起来。1号店将每一个岗位都全盘量化,尽其所能的力行顾客体验理念,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足不出户,轻松购物。”[ 1号店关注客户体验指标的信息来源自网络]

(三)改进建议

基于差异化经营战略对绩效管理的要求,个人认为应该在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1、在进行绩效分解时,坚持战略导向,并要求每个部门负责人把企业战略宣贯到位,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明确企业的差异化经营战略和目标;

2、在绩效指标的设置上,着重关注客户满意度指标。如可以从客服中心了解客服的需求,进行分类,并把集中度高、影响重大的诉求转化为量化指标对相应部门和岗位进行考核;

3、关注团队绩效,对管理者,要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综合去考量,而不仅仅关注财务指标;对基层员工,则可以在年度指标中设置一部分的部门整体绩效指标等等;

4、下达绩效指标后,要求部门负责人必须与员工进行沟通,指导员工如何达成目标,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计划,过程中会遇到的困难,企业和部门会提供什么资源和协助等等;

5、在绩效考核的整体环节中,关注绩效反馈和沟通,如:要求所有负责人都必须及时对员工进行正式和非正式的绩效面谈,并留下书面的面谈记录,签字后由人力资源部留存;

6、最后,要关注绩效优劣的原因,并提出改进计划,以促进绩效的持续改善。

综上,在竞争激烈的电子商务行业,只有差异化竞争才能生存,而差异化竞争战略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是薪酬和激励。在薪酬管理上,必须紧盯市场,做好薪酬的市场定位,注重薪酬的高绩效导向,同时通过长期激励、福利和员工关怀等手段留住员工。在绩效管理上,要注重绩效体系的建设,从绩效指标的分解到最终的反馈改进形成一个管理的闭环,要关注客户指标、关注团队指标,最终达到企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双赢。

篇(11)

在建立现代煤炭企业制度中,如何把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对加快将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做大做强,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未来发展中,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必将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发展的主旋律,而竞争的焦点则集中于“人”,对于当前煤炭企业来说“人”是发展之源,制胜之本。

任何一个组织机构的存在,都有它的目标,组织的目标是通过组织的各种活动来实现的,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就必须保证组织机构的正常有效运转。而组织机构制定和实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则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新形势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抓住机遇,加快人力资源体制改革,以科学编制企业人员计划为前提,突出绩效考核体系为基础,建立健全员工培训机制为重点,体现价值创造、改革薪酬体系。

一、科学编制企业员工计划用好人才

按照精简、高效、合理的原则,以规模、产量、效率为前提,搞好企业的编制及员工需求计划,实行以效率定编制,以编制定岗位,以岗位定人员,做到一职多能,职能交叉,竞争上岗的配制机制。

目前,要继续煤炭企业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结构,实行人才培养工程,必须紧紧抓住培训、吸引和用好人才的三个环节。坚持人力资源开发直接为企业服务的新理念,改变过去把人才视为企业财产,重拥有而不重开发利用的做法。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煤炭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充分考虑到智能专业、年龄、爱好合理配置人才,使之达到最佳组合状态。要根据能位对应原理,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性配置模式,合理引进思想品质好、政治素质高、业务技能精的人才,包括大、中专毕业生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并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人才流动机制,树立进取、创新、向上的良好氛围,对企业人才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人尽其才,充分发挥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的专长。

二、突出绩效考核体系注重实绩

绩效考核是用系统的方法、原理、评定、衡量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效率,是选人、用人和劳动报酬分配的基础,是实现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的基础条件。很多煤炭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虽然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不系统、科学。从目前看,还不能完全客观地反映员工的工作实绩,为此,人力资源部门还必须对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改进,真正使绩效考核达到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实现未来成就感的目的,还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第一,强化考核基础工作,找准考核要素,突出考核重点。一是根据各类人员不同的岗位特点、编写职位(岗位)职责和工作要素,明确工作要求,确定考核要点。二是以岗位工作计划为重点,突出价值创造和岗位贡献,突出以效益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

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岗位创新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比重。

第三,采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先进的考评手段,将岗位述职、员工评议同上级评价及人事部门考核结合起来,运用电子化手段,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

三、建立建全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员工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的基本途径,“培训是回报企业最持久的特殊投资”。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计划,有针对性地建立全面的培训机制,通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强员工培训、引进、吸引、留住人才,才能将企业做大做强。

第一,企业员工培训必须搞好长期规划与短期培训工作安排,在事前要设置培训目标,统一安排,采用分级培训。事后要统一考核,效果评估,做到培训与使用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