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发表云网!为您提供杂志订阅、期刊咨询服务!

企业战略分析大全11篇

时间:2022-02-27 06:29:38

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企业战略分析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企业战略分析

篇(1)

战略定位分析的立足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成本领先战略。以战略发展为目标导向,通过有效的方法,让企业在行业中凭借成本优势,获取更多的竞争主动权;二是差异化战略。多元化的市场环境,强调企业在产品性能、销售体系、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符合行业需求的产品性能,以更好地获取市场,增加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重点集中战略。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中,市场细分作为重要的战略手段,通过目标定位,让产品针对某一特定消费领域,提供特性的消费需求。这样一来,企业不仅可以夯实竞争优势,而且在重点集中战略的引导之下,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2.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分析作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框架中的基本内容,旨在确定企业的价值链,进而明确价值活动之间的联系。因此,价值链分析强化了企业成本管理,并在竞争优势与成本优势的双重条件之下,为企业创造高效率的创造价值。具体而言,价值链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业价值链分析。将价值链分析延伸至企业上下游,为企业改善各方关系,进而形成良性的作业连;二是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通过对企业竞争对手成本的测算与比较分析,对自身的优劣进行明确,进而为企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三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强化对如何提高增值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消耗与浪费等的分析。

3.成本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一环,通过对成本动因的识别、分析,强化对企业成本的有效控制。具体而言,成本动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性成本动因。该动因对于企业基础经济结构起到决定性影响,其所包括的技术、经验等要素,为企业的成本结构分析构建了基本框架;另一类是执行性成本动因。该动因影响并决定了企业操作程序的成本动因,其包括企业的产品结构、厂房建设等要素。从一定层面而言,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成本动因分析的延续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战略成本管理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国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但从实际来看,很大部分企业在战略成本管理上,缺乏良好的思想认识,忽视了战略成本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首先,企业缺乏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战略成本管理流于形式,难以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有力支撑;其次,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落实不到位,未能有效地运用到战略分析、战略评估等工作之中,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力难以充分体现;再次,企业在战略成本管理上,缺乏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缺乏足够的投入与支撑,以至于战略成本管理难以实质性开展。

2.战略成本管理缺乏全面性,企业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战略成本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强调企业各部门主动参与、协调配合。但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呈现出财务部门“单肩挑”的尴尬局面,各部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且缺乏良好的协调配合,以至于战略成本管理难以全面落实。(1)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只由财务部门承担,会计人员负责成本预算、对比等工作,而与之联系密切的采购、销售等部门,却鲜有参与,以至于战略成本管理难以全面而有效落实。特备是成本预算编制,缺乏各部门的参与,导致成本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2)战略转变存在滞后性,在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更多地是被动应对,而缺乏战略的及时转变,以至于企业在战略成本管理缺乏“战略”的显著特性;(3)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视角存在局限性,“战略性”不足,且管理的全面性不够,出现战略管理“四不像”的尴尬情形。

3.产品成本控制不到位,忽视售后服务的重要性。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所在,也是企业战略性发展的有力支撑。产品成本控制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在于产品的设计与研发等环节。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企业在产品成本控制仍不到位,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在产品设计、研究开发等环节的成本控制不到位,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企业缺乏对售后服务的重视,以至于售后服务未纳入战略成本管理之中。这样一来,企业虽然在售后服务中节省了一定的成本支出,但售后服务不到位所带来的品牌形象受损、顾客流失等问题,对于企业的战略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这也强调狠抓落实售后服务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三、强化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的策略

1.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意识,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应正确的认识当前的市场形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主动构建核心竞争力,以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很大部分企业仍沿袭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注重以目标利润为导向下的经营管理,以至于成本管理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意识是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也是契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必要措施;其次,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战略性,应立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不能与市场需求向相脱节,而是注重战略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基于战略的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图,从中可以知道,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与实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强调战略目标导向下,成本管理的有效落实。

2.营造良好的战略成本管理环境,强化产品设计、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

当前,企业对战略成本管理认识不到位,战略成本管理的缺乏良好的内部环境。因此,企业要强化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地位,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特别是在成本预算编制等环节,应实现各部门积极参与、各司其职,确保成本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做好教育培训等工作,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这也是提高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工作。与此同时,产品设计、研发阶段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强化这些环节的成本控制,对于企业战略发展十分重要。

3.强化知识资本管理,落实非生产环节的成本动因分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强化知识资本管理是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企业要以战略的眼光,强化对知识资本的开发、管理,促使知识资本管理与战略成本管理有机结合,提高核心竞争力。此外,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及面广,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对于非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要对非生产环节的成本动因进行全面而有效的分析,并对结构性成本动因有进一步的了解。充分考虑成本动因分析,让非生产环节的成本管理落到实处。

篇(2)

Abstract: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enterprises in the strategy formulation process, internal, external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commonly used analysis method, for enterprises to develop the strategy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enterprise strategy;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y analysis method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3-0020-02

战略”原是一个军事术语。20世纪60年代,战略思想开始运用于商业领域。对于企业而言,战略是以未来为基点,为寻求和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做出的有关全局性的重大筹划与谋略。一个成功的战略是建立在科学的战略分析基础上制定的,战略分析方法常用的有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等。

一、战略管理过程

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分9个步骤,见图1:

图1 战略管理过程示意图

1.企业的愿景使命

愿景,是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期望和描述;是企业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发展的蓝图。使命,是组织存在的原因理由及服务公众的形象定位。它们是企业战略制定和评估的依据。

2.企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直接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如政府、股东、供应者、竞争者、顾客、公众、媒介、社区等;一类是只能间接地影响企业活动和决策的环境因素,如政治、经济、科技、社会文化等客观环境因素。

3.发现机会和威胁

分析了外部环境之后,企业管理者需要评估外部环境中哪些机会可以利用,以及企业可能面临的威胁。机会和威胁都是外部环境的特征。

4.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内部的各种环境因素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企业资源状况(人、财、物、信息、技术等);二是企业在市场营销、财务、生产、研究与开发、人事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现实表现;三是企业管理者是否在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研究与开发以及企业文化等方面使用了正确的方法。

5.识别优势和劣势

优势是企业可开发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积极的内部特征,是企业与众不同的能力,即决定作为企业竞争武器的特殊技能和资源;劣势则是抑制或约束企业目标实现的内部特征。

6.确定企业的宗旨和目标

管理者根据SWOT分析结果确定企业的经营宗旨和战略发展目标。

7.制定战略

战略需要分别在公司层、事业层和职能层设立。在这一环节企业将寻求恰当的定位,以便获得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

8.实施战略

战略实施就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无论战略制定得多么有效,如果不能恰当地实施仍不可能保证企业的成功。另外,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最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固然重要,但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执行计划的主动性也同样重要。

9.评价战略

战略评价就是通过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审视战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战略的效果如何?需要做哪些调整?这涉及到控制过程。

二、战略分析方法

1.PEST分析

PEST分析是指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⑴政治法律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

⑵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内容。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及其增长趋势,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变化情况以及通过这些指标能够反映的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

⑶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审美观点、价值观念等。

⑷技术环境,除了要考察与企业所处领域的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外,还应及时了解:①国家对科技开发的投资和支持重点;②该领域技术发展动态和研究开发费用总额;③技术转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④专利及其保护情况,等等。

2.波特五力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见图2。五种力量的不同组合变化 最终影响行业利润潜力变化。

图2 波特五力模型图

⑴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⑵购买者的议价能力。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

⑶新进入者的威胁。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

⑷替代品的威胁。两个处于同行业或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

⑸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大部分行业中的企业,相互之间的利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企业整体战略一部分的各企业竞争战略,其目标都在于使得自己的企业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所以,在实施中就必然会产生冲突与对抗现象,这些冲突与对抗就构成了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3.SWOT分析模型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见表1。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表1 SWOT分析模型图

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可采用PEST分析或波特五力分析的结果。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⑴优势+机会。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可以用自身内部优势撬起外部机会,使机会与优势充分结合发挥出来。然而,机会往往是稍瞬即逝的,因此企业必须敏锐地捕捉机会,把握时机,以寻求更大的发展。

⑵机会+劣势。当环境提供的机会与企业内部资源优势不相适合,或者不能相互重叠时,企业的优势再大也将得不到发挥。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就需要提供和追加某种资源,以促进内部资源劣势向优势方面转化,从而迎合或适应外部机会。

⑶优势+威胁。当环境状况对公司优势构成威胁时,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出现优势不优的脆弱局面。在这种情形下,企业必须克服威胁,以发挥优势。

篇(3)

社会网络理论自出现以来,一直被用于研究社会学问题,这极大的限制了社会学理论的拓展。尤其70年代以后,网络的高速发展及影响得到经济学者和管理学者的重视,他们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网络。从社会学角度出发研究战略网络,主要观点是认为战略网络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不仅包含经济关系,更包括社会关系。

1.2从经济学角度出发

经济学主要是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该理论把网络组织定义为企业之间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安排。相关的定义主要有:Jarillo把企业网络看作一种不同于市场和科层的更加优化的中间组织模式;喻卫斌指出网络组织既有市场组织的特点,又有企业组织调解的特征,是企业和市场的相互融合。

1.3从管理学角度出发

从管理学界定网络组织,往往从组织间关系、组织运作和企业战略角度出发。J.C Jarillo将其定义为:相互独立的企业间为了获得并维持相对于它们网络外部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所进行的长期的、有目的的合作安排(J.C Jarillo 1988);Hans和Hirsch(1998)提出,战略网络是为了促进长期的合作而存在于合法的、正式的独立企业间的协调合作;Levin(1999)认为,构建战略网络是为了获得互补的资源和能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等;Gulati(2000)并没有明确提出战略网络的定义,但他所理解的战略网络是组织间持久的、稳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组织间联系。①

上述分别是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对网络组织的定义分析,本文在各个学科相互兼容的基础上,从战略角度定义网络组织,体现网络组织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性。综上,战略网络是企业与其供应商、消费者、竞争对手或其他企业为了获得并维持相对于他们网络外部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而联结成的长期的、有目的的组织间合作体系。

2.战略网络构建分析

要构建战略网络,必须先分析战略网络的竞争优势和环境,然后才能根据企业的能力构建战略网络。

2.1必要性分析

对战略网络构建的必要性分析主要在竞争优势上。内在性竞争优势,是指战略网络中的节点企业,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和战略行动积累的战略网络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技术资源等等。在战略网络中,维系网络关系的就是企业的资源,网络可以使企业更容易获得所需资源,进而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动态性竞争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战略网络系统的组织管理过程,即战略分析、战略设计、战略执行、战略评价和战略调整等四个不同的过程,企业通过五个环节的战略管理运作,形成张钢(2004)所提的资源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动态能力②。企业具备了资源获取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充分把握外部环境,并结合战略网络中具备的内部优势,充分发挥战略资源和核心优势,使得企业不断获取竞争优势。

2.2环境分析

2.2.1宏观环境分析

宏观环境包含很多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企业没有必要对所有的因素都进行分析,只需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即可。

(1)政治法律

政治法律方面,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等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政府的限制性或鼓励性政策。因此,企业在进行构建战略网络时,应了解本国及其他相关国家的法律规定。

(2)经济环境

在经济环境方面,企业应关注GNP发展趋势、财政货币政策、利率水平、市场需求、通货膨胀程度及趋势等方面,以判断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人民的购买力水平。

(3)技术环境

在技术环境方面,企业应关注国家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相关产业研究开发支出、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知识产权及专利保护等方面。

(4)社会文化

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企业应关注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年龄分布及趋势、就业预期水平、教育水平、工作方式、社会价值观等方面。这些因素不但影响了消费者的需求,还会引起社会成员的态度和网络文化相容性的大小。

2.2.2微观环境分析

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是构建战略网络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1)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了解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能力,可以通过四方面来确定:①与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规模和销售增长率进行对比,分析自己产品的竞争力;②对中间商的销售进行评价,观察其销售能力;③对自己企业的研发能力进行评价;④判断企业的市场决策能力。

(2)企业财务状况

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看以下指标:①收益性指标,如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等,判断企业的获利能力;②安全性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③流动性指标,如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④成长性指标,如销售收入增长率、产值增长率等;⑤生产性指标,如劳动装备率、劳动生产率等。

(3)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结构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组织结构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适应,就会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就会束缚企业发展。通常情况下,判断组织结构是否有效,主要有:①管理层次和幅度的合理性;②职责和职权是否对等。

(4)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撑,是全体员工的信仰和价值观。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使员工将企业的利益位于自身利益之上。

3.战略网络框架

本章主要从战略网络的目标选择和定位、战略网络合作伙伴的选择、战略平台、战略网络合作的形成四个部分来构建战略网络框架。

3.1战略网络的目标选择和定位

3.1.1战略网络的目标选择

传统的企业战略目标和定位都是从企业自身出发,而研究战略网络的目标和定位要从整个战略网络系统设计上出发。在整个战略网络目标体系中,核心和关键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战略目标。通过对战略网络中的关系分析,结合各个节点的核心能力,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发现企业构建战略网络的机遇和方向,进而有效地制定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网络目标。

3.1.2战略网络定位

(1)网络核心型定位

战略网络中的核心成员具备影响其他成员的能力和条件,当市场发生重大变化时,网络成员中是否有企业采取核心型行为,对整个网络的利益具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核心企业就是为了维持和改善网络系统的健康,同时,核心企业采取这样的行动也保障了自身的绩效。

(2)支配型定位

由于支配型不具有多样性,因此,它们都是不稳定的,是比较脆弱的,不能够及时对市场或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支配型和核心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核心企业在整个网络系统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而支配主宰型则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支配型不鼓励多样性。

(3)缝隙型定位

缝隙型角色就是占据一个狭小的缝隙,但是它能够利用整个网络系统中的资源,开发或增强自己的优势。缝隙型企业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整个系统的健康发展。缝隙型角色对于核心型角色来说,也有重大影响力。

3.2战略网络合作伙伴的选择

战略网络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正确的合作伙伴。一般认为合作伙伴之间一定要具有战略适应性③。企业在与潜在的合作伙伴组建战略联盟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它是否具有良好的战略适应性以提高我在完成企业目标上的成绩?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合作伙伴的选择会侧重于双方的互补性。

有关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指标可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硬指标主要包括市场状况、互补和财务状况等可以在战略伙伴选择过程中客观评估的一些指标,软指标主要包括承诺、融洽性和信任等主观因素④。

但是,目前的商业环境日趋复杂,技术和战略也越来越复杂。这些复杂因素都影响企业寻求正确的合作伙伴。因此,企业如今面临的棘手问题是革新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方法。

3.3战略网络平台

网络平台是战略网络系统的载体,通过这一平台,战略网络中的成员可以通过一系列界面将相关的内容或功能打包并提供给其他网络中的成员。

不论是网络中的核心型成员还是缝隙型成员,制定和执行战略网络都需要借组这个战略网络平台。平台可分为两种构成要素:执行系统和界面。执行系统是用来解决问题和缩小战略网络赖以生产的技术功能中各种方案差距的一套方法。界面是一种有形的展示,是战略网络成员的接入口。只有通过界面,平台才能够实现基础技术具有的功效。

3.4战略网络合作的形成

企业战略网络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企业间的合作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反映的是长期竞争。在长期竞争模式下,存在着长期的收益组合。合作的好处不仅考虑到了交易成本方面,还考虑到了开发和充分利用未来机会方面。所以,合作成为企业必然的选择,企业必须与其他企业甚至是竞争对手进行合作,以增强竞争优势。企业的全部注意力不应该放在如何打败对手,而是放在不断超越自己方面。而企业超越自我的最好方法就是实施合作战略,综合各方优势,获取资源,与合作伙伴一起取得成功。

篇(4)

一、企业战略与核心能力分析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企业在制定管理科学的战略,谋求竞争优势时,往往需要结合外部市场经济的竞争特性去认识和把握。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想生存于市场并取得发展,除了要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关键还在于四项能力即赢利能力、市场占有能力、优势竞争能力及核心能力的培养,其中对企业影响最深远的是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起源于传统的企业能力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早期亚当・斯密的企业分工理论,而20世纪20年代马歇尔的企业内部成长论可以说是该理论的雏形,企业内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与技能相关,这种知识与技能就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创建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为标志,经过斯多克、伊万斯、舒尔曼等人的发展,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具体地说,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包括技术、管理等)以及相关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品牌资源、企业文化等)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将战略的目标描述为“是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体现了企业的效率,企业战略围绕着核心能力指导在竞争中的行动、方向和原则。一套强有力的核心能力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特有的战略活动领域,这些能力置身于企业能够发挥的状态中,就构成了企业的优势,形成了企业特有的生命线。

二、一元化战略分析

一元化战略是将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势聚合于某一特定的产业或产品领域,而不会引起经营结构与市场结构改变的战略。

(一)一元化战略――核心能力的优势体现

从企业的层次来说,专业化的优点体现在可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在少数领域,保证产品或服务的高质量。一元化战略是一种发挥规模经营优势的策略 , 在一元化战略模式下,资源的聚合意味着企业集团在特定的市场中具有集中优势,规模效应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增强风险抗御能力,为推进市场领域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充分的资源支持。因此,虽然企业战略的一元化并非意味着竞争优势取得的必然性,但却是竞争优势生成的基础条件。尤其在资源日显稀缺、竞争空前加剧的现代经济社会,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最直接的战略就是一元化战略。作为一个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中国老字号“同仁堂”,几个世纪以来,历经时势变迁,依然能傲立群芳,从未失去在中国中医药界最强势品牌的地位。自1996年以来,公司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二线产品收入增长,整体毛利率提升,集团公司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资产总额已达到63亿元 ,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权威部门对公司盈利预测,2005、2006年公司净利润将分别同比增长15%和16%。同仁堂人不遗余力地对其品牌悉心维护,始终不渝,没有去搞多元化,一直不断通过技术挖潜、严抓质量搞专业化传统产业经营。同仁堂的核心能力(高质量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中成药制作技术)是使其与其他竞争者明显地区别开来,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攀升的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同仁堂进一步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开拓了包括西亚和东欧的广阔市场,现已在英国、日本、泰国成立分公司,下一步打算在海外开设百家分店。可以说同仁堂的战略是符合历史发展的,符合公司的组织架构的,也应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一元化战略的不足之处――非系统风险较大

一元化虽然具有聚资的优势,但理论上认为这种战略存在较大风险,这种风险可以界定为非系统风险,但其不乏也有市场风险的影响,其原因是特定产业与市场的容量有限, 有时一个企业即使花了很多代价在一个领域努力也不见得有钱赚,即使是生产运营状况十分良好的企业,一旦因为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产品需求大幅下降,企业也将陷入十分窘迫的境地,甚至因此导致整个企业的生存危机。从特定市场领域看,一元化战略似乎无法回避因相关市场容量限制而导致的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这种经营风险的存在是众多企业集团舍弃一元化经营的主要原因。

三、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分析

多元化战略是在现有业务领域基础之上增加新的产品或业务的企业总体战略的基础上制定的。多元化的目的是在分散主业经营风险的同时,使企业获得多个利润支撑点,拓宽利润增长途径,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探求多种可行性发展的道路。

(一)多元化战略的优势――分散风险,扩大市场空间

多元化战略体现了西方证券投资(组合)理论的运用,这也是它最大的优势,理论界曾一度认为多元化是分散投资风险的最佳方法。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认为,不相关金融资产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可以分散个别证券风险即非系统风险。其实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活动,不仅在于分散风险,更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韩国三星集团就是多元化战略成功的典型代表。三星集团在韩国股票交易所的成交额占到了30%以上。三星集团不仅包括电子业务,而且包括造船、化工、金融、汽车等业务。三星电子作为三星集团的主打产业,世界排名第55位,它的业务几乎涵盖了消费电子的所有方面。三星电子1997年负债约170亿美元,而2004年三星电子的不仅没有负债,营业收入还达到了524亿美元,利润率高达18.7%,总利润额大约100亿美元,在全球制造业公司中或许只有GE等少数几家企业能与之相提并论。在美国,三星手机的市场占有率紧逼Nokia,三星芯片生产的支出额已经超过了Intel。三星的多元化将其业务延伸到了世界各地,三星成为了战略的成功者。

(二)多元化战略的不足――经营管理难度大

在实施多元化战略时,由于各领域在技术特征、管理方法、经验以及管理文化氛围诸方面的显著差异,不仅使技术、管理、信息等重要的价值活动无法在各业务领域间共享,还会导致内部控制的阻隔与管理费用的大幅提升。由于企业集团的资源优势被分散于不同的产业或产品领域,致使各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因得不到充分资源规模的支持而最终无法确立,以至很难形成强大的技术领先优势。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伊力特)是新疆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除了主要经营白酒,公司涉足的领域还有饮料加工、食品加工、印刷、建材、房地产、天然气、生物工程、酒店、金融证券、投融资等。从经营范围上看,伊力特已经是一个跨越十多个行业的企业集团。截至2003年,伊力特将上市募集的资金从主业白酒变更到其他行业的投资数额已经达到25960万元。据统计2003年,伊力特的销售收入比2002年下降12.52%,营业利润率和净收益营运指数均有所下降,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已经下降,财务状况十分不佳。

(三)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多元化战略

篇(5)

1965年美国学者安索夫发表了《公司战略》一书,把企业战略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认为战略构造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的计划过程,企业高层的任务是制定和实施战略计划。从此,制定和实施企业战略被看作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并逐步普及。安索夫的研究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标志着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形成了各种理论流派。明茨博格等人在其所著的《战略历程:纵览战略管理学派》一书中,沿着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将战略管理理论归结为十大流派,它们是: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这十大流派分别从各个角度或层次反映了战略形成的客观规律,它们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

近期理论研究的重点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以及信息技术革命的飞速发展,企业、环境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场社会经济变革和企业变革的大潮中,来自学术界、企业界和咨询界的各种管理思想纷纷出现,战略管理理论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观点主要有战略资源学派和核心能力学派。1995年以来,科利斯与蒙哥马利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凭借资源展开竞争:90年代的公司战略》和《创造公司优势》等多篇论文,后又出版了《公司战略:企业的资源与范围》,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基于资源的企业战略理论。

战略资源学派强调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认为企业不可模仿、难以复制、非完全转移的独特资源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企业独特资源以及在特定环境中配置资源方式的基础之上,如果一个企业拥有异质性的且有价值的资源,那么这个企业在资源占有上就具备了一种类似于“垄断”的市场地位,由此而产生持久的竞争优势,获取长期的超额利润。按照科斯利和蒙哥马利的观点,企业资源包括三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组织能力。他们认为资源价值的评估要将其置于所面对的产业环境并通过与其竞争对手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比较,从而定位其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资源价值评估的三项标准: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性。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企业核心能力》一文是核心能力学派的代表作。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以及整合众多技术流的能力,把企业各项的业务紧密融合成为协调一致的整体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1992年斯多克、伊万斯和舒尔曼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基于能力的竞争—公司战略的新规则》,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即生产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斯多克、伊万斯等人的研究对核心能力论的发展进行了有力补充。核心能力学派强调组织内部的技能和集体学习以及对组织的管理技能,认为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于组织内部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学派主张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特有能力为出发点,来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其主要观点有:在对企业竞争本质的认识上,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不在于产品或市场结构而在于其行为反应能力,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他人难以模仿的能力;在识别和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上,认为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组织内的集体学习、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以及组织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在制定和实施企业竞争战略的政策主张上,能力学派强调通过企业内部环境分析,了解企业自身的能力结构并制定竞争战略,通过实施战略建立并保持企业的核心能力,借此赢得竞争优势并获得突出业绩。

其它重要理论的最新发展

(一)集群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集群的概念后,在1998年又发表了《产业集群与竞争》,在该文中波特肯定了企业集群对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性。他认为在一定的地理位置上集中的、相互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可以使企业享受集群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好处,而又可以保持自身行动的敏捷性。基于诚信基础上的企业集群可以减少交易费用,可以使经验、知识、技能在企业之间很快地传播,有利于企业创新机制的培育。集群将是产业组织的发展模式,在未来变幻莫测的环境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体现为集群之间的竞争。

(二)合作竞争战略

美国学者詹姆斯•莫尔在1996年出版的《竞争的衰亡》中提出了一种新的竞争战略形态—企业生态系统观,将生态学的原理用于商业研究,提倡企业应该和谐共生于一个丰富而利益相关的动态系统中。这一新的理念打破了传统的以行业划分为前提的战略理论的限制而力求“共同进化”。1996年纳尔巴夫和布兰登伯格在合著出版的《合作竞争》中提出了企业合作竞争的新思想。他们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不仅有竞争,也应该有合作,是一种可以实现双赢的非零和博弈。这种思想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克服了传统企业战略过分强调竞争的弊端,是对企业在网络经济时代创造价值和获取价值的新思维。(三)边缘竞争战略

1998年布朗与艾森哈特合著的《边缘竞争》一书针对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给企业管理带来的新问题,提出了全新的战略管理理论。其理论基本思想是:企业应该不断变革管理来构建和调整企业的竞争优势,根据一系列不相关的竞争力来彻底地改造企业优势,保持企业在无序和有序之间的微妙平衡。边缘竞争战略把如何制定战略目标和如何实现战略目标两个方面的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地寻找新的战略目标以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方法,这种战略充分显示出企业的关键动力就是应变能力。边缘竞争理论认为战略是公司不断调整组织结构形式,与组织结构调整相适应采取半固定式的战略趋向是一种必然结果。

(四)价值创新战略

2005年由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合著的《蓝海战略》一书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蓝海战略要求企业把视线从市场的供给一方移向需求一方,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转向为买方提供价值的飞跃。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看市场以及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筛选与重新排序,企业就有可能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从而摆脱“红海”(血腥的已知市场空间),开创“蓝海”(新的未知市场空间)。在研究1880年-2000年30多个产业150次战略行动的基础上,作者指出价值创新是蓝海战略的基石。价值创新挑战了基于竞争的传统教条即价值和成本的权衡取舍关系,让企业将创新与效用、价格与成本整合一体,不是比照现有产业最佳实践去赶超对手,而是改变产业远景框架重新设定游戏规则;不是瞄准现有市场高端或低端顾客,而是面向潜在需求的买方大众;不是一味细分市场满足顾客偏好,而是合并细分市场整合需求。蓝海战略的颠覆性思想反映了在当今商业现实和竞争态势下,全球企业界对寻求新的手段以实现获利性增长的强烈渴望,为企业指出了一条未来发展的新道路。

当前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理论研究的内容趋于融合各学派的观点。战略管理的本质就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随着环境日益复杂,竞争更加激烈,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从总体上加强长远的综合管理。外在的研究形势和内在的学科特征相结合,促使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要进一步打破各个理论学派从某个角度或方面分析问题的局限,逐步融合各种先进的理念和思想,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严密的理论体系。

理论研究的范围趋于综合各学科的知识。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管理学的范畴,而是渗透到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各个学科之中,在更大的范围里体现了战略管理工作和战略管理学科的综合性。不同学科的相关理念和思想相互作用,促进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和全面完善。

理论研究的思路趋于兼顾刚性和柔性的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一方面继续重视产品和技术等硬性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于理念和宗旨等软性因素的分析。在研究如何扩大产品市场、创新生产技术以提高企业的刚性同时,也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先进的理念,建设优秀的文化以提高企业的柔性。

理论研究的方法趋于规范和科学。战略管理是一门社会科学,其理论研究很难借助仪器进行精确的测量,并运用公式展开科学的计算,尤其是过去技术不发达和统计手段落后。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于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手段,战略管理研究将逐渐从过去主要以经验判断为主的定性分析方法,转变为更加科学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规范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2001(6)

篇(6)

企业战略的成功只有在多方面的因素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能够实现。但是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应该包括5个方面:(1)公司战略内涵;(2)公司战略资源;(3)企业竞争能力;(4)企业领导者;(5)企业战略环境。前面四点可以归类为内部原因,第五点为外部原因。

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环境的支撑,并且环境任何时候对战略的运行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的概念是广泛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等多种要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市场需求。在考虑战略的影响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战略自身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企业的主题战略是经过战略研究形成的企业的使命、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本身的风险就是战略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战略的指导方针和指导思想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规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的变化是诱发企业战略风险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对企业战略风险的进一步细化还要从环境入手,同样,对环境变化的分析也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进行。

根据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经济环境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其中,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有:

1.经济全球化

由于信息技术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资源配置从局部转向全球,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进行分配和选择,打破了传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原理,世界范围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因素有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竞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竞争的主体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向跨国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

2.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

(1)新兴技术及其不确定性。新兴技术产生的不确定性则完全不同,这种不确定性的来源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与人自身的思想框架的偏见和局限有关,是一种“认识的风险”(epistemicrisk)或者称之为“剩余不确定性”(residualuncertainty)。

(2)新兴技术的创造性毁灭。新兴技术具有“创造性毁灭”(creativedestruction)的特质,即它可以创立一个新行业或者改变一个老行业,对传统价值链产生冲击;它改变了企业价值链结构,改变辅助价值链,并且重新定义其业务范围;它改变竞争规则,改变原来的基础结构、程序、组织结构、能力、思维模式、范式等。面对新兴技术的“创造性毁灭”,企业往往需要直面死亡或者自断命脉。同时,新兴技术具有“赢者通吃”的特质(即先动者优势和“马太效应”)。

来自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管理思维的变化。

管理思维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中,企业如果对知识管理的浪潮视而不见,就将错过探索商业和技术前沿的良机。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它的最大特点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2)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扁平化组织。所谓扁平化组织结构,就是通过破除公司自上而下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可不设中层管理机构),压缩职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裁减冗员来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从而使组织变得更灵活、敏捷、富有弹性和创造性。

(3)柔性管理。“柔性”是相对“刚性”而言的,即弹性、灵活性是也。所谓柔性管理,是指对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具有响应能力和对企业内部因素变化具有应对能力的管理。它的核心和目的是怎样使企业资源具有柔性,即各种资源更加灵活有效的使用程度。[摘要]伴随着社会进步而来的需求多样性以及技术创新速度的提高和社会巨大变化,导致产业间的竞争与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进入超竞争状态,使企业的外部环境更具动态特征和不确定性。企业环境中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控制是管理的核心问题,而由此产生的战略风险也是企业无法回避的。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为我国的各种企业在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理论思路,对风险因素诱发企业战略变化的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战略变化企业战略风险路径分析

一、企业战略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战略风险的成因是很多的,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系统原因和非系统原因,本文主要从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来对企业战略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

企业战略的成功只有在多方面的因素得到满足的条件下才能够实现。但是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应该包括5个方面:(1)公司战略内涵;(2)公司战略资源;(3)企业竞争能力;(4)企业领导者;(5)企业战略环境。前面四点可以归类为内部原因,第五点为外部原因。

战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环境的支撑,并且环境任何时候对战略的运行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的概念是广泛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法律、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等多种要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市场需求。在考虑战略的影响因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战略自身产生风险的可能性。企业的主题战略是经过战略研究形成的企业的使命、发展方向、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指导思想。战略本身的风险就是战略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战略的指导方针和指导思想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规律。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环境的变化是诱发企业战略风险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对企业战略风险的进一步细化还要从环境入手,同样,对环境变化的分析也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进行。

根据全球经济发展的现状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经济环境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其中,来自外部环境的变化有:

1.经济全球化

由于信息技术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资源配置从局部转向全球,在世界范围内重新进行分配和选择,打破了传统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原理,世界范围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因素有了巨大的变化,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竞争程度的加剧,企业竞争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竞争的主体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向跨国企业、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

2.技术革命和技术创新

(1)新兴技术及其不确定性。新兴技术产生的不确定性则完全不同,这种不确定性的来源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与人自身的思想框架的偏见和局限有关,是一种“认识的风险”(epistemicrisk)或者称之为“剩余不确定性”(residualuncertainty)。

(2)新兴技术的创造性毁灭。新兴技术具有“创造性毁灭”(creativedestruction)的特质,即它可以创立一个新行业或者改变一个老行业,对传统价值链产生冲击;它改变了企业价值链结构,改变辅助价值链,并且重新定义其业务范围;它改变竞争规则,改变原来的基础结构、程序、组织结构、能力、思维模式、范式等。面对新兴技术的“创造性毁灭”,企业往往需要直面死亡或者自断命脉。同时,新兴技术具有“赢者通吃”的特质(即先动者优势和“马太效应”)。

来自企业内部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管理思维的变化。

管理思维对环境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中,企业如果对知识管理的浪潮视而不见,就将错过探索商业和技术前沿的良机。知识管理就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它的最大特点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2)企业组织结构创新──扁平化组织。所谓扁平化组织结构,就是通过破除公司自上而下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可不设中层管理机构),压缩职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裁减冗员来建立一种紧缩的横向组织,从而使组织变得更灵活、敏捷、富有弹性和创造性。

(3)柔性管理。“柔性”是相对“刚性”而言的,即弹性、灵活性是也。所谓柔性管理,是指对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具有响应能力和对企业内部因素变化具有应对能力的管理。它的核心和目的是怎样使企业资源具有柔性,即各种资源更加灵活有效的使用程度。二、诱发路径分析

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任何企业都处在一种动荡、不均衡和巨大不确定的混沌环境中,环境变化推动了组织变化,使组织从一个状态进入到另一个不同的状态,这些不同的状态包括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等,企业战略变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其同环境保持在资源能力以及组织上的匹配性。因此,研究战略变化的诱发路径必须直接从根本上入手,也就是从最初进行战略变化的动因入手。由于导致企业战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重大变化,因此,企业在实施重大战略变化之前,有必要认清环境变化的因素、性质、趋势及其对企业以及行业所带来的冲击。企业通过不断对战略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这里所说的环境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变化所形成的冲击;二是内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在实现既定战略方面带来的冲击。此外环境变化还具有趋势特征,这些变化的特征会给企业各个层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这些影响更多是以突变的、不可逆的、非线性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涉及到组织内部不同的组成部分以及内在联系。企业在处理这些由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问题,应充分考虑其趋势特征,如果这些趋势特征触及到了企业战略层面或使企业的经营的假设前提发生变化,那么战略变化就是不可避免的。环境的变化将会打破企业原有的运行机制。战略变化的动力就来自于环境变化对内部系统的冲击所造成的压力。变革的压力涉及到企业各个层面,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战略风险,可以认为战略变化诱发是按照环境变化变革压力战略风险战略变化的路径进行的。环境变化是战略变化的最根本动因,而战略风险是战略变化的直接诱发因素。分析变革压力的特点,可以提炼出战略风险的作用范围、风险的性质、种类等特征,从而更准确有效地引导战略变化,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分析战略风险是为了寻求实施战略变化的最佳手段,对战略变化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并不是说企业只能被动地承受风险。

在环境变化引发风险的过程中,环境变化对战略风险形成的作用有所不同,并且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1)环境变化的易逝性,易逝性对风险的连续性构成直接的影响。(2)环境变化的深度。(3)环境变化的多样性。从上面关于风险范围的论述可以看出,环境变化的多样性对其具有较强的作用,环境变化的维度越大,其形成的风险维度也就越大。同时,环境变化的多样性又促使战略风险多样化的产生。大范围多种类的风险形成的风险体系将会对战略风险的性质构成影响。

以上分析了环境变化和战略风险的特征指标以及其内在联系,下面将着重讨论战略变化的特征指标及其与战略风险的联系。(1)战略变化的持续性。战略风险的连续性与战略变化的持续性有较强的相关性,一般来说,战略变化意图的形成是不连续的,它是一个跳跃的运动过程。而战略变化的效果由于难以量化,所以无法证明其具有连续的性质,这里战略变化的持续性描述的是变化在一个时间段内存在的事实,是指战略变化的时间跨度。(2)企业战略变化的方式。即,是主动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还是等问题暴露出来以后再提出解决方案,或者利用“后发优势”采取更为合理的解决途径,以往的研究一般将企业战略变化分成主动式与被动式,以代表企业面对风险的不同态度。笔者认为在目前环境下,企业只有积极地面对风险,主动地接受变化,才有生存的可能,但应对变化的方式可能不同,因此对于战略变化的方式采用进攻式和防御式的划分较为合适。(3)战略变化的幅度。战略变化的幅度反映变化的程度,是指改变后的状态与原状态之间的差异。由于这种差异很难量化,所以大多用定性的方法加以描述。企业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通过一系列的细微调整形成战略大幅度的变化。(4)战略变化的范围。范围指的是在战略变化幅度相同的情况下,变化所涉及的内容。一般来说,战略变化的幅度越大,变化的范围也就越大,反之亦然。所以讨论不同幅度下的战略变化的范围是无意义的。同时可以看出风险的性质通过影响战略变化的幅度亦对战略变化的范围有作用。此外,与战略变化的范围有较强相关性的是风险的维度,从维度的含义可以看出他表征的是风险的作用范围,虽然战略变化的范围不可能与风险的维度一一对应,但是企业也不可能通过小范围的战略变化解决大范围存在的风险。从这个角度上讲,风险的维度越大,其造成的战略变化的范围也就越大。

三、总结

现代企业己经进入了超竞争的时代,企业战略管理将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资源的获取、核心能力的培育己经成为战略管理关注焦点和考虑的中心。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的实施、以及管理和控制都是企业的战略行为和战略活动,由于这种活动和主体和客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管理者的主观特性以及与竞争对手的博弈,同时顾客的价值感受和观念的变化都会对企业的战略目标产生重大的变化。一旦企业的战略目标无法正常实现,就会出现战略风险,而保证战略成功的某些必要条件存在不能随时满足合理需要而对战略造成负面影响或破坏,就会导致战略目标无法实现。

参考文献:

[1]GorgeSDay,PaulJHSchoemaker,RobertEGunther.WhartononManagingEmergingTechnology[M].NewYork:JohnWiley&SonsInc,2000.

[2][美]NarayananVK.程源,高建,杨湘玉译.技术战略与创新——竞争优势的源泉[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篇(7)

企业总是处于特定的市场。一个特定市场中的竞争,远不止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而是存在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潜在的加入者、代用品的威胁、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者间的抗衡。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特定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决定着特定市场中获得利润的最终潜力从战略制订的观点看,五种竞争力量共同决定特定市场竞争的强度和获利能力。但是,各种力量的作用是不同的,常常是最强的力量或是某股合力共同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一个特定市场的企业,其竞争战略目标应是在此特定市场中找到一个位置,在这个位置上,该企业能较好地防御五种竞争力量,或者说,该企业能够对这些竞争力量施加影响,使它们有利于本企业。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时,应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分析每个竞争力量的来源。

1、潜在加入者的威胁

这种威胁称为进入威胁。进入威胁的状况取决于进入障碍和原有企业的反击强度。决定进入障碍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迫使新加入者必须以大的生产规模进入,并冒着现有企业强烈反击的风险;或者以小的规模进入,但要长期忍受产品成本高的劣势。这两种情况都会使进入者却步不前。

产品差异优势:产品差异优势是指原有企业所具有的商标信誉和用户的忠诚性等。它所形成的进入障碍,新加入者要用很大代价来树立自己的信誉和克服现有用户对原有产品的忠诚。

资金需求:资金需求所形成的进入障碍,是指在这种特定市场经营的企业,不仅需要大量资金,而且风险大,进入者要在握有大量资金、冒很大风险的情况下才敢进入。

转换成本:这里说的转换成本是指购买者变换供应者所支付的一次性成本。

销售渠道:特定市场的正常销售渠道,已经为原有企业服务,新加入者要进入该渠道,必须通过让价、合作广告和津贴等办法,来使原销售渠道接受自己的产品。这样就形成了进入障碍。还有其他因素。

2、现有竞争者的抗衡

众多的或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当一个特定市场的企业为数众多时,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为了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取得更高的利润,而突破特定市场的一致行动的限制,独立行动,采取打击、排斥其他企业的竞争手段。这势必在现有竞争者之间形成激烈的抗衡。特定市场增长缓慢:在特定市场快速增长时,由于各企业可与特定市场保持一致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各自握有的资金和资源的作用来发展自己,因而竞争比较缓和。特定市场处于缓慢增长时,有限的发展势必使各企业为了寻求自己的出路,把力量放在争夺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上,从而使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激化。高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当一个特定市场固定成本较高时,企业为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势必采用增加产量的措施。企业的这种发展趋势,会使生产能力过剩,而且还会导致价格大战,从而使现有竞争者的竞争激化。产品统一性高和转换成本低。一个特定市场的产品若差异性高,购买者必然是按照对某些特定销售者的偏好和忠诚性来购买,生产企业间的竞争就会缓和。反之,产品统一性高,购买者所选择的是价格和服务,就会使生产者在价格和服务上展开竞争,使现有竞争者之间的抗衡激化。同样,转换成本低时,购买者选择自由,也会产生相同的作用。规模经济的要求。在规模经济要求大量增加企业生产的特定市场,新的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加,就必然会经常打破特定市场的供需平衡,使特定市场产品供过于求,迫使企业不断降价销售,强化了现有竞争者的抗衡。不同性质的竞争者。任何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目标、条件制定自己的战略,并设法在竞争中取胜。所以,竞争者的性质不同,采取的竞争方式和手段不同。退出障碍:退出障碍是指经营困难的企业在退出特定市场时所遇到的困难,这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专业化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其清算价值低或转换成本高。 退出的费用高。每个特定市场的进入障碍和退出障碍的高低是不同的,这样就会形成不同的组合。

转贴于 3、代用品的压力

代用品是指那些与特定市场的产品具有同样功能的其他产品。代用品的价格一般比较低,它投入市场,会使特定市场产品价格的上限只能处在较低水平,这就限制了特定市场的收益。代用品的价格越有吸引力,这种限制作用也就越牢固,对特定市场构成的压力也就越大。正因为如此,特定市场与生产代用品的其他特定市场进行的对抗,常常是特定市场所有企业采取共同措施。

4、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和供应者讨价还价能力

任何特定市场的购买者和供应者,都会在各种交易条件上尽力迫使对方让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收益。在这个过程中,讨价还价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作为供应者还是购买者,其讨价还价均能力由以下因素决定。

特定市场的集中度:不论购买者特定市场或供应者特定市场,如果程度比对方高,由几家大公司控制,这就提高了自己的重要地位,使对方不得不接受自己的条件成交。交易量的大小,若购买量占供应者供应量的比重大,购买者讨价还价的地位就高;若供应量占购买者购买量的比重大,供应者讨价还价地位就高。产品差异化情况:如果是标准化产品,购买者确信还可能找到对自己更有利的供应者,他们就可在讨价还价中持强硬态度。如果是差异性产品,供应者知道购买者别处买不到,供应者就会在交易中持强硬态度。转换供货单位费用的大小:购货单位转换供货单位的费用大,转换困难,购货单位讨价还价的地位自然就低。反之,购货单位可以轻易地转换供货单位,其讨价还价的地位自然就高。纵向一体化程度:若购买者已实现了后向一体化,就会使供应者处于不利地位。若供应者实现了前向一体化,就会使购买者处于不利地位。信息掌握程度。谁掌握的信息多,谁就会占主动地位。其他因素。当供应者的产品对购买者的产品影响大时,供应者的讨价还价地位就高,当批发商、零售商能左右最终购买者的购买决策,影响其是否购买某种产品时,他们就取得了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特定市场结构分析的目的在于了解特定市场的竞争力量及其基本情况,明确与这些竞争比较,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确定本企业对各种竞争力量的态度,以及采取的基本政策,制定出有效的竞争战略。其中包括如何抵制进入者,如何与代用品竞争,如何提高与供应者和购买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如何应付原有竞争者的抗衡等。这些都是在特定市场结构分析基础上应考虑的问题。

二、产业内特定战略集团分析

产业内特定战略集团分析,是按照产业内各企业战略地位的差别,把企业划分成不同的战略集团,并分析各集团间的相互关系和集团内的企业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产业及其竞争状况。一个产业内的企业,在战略上会有许多共同点,但也会有许多不同点。战略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纵向一体化程度不同。有的企业自己生产原材料和零部件,有的则完全从外部采购,有的企业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网点,有的则全靠批发商和零售商。专业化程度不同。有的企业只经营某一种产品和服务项目,有的则生产多品种多规格的产品和服务,有的甚至是跨产业经营。研究开发重点不同。有的企业注重争取开发新产品的领导地位,不断投放新产品,有的企业把研发重点放在生产技术上,力争在质量和成本上取得优势。营销重点不同。有的企业重视维持高价产品,有的企业则采取低价策略展开竞争;有的企业特别重视对最终用户的推销活动,有的企业主要采用为中间商的服务来扩大疏通渠道。

篇(8)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的调整阶段,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全面的实现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的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理论与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实际意义。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及关系

1.企业文化的涵义

所谓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自身长时间的经营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特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企业员工价值观念与员工服务意识的总体体现,为当前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通过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使企业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这也是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原因。

2.企业战略管理的涵义

所谓的企业战略管理为企业根据自身的内部与外部实际情况,确定出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制定出具体的管理实施计划。

3.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

企业的总体目标可带动企业战略,同时企业战略必然推动企业文化。企业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首先确定出企业发展的目标,并制定战略发展规划,这些规划的实施需要企业战略管理团队的支持与实施,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战略管理是以企业文化为基础而开展的,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与企业文化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同时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增强也与企业战略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从该种层面上讲,两者之间为一种互为基础的关系。

其次,企业文化为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手段,企业战略管理工作制度的确立与具体的实施均是以企业文化为行为导向的,企业拥有良好的文化环境可对企业战略管理工作起到有效的激励功能,促使企业员工对企业做出的各种战略管理政策做出更为积极的响应,更好的实现企业员工意志的凝聚,促使企业员工为了更好的实现企业制定的战略管理目标而不断的奋斗。

最后,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之间有着相互促进与相互交融的关系,相互促进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为企业战略管理与文化导向相符合,企业的各种行为准则与企业员工具体的行为价值观相一致。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影响

1.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正面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实现员工个人利益思想的约束,帮助员工将个人的目标转移到企业战略目标上来,通过对员工进行良好的企业文化教育,可让员工相信企业的具体经营观念,同时在良好的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企业员工为了更好的达到自身的人生目标,积极主动的为企业做出贡献,将企业利益放到优先的考虑位置。若员工认可企业的经营观念,则员工必然将自身价值观与企业的发展相协调,则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必然带来较强的满足感,随着员工满足感的不断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也必然增加,这同时也会促使员工自身的发展,有效的激发员工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更为主动的为企业服务。另外,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员工也会产生社区意识,和企业形成上下一致的思想体系,将企业的发展与员工的进步拉入到同一个战线中。

其次为可实现企业系统稳定性的提升,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可为员工提供出非常明确的指导,从而实现企业员工凝聚力的有效提升,同时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对员工的文化态度有着潜移默化的规范作用,促使员工的行为举止更为规范,促使员工从内心接受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这同时也必然会降低企业管理工作所需成本,实现企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分配,这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企业文化可有效的实现企业效能的提升,在企业文化的作用下,可帮助企业的员工更好的了解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员工对企业实际情况的了解将更为深入,有效激发员工主动管理意识,实现自我的有效约束与管理,这必然转变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实现企业主动管理机制的提升。

2.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负面影响

首先为影响企业改革,在一些方面与企业整体的战略要求不太相符合。随着企业现代化的不断进步,企业文化在很多方面不能够满足当前企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多数企业为适应新战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始转变企业文化,但其已在企业内根深蒂固,若突然间变化,必然带来较大的发展阻力,企业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必然降低,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篇(9)

当现代服务业正在逐步代替传统服务业的时候,作为新型的、都市型的无烟产业――会展业越来越成为服务贸易领域的一大亮点。大量的本土会展企业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应运而生,同时,随着我国展览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外会展业也进入中国会展市场,企业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已经从单纯的资源、成本之争上升到战略的高度,不断加剧的竞争态势致使一些存在于会展企业自身的问题渐渐突显出来。因此,要想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中国会展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依靠既往的资源和成本优势已经不能使企业实现长期的财务目标,培养企业自身的战略能力是会展企业的必然选择。

一、战略能力的内涵

随着核心能力观以及动态能力观研究的逐渐深入以及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战略能力观,并尝试将战略和能力结合起来。R.T.Lenz (1980)通过回顾以往文献,提出“战略能力”概念,并将战略能力定义为“组织进行一系列战略活动以实现长期增长和发展的能力”。Day(1990)进一步丰富了战略能力的内涵,认为战略能力是“能够协调企业(或战略经营单元)各项组织活动,并有效运用企业资源的一种复杂性能力和累积性知识的集合”,即战略能力是包含一系列能力组合的能力。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企业战略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杜跃平(2005)认为战略能力是企业能够持续地增加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关键因素,它是企业的积累性学识(包括技术、设备、管理、营销等方面知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并能指导企业未来的发展。勾丽(2010)提出战略能力是“企业在动态复杂环境下进行一系列战略性活动以实现长期发展所具有的总能力。这些战略活动可以包括构建、选择合适的战略,整合多种资源要素并及时更新资源结构以应对各种市场变化等。

综观前人对战略能力的定义基本都涉及企业环境适应能力、累积性能力以及长期化倾向。可见,战略能力是一种复合能力,是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集成企业已有优势和未来机遇的一种能力。

二、影响企业战略能力的主要因素

本文归纳总结前人对企业战略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并结合会展企业发展的情况,认为影响会展企业战略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会展专业人才、企业社会关系资源和会展企业品牌三大因素。

(一)会展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是会展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也是会展企业各项战略实施的源泉与践行者。理论上,企业拥有的专业人才越多,其展现出的能力越强,企业日常运作的各个环节以及各项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离不开企业的人才。除了人才数量的影响,人才专业素质对会展企业战略能力的影响更为深远。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会展企业都面临着企业人员结构问题,基层非专业人员较多,而具备会展项目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则非常稀缺,甚至已经成为制约会展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会展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效果,以及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程度,进而对会展企业的核心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最终对会展企业的战略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观点得到了Oppermann.M(1997)、张阳(2009)等学者的认同。因此,专业人才是影响会展企业战略能力最关键的因素。

(二)社会关系资源

会展企业的社会关系资源包括其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如参展商、专业观众、会展项目团队、供应商、政府、企业协会以及媒体等。会展项目团队的能力及其忠诚度会影响企业核心能力;与参展商和专业观众之间的客户关系直接影响每届展会的盈利性以及展会品牌的建立;与供应商、政府、企业协会和媒体的关系会直接影响到会展企业的日常运作以及从外界获取资源的数量和难易程度。因此,社会关系资源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会展企业战略能力的各个方面,进而影响会展企业的战略能力。这一观点得到Douglas(2002)、蔡惠如,黄伟彪(2009)、王羿雯,何阳辉和郑蕾娜(2011)等学者的赞同。

(三)品牌展会

品牌是会展企业市场能力的主要外在展现,品牌与会展企业市场能力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企业的市场能力越,其越可能塑造成功的展会品牌;反之,展会的品牌越强,会作用于企业的市场能力,使之变得更强。展会品牌本身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是一种实力象征和信誉保证,是会展企业的一种累积性资源,因此,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展会品牌会促使会展企业更容易获得其利益相关者的信赖与支持。因此,企业拥有的展会品牌的强弱对其市场能力以及网络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并通过对市场能力以及网络能力的影响间接影响企业战略能力。这一观点得到Alles(1989)、张玉明(2006)、张阳,(2009)等学者的认同。

三、会展企业战略能力提升建议

会展企业战略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不单单受到某一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企业核心能力、市场能力以及网络能力,进而影响会展企业的战略能力。因此,会展企业的专业人才、社会关系资源和会展品牌中任一因素得到改善,都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会展企业的核心能力、市场能力或者网络能力,从而提升会展企业的战略能力水平。

(一)会展企业专业人才方面的建议

会展企业核心人才是企业战略的实践者,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动力,也是企业最难把握和掌控的资源。因此,在专业人才方面,不仅仅关注人才数量的多少,更要关注专业人才的质量,包括专业水平、经验、创新力、个人的成就动机水平以及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诚度等。

专业水平和经验是会展企业专业人才最重要的考量标准,可以通过与专业培训机构(如学校、设计兵团等)和猎头公司合作,吸纳更多专业水平较高、经验丰富的会展人才;人才的创新力和个人成就动机水平决定了其在未来发展的潜力和价值,会展企业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招聘程序检验人才的创新力和个人成就动机水平,严格把关筛选出有创新意识以及个人成就动机水平较高的人才;对企业的认同度和忠\度则需要会展企业根据专业人才的需求层次给予相应的激励奖赏,逐渐培养其忠诚度。

(二)会展企业品牌建立方面的建议

对会展企业而言,品牌是一个会展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一个强势的会展品牌自身就是一种实力的象征和信誉保证,其具有强大的市场感召力,能够帮助会展企业留住老顾客、吸引新顾客。在会展行业,有典型的“羊群效应”,即领头羊往哪里走,羊群就会往哪里走,参展商是羊群,领头羊则是行业中的知名企业,而品牌就是吸引领头羊最好的手段,因此,品牌是决定一个展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展会品牌的重要性对于会展企业不言而喻,但是建立一个知名的展会品牌需要会展企业多年的努力才可能实现,很多企业在展会开办之初不能很好的实现盈利目标就纷纷弃展,改做其他展会,这就加剧了展会品牌建立的困难性。因此,如何在目标客户群体中建立本企业品牌的认知度是会展企业提升战略能力的首要任务。

(三)会展企业社会关系资源方面的建议

会展企业社会关系资源是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的助推器,会展企业战略能力的每一步提升都离不开价值链上所有机构的紧密合作,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行业协会、行业研究机构的智力和人力支持,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会展企业战略能力。会展企业社会关系的范围广度代表企业接触各种资源的渠道和途径,对企业战略能力的影响程度较大,其次为社会关系的稳定性。因此,会展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战略能力,必须要扩大企业社会关系的宽度和广度,并与各界建立起稳定而良好的社会关系,这是会展企业战略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Alles A. Exhibition, A Key to Eeffective Marketing,Cassell Educational Ltd., London UK,1989.

[2]Lenz,R.T.Strategic capability:a concept and framework for analysi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0(02).

[3]胡阳,企业战略能力决定企业发展命运[J].智能建筑,2009(03).

[4]张阳与,基于并购视角的展会核心竞争力研究[J].旅游论坛,2009(02).

篇(10)

随着我国WTO脚步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外国企业进驻带来的市场竞争。这也使得我国企业加深了对企业管理的认识。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关键工作,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对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实现代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寻求生存与发展空间的重要工作。

一、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里是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及组织成本实施的管理过程。其是将成本管理会计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过程中,并以战略高度关注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以此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成本服务,同时掌控企业成本管理的实施,促进企业成本结构、成本管理体系、成本管理工作的建设与实施。以此提高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二、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

2.1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的必要性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明确战略问题及关注重点的管理会计方法,是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企业战略、取得长久竞争优势的重要工作。战略成本管理将企业成本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站在战略角度对企业各项成本管理工作的规划、实施进行全面了解、分析与控制,其能够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加详实的成本信息、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有助于企业成本内容的拓展、加深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认识,使企业通过对外部环境、市场情况的分析以及对企业优势、市场竞争情况的了解对自身市场定位与战略进行调整,将企业成本管理以战略角度进行分析与实施,同时为企业提供更加详实的财务信息,使成本管理工作服务于企业管理,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科学性与可实现性。

2.2建立健全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促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

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成本管理实施效果的基础要求。现代企业应以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理念以及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框架为基础,针对企业经营特点与管理工作流程等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体系,以此作为基础开展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工作。通过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还要注重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协调统一,以战略管理为基础,结合成本管理目标等进行管理体系、管理流程的优化,促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

2.3更新企业成本管理理念,促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

现代企业在认识到成本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并未意识到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其更多的是通过对成本管理体系的优化以及细致的成本控制目标进行成本管理工作。这也造成许多企业单纯追究成本的降低忽略了成本与企业发展间的关联。针对的情况,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的开展应以更新企业成本管理理念为基础,从根本上认识到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从战略成本管理角度出发进行企业的成本分析、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等工作,以此达到企业成本与发展间的协调统一,达到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2.4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

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首先要从战略环境的分析开始,以环境分析为基础作为扎略成本管理的逻辑起点,以提高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可行性与科学性。通过深入的分析企业战略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使企业认识到自身战略制定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企业战略的规划。以环境氛围明确企业定位,明确企业发展的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并根据企业自身特点以及通体目标进行战略的规划。执行时企业战略成本管理规划实施的关键。企业应以战略成本规划、目标为根本,按照月、季度、年的时间段对企业战略成本规划与目标进行分解,将战略规划工作落实到企业的实际经营过程中,并将战略成本管理工作分解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岗位,是企业员工明确自身工作在战略成本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以此促进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

三、加强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人才培养,促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战略成本管理实施的基础,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人才培养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针对目前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企业应加强自身财务管理人才战略意识的培养,是财务管理人员站在企业战略视角考虑成本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

结论:综上所述,现代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发展的关键,是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道路上的重要工具。企业必须认识到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不同,以现代战略成本管理理论为指导,开展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促进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同时企业还要加强自身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针对战略成本管理实施所需人才对财务人员实施现代化的培训工作,以此提高企业财务人员对战略成本管理的认识与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促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金胜.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概述[J].现代企业管理,2009,6

篇(11)

企业战略是企业家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企业的发展是在历史不断演进中进行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本身和企业环境都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企业战略理论也经历并形成了不同阶段。本文在传统战略管理理论基础上将社会资本理论应用到企业的战略分析过程中,致力于探索基于社会资本的企业战略分析框架。本文第一部分回顾了企业战略理论,第二部分阐明了社会资本基本内涵及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了社会资本视角的企业战略。

一、企业战略理论回顾

企业战略理论从其发展过程来看,根据企业战略分析的内容与依据可划分为企业结构观、行业结构观、核心能力观和资源基础观四个重要阶段:

1.企业结构理论的代表人物钱德勒通过对企业成长过程的分析,得出了企业结构跟随企业战略的结论。他通过大量的商业案例研究,提出了“战略与结构”的命题,认为企业的经营战略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必须随企业战略的变化而改变。企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是SWOT分析法。该分析法通过对企业结构内的优势与劣势、企业结构环境内的机会与威胁进行识别和分析得出企业的战略组合和战略选择。

2.行业结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迈克尔・波特将产业组织理论应用到企业战略管理中,实现了两者创新性兼容,并达成了战略制定和实施两个过程的有机统一。行业结构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理解行业结构是战略制定的起点。行业结构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是五要素模型和价值链模型,五要素模型对各行业中影响企业利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不同行业中有竞争前景的行业并确定为企业将要进入的行业。在确定了要进入的行业之后再用价值链模型对企业业务活动环节进行分析,决定采用什么战略与之相匹配,即低成本领先、差异化和集中战略。

3.核心能力学派的代表人物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于1990年在安德鲁斯有关特色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颇具影响力的核心能力概念。“企业核心能力”,是指各种能力中最起作用的部分,是各种能力的中心和发散点。它可以通过向外辐射,作用和影响着其他各种能力的发挥与效果。“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现代市场竞争主要取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企业战略的目标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独特能力,是企业持久获取利润的源泉。

4.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是战略资源的集合体。伯格・沃纳维尔特的《企业资源基础论》(1984年)为企业战略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资源基础理论强调“核心资源”的重要性,因此一个企业要获得佳绩,就必须发展出一系列独特的具有竞争的核心资源,并将其配置到拟定的竞争战略中去。

综上所述,企业战略分析的本质是对企业内外的资本进行分析,无论是企业结构以还是资源基础观的本质都是利用企业所能利用的战略资本创造企业战略优势。

二、社会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

1.社会资本基本内涵。近年来随着社会学概念与经济学概念的交叉和渗透,社会资本已成为经济与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研究热点。社会资本是新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是以社会关系网络为载体的一种促进合作的资源(张其仔,2001年)。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1990年)是第一位有影响力地提出社会资本理论框架的学者,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他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认为社会资本是根据其功能来定义的,和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能够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 1992年)提出著名的结构洞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结构竞争优势的隐喻(metaphor),他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种能带来接近资源和控制资源的结构。林南(nan lin,2001年)从社会资源的角度研究社会资本,他指出社会资本是投资在社会关系中并希望在市场上得到回报的一种社会资源,是一种镶嵌在社会结构中并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行动来获得或流动的资源。普特南(Putnam,1992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特点,如信任、规范和网络等,它是生产性的,能够通过对合作的促进而提高社会效率。综上所述,社会资本的各种观点之间虽然有所差异,但是都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社会资源。

2.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企业社会资本是对社会资本主体的企业化,对企业社会资本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即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和企业外部社会资本两类。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是由于企业内部的员工、管理者、部门、团队等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而形成的社会资本,而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是由于企业嵌入在外部关系网络中所形成的社会资本。

企业是各种资源(资金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信息等)的集合体,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形成的一个组织。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这一层次来看,作为企业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个人要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共享企业内部非常专业化的技术知识,他们必须要有一个共同的知识网络。而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可以促进这一知识网络的建立,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所形成的信任规范、位置、结构等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与传递的效率。企业外部社会资本来看企业是在由无数组织体形成的一个网络中,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在这个网络中的位势,这种位势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位势指横向企业间的关系,这些企业是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同等的伙伴合作关系,他们可以通过社会资本形成某种形式的社会关系,容易将各自拥有的互补资源结合在一起,加速技术、信息、知识的转移与扩散,也有利于降低技术成本和创新风险。纵向位势指企业上下游之间形成的供应链关系,企业通过对供应链上价值链的分析,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确定核心能力所在。相关文献研究表明:企业的社会资本具有促进企业内外部的集体行为、促进知识、信息及其它资源的流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创新等效果,正是企业社会资本产生的这些效果,提升了企业的竞争优势。

三、社会资本与企业战略

1.社会资本网络:企业战略优势来源。当代企业战略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解释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周小虎,2004年)。社会资本理论对企业战略管理的贡献是将竞争的优势建构在企业社会资本的保护和创造基础上的,它充分注意到社会资本在企业价值创造活动中的重要性,企业价值的创造是企业社会化的过程。企业的价值创造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的,企业的社会资本是企业网络的价值。从网络化视角来看,作为企业管理对象的组织是嵌入于社会网络之中的。社会资本的网络化理论通过结构嵌入、关系性嵌入和认知性嵌入来解释管理行为与原子主义不同。原子主义理论(Gulati,IVohria & Zaheer,2000年)认为企业之间绩效差异取决于企业某一方面的要素,企业结构观、行业结构观从企业的外部来分析并寻找企业的竞争优势,资源基础观和核心能力观则认为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而在今天信息化的社会里,企业的管理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组织外部的联盟与合作、内部的横向再造和虚拟化使得组织结构呈现出网络化趋势;在组织资源上,从物质资源、金融资源、人力资源发展到网络资源;在组织治理上从单边治理发展到网络治理等。

网络视角的企业战略观念可以有效地引导企业社会资本实现持续竞争优势的管理实践活动。在动态复杂性的环境下,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实现更大程度上是受到不断创新变革、及时调整资源结构的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企业的社会资本网络有助于通过个体所在网络中的位置、个体间的网络结构形式提高企业的知识吸收创新能力和组织的动态能力。

2.社会资本结构:企业战略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电了、通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模块化的理念和方法逐渐引入企业的管理之中,进而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革命性力量(余东华,芮明杰,2005年)。模块化战略也从本质上改变着现存产业和产为结构,重塑社会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基本结构,以至于当今产业己经进入模块化设计、模块化生产、模块化消费的模块化大发展时期。随着产品设计和生产的模块化,企业组织也出现模块化倾向。这种模块化的网络便构成了企业雄厚的社会资本,这一模块化的社会资本结构中,企业之间的信任、合作、规范、竞争是构建企业模块化战略的基础。

基于模块化的企业社会资本结构能够通过供应链管理使成员企为业共享模块化经济(Modularity Economy),从而提高竞争能力。模块化经济来源于企业价值网络的“新木桶效应”,按照模块化的观点,企业可以用自己的强势部分与其他企业强项相结合,这种基于合作而构建的“新木桶”的每一块木板都是最长的,从而使得木桶的容积达到最大。也就是说,企业价值网络是不同组织能力要素的最优组合,由于每个成员企业都把焦点放在己最擅长的业务领域,能够最大化地释放已的资源和能力的潜力。在模块化时代,业务聚焦战略或业务归核战略逐渐取代纵向一体化战略,企业内部价值网络趋于分解,业务组合有所缩减,企业的主要战略资源逐渐聚焦于核心业务,将一些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等形式转移到企业外部。随着业务、价值和组织结构等复杂系统的模块化,企业必须形成自己的核心模块,构建自己的核心模块战略。

3.企业战略、产业融合与社会资本。科技的高度发达带来了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渗透与扩散使传统产业的封闭与排斥走向产业渗透与融合。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资本也在不断的增加与扩散。在一个如此多变的竞争环境里,战略不再是沿着价值链确定的一个固定的活动集。企业战略分析的焦点不仅仅是公司、产业,而是价值创造系统本身。在系统内不同的经济行动者――供应商、商业伙伴、合作者、顾客一起工作共同创造价值。他们关键的战略任务是这些行动者之间的关系和角色的重构,目的是以新的方式、新的参与者进行价值的创造,即企业社会资本选择与重构。他们潜在的战略目标是在能力和顾客之间创造一个可以提高的均衡。福特公司等传统汽车制造业融合新经济,现已逐步成长为光电机一体化产业企业,显示出新的生命力。新旧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个以上产业融为一体,逐步发育成长为新的产业。企业家们要充分认识到新旧经济融合发展是提升企业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