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积极心理学论文大全11篇

时间:2022-02-01 21:03:27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积极心理学论文

篇(1)

二、如何让积极心理学进入到小学班级的管理中

(一)在课堂纪律管理上的应用

以往的班主任,在管理小学班级的时候,往往一味的使用禁止和处罚式的管理模式,最后甚至会请动家长,来让对学生进行二次处罚,这让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对学校、教室的恐惧和讨厌的情绪,这种情绪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的加深,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小孩子第一次进入学校的时候,他们虽然已经是学生,但同时也还是孩子,他们的心性是不稳的,是多动的,还没有摆脱玩乐的习惯。在课堂上有的班主任可能会发现有纸飞机在飞来飞去,而呵斥不是一个好的方法,孩童的心理是很容易受伤的。在这一个过程中,老师们可以采取“先礼后兵”的方法,先夸奖他纸飞机叠的好,飞得远,然后老师和他一起参与到折叠出更好的纸飞机的过程中,最后在消除了两人之间的隔阂,取得对方信任时,再告诉他课堂上的纪律,玩纸飞机可以选在其他的时间。张强(化名),是一个好动、散漫、脾气有些倔强的学生,不喜欢听课,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时常常搞小动作,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他的老师通过先是了解他的喜好,然后在他犯错的时候,忍住心中的怒火,用柔和的语气和他谈心聊天,慢慢的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取得他的信任。在他的学习上,只要有了一丝的进步,这位老师都会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慢慢的引导他要遵守纪律、尊重师长和同学、努力学习等等。这位老师通过半个学期的努力,终于令张强有了明显的改变和进步。

(二)因材施教

在众多学生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知识的速度都不相同,有的学生理解问题和知识可能和其他人有很大的出入。老师们可以采取从小事上的鼓励,来增加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有的学生的记忆力可能不是很好,在背诵课文和诗词的时候速度较慢,以往很多老师只会说一句“用更多的时间和努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这会让幼小的心灵产生自卑和对学习知识的恐惧心理,会让学生害怕学习新的知识。相反的,老师可以先赞扬他们已经记住的部分,赞扬他们学会了部分新的字词和语句,然后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尽管这些学生可能最后不会成为高材生,但因为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不会放弃自己,始终会学到有用的知识。

(三)给学生们积极表达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用过很多方法来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每一堂课,都让一个学生利用开课前的五分钟分享一个预言故事或是一些名人的格言等等,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让他们写日记,但这些方法都只能短暂的增加课堂上的活跃气氛,离开了老师的要求,学生们又会恢复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就好比有的学生喜欢画画,有的喜欢踢足球,而有的喜欢剪纸,老师则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兴趣,老师可以选择一个星期中的一道两节自习课,然后让学生们提前准备自己想要分享的东西,喜欢踢足球的同学可以分享自己在足球方面的知识。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分享自己的图画作品,然后讲述自己为什么这样画。喜欢讲童话故事或语言故事的同学也可以在此分享自己故事,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积极的表达自己脑袋里的想法。在这个时候,老师要起到从旁指导的作用,不要批评学生的想法,要先通过这些学生的表达方式,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在老师和学生的内心之间建立一个桥梁,打破双方之间的壁垒,令学生感到自己在老师面前不是在被训斥,自己面对的不是老师的怒火,而是真正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是可以让自己开心、幸福的东西。

篇(2)

二、积极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小学英语的教学,教师的关注点应该是发现学生外显的和潜在的积极品质,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扩展和培养这些积极品质,而不再是简单地只对学生纠正错误,克服缺点。教师在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课堂中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用教师的积极言行去影响学生

课堂不仅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媒介,更是老师和学生交流互动的场所,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良好的心态,以此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小学英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使得小学英语教学存在一定困难。尽管教师们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但依然需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教学工具盒材料来提高小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增强学习主动性。

2.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平时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积极表现,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品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趣味性的便于回答的问题,以此增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能够大胆提问和发表自己意见的学生,经常给予鼓励和嘉奖,引导大家向这些同学学习,从而培养起积极的学习心态。同时教师也应该向学生灌输英语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学习理念,让其懂得这是一个不断坚持、重复巩固的过程,不放弃,敢于超越自己,这样积极的体验会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篇(3)

二、综述积极心理学发展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人的思想、观念、信仰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充分发掘国人尤其是在小青年学生的美德思想,倡导用积极向上的、具有赞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人,去发现个人特质及积极能量,可为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风气。积极心理学兴起于美国,先后被各个国家进行效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尝试融入积极心理学教育体系,有机地结合我国心理学教育历史特色,丰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指导学生将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育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向前发展,以此推动青年学生思想教育的创新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在青年教育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新兴的积极心理学教育受到根深蒂固的旧青年学生思想教育体制的束缚,加之以现代社会较为复杂思想价值观念影响,使得积极心理学教育发展困难重重。

(一)积极心理学教学存在弊端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是否能有效地学习积极心理学,并从中有所收益。

1.积极心理学应用于教学中缺乏实践的尝试,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现实问题解答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提高青少年素质培养的内在要求。多数高校受传统教育惯性影响,习惯将理论知识灌输于学生,而未真正关注学生是否是真才实学,是否可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去。积极心理学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心理调试过程,然而部分教师缺乏职业素养,对学生是否真正学习和收益与积极心理学知识应用倦怠,忽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2.由于我国高校积极心理学教育发展起步晚,国家发展历史与西方发达国际有很大差异,积极心理学教学基础与外国有所不同,学习和借鉴外国积极心理学教育缺乏充分的话语霸权。其次,国内对积极心理学研究力度不足,在教学中缺少说服力,积极心理学与我国早期的心理学教育存在脱节,其研究的不仅是人的个体,还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倡导发掘人的积极能力和品质,构建和谐社会。

(二)教学环境消极影响环境是影响人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教学环境对推进教学的进步具有重大作用。我国积极心理学教育发展起步晚,尚未建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学教研基地,未能将心理教育的主体与学校、社会贯穿融合,以提高积极心理学的教学质量。其次,我国对积极心理学教研投入力度不足,未能研究出系列较为优质的教学方案,以供教学之用。

四、积极心理学教学特色的完善

积极心理学为现戴心理学教学提供新的理念、视角,弥补传统的心理思想教育的不足,丰富了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路径的选择,充分发掘个人和塑造个人的优质品行,全面提升心理学教育教学环境。

(一)转换教学视角,提升教学质量对待传统的心理学教学我们应去粗取精,并有效地融合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教师应尽其责,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运用情感性、激励性、鞭策性的教育方法,并奖惩结合的榜样激励法,弥补了传统心理学教育的不足。研究人员对部分贫困大学生进行调研,发现积极心理学理念和方法的运用能改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内心和情绪,有助于发觉具有自卑心理的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教师的美德和善端对学生也有极大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教师的优质素养。

(二)改善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环境优质的教学环境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激发教师自觉创新工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才能,提高育才育人质量。营造良好的积极心理学教学环境能促进学生成才成才,如上海同济中学,正逐步尝试“温馨教室”的教学方法,组织成温馨、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不仅是在硬件设施上进行改造,还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将师生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篇(4)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误区

当前,多数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其教育观念依然陈旧,他们仍把教育子女的重心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素质、个性品行与德育的培养。在这种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必然违背了家庭教育的规律,给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使孩子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造成孩子心理逆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家庭教育内容的误区

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的欠科学性和规划性,家长没有给孩子制定出一个很好的规划,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内容及要求,随父母的一时冲动而决定,只凭自己的主观意识来教育孩子;许多家长更是把自己没实现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对于不符合家长要求的兴趣与爱好给以粗暴的“扼制”,忽视子女的内心感受,结果造成孩子的特长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与进取精神。

(三)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

家庭教育方法的误区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棍棒教育:父母缺少与孩子的交流沟通,只是以打骂孩子来达到自己的期望值,这种教育方式极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形成畸形性格。放任自流:父母不关心孩子的身心发展,任其发展,当达不到期望值时,又对孩子横加指责,其结果必然助长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荒废了学业。溺爱型教育:就是对孩子过分的宠爱、娇惯,对孩子的正当不正当的要求不加区分地一味满足,这种教育方式必然养成孩子的自私、骄横、惟我独尊的性格。报复型教育:就是教育孩子“以牙还牙”,这种以错纠错、怂恿报复的教育结果,让孩子误认为打人有理、报复正确,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四)家庭教育环境的误区

主要表现为不良的家庭关系与不健康的家庭文化。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的增多,家庭关系也出现了新课题。家庭关系的不良,主要表现在夫妻关系和婆媳关系上。〔2〕有的吵闹打骂、不冷不热或沉默对抗、冷嘲热讽等等,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素质造成不良的影响。其次,家庭文化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正如梅兰芳的儿子会唱京剧,侯宝林的儿子会说相声;然而,许多家长往往忽视了对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特别是有些家长经常赌博等,孩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又怎能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呢?

二、家庭教育误区的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由父母及家庭中的其他年长者对子女及年幼者施加的教育及影响。家庭教育在多层次、全方位的国民教育大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许多家长急于求成的心态,使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许多偏差。

(一)对家庭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认识

在家庭教育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是构成家庭教育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3〕家长对受教育者的认识,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不论家长是否明确意识到自己是怎样对子女进行认识的,这种认识在家庭教育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家长的教养态度、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可能是受传统学校教育或历史习惯的影响,不少家长对孩子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发展的个体认识不足,没有关注到孩子的优点;在这些家长心目中,孩子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被动的个体。因此,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自主发展的能动性就被压抑了,这就使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不到幸福和快乐。〔4〕

(二)教育者自身水平的影响

家庭中的长者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品行和人格,对家庭中的年幼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因素,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因此,家长的心理品质、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做事有毅力、对人比较宽容真诚,积极乐观,那么他的这些品质就会不经意间推动着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相反,如果家长本身素质就不好,言行粗俗,自私自利,又怎么能为孩子树立好榜样,教育好子女呢?

(三)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对子女的影响是终身的,家庭关系和谐民主、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理解,使子女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而养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的习惯。〔5〕但是,有一些家庭经常发生冲突,使子女常处于担心受怕的环境中,给子女造成心灵上的痛苦,尤其是家庭破裂而导致经济拮据、父母角色的变化等都会改变他们努力养育孩子的方式。这一改变让孩子措手不及,一时间无法调适从而容易产生抑郁、悲观、不安全依恋和憎恨等心理障碍。因此,和谐温馨的家庭教育环境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

三、积极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如人的发展潜力、美德、幸福感、宽恕、感恩等,它是20世纪末由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E.P.Seligman等人倡议的,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为主要内容,试图以一种不同于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的独特视角去诠释和实践心理学。〔6〕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股积极思潮,其成果对于家庭教育的实践,特别是对如何促进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

(一)善用赏识教育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积极”入手,关注人们的积极潜能和积极品质,用一种开放性和欣赏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重视人身上的优点和积极力量。作为家长,要革新家庭教育的传统观念,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优势,采用积极教育的方法。即:强调家庭教育并不只是对孩子矫正错误、改造问题,不能总是把目光集中在孩子做错的事情上,而是要主动发掘与研究孩子的各种积极品质和闪光点,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品质。家长要善于观察,创建一种积极的环境来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创造性,而不是给以过多的控制和约束。家长要看到孩子是一个能动的独立的个体,要尽可能地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通过积极、乐观的心态引导孩子面对困难,善于用赞扬的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心理潜能。在生活中,家长应该多用赏识教育,即以人性为基础,以赏识为先导,这样便于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如孩子把一件事情做好了,就要及时表扬他,让他感受获得赞赏的喜悦,这样就会起到强化的作用。同时,家长们还要看到,随着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独立性会增强,理性抽象能力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开始喜欢怀疑、争论,对别人的意见不随便盲从。对于他们,家长不应该对其严加呵斥和训导,而应该以肯定的态度、欣赏的眼光和鼓励的语言对待,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克服自卑心理,体会美好人生。

(二)重视孩子积极人格的塑造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元素,真正积极的、美好的人性品质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认为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内驱力。〔7〕心理学家认为,激发出人性中的那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宽容、责任、利他,人就会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因此,家长应该更注重对子女道德品质和积极人格的培养,要认识到成绩、分数并不是一切,不要过分地追求高分数、高学历,而是要加强对孩子进行积极的人格教育。所谓人格教育,通俗来说就是要教孩子学会做人,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能够分清是非对错,学会承担责任,让他们在良好品格的形成中体会到快乐。〔8〕人格是人个性的社会化过程,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品质,包括对生命的珍惜、对理想追求和执着、能够客观地认识自己、有坚定的价值观和道德感、有爱的能力等;要教育孩子从小学会团结友爱,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懂得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家长不仅要培养一个智商高的孩子,更要培养一个幸福、快乐的孩子。

(三)学会换位思考

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人的主观体验,重点研究主观幸福感和快乐以及各种积极情感体验的作用,这对家长教育孩子有重要的启示。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不能把自己的愿望与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家长要意识到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生活体验与人生追求,而不是父母理想的实现者。所以,家长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孩子,多与孩子交流,要设身处地从孩子的立场观察、思考问题,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要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成人感、独立感的增强、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等,做父母的要顺应孩子生理、心理的成长,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多进行平等的、民主的心灵沟通。同时,还要教孩子多关注积极情绪,如幸福、乐观、满足、自信、宽容和希望等。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比消极的情绪更能促进学习、提高智力且还有助于扩大人的心理资源,更加有利于人们发挥潜能。这种积极性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永久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它能引导人们在幸福感中做事。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情感,使孩子能够更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篇(5)

一般认为,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它关注学生对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个性品质的发展。教学过程的展开依赖于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了解,因而学习理论成为教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教学人员关心的是,学习心理学如何应用于教学实施,即,教学怎样结合学习心理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和学习效率。然而,由于学习心理学家对学习的不同理解,导致了教学要么侧重外显行为的变化与知识的掌握,要么注重学生个性化意义的自主建构。所以困扰教学人员的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对学习的解释。本文结合行为主义、认知学派、建构主义对学习的不同解释,谈谈学习理论对教学的理解。

一、行为主义与教学

(一)对学习的解释: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行为主义可以说是20世纪上半叶对教学影响最大的心理学流派,强调行为的条件作用,通过改变环境使学习者的行为精确化。“它的理论目标在于预见和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者把刺激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样,练习或操练成了学习的同义词。新行为主义者则把强化作为促进学习的主要杠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将学习等同于可观察业绩的形成或频率所发生的变化。如果其中某个行为得到了强化,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就会提高,不断强化的结果会形成在该情境中采用该行为的一种趋势,即形成了情境与反应的联系,有机体在该情境中会倾向于做出这种行为,这就是有机体的学习。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刺激呈现之后,能够表现出一个恰当的反应,学习就算是发生了,关键的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学习动力来自于外部强化。人们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联系,并使之得到强化与维持,教学的艺术就在于如何安排强化。

行为主义者对学习者和环境都很重视,个体只有在与环境进行刺激反应的过程中,学习才会发生,因此他们认为要给予学习者各种刺激或反馈。

(二)对教学的启示

根据这类观点,教学的目标是要导致各种理想的刺激一反应的联结;教学目标应该用行为的方式来陈述,且越精确、越具体越好。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上,由于行为主义者坚信复杂行为是由简单行为构成的,因而主张把教学目标和内容分解成很小的单元,按照逻辑程序排列,一步一步地通过强化手段使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最终达到预期的目标。学习由教师控制和负责,学习程序是固定的,知识的获得是快捷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设计专家可以改编程序,加人适当的反馈信息,使每个学生都在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有成功的体验。对教学对象的分析,行为主义者也重视学习者的准备状态,把它看作是一类特殊的刺激,主张对学习者作出评估以确定教学应该在哪一个地方开始。但是他们基本上无视学习者的意识对学习的作用。因此,在行为主义者看来,教学策略选择的关键是在于如何安排特定环境中的刺激及其后果的反馈。教学评价主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强调具体、标准化的评价指标。

二、认知学派与教学

(一)对学习的解释:学习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

行为主义心理学因用动物硒实验结果来推断人类学习,把学习过程描述得过于简单、机械而招致不少批评。20世纪50年代中期,学习理论开始从行为模式转向依赖于认知科学的理论与模式。认知心理家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者相反,转向学习者内部思维过程的认识。他们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由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认知心理学家试图探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性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变化的。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认知理论致力于将学生学习的过程概念化,想要弄清楚信息是如何接收、组织、贮存和提取的。知识获得被看成是一种心理活动,其中包括了学习者的内在编码和组织工作。学习结果的检验靠最终的外在的作业和考试。

记忆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的结果取决于信息是否在记忆中用一种精心组织和意义的方式贮存起来。遗忘是因为干扰、丢失和缺乏线索等原因,难以从记忆中提取信息。依据认知理论,迁移同信息如何贮存在记忆中直接有关,当学习者知道在不同的情境中如何运用知识,那么就发生了迁移。

(二)对教学的启示

认知学派强调心理结构,通常被认为适宜于解释较为复杂的学习方式(推理、问题解决、信息加工)。但与行为主义比较起来,两种理论的实际教学目标还是相同的,即,用最有效的方式向学习者传递知识,使学习者获得一套与教育者所要求的形式或抽象的概念。在对教学内容的分析上,加涅提出了学习层级说,认为知识是有层次结构的,教学要从基本概念、子技能的学习出发,逐级向上,逐渐学习到高级的知识技能。在进行教学进程的设计时,首先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任务分析,逐级找到应该提前掌握的知识,而后分析学生既有的水平,确定合适的起点,设计出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案。在展开教学时,让学生从低级的基本的知技能出发,逐级向上爬,直到最终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殉选择突出信息的有效加工策略。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认知主义者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等作为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另外的关键要素还包括学习者注意、编码、转换、复诵、贮存和提取信息,学习者的信念、思想、态度、价值观等都会影响信息加工过程。教学评价主要看学习者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形成,在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中体现为学习者是否能够回忆或再现知识系列,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解决情况。

三、建构主义与教学

(一)对学习的解释:学习就是个体认知图式的建构

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对学习的理解是基于对世界的客观性认识基础上的,知识的意义独立于个体学习者,认为学习的结果在于获得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行式或表征,从而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解决一般领域或具体领域的问题。许多当代认知理论家对这种客观主义假设提出了质疑,并用建构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学习过程。严格地说,建构主义并不是一种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那样具有明确界定的学习理论,只能算一种理论思潮,其本身流派甚多,各派之间相互存在差异。川因此在对建构主义学习观点的归纳时,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里,主要把建构主义对学习的本质的理解进行归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个体认知图式的建构,这种建构是通过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内化、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者重新审视了学习者与客观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他们既反对行为主义机械的反映论,同时对认知主义的客观经验主义不满。认为个体的知识即不是预成于内也不是完全来自经验,而是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活动中。建构主义将学习看成依据经验来创造意义,在活动中不断地修正自己内部的心理结构,当新的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现有的心理结构时,建构学习就发生了。学习就是产生一个意义联系,知识的意义依赖于个体学习者,所有学习者获得的意义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强调个人独特的认知过程,建构不同的网状知识结构。学习动力来自于内部动机,学习由学习者自己控制和负责,学习程度是灵活多样的,对知识意义的深刻理解需要反复多次完成,学习重在深层理解和问题解决,学习结果的检验靠自我评价,靠学习过程的表现,靠真实问题的解决。学习赖于个体与环境的活动,两者之间的具体互动创造了知识,学习具有情境性和社会性。

(二)对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目的只是为学习者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提供了一个参照系或内部情境,由学习者自己确定,学习目的的形成与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真实任务有关。教学的目标无法从外部确定,只能根据真实任务促进学习者个体意义的建构,实现对信息的理解和精细加工。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非对现实的正确表征,而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知识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被扬弃。教科书只是一种文本,在被学习者接受之前毫无意义。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判断文本的合理性,并靠自己的建构来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因而在确定教学内容上,建构主义对传统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主张为学习者提供真实的情境。只有在现实世界的具体情境中,才能使学习变得较为有效。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篇(6)

论文要包括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引言、综述、方案、论文主题、测试及性能分析、结束语、后记和参考文献等。下面给出一个论文的参考框架:

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andKeywords

目录

正文

第一章引言

本课题的研究或应用意义

本论文的目的、内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

第二章研究现状及设计目标

相近研究课题的特点及优缺点分析现行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本课题要达到的设计目标第三章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研究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实现中采用的关键技术及复杂性分析

第四章系统结构与模型

设计实现的策略和算法描述编程模型及数据结构

第五章系统实现技术

分模块详述系统各部分的实现方法

程序流程

第六章性能测试与分析

测试实例(测试集)的研究与选择

测试环境与测试条件

实例测试(表格与曲线)

性能分析

第七章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论文的主体部分为第四章和第五章,主体部分要占2/3左右。主体部分应包括:总体设计、模块划分、算法描述、编程模型、数据结构、实现技术,实例测试。论文主体部分的内容在写作上,除了用文字描述外,还有善于利用各种原理图、流程图、表格、曲线等来说明问题。

教育学论文范例欣赏:师德师风论文教育学论文

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肯定了教师的重要性,作为班主任,身教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班主任是儿童心目中最崇高,最有威信的榜样。班主任的思想、信念和道德,以及态度,仪表和行为等方面,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和教育作用。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与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特别是在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为人师表

李岚清副总理最近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地;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于言教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台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精神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因素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台。

四、服务心态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着的蜡烛“等称号,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是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要像商口行业一样,将“为顾客服务”溶进“为学生服务”之中去,并且要具备这种心大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高高丰,对学生指东点西,把他们当作指挥的工具来使唤。教师在教学中的服务心态,不应只少数优等生服务,而应该平等对待那些后进生,因为他们同样也是“财富”的源泉。教师甚至要给予他们最优惠的服务,设法调动全心全意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且有特色的“产品”。此外,教师的课外辅导,上门家访,以及与学生的抵足谈心等,都可以看作是这种服务心态的具体表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种心态,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使“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更焕以光彩。

天地,也是一方包含情感的空间。

姑且从理想境界的高度,来谈师德的高尚,要求1、师品,德高为师。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2、师智。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题的高超学术、和谐、感人的师生关系,无不闪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智慧之光。

篇(7)

传播理论集中体现了现代知识的综合,这种综合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和开放性上。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既可以指狭义的创新和发展(指传播理论自身),也可以指广义的创新和发展(指影响到传播理论体系的建立),由于学术界对后一个问题论述不多,本文主要论述影响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谈到的基础理论主要分为哲学问题、社会学问题、文化问题等3个方面,这3个方面不同程度涉及到传播理论。理论界选择什么样的基础理论,传播理论相应地就会带什么样的印记。就目前有影响的传播理论来看,主体哲学(对哲学的基本问题偏于主观的理解)及相应的社会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的影响更大。今天,审视传播理论的基础理论,使传播理论建立在可靠的根基之上,继而创新和发展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界面临的一项基本任务。

影响传播理论的几种主体哲学

在当代,哲学思想对传播理论的影响通常是通过社会学为中介的,我们在评判一种社会理论时,总是在评判一种哲学思想。为了叙述的便利,我们首先分析影响到社会理论的哲学思想,然后分析其相应的社会理论和文化观。众所周知,主体哲学在西方哲学中更为典型和明确,在西方思想史上有其长久的历史背景。自文艺复兴以后,绝大多数哲学流派都是以主体意识的第一性作为理论的起点。在20世纪,从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到解释理论,从精神分析到现象学,从存在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主体第一性的观念以各种体系表现出来:心灵、心理、直觉、精神、体验、理性观念、人道主义等等,它们都指代一个实体——主体,是主体赋予了人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种信念在现象学哲学、解释学哲学和“法兰克福”学派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它们在社会——文化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它们也通过社会——文化这个中介间接地影响到传播理论。至今,我们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的争论仍是这些方面的延伸。

我们首先来看现象学,胡塞尔提出现象学的观念并发展了现象学的方法,现象学哲学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认识论,以现象学为框架的社会学也多以此为根据发展了意向理论及价值理论。现象学的基本任务是以直觉达到人类理性的深刻基础,这一任务的前提是直觉是一切知识的合理根源,一切在初始状态的直觉中呈现的事物将会完全地如其所呈现自身的那样被接受。这个假设中,主体的理性被赋予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直觉是我们接受事物的外在方式,最后还会有一先验的自我来保证直觉的可靠。为了达到本质的直观,他提出了“现象学的还源”,简单地讲,这一命题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的加括弧:即把我们的各种信念(不论是经验的概括还是各种现实的信念)全部悬置起来,并不对它们作是非的判断。2.存在的加括弧:放弃一切有关存在的判断,因为哲学的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而对现实存在的判断则非本质,所以,对存在的判断也应中止。3.先验的还原:这种还原使我们从此验的自我走向先验的纯粹自我,这是世界上一切意义被建立起来的基础。胡塞尔晚期则将自我纯粹意识视为最终的绝对领域,即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实在为前提。纯粹意识的地位确立后,即可以解释经验世界,如果人们在经验的世界找到共同之处,那么,这是因为他们在意向性上是一致的。

正是这种主体哲学的框架和意向性理论,影响到后来的现象学社会学的发展,舍勒提出的价值哲学、舒茨的意义理论都与现象学有着密切联系。现象学对现代微观社会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看一下戏剧理论(戈夫曼),本土方法理论(加芬克尔),交换理论(雷克斯)及冲突理论(霍克斯),无不带有意向性理论的影子,无论是日常的自我还是掩盖了意图的自我,都可以在现象学纯粹那里找到最后根源。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念扩大到社会领域,认为对社会活动的理解取决于主体间的一致,意义在于主体赋予对象的过程上,社会互动之所以可能,也是由于主体间的一致性。和一些其他的微观社会学理论相似,现象社会学也是以个体为基本的考察单位,尽管这些理论以互动来解释社会系统,但它们几乎都忽视了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制约。从理论上讲,社会结构的形成总是离不开个体及集体的参与,但社会制度形成稳定状态后,它总是从语言到思想、从法律到伦理、从制度到信念各个方面来制约个体。主体既参与了社会制度的形成,同时,又是社会制度的产物,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往往是制度化的结果。离开了社会结构和制度,很难解释一些行为和动机的原因,这也是微观社会学理论普遍的局限所在。

一些其他的微观社会学理论如符号互动论等也都是以个体为根基来解释社会,个体往往成为不受社会制度制约的个体,微观理论的共性表现在它们几乎都在表述主体哲学的一些基本主张。

解释学也存在着类似的理论。解释的根基建立在个体的体验和理解之上,为了说明解释是普遍有效的,就要说明解释在主体间是一致的,为了说明主体间的一致还要找到更基础的东西。当代的伽达默尔是用语言来解释主体间的一致,语言既是解释学的根基,也是对世界的体验,其核心观念是人类以语言的方式拥有世界。用委婉的体验解释世界无疑要比现象学更少地依赖于主体,但体验的背后又隐含着原来的主体。

解释学赋予了个体极大的心理自由,个人的体验成为分享共同意义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对解读精神性文本来讲,由于时间的差别,也由于解读者所处社会历史背景的条件,解读者不可能得到文本的原始意义,解读总是充满了个体的理解,因而文本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在所难免,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也是合理的。显然,在文本和读者的关系上,解释学以牺牲文本来迎合读者,其相对主义的结局不可避免。

“法兰克福”学派发展了一套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旨在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从认识论上看,批判理论主要对实证主义提出了批判。批判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对立,精神与物质的对立。批判理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矛盾可以从近代的启蒙找到根源,启蒙精神在改变自然时从认识理性中发展了极度的工具理性,科学技术也是工具理论的集中体现,当世界都变成可度量的对象时,人也变成了被奴役的对象。在当代,启蒙精神变成一种操纵意识,这又是通过大众文化来实现的,大众文化造就了文化产品的单一化和标准化,文化工业代表了这种单一化和标准化。简而言之,“文化工业”已成为当代一种新的社会控制形式。

纵观以上几种哲学思想,无论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有多么不同,确定主体意识优于并高于所有一切,是他们哲学推论的前提。正因为存在着主体意识与外在世界的对立,他们的结论几乎都包含了事实与价值的对立,世界与心灵的对立,以致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对立,在更极端的态度上往往以牺牲认识的理性法则来换取意识的自由。我们在伽达默尔及“法兰克福”学派特别是胡塞尔那里,可以看到精神世界的无限膨胀,科学涉及到的物理世界往往被看成对意识自由是一个极大的妨碍,甚至对意识自由是有害的。主体哲学很少考虑这样的问题:即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框架中,主体的推论是否包含了局限和偏见的问题。绝大多数的主体哲学将理性看成是自明的,客体就是呈现为主体推论的结果,这个假定预设了主体不会出现任何偏差。而事实上无论在哪种意义上,这种假设都是不可能的,特别是近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主体意识不可避免地会包含着局限。思想史的发展能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在未能把握其本质前,总是以主体的图式看待世界的,以人的特性解释世界注定会产生拟人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不可避免地暗含了人类中心论的思想,主体哲学就是按这种推论极端发展的结果。主体哲学是在人类中心论和拟人论的框架下来看待人与世界的,这样,对世界的认识总是折射出主体的意图和限度,世界的存在往往被看作人类中心的象征。换言之,它没有实体性的地位,它的性质全靠主体意识的解释。这种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存在于西方古典哲学中,也存在于其他民族的哲学中。当人类不能分离出单独的客体时,除了用人这个尺度解释外别无其他方式,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主体哲学一直是哲学史中最有影响的理论。

认识到人类中心论及主体意识的局限是近代科学理论的成果,这个开端就是哥白尼的天文学革命,在他的日心说中,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自转并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与地心说相比,这是一幅全新的世界图像。这里,不论是地球还是人类,都不具有特殊目的和意义,相反,他们(它们)只是宇宙系统的一部分,这种理论最早喻示了人类从中心到系统的变化。

在以后达尔文的理论中,也提供了反对人类中心论的又一种理论。按照其理论,人是生物连续进化的一个环节,人也像其他生物一样组成了一个系列。这里,人不具有特殊的意义及目的,这种理论也排除了神学理论的创世说。达尔文理论与哥白尼理论在反对人类中心论上是一致的。这两种理论都说明了人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目的。此外,当代量子力学也提供了背离人类中心论的理论。这里,主体哲学与人类中心论有着天然的联系,正因为它假定了人是世界的终极目的,因而,它无法解释真正的客观世界,也不可能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总是呈现出反拟人化的结果。

现代科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越来越趋向将人视为无数系统中的一部分,人类既不是世界的创造者也不是世界的目的。如果这样看待人类,人类中心论的思想是值得怀疑的,主体哲学的观念也是值得怀疑的。

[page_break]

建立主、客体相协调的理论

就认识论来看,主体哲学代表了解释世界的一个方向。除主体哲学以外,一些哲学家力图使主客体协调起来,这种努力在近代开始显示出积极的成果,超越主体哲学的有效途径在于恰当地说明主客体的关系。对马克思来讲,解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首先是实践的问题,因为实践包含了将两者统一起来的可能,思维的观念只能在实践中加以验证:“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与其他哲学的根本区别,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了实践对人与世界的双重作用:在实践中,自然成了人化的自然,人通过实践也在改变自身的特性,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实践的观点说明,主、客体本性的确定是从对方的作用中获得的。

在20世纪,思考主、客体的关系仍是思想界面临的主要议题,皮亚杰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提出了认识的发生问题,再次涉及到主、客体的关系。传统认识论大多在两种态度上摇摆:一种是经验主义,往往将认识看成信息来源于客体,主体只能受教于客体;另一方面,先验论和天赋论则认为主体一开始就有内部生成的结构,然后这些结构加诸于客体。这两种理论涉及的都是在高度成熟阶段上的认识,而没有涉及认识的起源,认识的起源要比这两种理论设想复杂得多。皮亚杰根据心理研究的成果,证明了认识既不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一个业已形成的客体,而是起因于主、客体的中途,它同时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这样,充分考虑到联系主、客体的中介就十分必要。皮亚杰作了这样的设想:“如果从一开始就既不存在一个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也不存在作为客体而存在的客体,又不存在固定不变的中介物,那么关于认识的头一个问题就将是关于这些中介物的建构问题:这些中介物从作为身体本身和外界事物之间的接触点开始,循着由外部和内部所给予的两个相互补充的方向发展,对主客体的任何妥当的详细说明正是依赖与中介物的这种双重的逐步建构。”②

认识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一个建构过程,它从感知运动阶段经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才能达到通常意义上的认识。认识图式的发展是主客体之间的同化和顺应,相互协调的结果,经同化、顺应的平衡作用,使主体的认识图式逐步接近客体的结构。

在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看到有一个本质不变的客体,也很难看到有一个本质不变的主体,顺应说明了主体会在对环境的适应中造成认识图式的改变;同化说明了主体对环境的过滤和改变,使之符合主体的认识图式。建构就体现了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过程,认识的过程就是从简单低级的结构向复杂高级的结构不断过渡,这也是一个永无终结的过程,客体意味着主体所能达到的极限。

皮亚杰的理论建立在大量心理学及生物学的实验基础上,因而,它代表了解释认识形成及发展的科学解释方向。它的要点仍是沟通主客体的中介,在中介的关系中说明主客体。如果将这个中介与马克思的实践联系起来,它们的近似就在于从联系主客体的结构模式上解释主客体。

除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以外,语言哲学关于语言对世界的组织成形作用也作了出色的论述,这一理论涉及到的指称问题、真理问题、意义问题及言语行为对我们理解语言与认识、语言与主体及语言与社会有积极的启发作用。

此外,值得提到的还有结构主义,结构主义建立在严格的理论法则之上,它以语言模式为出发点,突出强调了结构和系统的观念。结构的观念表明了它对表层对象背后共时的关心;系统的观念表明了它试图通过关系的模式来解释对象,和语言哲学一样,它也是通过观众形态来说明主体的。就此来看,以上几种有影响的哲学与主体哲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传播体系建立在主体哲学之上时,我们很难察觉主体哲学的局限,这种局限势必通过其社会学理论内化于传播理论之中。毋宁说,主体哲学的蓝本和传播理论的摹本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主体哲学对心灵的能动作用的强调会贯穿于传播理论中。同样,它的局限(没有看到认识总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内涵在传播理论之中。因而,借鉴科学的认识论建构主、客体的关系,使传播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哲学的社会学根基之上,是传播学界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上我们曾对主体哲学与微观社会学的关系作过分析,确实,微观社会学对主体的动机、行为、意义是主体间的互动曾作过详细分析。然而,微观传播学理论几乎都没有考虑到既定的社会结构对主体动机和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没有考虑到社会结构与动机的辩证关系,因而无法说明动机和行为的真正动因,最终使陈述的理论趋于表层化。显然,问题的真正源头在于如何看待行动和结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一个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主、客体的问题。

目前,大家经常谈到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该理论的核心问题就是结构与主体的关系问题,与微观社会学理论不同的是结构化理论力图在更客观的立场使结构与主体协调起来。

传统宏观社会学偏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对个体的塑造上,而大多数微观社会学理论将注意力集中在个体和行动的意义的理解上,吉登斯提出了将两者协调的结构化理论。结构化的核心旨在说明社会结构既是通过人类的行动建构起来,也是行动得以建构的条件和中介,即结构与主体存在着一种二重化的过程,结构并不是外在于主体的活动,而是通过主体的特定活动而构成;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既是其不断组织的实践的条件,又是这些实践的结果,结构不应简单看作对主体的外在制约,它既有制约性同时又赋予行动者以主动性。这样,结构和主体存在着一种生产和再生产的方式,对结构和主体的妥当说明,需依靠对它们二重化关系的说明。

鉴于目前传播理论更多地依靠微观社会学来维系,清醒地看到微观社会学的不足,并从社会学层面考虑结构与主体的协调关系也是传播学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客体的关系也涉及到如何看待文化,一个多世纪以来,文化研究一直是全球性关切的问题。通常大家谈到有影响的几种理论大多集中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两个领域。

社会学中占主流地位的理论是价值论,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韦伯及狄尔泰,用价值解释文化的各种理论几乎都将文化视为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活动。现象学、解释学、“法兰克福”学派及大多数实用主义理论都代表了这个方向。它们的共性是:都给予了主体以至高无上的地位,无论是生命、体验、理解、自由或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的对立,都要根据主体意识来评判,文化几乎没有自己的实体地位,文化的存在完全要看主体间的解释。本来,用价值解释文化并不是没有说服力,问题在于对主体的极端信赖除了走向自我中心论以外别无选择,此外,价值论的解释还面临着文化相对主义的危险,事实上,这两个方面的危险也是价值论所无法克服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人文科学的研究区别于自然科学除了对象不同外,还在于研究者适度的介入是可行的。但研究者介入到什么程度则是价值论和解释学所无法回答的问题。以此为框架,总是面临着解释过度的问题,而解释学通常也把解释的多元化视为合理的。这样,在价值论和解释学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仍是主体哲学的主张。

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主体与世界的对立变成为精神与“物化”的严重对立,工具理性的扩张必然在制度上、精神上对人进行新的操纵,文化的单一性及庸俗性不可避免。所以,由于工具理性的极度扩张,人类未来的文明也是暗淡的。

该学派的许多主张都建立在主、客体的对立上,为了维护主体的至上性,不得不排斥非主体的存在。“法兰克福”由于把个体与社会看作完全都是对抗性关系,现代工业文明在“法兰克福”学派那里被看作是一种倒退,与之相关的是工业社会及科技进步造就的大众文化根本不具有以往精英文化的单纯和高贵。“法兰克福”学派从主、客体的对立进而过渡到人与社会的对立,再过渡到文化的对立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这样,我们除了看到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外,我们根本看不到它们是如何协调在一起的。

纵观以上几种有影响的文化理论,几乎都是从主体来解释文化,其结果要么是价值涵盖了一切,要么是文化存在着对立。因而,超越主体哲学的局限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大家知道,近几十年来,结构主义提出了一套与主体哲学截然不同的理论,包括其文化理论(主要集中在文化人类学),其核心是以语言模式来看待社会系统,进而解释主体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从结构主义的影响来看,它提供的超越主体哲学的途径和方式是可行的。

结构主义主要关心文化的共时性问题,莱维——斯特劳斯集中表述了结构主义的文化观,即文化不仅是共时的问题,也可以通过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加以说明。文化人类学家经常可以看到大量重复出现的文化形态,是什么决定了它会重复出现?如果人类没有普遍共同的心智,这一问题也就不可能产生,是各个文化外观形态的差异重要还是内在的共同模式重要,两种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答案。

按照这种方式来理解文化,各种文化现象就不难解释了。无论文化人类学提供多么不同的文化差异,但共时态的文化是存在的,因为像亲族系统、婚姻系统、神话系统、图腾系统反复出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这恰好证明了各民族具有构造文化的共同能力。它通过转换系统,成为我们可以看到的各种具体文化形式,而共时模式为这些形式找到了答案。考察各种具体文化的差异不是人类学的任务,人类学要探讨决定文化现象的深层内容——人类共同的心智。

共同的心智,在他那里也就是无意识问题,它不是与意识相对立的下意识或潜意识的概念,毋宁说它是人类先天的一种构造功能。它普遍地存在于各民族中,因而是普遍的理智功能,正是它的存在,可以解释各种文化的普遍共时。

结构主义的重要代表福柯在思想史领域提供了一种非主体解释思想的方式,福柯对思想史的分析集中在权力对知识的形成上,换言之,社会的知识型总是体现了权力的支配,主体正是在各种制度性场址的权力关系中生成的。

如果主体总由其他因素所决定,那么,确定的主体是不存在的。毋宁说主体总是由特定的知识型所决定,《词与物》表明了知识型如何决定着主体。按着结构主义的解释,它会引出许多被忽视的结论:如果文化不存在着高低之分,发达和落后之分,那么,各种文化之间的比较只能得到现象的差异,追问这种差异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很想知道热衷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研究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如果文化现象的差异只是表层问题,那么中西方文化在心智的创造上具有的共同性不更重要吗?难道它们不都是共同心智的结果吗?如果表层的背后确实存在着普遍的东西,揭示这些普遍性正是文化研究要回答的。知识型理论也使我们看到了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我们认为许多不可动摇的观念其实是用某种占主导地位的信念所支配的,主体不仅无法意识到这一点,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在强化这种信念。事实上,能超越既定知识型的人少之又少,我们通常表述的知识大多数情况下是某一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知识而已。

综上所述,建立主、客体协调的认识论是社会人文科学的可靠前提,它影响到在什么样的方式上看待社会理论和文化理论,客观的社会理论直接关系到传播理论的根基问题:个体既是社会制度的结果,又参与了社会制度的形成,这样,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同样,非主体解释的文化理论旨在说明文化共时模式的存在,表层文化现象的对立和无序并不反映内在层次的共同模式,如果我们做深层分析,各种文化可以找到普遍的共性。

结语

近50年来,人类的知识积累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以往许多被认为是经典的理论和命题,现在被看作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知识的不断综合和更新要求我们的思维与时代保持同步,特别是像传播学这种新型的综合性学科,如何使其理论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近代科学反复证明了这样的事实:一门学科的成熟与否,在于其基础理论的成熟与否,而不在于其表象形态的丰富,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传播理论,相对于传播理论的应用理论来讲,其基础理论的研究就更为重要。

目前,传播学界对狭义的传播理论讨论较多,而对广义的传播理论讨论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对传播理论的深化理解。如果我们仅仅讨论狭义的传播理论,我们只能得到一个相对封闭的解释体系。问题在于对传播理论基本观念的讨论常常会将问题引向更基本的问题,例如,信息问题、语言符号问题、意义问题、传播的存在及目的等等。对任何一个问题完整的回答都会涉及到人的问题,涉及到人对世界的理解,涉及到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问题都属基础理论的范畴。这样,借鉴基础理论的成果,无疑会强化传播理论的解释力,使狭义的传播理论更为健全。

本文谈到的传播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论述的。以上谈到的三个方面直接关系到我们建立什么样的传播理论。主体哲学曾在哲学史上产生过长期影响,而现代科学的发展愈发证明了其内在的局限性,我们只有从主、客体相协调的途径上来看待主体意识时,我们才能更好理解主体意识,我们只有恰当地说明了主体,我们才能恰当地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恰当地说明文化的本质特征。这既是我们探讨广义传播理论的目的所在,也是我们探讨传播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核心所在。

篇(8)

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场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会给人们造成持续而深刻的痛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与之呈正相关的是,随着高校人数的激增,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也在增加。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承载着诸多的压力和冲击,其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建立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的预警机制,对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培养大学生的危机意识,把握心智成长的契机,顺利完成社会化过程,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

危机是人们在遭遇了超出他们的资源和应付能力的事件或境遇时,个人无法应对而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布拉默(Brammer)把危机划分为三种形式:发展性危机(developmentcrisis)、境遇性危机(situationalcrisis)和存在性危机(existentialcrisis)。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危机被理解为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而言,心理危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灾难,而是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是其成长、复原及进一步分化所必须的资源。对处于危机中的大学生来说,危机在于它可能导致个体的心理创伤与失衡,而机遇则在于危机解决过程中所导致的积极和建设性的成果。

所谓危机预警是指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的预测。通过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以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具有预测危机、防范危机的职能,是一种超前的危机管理。

所谓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就是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时,各级相关人员要预先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及时的保护,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事件的发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的目的[1]。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研究,是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和心理危机的干预理论,找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内部因素,未雨绸缪,形成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机制,规范心理危机预警组织的职责,使危机预警工作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达到从上到下,由下至上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形成有效的预警程序。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根源的分析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或成年初期,是其形成固定心理结构之前最不稳定的时期。强烈的自我意识、动荡的人生目标、激烈的情感冲突、复杂的价值取向使其在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加明显和复杂。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既有外部应激源因素,如社会转型带来的兴奋与迷惘,高考教育模式改革带来的压力与冲突,生活事件带来的震惊与恐慌,也有个体易感性因素的作用。大学生要在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变化,保持平衡。但为什么对同质同源的危机,不同的学生主观感受不同,结果、价值也不同呢?这涉及到危机背后的深层心理问题。

1.自我认同危机

艾里克森在描绘人的每一个发展阶段心理与社会的矛盾时,使用了“危机”的概念。这是指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积极地选择有助于加强自我的力量,而消极地选择则导致自我力量的削弱。在艾里克森看来,自我认同危机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冲突,个体常会模糊自身存在的状态,一切变得不确定,无法将已获得的认识与对自我的评价协调起来。大学生活动能力强,情感丰富,但思维深度不够,心理适应能力差。在面对学习、生活、爱情等方面纷繁复杂的选择时,易陷入内心与外界环境的不平衡与不稳定之中,人格处于自我矛盾的状态,压抑了自我的积极性,出现了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

2.意义世界的缺失

在意义世界里,人的安身立命和处理各种价值关系的理念,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的精神慰藉与精神归依。“正是人的意义照亮人的存在”[2]。意义世界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将威胁着人的健康心理状态和人的生命质量。在大学生生活中所体现出的空虚与混乱、冷漠与消极中都流露出种种消极的倾向;而“郁闷”、“无聊”的言语背后又将迷惘与无意义感传递给世界。大学生在经历心理失衡后必将以消极的形式追寻本真的存在[3]。当所珍视的意义缺失产生心灵空寂时,生活与学习的勇气与信心也将消失殆尽。心理危机便产生了。

3.应对机制的不当

心理应对机制是指个体为了摆脱精神紧张而建立的心理适应机制,它通过调整自身的价值系统,从而改变自己对挫折的认识和情绪反应,借以减少精神痛苦,维护自尊心,求得内心平衡。班杜拉指出,人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会采用各种应付机制,那些在过去某一时候应用过并被证明是有效的应付机制,就会成为人们日常解决压力的一部分资源,从而纳入他们的生活之中。反之,如果没有或缺乏恰当的有效的应付机制,压力或紧张感会持续上涨,危机也会随之产生。通常大学生所采取的积极防御机制能帮助他们平安地度过危机,而采取的消极防御机制虽暂时能缓解内心的紧张状态,但是,却为心理危机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在危机发生时采取“聚焦式”的思维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消极归因时,都不利于行为的坚持性进展,所表现的是头脑中形成的一片暗区,形成无可奈何的消极、失落心态。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进一步加大,最终会导致严重的问题行为。对学生来说,可能会产生了此一生的的后果;对学校而言,会使声誉受损;对家庭而言,不次于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可以合理地缓解与释放大学生潜在的心理风险,将问题消弭在萌芽状态。建立预警机制,可以加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形成认知和情感的协调机制,增强个体的危机承受能力,用来正确对待、化解心理危机。可使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控制危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以提高心理危机的拯救率,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的工作顺利地开展。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架构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不单纯是学校内部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完整的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和信息传导流程,将风险降至最低限度。这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家庭、社会为辅助,以医疗机构为保证的系统。为此,笔者以林学院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为例,设计制成图表加以说明。图中箭头方向表示信息的传导方向。

预警领导小组是最高决策机构,由校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学工部人员、心理咨询专家组成。该机构具有较大的权力与权威,平时是松散的组织,根据需要定期集会。职责在于协调各方面工作,一旦有危机征兆发生,能在一定时间内调动人员或资源来应对危机,具有决断能力并承担责任。

心理咨询中心在整个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它的职责在于负责执行预警领导小组下达的工作任务,指导各学院心理工作的开展,与医疗结构、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全方位地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航。浙江林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在心理危机预警工作方面形成了自己较为完善的工作格局,除上好经常性的心理健康课与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外,每年还举办两次大型心理宣传活动;不定期对辅导员、心协会员、班级心理委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识别能力及对危机信息的准确预测;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发现、评估、反馈预警信息,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密切与各学院的关系,沟通与交流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将心理危机的预防拓展到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有备无患、有的放矢;开通网络咨询和三部心理健康热线,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

学院各职能部门、医疗机构及社会组织为预警工作提供人员、信息及资源的保证,协同应对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事件。

各学院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站,由主抓学生工作的书记、辅导员负责,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心理状况,经常讨论可能发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领域,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当心理危机事件出现时,制定策略和应急程序并及时上报。

班级是预警系统的根基部分。它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班主任、辅导员了解本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对他们所发生的事件掌握及时;班级内部成员信息畅通,易于观察到反常学生的行为;班级心理委员与同学联系密切,是心理预防的宣传员、观察员、联络员,对异常情况能早发现、早报告,避免事态恶化。

总之,该院在心理危机的预警系统建构中贯彻“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信息顺畅,处置得法、避免扩大”的原则,为预警系统的有效运转、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率,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运行机制

1.领导管理机制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全面性、全员性、全程性的工作,如果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配合,很难正常开展并落到实处。浙江林学院已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学院党委工作日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局统筹规划中。院党委副书记亲自挂帅,每学期召开专门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部署任务、提出要求。并在经费、师资、设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与扶持。现在,学院用于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经费已达到10元/人,并列入学院预算,该院已做到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查建档、添置设备、辅导讲座和师资培训等方面专款专用,这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大学生心理档案建立机制

心理建档是指把对学生心理测验的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进行集中保存,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做到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它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设立起来的档案材料[4]。每年在新生入校时,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发现心理素质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就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辅导和跟踪观察,进行预防和治疗,必要时加以及时干预。通过有效的普查和完善大学生心理档案,对于形成教育、跟踪咨询和干预一体化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彰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与呵护,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化为其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为。浙江省高校在十八年的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即以防治心理障碍、完善心理调节、促进心理发展为指导思想,按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三个发展步骤进行,将心理健康服务、教学和科研作为三位一体的工作内容,以德育、心理学、医学三支队伍结合构建“三级网络模式”。各高校依本校特色与优势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心理危机的预防方面,首先,重在普及。主渠道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知识引入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其次,各高校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能力。一些学校实现了“六个一工程”,即对新生开展一次大规模的心理普查、创办一个校报心理专栏、每学期办一份心理简报、开通一个心理网站、开播一个心理节目、放映一部心理电影。这些实质性的工作着眼于未雨绸缪,使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增强了自身抗危机的免疫力。

4.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为出发点,依靠学生自身主动正视与适应现实,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5]。这需要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在心理危机发生前对危机有足够的认识,面对危机临危不惧,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能自我调控、自我鼓励,及时消解消极情绪和心理困惑,提高自知、自觉、自助的能力。

据调查,在我国,人们心理调节的途径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自我调解与知心朋友调解。大学生之间由于鸿沟小、防御性低、共性大而易于互助。每个班级所设的心理委员,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经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具有辨别他人是否处于心理危机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危机线索,能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与干预,并能将同学中存在的一般性心理困惑情况及时反馈到上一级机构。他们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员。因此,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健康心理乃至个性的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使大学生在思想、意向、态度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心理交换,促进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效应。

5.多元化社会支持体系的整合机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不单纯是学校一厢情愿的事。它不仅要建构来自于学生、老师、父母等方面的社会支持网络,而且也要建构来自于学校、社会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编织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安全网”,形成学校为主导、家庭为依托、社会力量为辅助的运行模式。

此外,也要完善学校与社区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从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获得有力帮助。高校应利用社会的机构、设施为大学生提供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才能发挥它的功效,才能保证大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志勇.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6(3).

[2]赫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48.

篇(9)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的人道主义意识普遍提高。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体检标准的修改与放宽,高校招收残疾考生的态度明显转变,有关招生政策得到落实,越来越多的残疾考生顺利进入各类普通高校学习深造。据调查,这部分残疾学生大多数都是肢体残疾,以小儿麻痹后遗症、脊柱弯曲者居多,极个别身体瘫痪,倚靠拐杖行走,其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目前我国高校为残疾学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支持远远不够,残疾学生还有许多学习上、生活上、经济上的困难和问题,引发了心理障碍。残疾学生一般外表形象欠佳,自卑、敏感、缺乏社会交往,加上社会对残疾人尊重理解不够,校园人文环境和生活学习设施不完善,使得残疾学生理想和发展目标不稳定,自我价值观迷失。这种心理状态不仅影响残疾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不利于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及时消除残疾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健康发展的目标,是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知识,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河南部分高校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解决办法进行调研,了解残疾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需求,归纳出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具体办法。

三、残疾学生的心理情感特点

1.孤独感。这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种缺陷,担心在学校受到歧视,活动的场所少,不得不经常待在宿舍或教室里,久而久之,孤独感就会产生。

2.自卑感。这是绝大多数残疾学生都有的一种情感体验。残疾学生遇到的困难比健全者多得多,如果从周围人那里得不到足够的帮助和理解,甚至遭到厌弃或歧视,就会产生自卑情绪。另外,他们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问题上比健全者困难得多,自尊心受到伤害,加重自卑的情感体验。

3.敏感、自尊心强。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易情绪激动,与同学发生冲突。情绪反应强,不稳定,在许多残疾学生身上都相当突出。如情绪反应强烈,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等。

4.富有同情心。残疾学生对自己的同类有特别深厚的同情心,不是同类的残疾人却很少交流,如肢残者和盲人之间。

四、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调查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容易诱发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问题,基本涵盖了残疾学生在校期间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残疾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有85%的残疾学生对能够进人高校学习感到异常兴奋,认为机会难得。高校的生活可以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如交际、沟通、处理问题等。有的残疾学生认为,在高校学习有利于自己能力的发展,可以使自己变得自信,生活更加充实,结交许多健全人朋友,将来能更好地融人社会。绝大多数的残疾学生对进人高校学习都持一种积极、肯定的看法。但是,残疾学生普遍存在的担忧是,毕业后走上社会找工作还会被拒绝,被健全人瞧不起,没有人帮助自己,上高校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社会对待残疾人仍然存在偏见和歧视。

2.残疾学生在学业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残疾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方面基本能够自理,对生活条件要求一般不高,但对知识的学习非常渴望,比健全学生更懂得学业是决定今后生活出路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必须引起高校教师、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调查结果显示,肢体残疾学生对公共体育课普遍感到不适,个别残疾程度严重的学生,如拄双拐或坐轮椅的残疾学生,认为体育课的内容和考核标准过于死板、生硬。教师应该注意到残疾学生特殊的需要,在学习上予以具体的指导。

3.残疾学生渴望高校能够建立弱势群体服务机制。调查结果表明,有90%的残疾学生非常渴望我国普通高校能为残病等弱势群体学生建立专门的服务机制或机构。高校可以在大学生中成立志愿者服务小组,对身边需要帮助的残疾学生进行义务帮助和支持。据调查,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普遍设立有专门为残疾学生服务的部门和专门机构。

4.健全学生对残疾同学的态度。调查结果表明,高达95%的健全学生都非常赞成并理解残疾学生进入普通高校学习。他们认为残疾学生有权利进人高校学习接受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应该为残疾学生完成学业提供生活上、学习上、锻炼上的便利,包括设备和设施,以方便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使用。有95%的健全学生都能够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残疾同学,能够与他们友好相处。有70%的健全同学甚至表示“愿意为残疾同学提供必要的帮助”;也有同学说,在与残疾同学交往中,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东西,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当然,也有一些健全学生认为不知怎样和残疾同学交往,担心残疾同学性格比较敏感,思维方式与健全人有所不同,怕伤害残疾同学的自尊心。

残疾学生身体的残疾导致了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及与众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在心理上比健全学生更渴望沟通、尊重及自我实现。然而,社会和高校目前对这一群体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机能。人的学习、工作、生活无不受其自身心理因素(如动机、兴趣、情绪等)的维持、定向、激励或强化作用。残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行为的显现,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他们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何针对残疾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从而优化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五、消除残疾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残疾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品质和个性特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育者只要发现及时、教育有方、引导得当,充分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完全可以帮助他们完善心理发展机能,消除不健康心理,走出心理困惑的误区。

1.教育者要转变观念。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残疾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过程中所付出的一种社会代价。没有各类事故,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就不会制定科学的安全作业规程和交通管理规则;没有先天愚昧及失明、失聪,就不会懂得优生优育以及近亲何以不能婚配;没有药物致盲、致聋以及其他毒病症,就不会有详细的药物检验和管理制度;没有脊髓灰质炎后遗症造成的肢体残疾,就不会有预防这种疾病的“糖丸”问世,正是一部分人的残疾,才换来了更多人的躯体和心智的健全、健康,换来了秩序、科学,换来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所以,接受高等教育是残疾学生的权利,我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此都有明确规定。高校的残疾学生最大的担心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法和健全者竞争,学习目标不明确,思想情绪不稳定,学习恒心不坚定,时常和外界发生冲突,具有反感和逃避社会的行为倾向。改变残疾生这种心理状态的最佳途径是教育者必须转变观念,在正视残疾学生现实的基础上确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方式,从关注心灵开始,把残疾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有一个相互交流、互相沟通的团队和氛围,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满足精神的需求。

2.残疾学生的自卑程度要远远高于健全人。自卑是把双刃剑,心理学大家阿德勒提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疾病,在另一个方面,它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主动发现每一个残疾学生身上的优点,承认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存价值是帮助残疾学生走出自卑的最好办法。尤其是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善于抓住残疾学生生活学习中的细小环节创设教育情境,为他们提供展现能力的舞台,鼓励他们自己走出自卑不良的心理状态。

3.为残疾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是正常的心理反映,要克服或消除这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必须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因此,高校要通过系统的心理和生理健康辅导,让残疾学生充分了解个体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变化过程,消除残疾学生由于这种变化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厌世感。直接和残疾学生接触的班主任和辅导教师,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建立残疾学生心理咨询档案,不仅做到对残疾学生心理状况了如指掌,还需要经常深人残疾学生中间沟通思想,了解他们的所思所虑、所忧所喜,找出不良心理产生或变化的主要原因,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同时,学校要结合已经建立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或定点为残疾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和咨询,帮助残疾学生及时解决心理问题,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力争把残疾学生的不良心理消除在萌芽状态。

4.学校要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器材建设。目前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建设发展迅速,景色宜人,学生的各种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方便残疾学生生活、学习和锻炼的无障碍设施,运动器材还远远不够。因此,学校要继续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处处尽显对残疾学生周到细致的关爱和关心,让每一个残疾学生融人校园和班集体后,切实感受到校方和集体的温暖,使残疾学生的心理障碍在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完备的物质条件中逐渐得到缓解和排除。

篇(10)

2.从认识史看心理学与逻辑学的分离和融合认知

学科形成之前,哲学是心理科学和逻辑科学共享的源头。诸多有名哲学家也是十分具有创造力的心理科学家。赫根汉(B.R.Hergenhahn)的著作的《心理学历史理论》中所论述的从古代希腊到当下社会的诸多哲学界、心理学界都大有重大成就的学者有、奥卡姆的威廉、康德、泰勒斯、休谟、柏拉图、托马斯•阿奎那培根、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笛卡尔、黑格尔、洛克等。古代希腊哲学界著名学者柏拉图代表作《谈话记录》、奥古斯丁代表作《忏悔录》、亚里士多德代表作《论精神》、等都被列为欧洲心理科学历史中的巨大成就。此书第一单元提出的"心理科学中的永久主题"即"哲学界亘古不变的问题"。此中,特别要赞扬古代希腊万能钥匙式的亚里士多德,他在逻辑学界、哲学界、科学界都享誉盛名。它的哲学经典作品,尤其是认知理论,详细地论证了精神世界、原因结果理论与目标理论、知识、直觉、客体理智与主体理智、认知与再认、联想与幻想、因素与快乐、情感与选定性认知等主题。亚里士多德创作的《论精神》,被看作是心理科学界的开创作品。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中,把精神划分成三种阶层--动物性精神、植物性精神和理智精神,理智精神占据最高阶层,并且只有人类才具备。他还将理智划分成主体理智和客体理智,客体理智具备整合经历的功能,它让生活中的所有事情照常开始,但是它不可以让人了解实质。从每个人的诸多经历中总结出实质,只能借助于主体理智,主体理智被视作思维的最高级模式。精神的主体理智替人们选定了最终目标,即隐德来希(entelechy)。隐德来希的作用是使世间万物按照一定的路径进步或者行动,直至彻底完成它的任务。我们可以通过本文发现,身为一名逻辑科学学者,亚里士多德替他的精神理论设定了最终目标,它等同于逻辑科学的道理--"亘古不变的促进者"。但是此亘古不变的促进者并代表神灵,而是代表逻辑学。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目标理论使哲学、心理科学和逻辑科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篇(11)

2工作技能与理论知识一体化。

工作技能需要通过会计专项实训来掌握,让学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能够掌握财务会计工作内容和工作要点,能够熟练的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工作包括出纳、往来核算、成本核算、报表编制、会计主管等,让学生通过实训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工作岗位的技能,胜任这些工作的需要。在学生通过专项训练之后,熟悉工作流程,明确学习目的,明确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并根据岗位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归纳,激发学生对会计实训岗位的兴趣,促进学生通过实训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实现教学和实训的有效对接,促进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3理论学习与知识应用一体化。

主要是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会计岗位综合实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会计岗位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能,从而胜任会计工作岗位的需要,能够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自己综合实训技能的提高。同时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会计业务之间的关系,明确财务各工作岗位的要求,更好的应对实际工作的挑战,促进自己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