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三国故事的歇后语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抢答激趣。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
二、走进“三国”
一群英聚会。
1、导入:读完《三国演义》,同学们一定有这么一个印象,小说结构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今天,我们就来个群英聚会,说说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学生汇报。
如学生甲:我敬佩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学生乙:赵云是我最敬佩的英雄,他不仅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
学生丙:我最敬佩的英雄是曹操,他能征善战,才华横溢。
……
教师小结: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由于《三国演义》人物众多,有1200多个,今天我们就重点谈谈大家非常熟悉的,也是同学们提到的最多的人物,让我们大家对他们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分组。主要分为:曹操组、关羽组、诸葛亮组。
4、展开陈述与辩论。
学生自由发言争辩,教师略加点拨。
陈述辩论要点:如:诸葛亮神机妙算挫群雄,鞠躬尽瘁为国家。智者一失用马谡,失守街亭成遗恨。
曹操才高八斗诗篇传千古,能征善战英明后人赞,识才善用情义令人敬;自私多疑不容人,奸诈残暴人人骂。
关羽义肝侠胆足见英雄气概,无所畏惧尽显虎将风采;义释曹操一念铸大错,高傲自大失足千古恨。
……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关羽是否忠义之士,诸葛亮是否妙算如神,曹操是否识才善任等问题从书中找依据进行辩论。
教师小结:在同学们唇枪舌剑间,尽显英雄本色,让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现在我们对人物又有了新的认识。读书就要这样,读读、想想,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辩一辩,倾听别人的看法,全面认识事物。
5、请学生再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
二计谋集锦。
1、教师谈话:“三国”里最精彩的是战争,这些战争不仅斗勇,而且斗智,主要是智慧与计谋的较量。有人统计过,小说描写了四百多处计谋,可以说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写计谋的书,说到“三国”必然要说计谋。
2、学生讲述战争故事,并说出使用的计谋名称。如:孔明智激孙权、周瑜是激将计,其中反用了美人计;黄盖受刑是苦肉计,投靠曹操是诈降计等。
三词语积累
1、教师谈话:《三国演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名著之一,它留给我们众多的文化财富。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成语、歇后语数不胜数。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成语、歇后语。
成语:
一身是胆(赵云)望梅止渴(曹操)
赤膊上阵(许褚)割发代首(曹操)
乐不思蜀(刘禅)单刀赴会(关羽)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
歇后语: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
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
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
……
四“三国”超市
1、教师谈话:通过阅读,经过我们的活动,大家对“三国”中的人物、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我们就合伙开一家“三国”超市。
2、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为自己喜欢的人物捏泥塑、造兵器、画服装;为自己喜欢的故事配画面、配声音;为自己喜爱的精彩片断写感受。)
3、交流活动成果,谈创作感受。
三、“三国”链接
教师建议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1、了解三国纷争的历史。2、了解历史上的曹操、刘备等人物形象。3、看后人是如何评价《三国演义》的?
四、活动成果
1、学生收集的与“三国”有关的成语、歇后语的材料编印成册。
2、学生为“三国”故事而配制的连环画、录音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
2012年秋季,仙游一中复办了中断十五年的初中部。我服从学校安排,来到七年级担任历史科教学。在这一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我既体会到初中历史教学的艰辛,也体会到初中历史教学的乐趣,真可谓酸甜苦乐,皆有感触。本人认为,初中历史教学有别于高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更侧重于理性分析,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初中历史教学更侧重于感性分析,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当然,初中历史教学与高中历史教学亦有许多共性的地方。我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担任初中历史教学的。所以,当20多年后我重返新课程初中历史课堂时,因为有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积淀,我便能更加科学有效地驾驭初中历史课堂。在此,本人想谈谈构建有效的初中历史课堂应注意和把握的几个原则。
一、 思想性原则
众所周知,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对学生本人来讲,可以为他今后的发展道路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而对于整个国家民族来讲,这就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了。初中历史教材中富含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作为历史老师,我们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岳家军、戚家军战无不胜的纪律意识,学习文天祥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学习郑成功的爱国情怀,等等。
二、 人文性原则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理念。每一位历史教师,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意识,使学生成长为一名具有人文思维的理性的人。在这方面,历史教师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是开展探究课活动。比如,我们可以结合七年上册探究课一"破解彩陶之谜",向学生们展示新石器时代人们的生产水平和生活状况,了解那时人们的精神世界。二是引导学生观察历史图片。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开封禹王台大禹治水石刻画",从中感受大禹率领民众,夜以继日,不畏劳苦,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三是引导学生阅读楷体字内容。楷体字内容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好宋体字的内容。如讲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楷体字内容,让学生体会到孔子这一公平的教育理念,也让学生体会到只要不管什么人,只要肯下苦功都是可以成才的。又如讲到司马迁与《史记》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楷体字内容中总结出司马迁取得成功的几个原因:家庭熏陶、博览群书、注重实践、忍辱负重。另外,教材中的"每课一得"、"材料阅读"等也富含人文性,教师应充分予以利用。
三、 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动好学生学习初中历史的积极性,既可以为学生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奠定基础,又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时时刻刻注意到这一学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有这么几个做法:一是举行课前三分钟历史小故事比赛,每次一位,让学生自己报名后事先认真准备,老师点评后,由全班学生投票,优秀讲演者在期中期末考时酌情给予奖励分。二是举行专题的历史故事会。我在介绍完三国鼎立的历史后,就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国故事会"。首先老师简要地绘声绘色地复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精心准备,然后推选代表上台,最后全班集体朗读老师自己创作的诗歌"说三国,道三国,三国故事人人说,三国故事人人爱,三国故事传四方,三国故事永流芳",全班学生兴趣盎然。三是结合学校科技周活动,举行了"历史谜语有奖竞猜活动"。教师事先采集了初中学生认知范围之内的历史谜语,用小布条张贴悬挂在科学楼内,答对的同学老师奖励一个小礼品。
四、 兼容性原则
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实际上,政史地亦不分家。这些道理说的都是一个意思,不管是高中历史教学还是初中历史教学都要注意学科之间的有机渗透。在这方面,初中历史教学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这里介绍几个做法。一是渗透成语典故。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我在上课过程中,经常渗透一些成语典故。如讲到"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时,介绍成语典故"三过家门而不入";讲到"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时,介绍成语典故"老马识途","尊王攘夷","退避三舍","问鼎中原","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等。学完七年历史上册后,我还组织学生举行一场成语历史故事竞赛。既可以增强学习历史的趣味性,也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学好语文积累了有益的素材。二是渗透歇后语知识。歇后语也是祖国语言文化的宝贵遗产,学好歇后语,对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大有裨益。如"孔子佩腰刀-不文不武,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周瑜)谋荆洲---陪了夫人又折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等等。
五、 条理性原则
由小学到初中,初中学生正经历着由小学到中学学习方式的转型。一方面,学习的科目极大增加,另一方面,需要学生阅读的内容也急剧扩大。据我观察,许多刚上初中的同学,对于中学的学习方法是一头雾水一面茫然。作为老师,就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由严重依赖老师到逐渐适应独立自主,逐渐做到自主学习。就历史老师来讲,可以通过课堂示范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潜移默化的思路让学生知晓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本人认为,历史老师最主要的就是对初中历史教材进行合理地取舍,在尊重历史教材编写思路的前提下,对历史教材进行再创造再加工,在此基础上认真设计好每一课的板书,用科学规范条理清楚的板书引导学生,并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作为课后复习的重要依据。如七年下册第11课《宋金南北对峙》,教材编写比较乱,学生不易掌握。但通过条理性的板书设计,这一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一、金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二、北宋的灭亡(时间,标志);三、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四、宋金关系(宋金战争,宋金议和,金朝的汉化改革)。这样的板书设计,纲举目张,条理清楚,学生对本课的内容一目了然。
参考文献
一、设计理念
1.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更全面地了解书中人物的特点和品质。因为,《草船借箭》的故事所反映的人物及人物的特点都很有局限性,只有继续读《三国演义》中的其它故事,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人物和事物,从而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哲学观的渗透和教育。
2.教材是本,课外阅读是延伸和拓展。在进行课外阅读时,不能本末倒置,应以教材为本,充分发挥教材的“发面”作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并向学生渗透这一理念:阅读、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生活,才是语文学习的大课堂。
3.“活到老,学到老”,“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些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确已让我这个进入不惑之年的教师体会得淋漓尽致。通过一些阅读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读书的同时,也迫使自己不断地阅读、学习,来弥补知识的不足。
二、活动时间及安排
第一阶段:课外一周阅读,搜集整理
第二阶段:课上一课时交流,促进阅读
第三阶段:课下张贴展示,结集成册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课外一周阅读,搜集整理。
1.提出本次阅读的内容:关于《三国演义》的相关资料。
2.师生交流,相互提示查找范围:故事、对联、歇后语、诗歌、人物、成语、著名战例等。
3.教师投影,温馨提示:自由结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第二阶段:课上一课时交流。
1.精彩回顾
(1)谈话:学过《草船借箭》一文后,给你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自由回答)
(2)谈话:下面,我们就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好吗?
(3)表演精彩片段,简单评论。
(4)自由交流文中主要人物及印象。
(这一系列活动的安排,既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七嘴八舌“话”人物
(1)结合《三国演义》一书中的故事或其它资料,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论。 (找到人物画像或画了人物的,在投影上展出)
(2)拓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
(3)播放课件:猜猜他是谁。(书中的各类人物)。 (设计理念:由内而外,自然过渡。再把自己画的展示给大家,被别人欣赏,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期盼,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是激发其潜能的最好老师。“猜猜他是谁”这一环节,充满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3.“三国故事”我知道
(1)比一比,看谁知道的三国故事多。
谈话:我们学过了《赤壁之战》,还有今天的《草船借箭》。你还知道哪些故事?
(2)我来讲故事。
4.“三国知识”大比拼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如:对联、歇后语、诗歌、手抄报展示、自写诗诵读、成语、著名战例等。
(设计理念:著名教育家说:“与其守成法,无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无宁展个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体差异,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2)播放课件(原文片段):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原文穿插其中。
附原文片段如下:
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
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盆于臂下接血。佗曰:“某便下手,君侯勿惊。”公曰:“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后人有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设计理念:首先,选择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另外,教师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中也适时地参与其中,体现了新课改环境下教师“学习伙伴”、“朋友”的角色,营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也让学生初步了解原著,从而更好地阅读原著。因为,教材所选的《草船借箭》一文是通过改编的现代文。)
5.“三国歌曲”大家赏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既丰富了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6.教师总结
谈话: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三国演义》已成为永远的历史。但它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享之不尽的。现在,你一定还有很多疑问想弄明白吧?那就继续走进《三国演义》吧!
我们的口号是:(学生齐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第三阶段:课下张贴展示,结集成册。
1.择优(手抄报、故事、人物等)张贴在教室的看板上。
“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强烈的欲望,那就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探索者、发现者,儿童的这种欲望尤其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孩子们每阅读一个专题或一本书后,教师就抓住契机,举行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会。让每一位孩子都有展示阅读收获的机会,每一位孩子都品尝到阅读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起更大的阅读热情。
阅读《365夜故事》后,实验班举行读书交流会,教室布置得像童话的世界:正面黑板上写着活动主题“《365夜故事》读书交流会”,周围画着许多泡泡,写着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教室的墙上张贴着孩子们读书时画下来的画儿,色彩明艳,夸张,充满童真童趣。交流的内容更是丰富多彩,讲故事,朗读优美句段,小组合作演故事,谈读书收获,介绍自己画的故事等等。孩子们把《猪八戒吃西瓜》《小蝌蚪找妈妈》《长颈鹿看病》的故事演得惟妙惟肖,令人捧腹大笑。尤其是那个猪八戒摔跟斗简直像专业演员。
阅读《三国演义》后,举行一次“走进三国城”读书交流活动:看一看,“三国城”手抄报、三国人物画像、三国故事精选画;说一说,三国演义中的妙计、成语、歇后语;猜一猜,有关三国的人名、地名;读一读,三国故事的精彩片段……孩子们徜徉在“三国城”里,展示阅读的成果,回味阅读的历程,交流阅读的收获,整整一个下午,还觉得意犹未尽。
此外,古诗词朗诵、默写比赛、问题抢答、闯关游戏等活动也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交流形式。
二、交流,触摸语言的精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所以,语言,是阅读的起点,也是阅读的归宿点。
在阅读了杨红樱的《四个调皮蛋》后,我们举行了一次读书交流会。《四个调皮蛋》这本书除了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外,语言诙谐幽默,人物特点描写细致也是吸引孩子阅读的原因。如何引导孩子品赏语言的精妙呢?教师先抛出这样的话题:这本书里写了哪些人物?学生很快就说出:马小跳、张达、毛超、唐飞、路曼曼、夏林果等20个人物。教师又顺势而导:这20个人物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在书中找到能说明理由的具体的片段或故事情节。喜欢河马张达的,就读出描写张达嘴巴大的句子,读出张达当守门员时神气十足的片段,读出描写张达在脑门敲鸡蛋那干净利落的动作片段;说到张达奉行“君子动手不动口”时,就举出他为选班花打架等。喜欢毛超的,就在书中找出毛超爱讲废话的故事,并且把他编的顺口溜背得有声有色;找出毛超机灵的特点,如神秘兮兮的“四全齐美”的计划、声东击西甩掉跟踪、制造爆炸新闻等。说喜欢唐飞的,就找到描写他模样可爱的句子:矮墩墩、胖乎乎,爱穿一件黑色的牛仔背心。背心的扣子扣不上,只好把又圆又大的肚皮露在外面,那样子跟南极的企鹅像极了,所以大家都叫他“企鹅唐飞”。一提起马小跳,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他喜欢玩,玩失踪、玩传纸条、春游带食物忘了带笔记本;说他也有勇敢的一面,抓盗兰草的贼,还讲义气,出钱请哥儿们上厕所等等。
就这样,引导学生在读故事、画精彩语段、说故事情节、表演故事对话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运用语言,感悟语言。有的同学像语言“小侦探”,连一个细节、一句话都不放过,“有趣,好玩”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可以触摸的语言形象。在交流中,人物的形象越来越丰盈,语言的精妙越来越凸显。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读书的方法――透过语言感悟人物形象,体悟故事内涵。
三、交流,提升审美的情趣
课标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我们鼓励孩子的个性化阅读,欣赏独特的见解,也允许互相补充,允许争论。
《四个调皮蛋》读书交流会上有位同学谈到喜欢唐飞,因为他吃零食技巧高超,在上课时也吃,但从来没有被老师发现,特别有趣。教师就及时点拨:“这个片段作者描写的活灵活现。咱们再读读这个片段,想一想,有什么话要说?”一会儿,有人发言:“上课吃零食是不对的呀。我们可以模仿作者准确运用动词的方法,但不赞同上课吃零食。”有位同学喜欢张达的理由是:张达嘴大,舌头也大,说话结巴,把“毛超”说成“毛刀”、把“马小跳”说成“马到”特好玩,我们班的某某说话就这样,还特意朝那位同学笑了笑。看来该同学从书中学到的不是精华而是糟粕。如何正确引导呢?老师没有直接表态,而是问:张达还有哪些特点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说:张达乐于助人,用脑门帮同学敲鸡蛋。有的说:张达是优秀的守门员。有的说:张达力气大,“自由竞争”当上了总经理。有的说:张达讲义气,说好了选毛超,就选毛超,不象唐飞,背叛了马小跳……等同学说得差不多了,教师意味深长地说:“是呀,作者把张达写得很有特点,如果我们只看到他的某一点,特别是生理缺陷觉得好笑,说明还没有真正读懂书的内涵,更不应该因此取笑类似缺陷的同学,这是没有同情心,也是不道德的表现。”刚才发言的孩子听了,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彼得・潘》读书交流会,朗读精彩片段时,有一位同学读海盗虎克杀死小海盗“哑巴”的片段,他认为这一段描写得很有趣、很精彩。老师让其他同学说说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立刻就有人反应:虎克真的太狠心了!虎克是个残忍的海盗。虎克简直是杀人不眨眼。虎克是十足的坏蛋,我们都不喜欢这样的人。
就这样,在交流中,砥砺思想,明辨是非,文道结合,既提升审美情趣,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好底色。因为,言语与思想情感是同时发生的,学习言语的过程就是接受思想熏陶的过程,如果离开作品本身进行僵化的说教,又怎么会打动学生的心灵呢?
四、交流,拓展思维的空间
课标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思考着的孩子最美丽,读书交流会正是给孩子搭设的展示思维花朵的舞台。
《彼得・潘》读书交流会的最后一个环节:你认为这本书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或者你对这本书有什么建议?有的同学建议在书的前面加一个内容――主要人物介绍,因为人物太多,看时有点晕;有的同学建议书里增加一些插图,辅助阅读;有的希望把达林先生写得宽厚一些,对孩子和保姆不要那么冷漠;还有的孩子对语言表达方面提出一些修改建议……尽管孩子们的有些建议有点稚嫩,或者不尽合理,但他们能以自己独特的眼光看待书本,能把阅读与思考联系起来,不仅能读进去,还能从书里走出来!不唯书,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会批判性阅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用心阅读。
情境是想象展翅翱翔的空间。一段声情并茂的范读、一段饱含激情的作品介绍、一首荡气回肠的乐曲、一幅赏心悦目的图画,都可以使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情境中,头脑中产生生动、形象的画面。我在教学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盗火》时,展示了几幅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派人把他锁在高加索山上时,恶鹰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时的惨烈画面,同时配着低沉、悲壮的音乐和一段收集整理后拓展的内容——《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的故事旁白并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在视觉、听觉的共同作用下,课堂进入凝重悲壮的氛围,冲激着孩子们的感觉世界,也深深地震撼了前来听课老师的心灵,普罗米修斯宁折不弯、勇敢博爱的崇高而伟大的形象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写文章的人运用形象思维塑造形象是一种创造,阅读者通过文字信息再造形象也是一种创造。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再造想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条途径。最后,我告诉孩子们: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还有很多像普罗米修斯这样了不起的英雄,课后我们继续阅读,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情量提示下的语言谰练。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不仅积累了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课题、插图、文中的重点词句质疑问难,进行语言训练和创新教育。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执教《二泉映月》时,结合文本研读过程设计了一段语言训练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屏幕上出示三段文字,同时配以二胡曲《二泉映月》: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阿炳();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一天,阿炳生病了,烧到39、40度,浑身发抖,他又是怎么卖艺的呢?”让学生选择一个画面,通过想象来说一说:阿炳是怎么度日的?在这段语言训练中,孙老师通过让人一目了然的大屏幕提示语,避免了老师口述对学生带来的干扰,降低了想象的难度。引导学生联想,举一反三,现身说法,让学生积淀了情感,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三、依托文本资源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新课标的修订,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一些修改,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强调课程目标“语言文字运用”,突出了“实践性、综合性”两大特点。儿童的天性就是好玩好动。教学活动中,实践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意识,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通过动手操作,使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进一步完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力。记得我在执教研究课《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时,一开始,请同学们看老师用小木棍在讲台一端划一划。问:听到什么吗?(没有)再请一位同学用耳朵贴在讲台的另一端听听。问:听到什么?同桌的两个同学也做一做,看看结果是不是一样?孩子们异口同声:我们听到了小木棍划桌子的声音,然后导入新课:法国著名的医生雷奈克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引出课题)——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对于三年级的儿童来说,这个游戏有趣而且便于操作,孩子们对雷奈克怎样发明听诊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文中雷奈克把小木棍改成空心木管,两端做成喇叭状,做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书上有一幅插图,雷奈克用这个自己发明的简易听诊器正在给病人治病。请孩子们仔细看图上的这个病人的姿势,想一想,他会和雷奈克医生说些什么?同座同学分别扮演医生和病人来演一演。最后总结出雷奈克医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不断探索,才发明了听诊器,为世界医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悄然出现了一股“诵读文言文的热潮”,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语文教学特色”。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简洁性,丰富语言的内涵,同时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但是,有些教师在文言文诵读中丢掉了教科书而另起炉灶,造成教学时间不够用,出现教不好、教不完的现象,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依托教科书,科学地选择文言文的诵读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1.研读语文教材,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内来。
细细品读苏教版12册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编者在其中已经合理渗透了文言文的内容,而且是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阶段特点去编排的。对12册语文教材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纵向”是按照“字、词、句、段、篇”来编排的,“横向”又相互渗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低年段往往安排的有:“水乡、荷塘、月光”这类简单的韵文识字;“绿树、红花”“小桥、流水”这类“对对子”的形式;“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此类易懂的古诗,等等。中年段安排的有:“爱人者人恒爱之”一类的古代名言警句;“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等寓言;《三字经》《三国演义》片段,等等。高年段安排的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类古今贤文;歇后语、谚语;《林冲棒打洪教头》等名著整篇的节选,等等。
清楚了教材对于文言文的编排体系,我们便可以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对文言文的学习进行适当补充和深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学到“绿树、红花”这类“对对子”内容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去诵读“日对月、风对雨、寒冬对酷暑、粗茶淡饭对山珍海味、数竿君子竹对五树大夫松”;学到“揠苗助长”此类寓言故事课文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去诵读“古代寓言故事”作品……
2.开放教学内容的结构,从课文的生发点来。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文言文的诵读内容,必须给予“生长的自由环境和土壤”。因此,开放教学内容的结构,允许在课堂改变原先“既定的教学内容”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但是,也必须清楚: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渗透文言文的诵读”,也不是所有生发出来的都是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资源。个人以为,要想使生发出的“文言文诵读内容”成为有效的教学内容,需要两个原则:一要有助于“本篇课文核心价值”的学习,二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教学苏教版五上《推敲》一课时,在学到“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时,有学生举手问:“老师,这首诗写的什么啊?我想知道!”这个“生发点”就是“价值资源”,既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执教者准确捕捉到了这个资源,把《题李凝幽居》出示在屏幕上:“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诵读中比较“推”与“敲”的差别,体会“用词的精准”和贾岛的钻研精神。
3.采用“互文参照法”,从改编课文的原文版来。
“互文性”是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利斯蒂娃提出的,其基本内涵是“没有单独的文本,文本之间都是互相指涉的,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茱莉亚提出的“互文性理论”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言文诵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策略帮助。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是从古典文学作品中节选并改编而来的。在教学这类“改编课文”的时候,作为语文课程建设的主体的教师,就可以采用“互文参照法”,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渗透“原版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比如:苏教版六下《三打白骨精》一课,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学习“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点”。而改编的课文对于“白骨精变成老公公的形象”只有简单的一句:“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互文参照法”,适时地引入原文――“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真个是: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这样,生动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学生也在诵读中提升了语言能力。
4.提高资源整合意识,从“主题”学习的留白处来。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反映相似或相异的文化。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指出:“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1](P109)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性。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是民族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广义的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但由于它们来源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历史及生活习俗等方面,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质和文化信息,成为翻译中的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英汉习语的来源,拟找出英汉文化差异的根源,并据此提出英汉习语翻译的方法。
2.习语来源
习语是语言长期使用的结果,是人民大众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与人和人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习语的来源包括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日常生活等[2](P13),下面我们分别从生活环境、历史发展、及神话等几个方面对比一下英汉习语的来源及其文化内涵。
2.1生活环境
英国是一个岛国,其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海上运输业与捕鱼业在英国经济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这就使得英语中有许多关于水和鱼的习语[2](P49-57)。比如,all at sea(全在海里)指不知所措;all hands to the pumps(所有人都去抽水)指情况危险,要全力以赴;like a fish out of water(像离水之鱼)指处在陌生环境中,不自在;drink like a fish(像鱼儿那样喝)比喻能喝;a big fish in a little pond(小池塘里的大鱼)指在小范围内出名的人,矮子中的巨人等。而汉民族地处亚欧大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许多习语与农业相关[3](P138),比如:“五谷丰登(abundant harvest of all food crops)”;“挥金如土(spend money like water)”;“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you sow,you shall mow.)”;“面如土色(one’s face turned white/pale)”等。
2.2及神话
英语国家人民多信仰基督教,很多习语来源于圣经及莎士比亚作品,同时受希腊、罗马文化影响,也有许多习语出自希腊罗马神话等[4](P86)。如: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出自《圣经・旧约・诗篇》);an eye for an eye,a tooth for a too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自《圣经・旧约・申命记》);sour grapes(酸葡萄)(出自《伊索寓言》);one’s pound of flesh(某人的一磅肉)喻指合法但不合理的要求(出自莎士比亚作品《威尼斯商人》)。
而中华民族主要信仰佛教与道教,敬奉天神,汉语许多习语来源于佛教、道教,以及古代一些经典名著[5](P250),比如:“借花献佛(present Buddha with borrowed flowers)”;“临时抱佛脚(take measures only when in urgency)”;“八仙过海,各显神通(Every one has his/her own strong point.)”;“精卫填海(jingwei determines to fill up the sea.)”(出自《山海经》)等。
2.3历史发展
一个民族的历史是其社会发展的如实记载,它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会给习语打上深刻的烙印。比如英国历史上曾受过罗马人、条顿人(包括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斯堪的纳维亚人等入侵,同时,英国也曾在北美建立过殖民地,而两次世界大战英国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些历史都会反映在英语习语中[2](P28-45)。比如,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道路通罗马),比喻殊途同归(受罗马人影响);the fifth column第五纵队,比喻“敌人派入的间谍”(西班牙内战时一队派做内应的兵力,二战前奏);the cold war冷战(美苏二战后的政治影响);the 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最惠国待遇(美英经济影响)。
汉语中也有很多与历史联系紧密的、具有明显历史文化特质的习语。比如:“说曹操曹操到”(speak of the devil and he appears)(三国故事);“暗渡陈仓”(imply something going on in secret)(项羽、刘邦的故事);“望梅止渴”(to suppress thirstiness by looking at green plums)(三国故事);“请君入瓮”(to punish one in the way one thought up by himself)(唐朝故事);“跳槽”(job hopping)(改革开放词语);“下海”(go into business)(改革开放故事)等。
2.俗习惯
不同的风俗习惯对习语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主要体现在饮食、动物、颜色、数字等方面。比如:英语中用主食bread and butter(面包和牛油)喻指生存之道,hard cheese(硬奶酪)喻指倒霉,以“Every dog has his day.(每只狗都有他的好时光)”比喻“人人都有得意的日子”,中国人主食以米饭为主,餐桌上多有小菜、酒肴等,烹调离不开油盐酱醋……对于狗的态度,常以贬义为主,这些与英语有所不同[6](P132)。比如,“小菜一碟”(a piece of cake)比喻做一件事很容易,“添油加醋”(add highly colored details to)比喻夸大其词,还有“酒足饭饱”(have dined and wined to satiety),“狼心狗肺”(cruel and unscrupulous)(指人的心肠坏),“狗仗人势”(like a dog threatening people on the strength of its master’s power)等。
3.习语翻译方法
由于英汉习语来源不同,文化内涵有时相似,有时差异很大,因此在翻译习语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仅要保全原文内容,更要做到简洁、流畅,使之读起来朗朗上口。下面是一些翻译习语时常用的方法。
3.1直译法
如果英汉习语在形义方面完全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直译既能再现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意义,又能保留原文独特的表现手法。比如:
(1)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
趁热打铁
(2)We regard the war between the two nations as an imperialist dog-eat-dog type of war.
我们认为这两国之间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狗咬狗的战争。
3.2直译加注法
有些习语直译后,仍不能把原意准确表达出来,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对文化信息作必要的补充和解释,从而最大限度地传达习语固有的文化内涵,使读者尽可能领略原作的风姿和神韵。
(1)This was a rag to the bull.
这话简直是朝着公牛摇晃红布,火上浇油。
(2)While it may seem to be painting the lily,I should like to add somewhat to Mr.Alistair Cooke’s excellent article.
我想给阿里斯太尔・库克先生的杰作稍加几笔,尽管这也许是为百合花上色,费力不讨好。
3.3意译法
当直译或直译加注而勉强译出,而读者仍无法理解时,一般采用意译法。这样可以抓住内容和喻义,结合上下文,从而比较灵活地转达原意。比如:
(1)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给玉山捎个话!
If anything should happen to me,let Yushan know!
(2)Iraqi troops rolled into Iran to topple Iraqi’s nemesis,Ayattollah Khomeini.
伊拉克军队源源不断地开进伊朗,去消灭伊拉克最凶恶的敌人――阿亚图拉・霍梅尼。
(Nemesis――希腊神话中之复仇女神,报复女神)
(3)Let’s not count our chickens!
咱们别打如意算盘了!
(划线部分源于“Count one’s chickens before they are hatched.”)
3.4套用法
有的英语习语和汉语习语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相符”,双方不但有相同的意义和修辞色彩,且有相同的或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在翻译时不妨直截了当地套用目标语同义习语。比如:
(1)Trying to study a lesson for one class during another class is like robbing Peter to pay Paul.
在这节课里学习那节课的内容无异于拆东墙补西墙。
(2)I didn’t tell George when he came home.Or he’d have laughed his head off.
乔治回家时我没敢告诉他,否则他会笑掉大牙的。
(3)只有大胆地破釜沉舟地跟他们拼,也许还有翻身的那一天!
All you can do is to burn your boats and fight them in the hope that one day you’ll come out on top.
3.5直译、意译兼用法
这种方法是在翻译汉语习语时,保留一部分原文的表达,另一部分用意译的方法。如:
(1)他一路风餐露宿。He braved the wind and dew on his way.
(brave为意译;wind and dew为直译)
(2)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
She was all by herself and far from home,without a single relative or friend to help her out.
(加译上“to help her out”使全文更明确)
4.结语
英汉习语由于来源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及神话、历史发展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其文化内涵往往具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在处理这些饱含文化特质的内容时,我们应当针对具体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方法,或直译,或意译,或直译加注,或套译,或直译意译兼用,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习语。
参考文献:
[1]李明喜.从英汉习语来源看英汉民族文化差异[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3,(1):109.
[2]平洪,张国扬.英汉习语与英美文化[C].北京:外研社,2000.
[3]陈雪莲.英汉文化差异与习语翻译[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8,(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