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软件产业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9-01 04:56:4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软件产业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软件产业论文

篇(1)

关键词:软件产业 产业演进 影响因素 趋势 阶段

软件产业演进的概念

产业演进是指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结构、组织和布局不断演化,经济规模与经济效益逐步改善的过程。从宏观层面看,产业的演进是以农业、第一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低加工度和低附加值产业等为主导产业的初级产业结构向以工业、第二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较高加工度和较高附加值产业为主导产业的中级产业结构演进,进而向以第三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产业等为主导产业的高级产业结构演进。从微观层面看,产业的演进是某种产业内部的自我更新和子产业比例的变化与更替,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等都在产业的不同演进阶段逐步合理化。

软件产业演进则属于微观层面的产业演进。一方面,软件产业演进在时间上表现为各种生产要素在软件产品、系统集成、软件技术服务等软件子产业之间以及各软件企业之间的不断流动与消长;在空间上表现为在各种生产要素、软件子产业以及软件企业在空间地域上的不断流动、集聚或转移。另一方面,软件产业的演进又直接表现为软件产业结构、软件产业组织和软件产业布局的演进。其中,软件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中软件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以及软件产业内部各子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合理化和高级化是其演进方向;软件产业组织是指软件产业内企业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其演进进一步表现为产业市场结构和软件企业市场行为的演化;软件产业布局是指软件产业及其内部各子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和组合,合理化是其演进方向。

影响软件产业演进的因素分析

(一)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影响软件产业演进的关键因素。软件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一个国家(或区域)对软件技术及其知识产权的掌握情况,决定了软件产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一个国家(或区域)对软件核心技术的控制程度,决定了软件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完善水平,决定了软件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技术创新是软件产业向高层次演进的核心动因,而技术进步是软件产业演进的强大动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软件产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发展,使产业内不同生产要素的需求与投入均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各子产业产出的变化以及产业结构的有序演化。

此外,技术创新降低了软件生产成本、增加了软件种类、强化了软件功能、提升了软件质量,促进了软件产品升级换代,总体上扩展了软件产业系统的发展空间;技术进步带来各国软件产业经济的国际化,实现了资源的跨国配置和软件产业结构的跨国梯度转移。

(二)国际因素

国际因素的作用发挥主要来自于软件产业国际贸易情况、外资引进情况、软件跨国公司技术情况以及国际分工格局。

首先,国际贸易水平,是软件产业竞争力的体现。国际贸易中的软件产品构成反映了本土软件产业的结构状况;而且通过贸易,可以引导一个国家(或区域)软件产业的结构调整,使软件产业的供给与需求得到平衡,并在从国际分工中找到合适的市场位置。因此,国际贸易,为软件产业的演进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其次,外资引进是实现本土软件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外资引进,可以明显改变国内软件产业的投资结构,改变软件产业结构形成的物质基础,提高整个软件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而软件产业的投资结构配比是否合理,直接制约着软件产业的发展。例如对软件产业各子产业的投资给予不同程度的倾斜,将会有目的地使软件产业结构往合理化和高级化方向发展。

再次,软件跨国公司是推动本土软件技术进步的主要源泉。通过利用软件知识的溢出效应,将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与本土的技术水平有机结合,能够带动软件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技术发展和结构调整。

最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软件产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而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其实质就是产业分工的扩展和深化。软件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对一个国家(或区域)软件产业的合理定位与演进的导向作用巨大。

(三)制度因素

制度因素直接影响软件产业的演进,或通过对其他影响因素发生作用来影响软件产业演进。制度是提供宏观调控,实现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其基本功能首先是为降低交易费用;其次是为寻求规模经济,使外部效应内在化;第三是为减少不确定性,保障安全。制度因素涵盖了有关的国际公约、国家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企业管理制度等各个层面,对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制度通过均衡和创新两条途径,在宏观层次上对软件产业外部环境予以改善,在产业部门层次上对软件产业结构予以协调,在微观层次上对产业组织予以调整,并指导软件企业实现规模经营和有效竞争。

(四)供求因素

供求因素包括供给因素和需求因素。软件产业演进的基本规律是保持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第一,软件产业的供给因素除了生产所需的基本生产资料外,重点包括研发人力投入和研发资金投入等。供给因素在总量和结构上制约着软件产业的成长速度和模式选择。研发人力是软件产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供给因素。人力素质的提高,可以节省和替代资本,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形成新的生产方式,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研发资金投入是软件产业演进的动力,在软件产业结构形成和升级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第二,需求因素有的是潜在的,有的是现实的,都对软件产业的演进起直接影响。消费需求在社会总需求中所占份额最大,是软件产业结构演进的根本动因。依据对软件产业的划分,软件消费需求变化包括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会引起软件产业内相关子产业的扩张或收缩,也会引起新的子产业的产生和现有子产业的衰落。需求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引领着软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软件产业的经济寿命长短一定程度上决定于软件市场需求量的大小。

上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将反映出软件产业内部各子产业间的比例关系变化以及软件产业的演进进程。

(五)市场结构

软件产业市场结构决定软件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直接影响着软件产业内部所有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以及软件产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到软件产业的演进。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产业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这三个方面互相作用,共同影响软件产业发展步伐。

软件产业的适度集中,能够减少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促进技术的创新与进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收益率,使软件产业中技术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子产业结构比例不断扩大;软件产品与服务的差别化能够扩大软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强软件产品与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激励软件技术创新,从而提高产业整体竞争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软件企业应发挥产品差别化对产业演进的积极作用,防止产品差别化成本过高而导致消费者无力购买;进入壁垒对软件产业内企业数量和规模分布起关键作用,同时,它还影响在位软件企业的市场力量,从而对产业演进发生影响。保持适度的进入壁垒,对软件产业而言,有利于消除过度竞争,形成有效的竞争秩序,促进产业发展。

(六)企业并购

并购是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手段。这既是企业本身的生存选择,也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要求。从成本角度分析,企业并购的正面效应主要表现为规模经济、纵向整合效应和协同效应带来的交易费用的降低;其负面效应主要表现为规模不经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管理费用的上升。其中,纵向并购是从事同一产品、不同阶段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间的并购。

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和得到纵向一体化的高效率,有利于企业生产组合的优势互补和产业结构优化;横向并购最常见,是同一市场区域内,生产同类产品或处于同一生产阶段的企业间的并购。目的是为实现规模经济和占有更大市场份额;而混合并购是跨产业、跨市场的并购。目的是实现多样化经营,降低经营风险。混合并购中被收购方多集中在新兴行业和国家积极扶持的行业。在短期内,纵向并购、横向并购、混合并购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依次增大。软件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内部软件企业的并购行为显著影响着软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同样,在软件产业演进的不同阶段,软件企业的并购行为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软件产业演进的趋势分析

(一)网络化趋势改变软件应用与技术模式

21世纪的社会已是网络经济的社会,信息技术正处于“以机器为中心”向“以网络为中心”的重大变革期,网络化成为软件产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发展趋势。跨平台的面向网络的软件开发和应用技术正在成为新的研究热点,随着网络服务标准的成熟,新一代软件将基本以网络为中心来实现各种复杂的分布式应用 。

因此,未来的软件和信息服务都将建立在网络服务的基础之上。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将使网络应用者以更加灵活主动的姿态去面对虚拟的网络世界;企业将针对用户的需求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配置人才提供服务,软件服务的价值,将在网络用户端实现最大化。著名的“麦特卡夫定律” 、“摩尔定律 ”、“贝尔定律 ” 和“吉尔德定律 ”都成为网络时代的基本定律。

(二)服务化趋势改变软件应用与商业模式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各类软件产品以服务的形式向最终用户提供成为可能。未来绝大部分应用都将通过Internet提供服务,软件服务化将在绝大部分应用软件中普遍实现,对软件产业将产生重大影响。软件服务将使目前的软件授权、开发、维护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软件应用模式和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对于软件企业,软件服务化就意味着更加快捷的市场响应,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以及更加可观的利润回报;对于软件用户,软件服务化则意味着更加完善的功能、更高品质的服务以及更加低廉的价格。可以认为,“软件+服务”战略的实施将成为世界软件产业演进过程中的一大趋势。“软件即服务”、“面向服务架构”和“Web2.0”等技术和理念将被广为接受。

(三)国际化推动软件产业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

软件产业的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过程同步。软件产业发展的国际化,体现在四方面:

一是软件企业的开放与标准的国际化。互联网的普及和兴起,为大规模软件项目的分布式开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所以软件产品的标准化与国际化水平都将不断提高;

二是资本、技术、人力等软件产业基本生产要素在全球的流动与配置,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和知识型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加速流动;

三是软件企业管理体系的矩阵化发展。不论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还是外部的协作体系,都通过一种不停变化的团队组合,力求实现最大的整体产出,获得多赢的效果;

四是软件产业竞争的国际化。软件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延伸,构成了国际软件产业分工格局。面向国际化的竞争,软件产业内部的纵向整合进程加快,软件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同时使软件设计生产工厂化以及软件项目外包化成为软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软件企业更加重视自己的核心技术,尽可能地把非盈利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让这些业务成为其他企业的盈利焦点。软件外包业务已成为软件产业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以上这些使得软件产业变动打破了传统的在一国国内的传统格局,出现了产业国际化的新趋势。

(四)知识产权成为软件产业的竞争砝码

知识和技能是软件产业第一位的生产要素,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拓展成为软件技术创新和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制定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许多国家把知识产权从原来的法律范畴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高度,把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作为夺取和保持包括软件在内的信息技术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战略。一方面,盗版软件极大地挫伤正版软件市场,技术创新受到抑制。知识产权制度针对这种知识外溢和创新收益分配非独占性的弊端,建立一种制约机制,以确保知识或技术创新所有者在一定的期限和地区内获得创新回报,从而鼓励软件企业的技术创新积极性,促进技术创新。另一方面,软件产业的“路径依赖”现象导致主导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进入市场的先后。知识产权在保护和促进创新的同时,也为技术领先者构筑了知识壁垒,成为软件创新企业控制市场获取利润的重要祛码。软件知识产权拥有者为维护其经济优势,以高标准保护知识产权为手段,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地位,从而抑制竞争。可以说,对软件知识产权的重视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

软件产业演进的阶段分析

软件产业的生命周期过程,是软件产业从形成向成长、成熟、衰退逐级过渡的过程。其发展阶段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根据产业演进理论,所有的产业都遵循同样的S形产业演进曲线实现整合,并将经历以下四个演进阶段:初创阶段、规模化阶段、集聚阶段、平衡和联盟阶段。这四个阶段的划分分别延续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软件产业的演进也同样如此。从世界各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多数国家已经经历了前两个或前三个阶段。如美国等软件产业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已处于集聚阶段;而印度等软件产业后起国家尚处于成长期,即规模化阶段。不同阶段的软件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性质是不同的。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在不同阶段也将呈现不同的特点,如表1所示。

我国软件产业演进的现状分析

相对于软件产业发达国家,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历程较短。其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在进入90年代以后有了迅猛的发展,正逐步走向成熟与稳定。总体来看,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经历了萌芽(1970-1989年)、初创(1989-1994年)、起飞(1994-1998年)、成长(1998年以后)等四个时期。如今,我国的软件产业已初具规模,正日益走向成熟与稳定,取得了举国上下对其战略地位的一致认知和高度重视。尤其是面对2008年不利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我国软件产业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行业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快速增长态势,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业平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与此同时,从产业的现实发展看,我国软件产业与其他软件发展较成熟的国家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从产业结构看:我国软件产业市场规模及其在世界软件产业和国内整个产业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长,没有出现明显的衰退和波动现象,发展规模和速度比较合理,但软件出口总额偏低;软件产业与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能够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并加快融合发展,但目前仍处于普及率和饱和度较低的水平;软件产业结构发展比较均衡,但各构成部分相互间的规模差距仍然存在,软件产品收入占主体地位,软件技术服务、系统集成等所占比例偏小;国产软件与服务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能力有限,软件产业的需求与供给无法保持动态平衡;软件产品结构中基础软件所占份额太小,在产业中的基石作用未能凸显;我国企业承接外包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在软件外包国际分工方面,还处于下游地位。

从产业组织看:我国的软件产业集中度较低,市场结构中的本土软件企业呈分散竞争型特征,软件跨国公司在我国软件市场居寡占型市场地位;软件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普遍偏小,规模经济型不强;软件企业并购浪潮处于升级过程中,实力企业开始通过并购来扩大市场份额,增强竞争力,并以横向并购为主要形式;软件技术进步加快,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显薄弱,技术创新模式仍以模仿创新为主;由于未掌握核心技术,产业的利润水平并未得到相同水平的提高,较上世纪90年代有所降低。

从其产业布局看:我国软件产业在集群化发展方面发展迅速,并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但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不够显著,创新中心不够突出,还须向网络化发展、协作竞争、联合创新等方向发展;软件外包业务高速发展,但其发展模式还主要停留在附属型接包商阶段,以在岸方式为主,正处于向关系型接包商转型的过程中。

由此可以判断,我国的软件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萌芽至今,已经经历了软件产业演进的初创阶段,但目前仍处于规模化阶段,相当于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还将逐步向集聚阶段和成熟的软件产业迈进。

篇(2)

中图分类号: T012; F490.3 文献标志码: C

Bottlenecks and thinking of independent CAE software industry construction

MAO Huohua, WANG Feifei, LU Zhongji

(Shanghai CAE Technology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Shanghai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1203, China)

Abstract: The bottleneck problems of independent CAE software industry construction are analyz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CI and GDP,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independent CAE software industry construction in China needs social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the participation and help of social science scholars.

Key words: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SCI; GDP;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social resource integration

科学计算已成为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研究手段,与传统的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一起构成现代科学技术和工程设计中相互补充、相互关联的研究方法,被称为21世纪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之一,以“计算科学”为核心的CAE软件产业已成为毋庸置疑的战略新兴产业.

2007年下半年,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呈送《关于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战略的CAE软件产业的建议》的报告,指出:CAE软件技术可对工程结构与产品的性能及其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分析、模拟、预测、评价和优化,是所谓“虚拟制造”“数字化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对于我国制造业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科协[1]、中国工程院以及香山科学会议[2]等都相继围绕自主CAE软件产业建设建言献策,发展和建设自主CAE软件产业无疑是当前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 SCI或是自主CAE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

SCI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办出版的世界著名的引文数据库.围绕将SCI作为科研评价的一种依据,近年来学术界和工程界议论纷纭.在科研院所,SCI论文就是“学术GDP”,在暂无其他更理想量化的指标替代时,要立刻取消是不现实的.学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的性质不同,前者追求创新性,而后者的实践性强,因此,用同样的指标衡量和评价工程应用行不通.

科研院所大多以学术成果为先行优势,组织资源有限的团队开发软件并进入市场,但一般很难长久地体现出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1)对内,SCI标准考核不容易过关,原因是学术成果的突破具有长期积累的爆发性,很难保持持续的新颖性;(2)对外,难以适应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原因是工程项目的应用面向社会各领域、各阶段,引用的对象和环境都是“非学术性”的,要将工程师和工程科学家的任务集于一身,会造成各自性价比都有不同程度的贬值.没有整体的资源整合和合理分工,难以推动CAE软件产业的发展.

自主产业的建设和形成需要不断完善的“产业生态链”来组成.自主CAE软件产业应有效实现行业应用和工程需求中技术转移与知识获取的优势互补,有效提高企业获取和利用技术成果的能力.对于行业内的主导企业,他们既希望得到最新技术并有所突破,也希望能有机会在实践中指导和规范行业的应用与发展方向;对于软件系统集成的企业,他们结合工程实践,不仅在为行业进行生产和反馈的循环中使软件系统得以完善和提高,而且以企业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为基础,拓展具有多工程应用背景的生产业雏形.

建立自主的新兴产业需要有自主的核心技术作为支撑,若依然以SCI为标准进行评判,那么该评判标准就成为自主CAE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3]

2 GDP或是自主CAE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

国务院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4]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等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能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对传统产业具有提升竞争能力、对产业结构全局调整具有长远发展作用;在筹划实施时应具有知识资本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等特点;微观要素落实不仅要符合现代企业的体系和机制,更要形成“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在自主CAE软件技术和应用领域中,我国有核心技术,有开发人才,有国家内需,但缺乏可以积累知识成果和软件系统的国家层面的自主集成平台.目前,垄断市场的主流CAE软件来自国外,但许多技术和软件模块却是由中国人研发的,且由中国人在本土为全世界的用户做服务,这种业态已完全颠覆制造业所推崇的“微笑曲线”价值链基本模式.

CAE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能力和作用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较普及和实用的阶段.2005年以来,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和国家基金会[5]不断从战略高度将计算科学认定为“国家经济竞争力和安全的关键”,且提醒美国政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科学的潜力,认为短期资助和局部的战略计划会使国家忽略那些具有深远意义的、大范围的可持续性研究.显而易见,CAE技术代表着科技发展和先进生产力的方向,是未来世界各国主要竞争的产业领域.

虽然中科院向国务院呈送过《关于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战略的CAE软件产业的建议》的报告,行业中也立刻分别以“发展CAE软件产业的战略对策”[2]和“我国高性能计算的发展与对策”[6]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作为响应和呼吁,但并未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原因是CAE软件产业有其自身的弱点——较看重知识服务(生产性咨询解决方案),以及提供技术和软件服务后企业产生的间接效益;而就纯软件开发和销售来看,其GDP产值太低,所以在各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至今都没被看中.2009年底,有报告显示“2008年CAE行业产值增幅达27.1%,市场容量为5.38亿人民币”,这与其他新兴产业相比市场规模显然不大,与大飞机等重大专项相比,其GDP数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3 社会资源整合与自主CAE软件产业的建立

以个体的能力开发出知名商业软件的时代已经过去,目前需要的是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于新兴软件产业建设,从公司层面上看,应利用资本的力量采取“收购”“兼并”扩大势力;运营层面上应依托当地的资源进行“渠道”“”开展营销;开发层面上可以广纳全球技术人才进行全天候的资源集聚.因此,建立自主软件产业不仅是工程科学的事,更是社会科学要解决的问题.工程科学的人以前大多不太关注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问题,光靠朴素的感情来急国家之所急是不行的,必须按照科学的市场规律办事;社会科学的人也要了解工程科学所拥有的条件和能力,没有自主核心技术,仅靠“低碳”“绿色”等概念就大干快上,不仅花的钱得不偿失,甚至积重难返[7].

4 结束语

近年来,国内有关CAE的科技论坛不再局限于学术研讨本身,时常增加产业建设探讨的话题,这是工程科学家们力图实现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工程应用、实现工程科学市场新兴产业的一种外在努力,但与专业社会科学者统领全局的指点相比有一定差距.对于自主CAE软件产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社会科学者的参与、讨论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王以芳. 中国科协第223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在长沙召开[EB/OL]. (2010-11)[2011-03]. .

[2] 香山科学会议办公室. “发展CAE软件产业的战略对策”学术论文会将于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EB/OL]. (2008-11)[2011-03]. http:///Web/news/BulletinDetail.asp?infono=1027.

[3] 陆仲绩. SCI 或自主CAE软件产业的瓶颈[EB/OL]. (2010-11)[2011-03]. http:///blog/static/624378272010109104920782/.

[4] .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EB/OL]. (2009-11)[2011-03]. http:///ldhd/2009-11/23/content_1471208.htm.

篇(3)

关键词:软件产业集群 知识转移 隐性知识

软件产业是各国政府重点资助发展的具有良好前景的绿色产业。构成各国软件产业主体的基本上是中小软件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地理位置上的分散、规模小、技术实力弱、分工不明确、竞争力弱的特点。产业集群不仅使中小软件企业参与分工和协作,积累技术实力,借鉴大企业的管理方法,通晓国际市场软件规则,而且使集群内企业知识相互转移,缩小企业之间技术差距,从而提高中小软件企业竞争力。迈克·E·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的集合。软件产业集群的产生客观上给予合作之间的中小软件企业提供知识转移条件。

软件产业集群中知识转移的相关概念

(一)知识

21世纪已进入知识经济年代,经济的发展凸显出知识要素的重要性。知识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发动机。日本学者 Nonaka(1991)给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定义。他认为, 显性知识是指那些能够以正式的语言,通过书面记录、数据描述、技术文件、手册与报告等方式明确表达和交流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难以规范化和明晰化的知识,其表现为手艺、个体思维方式、信仰和理念等。 Nonaka(1994)认为,知识是个人的“信念”以及“可确证性”,并强调了知识是验证个人信念的人际动态过程,也部分地表达了个人对真理的渴望。Mic-kaelPolanyi(1966)首先提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概念,认为隐性知识来源于个体对外部世界的判断与感知,并指出“我们知道的要比我们能说出来的多”。换句话说,有很多我们知道知识,但我们表达不出来。为什么表达不出来?因为是隐性知识。

(二)知识转移

美国技术和创新管理学家Teeece(1977)首次提出知识转移概念,认为跨国公司知识的转移有助于企业积累大量有价值的跨国界的知识,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技术知识的区域扩散和缩小区域间的技术差距。从此,世界各地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知识转移理论与应用问题,知识转移成为了研究热点问题。Freeman(1991)认为,集群内部知识转移效应促进了创新网络的发展,该效应的存在是促进集群创新网络发展的根本动力,是集群创新产出和生产率提高的源泉。Hehndriksy(1999)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提供者和知识接受者之间的一种沟通过程,知识提供者将自己拥有的知识外化以便知识接受者吸收,知识接受者将接受的知识内化成为自己的知识。

综合上述观点,结合自然界分子密度扩散原理,本文给知识转移下一个定义,即知识转移是指从知识密度高的地域向密度低的地域扩散的过程。对某项技术性知识而言,扩散导致知识密度相等,双方达到知识密度平衡,从而结束知识的转移。

(三)软件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转移

集群使得企业在某一个区域内分工与合作,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从而促进专业知识的转移,特别是属于隐性知识交流与沟通,如设计思想、技术与管理经验、新工艺、新方法,这样推动了学科交叉与综合以及产业的融合,不断开发出新产品,提升产业的竞争力。软件产业集群是众多产业集群之一,它既有一般产业集群中知识转移的共性问题,也有其个性问题。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只查找到企业联盟内部知识转移等方面的论文,而还未发现专门针对某一个产业,如软件产业,研究知识转移的文章。

本文给出软件产业集群中的知识转移定义。即知识在指软件产业集群之间、集群内部以及集群与人之间从知识高密度向低密度扩散的过程。

软件产业集群知识转移方式

(一)集群之间的转移

篇(4)

一、引言

目前,世界上软件产业的几个典型发展模式有美国模式——全面型,既有技术又有市场;爱尔兰模式——由于欧洲语言体系复杂,包括美国的许多出口软件在爱尔兰进行本地化,被称为“欧洲的桥头堡”,爱尔兰当之无愧;日本模式——主要以国内市场为主;印度模式——典型的订单式外包。作为中国软件业来说,如果单纯的只学习某一个国家的模式来发展中国的软件业显然是不可取的。比如分析印度:单纯的“订单式的软件外包”,作为一个产业模式其实并不可取,一旦美国经济出现问题,它必然会受影响,当然这也是印度移师中国瞄准亚洲市场的一个原因。所以说,印度并不是我们可以效仿的唯一或最好的摹本。那么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模式能有效提升我国软件产业的竞争力?——在这笔者引用一下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李明树给出的观点:日本模式加印度模式,目标是美国模式。

十六大报告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国家在宏观的思路上很明确——工业体系的信息化是建立在我们市场需求基础上,这就给软件业发展很大的增长空间。所以,以国内市场为主的日本模式可以参照;同时,软件很像文化,不可能抛开世界软件发展的大趋势单搞一套,我们也要做些外包,而且通过外包,也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体系和技术体系。所以,订单式外包的印度模式我们也不应该拒绝。

二、找准定位,迅速切入产业化发展,抢占国内市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认为,印度与中国软件发展模式完全不同,发展环境也有很大差异。印度的经济总量还大大落后于中国,而且国内市场需求较小,只有走软件外包一条路,印度软件业近年来的红火完全依靠的是外包“一枝独秀”。而中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海外同行都在拼命抢食中国市场蛋糕,我们却放手优势资源去和印度拼外包,未免本末倒置。

发展软件外包,这个“外”字是对用户而言,而不是对国外而言。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说,一提到外包往往是指到海外市场接业务订单,而恰恰是我们理解上的失误,回过头来却发现诸如日本、欧美国家,做软件外包时,不仅要看国外,更看重国内的市场。现在全世界IT巨头们都非常关注中国的市场。当中国企业到国外去外包时,一些跨国IT公司正在积极地开发中国的外包业务,并取得了很好的进展,中国企业应更正确地理解“软件外包”,更要注意自己身边的市场。

我国软件具有广大的国内市场需求,特别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企业改造过程中,国内软件企业大有可为。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国策,为国内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发挥空间。特别是在金融、电信、政府、教育、能源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以软件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将在这些行业发挥积极的作用,而在机械电器、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医药化工、汽车等行业应用软件,也形成了行业竞争的新优势。

目前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使得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于软件的需求大而迫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大国,同时,我国计算机硬件行业的生产规模日益扩大,这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带来后发优势。另外,我国是世界软件产品需求量较大的国家之一。因此,我国软件市场的内在需求大大超过印度。

东软集团总裁刘积仁以东软的发展实践作例,向希望在软件外包业谋求成功的同行们敲响警钟:“在我们盯着国际市场的时候,不要忘却了比较容易拿到的国内市场。中国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发包方!我们在跟随潮流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自己在中国的机会。”

据悉,东软2004年国际软件外包超过3300万美元,位居国内企业之首;但是国际软件外包只占东软营收的10%,东软主营收入的70%来自国内市场的外包,在电信、电力、社保、财政、税务、教育、交通等政府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领域,公司作为国内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领先者的形象和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为公司未来持续长远发展和实施国际化战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也正因为中国业务的推动,使东软成为国内最大的软件与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东软在中国国内拥有8000多家大型企事业客户,在电信、电力、社保、医疗、企业、网络安全等重要领域具有领先的市场占有率。IAOP(国际外包服务专业人员协会)日前公布了“2007年全球外包100强”排行榜,东软集团不仅名列其中,并且首次进入前25强行列,成为全球25家最优秀的外包提供商中唯一的中国公司。这也是IAOP有史以来评选的全球外包25强名单中首次出现中国公司的名字。从东软的发展历程来看,它正是本着立足国内软件市场,巩固和奠定了自己的外包地位,才有了在国际市场上的软件外包长足发展。

中国有着巨大的软件内需市场,中国有着强大的经济发展前景,从产业规模来讲,我们具备了成为软件强国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无论从软件产业自身的发展角度还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信息安全的角度,中国软件产业惟有抓住机会,找准定位,加大投入,迅速切入产业化发展,勇敢地面对竞争,抢占国内市场,才能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三、软件外包,学习和掌握大型软件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寻求突破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具有较大潜力的全球外包市场,而且已经成长了一批颇具规模的中国外包企业,在对日软件外包市场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功,对欧美的软件外包市场实现了局部突破,中国正成为迅速崛起的外包新军。

刘积仁坦言,中国软件企业在对美国的外包方面是需要向印度学习,因为印度在欧美市场的外包做的很好;但是日本市场,中国的企业也做的相当好,印度也会向我们学习。

另一方面,在模式上,也不应认为中国企业一定要学习印度单纯外包的模式。中国的市场给了中国企业做产品、做品牌的机会,外包与自有品牌平衡的机会。因此,中国与印度企业之间,没有绝对的学习,也没有绝对的对抗,只有以市场为准绳,找好自己的优势与定位。

我们的产业在追求速度时,往往会迷失方向。过去一提到印度软件,我们看不起人家的外包工作,现在我们又全面的学习外包。其实,我们应该更努力的找到我们自己的模式。中国数字产品的制造规模,移动通信和互连网的普及,社会信息基础设施及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都给中国的软件企业带来了很多机会,外包也正在从向中国制造的外包,向商业流程的外包,研究与开发的外包,我们有许多使我们的产业形成规模的机会。

我国信息技术的主管部门和国内的许多软件企业,已经对承接外包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形成共识,并且已经积极投身到全球软件外包的主战场。中国软件业业从零起步总产值1992年仅为43.7亿元,2000年为593亿元,到2006年已上升到4800亿元,占世界软件产业总额的比重不断得到提高,对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和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追溯20多年的发展历程,其中承接软件外包是中国软件业向国际化进军的重要途径。

国家也对软件产业扩大承接欧美外包给予了更大的扶持。科技部火炬中心宣布实施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简称COSEP),并且表示将重点支持100家对欧美出口软件的企业。

据了解,2004年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企业,东软集团在日本和欧美两大外包市场上均获成功,外包合同额达到了3500万美元。日前的2005-2006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软件外包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4.3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5.4%;其中,东软集团以1.01亿美元的外包收入,61.1%的增长率,7.1%的市场份额,继续稳坐中国外包第一的宝座,同时东软集团成为中国第一个软件外包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软件企业。而凭借软件本地化起家的北京文思创新和博彦科技公司,在美国外包市场率先获得突破,2006年文思创新的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美元,博彦科技的营业额业达到3500万美元。但是目前中国承接的软件外包项目仍然集中在日本市场,在欧美高端外包市场由于印度和爱尔兰等国较强的外包能力,中国企业还没有能实现大规模的突破。破解欧美软件外包市场困局的任务,我国从事软件本地化服务的软件公司将大有可为。这些本土的本地化公司10多年来一直在为美国大型软件公司提供软件本地化服务,长期实践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得到美国客户的信任和长期合作,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实力不断增强,完全有能力从美国市场承接更多的软件外包服务。

总之,软件外包是世界软件业的发展趋势,我国软件业应该抓住机遇,采取“两步走”的外包发展策略。从外包服务市场的区域上,把开拓日本软件外包作为第一步的突破口,第二步是进军美国和欧洲外包市场。从外包服务内容上,先从软件外包测试起步,避免与印度较强的软件开发直接竞争,扬长避短,积蓄能量,后来居上,成为全球的新兴外包市场。再者一定要记住软件外包不是我国软件业发展的目的,而是通过软件外包,学习和掌握大型软件的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寻求突破。

四、把握信息化机会,做大做强,打造中国优势品牌

中国软件业应何去何从?这总像一个沉重的石头压在关心民族产业发展的每个人心里。随着国内信息化建设的大规模展开,中国的软件业也迎来了复兴的机遇。随着大规模的信息化项目的拉动,规模化的本土应用为一批中国软件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沃土。但当前的关键还在于没有自已的优势品牌。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论坛”上,东软集团总裁刘积仁提出,中国软件业在国际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是当前中国软件业落后世界其他软件强国的重要原因。

其实,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产业而言,“拳头”产品都是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这种竞争激烈的产业环境中,没有相对优势的“拳头”产品就没有参与竞争的优势。而美国等软件强国之所以比别人强大也在于他们有像微软这样的“拳头”企业。因此,曾有权威人士指出,中国软件产业要雄起,就要集中优势力量,努力造就大型软件企业,打造民族的“软件航母”。

当前,东软、联想神州数码、用友等国内软件企业已崛起并相继在国际世界上打开了品牌与市场。随着他们的节节探索与努力,一个个拥有中国品牌的软件优势企业有望出现在世界软件的舞台。而国家致力于信息化改造的变革也刚刚拉开序幕,一切还刚刚开始。谁能把握机会谁就能在信息化变革中占尽先机一样。看来,中国的软件产业还得把握与电子信息业一起同步发展!

创新、规模化、打造优势品牌,中国的软件产业总要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应该说,任何发展时期都要有适合的发展方略,软件产业的发展更应该如此。但不管怎样,别忘了,人才的培养在任何时期同样重要。美国著名的IT业咨询公司IDC和Gartner的预测看,中国外包市场今后5年将以每年34.8%的增幅递增。尽管咨询公司和外包厂商认为这一数据有被高估的嫌疑,但依据保守的估计,这一市场的增长速度也在20%以上。因此各大咨询巨头在中国的动作也就不难理解,从IBM在大连投资软件开发中心,到埃森哲通过技术集成和外包业务大打“中国牌”,以及毕博将两家全球开发中心放在中国,无一不验证了外包业务的巨大魅力,也让人着实感受到了这块市场上巨大的压力。那就更需要我们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和切入点,不断做大做强自己的优势品牌产业,在不断提升自己软件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走中国软件振兴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崔启亮.全球化大潮中的软件业[J].当代金融家,2005,(10).

[2]邹奕萍.中国软件业的创新与规模建设亟待同步发展[N].通信信息报,2002-11-07

篇(5)

不可否认,以上的原因确实是推动印度软件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然而,正如陈珏宇和张振指出的那样:“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是深深根植于这个地区的非正式制度,特别是社会文化制度的土壤之上的。”遗憾的是,从文化的视角研究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文献却显得凤毛麟角。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印度文化充满了宗教色彩。在当今的印度社会,除了我们相对较为熟悉的佛教之外,还有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锡克教、拜火教等等。这就使得印度文化呈现出纷繁复杂的色彩,让人感到无从入手对其进行分析。第二,无论是印度教还是佛教,都是比较“出世”的宗教,其宣扬“轮回转世”的宗教理论,以追求个人的精神解脱为最高境界。这就使得人们在直观上很难将具有因循守旧色彩的印度文化和以创新精神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联系在一起。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本文的研究将表明,印度文化在近年来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印度文化对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

如前所述,印度文化充满了宗教色彩。不仅如此,印度实际上是世界上宗教传统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印度,宗教不仅是一种个人信仰和精神寄托,而且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宗教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了个人的思想观念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民众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到国家的政治、经济甚至外交,都深受传统宗教文化的影响。印度社会一直是一个忠于宗教的社会,并因此而闻名于世。在印度人看来,没有宗教就没有生活。绝大多数人从早到晚、从生到死,一举一动无不与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句话说,在印度文化中,不仅是特有的,而且是重要的。在当今的印度社会,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82%以上,印度教是印度的主体宗教,也是印度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以印度教文化为主,并着重分析敬业的文化、合作的文化和创新的文化对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

(一)敬业的文化对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

萨珀斯坦和罗斯指出“辛勤劳动的价值观念是印度人民在全球创新经济中尤为宝贵的特点。印度人努力工作的美德是一笔社会财富,这正是大型跨国公司的管理机构最看重的一点,这也是为什么这些跨国公司会在印度这个存在不适当的基础设施和行政障碍的地方建立发展中心的原因。”尽管劳动力的充分供给和劳动力之间的激烈竞争或许可以部分地解释印度人超负荷工作的动力之所在。但是,印度文化的影响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印度教强调自我克制的苦行,认为自愿忍受痛苦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修炼方法,它能使灵魂摆脱尘世欲念而通达神性,进而获得一种控制天神和自然的强大力量。印度教徒认为,苦行不仅是一种获得超人力量和自我解脱世俗束缚的重要方法,而且是一种用来提高种姓的捷径。因此,对于低种姓的人来说,苦行具有特别强大的吸引力。或许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印度人的工作观和生活观:活着是为了工作,是为了“还债”,是为了“来世”的解脱。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们的消费与他们通过工作所获得的财富相比,小得微不足道、不成比例。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要想在软件产业这样的全球竞争性产业中获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速度,换句话说,“时间就是市场”。尽管印度的软件产业在近年来迅猛发展,然而,大部分增长实际上都是由低附加价值业务驱动的。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印度几乎完全被限制在软件生产的低附加价值环节,例如编码、检测和维修。大部分这类业务都是采用海外现场服务,即劳务输出的形式完成的。虽然现在更多的工作都是离岸的,而且,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也已经开始提供较高附加价值的设计业务,不过,印度的大多数软件业务和“及时采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如果考虑到印度软件产业的出口业务构成情况(如下图所示),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敬业的文化是影响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文化因素。

(二)合作的文化对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所有的东西都必须落实到纸上,以保证后面接手的人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跟上思路和进度,从而避免出现大多数灵感只汇集于少数一两个人的头脑里的现象,而产生诸多后遗症的局面。这就意味着,对于软件产品的开发而言,软件工程师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通力合作是软件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众所周知,通力合作的基础是相互信任。张维迎的研究表明“信仰宗教的人比不信仰宗教的人更值得信任”。事实上,马歇尔早就发现“宗教的力量和经济的力量是无时无刻不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的两大力量”,汪丁丁也指出“是有效用的”,这是因为:第一,宗教教导人们,信仰将为他们带来“未来的好处”;第二,宗教行为表明,即使在“现世”,只要诚信,也可以获得心理上的好处。而且,信仰的效用是巨大的,它改变着信仰者对一切消费品的评价。

印度人通常认为,“利”是人生的四大目的之一。所谓“利”,是指对物质生活条件,即财富的获得,是“还债”所必须的。而且,只有有了“利”,自己才有幸福的生活可言。但是,如果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了“利”,将来决不会有好的下场。印度教徒相信,采取罪恶手段获得财富的人将会下地狱;而采取正当手段获得财富的人则是为升天准备了阶梯。在印度文化的影响下,印度软件开发团队充满了相互信任和通力合作的精神。不仅如此,在印度,软件产业被视为“国家的神经”,软件工程师也被视为“民族的英雄”。印度的IT部长有一段在印度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言“我希望印度的IT产业成为10亿人的产业,而不是成为五星级大酒店中少部分富有精英的产业。我相信,IT能够为贫困者擦去泪水,能够改变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印度软件工程师更多地是将发展印度的软件产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某个公司或行业工作。正如萨珀斯坦和罗斯指出的那样“印度软件工程师的优势在于,不管他们在哪里,他们都知道自己是印度人,他们都抱有自己的传统,与生俱来的意识、干劲和谦逊。他们都在为改善国家的贫穷状况而努力工作。”这显然意味着,在合作的文化的影响下,印度软件公司内部和软件公司之间进行合作的交易费用可以大大降低。

(三)创新的文化对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

印度教社会的基本风尚是重视宗教解脱、企慕来生、耽于沉思、偏于灵性,而淡泊现世人生。印度人一向爱好神学辩论。印度教徒认为“凡知道关于宇宙真理者,即能因之而得到解脱。”埃利奥特指出“印度人最有见解的主张是认为知识或智慧之道即是真道”;婆罗门所喜爱的主题是,一个人在青年时期应该从事学习,成年时期应该奉行世俗人的职责和仪式,老年时期则应该致力于微妙的沉思。印度教徒倾向于认为,最高的生活就是全神贯注的沉思。印度教重视沉思,也重视静坐。在印度教徒看来,静坐不仅被赞扬为一种有用的锻炼,而且被公认为与祭礼、祈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或者被认为是超过了祭礼和祈祷之上的宗教生活的重大活动之一,甚至被认为是宗教生活的唯一正当活动。《奥义书》上说:瑜珈六法是“克制呼吸、克制感官、静坐沉思、注意力集中、思考研究、一心不乱”,而现代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静坐沉思是激发创造力的最好状态之一。

篇(6)

建设具有自主软件系统的平台是构筑可持续发展自主软件产业的起点,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具有很大的带动作用:国内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研究成果可以有“生根开花”的土壤;先进技术成果和企业市场需求可以有成果转化的平台;人才流动更能有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服务国家内需的导向;科技计划的资金投入与产业建立起有机的联系.

2007年6月22日,中国科学院提出《关于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战略的CAE软件产业的建议》,标志着中国科技工作者近40年的不懈追求和创新机遇再度吹响进军号.“中行独复,以从道也”.“中行”诚然可贵,但也不能总是亦步亦趋仅限于模仿,跟着人家走了好多年,都没有换来技术和市场,何况“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更重要的是“独复”,不仅要创新飞跃,还要综合集成,追求“1+1>2”的效应.当前CAE市场出现大规模的整合和并购,洗牌过后也许会更加强化国外软件厂商对我国CAE市场的垄断.建设自主CAE软件产业确实是个艰辛的成长过程,只有集中进行资源整合和体制创新,同时结合作为某些国防科技、前沿科研领域实验手段的工具和满足国内庞大市场的需求,突破“禁运”才是“道”.

自主CAE软件开发是知识经济最典型的行业,已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更新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经过多年努力,自主CAE软件在许多战略领域已经形成较为雄厚的应用能力和技术基础,已经具备加快整合软件资源和共享知识成果的基本条件.结合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需要,上兵伐谋,已经到了重新构造软件产业的国家战略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时刻.

篇(7)

 

中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增长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点之一,要保持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必须大量培养适合软件产业需求的软件从业人员[1]。目前,河南省有43所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培养模式都强调应用,注重实践。实训基地是各学校学生实践教学的主要场地。近几年,根据河南省教育厅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省内各软件学院都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基地,但实训基地建设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教学效果也存在很大差距。本文以河南大学软件学院的实训教学为例,分析研究软件学院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

一、软件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依托,利用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将课堂教学与技术实践相结合,教学评价与人才培育相结合,建设一个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技能应用能力为目标的软件学院实训基地。

二、软件学院实训基地的建设内容和主要模块

根据软件学院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大投资力度,营造了仿真的企业化实训环境,建立以校内实训为中心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2]、实训课程结构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以实训中心为核心的基地管理模式和学生考核体系,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实训教育过程中,建立了相对完善、标准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实训基地。

(1)完善的校内实训中心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用于培训学生的基本技能操作,将课堂教学融入实践中,达到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教学实验的目标。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四个原则:①仿真的企业环境,②高技术含量,③开放性好,④通用性强[3]。软件学院需要建立软件开发工程、软件测试工程和网络工程三个基本技能培养基地组成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设备、工具及环境与软件开发企业环境基本相同。校内实训中心实行全天开放式运作模式,学生可根据学习内容自选项目进行实训。

(2)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要实现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先进型人才,必须进行校企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层次的校外实训基地[4]。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有以下方法:一是和实训机构合作,选派优秀学生到实训机构深造,对高素质学生进行专项培养;二是与大中型企业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采用产学研结合、定向培养等方式,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长期实习或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三是与学校周边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选派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3)高水平的软件开发师资队伍

实训基地注重实际应用,因此,软件学院的实训教师必须具备“理论+实践”的双强型素质。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各软件学院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论文,指导思想。可选择下列途径:一是安排实训机构对专业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提高项目带队开发能力;二是可派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一起

到企业实习,既可以提高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又可以使学生“理论有老师,实践找导师”;三是聘请企业资深开发人员到校内实训基地指导项目开发;四是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到科研院所或高校继续深造。

(4)合理的实训课程结构和教材体系

实训教学既不能简单使用以课程为驱动的学校培养模式,也不能单纯应用以项目为驱动的企业培养模式,需要根据培养目标设计一种以课程和项目并行,以项目带动课程的新模式(如图1所示)。课程结构设置以培养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为目的,我们对专业科目进行调整,以每学期的实训项目为主导重新设置相关课程。同时,在教学中增加实训课程比例,每学期前六周由各专业课教师集中授课,第七、八、九周由各专业课教师带领进行课程实训,第十至十四周由各专业教师各带领一组学生进行学期项目实训;并且在最后一个学期分组开展企业综合实践实训。对课程实训项目,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统一的软件设计项目。对于学期实训项目,根据技术发展需要安排设计软件开发系统或子系统。在企业综合实践实训方面,让具有2—4个学期实训项目开发经验的学生在“高、真、开、通”的仿真企业化实训基地进行综合性软件开发项目实战训练,并由“双师型”或者企业的一线专家来指导,使学生有一种“学习如工作,实习如上岗”的心态,这种实训模式一方面是培养学生解决综合性开发的技术及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规范化训练,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

这种模式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参与实战的机会,既避免了学校模式中授课周期过长,过分注重理论的缺点,又避免了企业模式中理论学习周期极短,对于新手来说容易遗漏核心技术的缺点,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实训的质量,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那种学期结束时一门课程一个实验的上机考核形式,使学生通过这种锻炼逐步熟悉企业化的项目开发流程,达到“毕业能就业,就业能适应”的目的。

为适应上述实训要求,在教材的编写上我们需要采用“在固定中彰显灵活,以更新适应变化”的策略,教材编写以提炼基础为主。实训过程以精讲基础,专讲项目开发为主,通过实训平台的使用和强化项目开发将两者结合,彻底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两张皮”的格局。各实训教材之间各有侧重,既突出重点,又相互联系,而且层层递进,形成多层次多角度实训教材体系。

(5)严格的实训教学管理和考核

实训教学与专业理论课教学一样,有着本身的运行规律和特性,对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也应有一套相应的标准,这就要求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建立规范的、符合实训教学目的、操作性强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

严格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与考核。对实训教师实行打卡制度,严格规定实训上下班时间;由学生对实训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保证实训过程中学生的出勤率,在实训结束时由实训教师给出学生的实训表现和成绩。加强对实训教学项目开发过程的监管。对每个实训性教学项目,指导教师都要事先列出:①实训教学大纲;②实训教学计划;③实训教学指导书;④实训报告书;⑤实训教学考核;⑥实训教学总结。通过这些书面材料及时查找实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在项目开发中出现的问题。

在实训指导模式方面,采用“导师制+导生制”的指导模式(即项目经理+学生的辅导模式),可以选择专业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辅助项目经理在实训过程中指导其他学生。这种实训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及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经过职业规范化训练,完成关键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在校预就业的目的。

三、软件学院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以河南大学软件学院为例,河南大学软件学院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采用以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并重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实训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软件开发水平,已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已建立了5个专业方向的校内实训基地,7个相对稳定的高层次校外实训基地,经过这样的实训,学生实践能力大大提高,2007年代表河南大学参加河南省第一届互联网应用大赛,获一个一等奖(共设2个一等奖)、两个三等奖;2008年在全国第四届“正保教育杯”ITAT教育工程技能大赛中,获一个二等奖(河南省最高奖)、两个三等奖、三个优胜奖和优秀组织奖;在校级网络大赛中,在48个奖项中,我院学生囊括21个奖项;2009年在全国第五届“正保教育杯”ITAT教育工程技能大赛中,获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十三个优秀奖,从2007年以来,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均在92%以上。科技论文,指导思想。科技论文,指导思想。

软件学院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技能应用能力,达到培养有特色的基础人才,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使软件学院的学生实现无缝就业或者达到在校预就业的目的。科技论文,指导思想。科技论文,指导思想。校内实训基地具有教学设施完备、管理严格的特点,是学生实训教学的主要途径。科技论文,指导思想。所以,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要遵循以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并重的原则,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通过克服校外实训基地的一些缺点,使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做到“形散而神不散”,从而达到软件学院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发展委员会,2010年上海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0(6)。[2] 王美姣,王卫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15)。

[3]李坚利。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3(22)。

篇(8)

一、前言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步入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灵魂,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全球软件市场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对软件产业在投资、融资、税收、产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大力支持,我国软件产业以年均超过30%的速度高速增长,在国际上的地位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无论是发展速度、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还是人力资源培训以及基础设施环境等,都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我国的软件产业起步较晚,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其总体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产业总体规模小、缺乏国际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低;其规模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当明显,即使与同是发展中国家的印度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郭斌,2004);(2)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薄弱、自主品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少;由于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产品更新升级频繁、换代速度快等特点,软件产品高利润、高回报的主要源泉来自于持续不断的创新。然而目前我国软件企业乃至整个IT产业普遍表现出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软件产业链上游产品的研发投入水平较低、原始创新力不足等现象;(3)基础软件的研发设计需要较大的企业规模、较高的管理水平和较多的资金投入,这是国内企业目前难以胜任的,基于此国内软件企业更倾向于“二次开发”,往往是接到一个项目就做一个软件或者是专门的软件外包服务,所接业务要开发软件的通用性差,难以转移到其他项目,造成企业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经营成本高、长期利润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等问题(张云川和蔡淑琴,2005);由于基础软件研发方面的空乏导致我国软件企业在核心技术上的创新能力低,缺少自主设计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市场占有率高的软件名牌产品,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并因此使得大量利润流向国外企业,严重影响了我国软件产业的积累和循环能力,使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方向受制于人(Arora and Gambardella, 2004)。

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在以上各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压力和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国软件产业必须探索出一条新型的企业战略发展道路,以促使企业的永续健康发展。现如今,有些软件类企业采取了自主研发的经营策略,对企业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型升级,即企业的业务不仅仅局限于软件外包业务更是在多领域多行业占有着一定的市场份额。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以软件类上市公司为例,针对软件企业从传统外包业务到自主研发的转型背景,深入分析转型阶段软件企业的财务特征,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研究方法设计

(一)软件企业财务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

通常来说,我们对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的考察主要从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来考核。(1)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一般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公司资产变现速度越快,公司能够转化为偿债资产的数量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强。反映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2)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用资金周转速度的相关指标去反映资金利用率,表明公司管理人员运用资金、经营管理的能力。生产经营资金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资金利用的效率越高效果越好,公司管理团队的经营能力越强。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3)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公司管理效能和经营业绩的集中体现,主要取决于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发生的费用、成本等因素。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主要有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投入资本回报率、营业成本率。(4)发展能力是反映企业在未来年度的成长前景以及持续经营潜力,是上市公司实力的综合体现。其主要分析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

由于软件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基础软件等需要大量R&D投入的领域,商业机制和市场垄断造成了市场进入壁垒高,使得一般企业难以企及。但是在应用软件、专业服务等更为广泛的领域,为新的进入者提供了更多的平等竞争机会。因此综合考虑到软件行业的以上特征,我们应该重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同时公司营业状况也不可忽视(韩雪和方新,2002)。

然而针对本文所选取的十家软件产业的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其处于一个转型期,可能会在研究开发专利技术方面投入较多,企业的负债水平将会提升,因此可能会造成企业的盈利能力不稳定,企业的发展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综合上述分析,本文选取了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率、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息保障倍数、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到现金比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企业自由现金流量这17个指标去全面衡量企业的财务状况。

(二)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规则,在计算机应用服务行业中选取了有自主研发趋向、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十家软件产业的上市公司,分别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同方股份、亿阳信通、长江通信、中天科技、恒生电子、东软集团、宝信软件、浙大网新、方正科技以及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海隆软件。以这10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7个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这17个指标可以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状况等方面反映上市公司的绩效。本文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数据的计算运用了SPSS17.0和Excel2007软件。

(三)分析方法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是一种很有效的降维和信息萃取技术,它就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在尽量减少信息丢失的前提下,将相关性比较密切的几个变量归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就成为一个因子,以较少的几个因子反映原资料中的大部分信息,然后再根据各个因子的贡献率定以权重,从而计算出综合得分。这样的计算结果更为客观准确,操作性也比较强(刘艳楠和阴训法,2011)。因子分析中有多种确定因子变量个数的方法,如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主轴因子法、极大似然法、最少二乘法等。其中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的主成分分析法是使用最多的确定因子变量个数的分析方法。整个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过程是:第一步:将原始数据标准化。第二步:建立变量的相关系数R。第三步:求R的特征根极其相应的单位特征向量。第四步:对因子载荷阵施行最大正交旋转。第五步:计算因子得分。

三、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得出了10家上市公司17个指标数据的描述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流动比率的平均值是2.18,资产负债率均值为0.42,这表明企业的资产变现速度较快,偿债能力良好。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各个指标均值相差不大,但利息保障倍数的极大极小值差别悬殊,说明不同企业的盈利状况可能有显著差异。反映企业成长性的指标的均值最小为0.06,最大为0.26,相差较大,从指标方差的大小来看也是如此,这表明各个企业的发展不均衡。

四、因子分析

(一)数据标准化处理

首先对各样本单位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同向化的处理,例如在所选取的财务指标中,资产负债率是一个适度指标,即指标值有一定的范围受限,并不是指标数值越高越好,如果高于50%,反而表示企业实际成果越低,因此在分析结果的时候要考虑到其特殊性,指标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让处理后的指标都具有正指标的性质。

(二)因子的提取及分析

1.运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因子提取结果,根据因子分析法原理,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由表1可知,有五个因子。由于前五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信息已达到86.031%,说明前五个主因子所含信息含量也达到86.031%,因此选取前五个主因子即可。

2.为了进一步更好的解释变量,使得各个因子的典型代表指标的意义相对突出,有必要通过最大方差法进行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3。

通过表3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主要由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润率、利息保障倍数、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决定,这些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状况,因此称第一个主因子为盈利能力因子。传统意义上认为利息保障倍数是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但是该指标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它也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和企业盈利能力对债务支付的保障程度,因此该指标也可以归属为盈利能力指标。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个主因子对所有初始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36.55%;第二个主因子在净资产收益率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上有较高载荷,它基本反映了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能力,因此称它为发展能力因子,它对所有初始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19.13%,排在第二位;第三个主因子是由于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三个指标反映了企业的经营运转状况,因此称之为营运能力因子,该因子对所有初始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为12.35%。

前三个因子对这些公司财务特征的解释能力达到了68.032%,因此在对有自主研发趋向的软件企业在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考察时我们应着重关注公司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第四个主因子主要是由于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称为偿债能力因子,该因子在因子重要性排名中占第四位,其方差贡献率为9.7%;第五个主因子在企业自由现金流、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销售收到现金比率上有较高载荷,它集中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因此成为现金流因子,它对所有初始变量的解释能力为8.297%。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状况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企业的自有资金偿付债务以及内部资金流动的情况,保持现金流稳健是可持续经营的基本保证,也是提高投资盈利性的基本条件,因此这也是我们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时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张钰,2005)。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我们发现软件企业在转型期间的突出财务特征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盈利能力,二是发展能力,三是营运能力,这三个因子对转型软件企业财务状况的解释能力达到了68.032%。

这说明,首先,针对这些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涉足新的领域以及自身发展的新规划,结合软件产业本身技术、资金、知识密集的特点,需要加强产业的R&D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科技投入能力,然而软件的开发研究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这些资金的投入在短期内得不到回报,因此会造成企业的盈利状况不稳定。其次,软件行业作为高技术产业, 研发投入市场风险很高,需要大量的资本注入(Kshetri,2005)。但是由于软件企业无形资产比重较大,在申请银行贷款时,没有固定资产抵押,因此很难取得贷款,造成企业经营运转过程受到影响。最后,企业要进行业务的拓展,盈利状况的波动以及负债水平的上升,会造成投资者信心不足,致使企业未来成长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当然,除了要重视这些企业的前三个因子之外,我们也不能忽视第四和第五个因子,即反映企业偿债能力和现金流状况的因子,在转型期间也应该加以关注。

(二)对策建议

针对本文研究结论,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更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推动。软件行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经过多方共同的努力,我国软件产业取得了骄人成绩。尽管近年来我国软件产业的政策贯彻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软件政府采购、软件出口、投融资体系和机制建立以及软件市场监管等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付瑜,李文生,2007)。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完善产业发展环境、落实产业政策,为鼓励我国软件产业继续又快又好地发展营造了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2.我国软件产业与其他软件大国的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同质化、平淡化、过度无序竞争是资源的浪费,造成企业营业额大、利润小,可持续性发展差。因此企业要有自己的准确定位,专业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相关产业链。首先我国软件应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由于世界知名软件企业掌握着整个软件产业的技术方向和市场竞争规则,国内软件只有走出国门,更多的与国外厂商合作才能追随国际软件业最新的技术走向,不断缩短与国外软件企业的差距(代志华,2004)。

3.我国软件市场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随着行业信息化不断深入,各行业自身的行业背景和特性也就越发明显,我国软件产业应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并结合自身实力,充分发挥本土地域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增强自主研发能力,研发适合企业用户的软件产品。

4.在软件产业的未来发展道路上不容忽视的还有人才的培养(朱敏锐,2005)。人才是知识密集型软件行业的核心,而由于我国现行的绩效考核以及薪酬福利制度的建设不科学、不完善,广大软件人才的积极性未能得到合理的调动,难以发挥其创新作用。因此,科学、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的建设,对于软件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参考文献】

[1] Arora A, Gambardella A.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Software Industry: Perspectiv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J]. NBER Working Paper, 2004, 4(1):12-19.

[2] Kshetri, Nir. Structural Shifts in the Chinese Software Industry[J]. IEEE Software, 2005, 22(4):86-93.

[3] 代志华.软件产业发展模式国际比较及借鉴[J].商业研究,2004(8).

[4] 付瑜,李文生.对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7(8).

[5] 郭斌.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J].科学学研究,2004(4).

[6] 韩雪,方新.中国软件产业差距分析和战略对策思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11):11-14.

[7] 刘艳楠,阴训法.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2011(1):29-30.

篇(9)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8-0118-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08.024

引言

软件产业是国家战略性的新兴产业,现今我国软件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要实现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目标,急需培养大批适应和推动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国际化、实用性的软件工程人才。但目前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在知识结构、工程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以及国际化水平上都不能很好满足软件产业的实际需求。软件企业迫切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强,能迅速适应业界环境、高素质创新型软件人才。如何实现高校软件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加快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软件工程人才,是软件人才培养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软件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软件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实践教学体系与软件产业需求不协调。

已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完善,忽视软件产业发展对先进技术综合应用与工程实践经验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缺乏与国际标准规范接轨,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薄弱、不了解国际标准和国际通用规则;素质教育多是以授课方式进行,不能融入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过程中。

2.教学模式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不适应。

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注重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的传授,而用人单位更看重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识记和重现,处于一种被动式学习状态,而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和监控作用,未能很好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上仍然是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

3.缺乏过程化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现有教学质量监控偏重于课堂教学,对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监控较少;对理论教学监控较重视,而对实践教学环节则缺乏监控;教学质量评价不尽完善,尚未建立符合高素质软件人才培养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教学评估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知识的考核,缺乏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4.学生国际竞争力较弱。

目前我国学生英语实际交流能力差,具有英语听说能力,能阅读、书写英文项目计划书等技术文档和用英文讨论交流问题的软件开发人员严重缺乏;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速度很快,但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薄弱、不了解国际标准和国际通用规则,国际竞争力小;这种以应试为主的英语教育模式、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不足,是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软肋。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如何培养与软件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建立怎样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软件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是软件人才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

二、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1.确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

在借鉴IEEE和ACM的SWEBOK、SEEK等软件行业标准以及美国Carnegie Mellon大学、Michigan大学、加拿大Waterloo大学、McMaster大学和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等国外著名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结合对微软、IBM、HP等著名IT企业的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重庆大学软件学院提出了“熟知领域、面向工程、遵循规范、融入团队、通晓外语”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融入到学院的教学教育过程中,根据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学院制订了“教学方式多元化、课堂边界模糊化、学分动态调节制、职业训练预备制”的人才培养方式。

2.构建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围绕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秉承CDIO的工程教育理念,我们构建了既符合国际软件标准规范,又符合我国IT行业特点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该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等几方面构成。

(1)兼顾专业基础与产业需求课程设置方案

以国际软件工程业界如IEEE、SWEBOK、SEEK等提出的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体系为基础,结合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我们通过院企座谈、走访企业、函发需求征询单等方式向企业广泛征集行业和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信息。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和内容,削减或调整了与软件产业实际需要不相适应的课程,增加了大量与工程实践和前沿技术紧密结合的课程,这样逐步形成符合国际规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灵活课程体系和动态教学计划。图1给出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的组成。

该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考虑了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的传承,又具有明显的软件工程专业特征,其总体规划和具体课程设计均以专业基础和产业需求相融合为原则。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科学技术基础课程、软件工程基础课程、专业方向领域的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整个课程体系在侧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和思维方式的同时,将专业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的设计,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在专业实践课程模块设置了软件技能、软件项目实践、实训、企业实习、创业教育等不同层次与方式的实践课程,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课程也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平台,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工程意识,在工程训练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渐进性阶梯式软件工程人才实践培养体系

为了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以CDIO高等工程理念为指导的基础上,我们整体规划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以“软件项目实践I工程实训I软件项目实践II工程实训II企业实习”为主线的梯度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所示。该体系以提高本科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紧密结合工程实践、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开发能力和职业素质,进而形成一个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的整体化培养机制,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和职业素质都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衔接”。

3.量化可控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校内外工程实践基地

为保证学院所有的本科学生都能参与企业实践,我们加强了对校内外的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学院目前已经与国内外著名的IT企业合作办学,包括微软创新中心、Intel多核技术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国家Linux推广应用与培训中心(红旗合作)、重庆市信息安全技术中心(华为合作)、重庆市中间件实验室(金蝶合作)、中标麒麟Linux技术支持与服务中心(中标合作)等。同时,聘请50个企业专家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开展案例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有效地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融入到学院的教学教育过程中。

(2)自主研发软件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为实现从教学管理、项目过程管理、质量评价的实践教学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同研发了软件实践教学平台,如图3所示。该平台建立在当前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之上,包括CMMII.2、PMBOK2008、UML2.0等,提供了一个完整和集成的技术架构,同时也提供一个量身定制的实训管理体系。该实训平台为学生软件项目实践及工程实训提供了大量的管理工具和企业的研发环境,如缺陷管理、任务跟踪管理等,为实践课程及实训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教育教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过程的质量,如何加强学生过程化的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开发系列信息化支撑平台,建设与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运用信息化支持管理平台我们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对课程体系、学生学习、实践教学、创新能力等各方面的统一管理,实现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与管理,从而形成了实践教学过程科学、规范、可度量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同时,通过采取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和干部评教等措施,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客观评价。建立课程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是否必要、课程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课程内容是否陈旧、课程开设时间是否合适等。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注重学生能力测试,尝试新的考试、考核方法。严格把控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我们组建了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学位分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进行严格审查,确保人才培养目标与结果相吻合。

(3)工程与应用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针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特点,学院提出了“两个背景、两个精通”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指导原则,即具有工程领域背景和国际化背景;精通软件新技术、软件工程新技术,组建了学院的教师队伍,其构成如下:

学院专职教师+校内兼职教师+软件企业兼职教师+外籍教师

此外学院还聘请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讲学,保证了工程与应用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4.加强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软件创新人才

(1)科研项目牵引,推动学生科技创新

教师的科研成果应该与教学相结合,我们鼓励老师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前沿讲座等形式将它们融入教学内容中。为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指导本科学生参加SRTP、国创等科研项目,成立“软件创新实践班”,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优秀拔尖人才。

(2)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实践创新

采用全天候开放实验室,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验活动,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学生科技社团。科技竞赛,如数学建模竞赛、微软创新杯程序设计大赛等,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团队形式,思索创新解决方案,体验解决某领域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科技社团氛围自由、开放,在教师不对学生产生任何约束的条件下,让学生充分地进行思想交流和碰撞,实践创新想法。

(3)全方位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提高学生国际竞争力

为实现“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我院与美国、加拿大等高校签署合作协议,通过联合培养本科生,共享国际先进课程体系;加大与IBM、Microsoft等跨国IT公司合作力度,保证学生能够在国际软件公司进行学习、实习与就业,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采用双语教学、聘请国外高校和企业教师授课、招收外国留学生等多种方式全方位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使学生掌握国际规范与标准,扩大了国际化视野。

三、推进软件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经过这几年的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实践,取得了系列的教学成果,可以从下面几方面继续推进软件人才培养。

(1)教育改革成果的推广

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13年,学院申报的“构造渐进性阶梯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造就创新型软件工程人才”获得了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和示范作用,为兄弟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提供了借鉴参考,提高了软件人才培养整体质量。

(2)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工程化培养

现有的师资队伍来源主要由高校教师和留校博士组成,普遍缺乏工程实践背景,应进一步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加强师资的工程化培养,加强与知名软件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定期派遣教师到公司学习和实践。通过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和实践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能力。

(3)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为了扩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范围,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使更多学生能够加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学院将进一步加大创新基金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型实践。

创业教育是培养创新性软件人才重要途径之一,软件开发所需成本较低,适合学生创业,学院每届毕业生中都有部分同学走向创业之路。但我们目前的课程体系缺乏对创业教育的培养,今后要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增加创业教育在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学生通过接受创业教育,掌握创业本领,培养创业精神,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的软件人才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结束语

通过对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实施,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效果明显。2005年至今,共毕业1078名本科毕业生,学生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层次高;据用人单位反馈,学生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化适应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企业广泛认可。

以2011届193名本科生为例,约65%的学生进入了国际著名IT企业(如IBM、微软、HP、网易、腾讯、华为等),8名同学被推荐到美国做交换生,46人被推免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6人赴耶鲁大学、凯斯西储大学、纽约州立石溪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等国外及港澳留学深造。

篇(10)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软件产品是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领域,对软件盗版现象的调查和研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软件产业存在不同于传统产业的特点,这些独特的性质导致盗版事件的频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成本非常高,可变成本非常低。

2.可复制性,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复制、传输软件,使得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更加困难。

3.软件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是具有某种垄断性的竞争市场,正版的垄断和高定价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软件产业盗版的盛行。

4.具有很强的网络效应和兼容性,网络效应和兼容性与软件的盗版概率成正相关。

二、软件制造者和软件盗版者之间的博弈分析

假设经济中存在两个主体,即软件初始制造者和软件盗版者,其中盗版厂商可无成本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以下通过分析软件盗版事件不存在和存在两种情况,从而对比前后软件定价和销售数量,最终得出软件初始制造者和软件盗版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假设由于网络外部性的存在,消费者的效用由两部分组成,即从软件消费中获得的基本效用和由网络外部性而增加的网络效用。假设在不考虑网络外部性的情况下消费者从使用软件中获得的基本效用在上服从均匀分布,正版产品的价格为,其由软件初始制造者决定,盗版的成本为,即消费者因为购买盗版软件而蒙受的部分效用损失,这里假设其为一常数。销售数量在上服从均匀分布。

第一步,假设软件盗版事件存在,构建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建立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购买正版软件

购买盗版软件

不购买软件

其中,为网络效用参数,,为盗版软件的功效系数,。首先,假定为不购买软件和购买盗版软件的临界值:

解得:

其次,假定为购买正版软件和购买盗版软件的临界值:

解得:

因而,正版软件的销售数量为:

整理得:

同时,盗版软件得销售数量为:

把上式代入上面式中,可得:

正版软件制造者的外部边际成本由盗版软件数量所决定,当软件盗版事件频发时,软件制造者所花费的成本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建立软件初始制造者的利润函数:

解得:

第二步,假设软件盗版事件不存在,构建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购买正版软件

不购买软件

其中,为网络效用参数,, 为不存在最终用户盗版时对正版软件的需求,为不存在盗版时正版软件的价格。

首先,假定为不使用和购买正版的临界值:

解得:

其次,得到正版的需求:

因而:

第三,当盗版事件不存在时,构建软件初始制造者的利润函数:

因而:

第三步,对于前后两种情况的软件定价之比较:

其中:分母显著小于零,当时,分子显著小于零,此时, 。反之,当时,分子显著大于零,此时,。所以,当盗版软件的功效系数小于消费者使用盗版的效用损失时,软件初始制造者在盗版事件存在比盗版事件不存在时定价高。

综上分析,软件初始制造者的最优销售数量难以确定,所以其最大化利润也随之难以确定,因而,软件初始制造者不应该投入大量成本去限制盗版,反之,应加大正版软件的功效系数,提升最终用户的盗版使用成本,从而达到增加自身利润的目的。

三、防范对策

1.软件初始制造者加大对服务性依赖比较大的软件开发,增加与盗版软件的区别度。服务型软件的开发,消费者购买软件只是购买一个产品,这个产品对他的价值依赖于后序诸多的其他服务,软件盗版者难以利用低廉的制造成本对其进行简单复制生产,导致软件市场盗版者的价格竞争策略失败,从而最终降低软件盗版率。

2.软件初始制造者通过二次开发、升级产品,以及将标准的销售软件变为交互式的提供服务将软件进行差异化。在经济学的标准价格竞争模式中,不同的竞争者所提供的商品是无差别的或类似的,而当产品被差异化后,每种商品就会针对一部分用户群体形成一定的支配力,这样,市场份额就不会只由价格差异所决定,尤其现在的软件大多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分拆或者捆绑很容易。

3.对软件初始制造者来说,定制软件贴近消费者意味着减少了用户套利的可能性,因而,软件初始制造者可以通过定制软件来避免盗版,以及用户再生产和分发等软件产品常见的侵权问题。限制用户套利是厂商差别定价的最重要前提。没有了套利,价格就可以垄断决定。对社会和用户来说,定制软件减少了浪费,带来了更大的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Richard s.Glass and Wallace a.Wood, 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software piracy: an equity theo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1996:1189~1198

[2]Jinh.Im and Cliffordm.Koen, Factors affecting software piracy in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J].The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1999:73~76

[3]侯 强 沈玉志:最终用户软件盗版的经济学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8)

[4]张 强:软件产业若干问题的经济学研究[D].硕士论文,2005

[5]肖晚秋.正版软件界价格策略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5,(9)

篇(11)

论文关键词:区域信息化区域经济差异性

发轫于20世纪中期的信息技术革命以无比强劲的冲击力、扩散力和渗透力在短短几十年里迅速改变了世界。发达国家都相继制定了自己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计划。信息化发展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但信息化具有区域性,而经济也同样具有区域性。区域经济是一种地理经济,也是一种传统特色经济。信息化能促进区域内经济的全面进步,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同时,信息化加快了区域内知识积累的速度,增强了报酬递增的强度,信息化还会促进政府、企业等的体制改革,减少交易成本,为经济发展营造创新空间。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如何把区域经济发展与信息化结合起来,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的传统特色经济,以工业化和传统经济来促进和支撑信息化,使区域经济发展与信息化互为依托,融为一体,整体推进,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文章以河北省为例,简述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信息化过程的关系。

1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性

信息化的内涵基本上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前者是信息化的基础,后者是信息化的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一个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水平会促进本地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同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会为本地的信息产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促进本地信息产业的发展。

由于中国各地区在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如秦皇岛、唐山、石家庄、张家口、廊坊、衡水、邯郸等代表河北东、中、西部在信息资源获取、掌握及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已经拉开,形成了“数字鸿沟”。整体上,河北的信息化水平指数低于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25.89,而衡水、张家口等市的信息化水平指数低于河北信息化水平指数。总体上,河北东部城市信息化水平高于中部城市信息化水平,中部城市信息化水平高于西部城市,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信息化水平相差很大,中西部城市在信息化方面存在明显劣势。中西部城市信息化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中西部城市社会信息意识弱,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社会所认识;二是信息化人才相对缺乏,教育体制落后,信息处理和加工水平低下,很难成为带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力量;三是中西部城市经济基础薄弱,财力不足,信息化所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及装备滞后,信息市场发育缓慢;四是管理体制落后,部门间、地区间、企业间相互分割,存在严重的分散、浪费、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2不同信息化水平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认为,经济主体掌握的初始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因而其行为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可以分析的,信息的作用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人们可以花费人力及财力来改变经济领域以及社会生活其他方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改变恰好是信息的获得。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一个区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了便利,而这种信息资源的获得减少了不确定性,从而获得了收益。所以,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舞台。研究资料显示,河北省各城市的人均GDP值与信息化水平指数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反之亦然。区域信息化水平对区域人均GDP有显著性影响,区域信息化程度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3区域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的原因

结合河北省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策略,由于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河北东部城市与中西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中西部城市必须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龙头,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这不但表现在信息产业本身,还表现在信息产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比如其对机电一体化的带动作用就很突出,并且,机电一体化是很多行业的基础,其本身的发展又将进一步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产生乘数效应,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第二,信息化和软件产业的共生关系更为明显。软件产业的发展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的具体表现和潜力所在。制造有形产品的整个环节包括研发、生产、营销、售后服务等。从规模经济的角度看,当企业扩大到一定规模后,企业将进入规模不经济的状态,因此制造有形产品的企业平均成本呈“U”型。然而,软件产品属于无形产品,其研发成果就是开发出第一套产品,而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简单的复制过程,成本低到忽略不计。软件企业的规模是指营销规模。而营销成本和售后服务的边际成本是递减的,这使软件企业平均成本呈“L”型曲线。软件企业的销售规模受市场容量制约。本地的信息化进程将能为本地的软件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并把市场空间拓展到周边地区,从而达到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第三,信息化加快了区域内知识积累的速度,增强了报酬递增的强度,加速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根本,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根本是知识的积累。因此,区域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和区域内知识积累的速度成正比的。而从知识积累的过程来看,一般要经历会意知识向清晰知识的转化,然后再对清晰知识进行整合,得出新的知识体系,这正是通过信息化构建知识库的本质所在。

第四,信息化和区域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区域的信息化从来不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针对本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结构特征来进行的,比如以唐山市制造业为龙头产业的地区,其信息化应该以制造业的信息化为重点;以秦皇岛市旅游产业为龙头产业的地区,应该重点加强旅游产业的信息化。总之,各区域发展软件产业和信息化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软件产业,体现具有本地特色的信息化。

第五,信息化是工业化后期的发展阶段,是知识经济的具体表现,因此,区域信息化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这一关系可以利用某一区域的人均GDP和信息化指数的关系反映出来。与此同时,上述关系还能反映出区域经济的结构,比如有些城市的私有经济所占比重很大,经济总量也很大,人均GDP较高,但是,目前的私营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就有些偏差。相反,在一些国有企业占主导的城市,人均GDP相对较低,信息化指数却相对较高。

第六,信息化会促进政府、企业等的体制改革,减少交易成本,为经济发展营造创新空间。在企业层面上,信息技术的采用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发生质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信息化可以消除时间和空间障碍,实现实时监控、集中监控;另一方面表现为把不同职能间的自我约束转化为由信息技术进行强制约束,这种集“集权+分权+自律”的管理体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环境。在政府层面上,信息化对加速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监管力度、减少腐败现象等也起着重要的作用,邯郸市等地的信息化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4结论

总之,在拓展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方面的根本任务是要加速对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和管理四个环节的信息技术改造,实现对四个环节的创新。实践证明,推进深化区域经济与信息化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必须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领导重视,成立专门工作班子;二是企业要选择适用性强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三是要长抓不懈;四是要建立考核评估、推动机制;五是要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信息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信息化进程中,只有认真分析本地的经济特点、龙头产业以及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抓住问题的要害,制定出符合本地经济发展条件的信息化规划,才能在信息化浪潮中,抓住机遇,直面挑战。针对河北省自2007年实施区域信息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工程以来取得的成绩,文章认为,接下来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唐山、秦皇岛、廊坊、邯郸、石家庄等城市推进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促使该相关区域的经济大发展,同时要把区域信息化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和途径,坚持走政府引导与市场结合的道路,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要坚持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但硬件要上去,更重要的是软件和人才要上去;要坚持信息技术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全面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