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信息化应用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一项新技术即使到了用户的手中,也仅仅是走完路上的第一步,新技术与用户原有业务的完美融合才是最终的目的,而这就是企业信息主管需要殚精竭虑完成的事。
在本期的案例点评专栏的故事中,新上任的一位CIO经过努力,终于说服企业领导上马ERP系统。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发现现实和美好蓝图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别的不说,仅仅是数据准备小组的情况就不容乐观:数据量大,基础数据混乱,而且系统对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要求都很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去整理。不久,项目组成员就怨声载道。
为这位CIO支招的专家认为企业ERP系统是通过信息技术这一手段,把优秀的、规范的管理固化下来,同时也通过信息技术的革新带动管理的进一步优化。在这其中,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是有机结合的,并相辅相成,进而达到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因此ERP项目实际上是一项大的变革工程。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9-2102-02
Information-based Network Security Applications
ZHU Wei-xiong
(Zhaoqing Ying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Zhaoqing 526040,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th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network security status and threats, are given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sponse measures, an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safety for the information-based network security application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ing; security
信息化网络正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利用网络进行一些如银行事务,电子邮件、电子商务和自动化办公等应用,给社会、企业、个人带来方便,但网络特别是互联网的开放性、互联性、匿名性也给网络应用带来了安全隐患。
1 网络的安全威胁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网络安全面临威胁来自多方面,并随着时间变化而更新着,网络的威胁主要有:
1) 由于在广播网络系统中,每个结点都可以读取网上传送的数据,网络体系结构允许监视器接受网上传送的所有数据,使得窃取网上的数据或非授权访问变得很容易。
2) 利用重放数据帧的方法,产生被授权的效果,假冒另一实体进行网络非授权活动。
3) 网络资源的非授权使用,与所定义的安全策略使用不一致,非法越权使用网络资源。
4) 破坏数据完整性,包括设备故障或人为有意无意破坏修改系统信息。
5) 受到网络攻击使网络设备或数据遭到破坏,并可能产生拒绝某种网络服务功能的后果。
2 信息化网络安全应用
信息化网络应用既有保密性和稳定要求较高信息系统子网,又有互联网接入易遭攻击的资源共享子网,需要对信息系统均衡、全面的保护。充分、全面、完整地对系统的安全漏洞和安全威胁进行分析强调安全防护、监测和应急恢复,目前网络安全检查措施有数据备份、防火墙、数据加密、数字签名、身份认证、入侵检测、病毒防护等提供多层次全方位防护。
1) 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系统风险不仅备份系统中数据,还备份网络中安装的应用程序、数据库系统、用户设置、系统参数等信息,及时迅速恢复整个网络。硬件备份方案有磁盘镜像、磁盘阵列(RAID),双机容错等,可以防止部分物理故障。磁盘镜像在每次向文件服务器的主磁盘写入数据采用写后读校验,将数据再同样写到备份磁盘上,但未能使服务器的磁盘I/O速度提高,一般应用在分支机构作数据备份。磁盘双工应用二级容错技术,在磁盘控制器出现故障时,起到数据保护作用,数据库服务器一般采用磁盘冗余阵列, RAID5技术磁盘数据I/O、效率、容量利用率较高,其中RAID6和RAID7是RAID5的改进版有条件可考虑使用。
2) 防火墙硬件将网络分为内网和外网,能有效地监视内部网络和Internet之间活动,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只有内部访问策略授权的通信才能被允许通过。在物理实现上,防火墙是一组硬件设备,路由器、计算机或其他特定的硬件设备。防火墙有包过滤防火墙、应用防火墙,工作层次越高,则工作效率越低,安全性越高,较小的分支机构可以使用基于路由器的防火墙,公司内部使用具有安全操作系统的防火墙,由内到外,由外到内业务均经过防火墙,严格限制外部网络用户进入内部具有抗穿透攻击能力。
3) 数据加密就是通过一种方式使信息变得混乱,从而使未被授权的人看不懂它。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加密类型:私钥加密和公钥加密。VPN和IPsec用于各分支机构的互联传输方面,通过信息重新组合使得只有通信双方才能解码并还原信息,一般采用DES和RAS技术,通信双方通过加/解密函数和密钥对通讯信息加密解密而使信息得以保护不被监听。
4) 数字签名与手写签名一样,使得收信人可以确认消息来自发信者,收信者不能编造或改变信息,发信者也不能否认,多应用在电子商务方面,较多使用报文摘要算法(MD5)和安全散列算法(SHA),SHA算法速度比MD5较慢但安全性较高。
5) 身份认证要求用户使用一项网络服务前需输入用户名及密码,实现用户的身份认证,并给用户一定的使用权限。可给硬件如虚拟专用网(VPN)、服务器、路由器等,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进行加密保护,权限外用户将无法使用功能。
6) 反病毒软件是最常用安全保护措施之一,较常见的病毒有寄生病毒、存储器驻留病毒、引导区病毒、隐形病毒、多形病毒等。可采用较先进的类属解密对多形病毒进行激活解密自身结构,使得反病毒程序可以容易检出甚至复杂的多形病毒,同时保持较快的扫描速度。数字免疫当病毒进入系统,免疫系统立刻能识别来,对它进行分析隔离,并将这个病毒信息传递到其他地方,使它运行前能被检测出来。
7) 入侵检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入侵、外部入侵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监视或者可能的情况下,对可能损害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或可用性等行为进行检测,通过监视受保护系统的状态和活动,阻止入侵或者试图控制网络系统或资源,采用异常检测或误用检测的方式,监视限制非授权或恶意的系统及网络行为,为防止入侵行为提供有效的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入侵检测技术将朝着三个方向发展:分布式入侵检测、智能化入侵检测和全面的安全防御方案。
8) 虚拟专用网(VPN)就是在公用网上建立分支机构或项目部互连的专用虚拟网络。VPN之外用户无法访问VPN内部网络资源,VPN内部用户之间可以实现安全安全通信。在Internet上建立隧道技术可以在不同协议层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实现。利用点对点协议(PPP),可传送多种上层隧道协议(PPTP、L2TP),创建隧道就地址分配、加密、认证和压缩等参数进行沟通,也可利用SSL VPN、IPsec VPN协议建立秘密隧道,使用预加密、数据完整性和身份认证技术。
3 信息化网络安全建议
1) 信息安全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要高度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在加强信息系统的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对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也不能松懈和忽视。企业的信息安全政策不应再单单是信息部门的责任,企业对于组织安全的认知,应通过整体安全分析与定期安全检查获得提升。
2) 严格执行信息安全标准,减少内部的弱点和威胁,使安全隐患不再有机可乘。对于安全事件的处置,提倡强制实施应变作业流程,并针对特定目标提供安全训练,协助建立必要的作业程序,经常性对网络进行检测,扫描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打上补丁,降低并控制安全事件的损害。
3) 信息安全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安全管理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再严密的安保措施也不能保证网络安全的万无一失,因此必须增强信息安全管理的危机处理能力,将危机处理程序标准化,在危机来临之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同时针对各种安全事件拟定一套顺畅且有效的应变措施,如为了封堵某一网络蠕虫病毒的传播,自动配置防火墙,阻塞已中病毒主机的IP地址或者该病毒传播所利用的TCP/UDP端口等等。
4)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发展信息化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安全体系的建立并不是单一技术的堆叠,而应是整体预防体系,积极争取网络安全认证机构的合作和支持,同时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平台的建设,加强企业内部的安全技术建设和监察管理工作,保障信息网络安全。
4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必然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只有重视信息化网络安全工作,才能使网络稳定运行,实现安全访问可控性,数据储存完整性,数据传送保密性,商务活动认证性等目标,从而更好地为计算机网络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李秀池曾任中日友好医院门诊部主任,后于2008年被聘入爱康国宾,“见证了爱康国宾的快速发展。”李秀池介绍,爱康国宾在短短的6年时间里,从6家体检中心发展到48家。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的李秀池职业干练、语速极快,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当天她已经开着车跑了两个体检中心,下午还要去一个检验中心。她说爱康国宾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对质量的严苛要求是重要原因,这一切都是为了“客户感受”。客户感受有时会体现为一个数字:负责北京区运营的李秀池的投诉指标是0.5/2000,这给了她不小的压力。
谈到这些年人们对待体检的态度变化,李秀池感受最深。她介绍,2003年之前,有些单位给自己的员工购买体检服务,甚至帮大家组织班车、买好牛奶面包,但是真正到医院参加体检的人还不到50%。“一场SARS把大家从睡梦当中惊醒了,”她说,“SARS之后,不光是大家都去体检了,个人购买体检的量也开始增多,一下子上升到了20%。”
对于爱康国宾的信息化应用,李秀池从业务流程的角度进行了介绍。体检人A在购买体检服务后,爱康国宾会提供给A一张体检卡,体检卡里存有A的个人基本信息以及体检套餐信息。如果A是团队客户,A会拿到一张体检表,体检表上会有一个条形码。体检卡或者条形码被激活后进入爱国国宾的IT平台系统,A就可以选择任何一家爱康国宾的体检中心预约体检。
爱康国宾IT系统的检索功能非常实用,如果A忘记带体检卡,只需提供姓名和单位名称就可以检索到。另外,IT系统还可以进行体检流程的追踪,体检者已经做了哪几项检查,正在进行什么项目,都可以追踪到。爱康国宾IT系统还有自动排检功能,如果第一站是采血,电子屏幕上会提示采血在某某房间,采血完毕,系统会自动提示体检者应该去做的下一项检查是什么。
还有体检数据的电子化传输,比如放射科的影像等信息的传输,就是通过体检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进行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06. 026
[中图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6- 0046- 02
1 农村信息化的相关理论概述
农村信息化是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中,通过采用以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村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农业信息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等在农村生产、生活、管理等方面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村信息化包括了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又包含在原始社会发展到资本社会进而向信息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农村信息化从技术角度包括农村通讯设施和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的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的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的信息网络化、农产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化等。
2 我国农村信息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 我国农村信息化现状
虽然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最近的几年里有了相当快的发展,农村信息网络逐步形成,以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服务网络逐渐完善,农村信息化的基础设施、软硬件技术正逐步发展,农业和农村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得到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农村100%的行政村已接通电话,20户以上的自然村通电话率达到98%。我国100%乡镇能够上网,其中具备宽带接入能力的村镇比例为:乡镇99%;行政村85%。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固定电话的拥有率已经降至46%,而手机的拥有率则上升至90%。
农业部正在组织开展的农业信息服务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的试点,有效地解决了信息服务模式单一的问题。各地出现了百万农民上网工程,信息进村入企、电波入户、信息公告栏、农技110等服务模式。
(2)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显著。中国国家科研计划从1990年开始,连续支持“农业智能应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已研制出棉花、水稻、芒果等多种作物的生育全程调控和农事管理专家系统,以及鱼病防治、苹果生产管理专家系统,开发出实用农业专家系统200多个,在全国22个示范区应用后,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另外,数据库、多媒体、人工智能、系统模拟模型和3S等信息化技术在农业宏观决策、资源区划、遗传育种、灾害预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得到一定应用。
2.2 我国农村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具备了一定基础,但目前还存在众多问题,尤其是对农村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总体上看,还不能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1)农民信息接收能力差。我国的广大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文盲比例较高。据2006年普查结果,中国4.9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的不足5%,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还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
(2)专业信息技术人才较匮乏。农业科技信息化建设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需要的是既懂农业又了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农村平均每乡镇科技信息员不足3人,数量和素质远不能满足基层科技信息服务的需要。
(3)科技信息资源分散。现阶段,科技信息资源多头建设、分散管理,致使基层科技信息“孤岛化”,使得科技信息资源不能有效共享。例如,农业部门实施的“金农工程”,重点针对农产品流通环节;教育部门的“校校通”主要面向农村中小学校;广电部门的“村村通”主要集中在光缆布线基础设施建设上。所以,需要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国家农村科技信息共享服务体系与共享机制。
3 信息技术的保障
信息化建设取得巨大成绩与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是分不开的。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巨大发展。目前已有很多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农业、经济,极大地促进了它们自身的发展。今后,国家应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和支持,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1 多媒体技术在农业技术推广领域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则是将声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信息处理技术的一次伟大变革。如何加快新成果新技术的推广普及是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化财务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利用率低
目前,一些企业存在资金利用率低的问题,其资金也很分散,一些自身能力低的企业,盲目的进行投资,使企业损失严重,使企业资金短缺的状况越来越严重。一些企业的子公司还会多头开户,使资金管理失去控制,出现资金沉淀现象。一些经营状况良好的子公司,不想通过总公司对自己进行监管,摆脱其对自身的控制,当其经营状况出现问题时,又想寻求总公司对其资金上进行帮助,对总公司有着不利的影响。一些企业出现大额资金闲置,小额资金短缺的情况,不能很好的利用资金来对子公司的资金进行调剂,使得总公司发展迅猛,子公司经济危机,这种状况的出现,严重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一些企业的库存量很高,企业的欠款非常严重,资金周转的特别慢,不仅使企业不能更好地盈利,还对企业的信用产生影响。企业资金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存货与应收账款,从企业采购原料、投入生产的费用、半成品的形成、到成品的形成,企业都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资金计划,从企业对产品进行销售,到最终货款的收回,企业都没有对资金使用计划进行适时的修改,由此看来,企业并没有对资金的投入与收回做出系统的计划。一些企业没有合理计算货物库存量,导致库存严重积压,没有对客户进行信用调查,使得货款不能及时的收回,甚至出现坏账,使资金不能更好地周转,企业不能顺利开展新项目。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忽视
一些企业往往只对财务部门局部进行信息化财务管理,缺乏全面信息化财务建设的思想,很难将财务信息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衔接在一起,使企业不得不将其中一个系统放弃,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信息化对财务资金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对财务资金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对资金进行多角度的监督、高效率的控制,可以将资金使用效率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信息化可以更好地对财务资金的支出进行约束,不仅可以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制度,还可以对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创新,可以设定出软件程序,将管理制度录入其中,使得他人无法对其进行篡改,对资金管理人员有着规范的作用,制度的执行可以得到保证,信息化管理的高效、有序,可以促进财务资金的管理,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四、如何加强财务资金管理的信息化
(一)重视基础管理
企业业务的基础是将管理、财务、库存等进行集成,其对中国企业效益的贡献越来越大,一些企业应该对基础管理进行重视,将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进行了解,将网络时代的经济进行紧密融合,将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到企业中,对互联网下的商业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
(二)大力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企业应该对财务资金加强管理,推进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要重视财务资金管理,将资金进行统一的管理,监控现金流量,对其进行全面的预算,对问题进行分析,计划出详细的资金使用方案,这个方案要适合于企业,使资金预算更加全面,资金使用率也会得以提高。其次,企业要对自身特点进行了解,将资金集中起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结算中心,要对多头开户的现象进行严格的控制,结算制度要完善,最好建立出企业内部的银行,资金流向要从源头管理,保证企业具有支付与债务偿还的能力。
(三)建构集中式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企业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将财务规章制度规范起来,从而将人为干涉的几率降至最低,使信息化管理效率提高,使企业财务与企业业务一体化的集成管理得以实现。财务部门要利用信息系统将每笔货款的收入与支出的数据记录起来,可以使企业的决策层更好的了解资金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速度快。企业中财务资金起着支撑经营决策的作用,所以,在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时还要加强对其的管理,要加强对各子公司资金流动信息的管理,并将其集中起来。只有企业对财务信息化集中式管理系统建立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信息化财务管理的发展,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四)构建财务管理安全预警系统
资金的管理对企业生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没有对财务风险设置管理机构,目前很多企业都利用信息化进行财务资金管理,但是,还没能构建出财务管理安全预警系统,财务风险成为企业的困扰。所以,企业应该利用ERP系统对信息集成与响应的速度,对财务风险建立起有效的预警系统,这样可以有效的防范经济危机。
(五)预算管理的信息化
要建立出预算的统一平台,使预算数据可以进行信息化管理,通过网络技术,使信息可以共享,使集团获取信息的能力得以提高,对预算管理进行集中监控,管理的原则是弹性预算,对预算分析功能进行提供,对资金合理的筹集与使用,使资金占用与成本最低化,资金良性循环加以保证。为了使资金可以全面运算,及时的进行决算,就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良好的应用,集团所有资金都要由财务部门的账户进行管理,使得财务资金管理的信息化更好的进行应用。
市面上有一句俗话“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们看到热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看热闹来看出其中的门道。我们进行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拥有一个好的生活、拥有一个高品质的生活。这个高品质的生活中“美的因素”可以说是处处显现,都在我们眼前晃动与展现。在课堂上合理的应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能帮助我更好的完成教学。我在美术课中对信息化与美术课程的思考、理解、运用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实际感悟:
一、先看热闹,利用网络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运用网络资源,打开学生的视野范围
这就是我的分层教学,如:《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这一课,这是一节是要求培养学生实际绘画操作能力的技能课。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做技能的教学,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步骤一步一步的学。这种重技能轻能力的培养方法已经不再适应现在的学情。老师放一些图片或者让学生照着书本上的图片临摹一张两张,于是乎这样的技能课被上得非常的枯燥,重技能轻兴趣,很容易就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课程整合,利用网络资源,打开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自我表达与自我展示的欲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设定了一个题目,然后请学生在网上搜索你喜欢的生活用具类图片两张。(以一个直观而又简单的方式引题。同时利用了学生们喜欢用的电脑工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兼顾班里的每一个学生,提高学生的全面参与性。上课效果非常的好。)
二、由外及内,由一个看外行的人,转变成一个研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进行知识的点滴渗透的学习
美术的审美点很多,要想面面俱到,不仅学习量大,而且也非常的耗时,而我们的课堂只有40分钟,时间短,任务重。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我采取的是紧抓其中的一两个知识点进行重点学习与体会。知识小点破。
三、由内及外,在看其中的热闹,进行知识的反馈与延伸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要求学生用线条来表达物体的形象,首先考察学生以有的知识储备,用简单的线条来绘制图形,而其中对线条的自由运用与对物体的准确刻画,就是这节课的知识要点与难点。最后,评价学生的作品(1.线条的流畅性。2.物体形象的准确性3.物体的整体表达与生动性。4.是否具有创新点。5.创意感怎么样。6.请学生设置对这节课的反馈问题等等)。进入这节课的另一个知识延伸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扩展,除了直观观察法还有结构分析法与对比法等。先让学生用直观观察对物体进行线绘(5分钟),让学生对所画物体产生好感,调动学生的绘画积极性,降低学习的难度。进一步深入,告诉学生,“除了你们现在所用的绘画形式外,还有几种绘画形式,请大家想一想,然后回答”“我们能否也给这个物体来进行一些创意性的描绘呢,如果能请你绘制出来。”(透视学与学生自我感受相结合)通过这样一个环节的设计,对课堂知识进行延伸,而后让学生用“透视,感性等”来进行绘制,并与你的第一张画进行对比,“说说他们之间有哪些不同点与哪些相同点?”用电脑所绘制的线条图形与手绘的线条图形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同学都感觉到电脑绘制的准确性要差一些,而电脑绘制的这张线条图形的生动性上又要比手绘的那张要好一些。两张绘画工具各有千秋。学生动手并运用今天所学到方法进行绘画,中间我进行了三次分阶段讲解和学生练习,学生作品展示,最后的课堂效果很好,达到我这节课的教学目的。
现在教室里的班班通,也很好的辅助了教学,不管是展示还是讲解,都有了一个很直观的平台,白板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线条的理解,它把学生对事物形态特征的概括与信息传达和交流联系在一起。可以通过电脑绘制、手绘和解读图像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线条图像的实用功能和作用。学生可能对于手绘线条图像表达的自信心不足,很难自由发挥,用学生们喜欢的工具,从简单的手绘线条出发,引导学生,使其增强自信,大胆表现。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在手绘线条图像的讲解上,目标是让学生多做手绘线条图像的练习,并利用它传递信息解读信息。从而快乐的学习,理解手绘图像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及作用。
因为信息化,给我们的美术学科带来了一个新的生机,各学科都将不断相互交融、合并而得以新的进一步发展。在这个话题下,如何让学生能快乐的学到知识,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一、引言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文字档案的保存和管理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加快,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膨胀,档案信息网站的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在我国,档案信息网站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理论方面没有系统的论述,实践上也严重滞后。
信息社会使得档案的载体形态和记录方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纸质档案的“一统天下”将被声像档案、电子档案并存的格局所替代,传统的档案编研工作必须改变以往封闭式管理格局,编研模式必须逐步向多载体、全方位、深层次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上转换,走进充满活力的网络世界。而网站建设则为档案编研工作提供了新契机,提出了新要求,打开了新天地。在这个方面,我们通过建立自己的网上档案馆,开展网上档案服务,对档案编研工作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有了深入的认识。
应用计算机可以进行档案信息统计和检索。这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既可以把档案工作者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又能够使大力开发和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真正成为现实,还可为将来人类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打下基础。但仅做到以上两点是不够的,因为无论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者来讲,还是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者而言,都必须十分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激活,即将原有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继而产生新的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效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价值。
2001年7月国家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中,以20条指标来具体细化我国信息化水平和程度。其中第12条“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关系到档案信息、网站的数据资源建设随着中国电子政务的推广和普及,Internet已经为人类在新世纪的政务、商务、管理活动中提供了一种迅速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和全新的模式。在这一变革中,只有善于利用Internet构建自己的管理体系的单位和企业才能获得成功。为了使档案信息充分发挥作用,全国各类档案部门及其档案工作者纷纷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了档案信息网站。
二、信息数字化建设应用
森林植物标本室已被国际植物分类学会注册认可,代号“SWFC”,被列入《全国标本馆介绍目录》和《国际标本馆名录》之中。在云南17个植物标本馆中名列第二,是全国拥有10万份以上的47个植物标本馆中的前十名,并在英国皇家植物园公布的“中国十大标本馆”中名列第七位。
森林植物标本室,以收南地区的树木标本、壳斗科标本和竹类标本为主要特色。现藏有各类植物标本计231科,1070属,8000余种,近20万份。其中裸子植物11科,被子植物163科,单子叶植物18科,蕨类植物39科。仅壳斗科植物就藏有7属260多种,8000余份;竹亚科植物40属500余种,2万多份;蕨类植物100属,3000余份。收藏有徐永椿在40年代采自台湾省的400多号树木标本,郑万钧教授1940年从法国带回的40份珍贵标本,以及北京植物研究所复制的18000张模式标本图片,并珍藏有350多种模式标本。它是全国壳斗科和竹亚科植物收藏种类最多、最全,且数量最大的标本馆。
标本室的众多标本全是以传统的纸质方式保存管理,这种方式给查阅、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自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计算机正以一日千里的速度发展,无论在工业、农业、国防、科学、生产上计算机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在文档的管理上,传统的人工文本保存和管理文件档案的方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深入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这种保存和管理文件的方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得到人们的肯定和广泛应用。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种方式逐渐暴露出其缺点和不足,如:效率低、保密性差、数据易丢失、需要大量人力资源。
三、信息工程原理的应用
信息工程包含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是管理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目前信息工程方法学分为传统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在标本室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课题中,主要用传统方法学的思路和原理来建设。
1.目标分析
传统的信息工程方法学使用结构化分析技术,完成分析用户需求工作。目标分析要了解用户的情况,接下来通过与用户交流,对用户的基本要求反复细化,以得出对目标系统的完整、准确和具体的需求。目标分析是为了发现用户的真正需求,首先应从宏观角度调查、分析用户所面临的问题,也就是说,目标分析的第一步是尽可能准确地了解用户当前的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标本室网站中,用户所需要的无非就是获取标本信息,并查询到满足自身查询条件标本的详细资料。因此在做查询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标本的自身属性和用户有可能用到的查询条件,两者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2.数据模型关系图
结构化分析实质上是创建模型的活动。数据模型包含三种相互关联的信息:数据对象、描述数据对象的属性及数据对象彼此间相互连接的关系。
数据对象是对软件必须理解的复合信息的表示。所谓复合信息是指具有一系列不同性质或属性的事物。在这个查询系统中,数据对象就是标本和用户。
属性是指数据对象的性质,在确定属性时,应该根据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理解。
标本分为科、属、种、标本四种属性,而用户的属性在这里是不重要的,也就是说用户的属性对整个查询没有影响。用户可以通过精确、模糊两种查询方式来获取标本信息。因此在制作整个系统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并以其思想贯穿整个系统。
四、ASP构建与动态网页
1.ASP技术介绍
ASP全名为Active Server Pages,它是微软公司推出IIS的一个组件。ASP实际是一种在服务器端开发脚本语言的环境,利用它可以开发出动态、交互、高性能Web服务器端的应用,且能较容易实现复杂的Web应用。利用ASP开发的脚本程序全部运行在服务器端,与用户所采用的浏览器无关,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对客户端的要求。其工作原理是:浏览器从Web服务器调用ASP文件(一种文本文件),服务器端的脚本引擎对每一条脚本语句解释执行,再把执行的结果生成HTML文件传给客户端。
ASP文件包括文本、HTML标记和ASP文件特有的脚本语句。制作ASP文件同HTML文件一样,可以用任何纯文本编辑器进行编辑。ASP可以使用任何脚本语言,只需提供其相应的脚本引擎就可,ASP自身提供VB Script和JSP Script两种脚本引擎,缺省为VB Script。
ASP包括了5个内置对象:①Request对象,从浏览器获取信息;②Response对象,发送信息到浏览器;③Server对象,控制ASP执行情况,对服务器端ActiveX控件起作用;④Session对象,存储用户任务的信息;⑤Application对象,使多用户共享一个程序的信息。
网站内容的动态化、数据库化是Internet网站发展的必然趋势,ASP以其简单、高效的开发方式及丰富的控制手段为Internet网站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动态网页的特点
在Internet迅猛发展的今天,用户不再只满足于通过浏览器看到静态页面,而是希望能根据要求生成更加灵活、生动的动态页面。数据库对于信息的动态检索无疑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因此根据数据库信息的不断变化生成动态Web页面将成为网页设计的重要方法。
动态网页的技术有多个厂商支持,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利用JSP、ASP、PHP和其它有关技术,一个用户可以将一个Http请求送到一个可执行应用程序而不是一个静态的HTML文件。服务器将会立即运行这个限定的程序,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反应,将处理结果返回客户端,或者对数据的记录进行更新。通过这个模型,就可以在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之间有效地进行交互。
静态网页浏览者可以直接从服务器端调用浏览,占用服务器的资源较少但缺点是其不包含交互功能,对于使用者来说,只能看但不能参与活动,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动态网页包含交互功能,浏览者可以和服务页面间产生会话作用,完成一系列的动作。动态网页有如下一些优点。
(1)读者可与Web服务器进行交互;
(2)可实现数据库的查询;
(3)可以与HTML以外的文件进行交互;
(4)可缩短查询时间,提高浏览效率;
它的最大的优势体现在用户可以进行直接参与活动。
五、结语
如今电子政务的发展,各个企业、单位的档案性网站的兴建,为各种数据的数字化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和重要参考。而标本室的数字化建设正是在这种趋势下应运而生的。
在整个设计中主要应用了ASP技术来实现动态数据的查询,其中还用了软件工程的原理分析系统、获得需求。在实现数据查询时,分了“科、属、种、标本”四种查询条件,这四种条件可以独立用每一种条件查询,也可以两种查询条件相互组合实现查询。考虑到也许有些用户对所要查询的标本并不是很熟悉的时候,用户可以使用“模糊”查询来实现。
本文从信息工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系统需求,然后论述了ASP技术在动态网页中的应用,从ASP的技术特点和工作原理开始介绍,由浅入深,逐步展开。
参考文献:
[1]张建章.浅谈ASP开发WEB数据库应用技术[J].计算机应用系统,1998,9.
[2]龚玉清.网页设计的色彩运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3,5.
[3]段永红,李春海.基于ASP的网站建设[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0,8.
2.安全技术。馆藏档案的信息化可以利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在线查询服务,但是,馆藏档案中的个人隐私安全保障问题也不容忽视。馆藏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采用的是前端控制思维模式,提前确定馆藏档案的保密范围和开放范围,根据不同的馆藏档案类型加强管理,弥补信息技术的各种缺陷,防止外界非法入侵者利用互联网对档案信息资源发起攻击。(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应用于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建立网络监控系统,在不同网络之间架构网关,用来检测全部通过防火墙的数据信息,凡是符合规定和限制的数据信息则可以通过防火墙,不符合限制的数据信息被拦截在防火墙外。通常情况下,防火墙主要归纳为三种,一是包过滤防火墙;二是双宿网关防火墙;三是屏蔽子网防火墙。(2)信息加密技术。信息加密技术应用于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主要是对档案数据文件的安全设置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档案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信息加密技术与防火墙技术配合使用,将档案信息通过加密技术进行编码转换之后,在网络传输过程中显示为乱码信息,以此提高馆藏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防止非法入侵者拦截获取档案信息。信息加密技术按照不同作用分为密钥管理加密技术、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数据存储加密技术和数据完整性加密技术。(3)身份认证技术和信息识别技术。网络环境下,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用户的合法身份,保证合法用户通过授权之后可以访问馆藏档案信息资源,必须对其身份进行安全认证。身份认证技术主要是利用相关表示鉴别用户身份,防止非法用户进入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系统,信息识别技术分为密码识别方式、生物识别方式等,与身份认证技术共同保障了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
3.可存取技术。(1)仿真技术。通过仿真技术可以将档案馆落后的软硬件重新运行启动,使原始的软硬件均可以继续使用。利用仿真技术虽然可以将落后的馆藏档案信息化资源转化为可读取的资源,但在实际档案馆建设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软硬件兼容性较差、自身耐用性较弱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利用反正技术制作能够执行落后软硬件系统的方法并不可靠,而且,仿真技术要求专业机构开发设计,普通的档案馆难以随意应用。(2)拷贝技术。拷贝技术指在传统落后的信息环境下对馆藏档案信息进行重新写入,防止由于档案信息载体发生变化而丢失数据信息。拷贝技术是保障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方法,存储档案信息的硬盘、磁盘都采用了拷贝技术。但是,拷贝技术难以保证随着软硬件系统的更新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硬件系统的过时落后随时引发传统档案信息存储介质不可用。(3)转换技术。转换技术指的是将不同格式存储的馆藏档案信息转化为统一标准格式,便于档案馆的管理和应用。目前,档案馆所处的技术环境通常是多种媒体共存的形式。因此,馆藏档案信息的建设存储采用的都是HTML、SGML等标准格式,档案馆馆藏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有利于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
二、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1.规划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法。根据档案馆馆藏档案文献的特征来说,对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很多问题,对其采取的信息技术方式也增加了一定难度。馆藏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采用信息技术将图像、文字等转化为电子形式,通常情况下采用图像扫描、数据采集等方式。但是,馆藏档案大部分是手工书写的,在信息识别过程中存在困难,尤其是古今字、繁体字、简体字等各不相同,同时包含了大量历史典故等信息,给馆藏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增添了大量工作,难以恢复档案的原始面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容易出现诸多错误。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建立专家小组团队,统一进行筹划安排,制定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有效措施,充分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进度。
检验结果审核是临床检验分析中重要的一环,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LIS系统检验报告审核功能是对检验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的基本程序,利用此程序可发现检验项目漏项,检测结果否相互矛盾及异常结果等问题,以便及时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与护士了解标本留取状况,或者重新采集标本。例如,生化检测多项结果过低,常提示标本稀释和标本有纤维蛋白凝块(护士抽取标本时为图方便从输液同侧留取标本也会造成这种现象);对一些相互矛盾的结果,如乙肝标志物检测中出现HBeAg,抗HBc及抗HBc-IgM阳性,而HBsAg阴性的情况,应分析其原因,是否是由于HBsAg浓度过高引起的“HD-HOOK”效应,应对标本进行稀释重新测定;对于出现“危机值”的检验报告要慎重对待,及时查找原因,并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及时处置。
2.帮助查找病因
利用LIS系统掌握患者临床资料,从临床角度寻找原因,结合临床病例资料分析检测结果,从临床的角度对检验结果加以解释,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例如在脑脊液检查时,蛋白定量测定一般情况下与细胞计数相互一致,即蛋白增高与细胞增高一致,如不一致时,应查找原因进行分析,如果出现蛋白质升高而细胞计数正常,应注意是否由吉兰-巴雷综合征引起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要及时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以免贻误病情。此外,LIS系统能更多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HIS)中得到检验结果有关的电子病历资料(如输液、输血及影响检验结果的用药情况),从而可更好的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性。LIS系统在检验科检测数据处理、患者信息和检测数据共享、检验结果实时传送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沟通渠道的畅通是构建和谐医技关系、医患关系的必要元素。LIS系统功能的全面开发利用将给沟通注入新的内涵,增添新的渠道。一方面、借助LIS系统对超生命警戒值实行报警制度,另一方面,在LIS系统上进行新开展检验项目的推介。此外,LIS系统为实现网上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和网络环境,利用适时通讯交流平台,促进临床与检验科在网络上实现交流。良好的沟通,及时的反馈和有效的改进工作也是分析后质量控制的重要目的。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通常70%的IT预算都花在了基础设施采购和数据中心运维方面。特别对大型集团型企业来说,传统的分散式数据中心的管理缺乏灵活性,资源利用率低,运营成本过高,持续增长的空间占用和能耗不断增加信息化运营成本,这些都已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桎梏,亟待改善。有效整合支撑企业信息化系统的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中间件等基础设施资源,改善IT资源利用率,推进大型企业信息化由粗放型、分散型向集约型、整合模式转变,成为了当今企业信息化的迫切需求。
因此,有效整合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以及系统软件等),搭建统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是降低公司信息化运营成本和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而虚拟化技术则为实现基础设施资源有效整合提供了技术保障,与传统技术方式构建基础设施平台相比,其可能带来的收益如图1所示。
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服务器架构
随着高手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公司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越来越多,对服务器的需求亦日益增加,新的服务器的增加不仅对数据中心的空间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而且使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也大大提高。
因此必须抛弃传统的竖井式服务器建设架构,采用先进的虚拟化技术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进行规划和建设,从而为公司未来搭建云计算平台奠定基础。传统的竖井式服务器架构、虚拟化数据中心服务器架构以及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架构如图2所示。
虚拟化服务器架构和传统的竖井式服务器架构相比,其在服务器数量、资源利用率、运营成本、业务连续性、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新业务上线以及向云计算过渡等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如表1所示。
服务器虚拟化架构与传统的竖井式服务器架构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从图2可以看出,采用虚拟化技术后,服务器数量大大减少。据业内权威统计,目前,采用虚拟化技术可使服务器的整合比达到8:1~15:1。按照整合比8:1计算,用购买8台中低端服务器的费用购买1台高性能服务器,可将一台物理服务器虚拟成多台逻辑上相互隔离的虚拟机,因此,可使服务器的利用率更高,服务器调度更为灵活;另外,由于虚拟化技术将多台物理服务器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资源的弹性供给,因此可提供高的服务质量,并能提升大事务量和大数据处理能力,有效提升了IT服务水平。
(2)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
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架构,使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及相关硬件的数量大大减少,相应地也减少了数据中心占地空间、能耗和散热需求,同时,在保障应用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能智能地休眠不需要的物理服务器。这些都有效地降低了数据中心能耗(按整合比8:1计算,单服务器用电量一项上就可节约80%以上),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3)有效提升运维效率
采用虚拟化技术,可通过运维管理软件有效监控和调度整个数据中心服务器资源;通过应用模板方式部署应用以及vmotion等技术可有效减少停机维护和事件检查等操作,提升了运行维护效率,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负荷。
(4)保障业务连续性
采用虚拟化技术对物理服务器虚拟化后,CPU、内存、硬盘及网卡等计算资源均被池化,同类资源之间相关备份,当资源池中的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利用Vmotion技术和FT技术可使运行在其上的虚拟机可安全地自动迁移到运行状态良好的物理服务器上,从而可使业务应用服务不被中断,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另外利用FT技术和HA技术,可消除计划内停机,并可从计划外故障中立即恢复。
(5)提升新业务管理系统上线速度
当新的业务管理系统需要服务器和系统软件上线运行时,不需要像以前一样,需要长时间的采购流程,只需要从服务器资源池中划出虚拟机并使用模板完成系统软件的安装,即可搭建完成新业务管理系统运行环境,从而提升新系统的上线速度。
(6)有效地保护了信息化投资
采用传统的竖井式服务器架构,一些旧有的被替换掉的服务器将处于闲置状态,不能被有效地再利用,这对企业的投资造成了浪费;而采用虚拟化技术后,可以将这些服务器组成资源池,整合资源提供计算服务,因此,可使数据中心的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有效地保护了信息化投资。
(7)为云计算奠定基础
随着集团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和集团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未来集团需要搭建云计算平台,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而云计算的基础就是虚拟化,因此,采用服务器虚拟化架构,未来可以有效地支持云计算。
语文教学是中职教学阶段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学生培养思辨能力的基础阶段。目前我国的中职语文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僵硬、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多元化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中职语文与多元化教学方法结合有利于推动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制定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文素养,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从不同内容,内容的不同角度去分析文章的段落大意,通过教师的讲解、指导、分析,使学生逐渐具备思维多元化的习惯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让学生能从事物的不同角度去感知观察,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中职语文多元化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方式多元化
在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的重点主要集中与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基础知识理解能力,这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中职语文教学的需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需要将教学方案设计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想象力、情感及思维的启发上,推动学生掌握多角度理解知识的能力。
(二)思维方式多元化
多元化教学是建立在多方面思维的基础上,思维方式的创新会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因此,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也必然会单一化,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更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例如学生的人格塑造、能力培养等方面。
(三)教学手段多元化
为了促进多元化教学方式的改进,要加强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搜集与整合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将其制作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活跃整个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
三、中职语文多元化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教学策略分析
巧用微课、幕课、翻转课堂创设情境,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利用微课的形式将课文中处于静态的文字演变成立体的、生动的形象,并创设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微课展示的立体的动画、鲜活的形象、鲜明的色彩中,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走进课文。
(二)教学资源分析
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辅助内容,信息化教学的文本素材是根据教学需要编写的,来源于教材、教案和参考书等。文本素材最基本的获取方式是录入,目前主要有键盘录入、手写板录入、语音录入、扫描录入等方式。
(三)教学评价分析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评价过程,不可忽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重点考核教学设计思想和能力;二是运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能力;三是多媒体使用的必要性(网络环境);四是教学反思:就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和预期效果进行讲解;五是要突出实用性,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为目的;六是教学方案具有可推广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课前预习,利用班级QQ群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进入自创的网站―“中职语文在线课堂”,浏览“资源中心”里的创作背景、字词等大量资料。本文创作背景、作者介绍及其代表作,鉴赏知识等)。
(五)第五环节:讨论思辨
课前,已布置学生进入网站上的 “资源中心”观看视频:《三国演义》中赵括死读书至百万大军活埋的悲剧,以及诸葛亮大将姜维大意失荆州的故事,督促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读书要学以致用。
课堂上,根据网上互动交流区的留言,启发学生深入地思考、讨论:讨论本文观点在功利主义和感官享乐至上的今天的现实意义。学生将电子小报上传至网站后,教师进行批阅,师生留言交流。为了帮助学生及时检测学习效果,设置了在线分享,学生可以在线答题,点击并提交自己的答案,系统做出及时反馈。这一环节,个人自评、小组互评、组间交流、师生交流,评价方式多元化,关注过程和结果,同时也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了所学知识。
在此过程中,任课教师也搜集了大量的资源,学生在品读经典篇章的同时,还提高了语文的应用能力,电子小报word排版、图形图像处理等知识。所以,本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理念:不是为信息化教学有效性而设计,而是为了实现教学相长。课堂是谱写青春花样年华的乐章。只有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导、点播,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求知上进的心。
总而言之,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中职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通过新时代的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多远化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增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此才能满足时展的需求。教师需要对教学手段、教学思维及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才有利于推动多元化教学发展,为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创造基础。?由于中职生主要关注专业的学习,对语文等文化课程的学习渐渐轻视起来。而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相比,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恰如引入一池活水,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新鲜血液。中职语文教学更强调对专业技术学习的辅、服务。而现代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引入,正是以其资源海量化、形式多样化、活动交互性等优势,为课堂结构的优化,学习空间的拓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中职语文信息化多元化教学的应用研究是关乎现代语文教学生命力的课题,值得每位在教学工作中精心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