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学习改进计划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24—0084—01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了达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现行的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安排了一系列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这些实验和科学探究活动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做科学”的科研理念,即通过实验不仅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提高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但在农村中学,由于学校的经费紧张,教学设施、教学条件欠缺,实验仪器、实验药品非常缺乏,要开展化学探究性学习并取得好的效果,是非常困难的。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针对这种状况,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我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创造条件进行相关实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在学完《物质的分类》的内容后,我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作为实验器材的替代品来尝试完成“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一实验。
我启发学生找一次性塑料杯作容器,准备豆浆(胶体)、鸡蛋白溶液(胶体)、绿矾溶液(花卉市场有售)、食盐溶液、泥水等液体;再找一个纸盒,在垂直方向打两个孔,作为观察室;找一个手电筒或者激光笔作光源。准备工作结束之后开始动手做实验,学生们将准备好的胶体、溶液、浊液、纸盒、光源等一一摆放好。当我问道哪位同学观察到了丁达尔效应时,一些学生兴奋地说他们看到了,但让他们重新操作进行观察时,我发现他们实际上并未看到丁达尔效应——一条光亮的“通路”。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对“一束光”、“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一些学生误将聚光手电筒当作了激光笔(对“激光”的特性不了解);许多学生将纸盒上入射光的孔打得太大,手电筒直接在比较大的孔处散射,以致于形不成一束光,而是将溶液或者胶体整个照得透亮,最终导致无法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二是一部分学生的鸡蛋白胶体中没有将蛋黄分离,呈悬浊液状态,有些学生的蛋白液中加入的水太少,呈浑浊的凝胶状;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导致学生实验得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3. 014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3-0025-02
当前企业快速发展,加强对企业资源的有效管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学校要培养精通ERP管理理念的人才,就必须改进会计信息化教学,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挂钩。但就实际情况来说,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会计信息化教学时,在教学理念、实验资料、课程结构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本文具体分析这几个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1 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有待转变
问题的表现:虽然当前各高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但这与会计信息化有很大差别,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是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传输、加工、存储和使用,为企业提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信息,它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会计业务的全面信息化,尤其是企业的财务系统方面。就高校而言,当前的教学还没有完全实现会计信息与其他各部门信息的一体化,这种各自为政的理念易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发生偏离。
改进的措施: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实用型会计人才。具体而言,ERP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对教师教学理念上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之间的区别,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必须更新观念,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模拟ERP环境;第二,教师应增加对学生ERP软件专业技能和网络化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技能的培养,配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真正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教学。这样的教学理念下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是信息化操作员与出色会计师的结合体。
2 实验资料的技术信息化有待加强
问题的表现:过去各高校在对学生进行会计信息化教学时,采用的教材和实验软件等资料多是建立在手工会计实验资料基础上的,缺乏会计信息化教学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这种技术信息化较强的实验资料。这样易造成学生对ERP软件接触过少,缺乏企业所需要的ERP软件操作技能。
改进的措施:开展ERP环境下的模拟实验教学。会计信息化是一门将会计与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软件化操作相结合的课程,随着企业对技术性人才要求的日益严格,学校要想培养出真正的实用型会计人才,就必须建立ERP实训室,做到学校课堂的企业化,让学生在全方位模拟ERP环境下企业工作流程的情况下,进行由浅入深的实训操作。另外,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际操作衔接性和融合性更为紧密的教材,一切以企业需求为标准,做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吻合。
3 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问题的表现:过去高校在进行会计课程教学时,一般是将财会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的相关课程分开来进行讲授和考查,理论知识和会计软件的交叉不完善。这种“双轨运行”的模式将计算机会计与手工会计分离开来,会造成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脱节,学校培养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的脱节。
改进的措施:完善会计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内容设置。基于会计专业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对企业需求、学科特点、教师教学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符合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课程内容。例如,结合当前的ERP环境,学校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时,首先应该把与ERP相关的知识都包含进去,把对ERP软件的操作运用放到与会计和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增加财务控制、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方面的课程内容,以实现会计核算的信息化要求;最后就学生日常的ERP软件操作来说,应该尽量多涵盖一些相关的财务业务模块。
4 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有待拓展
问题的表现:过去各高校在进行会计课程的实验操作时,往往是教师先进行操作,学生再根据教师的演示跟着练习。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学到一定的会计操作技能,但从长远看,这种固化的教学流程,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学生在这种被动学习的模式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改进的措施:采用互动式教学,增加沙盘实训。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互动式教学方法的采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改变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上课模式,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这样能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第二,对学生进行ERP环境下的沙盘实训。教师可采用让学生担任不同会计岗位工作人员的方法,让学生根据具体案例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这种沙盘实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另一方面能让学生亲身感受企业财会工作的真实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
5 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问题的表现: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学生考核机制,部分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而不重视对学生在ERP软件应用方面的考查,因此学生在软件应用方面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被激发,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改进的措施:完善对学生的考核机制。考核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创新,能让学生充分重视这门课程。具体来说,教师应该改变只注重对理论知识进行考查的考核机制,应该加强对学生ERP软件应用技能的考查;另外,考核的内容应该更具专业性,例如对具体案例的财务分析、账务处理过程、建账原理分析等各个方面。
6 结 语
ERP环境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企业对专业化、信息化会计人才的需求。对各高校而言,会计课程设置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与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挂钩的专业性会计人才。在ERP环境下完善学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各高校只有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才能真正为企业培养出ERP软件应用环境下的复合型会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促进教学改革
收录日期:2013年5月15日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促交流、促学习
全国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是国家教育部领导组织的四大赛之一,引导高校在教学中培养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开发制作能力,对教学特别是工科类实训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促进高职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科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大赛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吸引越来越多的学校参加,规模越来越大,关键在于:大赛更多是全国各校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各个学校能展示“各校信息化应有水平能力”的巨大舞台,也为高校提供了一个交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经验平台。因此,大赛促进了高校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进展,引领了当前先进教学手段开展和信息化教学的普及。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二、促进实践课程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训练和大赛过程中,我们广泛地了解、使用新技术、新平台,更清楚地认识到当前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我们实践教学提出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要培养跨世纪的科技人才,必须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建立了如下三种实践教学模式:
1、软硬兼施教学。在原有硬件基础上,通过相关的软件平台进行有针对的开发设计仿真实训工作。这包括基础性实践环节,以我校自动化生产线为例。该教学设备昂贵,使用维护成本高,能有效解决我们教学当中模拟自动化生产线教学设备的不足,教学实训时数少的问题,并可减少后期教学维护费用。该课程的实训效果直接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我们的仿真实训软件侧重于其中电气线路搭建和控制程序的编程及考核操作过程,且电气线路搭建又是高职电类专业中重要学习内容之一,利用本教学仿真实训软件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来学习这部分内容。
2、设计性实践环节。教学内容为机电、自动化编程、气动、电气控制技术中各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小系统设计。采用积木式、模块化结构,将设计的单元电路组合成小系统电路,完成应用电路系统的设计。采用CAI课件,适当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以中、大规模器件为主,引入仿真。目的是在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培养学生进行装调与测试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编程能力。
3、综合设计性实践环节。教学内容包括机电、电气自动化类专业的电气控制、气动、传感器、传输与处理等应用性较强的综合设计性实践。目的是培养学生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的综合设计、装调与测试能力,强调各种设计方案的实现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鼓励创新与突破。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竞赛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1、先理论后实践的缺点。工科类课程理论较难掌握,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较差,分析其原因,课程理论知识比较难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觉得理论知识没有用处。而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同学学习却非常轻松。由于比赛的题目多数都是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甚至要求设计一种全新的产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会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实际问题的解决要靠理论知识来支撑。教师无数次地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也没有学生一次实际经历给他们的印象深刻。
2、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作用及效果。教师在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中要起主导作用。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在指导实践过程中,教师对电路原理只做简单的讲解,告知学生如何应用相关组件,并强调在后续的理论课程学习中会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理论课程教学中,以学生制作过的电路等为实例,结合课程内容详细讲解其工作原理,让学生懂得电路为什么能实现相应的功能。在开始的实践引导下掌握好理论知识,再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是我们的教学目的。理论后的实践是学生自主应用理论知识的过程,这时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只是场所,由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目的明确地设计和制作小产品。
四、结语
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促进教学改革,丰富的多媒体展示功能包括文字、图像、视频、动画仿真等多种形式,更有利于加快学习者实训操作熟练过程;展示过程中,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能根据教学需要仿真,节约实训成本和实训场地。能够使用各种仿真仪表、电器对所搭建的电路、气动回路进行实时检测和控制,通过仿真电气安全事故,能强化学生养成良好的电气安全操作习惯。同时,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得理论教学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有力促进了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实训教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国民,徐斌.了解自己的智商[M].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
初中化学是对学生思维实践、科学推理能力进行培养的重要途径,同时更是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的重要课程。初中化学作业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提升的重要措施,是学生对自我学习成果进行检测的重要方式。但是从现阶段初中化学作业现状来看,依然存在较多误区。
一、初中化学作业现阶段存在的主要误区及原因
作业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进行知识漏洞自测的有效方式,从本质上来说,是需要学生高度配合、自觉来完成的内容。但是从目前初中化学作业情况来看,学生基础处于被动的位置,被“推着”去完成教师设定好的作业。就这一情况的形成来说,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的:
(一)设计理念不科学,状态被动
与传统教学中“教学状态过于被动”这一情况不同,当代初中化学作业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不足除了学生自身原因,还有部分原因是教师重视度不够导致的。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更为重视作业完成的结果,很少去监督学生完成的过程。这样一来,便会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认为“只要完成了就好”,很少主动去探索作业过程的奥妙。
(二)自主意识不强,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除了学生积极性不足的现象外,初中化学作业中面临的另外一个尴尬的问题就是探索意识不强,“生来硬拽”教学现象普遍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对化学作业灵活性及应用性日益增强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面对应试教育模式带来的压力。在这样一种“两难”处境中,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式,力争达到一种较为科学的平衡状态。但在摸索过程中,学生探索意识不强、教学死板等是初中化学作业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提升初中化学作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措施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现阶段初中化学作业现状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结合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特点来看,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化学作业设计:
(一)革新作业理念,让学生享受作业过程
作业设计是初中化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培养和巩固学生化学综合知识及能力的重要环节。结合现阶段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情况来看,在实际操作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作业究竟是什么”,“设计作业是为了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因此,就化学作业设计来说,应该是一个对学生所积累、掌握知识的检验和巩固。如果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单单采用一些死板的作业内容,并且是强迫学生去完成的话,那么作业设计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意义的。比如就《我们周围的空气》“制取氧气”这一内容的作业设计来说,教师一定要从“氧气”一小节内容教学开始铺垫,利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氧气的具体感受,让学生了解“氧气”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和关系。当学生对“氧气”的概念有大致了解,并且尝试去理解这一概念在自己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时,教师便可以“趁机”引出氧气的制作过程,向学生展示,进而引出当天的作业内容。
(二)转变作业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除作业设计理念的革新外,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优化,还应做到创新,转变形式。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让我们的初中生在接触新鲜事物上变得更容易了,他们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同时,也在不断摒除一些闭塞的陈旧的内容。随着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教育工作者已经对作业设计形式的创新进行了大量摸索,但是依然没有得到实质的改观。在笔者看来,想要彻底转变化学作业设计的形式,首先需要教育工作者对自身的素质进行培养,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而将这一主流技能相关的思维运用到作业设计中来。比如同样“制取氧气”这一内容来说,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完全可以提供多一种作业的完成形式供学生选择――通过互联网及一些简单的软件,来完成简单的实验过程模拟。除日常作业外,许多实际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进行演示。
初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课程,按理说作业也应该深受学生喜爱才对,但是从现阶段初中化学作业情况来看,教师们普遍将作业与生活脱离开来,没有考虑到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枯燥与乏味。就这一现状的形成来说,教师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来说,不能一味追求作业完成的效率,应从时代背景和学生的需求入手,告诉学生为何要让他们去做这样的事,做这样一件事他们可以收获什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新方式,转变作业模式,深入建立作业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样不仅能提高作业的质量,同时还能使得整个过程变得富有张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姜旺恒(1979-),男,湖南邵东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校级教研项目“道路方向本科主干课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zl102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84-02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目的是总结、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填鸭式”的课程学习,毕业设计过程要求学生更加自主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扩展、加深,这就要求学生阅读较多的相关专业文献、规范,因而毕业设计过程是培养大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的最好时机和途径。然而,目前毕业设计往往轻设计过程而重结果,不管学生有没有认真做毕业设计,只要在毕业设计结束前按时提交设计文件,一般都可以通过毕业设计答辩。在这样的毕业设计培养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答辩前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方法应付,没有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性学习方法,学生没有通过毕业设计学会文献检索和阅读方法,如学生对所设计工程类型的发展研究现状了解不充分,对设计任务的重点、难点不甚了解,对自己所做设计采取的措施没有很好的进行总结,开题报告主要内容相似度较高,等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的初衷落空,究其原因在于除了学生和指导教师投入的时间、精力不足以外,年复一年的假设工程项目供学生做毕业设计的模式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改革的地步。在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高校无力采取与对研究生论文进行管理相似的措施对本科毕业设计进行质量审查,而往往采用不定期抽查的管理方式,对毕业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主要依赖各教学院系和专业教师,特别是后者,但往往人情关系、师生关系、绩效考核等因素导致对毕业设计的评阅和答辩的把关不严。受教育者在用人机制不完善的社会条件下,容易出现只要一纸文凭、不求真才实学的现象,对教学质量的需求缺乏足够的动力。[1]由于保证就业率的需要和管理还不够精细的原因,高校往往不能提供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全面信息,一般只提供课程学习成绩证明、获奖证明和荣誉证书;而等到毕业设计阶段的成绩公布时学生早已与用人单位签约,或早已被研究生培养单位录取,使得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热情大打折扣。
为更加便于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高校应提供毕业生参加科研活动包括毕业论文等情况的证明,使得毕业生信息对于用人单位更透明和更易掌握,这同时也是对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激励措施。作为高校的服务对象,受教育者、用人单位和社会在人才需求上的多样性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和质量标准的多样性,[2]高校应主动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这些需求,走特色发展之路,避免同质化竞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对毕业设计可以采取的主动改革方式有:联合生产单位指导毕业设计,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一体化,以及毕业论文与科研立项、创新实验一体化,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支持和引导师生在高校设计的运行范围内互动;以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与相关活动为核心对教师和学生提供足够的向心力,优化毕业设计开展的环境,避免个别师生由于对教学环境的失望而产生厌教厌学倾向或偏离该范围,如图1所示。
图1 开展多种类型毕业设计(论文)
一、联合生产单位指导毕业设计
由于师生比的关系,学生多,指导教师少,精力有限,毕业设计选题的来源往往由指导教师拟定,缺乏足够多的工程实际背景,历年题目相似度较高,造成学生对设计任务缺乏新鲜感和产生脱离实际感,对毕业设计兴趣不高,完成毕业设计的动力不足,只求通过答辩,得过且过。此外,部分学生也要求参加拟就业单位的试用性质的实习,以更早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和获得好的发展,并且事实上脱离了教师的指导,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找工作和报考公务员等事务不能专心完成毕业设计,这些都导致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陷入被动局面。
在生产项目的高峰期、攻坚期,生产单位十分需要毕业生参加项目,求贤若渴;而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具备了较好的专业知识,在生产单位技术人员的帮带下往往能够迅速掌握相关岗位工作技能,且能够较好地适应工作强度。项目有需要的生产单位和优秀的高年级实习学生之间相互存在用人与实习工作需求,具有潜在的合作可能,有部分生产单位抓住机会充分发挥了到本单位实习学生的作用,有的单位更是要求签订了工作协议的毕业生提前到单位上班。
因此,联合生产单位指导毕业设计对期望到生产单位参加实际项目工作以完成毕业设计的学生因势利导,可以化被动为主动,使毕业设计教学顺利进行和保障完成质量。
二、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一体化
在传统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中,各门课程内容之间相互独立,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的,很难考虑与其他课程设计之间的连续性、互补性,局部独立性、片面性较强,全局系统性、整体性较差,使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得不到良好的连续性、系统性和整体意识的训练,不了解不同课程间的前因后果,工程设计整体观模糊。在做毕业设计的初期,学生需要了解毕业设计,收集、分析设计资料,还有学生需要花费很大精力对以前做的课程及各个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行复习与学习,无形中就压缩了毕业设计的总时间,分散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体系进行扩展、加深的精力。
同时,无论是在课程设计还是毕业设计中,部分学生面对设计任务感到题目太大,无从下手,缺乏主动性,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基于学习的迁移理论,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使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始终围绕同一个工程案例展开,以此为学习、扩展和加深的立足点、出发点,得到连续、系统、整体的专业训练。例如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中,学生练习并掌握了某一类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在毕业设计中则要求学生对同一路段进行多种类型的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即在相同的交通量、气候和土基等条件下,加深对沥青路面结构类型、材料类型和结构组合设计的认识。
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联合开展期间,必须保证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见面次数,从选题到搜集资料,直至撰写、修改和定稿,指导教师要为学生层层把关,引导学生统筹合理地安排时间,以加强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学生也必须严格按毕业设计的写作要求独立完成写作过程,尽可能减少和消除抄袭。
三、毕业论文与科研立项、创新实验一体化
以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为例,在国家实施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科技兴交和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的行业背景下,实施和参与科技活动的企事业单位越来越多,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素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强调本科办学目标定位要从教学研究型转向研究教学型,认为科学研究是保证教学内容始终反映文化、科技的最新成果,是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前沿的基本条件,也是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因此高校都大力提倡并要求教师要从事科研,强调要把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这无疑是有益的,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但高校的科研活动仅仅是以教师作为主体。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育部于2007年实施了“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有的高校将这一计划作为学风建设的措施之一,积极引导学生申报。尽管该计划以学生为申报人,但由于种种原因,该计划项目的执行往往忽略了科研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须性和重要性,在根本上未摆脱教师讲授科研成果,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理论基础不够全面、可用于创新实验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等。
在创新实验中,往往由于学生没有专门的时间,只能挤占课余时间进行文献检索学习和实验,而参加创新实验又要求学生已经学习了专业课程,另外,课程学习、课程设计、考研、找工作等又使得学生很难有足够的课余时间,因此难以保证创新实验的实施。对参加创新实验的学生,允许他们以创新实验项目的内容为基础申请做毕业论文,可以从时间和精力上保证创新实验项目的完成。如中山大学在第二课堂由科研课题组负责指导本科生的创新化学实验与研究,并与毕业论文相结合。[3]
与研究生完成毕业论文相比,大学生创新实验、科技立项项目完成时间短、经费少,且本科生参加实验需熟悉和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实验操作规程等较多内容,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应以理论研究为主,了解和参加实验过程为辅。同时为保证大学生能切实完成创新实验计划,在该计划项目的申报中宜要求申报人除完成必修课程的学习外,还应选修一定的课程以夯实科研基础,如土木工程专业道路工程方向的学生应选修“水力学”、“弹性力学”、“有限元”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如何参加和开展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公共选修课程。由于执行创新项目的主体是大学二、三年级学生,对于这些科研道路上的新人,在选择科研课题时,应该选择以其目前所掌握的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学习科研方法为出发点的课题。
四、各改进对策的综合比较分析
显然,上述前两种毕业设计改进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最后一种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多数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毕业生能胜任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教学、设计、施工和建设管理等工作。因此,尽管上述改革方式可能使毕业生的培养方向差别化,毕业生可能具备不同类型的专业素养,但仍然是符合培养目标要求的,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
对原部属院校等行业特色优势明显的高校,与生产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有利于保持和加强与行业内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利用好高校潜在教学资源,发挥高校自身优势,形成教学特色。联合生产单位指导毕业设计可以直接接触生产实际,具有能激发学生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势,但往往易受生产项目内容和生产单位实际用人需要的限制,学生参加工作内容与毕业设计题目不一定一致,学校和生产单位联系沟通工作量大,且学校教师指导难度较大。
毕业论文与科研立项、创新实验一体化有利于将毕业设计与教师科研工作相结合,发挥科研骨干的长项和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但存在学生培养训练周期短、教学工作量大、难度大的问题,适合教学科研团队或承担了科研项目的年轻教师开展该项工作。
相比之下,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一体化无论对师生还是高校而言都更易实施,在面临题型多样化选择时可能大部分学生会参加该类毕业设计,但它无法防范部分学生潜在的逃避、懒散应付毕业设计的倾向,尤其对学习成绩优异且喜爱探索性活动的学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挑战性不足而难以挖掘其学习潜力。
对三个改进对策还需进行如表1所示的综合比较分析,表1仅为初步分析,还应经实验后加入选题学生数量、实施后培养效果等的分析,并对各因素分配权重系数后计算综合得分。
五、结语
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毕业设计采取题目多样化的策略,对如何毕业设计的参与者是更加广义上的“选题”。对如何提高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督、导结合,实现以导为主提供了建议措施。
参考文献:
[1]郑健龙,袁剑波.建立教学质量社会监控制度的战略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44-46.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2-0003-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2.002
美国教授Gall(1984)曾提出有时候多达80%的课堂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1],课堂效率的高低,大多可从教师所提问题的性质和方法核查而知,所以有效的提问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对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究竟用什么工具进行定量判断呢?据此,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选择了杨玉琴等(2012)的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系统[3]。在对曾获国家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的观摩课“分散系及其分类”课堂实录的提问进行有效性分析时,发现该分析系统在操作层面上存在一些不易界定的问题。因此,笔者在参考一定文献的基础上,在操作层面上对杨玉琴等提出的有效提问分析系统进行了局部优化,并使用改进后的有效提问分析系统对观摩课“分散系及其分类”了进行分析。
一、 改进型化学课堂有效提问分析系统
1. 改进型化学课堂有效提问分析系统框架
为了使化学课堂有效提问分析系统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分析,笔者对杨玉琴等提出的化学课堂有效提问分析进行了操作层面的修改,如表1所示。
与原分析框架相比,修改主要集中于提问目的、问题认知水平、学生回答水平这三方面,但是原则上没有改变分析系统。对于问答方式和教师理答方式,根据实际分析课堂的情况,分别加入了自由回答和无理答两种类型。
2. 改进原因及依据
关于提问目的分类的修改,主要是笔者在使用原框架时对于提问目的的具体类型不易区分,且没有找到明确的分类标准,因此笔者采用鲍里奇对于提问目的分类[4],他在书中对于每一目的都进行了举例,为笔者提供了参照的依据。
关于问题认知水平分类的修改,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基本思想,将问题分为由低到高的6个不同的水平,每个水平的问题的具体内涵、思维操作及实例熊新华等(2013)已进行详细的说明[5]。笔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沈毅、崔允(2008)提到的认知领域的课堂提问思维层次的划分,将由低到高问题的认知分为3个水平层次[6]。修改后的分类与杨玉琴等提出的分类相比,本质上没有改变,只是使认知水平的分类更加明确。
对于学生回答水平的修改,是依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认知水平对应于教师所提问题的认知水平 [7],将其与修改后的问题认知水平对应。
对于问答方式和教师理答方式的修改,是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分别补充了自由回答和无理答,无理答中既包括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反应,也包括教师的自问自答。
3. “分散系及其分类”课堂提问编码
笔者将凡是能引起学生思考或需要学生主观判断的语言表达都认为是提问,但是诸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语言表达除外[8]。“分散系及其分类”观摩课时长52分钟,共有113个提问。采用杨玉琴等的编码方式,对问题进行编码。编码由两人同时进行,对于差异较大的部分进行协商,以求达成一致。
二、结果与分析
“分散系及其分类”观摩课平均每分钟提问2.2次,与杨玉琴等(2012)统计的10节化学观摩课情况相比,提问频率基本一致。一下从提问目的、问题类别、问题认知水平、问答方式、候答时间、学生回答水平和教师理答方式7个维度对“分散系及其分类”观摩课进行分析。
1. 提问目的
本分析框架将提问目的分为六种,该观摩课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问题的42.5%用于回忆具体的知识或信息,与杨玉琴等(2012)统计的10节优质观摩课中获得反馈提问的52%、Corey(1940)研究表明的有70%―80%的问题只需要简单地回忆知识点[9]相比,本课回忆具体的知识或信息的提问数量有明显的降低,鼓励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15.9%)的提问增多,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10]。
该观摩课出于发现问题及检查目的(例如:如果你看到有大量的沉淀,你自己评价一下,有没有符合胶体的要求?)的提问占22%,这些提问大多从教师与学生对实验的讨论中发掘出来的,需要学生通过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才能回答。这类问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进一步思考。出于组织或指导学习目的(例如:还有其他的吗?不成功的也能说说。)的提问比例为17%,这表明该教师注意将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目的不是弄清楚正确答案,而是理解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思维[11]。对于每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实物展示等提出的问题都能够引起兴趣或吸引注意,但是因为这些问题更加符合回忆具体知识或信息(如:酸奶的分类)、鼓励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如:制备NaCl胶体)等,因此笔者在此做出规定,规定在统计过程中以学生发出惊叹的问题计入引起兴趣或吸引注意目的。该教师花在课堂管理(如:你得到我的准许了吗?)等维持纪律的时间为0%,说明该教师的课堂的控制能力较强,学生的自觉程度较高。
2. 问题的类别
将回答限定在一个或少数几个答案之内的问题叫封闭性问题(或直接问题),而激发一般的、开放性回应的这类问题叫开放性问题(或间接问题)。该观摩课中问题类别统计见表3。大多数学者认为,当课堂内容所强调的行为复杂性层次较低时,封闭性与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应为70∶30;复杂性层次较高时,二者比例为60∶40[12]。在课标中对“分散系及其分类”这节课的内容标准是“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13],属于认知性学习目标的低级水平,即复杂性层次较低。该教师封闭性与开放性问题比例是76.1∶23.9,尽管没有达到复杂性层次较低的课的封闭性与开放性问题的最佳比例,但比杨玉琴等统计的10节优质高中化学观摩课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比例(81∶19)高,说明该教师更注重能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思维过程的开放性问题,但比例仍偏小。
3. 问题的认知水平
对问题的认知水平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其中识记的比例为50%,与杨玉琴等统计结果(58%)接近,能保证学生对于基础性知识的记忆。分析、综合、评价水平的问题的比例(23%),比杨玉琴统计的(7%)高得多,说明该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分析、综合、评价等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这类问题是在成人生活、工作和高级训练当中要求的最多的行为[14]。
4. 问答方式
问答方式统计结果见表5,其中提问后举手者答(包括对举手同学的追问)占主要部分,约55%。让同学齐声回答和自由回答的比例之和约为36%,比杨玉琴等的统计结果(47%)低。另外有7%的问题不需要学生回答,其中包括引导学生制备胶体的问题和教师自问自答的问题,能够很好地启迪思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该教师叫未举手同学回答的比例偏低,其原因可能是该观摩课是借班上课,教师对学生不熟悉。
5. 候答时间
一般情况下,在提出问题后有3-5s的思考时间,会使得所有学生思考问题并准备回答问题[15]。Rowe(1986)将候答时间分为两种,第一候答时间和第二候答时间。第一候答时间是指在刚开始问一个问题时教师让学生考虑回答的时间,第一候答时间不适用于教师在提问之前已指定学生[16],例如教师对同一学生的连续追问;第二候答时间是指在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之后直到教师或其他学生肯定或否定其答案,然后教师继续下去这之间的时间[17]。笔者对不同认知水平提问的候答时间进行统计计算,并绘出认知水平与平均候答时间的关系图(图1)。
通过观察关系图,不难发现该教师能够处理好问题认知水平与候答时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在回答高认知水平的问题之前进行实验、讨论等,给了学生较长的思考时间。该教师的问题认知水平基本上与第一候答时间成正比例关系,比较科学合理。但是该教师的第二候答时间没有与问题认识水平相对应,这说明当学生回答的内容与教师理想的答案不一致时,该教师没能给学生足够的反思错误时间,而是通过连续追问的方式获得教师认为完整正确的答案。
该教师的第一候答时间平均为10.77s,第二候答时间平均为0.34s。与杨玉琴等统计的第一候答时间平均时间(1.89s)和第二候答时间(0.55s)相比,第一候答时间比较充足,第二候答时间偏少。第一候答时间多,主要是受到三个实验的影响,给了学生足够的思考、设计实验的时间。第二候答时间偏少,可能原因是该教师在请学生回答的问题时,常打断学生的回答,补充说明后然后进行追问。这与鲍里奇提到的第二候答时间较短的课堂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前会有多次的打断[18]相符合。
6. 学生回答水平
将问题认知水平与学生回答水平比较,结果见表6。无答包括三种情况:(1)不需要学生回答的提问,例如:“篮子里给了些液体,请告诉我哪些是胶体?”这类引导学生做实验的提问;(2)教师的自问自答;(3)问题层次太高,学生无法回答的提问。
从理论上讲,学生的回答问题的认知水平对应于教师所提问题的认知水平。从统计结果上看,对于低层次水平的问题,学生基本上能够回答,而对于高层次水平的问题,学生一般不能够准确回答。这说明学生回答问题的认知水平经常达不到教师问题的认知水平,这与杨玉琴等的统计结果相同。对于需要分析、综合、评价等这类高层次问题,该教师通常是会将问题的范围缩小,转化为低层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回答,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追问。
7. 教师理答方式
一般地,教师的理答方式可以简单地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的表现通常是称赞,不满意的表现通常是或打断、代答、批评、不理睬或追问;而重复答案则是教师强调或学生发言不清晰,对学生回答不满的种种表现中,追问是一种更积极的态度[19]。对该教师的理答方式进行统计,结果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回答都能做出积极地反馈,没有出现消极、不理睬的情况。对学生回答进行鼓励的比例为7%,与杨玉琴等的统计结果(32%)相比,该教师更加审慎地对待表扬,没有随便使用“非常好”、“很好”等鼓励性语言,这样的表扬更有效果;对于不准确的回答,该教师采用更多的是进一步追问的方式(41%),而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6%)的情况较少出现,与杨玉琴等统计的进一步追问(12%)相比,明显更加注重采用追问的方式对答案进一步探寻,这说明该教师对后续的问题给予更多积极地关注,对于不正确,不准确、不完整的回答进行了进一步的探寻,能够完整地理解学生的答案,并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更高的层次。
三、结论与反思
根据改进型化学课堂有效提问分析系统的分析可知,该教师关注高层次思维、开放性的问题,并积极地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该教师勤于并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问题,这些问题层层递进,深浅适度,灵活多样,能够根据问题的认知水平控制候答时间,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教师善于利用提问抓住学生的思维,善于利用追问跟踪学生的思路,从一个个小问题问起,为学生的深入思考和高阶思维搭建了桥梁,这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但是,该教师提问的开放程度没有达到最佳比例,封闭性问题略多,第二候答时间偏短,不利于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存在优化的空间。
应用化学课堂有效提问分析系统的优点是在于比较客观,能够定量反映出提问各个维度中的优缺点,为教师的有效提问行为提供量化的参照依据。当然,像大多数的定量化研究方法一样,它只反映了课堂内教师提问的行为,反映不出其他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例如教师的肢体语言、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与逻辑性等,难以反映提问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交流。这说明该系统还需与一些定性的课堂提问评价结合,才能全面地反映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程度。
参考文献
[1] Gall,Meredith.Synthesis of Research on Teachers' Questioning[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84(No.3)
[2] 周琴.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索与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4):155
[3][7][11][12][15]杨玉琴,王祖浩.化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系统研究[J].化学教育,2011,(12):18-22
[4][10][18](美)加里・D. 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 熊新华,杨玉琴.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结构、层次与生成[J].化学教育,2013,(05):3-6
[6][8][19]沈毅,崔允主编.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 Stephen M.Corey.The Teachers Out-Talk the Pupils[J].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40,48(10):745
[10] 刘宏霞,赵蔚新,李文章.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与候答”研究[J].化学教学,2013,(10):17-19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课前的备课质量直接决定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质量。因此,在授课前,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注重结合信息化手段,细致地开展备课工作,包括:参考计算机课程教材,上网搜罗相关资料,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内容;深入分析课程教学任务,结合学生学业状况部署课程安排;思考何种方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高效激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注重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引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以保证师生双方在上课期间能够无缝对接和沟通。例如,教师在完成备课工作后,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等在形式向学生传递课前预习目标与要求,鼓励学生提前落实学习任务以更快掌握知识。若时间允许,计算机专业教师还可搜集课程相关资源与素材,录制重难点突出的微课视频,并将其通过电子邮箱、微信公众号、制定公共盘、内部网站等实时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能直接用自身的智能手机提前预习和学习课程内容,明确自身的不理解之处,以便在课上向老师或同学提问,获得问题的解答和专业知识技能训练[1]。通过多次实践,笔者发现这种借助微课形式向学生传递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深受学生青睐。因为这种课前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问题发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参与到计算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中。
2结合互联网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相较于普通高中课程,中职计算机课程更具实操性和应用性,这决定了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大多完成于计算机机房内,而极少进行理论传授和细致讲解。由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往往无法了解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程度,学生在上机操作时也经常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在开展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时,专业老师可应用信息化技术来解决理论传授问题[2]。例如,在讲授word的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前,教师可利用互联网搜集整理相关案例教学视频、操作视频、纠错视频,梳理具体操作步骤,形成具体的任务安排,以《课前学习任务书》形式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在既定时间内阅读理解理论并提出疑问。之后,再由老师负责整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创设相适配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上机学习;最后,领导学生到计算机机房学习word的图文混排和艺术化版面设计,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逐一指导,使学生充分理解新知识,也让计算机专业教师掌握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程度,针对性拓展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此外,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时,计算机教师还要善于应用视频录制等信息化手段,全程跟踪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以便在课后针对性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不足,或为学生提供重复学习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反复观看和理解课程内容,打开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思路,切实提高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
3应用社交媒体深化课后反思
传统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在授课结束后,更偏好给学生布置单一化的课程作业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自身教学过程。这种做法,实际上既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复习,还变相地加重了教师的课后负担。因此,在信息化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建议计算机专业教师有必要采用社交媒体来改进这种课后反思模式[3-4]。例如:给学生布置创意性作业,让学生将自身的计算机作品直接上传到微信公众号平台、优酷网或是QQ空间上,并由老师负责收集,建立投票界面/评论界面,由师生共同投票或者评论作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改进自身的作业,解决当前面临的难题;计算机专业教师可充分发挥微信群、QQ群的作用,不定期和学生沟通交流上课情况,鼓励学生及时指出自身教学的不足之处,以便针对性改进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时间允许,计算机教师还可在微信公众号专门开辟课程反思栏目,鼓励学生在碎片化时间里提出疑问,并获得老师的解答,进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重视,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学习。
4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微课、微信公众平台等的发展,为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课前准备、课中质量提升、课后反思深化提供了良好契机。因而,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要高度重视引入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计算机硕士论文参考文献]
[1]王妍.中职计算机专业信息化教学探究[J].广西教育,2016(46):14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20-02
一、化学课程设置状况
1.升格之前化学课程设置状况
某卫生类高职院校前身为中等卫生类职业学校,所设专业主要有护理、助产两个专业,其开设的化学课程为公共基础课程。两个专业使用同一版本、同一层级的化学教材,课时基本相同,教学计划基本按照同一大纲编制。
2.升格之后化学课程设置状况
近年该中等卫生学校升格为卫生类职业学院,开设专业明显增多,主要专业有高职护理、中职护理、助产、医学美容、康复治疗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以上专业在入学第一学期无一例外,均开设了化学课程。调查发现,这些不同的专业,由于后续专业学习需求不同,因此,选用教材不同、教学时长不同,教学计划及依据的教学大纲亦不同。
二、课程设置分析
1.优点
以上这种针对不同专业需求而分散设置化学课程,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其它专业化学专业相对独立、各行其是、互不干扰,具有教学管理相对简单的优点。
2.缺陷
分析上述化学课程设置模式,仍没有摆脱以前基于“单一工种、定向培养模式”,仍然拘泥于一个专业即一个单独为其设置的相关专业,这样的专业设置带有很明显的封闭性。这样培养的学生,如果在就业过程遇到困难,很难转向其它专业,既是得以就业,在其职业生涯中,如需要上升就业层次,就会缺少发展后劲,即主动学习能力不足。
现今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是,逐渐由这种“量身订做”式的封闭专业设置该转向于“多工种,职业群”和非定向培养模式;从单一瞄准劳动力市场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培养目标,逐渐转向注重“人的个性健康”发展;从“职业资格认定”的培养内容和手段,转向“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获取过程。职业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践指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活动,实践能力是人们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强调其能动性和实际作用。把职业能力界定为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即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地的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能力,突出了职业活动在职业能力内涵中的地位。
三、改进设想
依据“构建由职业基础学力平台、职业通用学力平台、职业专业学力平台组成课程体职业教育观”,可将不同专业的化学课程分阶段设置:
根据不同专业化学课程的共性,在入学的第一阶段,开设公共化学课程,该课程提供化学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计算技能及实验技能,为后续深入其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如某卫生类高职院校开设的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剂、医学检验技术三个专业,具有相近的专业特征,这个专业特征可以表述为涉药专业。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三个专业对化学课程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如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都比护理专业等非涉药专业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可将这部分化学课程设计为一个基础模块,作为它们的公共课程。
在完成第一阶段学习后,再根据各个专业的需求,按照专业教学大纲重新设置化学课程、选择教材、并根据其专业需求安排化学课程与课时。
参考文献:
[1] 李蔺田,王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简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2] 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 职教中心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4] 蒋乃平.课程目标与综合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1999(1).
[5] 蒋乃平.对综合职业能力内涵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6] 石伟平,陈霞.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2001(19).
[7] 蒋乃平.社会能力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5-001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5.005
无论是高考还是学业水平测试,70%以上考查的是化学基础知识,而打好化学基础尤以学好化学基本概念为重,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是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就势必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因而在新课程理念下选择合理的复习方法与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概念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教与学的策略,是知识梳理的有效工具。
一、指导学生运用概念图进行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复习的内涵和意义
概念是人们以观念形式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化学基本概念是从化学现象、化学事实抽象出来的理性知识,是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而高中化学基本概念繁多,关系错综复杂,学生往往难以建立层次清晰、结构分明的知识网络,在解题中往往出现概念张冠李戴、知识零乱、缺失等现象,难以形成有效的认知结构。因此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梳理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关注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便于记忆和提取,是非常必要的。
概念图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概念图有四个图表特征: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及层级结构。绘制概念图时,我们通常将某一单元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概念图将概念或知识等级分层,最上层是较为普遍、包容性较大的概念,下层是较为特殊、更为具体的概念,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归纳思考及演绎思考的方式。
指导学生运用概念图进行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复习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就是指导学生根据某些概念之间的既存关系的特征,考虑选择什么形式的合适图表形象地把这些概念用连接词及箭头把它们联结起来,并考虑将概念图呈现给学生的程序、方法等。从而使学生不仅能较清楚地看到各概念之间的联系,更能促进学生学习高中化学基本概念的兴趣,促进学习正迁移和意义学习的发生,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概念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1.把化学教材中某单元中所有的概念都罗列出来,注意概念的全面性,不仅包括新的旧的,也可以包括那些虽然并不在该单元出现,但和该单元基本概念关系十分密切的。
2.设计概念图的布局,列出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把概括性最广、最一般或最核心的概念放在顶层或中心位置,依次向下或向四周排布,概括性较低的位于较低层次或较外层,最具体的概念位于最低层或最外层(也可以根据需要,作一定的调整)。
3.寻求各概念之间的联系,并用箭头将所有概念联结起来,在箭头上方用联接词表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联接词要简洁明了。
4.修正及完善。在以后进一步的学习中,随着知识的增长,新的概念的习得,有必要对原先的概念图进行修正和改进。
三、概念图在化学概念复习中应用的现状
1.概念图在化学基本概念复习中的应用存在普遍性
俗话说:千言万语抵不过一张图,将知识和思想通过图的方法表示出来,可以增强人的思维能力,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这是概念图的优势所在。近几年有关概念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较为普遍。随手拈来一本复习资料概念图随处可见,不少化学教师也应用概念图进行备课,利用概念图归纳整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在课内揉进了概念图的内容。毫无疑问,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技能,既可以辅助教学设计,又可以以适当的方式传授给几乎所有的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技能。例如,我们在进行物质的量复习时,几乎所有的化学教师都不约而同地想用图1的形式,由此可见概念图存在的普遍性。
2.学生在概念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教师呈现的概念图缺少兴趣,他们认知水平有限,感觉概念图图形枯燥,易产生视觉疲劳,从而不能深入思考,仍停留在概念表面,不能体会出概念图应有的功效。
(2)学生自己绘制概念图时常常会出现概念包含不全面、设计思路缺乏合理的逻辑性、水平分支或等级太少、联接错误、缺少关联词或关联词不合理、图形不整洁平衡等问题。
四、基于概念图应用的现状对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复习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的思考
1.学会分析整合现有概念图,采用合适的方式呈现
虽然概念图的使用已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对教材或教参的中已呈现的概念图,我们不能“拿来主义”,要善加思考,合理整合。同时如何呈现也是一种艺术,是直接呈现还是边讲边呈现?是整体呈现还是局部呈现?是所有概念同时呈现还是分散呈现?这些都要根据所讲概念的特征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善加思考分析后选择合理的呈现方式。例如在物质的分类复习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多达六十几种,如果将所有的概念呈现在一张图中的话,图形庞大,呈现困难,学生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考虑局部呈现的方式,如图2所示。物质按照组成的具体分类见苏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三页,在此不累述,氧化物、酸的局部分类,如图3、图4。
2.构建生动形象的概念图,激发学生自主绘制概念图的兴趣
学生之所以对概念图缺乏兴趣,主要是因为概念图相对化学实验等而言,没有直观明显的实验现象,而且化学概念的学习本身就比较枯燥。但是同样一份概念图如果图形美观、生动形象的话,就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更能激发学生自主绘制概念图的兴趣,促进学习方法的迁移。如在复习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概念图构建成如图5所示的“猪头”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制图,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迁移
学生在绘制概念图时出现诸如中层级结构低,分支不多,联接错误,概念缺失等反映学生在搜索已有概念时遇到问题、未建立正确的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当,或学生的联想迁移能力水平较低等问题。因而在学生绘制概念图前,教师可合理地设计几个具有阶梯性的问题,使用任务驱动,学生在小组思考、讨论、分析问题之后,有目的、有思路地合作完成概念图的有效制作。例如在复习电解质、离子反应概念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强电解质?什么是弱电解质?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常见的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包含哪些物质?
4.电解质的电离过程用什么表示?
5.强电解质导电能力一定强吗?弱电解质导电能力一定弱吗?
6.导电能力跟什么有关?
7.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8.离子反应的类型有哪些?
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就会收到启发、深入思考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溶液的导电性、离子方程式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逻辑关系,还有学生能找到这些概念的的核心就是电离,从而绘制出质量较高的概念图,较好的概念图展示如图6。
四、应用概念图应注意的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及学生学习的素养,科学、合理地选择概念图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说,应注意:
1.概念图表征的概念应是课程中的核心和主要的概念,与学习目标无关的陈旧、偏远概念无需涵盖,以免影响和干扰主要学习内容。
2.概念图应与其他学习策略结合起来使用,作为复习课,光完成知识的梳理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知识的迁移训练,做针对性练习,才能促进能力的提高。
3.概念图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认知水平。随着学生学习的不同阶段,概念图应不断的进行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连清.高中化学概念地图[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慕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代表,势必对中国教育局面产生影响。当前,中国慕课平台本土特征明显,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慕课网等慕课平台开始上线。一些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开始加入到慕课的制作和教学中来,好课程也受到了学习者的青睐。如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柳肃教授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截至2015年已有7.3万学习者修读,在全球5000多门慕课中,排名第三。同时,由于深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中国学习者在面对网络慕课教学时,依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适应困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慕课相关实践的数量在逐年攀升,有关慕课的学术研讨活动也丰富多彩。2015年4月,以“MOOC引领中国未来教育新常态”为主题的2015(第二届)中国MOOC大会在北京举行,教育机构齐聚一堂,共商中国慕课发展大势。总的来说,慕课研究紧追慕课实践的脚步,并且都处在上升期,已收获了丰富的成果,但仍存在巨大上升空间。
2.国外研究现状
就英文文献的总体来看,与慕课相关的文献总体数量并不算多:以“MOOC”为关键词获得英文文献5,680条;以“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为关键词获得英文文献39,200条。从研究主题来看,在Google Scholar检索结果中相关度排序靠前的文章大多集中在和慕课有关的课程设计、开发、技术路线等方面,也有基于不同技术呈现形式的慕课的比较研究;对慕课中的学习者、交互、学习评价等方面的关注虽然不多,但这些方面已经出现很多颇有深度的思考。
二、中国学习者慕课使用现状
1.学习课程数量少,完成度喜中有忧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尽管多数同学仅学过1~2门慕课课程,且近七成都获得了结课证明,完成了相应课程的学习,但如果与大学一般的线下课程的结课率(以获得学分为标志)相比,慕课完成度仍然较低。这些学习者中不乏“觉得新鲜试一试”的态度学习,因此未能全部完成学业,而选择一些修读了更多慕课课程的学习者,他们已经熟悉了慕课学习,为完成学校学业要求或结合自身兴趣而学。但很少有学习者能够完成全部所选课程的学习,多数是完成了其中1~2门课程的学习,即多数学习者仅完成了部分课程的学习。
2.慕课平台多,选择范围广
在慕课平台中,以中国大学MOOC、网易公开课、慕课网这3个平台最为受关注,这3个平台也恰好是我国成立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慕课平台。此外,慕课平台的专业性也是影响使用人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上述3个平台中,前两者课程资源涵盖专业较广,而慕课网是以“国内最大的IT技能学习平台”为定位的,主打IT方面的课程。
3.较差自制力成为制约慕课学习的重要因素
互联网世界纷繁复杂,一旦上网,本来要进行学习的目的可能因为其他更吸引人的(如社交软件、影音娱乐等)内容而被化解。调查中有学习者表示,受到寝室环境嘈杂、网络诱惑等因素的影响,常常难以专心学习慕课。自控力成为能否专心致志学习的重要变量,这确实是当前慕课学习者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网速慢导致视频卡顿也是一大困难,笔者在自己学习时就曾因卡顿难以在相应课时内完成课程学习,因此如何提高网速、减少乃至杜绝卡顿也是慕课平台建设者应考虑的问题。
三、当前学习者困境
1.内在困境
据调查显示,能够完成所选全部课程的学习者较少,甚至有学习者注册后从未进行在线学习。虽然许多慕课课程在推出早期受到了学习者的欢迎,注册人数不断攀升,但最终能够完成课程学习的人数占总体学习者比例通常并不多。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数学之旅》作为该校首批上线的慕课课程之一,课程完成率仅为3%。由于慕课学习全凭学习者自愿,且缺乏监督机制,不按时学习、不完成学习产生的后果对学生影响较小,这种非强制性使得学习者很容易就中断或放弃课程的学习。此外,一些课程题目存在“标题党”的现象,学习者选修之后发现课程内容不合适,因此,不能完成全部学习。
多数慕课课程一课时约为10~20分钟,且可以使用手机应用软件来学习,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想学就学,便于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但同时,教师不能直接观察到学生的表情、动作,不能相对应地及时改变教学内容及节奏;对于学生,没有了现实中老师的督促与监督,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干扰,降低听课效率。因此,慕课这一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由于教育背景参差不齐,部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难度大,跟不上教师授课节奏,对于跨领域学习者更是如此。慕课与传统的现实课堂授课不同:现实课堂中,教师在授课时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把问题用合适的方法说清楚,而慕课在实际的网络授课中虽然是教师讲课,但本质毕竟还是“机”,因此难以因材施教。 2.外在困境
学分和证书的承认问题是学习者重点关注的话题,如学分能否互认、证书的含金量有多少等,然而当前中国此类政策几乎是空白的。笔者经过调查发现部分学习者并不在乎是否有证书,因为他们不明确证书在求学或求职中的作用。所以,慕课工作者包括各高校乃至教育部门,应该努力推进慕课或是其它网络教育形式的专业化和认证官方化,提升证书的含金量。
慕课不是传统课程的翻印,它需要进行内容修订和结构调整以适应网络教学的新要求。于慕课而言,由于注册学习者来源广泛,知识结构及基础差异巨大,需求也各异,学习者在选修课程时,并非依次选修所有课程,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已具备的基础挑选课程,由此会导致课程衔接上产生问题。
四、慕课本土化改进措施
1.课程质量整体提高
教育和网络主管部门应对课程质量进行监督和把关,保证课程质量,也可以采取投诉或举报的方式,给不良课程以压力;构建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具体慕课课程的质量做出评价,包含由慕课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等一级指标和慕课提供组织、慕课主讲人和慕课团队等二级指标组成的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保慕课健康有序发展。
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学习者在学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课程不适合自己,因此应开设试听课,让学习者先体验该课程是否符合自己设想,是否能够接受老师的授课方式,是否对于课程内容感兴趣,再做出判断是否继续完成其它课业内容学习。另外,由于课程时间有限,老师很难照顾基础薄弱甚至是零基础的学习者。如果全部开设基础课程,也就无法给予想进阶的学习者帮助,且教学周期会更冗长,这不符合慕课的基本特征。因此,慕课制作者应在课程播放过程中添加相应知识背景的超链接,方便学习者快速查询不清楚的知识点,由此降低其查询的时间成本,提高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跟上课程进度,从而完成全部学习内容。
2.平台建设创新完善
设置课程签到打卡制,严格按照打卡进度来播放视频,以督促学习者按时完成课程,最终完成课程考试。为了防止学习者在结课前集中“突击”,建议开设学习时间限制,即每一节课限制在一定周期内观看学习,超过这一周期则取消观看学习权限。
除线上课程外,还应开设线下答疑交流课堂。线上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进行学习,教师提供在线的辅导;线下课堂是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在线上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线下给予有效的辅导,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3.测评与激励制度完善
在完成作业和进行考试时,一些学习者不遵循“诚信承诺书”,依靠各种手段查找答案。因此建设诚信系统迫在眉睫,笔者建议对在线提交的作业进行内容,防止抄袭;考试进行中禁止退出考试页面,否则视为提交试卷。针对一些学习者自控力较差,在线学习时易受到干扰而分散注意力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建设课堂监督体系,如设置“插入式”提问――在视频播放过程中,教师进行插入式的随机随堂提问并要求学习者作答,以确保学生始终在认真学习。
在推进慕课学分和证书被社会接纳的进程中,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保证有效的制度与政策供给;高校应为慕课教育的发展提供系统支持与配套服务,实行跨校学分互认,为慕课教育创造发展空间。推进证书与学分互认体系完善,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学习者不知道证书或学分有何用的问题。慕课考试应加强对学习者所学知识的测试,提高证书和学分可信度,建立校际统一学分转换系统,即不同高校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的方式,互相承认对方学校学习者的学分,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决心。
经过四年发展,中国慕课日趋成熟,但上述学习者不适应困境依然存在,限制了中国慕课发展。中国慕课在本土化过程中,应着力解决中国学习者不适应困境,将慕课这一舶来品顺利“落户”中国,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慕课的良好有序发展必将促进中国教育的进步,让更多学习者受益。
参考文献:
[1] 刘昕璐.慕课交大首期完成率3%[N].中国青年报,2014-03-21.
[2] 邱均平,欧玉芳.慕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5).
通常教学时我们大都是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可以怎样计算?”“还可以怎样计算?”……一连串的琐碎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老老实实地逐一回答,很多教师误认为这“一问一答”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这种过于琐碎、肤浅的问题,几乎没有了探索的空间,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而言,毫无锻炼之效. 在这种对话教学中,教师缺乏与学生在思维、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交融.
策略一: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提供可探究的话题
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提供一种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活性状态下的对话机制,使学习在思想、情感与认识上得以充分直接的交流、合作与共享. 我们提的问题要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间.
策略二:为学生创设探索的空间,提供可探究的情境
为巩固分数的概念,我们可设计 “把一张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的判断题 . 教师也把学生分成两部分:认为这句话正确的学生为正方,认为错误的为反方,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正方生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把纸片从中间对折,撕开):这其中一份难道不占■吗?
反方生1(把纸片撕成大小不等的两片):这一片难道是■吗?
正方生2(出示自己的分法):我们是把纸片平均分成两份,难道不占■吗?
反方生2(也出示自己的分法):可是题目并没有说平均分啊,你们说,这一小片可能是■吗?
师:好!刚才辩论中,反方抓住题目是否“平均分”这个关键点,一举攻破了正方的观点,使得问题得到解决.
上述案例,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彼此对话,相互交流,通过学生个体之间思维的碰撞和交融,来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 学生之间相互弥补,使得学习变得有趣,并且富有创意,提高了交流、沟通的能力. 同时,也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从而达到共享数学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策略三:为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明确探究的目标
“20以内退位减法”的教学一直困惑着我们,比如,教学15 - 9.通常题目一出示大多数学生就能一口报出答案. 教材中的动手摆一摆、拨一拨的操作过程是学生明确算理的过程,该如何教学?
师:老师给小朋友出一道题:15 - 9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说出你是怎么算的,更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
学生们纷纷动手摆了起来,师巡视,过了一会儿,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
生1:15 - 9 = 6,我是这样想的,我把15分成10和5,10 - 9 = 1,1 + 5 = 6.
生2:15 - 9 = 6,我是这样想的,我把9分成5和4,15 - 5 = 10,10 - 4 = 6.
……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看到教师在整个“对话”活动中起激活、指引、协调、点拨的重要作用.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不仅要用脑子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身体感官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现象二:教学中,我们还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者虽有意在课堂上引发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但效果却丝毫体现不出来
开学不久,我听了一节五年级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课,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正在借助学具探究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观察,几分钟以后……
师:(语调严肃,环顾四周)下面,我找几名同学向我汇报一下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气氛紧张, 学生个个把头埋得低低的,极力回避老师威严的目光. 只有稀稀拉拉的3,4名同学战战兢兢地举起手来. )
策略四:点燃孩子对话的愿望,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本身要求参与. 我们怎样培养孩子参与、介入的心态呢?首先,要创建一种民主的氛围;其次,教师自己要有一种参与的心态,与学生共同探究,体验学生正在体验的一切,在学生有困难时,要能够做好顾问,当好参谋,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