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投稿咨询服务!

高一学生自我总结大全11篇

时间:2023-01-18 01:17:35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高一学生自我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高一学生自我总结

篇(1)

随着三年高中生活的结束,我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学生,但是很热爱ѧϰ,无论何时你看到的我总是一个学习努力,积极探索,不怕困难的人。我对待学习一丝不苟,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我有很好的精神面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自强不息和努力奋斗是我的人生格言。我会坚定理想,努力朝着目标前进。

高中自我总结100字【2】

我自入学以为,一直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 德品质,各方面表现优秀。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事的原则。

并且积极参加校开展的各项文体活动,参加社会实践,继承和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参加了校文学社和书法协会,丰富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高中自我总结100字【3】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涯即将结束,这三年来,在尊师的辛勤培育下,使我从幼稚走向成熟,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学生。

在思想政治上,我有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在实践活动中,我认真收集相关信息、整理相关资料,攥写活动报告和心得体会。

今后,我决心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未来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热血与青春!

高中自我总结100字【4】

高中三年生活即将随着我的成长而慢慢逝去,回顾这丰富多彩的三年学习生活,我已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合格中学生了,这些日子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

我热爱我们的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思想觉悟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学习小组,努力要求进步。在校,我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尊敬师长,组织纪律性强,连续担任班学习委员等职务。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同学,发挥友爱互助的精神,多次被评为校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高二年还被评为市三好生。

天资聪颖,学习认真自觉,理解和自学能力强,善于质疑、析疑、解疑。积极探索,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思维敏捷,懂得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不断巩固已掌握的知识。高中三年以来学习成绩优异,名列年段前茅。积极参加各种兴趣小组,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或市一等奖、省二等奖。

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锻达标,还曾经代表班级参加校运会,并在接力项目为班争光。

虽然高中三年来,我在各方面都有显着进步,但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钻研精神还不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相信我一定能克服这个缺点,以自己的所学所长更好地报效祖国。

高中自我总结100字【5】

三年的时光如流水一般匆匆逝去,回首往事,在这多姿的季节里,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往后的日子里,希望我能做得更好。

我热爱祖国,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关心时事政治,思想健康进步。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热爱劳动,先后担任过班级的体育委员和宣传委员,能以一名团员和班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团结同学,配合老师工作,任职期间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我勤学好问,在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取得了较大进步,并做到了各科的均衡发展。在完成课业学习任务的同时,我积极参加了化学学科的夏令营和竞赛活动,拓宽了自己的课外知识面。 我具有一定的组织才能,高一时曾成功地主持了一次主题班会,在全校性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我爱好书法,具有一定的基础,曾在高二年学校组织的迎书法现场表演赛中获三等奖,我创作的黑板报也曾在学校举办的黑板报设计比赛中获优秀奖。

篇(2)

通过开学第一周的教育,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这一段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几位高二优秀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二﹑ 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1.立足于新课标和新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放慢起始进度,然后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时,多由实例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课本例题,然后再变式训练,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归纳及举例说明。

2.重视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在教学中尽量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3.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我在教学中注重“导”与“学”,“导”就是在学生自学时做好引导,开始列出自学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怎样寻找疑点和难点,怎样归纳,怎样尝试做练习,然后逐步放手;“学”就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带着问题专心听讲,课后通过复习,落实内容才做习题,作业错误自行订正,这样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堂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我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反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反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三﹑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我在教学中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我具体是这样做的:①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习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习中解放出来。②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并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保证学生听课时有针对性。③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求积极思考,做好适当的笔记,尽量理解;④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课后要反复阅读课本,回顾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⑤引导学生养成独立做作业的习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忌有点小问题,或习题不会做,就不加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⑥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习小结的习惯,将所学新知识融会贯通。⑦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有关报刊和资料的习惯,以进一步充实大脑,拓宽眼界。把加强学法指导寓于新课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每一教学活动中。

篇(3)

学生月考自我总结范文1时间如流水般淌过,转眼间中段考也已结束,成绩也已经公布了。望着试卷上的分数,我惊讶了。因为这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分数。为什么我不能考得再高一些呢!于是,我开始自我检查。

我每到考试的时候总因紧张而很着急,为此,我想出了几个办法。

1、解答题时,不要急于下笔,要先在草稿纸上列出这道题的主要步骤,然后按照步骤一步步做下来,不忽略每一个细节,尽量把每一道题都答得完整;

2、平时多做一些不同类型的题,这样就会对大多数题型熟悉,拿到试卷心中就有把握;

3、适当做一些计算方面的练习,让自己不在计算方面失分。

我想如果我能做到我以上提到的这几点,我一定能把考试中的失误降到最低。因此,我一定会尽力做到以上几点的。

在下一次考试中,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

学生月考自我总结范文2高二的第一个月已经过去了,在这个月里,自己认为学习比以前还是认真的,上课几本上不睡觉了,注意力比以前也集中了,但当月考过后才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这些认真都还只是表面的,没有真正沉下心来,也不善于去思考,尤其是数学,上课虽然认真听了,当天的题目也几本上会做,但过了几天没有去看,知识点就会记得模棱两可,公式代错,在考试时,会做的丢分,不会的就更加了,粗心是个严重的问题,几乎每次考试都会出点小错误。

物理也是一门头痛的科目,概念记不熟,公式不会用,题目也就不会做了,这是两门没有及格的科目了,其它的科目虽然及格了,但分数都不是很高,都还要发些功夫才能更好,这次月考已经完了,也不可以改变什么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月里更努力的学习,下次考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学生月考自我总结范文3在惶恐的情绪中,月考的分数出来了。当老师报到:“陈子珺,第38名“我当时就像霜打的茄子——蔫了。我心中悔恨极了,但是我想了想自我前段时间的所作所为,这引起都是自作自受。

首先我觉得导致我失败的一大因素是:基础没打扎实,要领不清楚。为什么会有这个因素呢?我想是因为我上课不认真,课后不复习的缘故。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我只有此刻改正才为时不晚,“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导致我失败的另一因素是粗心大意,每次我考完考试都不认真检查,每次都错了不就应错的题,丢了不该丢的分。我的作业也是这样:a看b,b看a,这类黑白颠倒的事也发生过很多次了。经过这次教训我必须痛改前非,下定决心改掉这个坏毛病,让成绩如雨后春笋般连连上升;如风筝般直入云霄;如小树般奋发向上。我坚信:我不比别人智力低,也不比别人差,只要我改掉陋习,痛改前非,我的成绩就真的会像雨后春笋的!

学生月考自我总结范文4在这次月考中,我语文考了94,数学考了91,英语考了100,虽然语文和数学都考了90分以上,但是我还是觉得没考好,因为这次月考语文和数学是我从小学到现在以来打破纪录的最低分呀!

在马上要走出校门时候,我想:一个完整的鸡蛋就要变成完蛋了。回到家,妈妈问:“考了多少分?”我想文蚊子一样地回答:“我这次没考好,语文94,数学91。”顿时,原本晴空万里的妈妈一下子变得天雷滚滚,妈妈大声地责备我,还把我的数学卷子撕了,我哭着来到我的房间,想:语文没考好,是因为和的一个读音he,本来我可以想到和平的,就是因为想得太多了,走神了,结果写成了和你。课内阅读的第1题我也可以写对的,就是因为标三角形时只标了一个字。

面对这几张试卷,我觉得自己向被人掌握了证据的罪犯,我希望下次能考三个满分!

学生月考自我总结范文5从成绩的分布上,可以看出本次月考有以下特点:

1、难度属中度偏难:由于考查到了上学期的内容,分值占26分,有的学生知识就忘了,所以导致部分学生成绩偏低。

篇(4)

1.环境与心理的变化。

对高一新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

2.教材的变化。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3.课时的变化。

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因此,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和新工时制实行,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4.学法的变化。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二、搞好初高中衔接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基础工作,也是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它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矗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②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衔接。

①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劝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⑤重视专题教学。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3.加强学法指导。

高中数学教学要把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指导以培养学习能力为重点,狠抓学习基本环节,如“怎样预习”、“怎样听课”等等。

具体措施有三: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优化教育管理环节,促进初高中良好衔接。

①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学生,要多找自己的原因。要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祖国四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专家学者;讲爱因斯坦在初中一次数学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了一名伟大科学家,华罗庚在学生时代奋发图强,终于在数学研究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从学生实际出发,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②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由于高中数学的特点,决定了高一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大挫折多。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能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

篇(5)

一、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这里主要做好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并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学法,指出注意事项;四是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尽快适应高中学习。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在教学实际中,一方面通过进行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更具有针对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高一数学教学中,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2.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高中的数学知识也涉及初中的内容。如函数性质的推证,求轨迹方程中代数式的运算、化简、求值。立体几何中空间转化为平面问题。初中几何中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点的集合,为集合定义给出了几何模型。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

3.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4.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中培养自学能力要注重“导”与“学”,“导”就是教师在自学中起好引导、指导作用,开始教师列出自学指导提纲,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怎样读,怎样疑点和难点,怎样归纳,教师逐步放手,学生逐步提高;“学”就是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上课着问题专心听讲,课后通过复习,落实内容才做习题,作业错误自行做好“红笔”订正,这样能使学生开动脑筋,提高成绩,而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学习。

5.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篇(6)

其次,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安排及要求有很大的差别。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数字,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要注重分析。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少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就是如此;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直接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明,比如不等式的许多性质就是这样处理的;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幂函数的分类问题。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严谨,对于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再者,近几年教材内容在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并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细致周到缓和,让学生对概念和定义的理解不要局限在初中阶段,有意识地开阔学生的思维,注重培养学生对概念和定义更进一步的理解,尽量让知识点有个坡度的掌握,让学生有个缓冲阶段。

第三,初高中数学课时安排和内容量也有很大的差别。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课容量小,进度慢,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加强,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这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这也需要教师能针对其学生特点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注重知识点的衔接与运用,培养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例题与练习要全面、要有针对性、可以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课后练习及资料加以筛选与改动。

无论是高中课程改革还是初中课程改革,都特别强调能力的培养。因此,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的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13-02

一、调查问卷对于教育的指导意义

“指导”的意义不仅是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领悟学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学生谋求一个好的发展。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保证。那教学效果究竟如何检验呢?还是要通过频繁的考试才能得知。所以,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为检测成绩而使用最普遍的工具。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压力,只是一种检测成绩的手段,不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因此,通过调查问卷就能很直观的反应出学生阶段性的学习问题和教学效果,通过正确的指导能够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更好的为学生的教育作出贡献。

二、进行问卷调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这样的尝试:针对某一次数学考试,考试时间是150分钟,试卷满分是150分;试卷上有10个选择题,10个填空题,6个实际应用题。主要考察一些基本知识。在高一两个班中,1班的平均分是111,二班的平均分是113,按百分制,也就相当于一班74分、2班75分的水平。怎么会出现这么低的分数呢?在评讲完试卷后,我们对两个班的学生及时问卷调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试卷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成问卷:(1)对本次考试的自我评价;(2)本阶段自我总结;(3)今后的计划。

1.第一次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显示,试卷上平均失分的情况是:因不会做失分是13分,因粗心而失分是9分,因概念不清而失分是8.6分,因公式错误而失分是3.2分,因笔误失分是1.8分,因心理素质而失分是2.6分,因其他原因而失分是1.5分。

2.问卷中反映的失分原因及问题:问卷反映出因不会做而失的分最高,因概念不清或粗心失的分也比较高,这结果出乎老师们的意料。首先,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不会做题,还是对基本知识掌握不牢固,解题思路不清楚。老师讲评完很多题型后,学生没有及时理清思路,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中,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有极大的兴趣,也有学好数学的愿望。他们对学习数学有正确的态度,起初都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但是都坚持不下来。很多同学学习习惯并不好,没有及时复习掌握所学的知识。

3.针对问题作出教学调整:老师及时阅读了每一位学生的问卷,并认真作出评语,帮助学生找出隐藏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重新制定学习计划,同学间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以后教学的重点是强化解题思路的指导,总结经典例题,数学思想和解题方法。督促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方法。教学过程中经常提醒学生在解题后做相应的反思工作,并配有小组检查、教师定期抽查,及时反馈指导。

三、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在一次《解析几何》测试中,试卷满分是100分,考试时间是50分钟,设计有10个选择题,10个填空题,3个解答题。测试主要考察解析几何中重要的知识点。1班的平均分为84分,2班的平均分为82分。在评讲完试卷后,及时又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这次的问卷又作出了相应的调整,更具有针对性,一是想对前期的教学作反馈了解,二是对解析几何中出现的问题作研究。表格如下:

问卷调查:(1)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及执行、学习方法等方面你感觉你有变化吗?(2)你平时在做题、测验中经常出错吗?对经常出错有采取什么措施吗?(3)你是否已经开始准备期末考试了?

1.第二次调查的结果。两个班收回90份问卷,平均失分情况:因不会做失分是8.7分,因粗心而失分是5.7分,因概念不清而失分是7.4,因计算错误而失分是9.8分,因心理素质而失分是2.6分,因其他原因而失分是1.3分。

2.针对问题再次作出教学调整。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已经慢慢学会如何分析自己的试卷,不把因为概念不清失分或审题不清失分都归结为不会做。学生各项失分有都有所降低,说明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反思以及学习方法的改进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问卷中还反映出学生的计算能力有比较大的问题,有待提高。

四、结语

数学考试是对每一阶段学习的总结,更是一次自我总结和改进计划目标的机会。通过自我总结,学生应该学会正视自己的不足,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在教学中增加问卷调查,是体现学生自我总结的一种手段,对其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自我总结是学生成长的表现,学生最终还是要通过自我总结来进行自我完善,更好的促进,激励,发展自己。有效的自我总结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主动地规划自己的成长道路。

参考文献:

[1]涂荣豹,喻平.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论[J].南京师大学报,2001,(3).

篇(8)

2006年9月,浙江省高中数学统一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精简整合传统高中数学内容,融进了近代、现代数学内容。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教学内容增多,教材明显变厚,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难度大为提高,同时课时数却减少了很多,迫使教学要求、教学方式、思维层次提得更高。于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进入了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渐渐产生畏惧感,动摇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因而,对高中数学教师而言,当务之急是研究新教材,按照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结构,设计出指导学生高效率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使学生尽快适应新教材,顺利完成初高中数学衔接学习,提高数学成绩。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略述一些浅见。

一、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教材内容,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新课程改革后,初中新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有的教学内容删减了,有的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降低了要求。如:二次函数在初中降低了要求,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韦达定理等在初中已基本上不提,使得高一学生只要遇到解一元二次方程,就把那繁琐的求根公式搬出来;单调性证明中的分解变形也无从下手。由于初高中知识点脱节较多,这给高中数学的教学带来了麻烦。

同时,大部分高中教师对初中教材仍停留在自己读初中时的印象,对初中现行教材的内容及要求不尽了解。所以教师要经常翻阅初中教材,了解中考的要求,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便制定出有利于学生在过渡时期的教学方法。在开学初,不妨先把在初中未学而高中用得较多的定理、公式进行补充(如: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与一元二次函数的关系、韦达定理等),再进行高中的教学。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高中教师要调整教学策略,做好学生学习思维的衔接

初中新教材在内容上删减一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如二次不等式,解斜三角形,分数指数幂等内容,都转移到高一阶段学习,加重了高一数学的份量。另外,初中教材中对新知识的引入往往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很贴近,比较形象,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学生一般都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数学一开始,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例如:高一《数学》第一章就有基本概念39个,数学符号28个;一开学就形成了概念密集的学习阶段。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课程相比,其教学容量和教学难度大为提高。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不适应。笔者认为,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1.利用旧知识,衔接挖掘加深新内容。高一数学的每一节内容都是在初中基础发展而来的,故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在引入新知识、新概念时,注意旧知识的复习,用学生已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如在讲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时,要先复习初三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而引入坐标定义法,提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其次还可利用旧知识,挖掘加深新知识。如平面几何中,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平行就相交,到立体几何中就不一定是相交,也有可能异面。如果象这样能一步一步挖掘、深入,不仅可使学生巩固初中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能逐步得以接受、理解新知识。

2.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用活课本。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三、高中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学生学习方法的衔接

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反复练习。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无需深入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而到了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出现困难,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总结等自我调整的时间。这些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和学习习惯的形成,高中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衔接好学习方法:

1.重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包括勤学好问、上课专心听讲、勤作笔记、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独立完成作业、书写规范工整、独立思考以及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等良好习惯。另外,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抓住时机积极培养。比如学完第一章“函数”后,就应该指导学生围绕“域(定义域、值域)、图(图象)、性(性质)”这“三字经”进行归纳,函数的“域、图、性”,散于初中(性质感性描述),聚于高中(性质理性刻划),升(螺旋上升)于整个学习过程,从奇偶、单调性到周期性乃至导、积等,都是性质的进一步深入拓展。这样不仅使后续具体函数的学习有方向,也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的更全的认知结构。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人以“渔”,因材施“导”,努力教会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是教之根本,而自学能力的提高,首先有赖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高一学生阅读时,读不顺,读不细,读不实,读不准,所以老师千万别急,在这个衔接阶段,对于概念、定理、命题的叙述与理解,放手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边回答;对概念要求会联系、会举例;定理要求会分析、会应用;解题尽量一题多解。一章结束后,会归纳总结,弄清重点概念和定理、公式,明白要掌握哪些基础知识技能。其次,要注意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能力。所谓“捕捉”问题,就是凡老师在课堂提出的设问、提问,或自己在预习中、作业中、课外阅读中发现的有价值的问题,都应积极思考,并记录下来,然后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发现与之相关的问题或更深入一层的问题,再思考。一个个捕捉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正是掌握知识提高自学能力的过程。

四、高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情商培养,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经验、技能和方法逐步内化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内化的过程才流畅高效。在学生的参与度上,信心、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相对于智商,称之为情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教育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在教学中,要时时注意对学生情商的培养。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首先要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惧怕。教师在开学时可以给学生明确指出:初高中的数学,在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上会有很多不同,使他们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另外,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尤其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更要主动找他们谈话。当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望和关爱时,学生会由爱老师逐渐迁移成爱数学,从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会去实践它,并能乐在其中,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兴趣在学习中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第一,上好关键的第一节课,给学生一个喜欢你的理由。因为第一节课往往成为教师树立个人形象的关键,所以第一节课需要精心的设计。第二,尽量降低试题难度,提高学生成绩,让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这些都说明了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很重要,但不要只局限于课堂,应因时因地制宜。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持续而广泛,如何发挥,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总之,初高中衔接问题是高中教育教学中必须直接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初高中教学衔接,无论从教育管理还是教学研究上看,都不容忽视。研究和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可使高中教学走向更加科学的轨道,使得师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指向。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8

0.引言

所谓的衔接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教学方法上的衔接、教学理念上的衔接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衔接。随着国家越来越提倡素质教育,整个教育模式已不再单纯局限于"教师一言堂,学生不停做笔记",而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接下来,本文就分条阐述怎样"吃透教材"以及高中化学要怎样注重并切实做好做好这"三个衔接"。并且整个高中无论是其它课程还是化学课,课时数量都处在攀升状,从高一到高三,每天的课时量从两节上升到四节。并且,高中三个年级课程内容和难度都不同、那就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个透彻的审视并且做出一个合理的、宏观上的规划。

1.吃透教材

1.1.温故知新,循序渐进

首先,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张弛有度,注重节奏,不可赶速度,急于求成,必须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因为随着学生年级的上升,教材中的内容也会越来越难,越来越发散性思维,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出越发高的要求。例如,当学生刚刚从高一升入高二时,教师不应急于讲授新的内容。所谓温故而知新,故而,教师因该将高一的重点内容先挑出来为学生概要复述一遍,如有需要,还可将典型又实用的例题拿出来再讲一遍。除此之外,当老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应以关联的眼光看问题。即当发现如今所学的内容是以高一某个知识点为基础,是高一知识的深化,或是以高一某个知识点为重要依据时,应反复提醒学生,并顺带"温故"。这样才能做到一步一个脚印和胸有成竹,让学生有一个适应期和缓冲期。

1.2.结合现实,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发自内心喜欢一门学科,哪怕再难,学生都会知迎难而上。要让学生感兴趣,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学这门学科是有用的,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并能助力其将来发展的。故而,例如当学生从高一升到高二之初,教师应该先将那些带有一定趣味性,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知识点"透露"给学生,让其首先对新学期的学习抱着十分期待,乐于思索和探究的积极心态,这样才能让其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2."三个衔接"

2.1.教师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高中化学由易到难,通常在高一阶段,教师在授课时都容易把侧重点放在知识的灌输上,就是先将知识嚼碎再喂给学生[1]。教师的思路往往被应试二字占据,从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主观能动性,甚至会直接忽视选学的内容。然而,到了高二,学习难度提升,主观部分增多,再加之高二高三,无论是学生或是老师的劳动强度都很大,老师再也无法面面俱到,那么,就必须及时做到教学方法上的更新--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和整合知识的能力,使其学会自我温习、预习,勤于思考、敢于质疑、探索和提问。教师首先应该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在上课时,当教师提出新的问题时,应鼓励学生在保持课堂气氛活跃而不混乱的前提下,分成小组讨论,这样才能博取众长,有利于集思广益。除此之外,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建立并保持和谐的师生关系,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建立一个"强带弱"的学习氛围,事半功倍。

2.2.教学理念上的衔接

"因材施教"的理念从被提出到如今,屡屡收获成效,这主要归功于这个理念注重学生的个体性。每个学生对化学的天赋、兴趣都不同,加之化学这门课起始于初三,那么毋庸置疑,当学生从高一升到高二,或从高二升到高三,优劣已经很明显。故而,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到不同学生不同的薄弱之处,从而各个击破。并为"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提供基础,并可提倡分层次和阶梯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帮助,让其目标明确地不断突破难点[2]。

2.3.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高一的化学对于整个高中的化学学习内容而言,相对简单,基础性比较强,故而依赖老师还可以"勉强过得去"然而,试想,当学生已经"升级",学习难度已经提高,如果依然依赖老师,不懂得"自渔",那么当然会不合时宜地觉得越发吃力,故而,学生一定要自行更新学习方法,自行思考,自我总结知识点,并规划、整理。遇到困难时不可丧失信心。并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生切勿作温水中的青蛙,而是应该有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3]。这样才能不陷入化学的"断层"。

3.怎样在课时递增的情况下合理教学

在高一及高二上学期,每周有两节化学课,到高二下学期开始,变成三节课,到高三变成四节课。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调配呢?由于高一和高二上学期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主要以讲授基本知识为主加以适当的练习,练习的难度不宜过大,需要典型性强,无需过于发散。到高二下学期,课时比较充裕,教师可适当给予学生"自由",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多让其进行小组讨论、自己动手做实验,加入一些"拔高题"等。而高三是学习任务最重,压力最大的时候,是课时最多,最紧张的"冲刺期"。应以练习为主,因为只有多练习才能折射出学生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老师才能有目标性地为其查缺补漏,对应该掌握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复习。

4.结束语

本文着眼宏观,分别从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做了相对简要的分析探讨,阐述高中师生应如何应对"化学断层"。除此之外还站在课程内容安排的宏观角度上,简要阐述高中不同年级、不同数量的化学课"应该怎样去上"。故而本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理论意义,望对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学子们稍作启示,以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篇(10)

道德品质

尊敬父母、孝敬爷爷、奶奶。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候父母工作是否辛苦,爷爷奶奶累不累。我与邻里关系相处融洽,谁家有事情,只要我知道,都会毫不犹豫热心帮助,自己解决不了也要让爸爸妈妈帮助解决。每遇冬天下雪,为方便邻居出行,只要在家,看到雪停了,我马上拿着笤帚,把楼前清扫干净。

学生素养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俭自强、乐于助人。热心帮助同学,能为学习较差的同学的同学讲题,发扬拾金不昧精神,捡到金钱时,主动上交相关部门。扶老携幼,助人为乐更是她的一大美德,每到周六、周日,我经常座公共汽车去补习班上课。在车上,遇到老人、小孩、叔叔阿姨,我主动把座位让出来。从不和别人争坐位.

学习态度与能力

在物理学科上,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勤于思考,认真完成老师留给的各科作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探究各学科里的实验问题,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疑难问题,孜孜不倦,善于钻研。担任班长及物理科代表,帮助各学科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义务给他们补课,做到一帮一,一对红.

交流与合作能力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如艺术节,彩绘大赛、拔合赛、合唱比赛、春游等。认真完成每一次综合实践

活动。哈市交通问题调查研究。2.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运动与健康

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在高一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中,踊跃报名参加运动会项目,参加

男子1500米跑,跳运,4x100米接力并获得名次等,尽自己最大努力为班级争得荣誉

审美与表现

认真上好每一节音乐美术课,让自己在各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成绩优良。

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艺术节活动。

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无论在校内、校外,都认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俭自强、乐于助人,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勤于思考,认真完成老师留给的各科作业。认真探究各学科里的实验问题,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疑难问题,孜孜不倦,善于钻研。

高一上学期自我总结

时间一声不吭,悄悄的溜走了。转眼间,高一生活已经过半。在这一学期里,是我很不平凡的一学期。在过去半年的内,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

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出勤情况:我有过两次迟到。其余好像没有。

在日常生活上:通过7天军训生活和这半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现在我已经可以自己做饭,洗衣服,自己照顾自己了。

篇(11)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是一个老问题,在推进新课程的今天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如果教师们不引起重视,很容易走弯路,并且直接影响到高中新课程的顺利推进.初中新课程带来的普及性教育成果,使我们看到了中考“指挥棒”选的优异的数学成绩.见温州市2007年中考数学分析表学生成绩几乎都是三位数,因此在学生心目中,他们是数学的天才,但进入高中,几次考试下来,好成绩已成“明日黄花”,好多学生有失落感.笔者曾调查一所重高和两所普高学校的高一学生,他们普遍感到高中数学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易学,而是太枯燥、抽象、晦涩,有些章节如听天书.不少学生自认为学得不错,考试成绩就是上不去,相当部分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困难期”,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现象,使得有些家长怀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校的办学质量,甚至还出现高一学生因厌学数学而产生流失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

2原因分析

2.1教材的原因

《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材在部分知识上衔接脱节,具体内容整理见后附表1、2.

从两个附表中可以知道《课程标准》下的学生在认知上还缺少什么,如果授课教师不加以注意,依然用旧的认知,老的观点来对待学生,必将导致教学过程艰涩、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另新课程初中教材对许多概念采用描述性定义;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论证;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高中教材从知识内容较初中剧增,知识的呈现注重逻辑性、抽象性.如人教版《数学(必修)1》(简称《数学1》,以下同)一开始就是集合、函数、映射等,符号多、概念多,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习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较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

2.2教师的原因

①教法的原因.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但是进入高中以来,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像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侧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②对教材的把握存在问题.从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教师的要求来看,我省从2006年秋季任教高一数学的老师大都参加了教材培训,对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结构体系、内容安排等应有个整体的把握,但从课堂教学来看,很多教师对整套教材的结构体系以及安排研究还不够,亦或虽有研究,但客观存在的教学惯性使很多教师在授课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知识设置是“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认识不足,片面理解新教材,在教学中“深挖洞,广拓展”,造成学生“吃不了,消化不良”现象.如在上《数学1》时,许多教师就让学生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讨论三次多项式函数和一些复杂的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授课内容与要求搞“一步到位”,这显然是对教材整体把握方面存在问题.

2.3学生自身的原因

①心理原因.我国现行学制的高一学生一般是16岁,在生理上,正处在青春期,而在心理上,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有时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即使同学之间朝夕相处,也不大愿意公开自己的心事.心理学上把这种青年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称为闭锁性.高一学生心理上产生的闭锁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表现在学生课堂上启而不发,呼而不应.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新课程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函数、映射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

②学法原因.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而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2.4课时原因

课时的变化,在初中由于内容少,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时间反复强调,对各类习题的解法,教师有时间进行举例示范,学生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而到高中,《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每个模块36课时,每周4课时,每个学期要完成两个模块的学习.由于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使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对重难点内容没有更多的时间强调,对各类型题也不可能讲全讲细和巩固强化.如《数学1》第三章“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的内容背景复杂,文字量大,素材很多,理解难度很大,仅有4个课时来“消化”这些丰盛的“大餐”,显然有困难.这些也使高一新生开始不适应高中学习而影响成绩的提高.

3教学对策

3.1做好准备工作

①搞好入学教育.这是搞好衔接的首要工作.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初高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为其他措施的落实奠定基础,如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的本质区别等.

②摸清底细,计划教学.为了搞好初高中衔接,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计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一方面通过摸底测试和对入学成绩分析,了解学生的基础;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和比较初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以全面了解初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找出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区别点和需要铺路搭桥的知识点,以使备课和讲课更符合学生实际,.

3.2吃透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

我们知道,新的《课程标准》已取代《教学大纲》成为指导我们教学的主要的纲领性文件,它明确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教学目标、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及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新课标,及时转变观念,把握好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切不可任意拔高教学要求,追求教学中的一步到位.对所授内容有明确合理的定位.传统内容在教学要求上的变化,可以对《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如附表1与附表2;对知识点的要求应当掌握到何种程度,应以《课程标准》为准.

3.3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①立足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难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由实例和已知引入;在难点知识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总结及举例说明.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②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对于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图形,要作一些整理的工作,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形象(衔接点)加以提升.比如函数定义的讲解,可从初中函数定义(衔接点)出发,结合初中所学具体函数加以回顾,再运用集合的语言来揭示“对应”,给函数以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对函数重新定义,使新定义的出现水到渠成,易于理解,同时比较新、旧定义,发现原有定义的局限性,又使学生认识得以深化,新知得以掌握和巩固,培养思维的严谨性.③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每一章的“先行组织者”,从整体上阐述本章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每一节的开篇使用“问题情境”使学生领会概念的产生背景;在知识的展开过程中使用“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提出问题,使学生体会引入概念、原理的必要性,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之外要淡化技巧,简化概念,强化实验手段,引入非形式化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亲历活动的感性过程.譬如,从高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起,我便要求学生每天做好天气温度数据的记录,并希望他们能用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来反映它们的变化.一个月后,我看到有的学生将数据记录制成表格;有的学生则按气温变化描绘成了一张张曲线(折线)图.经过这一实践活动的磨炼,函数及其图像、单调性等一些抽象的概念在学生自身的体验过程中逐渐地增加了感性认识,这也为进一步理性的思考打下了基础.

④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高中数学新课程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如在模块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3.4加强学法指导

我们在加强教法研究的同时,还要注意加强学法的研究指导.高一新生,刚来高中,热情高,干劲足,学习的愿望强烈,况且他们头脑中没有形成条条框框,容易接受新思维、新方法.对他们来说,从高中刚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收、记忆、模仿和练习,提倡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的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同时,新教材设立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学法指导具体措施有四:一是寓学法指导于知识讲解、作业讲评、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之中,这种形式贴近学生学习实际,易被学生接受;二是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学习方法;三是定期进行学法交流,同学间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四是给学生以规范: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特别是书写认真),错误认真纠(建立纠错本),每周一次的限时训练.

3.5发挥情感与心理作用

搞好初高中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情感和心理的积极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学生学不好数学,少责怪,要多找自己的原因;深入学生当中,从各方面了解关心他们,特别是差生,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给他们多讲数学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讲科学家、数学家的成长故事等等,使学生提高认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提问和布置作业时,多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地总结教训,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平时多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开展心理咨询,做好个别学生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