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护士工作压力论文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随着医疗服务改革的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服务理念的确立,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工作负荷与压力的研究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医生与护士是医院主要的人力资源,了解医生与护士对自身工作负荷、压力、人力配置的自我认识以及工作满意度,对了解影响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合理配置医疗护理人力、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调查了综合医院医生与护士工作负荷、人力配置、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认知意向,以探讨影响其工作负荷、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认知差异的因素,提出对策,为有关部门及医院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3学处理资料采用SPSS11.0软件录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医生与护士的工作负荷、人力配置、工作压力及满意度认知差异比较采用卡方;工作负荷、压力、工作满意度与收入满意度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dO.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4工作负荷、工作压力及满意度的相关分析工作负荷、压力、工作满意度与收入满意度相关分析的结果见表2。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与工作压力呈正相关,即工作负荷越大,工作压力越大(P<0.O1)。工作负荷与收入、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即工作负荷越大,收入满意度、工作满意度越低。另外,工作压力与收入、工作满意度也呈负相关(PdO.O1)。
3讨论及对策
3.2对策
3.2.1重视人本管理,提高医护人员待遇医院领导要加强人文关怀,重视医护人员薪酬与绩效管理。设法提高医护人员待遇的同时,严格奖惩制度,绩效工资与医护人员实际贡献挂钩,使收入分配有利于调动各级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此外,注意改善其工作条件,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及时听取与采纳一线医生、护士的合理化建议。
3. 2. 2建立工作负荷、工作压力、满意度调查与管理机构定期了解医护人员工作情况,及时解决负荷重、工作压力大的问题。根据工作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各级各专业医护人员的工作时间与内容,以减轻他们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满意度。
护理人员是构成医院卫生技术人力的主要力量。了解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压力及工作满意度的感知,对于分析影响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对综合医院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和工作满意度认知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山东省卫生厅2004年~2006年“非营利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及影响因素研究”课题调查资料。调查医院为山东省某市两所三级综合医院。调查对象包括为住院及门诊病人提供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两所医院按科室分布抽取科室,对所选科室所有在编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年龄、学历、职称等一般情况,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的自我感知等。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等指标均采用Likert5级分类法,高分代表工作压力大、工作负荷重、满意度高。
资料采用SPSS l1.5录入数据并统计分析。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及满意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结果
2.1护理人员一般情况
护理人员总数252人。护理人员科室分布包括内科、外科、神经科、急诊科、儿科、肿瘤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五官科及传染病科。护理人员年龄最小20岁,最大52岁,平均年龄31.0岁。护理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占52.096),其次是中专(占35.7%),本科占10.7%,无正规学历占i.6%。职称以护师为主(54.896),其次是护士(21.4%),主管护师占20.296,副主任护师及以上占3.6%。
2.2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及满意度分析
调查显示,80.5%的护理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工作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负荷重(73.2%),其它依次为:担心医疗差错发生(12.7%),担心人身安全(5.4%),病人对护理要求高(5.2%),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需要更新提高(3.5%)。39.1%的护士对工作感到满意或很满意。对工作不满意的原因有:27.9%认为护理工作收入低待遇差:22.6%认为护理工作不受重视、个人才能难以发挥;l8.4%认为职称晋升难;14.7%认为缺乏业务培训;8.9%认为工作条件差;5.8%认为人际关系不好处;其它原因占1.6%。可见收入低待遇差,工作不受重视、个人才能难以发挥,职称晋升难是主要原因。
2.3工作压力及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不同职称的护士工作满意度有差别(P
3讨论
护理人员工作满意率低、工作压力大是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护理人员感到工作压力大的首位原因是工作量大、负荷重,其次才是担心医疗差错发生和人身安全,另外,病人对护理质量要求高,则护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更新提高。职称、学历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职称级别、学历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
4对策及建议
管理部门定期调查了解护理人员工作情况,及时解决负荷重,工作压力大的问题。如根据工作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各级各专业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与内容,并保证护理人员数量、结构及素质能够与工作量需要相适应,尽量做到人事相宜、任务与能力匹配,以减轻他们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满意度。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我市妇产科护士59名,均为女性。护士16名,护师24名,主管护师19名;护龄1~35年;其中5年以下14名,5~10年18名,10年以上27名;中专19名,大专以上40名;其中正式在编49名,合同护士10名;岗位:临床护士43名,行政护士(含哺乳期)16名。本调查共发出问卷59份,回收59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测量工具:采用国内常用的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1],本量表共35条目,分为:①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②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③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④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⑤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5个方面的子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
采用参照相关心理学量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状况调查表。此表涉及妇产科护士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良身心健康状况,主要用于评价由工作压力所造成的不良身心健康状况。采用1~5级评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明显。
量表的20个条目包括2个方面的内容:①不良生理反应:15个条目主要评价工作压力过大引起的不良生理反应,包括疲劳、免疫力降低、心脏病、高血压、下肢静脉曲张、消化性溃疡和颈椎增生等。②不良心理反应:5个条目主要评价压力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包括心理反感、对病人漠不关心、丧失工作积极性等。
方法:由专人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发放前由专人负责量表的详细介绍,讲解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法进行,所有数据均经统计学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
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①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2.71,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3.29,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1.95,晋升的机会太少4.25,经常倒班 3.98,工作中的独立性少1.08,工作分工不明确2.36;②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量太大4.69,上班的护士数量少2.98,没有时间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2.78,非护理性的工作太多3.16,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1.67;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差0.88,工作中所需的仪器设备不足1.25,病区拥挤4.67;④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3.94,护士工作未被病人及家属承认3.90,护理的病人病情过重1.84,病人的家属不礼貌2.77,病人的要求太高或太过分1.68,病人不礼貌1.52,病人不合作2.09,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病人及家属心理需要3.04,缺乏病人教育的有关知识1.37,担心护理操作会引起病人的疼痛0.66,护理的病人突然死亡1.29;⑤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缺乏其他卫生工作人员的理解及尊重1.97,护理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不够2.18,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过多2.11,医生对护理工作过分挑剔1.04,同事之间缺乏理解与支持1.99,与护理管理者发生冲突2.06,与病区的某些护士工作很难0.85,与医生发生冲突0.82,同事之间缺乏友好合作的气氛0.69。
妇产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①不良生理反应:疲劳4.77,高度紧张3.28,头昏眼花3.02,腰酸背痛3.11,神经衰弱2.41,习惯性便秘2.58,月经前期紧张综合征2.33,机体抵抗力降低4.66,消化性溃疡3.22,颈椎增生1.78,下肢静脉曲张1.74,心绞痛3.96,高血压2.18,心脏病1.95,失眠3.18;②不良心理反应:心理反感、急躁3.98,对病人漠不关心2.17,丧失工作积极性2.65,内疚感4.51,抑郁2.11,自闭1.18。
讨论
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①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夜班工作量大,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②众多的人际冲突给护士带来压力,尤其是产妇及其家属高度期望给护士带来巨大压力。③患者、家属及社会认同度低,深造及晋升的机会太少。
妇产科护士身心健康状况:①90%的护士常常感到疲劳,并伴有腰酸背痛、神经衰弱等症状。②51%的护士有工作积极性降低的现象、工作疲溃感较强烈[3]。工作的疲溃感表现为对工作漠不关心,严重者会离开工作岗位或更换工作。
工作压力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压力与健康状况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
建议:①医院管理方面:医院管理层要高度重视护理工作,做好护士的后勤保障工作;为护士创造学习机会,加强继续再教育;在奖金的分配上尽可能减少同级医护人员的差距,在晋升职称、评选优秀方面给予同等的机会;增加护士编制,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减轻妇产科护士繁重的工作量;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②妇产科内部管理方面:首先,合理分配值班护士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其次,护士长要充分理解和爱护护士,为护士减轻心理压力。再次,妇产科内部要树立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协作能力。③护士自身方面:作为主体的护士本身,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内心的压力。
参考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加。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广泛开展,社会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期望值过高,加上护理工作是高风险职业,稍有不慎,会导致不满和纠纷发生,因此,护理人员承受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层最基层的管理者和领导者[1],是护理队伍的带头人,其承受的压力相对于普通护士来说,更为复杂多元[2]。如果护士长不能正确面对压力,做好自我调适,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导致护理管理质量下降。护理部应找出影响护士长工作的压力源,针对性的采取应对措施,排解护士长的工作压力,以便于工作的正常开展。本文从护理管理角度分析了护士长工作的压力源并提出了解除工作压力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1 护士长的工作压力源
1.1 工作职务的压力 ①护理工作繁杂、琐碎,护士长是护理队伍的带头人,是医院护理管理层最基层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在病房要指导和带领护士共同完成护理任务,处理病房各种危急和突发事件。②主持病房各种会议,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对下属进行绩效考核,负责护理人员的排班和调配。③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与科主任、医生、患者和家属及其他医技人员不断地沟通,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④护士长每日五查房,收集患者信息,检查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的落实情况、护士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安全教育,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安全。⑤规划病房护理业务,制定年度、季、月、周计划,负责一级质控,填写各种报表,及时汇总护理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实施跟踪检查,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⑥管理教学和科研,负责各层级护理人员、进修人员及实习学生的培训和考核。⑦负责各种医疗仪器、设备的计划、领取、维修、保养等工作。上述护士长的职责决定了护士长要面对工作职务上的压力,成为工作中最为主要的问题。
1.2 医院管理的压力 为了加强医院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医院经常对病房护理质量及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不断接受上级医院的检查,护士长承担管理责任,因此产生管理上的压力。
1.3 角色冲突的压力 护士长多是女性,承担多重角色,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承担社会责任。护士长由于事务多,经常加班,不能很好履行家庭角色,容易引发家庭矛盾[3]。有时在病房受了委屈,将不好的情绪带回家中,影响家庭关系,若得不到家庭成员的谅解,会产生郁闷、压抑的情绪。
1.4 继续教育及晋级压力 医学理论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需要每一位医务人员时刻处于知识更新及不断学习的状态。从岗位要求而言,护士长的理论、技术水平及管理思路应更具有先进性,这就需要护士长通过进修、学习来提高自己。医院要求护士长的基本条件是中级职称、专科以上学历,为顺应本科教育不断推广的趋势,护士长自身也需要继续深造,提升学历,并且还要总结经验、撰写论文、晋升职称。这两方面都给工作繁忙的护士长增加了压力。
1.5 护理资源的压力 尽管医院已落实卫生部的精神,增加临床一线护理人员,促使床护比达标,但是部分科室存在患者多、护理工作量大、人员紧缺现象,护士长安排人员时遇见困难,自己主动顶班,若患者多、床位不够时,还要加床或调床,打乱正常工作秩序,导致护士长思想压力大,心情烦躁。
1.6 社会的压力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社会对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不满和纠纷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小心谨慎,并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护士长对工作丧失信心。
2 解决工作压力的方法
2.1 指导工作方法,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科护士长指导护士长工作方法,根据科室工作性质及护理人员特点,合理安排,要制定年度、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并按计划落实。每天要有目的、有重点,把重患者的护理作为重点,每日上午不要离开病房,参与查对,督促护理人员完成各项护理任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下午协调仪器设备的供应和维修,进行质量检查,下班前对护理文书及各种记录进行审阅、检查。
2.2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应对能力 护理部加强对护士长理论及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长的业务素质,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培养护士长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以正确的姿态面对工作、学习和进步。为护士长争取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鼓励她们多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安排护士长轮流参加省级以上护理学会举办的护理管理学习班,提高管理理念,开拓管理思路。组织医院内护士长经验交流会,让有经验的护士长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介绍在繁忙的工作中,如何调整好自我,处理好应急情况。引导护士长遇事沉着、冷静,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
2.3 注重人性化管理,减轻心理压力 护理部注重人性化管理,当护士长遇到困难,及时协调解决,如遇到护理工作量大、重患者多,及时调配人力资源,协调后勤保障及支持系统,确保供应,让护士长无后顾之忧,集中精力做好管理工作。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注意工作方法,科室护理工作出了问题,要先了解情况,将危害及影响降到最低,然后再下结论,而不是一味的埋怨、指责、批评,事后一定要组织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避免错误再发生。护理部召开护士长会议时,应将工作任务汇总、集中,减少会议次数,提高效率。利用业余时间,可组织护士长参加郊游、唱歌等活动,使护士长放松一下心情,生活上多关心体贴护士长,尽量不要将工作中的不愉快带回家中,正确处理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减少角色冲突的压力[4]。
2.4 协助护士长管理 科护士长协助护士长管理,经常深入病房,指导工作。参加病区护理查房,规范查房形式和内容,参加晨间交接班,指导护士按交接班制度落实交接内容。各科室选出1名教学老师,负责本科室护士、实习学生理论及操作技能的考核,并协助护士长做好管理工作。
3 小结
护理部通过分析护士长的工作压力源,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可有效排解护士长的工作压力,充分调动护士长的工作积极性,使护士长能够集中精力做好管理工作,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 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9-11.
[2] 朱玉娟.论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和自我调适.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14):1949-1950.
1.引言
护士从事着高风险、高压力、高强度的工作,内科护士所面对的都是长期患病的患者,工作中经常面临各种危机,突发及多变的情况涉及到护士与患者、家属、医生及其他护士等。面对日益增多的压力源,她们十分渴望得到心理上的支持。而护生做为护士的前身,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否承受住各种压力,并顺利的走上工作岗位,为医护一线输送新鲜的血液和补充优秀的人才,是对医护工作的一个支撑,同时,也是对医护教育的一个考验,更是对护生的一次自我挑战。本文能过对护生在内科实习的压力源和压力进行辩别探讨,以期对护生以及医护工作提供一些基础的理论支持。
2.相关理论分析
2.1相关概念
2.1.1压力源
是指医护人员在接诊、施救过程中应对偶发的特殊情况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泛指医护人员应对病危病人及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及至死亡的心理应对,并由此对医护人员心理产生的抵触及排斥。
2.2遇到的压力因素
2.2.1紧急的工作性质
医护临床工作性质所接触的病患状况不一而足,无法预知和不可逆料性极强,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依据病情变化做出应反映和采取具体措施,以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为目的,紧急的工作性质给医护人员造成了较大工作压力。
2.2.2医患的目标取向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技术的依赖程度以及对挽救病患的期待程度有所增长,与此同时,病患的患病原因和患病性质也随之变化且呈增长趋势,医护与病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医患之间的目标取向不同,往使患者及其家属迁怒于医护人员,这对医护人员也造成了较大的工作压力。
2.2.3差异的病患状况
护士所要面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救治,而是情况各异的患者,患者中有的饱受疾病折磨,有的突发危急疾病,他们的心理状态和教育层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带给护士的就是频繁的应对患者及其家属愤怒、恐惧、悲伤、喜悦等快速的情绪变化,患者的差异性对护士的心理也能造成直接的压力。
2.2.4高危的医护风险
护士不同于其他职业,有缓和的余地,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微末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高危的风险,责任完全由护士承担,护士虽然只是医生的助手,但患者却把护士当做救命的直接人,工作的高危性对护士的心理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2.3压力综合表现
由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技术操作多,责任大,工作不规律等诸多压力的影响,使护理人员心理状况不容乐观。长期过度紧张和高强度压力使她们对工作产生疲惫感,甚至出现心身耗竭综合征(burnout syndrome, BS),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或抑郁不良心理反应。 转贴于
3.心理素质的培养
有研究表明,住院患者对护士的关爱行为较为不满意的方面涉及护士的心理素质、情感能力、创造力,以及在工作中表现的主动灵活和独立性等。患者的这些忧虑又正是护士心理失衡的具体表现。基于此,对于护生的内科实习压力源的判别和压力研究应从压力因素的成因入手,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帮助护生在内科实习过程中消解心理压力,培养心理素质。
3.1搭建承受缓台
所谓的承受缓台,是指在护生内科实习前留有准备阶段,通过全方位的护理理论分析和护理实践指导,强化护生对护理工作的认知,对复杂的护理工作有一个初步和完整的了解,并预先在思想和心理上产生承受的抗体,提高护理心理障碍的免疫能力。
3.2做到循序渐进
护生实生是学业的规定科目,也是对护生能否适应岗位的一次检验,因此,在实习前要充分征求护生的意见,可采取分批次、分层次的操作实践培训形式,让护生循序的进入实习场景,接受实习内容,并在护生间适时开展讨论和座谈活动,分批次的组织护生对护生进行指导和帮教,最终实现全体护生实习科目的完成。
3.3加强后续疏导
护生实习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要对护生的实习心得和体会以及产生的心理障碍加强后续的疏导,帮助他们做好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化解工作,不能让护生无止境的承受超负荷的压力,而打消他们承受的信心。
4.结语
护生是医护的后备力量,而护生在内科实习过程中成功的规避压力源,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将直接关系到护理质量。因此,减轻护生的内科实习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为医护工作输送优秀的人才,对于提高医护质量,提高医护水平,升级医护队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的压力因素
1.1外部因素
1.1.1环境的因素急诊科充满了各种各样强烈刺激的化学药品气味,加上拥挤的工作环境,急症患者的状态、是否有传染性、各种急救、监护仪的报警声、噪音等,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给护士带来不良的心理压力。
1.1.2工作性质的因素(1)由于急诊科的患者大多是病情急、危重,患者及家属都容易激动,有时辱骂或殴打护士,甚至遇到歪曲事实的事件,护士也要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态,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己的感受,做出精神妥协。急诊科的特殊工作性质使得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面临着挑战;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医疗民事诉讼案日益增多,工作时护士过分担忧患者出意外,唯恐差错事故的发生,各项操作和护理文书质量都容不得丝毫马虎,必须反复检查,以保证正确率,造成了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极度匮乏。(2)护士的严重缺编,致使急诊科较其他科室有更多的工作压力。(3)“三班倒”的工作方式也使护士的正常生活规律被严重打乱,也给家里带来不便。(4)由于社会的进步,知识更新的越来越快,造成强烈的事业竞争,这种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以及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使护士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否则将被淘汰的危险。(5)护士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这一切都成了护士智能及心理上的压力[1]。
1.1.3人际关系的因素护士在工作中建立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表现为护士之间、医护之间发生矛盾,不能相互尊重和很好地配合[2]。加之,基层都是面向农村,而且是多民族地区,语言障碍,所受教育及文化知识的差异,都会影响护患沟通而给护士造成压力。
1.2内部因素
1.2.1劳动强度大严重的护士缺编,加上“三班倒”的工作方式,打乱了护士的生活节奏,又常缺乏安静的休息环境,引起身心疲劳[3]。
1.2.2个性特征每个人所承受压力不同,有的人面对压力能迎刃而解,有的人可能为此产生严重的健康问题。这就提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应对方式和神经质密切相关,个性应对方式作为应激反应之间重要的中急诊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常受物理、介变量,其功能就是改变对应激事件的认知,调节与事件有关的躯体或情感反应,个性与各种应激因素存在广泛联系,通过与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最终影响心理健康[4]。
1.3职业损害压力因素化学药品的威胁;而且在急救患者过程中:如气管插管、气道护理、呼吸机护理、输液、体液引流等;护士常在患者未明确有无潜在传染病前即投入对患者的抢救和处置,在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危急时刻,常忽视自己的防护,感染途径常见于针刺伤、通过黏膜或非完整性皮肤接触引起感染等[5],这些因素都会加重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压力。
2措施
2.1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护理管理者应多关心急诊科护士,要保证临床护士合理编制,将心理素质好的护士安置在急诊科,人格与岗位相匹配,才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抢救室的布局,完善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严格的规章制度是抢救成功的可靠条件。对科室使用的仪器、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正确设置报警范围,抢救人员明确分工,周密的抢救护理程序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2.2良好的人际关系当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管理者不应忽视正确的心理引导;当护士处于某种困惑时,应能及时发现并尽心尽力给予帮助和支持,协助搞好医护关系,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有效地缓和心理压力[6]。
2.3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急诊科工作的繁忙、劳累和压力大是众所周知;但并非每个人对急诊科护理工作都能充分理解,为此社会应对全民进行教育宣传,提高患者的依法就医意识,减少冲突,尊重护士的工作,使护理工作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还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及亲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可使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2.4加强职业性质损害的防范护士在工作中一定要按操作规程,一旦被血液、体液污染、及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登记、随访。科护士长应及时对受伤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安抚工作,以减轻心理压力。
2.5提高心理性危害因素的防范护理管理者应设法消除引起护理工作压力的各种因素,营造宽松人文的工作氛围,加强心理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对应激环境的反应能力,以舒缓心理压力;业余时间多听听音乐,在生活中尽量看一些 美好的事物,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减轻工作压力,舒缓紧张情绪,要保持宽容、豁达的、积极稳定的情绪,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在护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王志茜,邵莉,周建平.急诊科的心理应激状况与干预措施.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78):2431.
[2]曾晓霞,贺莲香.护士压力现状分析.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75):2141.
[3]孙月芬,闫丽红,康福霞.护士流失的职业心理原因调查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1,36(2),92-94.
1.1压力的概念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说法。Selye强调生理学的变化,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外界不良因素刺激所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的适应性综合征,适当应激是机体一种重要的保护机制,不适当应激则会导致机体发生多种损伤。Lazarus认为,压力是个体应对需求的能力感觉不平衡所致,它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超出人的应对能力及应对资源,就会威胁到身心平衡。而Hopkin2son[5]则认为,应激是指一种能使机体生理或心理的某些因素失去稳态,而使机体产生疲劳的力量。护理工作中有关压力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Selye的一般压力理论,认为压力是一种综合表现状态,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一系列的紧张反应状态。
1.2压力源的概念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是指能够引起压力反应,干扰人体恒定状态的所有内外环境的变化。护理职称晋升中的压力源既可来自工作人员本身,也可来自工作环境,工作人员本身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个体的性格、个人家庭的矛盾或个体的适应而引起。轻度的压力可刺激机体处于紧张状态,提高工作效率,而持续高水平的压力会导致慢性疲劳综合征。据国外学者统计,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率为(75~267)/10万,而护士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088/10万。
二、研究护士压力源的常用工具
目前国内比较常用的对临床护士压力源的研究量表多采用李小妹等参照国外最常用的两个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美国护理心理学家GreyToftt与Anerson的护理工作压力量表,英国护理学家Wheeler和Riding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并结合中国的国情重新设计,然后请美国、泰国及中国的护理专家修订的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该量表由35项调查内容组成,分为5个条目: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患者护理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问题。该量表信度较高,已被广泛使用,能较好地调查临床护士的压力源。此外,较多采用职业压力测量问卷、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及症状自评量表。评价职业压力源及其强烈程度采用职业压力测量问卷,包括物理环境量表、工作中的冲突量表、心理负荷量表、工作危险量表、工作负荷量表与责任量表、工作前景量表、提升与参与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8个子量表,各量表项目得分总和越高,相应压力越大。该量表在国内使用且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其他较为常用的问卷有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研究者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等自行设计的压力源调查的压力自评量表等。
三、国内护士职称晋升压力源分析
3.1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在中国,护士的社会地位仍然较低。国外护理学专家认为,物质和精神的奖励对提高一个专业从业人员的自尊心及专业自豪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患者出院后往往会对主治医师表示感谢,而对护士的工作及贡献认可较少。同时,媒体对护士的正面宣传不足也是影响护士社会地位的原因之一。在医院里,管理者往往认为医生是医院的主体,医院提供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机会绝大部分都给了医生,医生面对医院出台的各项措施、制度具有绝对的优势,护士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与尊重,使得护士不能自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主观上形成不良的身心疲劳状态。
3.2学历层次偏低护理是一种高责任、高风险的职业,护士面对各种复杂的疾病,稍有不慎就容易出现护理差错、护理事故。现今在护士严重缺编的情况下,有时即便非常小心,也难以避免护理纠纷。而护士学历层次偏低,职称晋升很受影响,所以护理人员只有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加强继续教育,通过自考和成人高考来获得相应学历。
3.3生理性因素护士的工作是8h倒班制,人员少,频繁上夜班,体力工作繁重。而生活无规律,有时连续抢救、护理患者或手术配合数小时,大量的医嘱实施、病情观察及生活护理都是由护士来执行。三班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的生物钟,长期超负荷工作,脑力、体力并用,同时过度支出。赵华等调查60%以上的护士出现注意力下降、睡眠障碍等。多数护士为女性,在家庭中担负着较重的家庭责任,在职称晋升面前承受的压力更大。
3.4科研文章技术水平低职称晋升注重晋职对象资历、论文专著、科技成果、工作表现、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内容,尤其侧重学历、科研文章、技术水平等项目。由于社会进步和知识更新造成激烈的社会竞争,护士现有的业务水平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必须不断更新知识,为了职称晋升,还要写出代表先进业务水平的高质量的论文,使护士有巨大的压力,更易发生内疚、灰心或无力等一系列心理紊乱综合征。
3.5职称外语考试我国现行的职称晋升条件之一是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通过职称外语等级考试才能申报职称晋升。
护理人员无论是学历、学识,还是整体素质都与医师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差别,也就造成了不易通过职称外语考试,这对护士职称晋升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6护理管理因素护理管理不当也会成为护士工作压力应激源。当护士因职称晋升的名额引起自身情绪多变、易怒、难以控制而与管理者大发牢骚时,若管理者对护士采取严厉的批评教育,这种简单的处理方法会对护士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四、减少护士职称晋升压力源的对策
4.1提高护士的社会支持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加强对护士的正面宣传,提高整个社会对护士的理解和认同。医院管理者应引导全院医、护、药、技、后勤各类工作人员重新认识和界定护理的功能和护士应得到的社会地位,提高全院人员对护士的尊重。管理者的支持也是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方式。
4.2逐步改善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结构根据护士的需求,医院和各大医学院校联合大力发展高职护理教育,逐步改善护士的学历层次结构,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4.3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护理管理者应努力改善护士编制,缓解护士的超负荷工作状态,关心他们的家庭生活,合理排班以解决后顾之忧。鼓励护士多参加文体活动,舒缓身心,改善睡眠,定期体检,合理调节心态,加强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才能保证工作和学习顺利进行。
4.4加强技能培训能力的提升是舒缓压力、维持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当今知识更新非常迅速,且护士职能范围大大扩展,护士需要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适应工作的需要,更积极地应对人事、医疗制度改革等带来的挑战。作为管理者应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护士进行专科技能方面的培训,支持、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并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适当增加护士晋升和进修深造的机会。
4.5顺利通过外语考试鼓励护士加强外语学习,注重日常外语知识的积累,平时注意多看、多听,不断提高外语水平。
作为护理管理者,也要经常组织护士进行外语学习,可以成立外语学习班或将外语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内容之一,促进护士提高外语水平。
4.6合理管理当护士因为职称晋升产生情绪时,管理者必须了解其情绪产生的原因,密切关注其心理健康状态,而不是将批评惩罚放在首位。管理者应对护士多一些关怀,少一些训斥,帮助护士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59-02
1 急诊护理工作压力的来源
对急诊科30名护士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12个项目,每项目分4个水平:没有压力为0分,稍有压力为1分,中度压力为2分,重度压力为3分。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通过spss11.0软件分析,问卷的信度系数Alpha值为0.8799,调查结果如下表。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调查结果
1.1 精神压力
精神高度紧张是急诊护士的压力主要来源,急诊工作的特点是患者多,病情复杂、危重,尤其是夜间工作量较大且繁忙,多以抢救为主。对于抢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对于任何一次抢救都是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工作。高度的精力集中和精神紧张使护士在短期内无法恢复平静,久而久之会使护士产生疲乏感。工作中护士常面临死亡或濒死的患者,在与患者及家属接触中有时得不到理解,重症患者及抢救病人之多无疑使护士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
1.2 工作负荷过重的压力
随着全民实行医保及我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到我院急诊科就诊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而且病种复杂。急诊科担负着急危重病人的主要抢救任务,急诊护士工作繁重,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加上护理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换为以病人为中心后,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变为向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全方位服务,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健康身体和良好的心态面对。加上护士配备比例相对不足,夜班频繁又忙碌,除完成常规工作任务外,还要独立实施各种抢救措施,又要应对突发事件发生以及院前急救。抢救工作往往繁忙而持续,尤其突发事件如遇大批伤员抢救、食物中毒等经常拖班、加班。工作环境嘈杂,手动劳动多,随着年龄护龄的增加,护士对超强工作量的急诊工作产生厌倦和疲惫感,无规律的倒班,使生活钟紊乱,易造成身体上疲乏,致使护士经常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1.3 业务和专业知识需要不断更新的压力
急救医学的发展,高精尖技术和先进抢救仪器的普遍使用,以及急诊患者急救护理涉及了内、外、妇、儿、神经、五官等专科 ,病情复杂,不可预知。各项急救护理操作每一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病人的救治,要求护士必须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应变能力,必须掌握丰富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和急救技能,加上现代护理观念和护理模式的引入,大大提高了对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这给护士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压力。
1.4 人际冲突的压力
急诊科既是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沿,也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纠纷和投诉的地方[1],急诊护士在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比较复杂,包括护护、医护、护患等多种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处理就会陷入人际冲突的困境,尤其在处理护患关系时。急诊护士每天接触许多病人及家属,在这些人中由于个人地位,道德品质,素质涵养的不同,以及患者对医疗、护理的要求提高,对医院就诊流程、规章制度不熟悉,治病心切的心情都希望得到及时周到的救治服务,一旦护士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容易出现过激行为,对护士工作百般挑剔,指责、辱骂投诉。特别是因抢救无效痛失亲人后,过激的言行举止都发泄到护士身上,而急诊科首要任务是抢救危重患者,这样有时可能无暇顾及较轻的病人,造成这些病人产生自我价值的忽视感,言辞比较强烈,甚至发生纠纷。在原则上护士即使遇到被误解、歪曲现实甚至被病人及家属辱骂,也必须忍受委屈,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情,作出精神妥协,从而压抑自身感受,护士受到感情伤害又无法表达,常感失去自我,这种长时间的情感投入,会使护士精神耗竭。
1.5 急救环境及工作特性对护士造成压力
急诊科工作环境24小时对外开放,是一个充满焦虑、拥挤、多变和沟通障碍的场所,频繁人员流动产生嘈杂声、急救电话铃声、抢救室各种抢救仪器设备发出警报声,病人痛苦的声,救护车的急促鸣笛声、酗酒、斗殴、交通事故等现象非常多见[2],病人家属的焦躁不安、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的污染,拥挤的工作空间,以及难闻的气味都是急诊护士面对的环境因素。
1.6 职业损伤的压力
急诊科护士与其他临床科室护士相比,受到更多职业损伤压力,第一是器械损伤,护士在抢救配合及紧急止血、清创缝合中,接触很多手术器械,在抢救当中的各项操作、或病人的躁动不安都有可能被刺伤或扎伤。第二是血液体液的污染。急诊护士每天接触的病人都是无法预先知道病人的生化指标情况下操作,需经常接触未明确诊断的患者,包括一些处于潜伏期及诊断前期的传染病患者,为病人生命体征的测量,开放静脉通道等,有时抢救时来不及防备情况下受到病人呕吐物、分泌物和血液污染。第三是射线的污染,护士在护送危重病人检查过程中,往往需要监护在旁,受到MRI 、CT 、X线的污染。
2 职业压力的干预措施
2.1 规范自我行为加强自我保护
护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服务性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自身利益的保护观念也不断增强。因此我们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去做,用良好的服务态度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来增强患者和家属对我们的信任,从而减少甚至杜绝不必要的护理纠纷。
2.2 工作负荷过大压力的对策
创造良好的抢救环境, 简化就诊流程。急诊抢救室要求布局合理,抢救设备齐全,性能好,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护士的自信心。急诊科应挑选责任心强,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业务技术娴熟的护士从事急诊工作。护士长应合理调配人员,根据急诊工作性质特点,适当增加待遇,提高夜班补助,实行弹性科学派班,在高温季节、夜间、节假日应适当增加人力,保证急诊护士足够休息和睡眠,尽可能设法缓解护理人员超负荷运转状态。同时鼓励应用新技术,如心肺复苏仪的使用,自动血压测量仪、静脉助推器及使用留置针等,减轻护士工作量,争取各辅助检查科室及各相关科室的支持,共同保证急诊绿色通道通畅。同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创造一个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心情舒畅的气氛,共同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2.3 加强急诊护士理论学习和急救技能的培养
急诊护士要有高度应变能力和平衡心理状态,必须有扎实急诊医学理论知识,娴熟而规范的抢救技术操作,熟悉各种抢救药品作用。作为急诊科护长应对科内不同层次的护士建立基本专业技能和专科护理能力的培训计划,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方法,鼓励护士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科内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开展小讲课、护理查房和死亡病历讨论,总结回顾抢救经验及教训,鼓励自学、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应急事件,利用晨会时间讨论总结,并列举急诊常见应急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以提高自己的处理水平。多参加专业学术会议,积极撰写论文,勤于钻研,每年选送护士到国内各大医院进修或短期参观学习,不断学习先进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和抢救技能,热爱急症护理事业,不断完善自我,用广博的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术服务于患者,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2.4 加强急诊护士队伍的心理素质教育
提高护士的心理防御机制,维护护士的心理健康。急诊科护士长要疏导护士的不良情绪,帮助护士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同时培养护士的积极情感,加强意志锻炼,提高护士心理耐受力,引导护士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学会客观地看待得与失,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护士应注意培养和塑造心胸宽广、乐观、善于自我调节的人格特征,凡事不要过分苛求,培养广泛兴趣爱好,陶冶护士情操,在工作中积极向上,用旺盛的精力从事自己的工作,工作中遇到麻烦或冲突时,护士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断清除心理上不相容因素,使自己保持一种平和、稳定、乐观向上良好心态 ,领导平日关心理解护士工作,让护士在做好急诊工作的同时还应处理好家庭关系,争取获得家庭的支持。鼓励护士进行自我放松活动,如郊游、打球、唱歌等使精神放松,使护士保持心情舒畅,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在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从容面对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2.5 提高护患沟通技能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人员流动大,人际关系复杂,是抢救急、重病人的主战场,也是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引起医疗纠纷和投诉场所,患者及家属由于病痛造成的身心不适,在语言行为方面易冲动。这时如果护士不注意沟通技巧,对患者心态把握不准,语言表达过于简单,很容易被患者及家属误解,引起矛盾纠纷。所以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协调护患关系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护士对病人需要热情接待,理解病人及家属的心情,在实施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热情,态度诚恳,耐心解释,既急病人所急,动作敏捷,又镇定自如、发扬忙而不乱的工作作风。时刻为病人的安全和需求着想,把关心、同情、体贴与尊重传递给患者,尽可能为病人提供方便,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使患者及家属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一切为病人着想,以一流的护理技术和最好的服务态度感动患者。
2.6 职业损伤压力的对策
在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完成,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做好自我保护措施,接触传染病患者或接触有感染伤口、开放性外伤、病人血液、体液操作时应戴手套和口罩。如不慎被锐器损伤时应立即做好局部处理,挤出伤口血液、流动水冲洗伤口,碘伏消毒伤口并报感控科。危重病人尽量在病情稳定后送射线检查,检查中护士应暂时离开,需监护在旁时,应穿上防护服。
2.7 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营造平等竞争的人文环境。
急诊科护长在管理工作中,应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护士是“关怀者”,同时也是“被关怀者”,知人善用,科学管理,把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发展人作为目的。同时欣赏发挥科室每位护士的长处,尽管她们身上也有各自的不足。护士长人性化管理理念,满足了不同层次护士的个性化需要,激发了不同层次护士的潜力和工作热情, 科室形成激励机制,积极鼓励业务水平突出或临床教学科研和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护理人员。积极撰写论文 ,充分发挥其工作动力和成就感[3]。加强护理科研的理论学习,鼓励有科研意识的护士参加课题研究的尝试,体现了护士的自我价值,满足了自我需要[4]。同时开展明星护士的评比活动。搭建护士平台,树立学习榜样及奋斗方向,增强护士荣誉感和责任感,体现护士的自我价值,也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态度和护理质量。同时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更好发挥团队效能,提高服务质量。
针对护士工作压力源,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使护士减轻了负担和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养成良好的人格特征,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 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使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中获取成功的喜悦,在救死扶伤的工作中体验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感,用知识去影响病人,用爱心去护理病人,在护理工作中不断寻找护理价值的新亮点。
参考文献
[1] 胡容,杜益平,王伟智.急诊科护士心理紧张程度的调查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11):675.
【关键词】 三甲医院 护士 压力 质性研究
护理工作属于科学性、技术性、服务性行业,集高风险、人文关怀于一体。护理人员每天面对难治性或预后不良的病人,疾病的危重、生命的脆弱、责任的重大都给从业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压力源,是指对身体施加影响而促发非特异性全身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工作压力源属于社会性压力源范畴,国外从20世纪80年代起对护理工作压力的研究逐步增加,国内近几年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三级甲等医院肩负着医教研任务,为适应时代对护理高级人才的需求,以及自身学科的发展要求,每天除了完成大量日常护理工作外,护士还要抽出相当一部分时间进行学习、备课、写论文。这就更加加重了护士的工作压力,为了更好实行人性化管理、保证护士身心健康发展,我们随机抽取我们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15名进行调查访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内蒙古某三甲医院护士作为抽样目标,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从事护理工作二年以上;(2)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3)自愿参加此研究;(4)和研究人员配合程度好。入选护士共15名,年龄22-54岁,文化程度分别为中专4人,大专9人,本科2人。
2.2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形式,由专业培训人员进行有重点的开放式问题的访谈,例如:“你热爱护理专业吗”,“在护理过程中你最大的压力是什么”,“护士的工作特点是什么”等,访谈时间约30分钟。
15名护理工作者本着自愿的原则,双方约定时间、地点,访谈前让每位护理人员了解此研究的目的、方法,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交谈内容进行同步录音,访谈隐去真实姓名以编号代替。
访谈过程中充分鼓励访谈对象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和感受。访谈结束后,反复听录音,然后笔录成文字,进行分析,以期了解护士真实心理体验。
2 结果
2.1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表示基本满意
2.1.1满足感
本项调查研究中少数护士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表示满意,她们认为护理工作还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作。不仅能为患者服务,而且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健康相关知识和信息,从而能帮助自己和家人维护好自身的健康,是一举两得的事。“听到别人叫我们白衣天使,我还是很高兴的,说明社会对我们评价还是很高的。”“有很多亲戚找我咨询一些健康问题,我觉得能为他们服务也体现了我的价值,这也体现了我们的职业还是很崇高的职业。”
2.1.2成就感
还有少数护士对自己工作表现出较高的成就感,“有时看到生命垂危的病人被自己抢救过来,重新步入人生舞台,心里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很伟大 。”“看到病人痛苦得到减轻,我感到非常欣慰,也更热爱我的职业了。”
2.2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不高 本调查中大部分护士表现出对工作满意度不高等不良心理。
2.2.1地位低微感、委屈
大部分护士认为护理工作社会地位低微。“在医院里护士的工作量是很大的,而实际上收入是最低的。”“每天干的活又脏又累,有时候病人还不理解,还有病人辱骂护士。”“尽管有时明知是病人无理取闹,但护士敢怒不敢言,因为我们的医院有规定,与患者发生矛盾,不论原因在谁,首先处罚我们,所以觉的很委屈。”“医院给护士外出学习的机会少。”
2.2.2工作倦怠
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护士严重缺编,造成护士工作强度加大,“每天下班后我都肌肉酸痛,浑身疲乏。”“一想到晋升压力那么大,院里给护士的指标又那么少,我就常常失眠、焦虑。”“每天应付项目繁多的考试,没有一点自由时间。”
2.2.3工作满意度下降,离职意向增加
“干得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很厌烦我的工作,以后一定不让我的孩子干护理专业。”“真想早点退休,有机会的话,我不会选择现在的工作,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会考虑换个工作单位。”“每天工作特别紧张,护士直接和病人打交道,容不得半点差错,所以上班高度紧张,下班回家还在想工作上是否有漏下的东西,同事一来电话就会吓一跳,以为又落下什么重要的工作了。”
虽然研究中是很少量的实例,但不会影响结果,因为研究方法本身不是要求找出大量数据,而是由这些人的感受来代表大多数人的经历。
3 讨论
护理工作是一项直接与人打交道的服务性行业,行业性质决定了其严格性,而目前我国护理人员执业成本上升,人员素质和学历水平提高,但受社会重视程度仍让人难以乐观,护理劳务报酬也存在相对下降趋势,护理服务价格低廉,护士收入低于同行业其它专业,医疗单位对护理人才培养投资低,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社会也处于重医轻护的意识和行为状态,床护比严重不达标,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这就导致了护士大量流失,许多护士产生不良心理,工作倦怠,甚至有了离职意向,这也为我们的管理层敲响了警钟,迫切要求建立一支具有人文关怀的社会支持体系,让我们护理人员从超负荷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护理人员不良心理体验疏导。
地位低微感实际上是自卑的表现,由于这种自卑势必会影响到工作热情,护理人员要正确认识目前的社会现状,找出自己的职业与其它职业相比的优势所在,调整自己的心态,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议,多和一些优秀护理工作者接触学习,要知道“七十二行,行行都会出状元”。同时社会包括媒体也要加强对护理工作的宣传,让大家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护士这一职业群体中,轻度倦怠的比例为34.8%,中度倦怠的比例为30.3%,高度倦怠的比例为4%,累计检出率为69.1%。工作倦怠就会降低工作效率,对病人失去耐心和爱心,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从而增加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可能,甚至影响其婚姻、家庭、人际关系,所以我们护理管理者要经常认真观察我们的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情绪,对他们工作中作出的成绩加以肯定和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多和他们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生活和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离职意向,是员工产生的离开组织的想法和意愿。护士自卑感加强,工作倦怠,不被重视和理解,必然会导致强烈的离职意向,这也就导致近几年护士流失数量增多。我们人力资源部要充分了解护士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阻止紧缺的护士再次流失。
4 小结
护理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项服务性行业,目前,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以及媒体对医疗界的一些负面报道,使人们对医院的要求及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医院对护士的管理上也更加严格苛刻,导致护士工作压力加大,同时产生许多不良心理。针对这些现象,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干预和疏导措施,从护士自身和社会支持两方面来改变护士目前的一些不良心理。让护士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同时也要了解到目前护理事业的局限性,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差距太大而产生幻觉,更不要因为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产生工作倦怠,掌握心理调适技能,学会积极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调整饮食结构,增强身体素质。同时,作为管理层也要不断了解护士的需求,在一切为患者服务的同时,也要对护士进行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我们护理事业才能在稳定中前进。
近年来,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学者和医院管理者关注。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影响到护士工作的效率和工作态度。同事支持是指通过情感支持、工具支持和信息支持而建立起的一种组织中的人际交往关系。2008年3月我院护理部组织建立了同事支持小组,为护士提供支持,帮助有一般或严重压力事件的护士提高压力应对能力,对护士群体中缓解职业压力、提高职业满意度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结果
2.1护士工作满意度常模比较情况(见表1)
[1]
2.2建立同事支持小组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护士工作满意度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与普通人群相比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低于普通人群,其中,在薪酬、职业发展、者、福利、奖励、工作规程、工作本身7个方面的工作满意度得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或P<0.01)。得分较低的是薪酬和职业发展,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护士工作性质及医疗卫生人事制度改革和制度改革给护士带来的压力有关。护理工作承担着高风险和高责任,但是护理的价值却得不到承认,在目前“重医轻护”的大下,护士普遍体会不到同工同酬和社会地位的平等,看不到职业发展的前景,于是在职业认同上产生迷茫,面临生存压力,护士也同样面I临学习、工作、晋升、下岗等个人、家庭和社会压力,这些因素更加加重了护士的心理负担,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
3.2同事支持小组的建立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1 压力源产生的原因
1.1 门诊压力因素 门诊作为医院的服务窗口,服务的质量和护理效果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因此每个医院会将门诊作为一个重点科室来管理,对其工作人员要求严格,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了“应激源”的环境中,容易导致心理负荷加重和身体疲劳。
1.2 患儿家长压力因素 儿科门诊护士工作平凡、琐碎、繁重、紧张,每天要面对不同文化、不同层次、不同病种人群,还要应付要求准确、快捷、严谨的工作,其沟通协调能力、操作的技巧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长对护士工作的认可程度。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实施,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素质,特别是对于儿科门诊护士。
1.3 院内及院外因素 为预防医疗纠纷,实施人文关怀及人性化护理,各医院采取了不少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他们更多是单方面强调护士的态度,没有深入去考虑护士的情感需要及心理承受能力。护士如需完善自己的工作,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压力重重。
1.4 工作环境嘈杂 儿科门诊每天就诊患儿上千,一个患儿往往有三四个家长陪同,大多数患儿因为恐惧白大褂会大哭大闹,也会有因身体不适而哭闹不止的。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论是医务人员还是心急如焚的家长都会觉得心浮气躁,尤其是医务人员更会感到心理压力的沉重感。
1.5 心理卫生知识缺乏 由于多数人员未受过心理健康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心理卫生知识缺乏,一旦在工作、生活上受挫,则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造成护患冲突,人际障碍。
1.6 社会偏见 社会上对护理工作和角色定位不准确,认为护理工作是辅助于医疗的从属位置,对护理人员缺乏理解,护士付出的辛勤劳动得不到认可。特别是近年来医患关系矛盾加深,一些患者把对医院甚至医疗体制的不满都发泄在护士身上,导致护理人员产生自卑感失落感及消极情绪。
2 承受压力产生的症状
2.1 心理症状 心理失调与工作条件有重要的关系。表现为焦虑、压力、迷惑、急躁、疲劳、分散,缺乏自发性和创造性,自信心不足。
2.2 生理症状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肾上腺激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肠胃失调,如溃疡、自体受伤、身体疲劳、头痛、睡眠不好。
2.3 行为症状 拖延和避免工作,表现和生产能力降低,胆怯,积极性下降等。
3 应对措施
3.1 自我控制 儿科门诊护士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绪特征和性格特点,学会自我控制。不要将工作之余的不开心带到工作中,特别是不能将所有的情绪、怨恨转嫁于患儿。儿科护士因为经常面对的是哭闹不止的患儿和求医心切的家长,有时会采取麻木或不耐烦的态度,出现冷、硬、顶、推等现象,这样很容易影响护患关系,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因此生气动怒前要想想后果,稳定情绪,镇定地对待患儿及家长,热情和善,推动护患关系的和谐。
3.2 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训练,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护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护理质量的基础,护理管理者要鼓励护理人员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理论水平,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护理实践中,使护士学会观察,勤于思考,提高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鼓励护士撰写论文,在院内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专题讲座及新仪器、新设备培训,组织护理知识和操作比赛,并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护士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目的。
3.3 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护理管理者应实施科学、有效的人性化管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巩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如对护理人员的继续再教育给予一定的奖励,放宽晋升标准,延长夜班周期,提高夜班待遇等措施,引发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
3.4 适时宣泄情绪 合理宣泄消极的情绪。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经常会有不愉快和不开心的事情发生,要及时调整情绪,向同事、关心自己的朋友或家属倾诉,保持乐观开朗,要善于谅解别人,不斤斤计较,从而减轻压力,松弛精神,促进健康。
3.5 自我调节 在工作之余,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经常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如唱歌、跳舞、旅游、看书等,放松紧张的心情。消极的态度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抱怨和压抑等不良情绪对身心有害无益,面对护理工作中的不尽人意,应下决心消除这些负性情绪,改善自己的工作环境,精神愉快地做好各项工作。
3.6 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改变社会对护士的偏见,接人待物使用文明用语,待患儿如亲人,加强专业技术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上述措施,使儿科门诊护士认识到舒缓压力、放松心情对于提高护士积极性的重要性。护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也得到了提高,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波.实施整体护理必须注重护士情商的培养[J].实用护理杂志,2006,1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