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写作既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学术真理的探索,欢迎阅读由发表云整理的11篇农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它们能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启发。
近年来,我镇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几个垌面村地处城郊,交通方便的优势,在思孟和木榔两村发展了1000亩蔬菜基地。思孟村还是岑溪市最大的荔枝种植基地,全村荔枝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思英和上奇两街座落在市十里长街边,是我镇的主要工业园区,也是3000亩速生丰产林(马占相思)基地。六田、六凡两村位于义昌江畔,有丰富的竹子资源,土纸加工业比较发达。黄沙、大锦、寮田、垌尾、山心这五个山区村则具有山区优势,是松脂、玉桂、八角、药材的主要产区,其中黄沙村的八角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我镇历届党委政府都高度重视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在今年的镇十二届人大会上就提出了我镇“优势在区位,难点在农业,出路在招商”。为此我镇注意充分利用各村(街)的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经济。如上奇街和思英街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就采取了个人、集体、外商一起上的办法,营造了速生丰产林3000亩。目前,这些速生丰产林长势旺盛,已初具规模,预计到2006年可有1200亩投产,产值达万元。
二、我镇农业招商引资的薄弱环节及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我镇农业招商引资投资规模较小,引来的一些外商基本上都是一些个体老板,资金少,投入不足,主要是投资承包、开发山庄等方面,真正能够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企业没有。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思想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计划经济的痕迹较重。如政府一心想促进农民增收,可是却利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要求农民种这样种那样。虽然种植的时候市场的价格不错,可市场是千变万化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不但农民得不到利益,也大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政府的信誉也受到了挫伤。二是宣传力度不够。虽然我镇有丰富的资源和区位优势,但由于乡镇的财力有限,目前的财政仅仅是勉强维持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发放,根本没有余力去投入招商引资的宣传。至今我镇的电脑还没有上网,也没有自己的宣传网站,对外宣传自己和信息来源的渠道都比较狭窄。三是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一直在低水平徘徊,影响了外商投资农业的信心。
三、我镇农业招商引资下一步的计划
为切实扭转我镇农业招商引资的不利局面,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038-01
一、师资现状
(一)导子乡师资现状
经访谈发现,2012年初,湖南省耒阳市导子乡共有小学生2210人,有小学在编教师88人,特岗教师6人,市教育局委派代课教师3人,共97名教师,其中在编教师有17人因病或其他原因在编不在岗,所以师生比为1:27.6。全乡有2所中心完小,6所乡村小学,每个乡村小学平均有学生145人,教师7人,师生比为1:20.7.
(二)导子中心完小师资现状
从校教务处获知,截至2012年初,导子中心完小共有在编教师17人,特岗教师5人,市教育局委派代课教师1人。教师的年龄结构分三个层次:50岁以上的老教师;40岁左右的中年教师;20-26岁得年轻特岗教师;其中老教师偏多。
二、师资建设的成绩与特色
(一)导子乡的师资特色
从1999年至2010年间,每年有7至8个教师退休。近几年,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下,部分教师参加了计算机及一些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 2010年至2011年学校陆续招聘4名文化特岗教师,一名体育特岗教师,加强了学校综合师资力量。2011年底,导子中心完小顺利通过湖南省教育厅的审核,被评为省合格学校。
(二)特岗教师
从2010开始,耒阳市实行了由省教育厅直接招聘特岗教师政策,导子乡陆续招聘了6名特岗教师。特岗教师是一批年轻合格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她们带给了学校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潮流。
三、导子乡师资力量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一)师资短缺
导子乡虽然聘请了一些代课老师,招聘了特岗教师,但1:27.6的师生比,使导子乡未来的师资力量还面临严峻的考验。随着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方案的实行,学校需要更多适应以课程改革要求的专业教师。
(二)教师考核单一
尽管导子乡对教师的考核从德、勤、能、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但侧重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这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放的发挥,同时也违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三)特岗教师需扎根农村基础教育
特岗教师在农村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不利于其自身的学习和发展,可能导致他们不愿长久在农村坚持下去。但其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提高是不可估量的。国家实行特岗教师制度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但如果特岗教师大部分下农村是为了服务三年后的教师编制,并不是真心愿意服务农村基础教育,这不能根本上提高农村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对策与建议
(一)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扩充教师编制,鼓励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基础教育工作,使更多的年知识分子投入到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岗位上来;其次增加教师继续教育的机会。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
(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尤其是特岗教师待遇
农民自办文化,是指农民个体或群体依靠其拥有的各类文化资源,而进行的以满足自身或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或物质利益需要为目的的各类文化实践活动。农民自办文化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及农民自身的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近年来,**区文化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配合四区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扶持和关心农村自办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农村三项活动,全区各乡镇农民自办文化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民自办文化活动情况,近期,**区文化局组成农民自办文化活动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和农村,采取听汇报、看材料,现场考察等形式,开展农民自办文化调研活动。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1、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在乡村社会,农民自办文化越多越普及,则深度参与其中的农民群众必然越多,相应地,留连于、沉湎于腐朽、落后文化的农民群众就会越少。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多了,参加健康有益的活动多了;搞封建迷信活动的少了,聚众赌博的少了。
2、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当一部分农民自办文化源自乡村民俗文化,或具有不同程度的民俗特征,是对乡村民俗文化的继承。这是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成为农民群众丰富的文化资源,因而,乡村民俗文化很容易被今日的农民群众在生产之余和生活之中所沿袭、所采用,很容易转化为农民自办文化。因此,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如,农民读书社、农民书屋、农家文化大院、农民故事会、农民电影放映队(放映各类科教片)等。此类农民自办文化开展得越多、越普及,则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发展。
4、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其结果往往是有助于促进邻里、婆媳、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关系的和谐,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助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
据农业部门调查显示:截止7月27日,**县农作物受灾面积75.6万亩,其中水稻58.61万亩;成灾面积45.03万亩,其中水稻35.36万亩;绝收面积12.57万亩,其中水稻10.07万亩;造成经济损失4.89亿元。因洪涝灾害倒塌损毁畜禽圈舍面积10035平方米,损失价值49.92万元。死亡生猪260头、羊14只、家禽8.43万只,淹没饲料285.4吨、转移安置畜禽9.1万头(只),合计直接经济损失0.4亿元。精养鱼池受灾面积5.3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受灾面积23万亩,水产品产量损失1.4万吨,渔业设施损毁渔业机械230台套,直接经济损失2.53亿元。洪涝灾害造成我县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到7.82亿元。
二、农业生产自救工作措施
一是抢收。加强劳力组织及农机调度,及时抢收已成熟早稻、春玉米、蔬菜、瓜果等在田作物10万余亩,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应收尽收,减轻灾害损失。
二是抢排。对被淹或受渍田块,及时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排水,减少作物受淹或渍水时间。旱地作物待积水下去后,及早疏通田间三沟,做到雨下快排、雨止沟干,降低田间湿度。7月7日以来,共投入资金300万元,排涝机组1900余台(套),抢排淹水面积约49万余亩。
三是抢管。对未成熟作物,趁退水时机,及时洗苗扶苗8.94万亩,去除田间杂物和腐烂枝叶、病叶等。退水后,根据苗情,适时适量追施速效肥或叶面喷肥60万余亩,促使尽快恢复正常生长。旱地作物趁天晴,及时松土,破除板结,促早发快长。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严防灾后灾。对旺长的棉花、大豆、夏玉米等作物,因苗化控促壮。截止7月26日,农作物抢管面积60余万亩次。发送技术指导资料5000本(册),技术人员深入灾区帮助重建2000余人(次),灾后畜禽免疫接种190300头(只)。
四是抢调。**县投入资金1000万元,分两次购买救灾种子106.27万斤。7月22日,各乡镇申请的第一批97.87万斤救灾种子全部发放到乡镇、村组;7月23-24日**河流域受灾村申请的8.4万斤种子,也于当日按时发放到乡镇。灾后调运畜禽种苗55080头(只)。
五是抢修。抓紧修复水毁农业基础设施设备,包括检修浸泡时间较长而引起棚脚松动的钢架大棚,对水毁的果茶园梯坎加紧修复。水产养殖专业户加高加固池坝,架设围拦、围网等防逃设施,尽快修复水毁工程以及渔业生产设备。组织各类农机服务主体和农机户及时维修、保养农机具。抢修抽水机组、电机50多台套;水打沙压6004亩,已基本修复;修复水损蔬菜大棚10亩。修复加固受损畜禽圈舍3980平方米。
六是抢种。因灾绝产绝收的田块,算好茬口账、季节账、效益账,科学补种改种,弥补受灾损失。水稻可改种“早翻秋”,用于“早翻秋”种子最迟于7月25日前必须落泥,同时建议广大农户,最好用40%强氯精浸种,以提高种子活力;旱地可改种生育期短的玉米、绿豆、红薯、荞麦等秋杂粮或适宜快生蔬菜品种。要及早育苗,保障设施蔬菜延秋生产顺利开展。截止26日完成改种8.96万亩,其中:水稻6.47万余亩、杂粮0.35万亩、蔬菜1.14万余亩、其他作物1万亩。
三、当前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建议
1、全力投入一抗四保工作。继续做好灾情调度防和农业生产自救工作,加强农作物分类技术指导,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7月25日后退水的耕地,建议改种秋杂粮。
我们学校地处近郊农村,6所学校分布于新城子现代副城周边。事实上,已成为大量接纳农民工子女的小学。我们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体现,不是简单的城乡差异,而是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间的差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校所有的农民工子女的问卷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
三、结果分析
农民工子女实际上包括了两个群体,一个是流动儿童,一个是留守儿童。从这样一个整体的概念出发,这两个群体都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这两个群体之间,从整个变化态势来讲,是动态的,今天的流动儿童可能会成为明天的留守儿童,今天的留守儿童也可能成为明天的流动儿童。
(一)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成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增加农民收入,加之城市劳动力的缺乏,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心理问题突出。文化背景各异、学习方式不同, 农民工子女心理发展不平衡。农民工子女大多来自经济条件比较差、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贫乏的偏远农村,且农民工子女都是从农村的学校直接进入本地,他们和真正的农民并不相同,而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使农民工子女极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也让农民工子女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2.安全无法保障。流动人口的工作大多不稳定,工作变动导致了居住场所的不固定,而且流动人口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环境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这样一来,学校和家庭无法建立稳定的联络方式,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无法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脱离家长监护问题非常突出,而且导致学生的出行安全无法保障。
3.教学内容相异。一般来说, 农民工子女大多是从偏远农村的学校转入我校。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所采用的教材版本往往不同(尤其是英语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学习环境导致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能适应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感,情绪不稳定,如忍受性低、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同时, 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厌学态度。
4.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家庭能否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上的帮助对学生适应性有显着影响。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还是非常关注的,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家长不能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辅导。流动人口多半来自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农村,较低的文化程度和生活上巨大的压力让他们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来科学合理的教育孩子。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严重脱节,家里根本没有读书学习的氛围,以致流动儿童在学习心理上也存在一定问题。
(三)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建议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解决,不仅是对农民工子女权益的尊重,更关乎国家、社会的长期稳定和长远发展,因此全社会应一起来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让所有的农民工子女都能在共同的蓝天下一起成长。
我市年4月出台了《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试行办法》、《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点实施方案》。同年5、6两月开始在全市12个县(区)各选择了一个乡镇进行农村低保制度试点。在对《试行办法》重新修订和完善后,于7月1日起,在全市按年人均纯收入800元以下的保障标准全面实施农村低保制度。年1月,按照“民生工程”和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工作的通知》精神,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工作的通知》,全市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800元/年/人提高到1200元/年/人。
经审计调查,截止年底,全市人口总数377.4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275.69万人,享受农村低保72883户、187114人,全市低保人数占农业人口的比例为6.79%,农村低保平均标准800元/年/人,平均补差水平623.82元/年/人。通过对农村低保户的入户调查发现,大多数低保户是属于残疾、智障家庭,还有部分家庭是因家庭成员中的1-2人长期有病而导致家庭贫困的,大多数家庭无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无生活来源,生活状况较差,急需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多种方式和行之有效的方式保障。
年全市农村低保资金收支情况:年初,上年结余1705.51万元,其中:市本级852.6万元,县区852.91万元;年全年收入19118.92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15605万元,本级配套3513.66万元,利息收入0.26万元;当年支出12666.26万元;当年结余6452.66万元。年末累计结余8158.17万元,其中:市本级6997.6万元,县区1160.57万元。
全市配套资金全部到位。全市上年可用财力35.1亿元,农村低保资金应按本级上年可用财力1%配套3513.66万元,市县区财政当年预算实际安排3513.66万元。
二、审计评价
审计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经过积极有效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是深得民心的好政策。农村低保制度的实施,为促进新农村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全市低保资金全部按季度实行社会化发放,保证了困难群众能及时领取低保金。三是市县农村低保专项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保证了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四是对低保对象实行的动态管理,保证了低保对象有出有进、补助水平有升有降。五是省市下达配套资金政策得到有效执行,市县(区)财政均按规定及时足额配套了资金,保证了低保资金能够及时足额拨付。
从审计调查的情况看,全市农村低保工作整体运行良好。低保对象的确定基本按照政策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农村低保户每季度除了可以领取足额的低保金外,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领到临时补贴资金。县(区)、乡(镇)、村三级对低保户大病救助、子女上学、临时救助等都进行了相应的特别照顾,保障了低保户有衣穿、有饭吃、有学上等基本生活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阳光和温暖。
三、审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政策执行方面
1、执行低保政策不严格,部分低保对象没有严格执行“按户保障”,而按人保障问题比较普遍。在审计调查和低保档案抽查中发现:有些县区在实际操作中是将家庭人口中的残疾、智障、患病人员、年老父母单独确定为低保对象,享受低保待遇,从而导致一户保一人或两人现象比较普遍。全市家庭人口数与保障人口数不一致的户数共有5721户,低保户家庭人口总数与享受低保人数的差异数共计14253人。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县(区)、乡(镇)按人口比例将农村低保指标下达到村,村委会初步审核低保家庭户数和人数,在不能超指标的情况下对个别低保家庭少保了人数;二是享受低保的“边缘户”较多,部分村组干部为平衡村里关系和维护村上稳定,对个别家庭条件相当者同时定为低保户,但少报家庭人员,将“按户保障”一部分变通为挑选户中的“困难人”保障,造成了少保低保家庭人数;三是村组为了扩大低保政策覆盖面对部分低保户实行了“按人保障”;四是县(区)、乡(镇)低保户量大面广,从事低保工作人员少,部分乡(镇)民政办人员身兼数职,工作头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逐户核实。
2、优亲厚友,个别村组干部及亲属享受了低保。今年3月份,扶风县财政和民政部门开始对低保户进行年审复核,严格要求各村组对新确定的低保户全部予以公示。在对城关镇龙泉村低保户名单公示后,有部分村民直接向新闻媒体和市民政局反映了该村个别村组干部及亲属享受低保的问题,县民政局在收到市局低保处批转信函后,于4月16日组织人员赴该村进行了入户核查。经查毋公岐等4户村干部及干部亲属家庭不符合享受低保的规定,于今年4月份取消了他们的低保待遇,并追回了年下半年领取的低保金1800元。千阳县一些除特困户以外的相对贫困户是否符合低保标准由村组干部凭印象确定,容易形成人情保、关系保。延伸审计调查的6个村,普遍缺乏公示资料,会议记录难以全面反映低保对象确定过程。
3、低保对象的确定没有严格执行“以核实家庭人均纯收入为前提来确定”的政策要求。调查发现:对低保对象的确定工作主要在村上,在村民收入普遍偏低的情况下,村委会主要依据申请者家庭生活状况及家庭成员健康情况来确定低保对象,没有严格仔细的核实每户的家庭收入情况,另外,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测算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很难核定的原因是:第一,收入难以货币化,农村居民收入中粮食等实物收入占比较大,价值转化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第二,收入不稳定,除农作物收成的季节性及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等因素外,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也增大了收入的不稳定性;第三,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多元化,外出劳务、存款和财产等隐性收入难以核实。受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核查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在确定低保对象时没有严格按照低保标准认真核定核实,存在草率估算、凭印象填报现象。延伸审计低保户档案发现,有的乡镇低保户档案中无家庭收入计算及调查核实资料、多数低保户档案家庭收入核定计算粗略、档案难以全面反映低保户家庭状况及收入具体情况。
4、动态管理滞后。区部分低保家庭人数已发生变化,但未及时进行变动、调整;岐山县保障对象虽然在按季度发放农村低保金的时候进行动态调整,但不够及时,个别户家庭成员户籍迁出后因村组未及时申报仍享受农村低保待遇;金台区个别低保户的家庭年人均收入明显超过政策规定的标准,但由于村组乡街及相关部门底子不清,审查不严,将其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二)资金管理方面
1、农村低保资金管理不规范。县管理不规范资金2485元。县民政局在汇总农村低保资金过程中,核算不准确,出现错误造成多计多拨低保生活补助费1765元和少计少拨低保生活补助费720元的问题。
2、凤县财政低保资金专户银行未计利息。其原因:一是农村信用社对低保资金按规定计息管理运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二是财政、信用社各行其职,互相协调配合不够紧密。
3、工作经费不到位,对低保工作造成一定影响。在农村低保基层工作中,表现为政策性强、量大面广、任务十分繁重,尤其是县(区)、乡(镇)、村组在农村低保的具体工作中,承担着逐村逐户调查以及审核、审批、发放、动态管理等一系列繁重工作,很多抽查、调查、摸底、填表等工作程序都需要工作经费来保障,低保工作经费缺乏,导致了一些具体工作不细、不实,对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市政府《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试行办法》规定,需要县(区)财政按本级配套资金的3%列支农村低保工作经费,保证基层农村低保工作正常开展。实际工作中经费缺口比较大。
(三)管理方面:
1、农村低保档案资料不够完善,管理不够规范。区抽查的部分档案存在审批表内容填写不完整,签字手续不全,相关证明性材料不齐的问题。凤翔县个别乡镇农村低保户档案资料未完全做到按户归档。金台区各乡镇街档案资料管理形式不一,个别低保户档案资料信息不全,审批发放低保金程序不够规范。县在继续享受低保政策的以前年度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批表》中,镇政府和县民政局均未加注复核审批意见。低保档案未实行县、乡两级管理,县民政局未建立全县农村低保对象基础信息数据库和完整的低保对象档案。陇县、太白县、扶风县也存在档案不够完善,归类不及时,审批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2、信息化程度低。目前未建立全市享受农村低保对象的基本信息数据库,未能为低保人员的动态管理提供最基本的信息资源。
3、其他问题。岐山县不同乡镇及村组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当的保障对象受救助程度不同。确定低保对象指标时,虽然考虑了当地经济发展总体状况,也考虑了经济条件的制约,但由于是按当地农业人口数的一定比例确定的,因而形成家庭经济状况相当的保障对象在不同乡镇及村组享受救助金额不同的状况。县乡镇民政办未建立农村低保资金发放备查帐簿,不便于管理、核算,不利于全面反映和掌握低保资金帐户的收支结余情况。区农村低保政策宣传不到位,缺乏必要的社会监督。调查中发现,部分低保户虽然享受低保待遇,但并不了解低保政策,即使相关部门存在发放问题,低保户也不知道。
四、审计建议
(一)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农村低保政策落到实处。一是民政部门要不断加强管理,加强对基层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进一步规范业务程序;二是加大低保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增强责任意识,督促县(区)、乡(镇)、村组对低保政策执行到位;三是要教育村组干部增强政策观念,严格执行低保对象的申请、审批程序,加大公示力度;四是县(区)、乡(镇)切实做好分类管理和动态管理,核清申请人的家庭收入,合理确定保障对象,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和审批程序,按要求完善农村低保档案,及时调整家庭情况发生变化的低保户保障金,做到应保尽保“按户保障”,及时纠正在实际操作执行中与现行政策规定不一致的问题,使惠农政策执行不走样;五是加大对农村低保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做好宣传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方便群众开展监督。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资金管理,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财政部门应加强与本管辖区内农村信用社的协调,按规定要求信用社及时足额结算利息,以保证低保资金专户的正常运营,确保低保资金的完整性。同时对低保户所持存折采取一定的监控措施,对长期未领取低保金的农户要查清原因,适时调整;对那些家庭成员常年患病,但年人均收入超过政策规定标准却仍享受低保的家庭,也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适时调整,使国家政策真正落实到需要救济的家庭。
1、政府投入。现阶段,各级政府财政投入是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的主渠道,发挥着明显的导向作用。一是财政投入比重最高。在各项投入中,政府财政投入总量最大,比重最高。就市来看,用于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国家、省、市三级财政投入占总投入的近80%。二是国家和省级政策性资金占主体地位。三是带动作用比较明显。财政资金投入都较好地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带动作用。如:通村公路、血防改厕、沼气池、电改、文化建设、甲级卫生室、村级组织办公场所建设等国家实施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的建设项目、财政资金的作用更加明显。
2、信贷投入。金融信贷投入对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是特色产业发展是重点投向。金融部门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上,重点集中在特色农业发展上。,秦杨村贷款1000万元用于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二是农村信用社唱主角。也是农民最愿意打交道的银行,远高于农行、农发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其它涉农银行。
3、社会投入。在国家支农政策导向作用下,各类社会资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越来越高,有力助推了新农村建设。一是部门帮扶。省、市、镇直部门通过结对帮扶形式,对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和本部门联系驻点村给予资金、项目等帮扶,有力支持了新农村建设。二是社会捐赠。各村积极发动本村籍在外人士捐资支持家乡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募集了大量资金。三是市场运作。各村因地制宜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引入各类市场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有效缓解了资金短缺的矛盾。起源于仙洪试验区的林水结合模式在市各村得到普遍推广。
4、集体投入。虽然当前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但仍然是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投入主体。一是普遍性。二是公益性。大多数村的集体经济投入主要集中在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公路绿化、村民文化休闲广场等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上。三是负重性。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投入超出了收入支出的承载限度。
5、自主投入。在国家政策驱动和试点村示范效应带动下,群众建设新农村、投入新农村的热情高涨。一是农民对村组公路建设有强烈的需求,使绝大多数的群众都愿意集资来填补建设资金缺口。二是农民对上级财政给予奖励或补助的一建三改(建沼气池、改水、改厕、改厨)、房屋立面改造等家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热情非常高。三是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民的生产性支出投资明显增长。
二、问题和矛盾
1、资金投入总量小。近年来,各地大多数村的新农村建设投入对比过去大幅增长,但对照群众对改善民生的强烈需求,资金投入仍显不够。普遍存在投入渠道少、总量小,无法满足群众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
2、地方配套压力大。近年来,国家支农项目越来越多,但许多支农项目明确规定市县要给予资金配套投入,增加了地方财政支出压力。实际运行中一般情况配套资金没兑现。
3、项目建设协调难。现行的支农项目投入分别涉及发改委、财政、交通、国土、民政等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交流,九龙治水的资金管理格局,导致很多的项目建设难以协调,项目资金难以整合,影响了财政资金的投资效益。
5、民间投资信心弱。一是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信息不畅、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比较突出,降低了对社会资本的投资吸引力。二是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普遍缺乏政策保障和投资信心。三是社会资本投入三农领域缺乏金融贷款支持。
6、集体投入难担当。从实际看,绝大多数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低,村级债台高筑现象具有普遍性,村级债务居高不下、难以化解,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同时也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持续投入,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十分突出的问题之一。
三 、对策与建议
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长效机制。
一、查基础工作
2006年,是国家统计基础工作年,为适应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要求,尽快使全县农村基层统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以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各乡镇均按照《恩施州乡、镇、街道办事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开展农村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县8个乡镇均成立了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合理设置了统计岗位,确定了统计人员,有办公场所,配备了统计专用微机,并成功实现国家、省、州、县、乡镇五级计算机联网。各乡镇制定了有关统计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制度、报表报送制度、报表审核制度、考核评比制度,等五个制度。全县所有乡镇农村统计调查核实数据均以村级上报,所有乡镇的2005年报实行了计算机处理。有6个乡镇建有《畜特水产蔬菜季度台账》、《夏收作物播种面积核实台账》、《夏收作物产量核实台账》、《春夏播种面积核实台账》、《农村统计年报台账》、《乡镇基本情况台账》,有2个乡镇建有部分台账。同时各乡镇统计人员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还积极开展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因此,我们认为现行农村统计调查方法是比较科学的,数据来源较为真实可靠,基本上能够反映客观实际。
(一)基础报表齐全。1、农业报表及镇卡、县卡等为逐级汇总上报,统计报表齐全,数据来源可靠;2、农村住户资料由专业人员按月逐户进行督促记帐和收集,确保了数据的连续性和全面性,做到了帐册齐全,帐实相符;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采取全面报表和住户调查资料推算而成,数据较为准确;4、农产量调查及其它调查主要依据农村住户样本点开展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上报程序符合要求。各类报表的上报都要经主管领导审核把关,对一些重要数据,如:农业民人均纯收入、粮食产量、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都要经过认真评估以后方能上报,确保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地反映本区实际。
存在的问题
2.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问卷调查,为小课题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使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以上原因,我们认真的设计问卷调查内容,及时对三年级、五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问卷调查整理、归纳、分析:
1.小学生喜欢进行自主阅读。
在问卷调查中,可见大多数孩子们虽然年龄比较小,还是喜欢自己阅读的。但差异大,有个别学生兴趣不太浓厚,,家庭的氛围不够。
2.小学生大多喜欢进行课外阅读。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你课外阅读的时间多吗?这一问题,学生有一半的选择多和一般,只有少数的学生选择没有。三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章分别是诗歌、散文和记叙文,感兴趣的学生分别占了一半。学生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复述故事和摘录法。
3.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教师指导的。
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他们的阅读一般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很多地方体会不到,他们还是需要教师的分析和指导的。小学生如论是上课听教师讲、还是自己阅读都是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启发、提升的。
4.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强化。
问卷调查中,对你读书时喜欢:边读边联想,读到有意思的地方停下来再读、对哪些阅读策略在阅读中加以运用选阅读中能够借助上下文推测、理解词句的、能抓文中的关键句、中心句、能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的各都占一半。可见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其他阅读方法掌握的不熟练,需要教师的帮助,强化。
三、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1.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无论课内课外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自主阅读,及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
2.教师要努力寻找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根据主题单元的内容,及时给学生推荐相关的、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
3.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空。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是学生素质形成的主渠道,教学质量的优劣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最重要的一点是决定每一位教师的课堂45分钟及其积累教学时间的运用。理想的课堂首要的标准应该是看学生的状态,理想的课堂,迅速不是压抑的,冷漠的,也不是狂躁的,敌视的,而应该是开放的,欢快的。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确立了《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模式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个体的创造潜力得以激发,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在相互的协同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和精神,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调查情况分析:
我对九年级(1)班4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情况如下:
一、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然后让同伴来解决。(19人)
二、先自学,然后教师讲。(16人)
三、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让教师直接讲给你听来解决。(1人)
四、教师讲,我听;和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然后让同伴来解决。(3人)
五、教师讲,我听;和先自学然后教师讲。(1人)
六、教师讲、我听;和在自学的基础上提问题,让教师直接给你听来解决。(2人)
七、先自学然后教师讲和在自学基础上提问题,让教师直接讲给你听来解决。(1人)
通过问卷调查,我发现多数学生表现出对单一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满足,因为单一的学习模式对不同内容的知识有着不同的渴求。
措施与策略
高校课堂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面对问卷调查的结果,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课堂上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对课堂学习的要求,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习的机会和获取知识的机会。
首先,要根据教和学的不同,将每册教学知识点进行分类,即哪些需要教师直接传授,哪些知识需要先自主学习;哪些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完成。
我觉得课本中与旧知无关的新知识;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过程学习新知,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就一定能够掌握这部分知识。
其次,一些适宜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学生要参与讨论、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代替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究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机会。