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幼儿园教师读书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2、透过读书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修养,提高自己运用科学观点看待问题的潜力。
3、提高自身学习的兴趣,让自己与好书作伴,与大师对话,在读书中成长,使自己融到我园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之中。
二、我的读书措施:
1、根据学校读书活动方案,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每一天要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读出意味、读出情趣。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批注、摘录优秀语段,提出质疑,用心思考,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潜力。
4、将读书活动与当前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联系起来,与自己日常教育和教学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在反思中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科研潜力和运用理论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潜力,做到“读”有所悟,“悟”有所用,“用”有所得。
(1)用一百分的激情面对工作!
我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就像我同样积极的面对我的人生。记得上学期也就是在大班菠萝班的时候,当时我们班级工作还是很困难的,面临着大班的幼小衔接,面临着孩子大班毕业典礼,又因为徐老师一直在哺乳期,可是我丝毫没有畏惧,我总是努力的用自己微笑去面对所有的艰苦,相信只要努力就好,所以班级工作不仅丝毫没有落下,而且还在各活动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暑假时间我也积极的实践,撰写论文,让自己的精神状态保持在工作兴奋状态,用自己的激情勇敢面对工作同时感染着周围的同事们。
这学期我带的是小班,刚入班时,也是有点紧张的。虽然自己也是在学校里学了大量的教育孩子的理论知识,可是真正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我当时真的反而有点尴尬的感觉。我似乎都没有过度过来,我对孩子们进行常规教育的时候似乎发现他们不懂我在讲什么,找不到昔日的回应,只有自己去尝试,用不同方法和孩子交流,发现可爱的他们相对大班是那么的好哄,是那么的可爱。
记得九月份早操律动比赛的时候,正好班里有孩子得了手足口,当时很多孩子请假,班里有些家长已经开始恐慌了,我们顶着压力,努力的给孩子们排练,在操场上,和徐老师也是努力认真充满激情的带操。我们也没有因为活动的结束而放松自己,反而更加严格要求孩子的外出做操,也同样认真,和孩子真心的眼神交流,用自己的微笑和热情调度孩子的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积极情绪,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2)用一百分的热情面对家长
“用朋友的身份去和家长友好相处。”这是我的家长工作理念,用他来支持我的工作,我很热情的面对亲爱的孩子家长,跟他们一起交流沟通,跟每个家长树立平等的关系。我很庆幸,以前的家长把我当成小朋友,虽有不合意者,但也都很照顾,及时帮助我完成各种工作。更幸福的是我们班现在的家长,各个都能够支持理解我们的工作。有个别爸爸妈妈很少接的我们也会尽量打电话和他们做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们的情况,通过博客跟他们交流分享教养方法等。周妍冰是我们班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的宝贝,我就利用一次她吃饭很快的机会跟他妈妈做沟通,才了解到原来妈妈因为工作很忙, 有的时候也就是把孩子的事情代办了, 听我这么一说才知道孩子是这么的能干,于是说一定要给孩子足够的锻炼时间了,之后就见冰冰已经开始慢慢的进步了。
大班的时候家长们似乎每天都用自己最好的情绪面对家长,细心的发现孩子的每一个有点和缺点,及时的告诉家长孩子在园的一日情况。适当的表扬家长对孩子较好的教育方法,并适当提出自己的看法。面对小班的家长,他们似乎更关心孩子生活的开心吗?再幼儿园和其他孩子相比哪些更好哪些不足等,我们三个老师也配合一致,跟家长做好交流沟通工作。另外及时更换家长园地的内容和博客等家园沟通途径做好管理工作。对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负责,虚心的接受家长的每一个意见,并将自己的教育理念传达出去。家长的要求或者交代孩子的一些事情始终坚持记在心上,并完成任务。我坚信:付出就有回报!在秋游、家长会等各项活动中,谦虚接受家长提出的好想法,并认真的准备和完成。获得较好的回应。
其实人与人之间就是这个样子,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才会获得更多的认同感,从而认同彼此的“痛”而获得大家的“乐”快乐着彼此的快乐,何乐而不为?所以当面对有些家长情绪不好的,我也就笑笑,然后用倾听者的角度,再选个适当的时候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并作出正确的方式去解决误会等。
(3)用一百分的真心面对同事
我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在一个融洽的氛围中我才能开心的工作,记得有一句话叫做“你想让别人对你一个好,你就要对别人十个好。”就是这样,我真诚的付出真心,尽管自己或许有的时候也会有点小脾气,会闹点小别扭,但是大家都可以互相理解,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我们年级组每次说课或者其他活动大家都积极的参与,课也互相交流,大家也总是努力配合彼此,在一个快乐氛围中,大家都感觉很幸福。这种感觉促进我更积极的面对我的工作和其他事务。
幼儿园的晨锻、游戏、集体活动中,我们班总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完成,不懂得及时问园长问年级组长,问每一个有经验的人。在此基础上,认真的完成班主任工作,为班级的每一个活动做好详细的计划,为教室的一角一落做好布置和准备工作。同时保持微笑,尊重每一个人,同时虚心的向每一个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领导、同事和每一个人友好相处。在班里三个老师和谐的相处在一起。
(4)用一百分的爱心面对孩子们
上学期大班毕业典礼,当时很紧张,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很辛苦,可是我知道这是孩子们的第一个毕业典礼,所以就利用休息时间去看碟,选合适的舞蹈给孩子们排练。同时不忘记重要的幼小衔接工作,在网上搜一些关于面试的内容给孩子们练习。记得壮壮南师附小考小学面试回来告诉我说:“张老师,我们考了画喜洋洋,正好我会画。真是开心。”是啊,因为前一天我们刚刚画过的,而且我还是单独一组一组指导幼儿绘画的,付出真的有回报,最后看到他们兴奋的告诉我说自己面试上了的时候我觉得比我自己上学还要开心。
小班孩子则不然,我们点点的奶奶跟我们说,点点回家说爸爸妈妈不好,爷爷奶奶也不好,只有老师最好。是啊,我们也总是关心着孩子,他们才会这般的爱我们。还记得温雅有次大声的跟我说:“老师,我会穿毛衣了。”我赶忙表扬她:“你真棒。”然后顺口问了句:“谁教你的啊?”她说:“你啊。”那个时候我只有久久的感动,孩子说穿毛衣是老师教的,那孩子会穿多少次毛衣,那我们会教会孩子多少东西,或许等她长大了以后对这句话已经不屑一顾了,可是作为老师觉得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作为幼师每个人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我很高兴我在同事们大家的鼓舞下也是同样的进步和努力。
二、工作的进修
学无止境,我也是同样的要求自己去好好的努力,所谓你准备给孩子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在考上本科以后我就努力的去学习。利用休息时间参加“统筹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公共课的学习和进修,并合格结业。在暑假时也没有忘记学习,撰写论文。
三、严格要求自己的出勤
我这一年里没请过一天假,没有无故迟到和早退的现象。每天都坚持站到最后的一点岗。在刚开学的时候更是加班加点的工作,在上学期的环境创设展示班级的时候我也是加班加点的工作。在毕业典礼时候也是加班搞成长册。真正的体验工作并快乐着的真谛!
四、工作实绩
这一学期我们班和我主要取得的成绩有以下:
1、上学期渗入式环境创设活动班级获得一等奖;
2、上学期班级自然角评比“春天小菜园”获得二等奖;
3、苗苗班早操律动比赛一等奖;
4、成长册评比三等奖;
个人经过努力论文《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多元教育策略》获得区三等奖,同名获得市教科所三等奖。
二、能力发展
希望能在各方面都有新的提高:教学方面,我将认真准备幼儿活动所需材料;写好每一次教案;多学习,把先进的幼儿教育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多反思,结合自己班幼儿情况实施收效好的教育方法;多到平行班级走走、看看、听听、取长补短,促进幼儿发展;多和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生活中,热情待人,友爱助人,谦虚为人,团结向上,与同事互帮互助。针对班级里特殊幼儿,制定特定个人的教育方法,正确引导,发现优秀并鼓励幼儿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班务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地做好班主任工作。
三、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制定了以下目标及措施
1 )尽快提高自己对中班幼儿的管理和教学能力。
2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认真学习、钻研业务,尽快了解、掌握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特点。
3 )继续加强家长工作的开展,做到与家长适时、有效的沟通。
措施:
1 )多向富有教学经验的搭班老师学习,注重榜样借鉴、内化,争取尽快提高自己对中班年龄幼儿的管理和教学能力。
2 )自从幼儿园网站建立以来我与家长们的关系更进了一步 , 本学期将继续努力。除了及时关注外 , 还要加快家园联系窗内容的更换频率 , 为家长提供更优质服务。除此之外,我还必须做到每周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情况,经常了解家长的需求,努力使自己做的更好,成为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
3 )主动关心国内外学前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并通过多种途径:幼教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等,吸取教育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四、出勤方面
师徒制教师教育模式是指采用新手教师与资深教师合作的形式,使新教师通过对资深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模仿和资深教师的具体指导,逐渐体悟职业的隐性经验与缄默知识,不断掌握专业技能和智慧的一种新教师培训方式。f}l简言之,师徒制是一种新教师培养模式,也是我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普遍实行的一种教师专业成长模式,该模式被广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师徒制实行的“传”“帮”“带”对新教师适应专业生活、获得专业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已有的研究显示实习生或初任教师最初教学时一般总要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某一位教师,作为认同的对象和教学行为的基本参照。L21此外,在幼儿园实行师徒制还有利于主配班教师合作开展教学活动,这一点与中小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因为幼儿教育的对象一般为3}6岁的幼儿,他们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幼儿教师必须承担保教合一的责任,她们既是幼儿生活的照顾者又是幼儿成长的引导者,在一日活动中他们不仅要面向全体幼儿,还要注意个体差异,这些工作仅靠教师个体的力量难以完成,主配班教师必须进行合作。主班教师一般都是资深的老教师,配班教师则往往是刚进幼儿园的新教师。有的幼儿园为了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往往会指定一个有丰富经验和业务专长的教师(通常是主班教师)负责引领,同时明确主班教师是“师傅”,配班教师是“徒弟”;有的幼儿园虽没有正式的“拜师收徒”仪式,但是“师徒结对”是大家默认的。鉴于幼儿园实行师徒制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探讨其对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师徒制对新教师适应教学工作,帮助新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与意义上,至于师徒制对老教师,即“师傅”而言意味着什么则还没有专门的研究。笔者通过与一些有过带教“徒弟”经验的一线教师的对话,试图诊释“师徒结对”对老教师的意义,以扩展人们对幼儿园师徒制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的理解。
一、“师傅”在师徒结对中感受的压力
压力是对已经发生或可能出现的变动、不安、破坏、威胁等刺激有所感觉,而在心理、生理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反应。压力分为两种,一种使人愉悦、精神振奋,给人力量与鼓舞,可以称之为正向压力;另一种令人不愉快甚至痛苦,使人紧张、坐立不安、闷闷不乐、手忙脚乱,可以称之为负向压力。对负向压力处理不当,就会产生消极行为或者引发心理障碍。[3]师徒制教师教育模式给老教师带来的压力一般为前者。因为角色行为理论决定了老教师一旦成为“师傅”就要努力使自己的角色行为适应“师傅”的身份与地位,像个“师傅”的样子,包括:传道解惑,为人师表,以及怎么帮助“徒弟”尽快适应现有的教学工作,如何让自己带的“徒弟”在新教师群体中脱颖而出。
新的角色期待必然会给老教师带来压力,这些压力首先表现为园长的信任和期待。园长把一位新教师交给老教师“带”就意味着园长对老教师的信任,认可老教师本身是优秀的,相信她能帮助新教师顺利渡过适应期。其次,老教师一旦当上了“师傅”,就意味着她多了一份义务和责任。老教师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给新教师做表率,还要分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观察和指导新教师开课和组织日常活动。因为新教师的这些工作渗透在她们的一日活动中,“师傅”必须时时留意才能发现“徒弟”的优点和不足。只有了解了“徒弟”的现有水平之后,“师傅”的指导才会有针对性。这无疑给本身就工作繁多的老教师带来了压力。第三,“师徒”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关系也给老教师带来了压力。虽然“徒弟”的“成”与“败”并不完全取决于“师傅”指导的水平,但是每一位“师傅”都希望自己带的“徒弟’能在第一次公开课上一鸣惊人,在各方面都比其他新教师突出。因此,在新教师上公开课之前,“师傅”从选题、备课到试教、改进等各个环节都要参与,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平时开课的好几倍。在“徒弟”参加园内外的其他比赛时,“师傅”也会倾其所能伸出援手,希望“徒弟”获得好的成绩。如果自己带的新教师表现不好,老教师也会觉得脸上无光。
二、“师傅”在师徒结对中感受的动力
压力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教师的主动发展。动机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动机总是同他满足自己的需要紧密相关的,当需要被引发出来,并指向某一目标,进而坚持追求这一目标时,就能形成动机,使之成为活动的动因。[4]师徒制教师专业成长模式给教师带来上面所提及的一系列问题必然会使“师傅”感受到以前的平衡状态被打破,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或紧张。为了解除这些压力或紧张,她们会产生某种内部力量,驱使自己寻求各种途径完善自我。在带“徒弟”的过程中,老教师也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促使她们反思自己以往的做法和教学是否适宜,促使她们聚到一起相互交流协作,共同讨论解决办法。这样的讨论有利于幼儿园合作学习氛围的形成,同时,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使得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大家更加愿意相互学习、互相引导,形成良性循环。目前许多幼儿园实行的“多对一”和“多对多”师徒制模式对于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此外,老教师在过去的教学中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知识,但很多都具有缄默性质,这些不易言表的缄默知识只有靠新教师对老教师行为的观察和模仿才能获得。而新教师往往能力有限,不可能很快领悟老教师每一个教育行为背后的信念与意图,这就需要老教师把自己的缄默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传授给新教师。而要实现知识的这种转换,老教师需要通过反思、同事间的交流和学习、教育理论知识的更新,成长为具有教育智慧的专业教师,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由此带徒弟的过程对老教师来说也是其专业成长的过程。
三、在师徒结对中实现教学相长
关于教学相长思想最早的比较完整的表述见于《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孔颖达对“教学相长”做了如下注解:“故日教学相长也者,谓教能长益于善教学之时,然后知己困而乃强之,是教能长学,善也,学则道业成就与教,益善,是学能相长也,但此礼本明教之长学。”其意思是:在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和学各有其重要地位,共同促进其知识储备的丰富、教学技能和水平的提高,作为教师不仅要善于学,而且要把教学作为自己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网我们往往只看到“徒弟”从“师傅”那里获得的影响,却忽视了“师傅”同样可以从带“徒弟”的过程中获得灵感,从“徒弟”那里升华她原有的但不甚清晰的某些关键认识。师徒之间的相互欣赏和肯定是新老教师在精神上的平等对话,是她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共同提高。
幼儿园里新教师与老教师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首先,新教师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充满了生气与活力,加上对工作充满了期待,她们在工作初期必然会表现出极大的激情。而老教师经过长期的工作,习惯了每天在幼儿园处理繁琐的事务,对幼儿园里的一些现象已经习以为常,而在与新教师交流的过程中,老教师首先感受到的必然是来自新教师的这份活力。其次,新教师刚从师范院校毕业,掌握了一定的最新教育理念,双方在相互观摩、思想碰撞、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可以达到教学智慧的共同提高。c}再次,新教师在技能上也能给老教师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还是对音乐教材的解读,新教师都有着和老教师不一样的领悟,这些都与老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风格不同,值得老教师学习。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1.研究工具。以自编《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编制参考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问卷。该问卷由六个维度48道题目构成,这六个维度分别为:管理体制、工作报酬、晋升进修、工作环境、幼儿家长、工作本身。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5点计分,分值1~5分别代表很满意、较满意、不确定、较不满意、很不满意。
2.研究方法 。一是文献研究法。以“工作满意度”为基本线索,检索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此为基础完成对高校附属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基本理论的梳理;二是访谈和问卷法。在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分析比较教办园和高校园两种体制下幼儿园年轻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从中得出高校附属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和影响高校附属幼儿园年轻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提出提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
3.研究对象。本研究以公办园为样本,选取南京市三所知名教办园和三所高校附属幼儿园中的年轻教师(35周岁以内)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23份,回收119份,有效率为96%。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高校幼儿园教师整体满意度统计、分析
从上表可以清楚看到:高校幼儿园年轻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总体上明显低于教办园。尤其体现在工作报酬和管理体制方面。另外,高校园与教办园的年轻教师在工作环境与工作本身这两个方面的满意度也有较大差异。在幼儿家长方面的满意度情况基本相当。在晋升进修方面的满意度高校园略高于教办园。
(二)高校幼儿园不同的年轻教师满意度统计、分析
表一 教办园和高校园不同婚姻状况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从表一可以看出:
1.在管理体制满意度、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高校幼儿园的教师,其工作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教师,但两者满意度差别均不大。在幼儿家长满意度方面,已婚的高校幼儿园教师略低于教办园教师,而未婚的高校幼儿园教师略高于教办园教师,但两者差别不大。
2.在工作报酬满意度方面,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高校幼儿园的教师,其工作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教师,且两者差别均较大。尤其是已婚高校幼儿园教师对工作报酬的满意度明显低于教办园已婚教师。
3.在晋升进修满意度方面,不管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幼儿园教师,教办园教师均低于高校园教师。
表二 教办园和高校园不同年龄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从表二可以看出:
1.在管理体制满意度方面,各年龄段的高校幼儿园教师,其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教师,而20岁―25岁的这部分高校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又低于高校园其他年龄段的教师。
2.差距最大的是工作报酬满意度,尤其是20岁―25岁和30岁以上的高校幼儿园的教师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教办园的这两个年龄段的教师,而30岁以上的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高校园其他年龄段的教师。
3.在工作环境满意度以及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高校园教师低于教办园教师,且高校园教师间的年龄差异不明显。在家长满意度方面,20岁―25岁的高校园教师略高于教办园教师,而25岁―30岁和30岁以上的高校园教师和教办园教师无明显差异,且高校园教师间的年龄差异不明显。
4.在晋升进修满意度方面,教办园教师略低于高校园教师,尤其是25岁―30岁的教办园教师与高校园教师的差异明显。
表三 教办园和高校园不同教龄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从表三可以看出:
1.在管理体制满意度方面,各教龄段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的教师,而教龄在5年―9年的这部分高校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又低于高校园的其他教师,这就意味着高校园的骨干教师对幼儿园管理体制的满意度低。
2.差距比较明显的是工作报酬满意度,尤其是7年―9年和9年以上的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明显低于教办园相应阶段的教师。
3.在工作环境满意度方面,除3年以下的教办园教师低于高校园同阶段的教师外,3年以上教龄的高校园教师的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教师。
4.在幼儿家长满意度以及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两类幼儿园教师在各教龄段的满意度情况均有差别,但除教龄3年以下的教师外,其他差别均不明显。在晋升进修满意度方面,各教龄段教办园教师均略低于同教龄段高校园教师。
表四 教办园和高校园不同学历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从表四可以看出:
1.在管理体制满意度方面,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都低于教办园,而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这部分高校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高校园的其他教师,这就意味着高学历的高校幼儿园教师对单位管理体制的满意度低。
2.差距比较大的是工作报酬满意度,尤其是大专以及本科学历的高校幼儿园教师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教办园相应学历的教师。这部分学历的教师一般都是幼儿师范毕业,本科是通过自学考试或者函授学习完成的,对于他们的工资待遇,单位采用的是与高校普通行政或原有后勤职工相同的薪酬福利制度,因而产生这样的情况在所难免。而为了留住人才,单位一般对有硕士学历的教师采取待遇优先的政策,各个幼儿园基本都将此类教师作为引进人才重点培养和扶持,因而他们有较高的满意度。
3.在工作环境满意度、幼儿家长满意度以及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两类幼儿园相应学历的教师的满意度情况差别并不明显。但在工作环境满意度方面,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这部分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大专或本科教师,在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也有类似情况,且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办园教师的满意度低于高教园教师。
4.在晋升进修满意度方面,各学历层次的教办园教师普遍略低于高校园教师。
表五 教办园和高校园不同职称的教师工作满意度对比
从表五可以看出:
1.在管理体制满意度方面,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大多低于教办园教师,只有其他职称的高校幼儿园教师的满意度比教办园教师高。原因是高校幼儿园中有护理职称等的人员,主要负责幼儿园的卫生等工作,他们在幼儿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幼儿园的主要群体是教师,因此很多管理制度的建设主要以教师为对象,跟他们联系不大,因而满意度高也属正常。
2.差距比较明显的仍然是工作报酬满意度,无论是哪种职称的高校幼儿园教师,其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教办园同类职称的教师。
3.在工作环境满意度方面,高校园的教师普遍低于教办园,高校园中只有其他职称的人员比教办园的高,同时比高校园其他职称的人员高。
4.在幼儿家长满意度方面,除其他职称外,两类幼儿园的情况差别并不明显。在工作本身满意度方面,除其他职称和无职称外,两类幼儿园的情况差别并不明显。但是在晋升进修满意度方面,教办园普遍略低于高校园。教办园只有无职称的人员的满意度比高校园高。
三、思考与建议
1.体制层面:优化后勤人事制度管理。旧的人事管理体制是制约人才合理流动的一道壁垒,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相适应。必须淡化身份管理,强化岗位管理,建立“教师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用人环境。以推行“全员竞争上岗”来冲击正式工和聘用工的思想认识壁垒,通过竞聘,将一批有文化、有热情、有专长、身体好、年纪轻的聘用人员充实到队伍中来。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打破仅让正式工当管理者的陈规,让思想素质好、懂技术、善管理、勇于创新、年轻有为的聘用人员走上领导岗位。
2.幼儿园层面: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解决聘用人员的后顾之忧,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是解决合同管理问题,要吃透有关劳动法精神,执行劳动合同制度。二是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无条件地将聘用人员纳入保险范围,渐进式地解决他们的大病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问题。三是提高他们的待遇。要改进薪酬管理,建立起“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的现代化的薪酬体系。四是实施绩效管理。为聘用教师确立适当的服务指标、经济指标、绩效目标,诱发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充分发挥经济的杠杆作用,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高校幼儿园要积极推行和完善责任制管理,使各项指标层层落实,对任务完成情况要进行考评,严格奖惩制度。
3.教师层面: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应承认自己也是一个平凡的人,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但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有差距就失去理想。在工作中,许多教师对幼儿的期望或要求过高,若幼儿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便会失望。其实幼儿是成长中的受教育者,教师要热爱幼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善,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陈卫旗.中学教师工作满意感的结构及其与离职倾向、工作积极性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38~44.
[2] 佟薇,王姝姝等.幼教工作者的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商界,2009,(3).
一、引言
作为人际沟通之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载体语言,一直以来是人类作为高等动物所特有的情感表达工具。语言教育可以起到情感交流,也可以起表情达意的作用。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一生当中的语言学习关键期是学龄前,也就是幼儿时期。在幼儿时期,若其语言基础较弱,会影响该幼儿在后期接受更深层次的语言教育。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性
语言教育在幼儿成长阶段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必须对幼儿进行高效、科学、合理的语言教育。以狼孩为例,狼还在幼儿阶段没有接受系统的语言方面的教育,其幼儿阶段的语言发展是极其不健全的。狼孩脱离了社会化教育,错过了接受语言教育的最好时机,在狼孩超过九岁之后进行语言学习,其效果只会事倍功半。可见,语言教育的丧失,阻断了幼儿与外界进行交流的桥梁,进而导致幼儿成长之后无法更快地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必须重视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这就要求在语言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上要有所创新和改革。由于语言的学习包含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幼儿园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时必须均等重视,各个击破。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营造语言环境
由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较为有限,因此,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来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促使幼儿在愉快的氛围当中学习语言,进而提高语言学习的学习效率。目前,由于家庭、社会等等因素的限制,导致部分的幼儿性格较为内敛,其表达能力较弱,甚至羞于表达、害怕出错,且十分在意他人的评价和看法,一旦遭遇批评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其自我表达的信心。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发表自我的观点,培养幼儿在语言表达上的胆量。幼儿园教师要给予幼儿更多的帮助与关心和爱护。具体来说,在早晨幼儿进入幼儿园时,幼儿园教师应当留意幼儿的具体表现以及离开家人时的情绪变化,以此为重点,与幼儿巧妙地进行气氛融洽的谈话。尤其是针对性格较为内敛、胆小的幼儿,应努力消除该幼儿的胆怯心态。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时,必须要注重对相关问题在提问上的启发性和有效性,结合游戏教学的模式,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性,结合不同幼儿的性格特征和实际情况,组织各种教学活动,使得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当中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幼儿在实现自我价值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树立自信,从而促使其更勇敢、更大胆地表达自我的情感和自我观点,以此来提升幼儿的语言教育效率。
(二)培养语言艺术
由于幼儿园幼儿在语言教育当中尚未接受系统全面的锻炼,会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幼儿在语言表达的用词中,常常會出现用词不妥当、语言表达不连贯等现象,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要着重研究对于培养幼儿语言表达上艺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幼儿性格特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运用较为通俗易懂常见的词汇来影响幼儿。在这其中,幼儿园教师必须尤其注重在词汇运用上的方式,除此之外,由于幼儿的语言教育和语言表达与其社交能力息息相关,幼儿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必须将语言教育的方法渗入学习当中的各个方面,以此来丰富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这不仅培养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更能促进幼儿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幼儿从“敢说”转变为“会说”的状态,在继续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信息多媒体技术等教学工具,用小视频或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帮助幼儿加深记忆。此外,在教学过程当中,幼儿园教师应当针对幼儿的性格差异,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接受能力,适当地控制教师自身的语言表达速度,保证幼儿对所讲授的内容能够听清,教师自身的发音也对幼儿的语言表达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在说话的艺术上,必须重视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激发阅读兴趣
幼儿对绘本、书籍产生较大的兴趣,而书籍恰巧是幼儿接受学习的有效途径。除了儿歌、童话以及相关的幼儿故事之外,幼儿园教师和其家长应当尤其注重幼儿读书兴趣和阅读兴趣的培养。以下提出几点具体的要求:第一,教师和家长应当从幼儿的兴趣方面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和幼儿应当以幼儿喜爱的读物为基准点。第二,适当地营造和谐、融洽的读书环境。由于生活在集体中的幼儿极其容易受到他人或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内的各个班级都应当设立相应的书籍放置点,其中要要求相关书籍内容必须丰富,且优质、种类繁多,幼儿能够接受不同方面的知识。幼儿园应当及时对相关图书进行种类的补充。除此之外,教师作为幼儿最大的榜样,应当为幼儿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条件之外,还应当鼓励教师与幼儿共同学习,共同读书。幼儿在教师的影响之下,必然会对图书产生兴趣。此外,教师在语言的运用上应当幽默、诙谐,可以适当地使用肢体语言,向幼儿解释图书当中的相关故事情节,以此来激发幼儿对于图书和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图书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先为学生讲授前一半的故事,而后一半的故事留作悬念,让幼儿根据故事的前半段积极思考,发挥各自的想象和联想力,与老师和其他幼儿做故事补充的分享。如此一来,不仅能提高幼儿对图书和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和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幼儿在教师的图书讲解中融入感情、语调、语音等多种元素,从而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幼儿在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也会融入自我情感来进行语音、语调上的变化。可见,培养幼儿对图书的兴趣,能够有效地提升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效率。
(四)健全评价手段
在幼儿园中的语言教育实施过程当中,幼儿园教师必须尤其注重幼儿的反馈。对于幼儿所提出的相关问题,教师必须及时地给予合理、正面的解答,对于幼儿的语言表达也要给予积极地反馈与评价,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幼儿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由于幼儿阶段的幼儿心理水平较低,且极其注重他人的看法。因此,教师正面的评价有利于树立幼儿在语言表达上的信心,从而使幼儿在语言表达上不怕犯错、勇于发言,并且能够在语言表达的错误中吸取经验。因此,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爱心指导之下,幼儿的语言能力在锻炼和改正下必然会有所提高。幼儿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幼儿的实际表现。例如,在幼儿与同伴交流、表达自我时,积极地提供幼儿学习方法,以此来提升幼儿的语言交流效率。
(五)激发语言兴趣
这主要体现在英语教育方面,在英语的语言表达教育当中,由于其立足点不同,因此,必须正视在汉语和英语的语言教育之间的差距。为了培养幼儿的英语表达兴趣,为幼儿的长远发展考虑,要尊重幼儿的自我意愿,幼儿园教师可根据幼儿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适当采取英语方面的语言教育,注重语言教育上的兴趣性,以此来保护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不可采取强迫教学的模式来打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四、幼儿园语言教育在听、说、读、写方面的注意事项
在“听”方面,幼儿园教师必须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例如,在对方说话时,必须安静、礼貌地倾听他人的语言表达,促使幼儿在倾听中有效获取信息。此外,幼儿园教师在對幼儿说话的语调和其语意理解能力的培养上也应当有所重视。幼儿阶段的幼儿主要以具体的思维模式为主,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向幼儿解释语义时可以结合生活当中的具体事物,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对于较难的语义理解上,教师应当悉心讲解。
在“说”方面,“会说”是幼儿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最终目标。“说”的环节比“听”更为复杂,其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上的考验更高。具体来说,幼儿园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幼儿形成“敢说”的心态,可以通过幼儿语言表演活动激发幼儿的表现欲,从而提升幼儿在语言表达上的兴趣。幼儿在游戏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语言学习的乐趣,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幼儿语言表达的信心。另一方面要鼓励幼儿“会说”,利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感受,努力克服说话断断续续、用词不当的现象,丰富自身的词汇,控制表达的语速,从而来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在“读”方面,通过阅读书籍、故事、寓言或绘本来积累幼儿在语言方面的相关经验,从而增强幼儿在语言学习上的体验感想象力和思维力。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着重培养幼儿在读书方面的兴趣。
在“写”方面,“写”与“听”“说”“读”是自然而然的四个教学环节,但由于幼儿的教学阶段较为特殊,在语言教育过程当中,不能强制幼儿完成书写任务,应该巧妙地引导,促使学生提升书写方面的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有的民办幼儿园在中班阶段就对幼儿进行识字、写字和数学加减法教学,甚至学习5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
在一间活动室的黑板上,秦莉看到幼儿园教师给幼儿布置的家庭作业:背诵6首古诗,复习书写汉字,还有数道算术题。她说:“应试教育已经渗透进幼儿园,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没有本质区别了。 ”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游永恒说,家长们平常津津乐道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其实很容易导致孩子厌学。幼儿教育最大的失败,就是过早小学化。
分析:小学化倾向源于对家长要求的盲目迎合
从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小晴成为巴中市一所民办幼儿园教师。最初,小晴按照所学的教育理念和知识,设计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付诸实施。可是,刚上了两周课,小晴就遭到家长的投诉。原来,家长从自己孩子口中得知:在幼儿园,老师只是带孩子们在玩,而不是学识字和算术。有位家长非常生气地找到园长质问:“你们的老师怎么只带着孩子玩,不教识字和算术呢?你们不换教师,我们就换幼儿园。 ”迫于无奈,园长只得要求小晴适当缩减游戏内容,增加识字和算术。“3岁宝宝90天学会1500个汉字”“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
“3岁识3000字,4岁识4000字,5岁通读幼儿绘本” ……多数民办园和少数公办园为吸引生源,四处张贴广告,散发传单。这些广告的内容几乎都是在向家长进行应试教育宣传。
秦莉说:“这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学习应该是孩子的自然成长需要被满足的过程,而不是心灵被知识塞满的过程。 ”
巴中市一位民办园园长无奈地说,没有公办园的办学经验可以借鉴,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幼教管理者对幼儿教育也不太熟悉,办园的方向完全是为了迎合家长。
对策: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引导家长积极配合江油市欢欢幼儿园是2009年9月1日开始运行的一所新办幼儿园。办园不到两年时间,幼儿园已从6个班发展到10个班,在园幼儿从100名增加到350余名。园长陆谨认为,对于家长,要积极引导。欢欢幼儿园经常通过家长会、宣传画册等形式,传播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还将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请到幼儿园,为教师和家长讲课。欢欢幼儿园虽然没有开设加减法和识字教育等课程,但家长接受了幼儿园先进的教育理念。陆谨说:“对家长的引导要不失时机、潜移默化,这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做下去的事情。 ”
全面进入二孩时代之后,儿科医生紧缺而导致儿童看病难的问题更加突出(简称“儿医荒”)。透过新闻报道与媒介传播,这一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热论。儿科医生的培养与供给等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的迫切现实问题。
与儿科医生一样,幼儿园教师的人才紧缺与资源短板问题(简称“幼师荒”),在全面进入二孩时代的特殊背景下也再次引发公众的普遍关注与政府的高度重视。据教育部袁贵仁部长在2016年“两会”期间的消息,实行全面二孩之后,我国每年将会新增300万儿童,按照现在的学制将会新增900万儿童在园读书。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规定,幼儿园的师生比需达到1:5至1:7。按此标准计算,新增900万入园儿童就需要新增130万至180万幼儿园教师。再加上既有的缺额和人才流失,幼儿园教师的人力资源短板问题相当突出。
“儿医荒”和“幼师荒”的根源何在?这是补齐儿科医生和幼儿园教师紧缺这块短板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总结相关报道,医务界对此问题的普遍性看法是,“儿科医生风险大,任务重,个人发展空间小,工资待遇不高”,即儿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严重不足。同样,“幼师荒”的问题根源也在于职业吸引力的严重不足。医务界的普遍看法,也道出了幼教界的普遍心声。
幼儿园教师与儿科医生的职业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服务对象相对特殊。儿科医生和幼儿园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处于发展阶段早期的学前儿童。这一特殊时期决定了这两个职业的工作压力非同寻常。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的压力来源于专业技能的挑战。0~6岁的新生儿、婴儿和幼儿,其生理机能、认知能力、表达能力和生活能力都有待发展完善,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扎实的有关儿童早期护理和保教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同时也需要从业者必须具备充分的耐心和爱心。另一方面的压力来自于儿童家长的态度。学前儿童身体发育尚不成熟,易患疾病且病情变化快;好奇活泼,喜欢探索,但又缺乏理性认知与行为控制。对他们的医疗护理与保育教育存在较大的不可控风险。对于那些不懂得尊重儿童发展与教育规律、不懂得医学技术和科学保教、求全责备而吹毛求疵的家长,儿科医生和幼儿园教师常常遭受责难和非议,甚至谩骂与攻击。这种被公众普遍认为是“伺候小孩”而费力不讨好的职业,其吸引力自然大打折扣。二是薪酬待遇相对较低。无论是儿科医生还是幼儿园教师,都需要经过系统的专业培养和职业培训才能持证上岗,都属于职业岗位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工作者。然而,现有的价值评价体系和薪酬分配体制使儿科医生和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普遍偏低,与其专业培养和职业培训所付出的资源成本不相平衡,与其劳动强度和精力支配不成比例,也就无法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致力攻读该专业和从事该职业。此外,即使从事了该职业,儿科医生和幼儿园教师的流失问题也相当严重。三是学科地位相对薄弱。儿科在综合医院不受重视,其学科地位也受波及,通常被戏称为“小儿科”。学前教育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化程度和学科地位也不高,常常也被称为是“小儿科”。“小儿科”的尴尬也常常会影响儿科医生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声望与生涯愿景。
由此可见,儿科医生和幼儿园教师等专业化儿童早期服务人才资源的紧缺,与其职业地位和行业待遇普遍偏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人力资源的配置,既受政策调控的影响,但更受人才市场的主导。职业吸引力是影响人才供需关系与人才自主流向的一个关键要素。除职业情怀与个性倾向外,薪酬待遇与声望地位是衡量一个职业吸引力大小的核心标准。因此,提升儿科医生和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地位,建立与专业特质和职业岗位相匹配的劳动价值评价体系和人事薪酬制度,才是破解“儿医荒”和“幼师荒”这一难题的根本。否则,即使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得再多,也难抵转行流失带来的人才缺口,更别论吸纳优秀人才或从根本上提升其职业服务的专业品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229-01
阅读是孩子们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没有自己的思维认知,在这个阶段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对孩子们人格的塑造以及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动机及其意义
1.1 幼儿园早期阅读的涵义
幼儿园早期阅读是指孩子在幼儿园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结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将他们区分开来,给予孩子们适合的读物,采取看、讲、画等多种方式开展阅读活动,使孩子们能够初步体会阅读,了解阅读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1.2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意义
第一,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幼儿期孩子的大脑还未发育完全,在此期间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不仅能够刺激幼儿脑神经组织的发育还能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想象力,加强幼儿的世界认知能力。第二,早期阅读活动能够加强幼儿的阅读能力。8岁以前是孩子获取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为孩子今后的阅读能力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现状
2.1 思想上对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误解
大多家长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学习的重点是口语,阅读是小学之后的教育内容,在幼儿园期间就开设阅读活动会使孩子产生压力,从而“怕”上学。部分家长将文字与阅读相联系,认为幼儿园的孩子不识字,缺乏阅读的能力。
2.2 对幼儿早期阅读缺乏引导
目前的教育体制,多数幼儿园教师还是停留在幼儿口语教育上忽略阅读的教学。大多幼儿园虽有早期阅读活动,但老师缺乏引导,只注重孩子的结果而忽略孩子在阅读活动中的体会,从而使得早期阅读活动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2.3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条件受限
幼儿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需要投入大量的阅读文本,但大多幼儿园没有充足的阅读文本,新书的上架速度也较慢,导致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书资力量不够。在家庭中孩子没有阅读的氛围也缺少孩子阅读的场所,导致孩子阅读兴趣急剧下降。
3 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策略
3.1 加大文化设施建设,为幼儿早期的阅读活动的培养打下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积极地开展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就必须加大文化设施建设,这其中包括:一定的幼儿图书与阅读环境,图书数量要大,种类要齐全,而且布置要合理,幼儿能够自己获取;图书内部要形象生动,穿插图画和文字,符合幼儿的认知能力;图书的存放环境要清洁整齐,图书室的光线要宽敞明亮,墙壁要洁白,要温馨,适合幼儿身在其中,不愿离开。幼儿在书的海洋中积极学习,不断进取,实现对知识的追求消化。
3.2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常见的幼儿读书活动为:书画长廊,阅读橱窗,组织幼儿定期开展书画展览活动,将幼儿的阅读作品定期展览出来,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1)营造强烈的书香氛围,增加图书的使用频率。鼓励幼儿每周都要去图书馆借出自己喜欢的读物,可以在花园或者树林间悬挂一些比较美观的标签,在上面用简单的语言向幼儿宣传花草树木方面的知识。在教室的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的画像,并在下面写出这些名人的名言语录,定期向幼儿宣传,让他们从中获益,一看到这些画像随时阅读。可以在每天早晨上课前,腾出十分钟,向幼儿播放一些符合他们认知能力的诗歌或者散文。例如:《锄禾》《鹅鹅鹅》等。幼儿在这些优美诗句的陶冶中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完善了自身的阅读能力。(2)开展图书交流活动。图书交流体现为幼儿之间书目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在全体幼儿中间展开图书交流活动,让不同的幼儿分别展示自己的图书,通过这种方式来充实幼儿的阅读图书量,鼓励幼儿将自己看过的图书一一说出来,向大家展示,以此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图书阅读的机会。可以将学生分组,两人或者三人一组,相互交换各自的读物,增进彼此的了解,交流彼此的读书心得,获得额外的收获。(3)抓住节日,赠送图书。为了提高幼儿的读书兴趣,教师要科学地把握好时机,在六一儿童节或者教师节向幼儿增送一些精美的图书,让他们在获得精神上的幸福之余,兴奋地打开图书,阅读里面精美的内容,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4)幼儿讲述,教师聆听。在每天的阅读活动过后,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读书回馈活动,聆听学生关于读书方面的心得,教师可以让他们重述自己所听到的故事,说出自己的感想, 表达自己的心声。
3.3 教师与家长积极配合,为幼儿提供更好的读书环境
幼儿园只是幼儿阅读与学习的半个场所,仅仅依靠幼儿园教师的教学不可能实现幼儿阅读能力的快速提升,要把幼儿的这一活动拓展到家庭生活中去。家长与教师要积极配合起来,展开交流,交流应该如何促进幼儿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母亲回到家中,与幼儿一道共同读书,发挥母爱的作用,让幼儿在一个积极的状态下,聆听父母的谆谆教导,及时为幼儿解决阅读上的难题。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0)05-0025-04
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指幼儿园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把反思的态度与对实践的关切统一起来的一种理智,它具有个性化、集成性、创新性、高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1〕它既是幼儿园教师在幼儿教育领域内各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内在综合体现,也是其长期投入教育实践,不断反思、探索和创造所付出心血的结晶。拥有实践智慧是教师教育素养达到成熟水平的标志。
一、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
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是一个动态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它遵循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和过程:师范生/新手教师―熟练教师―专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主要经历了孕育、闪现、逐渐生成、无限生成四个阶段。〔2〕详见下图。
阶段一(孕育):理论知识实践化――操作性知识的获得
一般而言,幼儿园教师会基于自己原有的认识和经验对社会倡导的幼儿教育知识进行理解和概括,形成个人理解的概念性知识和系统性知识,并在实践中将其转化为操作性知识①(初级知识②)。将社会倡导的幼儿教育知识内化为个体操作性知识的过程就是理论知识“实践化”的过程,它也是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孕育”阶段。师范生和新手教师多处于此阶段,其操作性知识具有简化、零碎等特点。〔3〕
阶段二(闪现):实践知识理论化――高级知识的获得
为了在专业上获得持续发展,操作性知识需要上升到理论层面。一般而言,幼儿园教师会通过培训、进修以及阅读专业书刊等途径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并在工作中加以运用,从而形成更高水平的操作性知识。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他们会在拥有高水平操作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对教育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从而获得高级知识。这种高级知识能帮助教师较灵活地开展教育活动,还可帮助教师调整、更新和充实自己的教育内容及方法。此阶段是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闪现”阶段,在一定的条件下,幼儿园教师会不时地闪现出一些教育智慧。
阶段三(逐渐生成):实践知识理论化与理论知识实践化的互动――专家知识的获得
幼儿园教师获得高级知识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实践知识理论化与理论知识实践化的双向、积极互动,可以达到个人教育知识的持续增长,并最终获得专家知识。在专家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实践知识理论化与理论知识实践化的双向互动至关重要,它是教师知识发展中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在获得高级知识的基础上,以更高的起点吸收新的理论知识,也对理论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获得一些新的理论知识之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试验、质疑,将理论知识深层内化,逐渐形成有自身特色、风格的个人实践知识。此阶段是幼儿园教师教育智慧的“逐渐生成”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自如地开展教育活动,且能在较高层次上研究与探讨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阶段四(无限生成):转识为智――实践智慧的获得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转化为实践智慧,它需要一个转识为智的过程。转识为智需要幼儿园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崇高的职业情感、丰富的实践历练及良好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四个基本条件,〔4〕在这四个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幼儿园教师才能不断生成教育实践智慧。拥有了实践智慧的幼儿园教师能更深刻洞察并敏锐机智、高效便捷地应对各类教育情境,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于具备实践智慧的幼儿园教师而言,教育教学不只是一种工作,更是一种享受,〔5〕同时也是无限生成教育智慧的过程。
值得指出的是,不同阶段的教师实际上都有一些自己的实践智慧。新手教师的实践智慧可能是个别、零星的;专家型教师的实践智慧较为系统且逐渐形成了个性特点;而智慧型教师的实践智慧则更高效、灵活,且达到一种融会贯通的状态。教师不断形成与丰富的实践智慧是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根本。正如杜威指出,“智慧并不是一旦得到就可以永久保用的东西。它常常处于形成的进程中,要保持它就要随时戒备着,观察它的结果,而且要存着虚心学习的意志和重新调整的勇气”。〔6〕
二、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实践智慧水平总体偏低,且发展不平衡。从前述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1.不重视理论学习,实习锻炼少
在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中,很多教师不太重视理论学习,而较重视技能技巧的学习。这一点在职前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师范生普遍重视技能技巧的学习,而不太重视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幼儿园招聘教师时也是更多地考察应聘者的技能技巧。有调查显示,近几年幼儿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存在这样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文化素质较低,教育理论陈旧,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7〕而实际上,能否真正转识为智,能否成为专家型、智慧型的优秀幼儿园教师,与是否具备较高水平的文化素养和理论素养关系密切。知识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知识的升华,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共同体。离开了知识与理论的指导和引领,教师的实践智慧成长缺乏可持续提升和发展的空间。
此外,在教师实践智慧的孕育阶段,职前教师或新手教师的教育实习也十分重要。多次、多样的教育实践对教师顺利完成理论知识实践化尤为重要。然而,我国职前教育中的实习期通常都非常短,有些院校甚至是处于缺乏状态,这导致了很多新手教师难以适应工作的现象产生,自然,为实践智慧的形成打下良好基础更无从谈起。笔者曾在一例观察与访谈中发现,某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职前实习时间很少,且在毕业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主要在幼儿园资料室帮忙,仅仅带过1个月的班。当我们去观摩她组织的科学活动时,她表现得非常不自信,反复跟我们说:“我没组织过科学活动,真不知道能不能把活动做完,孩子们不要太乱就行了。”活动后她如释重负,一边收拾材料一边笑着对我们说:“总算结束了,还好,孩子们还不算太乱,其实我很怕孩子问我问题。”
2.易满足于工作的熟练化操作,教育反思的深度与主动性较差
幼儿教育承担着教育与保育的双重任务。幼儿园教师每天除了要完成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照顾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作任务极其繁重。这导致了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和如何熟练地管好幼儿,因此他们更看重一些实用的、简便的、操作性强的技能。在繁重的工作中也容易忽视对教育行为、儿童发展问题背后原因的思考,因此对教育实践反思的深度与主动性较差。然而,实践智慧的形成不是一个线性过程,简单重复、技能化倾向的经验积累并不能促进教师生成与发展实践智慧。
3.知识自我更新意识与专业自主发展动机不强
在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中,教师对知识拥有程度的意识和对自身发展的态度决定了其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及其水平。笔者在相关的调研中发现,目前我国有不少幼儿园教师不但意识不到自己缺乏应有的知识,还盲目乐观,不思进取。事实上,知识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层次及其水平的重要因素。知识自我更新意识的欠缺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实践智慧的形成。
此外,部分幼儿园教师安于现状,不愿接受挑战,专业自主发展的动机不强。这部分幼儿园教师缺乏对专业发展的自我审视,缺乏对教育实践的不断探索与试验,更缺乏质疑及解决各类教育教学问题的意愿与努力。而实践智慧的获得恰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的自我审视、探索与质疑等对自身最终获得实践智慧非常关键。
三、提高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对策与途径
1.全面、科学、适宜的知识学习是教师提高实践智慧的根本前提
教师知识发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础之一。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是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根本前提。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是其知识发展的最高境界,也是其知识获得与积累的最终目的。因此,全面、科学的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应贯穿在整个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中。有一位工作了10年的幼儿园教师在谈到理论学习对其实践智慧产生的促进作用时说:“说实话,在幼师读书时真觉得理论没用,也不喜欢。而当我有了一定的教育经验,尤其是在有了近10年的教育经验之后,来到研究生课程班进修时,我发现我对理论知识的看法完全不同于以前了。知识的获得常常可以让我在面对问题时茅塞顿开。”
2.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是教师提高实践智慧的主要途径
幼儿园教师只有经过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的历练,才能转识为智。无论是知识学习的结果,还是教师自身的教育感悟,或是同事的经验分享,都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予以实证与检验。幼儿园教师正是在与工作环境中的人与物的互动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丰富多样的教育实践更有助于教师形成实践智慧。如前所述,我国很多院校的师范生在理论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存在实习锻炼机会太少的问题,据此,笔者建议,可参照英国的经验,把入职教育时间延长为半年甚至一年,形成由职前教育机构组织,县(市、区)教研员指导,幼儿园负责,优秀幼儿园教师做导师的入职教育工作小组,让师范生在幼儿园中观摩、带班、定期研讨。笔者相信,这样的入职教育,一方面可以缩小理论和实践的差距,帮助即将踏上幼儿教育岗位的新教师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升理性认识并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新教师熟悉幼儿园的文化氛围和人际关系,缩短入职适应期。〔8〕
3.深层次的自主实践反思是教师提高实践智慧的基本途径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反思是促进教师实践智慧形成的基本途径。〔9〕比如,在实践智慧形成的孕育阶段,职前幼儿园教师或新手教师首先面对的是如何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挑战。随着参与教育教学次数的增加和参与程度的深化,他们开始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之间的差异,并试图对两者进行整合。这种有意识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幼儿园教师教育智慧生成的过程。反思可有多种形式,如研讨反思、观摩考察反思和教育叙事博客等。其中,写教育叙事博客是近年来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和发展的新路径之一。
四、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形成过程中的知、行、思交融原理
如前文所述,教师的知识发展、教育实践行为、反思等始终与其实践智慧的形成和发展紧密相关。知识对教育实践起着指导与决定作用,教育行为对知识的运用、内化与深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反思促进了教育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因此,无论是在实践智慧形成的哪个阶段,知、行、思三者都是环环相扣、互相配合、交融并进的,可以说,是三者的交融促进了教师实践智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26-30.
〔2〕刘爱.教学智慧之生成过程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9,(2).
〔3〕张惠博.职前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之研究〔J〕.科学教育学刊,1996,4(1):59-92.
〔4〕徐佩华.论教育智慧及其形成〔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5〕王红彬.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知识培养〔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
〔6〕杜威.哲学的改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52.
〔7〕〔8〕叶平枝.幼儿园教师职前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25(3):23-27.
〔9〕王春燕.直面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实践性智慧〔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25(3):28-31.
On Kindergarten Teacher’s Practical Intelligence: Form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Yang Caixia
一、幼儿园中幼儿的阅读现状
1.阅读形式单一
幼儿园的阅读形式主要由幼儿在图书区自行翻阅图书,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带领下阅读(幼儿阅读主动性差)给少数幼儿园提供幼儿电子读物,由幼儿自己操作电脑。
2.人均阅读时间短
据研究者观察,幼儿园提供给幼儿阅读的时间主要有:早上来园、区域活动时间、放学等待家长来接。对于入园晚、离园早的幼儿来说只有区域活动的时间可以进行自由阅读,但是由于每班幼儿人数基本为30~40人,许多幼儿并不能如愿。
3.阅读材料简陋
基本上每个幼儿园都配有专门的图书室,数量和质量各个幼儿园情况不同,但是这部分图书的利用率非常低。而幼儿可以随时获得阅读材料,主要集中在各班的区域角中,而这些图书基本上是由幼儿从家里带来的,而据研究者观察,这些材料存在以下情况:内容不适合幼儿阅读、数量较少、印刷质量低劣、图书保存状况差。
4.没有舒适安静的阅读区
个别幼儿园没有专门的阅读区域、幼儿取到图书后需要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阅读。有的幼儿园有专门的阅读区,并布置了软垫等,但是空间不够独立、安静。
二、结论与建议
1.幼儿园阅读状况的原因
对于造成以上幼儿园里阅读状况的原因,研究者将从家长、
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幼儿在幼儿园里可获得的阅读资料大部分是由家长提供的,也就是说家长主导着幼儿园里阅读资料的选择权。据研究表明我国有83%的家长简单地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教儿童识字,将早期阅读变成了识字的工具,把阅读等同于识字。持这种认识的家长,忽视了早期阅读的任务主要是对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并非机械地认识一些汉字。可见大部分家长并没有对幼儿早期阅读形成科学的认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家长为幼儿选择阅读资料的决策。并且有部分家长不能很好地理解把阅读资料带到幼儿园这一举动的意义,因此把家里的旧书或是随便在市场上买的质量低劣的图书带到幼儿园以完成老师的任务,这样的做法并不罕见。
幼儿园多把重心放在图书的配备上面,大多幼儿园有专门的图书室,并且从内容和装帧质量和数量来说,都比班级配备的图书要高,但是对于图书的真正使用率这个问题却值得怀疑。此外,幼儿园对于幼儿在园的阅读并不重视。同教研活动、教师专业成长等相比,幼儿阅读处于一个无人问津的地位。
从教师方面看,有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幼儿园教师至今还没有真正思考过幼儿到底需要什么,在阅读上还是在走“告诉你一个道理”的老路子。虽然他们也认为“想象力是吸引孩子的兴趣所在,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却是无限的”,但是在具体做的时候,许多幼儿园教师仍然觉得“虽然孩子喜欢,可是没有什么教育意义,给幼儿讲这个故事不适合”。可见许多幼儿教师对于幼儿阅读资料的选择依然停留在教育意义上。并由观察来看,幼儿教师对幼儿阅读的组织并不重视,“讲故事提问题”依然是幼儿园集体阅读的模式。
就研究者观察的情况来看,幼儿在幼儿园中的阅读兴趣并不高,其兴趣远低于幼儿园中的其他玩具,如插塑,橡皮泥等。而且幼儿的书籍爱护意识不高,在区域活动中,如果进入阅读区的幼儿多,很容易发生争抢,导致书籍损坏,许多幼儿在归还图书的时候没有整理的习惯。
2.解决方法
(1)家长树立科学择材观念
许多家长对儿童阅读重视不够,一方面表现为对儿童读物的选择随意性大,另一方面对幼儿早期阅读没有形成科学的认识。在给幼儿选择材料时应该根据年龄特点选择,选择适合各年龄段的读物。幼儿在听读成人讲故事的时候,往往依靠插图或形象化的语言来理解,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言语的发展,幼儿逐渐摆脱了对图的依赖,而仅靠词的描述来理解,但在有适当的插图作辅助的条件下理解的效果最好。因此家长在给幼儿选择材料上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切不可随意购买。此外,家长应对幼儿在幼儿园的阅读情况给予关注,家长的重视在某种程度上也会督促幼儿园和教师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2)幼儿园为早期阅读领航指路
面对当前早期阅读令人担忧的现状,幼儿园应该担负起幼儿阅读的引路人这一重要角色,以避免幼儿园图书室成为摆设。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定期举办读书周活动,各班推选爱读书的幼儿向全园推荐好书,既可以引起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教师提升自身阅读素养
教师作为幼儿在园进行阅读的指导者,他们的阅读观念是否科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幼儿的阅读状况。首先,幼儿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并接受“儿童文学回归儿童”这一理论,才能在现实中让文学真正走向幼儿,使文学成为幼儿成长的精神食粮,从而使幼儿真正享受到阅读的自由与快乐。值得一提的是,需要进行幼儿文学启蒙教育的,不仅是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的幼儿园教师。对幼儿阅读内涵的指导和对家长的建议都建立在教师科学的早期阅读观念上。其次,教师在组织幼儿阅读的时候不应该拘泥在传统的集中形式上。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易于接受而又非常喜欢的阅读方式,如:师生共读、伙伴共读。为幼儿提供舒适、温馨、安全、丰富、便于交流、展示的物质环境,以及宽松、愉快、和谐的心理环境,从倾听教师有感情的朗读大赛,到师生互动的共读,再到因人而异的个别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致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看书习惯,如:爱护书籍、看书的正确姿势等,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幼儿很难自己养成这些习惯。同时,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使他们尽力配合幼儿园做好早期阅读工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就整个大环境而言,目前我国幼儿读物市场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如:引进版居多,原创不够;同质化现象较严重,选题重复、内容雷同的读物过多;很多作品在观念、科学性、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因此专家媒体有义务通过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和推广,把优秀的幼儿读物推荐给社会、幼儿园和家长。
参考文献:
[1]翟晓云.当前幼儿读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傅敏敏.关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