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问卷设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结合网络学习的特点和国内心理学专家董奇、周勇提出的学习元认知监控量表,从网络学习元认知监控能力和影响元认知监控的非认知因素两方面进行设计。调查对象为广西师范大学的本科生,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1份。其中文科生182人,理科生269人;男生199人,女生252人;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学生分别占23.7%,28.4%,27.9%和20.0%。问卷中调查网络学习元认知监控能力的选项采用李克特的5点量表形式,要求被调查者判断自己与各个陈述的符合程度(数字1-5依次代表“从来不、偶尔、一般、经常和每次都会”),数据的输入和分析使用工具是SPSS10.0和Excel2003。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元认知监控能力分析
1.计划性
网络学习的计划性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前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个性特点和网络环境状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如确定学习目标、安排时间和进度等。大学生是否有合理的网络学习计划,以及对计划的认知程度、接受程度如何,将对其整个网络学习活动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在制订和执行学习计划的相关调查中(图1),认为自己“每次都会,且能严格”的大学生仅占3.5%,认为“经常有,能执行大部分”的大学生只占17.1%,而认为“偶尔,能执行少部分”和“从没有”的大学生却分别占了21.1%和33.5%。这反映了大部分被调查学生制订网络学习计划意识薄弱,执行计划能力较低。
2.准备性
准备性是指学习者在网络学习前做好各种物质和心理的准备,如选择学习场所、调整情绪精力、激活良好的注意和动机状态等。充分的准备能使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效果。但在准备性维度调查中,认为自己“每次都会”和“经常”做好准备的大学生分别只有5.1%和14.6%,认为自己“一般”“偶尔”和“从来不”的分别有37.9%、23.7%和18.7%,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准备性严重不足。
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又激励的学习氛围,从而支持和促进大学生有效地进行网络学习。分析发现,在图书馆、机房、宿舍或其他场所进行网络学习,大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存在显著差异(P
3.意识性
意识性是指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始终明确学习的目标、对象和任务,并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大部分网络学习活动是一种无人监督的自主学习活动,缺少教师、同学等外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只有始终保持网络学习的意识性,才能更好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网络学习,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调查显示,网络学习过程中能“总是”和“经常”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象和任务的大学生只有5.8%和18.6%,网络学习意识性为“一般”的有41.7%,偶尔明确目标任务的有28.7%,还有5.2%的大学生基本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象和任务,大学生网络学习意识性还须加强。
4.方法性
高效率的学习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网络学习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要求学生掌握网络学习必需的技能和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但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大学生仍然沿用单一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学习同一内容思考不同的解法”调查中,选择“每次都会”和“经常”的大学生分别只占2.0%和17.1%,一般情况下会采用不同学习方法的占39.7%,而共有41.2%的大学生却是偶尔或从来不变化学习方法。在调查调整关键词以获取更多有用的网络学习资源方面,做到“每次都会”和“经常”的大学生占50.3%;但在“运用不同的搜索引擎检索所需资源”方面,做到“每次都会”和“经常”的大学生分别仅占4.2%和12.0%,这反映了大学生已有一定的获取网络学习资源的能力,但网络学习技能还有待提高。
5.执行性
在缺乏外部控制的情况下,网络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学习者自身的管理和约束。相对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其他维度而言,大学生网络学习执行能力有所提高。如调查数据所示,认为自己进行网络学习不会受到其他信息影响的大学生占11.2%,认为影响不大的占50.1%,这些学生注重自我克制和自我控制,基本能抵制各种干扰因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但仍然有29.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娱乐信息、游戏等干扰因素会对其学习产生一定或产生较大影响,甚至于还有9.1%的大学生承认自己会忘记学习任务,完全参与到网络娱乐活动中。
6.反馈性
反馈是元认知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大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有效地调整网络学习,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较之传统学习,网络学习更多地依赖于学生自主地对网络学习效果进行检测、对自我学习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和评价。调查显示,86.4%的大学生不会积极主动地检测自身网络学习效果和反思学习过程,只有2.4%的大学生“每次都会”进行分析与归纳,并及时主动地采用相关练习、实践等方式检测学习效果(图1),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反馈水平较低。
7.补救性
补救是学习者通过分析和反思自身失败的原因,针对自己在知识技能、自信心、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未达到要求的方面继续进行必要的学习,最终达到网络学习目标。调查发现,大学生网络学习补救性意识较好,89.1%的大学生会通过查找更多资料、向老师请教、与学习伙伴讨论交流等不同途径来解决自己遇到的难题。
8.总结性
总结性是大学生在网络学习后思考和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炼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及时地对网络学习做出总结,有利于巩固学习效果,丰富网络学习策略,积累网络学习经验。图1显示出大学生网络学习不注意吸取经验和教训,较少对网络学习进行总结,在对“你在网络学习后对其进行总结反思”的回答中,只有2.4%的大学生选择了“每次都会”,大学生网络学结性亟待提高。
(二)非认知因素影响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分析
1.学习动机因素
动机直接决定大学生对元认知监控的积极性,制约着大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发展。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网络学习动机与其元认知监控能力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r=0.35**),表现为大学生网络学习动机越强,其元认知监控能力也越强;且内因性动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赢得尊重)与外因性动机(奖励、荣誉)对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
2.网络学习成败归因因素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成败归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的成败归因对大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
3.网络学习兴趣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兴趣在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能激起大学生的网络学习积极性,提高元认知监控能力,促成高质量网络学习的取得。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兴趣程度与其元认知监控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5);当大学生对网络学习“极其感兴趣”时,其元认知监控能力最强,平均得分为34.8。这主要是因为对网络学习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通常注意力比较集中,不易受外来刺激的干扰,遇到困难不气馁,表现出较高的元认知监控能力。
三、结论与思考
果显著台阶监控各个维度的发展不平衡,在意识性、方法性、反馈性和总结性等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学习元认知监控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元认知监控能力处于不及格水平的大学生占56.3%(总分为50,及格≥30分);元认知监控各个维度的发展不平衡,在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方法性、反馈性和总结性维度上处于较低的水平;动机与元认知监控能力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性,而成败归因和兴趣则与元认知监控能力显著相关。
根据现状调查反映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学习元认知监控能力:
1.平衡大学生元认知监控各个维度的发展,加强大学生网络学习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方法性、反馈性和总结性等维度的培养力度。可以班为单位开展小组学习,将学生分成八个小组,分别对其中一个维度进行研究学习,最后由各个小组向全班学生报告,使全班学生都深入了解元认知监控,提高元认知监控意识。
2.在相关课程中开设网络操作技能、网络资源分析和利用等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增强他们对网络资源的判断、思辨等批判性意识,提高大学生对部分网络垃圾信息的“免疫力”。
3.注意激发和维持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引导大学生对网络学习成败做出正确的归因。大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老师或学习伙伴要及时给予大学生反馈,多采用表扬、肯定等正面强化的手段,少采用批评、指责、强硬控制等负面强化的手段以增强大学生的动机与自我效能感,使大学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做到有兴趣、有毅力地进行网络学习。
4.创设积极进行网络学习的校园氛围,提高大学生进行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如请有关专家开设系列讲座,开展相关比赛,利用广播、板报等宣传网络学习,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学习意识。
参考文献:
[1]陈丽.远程教育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00-104.
[2]董奇,周勇,陈红兵.元认知监控与智力[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52-58.
[3]司继伟,张庆林.自我监控策略的培养[J].学科教育,1999(2).47-49.
[4]张秀梅,岳慧慧.网络远程教学中学生元认知监控能力调查[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4).20-22.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100-2
0 引言
学习能力是伴随着人类始终的一种能力,也是人们社会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学习能力是衡量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尺,一方面学习能力是衡量个人社会竞争能力强弱的标准。因此,学习能力的构建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大学教育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机构,其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从而从根本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提升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
1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逐渐发生了改变,更加趋向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有“两个重要性”。第一,具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保障学生的终身学习的关键。人的一生之中只有1/4的时间是在校园生活中度过的。而学习确是终身性质的,“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生价值观的直接体现[1]。自我学习能力是衡量人基本素质的标准。因此,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才,从而始终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保障学生终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大学生未来人生道路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因此,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具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包括行为学习能力、思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可以说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2]。良好的行为学习能力、思想学习能力、知识学习能力能够从内在和外在上强化学生的学习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其社会性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困境
2.1 大学生学习观念更新
在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大学生学习观念更新困难的困境。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从根本观念上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多层次的对自我进行总结,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3]。但是,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在其教学上落实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教育改革中缺少对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导致学生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改进。
2.2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培养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其不仅表现在思政教育教学中,也是各学科教学的通病。在大学生思政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倡采用了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结合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应用缺少多样性,均是以单一的一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严重制约着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培养途径的创新。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其教学目标较为广泛,缺乏针对性和明确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明确的确定自我学习的重点,严重制约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2.4 缺乏学习方法培养
大学教育的根本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是大学教育的根本。在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思想认知方法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对其进行思想、观念和认知的灌输,强制性的培养学生的社会性[4]。当前我国大学思政教育正是缺乏“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育根本的落实,没有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培养,导致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低,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2.5 自我认知能力差
自我认知能力是自我学习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在大学生思政教学中过分侧重对学生统一认知能力的培养,缺少对自我思维分析,实现学习、生活问题解决的能力的重视。大学生在其思政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应该体会教育的中心内容,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发散思维,寻找自我认知,从而构建自我认识能力。因此,目前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差是其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的最大困境之一。
3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创新优化途径
3.1 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
针对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进一步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实现大学生学习观深入转变。在构建社会主义教学理论体系和思想中加深学习观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强化学生学习观的改变。此外,在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增加知识和记忆再现的方式为大学生树立高层次的应用自我学习观,从而逐步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
3.2 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利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协作式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大学生思政教学中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课题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中建立以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目标,利用教学活动和教学课题,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由浅入深的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3.3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主要是指将学习目的设定为提升自我修养或提升自我职业技术能力。目标的创建需要根据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阶段性建立,使学生在善于学习的过程中以小目标的实现,带动大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在教学目标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两种,内在目标主要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外在目标主要是对大学生自我学习行为的提升[5]。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从根本上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3.4 加强学习方法培养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根本教学目的。在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自我摸索适合自我学习的方法,以探索和质疑学习法,强化大学生自我学习方法,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3.5 强化自我认知能力
强化自我认知能力主要是从大学生观察视角出发,强化学生对事物和问题观察的视角,从而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自我认知能力。此外,构建社会生存活动、社会认知活动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自我认知能力。
4 总结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面临着大学生学习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方法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差等困境。因此,未来在创新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途径的过程中可以从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学习方法培养、强化自我认知能力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期进一步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高效性,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人才的培养贡献微薄之力,为社会建设输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陈广正,陈钧.试论非正式学习视野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6,10(01):84-86.
[2] 刘奕岑,巫国义.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09):238-239.
关键词 大学生 身体自我观念 体育教学 干预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心理学研究对心理健康机制进行探讨的同时,也把注意力投向了各种心理干预手段的论证,这就导致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热潮。自我观念是个人成长过程中根据生活经验的不断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它由学业自我和非学业自我量方面组成,其中非学业自我由身体自我、社会自我和情绪自我组成。身体自我是一种个人对自己外表和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一种观念,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每一位体育学者都应该面对和探讨的问题。
一、大学生身体自我观念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结果能够很好的解释人们的各种行为现象,认知是人们对社会、对自我进行评价的过程,它基于评价系统的知识储备,由于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取向等因素的不同而导致差异存在。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这一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知识的积累不够,生活经验和阅历较少,很难对自身做出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容易受到社会思想的影响而导致形成过激的自我认识。有关学者研究认为,最容易导致厌食症发生的年龄是20岁以前的青春期晚期,情况严重的因拒绝进食而导致体重下降50%以上,严重者则导致死亡。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身体自我观念在人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对大学生身体自我观念的形成给予一定的干预,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自我观念,使之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建设型人才。
二、大学生身体自我观念的形成与体育锻炼的关系
虽然身体自我观念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对于“身体自我”是否能够被塑造、用什么手段来有效塑造“身体自我”没有得到一致的结果。其中有一种可供采纳的方式——以体育锻炼为干预方式。在对100000名17-25岁的在校大学生的研究中表明,运动大大学生较之于不运动的大学生很少出现身体上的不适,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对未来有着足够的信心,有信心、有毅力完成某件决定完成的事;很少使用烟、酒等方式进行发泄;几乎没有自杀倾向。锻炼可以增加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对超重和肥胖的成人和儿童可能会有较大的效果,将锻炼作为其中一项临床手段,效果更佳显著。
三、体育教学干预方式的运用
(一)加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物质资料不断丰富,体育锻炼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遏制和社会、家庭、学校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心中形成了学习第一位的认知,这样的认知是严重畸形和错误的。很多学生想要进行体育活动,想要参加各种锻炼,但是被冠以“不学习”的罪名。所以,学校教育应该在构建学生体育锻炼良好氛围中发挥出学校的教育职能,发挥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纽带作用,让大学生能够在成长中形成体育认知观,提升学生自身自我认知能力。
(二)增强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力度
但是目前存在着学校个部门落实健康体育理念并不乐观的情况,把学生的健康教育等同于快乐体验,而且体育教学中几乎不涉及健康知识的讲授,增强体育健康知识教育力度是建立在体育教学环节中对健康知识的点滴渗透,让学生对健康真正的了解,对达到健康的方法进行总结,进而提高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力。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应该注意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群体兴趣不尽相同,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以常规教学为基本内容,以兴趣的激发为升华的体育教学模式,保证教学内容顺利完成。
(三)树立学生身体自我能力信心
很多学生由于受到体育能力感不足的影响,导致学生减少体育锻炼的频率,这一现象女生表现的较为明显。很多女生由于自尊心和好胜心较强,不愿意将自身弱点暴露出来,失败一次两次就会使她们的自信心受到挫伤,造成身体自我能力上的认知不足,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从而降低训练难度,对学生多一些鼓励,以增强学生锻炼的自信心,最终帮助他们树立身体自我能力的积极认知。
四、总结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上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现已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虽然形成的理论不够完善和成熟,但是对学校体育教学实践活动起到了积极地导向作用,并且使健康体育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找到了具体化的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张姝玥(1983-),女,广西来宾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程诗婷(1990-),女,山东枣庄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4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XSH023)、广西哲社规划课题(项目编号:11FSH024)、广西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BS10002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34-02
大学生自杀是大学生自愿和故意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1]大学生自杀现象给家庭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给学校和社会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预防大学生自杀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和心理卫生工作的首要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自杀的现状
目前,大众获得大学生自杀的信息大都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据媒体报道的不完全统计,从2001年到2008年,中国大学生自杀的人数逐年增加:2001年大学生自杀8起,2002年27起,2003年62起,2004年68起,2005年116起,2006年130起,2007年140起,2008年149起。[2]有过自杀想法的大学生甚至达到26%。[3]
二、自杀人际理论简介
自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对自杀现象的观察和研究,Joiner等人提出了自杀人际理论。该理论涵盖了绝大多数的自杀风险因素,并展现自杀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获得了许多学者的认可。
想要自杀的人只有小部分会自杀而死,例如每年有3.3%的美国人认真考虑过自杀,有1%的人会制定一个自杀计划,有0.6%的人进行了自杀尝试。[4]自杀人际理论提出:人们自杀致死是由于他们想要自杀并且有能力自杀。每个想要自杀的人都有其各自独特的原因,而这些复杂的原因之所以引起人们自杀意念,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了个体出现归属感缺失和自我累赘认知这两种人际认知障碍。如果个体同时还具有自杀的能力,那么自杀意念就容易转变为自杀行为,如图1所示。
1.归属感缺失
归属感缺失是指个人丧失归属感,感到孤独并且缺乏可以相互关爱的关系。归属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要,当这一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导致人们产生自杀意念。家庭冲突严重、失恋、朋友数量少或关系不亲密、被他人孤立、较少与他人接触都会造成归属感缺失。
2.自我累赘认知
自我累赘认知是认为自己是他人的累赘和负担,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憎恨。他们讨厌自己,认为自己是多余的,自己的死亡会让家人和朋友过得更好。患严重身体疾病、觉得自己有较多缺陷、失业、欠债、缺少父母关爱都是自我累赘认知产生的原因。此外,低自尊的人,容易感到自责、羞愧和不安的人也容易产生自我累赘认知。
3.自杀能力
自杀人际理论认为:具有自杀能力的人不仅对死亡是低恐惧的,而且具有较高的疼痛忍受度。[5]与进行了自杀行为的个体相比,那些有严重自杀意念但没有自杀行为的人对死亡的恐惧更高,对身体疼痛的忍受度则较低。有过痛苦经历的人由于对疼痛和恐惧的习惯而具有自杀的能力,例如被虐待、久经疾病困扰、有过自杀尝试等。有过自杀经历的人最危险,因为他们具有最高水平的自杀能力。此外,冲动或具有侵略性的个体由于有较多的挑衅行为(如打架、注射)而更有可能获得自杀能力。
4.自杀行为的发展过程
人们偶尔会觉得没有归属感或认为自己是多余的,这种短暂的感受并不会造成威胁。但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则会导致自杀意念。自杀意念要发展成为非致命或致命的自杀尝试需要个体拥有自杀能力,不具有自杀能力的人或许会因为对死亡和疼痛的恐惧而不进行自杀尝试。但是,这些曾经自杀的人,他的余生都有再次自杀的可能。[6]
三、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走上自杀的不归路?在2010年1月2日至2011年10月24日媒体报道的133件大学生自杀事件中,有60件粗略的说明了当事人自杀的原因。对这些原因进行归类总结,具体见表1。
分析发现引起大学生自杀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人际问题、学习就业压力、精神疾病和生理缺陷或疾病等问题上。根据自杀人际理论,这些原因并不能直接导致大学生自杀,而是使其产生了归属感缺失或者自我累赘认知。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恋爱关系、家庭关系以及与同学朋友的关系。爱情陷入困境、冲突不断的家庭关系、没有亲密的朋友、被同学排斥孤立等人际问题会令大学生缺少相互关爱的关系、感到孤独,进而丧失归属感。在学业及就业中受挫会使大学生产生自我无用感,认为自己不但无法实现自我价值还会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自觉对不起家人和朋友而产生自我累赘认知。生理有缺陷的大学生一方面容易受他人歧视和排斥,难以获得归属感,另一方面普遍比较自卑,甚至憎恨和讨厌自己。具有高自杀风险的精神疾病主要是抑郁症,严重的生理和心理疾病患者会因为不愿意拖累家人和朋友而选择自杀。此外,长期的病痛折磨使得他们对疼痛的忍耐性更高,对死亡的恐惧更低,更可能出现自杀行为。
四、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
根据自杀人际理论,自杀行为是由归属感缺失和自我累赘认知到自杀意念再到自杀行为逐渐发展而来的,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建立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
1.基础预防
基础预防以全体大学生为对象,旨在增加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归属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定期评估学生的心理状况。
(1)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包括对学校物理环境、班级和宿舍人文环境的建设,通过丰富的校园活动、融洽的同学关系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增强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和班级归属感,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学校或班级中重要的一员、被他人接受和尊重。
(2)实行生命教育。以情感教育提升学生对生命的情怀,以人格教育提升学生对自我的完善,以认知教育提升学生对外界的认识,以思想教育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责任。让大学生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感恩惜福,珍视自己、关怀他人,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人生观。
(3)建立心理档案,筛选危险人群。进行多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根据所获信息为每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首次调查应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之后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时段,例如在入学时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状况,在期末考试前和找工作时进行调查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就业压力。每次测量都需筛选出归属感较低、出现自我累赘认知以及自杀意念的学生,开展中、高级预防。
2.中级预防
中级预防的对象是缺乏归属感或出现自我累赘认知但没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对这部分学生的预防和帮助,主要通过培训班级心理委员和生活辅导教师来实现。每个班级设立1~2名心理委员,生活辅导教师可由班主任或辅导员担任。除了基础预防的心理测量中反馈的学生之外,心理委员和辅导教师需关注班级中的一些特殊学生,例如失恋、人际关系不好、家庭不和睦、贫困、自卑、患重大疾病的学生,检查他们的归属感和自我认知。针对归属感缺失的学生,给予关怀和支持,做他们的朋友,教他们人际交往的技巧;针对具有自我累赘认知的学生,提高其自信心,令他们接纳和肯定自我。此外,心理委员和辅导教师还需时时监控这些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这些学生归属感缺失和自我累赘认知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特别要注意,一旦学生出现自杀意念,马上转介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高级预防。
3.高级预防
高级预防的对象主要是出现自杀意念但无自杀行为的大学生,来自基础预防中的心理测量筛查和中级预防中心理委员、辅导教师的转介,由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咨询教师进行干预。咨询教师一方面要减弱和消除学生的自杀意念,另一方面要防止学生出现自杀行为。因此,除了了解学生自杀意念的强度,咨询教师还需评估其自杀的能力,以判断学生发生自杀危机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叮嘱心理委员和辅导教师密切关注其言行,及时觉察自杀危险的危险信号。
4.危机干预
危机干预针对的人群有三类,包括企图自杀的大学生、自杀未遂的大学生和受自杀事件影响的其他学生。
(1)企图自杀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时,学校主管部门应立即启动危机事件干预系统,建立由当事人所在班级的主管教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工作部门三方组成的危机干预小组。同时,派专业人员稳定企图自杀的学生的情绪,确保将其转移到安全的环境,危急的情况下还应联系警务和医务人员。而且无论事件如何发展,都应通知学生家长。
(2)自杀未遂的大学生。自杀未遂的大学生由于自杀的经历而获得了自杀的能力,他们再次出现自杀行为的几率较高,是极高危的群体。自杀未遂者必须接受专业的心理评估和咨询,这有助于了解其自杀的原因和动机,帮助他们以恰当的方式看待和解决问题,进而真正走出危机。周围的同学和教师也应对其进行干预,主要方式有关心、照料、开导、监管和及时反映自杀未遂者的状况。因此,对自杀未遂者的干预包括两部分:一是专业的心理咨询,二是周围人群的看护和支持。二者应同时进行,互为补充。
(3)受自杀事件影响的其他学生。自杀事件发生后,学校应首先在全校层面进行通报和安抚,而不是隐瞒或限制讨论。然后由各班班主任向本班学生解释,避免谣言传播,减低其他同学模仿自杀的可能性,并关注班内同学对事件的反应。对受自杀事件影响较大的同学,可以通过团体辅导或班级辅导的方式,处理他们的悲伤、恐惧等情绪,与学生坦诚地讨论自杀事件,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五、结语
自杀人际理论对个体自杀的原因及自杀行为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全面而准确的总结,基于此理论来建构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有助于提升高校自杀预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大学生自杀预防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学校各级部门通力合作,进行多阶段、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的预防和干预,才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张天舒.自杀极其预防与干预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朱彤.大学生自杀预防及危机干预策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
[3]方俊明.中国内地在校学生自杀事件频现[EB/OL].http:///wencui/2010/01/hongkong100110i.shtml,2010-01-10.
关键词:学业拖延;干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
引言:
在大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总是有许多学生到了考试前才挑灯夜读;老师布置作业,也总要等到最后才匆匆忙忙地“赶”出来;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也总是找各种借口不能执行,在心理学中,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学业拖延”。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学生的学业拖延现象尤为突出,其中国外研究显示,95%的大学生会有意推迟学习任务的执行,70%的大学生有经常性的学业拖延行为,20-30%的大学生存在长期或严重的学业拖延现象[1]。而国内学者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胡春宝在2008年调查研究发现,70%的高校生存在拖延行为,有15%的大学生会被拖延所困扰。可以说,拖延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学业拖延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讨论。
1. 学业拖延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学业拖延?拖延(procrastination)一词直接来自拉丁词procrastinate,原意是指推迟或推延到另一天。一般认为学习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就是发生在学习情景下的拖延行为或和学业活动有关的拖延行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必要地延迟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并且因此造成学习者的情感困扰,[2]或学习者知道自己应该,也愿意,却没有在预定的时期内完成学习任务。[3]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学业拖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学习任务是学习者应该或最终需要完成的;(2)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3)拖延可以暂时地回避消极的情绪体验,但在拖延以后会带来更高的焦虑。概括来讲,学业拖延是指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由于个体的主观性因素,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或不必要地推迟学习任务的行为。
2.学业拖延的心理机制
学业拖延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那么,其成因何在?许多研究者们已经从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视角出发来解释学业拖延的原因。
2.1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2.2人格特质的观点
2.3行为主义的观点
2.4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3.学业拖延的干预技术
目前对于一般的学业拖延,很少从心理动力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干预,因此主要的干预技术都是是从行为主义和认知—行为主义这两个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3.1行为主义干预技术
行为主义的干预技术的理论主要是基于强化理论和斯金纳的SPI技术形成的。这种行为干预方式的基础理论是:以控制环境中的刺激来改变个体的行为。该理论将拖延定义为:一种交互的功能障碍和行为逃避的过程。其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希望逃避某一任务;二是承诺晚点完成;三是用借口来推脱自己的拖延行为并免受责备。因此干预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重构环境,包括提供容易自我控制的材料,提供更多的外在动力,自我评价的标准和外在的调节;第二,利用社会影响。社会影响包括表达期望和信任,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可以增加自我效能,而拖延者一般都自我效能比较低,公共承诺和监督关系提供培训;第三,培训。培训则包括对他们的日程表、目标陈述和每日行为目标的训练。[9]
其中Ohio州立大学的以网络课程为基础的策略管理干预和荷兰大学的心理咨询者们发展的一种任务管理小组干预的方法就是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理论发展而来的。
3.2认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
诚如上文所述,认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的理论主要是基于非理性观念和自我陈述形成的。认知—行为主义干预理论假设拖延是一种应对策略或者习惯模式。这种干预技术的焦点主要是帮助拖延者发展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帮助拖延者增加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价值、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这些认知上的改变可以让拖延者相信自己的能力,形成新习惯并产生消除拖延行为的信念。因此,认知—行为干预技术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训练:即自我价值、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每个方面都包括这样一个阶段:即简单的信息部分;自我意识练习;自我总结;个人分析;群体反馈和家庭作业。
其中Catholic大学的学生心理治疗中心与Liny等提出的的团体认知一行为干预方法和Jean O’Callanghan提出的学习拖延的叙述性方法就是以认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理论发展而来的。
虽然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所持的理论基点有所不同,但行为和认知主义还是存在共同点的,即他们都是一种积极的、可以通过相对较短的干预时间来实现干预目标的干预技术,而且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互相融合的。他们都是通过对行为的干预和重构消极认知来干预拖延的。
参考文献:
[1]Ellis A.Knaus W J.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M].New York:Signet Books,1977.
[2]Lay,C.,&Schouwenburg,H.Trait procrastion,time management,and academic behavior[J].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aonality.1993(8):647-662.
[3]Senecal,C.Koestner,R.,Vallerand,R.Self-regulation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5(135):607-619.
[4]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M].高校教育管理.2007(3).
一、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必要性
大多数教育者相信,大学生群体思想较单纯,在校生活学习较规律,发生异常行为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乃至“95后”、“96后”的新一代大学生已经逐渐成为校园生活中的主体。比起往届学生,现在的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更多、思想越发有个性和独立,但他们的人生观和心理素质还尚待健全,在人际关系相处中缺乏技巧,容易受到自身不良情绪和外界因素干扰。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疏导,则容易导致某些学生产生人格障碍,进而发展为病态心理,最终做出偏离和违背社会规范的行为。所以,当今高校大学生异常行为的发生现状不容忽视。
面对现状,针对新一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与其相适应的心理教育方式已成为当务之急。当下应结合高校工作,深入分析大学生心理疾患产生的背景和原因,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开展尝试性的心理疏导和道德教育,力图探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和调试方法,并努力从源头上总结出有效的健康情绪培养方式。
在帮助大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同时,德育教育也是有助于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的有效手段。作为高校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构建始终离不开对于学生的培养,学生的道德体系教育是否完善,学生在校园中的生活和学习是否积极向上,学生相互之间的相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辅关系是否融洽等方面,都关系到学生在校的行为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否成功,也是评价和谐校园构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在未来大学生进入社会工作后,在我国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创作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加强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是当下艺术类院校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在平时的学习和创作中融合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并在作品创作中弘扬社会道德及基本价值观。
二、德育工作介入大学生异常行为干预的意义和作用
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现在的大学校园里多为“90后”甚至“95后”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身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是很明确,加上需要经常靠自己处理复杂事务和人际关系,遇到挫折后往往只看到自己在学习生活及与同学交往中的不足之处,甚至夸大自己的缺点,因此容易出现自我封闭、厌学情绪、自卑感、社交障碍、情绪不稳定等无法正确认知自我的情况,如果不及时从源头上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干预,则极有可能让原有的小矛盾演变成大问题。
针对学生自我认识不足,可以通过德育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优点和特长,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同时正确对待可能会迎来的挫折。具体可以通过让学生对自己的每一阶段学习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发现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在某些不足之处取得的进步、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并记录在案,以便在下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进行横向比较。尤其对于部分自我封闭、自卑感情绪较明显的学生,应当鼓励其多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在专业课和文化课的学习上都要经常给予关注,同时可以通过让其参加学生会、学校社团、学校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创造这些学生与外界沟通的机会,逐渐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重新投入正能量的大学生活中。
2.帮助大学生积极融入集体和社会。大学校园集体生活比起中学时期相对单调的生活来说更具有社会性、丰富性等特点,大学生自来到大学校园后,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将自己圈在一个相对独立的自我空间里,久而久之就会逐渐疏远与周围同学的关系,个人行为也不能及时得到别人的帮助和鼓励。相反大学集体生活中可以亲自感受到周围同学所带来的集体力量的强大,在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中,大家互相帮助,讨论各种棘手的问题,从中也可以体验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同时在集体中可以得到更多个体表现自我、认识自我的机会,指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参与集体活动时,锻炼和培养他们一些将来社会活动中所必需的基本素养,造就他们良好的个性素质,也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其他方面特长,为学校所组织的各类文体类、公益类活动出谋划策、添砖加瓦。这样不仅增强了这些学生的自信和能力,而且无形中造就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之间关系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日后他们能够在就业后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团体打下坚实基础。
一、前 言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正式接入因特网,网络学习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四课堂是最近几年的新型课堂,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是广受学生欢迎的一个空间课堂,也是学生参与感最强的课堂。但网络学习方式也给大学生心理带来了诸如网络学习依赖、网络信息迷航、个性扭曲以及网络沉迷等问题。因此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学习心理,研究其规律以提高网络学习效率对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阶段高校本科生网络学习心理素质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心理健康、在线学习心理等。胡凯教授于他的著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中指出,在线学习是大学生在网络条件下掌握和总结经验且用行为的改变呈现出来的心理过程。[1]我国第二十五届全国互联网发展状态统计报告中显示:大学生网民占中国网民的24.3%,网络学习的方式呈多样化趋势。曲佳在《网络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的研究――基于对100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中总结,在网络交流或学习统计上,有67%大学生选择了“上网聊天”, 28%的大学生经常通过网络学习英语或专业知识。[2]康钊发表的《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性心理的负面影响及教育应对》一文中:当下高校大学生目前正在从性意识从萌芽逐步过度到明确和成熟的阶段。[3]但是,针对大学生网络学习心理的评估的研究,以及优化方案的探索仍然较少。
三、优化大学生网络学习心理素质
网络学习的质量直接受网络学习心理素质的影响。自主学习、碎片化学习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的主要特征。[4]网络环境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基础,保障了网路哦学习的有效性。但在良好的网络环境基础上,大学生的个人心理特征需与学习过程相匹配,才能产生良性互动,网络学习的效果才最佳。
(一)树立新的学习观念
要想较好地进行网络学习,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网络学习观,包括:学会学习观,着重说明了科学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在学习实践中自觉去探索,形成学习方式要领的过程。全面学习观,着重说明了大学生必须多元化发展,因此学习也应当是多元化学习。自主学习观,着重说明了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观能动性,积极进取地、有想法地学习。创新学习观,要敢于思索,长于创造,大胆创新,大胆想象。终身学习观,大学生在大学所学的各种知识和专业技能,十分有限,需要连续不停的学习,以跟上社会的必然发展。
(二)建立网络学习导航体系
当网络学习逐渐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时,大学教育者需要既不放弃自己的原有角色,也不对信息技术盲目崇拜或盲目排斥。在信息社会化大背景下,应以学校教育者为主题,建立网络学习导航体系,预防和化解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提高师生交互质量,构建稳定安全的交互平台,组建网络交互学习共同体;有效预防大学生信息迷航,教育者应引导帮助大学生梳理经验,让大学生能依据自己的需要和既定的目标,有效预防网络迷航,避免信息异化及其所带来的问题;努力倡导主流价值取向,正视并疏导多元价值观影响,倡导主流价值取向,促进大学生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养大学生自我效能感,通过自身在课堂上展示网络学习的经验,采用灵活多变的学习形式,建设与大学生知识水平相应的民主、和谐的学习情境,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大学生网络元认知能力,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实施强化网络学习意识、开展网络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网络定位感、加强对网络学习元认知的指导。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建设
对于大学生网络学习来说,大学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关键之处在于不断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自我加强和自我完善。
正确认识网络学习,网络学习方式是不同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但是二者又互相补充,网络学习永远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每个大学生应根据自身的客观因素和实际情况来分析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调整自己的适应状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真正而有效的提高;树立积极的网络学习动机,大学生要不断分析、了解自己上网的原因合目的,在自己想接触不良信息之前告诫自己它的危害,尽量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并建立正向的提醒;努力网络学习能力,只有积极投入到教育者构建的导航体系的学习中来,才能在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同时避免受到伤害,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注意网络学习中的科学用脑,劳逸结合,注意用脑卫生,合理安排,注意用脑时间,优化机制,注重用脑质量。
总 结
本研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网络学习心理,研究其规律,并提出三项大学生网络学习心理素质的优化方法。根据网络学习过程中的总结和分析,有针对性的进行素质优化。形成了优化、评价、改进的闭环素质提升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崇莲.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第一,尊重主体——道德教育的本质从人的本性而言,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性、自觉性、自主性,教育应为实现人的这些“本体价值”服务。中国高校长期以“灌输”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道德知识,不能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德育活动要获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是否把学生的道德需要放在第一位,根据学生自主性发展特点,调动学生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德育活动。因此,提出大学生道德的自主性课题,研究自主性内涵、水平及其表现,以及采取何种方略合理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大学生道德领域自主性的发展,为解决大学生道德发展开拓新视域。
第二,提升社会认知区分能力——道德教育的创新道德领域理论的最新研究表明,个体会对社会规则进行自主性思考,主动将之界定为道德问题、社会常规问题或者是个人问题。而在面临一个具体情境时,个体会对情境中不同的道德成分进行衡量,最终做出某种行为选择。大学生具有更为成熟的领域区分的观点,能够区分现实道德生活的不同复杂成分,更好地处理道德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冲突,协调地权衡不同事务中不同成分的竞争关系、比重。对于建构复杂性的社会和道德推理来说,对于非道德成分的优先考虑十分重要。在领域区分的基础上看待大学生道德发展,可以更加真实和完善地了解其道德推理过程,更加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道德领域特征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第三,发展自主性——道德教育的途径高校德育教育者应该着力理解大学生自主性的内涵,从自主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意识,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下,使他们最终成为独立自主的自我教育主体。自主性概念界定是一个多个学科领域都涉及的一个论题,大学生道德自主性是其再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自我选择和决定权。皮亚杰早就提出所谓道德的自主性是自律,是自我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使他们已经能够从成熟的自我中寻求心理能量来支持自己做出选择,更专注自我的权利与判断。任何道德理论与教育,不通过大学生真正的“内化”,转变成内在自我的判断与行为,都无法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要想取得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大学生内在的自主性实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165-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76 [本刊网址]http:∥
大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地方,也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过渡阶段,通过对专业深入的了解和学习,让学生拥有一技之长,为步入社会做好准备。我国目前发展迅速,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全面,学生不能只会“学”还要会“用”,老师不能只会“教”还要会引导,帮助学生找到元认知策略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真正的掌握英语技巧,保证学生紧跟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
目前很多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适应新的教学体系,对大学中的学习动机、目的、社会性、方法不了解,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大学课堂教学现状存在问题首先表现在教学环境。因为上课人数多,导致学生不能在课堂上逐一练习,无法及时掌握英语的表达方式,不能检验自己对课堂内容的认知程度,这也是“哑巴”英语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课堂学生过多,所以老师不能根据每位学生的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其次表现在教学模式。虽然新课改在不断进行,但是在落实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老师枯燥乏味的讲课模式,失去了新课改的教育要求,不能激发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被动的学习模式只能把英语变成一种压力,导致学生丧失对英语的认知能力,降低学习的效率。最后表现在学生的认知能力。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存在很大差异,中学英语过多的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基础理论知识强行记性,为了适应考试制定教学任务,让学生成为了学习英语的“机器”,无法掌握和运用英语的本质。大学英语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老师“放手”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很难适应,导致学生厌恶英语,找不到自我认知的途径。所以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二、元认知策略对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意义
(一)元认知策略的内涵
元认知指的是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调节过程。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学习方法,根据学生自我认识的能力和过程,有效地进行监控和指导。通过学生有意识的利用元认知,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知识、体验、监控进行完善和调整,保证学习方法的科学有效性。根据元认知策略的计划、调节和监控进行有效率的学习,通过用英语进行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修正。
(二)元认知策略对大学英语的作用
找准学习策略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元认知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的学习情况,在学生能力水平、知识运用、完成学习任务情况等方面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实施;元认知策略可以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通过自我认知和监督进行调节,让英语融入到生活中,遇到问题通过元认知策略进行解决。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英语目的不同,所以要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通过元认知策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个性,按照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选择科学合理的方法,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觉性。通过对学习方法的及时调节和控制,客观的评价自己。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大学生元认知策略
(一)加强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认知
通过丰富元认知的知识,首先要对英语学习方法有正确的认识。老师不能因为大学课堂学生多,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单一的理论教育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导致学生排斥英语,不愿意“说”英语。例如在大学英语阅读训练中,学生首先应该对自身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推理能力、理解能力有一定认知;其次对阅读题的内容认知,了解阅读材料的背景、内容、单词量和问题,从而更快地进行分析;再次就是对自己阅读速度认知,理清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及时调整,提高做题效率和质量;最后就是针对阅读方法进行归类总结认知,通过前三种认知的过程,找到合适的阅读技巧,提高分析能力和阅读速度,把原有的基础知识合理的应用。老师传授学习方法,让学生有意识的对自我认知进行选择,全面实行元认知策略教学。
(二)增进大学生学习英语的体验认知
学习英语的方法与体验认知是分不开的。学习方法的完善和选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主动学习,认知学习中产生的情感因素,通过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认知到学英语的趣味,同时可以设计一些难题,让学生体验失败,通过积极面对困难来解决问题。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英语词汇的小游戏,让学生五人一组“你来比划我来猜”,同学们根据对词汇意思的认知,做出相应的动作,让小组成员来猜单词,并准确用单词进行造句。如果猜错,老师可以设置困难,让小组的五位同学每个人利用单词进行造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也可以巩固学生英语语法的基础运用。因为课堂人数多,所以每节课老师可以随机建立两个小组,这样就能避免学生的侥幸心理。这种体验认知方式,才能真正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在英语学习中。
(三)确定大学生学习目标的监督认知
为了更有效果的进行自主学习,需要学生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方法认知和体验认知,对学习的过程进行自我监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大学生独自思考的能力,不能等着老师教,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解决问题和对新知识进行主动认知。老师要让学生在体验认知后总结经验,对自己进行评价,适当的调整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科学有效的计划去学学英语,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四、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在大学英语中的实施
大学英语注重培养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强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通过英语听力、写作、口语方面实行元认知策略,能更具体有效的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一)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实施元认知策略
“说”英语的前提是要学会“听”,只有学生“听得懂”才能“说的清”,所以在听力教学前,要让学生对听力内容进行提前认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的运用,提前对听力中陌生单词进行了解,在听力训练前,用最短的时间做好基础准备。例如学习“Friendship”一章中,通过学生对单词和短语的认知,帮助学生猜测听力文章的内容,在课前老师可以给学生留十分钟,让学生准备听力问题“What does a fair weather friend mean?”“Whatdose Dionne Warwick think friends ale for?”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问题,调动学生的自我认知,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问题,让学生准确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有效改善“哑巴”英语现象。
(二)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元认知策略
在大学英语中除了听、说、读的练习,更重要的就是英语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自主认知写作。通过了解写作的意图,提升学生元认知的意识。老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制定教学方案,清楚学生的写作习惯、元认知的水平进行教学,对学生在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自觉地巩固基础知识和积累词汇量。学生在写作中遇到语法、词汇、语序等问题,通过元认知策略进行分析纠正。大学英语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英语要会准确的“写”才能流利的“说”。
(三)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实施元认知策略
一、前言
1.研究背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培养其独立思维,增强其工作能力,使其快速适应社会,形成较强的职业心理抗压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根据自我认知、环境认知,确定将来的职业方向,选择适合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并为之制订计划,为之行动的过程。舒伯(Donald E. 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指出,18~22岁处于职业生涯过渡期,22~24岁处于职业生涯试验承诺期。而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24岁,正好跨越了这两个时期,处于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因此,在职业生涯发展探索阶段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进行良好规划,对其职业发展以及生活具有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2.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不仅是教育创新精神的体现,而且有助于运用教练技术发掘大学生的自我潜能,增强其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成功的机会和应对竞争的能力。根据对以往文献的研究,笔者认为教练功能在职业发展、改善心智模式、心理支持、角色规范四个方面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假设
1.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搜索、鉴别以及整理,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对教练功能以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初步认识,得出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相关结论,为实地调研奠定理论基础。教练技术是通过完善心智模式发挥潜能并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教练功能是指教练运用教练技术,通过改善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使其认清自己当前的状态和情绪,根据其表现给予建设性的反馈,使被教练者及时调整心态,发挥其潜能,有效实现目标。教师在把理论知识与方法教给学生的同时,还要为学生制订周密、系统的训练计划。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及时评估,学生要及时反馈。据此,教师应及时调整训练方法,以便得到更好的效果。(2)问卷调查法。教练技术起源于美国,只有38年的发展历程。当前,我国关于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研究也比较匮乏。因此,基于文献研究,本文制作了关于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的问卷,并对北京、上海、长沙、兰州四个城市不同级别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在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后,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了相关的统计与分析,通过这些数据了解了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2.研究假设。通过文献研究,结合教练技术内涵,得出教练功能量表。本量表从四个方面衡量教练功能,分别为职业发展、改善心智模式、心理支持、角色规范,共计20个题项。职业发展是教练与被教练者就职业目标等相关问题进行沟通,并通过经验与知识的传授,给予被教练者支持以及挑战性任务,使被教练者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了解被教练者对职业发展的倾向;改善心智模式是指被教练者在教练的引导下找出盲目区域和隐蔽区域,使其摆脱自我的束缚,突破自我,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心理支持指被教练者在接受教练的咨询过程中,与教练建立关系,形成可以取得良好教练效果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进而获得分享、鼓励等心理方面的支持;角色规范是教练作为行为楷模的角色,并运用其行为、态度以及技巧等方式作为表率,使被教练者从中学习获益。根据学者们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得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量表。此量表从自我认知、环境认知、职业目标以及职业行动四个方面衡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共计18个题项。自我认知是指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在自我深刻认识基础上形成的,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要想得到比较客观、中肯的结论,需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环境认知是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明确未来职业发展的环境因素以及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了解环境的变化状况;职业目标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之分,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环节,职业目标的设置要遵循具体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相关性、时间限制性的SMART原则;职业行动是在对自身及环境有深入认识,确定职业目标后,制订具体的行动计划,以保障职业目标的实现,并努力采取行动进行改变。量表的测量方式均采用Likert 10点计分的方式,让被试者在“1-非常不同意”到“10-非常同意”中进行选择。经过前期的实证研究检验,该量表具备较好的信度与效度。
三、调查分析
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50份,回收率为89.29%。其中有效问卷242份,有效率为96.80%。被调查者中男、女所占比分别为43.80%、56.20%;大一至大四年级占比分别为:25.21%、24.38%、24.79%、25.62%;所在城市中,长沙、兰州、北京占比均为24.79%,上海占25.62%(见表1)。调查样本在性别、年级、所在城市方面减少了对调查整体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比较具有代表性。
2.相关分析。运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得出表2中各维度的均值、标准差以及Pearson相关性系数。其中各维度间的P值均小于0.01,表明各维度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各维度间相关系数在0.4~0.8之间,表明各维度间存在正相关。因此可知假设成立,即:教练职业发展功能、教练改善心智模式功能、教练心理支持功能、教练角色规范功能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环境认知、职业目标、职业行动分别有显著的正向作用。
通常情r下通过以下取值范围判断变量的相关强度:
0.8~1.0:极强相关;0.6~0.8:强相关;0.4~0.6:中等程度相关;0.2~0.4:弱相关;0.0~0.2极弱相关或无相关。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1.研究结论。(1)教练技术功能发挥整体水平较高。本研究采用教练功能量表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教练功能的四个维度――职业发展、改善心智模式、心理支持、角色规范得分均较高,表明目前教练功能作用发挥较好,教练技术功能发挥整体水平较高。(2)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正向作用。根据教练功能量表以及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量表收集数据的分析,教练功能的四个维度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四个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因此可以推断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正向作用。(3)教练技术的不同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不同程度的作用。相比自我认知与环境认知而言,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职业目标与职业行动的影响力较弱。在我国,教练技术发展较晚,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不够成熟,因此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不均衡。
2.研究建议。(1)建立完整的教练技术体系。建立完整的教练技术体系是发挥教练功能最大效应的保障。首先,应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市场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引进教练技术;其次,创建教练型校园文化,对具有教练资质的教师进行培训,打造教练型教师队伍,提高教练专业化程度;再次,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构建更加多样化的教练形式,包括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教练辅导。(2)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对处于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环境,帮助其确定职业目标。首先学校应为大学生提供实习信息、实习平台和实习基地,使大学生能适应市场需求,增加就业机会;其次,大学生应根据自身职业目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再次,大学生应考取相关职业证书,增加就业砝码。
因为职业证书是劳动者进入某一行业或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也是规范劳动力市场的一项有力措施。(3)加强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实践出真知,只有加强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不断积累总结经验,教练功能才能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得到最优化的发挥。首先,教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较强的正向作用,认清教练功能对大学生职业生涯划的重要性;其次,根据教练技术的内涵以及教练功能,学校应探索并设置符合教练式教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建立良好开端;再次,教练技术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完成这个过程的每一步,才能得到一个圆满的职业生涯规划,因此要保证教练技术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中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使教练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张晓燕.简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关系[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2):119-120.
[2]赵季秋.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3]曾令华.应用教练技术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9):48-51.
[4]黎翠红.变“教师”为“教练”构建科学高效的训练体系[J].教育观察,2016,5(3):57-69.
[5]朱红,闫广芬.基于教练技术的大学生生涯辅导模式建构与应用[J].高校教育管理,2012,6(2):85-90.
抑郁自21世纪以来逐步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特别是它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抑郁也作为主要危害因素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大学生因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的增大,失恋、心理失衡等原因,抑郁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并且因抑郁症的发作而发生行为失控的恶性事件。抑郁症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主要疾病。有研究显示,大学生中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32.10%[1]。大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调查显示大学生抑郁症状流行率为42.96%[2]抑郁障碍现在的患病率为23.66%,有的同学因抑郁而出现轻生念头和自杀行为。本研究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理论为主要依据,从抑郁症状的成因、症状表现及其特性等方面设计团体干预方案,探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来自于某医学专科学校,通过学校广播,校报,学生会等方式募集73名自述存在抑郁困扰的大学生用SCL-90,SDS量表对这些大学生进行测试,得分≥3分的学生为49人,对这些学生进行鉴别性访谈,入组条件为:①抑郁症状持续半年及以上;②具有三条及以上核心症状;③中等程度及以上影响到社会功能④了解团体辅导的设置能够持续参加8w的团体活动。排除条件为符合以下任意一项:①具有精神病性问题;②具有严重的人格障碍;③正在服用精神科药物治疗;④不能按照团体辅导设置坚持参加。最终确定28人符合入组条件,随机将其中14人作为参照组成员,另外14人作为实验组成员。其他成员根据其意愿另行安排个别辅导。
实验组14人其中男生5(36%)人,女生9(64%)人均为医学生平均年龄19±2岁对照组14人其中男生4(29%)人,女生10(71%)人平均年龄19±2岁。两组成员人口统计学变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工具
1.2.1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共90个项目包括10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项目,各项目均是1~5级评分。
1.2.2抑郁自评量表(SDS)[3]共20个项目,各项目均是1~4级评分。设有少量反向评分项目。
1.2.3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3]共24个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
1.3方法
1.3.1干预方法 团体咨询前对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并对实验组进行为期10w的团体辅导,分别为每周六下午15~17点中途休息10min,共20h。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
1.3.2干预方案 设计10次团体活动每次都有比较明确的主题分别为相识、增加信任感、和建立小组气氛,人际关系训练,认识抑郁,思维辩驳,智慧碰撞,情绪表达训练,放松训练,自信心训练,结束活动等。10次训练围绕一个主题即认识抑郁,走出抑郁。10次活动共分为4个阶段:①开始阶段,介绍小组活动规则,保密制度,建立信任,相互认识,增加小组凝聚力;②发展阶段,继续增强凝聚力,进一步建立信任,初步探索抑郁的成因,认知探讨,抑郁秀,角色扮演,角色互动,角色互助等活动;③成熟阶段,进一步进行互助探讨,实践中的困惑讨论分享,深入认知理论,建立新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生活态度,新的行为模式;④结束巩固阶段,协调自我,自我认知矫正,提升自我价值感,展望未来,处理离别,总结回顾。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包含讨论、回顾、游戏、角色扮演、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不仅注重成员的认知方面的改变还有意识地进行行为控制训练的改变。实验组辅导结束进行小组分享,效果评价,意见反馈等主观评价的方法。
2 结果
2.1团体心理辅导前后评定结果比较 实验组在辅导前,辅导后,辅导结束3个月,在SCL-90总分及抑郁因子得分,SDS,HAMD得分上均显著低于前测的分;对照组在辅导前,辅导后,辅导结束3个月,在SCL-90总分及抑郁因子得分,SDS,HAMD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实验组被试对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主观评价 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成员进行心理辅导后从缓解痛苦体验、认知模式改变、人际关系、应对方式、情绪控制、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了评价。有93%的人认为目标达成,有79%的团体成员认为本次团体辅导对他们的痛苦缓解有很大的帮助,21%的团体成员认为有一定帮助。93%的同学认知发生改变,79%的同学行为发生了改变,100%的团体成员认为总体有效(见表2)。
3 讨论
团体心理辅导是与个体心理辅导相并列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方法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积极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途径之一[4]。它具有普及性、体验性、探索性等特点。欧阳丹等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它不一定要在心理压力情况下才发挥保健作用而在与平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5]。已经有相当多的实践证明,团体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辅导模式。近年来在精神健康领域尤其是在西方国家针对抑郁症的团体治疗逐渐成为配合药物治疗的一种主流手段尤其是在抑郁症治疗方面中国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发现抑郁症的团体治疗效果显著于个体治疗[6]。本研究显示通过团体心理辅导能提高在校大的人际交往能力,互相帮助,自我效能及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使大学生抑郁的症状得到控制并减轻。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的抑郁症状有明显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冲,洪月慧,杨思.应激性生活事件、自尊和抑郁在自杀意念形成中的作用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190-191,164
[2]杜召云.1734名大学生Beck抑郁自评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
医学伦理学,1999,5:9.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5-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