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村级便民服务员大全11篇

时间:2022-07-30 11:21:09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村级便民服务员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村级便民服务员

篇(1)

一、拓展“365”便民服务渠道的主要原因

乾西乡“365”便民办事中心设立后,为全乡群众办事提供了非常便捷的服务,受到了农民群众的交口称赞。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许多原来在乡政府便民服务中心能够办理的项目都收回到了区直部门办理,如婚姻登记、户口申报、身份证办理等都要到城里的有关部门直接办理,“365”的服务功能大大削弱。许多群众反映现在办事不方便,办事机构不容易找,办事程序不了解,办事效率不高。如何更好的方便群众办事,让群众少跑冤:请记住我站域名枉路,少花冤枉钱,少费时间和精力,是我们乡党委考虑的重点,因此,如何拓展“365”便民服务渠道,强化政府服务功能,成了我们改进政府服务的重要举措。

二、主要做法:

(一)拓展服务内容

我们在加强“365”便民办事中心管理,充分发挥其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完善服务项目,开辟服务渠道,使服务中心的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一是建立“365”便民服务中心乡领导值日制度

尽管以前我们的“365”便民办事中心有具体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一系列工作制度,但还是适应和满足不了一些来访或办事群众的要求,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回答或具体事情的办理,既要找具体经办人员,又要找分管领导甚至主要领导,往往造成事情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对此群众很有意见。现在我们建立了党政人大班子成员值日制,设立岗位牌、记录值日簿。每天领导轮流值班,无特殊情况一般都坐镇“365”便民服务中心,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等。通过建立领导值日制,一是减轻了主要领导的压力;二是有利于责任分解,提高了其他班子成员处理日常一些事务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如7月6日晚上接到区防汛办通知,晚上有大暴雨,值班领导马上电话通知到各村,并在全乡进行广播,之后,带领值班人员到婺江沿线6个村及两个水库进行检查,及时有效的落实防汛措施。7月24日(星期日),坛里郑村金兰中线两侧农户因不堪忍受公路灰尘,阻拦运土车辆,造成公路阻塞,值班领导接到消息后,立即和派出所、路政大队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做群众工作,及时疏通了公路。三是加强了工作,及时化解一些矛盾,实现了天天都是领导接待日,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自6月份以来共接待群众8人次,解决了土地政策处理、村企矛盾、子女领养、缓解旱情等十件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增强了乡党委、乡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五是改变了政府机关人难找、事难办的现象。

二是增设企业服务窗口

为改善我乡的投资环境,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质量,我乡在“365”便民办事中心增设了企业服务窗口,全程为企业代办项目立项、土地报批、建筑许可证、施工许可证、房产证、工商、税务登记等,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也为企业建设和生产赢得时间,赢得速度,赢得效率。同时,企业服务窗口还积极主动的接受企业投诉,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今年以来,已经为绿源电动厂、金日皮具、中萤公司等14家在建企业办理土地证、建设许可证,并协调了水电安装等工作。今年4月份乡政府投资89万元,为中萤公司架设了十公里10KV电力线,确保了该公司7月份正式投产。5月份协调解决了三新公司与坛里郑、杨石、王店三个村的水利矛盾,使该公司的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三是设立村级会计委托窗口

针对过去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群众意见较多的问题,我乡自去年6月份开始,在“365”便民办事中心设立村级会计委托窗口,对全乡村级财务实行

统一管理,取缔了白条子入帐现象,使村级财务帐目更规范(现在每个村有三本帐:专户帐、支出户帐、现金帐)、管理更严格、群众更满意,到现在为止,全乡没有一个群众来信来访反映村级财务问题。四是加强了窗口服务功能

为加强窗口的服务功能,我们把农技、警务、土管、规划等都纳入了“365”服务窗口,使群众走进“365”服务窗口,在乡政府能解决的事情,基本都能够办好。为提高“365”服务窗口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我们对“365”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加强了教育、培训和管理,完善了办事制度,对“365”便民服务窗口能够办理的服务项目要求限时办结;对可以代办的项目主动承担代办;无法办理和代办的项目及时向群众解释清楚或帮助做好联系工作。根据群众需要,采取延时服务或者预约服务,尽量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

(二)延伸服务项目

除了加强和完善“365”办事中心的服务功能,我们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主动走出机关,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在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四个一”便民活动。

1、发放一张便民办事“一卡通”。全乡已发放“一卡通”6703张,做到一户一卡。“一卡通”内容有:“365”便民服务指南(包括“365”可以办理的各种项目、乡政府机关服务机构的联系电话等)、社会服务指南(包括常用的各种社会服务项目的联系电话)、区机关便民办事指南(包括区机关主要办事部门的办理项目、办理地点、咨询电话),共涉及到区、乡70个单位部门及办公室。这一卡,告知群众办事找哪个部门,联系哪个电话,让群众“一卡在手,办事不愁”。

2、设立一块服务指南牌。由乡政府统一为各村专门制作了一块与“一卡通”内容相同的服务指南牌,并把指南牌挂在各村人员比较密集,位子比较集中醒目的地方,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方便,让每个村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办事踏踏实实。

3、确定一名便民办民咨询员。为了让村民熟悉了解办事的程序,除了确定各村农村工作指导员为便民办事咨询员外,各村又专门确定一名文化程度较高(初中以上)、工作热情,有较强工作责任心,乐于奉献,村民信任的村三委成员为咨询员,并对咨询员提出乐于奉献(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熟悉政策(认真学习政策法律和业务知识,熟悉便民服务项目的办事程序、要求及办事单位、地点等有关内容)等具体要求。

4、印发一本便民办事服务手册。下一步我们将按照《行政许可法》实施办法的要求,结合部门实际和群众要求,将部分群众接触比较多的办事项目应具的条件、资料、程序及要求等印制成手册,发放到各村三委成员和便民服务咨询员。办事群众可以通过咨询便民服务员和查阅便民服务手册,让群众可以详细了解办理各种事项应具备什么条件要求,走什么程序等,使办事群众在“一卡通”和指南牌上还没有明白的,在手册上可以明白、详细地查阅到。

通过开展“四个一”的活动,一是方便群众办事,让群众感到政府的关心和爱护,使他们少走路、少化钱、少费力;二是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还给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有利于群众对各部门服务情况的监督,促进机关部门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四是从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乡镇的工作压力。

三、主要体会

(一)更新观念是前提

“观念一新,万两黄金”。要提高乡镇“365”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质量,关键是领导和乡镇干部要彻底转变观念,确立管理就是服务,服务就是效率的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才能真正从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主动拓宽服务的渠道和提高服务质量。

(二)制度完善是基础

通过完善制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规范办事人员的行为。另一方面公开有关办事制度,把工作职能、办事程序、服务承诺以及投诉办法、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开,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透明度,便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三)素质提高是根本

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要提高“365”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关键是要提高办事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因此做好“365”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抓好村级便民办事咨询员的培训是根本,人员素质不提高,再好的载体也发挥不了作用。

(四)经费投入是保障

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项目必须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才能进一步改善服务条件,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五)监督考核是关键

加强监督考核是建立便民服务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要提高“365”服务的效率,除了要加强正面教育之外,还应该建立和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下一步工作设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365”服务中心的质量,我们将认识再提高,重点再突出,制度再创新,工作再落实,督查再加强,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下一步我乡在加强“365”服务上重点要落实“四抓”:

(一)抓完善。继续完善“365”办事中心的服务功能,尽快编印好《便民服务手册》;加强农村咨询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咨询员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平。

篇(2)

在全县各单位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建立健全干部学习培训制度,提升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使其在思想上筑牢防腐墙,正确把好权力关、地位关、利益关。在平常抓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党风廉政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全县680多名股级干部进行为期3天的“优化发展环境,杜绝中梗阻”专题培训,每个单位指定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带队,并同步参加培训,县委书记亲自到场作开班讲话,开设了党风廉政教育、加强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创优招商引资环境、建设山水园林生态新、宏观经济管理等课程。学习期间,着重围绕“立足本职岗位,杜绝中梗阻”主题,开展每日大讨论,共分14个组进行讨论,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分组的讨论,每位股级干部、单位带领导结合自身实际一一对照学习内容,谈感受,写体会,查找问题。同时,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把每天讨论情况进行收集整理,把好点子、好做法、好建议和股级干部在讨论会上所做的承诺等编发成学习简报,第二天分发给每位学员,相互学习借鉴。并下发至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和客商企业。通过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从我做起,彻底消除“中梗阻”行为。很多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培训如三盆泉水,可以经常用之洗脑、洗手、洗脚,洗脑就是要保持头脑清醒,洗手就是要管住自己的手,洗脚就是脚要勤,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加强制度建设,从条规上构筑“不为墙”,规范了行政行为

加强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干部的行政行为。一是实行公开承诺制。组织全县40个单位和部门及130名重要岗位股级干部进行公开承诺,主动接受全社会监督,在县政府网站设置了投诉举报邮箱、公开投诉举报电话。二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现有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对弹性较大的项目,分类确定收费标准,全面对外公开,实行明码标价;对现行办事流程再次简化优化,大胆创新,善于变通,在法律框架内,改前置为后置,改“串联”为“并联”,简化上报程序,压缩审批时间,进一步提速增效。三是实行干部轮岗竞岗制度。对机关中层干部全面实行轮岗制,或跨部门交流,或在单位内部轮岗,分定期不定期对机关中层干部进行轮岗交流;对重点岗位引入竞争机制,主要对负责人、财、物管理和牌、证、照核发及项目、经费审批、招投标等重要岗位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在实行轮岗交流的基础上,通过竞岗等形式,挑选作风好、素质高、服务优的同志来担当重任增强干部队伍活力,通过工作环境、工作岗位的变换隔阻“中梗阻”的发生。

三、优化服务功能,从途径上切断“寻租源”,提高了办事效率

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服务,为服务对象架起一条“便捷通道”。通过“阳光服务”,从源头有效切断权力寻租机会。一是创三级联动“零距离”服务。全县已建成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以12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纽带,以139个村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三级便民服务平台,形成了“一窗受理、内部运作、三级联动、分层服务”的公共服务网络。县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的运作模式,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了“只跑一趟路、只进一道门、只找一个人”就能把事情办好,村级便民服务室成为服务村民的“员”。二是实行“保姆式”全程服务。专门成立“服务客商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客商全程跟踪服务,积极协助企业客商办理各种证照手续,当好企业的“服务员、办事员、联络员”,做到“只要项目一定下,一切证照我们办;只要项目一启动,跟踪服务全过程”。对于重点项目,采取“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个工作班子、一个工作目标、一个实施方案”的方式,限定目标,限期推进。三是构建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推行“六个零服务”,即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内容“零模糊”、服务程序“零掩藏”、服务标准“零差错”、服务质量“零投诉”;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做到“六快”:了解信息跟踪快、洽谈项目落地快、签约项目开工快、开工项目投产快、发现问题解决快、服务客商行动快。

四、完善监督机制,从管理上束缚“不乱为”,增强了监管力度

篇(3)

(一)合作共治性制度设计公共管理理论认为,公共管理组织应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组织体系,多中心治理体现制度变迁的内在要求。意味着在公共物品生产、公共服务提供和公共事务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多个供给主体,也面临着多方应对客体。推行“农事村办”面临多方公共管理主体和应对客体,如,防城港市已经明确6大类、共66项“农事村办”服务事项,20多个部门参与其中,合作共治性制度设计是深化“农事村办”、促进各方管理主体的真诚合作和对管理客体的有效应的内在要求。1、“联办”制度。“联办”是“农事村办”的重要服务方式,也是合作共治的实践形式,一些“农事村办”服务事项涉及面广、牵涉面大,需要多个部门深入村屯,共同办理便民服务活动,迫切需要建立“农事村办”“联办”工作制度。2、“网办”制度。“网办”是深化“农事村办”的重要措施,也是目前“农事村办”顺利推行的制约瓶颈。要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政务处理信息化,把“农事村办”服务信息化纳入县、乡电子政务建设内容,以实现县、乡、村三级“农事”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等“一站式”服务。凡是能纳入县、乡、村三级联动政务处理信息化的服务事项都必须开展“网办”业务;凡是参与“农事村办”的部门都要创造条件开展网上业务办理;所有网络化政务处理,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要作统筹协调,等等。3、“代办”制度。根据委托理论“委托关系起源于专业化的存在”,“农事村办“服务队伍作为人有着专业化优势,开展”代办“制度建设是推行“农事村办”内在要求。当前,需要在县、乡(镇)、村分别落实若干名“农事村办”代办员,全程代办各办、中心(站)因受权限制约未能办结的各类“农事”;对无法办结的业务,通过代办员协助各办、中心(站)逐级办结群众待办事项。4、公民参与机制。多元公共治理要求政府与社会力量走向合作,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理即为“善治”。良好的公共治理格局越来越离不开公民与社会力量的参与,“农事村办”的深化越来越需要群众开展各项自愿。在各中心自然屯设立1-2户中心农户或党员中心户充当“农事村办”服务户或信息户;在热心公益的党员、共青团、复退军人、致富能手、退休干部中挑选“农事村办”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

(二)回应性制度落实回应性是政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对公众的社会需求和所提出的问题做出积极的反应,“农事村办”回应性制度建设,重在深化,关键在抓落实。1、拓展“农事村办”服务边界。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动态性及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的多样性决定“农事村办”制度建设要具有回应性,办理“农事”必须适时回应群众实际需求。参与部门只有进一步深化拓展“农事村办”服务事项,才能进一步巩固“农事村办”服务事项。2、公开“农事村办”服务方式、时间节点及办事流程。公开“农事村办”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时间节点及办事流程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回应性制度建设的重要体现。能够直接办理的,迅速办理;属于“代办”的,限时办理;属于“联办”的,集中办理;属于“网办”的,网上办理,各类办理方式、牵涉事项及时间安排逐一向群众公开;各服务站(点)每天坚持有人值班,实行周一、周四及农村圩日村干部全日值班。3、建立健全县、乡、村、屯、户五级联动制度。推行“农事村办”要求要有健全的服务网络,建立以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服务中心为后盾、村级服务站为窗口、屯级别服务点和服务户为基础的五级联动服务网络。要在制度上明确从县、乡、村、屯、户及社会力量中选派“农事村办”工作队伍;要在考评责任落实中明确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参与群体的目标职责、权能权限;要在配套建设上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及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

(三)公共性制度安排公共性是多元中心治理的基础和核心,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便民服务制度设计与安排主要基于公共性考虑。推行“农事村办”目的是解决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公共性问题,促进农村管理服务方式创新,“农事村办”公共性制度安排势在必行。1、服务阵地制度建设。要依托县级政务服务中心,在各乡镇成立“一办三中心”,在各行政村成立“农事村办”服务站(点),在各自然屯设立“农事村办”服务员或信息员或代办员等。要突出以村级服务站为核心,把“农事村办”纳入县(市、区)政务服务体系;防城港市应依托村级阵地建设“十六有”,综合利用现有办公设备,配够配齐必要“农事村办”服务设施。2、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推行“农事村办”是一项综合性业务办理,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一岗多能”业务素质。依托干部大培训,把“农事村办”业务培训纳入“统一队伍培训计划”范畴;依托参与部门现有培训资源,在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开展交叉培训;依托党员中心户、骨干农民培训,培训“农事村办”代办员、信息员、自愿者等。3、宣传发动常态化开展。“农事村办”宣传发动,首先要认清发展阶段,把握宣传重点。针对当前“农事村办”发展现状与特点,宣传发动工作重点应在服务事项办理,部门责任落实、乡镇“一办三中心”及行政村“农事村办”服务站(点)组建等方面,其次要掀起开展“农事村办”良好氛围。再次要紧扣现有工作载体。如,防城港市要紧扣村级组织建设“六统强基工程”,再次掀起为民便民利民服务新。

二、综合改革体制分析

(一)配套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推行“农事村办”主要目的是促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化、常态化,更加具体、更加深入、更加便捷地把政府服务送往农家。“农事村办”推行与乡镇机构改革及政府职能转变必须同步进行,只有配套改革乡镇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政府由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当前乡镇机构改革及政府职能转,要按照“农事村办”发展要求,通过整合乡镇“七所八站”资源,成立乡镇“一办三中心”。整合后人员通过“一分四统”即资源统一使用、干部统一管理、工作统一调配、绩效统一考评、干部人事权与使用权分开,在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合署办公。整合乡镇党政办、人大办、机关后勤等部门,成立党政综合办公室,负责贯彻执行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做好上传下达,组织协调便民服务工作;整合乡镇国土、民政、宣传文化、财政等部门,成立农事村办服务中心,负责联系上级业务指导,组织协调开展乡镇、村“农事村办”工作,做好服务站(点)、流动专业服务队,检查督促“中心、站、”服务工作运行;整合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林业、水利、畜牧兽医等部门,成立产业发展指导中心,负责乡镇产业发展编制规划和组织实施等;整合乡镇司法、综合治理等部门,成立民情乡解服务中心,负责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社情民意,应对突发事件和等。

(二)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目的是避免政府管制的弊端及政府的“三位”(越位、错位、缺位)现象的出现,适时将管理权限回归市场、回归社会。推行“农事村办”旨在把政府职能前移村屯,服务送往农家,做到一般“农事”办理不出村,特殊“农事”办理不出乡(镇)。从防城港市6大类66项服务事项看,涉农证照审批事项已经占据了服务事项的二分之一,加快建立适应“农事村办”的行政审批制度势在必行。1、明确涉农审批事项范围。要进一步清理各种涉农行政审批项目,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进县级行政管理权限向乡镇下移、乡镇行政管理权限向服务站(点)下移;对于由县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审批的涉农事项,可根据法规采取受权委托等措施下发审批办理;对于没有明文规定要县级审批的服务事项,则创造条件下放乡镇“一办三中心”或行政村“农事村办”服务站办理;对于确实不能下放的审批事项,要尽量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2、规范“农事村办”行政审批程序。并联审批、流程再造是行政审批制度建设的最大亮点,也是审批制度改革的最大价值所在。当前,要对“农事村办”并联审批的范围和办理流程作统一的规范,要突出解决前台流程优化与后台沿袭传统审批方式的矛盾。3、推进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推动县、乡、村三级联动政务处理信息化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内在要求,“农事村办”并联审批关键在于开通“网办”系统,开展“网办”服务,实行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一站式”服务。当前,要进一步开通宽带网络和安装“网办”软件程序全套,以解决“农事村办”制约瓶颈问题。

篇(4)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__年工作安排,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专项工作报告被列入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议程。8月下旬,科教文卫工委组成调研组对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了调研。调研组在蓝斌雄副主任的带领下,先后到县计生局、计生指导站、__镇及__街道,召集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及各乡镇、街道负责人、计划生育分管领导、计生专干等,就我县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及下阶段工作措施等展开座谈,听取各单位有关工作的汇报,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奋发进取,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为目标,强化责任意识,规范计生管理,深化服务,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提高,利益导向机制逐步完善,奖励扶助标准大幅提高,整个计生工作呈现出有声有色、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

2006年至2011年,全县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0‰,年平均计生率为94.60﹪,年平均出生率10.94﹪,年平均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3.72,统计误差率在3﹪以下。连续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__省‘十一五’计生协工作先进县”、“__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奖”等荣誉称号,为我县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核心战略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加强领导,计生责任意识不断强化。一是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县政府充分认识到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起草制定了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同期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二是完善考核机制。制定了《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实施方案》,将其列入各乡镇和各部门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实行单列考核,对未完成年度目标责任的单位和主要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健全管理机制。区划调整后,各乡镇根据各自情况,制定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全面规范统一计生工作政策、制度。四是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县政府-乡镇部门-行政村-村级服务员“多层责任网”,各级均签订计划生育责任书,将各项考核指标细化,分解到基层进行落实。

(二)注重宣传,计生氛围不断浓厚。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各乡镇注重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各级干部和群众的计生法制宣传教育。一是利用“7.11世界人口日”、“5.29计生协会纪念日”等特殊日子,通过悬挂横幅、标语,上街咨询服务等形式,宣传计生工作政策。二是组织10个乡镇(街道)计生协会开展计划生育知识竞赛、计生专职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进村入户“送技术、送服务、送温暖”活动。三是着力打造__镇__村、__乡临__村、__镇__村为新农村生育文化示范园区,在农村计划生育中树立标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四是积极打造“计划生育宣传一条街”,在每个乡镇卫生院张贴一幅“优生两免政策”宣传牌,在每村设立一计生宣传橱窗、一个计划生育图书室或图书角,营造良好生育氛围。

(三)树立理念,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牢固树立服务型计生

的工作理念,时时以服务群众为己任,实现计生服务与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服务、明明白白得实惠。一是落实人口计生下放管理事项,在全县169个行政村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简化办理程序。二是高标准建设计生宣传指导站,高频次培训技术服务人员,全面加强计生工作的软硬件建设。三是高比例落实出生缺陷干预, 1-8月落实免费婚检630对、免费孕前优生检测1284人,为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有效保障。四是免费为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生殖健康服务证》和《再生育证》,积极为流动人口开展政策咨询等服务,使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获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基本公共服务。(四)强化协作,计生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合力开展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县人口计生局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协助卫生、农业、社保等部门制定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措施,会同纪检部门做好党员干部违法生育的处理,与民政、卫生等部门之间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加强性别比综合治理;联合卫生、公安、教育等部门定期召开协调会,建立部门审核把关制度,加强违法生育源头的管理;协调药监、卫生、公安部门加强对终止妊娠药品、医疗保健机构的B超检查和人工终止妊娠登记制度以及出生医学证明的监管;成立由计生、公安、卫生等部门参加的“两非”案件工作组,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计生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态势。

(五)加大投入,计生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建立以奖励扶助为主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落实独生子女各项法定奖励,及时依法兑现自愿申请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领取独身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一次性奖励金,对本县高考文、理科成绩名列全县前三名的符合政策生育子女进行“计划生育奖学金“奖励,加大对独生子女死亡、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等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对已参加新农合并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妇给予报销部分计划生育四项手术费,在制定就业培训、社会救助等惠民政策时,遵循优先优惠计划生育家庭的原则,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的利益导向,提高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我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涌现,作为“天下第一难事”的计划生育工作仍然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和矛盾,突出表现在:

(一)违法生育呈明显增长势头。受收入水平提高与教育成本降低的影响,部分群众的生育意愿逐渐增强,尤其在农村,“重男轻女”、“早婚早育”、

“多子多福”的传统婚育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全县1-8月共上报违法生育达48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7例,生孕合计数(74.61%)居全市倒数第三、乡内违法生育占全部违法生育人数和已婚育龄夫妇长效节育率均居全市倒数第一,表明我县计划外生育控制力度有所减弱,违法生育呈明显的增长势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二)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且不平衡。各乡镇(街道)之间计划生育工作发展不平衡,经济基础、群众基础、工作基础存有较大差异。尤其在区划调整后,部分阳光服务中心人口计生工作有下滑趋势,村委会一级控制计划生育能力不强,个别村管理服务制度流于形式,村“梗阻”现象严重。

(三)现行管理手段及措施有所削弱。过去的低生育水平主要是长期运用强有力的强制手段来实现,而目前这种传统的工作机制已被打破,以依法管理、利益导向和人文关怀的新型机制又不健全,基层计生干部普遍反映“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很难从源头上预防计划外怀孕,也缺乏有效手段终止计划外妊娠。同时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强制婚检的取消和新建小区空挂户现象的增加,使计生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对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降低出生缺陷率带来巨大压力。

(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难度较大。我县有流动人口约3万人,流动性强,就业广泛,变更频繁,流动人口“以现居地为主、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共同管理”机制难以落实到位,为基础信息采集、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政策外生育处罚等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仍然是计划生育工作最大的隐患。

(五)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计生人员配备不足。全县10个乡镇(街道)共有从事人口计生工作人员31人,其中正式编制仅18人。二是计生队伍不稳定。20__-20__年乡镇(街道)新招录计生干部19名,目前已转岗7名,拟转岗4名。村计生管理员受村妇女主任三年一轮换届选举影响,更换较为频繁。三是计生人员兼职过多。31人中兼职人数达17名,平时用于人口计生工作的时间不多,致使工作措施落实不能到位。四是计生指导站技术力量不强。该站承担着全县近3万多名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但医卫专业技术人员仅10人,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先进设备未能充分利用,影响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发挥。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促进我县计生工作更上新台阶。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进一步强化国策意识。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小县大城”核心战略,深入开展国策、国情与人口形势宣传教育,进一步澄清一些群众对现行生育政策的模糊认识,推动全社会和各级各部门清醒认识到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营造全社会自觉遵守计划生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明确责任,常抓不懈,进一步促进低生育水平的稳定。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根本目标。县政府要针对计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进一步推进我县计生工作的意见和措施,创新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对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政治、经济、责任”捆绑奖惩兑现的绩效管理,切实发挥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黄牌警告”和“责任追究”三项制度的作用。

篇(5)

一、明确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开拓进取,全面提高我镇农村卫生工作水平。今后一个时期我镇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把加强和改进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任务,从我镇实际出发,加强“卫生强镇”建设,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统筹城镇卫生事业发展,完善我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加强和改善直接面向全镇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总体目标是:到20*年底,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适应本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驻村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保障和考核机制。基本建立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等“六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卫生监督和基本医疗工作,使全镇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到2010年,使我镇农村公共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区前列。

根据上述目标,我镇明确了当前直接面向全镇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共分三大类十二项。

(一)第一类是保证农民享有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惠民服务、合作医疗便民服务4个项目。为农民家庭提供健康宣教、健康随访,社区巡诊和连续方便的基本医疗服务。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进医疗服务水平,稳定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加强对健康体检工作的领导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免费提供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并逐步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

(二)第二类是保证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包括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人和困难群体保健、重点疾病社区管理4个项目。为农村儿童提供系统保健和预防接种;为农村妇女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妇女病检查;为农村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和60岁以上老人提供定期随访服务,实行动态管理;为农村结核病、爱滋病和精神病患者提供社区管理。

(三)第三类是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包括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环境卫生协管、卫生监督、协助落实疾病防控措施。落实对农村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等的巡查监管,加强对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监测和集体聚餐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蓬街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及时率和卫生监督覆盖率,努力避免因信息报告不及时、控制措施不得力而造成的损失。

二、强化各部门、单位工作责任的落实

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务重,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需要各单位、村(居)切实负起责任,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为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抓好抓实,我们必需强化各部门、单位的责任,建立职责分明的公共卫生工作管理体制。现将各部门、单位的职责明确如下:

(一)镇政府职责

镇政府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着重抓好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工作。一是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列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将工作绩效纳入村居和有关部门干部的考核内容,负责起全镇各村居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落实专职干部负责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二是着眼于长远打算,建立健全适应本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驻村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平台。依托现有的镇卫生院、防保所,在全镇设立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一中心四站”的工作格局;全镇按五个工作片划分九大组,每人驻村医生负责一个组,在“一中心四站”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为农村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指导“六位一体”的医疗服务。

(二)镇卫生部门职责

卫生部门是全面实施全镇公共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为:

1、负责指导和管理全镇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定期对辖区内驻村医生、乡村医生、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开展业务指导,提高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2、负责辖区内群众的健康体检,开展好健康宣教工作,对群众的健康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协助政府做好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

3、负责辖区内妇幼保健、疾病控制、儿童免疫、卫生监督及重点疾病管理等工作;在辖区内开展疾病监测工作,及时收集、上报有关传染病疫情,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治疗等有效措施;组织对突出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4、协助镇计划生育部门共同做好辖区内的计划生育工作,严禁在辖区内出现胎儿性别鉴定、非法行医、非法引产流等现象。

(三)村(居)职责

村(居)是农村卫生管理的枢纽和落脚点,村两委要负责做好管理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1、村(居)要负责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环境卫生、改水改厕、健康宣教、健康体检及流动人口卫生管理等工作,督促村卫生室履行公共卫生工作及基本医疗服务有关职责。2、落实一名专职人员作为村公共卫生联络员,专门负责本村公共卫生宣传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等日常工作,协助卫生部门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三、突出抓好当前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村级医疗机构和卫生工作联络员是三级公共卫生网络的网底,是整个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改善村卫生室的医疗环境。每个村要确定一位热心公益事业、一有定文化基础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为村卫生联络员,具体负责公共卫生工作,做到有情况早发现、早报告。村卫生室和卫生联络员要在有关部门和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下,认真履行收集与报告公共卫生信息、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初诊等工作职责。

(二)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医德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之一。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热情服务、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建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新型医患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谋利的工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家村卫技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卫生工作的要求。

(三)组织好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市政府已将农民健康体检工程列为20*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十件大事之一。我区也已经建立了区、镇两级考核机制,把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对列入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从20*年起,将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两年1次的免费健康体检。体检工作采取群众到定点医疗机构体检和医务人员下村体检,集中体检和分散体检相结合的形式,以发放“健康体检券”、凭券参检的方式运行。在实际操作中,我镇此次免费体检的对象突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范围,实行全民免费体检。部分近期安排到体检的村(居)已经领取了“健康体检券”;未领取的村(居)可以到社会事务办领取。

篇(6)

一、明确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各村(居)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抓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开拓进取,全面提高我镇农村卫生工作水平。今后一个时期我镇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预防为主,把加强和改进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的重要任务,从我镇实际出发,加强“卫生强镇”建设,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统筹城镇卫生事业发展,完善我镇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投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加强和改善直接面向全镇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总体目标是:到年底,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适应本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驻村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保障和考核机制。基本建立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等“六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卫生监督和基本医疗工作,使全镇群众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到年,使我镇农村公共卫生得到进一步改善,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区前列。

根据上述目标,我镇明确了当前直接面向全镇农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共分三大类十二项。

(一)第一类是保证农民享有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惠民服务、合作医疗便民服务4个项目。为农民家庭提供健康宣教、健康随访,社区巡诊和连续方便的基本医疗服务。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进医疗服务水平,稳定农村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加强对健康体检工作的领导为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免费提供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并逐步建立家庭和个人健康档案

(二)第二类是保证重点人群享有重点服务,包括儿童保健、妇女保健、老人和困难群体保健、重点疾病社区管理4个项目。为农村儿童提供系统保健和预防接种;为农村妇女提供孕产期保健和妇女病检查;为农村特困残疾人、低保家庭、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和60岁以上老人提供定期随访服务,实行动态管理;为农村结核病、爱滋病和精神病患者提供社区管理。

(三)第三类是保证农民享有基本卫生安全保障,包括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环境卫生协管、卫生监督、协助落实疾病防控措施。落实对农村学校、企业、医疗机构等的巡查监管,加强对农村食品、饮用水卫生监测和集体聚餐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健全《蓬街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卫生信息报告及时率和卫生监督覆盖率,努力避免因信息报告不及时、控制措施不得力而造成的损失。

二、强化各部门、单位工作责任的落实

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任务重,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需要各单位、村(居)切实负起责任,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为真正把这项民心工程抓好抓实,我们必需强化各部门、单位的责任,建立职责分明的公共卫生工作管理体制。现将各部门、单位的职责明确如下:

(一)镇政府职责

镇政府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部门,着重抓好政策支持、经费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工作。一是将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列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将工作绩效纳入村居和有关部门干部的考核内容,负责起全镇各村居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落实专职干部负责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二是着眼于长远打算,建立健全适应本镇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驻村医生)、村卫生室(乡村医生)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平台。依托现有的镇卫生院、防保所,在全镇设立四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一中心四站”的工作格局;全镇按五个工作片划分九大组,每人驻村医生负责一个组,在“一中心四站”的指导下组织开展公共卫生工作,为农村居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服务指导“六位一体”的医疗服务。

(二)镇卫生部门职责

卫生部门是全面实施全镇公共卫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职责为:

1、负责指导和管理全镇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定期对辖区内驻村医生、乡村医生、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开展业务指导,提高从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2、负责辖区内群众的健康体检,开展好健康宣教工作,对群众的健康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协助政府做好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

3、负责辖区内妇幼保健、疾病控制、儿童免疫、卫生监督及重点疾病管理等工作;在辖区内开展疾病监测工作,及时收集、上报有关传染病疫情,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治疗等有效措施;组织对突出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急处置。

4、协助镇计划生育部门共同做好辖区内的计划生育工作,严禁在辖区内出现胎儿性别鉴定、非法行医、非法引产流等现象。

(三)村(居)职责

村(居)是农村卫生管理的枢纽和落脚点,村两委要负责做好管理本村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1、村(居)要负责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环境卫生、改水改厕、健康宣教、健康体检及流动人口卫生管理等工作,督促村卫生室履行公共卫生工作及基本医疗服务有关职责。2、落实一名专职人员作为村公共卫生联络员,专门负责本村公共卫生宣传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收集、上报等日常工作,协助卫生部门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三、突出抓好当前几项重点工作

(一)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村级医疗机构和卫生工作联络员是三级公共卫生网络的网底,是整个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基础。因此,要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改善村卫生室的医疗环境。每个村要确定一位热心公益事业、一有定文化基础和工作能力的人员为村卫生联络员,具体负责公共卫生工作,做到有情况早发现、早报告。村卫生室和卫生联络员要在有关部门和卫生院的管理和指导下,认真履行收集与报告公共卫生信息、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初诊等工作职责。

(二)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医德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之一。卫生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救死扶伤、病人至上、热情服务、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建立符合广大人民群众要求的新型医患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不能把医疗服务变成谋利的工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家村卫技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卫生工作的要求。

(三)组织好农民免费健康体检。市政府已将农民健康体检工程列为年政府为民办实事十件大事之一。我区也已经建立了区、镇两级考核机制,把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对列入镇(街道)和有关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从年起,将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两年1次的免费健康体检。体检工作采取群众到定点医疗机构体检和医务人员下村体检,集中体检和分散体检相结合的形式,以发放“健康体检券”、凭券参检的方式运行。在实际操作中,我镇此次免费体检的对象突破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范围,实行全民免费体检。部分近期安排到体检的村(居)已经领取了“健康体检券”;未领取的村(居)可以到社会事务办领取。

篇(7)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国家总局新“三定”规定的职能,做到“四个统一”,加强“四化建设”,按照省局部署,深入开展“改革提高年”主题活动,推进基层监管模式改革,整合基层监管资源,理顺基层内设机构,明确监管人员责任,着力提高队伍能力素质,努力实现“四个转变”,达到“四高目标”。

二、工作目标

依托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和网上案件管理系统工作平台,以“经济户口”为基础,以市场巡查为手段,以分类动态监管为重点,以强化属地监管为主线,在全系统基层分局深入推进“分片合理、责任明确、重点突出、分类监管、技术支撑、效能提高、责任落实、形成合力”为主要内容的工商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将辖区合理划分为若干责任区(即网格),对责任区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构筑严密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商监管网络。以此为基础,按照“精局强所”的原则,科学整合基层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用房等资源,并将基层分局内设机构分为巡查、办案、内勤三大块,即“一室两队”模式。建立健全基层分局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机制、绩效评估、内部管理等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明确监管责任和监管要求,使基层监管人员做到“三知”,即:知道片区内的经济户口、行业结构、重点企业、商标广告的情况;知道片区内市场主要商品特别是食品、农资的质量安全的情况;知道片区内市场经营者、市场开发者的基本情况。通过规范监管责任人员和内容,使基层干部职工达到“五会”,即:会监管、会办案、会服务、会维权、会协调。努力把每个工商人员都培养成“三员式”干部,即:乐于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服务员,善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法律法规、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宣传员,懂政策、会执法、业务精、能力强的监管员。

三、建立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的体制

(一)理顺基层分局管理体制。各基层分局要适应辖区监管责任制的新要求,按“一室两队”的模式完善内设机构,理顺管理体制,整合优化执法力量。

综合室:确定_至_名专职工作人员,直接由基层分局长分管。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本辖区市场主体登记服务、受理和协调_____申投诉和举报、商标委托受理、广告备案管理等工作并将相应工作内容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同时负责分局财务管理、文件收发、档案文书、内务接待,及综合、协调工作等事宜。

经检队:确定_至_名具备执法资格的管理人员,由一名副分局长分管或兼任队长。根据分局人员力量情况,经检队员除_名专职外,其余经检队员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其主要职责是按权限承办本辖区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各类一般程序案件,参与各类阶段性专项整治,在分局辖区内按权限开展流通环节商品质量抽检工作,根据抽检结果依法处理。负责内部法律法规学习和对外法制宣传。简易程序案件由辖区各片区属地办理,并报经检队备案。经检队负责将分局所办案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

巡查队:除分局长、综合室和配备的专职经检队员外,其余人员均为片区(即网格)监管责任人,直接负责片区监管工作。巡查队队长由分局局长或分管副分局长兼任,巡查队按照片区下设若干巡查组。巡查组主要职责是履行本片区内市场巡查、消保维权等综合监管工作职责,在本片区内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开展本片区内个私协会员自律、引导和服务工作,具体指导和开展本片区_____消费维权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即村级维权点)的工作,参与上级统一组织安排的各种集中或专项整治工作。负责将本片区市场巡查情况和搜集的“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及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

此外,按照省纪委的要求,____年全省各乡镇都要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基层工商分局要按照当地党委政府的要求,积极进驻辖区内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积极参与所设窗口的便民服务工作,保证职能切实到位。

(二)合理设立与划分片区。要根据“区域明确,任务均衡,便于协作,利于考核”的原则,按照“定区域、定专人、定责任、定任务、定奖惩”(以下简称“五定”)的要求,综合考虑各类市场主体的特点和数量,以街道、社区、乡镇为基本单位(某些特殊行业、市场也可以单设一个)划分若干监管片区,确定片区名称,由片区巡查组综合履行片区内监管职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片区巡查组定员应本着“工作总量基本平衡、人员配备相对适宜、履职绩效合理考量”的原则,根椐各片区市场主体数量及其工作量的大小,合理调配人员,每个片区巡查组原则上设组长_名,组员_名。特殊情况,可在此基础上增减人员。

各基层分局应将片区的划分情况制作成“辖区监管责任制示意图”,标明片区名称、区域界线、责任人员及重点经营行业、重点市场等情况,并对外公示,接受监督。

四、明确片区巡查组监管任务和巡查内容

基层分局应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的要求全面履行职责,掌握辖区各片区日常监管情况,计划、组织辖区各巡查组开展片区监管工作,解决日常监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各片区巡查组的日常工作进行部署、督促、检查、协调和考核;领导和组织开展基层个私协分会和消协分会的工作。

各片区巡查组对片区实施全面监管,履行综合监管职责。片区市场巡查是指巡查组依照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对片区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资格及其经营活动进行的综合监督检查。

(一)片区巡查组的监管任务。

_、掌握片区内各类市场主体动态情况,为片区内市场主体提供登记服务,积极引导、协助各类经营户到分局综合室或上级工商部门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变更、注销、验照等事宜。

_、建立、完善片区内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纸质台帐,及时、准确地搜集“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并将本片区搜集的“经济户口”动态信息及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

_、了解和掌握各类企业经营状况,发现并反馈其存在的违章违法行为,对简易程序自行处理,其他违章违法行为反馈分局由经检队立案查处。

_、在本片区内开展流通环节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参与实施各项阶段性整治活动,对本片区的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和涉“安”、涉“危”等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监管。

_、按市场主体信用分类和实际监管重点,开展市场巡查,做好市场巡查记录并将本片区市场巡查情况及时录入电子工商业务系统。片区市场巡查的内容和方式详见下文。

_、开展本片区内个私协会员自律、引导和服务工作;具体指导和开展本片区_____消费维权联络站、消费者投诉站(即_____村级维权点)的工作。

_、发现并报告日常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本片区难以解决的疑难问题和重大、突发性事件。

_、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片区市场巡查的主要内容。

_、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有效,有无前置许可手续、是否办理营业执照;

_、是否按规定悬挂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是否干净整洁,有无出租、出卖、转借、涂改营业执照或一照多点等违章违法行为;

_、是否按规定年检、验照贴花,有无擅自改变或超范围经营;

_、经营的商品或服务有无损害消费者利益、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_、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商品包装及标识等是否符合国家规定,食品经营是否建立进货查验、索证索票、销售台帐(或“记改贴”),以及农资经营是否建立进货查验、“两帐两票一书一卡”、不合格农资退货处理等制度;

_、商标使用有无侵权、假冒或不规范等行为;巡查片区内是否存在非法传销行为,参与打击传销集中行动;

_、户外广告、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是否登记备案,广告的设计、制作、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虚假、欺诈行为;

_、推行合同示范文本,监督检查是否存在合同违法行为;

_、在巡查中现场受理消费者咨询、投诉和举报,调解处理本片区内的消费纠纷,提供消费维权咨询与服务;

__市场主体是否依法履行退出市场清算义务、及时办理注销登记;

__、收集、反馈、录入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动态信息。

__、依法巡查法律法规赋予工商部门管辖的其他各类经营活动和经营行为。

(三)市场巡查的方式。

市场巡查主要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等。

日常巡查:指在日常工作中按照市场主体信用分类等级,对片区内不同信用等级市场主体,开展频率不同的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指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工商机关依法组织的对特定的对象或特定的内容进行的不定期检查。组织专项检查的部门或机构负责将专项检查的内容细化为各个具体检查项目,指导并督促逐级实施和落实。

重点检查:指工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根据有关线索有理由认为市场主体存在违法行为或违法嫌疑时进行的检查。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上述各项检查计划的安排,应有机结合,突出重点,避免重复和交叉检查。

实施市场巡查时,应出示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证,对需要进行提示性警示、警告的,一般应采取正式文书或书面方式进行,必要时还应抄告相关部门;警示的问题解决或消除的,要及时予以解除警示。

五、加强“经济户口”的动态管理及分类监管

(一)强化“经济户口”的动态管理。各单位要以市场主体“经济户口”为基础,把加强“经济户口”动态管理作为实施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的基础性工作,全面应用电子工商业务软件,建立和完善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基层分局综合办公室、经检队、各巡查组应分别及时将各自工作中形成的各类市场主体信息录入电子工商业务软件。

(二)全面实施分类监管。根据日常监管工作实际,将各类市场主体监管频次确定为远、中、近和零距离监管四种类别,分别用a、b、c、d表示,认定标准为:

_、a类:近两年内无任何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近两年内年检、验照均为合格的。

_、b类:近两年内有轻微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_、c类,从事食品、药品、农资、易燃易爆、网吧、娱乐、“涉安涉危”等重要商品生产经营或行业,近两年内有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_、d类,无证无照经营户;有严重违法行为,被责令停业或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投诉比较集中,不服管理;有_次以上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规的不良行为记录的。

各基层分局、片区巡查组对a类主体每半年巡查不少于一次;对b类主体每季度巡查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预警提示;对c类主体每月巡查不少于一次,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理;对d类主体,每月巡查不少于两次,实施重点跟踪管理。具体分类监管措施按照《九江市工商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实施办法》进行。

六、齐抓共管,明确责任,确保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的顺利推进

(一)加强领导。为了确保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局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副局长××(常务副组长),副调研员××、××为副组长,市局人教科、办公室、法规科、个体科、市管科、公平交易局、商广科、企业注册局、监察室、消保局、直属局、个协办、消协办、信息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局个体科。办公室主任:××(兼),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推进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局要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

(二)明确责任。市局负责制定全市系统推进基层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方案,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加强对县级局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的指导,对县级局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进行检查、督促、考核、验收。对各县级局的管辖地域范围按照方便于监管、有利于划分责任的原则进行调整规范,对市局业务科室和县级局在执法办案、市场监管、登记发照、消保维权等职能合理划分权限。市局相关各科室积极为基层建章立制给予指导,提供参考性的流程和规章制度范文。

县级局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具体实施意见,根据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市场巡查检查、市场主体分类监管、消费维权、执法办案、考评奖惩等方面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对基层分局落实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进行指导、督办和考核。按照“精局强所”的要求合理压缩机关股室和人员,科学整合基层机构、人员、装备、经费、用房等资源,使每个分局达到至少_人,办公设备、经费相对完备、充足。对各基层分局的管辖地域范围按照方便于监管、有利于划分责任的原则进行调整规范,并将基层分局整合布局方案和各分局管辖地域范围划分意见上报市局审定。对县级局业务股室和基层分局在执法办案、市场监管、登记发照、消保维权等职能合理划分权限。

各基层分局要按照“一室两队”模式进行内部设置,结合辖区实际情况,提出本分局具体的责任片区划分意见和片区“定人、定岗、定责”方案,上报县局审定。经审定后全面推行。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分局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工作机制、绩效评估、内部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

(三)工作步骤。

_、宣传发动阶段(_月_日—_月__日):市局经调研、讨论,研究制定下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方案》,市局、各县市区工商局分别组织对方案进行学习传达,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宣传发动。市局、各县级局采取会议、座谈会、培训班等形式就如何具体实施基层监管模式改革工作进行探讨、学习和培训。

_、全面推行阶段(_月__日—_月__日):各县市区工商局按照市局方案要求全面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

_、检查提高阶段(_月_日—_月__日):市局对县局,县局对分局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进行全面检查,认真分析其中问题和不足,研究对策,纠正偏差,积极改进提高。

_、总结验收阶段(__月_日—__月__日):市局对县局,县局对分局推行基层分局辖区监管责任制工作进行总结考评验收,考评验收合格的基层单位按照辖区监管责任制模式运作,对因工作不力未达到辖区监管责任制要求的,不予验收,并按照相关制度或规定对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予以责任追究。

(四)工作要求。

_、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近几年来,各单位在信息化建设上都加大了投入,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但与总局提出的“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实现高效能的监管”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今明两年,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在现有条件基础上,要使基层分局达到每个片区巡查组配备一台电脑。实现每个片区能“当天巡查、当场书式记录、当天电子录入”的目标。各级信息中心要加强网络日常维护,确保电子工商业务软件的正常使用。

篇(8)

“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发鬓鬓,过去的时光难忘怀难忘怀……”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娜仁图亚总会轻声地唱起这首歌。

娜仁图亚是一名蒙古族大学生村官,本名娜仁图亚・乌确加甫,她今年28岁,家在阿勒泰市汗德尕特乡汗德尕特村。如今,她在离家140公里的汗德尕特乡角沙特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已经3年多了。她说,因为平时工作繁忙,不能常常回家看望母亲,所以只能通过唱歌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家里现在就母亲一个人了,父亲在2003年去世了。”娜仁图亚黯然神伤地说。有一部电影曾让她感动落泪,电影的名字叫《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的经历跟电影里的骆老师比较相似,父亲从15岁来到汗德尕特村,到65岁去世,在村里干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娜仁图亚的声音有些哽咽。

上世纪70年代,娜仁图亚的父亲在汗德尕特村创办了东方红民族中学,他担任校长。因为没有地,也没有牲畜,更没有额外的收入,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她的父亲那点微薄的工资。娜仁图亚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全家人当时的生活一直很困难。“1997年,我上初一那年,我记得有一次我的鞋底破了,父亲用纸箱剪了一个鞋底,然后粘上,就这样那双鞋我又坚持穿了一个月。老师常在课堂上对我们说:‘好好学习,长大了可以穿皮鞋;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只能穿黄球鞋。’”每每提起这件事,娜仁图亚的心总会泛起一阵酸楚。

为了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没有固定工作的母亲靠打土块为家里增加一些收入。但是,父母的收入跟3个孩子的学费比起来还是杯水车薪。在这种艰难处境下,娜仁图亚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差点辍学。

“从今天起,你……就不要去上学了吧。”这天,娜仁图亚的父亲把她叫到面前,沉默片刻,从嘴里艰难地说出这句话,而母亲在一旁偷偷抹着眼泪。

“父亲,还是让我把小学上完吧,等我长大了,我也好对别人说,我好歹是个小学毕业……”娜仁图亚哭着祈求父亲。

沉默,还是沉默。半晌,娜仁图亚的父亲才抬起头,看着她含泪的双眼,勉强地微微点点头。

2003年10月,娜仁图亚的父亲被查出患有晚期食道癌,不久后撒手人寰。当时面临高考的娜仁图亚为了安抚悲伤的母亲,有一个多月没去上学。2004年,依然沉浸在失去父亲悲痛中的她高考没有发挥好,分数以微弱劣势没有超过本科线,最终被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录取。

下一站,村官

2007年,娜仁图亚大学毕业了。上大学让娜仁图亚跳出了“龙门”,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乌鲁木齐。在上大学的3年时间里,她眼界大开的同时,也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大学毕业以后,因为我会汉语、蒙古语和哈萨克语3种语言,所以我到口岸去做了七八个月的翻译,当时收入还是比较高的,15天可以挣1200多元。”

就在娜仁图亚心满意足地做着翻译工作的时候,母亲的一个电话,却让她不得不重新规划人生前途。她说:“母亲听说汗德尕特乡的几个村子都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所以想让我回去试一下。我刚开始有点想不通,毕竟当村官跟我想留在大城市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娜仁图亚跟母亲产生了意见分歧,母亲一遍遍地给她打电话。有一次,她甚至在电话里跟母亲发生了争吵。

“冷静下来以后,一想到父亲去世以后,母亲孤苦伶仃的一个人在家里,挺可怜的。我还是想回家多陪陪她,所以我最终还是回去了。”娜仁图亚说,这一次,是亲情战胜了私心。

2008年9月,娜仁图亚被选聘为角沙特村的村委会主任助理。角沙特村距离乡政府140公里,她还记得上任的第一天,为了给村干部和村民留下个好印象,她特意化了妆,穿上了漂亮的衣服。可是当她倒了3次车,乘了5 个多小时汽车和1个多小时摩托车到达村里的时候,迎接她的村干部和村民们看见一个白白净净的姑娘出现在他们面前,更多的流露出诧异,甚至是失望的神情。

“这个丫头吃不了苦,肯定呆不长。”村支部书记当时就断言。

“啊,就她……”村民中间也开始议论纷纷。面对不绝于耳的质疑声,倔强的娜仁图亚不仅没有退缩,反而激起了强烈的好胜心。她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当好这个村官,展现新时期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任职后,村“两委”没有给娜仁图亚专门分工,而是安排她协助班子成员做一些琐碎小事。角沙特村是一个哈萨克族占80%以上的牧业村,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挨家挨户地发放自己的“联系卡”。期间她发现,这里的生活条件甚至比汗德尕特村还要艰苦。她说:“当时刚到这里的时候,到处都是垃圾,乱七八糟的。这里除了环境差外,居住条件也非常差。民宅很多都是鹅卵石打的地基,而且没有大门,显得破破烂烂的。不仅如此,因为办公室特别潮,一张纸放在桌子上一会儿就会变得软塌塌的,我只好住在村民家里。”

“当村官无功便是过”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娜仁图亚说,虽然这里的条件比较艰苦,但是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来到这里当村官,她希望千方百计为村民谋利益,尽职尽责为村民谋发展。

娜仁图亚烧的第一把“火”是为村里争取到了乡政府20万元项目资金,实现了全村主要灌渠的防渗,有效解决了灌溉难题。她说:“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我都会不遗余力去做。不能光给村民讲大道理,关键还得给他们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哪怕关心他们的生活,给小孩讲讲作业,时间久了,就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只有他们把我当成知心人,我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第一把“火”让娜仁图亚赢得了全村上下的信任,实现了她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不仅如此,她还兼任村级档案管理员、村级远程教育操作员、便民服务员等职务,彻底融入到了角沙特村这个大家庭中。

然而,她第二把“火”却烧得并不顺利。原来2008年12月推行农村合作医疗的时候,很多村民不理解、不配合。为了让这一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刚回到家的娜仁图亚冒着寒风辗转了8个小时,坐摩托车回到角沙特村,冻得几乎失去了知觉。她说:“20多天的时间里,我挨家挨户地耐心做思想工作,可仍有很多村民不参加,但是我从没想过放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娜仁图亚凭借着真诚友善、耐心细致的态度,终于叩开了村民们的家门和心扉。光木拉提老人家娜仁图亚就跑了5趟,每次来回近两个小时。老人终于被她的诚意所打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全家参加了合作医疗。2009年,木拉提老人的老伴突发心脏病住院,花去了8000元,当娜仁图亚把4000多元报销款交到木拉提老人手上的时候,老人连声致谢。从此以后,老人就成了本村的政策义务宣传员。

“当村官无功便是过。”在回顾过去3年的工作时,娜仁图亚说了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

一直以来,紫皮大蒜都是角沙特村的特色农产品,紫皮大蒜具有头大瓣多、口味纯正、大蒜素含量高、耐储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历年来,每年都有商户主动上门收购,但是在2011年,大蒜受到市场冲击,出现了严重的滞销现象。

娜仁图亚通过走访,了解到一些村民埋怨大蒜销售困难,不但价钱比往年低很多,而且根本找不到销路。娜仁图亚跟村民一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才能把积压在农户手里的20多万头大蒜销售出去呢?光着急是没用的,必须得想办法。”她先是主动跟市区的一些超市联系,通过在超市设立特色展柜、免费品尝等形式,吸引顾客眼球,以此提升销售量。但是效果却事与愿违,一个月才卖出去5万多头大蒜。

篇(9)

作为中国乡村动漫产业的引领者,他立志培育中国的“米老鼠”。

小秦双手敲着电脑键盘,熟练地回答着QQ网友的疑问。两年前,她没能如愿考入大学,但也不像多数农村青年那样到城里打工,而是留在村里的新农民培训学校学习,毕业后成为世纪之村网络服务平台的一名咨询员。

“没技术,又不想出去打工,所以进培训学校试试。”出身农家的小秦,没想到在培训学校里学到了真本事,工作有了着落。

小秦所说的培训学校全名为“南安市新农民培训学校”,是福建省首家村办农民培训学校。她所在的世纪之村集团是全国首家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运营商。像小秦一样,许多农村青年通过培训学校或世纪之村找到了工作。

培训学校和世纪之村,都与一个人――南安市兰田村党委书记潘春来密切相关。

潘春来的“三把火”

和许多出身农家的企业家一样,潘春来有着深深的乡土情结。头顶着南安市知名民营企业家的光环,经营过康美黑石业、石材石雕、宝福石化、宝福工程机械、宝福蔬菜、宝福信息软件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他,于2004年回到兰田村,被选举为村党支部(现升格为党委)书记。

过去,兰田村被嘲为“烂田村”。新官上任,咋烧“三把火”?潘春来认为两件事至关重要:一是让村民拾起信心,扒掉“烂田村”的帽子;二是激活经济,让村民富裕起来。

为拾信心,潘春来邀请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精心编制了《兰田村经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2004~2014年)》。为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潘春来提出“113”发展思路,即一个堡垒(把支部建设成特别能战斗的堡垒)、一个理念(建设和谐文明新兰田)和三件法宝(转变观念、盘活资源和用足政策)。同时,他拿出300万元借给村里,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潘春来的这几把“火”,一下点燃了兰田村人的激情。

谈到发展经济,身为企业家的潘春来游刃有余。他带领村两委干部整理土地,修建公路,用拍卖集体资产的方式盘活资源,用于新村改造和村中心住宅小区的建设。采取“集体+村民”的合股形式,创办南安市兰田厂房租赁有限公司。并成立兰田汽车运输公司,改造东溪岸边低产田。这些企业的发展,明显提升了兰田村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收入。

培训学校办在村

潘春来带领兰田村走过两年后,村子面貌发生明显的变化,村民收入明显增长。然而,这些都不能掩盖村民知识欠缺、观念落后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于是,他产生了一个大胆设想:把培训学校办到村里,把知识送到田间地头。

2006年底,潘春来个人出资创办起福建省首家村办新农民培训学校。学校聘请150名专职教师,其中有高级职称的35人。他通过各种渠道,先后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福建电力学院、泉州市农科所、南安市委党校、南安市农海局、南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单位签署合作协议,长年聘请这些合作单位的教授、农技员向广大农民开展科普教育。

“以前对电脑一窍不通,是学校的老师和研发人员教的。”小秦告诉《村委主任》记者:“村里的培训学校主要针对农民。”记者手中的一份南安市新农民培训学校简介显示,该校“集政治思想、农村实用技术、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市属村级‘九大员’、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远程教育视频、文娱健身等培训活动服务为一体。”有人形象地总结,这所培训学校不仅教种菜,还教动画制作。

除丰富的培训内容外,潘春来还实行教学与农时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新培训方式。每逢农令时节,学校组织教师对行业政策和农时农事进行研究和讨论。除传统的教学模式外,建立农村实用技术信息资源库,制作图文并茂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多媒体课件,便于随时学习。综合应用热线电话、自动语音、互联网络、视频系统、网络电视、短信息、QQ群、电子邮件等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农民传授知识。组织技术人员走村人户教,在田间现场指导。建立专家联系卡,使农民学习有老师、咨询有对象、疑难有跟踪。

截至2011年12月初,南安市新农民培训学校已举办各类培训班587期,专题活动、参观、调研1593批(次),总人数达72182人(次)。培训内容有农业技术、农产品包装、厨师(服务员、店长)培训、食用菌养殖技术培训,电工、焊工培训,青少年科普知识培训、动漫制作等。

农村版“阿里巴巴”

互联网将深刻影响我国农村的商业体系,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但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影响,至今还没有完全成熟的经验。潘春来先行一步,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群众的支持下,与友友新创系统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于2006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世纪之村。

作为兰田村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纪之村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涵盖了农村电子政务、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生活服务3项功能。这个平台实行“网上农家店+实体农务产品公司+信息点”的商贸模式,以网上农家店为运营中心,依托信息点收集、信息,采购、配送农副产品;实体农务产品公司负责整合上下游供求资源信息,有针对性地寻找合作的商家和产品参与和扩大网上交易。

该平台还独创“共生分利”新模式,按照“3+3+3+1”的比例进行利润分成,即生产者(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个体)、经营者(网上农家店业主)、消费者各得30%,世纪之村平台得10%。同时,消费者通过消费积分换取商品的同时,还可以将积分转化为世纪之村集团的内部股票,待平台上市成功后,积分转换为股票。

世纪之村集团与建设银行泉州分行合作发行联名卡,在各信息点设置便捷的终端设备,方便农村客户进行资金管理、资金转账、费用缴纳等。

打开电脑上网,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省略,世纪之村的首页随即打开,鲜亮而大气的页面背景下,“本站动态”“便民服务”“三资监管”“村务公开”“企业展品”“乡风文明”“农家店”“合作社网”“农村教育”“村官家园”“星火科技”“客服中心”12个大大的图标活泼而显眼。人们才明白,网罗天下农事的农村版“阿里巴巴”原来是这个样子。

通过世纪之村首页“村务直通车”的提示,逐层点击“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康美镇兰田村”,进入该村页面,村情概况、村务公开、党务公开、计生公开、财务公开、创先争优、服务公开、民情台账、文书档案等栏目清晰明了。

潘春来将世纪之村集团建在兰田村草埔工业区,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增加集体收入。使用世纪之村平台的兰田村农户,已经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收益。该村天然湖养殖基地,通过世纪之村产品信息,拓宽了销售渠道。世纪之村还解决了兰田村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潘春来向回良玉副总理汇报工作时说:“世纪之村是兰田村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自己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旨在通过信息化转变农民收入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

2011年,农业部多次派出调研组赴兰田村,总结世纪之村的经验做法,并为该村授予全国首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村称号。

在潘春来的规划中,世纪之村要发展成为农民“用得起、懂得用、爱使用”的农业信息化平台。世纪之村集团咨询人员为《村委主任》记者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该平台已在泉州市2463个建制村上线使用,累计发展农家店9258家。同时,在福建省内福州、三明、漳州、宁德、莆田、福安等地市设立了办事处,在新疆昌吉市、江西吉安市、湖北咸宁市、内蒙古扎赉特旗、山东青岛市、山西长治市等地试点使用。

中国的“米老鼠”是什么样子

经过5年发展,潘春来将世纪之村这一平台的信息点拓展到全国,达3万多个。通过这些信息点,世纪之村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文化素材。世纪之村集团旗下的派乐动漫文化有限公司以这些素材为基础,创作出《小牛当家》大型原创动画片。

篇(10)

民政工作内容广泛,涵盖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政权建设等,有3大方面、6个组成部分、20多大项、100多小项。按照年初召开的十三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及第十七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要求,“十二五”时期,要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加快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将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及要求概括为“一统四分”,一统即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四分”即支撑骨干的四大支柱:保底作用、基础作用、支持作用、支撑作用,这个构架体现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政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

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即在继续履行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活职能的同时,创新社会管理,加大社会开放度、增强社会透明度、扩大社会参与度,有效聚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资源,肩负起向社会公众服务的新职能,当好社会建设中的骨干,推动传统民政向现代大民政转型发展。

省委书记将现代“大民政”归纳为四个大,即“大视野、大服务、大格局、大平台”,具体来说就是开放大视野,实现由传统的社会治理向现代文明社会的管理要求转变;拓展“大服务”,实现由保底型保障向发展型保障的转变;建设“大格局”,实现由参与社会建设向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转变;建立“大平台”,实现由部门动员向社会动员的转变。通过这四个转变,充分发挥民政工作的保底、基础、支持、支撑作用。

一要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发挥民政的保底作用,着力完善减灾救灾、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安排,努力提高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改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生活状况,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发挥民政的基础作用,着力推进基层民主和社区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持作用,贯彻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加快形成优待原则充分体现、优待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新局面。同时还组织指导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四要围绕提供和强化社会服务,努力发挥民政的支撑作用,通过提升区划地名、边界治理、殡葬管理、儿童收养、婚姻登记、移民安置等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基本社会服务城乡统筹、公平均等、供给均衡。

二、我区民政系统基本情况

民政局内设5个科室:办公室、救灾救助与社会福利科、社会事务科、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科、优抚安置科(双拥办)。

与局合署办公的事业单位4个:移民办、殡葬管理所、残疾人集中就业管理办公室、民政事务中心(内含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婚姻登记处、地名办)。

下属事业单位5家:大同公墓总管理处、干休所、陈寿昌烈士纪念馆(烈士陵园)、第二福利院、九龙福利院。

企业性质单位1家:福利关怀院。

三、2013年全区民政工作的主要任务及进展情况

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民政局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创新管理,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大力推进民政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重点抓好并完成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探索适度普惠的社会福利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1.按照“十二五”全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到“十二五”末实增床位1800张的工作任务,大力推进镇(街道)养老机构改扩(迁)建工程;大力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开展养老机构政策性综合保险工作和“养老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上年半完成情况:城区养老机构一期工程即将完成主体机构建设,澥浦镇敬老院迁建工程列入镇政府实事工程,其他各镇(街道)养老机构改、扩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全区9家养老机构首次实施政策性综合责任保险工作,参保费用50346元,养老机构参保率100%。

2.完成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组建及启动工作,整合资源合理定位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的作用与功能,同时指导各镇(街道)组建养老服务中心。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共有17家居家养老(老年人)服务中心,53家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共配备245名居家养老服务员,为661名(困难\高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健康服务、生活照料、精神慰籍等服务,且为835名高龄、空巢、独居老人提供结对服务,支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53.77万元。为6262位高龄老人发放津贴171.44万元。

3.认真贯彻《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提升福利企业管理服务水平,稳定残疾人集中就业。确保福利彩票发行安全、健康,力争完成全年福利彩票销售5500万目标。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现共有福彩销售网点39家,完成销售1904万元,创收各级公益金666万元。福利生产稳定,全区35家福利企业共安置残疾人1100人。

(二)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重点确保救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及有效解困。

1.加强低保规范化建设,完善低保动态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困难对象应保尽保。

上半年完成情况:以“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低保对象摸排工作,并配合国家审计署开展低保资金审计,完成了低保资金审计基础信息与数据的录入。全区有512户家庭(664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补差金额467.92元,比去年同期提高76.81元;619户家庭(844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月补差金额473.5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53.23元,累计支出最低生活保障金371.69万元。此外,还有565名残疾居民和135名70岁以上农村低保老年人享受了生活补助,分别发放生活补助金13.48万元和2.94万元。至5月底城乡低保新增282户378人,退出336户478人,实现应保尽保,动态管理。

2.深化医疗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即时结报管理平台,提高医疗救助效率。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有4418人次获得医疗救助,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39.57万元,平均每人次救助316元,其中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三类救助对象(包括低保证、扶助证、重度残疾人救助证)享受即时医疗救助2500人次,救助金额共计20.61万元。

3.实施社区小额临时救助运作模式扩面工作,进一步提升临时救助的及时、有效性;研究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办法和困难助学办法,力争在帮助特殊群体解决“因病致贫”等问题上有突破;建立完善困难群众物价补贴联动机制;进一步做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加强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开展“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贯彻市慈善促进条例,加强和促进慈善组织管理。

上半年完成情况:完成了《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的修订起草工作;初步制定了我区困难群众家庭子女助学帮困政策及补助标准方案;制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特殊人群救助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甄别、救助、救治、返乡、安置等为一体的工作体系。截至5月底,全区共有727户(人)次家庭得到临时救助,救助资金达83.47万元,其中小额临时救助132人次,支出救助资金3.49万元;212户困难家庭(424人)领取《社会扶助证》;926人享受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发放生活保障金为171.69万元;642户、733名困难老人享受了每月100元生活补助,发放困难老人生活补助金累计37.62万元;为2517名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62.67万余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2人次,共支出流浪乞讨救助金121万元(含精神病患者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支出)

另外,上半年还深入开展其他各项解难帮困活动。元旦、春节期间,全区共帮扶、救助各类困难对象5823(户、人),发放困难补助金(慰问金)873.45万元;“365关爱行动”中继续为100名困难学子发放助学红包共计5万元;协同市第六医院开展白内障复明行动,完成了142名困难群众白内障手术初检工作;会同区商务局、TCL集团、国贸家电开展“扶贫工程”,为1400余户低保和社会扶助证家庭发放每户价值1000元的电器购买优惠券;及时调整了精简职工及定期定补救济对象补助标准。

4.不断强化灾害应急救助能力,大力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实现从灾后救助向防灾、减灾并重的综合能力建设转变;开展村(社区)级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信息员网络队伍。

上半年完成情况:组织人员对全区的避灾中心(点)进行了专项检查,补充应急救灾物质;进一步完善了全区各村(社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更新了自然灾害统计报表;对全区镇(街道)、村(社区)的灾害信息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在“5·12”防灾减灾日,开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万余册;召开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现场观摩会议,白龙社区、曙光村、沿山村被授予“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至此,我区拥有了5个国家级、3个省级和16个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75个避灾中心(点);今年另外推荐了城东社区等9个村(社区)为市级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单位,并在全区排查出17户农村困难群众家庭亟需危旧房修缮,修缮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着力夯实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基础,重点深化“全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社区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

1.深化城市社区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破解新建社区管理难、新居民融合难等突出问题的新方法、新举措;探索完善农村社区建设规范化体制机制,以村社区服务中心为平台,拓展功能,提升公共服务全程化和“一站式”办理效益;进一步跟踪指导银凤社区“一委、一会、一中心”的农村新社区工作运行模式,探索“一核多元,点片互联,纵横结合,分类引导”的农村社区工作机制;在抓好社区自治、社区服务基础上,抓好“一社一品”建设,形成各具特色的社区品牌;繁荣社区文化,组织展示区社区文化风采。

上半年完成情况:召开了2011年度城乡社区建设考核评定会,并联系我区城乡社区发展实际,修改了2013年镇、街道城乡社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标准,有效促进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提出了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管理理念,并起草了实施方案,拟将镇(街道)、社区、片区依次分为大、中、小网格,组建网格员队伍,使管理服务延伸到每家每户,将社区由服务型向城市管理型转变;创建了涵盖社区各项管理和服务业务的14个社区综合电子政务平台,推动社区服务队伍、服务人员、服务对象信息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宫达到全覆盖,积极推广居民和好屋、残疾人日托中心等多种服务载体,进一步实现居民自治、自助、自教、自我服务功能;通过走访调研、收集梳理、征求意见,起草农村社区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编写完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指导手册和光明等四个农村社区建设示范村经验材料。

2.深入开展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工作,及时开展“回头看”活动,努力形成“对象广泛、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方式多样”的村委会干部培训长效机制;积极研究探索我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完善村干部考核制度、加强竞职承诺监督,努力排查可能影响下一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顺利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

上半年完成情况:深化村务信息电视公开工作,顺利实现一季度、二季度电视与传统村务公开“时间及时、内容到位”;认真开展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回头看”活动,同时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开展省级民主法制村创建工作,积极开展针对性更强的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各项制度的监督指导工作,筹备下半年农村基层干部大培训。

3.强化制度及保障,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提升城乡社区建设整体水平。在各镇(街道)进一步落实相应工作机构和专职工作人员,提高经费保障标准;加强社工队伍能力素质培养。进一步建立健全区、镇(街道)二级培训网络,着力办好各类社工素质培训班;积极推进村社结对、新老社区结对,继续开展城乡社工相互挂职交流等,加快城乡共融和全域城市化步伐。

上半年完成情况:按照区委办39号文件5%递增机制,会同区财政局发放了2011年增补经费和2013年预发70%的城市社区事业保障经费、农村社区服务管理补助经费,共计2292万元;先后组织举办了城乡社区信息员培训,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考试培训等;先后分两批派社区干部异地挂职交流学习;落实提高社工工资福利待遇,目前我区城乡社工人均年收入3.4万元,比上一年度平均增加4100元,增幅为13.71%;强化社区工作者激励机制,连续两年在专职社区工作者中考核录用事业干部。

4.创新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指导督促有条件的镇(街道)成立社会组织联合;加强分类指导和典型示范,城市社区重点抓好社区服务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新建社区及农村社区重点抓好社区管理类、融合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做好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年检工作,加快推行网上年检;着力引导、发挥社会组织在协调和解决村、社区各种利益冲突,提供社会公益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上半年完成情况:启动了社会组织党建及专用中文域名注册管理工作,并在6月底成立了区社会组织促进会。新增注册登记社会团体1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家,变更登记社会组织5家,现有社会团体9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41个;完成了全区社会组织2011年年检工作。

(四)着力巩固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社会氛围,重点提升优抚安置保障服务水平。

1.进一步提高优抚保障水平,不断完善优抚保障政策,着重做好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工作;完善优抚对象数据库建设,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完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一站式”即时结算保障体系,全面实现医疗保险、补助、救助、减免“四位一体”。

上半年完成情况:向342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今年第一季度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共8.5万余元;向重点优抚对象1750人次发放优抚金共187.5万元;向303人发放春节一次性慰问金共45.45万元;向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2554人次发放老年生活补助金13.19万元;向65名在职伤残军人发放抚恤金共30.9万元;向12名“三属”发放全年一次性补差共5.6万元;向26名在职6级以上残疾军人和烈属发放春节慰问金共1.56万元。全区有195名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范围,占应纳入人数的100%,医疗补助5587人次,金额为24.73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险、补助、救助、减免实现四位一体;我区部分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的人员信息录入了全国优抚数据库。

2.认真贯彻新修订的《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完善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增加承训机构;进一步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职工和复员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及时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积极稳妥地做好军休干部房改工作;扎实做好涉军群体稳定工作。

上半年完成情况:今年我区共接收退役士兵96名,其中退伍义务兵、复员士官95名,转业士官1名。15名退役士兵办理了复工、复职、复学手续;进一步完善了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机制,根据退役士兵切实需求增加了汽车驾驶、汽车维修、物流师、数控车床等多个培训项目,目前共有47人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今年还同多家用人单位联系,提早在我局张贴了招聘信息,为招聘单位提供面试场地,进一步提高了退役士兵就业机率。

3.制订新一轮双拥工作目标,加强基层双拥工作,创新双拥工作机制,以建军85周年为契机,推动双拥工作新发展。

上半年完成情况:扎实开展了驻镇部队春节走访慰问及相关拥军活动,支出慰问金45万元;在各镇、街道成立双拥工作专职机构,重视解决驻镇部队实际困难,并首次向市双拥办申报“省级双拥模范区”;完成了朱枫烈士生平汉白玉雕塑和烈士陵园的整修,并配合开展整修工程的审计协调工作;圆满完成了市清明祭扫革命烈士活动仪式,祭扫人数大幅增加。

(五)着力发展民政事务管理,重点确保各项工作整体推进。

1.要全面完成钦寸水库第一水平年移民安置任务,按要求适时启动第二水平年移民安置工作;加大移民创业致富工作支持力度,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和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项目实施。

上半年完成情况:在全市率先启动了钦寸水库第一批移民建房工作,104人37户移民建房率已达100%;为1182名大中型水库移民发放后期扶持直补资金累计381.84万元,为524名区管水库移民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共计26.2万元;妥善处理了滩坑水库移民有关自留地分配、房屋集体土地使用权证发放等问题的事件。

2.充分利用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加强地名管理标准化建设;重新修订《区地名管理实施细则》,完成与毗邻乡镇(街道)平安边界协议书的签订。

上半年完成情况:全区第二次地名普查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相关普查成果已上报省普查办,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已着手展开;启用了各镇(街道)地名证明专用章,将出具地名证明的权限下放至各镇(街道);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篇)编纂工作,完成了县、乡两级词条的编纂;逐步开展了毗邻县(市、区)平安边界互访,已完成对北镇线的界线年检及江北区的走访工作,毗邻镇(街道)平安边界协议书起草完毕,目前正在签订中。

3.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做好公共墓地建设和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做好调研的基础上,细化实施我区殡葬惠民政策;加快殡仪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深入开展殡仪服务单位规范化建设和行风建设活动,加强殡葬执法监管,不断提高殡葬服务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