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本科院校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校园文化在定位上,缺乏鲜明特色校园文化定位应该紧紧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设置等方面来确定其自身发展方向。学校的办学定位是校园文化定位的前提和基础,校园文化定位又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共性的一面,也因各个学校自身实际情况的差异,而各具特色。然而,目前我国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上趋于相似,无法凸显自身特色。其主要原因是办学定位不清,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办学核心理念尚未形成特色。根据我国高等教育的特点,全国本科院校可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从来源上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高职高专直接升格的本科院校;另一类是由几所办学力量不强的学校合并后升格的本科院校。从办学实力上看,这些学校无论是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施,还是办学经验、文化底蕴都尚未达到研究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从地理位置上看,这些学校多数建于地方,并与地方政府和企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应该是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办学方向,以地方产业结构为专业支撑点,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教学型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准确把握自身定位,才能挖掘亮点,凸显特色,从而构建高品位的特色校园文化。
(三)校园文化在传承上缺乏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道德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校园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继承和发扬优秀校园文化并不断创新是高等教育育人的内在要求。新建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规律,积极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然而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往往只重视传承而缺乏创新,在人才培养上依然沿用专科层次的培养模式;在专业创新上由于师资设备匮乏,往往形改神不改;在教育理念上依然无法摆脱传统模式;在教学管理上,缺乏实质性创新。继承传统无可非议,但缺乏创新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本科人才。校园文化内涵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外在体现。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把握本科人才培养规律,不断创新,积极构建符合本科人才培养规律的特色校园文化。
二、构建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对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全面发展高校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阵地,是人才培养的摇篮。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对学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办学理念等目标的顺利实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将其内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价值观念,引领校园文化主流价值观,为特色校园文化营造核心价值氛围。另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注重四个结合: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与校园文化实践相结合;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整合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与校园文化特色创建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宏观指导与特色校园文化创建的具体流程相结合。只有坚持赋物质文化以精神价值,赋精神文化以物质载体,赋制度文化以正确价值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基本原则,才能创建新建本科院校特色校园文化。
毕业论文是各个高校都非常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是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极其重要的必修环节,是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总结,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标识,也是学校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更是学生迈入社会的一道门槛。因此,高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关键的任务。为切实做好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管理工作,保证毕业论文管理的质量,在充分考虑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借助Internet研究开发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实现对毕业论文的全部事务进行管理。本文将研究基于B/S的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架构,并提出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应采取的措施。
1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管理平台主要从规范化、方便化、信息化和科学化为着手点,以网络为平台,来提高毕业论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该平台建设目标主要解决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管理中以下几个问题:1.1选题繁琐由于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选题仍然采用人工操作,每年一到毕业设计选题时间,学生就不间断的给各个指导老师打电话,即使指导老师的题目已经满了,也无法给让学生知道,学生还是不断打重复电话,学生烦,教师也烦,甚至出现了某个指导老师的题目爆满,而有的老师的题目却无人问津,分布很不均匀,有时甚至选个毕业设计题目就要拖上1到2周时间。1.2事情繁多,效率低下现行仍然采用人工方式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主要采用电子邮件,QQ,电话等工具和学生进行沟通,很多事情说到了,学生却不一定能做到,这就造成整个过程效率低下。1.3进度难控制学生大四一年时间几乎都在外实习,参加培训,找工作,参加研究生考试复习等等,只能通过电子邮件,QQ,电话和学生联系,教师下达的任务,学生做了没做,很难来衡量,学生出现疑问也没办法和教师面对面交流,因此,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指导老师很难控制。1.4质量难保证,写出的论文格式更是千变万化学生在写论文期间,几乎都在外地,写出的论文缺乏和教师交流,没有一个总体思路,经常出现框架不合理,有头无尾,内容更是乱七八糟,格式也是千变万化,总体质量很难保证。给后期遗留了一系列问题。
2管理平台搭建
2.1业务流程毕业论文管理平台主要完成教师申报课题、学生选题、教师下达任务书、指导教师对审批表和开题报告进行审核、毕业论文中期检查、教师对学生问题答疑解惑、学生论文提交、论文答辩、评选优秀等相关毕业论文事务的网络化管理,使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处于可视可控状态,提高毕业论文管理的质量。2.2系统模块设计根据对整个毕业论文的管理过程进行整理,吸收、参考一些高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再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目前具体情况,毕业论文管理的特点,该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包含三类用户,分别是管理员、学生、教师。该平台根据用户不同包含如下模块:2.2.1管理员模块管理员通过此功能模块可以提供论文具体要求的信息和资料;可以对所有用户进行管理,可以查看用户信息、修改用户信息、添加用户、删除用户;可以对教师申报的课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向学生公布选题表及其教师信息;可以对学生论文分配评阅教师;可以设置学生论文成绩的组成比例;可以对参加答辩的学生进行分组和教师进行分组;可以查看成绩;可以对留言管理,查看留言,删除留言,回复留言;可以完成数据统计,方便查看一些汇总信息,方便管理员的管理工作,并提供统计参考数据。2.2.2学生模块可以注册自己的个人信息,可以选题,浏览信息,查看与自己相关的选题、互评分配、成绩以及答辩分组情况等。可以上传论文设计过程中需要提交的各种文档资料,包括审批表、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等。也可以下载论文设计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文档资料。还可以就论文设计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进行留言。2.2.3教师模块可以申报毕业设计题目、修改题目、提交文档、成绩查看、成绩上传,还可以查看学生分组及其评委分组情况等。教师可以网上查看学生提交的文档并作出评阅,发表指导意见和书写评语的功能。可以网上指导学生论文,检查学生论文进度,为教师辅导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3管理平台实现
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管理平台针对整个毕业论文的业务流程,为管理人员、教师、学生搭建了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实现了对毕业论文的全部事务进行管理。实现毕业论文管理流程网络化,使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管理体系结构更加规范化、信息化和科学化。该平台应用B/S架构,以Apache为Web服务器,以SQL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PHP语言,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管理事务搭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平台最终实现效果如图1所示。
4管理平台应用推广采取的措施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在高校内,利用网络来进行毕业论文管理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管理方式不但使用方便、简单,还可以节省资源,顺应当今所提倡的节约环保及其无纸化办公的需求。如何发挥毕业论文管理平台的优势,使其得到有效应用,来提高毕业论文管理的质量,是值得深思的问题。4.1强化认识管理平台应用是毕业论文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转变,涉及的人员有领导,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而应用推广的关键是要强化领导重视,统一思想,强化各类人员认识,要充分认识到使用毕业论文管理平台,可以给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带来极大方便,可以提高毕业论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4.2全员参与管理平台应用推广需要全员的支持和参与,应采取相关措施,调动各类人员参与的积极性。在整个平台应用推广的过程中,可以让各类人员参与试用该平台,在试用中体会管理平台的优势和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并提出需求和使用建议,从而保证管理平台顺利使用。4.3由点到面管理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其应用推广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要由点到面,一步一步推广,可先在部分学院试点,等平台各个方面完善稳定后,再在全校推广使用。4.4完善功能管理平台各功能可能不能满足各类使用人员的需求,在使用平台的过程中,要重视各类人员的反馈意见,要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并及时收集整理,逐步完善管理平台功能。4.5注重维护在临近学生毕业之际,管理平台的使用频率将会超出平常的百倍,平台出现故障的频率也会大幅度增加,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要随时关注,注意维护,保证整个管理平台的正常运行,为学生毕业论文的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耿彩芳,丁昶.基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0):118-119.
[2]陈燕红,冯向萍.新疆高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在线管理平台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5(01):44-46.
[3]龙世荣,赵学孔,岑磊.基于工作流的B/S架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4):67-69.
[4]章荣丽.基于B/S架构的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14.
2青年教师应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科研与教学是高校的“两架马车”,两者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教学让我们立足,科研却关乎我们的发展。其实,教学工作也可以促进科研工作。调查显示:多数诺贝尔奖得主都有从事教学工作的经历。为学生上课可以梳理专业知识,加深理解,从而夯实科研基础。从某种意义讲,任何科研拼到最后都是在拼基础。希望青年教师能够认真的准备教学材料,因为许多教学材料,比如教案,可以轻松的变为教材、教辅材料等著作。既然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得写教案,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教案写成一本书?
3重视课题申报和申报书撰写
选什么课题,从原理上讲,选什么课题都可以,没有不值得做的课题。但特定时期,某一研究领域具有相对稳定的科研范式和比较集中的热点研究问题。青年教师要形成明确稳定的科研方向,对自己选定的研究方向要“长相守”,不轻易改变方向,不朝三暮四,尤其是不轻易大尺度的转换研究方向,在不同学科间跳来跳去。坚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应注意从生产实践中提炼第一流的科学问题。在学术空白点和观点矛盾处寻找切入点,小题大做,而不是大题小做,避免浅尝辄止,要区别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课题要因地制宜,与研究经费匹配。一些经费较少的课题,研究内容却显得过于广阔,估计只有砸锅卖铁,才能完成研究内容。避免老生常谈、精华摘抄、新瓶装旧酒和改头换面的申报书,避免追捧新技术的“技术潮人”申报书,别人的成功往往不可复制,避免盲目模仿、生搬硬套的申报书。科研就是要用最经济的手段证明一个第一流的科学问题。好的申报书要求逻辑的严密性,技术路线的可行性,问题的先进性,并要有一定研究基础。应学会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鉴别重要的问题,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研究策略。课题申报要坚持“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
4要有紧迫感
罗伯特在其《如何撰写和发表科学论文》一书中指出:“对一个科学家的评价,从研究生阶段开始,主要不是看他在实验室操作的机敏,不是看他对或宽或窄的研究领域固有知识,更不是他的智能或魅力,而是看他的著述。他们因此而出名,或依然默默无闻”。从写申报书、研究之初就应该考虑要出什么样的论文,要证明什么样的科学问题。第一流的科研工作者主要做三件事:看文献、分析数据、写文章。判断好论文的标准是看文章能不能综合各种证据将结论办成“铁案”。不要纠缠在“写文章有没有用”这种无聊的问题中,不要轻易挑战这样的行业规范,做人不能太刚烈。一个课题如果没有发表任何论文,就宛如重来都没有发生过。
5学术团队建立的原则
新升本科院校教师往往毕业于不同的院校,即便是同一专业,学术“流派”也不尽不同,学术合作需要较长的磨合期。团队成员应该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学术团队的规模要大小适中,按需定制,避免人浮于事,搭便车。其实个人研究最有效率,团队研究最有能量。既不能搞得门可罗雀,断了香火;也不盲目铺摊子,搞得人很多的,我们是做科研又不是去打架、干体力活,人海战术不见得有效。以科研经费的多少,科研项目的规模决定团队成员数量、人员构成。科研经费越多越好,但科研工作不是只要有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有些先进的科研仪器,价格昂贵,利用率却不高,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目前,研究者和实验有分离的倾向,实验外包是趋势。
6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自我提升办法
要未雨绸缪,为自己的未来研究留有出口,经常关注1~2个科研问题的动态,“养闲题”,为未来申报课题做准备。要知道科研不等于实验,不是教学实验课内容的简单扩展。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一个人要自我膨胀到何种程度,才会连别人正确的意见都听不进去。要乐于帮助别人,不要怕被别人利用,被别人利用至少说明我们还有用。帮助别人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这一点学术界和娱乐圈一样,大家都靠知名度生活。科研上要有核心竞争力,要占领某个领域的制高点。要主动融入主流学术圈子,中国很大,特定学术圈子却很小。其次,科研贵在创新,但创新却不是科研工作的常态,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是不可强求的事情。因为,我们不是处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我们平时的绝大多数科研工作,首要的是要求我们做成一件事情。我们要注意区分书籍和论文的不同用途,书是用来系统学习的,论文是用来查新的。经常看一些权威杂志;经常要关注科学类网站;学术讲座要有所选择得听;把看英文文献当做做功课,天天都要做这项功课。我们选择科研工作就意味着选择了一种“小众生活”,科研工作出点成绩需要时间的付出。一项研究表明,要想在科研上出成绩,每天用在科研工作上的时间至少要十个小时。作息不规律是经常的事。有句话讲:“没有熬夜做过学问的人,不足以谈科研”,但我们要注意保持身心健康。
(一)课程定位偏差
当前的教育学课程偏重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教育教学技能的掌握,对教育实践者而言,该课程的指导意义不大。甚至有人说:“只要当过学生就能当了老师”。这是对教育学课程的最大讽刺。通过对毕业生的访谈,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多数认为教育学课程对他们应聘工作和当前工作没有帮助。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定位于师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注重师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而书本知识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又比较弱。
(二)课程内容陈旧
师范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在教育学课程中无法获得和培养。纵观当前教育学课程体系,主要是围绕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体系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围绕教育基本理论、课程论、教学论、德育论和管理论展开。理论偏多,内容空洞,很多观点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用“正确的废话”来概括比较合适。教学内容不能紧密结合当前课改要求,很多教育改革的新经验、新观点没有反映在教学中,如课程设计、导课、说课等技能的系统掌握,以及教学方法内容方面只有教的方法,课改倡导的教与学新方法没有涉及,缺少学的方法的指导,很多内容陈旧繁冗,理论和实践的价值较低,教师讲课没有说服力,学生学习没有动力。
(三)教学方法手段落后
教师限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教育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学生在课堂处于被动状态,思想完全被束缚,老师所讲内容就是“圣经”(这是考试评价时的标准),容不得半点质疑。教育学课程的教学局限于教师摆出理论,然后举例分析,学生抄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与当前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相脱节,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对其将来的教师生涯有深远影响。媒体教学应用不足,老师把媒体教室当做板书的另一种模式而已,缺少创造性和新颖性。老师讲的累,学生写的累,严重影响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积极性。
(四)课程评价机械
当前,根据我校对公共课程的管理规范,教育学课程的评价主要由2部分构成:平时成绩20%,主要包括考勤、课堂提问和作业三方面,考试成绩80%,主要是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一方面,学生的课堂提问和作业要求量化,致使教师课程评价方面的改革探索得不到应有的展现,教师在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多样性得不到应有的评价;另一方面,卷面成绩主要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识记,缺乏对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查,导致评价方式机械呆板。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探索与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的要求也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处于改革中的地方本科院校应抓紧机遇,积极促进师范生培养目标的转变,使其更好地胜任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笔者对榆林学院公共教育学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重视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
“当前,高师教育学的教学内容只有理论性的规定和原理,而无实践性的思想;只有理想形态的考虑,而无现实形态的认识;只有概念与理论的说教,而不是从现实中的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走向理论升华”。长期以来公共教育学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比较严重,对实践者而言,理论没有指导意义。师范生作为将来的实践者,需要的是能指导其将来实践的知识,因此,立足于学生发展和社会实践需要确立教育学课程的实践价值是教育学课程改革关键。公共教育学应重视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把师范生培养成应用型的中小学教师,使其更好地胜任教师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的主要转向。
(二)改革教育学课程内容
实践取向的教育学是我们确立教育学课程内容的依据。减少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加实践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教育学课程内容改革的核心。掌握必要的教育学理论知识是建立教育理论素养,形成教育技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放之四海而皆知的知识点概括讲解,将陈旧的知识删除,增加与时俱进的课程内容体系,给教育学课程注入新的鲜血,使其焕发活力。如,将课程内容中的教育本质、起源、产生发展、以及教育与社会等知识点进行概括性讲解或课外阅读;对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制度方面的知识进行更新,与当今的教育改革密切结合,学习相关政策。立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有关教师和学生方面的知识;结合当今课改新要求,多关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教学论部分紧密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更新教学方法的内容、增加教学设计、说课、评课等方面的内容。
(三)探索尝试新教学方法
讲授法因其能满足高速度、高强度、高效度的学校教学,在教育领域中成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赫尔巴特创立的“四段教学法”更是将讲授法应用到了极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如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教学内容安排教育热点问题讨论,不仅有利于形成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在讲台上的课前讲课进行观摩教学,学生能很好的把理论应用于实践,促进知识的转化。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也收到学生的好评。带领学生进入中小学课堂进行见习。此外,利用媒体教学,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示范课可通过多媒体进入课堂。
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旅游市场人才的需求显现出新的特征:一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倍受青睐。无论是旅行社、景点、还是酒店,缺乏的正是掌握工作技能的一线人员。此类人才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的进行基本服务操作,拥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服务意识。二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抢手。现阶段对旅游从业者知识的综合性和技能的娴熟性提出较高要求,从业人员要“一专多能”。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现阶段,出现了“学生就业难”和“企业求才难”并存的现状。虽然每年旅游本科毕业生的数量并不少,但旅游相关行业仍出现人才短缺的局面。尤其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和能力强、富于经验的高端人才紧缺。“就业难”和“求才难”并存的状况表明,当代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型、研究型人才比例过大,而技术技能型人才比例过小。
二、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指具有扎实的旅游业务理论知识,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技能的人才。其内涵主要包括:在旅游服务各领域的岗位一线,有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具备精湛的实际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性和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
许多应用型高校也朝着学术性研究型的方向发展,其发展重点放在硕士点,甚至是博士点的建设上。然而,根据对社会发展需要的分析,社会对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有一定比例的,大致是1∶4。也就是说,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比学术型人才多得多的应用型人才。这意味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而非学术型人才。部分应用型本科对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准,单纯是理论化的全才教育,缺乏针对性。
(二)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我们国家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当中,适用于哑铃型的职工结构。一面是研发人员,中间是生产一线,后面是销售服务人员。这种职工结构需要大量的技术技能型的一线员工,而我们的教育和现在这种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比方说,企业存在人才极大缺口的岗位都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经验,但是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学术研究能力不强、操作技能不会、只是懂些旅游基本知识,从而造成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低,流动率较高。
(三)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和对未来的迷茫性
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忙着考级考证,打工兼职,没有去深入了解旅游行业需求,更有学生给自己定位为未来的旅游管理者,思想上对旅游服务一线的岗位技能不重视,却忽视了旅游管理专业的行业特性,没有足够的基础岗位的锻炼是无法胜任管理岗位的。
(四)教师专业技能欠缺,实践教学设备不足
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没有旅游行业从业的实践经验,对旅游行业具体情况不太熟悉,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偏重理论讲授。例如讲餐巾折花,老师对着幻灯片讲理论,并没有拿着餐巾做示范讲解和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造成了学生毕业后进入酒店后连简单的餐巾折花都还重头再来学。还有些学校实践教学设备不足,在学生技能训练方面只是配备几张餐桌几张床而已,其种类、规模、功能等都远远不符合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技能教学的要求。在实习环节方面也往往流于形式,让学生分散实习,缺乏必要的实习指导和监督,服务技能得不到锻炼和提高,走上工作岗位后短期内很难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以就业为导向,紧随旅游行业动态设置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改变之前僵化的课程设置模式,设置合理的理论课、实践课及实习课之间的比例。还要加强﹑深化与企业的联系,广泛调研旅游行业人才市场需求,建立合理的技能教学环节,从而有利于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旅游院校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还应时刻把握旅游业的前沿发展动态,并以此为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重点发展方向。确保培养的学生有特色,满足旅游企业的需求。例如时下缺乏的休闲旅游人才等。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
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不断产生新的行业需求和标准,学校应根据行业最新市场需求,及时地调整课程模块,在实践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上都要参照旅游行业最新相关标准。只有与市场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合旅游行业的需求。德国、瑞士和美国有很多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强调跟企业的生产一线学习,把研发中心放到学校,把学校的培养放到企业。我们可以借鉴这种产教融合模式,我们的院系主任可以到旅游企业做人力资源部的部长,我们的校长可以到企业做CEO。这样教师的技能技术得到了提高,也为学生技能实训提供了平台,体现了教学成果的应用价值。
(三)积极引导,转变学生思想观念
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明白技能培养比纯粹的理论学习更加重要,降低学生对就业过高的期望值,让学生在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分清形势,找准位置;帮助学生认识到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旅游服务行业的管理人员都必须懂得基层业务工作,并只有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才能搞好管理工作。只有学生观念转变了,认识到位了,才能变被动的技能训练为主动的强化学习。
(四)强化专业教师的技术技能,完善技能培训硬件设备
学校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通过将教师送到旅游行业挂职锻炼;到相关的技能培训机构进行短期培训;聘任具有旅游行业管理经验的专家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等途径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需提供特定的场所为学生做技术技能的训练。学校可以建立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和沙盘实验室等,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角色扮演,体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从中积累对客服务经验,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学校还可与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签订长期实习协议,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设计合理的实习模式,选派有经验的实习指导老师,规范实习环节,从实习内容、类型、层次、规模、时间等方面加强综合管理,不仅让学生学习到专业技能,更让学生体验到企业真实的环境、压力和文化,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快速地融入企业,真正实现学习与工作在时间、空间和心理上的“零距离”转化。
二、艺术实践途径多元化
艺术实践活动途径多元化是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举行高校间文化交流活动,在固定时间举办文化交流节,探讨、交流学校间在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上的经验,并进行实践演出活动,交流艺术实践心得。积极与当地社会企业、社会公益组织、部队、媒体组织展开合作,丰富艺术实践活动途径,培养学生对外学习能力。开拓学生艺术实践的视野,丰富实践经验,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艺术实践途径多元化是校园艺术实践的趋势,只有途径多元化才能够使培养的音乐艺术人才不被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三、艺术实践内容全面化
艺术实践全面化是培养综合性音乐人才的重要手段。艺术实践全面化包括活动类型、参与人数、年级分配以及参与范围的全面化。协调各专业及各年级比例,完善人员覆盖率。打破传统艺术实践模式,丰富活动类型,让好声音、好歌曲、好舞蹈深入校园,以选秀的形式挖掘音乐艺术人才。
四、艺术实践开展规律化
艺术实践开展规律化是保证艺术实践活动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鉴于当前院校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缺少具体的规划安排,在时间、地点、项目上存在不稳定性,造成艺术实践活动准备不够充分,排练时间仓促,导致整体音乐艺术实践的水平不高的状况。制订艺术实践时间规律化、实践地点固定化、实践内容详细化的“三化”模式。根据教学时间、节假日、年级来进行音乐艺术实践的规划安排,提高整体艺术实践活动水平。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是从事本科教育的时间“新”,更应当是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和规格等方面有所创新,成为真正有别于老牌本科院校的“新型”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呈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基本特征:1)社会需求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基础:这既是为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多元化的需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自身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同时也是以人为本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2)专业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培养特征:有别于传统普通本科教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提法,而是“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支撑,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推进教育教学改革。3)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途径: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打破传统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而要走合作办教育之路,打破学校边界,专业边界,课程边界,课堂边界,教师隶属的边界等通过高校与业界的相互支持,多方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实现多赢格局。4)注重绩效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管理特色:强调经营思想,依靠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以及合理使用来提高办学绩效,努力实现“两个充分”,即充分利用开拓外部社会资源;充分挖掘校内资源潜力,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政策引导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动力:在国家对重点高校和高职高专发展已有明确指向的情况下,应该更加重视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出台政策,引导推进,明确这类学校的地位与价值,构建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建多元参与的合作教育体制等。
2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对教育环境新常态认识不到位
从外部环境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产业升级换代、调结构优化重组、转换经济增长方式都急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必将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发展机遇,面对经济进入换档降速、提质增效的新常态,新建本科院校必然要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目标、办学定位、专业特色、亮点工程等以提升办学的科学化水平,适应新形势,服务新常态。从学校内部管理看,现行的学生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跟不上学校升本的新形势,这是新建本科院校普遍会遇到的发展瓶颈。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是由几所学校合校升本或原有高职高专院校升格而来,培养目标、生源质量、学生心理特征、学习内生动力、毕业去向等方面都明显不同于过去。这种差异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过去很多旧的管理办法已无法适应科学高效管理的新需求。新的管理制度、体制机制尚未完全跟进,虽然已从专科升格为本科,但管理理念和手段基本上还停留在原有水平层次,学生管理工作要么简单跟随与其他高校有同质化发展趋势缺乏特色,要么是对自身原有专科阶段学生管理方法手段的简单延伸,对于怎样改革和优化缺乏系统、科学、理性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缺乏对管理制度、机制和工作平台的统和、协调和联动。
2.2辅导员工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是主力军,通常是见子打子,抓具体工作多,推改革少、促发展少、提亮点少、创特色少,辅导员无心无力也无暇跳出事务性工作的束缚,抓不住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弱化,辅导员未能摆脱“110”“119”“保姆”的角色扮演,加之各校普遍人员配备不足且人员流动变动较大,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高等综合因素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低效的重要原因。
2.3学生管理与教学科研同步联动不够
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基础,教学工作是中心,二者如何围绕育人目标相辅相成,相互搭台,需要建立科学和谐的互动关系,而不是两张皮各画各的圈,只有通过良好的互动联动机制把二者结合起来,在学生活动中融入学科知识,在专业知识学习中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养才能更高效地达成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2.4部分学校硬件配置尚不健全
不够人性化,经费投入不足,学生学习生活设施陈旧落后,无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相应的也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不破不立,有破才有立。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急需新的“立意”。
3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突破方向与创新思路
3.1对育人和管理理念的重新审视
3.1.1人学理论及其运用
该理论从哲学层面对人进行了深层次思考,是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需要、人的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体系。它决定了学生管理工作的社会性,必须注重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现实环境需求联系起来,将学生按社会需求培养成不同层次的人,而不是与社会脱节的大学生;必须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不仅要尊重人的本性,还要尊重人的需要;人要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只有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去追求,为发展创造条件,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我们的工作才有根本性的意义。
3.1.2科学发展观理论及其运用
该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其中发展是第一要义,它要求我们要学习吸收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和模式,全面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要尽快填补上新建本科院校新旧制度衔接过渡不及时不到位的空白。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创造性活动也是一份“良心活”,要以维护大学生群体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统筹兼顾的理念都要求我们在管理方法、管理内容、建章立制、运行机制等各方面积极探索、整体推进,形成学生管理工作的合力,发挥1+1>2的效应。
3.1.3柔性管理理论及其运用
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柔性管理以“人性化”为标志,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基础上对管理对象施加教育影响的管理方式,具有情感性、亲和力和人文色彩,使被管理者容易达到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他律变为自律的目的。这要求我们在工作方式上循序渐进,建立互动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特别是针对学生表面服从心里不服且具有可塑性的特点,避开高大上的单纯说教,从他们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入手,切忌简单生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心灵沟通的方式来进行。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二者相结合能够帮助我们达到学生管理工作的最佳效果。
3.1.4“因材施教”理论及其运用
该理论是教育的普遍原则,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同样需要该理论的指导。作为管理者必须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尊重这种个体差异。要允许并且指导大一新生结合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特长、志向等综合考虑来设计自身的发展道路,确定不同的奋斗目标。应该鼓励并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量身定制学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成长计划。比如有的同学对专业理论知识很感兴趣可引导其在学术研究上发展,考虑毕业后继续深造,有的同学喜欢操作,动手能力较强,可多带领参加竞赛活动,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更要尊重他们的自主选择,或就业或考研或自主创业,总之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能搞一刀切。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找到各自的“最近发展区”,扬长避短,尽快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初体验,或是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和进步,为后续发展提供动能支持。
3.2把加强学风建设作为突破口
学风建设是高校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的根本。建设优良学风是保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学风建设无疑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学风建设有无成效对学生学业影响最直接最大,要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首先应把关注点放在加强学风建设这一环节上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新建本科院校多数由专科院校合并或升格而来,学校整体学术水平较低,基础比较薄弱,学生整体水平也要低于其他本科院校学生,加之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给学风建设带来了较大阻碍,加之有的专业老师只管上课下课走人,有的老师职业道德有待加强,课堂纪律松散不闻不问,学校层面喊得多动得少,且短时间内无法看到明显效果,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学习风气的形成和蔓延。表现为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贪睡懒觉,上课玩手机,成绩不理想补考现象严重,沉迷网络等。这样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人,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保证。二级学院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特别是课程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材选择、授课手段等全面推陈出新,课堂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重难点组织教学,以达到让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企业满意为目标,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2)及早开展专业教育、指导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了解行业现状与前景,看到未来发展的巨大商机和美好愿景,提升学习动力。3)抓好教风建设,以教风促学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身作则把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带来的人格魅力、学术风采彰显出来,进而增强学生对教师个人和课堂的吸引力,教书与育人不能相互割裂。4)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和平台。可组织开展专题读书分享会、把这里建成各类学习小组、创新创业团队聚会讨论问题之所、学术讲座的殿堂、文化名人、大师、各界精英、校友的出入之所,让此处不仅环境优雅舒适,更能让人找到精神和心灵的家园,以书为友,以书为武。目前图书馆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显然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5)建立多种激励机制。如增加评选“优良学风班”“学霸寝室”“学习之星”“自强之星”,树立典型,大力宣传,突显合作与竞争,设立各种学习单项奖,鼓励学生在学习、文体、科技等各方面发挥特长,取得优异成绩,设立学习进步奖,鼓励后进生学业进步,激发和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加强学业警示机制度。
3.3学生活动与教学科研工作的融合创新
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尽快探索建立一整套运转灵活而富有弹性、有利于潜能发挥和个性张扬的整体管理机制。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必须以教学质量为抓手,把学生活动作为育人的重要第二课堂和平台,把学生管理中的各项内容如日常管理、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各项课外活动要尽可能融入教学工作、科学研究、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这就需要我们在学生管理、活动主题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效果评价、后续跟踪等环节与专业引导、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与反思等方面建立一种良性的互动融合机制,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能在学生活动中得到运用和实践,以验证巩固所学理论的科学性,同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以达到教学和学生活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应证的促进关系。具体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1)学生班级管理要服务于课堂教学,而不是为管理管理,要通过完善制度和优化学习评价体系,加强管理,创造有序高效良好的学习环境和风气。2)学生活动要能促进教学与科研。学生活动需要专业课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动员学生积极投入到与专业素养发展相关的活动中能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并让学生快速成长进步,同时体现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强的培养特色。3)组织开展的学生活动要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发展,活动应贯彻“一学院一精品,一专业一特色,一竞赛一平台”的发展思路,树立精品意识,提倡学生活动要有整体规划,活动数量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把学院的优势学科、前沿领域的科技知识和、基本技能、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活动来开展,打造亮点品牌,助推创新创业联动发展,比如对于机械类专业学生可指导学生组队参赛:机械器人设计大赛、无碳小车设计竞赛、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活动,学生通过参与甚至获奖能进一步扩大和增强本学科、本专业在高校中、行业内的影响力,开拓师生学术视野,还可进一步结合市场调查、专业课老师的指导申报专利产口和技术开拓市场,增强产、学、研的联动效应。
4结语
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是个系统工程,要使其上台阶、更高效、更实效需要尽快优化整合、在观念上与时俱进、在实践中创新,以人为本、科学、联动、和谐、高效的学生管理工作将促进新建本科院校整体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作者:李健怡 单位:成都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2]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高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现状研究[J].知识经济,2015(24):178.
[4]魏圆圆.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理论依据浅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6):104-106.
[5]王立刚,李蓉.浅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途径[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5):113-115.
[6]陈钊,杨晶.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向的突破与创新:以福建江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为例[J].中外企业家,2012(12):159-160.
[7]贺正宜.新升本科院校优良学风建设探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2):159.
(一)培养目标的确立无差异化。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它影响与制约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方法。工商管理类专业是一个基础较宽的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导致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大同小异,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结构存在偏差,学生很难将就业与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感觉课程体系大而空,导致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比重点大学低,而实践动手能力又比高职院校差。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职业化特征不明显。人才培养目标上的无差异化决定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职业化特征不明显。第一,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没有体现出职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现有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大多强调重基础、宽口径、知识结构全面,缺乏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与实习环节,或是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流于形式,导致工商管理类专业方向性不明显而且实践性较差;第二,从教学内容上看,强调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传授的理论知识往往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相脱节,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缺乏实用性,无法实现职业化培养;第三,从教学安排情况来看,社会实践、学期实践和毕业见习等实践环节因资源缺少而流于形式,这导致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达不到预期目的。
(三)人才培养方法的运用单一。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专业教学中主要以课堂教学为重点部分,导致教学活动脱离社会实际。在课堂教学中以教材为主,课堂讲授过多,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太少,课堂上照本宣科,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实践教学环节较弱。虽然学校提供专业实验室,但是实践教学活动仅为一些管理软件的模拟,与真实企业运作相差甚远。而且,地方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与其办学定位不切合,多为引用国外教材或是重点大学编写,教材的理论和案例与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一定差距。另外,由于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职业化应用型定位的特点,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双师型素质,但地方本科院校大部分师资达不到这种要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工商管理类专业具有的“发展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地方本科院校职业化人才培养模式应强调其应用性,立足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各行各业的职业化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上强化实践能力,形成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并丰富和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性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办学定位应该是:应用性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力稳步提升的区域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基地。根据地方本科院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够直接为教育、生产、建设、管理一线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制定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必修课由公共基础课系统、专业基础课系统、专业主干课系统构成;选修课由多个与工商管理类系统知识相关的专业模块和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构成,共同构成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五个子系统。公共基础课系统设计目的为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身体素质、掌握基本知识与培养基本能力。专业基础课系统设计目的使学生掌握某一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专业主干课系统设计目的是为从事某一专业的学生掌握该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选修课“专业模块”是根据学生的个性要求和专业特点而设置,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可以分为三个模块:理论素养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和素质拓展模块。在建立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应加大各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时数要求;在专业主干课系统中增设一定学时的专业方向实验实训课程。加大专业选修课中职业技能模块的教学时数和学分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科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意淘汰旧知识,补充新知识。注意专业相关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配合,注意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精化课程门数,精化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
(三)建设课程实践、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对于职业化与应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职业化培养为导向,建立起课程实践、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三维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实践设计中,应统筹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架,保证本科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在总课程中所占比例不低于20%,在大多数课程中都进行课程实践的硬性要求。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实践性教学内容,可以采取模拟实验、实地考察、调研分析等多种形式。校内实训的设计应结合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运用实验室相关设施,组织学生参加模拟仿真的实践活动,进行综合训练,建立以综合性、职业性的实验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实验教学体系。校外实习通过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参加各种创业活动。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滞后。现有的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主要依赖于黑板板书或者多媒体教学,教师在备课时就已经准备好一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及需要布置的作业等资料,即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由于成本会计本身的特殊性:数据多,计算量大且计算较为复杂,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容易出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等不良现象,为避免这些不良教学因素的出现,必须改进现有的理论课教学模式。
(三)成本会计实训实践教学模式不合理。成本会计实训课是为弥补理论课的不足而设置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现有的实训课模式紧紧围绕做题而展开,实训课堂按照“教师根据实训资料,布置实训作业,下课学生上交实训作业”这一模式进行,学生掌握的仅仅是成本的归集、分配、核算、分析等计算能力,对专业素质的提高几乎没有帮助。要实现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目标,现有的实训实践教学模式必须改进。
二、应用型本科院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以办教学应用型大学为统领,全面提高学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这一培养要求,成本会计作为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学科专业性较强,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对成本会计现有的教学内容、实训实践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二,使得现有课程体系设置更加合理。由于成本会计理论教学中部分内容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报表分析相重合,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授课内容进行改进,整合资源。第三,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通过对现有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学生更加清晰成本会计课程所涵盖的内容,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成本会计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由于现有的成本会计授课内容同其他课程相重合,造成了资源浪费,应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首先,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不同课程任课教师合议解决教学内容的归属问题:成本会计中“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部分与“管理会计”课程相重合的为“变动成本法”内容,该内容应该归属在“管理会计”中详细讲授;“成本报表与成本分析”部分与“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课程相重叠内容应归属在“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中讲授;为“成本会计”留下更多时间进行核心内容的解答,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其次,按照从易到难的思路,合理安排成本会计课程的章节顺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革。传统成本会计教学方法下,教学效果不理想。考虑将成本会计理论课同其他学科相融合,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1.将Excel运用到成本会计教学中;这种方法减少教师板书内容,更加有效地授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成本会计知识的梳理和掌握;Excel在实际工作中功能非常强大,学生多接触该软件,对以后工作的开展很有帮助。
2.将“图示教学法”运用到成本会计教学中;该方法将成本会计中涉及的大量计算,尽量用图表形式表现出来,使得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明了,帮助学生理解费用及成本的核算、归集、分配等程序。
女子本科院校的特色学科建设,应立足地方,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结合本校传统和办学实际打造优势学科,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女子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应用型女性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本地区提供智力支持等职能,因此必须以本地支柱产业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建立并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特色优势学科,培育和发展自身的品牌,这也是学校进一步办出特色和提高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在学科设置上,女子本科院校应体现区域经济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立足于区域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1.2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高校在对学科建设进行投入时,如果采用平均投入、一碗水端平的做法,就容易造成各学科齐头并进、发展均相对缓慢的结果。目前,高校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教学科研水平的竞争,也就是学科专业建设的竞争。女子本科院校必须突出重点,在优势、特色学科上有所侧重,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的思想,凸显学科优势和特色,努力培育特色学科群,并以此带动学校整体学科建设。
1.3准确定位,差异发展,凸显女校特色
女子本科院校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凸显自身优势,集中优势资源建设特色学科,采取错位竞争策略,实现差异化发展。差异化发展就是指学校在学科建设时,有与众不同的优势和特色,求异存同,关键是发掘异质和特质,并做大做强,引领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错位竞争就是在学科方向进一步细化和细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构建学科平台、学术研究等方面加强针对性,并在资源配置上有所侧重,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女子本科院校在学科设置上要充分体现女校特色,只有在“女”字上做文章,才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特色学科建设首先要有科学的定位,女校的学科设置既要与男女混合院校的学科设置有所区别,女校与女校之间的学科设置也要有所不同,各具自身特色。
二、女子本科院校特色学科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2.1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学科发展规划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各项工作的核心,进行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对于学科建设和发展而言是首要问题。一般来说,学科发展规划以大力发展重点学科、优先发展特色学科、适度发展一般学科为原则。高校应以校级重点学科为支撑,以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为龙头,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特色学科,并提高学科整体水平。我国现有女子本科院校设有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学前教育、社会工作、英语、音乐表演、旅游管理、会计学等20多个本科专业,涉及法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理学等多个学科门类。这些女子本科院校紧紧围绕“女”字做文章,始终坚持以女性教育与女性文化研究为龙头,以促进女性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为根本,弘扬先进的性别文化,在女性教育与文化、女性礼仪与家政、女性心理与健康等领域形成了突出的学科优势。
2.2加大学科带头人培育力度,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特色学科团队
师资队伍是支撑特色学科大厦的人才保证,进行特色学科建设必须依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女子本科院校今后应更加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一支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形成梯队的学科团队。一方面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千方百计地引进和培养重点学科、特色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注意避免教师“单兵作战”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养,尤其注重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以及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和各类学术活动,引导青年教师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湖南女子学院、山东女子学院等新建女子本科院校近年来不断出台新的政策,加大了人才的内培外引力度,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教授、博士,特别是加大了女性学、家政学、现代礼仪和社会工作等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引进力度,这些特色学科的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不断完善,师资队伍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2.3凝练特色学科研究方向,打造女子高校学术特色
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新建女子本科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往往存在着各学科之间缺乏交叉关联性,力量被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所承担项目散而小,经费短缺,无后续研究,现有研究呈零敲碎打、散兵作战的状态,没有抱团合作精神的问题。因此,女子本科院校在特色学科的选取与组建时应充分考虑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关联性,努力将教师个人的分散的研究方向统一整合为学科研究方向,集中科研力量进行集体攻关,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同时,在整合学科研究方向时,应尽量体现女校特色,坚持以女性教育与女性文化研究为突破口,力争使科研成果也能充分体现女校特色。例如,湖南女子学院现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企业管理两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还有设计艺术学、旅游管理、社会学等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其中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在东西方女性文学与文化以及性别文化的比较研究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学科特色。中华女子学院在中国妇女发展研究、中国妇女人权研究、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科研成就。山东女子学院在性别平等理论研究、齐鲁文化与山东女性发展、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领域也形成了自己的学术特色。
2.4坚持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三结合,培养特色女性人才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建设,三者相辅相成,其中学科建设是龙头,专业建设是依托,课程建设是基础。女子本科院校坚持走“学科、专业、课程建设三结合,培育和发展特色学科”的学科建设之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研究和遵循女性成才规律,大力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积极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以省级、校级重点建设学科为龙头,开设了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学前教育、社会工作、英语、音乐表演、旅游管理、会计学等20多个本科专业。这些专业既适应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又充分体现了女校特色。同时,这些学校还根据女大学生的自身优势和身心特点,开设了女性经济学、女性心理学、女性与社会、女性与法律、现代礼仪、家庭生活科学、女子形体学、插花与茶道、手工编织、女性职业形象设计等一系列具有女性特色的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凸显女校特色,从而为培养出更多具有“四自”精神、创新意识和传统美德的高素质女性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四川文理学院是新升格的本科院校,继续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弘扬“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风,紧紧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达州市建设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的需要,主动融入川东经济文化主战场,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新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的现实,依托学校资源和社会办学资源,面向川东地区经济和社会的需要、面向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学习的需要,推进继续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协调健康发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实践育人”的新路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形成了明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提出“立足川东,服务全川,辐射周边省市”的服务面向定位,秉承“质量兴校、科研强校、人才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努力创新“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发展思路,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把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根本任务,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的生命,把提高质量作为提高继续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4]紧密结合达州实际,坚持科研立足地方、服务地方,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校地合作空间,加强对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特色植物研究开发实验室、基础教学外语示范中心、高教研究所、巴文化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的建设,发挥其聚集资源的有利条件,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多出成果,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继续教育功能定位社会化。四川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学为主的高校,优质的教学与达州市经济和服务实践相结合。继续教育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合适突破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树立教育服务本位的观念,转变服务并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路,抓住达州市场,制定校内与各二级学院合作、校外与其他高校和企业合作的运行机制,进行规范运作,有序运作,安全运作,念好地方经。科学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转变重心,从学历教育逐渐向非学历教育转变,适当增减成人学历教育规模,加强与中职学校、高职高专的衔接。及时进行社会功能定位,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办学、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运行,调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层次及类型结构,改造现有的传统学科和专业,紧紧围绕加快达州市经济发展服务,拓展服务面向,大力发展各类技能培训,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高水平高层次的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高级专门人才,让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以正确处理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为基点,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为要旨,科学谋划继续教育新思路,日益加快继续教育社会化进程,贴近达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求,促进校企、校地有机互动,使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公民广泛参与、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的事业,推动达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迈向新台阶。
2.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特色化。随着继续教育市场化的进程日益加快,与之配套的特色化专业、系统化课程尤显重要。构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开设适应社会要求的特色专业,培养有实用技能的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人才,必将成为新建本科院继续教育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四川文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动适应地方市场需求,积极开拓新的办学领域,准备申报“酒店管理和土木工程”两个紧俏专业。紧紧围绕“内涵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这一目标,进一步整合资源,进行专业重构与学科调整,把“影视艺术与技术、影视多媒体技术”两个专业从教育学院转入文化与传媒学院。强化规范管理狠抓质量,继续实施人文社会科学提升计划,遴选建设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力争在特色专业上有较大的突破。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区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创新专业设置,发掘特色学科,充分考虑人才市场的需求,根据地方建筑背景、经济特点,学生就业的现实性,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新建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办出“工程造价”的专业特色。创新课程内容,服务地方经济。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合理编排课程内容,根据成人特点,追求知识的新颖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课程内容涵盖从业人员需要的新知识、新技能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岗位适应能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